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演化博弈模型;太湖流域;非参数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1-0171-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1.024
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剧烈,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生态资源具有公共资源或公共物品的特性,人们对生态资源的利用会造成个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的不相等现象[1]。生态补偿机制就是主要通过机制设定,进而消除经济的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国际典型案例有美国纽约市通过投资的方式来购买上游Catskills流域的生态环境服务获得清洁的城市供水[3]、厄瓜多尔在Nature Conservancy,USAID和Fundacion Antisana的支持下成立了水资源保护基金来保护流域等[4],国内典型案例有浙江省东阳市与义乌市之间达成上下游水权交易协议、福建省建立专项资金对九龙江上游治理等[5]。
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经济的外部性问题,也就是对于正的外部影响政府应予以补贴, 对于负的外部影响应处以罚款,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补偿标准的确定始终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目前流域生态补偿的模式通常分为“上游受益下游损失”和“下游受益上游损失”的两种模式[6],补偿主体(受益者与破坏者)与补偿客体(保护者与利益受损者)之间在补偿标准上进行着相互的博弈,也就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在补偿金额的核算上,主要有机会成本法、支付意愿法、费用分析法、水资源价值法[7-13]。在补偿方式的选择上,有生态补偿保证金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市场交易体系等[14-20]。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流域生态补偿为研究对象,通过上下游地方政府博弈情景设定,对建立的流域生态补偿演化博弈模型进一步拓展,引入了上级监督部门约束因子。并以太湖流域为实证分析,将所建立的引入约束因子后的流域生态补偿演化博弈模型与非参数局部回归的计量方法相结合,探讨了流域COD指标与上游地区经济之间的边际效应,得出了最优的环境保护(保护―补偿)策略状态稳定时的惩罚金范围。
1流域生态补偿演化博弈理论模型
伴随着经济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日益加深,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经济的日益发展及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几乎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他人的利益。由于个人行为产生了外部性,个人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会再导致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博弈理论便应运而生。博弈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以及规则,进而达到理想的稳定均衡状态。传统的博弈理论建立在完全理性的假设上,完全理性在理性意识、分析推理能力、识别判断能力和准确行为能力等方面有苛刻要求,即总能按照机制设定的最优策略行事。演化博弈理论与传统的博弈理论相比,放宽了假定条件,属于有限理性[21]。因此,演化博弈理论的有限理性更加贴近实际,主要研究长期反复博弈过程中的策略调整过程、趋势及其局部的稳定性。在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中,上游与下游地方政府针对补偿标准和补偿形式的确定,博弈双方都不可能一次达成一致,而是在博弈过程中不断选择和调整自己的策略,最终找到最优策略。因此,运用进化博弈模型研究上游与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问题比较贴近现实。
1.1流域生态补偿演化博弈情景设定
结合研究区域的具体情况,太湖流域是一个下游地区(上海、苏州等)经济社会比上游地区(湖州、镇江等)发达的流域类型,生态补偿的模式可以归属于“下游受益上游损失”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在演化博弈情景的设定中主要有两个利益主体:上游地区地方政府与下游地区地方政府。
(1)上游地区相对下游地区而言,流域河水质量的优劣对人民生产与生活状况的影响相对小于下游地区,其本身的直接用水质量相对较好,在地区经济发展的选择中,以损害其自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代价换取经济快速发展的可能相对较大,易于对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尽管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收益较高,但与生态环境保护中损失的地区经济利益相比较,下游地区政府对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偏好相对较低,一般不会主动购买生态环境保护产品。上游地区地方政府是代表上游地区所有利益的相关者,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所选择的策略是保护或不保护。
(2)下游地区的人民生产与生活状况与流域河水质量关系与上游地区相比相对密切,其生产与生活用水水源的水质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上游地区人民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因而 下游地区人民对流域水环境改善的诉求要相对高于上游地区,他们在某种程度更愿意支付生态环境保护产品,对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偏好较高。下游地区地方政府是代表下游地区所有利益的相关者,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所选择的策略是补偿或不补偿。
(3)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地方政府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保护-补偿策略是社会所期盼的最优策略。
篇2
进人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各行业快速发展,农业作为“重头戏”,为经济发展注人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1.资源过度开发冲击环境承载能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庞大的人口数量造成人口与耕地面积不成比例,严重失衡,我国人口的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五分之二。同时,传统耕作习惯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农民欠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识,单纯考虑农业收益而忽略了土地保护,导致土地生产力逐年下降,荒漠化日趋严重。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宏观政策实施以前,农民为扩大个人耕种面积,对林地、草地等进行了严重的滥砍滥伐,导致林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植被大量破坏,土地因缺乏植被保护而出现沙化,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化学物质超量施用造成水土
污染,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改善了农民收人,为农业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然而,化学物质过度施用和依赖却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据资料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农药、化肥使用量最大的国家。超量的化学残留物质造成土壤结构发生改变,大大降低土壤质量。无独有偶,雨水冲刷使多余的化学物质流人江河,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从而威胁人类健康,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3.城市化进程带来负面影响。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技术水平的进
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总体向好的必经之路在城镇化进稈中,科技水平不断提岛.文化水平H益巩同,牛.活水平莕提歼,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助推器”的作用随右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进人乡镇、农村,成为村庄脱贫致富、百姓奔向小康的有效途径然而H趋严电的乡村r业污染随乡镇企业浦现接蹿而至,我国乡镇发展存在滞后性,生产设备也存在“祖线条”,生产方式比较单一。
从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来苻,普遍存在缺乏有效、成型的环保设施,环保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很多企业废物废水、残留物通过土壤、水体、大气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污染.给农村生活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冲电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依靠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实现的,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典咽反例,也是生态环境治理必须作出有效改变的屯要课题。
4.畜禽养殖产生环境污染畜牧业足农业领域的*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发展的强大支柱产业,“分天下”有其一,畜禽养殖作为畜牧生产的关键环竹.扮演着不替代的关键角色随着畜产品产的增加,畜禽养殖卨速发展为企业、农户带来收益的同时,为环境带来冲,成为农业生态环境逍受破坏的乂一大“导火索”。
fr:众多污染源中,家畜代谢产物粪便是畜产废弃物中数多、危害最为严重的,每天排出的粪尿量一般相当于体?的5%~8%从传统观念角度分析,人们缺乏对畜禽粪污排放的有效监符和资源利)H过坫畜禽粪污排到水中,导致水体窝背养化严重,不仅影响水质,而且产生大量藻类进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另外,畜禽粪便造成土壤和大气污染,降低土壤通透性,产生氮气、甲烷、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作物长和人类牛活带来双打击。
二、原因分析
1.基本国情
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在亿万农业人共同奋斗、不断努力下,我闽农业取得r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但是,我们要仵进步的同时保持清解的头脑韩长赋部长曾经说过,“我闰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产了世界1/4的粮食,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这句话展现出我国对世界农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也道出我国不容乐观的农业基fill!我W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紧缺,人均耕地.林地、草地、水资源都不到世界水平的1/3,伴随自然灾害的影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丨〗趋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涌人城市,出现“空心村”问题:据调奄显示,我国50岁以下的农业劳动力平均不足10%,农业劳动力缺乏导致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祖放,进而影响生态环境
2.环保意识淡薄一方面,在传统农业发展初期,农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长此以往形成的农业生产习惯,造成人们不取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是造成农民缺乏农业环保意识的另一主因: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结果意识上缺乏环境保护的观念,然使得农业生产过枵中单纯按照主观想法施行,缺少对生产方式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对资源造成浪费进行足够考虑。
3.环保问题弱势近年来.中司经济迅猛发展,在闻际金融危机席卷仝球的大环境下依然亭亭玉立,钐?强国本色然而发展总会伴有消耗,利弊总是同时存仵.环境问题也随经济发展水涨船卨,成为新形势下的大问题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往往忽略r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今虽然环保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政府也采取r一些措施进行改善,但在面临要发展还是要环境的“选择题”日环保问题恐怕依旧是耶个被放弃的选项y经济高收益付应的往往是环境卨污染,在经济高速发展舰佳肴面前,蘭、企业、农户难以拒绝诱惑.忽略了“养生”才是健康之本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4.法律法规不健全“法”是 严格办事的准则,是对不良行为的有力约束。我国环境保护发展起步较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所缺失或尚不健全。虽然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已逐渐走上法制化轨道,初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依旧是一个薄弱环节,从立法到执法都还存在许多问题。自开展环保工作以来,我国始终注重生态环境法规建设,但目前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没有形成专门性法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所处的困境,使得农业生态环境的法律保护显得愈加紧迫。
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议
1.提升农民生态环保意识思维。意识思维是行动的“指挥棒”,要在增强农民环保意识上多下功夫。农民朋友是奋斗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先锋军”,是实现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具体践行者。可通过教育宣传、技术推广等方式,普及农业生态环保意识和先进生产方式,
通过播放有教育意义的环保纪录片、开展农业生态环保大讲堂等方式,让农民感受到农业生态环保的好处与重要性,引导农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同时增加农业收入。帮助农民认识到日常农业生产中不合理耕种、畜禽养殖方式及化学肥料错误施用,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培养农民养成绿色、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习惯,启发农民自觉进行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鼓励和支持农民进行生态养殖、生态种植等可持续农业生产。
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完善有效的法律法规是农业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改善的有力保障,是对破坏农业生态环境行为的“一记重拳”。要不断健全现有关于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西方优秀经验和做法,逐渐弥补我国农业环境保护法规、条例的漏洞与不足。另一方面,通过深刻反思过去农业环境遭到破坏的典型案例,剖析问题发生的关键,切合实际地制定适合本地或最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法规。与此同时,更要注重制度创新,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国家级农业环保法律健全、有效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特点制定下一级更有针对性的农业环保政策法规,努力探索出一条资源能耗低、生态影响小、环境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阳光大道”。
