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孩子的方法和经验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5: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小孩子的方法和经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什么是好的课程?有人会说内容要实用,有人会说方法要多样化,有人会说PPT要简洁、清晰,有人会说目标要明确……如果要一一列举,恐怕可以列举出几十条好课程的标准,那么开发课程是否真的要遵守每一条要求呢?
无论是行动学习还是教练技术,都非常强调反思对一个人技能成长及心智发展的重要作用,且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反思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远远比反思结果更重要。课程开发也一样,关注标准远远比遵守这些标准更重要。
下面笔者将与您一起探讨好课程的三个关键问题:传授什么、如何传授、怎样评估。
传授什么
有一个杂技演员,刚进杂技团时非常痛苦,他需要艰苦和长期的训练。杂技动作中有很多翻跟斗的动作,翻跟斗时新演员头上的帽子老是掉下来,但是老演员却很少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个杂技演员和其他新杂技演员一样,试了很多方法,不是效果不好就是太麻烦。后来一天在跟前辈喝酒时,询问才知道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在翻跟斗时鼓起腮帮子,帽子就不会掉了。
故事中“鼓起腮帮子就能使帽子不掉下来”,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技巧,如果新演员自己去摸索,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这样就使学习的效率降低,成长的时间拉长;而如果学习老演员的经验做法,却只需要几分钟就能领会。这种老演员在实际演出过程中的独特经验、独特做法我们称之为“最佳工作实践”,而课程所应该传授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这些“最佳工作实践”,通过培训传授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好的做法、有效的手段迅速传播、迅速复制,使受训者省下痛苦摸索的过程,加速他们的成长。
最佳工作实践是工作中一些有利于提升工作绩效的技巧和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通常来源于实践和经验总结。通俗地讲就是工作过程中,我们所采用的一些有效的“绝招”和“窍门”。
最佳工作实践可以来源于企业内部,也可能来源于企业外部,比如:专业技术、销售技巧更多地来源于企业内部,而一些诸如时间管理方法、高效沟通技巧等管理技能与通用素质,则可以来源于企业外部。对于企业内部培训师来讲,课程开发有时需要提炼内部最佳工作实践,有时也需要借助行业、市场上的一些通用最佳工作实践。如何传授
以上分析让我们认识到培训课程开发的关键之一是提炼、借鉴、传授那些最佳工作实践,而如何传授就成为课程开发需要解决的第二大关键问题。
学习方法不同,效果迥异
如何传授,让笔者联想到小孩学英语的情形。小孩子学习英语经常会出现单词、句子记不住,也不爱说,张不开嘴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小孩子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感觉这很枯燥。最近有一个人开了一家英语补习班叫做“卡通配音室”,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学习方法:店主找了很多经典的英文童话片,消去原声,让小孩子跟着配音,要求声情并茂;为了增加娱乐性,还要求小孩回家后将在幼儿园学到的英语知识教给爸爸妈妈。在这个班上学习的小孩子对学习英语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很快可以记住复杂的单词和句子,而且不易忘记。
讲授、死记硬背的方法既不能激发学习动机,对小孩子的记忆和理解也帮助不大;而配音式的学习更大可能地激发了小孩子的学习兴趣,也使学习的过程变得快乐;而将所学教授给爸爸妈妈,则完成了小孩子从知识吸收到尝试应用的过程,这样加速的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可见,同样是学习,方法不同,效果就完全不同,方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巨大。
认识“经验之塔”
判断传授方法是否有效,首先要清楚人类如何学习、如何获得经验,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E.Dale)1946年在《视听教学法》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的理论,对经验是怎样得来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经验有的是通过直接方式得来,有的是通过间接方式得来,各种经验根据抽象程度的不同可以分成3个大类,10个层次(见下图)。
抽象的经验(塔尖)
抽象的经验在心理学上也可以称为“语言直观”,是指用抽象符号作为媒介去获得事物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语言符号:是一种抽象性的代表事物和信息的符号,简单地说,包括书面语言和口语。
2 视觉符号:通过具有某种意义的图形以及视觉刺激来获得经验,它不是事物的实在形态,是一种抽象的代表,包括图表、地图等。
观察的经验(塔中)
观察的经验在心理学上也可以称为“摸象直观”,是通过观察事物和载有事物信息的媒体间接获得信息。它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 电影、电视:银屏上的事物是真实事物的替代,通过看电视或看电影,可以获得一种替代的经验。
2 录音、广播、照片、幻灯:与电影、电视一样,这些也是提供听觉的与视觉的经验,但抽象层次更高一些,主要能够帮助学员理解,并方便用于培训中的提示和总结。
3 参观展览:这是一种观摩学习,通过观察获得经验。
4 见习、旅游:可以看到各种真实场景和事物。
5 观摩、示范:其本质是通过模仿进行学习,观察学习别人的做法,然后转变为自己的经验和能力。
做的经验(塔底)
做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者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获得,这样获得的经验通常印象更深、理解更透,更容易掌握。这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 参与活动(表演、做游戏):指把工作或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编成戏剧,让学生在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使他们在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去获得经验。参加演戏与看戏不同,演戏可以使人们参与重复的经验,而看戏是获得观察的经验。
篇2
家园如同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 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与家园的共同配合,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主动性。在实践中,我们尽量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搭建适合于家长的联系桥梁。
一、尊重家长,接近与家长的距离。
记得在开学的第一天,我就碰上了这样一位家长,因我刚接手这个班,对班上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这位家长好象对我有点不亲近,放学时,没有跟我打招呼就领着孩子走了。我就跟搭班老师说:XX奶奶怎么这样,她好象对我们老师有一些成见。后来我从搭班老师口中了解到,原来这个孩子是单亲家庭,所以特别调皮,可能平时老师和他奶奶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意见不一致,引起了一些误会。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这个孩子确实跟其他同龄孩子不一样,脑子反映很快,很会说话,有的时候他的表现超出了他的年龄,不象个孩子说的话,而且确实很调皮,每天都有孩子来告他的“状”。一天,他奶奶又来接他了,我主动跑上去跟他奶奶打招呼,当时他奶奶脸上的表情不太好看,以为我要“告状”了,今天枫枫表现不错,在晨间锻炼时,帮着阿姨一起收拾玩具,并在其他活动中也表现很好,做错了事能主动承认,并能虚心接受,他奶奶一听,脸上的表情一下子舒展开来了。他奶奶就和我谈开了,从他奶奶口中得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妈妈就走了,是她把孩子带大的,可能 他奶奶有一种心态,孩子没有母爱了,我要对孩子加倍的爱护,不让他受一点伤害,也许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的孩子特别早成熟,他对大人的言行都看在眼里,导致他平时的行为举动超出了他的年龄,有的时候让人有点不能接受。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我对他奶奶提出了几点建议:孩子已经大了也开始懂事了,平时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他妈妈的一些不是,大人的事情尽量不要让孩子知道,毕竟是小孩子,是非观念不是很清楚,应多培养孩子一些良好的习惯,让孩子知道一些做人的道理,帮助他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等,你们家庭的教育方法应和我们幼儿园的一致。通过与孩子奶奶的几次闲聊,接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奶奶表示配合我们共同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园共育
活动,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友谊,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园互动活动,在我们的教育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1. 亲子活动。
为了丰富幼儿园的生活,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我们开展了亲子体育游戏活动,在开展亲子活动前,我们下发了调查表,结果比我们估计的参与数要多好多培,可见,现在的家长很重视我们所开展的每一次活动。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的热情很高涨,通过活动还体现了互帮互学的精神,使孩子体验到了幼儿园环境下与家长及其他伙伴的家庭一起活动的快乐,促进了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增进了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有利于家园教育同步。
2. 家园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在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我们都下发一张调查表,为的是让家长对我们开展这些
篇3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这种情形稍有好转,但现在幼儿园普遍采取的是按年龄分班的管理模式,每个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到离开幼儿园这段时间,所接触的一直是本班的三十几个小朋友,生活圈子仍是非常狭小的,缺乏接触新环境、新对象的锻炼,致使孩子的个性缺陷仍不能较好地得以弥补。
从2007年10月起,我园结合实际情况和各年龄段幼儿特点实施混龄活动,以加强儿童间的友好往来,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培养健全的人格,优化园本教育资源,建构具有幼儿园特色的混龄课程,使之园本化。
一、研究差异性、合理安排混龄活动
1.混龄游戏活动――尝试和鼓动,超越和发展。
在设计混龄活动时,我们紧紧围绕各年龄幼儿的发展目标来确定混龄活动的内容、方式、时间等,注意活动目标、内容、要求的层次性,以及环境创设的适宜性,使大、中、小班的幼儿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积极地参加活动,都有充分发展的机会。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即将开展的活动内容必然有不同的兴趣点与思维方式,混龄课程就要兼顾差异。
