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煤矿安全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强化煤矿安全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强化煤矿安全管理

篇1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正常发展的基本要求,不仅与职工生命财产息息相关,还关系着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的稳定。煤矿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很有必要。

1 当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1.1 安全防范意识不够浓厚

在当前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有些煤矿企业负责人只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安全防范等各方面的管理,没有深入煤矿企业的各个安全管理环节,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安全管理的投入也不够,在设备选进、技术提升、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及时的创新管理,从而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安全事故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大局,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1.2 基础条件改善还不够充足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条件中,尤其是一些基层的小煤矿,采煤技术相对落后,设备运用也存在一定的破旧,在基础条件上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其中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这些基础条件没有得到充足的改善,整体上不利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特别在经营者责任意识不强的前提下,更加容易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家庭、社会、经济发展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 安全管理在煤矿生产经蕾中的重要性

2.1 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采用各种安全管理技术各制度建立,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能减少给家庭、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损失,能有效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尤其是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可以整体提升各项安全技术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在采煤技术、安全管理环节中,注重从细节上强化安全管理的方法,只有保证采煤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才能更好的针对现场的采煤和运输的工作特点,并在具体的操作中通过严格的设备管理和安全意识,做好及时的宣传和具体的安全监管,做到不出任何事故,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2.2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通过在煤矿企业管理中融入安全管理的手段,并强化综合技术的运用,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规范化的制度约束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员工不能违章;同时,通过建立煤矿生产中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三违”现象进行绩效考核,细化对员工违章生产操作的惩处,使员工不敢违章,确保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整体实现;同时,通过强化素质培训,围绕员工的知识素养和技术要素等多方面,定期做好专题培训,在全面宣传营造煤矿安全文化的基础上,强化对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技术操作等多方面的培训,让员工不愿违章,认识到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因此,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系统化应用,能够有效的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整体管理,实现质量管理的作用发挥,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举措。

3 探讨强化煤矿长周期安全管理的有效描施

3.1 依靠安全理念的构建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要始终有安全第一的理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安全。因此,要深入到煤矿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建立责任管理机制,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分层分级进行责任管理,将每一个安全责任区进行细化,让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都有一种责任感,都能从不同方面强化自我的责任意识。同时,从多方面构建安全责任意识的宣传网络,通过板报、简报、网络等多种宣传,及时更新各种煤矿安全管理的制度与技术,对安全知识进行常态化的宣传,形成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的模式。此外,加强管理人员以及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围绕设备技术的改进,知识运用的更新,安全防范知识的学习等,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深刻感受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安全管理的模范效果,从多方面构建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有责任事故的煤矿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严惩不贷。

3.2 依靠安全文化的构建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文化的引领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要围绕煤矿发展的整体环境,结合煤矿企业的文化氛围,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通过文化的引领作用更好的推动安全管理意识的形成,构建‘人遵守安全规则,人人做到安全操作,人人讲究安全第一”的理念,并通过及时的宣传引导,将文化力量灌输到每一个煤矿安全管理之中,形成活泼、开放、严谨的安全文化氛围。一是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文化活动。采用演讲比赛、矿井安全作业、红旗工作人员等评比活动,将煤矿安全生产融入到业余文化生活之中,通过具体的引导,让每一位员工意识到安全责任的重要性。二是做好安全文化的引领。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通过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从多方面规范安全质量管理,依法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构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支撑模式。

3.3 依靠安全监管的构建

安全监管包括有许多的层面,要依靠制度、隐患排查、现场管理等综合技术的运用,才能更好的发挥监管的整体效能。一是结合煤矿的实际特点,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针对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以及技术运用的关键环节,建立严格的责任管理制度、安全运行制度、井下操作制度等,包括井下采煤挖掘作业规程,是否有按照规程进行规章制度办事,真正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对于违背规章程序的,要及时制止和建立。二是要做到监督管理的细化。做到在煤矿管理中的“每日监测、每周报告、每月分析”的管理模式,强化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煤矿生产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及时的检测系统,严格检查各种规章制度、设备运用、安全隐患排除等执行,通过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将安全事故的发生降到零。

篇2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措施;应用

煤矿资源的开采作为一项技术性的运用手段,与安全管理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当前煤矿企业中点面广,规模小、生产粗放等多种方式存在,严重制约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也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从安全监管的角度出发,思考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技术应用,成为了一个尤为重要的方面。

1 简述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的重要性

1.1 企业竞争的推动力

在煤矿企业的发展中,安全管理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综合性指标,尤其是在采煤技术、安全管理环节中,更要注重从细节上强化安全管理的方法,只有保证采煤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才能更好的针对现场的采煤和运输的工作特点,并在具体的操作中通过严格的设备管理和安全意识,做好及时的宣传和具体的安全监管,做到不出任何事故,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1.2 减少安全事故的需要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既可以加强抢修技术的提升,对现场维修的各种综合要素进行全面的衡量,同时全面加强抢修作业者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技能培训,形成警钟长鸣的形式,从规范化的管理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细节处掌握好煤矿开采现场安全管理办法,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规范各项抢修措施,养成更好的安全管理习惯。

2 概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2.1 多头管理权责不明晰

复杂的多部门管理体制时常出现“政出多门,相互冲突”的现象,企业无所适从,应付性增强,不能从资源利用和行业发展的长远角度去宏观规划和制订发展战略。另外各管理机构的职责划分比较混乱,各部门职能重叠和责任推托现象同时并存,存在相互矛盾和冲突之处,同一职能不同法律规定由不同部门来履行的情况很多,由此导致的各部门职责混乱,特别是那些边缘化的职责就更为严重。

