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记错账的处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记错账的处理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煤炭资源整合企业 财务人员 业务素质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161—02
煤炭资源整合企业是在进行资源整合的背景下成立的新企业,煤炭资源整合企业所有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都是从别的单位抽调过来的,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对本企业的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及专业培训,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扩大企业自身的影响力。
一个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人员的素质是关键。什么素质的人才就决定什么素质的企业,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该企业发展的前景。财务人员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源整合其实就是收购原矿主的大部分资产达到绝对控股,并由原矿主参股形成的股份制企业,这样一来就要求我们的财务人员要有精通的专业知识,能够应对新企业出现的新问题,并且财务工作关联着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的计划、物资采购、销售回款、固定资产采购、物资供应、资金预算管理、生产核算等等。所以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应该是过硬的,在能精通财务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熟悉企业其他业务知识,以及业务流程。
说到财务人员的素质,首先要说到财务的职能,要知道财务职能是什么?财务职能就是企业财务在运行过程中所体现的固有功能,具体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协调、财务控制、财务指挥、财务分析等。试想,如果一个财务人员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素质,这么庞大而复杂的工作怎么能够完成?财务人员不再是原来人们意识当中的核算员,也不是简单地理解成就会算算账,发发工资,而是加入了管理的概念,成为了企业的一名管理者。财务人员参与到了企业的方方面面,为企业的管理出谋划策,能使企业走向健康良性的发展。
现在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普及,各个企业在会计工作中基本都用上了电子计算机,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大幅度地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也减少了手工记账才出现的记错方向、记错金额等情况。但最主要的是财务人员不管在电算化条件下还是手工记账条件下,都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掌握会计专业知识。
一、财务人员素质低的表现
1.业务不熟悉。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资源整合财务和一个独立投资成立的企业财务相比较,有大多数的财务处理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因此,有许多人拿不准业务的处理方法,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甚至于账务处理时稀里糊涂。
2.基础工作不扎实,凭证科目及摘要填写。从财务人员拿到原始凭证开始,就要分析做记账凭证了,先不说凭证科目的对错,就连最简单的摘要有时候都会写错。拿到原始凭证后没有真正理解该笔业务的真实性质和内容,在填写会计科目时干脆就进错了科目,有时会把借贷方写错,有时拿到原始凭证后不进行认真的核实,用不合适的原始凭证做了账或根本就是把不应该做账的进行了账务处理。
3.在对记账凭证的登记入账及汇总登记总账时,有些财务人员在把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的时候会记错方向、记错金额、记错明细账,或根据明细账汇总登记总账的时候不细致、不认真,漏记总账、或记错科目。一记错账就在账本上用小刀抠或胡乱划掉进行更改,更有甚者直接在原数字上进行描写更改等等。
4.不懂报表的编制。有些财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不知道报表与记账凭证之间的关系,不知道报表和总账之间的关系,不知道总账和明细分类账之间的关系,不知道明细分类账和记账凭证之间的关系,不知道表与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做账到最后是账证不平、账账不平、账表不平、表表不平。也就更谈不上利用报表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进行决策拿出依据了。
5.不会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现在会计电算化越来越普及了,有的财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也仅仅停留在会输入凭证的基础上,不懂电脑上的勾稽关系,不会出报表等等。
6.不重视财务凭证、账簿、报表等档案的整理、归档和保存,凭证、账本、报表或其他财务资料随手乱放,造成了污损、缺页、丢失,对于使用电算化的财务人员打印的整夜、凭证不规范、或缺页、漏页,对于凭证、帐页、报表的装订也不规范,存在页码颠倒等等现象。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实例,其实还存在更多的问题也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其实也正是由于一些人的业务素质不高,导致了企业领导对我们财务人员的不重视和不信任,一些应由财务人员处理的工作也就交由其他部门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了。长期以来就造成了恶性循环,财务人员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就会整体的下降,企业领导对财务的认识造成了一定的偏差。认为财务人员也就是会数数钱、发发工资了,这样一来最终将会损害财务工作的整体发展,将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
二、要积极寻找对策改变财务人员的现状
1.要经常安排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使其清晰地知道整合企业应该怎样进行相关业务处理,遇到问题怎么解决,正确的账务处理及把好财务关,能有效的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杜绝不法行为的发生。
2.企业应加强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以适应现在的财务工作,并让其进行相关的业务知识学习,如企业经济管理、会计电算化业务培训。学习企业经济管理就是让其知道在现在企业中财务人员不再是做做账、出出报表了,财务人员要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当中来,能利用现有的财务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为决策者提供一些决策的依据、拿出长远的规划、实施相应的控制,制定责任考核评价,对企业生产经营、筹资、投资方案等提供好决策数据,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会计电算化业务培训则是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会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还要扎实地掌握财务软件在电脑中的使用技能,能利用财务软件对企业需要的财务资料进行分析,为企业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把财务人员培养成“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要鼓励本企业的财务人员“走出去”在工作的同时去大学进修,为财务人员提供尽量多的相关业务培训的机会,最好形成一种制度,能使财务人员每人每年都有培训的机会。
3.财务人员的每年再教育。现在财务人员每年都要继续再教育,要做到实实在在的培训,不要怕麻烦而流于形式,财务内容年年都在更新,年年都有新内容,抓住难得的学习机会,财务人员要在有限的培训期间好好地学习,为自己补充新鲜血液,使自己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能够完全胜任财务工作。
4.把好财务人员入门关。现在有的企业碍于人情关系,难驳说情人的面子,把不懂财务的人员,或仅仅是经过简单培训就拿上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安排到财务岗位,成了在其位不谋其事的人。企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能有一个健康、良性、积极向上的环境,就要把真正精通业务的财务人员请上来,把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人请出去,使企业的财务机构成为一个高素质有涵养精通业务的部门。
5.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从重点财税学校招聘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使之成为企业的新生力量。由于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缺少实际的操作经验,企业可以让财务部门其他老财务人员用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帮带,让其能够尽快地熟悉和掌握本企业从建手工账到电算化账、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试算平衡、编制报表,利用财务数据进行相关的指标分析、装订凭证和账页、对会计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并能够尽快地独当一面。同时也经常让刚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给老财务人员讲解一下最新的财务知识、财务规定、新的账务处理方法,使老财务人员能够了解最新的财务知识、财务规定,从而促使老财务人员的业务进步,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可以使其新老同志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目的,共同进步。
6.定期聘请中介机构对本企业进行财务审计,企业可以和会计师事务所签订长期合作关系,证会计师事务所对本企业的中期报表和年终报表进行审计,按季度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及督察。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定期的指导和审计,可以促使财务人员及时发现财务处理时存在的问题,能及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财务人员也能学到新的知识,对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企业一定要注重财务人员的选拔、培养,让财务人员能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财务人员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支柱,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在企业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协调、财务控制、财务指挥、财务分析的时候都需要财务人员的参与。企业也要从各方面要求财务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经营管理知识。
篇2
【关键词】会计差错 会计差错查找 会计差错更正
财务工作是各个企业和机构工作的必要工作环节,会计人员作为活工作的执行人难免也会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差错。如果处理不及时,则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就针对会计差错的产生、查找和更正进行说明。
一、产生会计差错的原因
(一)会计确认环节的差错包含以下可能
(1)权责发生制不符合确认时间基础所产生的差错。
(2)真实性出现偏差所产生的差错。
(3)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所产生的会计差错。
(4)账户分类时因错误所产生的差错。
(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滥用。
(二)会计计量环节造成的差错包括以下情况
(1)实物数量出现偏差所造成的差错。
(2)计量基础的前期与后期不相符合所造成的差错。
(3)会计估计产生错误所造成的差错。
(三)会计记录环节造成的差错包扩以下情况
(1)操作性失误,也就是财务人员的操作失误出现的错误。
(2)技术性错误,也就是财务人员因为对工作操作的不熟练所造成的错误。
(3)习惯性错误,如书写习惯不规范造成的错误等等。
(四)其他原因造成的会计差错
二、查找会计差错
