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5: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全新的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实践途径上提出要加强法治保障,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构建绿色社区家庭,培养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所以,充分利用语文活动无处不在的情感体验,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生态道德行为,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育的总目标之一。
各个年级语文教材都安排了鲜明的环境保护主题的课文,比如写景文本本身就包含了生态知识和情感的因素。笔者对语文教材粗略统计,与生态直接间接的有关文本占总篇幅1/5以上。抓住文本中这些含有生态价值的人文思想,在言语实践中进行道德生态教育,无疑是生态道德教育实践中易行有效的方式。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例来谈一谈这方面的具体做法。
一、在文本学习中渗透,初步培养生态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1.主题阅读,营造生态文明的文化环境
执教《长江之歌》,笔者没有简单地引导学生读读本文了事,而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功夫:提供歌词创作背景的阅读材料;收看电视节目“话说长江”,欣赏“走进科学”、“人与自然”等相关节目片段;向学生介绍关于长江、黄河水资源的历史发展状况。上课开始,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用第二人称说一说“长江是……”。预设话题:“长江,你是母亲,你是无穷的源泉”、“长江,你风景秀丽,宛如一位俊美的少年”、“长江,有时你也是一头洪水猛兽”。
学生根据自己占有的资料从不同角度认识了长江的文化历史和生态变迁,以及对我国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体会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了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对课文的朗读、理解就有了文化背景的支撑,在言语学习的同时感悟到诗作广阔的文化历史背景,明了壮丽的祖国山河存在于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之中。
2.文本阅读,领略生态环境之美
引导学生在阅读《九寨沟》《鸟岛》《拉萨的天空》《灰椋鸟》等描写风景优美的课文时,笔者尤其注重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中体验情境,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比如学习《拉萨的天空》,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从文本中感悟拉萨天空“蓝”的特点,同时配乐播放各种天高云淡、令人心旷神怡的拉萨图片,令学生仿佛置身在空气纯净、高远壮观的大自然中。学生感慨之余,自然而然感悟到没有被破坏的原生态的自然之美,激发起珍视并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情感。学习《灰椋鸟》一文时,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景象不仅让人产生愉悦感,也对为此做出贡献的林场工人产生敬意,在交流这些话题的时候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积极的生态价值观。
二、在拓展学习中渗透,加强生态道德情感体验,树立生态道德价值观。
1.在“说”中渗透
“说”是有效地将“读”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训练方式,也是学习者对文本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吸纳、表达的过程。如学习《黄果树瀑布》,学生在赞叹气势非凡的黄果树瀑布的基础上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作用,接下来笔者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 同学们,由于近年来干旱频繁,很多游客不远千里去欣赏黄果树瀑布,却只看到几缕稀稀落落的水流甚至是干枯断流的情境,如果你在场,你能给游客描述一下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吗?为了减少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洪涝或旱灾,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在“写”中渗透
相比较“说”,“写”更能促进思维和语言的精确性和深刻性。《长江之歌》课堂学习后,笔者又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写一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倡议书》或《保护家乡盐河的倡议书》,拓展了知识,锻炼了写作能力,也在学校、家庭掀起一股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舆论。又如抓住写公益广告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观察校园、公园、山林等处的宣传标语,自己也练习从各个方面拟几条保护环境、文明生活的广告语。
这样,学生在“说”(“辩”)和“写”中既训练了思维,发展了语言能力,也经历到生态道德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
三、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生态保护技能,养成生态道德行为。
对于学生们来说,保护生态环境,要紧密联系实际,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利用大语文学习观,将文本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平常熟悉的生活中挖掘教育契机,培养生态道德习惯。
1.利用节日纪念活动进行渗透。教学《走,我们去植树》,学生们在优美的诗歌诵读中感受到植树造林对人类环境的重要意义。为了将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在恰逢植树节前,倡导学生行动起来,每个人栽种一棵树,并认真看护管理小树直到它生根长大,以此激发学生的劳动荣誉感,形成生态道德行为;学习《放小鸟》《鸟岛》等课文或者在爱鸟周时,动员同学们了解鸟类对于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利用各种宣传,禁止捕鸟;利用环境日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出黑板报、手抄报并积极参加学校的手抄报比赛;无烟日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家庭成员戒烟,远离。在丰富的活动中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养成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篇2
【关键词】 湖北省 长江经济带 建议
一、前言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关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相较沿海和其他经济带而言,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是今后我国经济增长最具潜力的地区。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中的重要一员,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能更好地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发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湖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湖北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SWOT分析
1、优势
(1)区位优势。湖北位于长江中游,地处我国中南部,北接河南,东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是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结合部,在长江经济带区域中有着特殊的交通区位优势。一是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湖北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路网,高速公路有京珠高速、随岳高速、二广高速干线、汉宜高速、绕城高速公路等,布局合理、辐射周边、畅达全国、便捷通畅。二是铁路干线四通八达。湖北境内的铁路线有京广线、京九线、襄渝线、汉丹线、焦柳线、长荆线及宜万线,高铁有武广客运专线、石武客运专线、沪汉蓉铁路大通道等。三是优越的航道条件。长江干流横贯全省1061公里,内河航运发达,湖北省一半以上县、市处于长江、汉江两大水运干线上,长江航运物流使湖北能够集散来自全国的物品,成为全国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之一及国际贸易的重要窗口。四是民用航空事业发展迅速。武汉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航空港,此外,还有宜昌三峡机场、襄阳刘集机场、恩施许家坪机场等,航线通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湖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资源优势。矿产资源:种类多、冶金矿产丰富,主要矿产资源集中度高;水力资源:居中国第4位,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全省,淡水湖泊众多,有“千湖省”之称;科教资源:湖北省科教事业发达,拥有丰富而廉价的人力资源,通过引进长三角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旅游资源:拥有多个国家级5A景区,可满足大众不同的旅游需求。
(3)产业优势。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钢铁、汽车、食品、化工等传统产业基础较好,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和配套能力较强,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
2、劣势
(1)体制差异较大。长三角地区市场经济体制发达,法制基础健全,但内地各省还留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存在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等问题,妨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不利于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长江上中下游在政府管理方式、企业行为方式和人们思维方式等方面仍存在比较大的体制差异,与形成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要求还不适应。
(2)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长江经济带覆盖范围广、面积大、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梯度性差异,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来看,各地经济实力的差距较大,湖北居于中游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较易产生合作意愿,但同时也会影响利益的分配。
3、威胁
(1)城市、区域间的竞争激烈。长江经济带建设,在为湖北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区域间、城市间激烈的竞争。湖北虽然可以在长三角扩散效应下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但短期内也可能受到长三角的强力冲击,出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企业等在一定时期内向长三角集聚的趋势。
(2)维护生态安全责任重大。虽然湖北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但有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或短期内难以再生资源。经济的加速发展必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湖北长江经济带资源保护难度加大,生态安全面临挑战。
4、机遇
(1)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遇。紧抓国内外产业转移机遇,依托湖北省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在充分考虑资源、生态等方面承载能力的条件下,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2)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依托“得水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打造沿江产业带,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助力湖北经济发展。
三、湖北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对策与建议
湖北正处于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阶段,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可以加强与区域内各成员的交流与合作,与川渝资源优势互补,可以承接长三角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把湖北最有优势的产业向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各方开放。因此,湖北省融入长江经济带,既有利于繁荣长三角,提升川渝,又有利于增强湖北的经济实力。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湖北省融入长江经济带,需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首先,精准定位湖北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地位,充分利用中部优势,主动对接东部发达地区,实现产业转移,加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其次,增强合作意识,破除狭隘的地方利益观念,积极倡导建立各省市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通过改进双方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共赢,如相互参股、信息和资源共享、开发利用新资源等方式,将市场做大,有效降低成本,使各方均获益,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最后,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决策领导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2、创新利益协调机制
合作共赢是共同发展的基础,湖北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应坚持互惠互利原则。长江经济带区域内成员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资源、技术、产业等方面又各有所长,因此,湖北省应在已有的区域经贸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这一大平台,与区域内各其他成员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此外,湖北省可设立专门的区域合作机构,成立区域合作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扎实有效地推进与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服务作用,加强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与衔接。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湖北省融入长江经济带,要加强与区域内其他成员在基础设施上的合作,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加快区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市之间的快速干道建设。做大武汉航运中心,充分挖掘长江干支流的航运潜力,与重庆、上海航运中心实行对接,实现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的联动发展,满足各地区经济发展、物资流通的需要。建设完整的长江两岸东西向铁路干线及发达畅通的沿江高速公路,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沟通东西向联系的作用,使长江港口与腹地之间形成便捷、高效、畅通的联系。
4、深化区域产业合作
湖北省要充分发挥区位、人才、科技、文化等优势,积极推动产业合作,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武汉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端生产业,辐射带动全省产业发展;襄阳、宜昌、荆州等城市要加强汽车、装备制造、化工、纺织、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分工协作,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将产业园区作为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平台,探索与发达城市共建产业园区,实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三是增强产业合作能力。积极推进本土企业与省外优势企业联合、重组,实现产业链发展;做大做强本土配套协作企业,增强产业集群效应。
5、共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保护好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长江流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长江上、中、下游必须通力合作,达成共识,树立生态观。处在上游的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要努力保护好自然环境,建设起上游的生态屏障;处在中游的湖北省应大力配合,在发展的同时注意环境的保护,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处在下游的上海、江苏、浙江应给予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建立健全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对区域内各成员形成约束力,促使其自觉向生态转型。形成合力治污的工作联动机制,哪里有污染,哪里就有大家共同行动的身影,集思广益,互帮互助,真正做到生态环境一体化。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大众媒体不仅要及时曝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还应向广大群众传播环保知识,使其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实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四、结语
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是当前湖北省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湖北省应积极抢抓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区域内各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创新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共享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硬件投资环境;深化区域产业合作,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共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探索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段进军: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1).
