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主要作法
(一)加强领导,营造氛围。县政府成立了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由县综改办负责财政奖补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协调,财政局负责筹资、筹劳和奖补资金的使用管理,综改办、农监办、财政局联合负责筹资、筹劳程序和标准的审核。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财政所负责本乡镇财政奖补工作的日常事务,县、乡两级均形成了较强的工作合力。为推动工作的开展,县政府召开了财政奖补工作动员大会,各乡镇召开了业务培训会,各村召开了政策宣传会,分层次对财政奖补工作的目的意义、奖补原则、奖补标准和配套措施等进行了讲解和宣传,做到了干部熟悉流程,群众理解政策,推动了财政奖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严明纪律,规范操作。严格按照省、市关于财政奖补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县内实际,针对项目资金的申报、审核、验收等各项环节工作,设计了筹资筹劳项目预案表、筹资筹劳基本情况公示表、筹资农户签字表、筹劳农户签字表、筹资筹劳审批表、奖补项目申报表、项目验收报告表、资金拨付申请表、项目汇总表、资金拔付汇总表、奖补成果表等11套表格,并对每套表格的填报要求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为确保财政奖补工程项目落到实处,专门召开了乡镇负责人督办会,要求奖补工程项目保质量、保工期,并强调了“五个不准”的工作纪律,即不准以财政奖补名义,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捐资;不准通过项目包装,骗取补助资金;不准将公共财政承担的项目变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套取和转移补助资金;不准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变成形象工程,浪费补助资金;不准平调、挪用筹集的资金及奖补资金。县综改办还开通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监控系统,对奖补项目的工程进度、资金拨付等信息实时监控,全年无违纪违法的事件发生。
(三)加强监管,确保实效。一是严把项目规划关。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先由乡镇上报项目规划,县政府再根据各地上报情况和中、省下达我县的奖补资金情况,审核确定享受财政奖补政策的乡镇和村,保证了项目规划与三级政府奖补资金的基本吻合。二是严把申报审批关。要求奖补项目的申报手续,必须符合《湖北省农民负担管理条例》和《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规定,并遵循“村民自愿、群众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程序规范、上限控制、使用公开”的原则进行申报,由县农监办、农财局、综改办联合审批。凡不符合筹资筹劳使用范围、超过筹资筹劳限额标准、没有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筹资筹劳程序不规范、举债兴办建设项目、过去已建成重复申报、只收费不建设虚报、投资规模超过50万元的项目一律不批。三是严把工程质量关。财政奖补项目按其规模分别采取招标、议标确定施工主体,招标、议标全部在乡镇“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公开进行;坚持单项独立核算、招标、决算、审计公示;成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质监会,聘请有资质的质监人员组成监理专班,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理,并出具监理报告。四是严把项目验收关。对财政奖补项目工程实行三级验收责任制,项目竣工后,分别由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县联合验收专班逐级验收把关并签字负责。凡验收不合格的工程项目,一律不予拨付奖补资金;完成标准和质量还有欠缺的工程项目,按实际完成情况拨付一定比例的财政奖补资金。____年,共有7个验收不合格的项目,涉及5个行政村,取消奖补资金37.43万元; 有3个村的项目工程量验收不达标,减少奖补资金4.5万元。五是严把资金管理关。所有奖补资金直接拨付到乡镇财管所村级财务资金“双代管”账户,并严格按照报账制的要求,凭项目工程建设单位提供的合同、报账凭证、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出资人交款凭证、经公示认可的奖补资金明细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拨付申请表等相关凭证,将奖补资金直接拨付到施工单位。
二、工作成效
(一)激发了农村建设公益事业的热情。财政奖补政策与以往的其它惠农政策相比,带有明显的奖励性质,只有建了项目才有奖励或补助,不建则没有。这一规定也逐步改变了农民“等、靠、要”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提高了农民自我发展的意识,不仅由“要”变成了“我要干”,而且还“抢着干”,有限的奖补资金带动了发展大投入,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财政奖补政策的驱动下,村干部有加快建设的积极性,农民群众也有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各地修建村组生产路、建设农田 水利设施的热情普遍高涨,村级基础设施面貌大为改观。如狮子口镇新联村村级排灌主渠道长年失修,淤塞老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农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通过实施财政奖补项目,排灌主渠道疏洗一新,彻底解决了该村群众最关注、最期盼、最现实的问题,农民群众无不拍手称赞。
(二)缓解了农村公益事业投入不足的压力。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来由乡村自行承担的公益事业建设失去了财力保障,而新的农民负担管理政策规定,农村一事一议筹资人年平不得突破15元。即使按一事一议的最高标准筹资,“小”村筹资难以达到两万元,“大”村筹资难以超出四万元,根本满足不了村级开展公益事业建设的资金需求。通过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级因财力不足导致公益事业发展受阻的予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如斑竹当镇的几座大型泵站改造升级后,存在沟渠不配套,不能有效发挥排涝功能的问题,该镇抢抓财政奖补政策机遇,积极申报项目,对天子庙等20个村的排灌渠道实施了疏扩工程,全镇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三)增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通过财政奖补项目的不断实施,各地农村基础设施滞后,旱涝不能保收等状况得以逐步改善,长期以来由于村级无钱办事、无力办事,导致干部作风涣散,干群关系紧张的情况也得以明显好转,村级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借助“一事一议”,村民积极参与村务决策、管理和监督,共同谋划长远之计,形成了良性发展态势。孟家溪镇黄田村过去干群关系十分紧张,该村争取财政奖补政策对村组公路进行提档升级,解决了群众呼声最高的出行难、农副产品运输难的问题,群众称之为致富路,干群关系也因此逐渐融洽,促进了村级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问题和建议
篇2
关键词:村级公益事业;公共财政;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029-02
村级公益事业是指村民委员会建制村内广大村民生产生活需求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事项。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村庄整治中的公共建设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其他非盈利性项目。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增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性,整个“十一五”期间,在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广播电视设施、农村沼气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其目的是“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滋润农民”,村级公益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为解决村级公益事业发展的资金问题,2008年开始,中央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内小型水利设施、道路修建、环境卫生、植树造林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适当给予奖补,当前该工作基本已经在全国铺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试点和推广积累了一些典型的经验和做法,但我们发现,这一制度却存在着筹资筹劳标准低、数额小等问题,并存在着入户收费难、意见统一难、召集开会难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益事业的发展,也需要我们对村级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树立公共财政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社会的公共财政,是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或缺陷,受社会公众委托,按照社会公众的意愿来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国家分配行为。长期以来,中国财政体制的主要特征是“重城市、轻农村”,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较少,导致农村建设需要的资金严重缺乏,公共服务难以跟上。因此,要树立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一样需要公共财政投入的观念,要有强烈的民本意识,尽快实现公共财政均等化,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树立起公共财政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1.确保投入在总量上的强度。依据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社会产品可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大类,公共财政活动的对象是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任何一个农户都不可缺少,但任何一个农户都无力生产。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益事业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共财政投入向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倾斜的政策,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确定一个稳定的增长机制,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不断提高,使公共财政投入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确保投入在量上的强度。