2.2 安全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际上属于综合性管理机构,既有煤矿安全监察职能,还有煤炭行业管理职能。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既是煤炭行业的规划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又是煤矿安全的监管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专业性不强,难以保证安全监察的公正性。实际上,从我国现行的煤炭安全监管框架看,我国并没有一个实际意义上独立和专业的安全监管部门。为解决我国煤矿安全问题,借鉴西方安全监管体制的经验,建立一个独立、专业的安全监管部门是迫切需要的。

3 探讨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监理制在煤矿安全监管中的运用

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中,要强化监理管理的综合作用,尤其是细化煤矿工程以及采煤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在积极宣传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强化安全责任制的构建模式,围绕地方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将煤矿企业的安全责任事故与领导的管理直接联系,形成安全运营的整体管理模式,强化对煤矿工程的长期监管,对于施工承包、监理服务、合同管理都有详实的管理方式,更好的推动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能力,改善煤矿企业的内外运营环境。

3.2 严格落实各种隐患的整改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在形成常规化的检查制度上,要强化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的整改,责令重点单位及时纠正,落实对各项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坚持隐患不发现不放过、隐患不整改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重点单位要制定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对不能及时发现隐患或隐情不报者追究责任,并予以罚款。隐患整改制订“火灾隐患整改情况表”,记录火灾隐患检查人员、部位、内容、处理情况,明确隐患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并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并签字。对存在重大隐患的或不能及时整改的,形成专题报告,提出具体的方案,并落实防患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3.3 提升技术促进安全管理

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技术是关键。安全技术的提升是改善企业安全现状、强化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智利被困矿工的成功获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加快建立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通知》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必须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并限期3年完成,表明国家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决心。井下避难室和救生舱这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极大提高煤矿事故的可防可控性。因此,通过新技术的不断融入,从煤矿井下采煤设备的更新与技术运用的融合,实现整体安全的有效模式。

4 结语

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完善体制是保障。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制。以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为着力点,构建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综合协调职能,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从提高认识、加强技术和完善体制出发,不断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筑牢煤矿安全屏障,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素冬,于秀琴.我国煤矿安全监管深层次问题及解决思路[J].煤炭经济研究,2009(02).

[2]胡文国,吴栋,李乐夫.我国煤炭行业管理体制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7(06).

[3]刘永亮,贺阿红,赵鹏飞.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8(09).

[4]胡文国,刘凌云.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监管中的博弈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08).

篇3

对我国煤矿的安全现状进行研究,并找出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改善当前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3点重要措施:对生产数据、危险源的信息平台进行动态实时监控;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创建煤矿安全职能监控平台以及利用于虹膜技术创建煤矿人井人员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的电子监控系统;将人机工程学方法和原理运用到安全生产过程中,进而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关键词:人机工程;信息技术;安全监察;煤矿安全管理

1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分析

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根本是煤炭。在我国一次消费结构和能源生产中煤炭一直占有70%的比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我国最为主要的能源。因此,务必保证煤炭工业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根据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可知我国煤矿在地下进行作业的约占95%,其煤层赋存情况变化无常,冲击地压与顶板、瓦斯和煤突出、煤尘瓦斯爆炸等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由于开采强度和深度逐渐加大,造成开采条件日益繁琐,重大动力灾害呈现增加的趋势。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具体表现在以下点:

(1)煤矿自然灾害较多,条件较差,国内大部分煤矿的地质情况复杂,造成灾害较多,易出现重大事故,进而在生产中带来不便。

(2)煤矿数量较多,小、中、大并存,且差别较大,每个煤矿的生产水平都比较分散。

(3)其机械化水平较低,没有足够的安全技术装备。

(4)员工的组成框架较为复杂,其整体水平较低,不易管理。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导致我国煤矿安全情况较差的因素,不仅由于我国科技水平低、装备不优、自然灾害严重、煤矿地质条件复杂,还因为其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具体如下:

2.1当前煤矿安全监察方式、监察体系无法进行有效监管

监管我国煤炭工业安全的部门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及其所属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煤矿安监局,各级部门的人员组织由中央垂直进行管理。煤矿安全监管由所在省政府(直辖市、自治区)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共同领导、并以国家煤矿安监局为主的管理机制,对我国自上而下的煤矿安全监察有所加强。该系统组织与其他国家成熟的体系大致相当,同时为煤矿安全监察事业进入专业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条件的作用下,国内的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发生较大程度的改观。然而当前的监督及监察方式仍然有许多不足。

2.2煤矿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在国内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集体、个体煤矿几乎维持在时期生产队的水平,大型国有煤矿大多数继承20世纪80年代的总承包制度,也就是说大多数煤矿的选择是层层承包。随着经济的逐渐衰退,受此影响国内煤矿企业很难超过美国的管理水平。

2.3煤矿生产过程忽视人的因素,增加了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

80%以上的煤炭方面事故通常因为职工违章和现场管理不善导致的。在现阶段的煤矿生产时,员工的综合水平较低,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系统的培训。同时国有煤矿的工作人员每天上班时间保持在10-14小时之间,其它煤矿的员工上班时间可能会更长。长期进行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其员工的风险意识必然减弱,进而增大了误操作的机率和事故的发生概率。

3完成煤矿安全生产的几个重点措施分析

根据对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以及面临问题的研究,得知实行下述三点研究内容势在必得:强化将人机工程学方法(人因工程)运用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创建人员管理、煤矿生产过程的信息监控平台,对现阶段的事故报告机制进行改良;强化对工作面数据、危险源的远程动态监控。

3.1运用信息技术,对危险源进行实时、远程预测及监测

在开采煤矿的现场,通过传感技术实时采集危险源以及各类生产的动态数据,进而远程监控各个煤炭企业的危险源,同时对其进行自动预警,因此对危险源的人工监管形式进行转化。另外,有效的连接管理信息系统和各安全监测信息系统,提高对网络的进一步管理,处理及监控网络上的各种设备,进而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打造一个全面性的信息网络平台。

