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经济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契约意识;市场经济;价值取向
一、什么是契约意识
(1)契约意识是最基本的交易观念。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生产力的水平也有了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自给自足,他们开始用自己吃剩或用剩的东西与别人进行交换,这是最初的交易模式。契约意识在西方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犹太人在神话时代就提出“遵守契约,尊重契约,你获得将不只是尊重”,他们认为自己是与上帝签约的民族,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与上帝签订了契约,违反契约就会遭到惩罚,但如果信守约定则会得到上帝给予的幸福,这是契约意识的萌芽。(2)契约意识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方式。“人”作为一个自然生物,其本能便是求自保,求生存。当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不能使人们都同时满足时,人的利己天性必然会引起相互斗争或是进行连续不断的战争。这时必须有一个东西来出面协调,那就是契约。人在自私自利的天性下通过理性的思考订立起相互约束的契约,以使一切趋向和平。这是霍布斯在其《利斯坦》中的观点。随着时代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维权意识也逐渐增强,契约自由的法治观念和制度逐步取代了以身份定命运的荒谬。英国法学家亨利·梅因曾在他的《古代法》一书中将此精辟概括为“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这种过渡使人们生活的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二、契约意识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影响
(1)契约意识体现了近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也跃上了新的高度,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也都被重视起来,这些都是对契约意识的体现。这种想法同时体现了近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一是对自我个人利益的充分肯定,强调个体独立意识的重要性,强调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人们对个人利益持有肯定的态度,也就是说人们承认个人财产的合法性,并给予充分的尊重。只要是通过合法手段得来的利益,那就是合理的,是应当给予尊重的。所以这个想法极大提高了人们投资赚钱的积极性,市场经济也相应活跃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种行动中来。他们通过契约互相约束监督,又在这种契约中得到自己应利益,同时又使市场经济向前发展,可谓收获颇多。二是平等意识。所谓的平等意识既指买卖双方也指合作双方抑或是同行之间。在产生买卖关系时,双方地位是平等的。如果我们要产生合作关系,那么我们双方是平等自由的个体,不能以强凌弱,逼签不平等条约。市场经济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只要大家都能遵守平等原则,即将会省去很多麻烦。三是公正意识。尤其是合作的双方,大家除了遵循上面所提到的平等的原则外,还要意识到大家都是平等合法、独立的主体。这种公正意识的增强使商品经济更加有序,并促进了其德繁荣增长。四是把法制作为协调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最基本的依赖,而且我们应该形成道德共识。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是社会关系变得极其复杂,人们到处都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或是买方,或是卖方,或是生产者,或是行政者。这种错综复杂就要求必须有一个规范来统领它。这就是契约的最高形式——法律。大家把自己的权力和力量托付给这个集团,也就是法律机关,然后让他来约束大家的行为。人们在权力受到侵犯或产生矛盾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进行解决。长此下去人们也会形成道德共识,形成良好的市场风气。(2)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契约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来。人们会在高利润的驱动下做出不合乎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各种假冒伪劣、广告欺诈、合同欺骗等屡见不鲜。国家开始颁布各种法律法规对市场经济进行规范,人们也开始关注自己的权益是否受侵犯,或者去学习法律,或者看电视了解现在国家对于消费者赋予的权力,或者去法律事务所咨询有关的信息。最重要的是人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进步使市场经济的信用程度大大提高。企业开始重视自己的信用,认识到人无信不立,企业更是如此。正是这两者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才使经济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使人们在契约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提高生活水平。
三、面对中国现状,我们该怎么办
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 统一 建设 发展
一、统一市场的内涵及其特征
统一市场,下意识是一个与市场分割相对应得空间上的概念。从广义上说,是指一个高级的市场经济形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场主体平等活跃,市场客体融通发达,市场介体成熟健全;二是地区与行业部门间贸易流通壁垒,商品要素自由流动,信息透明完全,竞争公正有序,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资源配置的功能;三是中央宏观管理与调控政策统一实施,较少干预与管制,市场规则与制度完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效衔接。市场的统一性是现代化市场体系的核心与灵魂。表现为市场规则的一致性、市场的自由流动性、统一市场价格的均衡性、不同市场价格之间的关联性等。中国市场化的进程,就是一个不断走向市场统一的过程,就是要实现即内部市场统一又对外开放并与外部市场有机衔接的现代市场经济形态,即努力建设成为开放性经济。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学术界曾针对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过建立国内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问题。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统一的市场必须是一个完备的市场体系,它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而且还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二是要统一的市场必须在区域合理分工和消除地区、部门障碍的基础上,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生产者之间的平等竞争。前一项的内容是针对计划经济单一的商品市场格局提出要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框架。因此,本质上是在原有的尽管不完善的商品市场基础上,扩大市场类型,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问题。而后一项的内容是针对计划体制中的各种制度规则,在经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的过程中,要转变资源配置的方式,特别是要由双重资源配置的方式并存的格局转向统一市场资源配置的格局。
我国统一市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统一性。统一市场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体系。统一性意味着在经济活动主体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分散活动的条件下,必须有权威机构能从总体上利用各种市场调节工具区弥补市场机制本身功能的缺陷。
竞争性。在统一市场中,商品流通和要素流动必须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进行才能有效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公平、公开和公正的竞争本身排斥对市场的垄断干预、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
有序性。在统一市场中,商品的流通、资源的流动以及公平竞争,要求有序地运行。有序的进行意味着市场要有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维系市场活动的秩序,保证资源、商品流动和公平竞争。二,建设国内统一市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建设国内统一市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实现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的基本要求。它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1 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性要求我国现阶段必须建立国内统一市场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性阶段可以看到,市场经济从初始状态发展到现代状态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实现这一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市场的发育过程。从一般意义讲,市场的发育程度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才会逐步发达起来。当前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打破原来所有制和地域界限,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统一市场,可以说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另一方面看,目前的国际市场已经具有发达的市场体系,并日益朝全球统一化方向发展,从而与国际市场接轨。
2 建立统一市场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
市场经济即是以市场作为资源的主要配置者,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简而言之,社会生产所需资源主要由市场来安排和配置,就是市场经济。从统一市场的内涵来看,市场之所以要建成国内统一市场。其目的在于打破国内市场的任何空间限制和人为阻隔,使各市场主体彼此之间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自由的开展交换活动。所以统一市场的建立首先需要创造更规范的市场主体,并使这规范的市场主体在国内企业普通化。
3 建立统一市场是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市场体系形成的关键。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价格及其变动来引导和实现的。经过二十几年的价格改革,我国的价格体系巳取得重大的实质性进展。但是,到目前为止,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未完全形成,尤其是资金、劳动力、土地的市场价格更是如此,这就限制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调整或放开而带来的价格信号的变化,而这样一种市场机制未能形成的原因又在于目前整个市场体系中各类不同市场发育的不协调。因此,加快统一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是深化价格改革的迫切需要。