如在《走小桥》的体育混龄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就具有两种层次,为小年龄孩子准备的是较矮较宽的桥,为大年龄孩子准备的是更高更窄的两种中、大号的小桥。刚开始各年龄段幼儿按要求去玩,逐渐的随着他们的模仿和观察能力的增强,并在大年龄孩子的带领和鼓励下,小年龄孩子尝试走中号的桥,再爬爬大号的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玩得很主动,显得很开心。小年龄孩子在模仿大年龄孩子行为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尝试不同的玩法,跨越原有的水平而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2.混龄多元表现创意活动――争论与分享,模仿与跟随。
在混龄多元表现创意活动中,教师的教育目标更多倾向于大一些的孩子,大孩子是学习活动的主角,他们的信息交流、认知冲突、经验分享等方面是小年龄孩子拓宽知识面、在“最近发展区”获得发展的素材来源。
在多元表现创意活动《京剧脸谱》中,大孩子对京剧的几个显著表征知道得比小孩子要多,而大孩子对教师设计的情景问题的回答是多维的,孩子之间对京剧中的主要人物的扮相、手势、动作,有交流、有争论,也有对某些知识点的新发现与分享,而小孩子就在这些大孩子“同伴教育”的影响下,在学习了应该掌握的内容基础上,还能跟随大孩子模仿他们。
这种混龄同伴之间的学习与模仿,争论与分享就是孩子之间差异性资源的利用,这种获得经验和知识点的方式比从老师那儿得来的更有兴趣,内容更加丰富。
3.混龄蒙氏活动――亲融与自然,关爱与被爱。
在混龄蒙氏活动中,异龄之间的互动显得格外明显,混龄活动以各种形式展开,对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和社会性发展的补偿极其有利。
在午睡起床的混龄活动中,妹妹芸芸把裤子前后穿反了。这时思思姐姐发现了这个问题,她过去帮妹妹把裤子脱了下来,按正确的方式给她穿好了,并告诉她:“裤子上的漂亮小花在前面,穿的时候要看仔细。”正是在这些细节中,混龄幼儿之间亲融自然,通过大带小的生活照料,使小年龄幼儿早日学习了自我服务技能,获得了常识性经验,体会到了依恋他人和被爱的情感。而大年龄幼儿丰富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体验着“小老师”、“小主人”的成功感,增强了自信心。
二、注重实效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1.开发幼儿自身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孩子本身就是教育资源,他们的兴趣、欲望、需要、动机不同,对事物认识的角度和理解能力不同。陶行知认为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产业的人;儿童生活是创造、生产,为此他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够去想去思考;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有足够的言论自由;解放儿童的空间,去接触大自然;解放儿童的时间,使儿童做支配时间的主人。在活动中,我们始终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学习。
在混龄游戏《抓蝌蚪》中,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一同捉蝌蚪,共同体验捕捉过程中的辛苦与快乐。打下相互间信任与友好的感情基础之后,幼儿间自主结对开展蝌蚪的饲养、观察与记录活动,有的大班幼儿将自己的内部经验外化为行为与语言,和小班幼儿进行分享;有的与同龄伙伴一起开展饲养活动,更为细致地观察蝌蚪的生活习性与生长变化过程;小班幼儿在这一活动中,对大班哥哥姐姐充满了敬佩和向往,同时也从大班幼儿身上学习到了探索与了解周围事物的方法。幼儿自选蝌蚪,自主观察,主动学习,孩子自身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促进了其个性化的健康发展。
2.利用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塑造幼儿完整的性格。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优化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完整人格的塑造,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我园以环境创设为切入点,为幼儿创设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环境。我们将户外场地划分为跑跳区、平衡区、钻爬区、投掷区等区域,将室内环境划分为生活操作室、科学发现室、创造表现室、角色游戏室等区域(专项活动室),而各个区域则是开展混龄游戏的主要场所。此类游戏是以幼儿园常规性游戏活动的形式展开的,每天均有固定的时间段开展混龄游戏,因此要保证幼儿每天都有与异龄幼儿进行交往的机会。
混龄活动还优化了教师资源,改变了教师的指导思维方式,增长了教师的教育智慧。混龄游戏中包含着太多跨学科的、无法预定的因素。这一现状使教师们打开了一贯独自设计、独自组织活动的封闭方式,与其他教师开始尝试“协同教学”。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后的老师们仅对自己班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甚至对于全园孩子发生的小故事都能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正是有了教师对孩子的了解,才使得混龄游戏开展得更加有效、更加具有活力。
混龄活动的研究引发了教师对幼儿混龄活动的关注和重视,解决了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混龄活动时的盲目性和局限性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混龄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优化了园本教育资源。通过研究,培养了教师自觉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激发了教师在教育行为中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教育资源、追求教育的最大价值的意识,养成了善探索、爱研究的科学品质,从而逐步实现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的改变。
3.整合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幼儿园的发展必须依靠家庭、社区通力合作,家庭和社区起着幼儿园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陈鹤琴曾说:“幼儿园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发挥充分的功效。”在混龄活动中,我们借助家庭社区的作用,与家长通力合作,带领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如我们的三八妇女节活动,可让大年龄孩子和小年龄孩子合作制作“光荣花”到街上、商店、银行等给阿姨们送花,让哥哥姐姐嘱咐弟弟妹妹:看见了阿姨要说阿姨辛苦了,祝你节日快乐。中秋节,组织幼儿带着月饼去慰问武警叔叔,让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为武警叔叔表演节目,和叔叔一起唱“八月十五月儿圆……”,一起吃月饼,看叔叔表演军体操,参观军营,摸摸叔叔的机枪,和叔叔一起做游戏。有的孩子问叔叔:你的家在哪里?你想妈妈吗?你到我家去玩玩,好吗?孩子们在心中萌发了一种亲情,学会关心他人,把叔叔当成自己心目中的崇拜偶像。六一儿童节的亲子活动,是家长和孩子们最快乐、最幸福的日子,表演混龄游戏,哥哥姐姐与弟弟妹妹,以及他们的爸爸妈妈在一起参加游戏,充分地展现孩子们的才华和家长们的关心。
4.挖掘大自然的教育资源,陶冶幼儿美的情操。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我们在冬季玩雪游戏中将游戏分为两个部分,开始部分幼儿自由选择活动伙伴、活动内容、活动材料与活动方式,他们三三两两,有的玩雪,有的打仗,有的堆雪人,有的滚雪球。当孩子玩雪的个体愿望得到满足之后,老师组织了合作游戏――“拉雪橇”,有目的地创设圣诞老人送礼物的情境,使不同年龄的幼儿都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来,自主进行协商和练习,开展搬、运、拉、御、送等身体运动的合作练习,就很好地体现了混龄活动的优势。
类似的活动我们经常开展,让幼儿走出幼儿园到大自然中探寻大自然的奥妙,让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劳动。在这种自然化、生活化、情景化的环境中,年幼的儿童充分体会了家庭般的温暖,也从年长儿童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生活常识和良好的习惯。年长的儿童也无形中增强了责任感和自信心,培养了谦让、团结的良好品性。
如混龄组幼儿手拉手去春游。在去春游的路上,大班幼儿俨然以哥哥姐姐的模样牢牢地牵着弟弟妹妹的手,密切关注着来往的车辆和红绿灯的变化,嘴里时不时地关照着弟妹:“快看红灯呀,等会儿变绿灯了赶快过去!”大班幼儿表现出极强的责任心,有些弟弟妹妹完全没有了平日的任性与吵闹,“服帖”地被哥哥姐姐拉着走。
总之,我园混龄课程园本化的研究,使幼儿的活动空间、教师的创造空间、幼儿园的生存空间都得到了充分发展。但依旧只能说刚刚迈开成功的第一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许多方法和途径需要进一步尝试和探索。如何建构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混龄课程仍需更多的幼儿园和研究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国.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
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的是家庭监护人对自己的被监护人实施的教育。其中监护人包括祖辈、子女的父母及子女的养护人,即:从事家庭教育的教育者对子女的教育[5]。目前,我国主要出现两种典型的家庭教育模式:亲子教育和隔代教育。亲子教育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以爱护婴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潜能、培养婴幼儿早期性格以及行为能力为目的,以脑科学发展为基础的教育模式[6];隔代教育是经济转型的产物,一部分小孩子的父母为了生活中某些原因外出打工或夫妻分离,将自己的子女托付给祖辈照管,形成的一种祖辈养育孙辈的教育现象[7]。
2.类似隔代家庭教育类似隔代家庭是在灾区“后人口再生育”时期衍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指父母生育年龄超过正常父母生育年龄,与孩子年龄差距偏大(年龄差>40),在年龄上类似祖辈与孙辈组成的家庭。在年龄结构上,这种家庭类似隔代家庭,但按家庭代际层次划分,这种家庭依旧是亲子家庭或核心家庭。类似隔代家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介于亲子家庭与隔代家庭之间,但与这两种家庭家庭相比,特征尤为显著:(1)再生育父母年龄偏大,与孩子年龄差较大,这是最显著的特征;(2)地震灾害导致劳动能力退化,造成择业岗位压缩;(3)父母大多小学、初中水平,受教育层次普遍较低;(4)家庭收入微薄,教育支出不足。类隔代家庭家教育既不同于以上两种典型教育模式,又与之有联系,它是在灾区实行“再生育”政策后,衍生的一种介于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之间的一种新的教育现象(如图1),监护类型上主要是父母教育孩子,但父母与孩子年龄却属于祖辈与孙辈的年龄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献,增进对“5.12”地震灾区中出现的类似隔代教育的现状的了解,并以国内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文献为该研究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在综合了解受灾情况、再生育家庭的规模及分布情况下,选取“三川”地区35个村社的再生育家庭,由于灾区文化水平不高,问卷采取一对一入户访问,由笔者代填的方式调查,以充分了解灾区类隔代家庭教育及发展现状。
