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业务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移动通信业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移动通信业务

篇1

关键词:移动通信业务安全;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6-0000-01

The Safety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Busoness Services

Qu Haijun

(Zhejiang NERACO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Hangzhou310023,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security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point of view the current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to carry out the security threat faced and made the safety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business application strategy,implementation of mobile services to promote high quality,efficient,safe,sustainable important role in service.

Keywords:Mobile communication;Business security;Application

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发展,使各类基于移动理念的网络通信技术及终端应用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移动网络通信逐步实现了宽带化发展,而手机终端应用则逐步建立了智能化的管理模式。由此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了移动式互联网迅速发展时期。然而,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及全方位应用,各种安全威胁现象也逐步显现,并成为阻碍移动通信服务业务持续、健康及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移动通信业务开展中面临的安全威胁

移动通信属于众多通信业务服务中的一种,包含着多重的层次结构体系,我们可简单的将其划分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服务设施层、系统核心层及业务应用层。在移动通信业务的全面开展中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对这几个层面的攻击,无论任何层次的任何节点出现异常情况,都将对整个业务服务系统的安全、持续运行造成一定的威胁。在应用层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对机密信息资源的泄露、篡改、仿冒,对应用客户端的资金窃取、垃圾邮件攻击等,这些侵害矛头直指应用终端用户的服务业务及信息数据,一旦遭到攻击将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另外在移动通信系统及网络系统的运营服务中也常受到来自各方的安全威胁,例如病毒、木马侵袭、漏洞、黑客攻击等。轻则会造成系统应用程序失灵、数据服务系统遭到破坏,机密信息被盗用,重则会导致整个通信业务网络系统出现大规模的崩溃及瘫痪。

二、移动通信业务的安全架构建设

基于以上安全威胁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构建移动通信业务的安全运营环境中,我们应从基本结构入手,基于物理、网络及系统应用安全的角度,切实构建移动通信业务的安全运营架构。物理安全管理应用主要包括对移动通信系统运行设备及服务设施的安全保障,使其免于遭受自然灾害等安全事故的破坏及人为不当操作造成的系统瘫痪,该物理安全是保证整个移动通信系统全局安全性能的基础与前提。在网络安全构建中我们应科学采用防火墙的安全防护技术为开放式的移动通信网络环境构建一道安全的屏障,从而有效的实现对其内外网络、不同网络之间的安全隔离及权限访问控制,切实促进移动通信业务网络系统各类服务性能的高度可用性。下面我们着重对移动通信业务的应用安全策略做进一步分析。

三、移动通信业务的应用安全策略

(一)移动通信业务基础设施层的安全构建。业务应用安全的基础设施层主要为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最底层的安全支持保障,包括安全服务设备及其功能模块系统,例如公钥基础设施PKI、通用型的自启动架构系统及生物识别系统等。PKI作为一种标准安全技术具有一定的安全协议,其系统的核心就在于利用公钥及数字化证书对主体的身份进行验证并实施绑定权限功能。因此我们可充分利用该技术的认证特性将其运用于移动通信业务的开放网络环境中,并促进移动通信业务的终端对其证书进行必要的存储与科学的处理。同时我们还应切实促进移动通信网络业务系统积极构建相应的证书及数字签名处理能力,找到快速认证及使用证书的捷径,使该认证环节得到合理与完善的支持。基于生物识别的密码学原理,目前行业内广泛流行一种基于人体特征的密钥技术,使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有业务均能发挥追踪到目标人的功能,从而保证了各项业务运行的安全。在该系统中我们可从其终端侧进行生物识别方式的认证,包括对人体的掌纹、指纹、声纹认证等。同时我们还可利用网络侧构建生物识别的综合信息库,从而切实促进认证操作的简便性与高效性。

(二)移动通信业务安全能力层的科学完善。为了切实提高通信业务的安全服务能力,面对庞大的用户群及各类访问服务业务,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对用户访问的统一管理及对其身份的科学验证。在用户的管理中我们可为每一位移动用户提供唯一的身份,并将其与各业务系统的信息账户相关联,从而确定用户登录的唯一安全性。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的安全需求,我们还应强化身份认证统一平台具有全方位的多种认证支持模式,例如对静态、动态口令认证、数字证书、生物识别认证等方式的统筹支持。同时我们还可利用数字版权管理思想及通信协议安全管理模式展开对业务安全能力层的科学完善。

(三)移动通信业务安全表现层的合理管理。业务系统的安全表现层是对安全业务实施及安全业务运行属性的一种合理描述,其直接关系到对业务开展持续性、可用性、信息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可通过在业务管理中采用密钥管理、科学认证、严格的存取控制、对机密业务数据进行安全保障、合理构建数据信息完整性等方式强化业务表现层的安全性能。可通过密钥系统的安全管理服务使之发挥完善的生成、备份、恢复密钥、合理的注册与分配、必要的注销及对密钥申请进行授权、跟踪及访问控制功能。在数据完整性的保护环节我们可充分验证其业务流程开展中双方发出及收到的信息是否一致,是否经过编辑、修改、复制等。另外我们还可充分挖掘移动通信业务的不可否认性防护机制,使消息的发出与接收均有完善的记录证明,从而有效的产生对交易双方行为的现实标识,严格保护移动通信业务的安全属性。

四、结语

基于移动通信业务持续高效发展中面临的多重安全威胁,笔者进一步展开了对移动通信业务的安全性能浅析,意图通过安全威胁的特点分析、安全框架及应用策略的完善构建,使移动通信行业领域实现业务发展秩序化、服务应用人性化、综合管理安全智能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短消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运营商在开展3G业务时,短消息业务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本文将论述短消息系统的互通网络结构,并对互通时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短消息业务实现了移动用户之间、移动用户和应用之间的信息传递,用户也可以通过短消息中心查询或预定信息。短消息业务提供终端发起、终端接收的信息服务,必须由MSC或SGSN及HLR配合完成。

不同平台及运营商间短消息的互通原则上都是由短消息网关完成的。短消息网关负责消息转发、协议转换、路由管理、话单输出等,具体包括互联网关和汇接网关的功能,前者用于SMSC和SP之间的交互,后者用于路由信息的管理即与其它平台及运营商的短信系统互通。

与固定网短消息的互通

所谓固定网短消息,就是利用现有的固定电话网,向固定电话用户提供多种信息的服务。

为实现固定网用户和移动网用户之间相互成功发送和接收短消息,可以直接在短消息中心之间互通,也可以经过短消息网关互通,一般情况下为了使网路结构简化,网间结算以及组网方便,大都是经过短消息的互联网关互通。运营商通过网间互联网关的连接以及互联网关与短消息中心之间的连接达到互通的目的,也就是一方的短消息中心在向对方用户发送短消息时,该短消息经双方的互联网关提交给对方短消息中心,由对方短消息中心向自己全网内用户发送。

网络结构

和固定网短消息互通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此方案中,运营商可新建3G移动短信网关,并与其他运营商的固网短信网关相连实现3G移动网短消息和其他运营商固网短消息的互通。

此方案互联点位于3G短信网关和固网短信网关之间(即虚线处),互联点清晰且便于3G短信及固网短信系统各自的计费结算及维护管理。

编号问题

目前,移动用户给移动用户发送点对点短消息的时候,被叫用户的号码(接受短消息用户的号码)就是移动用户的号码。但是,移动网的短消息业务除点对点的短消息以外,还包括了与各个ICP发送的短消息,为此必须给每个ICP分配相应的号码,而这些号码的分配是由移动运营商自行分配的。号码的分配当时并没有考虑移动网的短消息业务还会与固定网的短消息业务互通,因此给ICP所分配的号码是与固定网电话用户的号码类似的号码。据初步统计,已经被占用的长途区号达几百个,包括已经使用的和空余的,同样也占用了一部分本地电话号码。当移动用户向固定用户发送短消息的时候,被叫用户的号码与现有的ICP的号码是重复的,而且这种重复没有规律。因此,在固定网和移动网的短信互通时就需要解决号码的冲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信息产业部决定在固定号码前面加上一个标识码,即起用一个未使用过的号码“106”。当移动用户给固定用户发送短消息时在被叫用户号码前面加上标识码“106”,号码长度最长可达15位。