4 建立完善的统一市场是宏观管理方式专柜的迫切需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把经济活动主体从政府转到企业。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实体。多年来在深化企业改革方面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有了很大的的改变,但是深化改革仍面临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问题。因此,只有建立起统一市场,才能实现国家间接宏观调控体系与方式的形成,促进市场运作的有序进行。
三、中国市场统一市场的建设进程
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多年的发展证明,市场统一与现代化是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是发达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的市场化建设经过“渐进式”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但要走向统一、走向现代化,估计还要较长的时问。实现市场统一与现代化,对于进一步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即统一市场建设的渐进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行政性分权改革与市场发育(1978-1992)
(2)“双元共存”的市场成长阶段(1992-1997)
(3)“双轨过渡”中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1997至今)四,统一市场建设与规范化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各类市场上交易主体的总称。它是社会主义国内统一市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如果没有多元化、规范化的市场主体的存在,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运行机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作用的发挥,实质上就是依靠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价格机制是市场运行机制的核心。它是一种引导要素配置的信号,而市场机制的作用能够准确传导这个信号,从而引导要素的配置和流向。
市场
主体的规范化即是市场经营中的主要角色,它处于市场经营活动参与者和支配着的地位。从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要形成社会主义国内统一市场,必须构建规范化的市场主体,并要使其具有普通性品格。这是我国国内市场形成的内在要求。
规范化的市场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有明确的产权,(2)市场主体必须是独立自主的经济法人实体,(3)市场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篇3
我的意思是说,随若观察问题的视野的拓宽.对于依法治税,不能仅仅从税收征纳或税制运行的角度加以理解,而须在此基础上上升一步。将税收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出发,作全面而系统的宏观思考。一方面,要着眼于税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让税收扮演起它应当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要立足于税制本身的运行规律,把该征的税尽可能如数征上来。具体而言,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的依法治税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是:拓展税收的作为空间,消除税收“缺位”’;抓好税制的完善,减少税收流失。两个方面互为联系,彼此依存,可以说是“一体两翼”,共同构成依法治税这项系统工程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关于依法治税问题的讨论,即要围绕着这样两个线索而展开。
“费大于税”集中揭示了
收”的收入(尽管放在预算外,但征收管理以国务院、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等部门颁发的行政性文件为依据),制度外收入则是由各部门、各地区“自立规章、自收自支”的收入。这部分收入的渠道较乱,很难得到精确的统计认字。根据1997年的有关数据推算,制度外收入至少要占到gdp的5%。除此之外,大约占到gdp的4%的财政收入退库,可以算作政府收入的第四类。上述几类收入相加,目前我国政府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实际已达到25%以上。
现在,我们终于有了上面所说的两个困惑问题的答案了: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持续下降与政府机构的迅速膨胀和政府支出的高速增长之所以能够同时并存,原因就在于,我们所说的财政收入只是政府收入的一部分。政府机构的运转及其支出,除了规范性的财政收入之外,还有其他非规范性的资企来源的支撑;企业负担重和宏观税负水平低之所以能够同时并存,原因就在于,规范性的税收只是企业负担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各种非规范性的政府收入同样来自于企业。税收方面的负担和其他非规范性政府收入方面的负担相加、才是企业所须承受的来自政府部门的总体负担。
问题在于,如果以全部的政府收入作为百分之百,那么,在其中,只有40%多一点儿属于规范性的预算内收入。其余的近60%则由游离于预算之外的各种非规范性的政府收入所构成。预算内的收入,基本上是税收收入。游离于预算之外的非规范性政府收入,主要来自于各种各样的、形形的政府收费。如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性收费、对农民收取的乡统筹和村提留、各级政府的集资摊派,等等。由于政府从收费渠道取得的收入规模和份额上均多于通过税收征得的收入,所以说,日前我国的政府收入格局是“费大于税”。
其实,“费大于税”并非只是对目前我国政府收入格局的形象性描述,它还隐含着另一层意思:“费大于税”的政府收入格局不正常。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资料(《政府财政统计》1995),各国中央政府税收收入在全部政府收入(不含债务收入)中的占比情况是;美国92.53%(1994),英国91.15%(1993),法国93.28%(1994),加拿大88.60%(1992),德国93.64%(1993),意大利97.24%(1994),韩国88.12%(1995),印度尼西亚92.18(1991),菲律宾89.57%(1994),泰国90.66%,俄国93.17%(1994)。从上述的数字中,可以得到这样一种印象:税收收入往往要占到各国政府收入的绝大比重。而且,越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税收的占比越大。相比之下,我国税收的占比是明显偏低的。
必须解释这样一个理论问题:为什么税收收入要在政府收入中占绝大比重?
无论那一种形式的政府收入,从根本上说来,都是用于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的。政府支出的性质,自然决定和制约着与其对应的政府收入的性质。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基本建设支出的占比,由1979年的40.4%一路下滑到1996年9.6%,而且,1998年,中央一级基本建设支出还要在1997年执行数的基础上再下调6.8%。这说明,我国的财政支出格局已经越来越带有“公共财政”的特征。那么,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就大的方面说,这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个变化。因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资源的配置主要依赖于市场,政府的任务则是拾遗补缺。凡是可以通过市场解决或通过市场可以解决得更好的事项,政府就不去介入。凡是不能通过市场或通过市场解决得不能令人满意的事项,政府才必须涉足。具体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事项大体有三个方面: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调节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只要稍加分析,便不难发现,政府用于履行这三个方面职能而花费的财政支出,具有一个共同的性质。这就是,它都是处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这一层次的。它通常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或几乎没有产出)。换句话讲,用于弥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支出的资金,基本上是“有去无回”的。
政府的哪一种收入形式能够和支出的这种性质相对应呢?目前
收入的主要形式。
——政府收费是以交换或提供直接服务为基础的收入形式。收费同税收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以交换或提供直接服务为基础,后者则以政治权力为基础。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部门都有收费。不过,从总体上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化的收费只有两类:一是规费(fees),另一是使用费(user charges)。规费是政府部门对公民个人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行政管理而收取的工本费和手续费。如行政规费(护照费、商标登记费、律师执照费等)和司法规费(民事诉讼费、刑事诉讼费、结婚登记费等)。使用费是政府对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一定标准收取的费用。如高速公路通行费、桥梁通行费、汽车驾驶执照费。可以看出,无论规费,还是使用费,都不能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支出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只能在政府收入体系中居补充或辅助地位。这是因为,规费的收取,(1)须限定在政府部门提供或实施的特定服务或行政管理的领域,其收取范围狭窄。(2)要限定在工本费和手续费的额度内,其收取标准不高。使用费的收取,(1)须以公共设施为依托,不是所有的公共物品或服务都可收取使用费。(2)要贯彻受益原则,谁使用谁交费,不使用不交费。(3)要实行基金化管理,专款专用。其收入只能用于公共设施的维修与建设。(4)收取标准不能高于提供公共设施的平均单位成本。
——国债显然可以作为政府收入的一种形式,但由于受到如下两个限制,它亦不能成为政府收入的主要财源。其一,国债的举借,要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受的基础上。认购者买与不买或购买多少,完全听凭其意愿,不能强制摊派。所以,政府通过举债取得的收入的量,就不那么稳定可靠。其二,国债是有偿的,通过举债取得的收入,不仅到期要还本,而且要按认购者持有时间长短加付利息。由此而形成的还本利息支出,对于政府,很可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对三种收入形式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我们看到:税收,只有税收,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收入的基本来源。至于收费和举债,只能作为补充或辅的财源。也许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许多人都对税收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马克思曾形象地说过,“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丘吉尔也曾讲过:“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是永恒的,一是死亡,另一就是税收。”
相对于税收所应当具有的地位和应当发挥的作用来说,“费大于税”的政府收入格局现状,是不正常的。“费大于税”集中揭示了
委托垃圾渣土清运费、垃圾消纳费、门前三包责任书镜框工本费,等等。五花八门的收费,使得本已陷入资金不足、机制不活、产品不适销对路、人员负担过重等困境之中的国有企业,雪上加霜,不堪重负。国家经贸委的调查还表明,国有工业企业的各种不合理负担,大体占到当年其实现利税之和的20%,甚至超过了当年实现的利润。处于如此重负之下的国有企业,怎么能不陷入困境?不解决政府收入机制不规范的问题,国有企业又怎么能走出困境?
