劳动力市场现状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市场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力市场现状

篇1

关键词 劳动者选择 生命周期理论 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非均衡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相对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更多的是由劳动者本人的行为决定,劳动者在衡量成本和收益之后,做出选择,包括是否选择工作,以及选择工作或是选择教育。

劳动者如选择教育,此时其身份是纯消费者和为未来投资教育的投资者,劳动者如选择职业,赚取报酬,其身份为消费者和储蓄者,为当期生活与未来生活做储备。劳动者在当时当地所做出的选择,无不是比较当期成本、当期收益,未来成本、未来收益后的选择。劳动者的选择会受到其在整个生命周期的规划所影响。

一、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的借鉴

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提出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这两种理论都有一个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微观经济理论,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两种假说的前提为: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其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上述两种假说都体现了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有几点是相同的:第一,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第二,一次性暂时收入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很小;第三,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永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而两者的区别在于,生命周期假说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的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入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高鸿业,2004)。

人在社会上有多种角色,因经济学中研究的偏重方向不一样,人既可以是消费者又可以是劳动者,成为消费者的前提必先成为劳动者,劳动者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会做出各种选择,选择工作或是选择教育,选择教育的方向和内容,选择工作的类型和职业方向。本文认为人作为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的选择,类似于生命周期假设和永久收入假设中消费者的选择,类比之后,本文认为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的选择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劳动者选择不只同当期选择时的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有关,他的选择会结合当期的实际情况,并以一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作为其决策的依据。

第二,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对教育和工作的选择与其年龄阶段有很高的相关性,理性劳动者通常会选择在合适的年龄进行合适的选择,接受教育的年龄阶段比较固定,即接受小学至大学教育的年龄阶段是相对固定的。除接受教育的其他阶段,劳动者选择工作,其工作的时间包括工作、寻找工作以及失业的时间。

第三,由于劳动者做选择时,会站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的基础上考虑,以整个生命周期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所有劳动者当期选择也受其对未来预期的影响。“尽管所有的人都会认为未来的收益不如等量的当前收益更有价值,但是心理学家用看重当前(pre―sent-oriented)以此来描述那些对未来的事情或结果不是非常在意的人。看重当前者就是指那些用很高的贴现率(r)来对未来的收益加以折现的人。”(伊兰伯格,史密斯,2007)看重当前和看重未来预期的劳动者都会以整个生命周期的规划为前提,所不同的是其贴现率不同。

第四,劳动者生命周期的两个重要的选择,教育与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具有替代效应。劳动者生命周期的生存和工作的的总时间是确定的,按60岁退休计,劳动者将在这60年中去分配其教育与工作的时间,选择受教育必定会损失工作的时间,反之亦然,所以教育与工作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第五,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有三种身份的共存和转变,这三种身份分别是消费者,储蓄者和投资者。劳动者的消费是现期的支出,包括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储蓄来源于现期收入,为未来考虑而作的储备,未来可以得到确定收益;投资来源于现期收入,也是为未来考虑做的决定,未来得到的收益不确定。教育属于投资,接受教育的预期不一定与未来的真实情况相符合。

第六,短期社会的教育与职业变动引起劳动者选择时的教育与就业方向变动较小,劳动者将会受长期变动趋势的影响。

二、生命周期理论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应用

在我国学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包括: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大专(大学专科)、大本(大学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照目前看来,由于义务教育的年龄段限制,且初中毕业者选择相对较多,中国劳动者生命周期中第一个重要的选择时间为初中毕业时(约15―16岁),初中毕业后有三种选择,即第一,直接工作,第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第三,继续上高中,为日后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

劳动者第二个重要的选择时间为高中毕业时(约18―19岁),高中毕业后有两种选择,即第一,工作;第二,参加高考,高考分流后,选择读大专/高职,或读大学本科。

在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这两个选择时段中,劳动者的选择不仅决定了自身未来的发展前途,当无数劳动者的选择具有相同的指向性时,其职业选择也集合为了社会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现象。现今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民工荒”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相关原因有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本文认为从劳动力供给方面出发,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这些问题与劳动者生命周期的选择有关,这两个时段的选择将决定劳动者未来生命周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本文将讨论在劳动者做出选择时,是什么影响劳动者的选择,以及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如何基于对未来的预期而在现期做出选择。

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时,劳动者如选择投资教育,则是纯消费者,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来源的,要继续学业,教育和生活的费用由父母负担,劳动者的选择是自身和父母所组成家庭的联合决策所决定的。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在基础

设施建设,劳动者收入、消费方面,城市和农村都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收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劳动者在进行生命周期的教育和就业选择时,面临的自身状况和对未来的预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将直接导致其选择的不同。

(一)关于农村居民的选择

据统计,农村人口从90年代起虽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一直比城镇人口高,2006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4%(注1)。上个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上。而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农村大学生比例三十年来下降一半(数据来源:广州日报,2009-01-23)。从以上数据可以判断,上世纪80年代,占全国总人口八成的农村人口拥有占当时全国大学生总数三成以上的农村大学生,而到了2006年,占全国人口近六成的农村人口只拥有占全国大学生总数不到两成的农村大学生。按比例来说,农村大学生数量下降的比例快于农村人口下降的比例。

是什么让农村大学生数量下降了呢?