[2] 孔祥杰: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
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X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79-02
1 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加大,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的紧迫任务。以2010~2014年的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和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了2010~2014年间靖江市生态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全面掌握靖江市生态环境质量,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战略措施,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2 靖江市概况
靖江市位于中国内地最富庶的经济发展区――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东部水陆交通要冲,处于江苏省中轴线与长江的交汇点,襟江近海,素有“苏北小江南”之美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以耕地为主,主要矿产有煤。靖江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削减和碳排放量达到国家和省下达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四城同创”,即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和园林城市。
3 结果分析与评价
3.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与标准
3.1.1 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标准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
3.1.2 评价指标权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权重分配,见表1。
3.1.3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标准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5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2。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0.35×生物丰度指数+0.25×植被覆盖指数+0.1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胁迫指数)+0.10×(100-污染负荷指数)+环境限制指数。
3.1.4 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标准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与基准值的变化情况,将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幅度分为4级,即无明显变化、略有变化(好或差)、明显变化(好或差)、显著变化(好或差)。各分指数变化分级评价方法可参考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见表3。
如果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呈现波动变化的特征,则该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波动变化幅度,将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分为稳定、波动、较大波动和剧烈波动,见表4。
3.2 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通过遥感解译,2014年靖江市土地总面积为654.23 km2,其中耕地面积为258.21 km2,林地11.31 km2,草地0.12 km2,建设用地175.31 km2,水域湿地209.29 km2,未利用土地为0。
在全市土地面积中,耕地占比最大占39.46%,林地占1.73%,草地占0.02%,建设用地占26.80%,水域湿地占31.99%。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面积量算,靖江市土地利用有以下特点。
(1)土地利用率为100%。这一特点既表明靖江市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开发利用高,又反应出靖江市的自然条件较好。
(2)垦殖率高达39.46%。这说明农业在靖江市的国民经济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
(3)靖江市的植被覆盖率非常低,仅有1.75%(含林地、草地)。
(4)城镇建设用地比重超过农村居民建设用地比重。城镇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的44.96%,而农村居民建设用地为25.23%,说明城市化程度较高。
根据各项数据计算可得靖江市2010~2014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具体指数见表5。由数据可知2010~2014年靖江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
“十二五”末,靖江市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状态,并发挥着良好的固碳效益,但从资源利用上看,仍存在较大生态压力。“十二五”后期靖江市植被覆盖指数下降趋势明显,土地胁迫指数逐年上升,污染负荷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全市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承载力偏低。“十二五”时期,是靖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苏中地区率先融入苏南“第一方阵”、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规模的扩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将趋于复杂,环境污染将出现四个转变,即污染物介质从以大气和水为主向大气、水和土壤三种污染介质共存转变;污染物来源由单纯的工业点源污染向工业点源污染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并存转变;污染物类型从常规污染物向常规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型转变;污染范围从以城市和局部地区为主向涵盖区域、流域转变。
4 生态环境改善的建议及措施
(1)重视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提高政府与公众的生态意识与认知,全民参与,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2)做好制度建设,改变唯GDP的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3)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控制煤炭总量的同时发展更清洁的能源以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优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型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集群化。
(4)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继续开展整治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对违法排污企业保持高压态势。
(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实施“五年环境再造计划”。着重围绕水、气、声等环境要素,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碧水、蓝天、宁静工程,始终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避免过分人工化,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篇4
长江流域横跨祖国的东中西部,以不到全国1/5的国土面积,养育了全国1/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接近一半的经济总量,这是长江经济带的贡献与传奇。近年来,长江流域的湿地面临着围垦、污染、基建占用、水资源过度利用、过牧等威胁,逐渐消失的湿地和物种让人们逐渐意识到长江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刻不容缓。
近日,2015年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暨长江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培训班在重庆市开县举办,来自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员单位的代表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希望通过加强湿地保护,共筑长江生态屏障。
整体保护长江流域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教授 雷光春)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中国的母亲河,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
有关机构在对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的1031个保护区及候鸟栖息地的评估显示,我国的鄱阳湖湿地排名第一,贡献总分达1056分;排名前10位的湿地有4个来自于长江流域。这充分说明了长江流域在全球生态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遗憾的是,世界水鸟种群下降的物种数超过了上升的物种数,尤其是亚洲的情况不容乐观。生态学理论验证表明,如果只有10%的栖息地得到保护,将有50%的物种提前面临灭绝的风险。通过开展区域性的保护,来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趋势和改善全球生态系统的状况并不现实。然而,长江湿地的现状令人忧心,全流域的整体保护刻不容缓。
当前,长江经济带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流域各省(区、市)及湿地保护部门应把握机遇,保护好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产品供应能力,引导生态文明建设,维护长江经济带的命脉。
湿地保护区应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的保护区。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第一要务,维持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特征;打造生态文明传播与示范基地,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建立现代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通过法制建设、科学管理、可持续融资以及建立保护区、社区、企业、公众参与管理机制和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
与此同时,要积极争取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地绿色名录。按照IUCN的国际标准要求,保护地必须对其本身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确立清晰、着眼于长期保育的目标;必须树立公平治理的典范,其治理合法、公平且有效,决策透明、信息公开,有完善的投诉受理、纠纷解决机制;必须要制订长期的管理计划或相应的管理规划,要有合理的社会性目标等;必须在自然保护方面有突出成就和贡献。
通过建立国际一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将长江湿地保护网络的力量发挥到最大,更好地保护和恢复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为保护长江经济带命脉,为我国乃至全球生态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十条”为湿地保护加温
(中国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庞燕)
我国有9.2%的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24.6%的重点湖泊富营养化,9个重要海湾中有6个水质为差或极差;43.9%的地下水较差、15.7%极差;11.6%的饮用水水源水质不达标,占总供水量的3.8%。这组数据表明我国水环境形势严峻,问题突出。
2015年4月,国务院开出一剂治水良方,正式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以问题导向的思路,“水十条”确立了65项水环境质量改善措施、55项水生态修复保护措施、48项环境隐患防范措施和70项综合保障措施。林业是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主要部门之一,“水十条”的,为湿地保护带来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机遇。
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水十条”第25条提出,要编制实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七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良好水体保护,对江河源头及现状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江河湖库,开展生态环境安全评估,制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方案,东江、滦河、千岛湖、南四湖等流域于2017年年底前完成。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西北诸河及跨界水体水质保持稳定。
保护水和湿地生态系统。“水十条”第28条明确要求,要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已侵占的要限期予以恢复;强化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加强滨河(湖)带生态建设,在河道两侧建设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加大水生野生动植物类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力度,开展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的就地和迁地保护,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到2017年年底前,制定实施七大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同时,要保护海洋生态,加大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滨海湿地、河口和海湾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认真执行围填海管制计划,严格围填海管理和监督,对重点海湾、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重要滨海湿地等区域禁止实施围填海,生态脆弱敏感区、自净能力差的海域严格限制围填海。
“水十条”已实施半年,今年资金投入规模已增加至130亿元,其中62.7亿元用于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湿地在区域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水质改善的功能显著,相关部门应把握机遇,实现水污染防治和湿地保护的双赢。
掌握资源分布有效开展科学保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欧阳志云)