——对于政府机构膨胀和行政管理费支出增势迅猛的问题,人们通常把它归结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其实,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政府的收入机制不规范。我的意思是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政府收入机制不规范而弱化了政府部门的预算约束。常识告诉我们,政府部门往往是喜欢多支出的,但喜欢多支出并不等于可以不受约束地随意多支出。问题是可供其使用的收入究竟有多少并且有无变通的可能?在政府收入机制规范化的条件下,每年可取得或可供其使用的收入便是一个既定不变的量。其支出的规模,便不能不受其收入规模的约束。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就现实来说,对政府支出约束最强的因素就是税收。税收所具有的特性之———“数额的相对固定性”,实质是一把双刃的剑。一刃是针对纳税人的,即要求纳税人把该交的税全部如数交上来。另一刃则是针对政府的,即征税的额度必须控制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外的征收。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税收对政府支出的约束是强的,但政府部门可以突破税收的限制,在税收之外通过收费取得收入,各种收费还可以自立章法,按需而征。规范性的税收与非规范性的收费同时存在,后者又大大多于前者,且可在相当程度上“随意”上调。有了如此宽松的环境,政府机构的膨胀和行政管理费支出的迅猛增长,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进一步说,倘若政府收入机制不规范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即使我们在行政上下大气力压缩了政府机构编制并相应削减了行政管理费支出,由于政府部门收入的调节(显然只能是“上调”)余地仍然存在,在我国,曾有过数次反复历史的政府机构编制的膨胀之风,很可能会再一次刮起。行政管理费支出的扩张之势,也很可能会再一次出现。
——这些年,在政府部门财力分配上所存在的“弱干强枝”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所谓“弱于强技”,无非是将政府部门的财力分配格局比喻为一棵树,这棵树的“树干”是弱的,经不起风吹草动;而它的“树枝”繁茂,致使头重脚轻。这种分散的财力分配格局,不仅存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而且,在各个不同级次的政府与其所属的职能部门(如省一级政府与其所属的各厅、局)之间,甚至每一级次的政府与其下属级次的政府(如省一级政府与市、县级政府)之间,也都有类似的表现。
的政府收支。
顺便指出,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度里,一般不存在所谓“预算外资金”。我国现在使用的预算外资金概念,还是建国初期从前苏联东欧国家那里引进、并从计划经济年代沿袭下来的。即便不作更深一步的考察,也会发现,预算外资金同计划经济密切相关,而与市场经济不相容。就这个意义讲,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在
――财政税务部门总揽政府收支。也就是,所有的政府收入完全归口于财政税务部门管理。不论是税收,还是收费,抑或其他别的什么形式的收入,都要由财政税务部门统一管起来。即便出于工作便利的考虑,把某些特殊形式的收入,如关税、规费交由特定的政府职能部门收取,那至多也是一种“代收”、“代征”。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要切断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同其经费供给之间的直接联系,从根本上铲除“以权谋钱、以权换钱”等腐败行为的土壤。
――政府收入以税收为基本来源。前面说过,以政治权力为基础、能够带来稳定可靠的收入,且可无偿使用的税收,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支出格局(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主体)是一种对应关系,必须作为政府收入体系中的“主力队员”而居于主导地位。至于其他的政府收入形式,如以交换为基础的收费,只能作为辅助或补充财源而担负起遗补缺的职责。
四个方面的标志,归结到一点,就是依法治理各种政府收入。其中的中心内容,就是我们讨论的主题――依法治税。既然目前我国政府收入机制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费大于税”的政府收入格局上,采取相应的改革举措对之加以纠正,并代之以规范化的政府收入格局,肯定是当前依法治税所必须着力完成的中心任务。
本着这样的认识,前面也说过,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依法治税的任务,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是:拓展税收的作为空间,消除税收“缺位”:抓好税制的完善,减少税收流失。两个方面互为联系,彼此依存,可以说是“一体两翼”,共同构成依法治税这项系统工程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比如,没有税收“缺位”现象的消除,“费大于税”的政府收入格局得不到纠正,依法治税的社会环境就不可能真正确立起来,税收流失的规模也就不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反过来说,税收流失的漏洞多,该征的税不能有效地征上来,税收的应有地位和作用就难以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税收的“缺位”现象也就难以真正得到消除。
说到这里,不难看出:
社会保障税)是其收入的基本来源。其二,以收费的形式取得收入,并且,收费在收入结构中占有相当的比重,通常发生在地方各级政府那里。其中的原因不难解释,前面说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化的政府收费只有两类,一是规费,另一是使用费。无论规费,还是使用费,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性是:收费项目与家庭、企业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且具有一种直接的服务报偿关系。毋庸赘言,同家庭、企业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公共事项,本来就是地方(非中央)政府的职责范围。
有鉴于此,“费改税”的工作,可以也应当从中央一级政府做起,既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中央一级政府基本没有收费,那么,我国中央政府各部门现存的收费项目,经过清理,绝大部分都可以纳入“费改税”的范围。而且,追根溯源,在我国,非规范性政府收费的兴起,最初也是发生在中央一级政府(如“预算调节基金”和“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只要中央政府带了头,率先实现了中央一级政府收入机制的规范化,“费改税”便可依次延伸到地方各级政府,从而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进。
第二,“费改税”与“规范费”同时并举。政府收入机制的非规范性,固然主要反映在“费大于税”这一特殊的矛盾现象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费”都应改为“税”。也绝不是说,“费”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实际上,税有税的内涵和外延,费有费的地位和作用。两者之间,并不能互相替代。对那些具有税收性质或名为“费”实为“税”的政府收费项目,可以通过“费改税”的办法,纳入税收的轨道。或扩大现有税种的税基,将其并入现行有关税种统一征收:或根据其性质,改设新的税种另外征收。对那些本来即属于收费范畴或名与实均为“费”的政府收费项目,则须通过“规范费”的办法,纳入规范化的收费轨道。或作为规费,按照规费的内涵和外延加以管理。或作为使用费,依照使用费的原则和标准加以征收。
第三,先清理,后规范,逐步纳入统一预算。首先,对现存的各种政府收费项目,进行全面的清理。在清理的基础上,区分为必要、合理的收费和乱收费两大类。将那些已经构成政府部门运转的必要前提而且征收性质比较合理的收费项目,作为规范的对象保留下来;把那些既不必要也不合理、纯属乱收费的项目,坚决取消掉。其次,对作为规范的对象保留下来的收费项目,通过“费改税”和“规范费”的办法加以规范。以此为基础,将“费改税”纳入税收轨道和通过“规范费”分别作为夫费和使用费管理与征收的政府收入,先采取过渡办法,暂时单独编制预算――由财税部门统一管理和征收,但收入全部返还各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使用。然后,逐步创造条件,将全部政府收入纳入统一的政府预算。
――抓好税制的完善,减少税收流失。
在我国,税收流失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而税收之所以会出现大面积的流失,人们通常把它归结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薄弱。后来,又加上了一条:税务部门的征管机制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存有距离。这些年来,在强化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税务机关的征管机制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年一度的税法宣传月,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总是我们的主要着眼点。与此同时,税务机关的征管改革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然而,从总体上看,到目前为止,税收流失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治税的社会环境也仍不理想。
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来,税收流失和治税环境的不理想,同治税观念的调整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恐怕有一定的关系。众所周知,对于老百姓为什么要纳税、政府为什么要征税的道理,我们一直是用“公民应尽义务”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来解释的。这样的说法尽管不错,但过于原则,过于笼统。而且,同市场经济的环境不相适应。
市场经济通行的准则是权力与义务相对称。讲到谁负有什么义务,要相应说明他拥有怎样的权力。讲到谁拥有怎样的权力,同样要说明他负有什么样的义务。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与其纳税之后所享有的权力,政府的征税权力与其征税之后所负有的义务,在市场条件下,同样是一种对称关系。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需要消费的物品或服务,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由个人或家庭分别消费、单独受益的一般物品或服务,如食品、衣物、家具等等;另一是由社会作为整体共同消费、联合受益的特殊物品或服务,如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能源交通等等。前一类物品或服务,在理论上被称作“私人物品或服务”,可以由企业生产并拿到市场上出售,人们可以“直接”用钱从市场上买到;后一类物品或服务,在理论上被称作“公共物品或服务”,企业不愿也无能力生产,只能依赖政府以非市场的方式来提供,并且,人们要通过纳税的途径“间接”购买。
有位美国朋友闲谈时向笔者讲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他家养的猫爬到房顶上,自己下不来了。焦急中,他打电话向警察局求助。警察特意跑来,搬梯子上房,帮他把猫抱下来。当笔者为此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警察可以管这种事时,他不加思索地反问道:“为什么不可以?他们花的是我们纳税人的钱!”由美国朋友的这句话,想到纳税人和政府之间的关
系。从某种意义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质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正如人们到商店买东西需要为之付款一样,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也不是“免费午餐”。只不过是为消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付款,是以纳税的方式来完成的。这实际上是说,只要纳税人依法缴纳了税收,便因此拥有了向政府部门索取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权力。只要政府部门依法取得了税收,便因此负起了向纳税人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义务。纳税人之所以要纳税,就在于换取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权。政府部门用于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就来源于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收。
有鉴于此,应当下大气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治税观,并以此规范纳税人(居民和企业)、征税人(税务机关)以及用税人(各级政府部门)的行为。
第一,对纳税人,要正面宣传和严管重罚同时并举。在讲清纳税人为什么要纳税道理的基础上,致力于形成一种不利于偷漏税者的社会氛围和严管重罚的机制。
第二,征税人,要严格执法和完善税制同时并举。在坚持严格执法的同时,税务机关要从完善税制入手,着力于堵塞各方面的税收流失漏洞,将税收流失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篇4
文化环境内涵或是单指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的一种,或是其中的两种加以组合。比较全面揭示文化环境内涵的观点应该是文化哲学学派,该学派认为文化环境是指人类活动得以展开的具体现实的社会文化,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当下处境。这样看来,与人相关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环境都从属于文化环境。这种全面揭示文化及文化环境要素的观点,其优越性在于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梳理出两者的相互关系,建构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环境。表面上看,单纯地从文化与文化环境的构成要件分析,文化与文化环境确实有其交融点,物质内容、精神内容既构成文化,也是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就连构成文化的制度也是社会中的一部分,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甚至多数情况下会变成一个概念。这种理解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化与文化环境定义的抽象化和表面化,造成两者区分困难甚至混淆。如果将文化具体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来。