如图1所示,16岁是初中毕业生的年龄,如选择读高中,考大学是其最终选择,22岁大学毕业,其间有六年的时间,选择读大学后,其成本包括六年间放弃的工资性报酬以及生活费、学费。这六年中劳动者是纯消费者,其与父母的家庭为劳动者共同进行教育投资。而教育投资的费用来源于其家庭中父母当期收入和之前的储蓄,如教育投资的费用等于或大于此家庭中的收入和储蓄,此家庭将负债,生活肯定会难以为继,基于对未来劳动者受高等教育后整个生命周期中收入的起点和增速较高,此家庭会选择负债进行教育投资。

但目前的问题如图一所示,工资性报酬流B代表初中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工资性报酬流A代表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报酬,工资性报酬流C代表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报酬(大学生与农民工工资待遇出现趋同趋势(注2))。从图1可以看出,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选择读大学的成本没变,某种程度讲可能是增加的,而总收益确在下降,由之前的收益1与收益2之和降到了现在的收益2,这意味着现今一个农村家庭为孩子受高等教育所进行的投资,与以往相比,劳动者会在生命周期中用更长的时间去偿还,这会使家庭所承受负担加重,其心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以上分析显示农村居民选择读大学的比例下降了,他们一般会接受收益较小,负担较轻的选择,义务教育之后即初中毕业后直接工作。统计数据也支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有16岁,16岁、18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二)关于城镇居民的选择

自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就业率自2007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研究表明,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2006年1月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农村大学生比例的降低,城镇大学生比例相应升高,为什么在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城镇居民的适龄劳动者中选择大学及以上教育的也越来越多。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0年7月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互动百科网,对1718名公众的在线调查显示,80.1%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明显的学历门槛。求职招聘、评定职称和职位晋升,成为学历门槛最明显三大领域。在上市公司中,公司高管是高收入人群,统计数据显示:公司高管本科以上学历占到了七成以上,高层管理人员学历与月薪成正比(注3)。劳动者对高学历的预期是有根据的,高学历的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晋升的机会更多,更有可能得到更高的边际收益。

如图1所示,相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城镇家庭的整体收入较高,投资教育对家庭负担较轻,虽然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如之前,但在职业生涯中,投资高等教育比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的边际收益会越来越高。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分析,城镇居民在投资教育的负担相对较轻的情况下,出于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会更多的选择接受高等教育。

(三)关于“民工荒”、“公务员热”问题的生命周期分析

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来看,“民工荒”、“公务员热”与劳动者对工作的稳定性诉求与未来工作能力下降后能享受到的福利政策相关。“民工荒”并不是劳动力供求市场中静态的供不应求,从劳动者的角度讲,未进行进一步的高等教育投资,导致其职业生涯中连续的工资性报酬的增长率较低,而且职位升迁的机会不多,加之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面较小,农民工的工作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他们工作的目的就是在有工作能力期间,选择其当期收益最大的工作。农民工的这种工作不稳定也导致了其选择的随机性更大和其选择的稳定性更低,受当前政策和经济环境影响也更大。当政府取消农业税,农民的农业性收入提高后,当农民有了一定积累可以自己创业时,即当农民有了多种选择可以维持生存和生活时,企业的不稳定工作和低社会保障功能对他们来说吸引力自然就降低了。

“公务员热”中报考公务员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及以上学历,最近几年,政府为提高公务员素质,学历在职务晋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公务员在职业生涯中工作稳定,福利待遇高,退休后享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养老保险。在生命周期中的工作和退休阶段,公务员这个职业对高学历劳动者都很有吸引力。

三、从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角度的政策建议

在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中,每个劳动者及家庭都是根据一生的全部预期决定其选择的,即每个劳动者及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教育和职业决策都反映了该劳动者及家庭希望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达到的理想分布,以实现一生效用最大化的企图。

劳动者的整个生命周期由受教育、工作与退休三个连续的阶段组成,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是使本阶段达到理想状态,此阶段理想状态为下一阶段的开始做最佳的准备,并以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用最大化为目的,其受教育阶段为消费和投资教育阶段,工作阶段为消费和为未来储蓄阶段,退休阶段为纯消费阶段。国家政策的制定不应只具有短期有效性,应根据劳动者的生命周期选择更

有针对性和连续性。

第一,要缩小城乡差距,在劳动者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即在接受教育的阶段,使农村人口能获得更加平等的机会,首先应加快城镇化进程,让进城的农民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险,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收入用于自身的发展和后代的教育。加快城镇化进程,让更多进城农民工的后代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选择时可以更多样化,渐渐摆脱单一的打工的局面。

第二,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趋势,国家应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让更多的企业需要高素质人才,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有用武之地。

第三,让学历具有更加完备的信号功能,学历成为真正具有代表劳动者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资格证书。

第四,让每个劳动者在职业岗位上都能预见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晋升的机会,让就业体系成为良性循环的体系,如果让大量劳动者随时处于不稳定的就业状态下,即低学历低技能低保障劳动者的存在,很容易在某一阶段爆发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第五,中国已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生存和生活不只依靠国家的对他们的医疗保险盒社会保险,最重要的是能让这部分人口在工作阶段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国家经济的增长积累合理的财富,国家应在国民收入再分配和健全投资市场上下功夫,特别是具有垄断性质的上市公司占据国家优质资源,具有长期增长稳定,收益率高的特点,应拿出更多的财富在二级市场上与投资者分享,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注释:

1 2000年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三个以上居住在城镇,农村人口比重已经从二十年前的80%以上减少到不足70%。国家统计局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6年底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农村人口仍占56%。

2 中国社科院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称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的趋势。

3 《2005中国企业竞争力监测报告》指出:公司高管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71.85%,其中受过本科教育的高管占总人数39.3%,拥有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历的高管则分别占总人数的25.43%、7.13%。《中国证券报》公布的一份关于1999年度中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的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显示:高层管理人员学历与月薪成正比,硕士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比大学学历段高,平均在1.28万元到1.4万元人民币,大学与大专学历的月薪差距不明显。在1.13―1.3万元人民币之间。除董事会外,学士学历与专业文凭以下学历人员的月薪也有较大差距。