3.2创建煤矿人员管理、生产过程的信息监控平台

煤矿生产中,其监控方式主要有井上监控及井下监控。井上监控指的是以虹膜技术为基础的煤矿作业人员安全监测管理信息体系,并以此创建煤矿人井员工检测生物辨识技术体系,创建该体系其目的是可以辨识人井员工上下井,同时还能无隐瞒无漏报煤矿事故,进而对其执行力度有促进作用,规范其行为。井下监控是以射频识别技术(RFID)为基础的煤矿安全职能监控体系,达到下述几点效果:保障员工工作,搜寻救护;井下设备及人员的查询;对井下有害气体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等。

3.3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学方法及原理,强化对人的管理

井下监控是以射频识别技术(RFID)为基础的煤矿安全职能监控体系,达到下述几点效果:保障员工工作,搜寻救护;井下设备及人员的查询;对井下有害气体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等。

3.4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学方法及原理,强化对人的管理

将人机工程学方法和原理运用到安全生产过程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其一线员工的最低薪酬、最长工作时间、安全观念以及基本技能等进行重点监督审核,创建煤炭行业各类员工的用人机制;

(2)通过先进的生产技术达到环境、机器及人协调发展的效果;

(3)执行我国煤矿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论证,进而改善企业的整体管理尤其安全管理的水平;

(4)强化对人的因素的专项管理研究,主要从员工的失误机理、各种心理、生理素质以及相关策略等方面着手。

4结束语

煤矿安全问题管理分析是煤炭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完成,是一项系统又繁琐的工程。强化煤矿安全监察系统,对惯用的煤矿生产监察方式进行转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突出人机工程在煤矿产生中的运用,执行安全全员管理制度,积极改善员工的安全素质,进而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晓煌,付建华,梁嘉砚等著.煤矿安全管理与监察工作指导[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1-30.

[2]国家安全生产监察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R].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煤矿领域研究报告),2003.

[3]苏曾庆.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2(04):182-183

篇4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反馈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4-0093-03

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随着近年来煤矿企业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问题。煤矿生产作业环境复杂、使用机械设备众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给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少的难度。目前国内各大国有煤矿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模式,较好地促进了煤矿安全的发展。但事故多发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2012年我国煤矿行业事故死亡人数1384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374,与先进采煤国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1 我国主要煤矿安全管理模式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以人为本,有效实现煤矿安全目标的动态的系统过程。从系统角度看:煤矿安全管理是由人、机、环境组成的动态生产过程。安全管理的目的是要实现煤矿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笔者就目前采用较多的五种管理模式予以介绍。

1.1 2S安全管理模式

2S安全管理模式在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得到广泛应用。该管理模式以方圆论和安全需求层次论为指导理论,倡导“自己安全自己管,指望别人不保险”的安全理念。2S安全管理模式的主要目标是没有违章作业,自主保安能力增强,以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力求使全体员工把安全作为生产生活的第一需求。2S安全管理模式运用“正(正向引导教育)、学(创建安全学习型企业)、标(四个标准化)、联(岗位区域联责,职工安全联保)、预(超前预防)、故(开展向事故学习活动)、纠(纠正岗位责任管理中的错位)、细(推行精细化作业,创建精品工程)”八种方法,构建“圆”管理。形成“控(实施计算机安全信息监控)、制(制定执行内部管理制度)、设(加大以装备为主的各项安全投入)、估(安全评估)”为代表的“方”型管理。

1.2 煤矿安全管理五化模式

煤矿安全管理五化模式从安全理念、精细管理、责任落实、危害预防和现场检查五个方面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管理。

安全理念人本化:牢固树立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推行人性化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文化建设的力度,创新安全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精细管理规范化:实行安全绩效考核,对全矿人员实行安全管理打分考核制度;完善安全隐患和工程质量否决制,实行隐患跟踪闭合处理制度,实行隐患否决产量进尺制度,实现闭合管理;加强对零散工程、单项工程和应急工程等特殊工程的管理。

责任落实系统化:贯彻每班由安全检查员、瓦斯检查员、质量验收员和跟班干部的“四位一体”责任制度,各队组不断完善联保工作制度,坚持超前预防预测,有计划阻止生产,严禁突击作业和盲目安排工作。

危害预防超前化:建立安全预警制度,强化现场调研和危险源辨识。制定煤矿各工种和作业危险源的辨识和预防措施,建立危险源数据库和监控系统网络,进一步提高安全评价和危害辨识水平。合理划定安全,制定安全作业规程,进一步规范职工作业行为。

现场管理制度化: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现场隐患及时排查处理,安全工作得到贯彻落实,规程措施现场得到执行。

1.3 煤矿PLS安全管理模式

PLS安全管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激活员工的内在动力(点,POINT),纵向制订岗位工作程序(线,LINE)和水平横向管理(面,SURFACE)。

以人为本激活员工的内在动力内容包括:在思想上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树立企业员工的安全需求思维模式,引导企业员工将思想上的重视转化为生产实际操作之中。对企业的要求是建立一种合理的劳动用工制度,激活企业员工的内在潜力。

纵向制定岗位工作程序的内容包括杜绝以往煤矿粗放式管理格局、凭主观靠经验的管理模式,制定行之有效的各项工作操作规范规程,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行为,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以期实现集约化、合理化经营,提高煤矿企业的竞争力。

水平横向分工管理内容是根据现代市场环境,以提高矿井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结合矿井实际需求重新界定原有管理责任制度,并依据部门的性质突出现场管理、技术管理和监督管理的侧重点。

