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自我保健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颈椎自我保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颈椎自我保健

篇1

符晓苏

适当增加工间休息

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人,应增加工间休息和活动时间,以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肌肉疲劳,预防和缓解颈椎的劳损。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选择合适的枕头

合适的枕头对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有重要意义。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约10厘米左右。枕芯以木棉、养麦皮为好,装填量要适当,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弹性过大的枕头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疲劳和损伤。习惯仰卧者最好在颈下垫一小枕头,以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习惯侧卧者应将枕头充塞到面部与肩部的空隙中,以减轻颈部的负担。

防止外伤与落枕

平时应防止颈部外伤及落枕,以免颈椎韧带损伤,使颈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进而诱发或加重颈椎病。

加强颈部的锻炼

加强颈部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方法是:双手叉腰,放慢呼吸,缓缓低头使下巴尽量接触第一领扣;再仰头。头部尽量后仰;随后是左、右歪头,耳垂尽量达到左右肩峰处;左右转颈,颏部尽量接触肩峰。上述动作,可按节律(默数到6)反复(共6次)进行。另外,经常做扩胸、旋肘、拍肩运动,也有好处。方法是:两臂向左右平伸、用力后展,挺胸;然后两肘关节屈曲。手指搭同侧肩部,以肘尖作划圈运动,向前、向后交替进行;最后用右掌拍打左肩,左掌拍打右肩,交替进行。约100次。

搓脚掌有利治病

双脚大拇趾根部内侧横纹尽头处为人体颈椎反射区。每日用手搓此部位,可有效治疗颈椎病。颈椎反射区

坚持做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可设法在家中安置坐位牵引器,借看电视等休闲时间,坚持做颈椎牵引。

上述自我保健法若能持之以恒,可以收到理想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颈椎病的食疗

谢英彪 王天宇

医疗可以缓解颈椎病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起辅助治疗作用。

复方红花酒红花20克,当归尾15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肉桂2克。将vX_h各品研成粗粉,浸泡于1000毫升低度白酒中,每日振摇1次,10天后开始饮用。早晚各饮1盅(约20毫升)。

本方可活血化瘀,温通经络。

桃仁葛根糊桃仁、葛根各150克。将以上2味研为细粉。混合调匀后瓶装备用。早晚各服1次,每次用10克。加少量开水调成糊状,兑入适量白糖吞服。目前市场上有袋装的桃仁和加工后的葛根粉出售,取材方便。

本方可活血舒筋通络。

天麻炖鲢鱼头天麻10克,鲢鱼头1个。天麻切成薄片。装入纱布袋中,与洗净、去鳃的鲢鱼头同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加料酒、葱段、姜片、精盐等调料,用小火煨炖半小时。取出药袋,放入麻油及味精,再烧一沸即成。

本方可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以上3方供神经根型颈椎病人选用

蛤蚧乌蛇酒蛤蚧(连头足)1对,乌蛇(连头)100克。低度白酒1000毫升。将蛤蚧去鳞片,切成小块。乌蛇研为粗末,同浸泡于白酒中,封口,每日振摇1次,10天后开始饮用。早晚各饮1盅(约20毫升)。

本方可补肾益精。祛风利湿,通络止痛。

牛脊髓膏牛脊髓250克,核桃仁250克,枸杞子100克。白芷50克,川芎50克,炼蜜700克。先将枸杞子、白芷、川芎入锅,加水浓煎2次,合并煎汁,放入牛脊髓、核桃仁粉煎煮半小时,兑入炼蜜。用文火煎熬。浓缩成膏。早晚各服1次。每次20克。

本方可益肾补精,活血止痛。

此2方供椎动脉型颈椎病人选用

归芪鸡血藤蜜汁当归尾20克,炙黄芪30克,鸡血藤60克,酒浸干地龙20克,蜂蜜30克。将当归尾、黄芪、鸡血藤、地龙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锅,加水浓煎1小时,去渣取汁,趁温兑入蜂蜜,搅匀即成。早晚2次分服。