长江流域是我国的经济核心区,但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冲突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在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优先保护规划的研究,为更好地保护和恢复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长江流域内的地形、气候、水系、土壤、水资源、生态系统类型、人口、城市、交通体系进行系统调查,我们确定了包括熊猫、滇金丝猴等重要保护动植物物种,收集了物种分布信息并建立数据库,明确了物种空间分布。
调查显示,长江流域内高等维管束植物有1万余种,其中重要保护植物574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岷江上游等地区;哺乳动物280种,其中珍稀濒危哺乳动物146种,重点分布于横断山区、川西高原、云贵高原、秦巴山区等地;鸟类762种,约占全国鸟类物种总数的62%,其中珍稀濒危鸟类153种,集中分布于岷山山系、鄱阳湖湿地等山区或湿地;两栖动物145种,其中珍稀濒危两栖动物55种,主要分布于横断山区、贵州中北部、皖南山区等3个区域;爬行动物166种,其中珍稀濒危动物87种,在长江流域分布比较均匀。以重要保护物种的分布格局以及所受威胁状况为基础,专家对动物、植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提出了共计28个保护优先区。
如何科学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目前,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受威胁因素众多,如居民活动、交通道路修建、旅游开发、环境污染、矿产开发,以及地质、地震、洪涝灾害等。通过对优先保护区进行威胁分析,结合目前的保护现状,我们总结出一套保护对策与建议:如加强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调查与受威胁状况评价,以优先保护区为重点,开展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估主要受保护对象受威胁状况;以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优先区为基础,建设保护区群,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加强大熊猫、雪豹、黑颈鹤、江豚等优先物种保护区建设;加强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控制水环境污染;预防重大水利工程、交通网络、资源开发等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保障生态用水,加强大坝洄游通道的建设;加强优先区旅游与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等。
三峡库区湿地保护成效显著
(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 张洪)
三峡水库是三峡工程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其中重庆库区段湿地面积达7.77万公顷,占整个三峡库区湿地面积的74.8%,重庆湿地总面积的37.5%。为此,三峡水库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成为重庆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三峡库区湿地保护和修复方面,重庆通过加大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两岸开展大规模绿化造林力度,构建起百米临江阻隔林带、中部经济产业林带、高山无缝生态防护林带,森林覆盖率由22%提高到49%;通过建立4个国家级、9个市级和区(县)级湿地及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开展科学的增殖放流,有效加强库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加强机构和法制建设、开展库区湿地科研监测与交流,有效地提升了库区湿地保护管理;通过开展库区沿线工业企业环境污染整治、库区饮用水源保护、库区固体废物清理和漂浮物清捞,以及推进长江干流及嘉陵江等8条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库区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使库区沿线环境得到综合治理。如今,库区生态环境实现较大改善,吸引了众多鸟类栖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多次光临三峡库区。
篇5
目前,长江干流局部位置存在或水深不足、或水流急乱等碍航问题,个别复杂滩险甚至兼有多种碍航特点,对航道畅通、航行安全有较大的影响,不利于航运进一步发展。碍航礁石主要分布在长江上、中游,对其实施清除是实现航道发展规划,发挥航道整治总体效果,减少航行安全隐患的需要,所以炸礁是长江上、中游航道滩险整治的主要工程内容之一。
在长江干流实施炸礁施工,应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充分论证工程实施的环境可行性,为航道整治的实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因此,开展炸礁对长江干流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预测分析和防范措施的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目前在航道整治过程中均进行了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但在其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内容上难以定量和缺乏完整性,制定的控制和减缓措施针对性较弱,本文在此方面进行一定的探讨。
?荩炸礁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
全面和系统地预测分析和评价炸礁对水生生态环境影响是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从炸礁施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行为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分析,炸礁影响水生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爆破伤害、水质悬浮物增加和生境破坏。
炸礁施工区域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和噪声将直接伤害水生生物:炸礁将使施工区域底栖生物被直接摧毁,附近一定区域的底栖生物被掩埋,并将直接炸死、炸伤或影响施工区域的部分水生生物,对局部生态各组成成分的影响较大。
施工河段悬浮物增加将影响水生生物的局部生存环境:炸礁将造成河道水质悬浮物增加,局部悬浮物浓度升高短期内将影响浮游植物的生长,引起水体初级生产力降低,使以浮游植物为饵料的浮游动物生物量减小,局部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礁石爆破后引起的河段水文情势变化将改变水生生物的生境:炸礁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对长江水域的占用和扰动,导致河道部分地形发生变化,原有的急流环境变为缓流,破坏了部分鱼类的栖息地和产卵场,改变了部分水生生物的生境。
长江上、中游主要珍稀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和洄游鱼类有白暨豚,江豚、中华鲟、白鲟、胭脂鱼等,炸礁可能将对其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将是主要评价和保护对象。
?荩炸礁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预测和分析
1、爆破对水生生物的直接危害影响
河流中的礁石区域往往是部分鱼类栖息地之一,鱼类可以在礁石周围觅食、产卵和栖息。鱼类等生物的死亡率与爆破产生的水下冲击波峰压值和距爆破点的远近有关。水下爆破的主要危害是水中冲击波,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强弱与炸药量、爆破方式有关。日本和前苏联的相关试验研究表明,不同的鱼类对冲击波的敏感程度不同,在相同冲击波作用下所受伤害和死亡的差别很大。
参照国内同类工程资料,爆破工程对鱼类影响范围采用下式进行模拟预测,根据水下爆破和炸礁后水下冲击波在水体介质中的衰减情况,结合爆破现场情况,可估算不同单响炸药量炸礁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半径范围。
冲击波峰值压力用下式计算:
Pm =31(Q1/3/R)1.45 ⑴
式中:Pm―冲击波峰值压力,kg/cm2;Q―一次起爆药量,kg;R―爆破点距测点距离,m。
冲击波对水生生物的安全距离用下式计算:
Rk = 25Q1/3 ⑵
式中:Rk―冲击波的安全距离(m);Q―一次起爆炸药量(kg);
根据上述爆破对鱼类杀伤半径、爆破冲击波安全允许距离计算公式,预计一次最大爆炸药量为625kg时,水下爆破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杀伤半径为150m~300m。如果能进一步控制炸药用量,如将一次最大爆炸药量控制在100kg,则水下爆破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杀伤半径为100~150m,炸礁爆破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影响范围将大大减小。
根据韩雪慧等对长江某江段航道炸礁施工区域的水体主要理化指标、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渔获物、鱼类卵苗发生量进行了监测,并以鲢鱼卵为材料研究了水下爆破对鱼卵的损害。炸礁药量为120kg的35%硝化甘油炸药,钻孔深度1.0~1.5m的水下爆破,使距爆点300m内的鲢鱼卵破损或不能孵化,炸礁施工期渔获量比往年同期减少了约80%。上述计算结果和实际监测调查的影响范围较吻合。
2、爆破噪声对豚类的影响
长江珍稀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白暨豚、江豚终生生活在淡水中,由于水中能见度较陆地上低,豚类在长期的适应进化中视觉系统逐渐退化,发展出替代性的声纳系统,以完成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基于对白鳍豚、江豚听阈值和水下噪声的分析、比较,对常见噪音包括船舶噪音对江豚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10kHz以下的水流噪声(平均约90dB)对豚类影响不明显(阈值为80~100dB);10kHz以上的水流噪声(平均约50dB)对江豚的影响亦不明显(阈值为50~60dB)。10kHz以上的噪声均为60dB,达到了听力阈值上限(60dB)10dB,其对豚类的影响亦明显;从以上分析和对爆破产生的噪声传播进行影响预测分析及相关现场监测可以得出结论:炸礁爆破噪声对施工区域周边豚类等水生生物的通讯和回声定位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和距离有关,根据声音的水下传播特征,其影响范围可达到1000米以远。
3、悬浮物增加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施工作业引起水中悬浮物的增加,降低了水的透光率,因而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以浮游植物为饵料的浮游动物生物量减小,降低局部水域内的初级生产力水平,同时也会打乱一些靠光线强度变化而进行上下垂直回游的动物的生活规律;悬浮物还会粘附在浮游生物体表,因而使其运动、摄食等活动受到影响,过量的悬浮物会堵塞桡足类动物的食物过滤系统和消化器官,对其存活和繁殖有抑制作用,严重时会造成死亡,从而使局部水域内浮游生物的数量减少。
悬浮物浓度增量大于150mg/L时,将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的伤害影响。根据长江干流某些炸礁施工的现场环境监测和类似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其浓度增加值大于10mg/L影响范围一般可控制在施工点区域100~500m以内,对水生生物影响不大;施工炸礁产生的悬浮物其浓度增加值大于150mg/L浓度影响范围一般在100米左右,将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的伤害影响。
4、炸礁对水生生物生境的直接影响
鱼类栖息地和产卵场的分布通常与河道的水文特点(如流速、底质等)有密切关系。河流中的礁石区域往往是鱼类栖息地之一,很多鱼类尤其是特有鱼类喜欢在礁石周围觅食、产卵和栖息。炸礁将部分破坏河流原有礁石区域激流流速,破坏其觅食、产卵和栖息生境,特有鱼类产卵场的功能可能因工程建设而发生变化或丧失。炸礁虽然不改变江段总体的生态现状,江段内鱼类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等长期行为基本不造成影响,但是局部区域的生境会受到严重影响。尤其对上游喜欢在礁石周围觅食、产卵和栖息特有鱼类的生境将产生毁灭性的破坏,从而影响该类鱼类唯一的生存环境,导致其灭绝。
河段炸礁施工将导致底栖生物的损失,,炸礁形成的冲击波和礁石覆盖将直接伤害施工区域的底栖生物。底栖生物是多种鱼类重要的饵料生物资源,因此将对鱼类资源带来间接的不利影响。
?荩控制炸礁影响范围的措施
炸礁对施工区域一定范围内的水生生物将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上述爆破影响范围预测结果以及区域环境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和减缓炸礁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措施。
优化炸礁等施工方式,包括采用深孔松动爆破、分层爆破、微差爆破技术工艺,控制炸药用量,有效地控制爆破冲击波、震动、噪音和飞石。
选用低威力、低爆速的炸药――乳化炸药,有利于减小爆破产生的地震冲击波。
建议在满足爆破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一次最大炸药用量,同时爆破作业避开鱼类繁殖季节,以减少炸礁对渔业的影响程度。
水下施工前采用人工和小药量爆破对爆破区周围的水生生物进行驱赶;施工期间,密切监视工程区域珍稀水生生物活动情况。在豚类经常活动或迁徙通道上设置警戒船,聘请了解豚类野外活动规律的渔民或保护区管理人员,监视施工水域是否有豚类活动,防止伤害豚类;对施工致伤的珍稀特有鱼类进行救护救治,采取有效措施对受伤珍稀特有鱼类进行救治救护。
按照环评建议和主管部门批复要求进行施工。施工前应咨询当地渔政管理部门,协商确定施工时段,保证工程江段涉水施工避开鱼类洄游、产卵期。在禁渔期和鱼类产卵繁殖期严禁安排炸礁施工作业。
对航道附近有鱼类产卵场的滩险整治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尽量避免在产卵场、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河道进行炸礁,维持原生态功能。
炸礁对经济鱼类和早期资源的影响,可通过采取增殖放流进行一定的补偿。放流种类主要是受工程建设而影响其资源量及产漂流性的种类,对于短期内不能实现白暨豚、江豚、白鲟等的人工繁殖放流可兼顾白暨豚和江豚的主要捕食鱼类。根据《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放流对象主要是可能受影响的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部分保护物种、四大家鱼、其他重要经济渔业资源以及珍稀、特有鱼类等。具体增殖放流种类在项目环评阶段根据项目涉及区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划有针对性的提出。
篇6
关键词 洪水 土壤侵蚀控制 生态退化 生态建设 生态管理 河道管理 森林保护
分 类 中图法 S422
1998 年长江肆虐的洪水,牵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百万军民的抗洪斗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并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洪水过后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在危难时刻中国人民所迸发出的无与伦比的团结奋战精神的自豪,也留给了我们深刻的教益与反思。
今年的洪水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气候异常和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又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在人为因素中,有工程技术的问题,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后果。
1 环境脆弱,气候异常是洪水形成的自然因素