3.制定农业环保激励补偿政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百姓安居乐业的强大助力。环境保护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原因。在当前背景下,部分企业、农民已经注意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并且已经走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环保道路上,很多企业甚至在不惜损失利益的前提下仍然努力坚持。对于这些做法,政府一定要及时给予补偿和支持。否则,不但造成农企、农民经济利益的损失,打击环保积极性,而且造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并不明显,可谓白下工夫。目前,我国已在林业、草原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生态补奖政策,政府要择优去劣,继续加大农业环境保护资金保障,增加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补贴,建立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激励政策,为开展农业环境保护“保驾护航”。
4.加强农业环保执法体制建设。法规健全是基础,有效执法是关键。法律的执行是发挥法律法规实际作用的具体手段和表现。要逐步加强环境保护执法体制建设,建立完备、切实有效、权责清晰的执法机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有力震慑。强化农业环境保护执法部门的权威,让执法者在执法工作中有效遏制和纠正环保违法行为。
同时,政府要提高执法部门、执法人M的综合执法水平,真正做到执法为民,执法公正,确保国家制定的各项关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制度得以贯彻和施行;要加大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各地区、部门要明确分工,认清职责,每个职能机关都要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高位。地方部门要将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土壤资源、大气等有初结合,逐步提高地区有关部门的监管意识与能力,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控,严厉打击违法破坏性行为;建立一个农业环境保护综合机构部门,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为目标,制定农业环境保护实施具体细则,明确认定责任部门,将各部门在环境保护层面取得的成绩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当中,加强各部门工作之间的配合联动,提高工作效率,缩小农业环保过程中相互推脱的“盲区”,从而调动各机构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更好推动农业环境保护的发展。
篇3
关键词:环境保护工作;问题;建议;
前言: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境保护,确保环境安全,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影响。当前,虽然国家已经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仍然停留在就环保抓环保、就污染说污染、就问题解决问题的层面上,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环境保护向广度进军、向纵深拓展。因此,只有在抓机遇中思考问题,在迎挑战中理清思路,在全面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上下功夫,才能使环境保护工作的路子越走越宽,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怎样才能全面提高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水平?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探索。
一、环境保护的意义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是对立的统一、矛盾的统一、当前与长远的统一,是作用的递进而不是反作用的抵消。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经济发展又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所以说,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社会群众参与程度不够
环境保护与社会群众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公众参与度最高的一项工作。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缺少对环境保护的自主意识使得环境保护这一项工作的成效不明显。绝大部分的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概念还不清楚也不知道环境问题会为全人类带来的危害更谈不上关注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
(2)基层环保部门监管不力。目前来讲环保部门中少数工作人员存在着执法不严以及违法乱纪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基层的地方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突显出来,各项关于环境保护的经费也没有进行充分的利用。甚至某些职位、部门干部自身都缺乏环保意识。所以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受到重视,导致监管不力原因的产生。如有些政府为了提高财政收入,对具有较大污染的工业企业睁一只眼闭一支眼,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3)环境保护工作滞后,环保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由于我国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比较晚,而如今正是科技的时代,这也意味着环境保护工作也应该要不断地科技创新,只有技术不断开发和完善环保技术才能做到环保生产。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在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以及自主开发的能力还是十分欠缺。
三、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知,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在依赖技术进步的同时,更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创新。政府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就是制订有效的制度,并确保制度得到执行。当前,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重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环境问题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阶段性的矛盾和问题。实践证明,环境问题出现之后再去解决,事倍功半;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事半功倍。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也有很多惨痛的教训。因此,提高民众环境意识,以利实现“双赢”目标,是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加强对党政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要培养各级领导干部新的资源观,不拘泥于依赖现有经济结构去只搞上游产业,要直接发展下游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态产业,不仅做到“人无我有”,还要做到“人有我优”。通过新闻舆论监督,充分调动人民和民间团体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2)完善法规制度,强化环境管理
严格执行现有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在城市开发建设时期,应当特别注意国家关于基本建设的环境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特别是对各种工业建设项目(包括自然资源的开发、各类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在内)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并力争对生态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边建设边破坏的现象出现;对重点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计划,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从决策层次、从各类工程开发建设的源头把住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口”。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单位法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资源开发单位与个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强化环境管理。还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抓住开发建设中生态破坏的典型案例,严肃处理,公开曝光,加大执法力度。如:进行环境保护制度本身的创新,将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制定合理的"有效率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3)实现环境保护制度与产业政策的配套协调, 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方方面面制度的配合,才能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时,要把环境影响考虑进去,把环境保护作为产业来抓,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环境。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整合动员和发挥各方面的科技能力,集中力量研究当前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加快先进环保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逐步形成环境保护技术研发体系,将环境保护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化进程,逐步规范环保产业市场。
结束语:许多国家的经验都证明:环保事业的发展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发展的,经济越发展环境保护就越兴盛。应该看到,我市当前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靠加快发展。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阶段性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现实的,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为此,只要我们深化认识,顺应潮流,转变观念,把握机遇,立足科学发展,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能力建设,就一定能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一定能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鹏辉. 环保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对策[J].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0(02)
篇4
11年的“保护母亲河行动”为青少年环保教育开辟新途径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在发言中表示:“欧莱雅对‘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全面支持,彰显了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在承担环境责任、推动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欧莱雅(中国)董事长盖保罗在会上说:“欧莱雅超过百年的成功经验,不仅归功于对商业社会作出的贡献,更是由于我们为了让世界更美好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母亲河奖”是全国保护母亲河领导小组在我国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领域设立的权威奖项,是青少年生态环保事业的唯一奖项。据悉,第五届“母亲河奖”将评选出10名个人奖及5个组织奖。主要表彰那些在保护江河湖泊项目中有杰出成就、在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有突出贡献、并在推进环保技术发明创新方面有卓越表现的个人和生态环保组织。本届评选将特别优先考虑青少年优秀团体和个人。
“保护母亲河项目”:欧莱雅“战略性公益”的典型案例
会上,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兰珍珍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她以欧莱雅“保护母亲河”项目为例阐述了什么是“战略性公益”:“作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欧莱雅总部有非常清晰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方向。我们关注的CSR领域总的来说有三个:科学、对年轻人的教育和扶持弱势群体。在科学领域,我们有‘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在青少年的教育领域,‘保护母亲河项目’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关注弱势群体方面,我们携手美发师做过抗击艾滋病预防教育项目。”
篇5
一、利益补偿的总体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一)禁止开发区域利益补偿的总体特征
1、范围与对象比较明确
一般来说,禁止开发区域面积不大,相对独立,边界明确,因此,禁止开发区域利益补偿的范围比较明确,主要是禁止开发区域及其周边社区。禁止开发区域边界明确性决定了补偿对象也比较明确,包括处于边界内部以及周边社区的政府(包含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这样的经营管理机构)、居民以及相关企业,这些政府、居民和少量企业因为禁止开发区域的设立对其利益产生了不利影响,需要得到补偿。
2、时间长,分阶段