篇2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本来它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动作,让存在于呼吸道里的异物及时排出体外,以维护呼吸道的通畅,保证呼吸顺利进行,但剧烈的咳嗽,对身体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由于胸腹腔压力剧烈升高和躯体肌肉的强烈收缩,造成小血管破裂,引起内出血,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血压波动,所以会有许多潜在的危险。一般来说,对轻微的咳嗽,不必处理,但对剧烈的咳嗽,也不宜单独止咳,而要与祛痰药并用。这里向大家介绍的内容,强调是在正规治疗引起咳嗽的疾病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自我保健的方法,来辅助减轻症状,也有利于增加身体的抵抗力,促进康复。在这之前,确实有必要强调一句话:咳嗽还要吸烟,找不到活神仙,没治!

经络保健操:拍打肺俞穴(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拍打天宗穴(肩胛骨中部凹陷中)、拍打前胸,各30~50次。每天1~2次。

自我按摩术:乳根穴(直下,根部)、期门穴(直下,第6肋间)、膻中穴(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隙处)、肺俞穴(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天宗穴(肩胛骨中部凹陷中)、天突穴(胸骨上窝中央),每个穴位掐揉1~2分钟。每天数次。

专家提示

必须戒烟,哪怕是在治疗期间。戒烟期可到公园、树林或绿她,边教步,边微深呼吸。

胃痛自我保健法

胃痛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引起胃痛的原因很多,大致分为胃的病理性变化或功能失调两大类。对有病理性变化的胃痛,首先要去医院治疗疾病,进行系统治疗。对胃功能失调,如因受风寒,饮食生冷,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情绪激动等引起的胃痉挛性疼痛,可以采用自我保健方法进行缓解,即或因为各种胃的疾病引起的胃痛,在治疗中,也可以试用这些方法来辅助治疗缓解疼痛。

经络保健操:转腰、推搓胸腹部、对拍气海穴(脐下1.5寸)、命门穴(第2腰椎棘突下)、拍打大小腿外侧,各30~50次;拍打脊柱与脊柱两侧,上下来回30次。每天1~2次。

自我按摩术:上脘穴(脐上5寸)、中脘穴(脐上4寸)、内关穴(腕横纹正中上2寸,两筋之间)、胃俞穴(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仓穴(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胃俞外1.5寸)、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一横指),每个穴位掐揉1~2分钟,每天数次。

专家提示

避免胃部受风寒、饮食生冷或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保持乐观精神,可以适当进行局部热敷。

胃下垂自我保健法

胃下垂是指胃的位置低于正常状态,在站立位时,当胃的下缘达到盆腔时,就可以判断为胃下垂,但通常需要依靠B超来确诊。引起胃下垂的直接原因,是在胃周围悬吊并固定胃的组织松弛,功能减退所造成,如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及腹肌松弛,加上身体发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到胃的张力减弱等因素。轻度胃下垂患者一般无症状;胃下垂明显患者,常有厌食、便秘、饭后明显感觉上腹不适、饱胀、隐痛、恶心、暧气等,站立及劳累后症状加重,如果不及时治疗,进而出现消瘦、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状。自我保健的方法,仅适用于轻度胃下垂患者,作为辅助治疗。

经络保健操:转腰;对拍气海穴(脐下1.5寸)、命门穴(第2腰椎棘突下);拍打大小腿外侧,各30~50次;蹲蹲起起。10~20次;拍打脊柱与脊柱两侧,上下来回30~50次。每天1~2次。

自我按摩术:气海穴(脐下1.5寸)、胃俞穴(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中脘穴(脐上4寸),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一横指)、内关穴(腕横纹正中上2寸,两筋之间),每个穴位掐揉3~5分钟,每天1~2次。

篇3

1临床资料

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社区病房共收治颈椎病患者70例。其中男性24人、女性46人。年龄最小20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5.9岁。以上患者均经X光摄影检查确诊。

2基础护理

将患者安置在中医病房,测量生命体征,行入院介绍,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作好记录。

3治疗及护理

遵医嘱给予针灸、火罐、理疗,红外线照射等。治疗时护理人员守护在旁,及时清理用物,动态观察病情,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情志护理