1.4 基于OHSMS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

为实现OHSMS与传统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必须提高煤矿企业管理者尤其是决策者的管理意识,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推行绩效评价准则,树立优秀管理模式。实现煤矿OHSMS有效运行的对策包括:科学设计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框架结构,提高煤矿各级管理者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建立以过程为基础的整合型管理体系,在体系策划中避免目标、指标、风险管理、管理方案与煤矿传统管理的脱节,发挥OHSMS的监督保证机制。

1.5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模式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对人、物、环境、管理四方面的本质安全管理来实现的。

人的本质安全管理:加强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强化职工的安全责任和规范操作意识,通过减人提效促进安全生产。

物的本质安全管理:积极实施科技兴安、兴矿战略,加大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伐,逐步提高装备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环境的本质安全管理:在生产现场全面推行6S(整理、清洁、准时、规范、素养、安全)班组管理,强化作业环境的安全可靠性,突出环境本质安全创建重点工作。

管理的本质安全管理:积极实施目标管理,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加强以执行力为重点的安全文化建设。

2 对比分析

纵观目前煤矿普遍使用的这五种安全管理模式,都较好地结合了事故致因理论、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和人本安全原理,具有以下特点:

(1)五种安全管理模式都注重从全方位对造成事故发生的人、机、环境、管理四方面因素进行约束管理。对人: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推广标准化作业,设立奖罚机制;对机:提高装备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应用计算机技术与煤矿安全管理的结合;对环境:利用科技手段改善现场作业环境,致力于改善员工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对管理:积极推行风险管理与传统的隐患排查相结合,推行精细化管理,将安全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2)从预防事故的原理来看,五种模式都采用了“可能预防的原理”,通过风险辨识、安全评估,对生产过程中的人、机、物、环境和管理等诸方面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评估,达到变事故后的追查处理为超前预测、预防、预控的目的。五种模式都遵循事故预防的“选择对策原理”,针对造成事故的技术、教育、管理方面的原因,采取了技术革新、加强教育、强化法制的“3E”对策,对有效遏制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从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来看,五种模式遵循:系统原理,将安全管理模式整合为一个系统,各部分之间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层次性和综合性;人本原理,将人作为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安全管理的基石;动力原理,安全管理必须有强大的动力,建立奖罚制度,加强对职工及其家属的安全宣传教

育等。

但五种模式都属于较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没有较好地应用现代管理原理的反馈控制,属于静态开放式的管理,侧重于抓执行功能,对安全本身的动态过程注意不够。使得安全管理信息输出后,没有实现结果的返送,对安全管理的计划、决策等信息的再输出没有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3 基于反馈控制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

现代管理科学原理认为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控制,必然存在着反馈问题,而且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对控制人、机、环境的安全能起到更加快速、有效的保护。笔者将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与现代煤矿安全管理的特点结合,提出基于反馈控制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控制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反馈控制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

图1反映了基于反馈控制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点在于将煤矿的安全管理措施与信息的反馈相结合,使得安全管理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当然,具体的实施过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也需要有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保证。

4 结语

通过对目前五种普遍使用的安全管理模式的介绍与总结,得出这五种模式都具有的一些共同点,对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五种安全管理模式都注重从全方位对造成事故发生的人、机、环境、管理四方面因素进行约束管理。

(2)从预防事故的原理来看,五种模式都采用了“可能预防的原理”、“选择对策原理”等,对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五种模式遵循系统原理、人本原理等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

针对这五种安全管理模式没有较好地应用现代管理原理的反馈控制,使得安全管理信息输出后,没有实现结果的返送,对安全管理的计划、决策等信息的再输出没有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笔者提出基于反馈控制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安全管理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实施过程及技术手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泽礽.煤矿本质安全与煤炭工会作用研究[D].贵

州大学,2008,(3):15-16.

[2] 袁秋新.2S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煤

炭,2004,(11):61-64.

[3] 赵栋,刘文虎,陈旭东.煤矿安全管理五化模式浅析

[J].机械管理开发,2006,(5):125-126.

[4] 李迎军,宋召谦,李华.煤矿PLS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与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34(4):83-84.

[5] 张富有.OHSMS在煤矿安全生产的应用[J].煤矿安

全,2007,(3):71-74.

[6] 毛作勇.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炭企业的实践与思考[J].

篇5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经营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因此,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中,要围绕安全意识的提升、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班组制度的运行、从业人员管理等,突出安全意识的培养,增强在安全管理机制以及投入管理等方面的运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本文将围绕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而从管理、技术、培养、思想理念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得出有效策略,提升安全管理在煤矿生产经营中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

煤矿;安全管理;有效策略

在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过程中,要突出机制体制创新、综合管理健全、安全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并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强调风险意识与成本意识、管理意识与机制运用等多方面的结合,从而突出安全管理在煤矿综合运行中的整体功能。

1安全管理在煤矿运行中的重要性

1.1整体运行的有效保障通过采取规范化、综合化的安全管理措施,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构建多方面的技术控制,这样,能有效的确保煤矿安全运行的整体性。这样,在煤矿的综合安全运行中,才能有效的促进煤矿综合安全性能的提升[1]。

1.2综合技术的整体进步安全管理与技术运用是分不开的,在安全管理的每一个制度、细节的落实上,既包括宏观方面的运用,也需要在微观上进行把握,尤其是在煤矿掘进与技术控制的整体结合上,更要注重在地质状况的了解、综合素质的控制、整体功能的实现等。