3.访谈法。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家庭教育情况,以弥补问卷的不足,本次研究还通过政府、村委会综合了解再生育家庭状况,对典型的家庭进行个案访谈记录,以补充问卷调查。本次问卷采用组编的《“5.12”地震灾后再生育家庭人口问题研究调查表》,其中关于再生育家庭发展、教育以及教育期望的问题总计56道。总样本量为166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占四川省再生育家庭总数的5.28%,达到中国五年1%人口抽样调查标准,因此该样本调查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类隔代家庭教育的调查结果
1.“三川”地区类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本研究共发放166份《“5.12”地震灾后再生育家庭“发展+教育”问题研究调查表》,有效卷164份,有效率达98.8%,所有问卷均采用EXCEL与SPSS软件进行统计,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该调查地区的类隔代家庭教育情况。(1)类隔代家庭的基本情况本问卷主要从家庭婚姻组成与家庭经济情况两个大方面着手,进而了解类隔代家庭的基本情况。表1显示:灾区被调查的再生育家庭主要包含原配家庭、重组家庭与单亲家庭,其中原配家庭最多,占问卷家庭总数的81.7%。调查中,再生育母亲年龄在35岁及以上共有157位,占问卷总数的95.7%,41-46岁有106人,占65%;原配家庭35岁以上生育数为131人,所占原配家庭高龄比率为98%;重组家庭所占重组家庭高龄比率约为85%;单亲家庭全部是高龄生育。另外,再生育母亲最大年龄46岁,最小年龄25岁,生育的平均年龄为40.56岁。由此可知,地震导致家庭破碎后,再生育小孩是维系家庭的纽带,对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发挥重要作用(表2)。但再生育母亲年龄普遍偏大,大多数为高龄产妇,经受因年龄过大带来的生育困难后,又与孩子的年龄差距过大,这也将是影响孩子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表3显示:父亲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比重为86.59%,有142户;母亲作为主要劳动力的比重为2.43%,有4户;父母均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有9户。综合父母均为主要劳动力的家庭得出:父亲是家庭主要劳动比重为92.07%,母亲是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比重为7.93%。从家庭职业状况看出,父亲务工比例达到50%,其次是务农比例达36.24%;母亲务工比例为18.89%,务农比例为50.6%,其他待业比重也比较大最高达32.32%。另外,74.39%的家庭认为当前家庭收入比灾前减少(表4),经济支付能力减弱,经济条件明显下降。这说明灾后家庭经济变化确实很大。再生育家庭中父亲是主要劳动力,并且多外出务工,其次是务农,经济来源主要靠父亲赚钱维持;母亲主要在家务农的同时,还要负责照看与抚育孩子。地震灾害造成家庭经济条件下降,支付能力减弱,家庭经济来源本就单一且单薄,但灾后重新抚养孩子的后续费用又给家庭经济增加了重荷,所以孩子的家庭教育投入并不乐观。(2)类隔代教育施教者的基本情况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行为的指导者[8]。因此,作为施教主体的父母各方面因素对孩子的成长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表5可以看出:再生育家庭中父母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35岁以上占95.7%(表1),与孩子年龄差普遍偏高。由此可知:在再生育地区类似隔代家庭教育普遍存在。文化程度方面,14.02%的母亲是文盲,35%左右的父母是小学水平,41%左右的父母是初中学历,高中及以上仅占15%左右,施教者文化水平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水平,因此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主要工作方面:父亲外出务工占50%,务农占35.3%,主要是母亲在家照顾小孩,95.1%的母亲除了照管孩子,还要做家务和务农,大多数都比较繁忙。(3)类隔代家庭教育观念的调查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是家庭所有教育因素的根本动因,它直接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行为[9]。本次调查主要从父母的教子观与养育观入手,进一步了解再生育家庭的教育现状。通过对表6数据分析得出:①再生育家庭中,62.80%的父母教子观比较理性,但35.37%的父母依旧会溺爱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可能与灾后得子的不易有关,但这样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并不好;②40%左右的父母对孩子早期教育意识淡薄,并把希望寄托于幼儿园或学校教师;③有84.76%的父母认为学校教育更重要,认为孩子的教育关键靠老师,进而忽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表6得出:父母在早期养育孩子过程中,最关注的是营养和身体健康,最大比重为40.24%,其次是对孩子的倍加爱护,比重为25%;关注身心发育环境的比例只有14.02%。这说明灾后父母深知生命的来之不易,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健康,这样难免会忽视孩子以后的心理健康。(4)类隔代家庭教育行为的调查关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行为调查,本次问卷与访谈设计主要包括教育知识来源、教育方式、教育时间以及父母教育期望几个方面。在家庭教养知识来源中,从图2可看出,电视和书籍是父母获取养育知识最重要的途径,比例分别为84.73%和82.93%;其次,就是与其他父母交流经验的比例为82.05%;比例最低的为从医疗人员或专家获取,经常交流的仅为5.49%,从不交流的占53.05%,有时候交流的比例41.46%为六种教养知识来源的最低值。这说明大部分父母从电视、书籍、与其他父母进行交流经验获取教养知识,而通过面对面的与医疗人员,或专家进行交流较少。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父母让小孩经常与附近小孩玩耍的比例最高,为64.02%;父母或家人普遍是在空余时间陪孩子占53.05%,还有15.85%的从不给小孩讲故事。孩子的时间大部分是在看电视、与小伙伴玩耍中度过。由此可见:由于父母忙于务工或务农,和孩子相处时间并不多,给小孩进行家庭教育的机会较少,感情沟通自然也不多。表9显示:类隔家庭中坚决制止孩子不良行为比例最高,达到55.49%;注重思想影响的父母也较多占54.27%教育注重物质提供的比例较少,仅18.29%;而有时或经常担心孩子叛逆期心理发展与教育比例偏高,共占70.12%,且对孩子未来发展有一定的担忧。由此看出:父母对孩子的育多是坚决制止,并试图希望用自己思想品德去影响孩子,而不是和孩子对面沟通,进而引导孩子。由于文化程度和经济情况的限制,很多父母开始担忧孩子叛逆期的心理健康及教育。从表10中父母对再生育小孩的期望可看出:由于受地震灾害的影响,37.19%的父母希望子女平安健康,对其期望值降低,但大部分父母(57.93%)还是希望孩子有高的成就;59.14%的父母认为孩子至少上完中学;第三,高达92.07%的父母希望孩子接受更高教育水平,最好能上大学;孩子接受更高教育的支持率较高;也有57.92%的父母认同掌握一门技能很关键。由此看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都希望孩子功成名就,但这种高期望难免会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真实想法以及心理动态。
2.“三川”地区类隔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6年前政府出台的“再生育”政策,使灾区很多家庭因新生儿诞生而重获希望。而如今,这些孩子已经步入幼儿教育阶段,随之又衍生出一系列家庭教育问题,又大大消减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分析,本研究归纳出“5.12”灾区类隔代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严重的年龄差易产生代沟父母与孩子存在严重的年龄差,是类似隔代家庭的重要特征,也是类隔代教育存在的核心问题。从上文调查分析我们得知:再生育父母与孩子年龄差普遍偏大,平均年龄差为40.56(见表1)。在当地正常家庭中,他们本应该是快做爷爷奶奶的年龄,但现在又重新开始做小娃娃们的父母,其中的尴尬与辛酸可想而知。如今,这些孩子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与同龄的小伙伴对比,他们会经常疑惑:为什么别人的爸爸妈妈既年轻又漂亮,而我的父母却这么老,反而像其他小伙伴们的爷爷奶奶?再生育小孩与小伙伴间的对比,难免会增加心底的落差或自卑,甚至有些孩子因父母太老不愿让父母来学校接自己,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的偏见自然加深,进而从心底开始生疏。伴随孩子的成长,父母却越来越老,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由于年龄差距太大,孩子不愿与父母分享心事,父母与孩子的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因而父母对孩子越来越不了解。因此,这些父母们普遍开始对孩子未来的教育忧心忡忡。案例1:在北川再生育家庭中,43岁的福XX是一位再生育母亲,现在的娃娃才3岁。她22岁时生的第一个孩子,如果不出意外现在应该23岁,她应该也快要抱孙子了,但是地震夺去了她第一个孩子,丈夫也在地震中受了伤,所有的美好在那一刻瞬间崩塌。当问及孩子的家庭教育,福XX最担心就是类似隔代教育的问题:“随着(娃娃)年龄的增长,我们岁数也大了,跟这个时代,有点落后了;我就是希望暑假呀,寒假呀,她可以到外面去培训一下”。她的担心应该是每个“再生育家庭”都面临的问题。社会在飞速发展,正常的代际之间尚且存在不小的代沟,何况是类似隔代。如何了解孩子的内心,如何满足孩子的需要,如何制定孩子的教育规划,未来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等,无不是再生育家庭父母将面临的难题。(2)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82.05%的父母通过和周围亲人或邻居交流教育经验来进行家庭教育(图2),缺少科学系统的家教知识。父母多年前的成长环境不同于现在的教育环境,因此,之前的世界观与现在的教育观自然会有差异,即使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教育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每个孩子的性格、、智力水平各有差异,家长也应以科学的态度,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采取适合的家教方法。从表9看出,大部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对孩子不该做的事情会坚决制止,只希望孩子温顺乖巧、听话懂事,而不懂得对孩子进行创造性的引导,这样很不利于孩子早期智力开发。另外,这些父母受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水平,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表5),他们由于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教育观念陈旧,只重视学习而忽视孩子性格成长,甚至认为父母负责孩子衣食无忧就算尽责,教育最关键要靠学校和老师(表6)。这种重知识轻心理成长、把教育责任推给学校老师而忽视家庭教育意识的观念,非常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及性格健全成长。(3)缺乏情感沟通与引导通过上文分析得知,74.39%的家庭认为当前家庭收入比灾前减少,加上再生育的孩子,家庭经济负担更加严重。但由于灾后得子的不易,父母对孩子更加疼爱,大部分家庭更注重孩子营养健康,还会尽力满足孩子物质要求,因此大半的父母都是外出务工或忙于务农。由于这些父母白天忙于工作或农活,无暇顾及孩子,陪孩子的机会自然很少,更不会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据调查,96%的孩子都是在看电视、与同龄小伙伴玩耍中度过,与父母有很少的情感交流,孩子只能将内心的苦闷或问题放在心里。就在父母为孩子生活忙于务工、务农、赚钱养家,难以权衡教育与工作的过程中,他们满足了物质需求,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由于自身素质有限,父母在空闲教育孩子时,态度也是比较简单并缺乏耐心,要么不管,要么明令禁止,缺乏沟通性引导。