第三方短信互联网关

在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的时候,由于从固定网用户编号上无法区分其归属于哪一个运营商,故需经过第三方短信互联网关来完成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时的路由选择工作。

当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时,经过移动网的短消息中心到移动网的互联网关,移动网的互联网关不需要判别该用户是属于哪一个固定网的运营商,把短消息发送给第三方的互联网关,由第三方的互联网关去判别该用户是属于哪一个固定网运营商的用户,随后就可以把短信发送给此固定网运营商的短信互联网关,再经其短消息中心将短消息发送给用户。

在第三方短信互联网关上需要有相应的各本地网的不同运营商的号码分配纪录,且要保持实时更新。

与移动网短消息的互通

可采用3G互联短信网关与其他运营商的移动网短信网关互联的方案,互联短信网关可按照目的地进行接续和计费。互联短信网关之间可采用专线或者INTERNET相连。

由于移动网短信互联互通已经相当成熟,故本文不再赘述。

多媒体消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多媒体消息业务(Multi-mediaMessageService)提供了一种非实时基于存储转发机制的多媒体通信方式。它可使多媒体消息在手机、PC/PDA以及email客户端等多种通信终端之间实现互发互收。收发的信息类型包括:文本、图片、音频、email及视频。多媒体消息业务实现了移动用户之间、移动用户和应用之间内容丰富的信息传递,用户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消息中心查询或预定信息。多媒体消息作为一种位于IP网络层的增值应用业务,它可连接各种载体(例如:GPRS、CSD及HSCSD等),因此,也是面向3G网络的。多媒体消息业务的实现必须由MMSC、WAPGW和HLR等网元配合完成。此外,多媒体消息业务要使用短消息中心(SMSC)来发送多媒体消息的通知给用户终端。

多媒体消息业务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是整个多媒体消息系统的核心,它主要负责存储并处理进出MMSC的消息,完成在网络上发送由文本、声音、图片及其他媒体格式组成的多媒体消息。多媒体消息中心内部主要分为MMSRelay和MMSServer,互通的功能主要由MMSRelay完成。MMSRelay负责在不同的消息系统之间进行消息传送,它在服务器和用户之间提供一个综合的功能,根据不同的网络综合不同的服务器类型。根据需要,MMSRelay和MMSServer可以合设也可以单独设置。

在多媒体消息业务系统中,MM4接口是多个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之间互联互通的保证。3GPP多媒体消息规范本身对于互联互通就已经定义了MM4接口(在各个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中实现),因此,只要各运营商在3G多媒体消息业务网中遵循3GPP规范设置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则不必设置多媒体消息网关就能实现多媒体消息的互通。但由于现有移动运营商的多媒体消息系统均未采用3GPP的规范设置,中国移动的“彩信”是采用基于3GPP规范并进行修改的非标准形式,而中国联通的“彩e”则是基于电子邮件的形式,故在与这些运营商的多媒体消息系统互通时,视其采用的多媒体消息系统结构的不同,可通过多媒体消息网关实现运营商之间的多媒体消息的互通。具体的多媒体消息互通网络结构图如下:

在此方案中,当运营商A与其他运营商的标准MMS系统互通时,可以将运营商A的MMSC和运营商B的标准MMS系统直接连接,此时互联点位于运营商A的MMSC和其他运营商标准MMS系统之间。当与运营商B的非标准MMS系统互通时,则需要通过设置MMS网关来进行协议转换,此时互联点位于运营商A的MMS网关和运营商B的非标准MMS系统之间。

即时通信(IMPS)消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3G系统支持的新业务非常多,本文将以即时通信消息(IMPS)的互通为例,简要论述一下3G新业务的互联互通。

篇3

【关键词】移动通信 国际漫游 业务模式

移动通信国际漫游业务要求国内用户到境外和境外用户到国内能够正常使用移动业务。移动通信业务自动跨境国际漫游的业务特征,反映了国际漫游业务模式的特殊性:既有国际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又有国际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我们这里具体分析和探讨一下移动通信国际漫游的业务模式。

一、国际漫游业务模式

为了便于说明,在这里将业务模式简单地理解为一种业务运作方式或者运作模式,包括业务要素、业务功能以及业务形成的收益和支出。从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角度看,国际漫游业务的市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内用户到国外使用移动业务的漫出市场,另一种是境外用户到国内使用移动业务的漫入市场。因此,我们这里国际漫游业务模式主要是指漫出和漫入的业务运作及其带来的业务收益和支出。

(1)漫出业务模式

说明:

出访国际漫游业务在 网络 上是由境内移动通信网络、国际通信网络(境内与境外之间的连接)和境外移动通信网络共同提供。

(境内)出访漫游用户与其归属(境内)移动通信运营商签订移动通信业务服务协议(合同)购买国际漫游业务产品和服务,移动通信运营商向出访漫游用户收取通信费用作为收入。

境内移动运营商需要向网络设备商、国际业务服务提供商、境外移动通信运营商购买境内、国际和境外的通信网络服务,这些构成国际漫游业务成本。

其中,境内移动通信网络主要用于境内本网移动通信业务,其网络成本几乎完全由境内业务承担。国际漫游业务所承担的境内网络成本与上述另外两项国际漫游业务成本相比很小。

(2)漫入业务模式 

说明:来访国际漫游业务在网络上是由境内移动通信网络和国际通信网络(境内与境外之间的连接)共同提供。境外移动通信移动通信运营商与(境内)移动通信运营商签订移动通信业务服务协议(合同)购买国际漫游业务产品和服务,为其用户提供出访国际漫游服务。境内移动通信运营商向境外运营商收取服务费用作为收入。境内移动运营商需要向网络设备商和国际业务服务提供商购买通信网络服务,这些构成国际漫游业务成本。

(3)整体业务模式

从境内移动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国际漫游收入来源于两部分:漫出业务收入和漫入业务收入。漫出业务收入是出访漫游用户带来的收入,漫入业务收入是境外移动通信运营商用户带来的运营商来访结算收入。境内移动运营商的国际漫游业务成本主要有漫出业务的境外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结算成本、国际业务服务提供商的国际网络及业务服务成本、境内通信网络成本。其中,随着移动通信国际漫游业务的发展,与境外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结算成本成为国际漫游业务的主要成本,其他两项成本成为边际成本。

2.业务资费

国际漫游业务的资费也分成两大类:漫出资费和漫入资费。

漫入和漫出市场的资费构成是不同的。对于漫出市场,国内运营商的漫出业务收入来源于本网用户在国外漫游期间产生的话费,其成本由两部分构成:漫出地国外运营商向国内运营商收取的漫出网间结算成本,以及国内运营商为此用户正常通信产生的本网 网络 运行成本。对于漫入市场,国内运营商的国际漫游收入是指境外运营商支付的网间结算费用,成本为国内运营商网络运行的相关成本(详见如图4所示)。无论是漫入市场的资费还是漫出市场的资费,都直接和运营商之间的国际漫游网间结算标准紧密相关,它直接影响了运营商为其最终用户提供的国际漫游业务的资费高低,也影响到运营商的收入利润状况。

3.漫入资费模式分析

(1)结算捆绑模式

在我国移动通信 发展 初期,国际漫游用户很少的时候采取的是结算捆绑模式,即由归属地运营商向漫游地运营商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补偿归属地运营商保证国际漫游移动业务运行所产生的成本。原邮电部在《关于数字移动电话国际及港澳台自动漫游业务计费原则及资费标准的通知》中规定,“我国国际自动漫游出访用户的收费按被访国资费标准上浮15%后向用户收取”,该规定执行之日起成为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国际漫游业务资费标准制定的主要指导原则和依据。这里“被访国资费标准”即为漫游地运营商网络的结算资费标准。这种在国际漫游业务结算成本基础上加收比例,向用户收取资费的方式,就是用户资费与结算资费(结算成本)相互捆绑的资费模式,即结算捆绑模式。