2.确保投入在层级上的区别。从中国财政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全由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不同的基础设施可分别由不同层级的政府提供,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江大河的整治、引水工程等纯公共产品,由中央财政来提供;而像公共道路的基本建设等准公共产品,可由省级财政提供。此外,对于一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引入私人资本,运用市场来运作。但要引起注意的是,当前在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都要求县级和乡镇拿出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才会对该地区的某个村级公益事业项目予以立项,这种一刀切的资金配套政策往往会进一步拉大地区之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水平的差距,出现上级公共财政资金“嫌贫爱富”的现象,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将配套资金向农民摊派现象,变相加重了农民负担,致使许多贫困地区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进程相对缓慢,严重挫伤了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因此,很有必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配套政策,提高中央及省级财政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补助标准和扶持力度,取消或者减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配套资金。
二、创新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的投入方式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过程当中,也不应仅局限于对资金的吸纳,也可以发挥经济杠杆、政府调控手段等方式,作为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的有力支撑。
1.研究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税收是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这既反映了经济是税收的来源,也体现了税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通过增税与减免税等手段来影响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引导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从而达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政府运用税收手段,既可以调节宏观经济总量,也可以调节经济结构。为了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研究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对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减免;二是对实施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比如捐赠等,进行更大额度的抵扣优惠。
2.制定金融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对农村准公共品项目,应允许或鼓励社会民间资本进入,鼓励金融机构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提供融资服务。一是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提供低息、贴息贷款;二是允许利用村级集体资产进行融资抵押;三是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专项国债发行制度;四是允许农民合作经济与金融组织参股经营农村准公共品项目。从而逐步消除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融资的体制机制,开辟新的资金投入主体。
三、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机制
1.做好项目统筹。以县为主,做好项目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在项目选择上要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建立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新机制为中心,坚持“农民自愿”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克服小而全、满天星的做法,力求大而精、效益好的目标。按照县上有重点、乡镇有亮点、村上有看点和硬化、亮化、美化、绿化、净化的实施要求,重点把小城镇、农村新社区建设,农村水利道路、生态环保、文化卫生设施建设,基层民主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陕南移民搬迁等相关项目,尽可能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有机配合起来,相互补充,拾遗补缺,统筹协调推进,充分发挥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将惠农事业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可持续发展。
2.做好资金整合。整合资金是做大做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集中财力办大事,解决农村公益事业问题的必然选择。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要求,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放大资金使用效益。首先,从财政部门自身做起,整合归财政管理的项目资金,作出整合资金规划,把可以整合的支农项目资金夯实到位。其次,以一事一议为平台,加强与交通、农业、水利、扶贫、环保、组织等项目实施部门沟通与协调,建立资金整合工作机制,把与一事一议建设项目一致或相融合的支农项目捆绑起来,资金整合使用。第三,吸收粘和其他各类资金用于进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鼓励村级组织增加投入,倡导社会各界捐赠赞助,有效利用部门帮扶资金和村企共建资金等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加快形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稳定投入的新机制。这样以来,通过有序、持续的建设,才能使农村公益事业得到大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改善。
参考文献:
[1] 杨亦民,刘馨怡.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现状与机制创新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3,(35).
篇3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一事一议”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1―0026―03
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逐步做到“两覆盖”、“两平等”和“两面向”。即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和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形成城乡建设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劳动市场和社会管理等方面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这为深化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指明了方向。
国际经验表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当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薄弱环节,与广大农民的利益密切相关。一方面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受益面广,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公共性;另一方面作为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的受益者,是特定范围的农户,这些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排他性和私人性。因此,应将其界定为准公共品,既不能完全由政府包揽,也不能全部让农民负担,应实行民办公助。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严重短缺,政府应该把公共资源的分配重点放在农村。一是要重新界定中央、省与市、县、乡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责任范围,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农村的事情哪些应该由政府办,哪些应该由农民自己办?应该有一个科学规范的界定。政府重点是解决农民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让国家把农村的事务都包起来是不现实的,包不了,也包不起。二是要加大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这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对于农村义务教育,从全国范围来看,地方财力不能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是在中西部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在中西部地区。要让所有农村孩子能够有学上、上得起学。三是农村的公益事业建设要充分发挥“一事一议”的作用。村内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和“村提留”后,农村一项新的民主办事制度,也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坚持实施。针对“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问题,应研究如何完善这项制度,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应该承担公共产品供给的全部或部分责任,但农村公共产品并非都要由政府直接提供。对于一些带有服务性质的公共产品,政府可以通过委托、政府采购、等方式,把公共服务的供给交由企业、民间团体、中介组织来运作,政府的责任在于通过合适的方式提供资金并对运作部门进行监管。也就是说,政府提供给农民的公共服务实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一些服务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中介服务机构等,采取招投标方式,实行集中采购、绩效考核、农民认可,没有必要一项服务设一个机构,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
当前,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十分必要。村内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民承担的“两工”后,解决农村公益事业投入的一种新办法。由于这是一项新的制度,农村干部和群众都有一个接受认可的过程,所以在开展一事一议过程中,出现了“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黑龙江、云南、河北、内蒙、宁夏等省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行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建立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有利于激发村民参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热情,引导和鼓励村民出资出劳,调动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主动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调动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民主议事积极性,运用民主方式解决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并不断完善民主议事机制,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形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渠道投入的新机制,弥补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政策“空白”,接上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短板”,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因此,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进行中央对地方开展村内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财政奖补试点,并选择确定在黑龙江、河北、云南三省以省为单位试点。同时,在我办确定的吉林、江苏、安徽三个农村综合改革联系村所在县试点。