日常工作中,会计核算的差错在所难免,当发现会计差错时,一是要核实错误的金额数目;而是要确认错误究竟产生在借方还是产生在贷方;三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产生差错的可能原因,采用正确的查找方法,尽可能将差错搜索的时间减少,以减轻查账的工作强度。错误的查找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如下。
(一)顺查法(正查法)
是指按照常规的财务工作处理顺序,以最原始的凭证、账单、报表为起点,对全过程进行查找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的查找出诸多错误现象,包括:重记、漏记以及错记等。这种方法的最大优势是查找差错的范围比较大,不容易产生遗漏状况,缺点就是工作量比较大,所耗费的时间比较长。正因为这种特征,在实际会计的工作中,只有当其他方法均找不到差错的情况下,才会使用顺查法。
(二)逆查法(反查法)
顾名思义,这种方法的操作过程与顺查法相反,即按照整个财务的处理流程,反向操作查找的一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查出差错的可能性会有一定的提升。
(三)抽查法
抽查法的意义就是,针对整个财务工作的过程,抽取其中的某一部分进行重点检查的一种方法。当意识到差错已经产生时,可以根据整个财务过程进行分段处理,对特定部分的账簿进行核对。此外还可以按照错误发生的具数进行核查。这种方法因为查找范围小,工作量小,可以有利得弥补顺逆查法的劣势,节约差错查找的时间,大幅削减工作量。
(四)偶合法
偶合法是基于长期的财务工作经验所归纳出的规律,先预先判断出差错产生的可能位置,而对可能错误区域进行重点核对的方法,其应用范围主要是针对漏记、重记、错记情况的产生。
(五)错记账查找
实际财务工作中,错记账就是指数字书写错误的问题,主要包含两种问题,以上数字错位差错,即把数字的位次或者大小写写错。第二种是错记错误,即数字书写错误。
三、更正会计差错
一般情况下,为避免差错酿成严重后果,会计差错只要发现就必须立即进行更正。由于差错产生的原因不同,发现的错误的时间也有差异,所以更正差错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常见的错误更正方式包括:
(一)划线差错更正法
在进行凭填制、账簿登记的工作时,一旦发现了某个文字或者是数字错误之时,可以采用本方法,也就是现在错误的地方下滑一道红线,然后再红线上方更正记录。划线过程中,如果发现是文字类错误,可以只划销掉错误部分;但如果是数字类错误,必须把所有数字全部划销,不可以只针对错误数字进行划销。同时,在采用划线更正法对错误进行划销之时,必须保证原有错误的字迹仍然处于可以辨认的状态。完成更正工作之后,更正人需要在划线一端盖章,以对该错误的更正进行负责。
(二)红字差错更正法
记账完成以后,发现当年的记账凭证中存在科目或者是金额的错误时,可以采用本方法对差错进行更正。红字差错更正法的内容就是,先以红字完成一张与原有错误记录完全一致的凭证填制,然后用新填制的红字记账凭证重新登记入账,用以完成对错误记录的冲销,然后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注明更正说明和更正日期,并以此登记入账。这样一个过程,就完成了对原有差错的更正。该方法的采用,是为了正确体现账簿中的发生额同科目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三)补充登记法
与红字差错更正法修改登记金额大于实际金额数相对应,当发现记账凭证的填制金额比实际金额数目要小时,可以使用补充登记法。只需要填写一张记账凭证,补充少登记的差额,并注明补充时间和少计金额即可。
(四)特殊情况
以上诸多方法之时针对当年内发现错误所采用的方法,如果是当期之前某一年度发生的差错,要分情况讨论
(1)对于以前年度的,并不严重的会计差错,可以直接调整当期对应的项目科目。这样的一类差错尽管是发生在之前的年份,但对于本年度的影响不大,所以可以直接在当期进行操作。
(2)对于以前年度的,比较重大的会计差错,如果产生了损益,就应该采用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进行过度。否则对当期的实际收益产生影响,不利于真实情况的显现。
篇3
一、过账笔误跨月更正不宜采用划线更正法
过账笔误是指记账凭证编制正确,但根据记账凭证记账时发生误记。狭义的过账笔误是指记账时发生了数字笔误或者文字笔误。广义的过账笔误是指记账时发生了数字笔误或者文字笔误。广义的过账笔误应当包括记账时发生金额误记、文字误记和会计科目串户以及重记漏记等。各种过账笔误可能随时或者月末结账前发现。但有些过账笔误如金额误记,借贷双方数额相同、借贷方向没错但会计科目账户、借贷双方均重记或者漏记等,这些并不会计账簿的试算平衡;以及某月份对某些总账与明细账户未进行核对,不能确保其一致性,这些都可能形成过账笔误延续到月末结账后的以后月份发现。
过账笔误应如何更正,长期以来各种会计制度和会计教材只在说明划线更正法运用时,说明结账前发现过账笔误应用划线更正法更正,而且是针对过账数字或者文字笔误的更正。对于过账数字笔误跨月发现以及会计科目过错等如何更正,就不得而知了。记账前发现记账凭证编制的各种错误,可以作废重编;过账摘要文字登记有误无论何时发现都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但过账数字笔误跨月以及会计科目串户等,就不宜采用划线更正法了。由于回避或者不承认过账笔误的结账后跨月发现,很少有人明确提出过账笔误跨月更正方法,可喜财政部会计司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培训教材》编写组所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培训教材》提出了明确主张,它写到:无论何时发现,非因记账凭证误记的差错只能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但这却是很不妥当的。因为过账笔误跨到以后月份发现若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时,不仅会使账页已给计的多笔余额数和月计、累计数不直处理。如相应更正会使账页更正数太多,如不相应更正又会使账簿记录同结余数和月计、累计数不相符合;而且对于会计科目串户等误记更正,会使误记注销数只能划线注销而无正确数可记,由于月份记账已经结束也会使补记数无行次登记,这些都是不符合划线更正法的规则要求的。
那么,过账数字笔误跨月发现以及会计科目串户等过账笔误(无论当月或者跨月发现),到底采用何种方法更正呢2笔者认为,可采取根据红字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原理,不必编制记账凭证,在发现时即将过账笔误直接在账簿中进行更正登记的方法加以更正。如 1月 15日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600元,账款暂欠。编制25号记账凭证正确,借:应收账款5600元,贷:产品销售收入5600元;但登记总账及明细账时金额均误记为6500元。于2月15日与应收账款往来单位对账发现过账笔误,当即更正:对“产品销售收入”(贷方)和“应收账款”(借方)总账(或科目汇总表)及其明细账科目均分别以红字冲销900元,并标明1月15日25号记账凭证过账笔误多记,同时在1月15日25号记账凭证及其登记账页中补记注明过账笔误多记900元,于2月15日更正。在上述举例中,强调了不再编制更正的记账凭证,这是因为原记账凭证的编制是无误的,会计记账应保持账证一致。对于过账笔误的原记账凭证及其账簿记录以及更正账簿记录,都强调要相互注明,这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便于在账证中相互对照,也便于在账簿中作更正后的结余额和月计、累计数的修正。
二、红字更正法更正错账的范围应当扩大
红字更正法是会计核算更正错账的一种方法。它是运用红字在会计核算中为负数的原理,从而对错账进行冲销,并调整为正确记账的一种方法。正确运用红字更正法,对于账簿记录发生错误后的正确更正,并保持账簿记录的整洁清晰,是非常必要的。
明确更正错账的范围,是正确运用红字更正法的必要前提。但是,一般的书刊说明红字更正法的应用范围时,都把其范围限定在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或金额发生错误时的更正。笔者认为,这种提法是不全面的、不完善的,红字更正法更正错误的应用范围,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在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发生错误时,可应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更正时,应先用红字金额填制一张与错误的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以冲销原有的错误记录,然后再用兰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
其二,在记账以后,如果发现原填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并无错误,但所填金额大于应填金额时,可应用红字更正法按照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用红字金额填制一张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加以冲销。
其三,在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填制没有错,而是过账时发生了会计科目串户或者重记漏记等笔误,应当采用红字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因为对此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是不符合其更正规则的。更正时,因原记账凭证没有错,可不重新填制记账凭证,而直接在有关账簿中注明原记账凭证和过账笔误进行更正。
其四,在结账以后,特别是涉及科目的月计、累计都结出,如果发现记账凭证填制没有错,而是过账时发生数字多记笔误,也应采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以避免应用划线更正法多笔更正的麻烦,并保持账簿记录的整洁。更正时,因为原记账凭证没有错,可不重新填制记账凭证,而直接在有关账簿中注明原记账凭证和过账笔误进行更正。
三、红字更正法真实也可加以改进
红字更正法是核算更正错账的一种,它适用于已登记入账的会计科目使用错误,或者虽然会计科目不错但金额多记等情况的更正。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这样一个:在会计科目使用上的错误,多数是在一笔业务中,对应科目的一方用错而另一方正确,这种情况运用传统的“红字更正法”更正错误,原业务处理中会计科目正确的一方,也要冲销一笔和补记一笔,因而是虚记了两笔账一笔红字和一笔兰字),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利于核对账目。特别是很不利于银行存款和往来科目,与银行和结算单位对账。
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把“冲销凭证”和“补记凭证”合在一起,统一填写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中注明更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和业务的简要,据以登记账簿(最好在原错误凭证上也补记注明更正凭证的日期、编号及更正的原因,以便于相互对照)。在登记账簿时。如果原错误凭证会计分录的双方科目都错了,就按更正凭证全部所列记账;如果仅为一方科目错误而另一方正确,则只对用错科目一方加以冲销和补记、正确一方则可不再登记账簿。
例如某5月3日用银行存款偿还第五化工厂应付账款5000元,将“应付账款”误记为“其他应收款”科目,记账凭证编号为第15号。可编制如下更正记账凭证:
在根据上列更正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时,如果账簿格式不反映会计科目对应关系,可只将“其他应收款”账户借方以红字冲销5000元,将“应付账款”账户借方以兰字补记5000元即可,“银行存款”账户由于一红一兰相抵,则可不再登记。如果在账簿格式中反映会计科目对应关系,则需要加以注明。
如果能对红字更正法进行这样的改进,既可以在一张记账凭证上清晰地反映更正经济业务的全貌,又可以解决由于虚记而不利于对账工作,在上合情合理,在实际中更为可行。
篇4
回顾20xx年的工作重点及整体工作思路,我简单做一下总结。
整年自觉服从领导的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由于财会工作繁事、杂事多,其工作都具有事务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结合具体情况,全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工作方面:
1、及时准确的完成各月记账、结账和账务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填报市各类月度、季度、年终统计报表,按时向各部门报送。完成了税务申报与缴纳,以及往来银行间的业务和各种日常费用的缴纳。
2、以认真的态度积极参加张家口市财政局集中所得税培训,做好财务软件记账及系统的维护。
3、对各类会计档案,进行了分类、装订、归档。
第二、会计学习、个人修养方面:
1、通过报纸杂志、电脑网络和电视新闻等媒体,加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
2、认真学习财经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
3、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的培训,始终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把工作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工作。
4、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坚持学以致用,注重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用新的知识、新的思维和新的启示,巩固和丰富综合知识,使自身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第三、存在问题:
1、理论水平不高,当前社会会计知识和业务更新换代比较快,缺乏对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的系统学习,导致了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工作缺乏,影响来工作水平的提高。
2、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多,深入探讨、思考、认认真真的研究条件及财务管理办法、工作制度少,工作有广度,没深度。
3、只干工作,不善于总结,所以有些工作费力气大,但与收效不成比例,事倍功半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后要逐步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善总结、勤思考,逐步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第四、下年计划:
1、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完善自我,跟上时展的步伐。
2、善于总结,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不断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总结经验,建立健全良好的工作机制。
在过去的一年里,兢兢业业,圆满的完成了公司的工作任务,并得到各领导肯定和许多同事的赞扬,这对我是一种鞭策,在新的一年,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会计实习工作自我总结范文】
一个多月的暑假过了大半了,历时一个月的专业实习也结束的很匆忙。一个月很短也很长,让我还没在公司工作烦呢就结束了,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感觉这个暑假都变充实了,在唐山******有限责任公司的实习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下面是我从这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知识和道理:
会计在公司里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到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平常在学校学到的都只是课本上的知识,缺乏工作经验,还不能满足会计工作的需要。为了积累关于会计专业的工作经验,我在唐山三友集团氯碱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一次十分难得的实习机会。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得到学习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这里的同事对我非常和气,他们耐心地向我介绍了公司的基本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各类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又向我讲解了作为会计人员上岗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要领,对我所提出的疑难困惑也是有问必答,尤其是会计的一些基本操作,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我很感激他们对我的教导。在刚刚接触社会的时候,能遇上这样的师傅真是我的幸运。虽然实习不像正式工作那样忙,那样累,但我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工作中了,因而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觉得收获也不小。在他们的帮助下,我迅速的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并开始尝试独立做一些事情。
在这里我的收获很大,我学会了录入业务、记账、登帐、填制记账凭证、使用打印机等好多的知识,掌握了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也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事之道,认识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更多的了解了会计专业的特点,发现电算化在公司的使用日益普遍等等。以下就是我的实习收获和所得。
公司里凭证的填制已经基本上由电脑生成打印机完成,很现代化,而且我发现这里所使用的用友软件很方便快捷,网络已经能很好的为公司服务了。
一个月的实习我基本掌握了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结账以前必须先对账,对账主要是为了发现和纠正记账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因为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难免会出差错,而且差错可能出现在各个环节,如记账凭证填制中的错误、记账过程中的错误、实物保管过程中的疏忽等等。因此,在会计期末将账簿同会计凭证、其他账簿、实存物资相核对,可以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是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同时为报表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账中的错误让我又重新温习了查找错帐的方法:差数法、尾数法、除二法、除九法。除二法是复账用的,除九法是查数字颠倒的,差数法是查少计账的,尾数法是用来查少计尾数的。还可以这样分成两种方法:
一、查找漏记、重记错差的方法。总帐与分帐不平时,如果差错数是72,就得先看凭证上有无72这一笔数字。如果发现有这一笔,就应看有关帐户是否有漏记、重记的情况。
二、查找反方向差错的方法。这种反方向的差错数,一定是偶数,可用“2”除尽。所得的商数就是差错数。
电算化在公司的普及使用,让我对电算化又有了更新的认识,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要求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要突出实务性特征,要使会计电算化人才能够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计算机会计实务环境,能够熟练从事手工会计操作和运作财务软件,具有从实务中学习和进步的能力。会计电算化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无论其侧重哪一方面,都应该拥有足够的会计和计算机两方面的知识,懂得计算机技术手段,能将会计工作转化为计算机应用;要熟知一些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运作方式和模式。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即使是大学生人数激增,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今天,会计类专业的就业形势也明显的比其他专业的要好,在各地的招聘职位需求排行榜上,财经类专业一直处于领先,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九成单位有长期需求。
因为公司分工较细我是在销售部实习,所以涉及到的都是和资金流入有关的会计科目,应收账款很常见,使我对应收账款有了更多认识。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产品、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应收款项,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应收账款的功能主要有以下方面:
1、扩大销售,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2、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费用的开支。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还有就是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
篇5
关键词:企业;现金;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158-02
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货币资金,它可以随时用以购买各种物资,支付日常的零星开支等。现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企业的现金流动性强,诱惑力最大,极易发生丢失、短缺、挪用或被盗等现象,甚至产生舞弊行为。对企业来说,现金管理是财务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管理,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生产经营。然而,现金管理的科学性、重要性并没有被企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者充分认识,以致在现金管理方面不时出现问题。因此,加强现金管理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一、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虚开发票,骗取企业现金。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与外部人员串通,在购物时虚开发票,或在作账时虚列工资、奖金等,从而将多支的现金据为己有。
(二)填错记账凭证或错记日记账,贪污现金。在处理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相互存取的业务,会计人员有可能因为忙、不仔细填制记账凭证时,容易出现错误,影响到记账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出纳人员在登记现金日记账时故意记错业务发生金额或将其合计数记错,表现为少计收入或多计支出,贪污错记部分。
(三)企业“坐支”现金的情况严重。根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各单位的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银行,单位支付现金应从本单位库存现金中支付或在限额内从开户银行提取支付,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用于支付各种开支。但有些企业未把经营收入中现金收入及时缴存银行而是为了方便直接用于日常经费的开支,“坐支”现金现象严重。
(四)存在“白条”抵库的现象。“白条”抵库,是指用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和审批手续的字条或单据顶抵库存现金的做法。这造成盘点现金时账面现金金额与保险柜金额不符。
(五)更改凭证金额,虚构内容。会计人员或其他经办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或凭证上的漏洞,乘机更改发票、收据上的金额,贪污相应款项,或通过添加经济业务内容和金额,将现金据为己有。
(六)超额使用现金现象比较普遍。根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现金的开支主要是对个人的各项工资、奖金、福利等开支及出差人员随身携带的差旅费等,其结算限额为1 000元,超过限额的部分应当以支票或者银行本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开户银行审核后,才能予以支付现金。虽然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现金支付1 000元的结算限额有点偏低,可操作性不强,但根据该条例的精神,大额支出应尽量避免使用现金。但是在企业中为了方便,在可以使用转账支付的情况下仍大量使用现金支付。
(七)撕毁票据或盗用凭证。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对收入现金的票据撕毁,将现金据为己有;或用盗取发票、收据等凭证向客户开票,隐匿现金,达到贪污的目的。
(八)挪用现金。出纳人员或其他人员采用虚写或涂改现金缴款单日期的方法,不将当天应送交银行的现金及时入账,而将资金挪用,进行体外循环。
(九)账面现金余额过大。现金的库存限额,是指为保证各单位日常零星支付,按规定允许留存现金的最高数。根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一般不超过该单位天至天的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量。然而,很多企业月末或年末的现金余额却很大,账面现金余额在万元以上的企业不在少数,甚至个别企业的账面现金余额达到了几十万。
二、企业现金管理混乱的后果
企业现金管理混乱不仅为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资产的安全性埋下了隐患,更为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产生提供了便利,其严重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极易出现挪用公款的情况。由于出纳手中的库存现金过多,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挪用公款和公款私存的情况。
(二)为个人贪污公款提供了可能。由于企业使用大额的现金支付,因此,对现金的去向就难以控制,经办人员很可能利用管理中的漏洞,通过虚开发票、收取回扣等方式贪污公款,谋取利益。