文化本身是文化的内部构成部分,文化环境则成为文化的外在环境。这种文化“内”与“外”之分的着力点在于“人”,内涵于人的就是文化,外在于人但仍然与人发生紧密联系,构成文化成长、变革条件的就是文化环境。此外,两者的特性更能够将二者加以区分,有学者这样分析道:“文化环境是具体的、当下的,是现实性概念;而文化是具体与抽象、历时和共时、结果和过程的统一。”这样看来,文化环境必定是某一阶段的文化环境,它一旦与历史时期相联系,就会呈现出固定性、常态性。文化则不同,它时刻处于变动过程中,其变动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文化。文化和文化环境的相互结合也体现在对于文化和文化环境特性的理解中。就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言,文化环境的当下性包含具体的文化环境,如文化背景、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体制、文化方式,这些文化环境因素通过“人”这个发力点,作用于其内部观念、认识等意识形态,从而构成文化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客观条件,最终培育出特定文化环境下的文化内容。
文化环境的作用力并不能影响文化影响力的发挥。文化环境是历史和现实文化交互作用的产物。文化的历史支撑和岁月积淀是文化环境产生、发展和求变的首要前提条件,现阶段文化环境的特质是历史文化因素累积的结果,文化的内需力支撑文化环境的作用力。“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与自然以及个人之间相处的关系,都会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反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4〕。文化环境的每一阶段都汲取、扬弃历史赋予的条件,历史的文化有可能在改变后成为现实的直接文化环境,也有可能为时代抛弃,为人们所遗忘。传统民间习俗、精神内涵、民艺民粹,在与现代化的对抗中,直接被重建到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与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人类实践活动中必须重视的重要关系,在现实文化体系的建构中,认真研究文化发展的现状,深刻理解现实文化的逻辑内涵,建构与文化良性互动的文化环境体系,是现阶段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内涵
第一,从经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倡导“义利共生”。在中国传统封建小农经济文化中“义”是内涵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文讨论的“义”是作为传统社会中评价社会成员的道德准则,是中国仁人志士共同的价值取向,“义不容辞”、“见义勇为”、“舍身取义”反映了人们追求义的不同层次实践活动,他们为了取义,用行动代替言语,甚至以不惜放弃自我生命为代价,提倡对义的绝对追求。对于“利”的价值取向,人们普遍表示否定。对于“义”的无底线价值追求和对于“利”的全面否定的现状,在社会道德的弘扬过程中,虽然倡导了道德的纯粹性,无疑也忽视了人的合理性需求,遮蔽了人的现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倡导“义利共生”,对利和义作出了层次性划分,使之成为层次分明的极具现实基础的概念。学者光将道德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单纯的为己利己的自利行为,既不损人也不利人,是不妨碍他人的自私自利,这是最低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即‘伦理底线’;第二层次是为己利人或利己利人的互利行为,这是最普遍的道德要求;第三层次是为人利人、无私奉献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要求。”〔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倡导社会道德风尚相结合的方式,取代了绝对化的取“义”和舍“利”的行为,等级化的取“利”原则在守住道德底线、弘扬社会风尚的同时,也保证现实社会中个人的合法权益和利益诉求,是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倡导的经济价值取向。
第二,就伦理价值取向的立场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谋求“文理并存”。所谓“文理并存”,就是指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应该适度权衡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赋予科学理性以人文精神,形精神和理性精神紧密结合的局面。在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阶段,科学与技术结合使人类社会推动经济生产发展、社会生活充实、人类素质提高。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的过度迷信和绝对推崇导致人文精神的丧失,割裂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统一,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产生了“异化”问题。人类被自己所生产出的成果所控制,逐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丧失自我意识,成为科技的衍生物,对自然的绝对破坏危及到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所倡导的伦理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统一,出路就在于“科学建制”和“科学气质”,“科学建制”既是推动和鼓励创新的制度安排,也是发现和消除谬误的严格程序。“科学气质”,按默顿的说法包括“普遍性”、“社团性”、“不谋私利”以及“有组织的怀疑”四方面要素,这是创新精神与求实精神、理性精神的具体体现”〔6〕。因此,应通过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宣传科学气质和精神,系统建立科学机制和组织,预设性防止人类异化,避免科学技术凌驾于人之上产生的恶果,保证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
第三,从作用机制建构的视角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崇“法德并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德治经济,倡导法律规范力和契约的执行力,也注重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法律规范,用自身的道德力量和外在法律规范并驱的方式在经济活动中倡导公平竞争、合法经营、诚实守信,化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作用机制是法律和道德并驱的机制建构。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两者对于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效应,也存在自身的缺陷。法律制定和运行主体的人为性,并不能保证法律本身的纯粹理性化,人类的非理性总会作用于法律,影响法律的公平性;就法律的效力而言,针对某个领域发挥作用的法律手段,着力的范围具有局限性,单纯依靠法制建设也会加重整个社会运行的成本。德治的非强制性特点会减弱自身的效力,无法实现道德的作用,其本身的多元化也会混淆视听,加大执行难度,单纯依赖道德力量也不是社会发展的明智之举。同志指出,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内涵起源于“义利共生”的经济价值追求,它合理地提出了解决道德和利益关系的措施,成为市场经济文化内涵的逻辑起点。“文理并存”的伦理价值取向,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转的理念保证,不断调解异化造成的矛盾和冲突,是市场经济文化内涵的着力点。“法德并驱”的制度建构,在人与物之间建构起合理的桥梁,合理作用方式保障了市场经济的良性运作,是市场经济文化内涵的必备条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环境的建构
良性运转的文化环境是保证文化健康发展的外在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新自觉要求准确定位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合理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主要从文化理想、文化制度、文化方式方面出发,全面地建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内涵的文化环境。
(一)文化理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和目标。
文化理想孕育着文化最深层的底蕴,是建筑文化长城的基石,是体现文化灵魂的关键。“一种文化的独特魅力,首先表现在其特有的文化理想之中”〔7〕。文化理想的建构也不是脱离社会实践基础和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的空洞的文化发展目标。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封建社会,儒家学说提出“天下大同”社会理想基础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理想;在革命年代“翻身求解放”社会理想下,提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的文化理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传统观念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遭遇西方文明的冲击,道德和文化面临重塑的境遇,社会的紊乱连带促动个体道德的倒塌、文化的徘徊及心理的迷惑。参透中国当代市场经济文化深层的意蕴,必须首先领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理想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理想应该是“共同富裕”社会理想下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和终极目标,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性文化理想,脱离共同富裕基础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缺乏凝聚力的空洞口号。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应该处理好多元文化的关系,用文化引领众多社会思潮,引领社会主义文化新风尚;平衡文化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用文化产业带动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实现文化共享的新局面。
(二)文化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和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文化制度的引导,逻辑顺畅、组织紧凑的文化体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文化环境,文化体制是建立在文化制度方向性把控基础上的体制机理:“一般说来,制度比较原则,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体制比较具体,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体制是制度的具体的和现实的存在形式,制度是体制的原则的或本质的规定。”〔8〕保障市场经济正确运行应该从文化制度入手。文化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必须反映出社会制度的特色,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文化制度的首要原则就是保障文化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避免形成脱离社会制度的文化制度。人民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文化制度理应保障人民群众公平、自由进出市场经济,维护其合法权益,避免不合法权益对其的侵害。建设先进文化的社会呼吁,暗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赋予文化制度的先进性特质。文化制度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其努力保障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更注重经济建设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文化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和动力。
文化方式也就是文化的模式问题,是社会成员行为选择遵从的最高价值标准,它构成社会全部价值观的基础。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的文化模式主要包括个人本位、群体本位和伦理本位。个人本位是西方社会文化模式,倡导个体价值的最高追求,意味着社会运行中对于个人利益的合法保护,产生了契约文化以及对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东方文化熏陶下的文化模式是群体本位,中国将这种群体与血缘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政权和经济紧密勾结的关系本位社会“,官官相护”“、”、“商商互结”的局面就是传统文化推崇伦理本位与“关系本位”相结合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在小农经济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市场经济却是格格不入的。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倾向扰乱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市场主体自由出入的秩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生长于中国文化中,必然附加着伦理价值倾向,这种倾向是与契约制度和信用体系紧密结合、信奉个人能力至上的文化模式,以个人综合素质作为价值的最高标准,通过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员流动,突破传统的关系模式,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本位的伦理文化模式。
篇5
关键词 医学生 医德教育 市场经济问题与对策
当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医疗卫生行业和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主力军的医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精神。大学期间是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良好医德的重要时期,把握这一关键时期对医学新生进行良好的医德教育,对培养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战略认识