改革基本原则:一是民主决策,筹补结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尊重民意,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前提,政府给予奖励补助,使政府投入和农民出资出劳相结合,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二是直接受益,注重实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考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县乡政府要加大规划指导力度,重点支持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适当向贫困村倾斜,提高项目效用,防止盲目攀比。三是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筹资筹劳方案的制定、村民议事过程、政府奖补项目的申请、资金和劳务使用管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监督。改革工作重点:一是划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责任。村级公益事业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受益面广,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属于准公共产品,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都有建设的责任。跨村以及村以上范围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投入应主要由各级政府分级负责,由现有的投入渠道解决;村内小型水利、村内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村民直接受益的公益事业,应以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国家适当给予奖补;农民房前屋后的修路、建厕、打井、植树等投资投劳应由农民自己负责。二是明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主要包括以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基础、目前支农资金没有覆盖的村内水渠(灌溉区支渠以下的斗渠、毛渠)、堰塘、桥涵、机电井、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行政村到自然村或居民点)和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篇4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填补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空白”,不仅调动了基层和农民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更是建设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本文以河口乡双坪村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为例,浅析一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中的困难和难点。
一、基本情况
__位于__,__年“一事一议”项目为北岗公路硬化工程,该工程位于__,往南通往本县__,是一条窄小的简易土路,因年久失修,路面坎坷不平,遇雨天路面淋漓,村民无法通行,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和香菇运销能力,村民强烈要求扩宽硬化。北岗公路硬化工程全长2.8公里,总投资71.2万元。其中:村民一事一议筹资2万元,一事一议筹劳折资6万元,部门帮扶50万元,村委会自筹资金5万元,申请财政奖补资金*万元。通过村委会提议,村两委商议,村民代表会决议;决议结果公开,资金使用公开,项目实施结果公开,让村民参与到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监督中来,让群众行使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赞许。其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一是积极争取一事一议奖补资金项目资金。在项目申报上,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奖补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主渠道的带动作用。在资金整合上,从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入手,申请财政奖补资金8.1万元。
二是做好农户筹资筹劳工作。村组干部通过广播、会议及信息平台及时向农户宣传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介绍北岗公路建设后的效益情况,村委会负责向农户收缴筹资,组织筹劳。所筹资金及时全额交存所在乡财政资金专户,并向农户开具省统一印制或监制的专用票据和筹劳凭证,共筹到资金2万元,筹劳工日*万个,筹劳折资6万元。
三是努力争取部门支持,优化整合资金。__年一事一议工程资金缺口较大,为保证该工程项目及时保质保量完工,村两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各部门的扶持,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一事一议”项目与相关部门支农资金相对接,一是争取主管部门—县交通局补助资金37万元,二是争取帮扶单位和有关单位支持资金13.7万元。三是发展集体经济,把发展村经济经济收入投向农村公益事业、整合资金5万元投入到北岗公路硬化工程中,推动了村级收益分配新机制的形成,通过资金的整合实现了各类资金的聚集效应和优势互补,放大了财政奖补资金的投入效益,真正发挥了财政奖补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__通过“一事一议”有效解决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难题,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在财政奖补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下,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成效,得到了实惠,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同时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资金整合难度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当前农村公益建设项目缺乏整体规划,许多支农项目资金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而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和协作不够,使多数资金的使用没有形成合力,降低了投入效益。二是各类支农资金下达时间不一致。一事一议项目规划在事前,资金下达在事后,与其他专项资金下达时间不一致,从而不能准确预计整合资金规模。如何以一事一议为平台,整合这些部门的项目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中来还需要认真研究。三是不能集中各类资金办大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从今年起实行全覆盖,而其他各类支农项目资金有一定的具体投向。因此只能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来进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无法享受到其他财政支农资金。
二是资金配套难度大。中央及省级的专项资金大部分都要求县级配套,并强调不得增加村级债务和农民负担,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控制上限,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社会捐赠、部门帮扶有限,导致大一点的项目只得负债搞建设,形成了村级新增债务的隐患,影响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是大项目实施难度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按筹资筹劳资金总额的50%给予奖补,人均筹资不得超过15元,筹劳不得突破10个工日,筹劳折资每个标工仅8 元,受村内人口和劳力多少的影响,筹资筹劳资金非常有限,导致财政奖补资金相对较少。而村内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导致部分村特别是人口少、地理位置偏僻、村集体经济差的村,特别是山区小村,只能在公益事业建设上进行小打小闹,一些群众急需解决的公益事业项目无法开展。
四是筹劳投工难度大。部分农民对农村公益事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项目对自己有利的就出钱出工,对自己利小或无利就不愿不出工。加上外出务工劳力多,给农村公益事业的建设带来一定困难。
三、对策建议
整合各渠道的支农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是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一项有效措施。如何更好地把握政策,有效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亟需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探讨。
一是组建整合机构,强化工作职能。组建支农资金整合管理平台,统筹协调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把有资金投入的涉农部门职能整合起来,对农村公益事业统筹规划、组织实施,负责项目资金的调度、分配、拨付和项目的检查、验收、评估工作。
二是统一编制规划,完善项目布局。按照新农村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中长期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建立科学、规范的支农资金项目库,实行统一管理,以便各职能部门围绕目标集中投入资金。形成以项目为平台,整合支农专项资金、合力投入一盘棋的大格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规划一盘棋、拨款一支笔、一个班子管到底”的工作方针,相互配合,稳步推进
篇5
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的成果是不容质疑的,然而,人们目前担心最多的还是农村税费改革对乡村财力的影响,特别是由此导致的乡镇财政的拮据,势必最终会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行,甚至基层政权的稳定,因此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运行和公益事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成了当务之急。现就我乡的基本情况作一简单汇报。
一、乡、村、组基层组织的运行情况