(三)极易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由于“白条”抵库现象的存在以及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经常变更,企业现任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往往弄不清楚库存现金中“白条”的性质,也不愿去清理收回以前年度的“白条”。这样一来,库存现金中的“白条”将成为呆滞账,从而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
(四)极易出现违法违规事件。由于企业违规使用现金,如存在“坐收坐支”、企业库存现金超额等现象,一旦被查出,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三、原因分析
企业现金管理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现金内部控制体系:
(一)不相容职务分离不清。为了节约费用,有的企业让同一人既做出纳又负责记账,造成职责分工不明确。显然给舞弊行为带来了方便。
(二)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不熟悉财经法律法规。
(三)审批制度不严格。企业没有针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或者虽建立了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却不严格执行。导致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背书转让及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混乱,财会人员支出货币资金不经过严格的审批,公司及法人章没有妥善管理等。
四、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现金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防止企业舞弊行为的最有效方法,可以保证企业所有活动都是在主管人员授权情况下进行的。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在企业现金管理方面内部控制尤显得重要。企业现金管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内部控制。
1.现金业务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其舞弊行为的职务。任何企业都应当避免只由一个人去办理现金业务的全过程。确保办理现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现金收支的控制。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现金管理制度和结算制度加强现金管理,接受银行监督。财会部门为企业现金管理的职能部门,应该建立现金管理责任制,配备专职出纳人员,负责办理库存现金的收支和保管业务,企业非出纳人员不能经管现金收支业务。现金控制的要点着重有:审批、审核、收付、复核、记账、核对、清点、清查。其中,“审批”、“核对”和“清查”最为重要。现金管理需要业务部门、财会部门、清查小组联合控制。首先由业务部门原始凭证审批,可以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是控制的第一关;其次由财会部门进行账账核对,可以保证现金收付和会计核算的正确性,是及时发现现金收付和现金账务记录错误的主要环节,对于保证会计、出纳人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再次由清查小组进行库存现金清查,可以保护现金安全完整,是保护现金实物安全完整的最后一环节。
3.账实盘点控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现金进行盘点,由出纳盘出现金的实存数额,会计复核,并与总账的现金数额进行比较,看二者是否一致,然后填制《现金盘点表》。尤其是不定期盘点给现金相关岗位产生一种无形、无时无刻、无不存在的压力。
4.库存限额控制。库存现金的限额是指为保证各单位日常零星支出按规定允许留存的现金的最高数额。库存限额控制是利用核定企业每日货币资金余额,超过库存限额的货币资金送存银行或汇交某一银行账户,从而降低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风险的一种方法。利用此方法还能高度集中货币资金,统筹使用,特别适用于货币资金短缺的企业。
5.建立健全现金开支授权审批制度。企业应明确规定特殊授权审批及一般授权审批的范围、审批人、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确保各级管理层在授权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明确本单位现金开支范围,制定各种报销凭证,并要求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保证各项经济业务均按规定的程序处理。
(二)提高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篇6
一、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实习内容
三、实习体会
会计实践报告
一、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
我们公司叫xx市xx镇鱼骨加工场位于xx市xx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能直接连接到山砠码头和沿海高速公路。该公司是一间私人企业,在经营上是“一条龙”的生产销售模式。该公司是以生产和经营鱼翅、鱼胶、海参等高档海产品的半成品和成品为主。
公司创建于1983年,本着“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真诚合作,共创未来”的宗旨,凭着“人有我优”的创业精神逐步成长发展,成为目前广东较有知名度的鱼翅类产品供应商。公司在经营上一贯遵循“可靠的质量是公司发展之本”,同时秉承“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作风,不断涉足新的领域,拓展国内外市场,务求新的发展。
公司主要是由4大部分组成,第一是采购部门,这个部门主要是由分布在国内不同的沿海城市和国外不同的地方的商组成,人数大概有22人,主要负责公司的原材料采购。第二是生产部门,这个部门是由两个加工厂组成,员工有50多人,主要负责公司的生产加工。第三是销售部门,这个部门是设置在广州一德路的,主要做产品的批发生意,员工有20人,第四是中心财务部,主要负责根据不同的部门分设的财务部交来的财务数据,重新审核并且登记入电脑财务软件,还要负责跟踪一些海外业务等。
二、 实习内容
我是在中心财务部实习的,财务部的人并不多,设有一名会计主管,一名出纳还有一名兼顾翻译的财务人员。此次负责我实习的是公司财务主管,姓陈。陈小姐根据我实习的时间,负责安排我在财务部的工作。我的工作主要是根据两个加工厂和广州销售部门每天传真回来的日记账填制记账凭证并录入到电脑的财务软件。
实习伊始,主管给了一些公司的基本资料和产品的相关介绍我看,目的是让我对公司和公司的产品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并了解一些业务的基本流程。第二天,主管就让我看记账凭证。我心里想:“记账凭证有什么好看的,我们都学过了,并不难,说到底其实就是会计分录.”也就由于我没有好好珍惜主管让我看记账凭证的任务,后来她让我根据广州的销售部门发回来的日记账填制记账凭证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开始,主管又把之前给我看的记账凭证拿出来让我参考,但很多业务不是上个月就有发生的,因此不停地问主管这项业务需要用什么会计科目,这让我很惭愧,因为我是审计专业毕业的啊,连会计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审核会计做的账呢!
后来为了弥补这次的错误,一有时间我就拿上个月的记账凭证看。经过一个月负责填制记账凭证,我发现在记账凭证里是很有学问的,比如:财务费用,以前老师跟我们说过财务费用冲销是在贷方的,但由于财务软件的设置问题,我们在冲销时要用红字登记在借方,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在录入电脑时,让电脑能识别出来,如果财务费用的登记在贷方的话,到时资产负债表就无法显示出财务费用,最后结果两边就不能平衡了。但如果财务软件设置财务费用结转公式中包含财务费用贷方的话,就不存在只能输入在借方。
在实习中,令我印象最深就是对于错账的更正方法了。在学校时,曾经像小学生背书一样,死记硬背地把更正错账的三种方法背到滚瓜烂熟,但是在实际中,却不太会应用。这就是典型的“死读书”了吧!理论和实际相脱离。虽然公司主要是用电脑记账,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的账簿一直沿用以前的手工记账。本来我是实习生,我并没有进行记账的权利,但是主管考虑到尽量让我在这个月的实习中学习到多一点财务知识,她破例让我在明细账上进行登账。第一次登记账簿,紧张是难免的了,一直担心登记错误,但越是紧张越是容易出错,我只登记一天的业务,竟然把各种错账的形式都做出来了,因此我也很“幸运”地学会了更正错账的方法。更正错账的步骤在会计制度上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不可以随便用笔涂改或是用橡皮擦涂了就算。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用钢笔在上面更正。而写错摘要栏,则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平常我们写字总觉得写正中点好看,可摘要却不行,一定要靠左写起不能空格,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帐的借贷双方就不能结平了。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要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帐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在实习的后期,主管还教我核对账簿。这是一件特别繁琐的工作,虽然有电脑辅助,但是大部分也要人手操作。当找到不符的金额时,真的很开心!但是找到错误的地方还没结束,因为都已经出过记账凭证并且经过审核了,不能随便修改!我们需要视不符的业务的情况而考虑要如何处理,而最常用的修改方式就是出更正的凭证和对于漏记的业务出补充记账凭证了。如果实在不行时,就只能运用财务软件“反记账”的功能,但这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是不这样做的。
在最后几天,主管还教我我认为是最难的“资产负债表”,主管说:“如果在前面输入的数据不对,那么‘资产负债表’就不会平衡的。”我发现不只是这样,在“资产负债表”中有四个往来账目,分别是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而往来账目的数据是可以变动的,由于资产的期末数是在借方的,负债的期末数是在贷方的,应收账款的贷方记入预收账款的贷方,预收账款的借方记得应收账款的借方,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相对应,其他的不能变。
虽然实习的时间很短,但是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以后应该怎样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还有很关键的是应该多去实践,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这样我相信我能更好的提高自己。
三、 实习体会
初次体会社会给我的震撼并不限于工作方面,也在为人处世上给我上了一课。从最初找实习单位的迷茫中,我已然感觉到了在社会上拼搏的艰难,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偏向于较稳定的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吧。从在单位实习的第一天起,团结和合作的概念在我眼前展开了详细的解释。分工的明确细致决定了所有人都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发挥团队精神,积极协助他人,才能发挥最好的功效。
篇7
【关键词】货币资金 内部控制 问题
一、现金管理中常见的错弊行为
(一)公款私用,挪用现金
挪用现金是有关当事人利用职务之便或未经单位领导批准在一定时间内将公款私用的一种舞弊行为。挪用现金比贪污现金在性质上轻微些,因为挪用现金后,当事人未涂改、伪造会计凭证,未进行虚假的账务处理。挪用现金舞弊的形式有很多,其主要手法有:(1)用现金日记账挪用现金,一般地讲,当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账余额和现金总账余额相符时,现金不会出现问题。但是,总账登记往往是一个星期或一月登记一次,当登完总账,并进行账账和账实核对后就可利用尚未登记总账之机,采用少加现金收入日记账合计数或多加现金支出日记账合计数的手段来达到挪用现金的目的。(2)利用借款挪用现金,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零星的现金支付,比如职工预借差旅费、采购员预借采购款等。在这些业务中,如果企业确实发生了相关的业务,会计处理上并没有什么相关的错弊发生。但在有的情况下,企业的主管人员却可以利用合理借款的借口,来达到挪用现金的目的。例如,某企业主管人员利用借款的形式为单位职工签批借条一张,职工借款后并未利用借款实现借条上的业务而是将其挪作私人之用。(3)延迟入账,挪用现金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企业收入的现金应及时入账,并及时送存银行,如果收入的现金未制证或虽已制证但未及时登账,就给出纳员提供了挪用现金的机会。(4)循环入账,挪用现金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出于商业上的目的,往往利用商业信用进行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广泛利用商业信用的方法,为企业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挪用现金大开方便之门。采用循环入账的手法挪用现金,企业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可在一笔应收账款收到现金后暂不入账,而将现金挪作他用;待下一笔应收账款收现后,用下一笔应收账款收取的现金抵补上一笔应收账款,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继续挪用第二笔应收账款收取的现金;等第三笔应收账款收现后,再用第三笔应收账款收取的现金抵补第二笔应收账款如此循环入账,永无止境。(5)白条抵库,挪用现金根据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企业不允许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白条顶替库存现金。但部分企业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开出白条抵充现金,利用白条借出的现金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其主要原因是会计牵制不力,稽核人员未发挥作用。