结算捆绑模式在移动通信国际漫游业务发展初期,可漫游的国家和地区数量极为有限,同一漫游地可漫游运营商通常也就是一个,用户使用业务也容易 计算 费用,成本和利润情况透明,用户容易理解和接受。由于业务量很小,若考虑其他高额的国际网络成本,运营商应处于亏损状态。从这种计费模式能够看出,移动通信运营商国际漫游出访业务成本很高但收益不高,但较长时期内为移动用户所接受和认可,对于移动通信国际漫游业务的迅速发展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

(2)统一资费模式

统一资费模式的计费方式采用统一计费单位和统一采用归属地运营商货币的方式,如国内移动通信用户出国漫游计费单位统一使用人民币单位,客户漫游到某一国家(地区)时,无论使用该国家(地区)的哪一个通信网络,都可以享受相同的漫游资费。

统一资费方式由于其与结算成本分离,不完全依赖于与境外运营商的漫游协议谈判,可以自行确定国际漫游资费价格,甚至还能够支持低于结算成本的资费方式。这种方式使运营商可以审时度势,采用灵活多变的市场营销策略,更能适于竞争的市场环境。

采取统一资费模式,用户资费独立于结算资费,收入和利润均可进行相应的控制。如:当漫出流量大于漫入流量时,统一资费模式可在降低结算资费费率的同时,保持用户资费不变或小幅度下调,降低结算成本增加利润收益;当漫出流量小于漫入流量时,统一资费模式可采取保持结算资费不下降或小幅度调整以保证来访国际漫游业务收益稳定,同时降低用户出访漫游业务资费促进出访漫游业务发展,其中相对较高额的出访国际漫游业务成本,可由来访漫游业务收益进行弥补。因此,可以看出结算捆绑模式要求通过保持资费的稳定性来保证收入和利润的稳定性,而统一资费模式可根据漫入、漫出话务量差,分别对用户资费和结算资费进行相应的调整控制,即可实现保持国际漫游收入和利润增长空间。4.国际漫游业务市场分析

国际漫游来访业务是境内运营商向境外运营商出售网络服务,供境外来访用户消费使用,国际漫游出访市场是境内国际漫游用户的集合。国际漫游出访业务是境内运营商向境外运营商购买网络服务向境内移动用户出售,境内移动用户购买此项业务用于境外消费使用。尽管国际漫游来访业务的最终使用者也是个人(移动用户)组成的消费群体,但对提供来访服务的境内运营商来讲,购买者是境外运营商,国际漫游来访市场是境外运营商的集合。(1)漫入市场境内移动运营商将其业务产品和资费价格以协议合同形式提供给境外运营商,境内运营商为卖方,境外运营商为买方。是境内与境外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双方之间采取的是业务批发的方式,业务资费价格作为双方结算的依据。漫入市场是国内运营商之间竞争国际运营商来访市场,国际运营商选择国内运营商进行业务合作。(2)漫出市场境内移动运营商将其业务产品和资费价格以协议合同形式提供给境内移动用户,境内移动运营商为卖方,用户为买方。这就是移动通信国际漫游的业务模式。境内运营商向境外运营商批发的业务,以零售方式卖给用户使用国内移动运营商竞争国内用户群体市场5.完善业务模式建议按照漫入和漫出业务量的分布及相应大小关系,细分国际漫游市场区域,分区域不同制定不同的国际漫游业务发展策略,结合国际漫游业务分区制定其相对应相平衡的资费价格体系。根据细分市场情况,对于漫出大于漫入的市场,加大谈判力度,深化业务合作,用漫出橇动漫入争取扩大来访市场弥补出访成本,或争取降低出访成本。完善业务模式,对于来访漫游业务结合业务量情况与境外运营商采取业务批发方式保障业务收益、促进业务增长,对于出访漫游业务与境外运营商采取业务批量购买的模式降低业务成本,争取创新用户出访漫游业务模式。

 参考 文献 :

篇4

关键词:移动通信国际漫游业务模式

为了便于说明,在这里将业务模式简单地理解为一种业务运作方式或者运作模式,包括业务要素,业务功能以及业务形成的收益和支出。从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角度看,国际漫游业务的市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内用户到国外使用移动业务的漫出市场,另一种是境外用户到国内使用移动业务的漫入市场。因此,我们这里国际漫游业务模式主要是指漫出和漫人的业务运作及其带来的业务收益和支出。

1.国际漫游业务模式

(1)漫出业务模式

出访国际漫游业务在网络上是由境内移动通信网络、国际通信网络(境内与境外之间的连接)和境外移动通信网络共同提供。

(境内)出访漫游用户与其归属(境内)移动通信运营商签订移动通信业务服务协议(合同)购买国际漫游业务产品和服务,移动通信运营商向出访漫游用户收取通信费用作为收入。

境内移动运营商需要向网络设备商、国际业务服务提供商、境外移动通信运营商购买境内、国际和境外的通信网络服务,这些构成国际漫游业务成本。

其中,境内移动通信网络主要用于境内本网移动通信业务,其网络成本几乎完全由境内业务承担。国际漫游业务所承担的境内网络成本与上述另外两项国际漫游业务成本相比很小。

(2)漫入业务模式

来访国际漫游业务在网络上是由境内移动通信网络和国际通信网络(境内与境外之间的连接)共同提供。

境外移动通信移动通信运营商与(境内)移动通信运营商签订移动通信业务服务胁议(合同)购买国际漫游业务产品和服务,为其用户提供出访国际漫游服务。境内移动通信运营商向境外运营商收取服务费用作为收图。境内移动运营商需要向网络设备商和国际业务服务提供商购买通信网络服务,这些构成国际漫游业务成本。

(3)整体业务模式

从境内移动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国际漫游收入来源于两部分:漫出业务收入和漫入业务收入。漫出业务收入是出访漫游用户带来的收入,漫入业务收入是境外移动通信运营商用户带来的运营商来访结算收入。境内移动运营商的国际漫游业务成本主要有漫出业务的境外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结算成本、国际业务服务提供商的国际网络及业务服务成本、境内通信网络成本。其中,随着移动通信国际漫游业务的发展,与境外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结算成本成为国际漫游业务的主要成本,其他两项成本成为边际成本。

2.业务资费

国际漫游业务的资费也分成两大类:漫出资费和漫入资费。

漫入和漫出市场的资费构成是不同的。对于漫出市场,国内运营商的漫出业务收入来源于本网用户在国外漫游期间产生的话费,其成本由两部分构成:漫出地国外运营商向国内运营商收取的漫出网问结算成本,以及国内运营商为此用户正常通信产生的本网网络运行成本。对于漫入市场,国内运营商的国际漫游收入是指境外运营商支付的网间结算费用,成本为国内运营商网络运行的相关成本。无论是漫人市场的资赞还是漫出市场的资费,都直接和运营商之间的国际漫游网间结算标准紧密相关,它直接影响了运营商为其最终用户提供的国际漫游业务的资费高低,也影响到运营商的收入利润状况。

3.浸入资费模式分析

(1)结算捆绑模式

在我国移动通信发展初期,国际漫游用户很少的时候采取的是结算捆绑模式,即由归属地运营商向漫游地运营商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补偿归属地运营商保证国际漫游移动业务运行听产生的成本。原邮电部在《关于数字移动电话国际及港澳台自动漫游业务计费原则及资费标准的通知》中规定,“我国国际自动漫游出访用户的收费按被访国资费标准上浮15%后向用户收取”,该规定执行之日起成为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国际漫游业务资费标准制定的主要指导原则和依据。这里“被访国资费标准”即为漫游地运营商网络的结算资费标准。这种在国际漫游业务结算成本基础上加收比例,向用户收取资费的方式,就是用户资费与结算资费(结算成本)相互捆绑的资费模式,即结算捆绑模式。