颈椎病的患者因颈椎的退行性病变压迫神经,导致患者头、颈、肩部的疼痛、手指发麻,且可出现反复发作,常产生焦虑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满腔热忱的对待患者,善于体贴患者的痛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1],消除焦虑的不良情绪。同时给患者提供安静的居住环境,避免噪音。指导患者保持豁达的心胸和乐观的情绪,有利于患者气血调和,肺腑功能正常,从而有益于健康。

5康复指导

颈椎病患者因疾病的原因引起头痛,颈,肩痛及颈部的僵硬,因此,睡觉时应选择舒适的姿势,枕硬枕,枕头不宜过高,一般在3-5CM以内。同时教给患者预防颈椎病的自拟颈保健操,保健操步骤如下:①嘱患者双脚张开站立与肩平,双膝微曲,收腹,双手叉腰,均匀呼吸;②下颌内收,耸肩缩颈,头向后仰伸,再向前伸,形同画圆,然后反方向练习,先后仰,再向前伸,形同画圆;③颈部分别左右自我拔伸,交替进行。以上保健操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两次,练习时尽量放慢,避免拉伤颈部肌肉。

6评估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与病程经t检验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6.1所有患者给予颈牵引、针灸、火罐、手法及红外线照射等治疗。配合情志护理,加强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指导患者睡觉时选择舒适的姿势,枕硬枕,枕头不易过高,一般在3-5?M以内。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均按上述方法进行治疗护理,观察组除上述方法外,配合自拟颈保健操。

6.2评价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用一条有游标的长10cm的尺子测量疼痛,从刻度0开始算分,每1cm为1分。0分为无痛;5分为中度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无法忍受。诊疗让病人按照自己的感受将游标移动到尺子相应的位置,做出疼痛程度评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订标准。治愈:疼痛、压痛消失,颈部活动自如;好转:疼痛减轻,颈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70例患者经两个疗程诊治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

6.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6.4结果见表1、表2。

篇4

海南 金勇

金勇读者:

前列腺结石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有真性与假性之分。真性结石长在腺泡与腺管内,属原发性结石;假性结石则来源于泌尿道结石,逗留在前列腺尿道段或进入与后尿道相通的被感染而扩张的腺管内。实际上是尿路结石在前列腺部位的表现。

前列腺结石质地坚硬,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表面光滑,呈棕色或黑色。有的像栗米,有的似黄豆,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当然也有超过数厘米甚至完全占据整个前列腺的巨大结石。

患有前列腺结石会出现尿频、尿急、排尿不畅、尿流无力等症状,也有不少人出现下降、阳痿等障碍。诊断前列腺结石可采用直肠指检、尿道镜检查和x线检查等方法。

对于多数小而无明显症状的前列腺结石,一般不需治疗;对于有症状而感染不严重者,可采用前列腺按摩并定期进行x线复查以观察结石大小的变化;对于合并有慢性炎症者,除用敏感抗生素外,还应定期按摩前列腺,以促进前列腺液排泄,减轻症状;对于严重病症需手术者,应根据结石数目、大小、位置、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前列腺结石患者应做好自我保健:选择宽松、柔软、吸水性能好的棉织品内裤;多吃清淡、易消化的蔬菜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戒酒;保持大便通畅;情绪乐观开朗,避免忧思恼怒;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使前列腺液及时更新,减少沉淀转为结石的机会;每晚用热水坐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坚持体育运动,少骑自行车。

患了肛瘘怎么办?

我今年40岁,最近每晚发现短裤上总有些带臭味的液体,开始还以为是出汗所致,并未在意。现在这液体越流越多,连外裤都浸湿了。请问,这是咋回事?