(1)长江流域降水丰富,分布不均,全年 80% 的雨水集中在 8~9 月。加以今年气候异常,由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导致长江流域出现了 3 次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今年入汛以来暴雨覆盖面大,同时,今年长江流域暴雨移动方向是由中上游向中下游移动,因此引起干支流洪水遭遇,洪峰叠加,这是造成洪水灾害的重要气候因素①。
(2)长江从发源地到入海口全长 6300km。源头平缓、广袤,上游为高山峡谷和陡峻的山地地貌,年轻的山脉,松散的岩体,脆弱的环境和独特的地形,在地质构造运动和重力的作用下,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地区,也是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最大的地区。上游几条主要河流的落差比降均在 144~485m/100km 之间。穿过三峡,宜昌以下中下游地区河流落差比降仅为 2.8m/100km,排水不畅。着名的荆江位于此段。上游携带大量泥沙的洪水,沿上游一泄而下,在江汉平原沉积下来,湖泊淤积,这些都是长江水患的自然因素[1]。
2 盲目围垦,违章建设,分洪蓄洪区难以启用
洪水位升高的因素很多,其中分蓄洪量的差异具有重要作用。1954 年,由于中下游堤防围垸的抗洪能力较低,许多堤防围垸自然溃口,为了降低洪水位,除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外,又在很多地方扒口分洪。溃口和分洪的水量达 1023亿m3,其中起到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 700亿m3。根据 1998 年的洪水来量,如果要维持 1954 年的水位,需要有效分蓄洪量约为 400亿m3。但 1998 年的分洪溃口总量仅约
100亿m3,其中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 50亿m3 多,这样减少分洪量约为 350亿m3,约相当于减少洪水淹灌面积 46.7万hm2(700万亩)。国家曾规划过数十处分洪、蓄洪区,并对蓄洪区内人民生产、生活作了规划和安排[2]。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分洪区内不仅开垦种植,同时修建了永久性的建筑、企业工程设施,如果按原定计划分洪,将遭受很大损失;如不按原定计划分洪,势必会使水位提高,使堤防经受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位,承担极大风险。考虑到 1998 年洪水比 1954 年小,以及军民团结抗洪的巨大潜力,中央毅然决心严防死守,力争减少溃口和分洪的损失。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3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助长了洪水肆虐
长江流域在历史上虽曾多次出现过水灾为患,但现在的形势是近年来洪水出现的频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同时,与长江历史洪水相比,今年属中等水平。但中下游沿江常时间维持高水位,普遍超警戒水位,大部分地区洪水位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这种中流量、高水位、大灾害的特点是与人口的增长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国初期对人口问题的错误理解导致了人口的失控。我国人口从清初不到 1亿人口,到乾隆年间人口已达 3亿多,到开始,全国人口已达 4.5亿。而到 1991 年,仅长江流域人口就有 3.97亿。长江流域总面积只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 18.8%,却哺育了全国 1/3 的人口。人口的压力,经济的增长,加上长期以来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促进了盲目的毁林开荒,坡地耕作,围湖造田,湿地退化,草场超载,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了土地覆被格局的变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3.1 森林滥砍乱伐
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森林的复杂立体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截持,不但使降雨发生再分配,而且减弱了降水对地面侵蚀的动能。据研究,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年林冠截留量平均值变动在 134~626mm 之间,林冠截留率平均值变动于 11.4%~34.4%,平均为 21.64%。森林枯落物的持水量为本身重量的 4 倍,并借助于良好的土壤结构将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径流。在雨季,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洪峰流量,延缓洪峰到来时间,在旱季,能增加枯水流量,缩短枯水期长度。且无林和少林地区的洪峰进退迅猛,加大了洪水的威胁。滥伐森林不但消除了森林的固氮作用,而且增加了地面的辐射吸收,使地面和土壤的温度升高,促进土壤中碳的分解释放,进而加剧“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升高又会导致蒸发量加大和降水量加大。据研究,气温每升高 1℃,空气所含的水汽就增加一倍,从而增加暴雨成灾的可能性②。
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因林分状况而有明显的区别。由于人为破坏,人工林年龄小,生长率低,蓄水固土能力差。以马尾松为例,低质低效的马尾松林生物生产力仅为优良林分的 1/9。由于优良林分有较好的乔、灌、草和死地被物的覆被,其生物层在一次降雨中所拦蓄的降雨量是低效林分的 6~10 倍。优质林分由于非毛细管孔隙度大,最大降水储存量大约是低质低效林的 4 倍。20 年的优良林分在一次暴雨中多截留 76.8mm 的降水。低质低效次生林每平方公里每年地表径流量比优良林分要多 10万m3。据此,10万km2 的森林就可多蓄 100亿m3 的水③。
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 地区,恰恰是这次洪灾最严重的两条河流的上中游地区。由于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重取轻予,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黑龙江森林覆被率由 1949 年的 53.4% 下降到 1993 年的 35.55%;有林地中可采的成过熟林面积由 1948 年的 50% 下降到 1993 年的 13.3%。蓄积量由 1948 年的 76.6% 下降到 1993 年的 20.6%; 林分质量也明显下降,每公顷平均蓄积量由开发初期的 199m3 下降到现在的 100m3; 珍贵的红松林蓄积量减少了 85.4%, 阔叶林蓄积量减少了 87.8%。我国西南川西滇北的森林分布于高山峡谷地区,不仅以丰富的物种组成、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和巨大的生产力享誉中外,同时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环境保护作用。然而,自 50 年代起,这里的森林也经历了浩劫。特别是 60 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进一步扩大和加剧了天然林区的破坏,这既涉及到西南林区(所谓金沙江林区开发会战),也涉及到大兴安岭林区(所谓大兴安岭林区开发会战),正好都是今年洪水的源头地区。当时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人力物力,集中开发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区的水源涵养林,在今天看来,简直是疯狂的行为,而在当时,却是作为国家建设的重大决策来进行的④。森林的面积和蓄积与 50 年代相比减少 50% 以上。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 50 多个县的森林覆盖率只剩 3%~5%。例如,阿坝自治州年木材消耗量超过年生长量的 4 倍以上。有些林业局实际上已陷入无林可采的境地。
3.2 湿地湖沼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排水,围垦,开荒 )
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泥炭地、海岸带、红树林、珊瑚礁等。湿地和湖泊是流域来水的“汇”和调节库,承担着蓄泄河川、维持流域水量平衡、降解污染物和提供旅游资源等作用,素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如淡水草本沼泽草根层和泥炭底层饱和持水量可达 845%~970%,仅三江平原沼泽地持水总量达 34亿m3。此外,湿地能提供多种资源;生物多样性高;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际上非常重视湿地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于 1971 年提出了“国际湿地公约”(RAMSAR)。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政府间保护自然资源的国际公约。目前已有 100 多个国家参加了这一公约。我国湿地面积约
25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 2.6%(世界平均为 6%),现已全面退化。当前,对长江中游不合理的垦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人类不停地沿河沿湖围垦,枝城至武汉 500km 的江段已基本围垦完毕,使调蓄洪水的能力锐减。据调查和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有 1/3 以上的湖泊被围垦,围垦总面积达 13000km2 以上,因围垦而消亡的湖泊达 1000 余个。围垦使湖泊蓄水容积减少达 500m3 以上,这一数字相当于淮河年径流量的 1.1 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 1.3 倍,在建三峡库容的 5.8 倍。湖泊面积和库容的减少,直接导致江河来水无地可蓄。因此,同样流量的水量出现比以往更高的水位。湖南省的大型水库淤积严重的有 5 座,淤积量 1.14亿m3,相当于报废了一座大型水库;中型水库 210 座,目前严重淤积的有 35 座;洞庭湖是我国唯一良好的调蓄湖泊,1825 年洞庭湖面积达 6000km2,到 1949 年只有 4350km2,1958 年减少到 3141km2,到 1978 年湖泊面积仅存 2691km2,比 1949 年减少了 38.2%,比 1925 年减少了&n bsp;55.2%。湖容水量由 1949 年的 293亿m3 下降到 1978 年的
174亿m3,下降了 40.6%[3~5]; 由于泥沙淤积,湖底每年平均提高 3.6cm;目前洲滩面积已达 12万hm2,且每年以 666.7hm2 的速度扩大。在围垦和淤积的共同作用下,洞庭湖所损失的库容占其总库容的 1/5;与 1937 年相比,洞庭湖出水口城陵矶水位抬高约 2m,在相同水位下,汇洪水量减少 2.5万m3/s,加大了水患潜在威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湖泊淤积害在中下游,而祸起中上游,如洞庭湖的泥沙 82% 来自长江中上游,而来自回水的泥沙只占入湖淤积量的 18%。
3.3 在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口号下不合理的耕作
长江上游的川江流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古老的农业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85.6%。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区内垦殖率很高。如川西地区山高坡陡,可耕地很少,农民不得不在河川两岸开荒种地。长江上游约有 70% 的耕地是没有水保措施的顺坡耕作,尤其是大于 25°陡坡地的垦殖较为普遍。全区旱地约有 264万hm2,占耕地的 53.8%,几乎都为坡耕地。金沙江、雅砻江和泯江流域坡度大于 25°以上的旱地占 34%, 雅砻江达到 45.6%。位于大渡河中游的峨边县和金口河区,耕地在 25°以上的达到了 70%~90%。据重庆地区调查,坡地耕作十分普遍,大于 25°的坡地占总耕地面积的 13.7%,5~25°的耕地 84万hm2,二者合计占总耕地的 89%。又据陕西省的调查,汉江、嘉陵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在陕西境内的过境长度分别为 654km 和 244km;流域面积近 8万km2。在流域范围内,安康地区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 70% 左右。35°以上的“挂牌地”占总耕地面积的 23%;汉中地区镇巴县陡坡开垦更为严重,大于 25°的坡耕地占 63.1%,大于 30°的占 41.3%,45°以上的极陡坡石夹缝耕地占 19.7%,其耕垦度大大超出了自然条件所允许范围。过度垦殖,往往伴随着林地减少,陡坡垦殖酿成水土流失严重。众所周知,水土流失是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当坡度大于 20°时,侵蚀模数每公顷达到 5000~6000t。根据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土壤侵蚀量的计算,林地、灌丛、草地和农地的年侵蚀量分别占三峡库区侵蚀量的 6%、11%、23% 和 60%, 入江泥沙的贡献率分别占 6%、12%、35% 和
46% ⑤。长江中游的大面积垦殖已有近千年历史,枝城至汉口的 250km 江段能围垦的已基本围垦完毕,大大减少了洪水的容量[5]。
50 年代,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 29.95万km2,目前已达到 39.3万km2, 占流域面积的 39.1%。长江上游以年平均 6.8亿t 的泥沙输入中下游,大部分沉积在荆江段和洞庭湖内。目前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 55.18万km2,占流域土地面积的 36.2%,年平均侵蚀土壤 24亿t。每年都有几百万公顷土地退化,甚至形成裸岩。据施季森、张金池⑥报导,水土流失面积 50 年代为 36.38万km2,80 年代初为 73.94万km2,并指出长江河道河床每年以 1cm 的速度抬高;湖南省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水土流失面积从 50 年代的 1.1万km2 增加到 90 年代的 4.72万km2,有些地方形成了红色沙漠,湘、资、沅、澧四水输 入洞庭湖的泥沙 80 年代比 90 年代增加了 34.4%。研究表明,长江泥沙主要来源于嘉陵江流域、沱江流域、乌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据宜昌站测定,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 5.3亿t, 水土流失主要物质来源于耕地,占入江泥沙量的 60%~78%。由于长江夹带泥沙在长江入海口大量沉积,使得长江入海口北渊航道几乎近于闭塞⑥,使行洪能力大大减低。
在长江上游 100万km2 的流域范围内,根据调查统计,年均侵蚀量
15.68亿t,长江干流宜昌站的年均输沙量为 5.3亿t,输移比为 0.33。宜昌站以下,汉口站的年均输沙量为 4.3亿t。宜昌和汉口间的差值主要是淤在洞庭湖。根据研究,洞庭湖平均每年入湖淤积量高达 0.984亿m3,其中 82% 来自长江中上游,而通过湘、资、沅、澧四水的淤积仅占 18%。
土壤侵蚀不仅造成中下游的淤积,同时减少了“土壤水库”的调蓄作用。据史学正等的推算,长江上游面积为 100万km2, 以土壤平均厚度 0.78m 计算,其土壤整个孔隙之和为 1973亿m3,土壤水库的总库容量随着土壤侵蚀的加剧而损失严重。长江上游 35.2万km2 的流失区中,在年侵蚀总量为 14.78亿t 的条件下,其侵蚀模数就高达 4200t/km2·a,相当每年剥蚀 4.0mm 的土层,即每 10 年减少 21.97亿m3 的蓄水能力。加之植被破坏以后,土壤,雨滴直接打击在土壤表面,使土壤结构破坏,严重地阻碍了雨水渗入土壤水库,从而加剧了洪水的下泄[6]。
4 以抗洪为契机,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我国生态系统失调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要进行生态系统的重建,必须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把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4.1 总体规划、综合治理