(一)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
税费改革前(年),全乡辖个村个居委会,个村(居)民小组,全乡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每个村(居)支两委干部—人,其中村主要干部人,每村民小组组长人,计生指导员人,全乡村组干部人,乡行政人员人,其中离退休人,乡所属站所有财政所人,计生服务站人,国土站人,广播站人,文化站人,城建站人,动物防疫站人,林管站人,农技站人,司法所人,统计站人,民政办人,站所共人,教职工人,离退休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人。
税费改革后(××××年),全乡辖个村,个居委会,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乡行政人员人,其中离退休人,站所人员人,教职工人,离退休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人,财政供养人口减少,主要是精减了临时人员和工作调动。
(二)乡、村、组收支情况
税费改革前(年)财政拨款万元(主要是乡镇干部(含村个主要干部)、民政优抚、基本建设和公益事业拨款),乡村统筹提留万元,其他收入万元,全年财政总收入万元,全年支出万元,其中乡村干部工资(含村个主干)万元,教育卫生万元,基本建设(学校建设、村部建设)万元,计生费万元,五保烈属优抚万元,乡村公用经费万元。
税费改革后(××××年),总收入万元,其中财政拨款(含转移支付)万元,农村税费附加万元,其他收入万元,总支出万元,其中乡镇干部工资(含村干部)万元,教育卫生万元,计生经费万元,五保烈属优抚万元,乡村公用经费万元,基本建设万元。
××××年财政拨款比年增长,主要是人员增多和税收超收返还因素,其他收入减少主要是取消乡统筹提留等因素所致。
(三)乡、村、组运转情况
税费改革前,乡、村、组维持正常运转,主要是财政拨款、乡村统筹提留、税收超收分成等,乡、村组维持正常运转主要机动财力来源于乡村统筹提留。
税费改革后,收入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税收超收分成、农业税附加及财政转移支付,财政供养人员工资进入财政工资统发中心,村组干部工资和公用经费主要来源于农业税附加,但农业税附加远远不能解决维持村组正常运转,我乡××××年农业税附加只有万元,加上转移支付万元,一起才万元,而维持村组正常运转至少要万元以上,差额部分只有靠乡财政负责解决,大大加重了乡财政负担。财政供养人员除工资由县财政统发外,公用经费只按编制数每人每年元列入预算,其余下乡补助、公务员津贴、误餐费等按政策可以享受的津补贴只能靠乡财政自筹解决,税费改革后,乡统筹村提留和各种政府性基金一律取消,乡镇不得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取消农业税后,农业税附加随之取消,村级集体经济基本上属空白,乡镇自身正常运转尚且无着落,村组就更不用说,就××来说,除人员工资外,要保运转,资金缺口每年至少在万元以上。
面对这一窘境,乡镇下不得再向农民“伸手”,那只有企求上级,建议凡是乡镇干部按政策性可以享受的各项工资、津补贴列入县财政预算,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予以补足,并增列基层工作津贴和贫困地区津贴,使乡村组干部更安心致力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中央可以向发达地区征收政府性调节基金,用于贫困落后地区弥补收入不足,缩小贫困地区和沿海地区收入过分悬殊的问题,安定民心,稳定基层。
(四)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如何定位
乡镇财政特别是像我们贫困地区的乡镇财政,事实上,几乎从来都不是一级完备的政权组织:一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严重削弱乡政府的权能;二是自主性的乡镇财政制约了乡镇政府的实际“作为”;三是乡镇缺乏应有的人事权和行政执法权,通过这些体制性设计,使乡镇沦为县政府的附庸或事实上的派出机构。
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剥夺了乡镇政府的自主性,一方面是乡镇财政规范化,另一方面是乡镇财政面临严重的收支缺口和债务压力,在规范化财政约束下,乡镇政府为了缓解自身的财政压力,就只能仰赖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和上级财政的资金支持,从而加重了他对上级政府乃至国家的依赖性,为此,将乡镇财政建设成为一级自主性公共财政就迫在眉睫,使乡镇财政真正担负起本社区内公共品生产、服务的职能。
(五)税费改革后,乡镇站所如何维持运转
一是撤并;二是经费由主管部门负担,乡镇管人、管事,不管支出,减轻乡镇负担;三是改型,部分站所由事业转向自收自支。
(六)税费改革后乡镇村组负债情况及消赤减债措施
我乡××××年底止,乡负债万元,村级负债万元,所有负债基本上都是前几年学校建设、村部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形成。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形成的乡镇财政政策性缺口、收支结构及其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的刚性约束,这些改革前留下的债务问题就没有消解希望,原本失衡的乡镇财政,背负如此沉重的重担,怎能支撑多久?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负债和村级建校负债,建议进一步澄清底子由中央转移支付和省、市、县财政逐年拨付消化,村级其他公益事业负债建议一是按谁受益谁负担消化,二是争取上级资金扶持逐步消化。
(七)县市政府应怎样维护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和推进公益事业发展。
农村税费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这场改革的矛头似乎主要对准乡镇政府,实际情形往往也象是乡镇在政策外添列了不少农民负担的名目,由此造成的干群冲突也集中在乡镇一级,日益恶化的农民负担问题和逐渐升级的乡村干部冲突,不但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还危及农村基层政权的合法性和国家的统治权威。乡镇政府成为众矢之的,不但农民对他愤懑,“国家”也不信任。固然,外地有些乡镇政府在农民负担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如果进一步从财税体制、县乡政权结构关系等制度层面进行分析,实际情形并非如此,乡镇政府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首先,不平等的二元化财政结构,国家不但包揽了城市的所有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生产,甚至还将城市居民的个人福利(如住房、养老、失业等)囊括其内,但是,对农村的公共品生产却较少投资,即便属于全国性的公共品,也由农民负担,事实上,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乡镇制度外财政在乡村公共品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像学校建设、村组公路建设、水利实施建设,甚至直接参与到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去(如调整农业生业结构等),具有鲜明的建设性特征。
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经费主要包括村组干部工资和必须的办公费,在乡镇尚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这些缺口该怎么办?以我乡为例,××××年,村四个主要干部由县财政每人每月拨款元,其他村支委成员和村民小组组长没有享受财政拨款,仅仅补贴村级支出乡镇就要负担万元左右,水利建设、校舍维修、村组公路等农村公益事业除上级扶贫、以工代赈资金解决一部分外,其余缺口也是乡镇来承担,作为一个农业大乡,收入无着,支出不能少,负担相当繁重,苦不堪言。
建议适当提高村干部工资,并纳入县财政预算,彻底解决村干部“苦干三十天,挣来两包烟”、村组干部无人愿意干无人肯干的被动局面,对农村基层公益事业建设也采取国家补助为主,村民集资为辅的措施。
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情况
(一)乡、村组公益事业建设情况
税费改革前(年),我乡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情况:财政拨款万元(教师工资),社会统筹万元(主要用于学校建设)。
税费改革后(××××年)农村公益事业心入是财政拨款万元,仅仅是教育、卫生的人头经费。
(二)税费改革后乡镇村组公益事业建设和运作问题
乡村组公益事业中学校基础设施、水利工程、道路建设需国家财政重点支持,应根据实际情况由国家财政负担,对于小城镇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可以采取谁受益谁适当投资的方式解决。
篇6
现将《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村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为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以下简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在我县顺利开展,根据《南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实施办法》(政办发146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意见的通知》(政发114号)和《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意见》(政发33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以争取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以充分发挥全县基层民主为动力,逐步建立筹补结合、多方投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
(二)基本原则。一是民主决策,筹补结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尊重民意,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前提,政府给予奖励补助,坚持政府投入和农民出资出劳相结合,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二是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考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各乡镇要统筹规划、加强引导、分步实施,优先支持农民积极性高、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并适当向特困自然村倾斜,提高项目效用。三是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筹资筹劳方案的制定、村民议事过程、政府奖补项目的申请、资金和劳务使用管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全面接受群众监督。
(三)目标任务。通过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充分调动农民广泛参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积极性,加快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争取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县大部分自然村基本实现村内道路硬化,饮水安全卫生,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跃上新台阶。
二、奖补范围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主要包括以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基础,目前支农资金没有覆盖的自然村村内道路、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环卫设施、植树造林、文化体育设施等村民迫切需要并直接受益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
跨村以及村以上范围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投入应主要由各级政府分级负责,由现有的投入渠道解决。
农民房前屋后的修路、建厕、打井、植树等投资投劳应由农民自己负责。同时,对近10年来财政资金扶持过的项目原则上不再列入奖补范围。