参考文献

莫迪利亚尼:《莫迪利亚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

篇2

摘要: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合理平衡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必然要求。我国劳动力市场制度偏重正规就业保护,面临着如

>> 楼继伟:要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灵活性与安全性的两难抉择 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化改革历程及效果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灵活就业研究 我国劳动力市场政府干预的变迁路径与发展趋势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蚁族”现象的分析研究 我国劳动力和能源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 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浅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转型期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及对策研究 市场经济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开发 汇率灵活性对我国经济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汇率灵活性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浅析经济危机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后果及启示 我国城镇从属劳动力市场上“逆向选择”问题的研究 劳务派遣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浅析 我国高校教师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05—28.European Commission.Employment in Europe 2006.Luxembourg,Office for Publication,2006,p2.OECD.Economic Surveys:The Netherlands,Paris:OECD,2004,p4.OECD.Labor Statistics.Paris:OECD,2001,p.42.Visser,J.and A.C.Hemerijck.,A Dutch Miracle:Job Growth,Welfare Reform and Corporatism in the Netherlands. Amsterdam,Dutch: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1997,pp.23—42.

于艳芳:《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研究》,河北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6页。

李小瑛、赵忠:《城镇劳动力市场雇佣关系的演化及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12年第9期。全国总工会的《国内劳务派遣调研报告》表明:我国劳务派遣工已达到6000多万人,约占城镇就业人员的20%。(参见管亚东:《媒体称全国劳务派遣工6千万 任意滥用现象严重》,.参见杜晓:《构建社会保障体系需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责任》,《法制日报》2011年11月23日。

篇3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写作步骤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论文提纲格式

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

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篇4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 结构性矛盾 就业 解决方案

一、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相关理论分析

劳动力市场结构是对劳动力这种资源进行市场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组合。其研究对象是劳动力市场供给、劳动力市场需求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状态。

1. 劳动力市场结构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政府及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问题,当前中国正面临着“三高一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属于宏观经济领域范畴。而宏观经济领域内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不可能像微观经济领域那样富于弹性,也不完全取决于厂商们的效率动机,有很强的刚性,不可能在一个短时期内得到根本转变。这一特点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影响的长远性和深刻性。

2. 劳动力结构失衡是产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原因

结构性失业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与劳动者实际供给的知识与技能之间不匹配。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经济结构变动的过程,这种变动要求市场通过洗牌重新进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在配置过程中,大量素质较低、技能老化的劳动者难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无法进入新的产业部门而失业。同时,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使适合该产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出现暂时性短缺,从而造成了结构性失业。究其实质,劳动力就业中的结构性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后,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一致,即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不相匹配。

3. 劳动力结构与社会总生产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Y=A•F (L, K)及新古典模型G=α(K/K)+ β( L/L)+ A/A都说明了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劳动者的素质是直接影响社会生产的重要因素。

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决定国家的产业、产业区段及生产技术的方式和水平的选择,国家只有根据这种由国家资源禀赋结构来选择最佳的产业、产业区段及生产技术的方式和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最大的产出,提高技术效率,扩大社会总生产[2]。我们要达到的是这样一种理想效果:各经济实体所需要的劳动力都能在劳动力供给市场上找到,企业生产线能全部开工;劳动力供给市场上的劳动力也都能找到与自身素质和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劳动力市场结构如果均衡,生产中需要的劳动力(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知识密集型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中提供的劳动力相匹配,可以使社会生产有序进行,生产得以最大化。劳动力市场结构如果失衡,社会生产中所需要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短缺,就有可能使企业生产水平下降甚至停产,影响社会总生产。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现状及原因

1. 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现状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地表现为: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熟练技工供给不足与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并存,大学生就业难与新兴产业发展人才不足并存,农业劳动力结构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1)技术工人供给不足与新增劳动力和下岗人员失业就业难并存

高级技术工人是企业技术工作的最终实施者,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目前我国城镇企业1.4亿名职工中技术工人为700多万人,而高级技工仅占3.5%,与发达国家30%―40%水平相差甚远,全国最大工业基地上海的高级技工比例不足7%,也相去甚远。据新华社报道广州市十五规划需求技师10万人,而目前不足8000人,其中高级技师不足300人,更严峻的是我国在岗技术工人年龄结构趋于老化,高级技工大龄化趋势日益凸显。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婴儿潮”使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空前的供给高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0年1月22日召开2009年度四季度新闻会,向社会各界和媒体介绍200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2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为全年目标500万人的103%;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4万人,为全年目标100万人的164%,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21万人。

(2)大学生就业难与新兴产业发展人才不足并存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各类学校毕业生均高存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数据显示,2010年630万大学生走出校门,踏上求职之路,如果加上2008年与2009年未就业学生,2010年将有880万人一起寻求工作。可想而知,就业形势何等严峻。

根据有关的统计资料,中国的存量劳动供给大约有8.4亿,其中90%以上是没有受过良好训练,不拥有人力资本,只能从事简单加工制造的一般劳动者。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发展新兴产业,选择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最大阻碍是我国的劳动力结构。

2. 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原因

(1)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脱节

教育的最终目的的是为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即学校要为市场培养人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即高职高专和研究生教育规模小,本科教育规模大。这种不合理的现象难以满足社会各领域对高素质研究生和高职生的人才需求,导致实用技术型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的专业设置也存在着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在开始设置时就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当前虽然我国的许多高校都拥有很多专业,但是基本上都处于“你有我有,你无我无”的状况,各个高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导致现有的一些专业设置已经过时,与现有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不均衡。我国目前的这种专业结构设置所培养出来的劳动力与市场上需要的劳动力有很大的差距。 这种不相匹配性致使我国大学生失业严重。