父母从来不会像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孩子也不会向父母吐露内心烦恼,这样孩子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就会越累越远。长久之后,孩子对父母没有情感依赖,很容易导致他们性格孤僻自闭或冷漠,亲情意识淡薄。(4)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灾后得子,让再生育家庭再次有了生活的希望,但孩子的教育开支则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于是他们大部分外出务工,时刻忍受社会上不公平待遇与歧视的目光。他们想改变现状,但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限制,他们只能将使命寄托于下一代身上,对孩子寄予较高教育期望。调查显示:高达92.07%的父母希望孩子接受更高教育水平,最好能上大学,出人头地,为家庭增光添彩。家长只顾将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他们不惜一切教育开支,教育投入越多,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就越大,使得家教成为以适应社会为目的本位教育。这不仅使孩子不堪重负,还忽视了孩子品德、责任感的教育,延误了孩子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的形成与培养。过高期望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剥夺了他们五彩斑斓的童年,很易造成致孩子厌学甚至心理畸形发展。即便孩子达到预期期望,也只能适应社会,缺少道德责任感的人也未必是可造之材,未必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四、讨论与展望
篇5
一、动漫对孩子们成长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了解动漫的概念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动漫”源自“画面在平面上展示动态效果”,它将动态漫画的概念和数码合成技术、高科技光学材料相结合,在四维空间技术中融入生活细节和运动魅力,让人获得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动漫文化无论是从情节上还是画技上,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大多数动漫里的人物集智慧、美丽于一身(如聪明的一休,巴拉拉小魔仙),能极大地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从而达到身心的愉悦和放松。大家可以看到:小朋友的生活中到处充满动漫卡通,衣服、玩具、餐具……随便问个小孩都能说出“哆啦A梦”、“天线宝宝”、“猫和老鼠”、“花园宝宝”……可见动漫对孩子们的影响之大。动漫一直陪伴孩子们从童年至少年甚至成年。优秀的动漫卡通可以帮助孩子感知世界和认知世界,对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积极的影响。
二、动漫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动漫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当代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体的一部分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体现。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动漫卡通、引导动漫文化时尚,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具体到幼儿美术教学中,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动漫卡通形象许多都是虚构的,其中不乏运用了变形、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如《愤怒的小鸟》里的各种小鸟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猪八戒运用拟人手法,《花园宝宝》里各种角色的拟人化,而这些正是幼儿美术表现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与形式,更能反映孩子们这一阶段的思维与技能表达的特点。
2.动漫卡通形象简洁生动,表现出事物的突出特征,有利于孩子们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如:孙悟空的猴脸、精瘦的体形,猪八戒的猪鼻子、大耳朵和大肚皮,这些突出的特征便于孩子们一下子发现和掌握,并从中了解到只要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特征就掌握了其基本的东西。这些对孩子们以后观察事物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孩子们的绘画也有帮助。
3.动漫卡通故事孩子们都很喜欢,津津乐道,不仅有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且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任孩子的思绪自由驰骋,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展。绘画正是孩子们想象表现表达的最好途径、最好方法之一。如《愤怒的小鸟》中这些小鸟住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今后又将去哪里,又会经历哪些磨难?这些都会引发孩子们的想象和思考。
4.幼儿园美术教育还承担着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和审美情感的任务,大多数动漫卡通故事中一般都蕴含着正向的主题和丰富的情感。如日本动画片《哆啦A梦》,这部动画片完全就是一个对未来机械世界的憧憬和幻想,充满了创新和想象,而且很生活,一个叫大雄的孩子和他的机器猫及几个邻家的孩子共同成长的故事,有生活,有思想,有品质,没有暴力,有爱,有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有克服缺点的方法,有幼儿丰富而真实的内心世界。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让我们看到动物也有情感,它们机智,它们在普通的生活中充满了情趣,故事结构紧凑,告诉我们要勇敢,要坚强,要懂得幽默、热爱环境、热爱生活、热爱和尊重他人。《西游记》里孙悟空聪明、机智、勇敢和执著,这些良好的品质都是孩子们应该学习的。这些都为孩子从小建立健康、积极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动漫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1.动漫题材的产生
这么多的动漫,我们应该选择哪些来作为教材?
第一,要了解孩子们的关注点和兴趣所在,我们就要走近孩子,了解最新的动漫信息。于是我们分两步走:一是调查孩子,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最近的关注点;二是追随孩子的兴趣点,和孩子一样去观看了解相关的动漫。通过调查了解,我们有了第一手信息:如《铠甲勇士》、《巴拉拉小魔仙》、《大耳朵图图》、《花园宝宝》、《喜羊羊和灰太狼》、《西游记》,甚至还有动漫游戏《愤怒的小鸟》,等等,都是不同年龄段孩子喜欢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动漫都拿来作为教材,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筛选了。
第二,分析众多动漫的主题与内容,选择出来的动漫必须符合几个条件:①主题积极、健康,对孩子起正确的导向作用;②与孩子的生活比较接近,或者有关联,或者有一定基础;③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孩子表述和想象表达;④动漫形象鲜明、生动、可爱,有利于创作表现。最终,我们选择了《西游记》、《愤怒的小鸟》、《花园宝宝》分别作为大班、中班和小班的教材。选择这几个,我们还有这样的考虑:《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传统和经典的代表;《愤怒的小鸟》是当前比较热门的网络游戏之一,是时尚的代表;《花园宝宝》全剧角色几乎没有台词,只有旁白和解说,但都是孩子生活的再现,可以说是幼小孩子的代表。我们就是想从多元的角度来考量我们的选择,实践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2.动漫元素的选用
动漫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漫长、人物众多,到底怎么运用,这面临筛选的问题。纵观动漫,我们从故事内容情节、动漫形象、表现手法、想象空间等方面去充分挖掘,从不同的动漫卡通片中选择不同的元素为我所用。在不同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动漫元素,如在《西游记》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其经典的故事情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孩子创作连环画;在《愤怒的小鸟》中,我们既让孩子了解动漫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又让孩子想象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小鸟,以及在它们身上发生的故事;在《花园里的宝宝》中,我们主要借助可爱的动漫形象,引导孩子进入情景为角色打扮美丽的花园。
3.动漫在教学中的实施与运用
篇6
关键词:卫生习惯;健康教育;正确洗手
1问题的提出
夏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防止幼儿“病从口入”,幼儿园高度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针对当前的手足口病、水痘、甲型HINI流感的流行,加大了对孩子洗手常规的重视。勤洗手是防止疾病传播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很多疾病都是通过手部接触传染的,而预防幼儿生病的最好方法是彻底做好清洁的功课。由于幼儿认知发展的限制,缺乏对卫生、细菌、疾病等相关概念及因果关系的认识,加之病菌特殊的存在方式,导致幼儿对手的卫生与疾病的引发等关系认识不清,常常觉得洗手麻烦而不认真洗。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懒惰性强。在幼儿园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这些问题和困惑,让幼儿
良好的行为习惯难以延续和养成。
2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教育要保教结合,寓教于一日活动之中。还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健康,有效的教育是用适宜的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去改变自身的不健康行为,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理解洗手的重要性与作用,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帮助幼儿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但也是十分娇嫩的时期,如不养成良好讲卫生、爱清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就会给其健康成长带来危害,影响身体健康发育。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都是在平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自然养成的,因此幼儿健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样充分说明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每年的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保持正确的洗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有效预防传染病传播与感染的措施之一。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不及时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导致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十分重要。