禁止开发区域承担着生态屏障功能,设立以后,期限很长,从而补偿期限往往较长。在一个较长的补偿期限中,需要对补偿进行阶段划分。在不同的阶段,补偿的重点及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按照生态环境压力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可以将禁止开发区域利益补偿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一般来说,初期阶段(t0-t1)是指禁止开发区域的减压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禁止开发区域范围的基础上,实施生态环境减压,进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措施包括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服务体系培育。中期阶段(t1-t2)是指禁止开发区域的稳压阶段,生态环境压力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本相适应,但生态环境压力仍然可能存在反弹的阶段。中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压力反弹,主要措施包括总结经验、完善制度、调整政策。后期阶段(t2以后)是指生态环境压力小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压力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完全适应且不反弹的阶段。后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保持适压状态的长期稳定,主要措施是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长期化、稳定化、法制化。
3、投入水平总体不高
目前对禁止开发区域投入总量和人均投入标准偏低,主要依赖地方财政预算,偏重于相关管理机构的运转和管理人员工资的发放。甚至部分禁止开发区域缺乏相关管理机构和人员,连人头费投入也没有。这样就不利于禁止开发区域(尤其是自然保护区)的正常运转和功能维护。
4、存在生态功能补偿和均等化补偿两类
禁止开发区域大多数处于最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因此,即使设立为禁止开发区域后,如果按照其实际损失进行补偿,补偿的标准仍然是一个低标准。如果按照禁止开发区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补偿,目前缺乏明确的计算依据,可行性差。因此,禁止开发区域的利益补偿实际上分为两个类型:一是生态功能补偿,即维护生态功能的各项补偿支出,一般来说,比较稳定;二是均等化补偿,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满足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需要的各项支出,通常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5、政府主导特点突出
与一般利益补偿不同,无论在哪一个阶段,政府对禁止开发区域利益补偿的干预程度比较高,不仅是利益补偿的承担者,还是补偿标准的制订者和补偿活动的实施者。首先,禁止开发区域主要由政府设立,禁止开发区域设立后,对区域内甚至区域周边的大量经济活动实施限制,给利益相关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如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捞沙等活动,这就对自然保护区内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其次,禁止开发区域产生的效益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性,区域内受损,区域外受益。区域禁止开发所产生的效益具有国家意义,如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森林、草地的数量和质量,保证自然历史遗迹的安全与传承等。相对于一般的利益补偿比如农民土地征用补偿、房屋拆迁补偿来说,大多数禁止开发活动受益对象不明确,从而难以明确除政府以外的补偿主体。当然,原先受益受损关系不明确的禁止开发区域,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受损受益关系比较明确的禁止开发区域,如水电等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时,企业成为利益补偿的主体之一,但这种利益补偿主体的转化需要政府的参与。第三,一些受益受损关系比较明确的河流上下游,其中上游为禁止开发区域,下游为非禁止开发区域。如北京对承德、张家口地区的补偿,广东、香港对江西南部东江上游地区的补偿,由受益者补偿受损者,其补偿主体为受益主体。一些从生态环境保护中受益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也应当作为补偿主体,比如旅游企业、森林资源利用企业、畜牧养殖农户或者企业、科学研究单位等。禁止开发区域相对明确的利益补偿也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标准,明确补偿方式与方法。
(二)各类禁止开发区域之间利益补偿的差异
实际上,即使同一类禁止开发区域因时空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利益补偿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益补偿由中央政府承担
自然保护区主要承担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自然遗迹的任务,面积往往比较大,涉及人口相对较多,旅游活动受到限制甚至禁止。因此,补偿主体是中央政府,补偿费用主要由中央政府通过财政预算予以支持。
2、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利益补偿应由多方共同承担
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既有科学研究的价值,又具有旅游观光的价值;既有较重的科学研究任务,又有较好的创收能力。因此,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园管理部门及其经营单位共同作为补偿主体。国家对部分投入进行补助,列入政府预算;其余部分投入由地方政府、公园管理部门及其经营单位从地方预算和相关经营收入中弥补。
3、国家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区)也由多方提供补偿
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区域。这类区域面积往往比较小,知名度高,旅游资源十分集中,旅游开发潜力十分巨大,存在超负荷利用,资金来源充足。因此,这类区域可以通过市场化融资解决初期投入,建成以后,由风景名胜区政府、景区管理机构、景区内企业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解决相关利益受损者的补偿问题。
二、利益补偿的方式、重点和标准
(一)初期利益补偿的方式、重点和标准
禁止开发区域的初期是指政府采取强制减压措施后,给利益相关主体造成了损失,从而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偿。
1、方式
一般来说,初期补偿主要是政府补偿。在禁止开发
区域设立初期,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的方式实施对禁止开发区域进行补偿,补偿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对受损对象采用货币补偿或者实物补偿。
2、重点
一般来说,初期补偿的重点分为三项:一是对受损对象的增支减收进行补偿,对实际损失进行弥补,使相关利益主体不因禁止开发区域的设立而受损。二是对路、水、电等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投入,这些投入是确保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改善的基础条件。三是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投入,主要包括基层政权、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使公共服务水平与禁止开发区域的基本需求相适应。
3、标准
因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投入、丧失或减少发展机会、人口外迁等因素导致的政府和居民增支减收进行足额补偿。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补偿以达到保护区所在省份中等水平为宜。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产业培育的投入以相关规划进行确定。
(二)中期补偿的方式、重点和标准
中期阶段是指生态环境压力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本相适应但仍需要进一步巩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禁止开发区域内留居群体的数量已经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但初期利益补偿效应消失了,一些新的矛盾凸显出来,使生态环境压力存在局部反弹。
1、方式
中期利益补偿包括政府补偿和企业补偿两种方式。政府补偿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主要是财政转移支付。企业补偿主要是从特色优势产业的收益中征收部分基金,实际上是将资源开发利用的级差地租转化为补偿基金。如水电成本低于火电,通过征收级差地租,使水电与火电的投入产出效益相当;在水电内部,又存在级差收益。旅游资源也存在级差收益。当级差地租转化的补偿基金不足时,需要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予以弥补。在中期阶段,主要采用货币补偿。
2、重点
中期阶段利益补偿的重点是形成防止和控制人口回流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强化生态功能维护。二是形成比较完备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长期稳定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三是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建立覆盖所有人口的教育网络。
3、标准
通过补偿,禁止开发区域的政府公共服务和城乡居民收入总体上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已经与承载能力基本。社会保障水平有所提高。建成覆盖全部适龄学生的教育体系,大多数学生掌握基本的就业技能。
(三)后期补偿的方式、重点和标准
后期阶段是指生态环境压力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本相适应并形成良性循环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禁止开发区域内留居群体的数量已经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人口超载问题已经完全解决,甚至人口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后期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形成稳定的禁止开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1、方式
到后期阶段,利益补偿资金来源基本形成,既包括资源的级差收益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收益,又包括稳定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利益补偿资金的支出规模与结构基本稳定,利益补偿主要以现金补偿的方式进行。
2、重点
后期阶段利益补偿是为了巩固中期阶段形成的长效机制,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利益补偿方式和方法固定化和长期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巩固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二是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三是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3、标准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补偿长效机制已经稳定,补偿规模稳定增长,补偿渠道已经规范,补偿结构与需求结构已经相适应。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居民生活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典型禁止开发区域利益补偿数量估算的案例研究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国家禁止开发区域的80%以上,是我国禁止开发区域的主体。在禁止开发区域中,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较大、生态环境极为重要、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贫困面十分大的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利益补偿的必要性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地区和重要的产水区,区内有大小河流180多条,大小湖泊16500多个,水资源蕴藏量2000亿立方米,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三江源地区。多年平均产水量496亿立方米。高山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山冰缘植被是三江源区的主要植被类型,高寒动物中有藏羚羊、野牦牛等近7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沙化、荒漠化、“黑土滩”化不断扩大,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沙化面积4400万亩,荒漠化呈加速态势,“黑土滩”化面积4244万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5%。与50年代相比较,草地植被覆盖率下降了15%-25%,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了30%-50%。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有9.62万平方公里,其中3.45万平方公里面积水土流失强度为强和极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区强和极强的水土流失面积分别为1.02、1.55和0.88万平方公里。
2000年,国家林业局和青海省建立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三江源地区范围内由相对完整的6个区域、18个相对独立的保护分区组成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总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2%,总人口22万人左右,涉及果洛、玉树、海南和黄南4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及格尔木市的1个乡,行政区划上共有70个不完整的乡镇组成。其中核心区18个,面积31218平方公里,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0.5%,人口4万多人,禁止一切开发利用活动;缓冲区分布在核心区周围及核心区之间,面积39242平方公里,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5.8%,人口5万多人,限牧轮牧为主;实验区在核心区和缓冲区以外的更大范围区域,面积81882平方公里,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3.7%,人口12万多人。
相对而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属于比较特殊的禁止开发区域,面积如此之大,人口也较多,存在着大量的生产经营活动。从某种意义上看,三江源地区又具有限制开发区域的一些特征,其利益补偿与一般的禁止开发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有关自然保护区利益补偿的研究现状
目前,一些学者对三江源地区的利益补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穆赤・云登嘉措(2006)对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范围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休牧育草工程对地方财政收入和牧民经济收入影响非常显著,国家应考虑给予政策优惠和通过建立补偿机制给予适当的生活、生产及地方财政补贴。一是建立牧民生活补偿机制,在禁牧休牧期间应按年人均200公斤给予基本生活口粮补助,在禁牧休牧的一定时间内,按禁牧草地面积给予生
活费用补助(现金)。牧民生活生产用能按户均8000公斤畜粪燃料使用量折算成标准煤进行补助。在实施牧户用能补贴的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二是建立牧民生产补偿机制,积极推行舍饲圈养,建立饲草料生产基地,对上述牲畜按保留羊单位给予饲料粮补助。三是建立地方财政收入补偿机制。地方财政收入减少部分,国家应以转移支付的方式按减缩羊单位数量标准给予适当补偿。四是建立生态管护和生态移民补偿机制,对于永久性禁牧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牧民,实行生态移民或转变其身份,由牧民变为生态管护员,给牧民发放生态管护费或生态移民补贴费用。
(三)初期利益补偿估算
1、政府补偿估算