超过农民承受能力,举债兴办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不列入奖补范围。
,奖补项目的实施范围以主要交通沿线和城乡结合部及村内户外道路硬化等项目为重点,逐年向其他地区延伸。
三、工作程序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以县为主组织实施。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申报。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需申报财政奖补资金的,由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后上报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审批。由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县减负办对所有上报项目的议事程序进行审核。会同县财政、农业、交通、水利、林业、建设等部门对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可行性以及对各个项目的财政奖补资金进行审核,报县人民政府审定。
(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经批准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乡镇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监督和县直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项目议事主体组织实施。
(四)县综改办依据县人民政府的审批意见按有关要求录入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报省、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同时将审批情况反馈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审批后的申报表返回乡镇财政所、农业综合服务站和村民委员会各1份,县综改办、财政局、减负办和县级有关部门各留存1份。
(五)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兑现。奖补资金由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县财政专户核算,综改办具体负责,专项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奖补。县人民政府依照奖补办法,根据项目类别、工程投资额度、村民筹资筹劳、村集体经济投入、社会捐赠等确定各个一事一议项目的补助数额,严禁按人头平均分配奖补资金。
资金的拨付由县财政局根据县人民政府的审批意见,按项目的实施进度分期预拨到乡镇财政所。对农民筹资、村集体经济投入和社会捐赠等资金,必须由议事主体将相关收据送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审核,报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后,财政所方能对议事主体按工程进度拨付财政奖补资金。待项目竣工验收后由财政所与县财政进行结算。奖补情况由乡镇和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逐级报市、省财政及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县财政局按规定和程序办理资金拨付手续。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行事前预拨和事后报账制度,由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采取实物或现金方式,专项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六)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考核、验收。县人民政府对各乡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分年度进行考核和验收。经考核验收,未完成计划的,相应扣减次年县对乡镇的奖补资金;违反政策和规定安排使用奖补资金的,依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四、工作步骤
一事一议奖补工作按四个步骤实施:
(一)5月1日到5月30日为宣传动员部署阶段。主要是传达贯彻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开展宣传发动,完善政策措施。各乡镇要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二)5月30日至7月30日为项目申报审批阶段。7月10日为村民委员会提起申报的最后限期;7月16日为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组办公室报送申报材料的最后送达日期;7月30日为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组办公室汇总向省、市上报经县人民政府审查核准后的财政奖补项目的最后日期。县人民政府将按照相关规定确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三)8月1日至12月31日为落实村民筹资、社会捐资、及财政奖补项目资金,全面组织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阶段。
(四)1月1日至2月28日,为检查验收报账阶段。主要是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进行总结验收和决算。
五、配套措施
(一)统筹规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由县人民政府根据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乡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村容村貌整治、移民搬迁等有机结合起来,以自然村为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按照“谁积极、支持谁,谁主动、谁受益”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统筹规划,分期分批组织实施。每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覆盖面,不得低于自然村总数的20%。
(二)建立健全一事一议民主议事机制。各乡镇要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南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文件的通知》(彝政办发47号)的要求,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规范议事程序、明确议事范围,确定限额标准,细化管理措施,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要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有关规定,所议之事要符合大多数村民的需要,议事过程坚持民主程序,实施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特殊原因跨年度筹集资金和劳务,须经全体村民同意,报经省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不得超出规定范围向农民筹资筹劳,不得以行政命令方式下达筹资筹劳任务,不得平调使用筹集的资金和劳务,不得强行以资代劳、防止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变成加重农民负担的口子。
(三)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1.建立财务公开制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的内容、筹资筹劳的数量、奖补金额等应作为村务公开内容,及时向村民公布。
2.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各乡镇、县财政局、农业局要建立一事一议奖补项目档案和数据库,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会议记录、村民签字、筹资筹劳方案、奖补项目的申报书等相关原始资料汇总归档,规范管理。
3.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组办公室、财政局、农业局以及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对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及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对违规操作、截留挪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和奖补资金的行为,责令纠正,追回资金,并按照规定,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四)推进村级公益事业设施管护体制改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形成的资产,归项目议事主体所有,要成立相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项目资产的日常管理养护责任。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农村公益事业,对现有或今后形成的农村小型公益设施,要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提高使用效率和养护水平。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2005〕49号)要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对水利设施运行维护的投入,探索农村小型水利设施运行维护的新机制。
六、组织领导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政策性强,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高度,增强做好试点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周密筹划,精心组织,确保试点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县直各相关部门要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明确主管领导和责任部门,努力形成在政府统一领导下,部门分工、责任明确、配合密切、齐抓共管、共同推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工作机制。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本试点责任单位(不再另行文通知),要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试点工作的重心在县、基础在乡村。县直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认真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宣传引导、管理监督等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各乡镇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做好具体组织工作。村级组织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民主议事,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筹资筹劳,实施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要建立乡镇、村干部分工联系项目责任制(每个项目都要有乡村干部联系),建立县直部门挂钩联系项目村责任制,建立县直试点主要责任单位分片检查、指导、监督项目责任制(另行文通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全部参与试点工作。农业、交通、水利等涉及项目多的部门,要抽派1-2名业务骨干充实县综改办工作至试点结束(其余责任单位确定兼职业务人员)。