(2)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制度性根源

在传统计划体制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分割现象更趋复杂化和多样化,除了城乡市场分割以外,在城市中还存在主劳动力市场与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5]。主劳动力市场工作条件、工作环境、薪酬和福利待遇明显优于次级劳动力市场,两级市场之间缺乏竞争性和流动性,很多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下岗失业的工人、农村劳动力及其它弱势劳动者只能在次级市场流动,很难进入主级劳动力市场,主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也不愿意去次劳动力市场。城乡两级劳动力市场分割最初是体制性分割,体制内公有制企业具有较稳定的薪酬福利待遇,形成主劳动力市场,而体制外非公有制企业缺乏稳定的薪酬福利待遇,形成次劳动力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体制性分割不断弱化,行业分割逐步显现,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行业间分割的形成是伴随着经济改革中行业垄断的形成而形成的。

三、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对策

我国劳动力的这种结构性失衡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一方面是结构性失业导致的失业率上升,相对于周期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危害是双向的、长期的,而且治理难度非常大的,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供需均衡,更有可能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和谐。另一方面,各市场主体体因招不到合适的劳动力与其技术、资本匹配,可能导致其生产水平下降甚至停产,因此优化我国劳动力结构刻不容缓。

1.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

(1)加快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面素质

无论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基础教育都显得非常重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优化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的基础。为加快发展基础教育,在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同时,还应坚决推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和做好普及实验教学工作。

(2)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

在保持研究生和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的同时,要大力扩展高职教育的规模,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层次结构,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专业化、技能化的要求。同时应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调整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促进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发展。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要适应劳动力就业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改革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要办学。

(3)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劳动力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是劳动者与工作岗位不匹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解决结构性失业的关键,要加快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劳动者,尽快扭转当前企业和劳动力市场中技术技能劳动者严重短缺的局面,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广泛开展技能振兴行动,加快技术技能劳动者的培养。高度重视企业劳动力开发工作,采用企业培训与学校培养相结合、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个人努力与企业社会支持相结合等措施。

2. 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也能体现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质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由于我国的劳动力供给还以低知识、低技能的劳动力为主,高素质劳动力相对比较短缺。在当前的情况下,发展适度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失为一种更切合实际的对策,这既可以增加我国产品的附加值,更主要的是可以促进一部分劳动力就业。

(2)大力发展中小产业

我国人口基数大,大中型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中小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大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必须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以发挥他们的优势。要鼓励、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形成自己的产业链,中小企业要围绕大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积极为大企业集团提供各种服务和基础产品,走“高、精、尖”的发展路子,依托大企业集团的带动,成长发展自己,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依托、产业链条完整、配套功能齐全的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金喜在,李帅帅:劳动力结构失衡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与对策[J]. 管理世界, 2000(5):28

[2]曾湘泉:中国劳动经济学[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5-67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3-89

[4]刘巧华:把握劳动力结构特点[J]. 体制改革,2003(2):24

[5]张展新: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与劳动人口流动[J].中国人口科学,2004(2):25

篇5

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交换劳动力的场所,即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与生产经营中使用劳动力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交换的场所,是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表现为劳动力和货币的交换。劳动力市场与产品市场昀大的不同在于参与交易的对象是人的劳动,但是,劳动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因此,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只能是对劳动力本身和劳动生产率的需求。同样,劳动供给也在于劳动力所提供的劳动本身。由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再加上中国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本身表现出其特殊性。在目前劳动力供求相互匹配的过程中,会因为劳动力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匹配不到位,使得劳动力供求呈现着相应的特点。

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发生了重要转变。一方面,由于持续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人口转变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开始显现。因此,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趋于结束。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看,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劳动力市场环境有所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劳动力市场转折是长期趋势的开始,因此,需要从劳动参与、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等方面积极地应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变化。

劳动力供给的年龄相对高龄化。从总的水平上考察,在给定人口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所占的比重,而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又和以前的生育率水平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由21世纪上半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供给趋势变动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劳动力供给总量的边际递减现象已经发生,劳动力供给绝对数量的减少也将很快出现。迄今为止,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以及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劳动力市场供给不断增加的基本源泉。这不仅形成了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也成为近20年来“人口红利”的主要来源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根据昀新的预测,中国人口高峰将在比预期早得多的时候,即大约2030年前后在14.4亿左右的水平上达到,劳动年龄人口从 2013年左右开始上升趋势就十分平缓, 2016年达到昀高峰后开始绝对减少,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目前已经是逐年降低,并且下降速度趋于加快。从目前劳动力市场供给年龄结构来看, 45-59岁和60-64岁相对高龄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未来20年里将迅速增加,4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由2000年的19227万增加到2010年26151万,再增加到峰值年(2025年)的32642万人,其后缓慢减少;60-64岁老年劳动年龄人口由2000年的4136万增加到2010年的5693万,到 2030年前后达到11000万以上。这期间相对高龄劳动力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远大于这一时期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从2007年第四季度我国9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来看,16-24岁求职人数较2006年有降低2%,25-34岁求职人数则增加2.9%,45岁以上求职人数增加0.9%,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劳动力供给的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劳动力供给总量增幅趋缓。劳动力供给总量是由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与劳动参与率两者共同决定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上的预测表明,15-64岁年龄段人口数量还会持续增加到2014年,届时总量会达到9.97亿;而15-60岁年龄段的人口增长到2011年就会停止,届时总量为9.27亿。因此,从劳动供给的角度来看,中国劳动力供给昀为丰富的时间还会维持10年左右,之后,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将不再增长,其规模会逐渐缩小。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的劳动参与率较高,特别是青年和妇女的参与率较高。但由于在校学生会有所增加、自动失业者的比例增加、女性就业结构和比重趋向合理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人口比重会有所下降,我国的劳动参与率会在年龄构成上有所改善,在总量水平上有所下降(金玉秋,2005)。因此,从劳动力供给总量来看,目前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不会一直持续增加,而是会到某个时点(2011年)后逐渐缩小,而且会因为劳动参与率下降使得整个规模下降得更快。