(1)一次性(或者临时性)补偿
主要包括因设立禁止开发区域的初期投入,这取决于禁止开发区域的禁止程度、面积、地位以及规划的程度等,其规模具有不确定性。比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建设工程投入的75亿元,这属于一次性(或者临时性)补偿。
(2)经常性补偿
首先是损失补偿。根据穆赤・云登嘉措(2006)的计算,8年禁牧封育期内,减畜1083.38万羊单位,年减少税收收入3250.14万元,这个损失可以作为经常性补偿规模。
其次是公共服务均等化补偿。这个补偿属于经常性补偿,主要用于政府机构运转、教育及医疗卫生事业。2006年,中央对海南、黄南、果洛、玉树四州人均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为2746元,按22万人计算,每年转移支付规模达到6.0亿元,这个规模可以算作政府补偿规模。
综合起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初期政府利益一次性(或者临时性)补偿为75亿元,经常性补偿为6.3亿元。
2、居民补偿估算
居民补偿包括生态移民搬迁和牧民定居两部分,每部分均包括一次性(或者临时性)补助和经常性补助。
(1)生态移民搬迁费用
据初步测算,在拟建的三江源核心保护区内,大约有7480户、4.4万牧民需要搬迁,需压缩牲畜头数113.88万只羊单位(董锁成等,2002)。
一次性(或者临时性)补助估算。主要是房屋及其配套设施补助。截至2007年6月底,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共完成投资13662万元,已经完成异地搬迁1696户,7506人(平均每户4.43人),安置1户需要8.06万元,安置1人需要1.82万元。考虑到这个投资规模中有一部分工程处于在建阶段,实际上的安置成本可能要低一些;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前安置标准仍然偏低的实际情况。因此,综合起来,每户的建房补助规模为8万元,按7500户计算,应补助6亿元。
经常性补助估算。主要用于解决生态移民后续生产生活资金来源。一是燃料费补助,平均每户每年3000元;二是生活费补助,既可以按照退出的草场面积进行补助,又可以考虑按人口数量进行补助。有人提出每年每亩补助4-5元,但考虑到人均占有草场面积相差很大的情况,以及迁出后生活成本基本相同的实际情况,按人口进行补助更具有可行性。可以考虑按面积计算出补偿的年度规模,再分摊到每户。三江源核心区18个,面积31218平方公里,永久性封育草场3234.45万亩(合21563平方公里),按每年每亩补助4-5元计算,每年补助金额约为1.29-1.62亿元,平均在1.46亿元左右。按4.4万牧民需要搬迁人口计算,每人每年3318元,每户每年1.7万元。两项合计,平均每户每年补助2万元左右。按7500户计算,每年应补助15亿元。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计算经常性补助规模,三江源久性禁牧减畜26.11万羊单位,每个羊单位按300-500元计算(价格水平以后可能上升),损失规模为0.8-1.3亿元。同时考虑生活方式转换所增加的生活成本(每年2000元左右的燃料成本),每年补助规模也在1.0-1.5亿元左右。
(2)牧民定居费用
一次性(或者临时性)补助估算。在核心区以外的缓冲区和实验区,主要是推进牧民定居(主要在冬季草场定居),做好相差配套设施建设,按照牧区四配套建设补助,房屋每平方米按500元计算,每户80平方米,每户需要4万元;120平方米牲畜棚圈建设每户补助24000元;20平方米储草棚补助2000元;5亩左右饲草料基地每亩补助100元(其中每亩补助种子费40元),补助500元;300-500亩围栏草场补助1500-2500元(其中鼠害防治每亩补助3.5元)。四项合计,补助规模为68000-69000元,这里每户按7万元(每人14万元)标准进行补助。我们将17万缓冲区和实验区人口均作为实施定居工程的人口,补助规模约为24亿元。
经常性补助估算。根据“以草定畜、以畜定人”的原则,对草场实施减畜,留居草场的牧户由于牲畜减少其收入水平也将受到影响。现行补助标准为每年每户3000元(平均每人600元),且10年不变,则每年补助规模为1亿元。从实践来看,这个标准仍然较低。
此外,也可以按照减畜规模来确定补偿规模。三江源地区阶段性封育草场17192.55万亩(合11.46平方公里,即缓冲区和实验区的草场面积)。如果按照20亩草地养一只羊,则可以养859.63万只羊。目前缓冲区和实验区也存在超载过牧状况,需要压缩饲养规模。前面已经提到三江源需要压缩113.88万羊单位,其中核心区减畜26.11万羊单位,则缓冲区和实验区减畜87.77万羊单位,按每只羊按300-500元计算,共损失2.63-4.39亿元。按17万人口平均,平均每人损失1547-2582元,每户7735-12910元。
(3)综合补偿
综合起来,对于三江源地区初期阶段一次性(或者临时性)补偿规模大约105亿元(这里将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75亿元投入计算在内);年度补偿规模大约为10-12亿元。
(四)中期利益补偿估算
1、政府利益补偿规模估算
在初期阶段,政府经常性补偿规模为6.3亿元,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中央财政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人均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也应该有所增加。可以考虑,在中期阶段,中央财政对三江源地区人均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从2746元上升到5000-6000元,并假定人口规模减少到20万人,每年补偿规模达到10-12亿元。
2、居民利益补偿规模估算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到中期阶段,中央财政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居民补助规模也应该有所增加。补助规模可以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进行补助。中期阶段,草场饲养规模达到草场承载能力的范围,由于饲养规模下降,农村居民纯收入将在目前2151元(2006年)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按减畜12%计算(如果按照20亩草地养一只羊,则可以养859.63万只羊;三江源需要压缩113.88万羊单位,则113.88/(113.88+859.63)=12%),则农村居民纯收入将
减少到1892元。假定在中期阶段三江源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青海(青海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全国现在3600元左右的水平)的差距为1708元,平均每户补助8540元。生态移民的生活成本将有所增加(如燃料取暖费用上涨),每年每户补助4000元左右,每户补助规模达到12540元,按照4万户计算,则居民的补偿规模每年达到5亿元。
上述两项合计,中期阶段利益补偿每年大约15-17亿元。
(五)后期利益补偿估算
1、政府利益补偿规模估算
可以考虑,在后期阶段,中央财政对三江源地区人均财政转移支付规模达到10000-12000元,人口规模减少到18万人,每年补偿规模达到18-22亿元。
2、居民利益补偿规模估算
可以假设,在后期阶段,在没有政府补偿的情况下,青海省居民平均每人补助规模达到3100-4100元(人均纯收入上升到5000-6000元),平均每户补助15500-20500元之间。生态移民的生活成本将基本不变,每年每户补助4000元左右。两项合计,每户补助规模达到19500-24500元,则居民补偿规模每年达到7-9亿元。
综合上述两项,后期阶段利益补偿每年大约25-31亿元。
一个简单的总结。从上面的分析计算可以看出,禁止开发区域在初期阶段有一次性(或者临时性)补偿,主要是建设性投人补偿;而在中后期阶段大规模基本建设已经结束,从而只有经常性补助,没有一次性(或者临时性)补助(实际补偿过程中仍然可能存在建设性投入,但规模仍然比较小)。从总体上看,经常性补偿规模随着阶段的变化而逐步提高。就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来说,初期阶段每年补偿规模大约在10-12亿元,中期阶段每年在大约15-17亿元,后期阶段每年大约25-31亿元。
当然,正如前面分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属于禁止开发区域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补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一般的禁止开发区域来说,面积相对比较小,人口比较少,移民任务比较轻,补偿的规模通常不大,计算的复杂程度可能要低一些。但是补偿和标准的阶段性、主体的多元性仍然存在,因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利益补偿又具有普遍性。
四、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禁止开发区域利益补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采取多样化的补偿方式,适度培育特色产业,始终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放在突出地位,完善相差配套服务体系。
(一)实施多样化补偿方式
要根据补偿的有效性,因地区因阶段采取多样化的补偿方式,在政府作为补偿主体的同时,根据条件发挥市场的作用。要区分一次性(或者临时性)补偿和经常性补偿,增强补偿的针对性。要将货币补偿和实物补偿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将社保、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放在突出位置
要高度重视迁入和迁出居民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采取措施增加教师和医护人员编制,加大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和引进教师和医护人员,实施对口支援,切实改善学校和医院条件,加强双语教学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落实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补助扶持力度。
(三)对于禁止开发区域经营性和公益性活动实行分类补偿和管理
对于经营性禁止开发区域,要实施政府补偿和企业补偿相结合的形式,兼顾资源优势的发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提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对于公益性禁止开发区域,政府作为补偿主体,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四)调整完善禁止开发区域相关管理制度
要调整禁止开发区域政绩考核制度,不将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作为政府考核指标,而将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作为考核指标。研究制订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付费办法,从无偿保护逐步转为有偿保护,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居民保护意识。研究制订禁止开发区域人口管理办法,积极宣传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人口迁出,严格控制人口迁入,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研究完善禁止开发区域旅游、耕地、森林、草场、矿产等资源使用权流转制度,促进资源环境利用从粗放向集约转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采用科学实用的方法,根据禁止开发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确定合理的人口规模及其分布,制订好城镇体系、居民点、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特色产业、服务体系等发展规划,确定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保护目标。要科学制定禁止开发区域开发与适度利用规划,实现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结合。
篇6
各主办部门要根据宣传周主题,结合以下重点内容,组织安排相关活动,大力宣传能源资源国情,强化公众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倡导全社会进一步把节能、低碳、绿色理念转化为全民行动。
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要通过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举办展览展示、技术交流等,广泛宣传“十一五”节能减排成效,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节能减排先进典型,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绿色消费模式等。
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组织绿色办公、绿色出行和公共机构节能科普巡展等专题活动,普及节能常识,切实发挥公共机构的节能减排表率示范作用。以珍惜爱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公共机构为主题,通过举办水形势报告会、节能节水技术产品推介、能源资源紧缺体验等形式,广泛开展水资源国情省(市)情宣传教育。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以节能减排、绿色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课堂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勤俭节约、爱惜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生活理念。
各级科技部门要通过多种展览展示活动积极宣传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开展全民节能减排科技示范宣传,普及节能减排实用技术和生活节能窍门,提高公众的节能减排科技意识和能力。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组织工业企业总结和推广节能增效的经验和技术,同时在工业企业内部加强能源资源国情宣传教育;组织电信运营商发送节能减排的公益短信;鼓励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短信、微博等方式倡导节能低碳、绿色生活。
各级环保部门要通过典型案例宣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大力宣传绿色建筑行动和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计量收费改革成效,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宣传等。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大力宣传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在机场、客货运站点、服务区、公交地铁站、港口码头等公共场所及车辆、船舶上利用视频、海报等多种方式宣传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理念;推广节能驾驶操作经验和车船用节能产品技术,倡导公众绿色出行。
各级农业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普及推广《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大力宣传推广沼气、太阳能等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省柴节煤炉炕等生活节能技术,引导农民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各级商务部门要加强绿色饭店、绿色宾馆、绿色旅游区建设,倡导公众绿色消费、合理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减少餐桌浪费;深入宣传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继续推广应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各级国资委要在国有企业开展节能表率行动,深入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活动,全面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能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对标工作,加大国有企业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调动相关行业协会积极配合开展节能宣传活动。
各级广播影视部门要组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以新闻、专题、公益广告等形式集中宣传节能理念和知识。
篇7