1.3管理落实的重要举措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通过建立规范化的安全运行与责任控制模式,在整个安全机制的管理中,最主要的是突出在煤矿安全运行中的多面控制,这样,在整个制度化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安全制度进行细化,从强化责任、落实制度执行力、奖罚分明等角度出发,在整个管理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制度在每一个班组、每一个管理人员、每一个工作人员,每一个领导者的身上,并突出在安全制度与机制的衔接上,更加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运行的相关规范与规程,有效的防止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2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管理相对薄弱,体制上有待加强在当前的煤矿安全管理中,一部分煤矿企业的体制机制还不顺畅,一部分煤矿管理部门在纪律运行上不是很规范,各级管理部门在综合安全管理人员上也还存在一定的参差不齐性,一些相关管理部门职能不明确,这样,造成在不同程度上煤矿安全管理层面上的不健全。加之煤矿监管、安全技术控制人员等力量不足,煤矿安全综合管理相对弱化,在这样的基础上,不能形成安全监管的系统化运行,一些职能部门职责交叉,存在有悬空无人管理的现象,造成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在责权利上的不均衡,很难提升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与责任感[2]。

2.2人员素质不齐,安全管理有待提升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安全管理水平也相对较差,在人才相对缺乏的大背景下,很难形成创新性的运用模式,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纷纷跳槽,尤其是在煤矿企业劳动强度相对较大,责任意识大的情况下,没有薪酬鼓励,没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很难留得住人才,特别是一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基层煤矿企业中基本上严重不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在煤矿工作人员中,一些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意识不浓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在投入与安全措施的控制上严重不足。工作人员也缺少相应的安全意识,不懂规程,不按规定要求运行,也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因此,在高危险、高难度的运行中,难免会发生相应的安全事故。

2.3机制创新不够,整体管理有待强化在当前的一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力度,在缺乏良性与长效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一是政策上的连续性运用不强。有些制度在具体执行中标准不相同,存在代管等现象,在整个管理机制上,过分重视生产忽视安全,抢时间拼设备,为安全管理埋下了更多的隐患。虽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关闭了相关企业,但资源浪费等现象依旧存在。二是管理的针对性不强。在事故发生的整体分析中,采取的主要手段是整顿的手段,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管理流于形式,培训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一定的综合作用,尤其是在整个事故的控制中,措施运用过于形式化,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制定针对性的对策上,还缺少相应的综合运用。

3创新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3.1立足安全思想构建,突出价值导向在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煤矿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通过构建“安全第一”的理念,将安全生产作为煤矿企业运行的灵魂,并将煤矿企业的整体效益与安全生产管理联系在一起,将安全管理作为提升煤矿综合效能的主要保障手段。因此,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规范员工的安全生产理念,通过多方面的宣传渠道,在结合当前新媒体譬如微信、公众号等管理方式,将煤矿企业的安全知识、技术控制、施工要点、流程控制等投入到每一个安全细节之中,在确保整体安全心态的基础上,强化对煤矿企业责任人、管理人、员工的安全文化知识培训,并结合标语、宣传橱窗、电视、安全知识竞赛讲座等方式,提升安全文化在每一个员工中的综合地位,发挥出安全管理职能在每一个细节上的综合运用。

3.2强化安全责任落实,突出统一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形成整体思想上的统一,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责任控制制度,在保证安全事故责任倒查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安全制度上规定的每一个细节,这样,可以增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通过责任的综合落实,增强各级各部门在安全监督管理上的责任细则,并形成由下至上的责任追究制度,让员工自我投入到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之中。并能分清主次,突出关键点,在一些安全要素多、安全管理难度大的地方,多多增强安全责任的责任意识,对于顶板管理、瓦斯治理、防排水等工程的运行,要严肃对待,出现任何问题要是想责任追究制度。并创新管理,实行奖罚分明的模式,强化安全监督管理与绩效考核机制,将安全要素与员工的利益挂钩,采取经济与行政的手段,形成责任落实的全面实现。

3.3创新技术整体运用,突出防治水工作的落实防治水工作要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进行,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建立建全防治水专业机构、配备足够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建立建全防治水基础地质资料,开展水害隐患排查和治理,严格执行井下探放水的各项规定,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加强矿井地质工作和水文地质工作。加强领导,把煤矿防治水害工作作为当前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纳入重要工作日程,认真进行安排和部署,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超前预防,严防各类水害事故的发生。经常检查井田地表是否存在裂隙或其它导水通道,发现裂隙及其它导水通道,应及时将其回填密实;对井田及周边废弃井筒要进行排查,对未填实的进行回填密实。防止洪水沿煤层开采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废弃井筒和断裂构造带灌入井下,酿成水灾事故。

3.4全面加大投入,突出现代技术的运用先进的装备就好比“硬件”;广大煤矿干部职工就好比“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采煤装备成为成熟的工艺装备可供我们选择,先进的“硬件”装备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到革命性的作用,小型煤矿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大资金投入,迅速实现“硬件”的升级换代。然而,同样的装备,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会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实践证明,“硬件”仅仅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抓好“硬件”的同时,也不能放松“软件”建设。

4结语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路径中,还要注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要深化安全管理,注重职工培训,提升职工队伍安全素质,把“硬件”与“软件”有机结合,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梅强,陆玉梅,邱少贤.安全投资技术经济分析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4):15-16

篇6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意识;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在企业生产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煤矿企业也是如此。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可以有效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为此,研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文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煤矿安全与煤矿生产的关系以及安全在煤矿生产管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最后得出:在以后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全面强化煤矿工人的安全技能,提高职工安全操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确保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矿安全与煤矿生产的关系