(2)统一资费模式

统一资费模式的计费方式采用统一计费单位和统一采用归属地运营商货币的方式,如国内移动通信用户出国漫游计费单位统一使用人民币单位,客户漫游到某一国家(地区)时,无论使用该国家(地区)的哪一个通信网络,都可以享受相同的漫游资费。

统一资费方式由于其与结算成本分离,不完全依赖于与境外运营商的漫游协议谈判,可以自行确定国际漫游资费价格,甚至还能够支持低于结算成本的资费方式。这种方式使运营商可以审时度势,采用灵活多变的市场营销策略,更能活于帝争的市场环墙。

采取统一资费模式,用户资费独立于结算资费,收入和利润均可进行相应的控制。如:当漫出流量大于漫入流量时,统一资费模式可在降低结算资费费率的同时,保持用户资费不变或小幅度下调,降低结算成本增加利润收益;当漫出流量小于漫入流量时,统一资费模式可采取保持结算资费不下降或小幅度调整以保证来访国际漫游业务收益稳定,同时降低用户出访漫游业务资费促进出访漫游业务发展,其中相对较高额的出访国际漫游业务成本,可由来访漫游业务收益进行弥补。因此,可以看出结算捆绑模式要求通过保持资费的稳定性来保证收入和利润的稳定性,而统一资费模式可根据漫入、漫出话务量差,分别对用户资费和结算资费进行相应的调整控制,即可实现保持国际漫游收入和利润增长空闻。

4.国际漫游业务市场分析

国际漫游来访业务是境内运营商向境外运营商出售网络服务,供境外来访用户消费使用,国际漫游出访市场是境内国际漫游用户的集合。国际漫游出访业务是境内运营商向境外运营商购买网络服务向境内移动用户出售,境内移动用户购买此项业务用于境外消费使用。尽管国际漫游来访业务的最终使用者也是个人(移动用户)组成的消费群体,但对提供来访服务的境内运营商来讲,购买者是境外运营商,国际漫游来访市场是境外运营商的集合。

(1)漫入市场 境内移动运营商将其业务产品和资费价格以协议合同形式提供给境外运营商,境内运营商为卖方,境外运营商为买方。

是境内与境外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双方之间采取的是业务批发的方式,业务资费价格作为双方结算的依据。漫入市场是国内运营商之间竞争国际运营商来访市场,国际运营商选择国内运营商进行业务合作。

(2)漫出市场境内移动运营商将其业务产品和资费价格以协|义合同形式提供给境内移动用户,境内移动运营商为卖方,用户为买方。这就是移动通信国际漫游的业务模式。

5.完善业务模式建议

篇5

关键词:“营改增” 移动通信行业 税务风险 税务筹划

一、“营改增”的沿革及其对移动通信行业的有利因素

(一)“营改增”的沿革

“营改增”是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简称,是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营改增”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试点。以上海为“头雁”, 及至2012年12月底,“营改增”的试点范围已囊括6个省、3个直辖市和3个计划单列市,共计12个试点地区。2013年8月1日,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推开。2014年1月1日,铁路运输和邮政业“营改增”,2014年6月1日“营改增”继续扩围至电信业。由于“营改增”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国家采取了试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做法,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完成。

(二)“营改增”对移动通信行业的有利因素

在实行“营改增”之前,营业税存在重复征收的问题, “营改增”后抵扣链条更加完整,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对移动通信行业的专业化运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移动通信行业“营改增”后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分析

(一)增值税发票管理的风险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是增值税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应将增值税专票视同现金进行规范管理,专柜存放、专人保管、开具,各层级应确定专人负责发票管理工作。建国以来出现了不少利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造假行为,实现偷税、漏税、骗税的大案要案。因增值税发票管理不当,可能受到刑法处置,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应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关注滞留票与失控票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手段避免获取此类发票。

(二)视同销售业务识别

根据增值税相关税法要求,在货物调拨、对外投资及无常赠送等9种情况下会涉及视同销售,需要计算缴纳增值税。对运营商而言,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对视同销售业务进行合理判断、识别。捆绑电信业务,赠送SIM卡、终端不视同销售。首次入网免SIM卡费的 ,不缴纳增值税。未捆绑任何电信业务,无偿赠送SIM卡、终端或电信服务,视同销售。赠送其他实物:赠送实物或增值税应税服务,视同销售。只有对通信行业的“营改增”政策充分理解,才能对视同销售业务进行完整识别,避免漏税行为。

(三)混合销售的划分

电信业普遍存在此类业务,如为政府单位提供一项视频监控服务,既包括提供整套视频监控设备,包括服务器、摄像头等,又包括提供系统集成服务。如果合同未明确区分设备款、服务费金额,则可能从高计税。假设一份1000万的合同,设备款和服务费分别500万,若未分别列明合同款,按17%税率从高缴纳销项税170万,若分别列明,销项税为115万,可节约30%的税款。

(四)超范围抵扣的风险

代维费用外包是电信业较为通行的做法,在进项抵扣时需对各类代维费进行合理分类,否则存在超范围抵扣的风险。如对属于建筑安装业性质的代维支出不可进行进项税抵扣;对方提供硬件设备等有形动产故障维修,适用17%税率;对方提供对系统软件的升级技术服务,适用6%税率;对方进提供机房设备巡检或驻点服务,在没有提供故障处理的情况下,属营业税范畴,不应抵扣。

(五)跨期抵扣的风险

对于“营改增”前后结算的业务,要以业务发生时点进行划分,如业务发生在“营改增”之前,即使在“营改增”以后进行结算,也不能进行抵扣。对于无法区分业务发生时点的,不能进行进项抵扣。

三、税收筹划的含义及必要性

(一)税收筹划的含义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手段,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和周密的安排,以达到少缴、缓缴税款目的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税收筹划和所谓的偷税漏税是不相同的,偷税漏税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而税收筹划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是合法的。除此之外,税收筹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预见性。这个可预见性指的是在整个经济活动和税务规划的过程中,对其有着提前的预见能力。通过一定的调控手段,避免税负大起大落的风险。最后,税收筹划还具有针对性,目的就是为使企业减少税收成本,使得企业盈利。

(二)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首先,税收筹划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盈利目标。因此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例如延缓支付税金,合理规划一些边际成本,从而减轻企业税负,提高利润。其次,税收筹划能有效提高移动通信行业的竞争力。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根据适用的税基、税率,通过国家的税收经济杠杆作用来进行资源合理配置,从而降低纳税额,提高企业竞争力。最后,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风险。税务筹划是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国家对财务账目有严格的监管机制,从而使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避免采用不合法手段带来的偷税漏税行为。

四、移动通信行业税收筹划措施

(一)合理利用财税优惠政策

“营改增”后,福建、上海、江西等十余个省市都针对“营改增”了财政扶持政策,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由于“营改增”而增加的税负,有利于企业在“营改增”期间的平稳过渡。笔者所在的深圳也出台了财政扶持政策,据了解深圳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均申请了财政扶持资金,根据政策要求,在14年已经实现了部分扶持资金的到账。

再如国际业务免税、销售自己使用的过的固定资产减按2%征收增值税,都是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的税收政策,税务管理人员应加强研读,做好筹划。

(二)对供应商的合理选择

企业只有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进行进项抵扣。因此在“营改增”以后,对供应商的合理选择非常必要。在企业采购招标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企业作为供应商,如果无法选择一般纳税人,则应在评标环节考虑因此而增加的成本。“营改增”以后,还需在合同中增加相关条款,明确税率及发票类型,保障企业获取真实、合理的发票用于抵扣。