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

篇6

关键词:转型期;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普遍下滑,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明显冲击,就业形势也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得国内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劳动力过剩与短缺并存。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核心问题已经由总量失业问题逐渐转变为就业结构的严重性失衡。因此,如何从宏观经济角度正确理解和处理转型期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现状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用工荒”现象再次凸显,较之以往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就是地域范围由过去的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向中西部蔓延。我国的制造业不仅缺乏一线生产工人,同时也存在着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人力缺口。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中高级技能人才供不应求,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2.26、2.23和2.02。

与此相比,昔日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却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骤增,大学生的就业率也越来越低(见表1)。据了解,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创历史新高。按照往年的初次就业率,加上以前未就业的学生,今年可能有300万以上的大学生难以实现初次就业。这种“知识失业”的广泛存在显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远远超过了需求数量。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阻碍劳动力流动

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多林格尔(P.B.Doeringer)和迈克尔・皮雷奥(M.J.Piore)在《内部劳动力市场及人力政策》一书中提出了双元结构劳动力市场模型。该模型把劳动力市场区分成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一级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是工作比较稳定和安全,工资较高,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多;二级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则恰恰相反。两个市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十分有限。

由于户籍制度及相关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滞后,再加之地理环境、技能水平和工资水平的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城乡、地域、行业及职业之间的多重分割。一级劳动力市场(如经济发达地区、垄断行业、机关事业单位等)较二级劳动力市场(如欠发达的偏远地区、竞争性行业、中小企业等)在工作条件、工作环境、薪酬和福利待遇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这种制度分割提高了农民工进入城市的门槛,降低了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的意愿。对大学生而言,如果他们在毕业之初选择了二级劳动力市场,那么日后若想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将面临诸多障碍和难题,这就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在地区和职业方面的不均衡。因此,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加剧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

(二)产业结构特征决定劳动力需求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使得我国某些产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然而,我国的绝大多数制造行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承担着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简单零部件的加工组装,即主要局限于低端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由于从事简单的零部件加工组装并不需要劳动者有特别高的文化素质,所以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低端劳动力(以农民工为主体)的需求相对较高,而对中端劳动力(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需求相对较低。《2011年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2011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初中及以下”、“高中”、“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劳动者的求人倍率都高于1,这说明普工是缺乏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低于1(见表2)。由此可见,以低端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是导致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根本原因。

(三)教育改革滞后导致整体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如果劳动者的技能得不到及时转换,结构性失业问题就会凸显。因此,“用工荒”问题的出现不能简单归结于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目前的“用工荒”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技工荒”,主要是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的用工需求不匹配所致。我国国民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劳动者素质偏低,无法满足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这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的具体表现。

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呈现出两头小(高职高专和研究生教育规模小)、中间大(普通本科教育规模大)的形态,这种层次结构难以满足市场对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近年来,有的高校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倾向;有的高校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导致许多冷门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重重。另外,我国高等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高校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现象严重。《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及“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三、转型期解决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政策建议

(一)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必须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及相关的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使劳动力可以在各个市场之间自由流动。在农民工方面,户籍制度及相关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将降低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和生活的成本,增强农民工到城市工作的意愿,使“用工荒”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大学生方面,可以消除大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选择工作时不会一味追求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垄断行业等一级劳动力市场发展,从而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劳动力需求结构

1.继续加大力度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向“三、二、一”模式转化的过程中,积极拓展社区服务、教育培训、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入力度,积极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2.倾斜式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规模虽小,但数量众多,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要高度重视产业高度分散、资本规模小、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依托、产业链条完整的发展新格局。

3.积极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未来我国劳动力供应总量是逐步减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廉价劳动力时代将转入下行区间。因此,我国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必须趁机转型,增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大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建立新型的现代制造业。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

1.继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极其丰富而人力资本匮乏的国家,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还不能跟上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因此,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从整体上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可以缓解结构性失业的压力。

2.改革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进行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实现市场化的发展。

3.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弱势群体就业竞争力。针对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是治本之策,也是增强弱势群体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羊城晚报.中国社保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今年300万大学生难就业[EB/OL].新华网,2013-08-05.

[2]苏剑,盛磊.刘易斯拐点、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03).

[3]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翁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07).

[5]王琴芳,于维生.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分析[J].经济问题,2012(09).