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为指导,把大江大河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从自然、社会、经济综合考虑,打破部门割据,统筹安排,进行综合治理、宏观调控;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妥善安排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过去流域机构管江不管湖,地方机构管湖不管江,农、林、水利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职责不清,管理紊乱。在地方和部门利益驱动下,采取短期行为,缺乏长远打算。上游垦荒毁林,加大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大搞建设,不仅减少排蓄能力,并且在关键时刻,难下决断。今后要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建立流域管理的统一协调的机构,对有关重大的生态建设和水利建设问题的决策,要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同时,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4.2 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布局、综合开发是我国山地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也是景观生态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今后的山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中应予以大力推广和扶持。
推广坡地改梯田、坡地绿篱、横坡种植等措施;陡坡耕地要退耕还林;防止在三峡移民中造成新的生态破坏;停止三峡移民过程中实行简单的“后靠移民”的作法,后靠移民将加剧陡坡开垦。例如,据重庆市统计,三峡移民至今已开垦坡地
6700hm2,稍有不慎,将带来新的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应按照“三峡库区的生态功能分区”重新规划安置移民。
4.3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工作势在必行。成功的关键在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服务业和加工业转移和解决粮食及生活问题。在坡度大于 25°的陡坡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应坚决杜绝开荒,已开垦的地段也要尽快退耕还林;在土壤和水利条件较好、坡度较缓、水土流失潜在威胁较小的已开垦的农地,可以实行林业和农业的综合规划,推行农林复合经营体系;对于目前仍然处于天然状态下的洲滩,为了发挥其调蓄功能和生产效益,应该严格制止盲目围垦,对已建圩区,应因地而异。对地势较高,圩内水利设施基础好,开发利用程度高,对调蓄、行洪无重大影响的圩区,原则上应继续予以保留,并进一步加高圩堤,提高抗洪标准;对圩区地势低下,有碍行洪和调蓄者,应采取果断措施进行调整改造。要把非蓄洪性质的围垦调整改造为蓄洪性质的围垦,并建设安全岛(台)、安全楼、物资和人员紧急转移公路等安全措施。当水位涨到一定高度,并可能继续上涨时,启闸或用人工爆破方式破口分洪;对圩堤单薄且水利设施不配套的圩堤,或已围圩滩是鱼类重要产卵场者,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退田还渔”。所谓“退田还渔”并不意味着将已建成的圩区恢复至建圩前的天然水面状态,而是在充分利用已建圩区设施的条件下,将原来封闭式的围垦种植,改造成半封闭型的筑圩养殖[8]。
4.4 发展种草养畜
在雨量和相对湿度较高、日照相对缺乏、坡度较陡的山地和森林上限以上的高山地带,难以从事一般作物栽培的高原区,以及在雨量缺乏的干热河谷地区应发展种草灌,既能大幅度提高生物生产力,发展畜牧业,又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是使山区早日脱贫致富并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5 加强林业建设
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恰恰是这次洪灾最严重的两条河流的上中游地区。由于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重取轻予,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建议:
(1)加强天然林的管育天然林生物多样性高,层次结构复杂,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自然资源中的宝贵财富,目前已保留不多,不少地区实际上已无林可采。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上游和沿河两岸地区,更应明确划分出水源涵养区,加强保护。应当认真贯彻天然林保护工程,一年内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采伐,以便使长期遭到破坏的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在此期间要抓紧制定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以便逐步过渡到分别类型进行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建议在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两岸 10km 范围内建立国家级永久性森林水源涵养区,禁止任何形式的主伐。地处长江中游的一些多雨中心,如南岭山脉北侧、雪峰山、武陵山、秦巴山、大巴山、桐柏山、天目山、五夷山、幕阜山等对长江水文影响很大的山地丘陵应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使中上游地区防护林面积达到 50%~70%;在中下游地区,用材林和经济林比重可少有增加,防护林比重不应少于林地的 1/3。
(2)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和次生林改造封山育林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加快山区绿化的重要措施;封山育林要以封为主,封管、抚补改相结合;对飞播林、生态脆弱地区的新林要实行常年封山,禁止人畜破坏,以便尽快发挥防护效益。
(3)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加速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公益林建设在土壤条件较差、植被恢复难度较大的地区,如石灰岩山区、退化严重的红壤丘陵以及石化沙化严重的地区,应加大投入,通过人工造林保证植被的恢复。造林工作应贯彻“乔、灌、草相结合;防护林与经济林相结合;封山育林与造林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人工造林禁止采用全垦、炼山等整地方式;要进一步优化和巩固已建成的长江防护林体系。在土层较厚和退耕还林的地方,可加大经济林的比重;在防护效益较差的经济林中补植生物绿篱,提高防护效益;造林树种要选取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萌芽力强、生长快、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的树种营造各种混交林。还可建设多林种复合型的森林,如防护—用材林型、防护—经济林型、防护—薪炭林型、防护—特用林型等,充分发挥森林多功能、多效用的特点。对已建立的防护林应进行调查,对其经营管理和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管理的措施方案。
(4)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模式原有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要精简,管理职能要从砍树到种树和森林管护;对转产的工人、职工、群众要妥善安 排,给以出路,要组织剩余劳力开展多种经营,合理开发森林多种资源,特别是非木材资源;承包低质、低效次生林经营和荒山造林任务,实行股份制、承包制等多种形式,建立起灵活多样的管理体制,增强林业行业的活力和发展后劲;同时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探寻绿山与富民相结合的新模式。
(5)加大投资力度,拓宽筹资渠道除森工企业转产职工安置费用支出外,在上游地区造林绿化条件困难,费用较高,而地区贫困,自身缺乏财政支持能力,因此,除当地筹资和中央要加大投资力度外,应拓宽筹资渠道,吸引外资和内地沿海的资金。此外还要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确定公益林补偿渠道,按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由受益单位提供补偿金。
(6)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族森林保护意识为此要完善配套法规,加强执法和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应该从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上改变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坚决打击和彻底堵住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事件,严格执行森林法,一丝不苟地贯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确保大江大河上游和沿江两岸的森林不再遭到破坏。
(7)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在雨量与湿度较高而坡度较陡的山地和海拔过高的高原区,以及不宜造林坡地和干热河谷应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以大幅度提高生物生产力,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使山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6 加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建议尽快查清湿地退化的现状与趋势,调整和恢复河缘、河漫滩湿地和湖泊及沼泽湿地,合理配置湿地,增设不同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前要严格进行生态学评价;提高湿地保护与开发中的科技含量,寻求湿地资源持续利用优化模式,以充分发挥湿地所应有的削减洪峰、蓄纳洪水、调节径流的功能。
4.7 建立生态经济核算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鉴于生态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和全局性,通过政策、立法,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进行扶持。现在国务院在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方面已有所规定。按照森林生态效益的高低对经营者实行补偿,这不仅对提高经营者经营的积极性是有益的,同时对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以全新的观念评价森林都是必须的,应尽快加以实施。这一制度在草地和湿地的管理中也应拟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定,以便对整个土地利用系统的管理。
4.8 认真贯彻法律政策,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解放以来,我国制定了 5 部环境保护法规,8 部资源保护法,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但是由于执法不严,群众法制观念淡漠,资源环境破坏屡屡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执法的监督,以便坚决制止毁林开荒、陡坡开垦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同时要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
4.9 加强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
总结推广现有的科技成果;开展科技示范;围绕资源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急需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特别是对以流域为单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功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流域治理的生态经济评价、资源计价以及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的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建立和健全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及基础地理信息动态遥感体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监测系统,组织多学科的长期合作,协同攻关,研究长江洪水形成机制以及洪水形成中的水、陆关系、江湖关系,解决暴雨与洪水的准确预测、预报和预警。
参考文献
1 杨玉坡等.长江上游(川江)防护林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2 杨美卿.1998 年长江洪灾分析:天灾与人祸.科技导报,1998(10)
3 虞孝感,姜如虎,窦鸿身等.应重新审视中游长江治水战略.中国科学报,1998-08-26
4 虞孝感等.鄱阳湖围垦对洪水影响和对策.中国科学报,1998-09-16
5 贾全欣.长江水患为何多?中国改革报,1998-08-06
6 史学正,梁音,于东升等.调用“土壤水库”是防洪减灾的根本之策.中国科学报,1998-10-2
第一作者简介
李文华,男,1932 年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专业为森林生态学,并在自然保护、农林复合经营和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研究方面进行过多年工作。
① 王礼先,张志强.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生态效应.见: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②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与环境及特大洪水的关系.见: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③ 曾思齐.98 特大洪灾后的反思.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④ 沈国舫.沉痛反思,誓志护绿.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篇7
[关键词]鄱阳湖 水环境 生态 治理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承纳赣江、抚河、信河、饶河、修河五大水系统的来水,调蓄后经湖口流入长江,鄱阳湖具有过水性、吞吐型湖泊的特点,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鄱阳湖水域有三分之二在我们九江市,辖区内有永修县、都昌县、星子县、湖口县、德安县、九江县和庐山区等7县滨临鄱阳湖。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市科学发展、奋起赶超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九江区域水环境的调研,针对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存在问题及其治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质污染呈加重趋势
鄱阳湖因吞吐型湖泊特点,水位涨落受江西五大水系及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丰枯水位面积极大,这种自然地理特征直接影响着水体质量。由于枯水期水量仅为丰水期的1%-2%,而污染物排放无太大变化,此时水体水质最差。丰水期正值农耕时期,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使得大量有机物随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进入鄱阳湖,此时污染排放负荷最重。鄱阳湖采砂作业及航运船舶排放的油污水,也对水体水质造成破坏。
2.水资源忧患意识薄弱
少数地方和企业对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盲目承接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污染企业和项目,留下环境污染事故隐患。一些企业管理者环境意识不强,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粗放型经济造成部分地区已无富余环境容量,对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制约。