3现状调查
我们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出幼儿不勤洗手存在下列几个因素:①不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没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②洗手时敷衍了事,稍微洗洗、擦擦就完事。③认为手没黑就很干净。
4分析原因
因为很多幼儿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也不理解洗手的原因。这种现象往往使得幼儿误认为讲卫生是为别人洗手似的,根本不能变成幼儿自己的自觉自愿的行动,更谈不上将讲卫生变成自身需要的行为习惯。因此,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必须让幼儿明白讲卫生的道理。
5实施过程与途径
5.1以积极的教育方式“引导”幼儿讲卫生习惯的养成
如何鼓励和引导幼儿自觉、自愿地认真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呢?这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免疫力相对比较薄弱,但是幼儿期是学习和养成正确洗手方法的最佳时期。教给幼儿并使其学会正确洗手方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传授给他们自我保护的技巧,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首先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要洗手?让幼儿仔细观察经过显微镜放大的细菌的图片,同时介绍了许多传染病的病菌,告诉孩子们有一些传染病的病菌就是通过口腔传染的,如果不勤洗手,就很容易把病菌带到口腔里,然后进入体内,我们就会生病。让幼儿知道手上的细菌是很小的,一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看上去不脏的手也需要洗干净,这使幼儿容易接受,就明白了为什么手看上去不脏,也要洗手后才能吃东西的原因,从而有了自主洗手的意识。
幼儿年龄小,对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并没有很多认识,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通过讲故事、说儿歌运用图片、游戏等丰富幼儿关于细菌的感知经验,利用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幼儿明白不好的习惯会给人们带来危害,良好的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对个性的发展和优良品质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为了避免幼儿洗手时的“应付”现象,在幼儿园盥洗室内张贴了洗手流程示意图,创设丰富形象的“湿、搓、冲、捧、擦、洗手六部曲”环境,逐一给孩子讲解正确洗手的六部曲。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将袖挽起,要用流动水和香皂洗手,先用水将手弄湿并在手上完全搓开,用力搓动双手10s~15s,使双手和手指表面产生摩擦。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搓出泡沫,让手掌、手背、手指、指缝、关节部位等都沾满,然后反复搓揉双手及腕部,再用流动水冲刷干净,直至手上不再有肥皂沫为止,用生动直观的讲解提高了幼儿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教育幼儿不要把水龙头开得过大,千万不可以玩水,那是浪费水资源,教育小朋友知道节约用水。
幼儿天性好玩、好动,两只手不停地动来动去,因而洗手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工作中总结了几种快乐洗手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①依据洗手的步骤和要求,通过朗朗上口的《洗洗小手真干净》童谣儿歌:“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洗洗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间指缝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净了”。让幼儿学习并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把枯燥的洗手变成了有趣的游戏,孩子们边念儿歌边洗手,洗得非常干净。让洗手环节趣味化、游戏化,通过动作表现歌曲内容,表达自己对歌曲欢快的感受,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②在画手形图的情景中将颜色在手形中涂满,并尝试使用不同的涂色方法表现洗手时的状态,激发幼儿喜爱洗手的情感,促进正确的洗手方法的养成。③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抓住幼儿心理,贴近幼儿生活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关键,如,《小兔宝宝生病了》以图画故事采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故事当中,初步了解讲卫生的重要性,采用提问、讨论等多种互动形式,既发展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又拓展了幼儿思维。④搓泡沫游戏,和孩子一起玩搓泡沫,看谁把泡沫变黑或变多,同时有意识地与孩子讨论“为什么脸盆的水变黑了”,使孩子由于感到有趣逐渐过渡到自觉地去做,原来复杂繁琐的事情,也可以在快乐中完成。⑤结合孩子好模仿的特点组织幼儿学习“洗手操”,通过“洗手操”的学习,幼儿不论是在园或在家,都能用正确的洗手方法认真清洗手了。
对待幼儿平时的生活卫生习惯的教育活动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心人,并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正确的加以引导,只有这样孩子们才更感兴趣,同时也达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练习法、示范模仿法、故事引导法、榜样激励法等,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洗手习惯。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玩玩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教育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手、勤剪指甲能够清洁双手、消灭细菌,避免疾病的传染以及由病菌引起的各种病症,有利于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防止病从口入,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卫生小常识。不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的采取游戏化、生活化、体验化、巩固化等策略,来调动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认真、自觉洗手行为的形成与巩固。让幼儿不断地反复和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认知、体验和经验,逐渐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
为了迎接世界洗手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园开展了“快乐洗手,健康成长”世界洗手日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开展“世界洗手日”宣传活动,利用图片和故事的形式对幼儿进行讲解,让幼儿了解洗手的必要性;二是评选卫生健康好宝宝,开展争当“卫生健康好宝宝”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教育。三是组织洗手实践活动,开展“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活动,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2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以身作则,形成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家长座谈会、
家访、电话访问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生活常规及卫生习惯的要求和教育方法,掌握幼儿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和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以及幼儿不良生活卫生习惯的弊端。向家长发放卫生习惯调查表,掌握幼儿在家的卫生习惯,要求家长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各方面的良好常规及卫生习惯,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原则,需要持之以恒。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孩子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都较差,需要不断地督促、提醒和检查,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得到不断强化,逐步形成自觉行为。家长们耐心地告诉幼儿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因为手上摸了许多脏东西,在吃饭前不洗干净,吃进肚子里就会生病,肚子就会长出虫子来。”小孩子一般很容易明白这样的道理,便会愉快的去洗手。家长和孩子共同协力养成洗手的好习惯:①和宝贝做洗手的游戏。②父母给孩子做好榜样,如,父母在饭前和孩子一起洗手。③让洗手环境方便幼儿使用。④用照片做示范,把洗手的过程用相机拍下来贴在墙上供幼儿参考,家长也可以给幼儿当作故事讲解。最关键的问题是家长的督促,幼儿往往几天新鲜,并不能长期坚持,在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提醒,同时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幼儿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只要持之以恒,就会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使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在家庭中得到强化,把洗手的好习惯带到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个地方。让家庭发挥它的教育优势,手牵手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让我们更加有效地提高家园合作,进一步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6实施效果
篇7
指导孙子制订暑期计划
凡事都要有计划,有计划的生活才能有意义,尤其是小孩子,从小就要约束规范他們,而通过制订计划,能够很好地给予孩子生活有规律、学习有条理的概念。
孙子一直在我这里过寒暑假,现在,他已经是一个4年级的小学生了,他父亲为他报名参加了暑期英语补习班,要我这个当爷爷的帮忙接送,我自然当仁不让,但我觉得孩子光学习不行,还得全面发展。
去年暑假,我就让孙子去游泳。当然,我也去,咱們爷孙俩一起锻炼。媳妇还提出,要让孙子学着做一些家务,比如,帮助奶奶拣莱、洗碗等。总之,学习、锻炼、做家务等等事项都要列进今年的暑假生活里。
要说这暑假计划,不仅要包括每天的作息,比如:每天做三个小时作业,看三刻钟电视,每周三下午去游泳,还得安排一些特别的活动,比如:去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去社区当两次小志愿者,外出旅游一次等,务必要使整个假期生活有收获、有意义。
怎样让孩子依计划而行?