总体来说,安全和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认识两者的关系,对于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常说安全为天就说的是这个道理,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理念,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生产必安全,安全才生产。这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所在。由此可见,安全和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也可以说两者是同时出现的,没有单纯的安全也没用单纯的生产。所以,我们在煤矿企业的生产中,必须把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三、安全在煤矿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周边的环境和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要有较深的认识;第二,要有对安全隐患进行防范的措施;第三,时刻要有安全生产的意识。因此,只有矿工安全意识到位、隐患排查到位、操作技能到位、处置措施到位,才能真正达到本质安全状态,实现煤矿企业的长治久安、高效稳定生产。

四、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结合相关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和文献,总结出如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强化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责任考核长效机制;有效的开展事故反思学习;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推行。

(1)强化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注重安全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人员自身要求条件。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只有人人增强了安全防护意识,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为此,企业要定期进行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另外,要多渠道、多方位地招收和录用思想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员充实安监员队伍。通过这些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2)建立责任考核长效机制

安全责任考核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通过制定有效的安全考核和激励制度,让煤矿企业的所有职工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生产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出现事故的单位进行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在全矿上下形成人人保安全的局面。这样,有效的责任考核长效机制和职工的收益挂钩,可以让职工更加的注重安全生产,注重标准化工作。

(3)有效的开展事故反思学习

事故反思学习可以让每位煤矿员工认识到不遵守安全标准的危害性。这样通过反思学习,寻找事故原因,有效的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进行题目加案例培训教育。根据现场实际,制定出职工不规范操作的考试题,结合历史上因同类型不正规操作发生的事故,给家庭带来的痛苦,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第二,让三违人员进行现身说法。通过思想教育让三违人员认识到讲解自身违法行为的重要性,通过他们的实际违法问题,来对身边的同事进行教育,通过现身说法,来增强意识。

(4)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推行

精细化管理是近年来煤矿企业提及的一种较多的安全管理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煤矿职工的质量标准化意识,培养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从被动的安全管理到主动的参与安全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发展。具体的做法为:各项安全文件的精细化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在环境上的体现;精细化管理在外部环境的有效使用。

第一,各项安全文件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精细化体系文件的建立是管理控制体系形成的体系,四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整理和总结。有效的科学的体系管理文件,可以让员工做到有法可依。对于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随意性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将各项工作标准化正规化。这是各项安全文件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另外,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推行,可以在管理上实现层次化、制度化,做到安全生产工作人人有责,使各项工作协调配合,实现预定的目标。

第二,精细化管理对于生产环境上的影响

精细化管理本身对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对于“三违”人员要进行深刻的教育和惩罚,坚决做到杜绝“三违”事件。另外,还有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进一步的加深。管理制度的刚性,客观要求煤矿生产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到首位,将产值产量放到次要位置,这就决定了在不安全的环境面前,其他因素,只能为安全让路。

第三,精细化管理在外部环境的有效使用

煤矿安全的外部环境中,具体的精细化管理为: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广播,张贴安全标语,座谈,走访等形式开展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要安全”的安全氛围。

通过以上三点,有效的说明了,精细化管理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也是让煤矿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措施。

参考文献

[1]罗恒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

[2]李晓峰.培育企业安全文化初探[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01)

[3]刘静娟.浅谈安全生产管理[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4)

[4]杨延平.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的重要作用[J]. 隧道建设,2008(01)

篇7

(一)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

根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在诸多的煤矿安全事故中,导致其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煤矿工人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心理因素、技能因素以及生理因素等影响,煤矿开采环境浮躁,影响开采工人的心理,使得煤矿工人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开采工人的正常工作,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开采煤矿机电设备老化

有的煤矿企业的老板将经济效益放在了第一位,只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一味的降低煤矿开采成本,在安全管理上的资金投入不够。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使用的机电设备普遍存在老化的现象,这就使得煤矿在技术和设备上没有安全保障,也没有达到安全开采的相关要求,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三)我国地质环境较为复杂

就我国的煤矿分布来说,露天煤矿较少,绝大多数的煤矿都是在地下的,这就要求煤矿开采工作在地下或者是井下进行。地下地质机构比较复杂,含有高浓度的瓦斯井较多,且煤层相对不稳定,给煤矿安全开采带来了问题,在煤矿开采中容易发生自然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煤矿量也在逐渐的减少,煤矿开采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工作人员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问题。

二、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煤矿企业面对当前煤矿开采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市场化改革,提高安全生产理念,提倡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为煤矿工人提供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将安全管理目标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煤矿企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为了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就要认真落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做好超前管理工作,控制好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煤矿企业管理人员要对安全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提高管理人员安全知识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提高对煤矿安全管理的意识。管理人员不仅要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也要有长远的眼光,认识到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后存在的潜在性的经济利益,努力实现“零”伤亡事故的目标。其次是要加强煤矿开采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针对目前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度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个,让广大员工提高对煤矿安全开采的认识,提高员工安全开采技能。让员工在煤矿开采作业中,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开采的效率。

(二)创新安全技术

要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目标管理。煤矿企业就要改善生产条件,保证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的安全,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对于一些老化的设备,要及时的更换,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要实现同步,并制定起相关的应急方案,确保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和简便性,装置起相关的防护措施,将安全的因素控制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及时的发现和辨别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的因素,并进行控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加强安全监督,及时的发现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及时进行处理。同时,煤矿企业还要加强对安全技术的引进,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生产技术是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煤矿生产技术,结合自身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创新安全生产技术,提高煤矿生产的技术,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

(三)确保煤矿工人作业环境的安全

为了给煤矿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确保煤矿工人能够放心的进行工作,煤矿企业就要加强对煤矿工作作业环境的安全目标管理。做好合理的选址、布置矿井生产系统,这是确保煤矿工人作业环境安全的基础。在矿井中合理的配备和布置煤矿工人需要的全部机械设备,实现对其合理的布局,给煤矿工人的作业提供便捷。同时,矿井中使用的瓦斯安全设备、防火设备以及防水设备等,都要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对于煤矿中使用的老化设备要及时的进行更换,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三、总结