(三)对现有业务的优化

移动通信业务中,基础电信服务适用税率11%,增值电信服务适用税率6%。运营商应进一步进行收入结构的优化,充分把握流量发展的时间窗口,创新产品类别,持续提高增值业务占比。“营改增”后预存话费送手机被视同销售,因此现有捆绑业务需要进行优化。如先确认终端销售价格,其余则计入通信服务收入,同时在给客户的发票上明确终端销售和通信服务的金额。企业还应尽量减少一些实物赠送,而改为赠送电信服务,从而通过折扣来进行处理,以此减少企业的增值税。

(四)加强进项管理,尽量获取专票

在“营改增”初期,业务部门对于尽量获取专票尚未有全面、深刻的认识,财务部门需做好前期的培训,确保“营改增”政策宣贯到位。同时应建立配套的报账考核通报机制,对增值税抵扣凭据的流转时限予以限定,避免造成超180天无法抵扣进项的损失。财务部门及早获取专票,也可以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开展税务筹划,达到少缴、缓缴税款的目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后移动通信行业的税务风险与税务筹划对通信行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对其进行探析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对“营改增”后移动通信行业的税务风险与税务筹划进行了探析,包括:“营改增”的含义、“营改增”后移动通讯行业面临的税务风险的分析,税务筹划的含义与其必要性和在“营改增”后移动通信行业的税务筹划进行了详细的探析。笔者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够投身到这个课题的研究之中,指出笔者在文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可以为我国“营改增”后的移动通信行业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冯雪清.营改增后的税务风险与税务筹划[J].现代经济信息,2013

[2]张彦利.营改增后的税务风险与税务筹划[J].时代金融(下旬),2014

[3]孙金怀.营改增后电信企业的税务筹划管理[J].时代金融(下旬),2013

篇6

关键词:移动通信转售;标准化;互联互通;业务能力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mobile resale standardiz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resale business and the urgent needs of standard system in China. A standardization system should start from top-level design. Reserving sufficient space for future business development is also important. Currently,the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working standards, which are urgently demanded by developing the ability opening of mobile resale service, are the focus. With reference to the matur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standard system, a sound perfect mobile resale standard system will be buil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obile resale; standardization; interconnection; service ability

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1]精神,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信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支持民间资本开展增值电信业务。工信部于2012年6月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工信部通[2012]293号)[2],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电信行业的重点领域,其中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位于领域之首。

2013年5月17日工信部公布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简称《试点方案》)[3],这标志着中国移动转售业务进入电信业的时代到来。《试点方案》后,工信部于2013年12月26日起,先后向42家民营企业颁发了移动通信试点企业批文。2014年5月,首批移动转售企业正式对外放号开展业务,自此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正式步入了中国通信行业的舞台。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正式开展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但发展情况与前期各界的预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忙于解决业务运营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问题是阻碍移动转售业务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传统电信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规范的体系流程,无论在网络技术以及业务规划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的标准化体系。移动转售企业来自于各行各业,作为新晋的移动业务运营者,要实现长期健康、有序、可持续的业务发展和技术演进,需要借鉴传统电信企业的技术演进管理机制,从自身领域特点和行业发展需要出发,对行业发展中面临的相关业务和技术进行规范,从而形成一套移动转售领域的标准化机制。

1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能力

开放面临的问题

截止2015年6月底,已有20余家转售企业正式面向市场开展业务,累计发展用户超过700万户,转售业务基本覆盖全国各省的主要城市。中国联通领跑移动转售业务,用户发展呈加速趋势,到2015年6月中国联通全网移动转售用户规模已经超过600万,进入2015年更是以每月超百万的速度增长。作为移动转售企业的领头羊,苏州蜗牛在2015年3月25日对外宣布,其170用户数已经突破100万大关。进入2015年后,移动转售业务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用户规模和市场收入均在不断提升,但我们也看到,移动转售在互联互通、业务能力提供方面还面临一些发展“瓶颈”。

1.1 企业同时签约多家运营商,互联

互通难度增加

《试点方案》中对移动转售业务定义为:移动转售企业从拥有移动网络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购买移动通信服务,重新包装成自有品牌并销售给最终用户的移动通信服务。移动通信转售企业不自建无线网、核心网、传输网等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必须建立客服系统,可依据需要建立业务管理平台以及计费、营账等业务支撑系统。

根据试点方案的要求,移动转售企业需要通过与基础电信企业的业务平台、网元设施等进行互联对接,才具备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能力。

在已经批准的42家试点企业与3家基础运营商之间为多对多的合作关系,其中签约的转售企业,中国电信26家,联通签约25家,移动签约17家。同一家转售企业可以同多家基础运营商签约,转售企业在获取批文后还可以与其他的基础运营商合作,目前转售企业与基础企业签约情况统计如图1所示。

基础运营商虽然针对移动转售业务,面向转售企业提供了对接平台,但也存在一家基础企业面对几十家转售企业,一家转售企业面对3家基础企业展开互联互通的局面。与以往传统的3家基础企业间的互联互通相比,协调和推动的难度增大。

1.2 增值业务开展缓慢,推动协调

工作复杂

目前移动转售企业提供的各类产品套餐,主要是基于语音、短信、数据三大基础业务进行的重新设计组合,而对于彩铃、位置服务、定向流量等基础企业网内发展较为成熟或已有实际应用的业务,移动转售用户还未全面享受到。根据对基础企业与转售企业的调研了解到,对于增值和扩展服务未面向转售用户提供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的原因:

首先,基础企业增值业务大多通过基地或者独立的公司进行运营,在集团提供的移动转售一点接入平台中并没有包括增值业务的对接互联功能。移动转售企业如需开通增值服务,需要自行与基础企业增值服务基地或运营公司进行一对一协商,并根据需求确定对接方式。

其次,基础企业网内还处于试验摸索阶段,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流程。因此,暂时也未向移动转售用户开放。

综上,目前移动转售业务能力开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业务对接互联过程中的沟通、开发、部署、测试工作都是每家单独进行,造成工作骤重复,增加成本消耗,并且未来的扩展性差。而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移动转售企业与基础企业之间的业务能力互联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要加快业务能力开放进程,降低移动转售企业和基础企业在互联互通工作中的投入,迫切需要对移动转售所设计的业务、技术领域推行标准化体系建设。

2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标准化

现状

工信部业务主管部门高度关注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发展情况,针对业务能力互联互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协调解决。2014年2月18日,在移动通信转售试点工作第一次例会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闻库司长指出“业务系统对接工作需要规范化,在此前的工作基础上,,形成一套统一的接口标准”。为落实第一次工作例会的会议精神,以标准规范保障移动通信转售的顺利开展,促进转售企业与基础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龚双瑾教授负责,3家基础电信企业和获得批准的各家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参加,共同组建移动通信转售技术标准工作研究小组,启动研制移动转售业务试点需要的业务开通、计费结算、网络服务质量等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工作。

移动转售技术标准研究组于2014年3月启动工作,本着“结合实际,急用先行”的原则,从移动转售业务开通最基础的互联业务功能和互联业务接口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相关标准的研制。这两项标准经过编制、征求意见和审查,于2014年12月在工信部网站进行公示。

移动通信转售标准中首先明确了双方业务支撑系统的互联架构,移动通信转售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双方的互联网关平台进行对接,实现业务流程的扭转及业务信息的交互。双方之间的网元、系统和业务平台不直接进行对接互联架构如图2所示。

标准中仅是对转售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方式提出要求,而对于各自企业互联网关平台与本企业内部系统平台之间的数据信息交互方式均由各企业自行确定。

《移动转售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互联业务功能要求》[4]是移动通信转售系列标准中的最基础的规范,该标准覆盖移动转售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各类业务功能要求,包括业务运营、计费结算、服务保障、卡号资源四大方面。

业务运营分为基础业务运营和扩展服务,其中基础服务包括开户、销户、停复机、补换卡、远程写卡、业务变更、业务状态查询、网络状态查询等确保基本移动通信服务的业务能力;扩展服务包括增值服务订购、位置信息服务开通/取消/变更、用户位置信息查询、集团虚拟专网设置、Wi-Fi转售等。由于移动转售企业对扩展服务的需求以及3家基础电信企业网络支持力度的不同,在移动转售业务开展前期,扩展服务为可选服务项,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协议提供。互联业务功能标准中针对上述业务运营的每个具体业务场景的互联功能、互联信息内容等进行了明确的相关规定。