医德教育是医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医学人才德、识、才、学、体诸要素形成的基础,是医学生立足社会、自身成长的需要。医学院校要抓好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就要对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教育对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培养全面合格医学人才的需要。德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专门医学人才的重任,不仅要培养医技良好的医学生,更要培养医德高尚、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医学专业人才。因此,医德教育是培养全面合格医学人才的需要。
(二)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医学学科科学性强、实践性强、服务性强的特点,结合教学医院的德育工作的实际,加强医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形势下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紧迫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老百姓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人们包括医务人员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也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道德体系趋于多元化、功利化,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的碰撞,给医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新挑战。
(三)加强医德教育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医德教育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医疗卫生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培养医务工作者优良的行业作风是我国医疗行业的一项紧要任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必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不仅要从医疗卫生队伍的精神文明抓起,关键要从医学生就开始进行培养。因为我国医务工作人员的主要来源是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德医风建设的根本途径。要想使医学生在未来的医疗活动中能自觉遵守医德义务,在校教育阶段就必须注重医德医风教育,使其形成稳定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医德教育被置于一个广阔的多维空间,德育内容应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做出相应的调整。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而医学院校在进行医德教育时缺乏针对性与灵活性,医德教育内容的陈旧、目标单一,再加上一些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一)在德育教育上,缺乏长效性的医德培育机制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普遍开设了医德教育课程,学生的医德意识有所提高,但是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实践性较强的医德培育机制,并且比较忽略医学生道德心理的培育。医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对医务工作者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必须是长期性、系统性、制度性的。然而,目前我国各医学院校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二)在学校定位上,医德教育地位边缘化
目前高等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多是通过理论教学实现的,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不能调动学生的知、情、意等多种学习因素,很难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其次,医德教育的一些概念和原理过于抽象,没有结合临床案例分析,实例研讨,这种教育形式单一、呆板,使得医学职业道德教学的效果甚微。
(三)在教学实践上,医德教育效果说教化
医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要求医生具有更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望、问、闻、切等诊断技术,还要使用先进的诊疗手段,如CT、核磁共振、EBT等。导致学校教育唯医技医能至上,忽视了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学生专业技术过硬而人文素质欠缺,职业道德缺失。特别是进入临床即将毕业的医学生,面临就业、升学诸多压力,学生的职前教育更是一片空缺。
三、强化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而良好的医德医风是靠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自我修养树立起来的。医学生还未步入社会,思想相对比较单纯,可塑性很强。因此要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和手段,坚持正面教育,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他们,使他们明辨善恶,自觉抵制不良思想风气的影响,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敬业精神,提升职业道德。
(一)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医德教育。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德医风教育,是把医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的有效途径。例如开展专项教育和专题讲座,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采用报告、演讲、展览、声像教育等形式,用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教育学生,树立榜样,对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重要作用;开展创建文明班组活动,将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从而促使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二)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强化医德教育。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加强医德教育的重要基础。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比任何教材都重要,因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医德医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医德风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更能令学生信服,特别是临床带教老师不仅要传授医学专业知识,还应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敬业奉献,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因此,医学院校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的师德和敬业精神,使其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真正在传授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做事、做人的态度,而这首先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和人格示范作用。
(三)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医德教育。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社会实践是进行医德教育的有利时机,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素质。医务工作者最需要合作精神,如一台手术的实施需要几个人的参与,一项新技术的开展需要许多人的团结合作,而当前大学医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欠缺团结合作意识,所以,在社会实践中要严格要求,正确引导,通过开展进社区、医疗扶贫活动,参与附属医院的比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医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亲身感受到医德医风的重要性。
(四)在临床实习中强化医德教育。临床实习既是医学生通过临床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医学生接触社会,服务患者,强化医德,确立信念的关键时期。医学生进入实习期,势必受到来自不同渠道和负面的濡染,造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和心态失衡。通过加强临床实习期的医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身边的非道德现象,督促实习生从新的平衡中找到发挥自己人生价值的坐标,树立良好的医德观念,显得尤为必要。
(五)在校园文化中强化医德教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医德形成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海报、条幅,特别是校园网等有效手段,大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宣传医德高尚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或直接邀请他们给学生作报告,使新生亲身感受榜样的高尚医德和崇高人格,加深对医德的理解和体悟。
(六)在网络平台中强化医德教育。目前,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网络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载体。在这种情况下,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医学院校园网络平台,开辟校园主流网站,建立“医学生医德医风资料库”,以文字、图片和多媒体资料的形式展现医德医风现状、医患关系、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医疗卫生状况及医学最新进展等多方面内容,再逐步建立“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网”,并开展网上咨询、辅导和讨论。切实抓好德育教育网络化的工作,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不断增强医学院校网络的教育功能,使医德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社会,融入医学生的文化生活之中。
总之,医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多元的教育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个人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发扬中华医学的优良传统,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医德,使大学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尚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医德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的全过程,是医学院校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思维、新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引导与示范,使医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继贤.医学伦理学简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医院;后勤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62-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后勤模式的改革,医疗服务市场门槛的降低,对医院后勤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医院后勤管理正是本文所研究的问题。
1 当前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医院后勤管理的含义
医院后勤管理是指后勤管理者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统筹计划和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大效益为一线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提供后勤保障,包括医院经济(财务)、资产、能源、环境、安全、生活及其它后勤需求的综合服务。
1.2 当前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1.2.1 组成人员素质较低
从目前医院后勤队伍现状来看,一是人力资源远远不足,组成人员中部分是医疗医技岗位不能胜任的人员,部分是医护人员的家属,因此,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年龄偏大,相对工作能力也较差;二是不少后勤部门的管理干部,学历低,相对缺乏医学知识,对医院的医疗性质、特点了解不够;三是医院后勤相对缺乏空调、电力、水暖、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的专业技术人才;四是缺乏能适应高科技开发型人才,如管理流程的优化设计人员、计算机软件设计人员等。