孩子总归是孩子,有时候会调皮耍赖,为了让孩子乖乖听话,也需要一些手段和方法。
必须和孩子一起制订暑假计划,而且由孩子工工整整地誊写出来。让孩子参与制订计划,他才会对计划有认同感,而没有别人强加在他头上的感觉。
和孩子商定一个计划“试运行期”。试运行期的作用在于观测计划的可行度,有些作业孩子明明半个小时完成不了,那么就放宽时间。有的明明20分钟就干完了,也别让孩子在那里磨蹭。“试运行期”的设置,可以加强孩子对计划的重视程度,并培养孩子行事严谨的作风。
配套奖惩措施。做得好有奖励,比如:可以额外看一场暑期3D电影。为了让孩子远离电脑游戏的影响,别以多玩半小时电脑作为奖励。
不按计划执行的当然要惩罚,但是,惩罚也要掌握分寸,真的把孩子的兴趣罚没了,他索性破罐子破摔,撕毁计划书,这也不成。惩罚要明示在前,比如:连续三次不按时完成或者耍赖,就罚掉某次活动或小奖品。
和孩子一起读经
丛聪
他們的好做法——
事例一
小外孙今年要上小学了,很聪明可爱,这是他最后一个没有作业的暑假。以往,数学、英语都学了一点,在这个暑假里让他再学点什么呢?我筹划再三,决定一起读点经吧。
这经,不是《圣经》,也非“佛经”,而是中国人自己的“经”,四书五经等古代经典。六七岁,是对孩子进行经典教育最好的年龄,孩子的独立意识不强,加上记忆力惊人,没有上学的束缚,也没有繁重的家庭作业,可以比较从容地、有兴趣地选读。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是一脉相传的,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人之善心、信心和优秀品性是在幼小时培养的,习一点“礼”,讲一点“仁”,懂一点“诚”,学一点“信”。孩子的言行举止也会通过经典、义理的熏陶而逐渐变化。
现在的小朋友对电视、计算机的依赖相当严重,减少这两种传媒的影响,不妨读经,借着潜移默化,既可丰富知识,又能陶冶性情,何乐而不为。
从儿童的接受心理看,首选《庄子》,先编成故事,那只神奇的大鹏肯定会吸引孩子的兴趣,可以告诉他,无论我們做什么事,都离不开环境、社会和其他人的帮助,大鹏多么大,多么强,但离开了风,就飞不上天。然后,可以从《论语》、《老子》中选一些明白易懂、琅琅上口的段落,如“学而时习之”、“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等,学点古诗文精华,读读《笠翁对韵》,顺便与孩子练习对联,以此来提高读经的趣味和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经典仿佛是充满智慧、阅历丰富、德高望重的仁慈长者,要孩子完全理解老人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懂不懂并不重要,只需要寻求一种似曾相识的归属感,和经典做朋友,经典会告诉我們如何做人、做事。长辈带头,一起读经,形成良好的风气,日积月累,让孩子在经典的熏陶下更聪明可爱。
暑假可以带孙辈干什么?
带孩子回老家,或者去旅游,也可以去农家乐,体验一粒一粟来之不易。
有的老人喜欢书法绘画,或者自己在学习钢琴、古筝,可以和孙辈一起练字弹琴。
体育锻炼不可偏废,暑假正是锻炼的好时机。
培养孩子做家务,根据不同年龄段,可以安排孩子做菜、洗碗、扫地、擦凉席等。
利用假期,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朱亚兰
事例二
转眼到了七月,孙女又要到我們这里来过暑假了,我們老两口赶紧将空出来的房间打扫一番,准备迎接小孙女的到来。
去年暑假,念完幼儿园大班的孙女到我們这里来过暑假,刚送来的时候,瘦瘦的,像麻秆一样,媳妇说她特别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碰。而儿子媳妇平时忙于工作,也顾不了太多,所以,孙女吃东西没规律,零食不停嘴,正餐没胃口。我們当爷爷奶奶的自然要想办法解决孩子不好好吃饭的问题,在这件事情上,我們可没少动脑筋。我們去儿童医院询问了医生,也找周围的老朋友学习经验,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吃饭。
通过学习了解,我們一一实施办法,首先,不给孩子吃零食,让她吃饭的时候有胃口。还有,做饭的时候,让孩子当小助手,比如做凉拌莱、番茄蛋花汤的时候,让孩子帮忙加作料、打蛋等等,这样,孩子对自己做出来的饭莱就很有兴趣,吃饭的时候特别香。
孙女还喜欢画画,她爷爷还想出了画画、吃饭相结合的好方法。她爷爷将米饭盛在盘子里,好比一张圆圆的脸,然后,用莱肴作画,比如,豇豆是眉毛、肉圆当眼睛、番茄是嘴巴等等,小孙女吃得可带劲呢!
吃完饭,爷爷还让小孙女把当天最喜欢的那道莱画出来,这样,通过画画,让孙女爱上吃饭。
去年暑假过完,小孙女的体重增加了,脸都变圆了,像个红扑扑的小苹果。儿子媳妇都惊讶得很,连连问我們用什么办法纠正了孩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我們老两口也非常得意地传授经验。
又一年暑期来临,小孙女又要来到身边陪伴我們,我們自然要担负起做爷爷奶奶的责任,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回老家看看
易樊
事例三
读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总不免唏嘘再三。
虽生于海上,长于沪渎,但真正土生土长的老上海,能有几个?那根,或在天南;那心,或在海北;那情,或在大江两岸。曾记否,“亲不亲,家乡人,甜不甜,家乡水”,那一笔依依的乡情,如同醇厚的黄酒,浓得化不开。
江南的莼莱、松江的鲈鱼,引来的是游子的乡恋,那么,趁这七月、八月的闲暇,何不带上老伴、孙辈,回老家看看。
乡村的风光虽不迷人,但清澈的水、微醺的风,足以娱人;那糯糯的乡音、悠扬的山歌,足能释怀;淡烟清岚,是节能的空调;土莱糙米,是健康的保证,更可宝贵的,槐树荫下,泡一壶凉茶,约三五老人,聊聊别来无恙,侃侃儿女短长,不亦乐乎,回味祖宗遗风,触摸民情风俗,可歌、可舞,可吟诗、可作画,亦可与孙辈同乐,与山水尽欢。
炎炎夏日,在乡村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和天伦之乐,不亦快哉。
小提醒:这样做可不行
孩子的暑期生活没规律,由着孩子晚上看电视、早晨睡懒觉,还认为:“平时学习太辛苦了,暑假就多玩玩、多睡睡也无妨”,其实,孩子的暑假生活有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开学后的学习生活。
让孩子专心于学习,别的事情都别管,在生活上大包大揽,丝毫不注意孩子自理生活能力的培养,小皇帝、小太阳就是这样造成的,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篇8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摇篮,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是家庭教育的载体,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如何在观念上、机制上、制度上进行调适和创新,是我们一直探究的课题。这几年,学生、家长、教师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是在信息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家长的教育背景也有很大的不同,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年轻化和高学历化,普遍出现了未婚的独生子女教师指导独生子女家长的新情况。我们坚持把组织和开展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作为学校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决定和上海市两个《纲要》的重要内容,转变观念、落实措施、锐意创新,用全新的理念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现代家庭的变迁告诉我们,当孩子走进学校大门,成为学生时,他们由家庭产生的原始情感开始发生裂变和飞跃,他们的态度、动机、信念和价值观在学校、老师、同伴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这其中,家长、教师、同学、朋友及社会各个方面都对学生的成长发生或多或少的作用,他们都在学生独特的生活背景下成为教育影响学生的力量。而家庭教育则是影响孩子,特别是年龄较小孩子的主要因素。认真研究今天家长的情况,与过去相比,出现家长年轻化、高学历化、对子女高期望化的倾向。这个现象的出现,给学校家庭家庭教育指导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学校家庭教育需要及时转变观念,探索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新的载体和途径已经成为今天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当务之急。
一、重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具有无可争议的地位,作为一个整体,家长在学校教育中同样具有特殊地位。虽然孩子进入学校,教育孩子的主体力量发生了变化,但是这并不等于家长已退出对孩子的教育,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仍然在影响或者左右着子女,有时候家长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受教育水平往往影响一个孩子和家庭的命运,所以今天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已经成为家庭的主要投资方面,对教育的需求已经成为家庭的第一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认为家长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家长对教育的关注、投入等都应该融入学校教育整体构架中。因此,在开展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时候,我们强调“三个不能忽略”:不能忽略家长的作用;不能忽略研究家长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忽略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以便把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和投入与学校教育同步。在安庆幼儿园,为了让家长对幼儿的教养有更加深入的体验,他们设立了“轮值协理园长”制,协理园长由家长担任。这些家长不但要主持家委会会议,参加对园务工作的管理,而且要参加对家长学校计划的编制。家长通过参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对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升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又如,闸北区三中心小学把学校的“阳光教育”理念运用到家庭教育的指导中去,赋学生的家庭成长氛围以阳光;同时该校实行的例会制、听证制、参政制、表彰制等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制度化、规范化;他们的品牌项目“义卖活动”“母女学校”“亲子银行”等新型家庭教育指导载体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从整体上提高了指导活动的效果。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不但可以增加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便于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教育方法,提供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模式,促进家长教养方式的转变,而且对于发挥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作用,认同学校的教育,改善学校、家庭的关系都有积极意义。
二、教师、家长要成为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伙伴