3.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滨湖各县均尚未建成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直排现象十分普遍。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场也未达到卫生填埋要求。大量生活污染源直排入湖,有机污染聚集在湖区,致使鄱阳湖部分水域有机污染加重,水质呈下降趋势。
4.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
由于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使用且利用率低,造成湖区氮磷污染物大幅增加。渔业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化肥养鱼、网箱养鱼,使湖区浮游植物生长迅速,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加快,已经威胁到水体质量和饮用水源安全。
5.水质监控能力亟待加强
主要体现在:一是监测点位设置过少。二是滨湖各县监测能力薄弱,缺少水质监测技术人员和仪器,影响了鄱阳水质监控工作的开展。三是县级环保部门各方面的能力均有待加强。
6.发展经济与水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九江市各县(市、区)在发展地方经济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引进项目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我们的地方经济不发达,水环境容量相对脆弱,要发展处理不好就会有污染。根据最近一次鄱阳湖污染源调查数据分析鄱阳湖滨湖7县区排入鄱阳湖的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总量为19775吨/年,其中工业源为5044吨/年,城镇生活源为3048吨/年,非点源为11683吨/年(占59%)。其中非点源污染是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滨湖7县区中,庐山区的工业污染源最大,废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分别占分部工业排放量的56%、65%,主要排放点源为庐山区化纤企业;都昌县非农业人口居滨湖7县区之首,县全部生活污水均直接排放鄱阳湖,其城镇生活污水和主要COD排放量最大,因农村生活污染源占比大,县全部非点源污水均直接排入鄱阳湖,其非点源废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最大,分别占滨湖7县区全部非点源排放量的44%、43%。
二、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用良好的水环境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建设环鄱阳湖经济生态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要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就要加大开展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与水环境保护并举之路。对此一是要加大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环境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树立环保先进典型,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二是继续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进一步完善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制度,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范围,增强公众的环境法制观念和环境参与意识;三是继续面向各级领导、企业法人开展环保知识、环保法规及环境形势的培训教育;四是继续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2.调整产业结构,倡导水污染治理与清洁生产有机结合
要将生态示范区、生态城镇及经济生态环境,与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水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对于工业点源污染,必须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的科技含量,促进各企业排放,要勇于将重大污染事件进行光,决不能允许将企业治理的责任和成本转嫁给社会。通过适当的环保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企业清洁生产,将污染控制在生产的全过程,减少污水的排放。要采取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措施,充分调动企业治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政府要利用收取的排污费等设立特别基金,用于扶持处理设施的建设,减轻企业治污的经济压力。采取有利措施,积极防止面源污染。对于农村面源污染,要加强宏观控制,积极开展农药、化肥施用结构调整,积极推荐生物防治,推广无公害生态技术,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要大力推行陆地生态农业等面污染控制项目,加快农业绿色产业化进程,实施保证生态环境的水资源配置战略,切实防治氮磷污染。要将农村水环境保护、农业灌溉方式的改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建立等方面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使沿湖沿河地区的农村村庄建设,步入人居环境与水环境良性发展的局面。
3.改变思想认识,提高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有机结合
对于江河湖库等水域,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和水体的水环境承载能力,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减少污水排放。要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箱养殖技术,改精养为混养,减轻内源污染。要加强水库、闸坝的科学调度,特别是修河流域各水库的科学调度,保持河流水体的适当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目的,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由于我们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于全国水平,人们对水环境的细微变化认识不足,导致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毫无意识的对水环境进行破坏,造成部分河段与湖泊水域水污染情况加重。保护水环境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构建环鄱阳湖经济生态经济区的关键所在。没有合理的水质,就等于没有水量,没有足够的水量,也谈不上什么水环境。若不强化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还会导致人民生活不安宁,社会不稳定。因此加强水资源保护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的事情,解决这个问题,要更新对水的认识,树立保护水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生命线的观念;树立保护水环境就等于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的观念。
4.加强农村管理,完善农村水环境保护基础工作
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摸底,依法取缔引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 ,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二是大力推广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的实用技术,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控制和减少面源污染;三是修河干流及沿鄱阳湖各县区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对各县区水质出口断面进行考核。
篇8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提炼而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战略,也是人类对于社会和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重新界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自然界的索取不断的增加,造成了大量资源与能源的浪费,与此同时,人类向自然界无限制的排放也造成了生态环境失衡、社会环境混乱等现象,这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违背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大量兴建,促进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却也由于人造工程的兴建,对自然界的水体、气候、地质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为此,如何在发挥水利水电工程为人类造福的同时,避免或者减少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成为了当前人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对自然界气候的影响
在通常情况下,地区性气候受到大气环流的控制以一种平衡的状态存在,但是水利工程的兴建,将原来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者是湿地,这就会造成地区的气候变得较为湿润,对于地区的小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地区降雨、气温等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二)对水文的影响
水库修建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 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 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 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 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 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断绝水的来源而干涸;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 入海口因河水流量减少引起河口淤积, 造成海水倒灌;因河流流量减少, 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以发电为主的水库, 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 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 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 对航运、灌溉引水位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 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
(三)对水体的影响
在通常情况下,河流中流动的水体在水库中经过停留后会发生一些变化。一方面就是对航运的影响,过船闸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对上、下游的航运带来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水库里存储的水体温度可能会升高,这时容易引起水质的变化,进而引发水污染。另外,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水体蒸发量会增加,这会导致水汽、水雾的增加。
(四)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可谓有利有弊,一方面,通过水库等工程的建设,对农田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农田避免受到淹没和冲刷等危险,通过对天然径流的拦截以及对地表径流的调节,也使得土壤中的水分结构和养分结构产生了影响,更加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兴建也造成了下游平原地区的淤泥肥源逐渐减少,土壤的肥力大幅度下降,同时,输水渠道的渗漏造成了地下水的抬高,造成了周围地区土壤的盐碱化和沼泽化日益严重。
(五)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这里的鱼类是特指的, 生物物种则泛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当前社会上极为关注的是大坝建设对洄游鱼类造成的影响。事实上 , 洄游鱼类由于种类不同, 其生存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如鲟鱼, 相当一部分是在北纬 45 ℃左右的日本北海道和我国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等河、海之间洄游。 而且, 并不是每条河流都有洄游鱼类。 世界各国在建坝时解决鱼类洄游问题通常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采取工程措施, 建鱼梯、鱼道等; 另一种是对洄游鱼类进行人工繁殖。 我国长江葛洲坝工程建设中, 解决中华鲟洄游问题就选择了人工繁殖的办法, 事实证明是比较成功的。 需要强调的是,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河流上建坝, 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是不同的, 要对具体的河流进行具体的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
(1)对陆生植物和动物的影响:①永久性及直接的影响, 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对陆生植物和动物都会造成直接破坏;②间接的影响, 指局部气候, 土壤沼泽化、盐碱化等所造成的对动植物的种类、结构及生活环境等的影响。
(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指对水生藻类植物的影响。水库淹没区和浸没区原有植被的死亡, 以及土壤可溶盐都会增加水体中氮磷的含量, 库区周围农田、森林和草原的营养物质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 从而形成富营养化的有利条件。
(3)对鱼类的影响: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 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下泄清水, 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 影响鱼类的产量;高坝溢流泄洪时, 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 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 如, 长江葛洲坝, 下泄流量为 41 300~ 77 500 m3/ s, 氧饱和度为112 %~127 %, 氮饱和度为 125%~ 135%, 致使幼鱼死亡率达 32.24%。
二、保护生态环境的解决建议
(一)建立全面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实践证明,每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都必然会对生态环境的产生或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应重视如何趋利避害。相关单位,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实践情况,科学地评价工程建设的最大价值。注意在评价时,应关注工程的环境价值、自然生态以及社会生态等的两种具体的有形、无形变化情况,立足现状,展望未来,不忘长远利益的维护。