篇8

【关键词】煤炭;安全管理;对策;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煤炭行业俨然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与保障。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动对于煤炭需要的快速增长,这就容易造成供求关系的紧张,造成供不应求的局势,使得一些煤炭行业为了过度的追求利益,往往不顾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来不断的加大开采的力度,煤炭生产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对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造成了不利因素的存在,也破坏了社会的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发生了多起恶性煤矿安全事故等,这对于煤矿的安全管理部门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为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要大力整治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消除潜在的危险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二、国内外煤矿安全管理现状

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煤矿开采行业相对其余的行业而言,是个高危的行业,严重的危害着矿工的生命安全。但是从世界煤炭行业的开采历史来看,发达国家目前已经经历过了煤炭行业重大安全事故的时期。就发达国家而言,以前所出现的严重的安全事故,促使政府和企业采用科技手段、行政立法和潜在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的确立来降低安全事故,并使煤炭行业的开采水平上升到一个高度。煤炭行业在发达国家已经逐渐的成为安全的行业之一。我国的煤炭行业由于受到地质条件和管理水平等的限制,造成了事故多,伤亡重的现状。虽然随着企业和政府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加大投入和关注,已经使得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安全伤亡事故依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依然是所有行业中死亡率最高的,安全形式十分严峻。

三、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煤矿企业的领导往往过分的追求企业利润,从而忽略了安全第一的思想,严重的影响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同时,有些领导对于安全生产的工作态度消极,安全意识不强、违规和违章操作现象不断。

2、监管不到位。目前煤矿企业多,且分布较广泛,而监管机构人员严重不足,造成贫穷偏远的地方监管力度不够。这些监管薄弱的地方往往缺乏相应的培训制度等,造成了事故易发多发的情况。

3、安全设备投入不足。大企业安全设备往往严重老化,年久失修,安全设备很多已经成为了摆设。生产安全系统不够完善,且受到资金和技术的影响,造成安全设备十分简陋,安全生产事故一旦发生,无法起到相应的救助作用。同时企业受到利益的驱动,机械设备往往都是超负荷运转,更加剧了设备的损坏。

4、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煤矿企业受到自身劳动强度大和风险大等特点,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专业人才。目前煤矿企业所拥有的员工往往是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且没有专业技术的员工,缺乏集体观念,也无法适应机械化设备采煤。人才的缺乏往往造成了企业的整体水平偏低,竞争力偏低,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5、安全检查力度不够。我国煤炭行业发展中,安全检查往往是依靠自身的经营水平,但是这种检查受到主观性过大,同时还受到一些员工的责任心和思想道德影响,发现安全隐患不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安全检查往往只是注重于形势。

四、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对策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意义重大,为此本文给出了以下对策来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

1、安全管理制度化,法律化。我国政府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是十分重视的,为此还专门的制定了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并且通过法律的形势来使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中。同时国家还重视和研究煤矿安全技术,为了促使安全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还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煤炭安全科研体系,专门培养高级知识人才的院校。对于员工的培训,还专门的制定了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分批分级的培训,使我国的煤矿安全培训制度逐渐的步入制度化和规范化。

2、调整煤炭行业的生产结构。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多人违法的开办小煤矿,这些小煤矿没有相应的安全配套设施,要严格的依法对其进行关闭。同时,对于那些长期亏损、生产水平落后和存有重大的安全隐患等的煤矿也要依法的对其进行关闭,要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的减少中小煤矿数量,提高煤炭行业的整体生产水平和安全水平。

3、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立和健全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才能够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和全方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和支撑。要坚持中央和地方两级共同监督管理,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相对比较完善的服务。完善煤矿企业的技术培训制度,加强对于安全生产信息网络的重视和建设,全面快速的提高煤矿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水平。

4、推进技术和机制的创新。我国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对于煤矿的开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采用新技术来提高开采水平。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制约机制来适应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进一步的完善和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相应的执法和管理机构等的安全责任。

五、结语

总之,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煤矿企业就必须要在企业中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并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并且加大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大煤矿企业的技术和机制创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使企业拥有更多的活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军.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02).

[2]鲍加峰.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3,(Z1).

[3]王本俊.我国现代煤矿生产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0,(06).

[4]吴玉玲.论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与改进[J].工业设计,2011,(05).

篇9

1)安全教育力度不够。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要求,新进煤矿的所有工人都要经过严格细致的培训、并进行考核后,才能上岗作业。而目前,部分煤矿在井下一线招用农民工、临时工,这些人员由于流动性大,培训起来相对困难。个别煤矿企业在培训教育方面把关不严,致使工人缺乏必要安全管理知识和意识,没有真正掌握安全生产的操作技术,时常发生违规、违章操作。这也是出现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2)质量标准要求不高。部分煤矿企业不重视质量标准化工作,特别是采掘队伍平时不按标准施工,到验收时临时进行整改,个别的甚至用临时包装的办法,应付检查,这都给煤矿企业增加了很多不安全隐患。有的煤矿企业在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早班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多、中晚班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少,附近作业点安全管理人员多、边远采区管理人员少。这些现象致使很多事故都发生在中晚班及边远采区,也为事故处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3)安全监察作用不大。有的煤矿企业职工认为自己工龄长,在工作中存在凭经验办事的思想,时常放松安全警惕,违章违规操作。而目前的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煤矿企业的安全监察人员多数是由本单位选派的,这就导致在监察过程中有时注重人情关系,没有真正按照组织管理制度,对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纠正。