篇7

一、劳动力市场现状

据统计,2018年北安市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93家企业、总用工人数6000余人,用工单位多集中在服务业与制造业。用工年龄集中在25岁到40岁之间,男女用工比例基本各占50%。专业技术人员占10%。文化程度初、高中占85%,高学历比例较低.底薪1500元至2000元占80%,2000元至4000元15%、4000元以上占5%。虽然用工需求量较大,但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仍然存在着招工难、就业难的问题。

二、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1、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较大,劳动技能相对单一,缺乏较高专业技术和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市场竞争意识,就业困难。

2、不愿在本地就业。部分劳动力(尤其大专院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对用人单位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要求较高,加之外出打拼心理,选择外出就业,造成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增多。

3、对信息知晓度低。部分劳动力对用工信息专栏和信息平台不关注,导致很大部分外出返乡人员和本地待就业人员对用工信息知晓度不高。

4、维权意识不够。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在遭遇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予办理购买社保、拖欠工资等侵权行为时,维权意识淡薄,无法找到合理的处置方法。

5、成功创业有困难。劳动力一方面面临项目、技术、资金缺乏的障碍,另一方面对市场需求、风险预测等难以准确把握,单凭创业热情和苦干精神难以成功创业。

三、劳动力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

1、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供求比例严重失衡。国有、集体企业在容纳劳动力方面,均趋于饱和状态,加之近几年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发生困难,失业、下岗职工群体成批增加。

2、企业用工行为不规范。企业片面强调用工自主权,大量使用廉价农村劳动力,冲击了城镇劳动力的就业,一方面企业内部下岗职工大量存在,一方面又用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3、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且择业要求过高。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去就业只是为找个饭碗,而且现在就业则较多考虑到个人的爱好、工作环境、报酬高低等多种条件因素,一方面苦、脏、累工种招不到人,加之城乡判别在一定时期仍然存在,引发了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拾遗补缺;另一方面,企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更高,而求职者缺乏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中,显现为用工单位想招的人招不到,求职者想去的单位去不成,即形成“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干”的结构性失业。

4、社会保险的社会化程度低,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劳动力进入市场,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形成完备的市场保护机制,人们对社会保险意识不强,参保积极性不高,特别是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参保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包括乡镇企业职工和城市农民工仍以土地发挥保险职能。劳动者个体在流动和转换工作岗位时,要由自己承担风险,使劳动者在参于市场竞争就业时顾虑重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速度。

5、社会分配不均衡,直接影响劳动力的配置。工资水平是劳动者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在垄断行业中职工收入偏高,使劳动力市场中作为劳动力价格的工资,对劳动力供求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另外,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全市劳务中介组织中,除市职业介绍所有服务场地外,其余的多数是临时租用房屋,设备简陋,服务手段落后,远不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

四、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几点思考

1、各类职业介绍机构,积极收集用工信息,开展求职登记、组织劳务洽谈,为用工单位及求职者双向选择提供服务。通过为企业招工、介绍家庭各类服务、开展技术工人交流、劳动力余缺调剂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劳动者的指导,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利用培训会、招聘会引导企业和劳动者树立正确的用工、择业观念,在充分满足企业用工的同时,不断提高就业率,促进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有效平衡。

2、市工商联、女企业家协会与劳动力市场建立用工平台。女企业家发挥领头军作用引导雇佣就业向自主创业转变,鼓励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分类型整合同行业就业人员,形成一个收集信息、统一分配的就业链条,增加就业渠道。加强引导,促进就近就业。利用外出务工人员办事处,加大对北安经济发展成果和发展思路的宣传,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就业。并利用春节长假的机会,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在车站设立宣传点发放宣传单,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为建设美丽北安贡献力量。

篇8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039-02

农村富余劳动力指的就是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或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最低生存费用的那部分劳动力。据统计,在我国目前9亿的农村人口中,大约有5亿农村劳动力。根据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所需合理的劳动力在1.5亿左右。这就意味着约有3.5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除去乡镇企业转移的2.3亿,我国农村仍有1.2亿的绝对富余劳动力。为转移如此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队伍,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成为摆在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根据刘易斯理论,在一国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与此同时,在空间结构上则不断向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的地点聚集,这种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人口聚集效应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结构转换过程中,城市化的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原因有二:一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的赶超型的发展战略。长期采用“工农价格剪刀差”等社会不平等机制,最大限度地抽取农业剩余,以农养工;另外,又人为地锁定农与非农的身份,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同步向城镇转移。这是城市化滞后于同期工业化水平的根本原因。二是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大量的隐蔽性富余劳动力实现了职业转变,但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城乡人口的地域转化。最大限度地抽取农村剩余,以农养工,是政策的必然和历史的现实,也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富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调查,200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约为5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64%。在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仅有2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体结构分布是:文盲劳动力占1.5%,小学程度占16.5%,初中程度占61.7%,高中程度占13.6%,中专及以上程度占6.7%。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5%。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会越来越窄。由于劳动成本上升,价格推动,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民工荒”,这些都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造成的。

(三)现行的户籍、土地制度制约

目前的户籍制度还存在城乡分割现象,城乡居民在社会福利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户籍管理制度锁定了农与非农的身份,窒息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被制度性地限制在狭小的生存空间和生存领域,导致了城乡之间、不同产业之间劳动力供需状况的很大差异,致使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等劳动报酬收益的较大差距;城乡分割阻碍了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农村人口负担过重的状况无法改变,二元结构得不到改善,间接阻碍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土地是打上“烙印”的、严格限制农民流动的制度因素。现行的土地制度实行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主,按人口划分,土地规模狭小;土地所有权主体界限不明、缺位;土地频繁调整,承包土地产权价值降低;产权流转不畅,产权结构无法优化;农户产权保护不严格等。现行的土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形成土地流转机制,阻碍了要素的合理流动,限制了农民的自由流动。

(四)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弱化

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如异军突起,广开就业门路,对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相关政策调整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另外,自身矛盾日益凸显,资源消费高,效益低,就业扩张能力低,难以适应资本、技术有机构成的提高;布局分散,集聚效应差,二、三产业结构失调限制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整合能力低;政企不分,不能真正成为承担责任的经济实体,权利实现不够,管理方式粗放等制约了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再加上工业化与城镇化脱节、土地制度制约,使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五)未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目前,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还未形成,成为实现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制约因素。首先,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分散,不易形成要素聚集效应,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其次,户籍制度以及与其相关的福利制度,使得在人口迁移成本增加的同时,还为政府制定歧视性政策提供了依据,体现在就业政策上就是劳动者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目标人群的差别等限制了生产要素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使资源有效配置率降低。要素在城乡间的不平等流动,扩大了城乡差别,恶化了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农村富余劳动力已成为我国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转移大量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人均GDP1 000~3 000美元,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是当前一项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