(二)涂改凭证金额,错记金额,贪污现金
会计人员利用原始凭证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或业务上的便利条件,使用退字灵、修正液等化学药剂,乘机更改发票或收据上的金额,把现金收入原始凭证上的金额改小或将现金支出原始凭证上的金额放大,从而达到贪污的目的。其主要的原因是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人员未认真审查原始凭证。出纳人员在登记现金日记账时故意记错金额或将其合计数加错,表现为少记收入、多记支出从而将多余的现金据为已有。其主要原因是会计分工、会计牵制出了问题,出纳人员除登记日记账外,还兼登记明细账和总账。
(三)票据头尾不一
票据出票时往往是需要套写。出纳员或经办人员在套写时将复写纸的下面放置废纸,利用假复写的方法,使票据凭证联和存根联金额不一致,造成收多报少或支少报多,贪污差额款。其主要原因是填制收付款原始凭证与收付款职责未分离,单位内部牵制制度失效。
(四)撕毁票据或盗用凭证
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对收入现金的票据,乘机撕毁,将现金据为已有,或用盗取的发票、收据等凭证向客户开票,隐匿现金,达到贪污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单位票据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能有效地控制票据的数量和编号;对于收入款项的监督不力。
(五)虚开发票,虚构内容
会计人员或有关人员与外部人员串通,在购物时虚开发票,或在做账时虚列工资、奖金等,将多支出的现金据为已有。其主要原因是未能坚持经济业务事项的办理不得由一人负责全过程的原则;不能做到薪金支付单等由单位人事部门编制和审核;会计稽核人员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六)添枝加叶,加码报销
会计人员在原始凭证上添加经济业务的内容和金额,达到贪污现金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会计稽核人员未履行职责,未发挥作用。
(七)换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
根据规定,对于超过100元的收支业务,应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结算。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超出此限额几倍、几十倍的现金收支业务的作法,这为企业会计人员贪污现金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会计人员可以将收到的现金收入不入现金账、而是虚列银行存款账,从而侵吞现金。也可将实际用现金支付的业务,记入银行存款科目,从而将该部分现金占为已有。
二、银行存款管理中常见的错弊行为
管住银行开户点。对银行账户的开立、管理等要有具体规定。这里需要特别提示的是,一些单位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以各种理由在同一银行的不同营业网点开立账户,或者同时跨行开户、多头开户、随意开户。更有甚者,近年来,将单位公款以职工个人名义私存银行现象也较普遍。因此,按照有关规定,应及时、定期对银行开户点进行认真清理和检查。
(一)擅自提现或填票购物以及公款私存
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擅自签发现金支票提取现金或擅自签发转账支票套购物品,不留存根,不记账,将现金、实物据为已有。其主要原因是未建立有效的票据使用制度,未定期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会计人员利用经管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便利,把公款转入自已私设的银行户头上,从而达到侵吞公款或长期占有公款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未建立有效的票据使用制度,未定期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企业银行存款账务混乱,资金浪费及差错现象时有发生,原因是企业在多头开户的情况下,不按自然户设置,而是多户同设一本日记账。且大多数只记本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无专人收集整理和清查核对银行对账单,无法使本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致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长期不符出现差额的现象。也有的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手续不健全,缺少单据不从自身查找,而找银行对账单作为本企业记账依据起不到两账相互勾稽、相互对证的作用。
(二)多头开户,截留公款
会计人员利用个别银行间互相争资金、拉客户的机会,私自利用单位印鉴章在他行开设存款账户,以本单位更换开户行为由,要求付款单位将欠款或销货收入转至私设的户头上,从而达到截留公款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印鉴的保管岗位和货币资金收款岗位未分开。据国家有关资料统计有41家国有企业与14家集体企业在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与一般存款账户多达669户!平均每家企业在银行开户12户,有9家开户在20户以上。其中,有一个工厂在银行开户48户,一个公司在银行开户51户数额之大让人吃惊,这些企业多头开户给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诸多方面带来不利影响。企业多头开户影响了资金的有效使用。近年来,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企业实行“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有些人不能正确理解自主经营的含义,认为企业从此便成为他的天下。明知国家禁止多头开设账户但是,为了方便私用躲避还贷和各种检查,仍在多个银行甚至一个银行多头开户。加之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部门受利益驱动,也放松了对企业货币资金的监管。各专业银行为了拉储户、抢存款、违反金融法规,尽量为客户提供方便致使企业多头开户。
(三)转账套现,出借支票、账户
会计人员或有关人员配合外单位不法人员在收到外单位转入的银行存款后,开具现金支票,提取后交付外单位、达到套取现金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负责债权债务的岗位和负责货币资金的岗位发生了混岗;会计人员非法将支票借给他人用于结算或被允许使用本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办理收付、转账业务,从中捞取私利。其主要原因是票据、银行账户管理混乱,各种票据未连续编号,稽核岗位形同虚设。
(四)私自背书转让,“初”取末“存”
会计人员将收到的转账支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及银行本票等票据私自背书转让给与个人利害相连的单位,以达到变相侵吞、占有公款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会计人员保管了支付事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出纳人员私盖印章,于月初从银行账户上提取大额现金,月末再把所欠窟窿补齐,如此可使银行对账单上的期末余额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期末余额相符,以掩人耳目。其主要原因是出纳人员保管了银行印鉴章。
(五)涂改银行对账单
会计人员私自提现,然后通过涂改银行对账单上发生额或余额,使其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上金额相等或平衡,以掩盖银行存款已少的事实。其主要原因是会计分工出了问题,负责银行收付业务人员的职责和负责调节银行对账单人员的职责未分开。
(六)恶意串通,支付虚开票款
会计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串通商(厂)家,根据开具的不实发票及填制的虚假收料单(验收单),将购物票款转至商(厂)家,对方提款后私分。其主要原因是会计核算时未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三、我国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建立完善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当前多数企业没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内控框架,控制环境薄弱,没有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机构。目前,一些单位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设计不够合理。比如在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上,一些单位在编制人员较少的情况下,没有增配人员,使得一名财务人员常常身兼数职,容易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某个环节拥有绝对的处置权。类似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就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单位领导或主管人员,部分领导干部或主管人员置内部控制规章于不顾,将自己的行为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必然会使业务经办人员屈从于外部压力,绕过必要的程序和环节,违规办理业务。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齐,还有企业领导对“会计法”等法律法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于会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的规定不以为然,以为单位里只要领导就可以说了算,这样其实是处于弱势地位,致使内控制度失效。
具体业务经办人员素质不高如果人员安排不当,不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和能力以及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也会影响内控制度效力的有效发挥,不能及时杜绝风险的发生。如某些会计人员明知有些做法是违反财经法规的,但为了个人利益,顺从某些领导意图办事,甚至讨好领导,人为调节利润,造成盈亏不实。有的会计人员业务能力较差,技术水平跟不上会计发展的需要。
(二)忽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点
货币资金的控制要点是现金收支业务和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管理。从现金和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现状来看,大多数单位没有注重岗位分工、授权批准制度的建立,导致了现金、银行存款漏洞的发生。有的企业会计秩序混乱,管理失控,缺乏严格的复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有的账物、账证、账账、账表不符;有的会计数据不正确、不真实、不完整;有的现金管理不符合规定,会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会计控制的作用未能很好发挥。
(三)内部审计控制薄弱
有部分企业未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也有企业对内审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认为内审工作是保障企业财产安全、保证会计资料正确性和提高经济效率的内在需要。内部审计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的需要。因此,对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紧迫感,已建立内审机构的企业也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小玲.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内容及对策[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2004(03).