计费结算主要是基础企业传递给移动转售企业的话单文件的传递,标准中对话单文件的内容以及话单文件的生成发送时间间隔进行了明确规定。

服务保障对基础企业提供给转售企业的网络及业务支撑系统层面的保障方式进行了约束,分为主动保障和被动保障。其中主动保障是在基础企业发生网络割接或故障中主动通知转售企业;被动保障指转售企业发起故障申告,基础企业进行申告处理的过程。标准中对故障通知及申告处理的方式和交互的信息内容进行了规定。

卡号资源指基础企业向转售企业分配具体的号码资源,根据试点政策工信部向3家基础企业分配移动转售专用号段,转售企业根据业务需要向基础企业申请用户号码资源。双方之间的用户号码资源以及制卡数据也需要进行交互。标准中对于交互的卡号资源的时机以及交互的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

《移动转售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互联业务接口技术要求》[5]是以《移动转售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互联业务功能要求》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类互联业务功能为基础,明确了具体的互联接口方式。根据各类业务场景传送的数据内容和要求的不同,互联网关之间的接口包括实时调用接口和文件传送两类。实时调用接口主要针对时效要求高的业务处理,考虑到接口规范及安全等因素,标准规定实时接口采用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1.2版本协议。文件接口主要针对实时性要求低的大数据量交互,标准规定文件接口采用安全文件传送协议(SFTP),通过二进制传输方式上传/下载文本。

标准中针对每个实时业务接口场景定义了具体的接口业务说明、接口消息命令码、接口提供方式、接口调用方式、接口业务流程以及接口消息字段内容及类型要求;针对每类文件接口,定义了接口的具体描述、文件类型、文件命名方式、文件内容格式以及文件传递周期等要求。

移动转售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系列标准的制订,既满足了移动转售业务互联业务的发展需求,又兼顾现有产业发展现状,使基础电信企业、移动转售企业在实现移动转售业务互联互通的工作上,最大程度地减少建设成本,节约资源,对中国移动转售企业在试点初期实现快速业务开通起到了有效地推动作用。

3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标准化

发展规划

在国际上,欧、美等虚拟运营业务开展较早。根据各国对虚拟运营业务的定义,虚拟运营商对网络业务的涉入程度不同,导致不同开放政策下虚拟运营商与协议基础运营商的互联互通的层面也不同。而且相比于中国试点期间移动转售企业直接与协议基础运营商实现互联对接的情况不同,国际上虚拟运营商有很大一部分是采用通过移动虚拟网络提供商(MVNE)实现与基础企业的对接,互联互通的工作全部交给MVNE与基础运营商去解决,而虚拟运营商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品牌和市场的经营上。MVNE多出身于电信行业,大部分还是基础运营商的子公司,因此国际上的相关业务能力对接相对简单,因此也没有形成一套体系化的标准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开展的特殊性,决定了要保障业务顺利、健康开展,要以急需的技术标准和合理的评价测试标准为抓手,从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开始,充分考虑未来业务发展需要,整合资源、构建架构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移动通信转售标准体系的建设遵循急用先行、逐步完善的原则,最终实现与现有通信产业标准的有机融合。

中国移动转售标准体系的建立借鉴现有基础通信行业的标准体系,可分为“网络设备”、“互联互通”、“服务支撑”、“终端设备”、“辅助支撑”等五大部分。标准体系规划如图3所示。

(1)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类为未来扩展类标准,主要是针对未来如向移动转售或虚拟运营服务者开放部分网络基础设施,则需要对开放设施的具体技术要求进行规范。

(2)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类标准是目前最为急需的标准系列,包括基础性的功能、接口标准以及具体的业务互联标准,如增值业务、号码携带业务等。未来,随着新业务以及新的服务提供者的出现,互联互通标准化的范围逐步扩展到转售与第三方服务商之间的互联互通。

(3)服务支撑

服务支撑类主要是针对移动通信转售中一些服务开展进行规范,包括客服号码、充值服务、服务提供商(SP)服务等。

(4)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类主要是针对转售企业对于移动终端别是智能终端,提出的一些区别于传统移动运营商的要求制订技术标准以及检测方法。

(5)辅助支撑

辅助支撑类指针对保证转售业务顺利发展的辅助管理支撑手段进行规范,包括移动转售业务监管平台及配套测试方法等。

篇7

关键词:移动通信企业;渠道建设;服务水平提升

移动通信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切实注重渠道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才能更好地赢得客户的认可和青睐。那么我们应如何加强渠道建设和提升服务水平呢?以下笔者带着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移动通信企业强化渠道建设的思考

1.1如何确保渠道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首先思考如何确保现有渠道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由于渠道遍布每个区县乡镇,数量十分之庞大,难免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所以为了提升客户在渠道中的服务体验,切实将渠道的作用发挥出来,作为移动通信企业,应始终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渠道的监督与管理,加强与商的沟通,才能更好地提供相应的服务。例如,可以利用每月召开的商例会,及时地将公司的文件精神传达,同时要积极听取商的意见建议,并及时的反馈到公司。而且要按照区域,从商中选评优秀的商,不仅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而且还要注重先进经验的推广,从传统的营销模式逐渐转移到网络营销与实体店相结合的模式,优化用户的服务体验。此外,还要加强对渠道的监管,切实强化对其的检查,并限期及时地进行整改,才能更好地促进渠道建设和完善。

1.2如何确保自有渠道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在加强渠道监管和服务的同时,还应对自有渠道加大监督和服务力度,切实注重自身表率作用的发挥。在加强线下渠道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线上渠道和电子渠道的投入,尽可能地促进多渠道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渠道做好表率,同时促进现有渠道的建设与拓展,加强网络营销渠道的建设,注重对线上线下渠道的一体化维护,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2.移动通信企业提升服务水平的思考

2.1切实注重营业员素质水平的提升与优化

为了提升服务水平,首先必须对坚守在一线的营业厅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提升,提升其业务水平。尤其是在当前一线业务日益新增的今天,必须引导和要求营业员切实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服务技能的掌握,才能及时、专业、规范的回答客户的问题,切实提高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

2.2尽可能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在营业厅办理业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才能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作为迎宾,主要是对到访客户及时的引导和帮忙,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的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引导到固定台席进行业务的办理,并充分掌握用户的需求后传达给营业员,才能将用户等待的时间缩短,进而促进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2.3致力于服务能力的创新与发展

在4G网络日益程度和5G时代快要到来的今天,我们必须做好两手准备,既要着眼于当前,又要以长远的发展眼光看待未来。当前,主要是做好营业厅各种线下服务的基础上,还应在线上提供更加多元和优质的服务,利用手机客户端、网站营业厅、微信平台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为载体,丰富其功能设置和优化用户的体验,才能更好地促进移动互联服务能力的提升。在未来,则应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及时地收集用户的需求,并为用户量身定制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套餐,才能更好地使得客户体会到企业对每一位客户的重视和用心,从而更好地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对于新业务的拓展,应不断的积极的加强对其的宣传,让用户切切实实感受到真的实惠,切忌假大空,否则一切将是海市蜃楼。

2.4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

在当前竞争严峻的现状下,为了更好地促进用户服务体验的提升,作为移动通信企业,还应在服务水平上不断地提升和优化,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这就需要从传统的坐等靠转变到跑问送。跑就是深入市场之中,加强对通信市场的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小礼物的方式,及时的收取客户的服务体验问卷。问,就是及时的询问客户有哪些需求,主动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可以采取公众号推送,也可以采取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询问,尤其是做好大客户、集团客户的维护工作,及时的解决其在日常享受通信服务中的各种疑惑。送,就是在制定各种优惠服务政策的同时,还要及时地将这些政策和服务送到客户手中,例如经常举办推广活动,及时的宣传自身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并且严禁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让客户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才能更好地赢得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2.5切实加强企业员工的关怀

移动通信服务水平的提升需要广大企业员工共同的努力,既包括了内部员工,也包括了商,应切实加强对其的关怀,将其在日常经营和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行收集和整理,从而更好地针对性的加强对其的改进,真正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服务理念的彰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在广大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与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移动通信企业,只有不断地加强渠道建设和提升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通信市场中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进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通信服务,求得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李艳华.移动通信的渠道建设与服务提升[J].才智,2015(12):322.