调研组3月底考察了山西省阳泉和平朔煤矿、5月中旬考察了江西省德兴铜矿、寻乌稀土矿区、辽宁省鞍山大孤山铁矿、9月中旬到黑龙江省鸡西煤矿,并就有关问题咨询了有关部门和高校的专家。调研主要内容: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中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情况,包括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中的地位与作用、矿区植被保护与恢复资金来源与使用情况、生态恢复与治理补偿资金提取的法律依据和标准、矿区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建立情况等;矿产开采对生态的破坏和森林植被生长的影响、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现状,包括矿区植被恢复主体、恢复与重建成本组成、定额标准以及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总成本、资金来源、矿产企业自身补偿能力和相关政策,以及矿山企业对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的意见和建议等。
一、矿区植被与生态破坏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截止*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矿山企业近12.5万家,已探明矿种198种,涉及全国*余县(市),开采矿石总量(原矿量)73.5亿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地面积近25.7万平方千米。随着矿业的发展,已新建成300多座矿业城市。但是矿产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也引发了地表沉陷、植被破坏、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国土生态安全,直接威胁到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一)开采规模持续上升,森林植被与生态破坏不断加剧
矿业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破坏的种类很多。包括:露天开采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堆置,导致对土地的过量占用和对堆置场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矿石、废渣等固体废物中含酸性、碱性、毒性、放射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地表水体径流、大气飘尘,对周围的土地、水域和大气造成污染,其影响远远超过废弃物堆置场所占地域和空间。我国现有国有矿山企业8000多个,个体矿山企业达到23万多个。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年我国矿区直接占用和破坏的土地面积已达339.3万公顷,其中,直接占用和破坏林地面积已达53.2万公顷,导致森林和林地退化的面积约372.1~531.6万公顷。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期,矿产资源开发也处于急剧上升期。据统计,从1990到*年,我国煤炭产量从11亿吨增加到13亿吨,10年仅增长18%;*年我国煤炭产量已陡增至22亿吨,比*年增长69.7%。根据预测,我国矿业生产将继续呈现扩大的趋势,矿产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也在不断增长。从本次调研的山西、北京、江西、辽宁、黑龙江等省市的矿区情况看,总体上证实了这种趋势。
山西省的统计分析表明,从1978年到*年,山西省煤炭年产量由9825万吨增加到55416万吨。同期全省产煤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失高达3700亿元,直接破坏的森林面积61.4万公顷,受影响的森林面积433.6万公顷。河道、湖泊的干涸使水生动植物失去了生存条件,导致了大量水生生物的消亡。
辽宁省,采矿活动尤其是铁矿、煤矿、有色金属等优势矿种的开发挤占破坏了大量土地。据对182家矿山企业的调查,截止*年底,累计产生废渣42.1亿立方米,占地面积为22.0万公顷,破坏土地面积5.8万公顷。
江西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也很严峻。据统计,截至*年,矿业活动已破坏土地及植被面积达18.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9%,局部出现了大面积水土流失及沙(石)漠化。其中赣南钨矿、稀土矿开发区,累计破坏面积1.7万公顷;赣东北铜业、及多金属开发区,累计破坏土地面积1.7万公顷;萍乡—丰城煤、铁、盐矿采区,累计破坏土地面积2.3万公顷;赣西北铜金矿开采区累计破坏面积1.2万公顷。
据北京市*年8月地质环境情况调查结果,山区关停废弃矿山总面积5053公顷。这些矿山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矿区原有植被消失、山体残破,弃渣、尾矿侵占了大量土地,破坏了自然景观,矿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目前北京西山采煤区,已在房山、门头沟、丰台、海淀四个区的20多个乡镇和9个国营矿区出现地面塌陷集中发育区,总面积超过1370公顷,各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2亿元。
据黑龙江省*年调查,矿产开发破坏的土地以林地为主,其次是草地和耕地,分别为6.5万公顷、4.2万公顷、3.2万公顷。伊春市开采金矿破坏林地0.3万公顷,大庆油田采油废弃草地有0.2万多公顷,烧砖瓦用黏土及挖沙造成废弃地2万公顷,其中大部分是耕地。全省采金废弃地3.0万公顷,加上采煤、采黏土、砂石等几项主要矿业活动造成的土地破坏面积共占全部矿产开发破坏土地面积95%以上。
(二)矿产开采对林业及生态建设的负面影响巨大
矿产开采造成的林业及生态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量消耗了森林资源,阻碍了森林多种效益的发挥,增加了造林绿化成本,加大了管护难度、减少了湿地、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等。
(1)森林发育受到显著影响,甚至出现森林植被逆向演替、森林资源直接损失严重的后果。据山西省对沁河源头采煤区的监测调查,采煤区森林活立木蓄积量比非采煤区减少30.15%。对全省煤田分布图与森林分布图的叠加分析表明,煤田开采历史较长的区域森林资源分布明显偏少。*年北京市矿山生态环境调查显示,密云县冯家峪铁矿区内原有的乔木和灌木丛面积明显减少,植被覆盖率由采矿前的41.9%降至34.1%。据辽宁省*年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鞍山市东南部山区,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目前已不足20%,树种也由高大针叶和乔木变为灌木次生林。
(2)矿产开采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加重了森林净化空气的负荷。山西省有关调查显示,每年全省燃煤排放的烟尘多达145万吨,二氧化硫为150万吨。加之采煤过程中的大量排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土层严重缺水,随之导致全省林区成片中幼龄林窒息枯死。阳泉矿区附近的平定县冠山森林公园树龄500年左右的油松多株死亡,灵石县万余株侧柏窒息枯死。黑龙江省对大庆石油勘探开发土壤和植被的变化研究表明,石油勘探的主要污染物--落地原油对井场周围植被产生不利影响,井场周围的植被由于长期受人践踏、机械碾压等,致使植物群落恢复变慢。
(3)矿产开采使森林管护难度加大。山西煤炭企业大都分布在山区、丘陵区,森林也集中分布这类地区。由于煤炭企业建设布局分散,从而增加了煤炭产业区与林地的接触面,使许多林区受到严重干扰,车辆、人员活动突然增加,也给森林经营和林地管护造成困难。林木盗伐案件增加,火险等级抬高,着火次数增加,有害生物侵入危险加重,森林“三防”难度加大,给森林安全带来许多潜在忧患。
(4)矿产开采大量消耗木材。据调查,山西煤炭开采主要以中小型煤矿为主,且多采用传统或半机械化的方式生产,开采设施和技术手段落后,多使用坑木作为井下支护。全省平均吨煤消耗木材为0.02立方米,以此推算,*年全省原煤产量为5.54亿吨,年消耗木材达1108万立方米,相当于活立木蓄积1600万立方米。按全省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计算,相当于消耗20万公顷的森林资源。
(5)开矿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长期以来,由于矿产开采、企业建设占地、排放污水和人为活动干扰,不仅使得森林生态景观破碎化,生态系统丧失完整性,森林和湿地的生态功能被削弱,而且使矿区及其周边地区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存空间不断缩小,栖息地孤岛化问题愈加明显。生物多样性降低,特别是给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带来困难,从而直接威胁到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和繁衍。从野生动植物资源现况看,山西省分布的439种陆生野生动物中,有34.5%的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原麝、林麝等的分布范围大幅度退缩;10余种野生动物已经在山西省绝迹。
(6)植被恢复生态重建成本加大。开矿活动的后果是地下水位下降,宜林地土壤干旱,立地质量变差,使造林保存率降低。建国以来山西省共造林1067万公顷,保存率为18.9%。其中,1996年~*年造林172万公顷,要通过造林恢复植被,关键是浇水。据山西省调查,不考虑其它成本,仅浇水一项就是每公顷造林的成本增加3000-4500元。
(7)造成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研究表明,1980~*年期间山西省河川径流量减少了41.51亿立方米,减幅为36.35%。其中约60%是人类活动所致,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挖煤改变水文下垫面以后影响了流域的产流机制。由于河川径流量不断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致使不少河道断流,原来的沼泽变成了湿草地,湿草地变成草地,湖泊逐渐缩小甚至消失。主要煤炭开采区的大同市十里河、阳泉市桃河已经断流干涸,湿地功能随之丧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年底统计资料,全省湿地总面积36.6万公顷,比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减少了约13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近1万公顷。
二、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情况
近几年,随着对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视,矿山植被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逐步开展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矿区治理给予高度重视,财政支持力度也在加大,矿区治理在逐步开展。据初步统计,*年全国共恢复治理矿山面积4.5万公顷。本次调研的山西省平朔、阳煤集团、辽宁省鞍山、江西省德兴、寻乌等矿区的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山西省平朔矿区是国有大型矿区,总占地面积4000余公顷,排土场复垦面积已达1466.7公顷,排土场植被覆盖率90%以上,而原地貌的植被覆盖率仅为10%;经过采取水保措施和复垦的排土场,水土流失逐年减轻。复垦后侵蚀模数为3478吨/平方千米、年,减少径流66%,减少浸蚀77%;
阳煤集团在阳泉市共有21座矸石山,计186.7公顷,累计堆放矸石1.3亿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阳煤集团开始矸石山自然的治理工作。*年进行了五矿24公顷矸石山的复垦绿化,使矸石山变成了良田。*年完成三矿18.7公顷矸石山的复垦绿化;*年投资*余万元,完成了二矿、三矿废弃矸石山计23.3公顷的生态恢复;2007年,已安排5600余万元完成67公顷的矸石山生态恢复。
截至*年8月,鞍山市矿区植被恢复面积1350公顷,栽植各种乔灌木1093.6万株,投入资金11166.8万元,完成矿区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率的13.5%。其中,国有大型矿区7家,恢复植被面积1139.7公顷,植树858万株,投入资金8372.5万元,占全市矿区已恢复植被面积的84.6%,复垦率达27.3%。
德兴铜矿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生态复垦的试验研究,先后与有关科研和教学单位合作,在1#尾矿库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其试验示范研究,并在纯尾砂上种植了水蜡烛和无叶节节草,使在尾砂上无土恢复植被成为可能。到*年,共恢复植被7处,面积257.5公顷,占应恢复治理面积的10%左右。
寻乌县1999年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编制了《寻乌县地质生态环境近期建设规划》。目前全县治理采矿区面积2631.3公顷,其中封禁治理931.3公顷,营造保护林面积约810.1公顷,栽种经济果林木692.9公顷,种草197公顷,塘坝36座,谷坊27座,共完成土石方量约15.1万立方米。
(二)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制度正在建立
目前,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的制度正在逐步建立。
(1)有关法律法规对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责任已有规定。《森林法》规定,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由用地单位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水土保持法》规定,因采矿和建设使植被受到破坏的,必须采取措施恢复表土层和植被,防治水土流失。《土地管理法》明确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土地复垦规定》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的土地复垦工作。《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是全国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的主管机关。
(2)国务院相关部门正在组织开展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规划的相应工作。*年国务院领导明确要求国土资源部牵头起草《国务院关于煤炭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意见》、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制定《矿山环境保护条例》。*年—*年,国土资源部组织完成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并于*年发出了《关于开展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通知》,目前正在编制《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规划内容包含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国家林业局已提出“全国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
(3)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经费来源已有明确规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总局*年2月10日出台的《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财建[*]215号),要求各地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依据国务院批复,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部门分工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收费制度。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缴纳有关费用。要整合和完善现行涉及补偿及生态补偿的各项收费,统筹安排并集中用于因开采开发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包括土地复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方面的开支,明确由包括林业在内的相关部门研究落实。