[2]朱荣恩.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4(07).
[3]杨广玉.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5).
[4]孟凡利.内部会计控制与全面预算控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电力企业 往来款管理 问题 实用化建议
一、电力企业往来款管理的常见问题
从对往来款的梳理情况看,电力企业往来款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类:
(一)向关联企业出借资金
违规出借资金,用于关联企业对外扩展业务,由于集体企业经营不善,导致出借资金无法收回,造成长期挂账。
(二)政府导致长期挂账
1.政府强行摊派款项,地市级企业为维护与地方政府的和谐关系,支付的款项在往来中长期挂账。
2.由于政府性拆迁,造成拆迁区电费呆死,未取得相关不能收回的证据,无法核销,造成长期挂账。
(三)电费不能及时收回出现的长期挂账
1.用电单位由于经营困难,与电业局签订电费抹账协议,一般用固定资产抵顶电费,但是存在固定资产已被银行抵押的情况,在抵押期结束前,也会造成长期挂账,存在潜亏风险。
2.用电客户出现走死逃亡现象,未及时取证,造成应收电费长期挂账。
(四)管理不到位出现的长期挂账
1.在预付账款的管理上,管理不善,违规预付款项,最终供货方违约,未予供货,造成长期挂账。
2.以前年度收取的电费保证金遗留,未按规定退还,有的存在违规使用问题,也未转收入,长期挂账。
3.付款时只看债务方,未看债权方,出现有预付账款未及时冲抵应付账款,付款时按应付账款余额支付,未扣除预付账款,多付给对方款项,后没有业务往来,造成潜在亏损。
(五)后接收的电业局存在历史遗留问题
由于省级供电企业近些年陆续接收电业局,在接收时点就存在长期挂账的往来款,属于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挂账。
以上是电力系统往来款项管理过程中的几种典型问题。
二、产生原因
(一)制度执行力不强
从公司总部层面、省公司层面、地市公司层面,都会有专门的往来款管理相关制度,但是,从实际执行的效果看,能做到严格按制度办事、令行禁止的很难,究其原因就是制度执行力不强,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往来款管理,不单单是财务方面的事情,还会涉及到物流等相关部门,甚至领导层。要想管好往来款项,笔者认为应该采取措施将往来款管理的制度宣传、贯彻到公司领导层,再由财务部门牵头,公司单位负责人主持,将往来款管理的制度落实到各部门、各责任人。
(二)重视程度不够
对往来款项的管理不够重视,财务部门既没有往来款项的工作程序,又没有往来款项的岗位职责,更没有往来款项管理的奖惩制度。由于领导不重视,不履行相应的审批权限,甚至对发生非常规往来款项不知情,从而影响了往来款项的正常核算工作。大多数人认为往来款项很普遍,每个单位都有,对不对账都无关紧要,任何时点都结不清。经办人员及会计人员几经变更,没有专门的往来款项交接程序,结果导致账龄越来越长,谁欠谁的说不清楚,最终成为呆死账,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三)具体的对账人员不明确
一般来说,一笔往来款项涉及到出纳、记账、审核三名财务人员,还涉及到业务部门如营销部门、物流部门、生产部门、基建部门等,在公司内部,应该确定往来款项的对账部门。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售电费业务的对账部门以营销部门为宜,对于收货产生的往来款项,各单位管理情况不一样,可以确定以物流部门为对账部门,也可以确定由财务部门为对账部门,对于除物料之外的工程往来款项,涉及金额较大,应以财务部门为对账部门,其他往来款项,应以财务部门为对账部门。但总体来看,为了全面掌握往来款项情况,除售电业务外,应确立以财务部门为牵头对账部门、其他部门紧密配合的对账机制。确定对账部门,由具体的对账部门将往来款项对账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确保每笔往来款项都应有相应的对账人员,避免出现盲点。还要确定具体的对账流程、对账时点、对账方式,从一个公司层面系统考虑,以公司文件形式统一。
(四)对账不及时,对账方法不合理
往来款项要管理好,就得及时进行核对。每个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可以将往来款项业务进行分类,按业务类型确定对账时间,定期对账。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沟通,查找原因,保证双方账目余额一致。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可能平时不对账,或者很少对账,有的到年底才对一次账,更有甚者可能年底所有的往来款项也不能全部对账,往来款项的余额为逐年滚动而成,积累的越来越多,由于对账不及时,记错单位、记错金额都不能及时发现,有的甚至因为对账不及时,超过诉讼时效给单位造成损失。
往来款项对账要讲究对账方法,双方记账时间口径和记账业务口径可能不一致,针对一个往来单位,应该将发生的每笔业务都与对方核对,而不单单只对余额,同时要做好详细的记录,以方便以后对账。往来款项在核对时,要将涉及到一个往来单位的所有科目放在一起,经过相互冲抵以后的余额,确定为最终应付或应收对应往来单位的金额。但在实际对账时,因受工作分工和工作习惯的影响,有的财务人员对同一个往来单位,既设债权类账户,又设债务类账户,在对账时,往往只给对方提供债权类账户的数据,对债务类账户很少甚至从不提及,或者只提供自己管辖的往来数据,不包含其他人管辖的往来数据,导致双方对账信息不对称,加大了对账的难度。而且,经过若干年后,经办人员几经更迭,这些账户还未对冲,使每个账户都有余额,可能会导致付款的时候未扣除债权类的数额,多付给对方款项,后由于没有经济业务往来,不能采取措施追回款项,从而造成损失。
三、应对往来款项管理的对策
(一)从制度上要完善往来款项的管理,强化执行力
往来款项的产生涉及采购、销售、基本建设、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因此影响往来款项的因素比较多。首先,要选择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业务熟练、善于协调并能执行财务制度的财务人员,以保证往来款项核算和核对工作顺利进行;其次.要制定往来款项的工作程序,明确往来款项责任部门、责任人,设定制单、审核、记账、对账各环节的方法,规定定期对账时间,检查对账结果;再次.要明确往来款项的岗位职责,往来款项财务人员要负责审核往来款项的原始单据和会计科目,准确登记账簿,及时核对账目,协调财务、采购、销售、基本建设等各个环节上的账务关系,保证往来款项的及时、准确、顺利核算;最后.要制定往来账的责任追究制度,检查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对清欠及时的人员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出现问题、甚至违反财务制度的要给予批评和惩罚。只有有了合格的财务人员、完善的工作程序、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的制度才能有执行力。
(二)从思想上要重视往来款项的管理,强化责任追究
往来款项涉及到一个单位债权债务关系,往来款项管理得好,该收的钱就能收回来,该付的钱也能延迟支付,这样才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坏账,避免出现财产损失。首先,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往来款项的各项规章制度,按制度办事,该审批的时候及时审批,保证往来款项的及时、顺利核算;其次,相关的财务人员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准确核算,及时对账,发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精神,做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再次,往来款项相关领导干部、尤其是财务领导要经常督促检查往来款项管理的各个环节,起到监督作用,发现矛盾及时调解,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将不利于往来款项核算的一切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把会计基础工作和信息系统相结合以规范往来款项的核算
在实际工作中,往来款项的种类比较多,既有与采购有关的应付类往来账,也有与销售有关的应收类往来账,还有与采购及销售无关的代收、暂付、暂借类往来账,不管是哪类往来款项,基础工作与信息化紧密结合都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由于电力企业已经统一部署ERP系统,原有的收货倒挂往来单位业务由一张凭证变为两张凭证,可以利用系统的功能,将往来款项管理的有关要求嵌入到系统中。按照业务分类,对所附单据及手续进行规范。对于因采购业务,如购入原材料及工程物资业务,至少应附采购合同或协议、发票、相关部门提供的验货单、入库单,入库单上要有交货人、收货人、库管的签字。工程物资预付款核算至少应附采购合同或协议、销货单位收据、银行付款回单、相关经办人及按相应权限负责人的借款单,合同要求提供履约保函或预付款保函的还应附履约保函或预付款保函复印件。工程物资款结算应附物资管理部门签章的物资采购结算单、银行付款回单,物资采购结算单至少应包括合同号、销货单位名称、合同金额、发票金额、预付款金额、预留质保金等信息。质保金到期支付核算应附销货单位收款收据,相关业务部门出具的质保金返还意见书、银行付款回单等。对于代收代付、暂收暂付及暂借类款项,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和审批手续核算。各种单据齐全,手续完备了,对账时如果出现问题,才便于查找相关责任人。
(四)从方法上要注重往来款项的对账技巧
选择适宜的对账时间。往来款项要定期核对,才能保证双方账目余额一致,往来款项双方定期对账的周期因业务量的大小而不同。不管对账周期选择的长还是短,每次对完账务以后,都要填写对账单,并经双方确认签字,以便将来备查。
确定具体的对账方式。根据距离的远近、业务量的多少进行选择,账务少而简单时,可以通过电话核对,双方距离相隔比较远时可以采用信函、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核对;账目比较多而复杂时可以约定当面核对,灵活方便的对账方式能节约对账时间。
讲求巧妙的对账方法。往来款项双方人员在对账前,要确定好双方记账的时间口径和业务口径,然后一笔一笔地对,每笔都登账了,而且余额一致,表明已经对上了。如果余额不一致,要查找原因,直至一致。
(五)在信息系统中固化往来款核算,从源头上控制往来款项的发生
对现有的往来款项业务进行梳理,重点关注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往来款项。根据往来款项梳理结果进行分类,对于不通过集成的常规往来款项,按照分类通过单据形式进行固化,只要属于同一分类的往来款项,在单据中确定会计科目及包含的凭证摘要,凭证摘要可以在固化摘要基础上增加,但不能更改和删除。对于非集成的非常规往来款项,也通过单据形式处理,各单位发生业务时,上传往来款项发生业务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经过省公司相关领导审批后,才能生成记账凭证,从系统中固化往来款项的发生,将往来款项管理工作前移。
四、结束语
篇9
关键词:计集中核算制;会计监督;预算执行;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202-02
1 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会计的集中核算是加强财务、财政资金管理的一项新举措,在它的初始阶段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也必然存在其局限性和不够完善的地方。(1)撤消会计机构后,忽视了会计工作,财务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则受到影响;(2)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结果造成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提高;(3)财政部门由于长期重视财政资金分配过程,轻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问题未曾得到根本解决,在会计集中核算后,过分依赖会计中心导致财政管理弱化,监督力度不够。会计集中核算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认识上的错位。核算中心成立初期有少部分单位领导对本单位财务支出接受核算中 心的制约和监督,产生抵触情绪,一时难以适应这种管理。
(2)模式上的缺陷,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盲点,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信息的质量得不到制度上的充分保证,并且受到限制,只能对票据是否符合手续进行监督,不能达到会计人员应行使的职权,核算中心会计只不过是原单位的记账人员,根本没有起到控制和监督的作用。
(3)分账管理上的单一性,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只是定期由核算中心与单位核对数据,没有实地盘查过程。会计核算移至核算中心,但是财产物资仍由原单位进行管理,这种财产物资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势必使预算单位财产物资管理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势必造成账实不符,如果不加以解决,又将造成更大的国有资产流失,而且不能确认责任人,造成新的腐败之源。