教师与家长关系的存在是以学生为纽带的,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过程中,思考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时,关键在于看这种关系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今天,在合作学习、建构主义、活动教学、多元智能等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越来越多地进入教师和家长视野的时候,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子女所经受的教育,主观选择的倾向显得越来越明显。教师单向的、传授式的、高高在上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已经不适应家长的需要。同时,在二期课改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光是传递知识,还应该成为学生的指路人、学习指导者、共同学习的伙伴。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与家长应该更多地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从而成为真正的伙伴关系。今天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大多摒弃了传统的观念,他们有许多适应时展的科学育儿方法,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此,开展家庭教育要鼓励教师与家长积极沟通,吸纳家长教育孩子的真知灼见,丰富和完善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根据我们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解,许多基层学校结合校情,努力创设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新机制,把家长请进来,让他们了解、熟悉学校教育活动的制度、内容、形式,从而在参与学校教育的实践中提升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我区金鹭幼儿园进行了家园共育的探索研究,他们通过家庭亲子游、亲子合唱团、家长品评会、家园联系册等多种载体创造家长广泛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平台,教师与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促进了相互之间的尊重、理解、信任,也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协作、相互依靠。在芷江中路幼儿园,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以“多样性、针对性、互动性、主动性”为鲜明特征,以“人性化、个性化”为主要支撑的家教指导特色。该园对!—"岁孩子家长的合理喂养和亲子关系的指导,他们开辟的“小龙人亲子苑”,编写的《芷江园报》等都从不同的角度以家长为伙伴,学校和家庭共携手,为孩子创设成长的新天地。
三、要重视家长、子女的共生关系
子女与家长是一种血缘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保持、发展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共生就是指人的生成与生态情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应该尊重、理解这种关系,并努力促使它发展成为父母子女和谐共处的精神家园。从生态理论相依性的特点出发,研究家庭中父母子女共生的现象,倡导在家庭中形成协同发展的模式,对于家庭和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我们要认识在家庭层面,孩子与父母相互交流、孩子与家庭成长环境、孩子身心发展与个体的自然节律都是共生共长、互为补充、互为依托的关系。因此,家庭教育指导要关注学生不同于他的同学、不同于成人的学习、行为方式,尊重其独特的脑工作机制和品德成长模式;引导家长以开放的心态尊重、理解、认同、接纳孩子的想法、行为,从而保证孩子有一个心理安全的成长环境,保证孩子取得身心动态平衡,为释放他们的潜能创造条件。风华中学在创设新型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模式的过程中努力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办学特色,他们给家长办讲座、开座谈会、举办专家咨询,千方百计地引导家长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家长运用心理方法分析子女的情绪、态度变化,引导家长运用心理技术解决孩子遇到的烦恼,努力构建父母子女共生的成长环境。通过该校的不懈努力,该校的教育质量不但每年攀升新高,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也明显提高。显然,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引导家长创设符合孩子视角的家庭文化环境,提供蕴含孩子意愿、想法的活动,让学生与家长共生共长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对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显得更有意义。#p#分页标题#e#
四、要发挥文化“反哺”的积极作用
篇9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实验区校申报的通知的相关要求,我校承担了《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学生不良个性的表现、成因与教育对策的研究”,本课题从2007年10月开始到2010年1月结题,用了两年有余的时间进行研究,我们获得了一些成果,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学生心理健康扭曲的成因和有效对策。学生不良个性的表现情况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关于成因方面有多种因素: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本次主要谈一下家庭教育的问题。
1 中学生目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学习类心理问题
1.2 情感类问题
1.3 社会适应问题
1.4 人际关系心理问题
这也是中学生中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烦恼。
(2)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
(3)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给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
典型个案1:某某,男,初二,父母不和,对母亲不满,经常和母亲闹矛盾,听到她的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了之再也不回来了,可看到她瘦倦的面容,花白的头发又觉得于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这种内心矛盾之中,真不知该怎么办。
典型个案2:某某,女,初三,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架。有一次母亲出差时,父亲竟带了一个女人回来过夜。自此以后再也不愿呆在那个家里了,恨死了父亲,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极了。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产生了厌世的念头。
分析: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人性的丑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
2 如何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疏导
及时疏导、消除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然而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大部分来自家庭不良环境与不良教育的影响。“可怜天下父母心”,说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可是怎样的爱才是正确的,才是有益于孩子的成长的呢?爱的目的是要给孩子一个成长的良好环境,让孩子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都能健康全面的发展。有的父母唯孩子的命令是从,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是在物质上没有亏待孩子,可是在思想和精神上却是亏待了孩子。等孩子长大了,想改正都困难了。
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其中方法很重要,家长们如果有意识地教给孩子方法,并由此让他们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比灌输孩子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更加重要的是,“渔”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并在未来带给孩子更多的“鱼”。如何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呢?
2.1 身教重于言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起好的榜样,不仅适用于年龄大的儿童,也适用于年幼的孩子。这里的榜样,可以是父母自身好的品质,也可以是父母做的一件小事,父母发表的某一点意见,或是一个好的思路,好的方案。
2.2 激励与启发
激励启发式教育与强制教育是对立的。激励是来自外界的令人兴奋的刺激。即对人的动机的激发,是对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人的行为是人这个有机体对刺激做出的反映。人通过一连串的行为动作来实现其预期目的的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刺激或情境――人(有机体)――行为反应――行为结果(达到目的)。
激励教育是在尊重孩子主体性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各种各样的有利的外部条件,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从而使孩子积极主动的发展。
启发教育不是强迫孩子去学和从事她们不感兴趣的事情。而是捕捉孩子身上将要显露出来的,或是孩子尚未意识到的对事物和学习的兴趣,通过引导,培养孩子的兴趣,发挥她们的潜能,使孩子能在自身能力的发展中享受自己的成就和享受快乐的生活。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关于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侯的故事就是激励教育的典型例子。
华盛顿小时侯用斧头砍掉了庭院中的苹果树,他的父亲看到后很生气。华盛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主动认错,父亲不但没有责备,反而赞许他的诚实。父亲的这种赞许对华盛顿来说是一种鼓励,他的诚实习惯因而逐渐养成。
那么如果误用了这种方法会有什么后果呢?也有一个例子。
有一个孩子,一次去商店,趁售货员不注意,偷拿东西并且塞在了嘴里。回到家里把嘴里的东西吐了出来,还告诉了妈妈他是怎么拿到的。母亲听了后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夸儿子聪明。母亲的这种鼓励让孩子很高兴,他不认为这是错的。以后小孩子经常动脑筋偷东西,后来这个孩子成了盗窃犯,并且判了死刑。
2.3 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是一种愉快教育。用“乐学”取代“苦学”,否定了教育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充满痛苦的、令人厌烦的、被动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产生逆反、逃避心理的过程。它主张的是减轻孩子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使孩子能够生动、自主的学习,可以快乐、活泼的发展。
有这样一个例子:小明和小如从小都有阅读方面的困难。小明一直都喜欢拼凑模型和玩电脑游戏,她的父母也不断的在这些方面给她创造机会,在玩耍中教育她,最后她终于在加拿大学习电脑课程了。
小如则是喜欢画画,父母就经常让她画图画、编织等等。她现在已经是香港一位非常著名的室内设计师了。
2.4 注重沟通
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实际上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孩子的哭闹,孩子的微笑,都是与父母沟通的方式,传递给父母关于她们自身的信息。心理学一项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影响孩子以后成就最重要的早期因素是她们的父母是否真心地钟爱她们,在她们的生活早期是否生活在亲子间融洽的感情环境里,父母是否始终与孩子处在感情上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状态中,以及分享快乐与痛苦,分担忧愁与困难方面。
良好的沟通方式是父母应该耐心地倾听孩子,并表示理解。对待孩子的不足以及给孩子的建议要向孩子说明理由。用赞美、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在孩子完成任务的时候,给予即时的反馈。让孩子理解父母,父母也要去理解孩子。
沟通不仅指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还包括父亲和母亲以及与家人的教养观念和经验的沟通,孩子父母间的沟通,和专业人士的沟通等等。通过这些渠道,父母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教养方式是否得当,更有助于解决教育中的疑难问题。同时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了解自己的孩子,比如从老师、从孩子的同学那里,看到孩子离开父母的另一面。
2.5 挫折教育
既然父母要创造一个快乐与充满爱的环境给孩子,既然现在物质条件有了巨大的提高,生活安定,父母又是如此的关注孩子的成长,孩子还能够遭遇挫折吗?