(4)一些地区已陆续建立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正在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目前已有山西、内蒙、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重庆、贵州、云南、青海等10多个省(区)建立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河北、黑龙江、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湖南、重庆、贵州、甘肃、宁夏、新疆、等十多个省(市、区)完成了省级规划编制任务。规划中包括了生态恢复和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三废”治理等工程建设内容。北京、山西、辽宁、浙江、江西、福建、云南等省(市)的林业部门参与了规划工作。
(三)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投资巨大
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对矿区生态影响破坏严重,矿区生态治理与植被恢复难度加大,植树造林更加困难,从而加大了资金投入。据山西阳煤集团测算,治理与植被恢复成本最低75万元/公顷,平均约112.5万元/公顷;一般的绿化工程投入也达到了6—7.5万元/公顷。平塑煤炭工业公司的露天煤矿,仅将开采后的土地恢复成可以造林的土地(不包括造林)的费用就达7.5—9万元/公顷。
江西德兴铜矿的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投资完全由企业承担,费用纳入企业生产成本。累计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投资1579万元,其中,植被恢复投资450万元,占28.5%。植被恢复平均成本为1.8万元/公顷,客土成本平均0.9万元/公顷,植树种草平均成本0.8万元/公顷。
从各地的不同矿区的治理情况来看,矿区生态治理与植被恢复的单位面积费用普遍比常规工程的成本要高很多。要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必需要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矿山环保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破环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加上历史欠账多,治理速度缓慢,矿山环境恶化趋势至今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主要表现在:
(1)我国生态破坏历史欠账多、基数大,生态恢复差距甚远。
多年来,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存在“先发展起来,再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错误思想,忽视了对矿产资源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而所属企业利润全部上交财政,没有留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备用资金。目前总的复垦率不到10%,与国外大多数国家的50%以上的土地复垦率相比,差距巨大。森林植被的恢复差距更大,*-*年实际恢复森林植被面积仅为7.7万公顷,占同期应恢复森林植被面积的14.3%。本次调研发现,治理力度比较大的大型国有企业山西省平朔矿区土地复垦率仅为40%。德兴铜矿恢复植被占应恢复治理面积的10%左右。寻乌稀土矿综合治理度仅9.0%,此外,民营小型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率更低,如鞍山有民营小型矿区754家,恢复植被面积210.3公顷,占全市矿区已恢复植被面积的15.6%,复垦率仅为4%。
(2)没有从生态文明的高度认识土地复垦,未把林草放在矿区生态恢复优先地位。
在现有制度中,矿区复垦的全局观念不强,生态恢复意识较差。例如,有些人认为土地复垦只要把土地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即达目的。从生态意义上讲,这种意义的土地复垦没有达到土地利用的最终目标,是不完全的。从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意义上来讲,在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一切有条件的地区,将矿区损毁土地优先复垦成林草地,优先复垦成野生生物栖息地,是非常必要的。
(3)矿山企业占地以外的植被与生态恢复工作未纳入矿山企业职责范围。
矿山企业占地范围的植被与生态破坏只是矿产开采引起的植被与生态破坏的一部分。除了露天矿以外,矿山企业占地在矿区面积中只占很少的部分,矿产开采中造成的植被与生态破坏必然涉及到矿区周边范围。根据山西省调查结果,矿产开采除了引起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和湿地缩小外,还因产生采空区漏斗状辐射区域而影响地表植被,其面积约为采空区面积的2.6倍。山西省对汾河上游、沁河源头采空区和非采空区森林生长量的调查表明,采空区森林生长量比同等条件下非采空区森林生长量减少30%。当前,由于矿区周边影响范围的生态恢复治理的职责还没有明确,矿区整体范围内的生态系统难以在环境自净和自然演替的作用下得以恢复平衡。
(4)矿区植被与生态破坏状况不清,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
从调研情况看,一是矿山企业占地以外的植被与生态破坏状况不清。无论是大中型国有矿区,还是乡镇小型矿区,涉及矿山企业占地范围以外的破坏和影响面积,矿山企业基本上不纳入管理范围,提供的矿区植被与生态破坏情况数据偏小;二是乡镇矿山企业和个体矿山企业占地范围内的植被与生态破坏状况不清。这些矿山管理不规范,过于追逐利润,对生态环境不闻不问,没有相关数据。家底不清,多头管理,各自为阵,缺乏系统的综合规划,是造成矿区植被保护和生态恢复治理滞后的重要原因。
(5)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难度大、投入高、缺口大,政策机制不健全。
矿区地表土壤大多受到严重破坏,要恢复植被,应先恢复土壤,特别是开挖面需要填平补齐,煤矸石山需要平整、固坡、覆土、预防自燃等。因此植被与生态恢复难度大、投入高。*年2月,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出台的财建[*]215号文件,要求各省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但据了解,目前只有山西、内蒙古等11省(自治区)建立了保证金制度。另外,保证金制度主要适用于新建矿山企业,或新矿山开发新产生的破坏。而对于历史遗留的矿山植被与生态恢复问题仍然没有明确的资金来源。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标准的提高,治理难度不断增加,所需植被与生态恢复治理资金缺口也随之加大,长此下去,势必造成“旧帐未还,又欠新账”的局面。
(6)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涉及部门多、协调困难。
矿区生态破坏问题不单纯是土地破坏问题,还涉及污染和森林植被破坏等多个方面。因此,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按目前的部门分工,上下都涉及与发改、财政、国土、环保等部门和矿山企业的协调,各部门相互配合和支持才能做好此项工作。
四、对策与建议
(一)打破部门和区域局限,加深对土地复垦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将矿区复垦定义为对采矿引起退化的矿区生态系统,通过重整地形和表土,采取植被或其它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恢复其生态平衡的过程。同时,将矿区周边受影响范围纳入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的范畴,整体规划,全面治理。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
(二)政府主导、划分事权、明确职责
矿区植被与生态恢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植被与生态恢复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处理,更要明确政府、矿山企业的职责。根据政府和企业的职责分工和事权划分:对于历史积留的矿区植被与生态恢复,包括闭坑矿、废弃矿以及在产矿中历史积留的植被与生态恢复资金,由政府投资;矿山企业当前和以后引起的矿山企业占地范围的植被与生态恢复,由矿山企业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支出;矿山企业当前和以后引起的矿山企业占地范围以外的植被与生态恢复,通过建立专门的补偿制度由矿山企业解决。
(三)统筹规划,分布实施
全面开展矿区植被与生态状况调查、规划编制工作,掌握矿区植被与生态破坏状况,包括破坏面积、程度、分布等,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为开展矿区植被与生态恢复工作提供依据。林业部门要立足本职工作,争取发改委、财政、国土、矿山企业的支持,动员组织各省参与编制全国矿区植被与生态恢复规划。
篇8
关键词:绿色大学;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服务;绿色校园;绿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17703
1绿色大学内涵
绿色大学是指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大学建设的各个方面,即大学在实现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功能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以培养有生态素养人才为核心,在学校运行和管理过程中践行科学发展观,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的整体水平。绿色大学建设是全球生态环境和和社会问题复杂变化对于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大学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必须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承担相应的责任。
国外绿色大学探索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西方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大学在提高人们的环境素养的重要功能日渐被重视,绿色大学的概念应运而生,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实践,在绿色大学建设方面,国外形成了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一批典型案例。我国绿色大学建设最早起源于1998年清华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活动。在之后的10多年时间里,又涌现出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一大批近200个绿色大学建设典型。
绿色大学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通过绿色大学创建,开展绿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环境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环境素养,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绿色大学创建的必要性
2.1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需要
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人类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大自然的破坏和扰动急剧加强,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资源短缺、生态灾难等,这些生B环境问题近几十年来甚至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最为典型的是从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到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经过一系列的商讨谈判,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最终在气候变化上达成一致,然而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必将仍然任重而道远,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的所有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宣言和文件,都强调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教育体系里最富有创造性、前瞻性和导向性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2.2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需要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挑战,我国早在1994年就制定并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环境保护两大国家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战略任务。“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迫切需要相关专业人才与科技支撑,需要推进我国绿色大学发展。
2.3绿色低碳校园建设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学数量不断增加,校舍面积快速增长,大学生数量增长更快。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仍在稳步增长之中。2015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62所,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20.48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78076万m2,高校建筑面积约占城镇建筑面积的4%。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多、城镇人口的4%。大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密集区,也是耗能耗水的大户,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对45所高校能耗和水消费数据统计测算,高校人均用水量是145.2 t,是全国人均生活用水量的1.95倍;人均年能耗0.775t标准煤,是全国人均生活用能的4.32倍,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在全社会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节约型绿色大学的建设就显得非常必要。
2.4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大学是文明传承的中心,后工业社会是生态文明的时代,很多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表面上看是科学技术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态素养就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文化水平,而且还包含潜在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生态观念等。看一个大学生是否文明,不仅要看他对人、对社会的态度,还要看他对待自然界也就是人们的生存环境的态度。一个生态素养低的大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是不健全的。只有通过绿色教育的熏陶,才能使大学生成为既懂得科学技术又具备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爱自然的健全人格人才,从而影响和提高社会其他群体的素质。
3绿色大学建设的关键领域
关于绿色大学建设,国内很多高校都做了很好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服务、绿色校园、绿色文化等五个方面的建设。
3.1绿色教育
所谓“绿色教育”,就是以“绿色教育”观念来构筑课程体系,全方位对大学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将这种教育渗入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全体大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清华大学在绿色大学创建中,开设了面向全校的限定性选修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此课程教材由钱易、唐孝炎院士亲自编写,并被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列,在全国产生了极好的示范效应。又如山东大学在绿色大学的创建过程中,开展的环境类公共选修课有22门之多,覆盖面广、类型丰富,满足了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需要。