(二)加强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增强对环境的管理,从大气、噪声、水体等多个方面同时开展有效的监测活动,对于施工期间当地的环境状态进行实时的了解。同时,实行环境监理制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留下潜在的污染源。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要及时的处理,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景观恢复和绿化工作,减少甚至是避免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三)强化工程运行管理
科学制订调度运行方案,统筹兼顾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在制定调度运行方案时,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重点考虑生态用水.兼顾其他用水。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基础上,以生态效益为目标开展生态调度。为河道留下适当的生态水量,兼顾灌溉、发电、航运等方面的用水需求。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设计的要求,以及调度运行的需要,科学制订环境监测计划,并按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对规定的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调度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和完善移民政策
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 我国水库移民经历了安置型和开发型两个阶段, 国家还出台了库区后期扶持政策。 为了解决好移民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有专家建议研究“ 投资型” 移民政策。 其主要思路是将淹没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价设施进行评估, 加上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作为股份, 参与水电开发建设, 使移民和开发方形成利益共同体, 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 建设期安置移民的费用通过预支若干年应得的收益来解决。 移民区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作为股东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管理。 这一建议值得研究探索。
三、结语
在水电开发建设中, 一定要正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积极寻求并落实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等方面 , 探索更为科学和有效的环境保护方法。只有坚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 坚持科学的施工方案 , 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和知识, 明确科学的发展计划, 才能推动水利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吴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2012(06).
[2]陈丽妍,陈丽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J].才智,2012(36):219.
[3]邓生雪.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北方环境,2011(08).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博弈分析;一体化管制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100-02
1 长江三角洲工业污染的现状
1.1 工业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主要污染源
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指在长江入海而形成的扇形冲积平原上,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的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和江苏的苏州、无锡、镇江、南京等16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但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但是拉动GDP增长的几乎都是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工业污染的排放量(尤其是江浙两省)所占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1),工业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污染源。
长江三角洲的能耗在不断上升。上海1992年能源消耗总量为3656.92万吨标准煤,2004年上升到7266.85万吨标准煤,整整翻了一番。江苏和浙江的情况同样如此。1995年至2003年,江苏的煤炭、原油和燃料油的消费量分别增长了93%、65.9%和63.4%。据推算,整个长江三角洲2010年能源消耗将达到4.3亿吨。与发达国家相比,苏、浙两省的单位GDP能源消耗大约是日本的6倍、美国的2.2倍、韩国的1.8倍。特别是大规模发展加工工业,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正威胁着长江三角洲经济和城市的良性发展。
1.2 水污染和水质型缺水严重
由于太湖,长江,东海以及错综复杂的水系把长江三角洲各方联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该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江、河、湖往往跨行政区域分布,这些水资源为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也同时遭受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并且,一个地方的污染会影响到整个区域。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段、太湖、长江下游段、钱塘江段等水资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以太湖最为严重。2007年5月底,太湖水域大规模暴发的蓝藻再一次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恶化敲响了警钟,也暴露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保合作机制存在着严重的漏洞。
调查显示,除长江,钱塘江干流的水质保持良好外,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余中小河流的水质污染均很严重。大多数城市河流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有机物污染问题,水质均远劣于V类标准,出现季节性的或终年的水体黑臭现象。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775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3,尤其是上海和苏中南地区,人均拥有当地水资源仅为246立方米,458立方米, 加上水体污染的加剧,都已进入缺水城市的行列。江苏2004年与1999年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了31.0%。
1.3 大气污染加剧,酸雨频繁
近年来,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污染未得到明显改善,形势反而更加严峻。整个地区被酸雨所覆盖,酸雨发生频率达75%以上,成为全国酸雨的高频率地区,且酸度高,PH值常小于4。据2006年环境公告,浙江酸雨污染仍较严重。公报表明,省控测站降水PH年均值都在5.60以下,全省平均为4.30,比上年下降0.08;平均酸雨率为91.6%,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32个省控城市中有25个为重酸雨区。个数与上年持平,其余7个为中酸雨区。
1999年至2004年,上海的废气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增长了72.7%和17.4%;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了46.9%,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了32.9%。
2 区域污染的博弈分析
2.1 “囚徒困境”格局及其成因
长江三角洲区域在经济上的一体化进程,从博弈论的角度看,也是一种合作联盟博弈格局。而在经济发展中,各方都没有注重其在生态环境上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方都采取“画地为牢式”的环境保护策略,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污染,更不利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与经济上的合作博弈格局相对比的是,在环境保护中,长江三角洲各城市陷入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矛盾的“囚徒困境”之中。长江三角洲的各个城市可以看成是个体理性的代表,从污染治理成本和收益上,各方不仅考虑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支付,也考虑其他相关城市对环境的支付,显然对于单方来说,简化为两种治理与不治理的情况,最终达到纳什均衡,单方都会选择不治理。而由“囚徒困境”格局产生这种纳什均衡的结局,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密切联系的各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2.2 博弈分析――以公共水体为例
我们假设以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一公共水体,如太湖为例来分析。在上述“囚徒困境”格局中,如果各个城市之间可以达成攻守联盟,如果这种同盟有外界力量保证实施,那么这种博弈就是合作博弈;如果各个“囚徒”之间没有外界力量保证同盟能够实施的话,那么这种博弈就是非合作博弈,博弈的结局如我们分析简单囚徒困境一样是纳什均衡,即各个利益主体会选择从各自利益出发的不合作治污。
假设公共水体周围有n个城市,每个城市都可以自由使用水域中的水(这里忽略水体上下游污染的不同质性),如果水被污染,则城市需要将其处理后才能使用。假设如果有k个城市污染此水域,则城市的水处理成本是kc(实际情况下,各城市的这部分费用由自来水厂等供水机构承担)。城市排出的水被污染的话,他们可以在排放前加以治理,达到排放要求,设治理成本为b,假设0
E={1,2,……,n}表示为该水体流域的n个城市集合;VE表示n个城市的总和收益;P表示i城市的收益;Vi表示i城市不与任何城市结盟的收益;SE的一个联盟;V′i城市i在结盟S下的收益。在无政府监管或监管不严的情况下,由博弈的知识可知:
Vi=P-kc (0
这样的情况下,城市的收益会随着k的增大而减少,但这并不是所愿意看到的,于是在利益一致的目的上,形成联盟S,都必须按照联盟的要求排污前加以治理或按照协商进行集体治理,于是:
V′E=P-(k-k′)c-b (0
k′为联盟S成员数。现实状态下一开始会存在k′
由于在一体化管制下,k′n,这就使得联盟中各个城市只是投入治理污染的费用nkc,相比于在无联盟限制状态下,投入处理水成本 要小得多。
nk′c-nb>0(6)
理想状态也即我们所追求的总效用最大,如果在n个城市形成统一治理污水的联盟,并且建立在互相协同合作的基础上,对各城市来说,他们就能获得帕累托最优。
公共水域的研究,扩展到长三角湿地生态系统的其他方面,如大气,土壤,只有在合作保护机制下,才最有利于长三角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长三角地区区域污染的一体化管制政策探讨
3.1建立跨区域管制监督机构,加强各方在水、大气等污染中的合作
在前面我们已经证明,各个城市要达到合作博弈的帕累托最优,必须要有外界力量的监督和管制。在这里外界力量应该是政府部门,但是由于长江三角洲区域,跨越两省一市,不是属于单一的行政区域,所以要进行彻底的合作,首要之举是要打破行政上的分割,组织跨区域的管制监督机构。这也是在长江三角洲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形式下的必要之举。
如果仅是在环境问题出现后,采取处罚之类的暂时性举措,远远不能弥补其所造成的污染损失和生态破坏。只有在组织了跨区域的管制监督机构后,才会有整体的区域规划和生态眼光。在管制机构的推动下,加强区域间在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治理中的合作,最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3.2 在一体化合作格局下,完善区域环境监管
(1)逐步推动区域建立生态工业链和实行清洁生产。
传统工业中工厂追求的都是单一产品的效益,采用一种从原料到产品的到废料排放的线性生产方式,以达到单一产品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有学者统计,在现有的工业生产中,只有4%左右的资源得到了利用,其余的都被废弃了,未被利用的资源是环境污染的根本因素。
在长江三角洲管制一体化的格局下,推动建立区域性的企业信息交流平台,使资源在空间上优化配置,可能会产生变废为宝的效应,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清洁生产是对生态工业思想的实践,它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的,所以如果没有区域联合和监管规划,清洁生产根本不可能落到实处。清洁生产的要旨就在于从产品、生产过程、及其构成的整个产业体系,围绕结构生态化重组转型,推动生态产业系统的建设。特别地,针对导致“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物质代谢模式的核心:产品,实施生态设计,应成为清洁生产的关键。
产品的清洁生产,促进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物质流的改观,提高生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打破现在长三角以加工业,高能耗产业为主,只能用我们的资源为国外打工的局面。
(2)规范环保产业市场,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在产生经济效应的同时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是改善工业污染的有效方法,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目前长三角的环保产业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水平低,规模小。跨区域的监管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跨区域工业污染一体化管制,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对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从而有效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区域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环境监测仪器、环境工程设计等认证认可制度,以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保护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及环境技术认证制度,以促进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4 结 论
长江三角洲区域已成为中国新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在长三角加快经济一体化的同时,更应重视其在生态上的耦合和密切相关性。本文从博弈论合作博弈的理论出发论证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在环境保护上应该采取联盟,将会达到帕累托最优,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一些管制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安树伟.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J].资源与产业,2007,(4).