二、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1)切实强化主体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升安全管理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是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因素。煤矿安全规程明确指出: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所以,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安全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真正在其位、尽到责、守好职。煤矿企业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每个岗位人员都明晰岗位安全职责。同时,群监组织要维护职工的权利,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去监督、阻止一切冒险蛮干的行为,避免对职工人身造成伤害,这样才能真正使群监组织的作用发挥的更直接、更及时、更具体。

2)强化教育培训力度,提升职工安全素质。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是保证煤矿安全管理的根本所在。不管是对于在职老职工还是新进入煤矿的职工,都要严格按照《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要求,对他们进行保质、保量、保时的教育培训。要切实丰富培训教育内容,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应急预案等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通过教育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真正掌握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切实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同时,要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安全网员的素质。在培训过程中,力争做到将思想教育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将群监委员会的统一培训与分会组织学习相结合、将培训内容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将现场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用培训全面真正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

3)建立健全安全机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要健全现场管理机制,保证煤炭企业的工程质量一步到位、动态达标,为安全生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要健全检查验收机制,做到坚持标准,严格验收,通过有效的考核、奖惩举措,激发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进一步健全隐患排查机制,对于矿井的重大隐患,要及时组织进行现场排查,精心制定处理措施,落实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要定期进行专业隐患排查,在生产例会上进行通报。要严格进行岗位隐患排查,由班组对各岗位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并认真处理,切实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现场隐患排查的责任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范隐患、处理隐患。同时,要切实抓好群众安全工作制度建设,把用制度约束职工的行为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使其主动的参与安全管理,自觉约束自己,监督别人。如果全矿职工都能积极行动起来,群安工作氛围就会真正形成,群安工作意义也就真正地发挥出来。

4)建立安全监察队伍,全面提升管理成效。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安全监察队伍,是煤矿实现安全管理的有力保障。要选择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安全监察员,引导他们以雷厉风行、不讲情面的作风,逐步完善监察形式,丰富监察手段,高效组织开展安全监察工作。要坚持安监员持证上岗制度,每年组织一次系统性培训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及时进行更换。要定期召开安监员座谈会,通过交流沟通经验做法,进一步优化安监员的监管方法。同时,要调整充实安全网员队伍,在调整过程中,把那些懂生产、敢抓安全、不怕惹人、有实践经验的职工充实进来,坚持行政正职不准任安全网员、只懂单一工种的职工不准任安全网员、作业现场重叠的职工不准任安全网员,确保真正发挥安全网员的作用。

三、结语

篇10

1煤矿企业系统安全管理重点

煤矿企业系统安全管理在我国整个灭狂安全生产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煤矿企业系统安全管理的实际应用来看,其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保障主要通过以下要点来进行:(1)煤矿企业系统安全管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煤矿生产现场的实际环境状况,对其所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和弊端给与提前发现和解决,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从根本上实现安全隐患的进一步恶化的有效预防的目的。(2)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对各种设施和环境进行全面、实时监控。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对井下矿压、瓦斯含量等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对各种煤矿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监控和安全评估,控制相关操作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行为,在对信息化技术管理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又能够充分调动矿井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发挥现场作业人员在工作当中的“或探头”的作用。(3)灭狂安全管理系统还能够对整个矿产企业的有序运行提供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功能,对整个煤矿企业的具体生产状况以及施工、管理流程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对于生产施工和管理的流程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充分实现,还可以课根据具体工作状况和需要,在整个煤矿管理过程中对所指定的规程进行实时更改和调整,实现整个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健全[1]。(4)煤矿安全管理系统还可以对整个煤矿生产事故进行提前性的超前预警,可以根据系统的内在工嗯呢该对所需要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并将这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储存,系统还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并对矿井内的相应安全系数进行综合化的评估,根据对安全系数的评估参数对安全系数进行等级划分,根据具体的安全状况将评估结果划分为安全、较为安全以及危险等多个等级形式,有针对性的将有效提升区域安全等级的方式因素给与找出和创新,从而为相关解决措施的研究和制定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从而达到对矿井生产事故发生概率不断降低的目的。(5)通过本系统可以有效实现对相关数据的全面收集、分类整理以及系统分析等功能,对在煤矿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系数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处理,并根据展示方式的不同,将各种安全数据信息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对不同的安全信息最大限度的进行整合和调动,从而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有效和便捷的数字化运行平台[2]。

2煤矿企业系统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2.1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由于现实中系统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所供应设备的具体型号具有多种多样,因此,对于整个系统子系统当中的管理系统、控制系统以及检测系统来说,各个系统之间的共享和互通受到硬件乃至软件差别的限制和影响,所具有的信息的价值性也发生了改变,因此,煤矿信息管理系统要对其所具有的快捷、安全和有效的内在优势给与充分发挥,对煤矿生产当中的各种安全隐患给与准确的检测,对各种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互通进行不断强化,从而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有效联动的目的。

2.2安全管理系统的维护方面的不断强化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对其检测、管理和控制功能的切实发挥,促使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建设和整体质量的提升得到充分保证,这也是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最根本性条件。就好比其它类型的设备和器材的使用一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加强对该系统的全面维护。只有将系统的维护工作做足和做充分,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系统发生故障的几率,推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实现其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的持续运行,对煤矿安全事故起到重要的预防作用,为煤矿安全管理的持续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3]。

2.3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议

在整个煤矿生产的全过程都要积极贯彻安全意识,要把矿井装备的水平不断提升,推动矿井装备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的运功培训体系和考核制度,适当提升员工的工资水平和待遇状况,切实维护矿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地位,还要针对煤矿企业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化体系,企业安监部门要严格按照公司流程和各项制度措施,加大员工考核力度,对于规定的奖惩要求要及时兑现。建立符合煤矿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员保障体系。推动整个煤矿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互通和交流实现煤矿安全关系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