(4)核算中心人员少,工作量大,会计核算单一,减少了会计人员应担负某些职能。目前实行的大部分都是由核算中心审核、报账,单据审核合格后,核算中心出具支票或支付令,而把票据全部留下,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统一的会计科目作账务处理,并做完粘贴、装订、报表等一系列工作。由于财务人员工作量大,核算中心与核算单位相分离,对核算单位的实际业务不甚了解,“记错账、报错表”,诸如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单位不再设会计人员,票据的审核,付款由报账员一人承担,很多单位报账员都由原单位的出纳担任,会计专业素质不高,大多没有系统学习过会计专业知识,这必影响单位会计工作质量。会计责任的界定不够明确,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会计集中核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位的核算权和会计监督权,也相应地改变了会计责任主体资格。对于监督检查机关查出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如何来定性、如何处理有一定的难度。
2 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几点设想
会计集中核算是新推行的会计制度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循,如何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加快实行部门科学预算的进度。
部门预算是一个涵盖各部门所有公共资金的完整预算,其预算编制以部门为单位,将各类不同性质的各项财政资金均统一反映在该部门的年度预算之中。部门预算的编制采用综合预算形式,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项资金,通过提前编制预算,使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及各个项目,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预算单位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预算一经审核批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严格按预算执行;财政部门要对各部门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并追踪问效,切实强化预算管理,为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延伸。比如:在编制预算时要求项目负责人将各项目细化至各明细使用项,如设备购置、加班费、招待费、办公用品、资料费……,财务人员执行时严格按预算执行,这样利于预算执行的有效监督。
(2)核算中心转变职能,由“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变,减轻繁琐的会计处理,把精力重点放在财务监督上,加强支出监督管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
目前核算中心日常主要的工作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然而,如果将会计中心仅仅作为一个记账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更要着重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通过核对各部门预算指标情况,可以严格控制各部门的用款进度,会计核算中心更强调对预算指标实行即时控制,杜绝超预算计划用款。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核算中心会计在收到预算单位支付申请后应确定是否可以支付(即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如何支付(即占用何指标、列支何科目),然后才可以付款。鉴于实际情况,核算中心应区别对待,对于专项资金必须按文件规定的项目严格支出,尤其不能随意扩大管理费、人员支出等。核算中心应抽出精力着重对票据进行审核,要求单位完善财务手续,帮他们制定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即由“会计处理”向“财务管理”转变。
核算中心要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彻底扭转将会计中心视作单纯的核算机构的观念。还要处理好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做到服务与监督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只有服务到位,才能监督到位,只有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才能提高监督水平。
(3)正确处理现行开支标准与实际支出的关系。
在会计集中核算实践中,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开支标准与具体繁杂的实际支出有一定的差距,如何把握好既坚持规章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又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实际开支的报销问题,以保证单位正常业务活动的开展,这是对核算中心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的严峻考验。一方面,如果对超出标准的开支一律不予报销,则有可能影响各部门、各单位行政任务的完成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统一财务制度开支标准是行政事业财务工作中正确处理事、人、钱、物四者之间关系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如果对超出规定的开支只要单位领导审批后就一律报销,这不仅违背了财务制度,放弃了会计监督,而且还可能助长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最终也不利于各部门、各单位行政任务的完成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处理好开支标准与实际支出的关系尤为重要。
(4)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审批制度;健全固定资产账务审核制度,严格规范预算单位固定资产核算。预算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做到入账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管账与实物一致;落实固定资产使用责任人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主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单位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严格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财政部门、会计中心通过定期全面清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如:要求各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及时逐笔登记资产的增加、减少,每季度末与财务人员核对资产结存情况,做到财务帐与资产管理台帐一致,帐上结存与实物相符。
(5)加强审计,规范行为,明确责任,防范风险。
会计集中核算的主体是政府,凭借的职能是政府社会经济管理权和国有资产所有权。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审计对会计的再监督,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规范会计人员行为,防止其滥用政府权力和形成新的官僚作风。会计人员离不开与钱财打交道,有着较高的执法风险,只有强化风险意识,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对会计人员上岗、任期和离任前的定期及不定期审计力度,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确保会计人员清正廉洁和健康成长。
(6)了解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加强报账员的管理和培训。
提高其专业水平,加强《会计法》等国家各项财政法规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其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由于核算单位的每一笔账都要经过核算中心,每发生一笔业务都要与核算中心发生接触,这就相当于核算中心对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了实时监控,通过长期的工作往来,所有会计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都会被核算中心所了解,也可以通过他们收到社会各界对财政改革的反馈信息。核算中心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做好两方面的工作:①对改革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组织会计集中学习,共同研究,探索适合经济发展的新路子;②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和考试,并结合日常工作进行年终考评,对表现突出者树为榜样,力争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会计队伍。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不仅仅是预算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而是对传统方法从观念到内容的根本改革,打破了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资金分配管理格局,也是落实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证明,尽管目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完善,但在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改变会计核算方式、预算执行情况控制等方面都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充分认识集中核算改革的重要性。明确核算中心作为预算执行机构的地位,以预算执行为主要任务,转变工作职能,理顺内外关系,与此同时,积极推进预算编制改革,推行部门预算的细化预算,为国库集中收付制的实施打下基础,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尽管目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完善,但在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管理、改变会计核算方式、预算执行情况控制等方面都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充分认识集中核算改革的重要性。当前的主要工作就是明确会计核算中心作为预算执行机构的地位,以预算执行为主要任务,转变工作职能,理顺内外关系,尽快从以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为主要形式的会计核算中心改革向规范的国库集中收付制过渡,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的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必须相应地成立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或国库支付中心或国库审结中心),具体负责预算单位用款计划管理、财政直接支付的审核和支付、财政财务咨询授权支付额度的下达、收入收缴管理、财政收支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收入收缴和支出业务的监督检查等工作。现在已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只要将会计核算中心对单位会计核算的职能归还给单位,对会计核算中心的财政管理和监督职能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会计核算中心就可以直接转向国库集中支付的执行机构。
参考文献
[1]荆晓利,古明文.会计集中核算下的财政监督[J].中国财政,2003,(5).