答案是孩子不能够不经历挫折。如果父母总是尽量的避免孩子遭受失败和挫折,甚至帮孩子来承受。这样的过度保护只能使孩子在将来独立的人生路上缺乏对付艰难困苦的经验,容易被困难击倒,再也站不起来。
近年来我们也会从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介获得这样的消息。某某中学的学生因为不堪考试的压力而自杀身亡。记得有一个年轻的初中女生,平常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只是因为一次中考的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父母平日里考试就要考第一的要求,觉得对不起自己和父母,就走上了自杀之路,轻易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终结了她和父母所有的希望。其实如果家庭教育得当,这样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中学生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必须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教师道德与心理健康》彭化杰主编
[2] 《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冯忠良 著
篇10
教育观 知识观 康德 个体主体性 北京市十一学校
“如果一个人要做哲学家,他先要做一个康德的门徒;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康德,他还算是一个小孩子。”[1]这句话是哲学家杜兰与叔本华对西方近代哲学家康德给出的评价,由此足以说明康德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然而康德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教育实践者和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在康德49年的教书生涯中,他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更对近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从知识观的角度审视康德的教育观,将使我们对于康德教育思想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为当下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康德的知识观简述
近代哲学的开端始于对知识观的继承和探讨,而知识的起源和获得途径这一问题则成为近代知识论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事实上它是划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大流派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
众所周知,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知识的争论持续了几个世纪,然而争论的结果却使人们陷入了不可知论的死胡同。正当整个西方知识界陷入迷茫与不可知论的泥潭中时,在贫瘠的普鲁士小城格尼斯堡却产生了一位伟大的知识论调和主义者,他就是伊曼努尔・康德。作为哲学的集大成者,康德认识到,无论是传统的大陆理性主义还是英国经验主义都有其理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种片面性将不可避免地使人陷入不可知论的怪圈。此种情况下,康德在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他第一次认真、冷静、系统地研究主体的认识能力,注重在主客体的结合和统一过程中,阐明知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突出强调了在主客体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的根本性作用。[2]
知识的来源问题是康德的知识论首要探讨的问题。在康德看来,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3]并且将这句话作为其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开篇。但康德同时也说:“尽管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以经验开始的,它们却并不因此就都是从经验中发源的”。[4]在此,我们必须首先理解康德对于“知识开始于经验”与“知识来源于经验”的区分。康德认为,“知识开始于经验”并不等同于“知识起源于经验”,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另外,在康德看来,知识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先天的来源,即主体自身所具有的纯直观形式(时空)和纯粹知性概念,也就是个体自身的理性思考能力;一种是后天的来源,即感觉经验。两种来源中,前者在构造知识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后者则处于从属地位。人类知识一方面起源于后天的感觉经验,另一方面起源于先天的认识形式,并且后者对于人类知识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此一来,康德在知识的起源问题上既没有固执于唯理论者的“天赋观念论”,也没有迷信于经验论者的“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的论断,而是综合两派的观点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关于知识起源问题的见解:知识既非仅仅起源于感觉经验,又非仅仅起源于理性,而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质料)和先天直观与概念的共同作用。
其次是关于知识的规定问题,这是康德知识论的核心问题。在康德之前,学术界只有休谟的综合命题和分析命题,前者指命题中的谓词不在主词之中并且这种命题只是偶然命题,如:这个人在看书。后者则是指命题中的谓词包含在主词之中,并且这种命题是必然命题,如:人有两条胳膊。而康德在休谟的这两个命题之外新建立了一个“先天综合命题”,即是指那些既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又能提供真实知识的判断。
康德对于知识的规定意在强调知识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先验知识是构成知识的主观条件,但同时也离不开感性的经验直观。在康德那里,先天形式与后天质料是知识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二者统一才可能构成真正现实的知识。先天的概念范畴提供知识的形式,后天的感觉提供知识的质料。知识就是先天的形式与形式之外的材料发生联系而形成的,其中先天的理性认识起主导和支配作用。
康德的这种调和的知识论主要包括以下两点:首先,人的知识来源有两个渠道,先天的理性思维和后天的感觉经验;其次,知识总是建立在人的感性经验与理性思维相统一的过程中,以人的理性为逻辑基础,并且知识材料和知识形式是形成知识的必备因素。
二、康德的教育观――基于知识观的角度
康德在继承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对于知识观思想的基础上,调和了两者的矛盾和分歧,认为:知识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并且理性认识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同时,这种调和后的知识观同样影响到康德对教育问题的理解和阐释,具体体现在:康德从人是唯一具有理性的被造物且人是唯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两个维度分析了人类受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康德的知识论以人的理性概念为核心,从而高扬了人的主体性这一根本条件,并以人为目的本身,肯定了人自身所具有的无限价值。这一理论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康德对于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的肯定和推崇。
1.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康德的知识论首先直接影响到他对于人的教育之思考。康德认为,只有人才是最适合接受教育的生物,这是因为动物只有本能,无从教化,而人既有获得感性经验的能力,又有先验的理性思维,并且任何知识的来源和构成在于这两方面的必要结合,经验提供形成知识的材料,而理性(知性)则提供形成知识的结构与组织。另外,康德认为教育对于人不可或缺,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义务,人的天性将通过教育越来越好地得到发展,如果一个人缺少必要而及时的教育(在此主要指对人的保育、规训和塑造),也就是缺乏对其理性能力的引导和支持,那么他必然会野蛮化并堕入生蛮状态之中。康德的这种调和的知识观帮助其证明了人接受教育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首先,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康德主张,人是唯一具有理性的被造物。这里的理性恰恰是他在调和的知识论对于知识来源的论述中十分强调的主体自身所具有的纯直观形式(时空)和纯粹知性概念,同时也是康德在对知识的规定中所论述的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合的先天知识。“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5]正是因为人的理性的存在,才使得对于人的教育,特别是知识的掌握学习成为了一种可能。
其次,人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康德认为,“人是唯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4]“人性”虽然包含“动物性”或称为“兽性”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人性也包含着超越“动物性”之处,即人性中含有“理性”的种子,这虽为人进行教育提供了可能,但康德也指出人的“理性”、“思维”在人性中只是种子而已。因此,康德得出结论:“只有人是需要受教育的”,而动物则不需要,因为它们只有本能;人只有接受教育,区别与动物的人的潜在的“理性”和“善”等“种子”才能够萌芽、发展,人才能超越动物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人必须受教育”。
2.康德对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地位的认识
康德在其名篇《纯粹理性批判》一开始就声明:知识是后天经验与先天理性相结合的产物,从经验中得不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来自人的理性,理性赋予认识对象以普遍必然性,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它合乎人的理性的要求。因此,基于知识观的角度来看康德的教育观,他强调人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康德主张,教育中的人本身应有自己的自由,“对于小孩子最有害的是对他们行使一种讨厌的奴性的约束,破坏他的自由意志,没有再比此有害的。”[4]他指出,理想的教育是要实现儿童的本性,使儿童的理性得到发展,使儿童能以理性作为行动的指导,使他能够自觉地用道德律来约束自己,使其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意识到自己人格的尊严,意识到只有以理性克服,才能实现自己的自由。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和教育孩子善于动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就应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由,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意愿。[4]
康德还认为,培养人的最佳方式是让一个人自己去做他想做到的事,对于那些仿佛是完全从自身出发学会的东西,人们总是掌握得最彻底,记得也最为牢固。[4]从这层意义上讲,康德提倡自学的方法。另外,康德主张对于人的理性的教化必须采取苏格拉底的方式,也就是“问题启发式”。这是因为人的理性知识并不是从外面灌输进去的,而是自发于人的内心。采用“问题启发式”可以把一个人的理想知识引发出来,并且能让他学到新的东西,康德甚至认为即使是机械问答对于有些学问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正是因为康德对于个体主体地位的肯定,所以其为德国(普鲁士)社会设计的新生一代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理性、有道德的自由的人,即教育应使人具有主体性和自由。为实现这个目的,就要使人保持他们的自由,也就是赋予他们凭借理性自由选择的权利。康德认为,“实际的教育或直接说是道德的教育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过自由人的生活。这是对于个人人格的教育,让每个人知道如何立己,在社会有自己合宜的地位,同时感觉自己的个性。”[6]由前述康德的理性与自主性、个体主体性一致的思想可知,康德在此所说的理性得到发展的人、有理性的人,亦即有自主性的人,也就是具有自身主体性的人,即康德对于教育现代性的价值主张是培养具有理性的、个体主体性的、自由的人。康德认为,惟其如此,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真正自由的人。这种自由,也许正如他所言,是指人有必要每天给自己做一个总结,因为当生命结束时,人是有权利对自己的一生的价值作出评价的。
三、康德教育观的启示――也谈北京市十一学校
可以说,康德的基于调和知识论基础上的教育观为我们认识当前教育特别是人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借鉴。一方面,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并非仅是一句停留在教育者嘴角的口号。另一方面,教育者有义务让每一个孩子沐浴教化的光芒,在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中,得到自身价值的提升。因为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教育既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不言而喻的职责,是对自己社会属性的根本履行。
如前所述,康德的教育观强调人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把培养自由、理性的人作为教育的内在旨趣。立足于现实,审视康德教育观的价值,北京市十一学校的办学理念则是最有力的诠释。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该学校对学制进行创新,提出“大小学段制”。具体来说,每个学期分为两个学段,大学段中教师进行统一授课,学生则系统集中学习。但其特色在于,教师待在固定的教室上课,而学生在给予充分自由权的情况下自主选课,走班上课;小学段则穿插在两个学段之间,为期两周,学生既可以走班式地自主学习,亦可自行规划,走出校门,进行校外实践。恰如有学者所言:“选择过程本身既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实现人的理性能力,也能彰显我们是自由的独立主体。”[7]可以说,北京市十一学校充分营造了自由的学校生态,以“人”为本,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唤醒、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一定意义上讲,要实现自我,其根本条件在于个体充分发挥个性和选择自由。康德的这一认识同样提醒我们,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必须是着眼于每一个孩子的自由、理性、健康地成长。这就为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人的自由发展开启了更多的大门,为人的自我实现提供了更宽的选择道路。因此,基于康德知识观的视角,秉承其强调个体主体性的教育观,能为当下盛行的教育理念寻找哲学根基,意义深远。
――――――――
参考文献
[1] 黄明华.一次读完15位哲学大师经典讲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王朝元.审美人格的批判与重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4] 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 洪港.康德教育哲学思想新探.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6] 吴明海.教育何以必要与可能――康德教育思想刍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教育重要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