[2]郗培,王亦石.通信运营商电子渠道建设浅析[J].商业文化,2014(23):182.

篇8

关键词:移动通讯企业 财务管理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生非常大的变故,现代化建设脚步加快,企业的管理水平变化也突飞猛进。但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也比较普遍,市场逐渐变得国家化,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企业的发展遇到了较大的机遇与挑战。只有将机遇掌握、迎接挑战,才有可能使企业远离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继续发展的血源,给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是企业走向世界的前提,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直接反映着企业经营状态的好坏。若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就说明企业内部出现问题,企业将会出现严重危机,甚至造成企业倒闭。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核心的观念,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并在日常工作中要应用这种管理理念,贯穿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

一、移动通信企业的财务特点

1.移动通信企业的资金密集。移动通信由于前期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只有坚实的资金链源源不断为前期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才能使基础得以按照要求和时间顺利完工,这些基础建设技术和地域范围都较大,与其他行业相比移动通信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正常运行,且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通信企业相关的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更新换代着,每一次的更新换代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技术支持的有力盾牌,这就意味着移动通信企业在设备维护和更新上所要花费的资金也是大量的,因此移动通信企业处于一个资金密集型企业圈里。

2.市场竞争大。我国的移动通信分很多种,市场竞争非常之激烈,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科技不断更新换代的大环境影响之下,各个移动通信企业都在以自身优势抢占市场,这就决定了只有企业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得以满足市场竞争,才可以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正是因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已经取得了今非昔比的地位,因此我国的移动通讯在发展上将面临更大和更多的挑战空间,且在国内的影响力和使用面更是迎接着更广泛的机遇。而这当然离不开财务支持,财务支持并不是简单的资金的注入,财务管理更多的是保障资金是以一种良性科学的方式注入。

3.移动通信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下。移动通信是一种新型产业,因此其财务管理通常都是日常的资金应用为主,在生产投资产出效益上面的关注度和重视度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同时我国的大多数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一般,缺乏战略发展眼光和市场宏观格局,尤其是在金融知识和国际经济方面的知识更是相对非常匮乏,这就造成大多数移动通信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与国际财务管理水平和标准相差甚远,严重影响了移动通信企业在国际上的发展,造成了国际发展的道路之中运营成本较大。因此强化移动通信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为市场经济改革条件之下的移动通信企业的管理提供核心基础。

4.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很多企业都建立会计管理制度,但因很多为中小企业或与外国的合资企业,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个人主义比较高,普遍出现管理集权现象。造成企业的会计人员职责不明确,时常发生越权现象,会计人员的工作比较随意。大部分中小企业为家族式管理状态,在重要的部门职位一般都是亲戚任职,与老板的关系越近,其权利与职位则越高。一般会计职位也是由家族人员担任,因此缺少高效地财务管理制度。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为垂直管理模式,管理跨度与幅度比较小,再加上限制财力、人力和规模,岗位设置会发生交叉的现象,对会计人员的职能表现造成直接影响,并且不利于企业的会计制度控制。

二、如何做好移动通信企业的财务管理

要使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提高,就要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之中的核心作用。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针对企业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的管理活动,对企业资金进行控制、计划和决策。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企业财务管理。

1.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案。移动通信在大环境的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其现如今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移动通信企业的发展,可以说现阶段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严重局限了移动通信企业与国际接轨的脚步。想要在世界经济条件之下完全迈上国际发展舞台,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建立一个产权分明和权责明确以及投资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案是所有财务管理相关人员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移动通信企业只有抛弃陈旧的财务管理,脱离出小家思想,以资金的分散集中到集约型的作为财务改革的首要条件,逐渐将资金的调度和投资以及收益分配都聚集在一起,建立一强大的投资和利益分配的财务运营中心是实现现代化的科学财务管理方案。移动通信企业更是如此,而管理的核心基础来源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建立在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之上运行的存在,它是保障企业得以健康发展和资金正常运行以及资金合理分配的盾牌,因此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就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资金是企业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移动通信企业想要得到长久健康的发展则必然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作为依托。

2.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任何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财务管理更是在人才方面的要求和需求是求贤若渴的,新型环境之下和国际环境影响之下的财务管理对财务人员的业务技能更是高之又高,因此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是提高财务管理的核心举措。移动通信企业要大力引进综合业务技能的人才,如集管理和金融以及投资战略为一体的人才,才可使财务管理水平得到综合提高以顺应国际需求。

3.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企业对资金的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根据企业制定的整体目标,按照合理的原则,制定企业的月度预算和年度资金的收支计划。依据企业多年的运作状况,成立企业资金结算中心,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采取统一管理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闲置现象的发生。

篇9

关键词:电信移动;通讯业务;市场营销

我国的电信移动通讯业的发展比较迅速,在和高校市场相结合下,是促进电信移动通讯也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学生是比较重要消费群体,随着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学生的消费能力也在进一步扩大化。加强高校市场营销的科学策略实施,对电信移动通讯业务的良好发展就能起到促进作用,通过从理论上对电信移动通讯业务的高校市场营销研究分析,就能有助于从理论上提供发展支持依据。

一、高校学生消费特征及电信移动通讯业务在高校的现状

(一)高校学生消费特征分析

高校的市场就是学生市场,当前高校的学生消费和大众市场消费有着一定区别,对高校学生的消费特征熟悉掌握,这对针对性营销就有着理论支持。高校学生群体在观念意识以及开放性等价值方面,对社会地位高的职业群体在时尚性以及实用性和忠诚性上有着鲜明呈现。当前的高校学生基本都是80、90后,是生活在一个物质比较丰富的社会当中,有着超前的消费观念,攀比的消费的心理比较突出,比较喜欢在消费上突出自我个性[1]。校园移动业务的市场具有相对独立的消费群体,并拥有聚居而相对集征的消费市场。

(二)电信移动通讯业务在高校中发展现状分析

从电信移动通讯业务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来看,在诸多层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移动和电信运营商在高校中的竞争情况来看,已经愈演愈烈,在高校中的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也比较多样化。电信移动通讯在高校中的市场占有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品牌的认知度上需要进一步提高。在电信的手机终端类型层面相对比较少,单一化的营销方法措施的实施,对品牌形象的提高就有着诸多不足[2]。最为突出的就是采取激烈价格战。这些不科学的营销策略实施对后续的品牌形象树立就有着诸多不利影响。

二、电信移动通讯业务在高校市场营销策略和优化实施

(一)电信移动通讯业务在高校市场营销策略

电信移动通讯业务在高校市场中的营销策略应用,要注重和实际相结合,在当前的市场营销当中的产品策略施比较常用的。产品是市场营销组合当中比较重要的营销方法,主要是通过产品差异化的策略进行的应用,在对产品的工作性能以及耐用性和一致性的差异比对,在这一产品营销追求的主要目标上,就是对顾客实际需求的满足基础上,提供独特性的产品。在具体的策略实施中,先要对4G移动市场实施调查,在目标定位方面能明确化,在传统的业务基础上对宽带网络的核心优势积极发挥,在产品基础竞争力层面能得以保证。

高校市场营销策略中的渠道策略的科学实施也比较重要,这是校园营销策略中比较关键性的应用策略。在对完善校园渠道拓展体系的建立中,就要充分注重长期主渠道的有效拓展,对校外以及合作渠道的共同参与充分调动,从而来形成相互协同的销售网络,对校内的渠道竞争不足进行积极弥补[3]。在实际渠道策略的实施中,就可建设校园实体店以及管控校园直销队伍结合的模式,将自有营业厅以及合作营业厅以及点等综合性建立,在多渠道的营销策略实施下,就能提高实际营销能力。