(一)协调发展农村城镇化、产业化和工业化

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城镇化又有利于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农村工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大,新市场的开发,同时又带动了农业和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了就业渠道,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巨大吸收器。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不仅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而且逐步使农村土地集约化,从而又推动了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城镇化在为农村工业化提供劳动力资源的同时还为农业的产业化提供了后方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还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二)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水平

通过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采用立体开发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战略,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加强农民的科技、市场和法制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三)改革、创新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城乡隔离体制,严重制约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土地制度势在必行。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新型户籍制度,让农民能够不受限制和约束地参与城市大市场的竞争,在制度方面为农民和市民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与均等的竞争机会。同时,还要加强劳动市场的组织建设,发展各种中介机构,便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在稳定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和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的基础上,加快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转包、出租、入股等流转活动,以利于土地的集中使用和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进程。

(四)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提高农村内部吸纳富余劳动力的空间

目前的乡镇企业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布局分散影响了产业聚集效应的发挥,造成第三产业严重滞后,吸纳富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但是,2008年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37.8%,其中35%在大中城市,可见发展乡镇企业已经成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政府要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乡镇企业也要加快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力度,深挖自身潜力。乡镇企业应聚集在小城镇周围,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发挥群聚效应和辐射作用,使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同发展。

(五)建立公平、竞争、开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这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反映出整体劳动力市场在发育规范上的欠缺,不利于劳动者之间的公平竞争和合理流动,影响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公平、合理、有序的转移,就必须培育城乡统一的能使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消除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因素、政策限制;加快就业制度改革,规范劳动力就业服务市场,把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范畴,构筑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实现城乡劳动者公平就业和平等发展;培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服务,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调节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供求状况,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 彭连清,周文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与特征[J].农村经济,2008,(7).

[2] 郭翔宇.城乡统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城乡统筹与县域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 冯承强,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与相关政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10).

[4] 杨继武,孙章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理论学刊,2008,(7).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市场化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业设置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关键所在,决定未来输出人才的结构。同时,专业科类结构由经济产业结构决定。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以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改革与调整,使得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根据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全国普通高校专科层次的专业共有19个大类,532个专业。从专业设置的院校分布来看,各专业大类之间存在明显差异。2009年全国高职院校19个专业大类中,开设电子信息、财经、文化教育、制造、艺术设计传媒、土建等类专业的院校较多,数量均在500所以上;从招生规模来看,各专业大类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2009年全国高职院校19个专业大类中,财经、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教育、土建等类专业的招生规模较大,占各类专业招生总规模的70%。

为了深入分析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从三次产业划分的角度对19个大类的相关专业进行相应的归并,划分为一产类专业、二产类专业和三产类专业。

16%的院校开设了一产类专业,一产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占各专业招生总规模的2%。近9成的院校开设了二产类专业,二产类专业的招生超过各专业招生总规模的一半。九成以上院校开设了三产类专业,三产类专业的招生约占各专业招生总规模的48%;三产类专业中财经类专业的招生规模最大。

二、劳动力市场供需现状

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地区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关系紧密,产业结构的变动和优化升级带动就业机构的改变,产业结构随着经济规律的转换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劳动力市场就业数量与结构的变动反过来对产业结构也有重要的影响,当就业人口的总量和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时,它就会促进和加快产业结构的变迁,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反之,就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变迁。

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最快,我国的产业结构十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带动了就业发展。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第一次超过第一产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成为三产业中吸纳就业能力最强也最具潜力的产业类型。总之,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一产业就业所占比重将继续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就业所占比重缓慢增涨;第三产业就业所占比重将继续呈上升态势,成为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导产业。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衔接问题分析

1.专业设置趋同,重复率高

从专业设置的院校分布来看,2009年高职院校19个专业大类中,开设电子信息、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财经、制造、土建等类专业的院校较多,数量都超过了500所。专业设置趋同化和较高的重复率是造成人才类型的单一化重要原因之一,这也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相关专业人才供给过分集中,产生供给大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现象。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劳动力市场需要不同类型的各种技能型人才,并呈现人才需求多元化趋势。专业设置趋同化将不利于各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及院校特色专业的建设。

2.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的衔接问题主要表现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从产业人才需求看,第一产业人才需求占总需求的1.8%。其中,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较高的专业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以及养殖业。虽然,劳动力市场对一产类专业人才需求较低,但数据显示,第一产业中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需求还是相当旺盛。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各类产业不断改革并迅速发展,需要相关技术人才为其服务。但是由于高职院校计划性盲目重复设置热门专业,急需专业开设不足,造成人才积压与人才浪费并存的局面。

四、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市场化运行机制

1.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

学校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行业、企业、学校需要联合起来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需要及时把握人才需求信息,分析其未来发展动向,并结合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相关职业前景作出分析和预测,找出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以此来适时调整专业,鼓励多方参与专业设置工作,包括政府政策研究部门,行业企业以及社会评估机构等。同时,院校专业设置需要充分考虑本校的资源条件,比如师资力量、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等,也需要与其他当地院校进行有效沟通。这样可以避免较高专业设置重复率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位岗位群的要求进行专业设置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产生了许多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职业岗位;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增加了劳动者变换工作岗位的次数,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必须考虑这些变化因素。以往专业设置通常绕某个特定的职业岗位进行,缺乏对专业覆盖岗位群的关照,不利于学生转岗及重新择业,导致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不强。学生的岗位转换需要职业技能技术的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应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不同岗位之间转换能力,提高专业需求符合程度,并努力扩展学生知识面,在学生选择职业的空间上为其创造有利条件。