另外、让学生走出n堂、走向社会,进行环境教育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环境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素材可谓丰富多彩,可以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植树节、世界水日等节日进行有关宣传活动,也可以针对当地突出的环境问题进行社会调研,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办法;还可以让学生课余时间深入社区、中小学、企业等开展环保志愿者服务活动。
3.2绿色科研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四大使命,大学是新思想、新知识的发源地,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因此,绿色大学的创建,除了搞好绿色教育,还要鼓励广大师生努力探索绿色、低碳、环保的科研新领域。要在科研工作中大力弘扬绿色文化、提倡绿色科研、推动绿色创新,促进绿色科研成果的产出。
对于不同性质的大学,在绿色科研的方向上应该有不同的侧重,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在科研中可以多一些“硬科学”方面的科研,如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研究,全球、全国或区域重点的环境问题的治理研究,比如雾霾的治理、水土污染的治理等,当然也包括一些环境与社会发展的软科学问题的研究,如环境法规的研究等。而对于以文科见长的大学,则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适合进行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等方面的研究。
3.3绿色服务
不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文化传承,大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大学以服务社会求得社会支持,从而为大学的存在和发展找到最好的支撑和理由。如果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四个轮子,那么社会服务功能就是驱动轮,因为大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大学也早已走出象牙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时刻与社会各界保持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大学正是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努力把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全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
3.4绿色校园
建设绿色校园,就是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生态校园的建设中,使绿色校园起到教育和示范的双重作用。绿色校园建设主要包括学校绿化美化等生态建设、节能型校园建设等相对显性的建设工程,也是绿色大学建设比较浅层次的建设,同时也是最容易被认可的部分。绿色校园建设应当综合运用和展示国内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建立环境优美的生态示范区,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地。绿色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社区,一个推广环境新技术的社区,一个精心规划的生态园林景观遍布的园区。在绿色校园中可以随处感受到学校事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氛围,使全校师生员工及社区群众在这种氛围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在学生离开学校后,就像绿色的种子,撒向全国各地,在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带头作用。
3.5绿色文化
和绿色校园以硬件建设为主相对应,这里主要强调一下大学的绿色校园文化,主要是无形的非物质的范畴,主要包括一个大学的办学目标、价值观、校风、校训、学风、教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等。绿色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嵌入到大学建设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方方面面,努力营造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绿色文化氛围,使人置身其中,潜移默化、不由自主地受到教育,赋予校园文化以强大的生命力,进而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大学生,是绿色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启鹏.山东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的探索与实践[D].济南:山东大学,2015.
篇9
[关键词]大遗址;环境整治;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31-03
大遗址是我国近年来根据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大型的古文化遗址。这一概念以《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文物保护的分类为定义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采用的提法为大型古文化遗址。①
关于大遗址的确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量标准,但有关学者的观点在以下两点上趋于共识,一是面积大,二是遗存丰富。赵荣认为:遗存分布范围在3平方公里以上的遗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与综合特性)都称大遗址。②
对如此大面积的遗址保护范围进行环境整治,绿化十分关键,如何绿化不仅影响到遗址的自身安全,而且影响到遗址景观保护、遗址展示、生态环境改善以及遗址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处在城市边缘的大遗址,遗址绿化不仅可以有效阻止现代化建设对遗址保护的冲击,使人们能够在优雅的环境中体会历史的沧桑,而且遗址保护范围内的绿地将成为城市的氧气库,大大提高城市的生存环境质量,对现代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的大遗址保护规划中,遗址绿化或多或少都有提及,其中不乏许多十分成功的例子,但也有许多不成功或不完善的例子,这就需要我们对大遗址绿化进行深入的思考,使以大遗址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一、对汉宣帝杜陵遗址绿化的反思
杜陵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距离西安城区最近的帝陵。遗址保护范围内现存有汉宣帝陵、王皇后陵、陵庙、陵邑等重要遗址,以及陪葬坑、陪葬墓、清代祭祀碑等,总面积11.23平方公里。1982~1984年的考古调查发掘表明,杜陵是保存较为完整的西汉帝陵之一。③
由于杜陵遗址保护范围塬高坡陡,常年干旱,农民一年只能种植一茬小麦,土地闲置、植被稀少、地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特别是每年夏耕后,的土地经太阳曝晒,一遇刮风,就造成大范围的扬尘。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但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也使杜陵遗址的环境遭到破坏。为使杜陵遗址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2003年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杜陵遗址被划归到曲江新区远景规划发展范围之内。2000年开始,西安市雁塔区投资5000多万元,在保护范围内建设万亩都市森林,目前已初具规模,建成生态林5600亩,果林5200亩,大大改善了杜陵周边的生态环境。④
杜陵遗址万亩都市森林作为西安市大绿工程的一部分,既改善了遗址的生态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对大遗址绿化的认识不科学,因此在遗址景观规划和遗址区绿化植物的选择上出现了一些失误。杜陵陵园被作为风景林区,甚至在陵山周围都种植了高大的乔木。
就遗址保护来说,保证遗址安全是首要目的。无论什么措施,都应以确保遗址安全为核心,如果对遗址安全造成了威胁,都是不可行的。高大乔木是深根系作物,根系对地下遗迹造成的破坏极大,对一些埋藏较浅的遗迹来说,这很可能是毁灭性的。
从遗址景观保护的要求看,高大的乔木种植在陵山周围,对遗址景观本身是一种破坏。杜陵本身具有高大宏伟、庄严肃穆的帝陵气势,而高大乔木的种植,人为降低了陵山的视觉高度,杜陵的恢弘气势不能得到很好凸显,严重影响了遗址内涵的展示。
二、集安高句丽遗址绿化的启示
高句丽是我国汉晋时期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高句丽王国于公元前37 年在西汉玄菟郡(今辽宁、吉林境内)建国,早期定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境内五女山城),汉元始三年(3)迁都国内城及丸都山城(今吉林省集安境内),北魏始光四年(7)迁都平壤城。在高句丽700多年的历史中,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丰富的文物。迄今为止,集安境内共发现古代遗址32处,古代城隘址8处,古墓群75处,碑碣石刻5处,遗物出土点100多处。⑤
《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保护规划》的绿化设计要求是:为地方植物品种,易于栽种养护,满足基本功能要求,尽可能考虑一定的经济性。为了方便比较研究,只选择王陵及贵族墓葬遗址绿化为例。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遗址绿化的要求是:根据考古人员提供的最新发现划定遗存分布范围;绿化设计要符合陵区景观的恢弘、沧桑效果,与山水环境融合;遗址可能分布范围内一律不得种植乔木,墓域范围内的草种应与周边地带有所区别;陵区周边地段应根据场地周边景观,进行视线遮挡设计,种植成型乔木。⑥
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遗址的主要绿化植物是三叶草,绿化完成后,每年定时对可能破坏遗址景观的较高野生植物进行清除,适当保留一些野生的低矮小草。在太王陵园还保留有块状的苗圃,种植一些低矮灌木。笔者曾去参观过这些遗址,当时,保留下来的野生小草正值花季,遍地是浅紫色的小花,在绿色与浅紫色的映衬下,一座座高大的灰白色积石墓显得庄严、肃穆。
高句丽遗址经过绿化,基本恢复了遗址保护范围的历史环境风貌,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要求,在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中的新探索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市区西北郊,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⑦现状分为汉长安城城址区、建章宫遗址区、礼制建筑遗址区三部分,总面积59.86平方公里。它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遗迹丰富、格局明确、保存较为完整的统一王朝的都城遗址。
在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中,王建新提出了“植被控制地带”的概念,规划在地上遗迹本体外延100米范围内,除道路、水体遗迹外的地下遗迹本体外延50米的范围内,设立植被控制地带。
植被控制地带内的所有植被必须严格按照遗迹本体保护和遗址景观保护的要求栽种。在地上夯土遗迹本体外延100米的植被控制地带范围内,只能栽种低矮的草本植物和灌木,植被高度不得在视觉上对这类遗迹的形状和规模的展示造成影响。在地下遗迹本体外延50米的植被控制地带范围内,在采用地面植被标识展示的遗迹周边,只能种植不同于标识植被的低矮草本植物;在采用地面非植被标识展示的地下遗迹周边,可从内到外有规划地种植草本植物、灌木和浅根系乔木,既不影响遗迹的展示,又可形成有层次的绿化景观。⑧
“植被控制地带”的提法把遗址绿化与遗址和遗址景观保护相结合,是遗址绿化中的一个创新思路,对以后大遗址的绿化,具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四、对大遗址环境整治中绿化的思考
大遗址环境整治的目的是将遗址保护范围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有机协调,改善遗址的保存环境、景观环境和生态环境。因此,大遗址绿化中要始终坚持把保证遗址和遗址景观安全放在首位,做到与遗址历史环境风貌相符合,与生态环境恢复保护相结合,同时适当考虑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历史人文景观和生态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总目标。⑨
(一)绿化要保证遗址安全
大遗址绿化要与遗址和遗址景观保护相结合,绿化展示和水土保持建设,必须在满足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植被虽然能防止遗址区内水土流失,但是植被根系可能对遗址构成威胁,尤其是乔木根系比较深,可能对遗址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进行绿化时必须要慎重考虑。
(二)绿化要符合遗址历史环境风貌
大遗址绿化应与遗址展示相结合,与遗址历史风貌相符合,不同类型的大遗址应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例如:古城遗址内部绿化采用以城墙、道路绿化为骨架,建筑遗址为主题,运用植物诠释城市历史空间格局的形式;古墓葬多利用植被营造庄严肃穆的环境氛围;古人类遗址绿化则以保持其自然风貌,减少人为干预,恢复自然植被为主,最大程度地接近历史原真性。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性质的大遗址绿化采用古代或现代园林的艺术手法,在保护的前提下,创造一个幽雅舒适的环境。
(三)绿化要改善生态环境
大遗址绿化应该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恢复保护相结合,尽可能解决遗址保护范围内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对于市区或城市边缘的大遗址,可在遗址与城市建成区之间种植高大乔木,形成一个景观隔离带,用绿色植物屏障来削弱周围环境对大遗址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现代化建设对大遗址景观环境的冲击。在遗址区内,可采用符合遗址本体和景观保护要求的有规划的绿化,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使一些原本缺乏活力的遗址重新焕发青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休闲、教育等服务。
处于田野之中的大遗址,绿化应该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根据文物保护要求与生态自然资源类型制定绿化方案,提高当地的植被覆盖率,使遗址保护范围的生态环境逐渐趋向良性循环。
(四)绿化要考虑经济效益
大遗址绿化应该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在进行绿化时应考虑经济因素,在不影响遗址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种植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在保护遗址的同时,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遗址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五、结论
我国是闻名世界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大遗址是我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保护大遗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大遗址由遗存及其相关环境组成,在大遗址保护过程中,遗址景观环境保护和遗址本体保护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目前,对大遗址进行环境整治,营造符合历史风貌的景观环境,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对遗址区进行科学的绿化。因此,不能把大遗址绿化简单地等同于普通景观园林绿化,大遗址绿化应建立在详细的考古工作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绿化的位置、程度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必须以保护和展示遗址及遗址景观环境为基本原则。并且把遗址绿化与遗址安全、遗址展示、景观协调、生态保护相结合,才能在遗址保护范围内形成一个内外结合、层次有序的遗址景观生态系统,最终达到历史人文景观和生态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总目标。