电信移动通讯业务在高校中的营销策略实施中,对价格策略实施中,就需要注重定价的原则遵循,能制定出科学化的价格体系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移动电信产品价格是由其所面向的目标市场特性和竞争对手情况来加以确定的,在对价格策略实施过程中要对竞争对手的基础情况以及市场占有率详细了解,然后设置最低套菜资费标准。在对价格体系的设计中,对消费区间统计工作的实施要科学化,从而制定符合实际的套餐资费标准。

(二)电信移动通讯业务在高校市场营销优化实施

电信移动通讯业务在高校市场营销方面,需要注重优化策略实施,这就需要对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例如在价格策略实施上要以免收入网费等,适当降低通话费用等加以实施。高校学生的市场营销实施中,要注重时尚实用以及中低价位和位置营销等。对高校市场的拓展要有未雨绸缪的思想观念,积极拥有高校学生市场。在具体优化策略实施中,可在秋季开学实施学生争夺战,在这一战役上打好才能拥有用户基础。

要注重将站前动员的工作做好,可通过学生发展学生的方式,在营销中的一些细节工作上做好工作。如采取新入网用户预存话费返还饭卡、水卡、电卡或者运动卡,采用班级网、老乡网、社团网等组集团网,采用“宽带+手机”捆绑销售的方式,都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入网。对校园客户的品牌竞争力要不断提高,在校园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上也要能加以完善,将网络运行的整体质量有效提高,这些都是对电信移动通讯业务在高校中的营销水平提高的细节[4]。

三、Y语

综上所述,电信移动通讯业务的发展,在高校市场营销方面的策略科学实施是关键,通过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就能有助于促进电信移动通讯业务的良好发展。通过从理论上对高校市场营销的研究分析,就能为实际通讯的业务的良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洪军,黄瑞芬.浅谈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移动通讯的高校营销策略[J].科技信息,2015(19).

篇10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维护;通信管理;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6.088

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不仅推进了科技的进步,还保证了信息的通畅,改变了以往的营销模式。当然,科技信息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漏洞,移动通信网络维护与管理是降低通信网隐患的主要因素,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保证人们的使用安全,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对该问题进行明确的分析。

1 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管理中的问题

1.1 移动通信网络对安全的要求较高

移动通信结构相对复杂,组网和关键网络均需要实施特殊的保护,否则就会导致不良信息进入,影响网络的安全。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需求增多,基站等基础设备大量上涨,这给维护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就会影响移动通信网络的质量。因此对于移动通信网络而言,应不断的进行技术更新,并提供有效的维护方针,但是目前的移动通信业尚未达到这一目标,设备的单元盘,尤其是其光元器件自身的温度敏感性,限制了其传输距离,增加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1.2 传输线路质量不高

传输线路是保证移动通信网顺利应用的途径,包括自检的传输线路和外包的传输线路。此时,代维公司的能力、管理以及解决问题的手段就会影响整个传输的质量,对于出租单位而言,要正确选择合作商,并对其代维公司的能力、管理水平以及线路本身的质量等因素实施地,进而保证线路传输的速度。目前的移动通信信息传输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传输线路的管理水平低下,出租单位对代维单位的监管效率低下,导致其不能有效的排查系统故障。

1.3 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

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迅速,但人才培养的速度则明显滞后于通信业,对于通信的线路安装,通信的管理能力均较差。移动通信人员的培训较少,薪资水平也不高,因此很难留住人才,这使得移动通信业务停滞不前。此外,移动通信技术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采用传统的维修技术而不更新,则很难适应通信业的发展,导致其管理维护水平低下。

2 加强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管理的主要方向分析

2.1 提高网络规划的合理性

移动通信网络的可用性与可维护性是网络规划合理的主要方式,是网络规划的主要依据。对于移动通信发展而言,必须要建立有效的、可维护性强的规划措施。要求维护人员对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定期分析,了解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故障进行整体的把握,保证移动通信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提高网络维护管理的工作效率,确保移动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将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重点

对于移动通信传输网络而言,虽然线路属于自建工程,但是维护往往是外包工程。这就需要通信公司确保外包业务的合理性,确保维护公司的实力,对其维护过程进行适当的监管。并且明确管理责任,将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公司的主要方向,通过相关制度的执行使移动通信网络维护成为企业工作中的一部分,并且要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2.3 确保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制度化的实现

移动通信网络要确保安全,必须将网络的运行状态作为基本的分析和监管对象,进而发现网络运行故障影响因素,及时调整移动通信网络的资源配置,系统运行状态。保证系统的动态性与安全性,对于移动通信网络而言,需通过网络维护的制度化来使其达到最佳状态,提高移动通信网络服务水平。

2.4 将人员的培训作为下一阶段的目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才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其对科技的掌握程度,对于移动通信而言,更需要专业的人才。因此在移动通信维护和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使其掌握现代化科技技术,对新设备的更新和分配进行了解,建立强大的移动通信网络管理维护系统,不断的探索新的维护技术,才能确保移动通信业的发展。

3 加强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3.1 合理创建网络,落实预防性维护管理工作

对于移动通信管理而言,预防要重于处理,只有保证移动通信网络的合理构建和规划,才能最大程度的确保其安全性,保证其正常运行。并且还应做好预防性维护管理工作,保证移动通信网络的正常展开,及时发现故障和问题,及时处理。可以将维护的基本需求作为主要依据,科学创建并且要做好资源分配,及时更换或者维修存在问题的器件、线缆等,将移动通信网络的故障降到最低。

3.2 做好传输线路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对于自建网络而言,企业较为熟悉,因此尽量委派自身人员进行维护和检查。但是目前的形势决定,多数的移动通信公司将其作为外包业务,这就要求其对外包公司进行检查,由外包公司承担维护的一切责任,将先例维护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且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对维护管理水平进行评价,采取合同制的原则,对其进行管理,保证故障第一时间被清除。在管理水平上,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不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传输线路是移动通信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因此需要将传输线束的维护单位任务落实到实处,保证移动通信S护业务的顺利进行。

3.3 实现移动通信网络分析的制度化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还需要对运转中的网络进行分析,包括对其负面影响,运行状态的分析,一旦存在问题应及时解决。对移动通信而言,要抓紧出入口,并通过适当的管理方式,时刻使其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我们所谓的制度化将是移动资源正确的运行,管理资源充足,才能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4G网迅速占领市场,并且5G即将实现,这要求维护管理人员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及时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革新自身的技术水平知识储备,有效的实现室外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缝覆盖。

3.4 EGSM频率的推广

EGSM频率主要用于应急通信中,由于移动通信业务庞杂,临时故障发生的概率高,因此必须提高通信的有效容量,才能确保移动通信结业务量的增加,并确保其稳定性。但是,随着基站的增多,移动通信网络密度增加,为了不影响通话,就必须在应急通讯车中使用EGSM频点。

3.5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上文我们提到,对于快速发展的的移动通信业而言,人才的培养应作为其基本目标而存在。为此,要求移动通信公司基于人才需求进行相关的培训,保证移动通信设备维修和管理过程总人才充足,对以往的人员分配不合理现象进行调整,并引进培训等级制度,保证移动通信维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并给予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新技术进行培训,要求每个维护人员掌握基本的移动通信技术,并且能够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企业网络维护与管理框架,推进其发展,确保其有效提高。

4 总结

总之,在我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迅速,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通信业而言,要做好必要的网络维护工作,并且要加强移动通信业的管理技术,保证运营商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对基础设施的管理、新技术的掌握,故障的查找以及人员综合素质培训等。目前,移动通信管理处于发展阶段,企业对其强度逐渐增加,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建英.数据通信网络维护与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26).

[2]石磊.对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J].电子世界,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