1.2.2 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医院以往的后勤管理较为混乱,规则制定也不够完善,后勤职工就形成了吃大锅饭的思想,认为干多干少都一样,没活时到处转,有活时又互相推诿,消极怠工,有的工作无人管,有的人闲着无事干,正式职工侃大山、不干事,而依靠大量的临时工来维持日常工作的运转。这种没有制度单凭经验的管理方式,不能达到充分调动及有机使用人、财、物,以少投入、多产出,发挥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目的。
1.2.3 医院领导对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的医院领导认为后勤光花钱不赚钱,光消耗不创造,人难管活难干,挨骂受气地位低,看不到后勤管理在医院整体管理中的重要性,后勤管理是服务,服务管理出效益,后勤管理得好,能省钱、省心、省力,能为医院增加附加值,能赚小钱,也能赚大钱,能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2 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必要性
所谓后勤管理社会化,从宏观上看,要求社会办医疗,而不是医院办“社会”,搞“小而全”。从微观上看,医院后勤部门中能独立核算的,可单独承包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显得尤为必要。
2.1 有利于卫生产业化的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卫生事业是公益性质的,是由国家财政支持的。然而,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审视,卫生事业不仅具有公益性质,而且也具有产业性质,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产业化能力的提高。我国已经加入WTO,卫生领域的对外开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须牢固树立以发展卫生产业来推进卫生事业的观念,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探索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路子,促进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有利于减员增效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实施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有利于减员增效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医院要提高效益,首先必须降低成本。要达此目的,减少人力资源上的闲置和浪费是当务之急。作为医院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临床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其它人员其工作性质都是辅助和服务性的。实施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医院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在信息、资源和服务方面的各种优势,把许多可以也应该由社会承担的服务职能还给社会,医院则可通过市场,选择最有利于自身需求的服务,减少医院在人员和管理上的支出,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3 完善医院后勤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正确把握医院后勤管理发展的方向,循序渐进地推进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真正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3.1 转变观念,增强科学管理意识
针对医院后勤的特点和现状重新认识,认真分析,抓学习教育,做好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医院的重点工作是医疗,那么后勤部门就要把保证以医疗为重点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作为立足点,在内容上要突出为病人服务,为医、教、研服务的原则。在方法上要紧密联系后勤工作的实际,将外出参观学习兄弟医院后勤管理的经验和改革信息通过科务会传达到各班组,进行学习、讨论,强化服务理念,讲求质量和效率。后勤管理人员要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为职工当好表率,经常深入班组,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在职工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我院后勤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班组之间、职工之间都能相互沟通,团结协作,使后勤工作部门成为有较强战斗力、凝聚力的和谐集体。
3.2 加强后勤人才队伍建设
要努力克服维持现状,不思进取,求稳怕乱等思想障碍,一方面,加强岗位培训,随着各类后勤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加大对后勤职工培养教育力度,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鼓励员工参加各类技术培训、进行等级及职称考试,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一专多能,更好地完成后勤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在选拔后勤管理干部时,也要考虑到从专业技术人员中选一些热衷于后勤管理工作的同志充实到后勤管理部门,增强医院后勤的管理力量。
3.3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医院后勤保障服务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基本保证。制度建设是医院各项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度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发展,也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后勤管理是一项非常艰巨而繁琐的任务,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作为医院特别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如果没有健全的后勤管理制度,那么后勤工作就很难井然有序地进行。要把每一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职责落实到科室和个人,对制度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奖优罚劣。要狠抓主要制度的落实。对物资供应管理制度以及环境卫生制度等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抓贯彻落实,以带动后勤保障服务的全面改善。对脱离实际和难以执行的制度要及时调整和修改,制度不全面地要补充。
3.4 利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
核心是把经济责任和物质利益结合起来,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分配、奖惩与各类人员的业绩考核直接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兼顾公平的原则,不断健全执行机制,使二次分配真正成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杠杆。许多医院的实践证明,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对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有很大的作用,报酬与劳绩挂钩,就能调动后勤职工的积极性,达到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节约开支的目的。
3.5 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我国医院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具有内容多、服务面广、任务艰巨、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将电子计算机运用于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中,对于提高后勤管理整体水平,改变后勤管理方式和面貌,提高效率和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后勤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医院后勤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依托电子信息平台和网络资源优势,建立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终端系统,建立数据库,只有充分利用智能化、网络化等信息化手段改进工作方式和运作模式,才能及时地了解后勤各部门的信息,同时通过软件系统进行相关数据的汇总、统计,就可以迅速地为医院的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将会跨越式提高医院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 结语
总之,医院后勤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管理体系,是医院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涉及医院内的方方面面,在医院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努力培养后勤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地发挥后勤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临床一线服务”的意识,才能全面提高后勤服务水平,更好地促进医院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尚不完善,影响市场经济贸易水平。如今,我国的区域经济规划仍然不尽完善,经常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贸易的运营水平。比如,不同类型层次的区域经济规划内容或交叉或冲突,使规划的制定未能具备针对性和确定性,使经济发展规划无法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也有一部分规划的内容过于关注政绩,反而背离了经济规划的作用,规划显然成为了抓牢政绩的一项手段。这些不良现象必然影响我国市场经济贸易水平,影响贸易运营效果。
(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尚不科学,仍需加以完善。目前,在市场经济贸易运营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各种名目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而一般性的转移支付项目较少。出现这些落差的原因在于专项转移项目规模较大,涉及的资金支付也较大。因此,在市场经济贸易发展运营过程中,相关政策未能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支付机制,影响了经济贸易布局的有效调整。
(三)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不多,影响市场经济贸易发展。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往往会反作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然而,这种反作用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来完成来体现。我国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形势尚未弄清,使公共服务能力处于低洼状态。一旦公共服务领域不景气,社会负担就会越大越多,对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也是一种隐形的挑战。
(四)地方保护主义明显,抑制市场经济贸易步伐。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最忌讳地方保护,然而,现实中确实存在大量地方保护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贸易的步伐,使市场经济贸易的方向有所偏离,使经济贸易的发展目标变得模糊,使地方的经济效益被放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缺乏了地方地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区域之间经济贸易的合作互惠。最终,地方经济贸易会长期处于“关门过日子”的状态,反而使地方经济贸易发展的脚步过于缓慢。
二、市场经济贸易实现有效运营的对策
(一)政府发挥好自身职能作用,大力完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一是各地政府部门应当意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并对自身的权力有清醒的认知。一旦职责明确,权力运营妥当,就可以使自身的职能作用实现正常的发挥,以此来满足市场经济贸易的需求,使经济贸易在政府的正确指引下健康运营。二是政府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有全盘的考虑,而不应孤立地看待地方经济贸易问题。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大力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使发展规划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理性科学。如此,规划内容才能以市场经济贸易发展为核心内容,摒弃那些不必要的政绩内容,使政府摆正自身位置和经济贸易发展规划的位置,为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提升减少麻烦。
(二)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实现经济贸易布局有效调整。市场经济贸易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转移支付项目,这些项目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环节。但是,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环节。因此,必须建立健全项目转移支付机制,使资金支付做到有据可依,使资金支付的来龙去脉都能确保真实客观。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也有利于杜绝违法乱纪犯罪现象,使经济贸易的发展格局更易于调整,使经济贸易资源达到优质配置整合。