(二)加强督促指导。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财政、农业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加强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了解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进展和奖补资金的兑现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试点工作健康发展。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财政奖补政策的制定,奖补资金的分配、管理和监督,指导县乡开展财政奖补工作;农业部门主要负责一事一议制度的完善,指导乡村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加强对村民筹资筹劳的监督管理;发改、交通、水利、林业、建设等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指导各乡镇搞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监察、纠风、审计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跟踪检查和审计监督,对群众举报和违反相关政策的问题,要及时查处,坚决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宣传部门要做好试点典型宣传报道。
篇7
【关键词】村级组织 运转经费
青州辖8镇4个办事处,1164个村,农村人口60多万,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二强。如何保障村级组织部门的正常运转,使村级组织在村级自治、自主管理及农村各项公益性事业建设中履行职责,已成为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本课题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级组织运转存在主要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就建立健全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但村级组织经济支撑状况却没有多大改善。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虽然近几年青州市出台多种政策,增加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比例,但与现在农村实际需求相比,投入的水平和比例仍偏低,保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低,集体收入匮乏
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调研村庄均没有自己的村办企业。村集体收入平原地区多为村级土地整理出的部分土地的流转费用,山区多为矿山开采管理费用,村集体经济十分匮乏,无力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乡村公益事业发展缓慢。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可用土地日渐减少和禁止开采山石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充分显现,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缺口很大且找不到合理的弥补途径。
(二)上级财政的支持欠缺,村级可支付财力大幅度减少
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各种面向农民的收费,农民负担降低了,但同时村级自筹经济收入也大幅度减少。上级财政转移补助资金不到位,每年办公经费严重不足,村级各项工作开展艰难。村级组织承担着党建、民生、低保、医保、综治、计生、征地拆迁、防汛抗旱以及公益事业等大量社会事务性工作,但却极少甚至没有的得到政府的财政拨款,村干部既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又要为全体村民办好实事,即使是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也难免会“举步维艰”,经济实力较差的村更是“捉襟见肘”。
(三)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村级组织运转
由于上级财政支付财力有限,每年政府向农村公益事业所投入的资金相对于当前农村亟待解决大量问题来说,根本起不到实质性作用。目前青州只对村级公路、镇卫生院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其他公益事业如学校、垃圾场、生活用水、居民用电线路整改、休闲活动场所、灌溉水渠等均需村级组织自筹资金。因此受经济收入制约,大多数村公益事业无法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影响村级组织有效运转。
二、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的意见和建议
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堡垒。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升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标准,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一)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
千方百计发展村办企业,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增加村集体自主收入,弥补村级运转经费不足。村级组织可根据实际,依托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各村特色的村级经济,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益,形成稳定可靠的财源体系。市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扶持、项目支持等各种方式,鼓励、支持各村利用自身发展优势,开辟增收渠道。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组织发展实力,提高各村自我保障水平。鼓励村级组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等经济实体,通过为经济实体提供服务,增加村级收入,从源头上为村级组织的运转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需要
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不应该由村级组织自己负担的公共支出列入财政支出范围,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对村级组织的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与支出需求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村级补助增长机制。增加村级补助标准,在保证原有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物价水平变化造成村级办公经费增加,以及一些必要的公共服务支出等因素,科学计算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适当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的投入力度。严格划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保障范围;建立村级组织最低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将村级组织最低运转需要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篇8
一、陕西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建设的探索及成效
陕西省是2009年开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当年在高陵、蓝田等30个县区开展试点,2010年下半年在全省全面推开。2009―2012年,全省共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4.1万个,总投资180多亿元,其中,各级财政奖补资金66亿元,近2000万人口受益。
为做好试点工作,陕西省在中央出台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制度的基础上,出台了相关政策制度。其中,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陕西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方案》,指导全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省财政厅、省综改办联合印发《陕西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陕西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综改办)印发了《陕西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这些政策制度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奖补范围和标准、工作程序、工作考核等方面予以明确。此外,省综改办还拟制定《陕西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监督检查制度》,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省级制度体系。
同时,县(市、区)也出台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以渭南市为例,市综改办结合实际,印发了关于《陕西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贯彻意见,制定了《渭南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申请资料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明确了财政奖补工作有关规定以及考核办法,统一了财政奖补项目和财政奖补资金申请文本。大部分县(市、区)均制定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方案》、《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会计核算办法》。
经过3年多来的实践,陕西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制度建设取得了极大成绩,主要成效有六点:一是明确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工作原则,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二是规定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程序。建立和初步完善了农民负担监管制度,加强涉及农民负担事项的监督检查,减轻了农民负担。三是明确了省、县、乡镇财政、综改部门的工作职责,使各级分工负责,权责明确,确保各项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四是明确了项目管理原则以及项目的申报、审批、施工、验收、管护等管理办法,保证了项目建设质量。五是明确了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原则,确保了财政奖补资金运行的安全高效,逐步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六是健全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公示制、监督检查、工作考核、基础管理等各项制度,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建设需要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根据陕西省集中审核及省重点检查组在西安、商洛、渭南、安康、汉中进行重点检查中反馈的一些信息,当前陕西省在制度建设方面需要完善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筹资筹劳不规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计算筹资时上限是上年人均纯收入的2%,群众认为筹资数额年年变,一年比一年多;而且90%不需要投工,10%需要少量投工。由于奖补资金按筹资和筹劳折资总额计算,一些不需要投工或少投工的项目,项目村也想方设法将计算基数做大,多数村在筹劳时按上限或接近上限标准筹工。近几年,农村青壮年,特别是90%以上男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能出工的,工程又用不上,村上便以自愿以资代劳名义,变相向农民筹资,一些群众对此有意见。