[注释]
①王征:《瞩目大遗址》,《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6日第3版。
②赵荣、王建新:《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理论探索――基于陕西案例的探索》,国家文物局全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现场研讨会(2004年10月在西安召开)报告。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杜陵陵园遗址》,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④杨平宏、郭妍:《雁塔区投资5000万建森林保杜陵》,《陕西日报》,2006年8月8日第1版。
⑤吉林省考古研究所、集安市博物馆:《集安高句丽王陵》、《丸都山城》、《国内城》,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⑥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文物保护工程典型案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篇10
[摘要]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对于旅游地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做了总结。最后以玉林都峤山为案例,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做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生态旅游文化资源都峤山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尽管旅游者出游动机各异,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活动就是旅游者用货币购买的一种异地文化体验行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资源是旅游地实现持续发展的源泉。然而,旅游业在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下,往往忽视旅游活动对旅游地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影响,再加上目前的旅游行业对保护旅游地文化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不够,致使许多旅游地的文化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文化资源不断流失,整体的旅游吸引力下滑。在当前的文化资源开发“热”过程中,一哄而起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重文化形式轻文化内涵的浅层开发、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开发”等现象也是随处可见。文化资源如何实现持续利用已经成为需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面对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旅游界应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改变传统的旅游开发理念,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探讨比较少,其概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黄安民等(2000)提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刘少和等(2004)则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为体验对象,旅游活动各方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旅游形式或产品,是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和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刘清泗等(1999)把文化生态旅游视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将其定义为: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要以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开展旅游活动。在此基础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通过反馈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上述三个概念对文化生态旅游的表述和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一个概念着重强调了出游目的是体验旅游地文化,而第二个则强调了旅游活动与旅游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第三个则提出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把文化生态旅游定义为: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二、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1.体现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条件,其文化景观必然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同时在一定的地域背景人们形成了特定的世界观、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如人际交往习俗、服饰、饮食习俗、住居习俗、建筑习俗、婚嫁习俗等等。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往往是追求一种文化的认同或者文化的差异。因此,旅游产品只要能够把地域文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对旅游者就会有吸引力。
2.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原则
在充分考察和分析旅游地旅游文化全貌的基础上,提取其精华,以旅游文化的精髓为开发突破口,实施有重点、带动效应显著的开发策略;对初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进一步转化、优化、深化,提高其产品档次和素质;对旅游文化中尚未引起重视,但又具有深厚潜力的资源,应加大开发力度,使之脱颖而出。
3.旅游者与旅游地和谐共处原则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影响是通过文化的作用而实现的,人类的文化越发达,人对环境的利用越广泛,其影响也就越大越深入,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固有的联系,系统内部有着独特的物质和信息流及系统的反馈调控机制。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文化生态学原则,要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发展,要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和谐共处。在这个和谐的大系统里面,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地居民、政府各自都有应担负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
4.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的。开发的旅游产品既要满足游客的文化认知需求,又要防止对旅游地的文化生态完整性、文化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应严禁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利用。
三、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要点
1.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发掘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形成的各种人文景观及其形成的特定文化,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物质的人文景观如文物古迹、建筑工程等;非物质的文化吸引物如民风民俗、故事传说等。
总体来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蕴涵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中,自然景观要注重其科学内涵、美学内涵和附会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人文景观中的文化发掘则要注重其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和传统性。
2.注重原生态,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共同构筑了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只有保护好文化产生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文化的发展才会延续,保护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同等重要。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相辅相成,充实生态旅游的内涵,使生态旅游变得更加完整。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生成的生态特征之一是多样性,保护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地域文化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文化演变规律及发展生态旅游标准来进行文化嫁接和文化保护,其中物质性文化生态资源需要防止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地域文化需要继承发展,需要在相关人力资源方面做必要的投入。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文化生态旅游的产品系列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文物古迹游、寻根谒祖旅游、乡村体验旅游等。
四、玉林都峤山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1.都峤山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都峤山位于广西玉林市容县,是国家AAAA级景区。都峤山是我国道教第20洞天,远在汉代即有刘根、华子期等人入山修道,相传晋朝葛洪也曾在山中炼丹。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都峤山又成为佛教圣地。唐代山中建有相当规模的九寺十三观。灵景寺古时即为海内名寺。其后宋朝又在宝元岩中筑殿塑造和奉祀孔子及其弟子,于是都峤山便成为佛、道、儒三家并兴之地。此外,历代名人赞誉都峤山的诗文很多,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写的广西的游记中,最长那部分就是都峤山游记。都峤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发育有秀美、壮丽的丹霞地貌景观,山顶峰丛等地质地貌景观十分典型。
2.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向
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及其旅游开发现状,都峤山应围绕“三教胜地·丹霞奇葩”的文化主题进行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打造,主导方向包括:努力打造丹霞地貌地质公园;深挖宗教内涵,打造宗教圣地;发掘、修复历史遗留古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1)宗教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打造宗教圣地
宗教的万物平等、贵生、天人合一、构建人间仙境等观点与实践,既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态,还营造成了许多洞天福地,成为今人旅游观光、陶冶情操的生态示范园。①目前都峤山的宗教旅游还只是停留在“看庙拜佛”的层次上,寺庙缺少人气。要改变这种情况,需注重动态参与项目的策划。除开展一般游览活动外,还要开发并形成多种与宗教节日、宗教规仪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项目,可以在宗教节日举行不等规模的庙会,组织有兴趣的游客参与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生态旅游的深入开展。近年,都峤山举办了斋食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为开发参与项目开了一个好头。
②深挖宗教文化内涵,因势利导,让宗教信徒和民众在旅游中通过外在的他律和内在的自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把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地质地貌科普旅游——提升景区文化品味,普及科普知识
都峤山要发展地质地貌科普旅游,首先要尽快对都峤山旅游资源开展全面详尽的综合考察,重点在中区和东区,在详尽了解全区的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申报地质公园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旅游规划。都峤山的地质价值主要在于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申报都峤山地质公园是把它的科学内容化作重要旅游资源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既要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文化娱乐的场所,又要建成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学研究与科普的基地。
①加强对旅游区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导游词中可以多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地质地貌科普知识;
②结合旅游区建设,对较为重要的地质地貌景观挂牌介绍,使一般散客也能够很方便地了解科普内容;
③开展原始风光考察探险游,目前都峤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仅限于其西区和东北区一带,大部分地区还未进行开发,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原始状态,只要适当选线,劈开荆棘,编排内容,便可以组织“回归自然”原始风光探险考察旅游。
(3)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增多旅游亮点
建于明代的“七十二房井”是珍贵的历史遗迹,但现在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应该尽快将这些古民居妥善地保护起来,并在其旁边修建仿制品,立标识牌介绍古民居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充实了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的内容,也能让游客深刻体会先人生活的艰辛,对游客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都峤山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能够展示给游客的只有很少的内容。还需要继续搜集、挖掘先人留下来的珍贵石刻字画、建筑、房舍、古诗文等,以进一步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