[2]钟水映,简新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张天柱.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J].2007.
篇10
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本底脆弱,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退化问题突出,生态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①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38%,是世界各国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km2。②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km2,并且每年还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4-6]。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万km2,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在以2万km2的速度增加。一些地区为了短期利益,不合理开垦草原,加剧了土地的荒漠化。④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7]。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不仅影响人们目前的生存环境,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很大挑战,有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开展以林业工程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人工措施进行生态系统恢复,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意义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和多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8]。林业生态工程是指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开展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一方面偏重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有利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Landell-Mills等[9]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可持续经营及其未来的可能变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强调林业生态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物质基础作用、环境基础作用和能源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林业工程是一个包含着“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系统全部内容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各种有关产业的生态经济同步发展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的治理、保护、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0],注意从环境资源属性入手,保护、开发和利用林业生态工程,寻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根据林业生态系统多功能的特点,以生态效益为主,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11]。
3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概况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根据林业大工程带动林业大发展的思路,决定对原有十大林业工程进行重新整合,在一个时期内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六大工程(表1和图2)。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解决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和其他地区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修养生息和恢复发展的问题;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需要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改变农民传统的耕种习惯,是最大的强农惠农项目,不仅对现阶段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国家文明发展和人民殷实小康、实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和子孙后代繁荣富足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涵盖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等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北京乃至我国的“形象工程”,也是环京津生态圈建设的主体工程,主要解决北京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是一个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具有多项战略意义的生态保护工程,主要解决基因保存、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是我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骨干工程,主要解决我国木材和林产品的供应问题,也是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其他生态建设工程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六大林业工程的成败和绩效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体系和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范围覆盖我国97%以上的县,总计划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工程范围之大、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为历史所罕见,成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和我国新世纪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壮举[12]。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开展使我国森林在长期投入不足和面对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快发展,对促进我国森林面积增长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截至2013年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全国森林面积有208万km2,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16.55%增至21.63%,活立木总蓄积量164.33亿m3,森林蓄积量151.37亿m3。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位居世界第5和第6位,人工林面积仍居世界首位[13]。截止2006年底,全国林业部门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已达1740处,面积达121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2.60%。各类保护区中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护[14]。与此同时,林业工程的实施促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土壤侵蚀、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环境问题有所缓解,发挥了较大的生态效益。全国有近1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重点治理地区的沙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缓解,局部地区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宁夏、山西、吉林等省区沙化土地开始逆转,内蒙古赤峰、陕西榆林的局部地区已基本实现山川秀美,人民的生产生活空间得到扩展[15]。
4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林业生态工程的开展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带来了一定的生态效益。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生态退化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现象仍未改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4.1林业生态建设缺乏对自然地带规律的认知
林业生态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自然地带规律的认知,不仅增加成本开支,而且会引发新的环境问题,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化。如热带的乔木移植到温带,要么是死亡,要么建设暖房并符合热带乔木所需要的热量条件。前者是失败,后者则成本加大数倍乃至上百倍。又如有些地方的林带要靠人工浇水才能维持,也应属于失败。有学者根据干旱、半干旱区自然地带特点提出应当重新审视三北防护林建设问题[16]。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规模营造防护林既不利于防患沙尘暴,也不符合水资源短缺的客观现实[17],完全违背客观的自然地带规律。
4.2工程规划布局不合理
规划布局的不合理一方面体现在由于工程覆盖范围极大,林业工程区相互重叠程度高,且各项工程主导功能不同,建设期限与资金投入水平有差异,造成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混乱。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与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在东北地区大部分重合,也就是说该处不仅是天然林保护的范围,也是我国用材林建设基地,但无法明确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以哪一个为重点进行建设,这种现象极有可能造成2个工程在该地区都难以充分发挥效益。另一方面,工程范围划分存在一定争议,如天然林保护工程在东北地区主要是以大小兴安岭为主体进行建设,但二者北部交汇处却并未被划入工程区,而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合植被生长,且有天然森林分布,应纳入天然林保护范畴。
4.3工程质量评判指标单一,“一刀切”现象严重
目前林业工程主要以森林覆被率作为主要评判指标,是值得商榷的。以我国西北干旱区为例,适宜森林生长分布的区域面积有限,目前一些省区的森林自然覆被率多在5%以下。如果要求这些省区大面积植树造林,以达到对湿润、半湿润地区要求的相同的森林覆被率指标,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因此,半干旱、干旱气候下各省区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应尊重自然,既应保证较高的森林覆被率,也不应片面追求不切实际的造林指标[18]。
4.4工程管理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
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工程建设缺少生态补偿等激励机制,工程区相关利益群体对工程建设成效不够关心;工程统筹规划有待改进,工程计划资金管理与工程组织实施相脱节,工程投资水平低、到位难、随意性较大等。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对公益林和商品林没有严格区分,未真正实行分类经营管理,林业生产关系无法理顺。许多地区仍未依法确定山林属权,承包者对林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法律规范和保护,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对林业工程的开展造成影响。
5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策与建议
5.1林业生态建设应以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为核心,合理进行统筹和规划
主体功能区划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重要载体,具有综合性特征。林业生态建设要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进行合理统筹和规划,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两屏三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青藏高原生态屏障要重点保护好多样、独特的生态系统,发挥涵养大江大河水源和调节气候的作用;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要重点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天然植被保护,发挥保障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作用;东北森林带要重点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发挥东北平原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北方防沙带要重点加强防护林建设、草原保护和防风固沙,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实行封禁保护,发挥“三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南方丘陵山地带要重点加强植被修复和水土流失防治,发挥华南和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5.2尊重自然地带规律,科学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地带性建设
自然地理要素(水文、土壤、气候、生物、地貌等)及其综合体呈现强烈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不同的自然地理要素类型适合不同植被群落的生长,形成不同的植被分布。林业生态建设要注重对自然地带规律的认识,秉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科学原则,切忌以森林覆被率作为我国各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指标。必须把地带性原则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尊重自然地带规律,否则产生更大的生态问题。在受季风作用影响的我国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温度水分条件好,有天然森林分布,林业工程应遵循森林分布地带性规律进行植树造林。在我国最北部———北纬50°以上的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应以种植寒温带针叶林为主;在东北东部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应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在辽东半岛与华北地区应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在秦岭、淮河以南以及南岭以北的西南、华中、华东与华南北部的辽阔地区应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在广东、广西、云南、台湾诸省(区)的南部以及东喜马拉雅南坡地区应以热带季雨林、雨林为主。在西北部半干旱、干旱地区,植被类型以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为主,仅在山地的适宜部位有森林分布。林业工程建设应以恢复草原和荒漠植被为主,局部地段可植树,但不宜大面积造林。
5.3建立森林生态服务收费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恢复和建设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但同时应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建立林业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按照“谁收益,谁补偿”、公平合理的原则,一方面受益方向森林生态服务提供方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经济补偿。凡受益于公益林或依靠森林资源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而有直接经济收入的单位(农业、水利、水电、旅游等部门)和个人均属被征收对象,都必须缴纳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费用。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形式设立生态税。为避免开征新税难的问题,由政府职能部门出面,采取在增值税和营业税中附加的形式收取费用,为森林生态服务补偿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5.4规范林地流转制度,提高林地使用效率
林地是林业再生产最根本的资源,是林业可持续经营的基础。林地合理流转是发挥林地效益、改变我国林地效益低下问题的根本途径。随着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首先,尽快制定相关法律规章,确保林地流转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合法性。逐步取消对林地流转的种种限制,并从流转范围、形式、程序等方面进行合理规范,确保林地流转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依托市场,建立完善的林地价格体系。应按照市场规律,尽快研究建立林地市场价格体系,积极推行征占用林地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补偿的新机制。再次,加强对林地流转的监督管理。对于可进行林地流转的商品林地,针对林业生态服务与社会服务功能,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对林地的保护、利用、归属等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职能活动,监督林地是否改变用途,生态环境是否遭到破坏。同时,建立更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林地使用权流转方式,经营模式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属于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地由承包者依法自主决定采用转让、转包、出租、互换等方式进行;属于集体经济组织的林地主要采用拍卖、招标、公开写上的方式进行流转从而激活林地市场。
5.5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林业生态建设是我国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体,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阵地。要响应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宣传教育、制度法规约束等手段切实提高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杜绝“边治理、边污染”等现象,严禁以牺牲森林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粮食增产、经济增长,防止林地大量流失,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