2.项目管理不规范。一些县(市、区)财政奖补项目建设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城乡建设规划衔接不到位,存在项目选择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一些市县区部分领导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作为地方争取资金的一个新渠道,有些已出现了改变资金用途的苗头,应引起高度重视。在项目申报上,未处理好规范操作与简便易行的关系。一些项目预决算偏差较大,未起到预算对项目的规划与约束作用。在项目管护方面,普遍将精力放在项目前期、中期以及完工上,对完工项目的日常维护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管护费用未落实,管护责任不明确,影响项目中长期效益的发挥。
3.资金管理有待完善。2011年前,一些县(市、区)为了争取更多的财政奖补资金,在审批项目时有意多批了一些项目,导致财政奖补资金兑现不到位。2012年,尽管省市多次强调,实钱安排实项目,但还有少数县(市、区)超财政奖补资金规模批复项目,存在财政奖补资金不能完全到位的隐患。有些财政奖补资金兑付不够及时,没有根据工程进度或完工程度分次分批兑付资金,存在滞留专户的问题,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资金拨付的随意性较大,预算执行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
4.监督机制不够健全。虽然在监督检查上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但有的县(市、区)在一些环节实际操作中有制度和执行脱节现象。如项目申报中不是按照区域发展规划或项目库中已有项目,存在人情项目、随机项目,缺乏筹资筹劳监督机制、项目预决算审核机制和项目公示制。重事前事中检查,轻事后检查;重财政奖补资金拨付,轻资金使用效益的跟踪检查。会计核算办法不完全一致,记账科目不统一或记账不及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
5.政策宣传有待深入。一些县(市、区)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上,忽视了政策宣传工作;重视了对群众的宣传,忽视了对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宣传,导致个别领导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认识上存在误区。一些县市区项目完工验收后,未竖立标识牌或标识牌内容、形式不统一等,弱化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社会效应。
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建设意见及建议
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建设框架方面,建议以中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有关政策为指导,以村民议事为前提,以群众筹资筹劳为基础,以规划编制为蓝图,以项目管理为关键,以资金管理为核心,以日常管理工作为抓手,以监督检查为保障,以绩效考核为激励约束,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先议后筹、先筹后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公开公示、阳光操作。分级管理,以县为主。构建制度完备、运作高效、管理规范、监督有力、成效显著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运行体系。
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建设目标上,力争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达到村民民主议事程序更加规范严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更加合规合理、审核审批程序更加规范严格、规划编制更加科学完整、制度建设更加全面有效、奖补资金分配使用更加安全高效、项目监管更加严格到位、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更加均衡有序的目标。
为此,需要制定和修改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制度。
篇9
【关键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谐社会
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是一项财政支农制度创新,目的在于破解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渠道不宽,资金不足,引导农民自主开展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甘肃省宁县自2011年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事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1 宁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现状
为了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快乡镇基层政府机构改革的步伐,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推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是农村税费改革中的一项重要配套政策,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体制。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开展以来,宁县依据省市相关要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自,科学合理选择一事一议奖补项目,严格项目申报审批程序,切实加强奖补资金管理,全面推行公示、公告制,加强监督检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进展快,项目实施效果好。2011-2012年共申报实施项目118个,项目总投资4654.885万元,其中:村民筹资筹劳2017.885万元,申请财政奖补资金2437万元,县级财政配套200万元。完成新建村内机电井12眼,村内安全饮水管线47.9.9千米,修筑村内水渠9.2千米,小型水利设施18个,铺筑村内道路411公里,硬化村内公共活动场所35254平方米,安装路灯83盏,有效解决了70个村群众行路难和吃水难问题,试点村公益设施得到较大改观,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直接受益人群228103人。
2 宁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镇村重视不到位
从乡镇层面看,主要表现为:一是宣传不到位。部分乡镇对试点工作重视程度上还有差距,没有严格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的工作要求,仅以会议落实会议,靠村干部回去宣传发动,没有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导致许多群众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不够了解,没有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二是参与程度不深。部分乡镇没有很好发挥指导和监督职能,存在项目实施是“村建设、村管理、村负责”是村里事的认识,仅在项目开工时去一趟,项目建设中去两趟,项目验收时去两趟,没有全程参与项目实施和建设。
2.2 群众认识有偏差
由于外出务工农民多,且宣传动员工作力度不大等原因,致使部分群众简单地以为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就是政府出资、镇村办事,把自己当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还有部分群众对政策的持续性上有疑虑,担心今年建、明年止,导致在具体工作中,有些群众对自己直接受益的事就赞成参加,间接受益的就不愿参加。在群众代表议事过程中工作开展难,存在“众口难调”和“有事难议、议而难决”现象。
2.3 筹资筹劳难度大
各乡镇和各村普遍反映工作难度最大、影响工作开展的首要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表现出项目受益农户积极性高、筹资筹劳基本能到位,受益小和不受益的农户不愿意筹资也不愿意筹劳,导致项目资金自筹资金量很小,财政奖补资金成为项目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2.4 建设标准打折扣
大部分乡镇一事一议项目划定范围主要是交通道路建设、水毁工程修复和水利设施建设,但建设质量普遍不高,效益也没有预计的好。群众筹资总量小,且筹劳也不能到位,只能降低建设标准,绝大多数项目都没有达到项目申报中的建设标准。
2.5 环节监管不够严
在项目实施环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由镇村负责监管,由于没有健全完善相关的责任追究机制,存在乡镇指导、监督和管理缺位现象,即使村级在项目实施标准、资金管理使用上存在问题,乡镇多数是“睁只眼闭只眼”。
2.6 操作程序不规范
项目初审前,少数村不能过细做群众工作,没有按规定民主议事,以村组干部会代替村民代表会,会后按规定把相关的表格资料再补齐,报乡镇政府初审。有的村对一事一议资金使用情况公布不够及时,少数村不张榜,或只公示总额、不公示收支详细。
3 完善宁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工作开展的如何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宁县农村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宁县当前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推动宁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有序开展,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最大效益。
3.1 强化领导,建立健全责任体系
县一事一议工作领导小组要统筹做好全县试点工作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逐级签订年度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责任书,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引导、组织协调和试点实施工作;各村委会要抓好群众发动、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等工作的具体落实。