[2]蒋勋.会计集中核算后的财政监督[J].县乡财政,2003,(1).
[3]薛志勇,赵广林.试论强化会计监督[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3,(12).
篇10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基础会计;定位;设计
物流被称为继原材料、人力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集人力、物力、财力、信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因此,物流人才需要具备综合能力,即要成为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物流人才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读懂财务报表,进行经济核算、成本分析。正确掌握物流各环节经济信息,能够进行物流成本的管理及控制。这就要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要熟悉会计方面的知识,而会计知识的基础课程――《基础会计》自然就成为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从就业岗位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是从事运输、仓储、配送等操作与管理。因此,《基础会计》课程从其定位到教学内容设计与会计专业的针对性方面要有所区别,主要是根据学生就业岗位需要,及为后续专业课程《物流成本控制》的学习做准备。笔者根据教学与专业建设的经验分别从物流管理专业《基础会计》的定位及教学内容设计两方面提出建议。使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消除学生“自己学习的是物流管理专业,而非会计专业,学习《基础会计》没有用”的错误认识。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于物流管理能力培养的《基础会计》课程的定位
(一)明确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所需能力
物流管理是一个涵盖内容很广的大专业。从毕业生就业领域来看,有物流业、商业、生产制造业等;从对应岗位看,是多个岗位群,如运输岗位群、仓储岗位群等。而胜任这些岗位需要学生不仅要会操作,还要懂管理、会经营。具体地讲,作为物流管理高素质人才,应该具备优秀的专业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过硬的专业技能。从所涉及的能力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包括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
1.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是在工作中显现出来的专业品质以及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运用物流技术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三方面。
(1)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能力
在物流过程的各业务环节操作中,对市场需要具有见微知著的高敏感性,管理中善于发现问题,对事态的发展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学生适应就业岗位及发展必备的能力。
(2)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物流业务是一个有机整体,工作上下游岗位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物流人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与上下游岗位人员应紧密协作;或作为管理者能善于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这样才能提高物流工作的整体效率。
(3)可持续的学习与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可持续学习又是创新的源泉。物流从业人员应不断学习新技术,这样在作业过程中,才能对不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有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作业效率的能力。
2.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运用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两方面。
(1)物流各环节操作能力
针对物流供应链系统的运作过程所进行的采购设计、运输优化设计、增值服务项目设计、仓储优化设计、库存控制、货物保管、设施设备保养、信息系统使用与维护等。
(2)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
综合物流业务中涉及到各种不同的费用,有些是物流企业内部的成本,有些是外部发生的费用。了解这些费用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是对物流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项目成本的分析能力,通过细致的成本核算,才能向决策层或客户提出有针对性、说服力和易于接受的解决方案。
以仓储物流员岗位为例,分析其与《基础会计》的相关之处。仓储物流员是从事物流仓储活动和仓储经营的基层操作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商品入库验收,储存保管,商品出库,仓储设施设备的使用,库存商品的保养,仓储信息处理和账务处理,保障仓库和库内商品安全,协助主管做好下属员工的管理及培训工作。不仅要掌握仓储活动整个流程的具体业务操作技能,还必须全面熟悉仓储管理方方面面的知识,以便获得良好的仓储经营效益。对仓储物流员岗位人员技能与素质的具体要求在中国国家职业资格中已有了明确地规定(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仓储物流员应具备统计与账务处理的基本技能,并能够看懂报表,会进行成本核算、分析并作出相关决策的能力,为主管做好参谋。可见,学习一定的会计知识,对于仓储物流员做好仓储工作有着积极作用。这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定位提出了区别于会计专业的要求。
(二)基于物流职业素质的《基础会计》课程的定位
1.从核算角度定位,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核算是指企业经营上的核查计算,在会计中的核算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等程序,反映各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能够提供完整、连续、系统地管理所需信息的核算,就是会计核算。学习会计核算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取极强的核算能力给使用者提供完整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严密的思维方式并养成谨慎的工作态度,而涉及核算能力与素质的工作,在各物流岗位中是很普遍的,以仓储物流员为例,其工作岗位无论是在验收环节、在库保管环节还是出库发货(料)环节,都离不开核算能力,而这种核算能力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则是对信息准确性的确认,规范的信息录入,货物的验收及相关计算、凭证的录入、登账,在库的保管与相关数据的录入与填写,出库发货(料)单的填写及入账,盘点及相关信息录入与入账等。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无论学生是处于仓储工作的某一环节,还是处于仓储工作的系统管理,对会计相关的经济信息都会有一个整体把握能力。
2.从控制角度定位,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成本控制意识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现代物流人才,现代物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进一步的专业化、集成化、共同化、信息化、网络化,而这些特点的集中表现在于物流成本控制。而对于物流成本的研究,尽管有相关教材与论文有所述及,但不够系统。在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也没有单独的科目来核算物流成本,一般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无法分离。这使得企业仅把向外部运输企业支付运输费用和向外部仓库支付的仓储费用作为企业的物流成本,造成企业内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人员费用、设备折旧费用,形成物流冰山,不能作为物流费用予以有效控制。
因此,对成本控制的能力应是现代物流人才所必须具备。那么如何控制成本,首先应该懂得成本是什么,物流冰山在何处,掌握财务基本知识对物流专业人才来说十分必要。从成本控制角度来定位《基础会计》课程,培养学生对物流成本的识别、归集与分配、分析,进而找出合理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对物流成本实施有效控制。在《基础会计》中以工业企业为例,分六个环节讲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在讲解这六个环节时,可以把物流成本引入其中,介绍工业企业的物流冰山在哪里,从哪些账簿上可以查看,从哪些账簿上可以提炼、计算出物流相关成本。如此,学生可以在学习会计核算方法的同时,掌握物流成本控制方法。
3.从管理角度定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管理意识
学习者主动审视一项工作是如何做的,并把它做好,与学习者被动去做,并被别人来审视是否正确,哪一种对富有个性的现代学生更具有吸引力,答案很明显。以管理者身份或以创业者身份去接触《基础会计》,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设计,如果能跳出课程本身来设计,使学生从管理者的视角来学习,就会使学生感到轻松而有成就感。那么,对《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设计就十分重要。比如,以实际会计实务与财务管理案例设计任务,从如何从原始凭证上识别、防止业务人员作假,如何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上识别、防止会计人员工作的不规范,如何防止会计人员记错账、假账。
二、基于物流管理能力培养的项目式《基础会计》课程“三查一解”的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基础会计》课程的定位,《基础会计》课程承担起对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培养的重任。如何培养学生的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对《基础会计》课程,可以进行项目设计,具体采用“三查一解”的思路,组合现有《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即查原始凭证查记账凭证查账簿解读会计报表的“三查一解”内容组合。这种内容组合从学生认知角度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从培养能力上讲,是从初级的操作层面到综合的管理层面循序渐进。从而实现“跳出会计学会计”为管理能力的形成服务的目的。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础会计》“三查一解”的教学内容设计及与现行《基础会计》教材内容的对比,具体内容组合如表2所示。
与现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相比较,“三查一解”的教学内容设计更有物流管理专业针对性,突出“做中教、做中学”,以实务操作带动理论教学,在做的过程中传授会计基础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更具实用性、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倪海云.如何教育新一代物流高层管理者[J]. 物流管理,2008(1).
[2] 杜学森.物流成本管理实务[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 王槐林,刘明菲.物流管理学[M]. 武汉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 余思勤.物流人才测评的需求及方法[J]. 物流管理,2008(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会计专业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