(三)加大公共服务资金投入力度,为市场经济贸易发展创造机遇。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密切相关。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更是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因此,公共服务能力是经济发展的自然流露。我国必须以社会保障的高度,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确保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社会负担会相应减少,也会反作用于市场经济贸易,为市场经济贸易的稳步运营提供机遇。
(四)彻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加快市场经济贸易步伐。地方保护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步伐。因此,若想实现经济贸易的顺畅运营,就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充分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确保市场经济贸易步伐迈得稳迈得远。这样,必然是以市场经济贸易运营目标的明朗化为前提,有利于客观评价地方经济的地位,实现地域经济发展中的有效协作和互惠互赢,使各个地域之间的资源实现高效共享,实现生产因素的良性流动,从而全面推动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彻底告别闭门造车的局面。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医院财务;强化措施
1医院财政管理的重要性作用
1.1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医院的财务管理是医院所有工作内容中重要的基础保障,财务管理工作出色,会使医院其他各方面的工作水平得到提高,优秀的财务管理水平,将对医院相关资金投入进行科学管理、合理支配,极大程度上缩减了医院的成本支出,保障了医院基本利益,为医院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
1.2促进医院经济效益
医院每天工作都异常繁忙,因为太多不确定因素造成的人员身体出现状况,这种情况使医院每天的治疗接连不断,会有大量的资金流入。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医院资金充足,合理利用,必要时可以及时采购新推出的医疗设备,辅助医院的治疗水准更快提升,促进医院企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1.3推进医疗事业发展
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是专业金融管理人员,并不是任何医院工作人员都可以胜任的,专业知识丰富,管理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可以有效的对医院各部门资金使用进行严格监督。这样严格的检查与监督,可以促进医院每个科室共同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治疗水准和服务态度,为社会大众带来更好的就诊感受,因此可以推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及医院整体的进步。
2市场经济环境中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2.1内部制度不完善
我国目前很多医院内部制度并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和危机,主要是医院没有相关重要财务研讨小组和审查规定、医院投资时的决定过于随便、没有制定医院重大医疗项目的责任制、对采购的医疗设备及药品资金没有严格审查及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审控制度。
2.2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最大的本质区别就是经营性质不同,私立医院主要还是关注自身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主要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为主要目标,缺失社会责任感。为了在这种激烈竞争中更好的发展,公立医院近些年,更注重提升t疗水平,解决更多大众身体的各种棘手病症,从而忽视了财务管理,这种片面的发展,由于医院领导在发展过程中,对财务管理意识薄弱,是导致医院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2.3管理缺少专业人才
目前在我国公立医院中,医院相关科室领导都是从基础的岗位随着工作年限及经验,进行一点点提拔上来的,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掌握甚少,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来看,医院大多数医护人员对财务管理知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匮乏,并没有专业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
3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加强医院财政管理措施
3.1制定内部财务体系
严格完善的财务体系是医院财务管理部门重要的参照依据,要想解决目前医院财政管理不严格、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管理,给予财务部门一定的权威,严格监管医院各科室的资金情况,制定严格规范的财务体系。在医院有大型项目进行时,要进行领导开会集体进行决定,任何个人都不可以也没有权利自作主张的决定医院的重大事件,要取决于集体研讨后的最终结果,对医院设备及药品采购时,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并且要审核来源,是否正规渠道,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消除不必要的隐患,对医院收费站严格管理每一个环节,确保正常收费,提高挂科工作效率,避免较少医院资金流失等情况的发生。
3.2增强财政管理意识
随着医院事业逐步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加上私立医院近几年的出现,对公立医院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公立医院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不断加强院内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但却忽略了医院财务管理的发展。没有真正意识到财务管理对医院的重要性,甚至影响医院整体的发展速度,医院应该全面发展,首先明确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和自身价值,在发展医疗水平同时,增强对财政管理的意识,发挥财政管理的作用及权利,注重财政管理部门的发展,确保医院各项资金运营正常,让财政管理贯穿医院各个部门,促进医院事业的发展,增加医院企业单位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3.3提升财政管理者专业素养
我国医院现在的财务部门都是负责简单的资金支配工作,并且缺少真正强的专业财务管理的工作,财务管理其实不仅是对资金的把控,更重要的是管理。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与进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的发展形式要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新结构,加强医院财务部门管理水平的提升,改变现有的财政部门工作形式,聘请专业人员用专业的财务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负责医院资金管理,保证医院经济效益最大化。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做出科学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方案,利用专业知识对医院的资金来源及支出进行严格把控,精准的计算、分配,缜密的分析、决定,使医院的各项费用都能有真正用处,杜绝资金的浪费和流失,保障医院拥有足够的资金储备,能及时采购最新先进设备,并且正确引导决策医院每一次的重要投资,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全面发展。此外,医院对财务部门现有员工,要定期培训专业金融知识和管理经验,了解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明确财务部门真正的职能,从而培养医院综合素养高的财务管理团队。
篇9
关键词:市场经济 医院经济管理 加强
中图分类号:17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175-01
中国加入WTO,它使我国融入了全球经济轨道,但我们也应看到,加入WTO后,虽然说有近lf3的国有企业面临国际竞争,但是,作为医疗卫生部门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特别是医院,更应该看到存在的竞争和危机,中外合资医疗机构,甚至还可能开办有外国独资的医疗机构等都将充斥着整个现行的医疗市场。由此可以看出,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医疗补偿机制还不完全到位的情况下,该如何把握市场,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进行成本核算,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加强成本管理
医院没有一定的卫生资源的投入,就不可能有一定量的医疗服务产出,要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就要使医院成本最小化。而且制订合理的医疗收费标准,也必须以成本为基础,降低成本有利于遏制医疗费用的上升,减轻各方面的经济负担,所以加强成本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增强成本意识。医院要设置必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建立经济管理制度和运作程序,规范经济行为,培养造就一支政治思想强、经济管理知识丰富、懂业务和医疗卫生服务技术的管理专家队伍,使其确立“降低成本潜力无穷尽”的概念,本着艰苦创业、勤俭办院的精神,千方百计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近几年改革中,逐步加大经济管理力度,对内部经营管理实施监督,拓展对外合作,增加医院收入。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采购、工程等经济行为的监督,强化了医院支出的计划性和效益性,取得较好的效果。
2.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医疗成本中有些是必要的劳动消耗,有些是不必要的可避免的成本。如:过度的、重点的、无效的检查,采用高价的,非必要的药物,提供与治疗无关的消费品,雇佣超过工作需要的工作人员等,这些可以避免发生的成本费用,必须坚决避免。
3.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医院应建立以节支降耗为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责任制。将成本管理落实到科室、岗位和个人,增强职工的经营意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效地充分利用资源。
4.提高成本效益。医院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是经济管理的核心。医院将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应用于卫生计划和方案的制订。对促进医院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形式
在市场经济中,医院要面临自负盈亏,要实现价值补偿和价值增值,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卫生事业发展模式,即按照福利与经营相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服务模式。要达到这个目的,医院就必须不断改善环境条件,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等就诊条件。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要面向市场,搞活经营,必须建立灵活多样的经营形式,拓展外延,扩太医院功能和社会影响。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技术联合、城乡联合、经营联合、资源联合、中外联合等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发挥市场作用,合理配置资源
医院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卫生事业的自身规律,医疗服务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交易,也不同于一般的服务行业;它是一种含有福利行为的公共服务,市场不可能对卫生资源进行合理的有效配置,也不可能对医疗服务进行公平有序的分配。市场对医院有正面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消极的作用,其正面作用表现在: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医院通过市场引进人才、技术装备、吸引资金、交流信息、科技合作来提高学科水平,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技能;对医患双方进行双向调节。医院通过基本医疗服务,非基本医疗服务,特需服务等满足各方面、各层次的医疗需求,适度拉开不同级别医院的收费标准,引导患者合理分流。患者则根据需要选择自己满意的医院;提高了医院经营与经济管理的意识。医院在经营管理中必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和健全经济管理的秩序。其负面作用反映在:重治疗,轻预防;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扩大了医疗消费差距,影响了基本医疗服务。
篇10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滑坡;传统道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06-02
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的向心力和生命力,对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精神导向和伦理垂范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华部分更是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极强生命力,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继承和弘扬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