3.2 深入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群众发动不足、筹资筹劳困难,是全县各乡镇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影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正常开展的关键性因素。今后要充分利用电视台、宣传栏、悬挂标语、发放《致农户一封信》等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各项政策规定,营造浓郁的舆论氛围;乡镇和村组要层层召开动员会,提高群众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解决群众“只看自己享受的权益,不看自己应尽的义务”等现象,增强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规范操作,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一要合理编制规划。引导各村摸清底细,掌握实情,本着“轻重缓急、兼顾平衡、量力而行”原则,通过民主决策程序编制三年项目规划,乡镇相关部门参与项目设计,报乡镇一事一议领导小组审批后在本村公示,确保把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项目有计划、分年度安排实施。二要规范议事程序。各乡镇要派工作组组织各村召开并列席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做好会议协调、见证表决结果,杜绝村委会直接拍板定事、申报资料不真实等现象;三要严格项目审批。各乡镇要牵头乡镇各相关部门,深入项目现场,做好项目初审,防止老项目套新项目、小项目套大项目等项目嫁接现象;县一事一议办公室要对所有申报项目的申报材料、议事程序、筹资筹劳等政策层面情况进行审核。四要规范项目建设。实行大项目招标、小项目议标,使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参与项目建设;乡镇包村干部、村民代表要全程参与招标议标,确保公平、公正。五要做好项目管护。乡镇要引导各村与相关受益组签订管护合同,采取划段到村组、责任到农户等方式,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建立项目长效管护机制,杜绝“有人建、无人管”现象,确保项目建成后工程能够长期发挥效益。
3.4 加强监管,有序推进试点工作
一是加强项目建设监管。县一事一议办公室要牵头各职能部门不定期对各乡镇项目建设开展技术指导和专项督查,对重点项目督查面和验收面必须达到100%,县直各职能部门必须对通过验收的对口项目把关后,签字负责。各乡镇对各村的项目建设督查面必须达到100%;乡镇包村干部要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程序和进度,并对包点村一事一议工作负主要责任。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严格筹资管理,各乡镇和村必须完善筹资农户联系方式的登记,以备随机抽查询问,杜绝虚假筹资、套取资金等违规违纪现象。建立资金拨付制约机制,改事前预拨为事中预拨,实行事后结算,防止有的村将奖补资金作为项目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实行项目建设财务公开,定期向村民张榜明细公示筹资筹劳数量、奖补金额、项目预决算以及资金使用项目及进度等;项目竣工后要建立项目公示牌,公示项目名称、项目规模、建成时间、项目责任人、筹资筹劳及财政奖补等情况,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
3.5 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乡镇和项目村要及时将村民议事会议记录、项目规划书和设计书、项目申报表和审批表、筹资捐资清册、招标议标材料、财务报表、项目建设和财务公开内容、项目验收报告以及项目实施前、中、后同参照物、同角度的对比相片等档案资料汇总整理、妥善保管,做到痕迹资料规范齐全,作为查阅和备查的具体依据。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相关部门以及镇、村各级工作职责,对项目的申报、审核、审批、建设、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实行签名责任制,做到“哪个环节有问题,哪个责任单位负责;谁签名,谁负责”的责任追究体系。
3.6 探索创新,推动工作健康发展
探索市场化管理。通过承包、租赁、托管、拍卖等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办、建好管好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创新管护机制;聘请合法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已建成项目建设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资金支出是否合理、资金使用情况是否真实、相关手续是否规范等情况开展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解决项目多、人手少、审计难的问题。推进项目整合,探索加强财政奖补项目和其他支农项目的衔接整合,在保持奖补资金和支农资金管理渠道和使用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做到项目统筹安排、资金捆绑使用、管理灵活多样。对议事开展难的村,可采取全村受益的在全村议、村民小组受益的在组内议、部分农户受益的在部分农户范围内议的方式,以减少议事难度,使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国家惠民政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手册[Z].
[2]甘肃省财政厅农业处,编.农业财政管理读本[Z]..
篇10
一、主要做法
一是提高认识、团结力量,层层抓落实。项目实施前,多次组织学习《贵州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工作做到位,帮扶必尽力,指导不出错。”项目建设中,针对边远山区贫困程度深、群众筹劳难、施工条件差等客观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进项目建设,成立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机构,下设项目推进落实小组和项目监督小组;项目推进落实小组由村支书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村委委员和村民小组长为成员,负责组织筹资筹劳、民主议事、鼓励和引导农户开展项目建设等工作;项目办、财政所、党政办组成项目监督小组,负责监督项目进度、效益和质量。
二是阳光操作,实行普惠为主筹补结合。一是充分尊重民意,重大事项采取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方式进行票决,积极调动村民出资投劳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公开制度,利用村务公开栏等方式确保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公开透明;三是充分体现公共财政的普惠性,在村村受惠的基础上,适当向贫困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村倾斜。
三是与其他项目建设有机结合,为新农村建设推波助澜。在项目建设中,实行“政府支持抓引导、以奖代补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一事一议”项目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扶贫、小城镇建设、整脏治乱、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按照“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首先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最急需,群众愿望最迫切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使入村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效果更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波助澜。
二、主要成效
一是助推基础设施建设迈台阶。通过两年的努力,补郎乡共申请财政奖补资金722.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63万元、硬化通组路22.5公里、连户路6500平方米、院落硬化5569平方米,房屋立面整治9750平方米、排水沟2.5公里,种植绿化树260株、路灯安装20盏、公厕4座、垃圾池7口。全乡16个行政村,已有15村实现入村公路硬化,从分散投入到整村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条条整洁平坦的水泥路;房前房后脏兮兮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是干净舒适的庭前院后;不但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激情。在财政奖补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下,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得到了实惠,看到了成效,思想观念发生根本变化,从以前的要到现在的我要干,有效解决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现象。广大农村呈现出“人人议建设、户户参建设、村村比建设”的良好态势,充分激发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激情和勇气,为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面临的困难及成因分析
一是环境条件比较艰苦。补郎乡位于县西北部,距县城约23公里。全乡最高海拔1793米,最低海拔1090米。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高山、丘陵、山塘相互交错,山高坡陡,地型破碎,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经常发生大旱、血凝、冰雹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光导致补郎乡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也严重影响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二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补郎乡属二类重点扶持乡,全乡辖16个行政村、108个村民组、405个自然村寨。总户数6008户,总人口22368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4.7%,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2.5%,人均吃粮343公斤,人均纯收入2830元。经济社会落后导致在推进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人力、财力方面的困难。
三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乡内油路里程12公里,通村公路的有16个村,通公路的组104个,未通公路的组2个,虽形成全面的公路网,但路面水毁和失修比较严重。水利有效灌溉面积较小,教育、卫生、住房、文化事业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薄弱的基础设施严重影响村民推进项目的积极性和进度。
四是村民积极性不高,筹工筹劳困难。一是开会难集中,意见难统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上群众居文秘站:住较分散,人员难集中,给召开村民大会带来了难度;二是由于部分村民文化素质较低,对项目建设认识不到位,在表决公益事业时,往往采取实用主义、本位主义态度,对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看得较重,认为发展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各级政府的事情,与他们关系不大;三是由于外出务工劳动力较多,在家劳动力主要是老弱病残人员,所以筹工筹劳存在困难,导致部分项目实施进度缓慢。
四、推进“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建议
一是要提高群众的思想观念。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一事一议”项目政策 宣传,提高群众对“一事一议”项目的理解和支持。真正使村民从等、靠、要的圈子中走出来,让村民积极参与项目筹资筹劳工作,逐步形成人人都来关心公益事业,人人都都能发挥主人翁精神。
二是要加强引导和服务。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转换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充分尊重农民的民利,按照“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规范议事程序,明确议事范围,确定限额标准,细化管理措施,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认真组织科学测算项目“方案,使方案切合实际,充分照顾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做到量力而行办事业,不花过头钱,不做过头事,不增加村民的经济负担。
- 上一篇:电磁波和辐射的区别
- 下一篇: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