3.时刻关注经济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方向

高职院校与当地经济产业发展最为紧密,应以当地产业结构为专业设置的基础,构建一个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调整系统,并对当地优势产业的人才需求做出分析,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体系。院校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完善自身专业系统建设,与经济产业机构改革趋势步调一致,与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协调发展,突出地方特色,提升学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竞争优势。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协调一致,并结合当地特色经济产业发展需求,这是院校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衔接的基本要求。市场信息是不断变化的,这也决定了专业设置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需要根据信息变化调整的过程,特别是受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科学技术的升级换代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总之,高职院校需要对行业或企业现状充分调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规格,建立合理的专业结构,并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适时调整,体现专业设置地方特色要求,对劳动力的需求做出合理的预测。社会经济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产业结构也是如此,把握经济产业发展规律,准确预知产业发展走势,合理开设专业,对于传统热门专业要重新审视,及时更新市场信息并加以调整,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并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设置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米靖.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J].教育与职业,2012,(8).

[4]杜学森.关于区域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5]胡国华,阚国常.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互动系统的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8,(5).

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影响因素 市场需求

一、前言

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状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针对这个问题,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大学生就业难,到底难在什么地方,其影响因素有哪些,造成这些因素的具体原因又有那些,为此许多专家学者展开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并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客观反映了中国现在大学毕业生再就业方面的各种问题。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一)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求职者本人、高等教育、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作用的产物。究其本质是适应于不同工作场所需要的通用能力,满足于不同工作场所的共同需要。根据就业能力结构的内涵,就业能力的开发包括就业人格的塑造,社会兼容度的拓展及职业形象的提升三个层次。就业能力的一般结构和实质内涵从根本上说,旨在提高求职竞争优势的就业能力结构模型,首先应该立足于使加入劳动者队伍的每个人都具有动态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采取行动,从而使劳动力队伍能够适应就业无边界时代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不过,就业能力建设并不是解决当前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灵丹妙药,它不能代替其他改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状况的政策措施,而应与之配套进行。就业者的能力应当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以保障自己的优势。

(二)劳动市场里的雇佣歧视问题。

就现阶段的人才市场情况来看,歧视问题不在少数。山东财政学院的黄梓洋在《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分析及对策》的文章中给我们定义了歧视的概念:歧视是指相同的人(事)被不平等地对待或者不同的人(事)受到同等的对待。并进一步说明:“劳动力市场歧视通常有三个来源:其一来源于个体的歧视偏好,由于这种人不喜欢与某些特定人群中的成员打交道而产生的歧视;其二来源于统计性的选择,雇主将某种先入为主的群体特征强加在个体身上引起的歧视;其三来源于非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力量,由某种制度、约定俗成形成的歧视。” 我认为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现状:1.劳动力市场中的地域歧视;2.劳动力市场的行业歧视;3.劳动力年龄、性别的歧视;4.在社会保障及福利方面对农民工的歧视等。

(三)大学生就业观念。

中国大学分遍及各个城市,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学校,形成了不同的氛围。大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形成了形形的就业观念。部分大学生向往中国的大城市,像上海、北京、深圳以及沿海等发达城市,部分学生向往国家公务员,部分学生对就业的工资条件等要求不同等。据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向往环境好工资高,这样又是瓶颈式就业,无形中又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很大的竞争力。

(四)家庭社会背景。

家庭情况的不同对大学生就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来自东南大学的周宇和尤一在《大学生就业与家庭背景的调查与分析》对家庭背景做了如下解释:家庭背景是一个含糊而且内涵宽泛的概念,包括父母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家庭所在地、种族、民族等。其中有这样的调查结果:家庭背景对毕业生的就业起薪都有着影响,即越高社会阶层的子女获得的工作状况越好,就业的起薪也较高;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家庭背景在子女就业状况中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当2005年毕业生中父亲职位为行政管理人员的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最高,而父亲职位为农民的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最低,两者的差异不足400元。而当2008毕业生中,父亲职位为行政管理人员的毕业生与父亲职位为农民的差距已经扩大到900元以上。这说明家庭背景对学生就业有很大的影响。

(五)人才的输出量大于劳动市场需求量。

有关于2009年的统计表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截至当年的7月1日,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按照这种情况,我国每一年将有很多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一方面,本科毕业已经是大众化趋势,毕业生走向也必然会是大众化趋势。

(六)大学生面对就业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

来自莆田学院的吴振宇在《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表现与对策》中说道: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在大学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时,他们中很多人都普遍出现了诸如缺乏自信、紧张焦虑、自暴自弃等等消极的心理。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的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而且也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见就业的压力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三、应对困难的对策

就目前中国的国情来看,大学生所遇到的就业问题基本就囊括在了以上六条问题里面。无论如何,就业难是擺在当今大学生面前的不得不迈的坎。面对就业困难大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但有技术还要有责任心,团结精神,懂得处事为人。大学生要衡量自身的情况,掌握整体就业动向,规划好自己的目标,有的放矢,不盲目不跟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国家近几年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来缓解就业压力,刚进入社会当求先工作再来找工作,试着将自己的目标阵地转移到相对落后一点的地方,先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来。也可以结合自身的文化发展水平到专门的培训机构学习更加专业的操作技能,做到才尽其用。

参考文献:

[1]贾利军.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系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