当今中国,已基本完成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重要历史时期,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摸着石头”走过一段不平坦的道路后,又面临着新的困惑: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生机勃勃的经济活力却与道德的滑坡共生。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非道德行为和现象日益增多。具体表现为:(1)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滋长。极端个人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打破了传统的道德利他性原则,使人性中自我部分被最大限度的夸张化,个人主义极度膨胀;享乐主义打破了传统的“严以律己”的生活态度;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打破了传统的“道德至上”的观念,许多人在物欲的强烈驱使下为了一己之利不惜触犯法律违背道德。(2)道德目标下移。有人认为,在现代化的市民社会,应当告别道德的理想主义和绝对主义,走出孤立的自我主题,主张将道德目标下移,或只提倡最低限度的伦理规范,如不偷盗、不杀人、不违法等。(3)处事冷漠。少惹是非、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信条,处世冷漠、见死不救的现象屡见不鲜。面对残害群众的暴力,多数人选择旁观、逃避、沉默。(4)不吃亏箴言传流。不吃白不吃、不贪污白不贪污、不受贿白不受贿、不坑人白不坑人、不骗人白不骗人等等不吃亏箴言,为相当多的逐利者所津津乐道和奉行。(5)诚信危机、恶意竞争泛滥。受不劳而获、少劳多获这种“精明”意识的驱使,假冒伪劣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有些企业甚至通过不合法不正当竞争来谋取利益的最大化。(6)腐败行为衍生。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谋私利,以致在权钱交易中陷入了越来越深的腐败的泥沼。
通过对上述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人们不禁要思考,所有这些是不是发展市场经济难以避免的现象?发展市场经济是不是一定要以牺牲道德为代价?当然不是。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不能以道德沦丧为代价,相反必须以道德完善为前提,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着优秀的传统道德
作为一个民族,它的成长要靠民族文化的滋养,这是为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所证明的。中国作为一个文化根基异常深厚、哲学慧根十分发达的泱泱古国,在历史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今天的中国,是一个经过改革、对外开放的中国,它正处在重要的转折关头,要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同样需要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依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及主体“道德人”的塑造,呼唤着优秀的传统道德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具有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引导企业。从而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这便是兼顾效率与公平。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特殊性需求,决定了以利益最大化为其行为准则的“经济人”已不具备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必须是兼有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目标的“道德人”。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道德人”的塑造,除了赋予其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职能外,显然还需要他能够把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建立在自觉地基础上,当做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精神转变:把贪欲财富的物质冲动、单纯谋利的经济动机,转变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成就感,使全民族的经济行为有一个更高尚的动机;把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观念,转变为一种互补互利、全体共享的观念;把安逸、享乐的生活态度,转变为一种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价值和生活意义的生活态度。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求利行为的规范,呼唤着优秀的传统道德
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的市场经济,其最大的特点,是以最小的投入追求最大的产出。通俗地讲,它的外在标志就是对利益的追求。纵观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求利者的求利行为,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白色”求利行为。即在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项政策指引下,依靠科技、信息优势,发挥经营管理才能,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取经济利益。二类是“灰色”求利行为。即不通过从事直接或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而依靠某种特殊机巧获取经济实利。如经济活动中的回扣、炒股、获取巨额存款利息。三类是“黑色”求利行为。即非法获利。如偷税漏税、放高利贷、生产伪劣产品、非法经营、贪污、受贿、抢劫、聚赌、走私、诈骗等等。
作为经济转轨时期一种特殊现象的“灰色”求利行为,它既不违反国家法律,又不像白色行为那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是轻松地靠某种特殊形式在经济领域获取利益。而且,灰色行为的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已经产生了部分“灰色效应”,成为“投机取巧”的代名词。同时由于它不受国家法律约束,更成为道德沦丧、社会失衡的重要病源。如何将其规范为一种只是对白色行为创新而不向黑色行为演进,这就需要法律之外的一种理性的约束,即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习惯等内在约束机制的作用。而这种内在约束机制的建立,离开了义、德、仁、信等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无异于空中造楼。如,孔子强调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见利思义”思想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热衷追求的“唯利是图”观念的有力抑制;传统道德一贯宣扬“朝闻道,夕死可矣”以及“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为追求真理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功利轻理想的价值取向的有力纠偏;“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勤俭观念是对追求享乐、奢侈糜烂生活方式的有效化解。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呼唤着优秀的传统道德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它追求经济发展的规范、有序与健康、协调。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恰为这种法制经济的有序化发展提供了一块肥沃的文化土壤,在这种浓厚文化氛围里孕育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定拥有异常的生机和活力。”传统文化倡导“重人事、轻鬼神”的积极奋发态度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锐意进取的精神,有利于加速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形成;孔子将“恭、宽、信、敏、惠”作为个人为仁的五要素,其中诚实守信之“信”成为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思想观念有利于为市场经济创设公平、诚实、正义的竞争环境;传统道德中有关“位卑未忘忧国”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美德,有助于化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唯我主义”的不良倾向,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协调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间的矛盾提供了良好的伦理氛围;传统道德有关“义重于利”的道德原则,有利于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摆正理想与奉献、金钱与道德间的关系,从而保证市场经济在正常的伦理轨道上发展;传统文化有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廉洁奉公、律己宽人的思想,有助于市场经济法制化进程的发展,它反对一切为谋一己私利而贪赃枉法的行为,在市场经济中提倡市场行为的自律性和市场竞争的平等性。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呼唤着优秀的传统道德
持续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追求的目标。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社会主义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毫无疑问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根本。但是,我国现行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及其效果说明,我们的发展观还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我们的持续发展概念“并没有根本突破现展的藩篱,即仍然把经济增长当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传统道德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顺应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唯天地,万物父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四时有明法”,“万物有成理”。当然,现代文明的推进,不可避免地要突破天人之际的原始平衡,这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由此导向人与自然的相互对抗。人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反复证明,单纯以人类为中心,无视自然规律,把征服、改造、攫取作为对待自然的一贯行为准则,必然导致生态恶化、能源短缺,最终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把人类当作宇宙整体中的一员,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保持适当的和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传统观念,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并可以转化为一种实用的行为准则。在这一准则指导下,变只把自然当成劳动对象、资源对象的意识为人与环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势必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我国传统道德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已有的负面文化因素的干扰,避免价值观念的沦丧和道德水平的滑坡,从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的成本和风险”。
参考文献
[1] 沈广斌.市场经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J].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00,
(3):2-3.
[2] 卢风.应用伦理学——现代生活方式的哲学反思[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36-237.
[3] 赵人伟.对我国经济改革二十年的若干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3):66-67.
[4] 周良沱.“白灰黑”:求利行为与犯罪控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
[5] 方立天,薛君度.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 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三联书店,1999.
[7] 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 张今声,张悦.儒家文化与现代科学管理[J].社会科学辑刊,1996,(4).
[9] 杨翰卿,李保林.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1999,(1).
[10] 于文军.弘扬传统美德的思考[J].求是,1997,(13).
[11] 张洪高.价值多元化时代的中国道德教育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6,(12).
[12] 李永胜.多元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与价值整合[J].宁夏社会科学,2006,(4).
[13] 王颖.转变观念,构建现代化的主流价值体系[J],思想教育研究,2006,(4).
[14] 蔺子荣,民.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伦理型市场经济[J].中国社会科学,1995,(1).
[15] 王忠.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J].长春大学学报,2006,(11).
[16] 杨耀坤.科学价值理性的诠释[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7] 程.论市场经济的文化伦理现象[J].中国社会科学,1995,(5).
[18] 李振连,左伟清.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趋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