湖北 金伟

金伟读者:

你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得了“肛瘘”。肛瘘是指周围的肛管、直肠出现了与外界不该相通的管道。通常由内口、瘘管、外口组成。内口多位于肛窦处,外口多在肛周皮肤上。肛瘘系由肛隐窝细菌感染引起肛周间隙脓肿,破溃后脓腔收缩、长期不愈而形成。此外,部位切开,手术后未愈合的慢性感染、创伤、先天性发育异常也是发病因素。

肛瘘在慢性期可有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自瘘管外口排出,一般不疼痛或仅有下坠不适感。检查可在边缘触及到较硬的条索状物,按压时外口或内有脓液溢出。急性发作时,局部有红、肿、热、痛,并可出现低热、无力、不思饮食等全身症状。较大高位肛瘘在排气时可感到有气体自外口排出,腹泻时会有少量稀便从外口流出。若瘘管与尿道相通,排尿时可有尿液自流出。

肛瘘不能自愈。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切开,形成敞开的创面,促使愈合。根据内口位置高低、瘘管与括约肌关系来确定手术方法,但应尽量减少括约肌损伤,防止失禁,避免肛瘘复发。常用的手术方法有,瘘管切开术、肛瘘切除术、挂线疗法等。

肛瘘病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自我保健: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和抵抗疾病的能力;②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③加强营养,多吃软食和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④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可适当服用缓泻剂,以减少粪便对肛瘘内口的损伤;⑤便后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勤换内裤,保持周围的清洁卫生。

为何病在颈椎痛在胃?

我从事财会工作20年。最近总觉上腹饱胀,隐隐作痛,时有恶心欲吐,有时还伴有颈部酸痛,右上肢麻木。经胃镜检查确诊胃无异常,后拍颈椎正、侧、斜位片,证实是颈椎骨质增生。医生说是颈胃综合征。请问,颈椎病怎么会引起胃痛呢?

广东 许良贵

许良贵读者:

要弄清你这种“病在颈椎痛在胃”的道理,还得从人体中的自主神经谈起。自主神经又称内脏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其中副交感神经又叫迷走神经。自主神经分布在内脏和血管上,负责营养调节、腺体分泌与平滑肌舒缩。交感、副交感两种神经的作用互相抑制,保持平衡,它们的“指挥中枢”在下丘脑。

当颈椎骨质增生时,增生的骨刺、退化的椎间盘及变得狭窄的椎间隙,会对分布在颈部的交感神经产生不良刺激。强烈的劣性刺激信号通过颅内交感神经网络传入下丘脑自主神经中枢,并产生优势灶。优势灶的兴奋再沿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向下传到内脏和血管,并使胃出现两种不同的症状;交感神经兴奋时,胃肠分泌和蠕动受抑制,出现口干舌燥、不思饮食、腹胀不适、打嗝暖气、胃部隐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出现食欲增强,灼热烧心、返酸暖气、饿时疼痛但食后缓解等类似溃疡病的症状。

颈胃综合征病在颈痛在胃,故应先治颈再治胃。颈椎牵引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既可在医院也可在家中进行,但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中药热敷、熏蒸、理疗、推拿、按摩以及局部打封闭亦有一定疗效。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芬必得、颈复康等中西药物。至于胃病。可根据症状酌情对症处理。

预防此症,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应保持正确姿势,自然端坐,胸部挺直,头略前倾,眼与桌面保持33厘米的距离;工作时注意自我调节,劳逸结合,疲劳时及时休息,避免头颈负担过重,伏案过久应改变头部;或做颈椎活动操:还要做好防寒保暖,如冬天盖好被子,夏天颈肩不直接对着电风扇或空调吹等。

间歇性跛行是何因?

我今年62岁,体形肥胖。最近半年来每走一段路就感觉下肢无力、小腿酸痛,休息片刻即减轻。再走一段路,上述症状又出现。医生说这叫“间歇性跛行”。请问,什么原因会导致间歇性跛行呢?

河南 高松柏

高松柏读者:

间歇性跛行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简称ASO)早期的一个症状。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系因动脉硬化造成下肢大、中动脉血管变窄或闭塞所致,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一般认为,该病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有关,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发病因素,吸烟、寒冷、受潮、毒素、精神刺激是发病的诱因。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是呈逐渐加重的,临床上分为间歇跛行期、静息痛期、坏疽期。早期因下肢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行走一段路程后引起供血不足,患者感觉小腿无力、酸胀、疼痛以至不能行走,休息片刻症状才消失。若再继续行走,症状又重出现。而且每次行走速度几乎相等,间歇跛行的距离基本相等。

该症治疗较棘手,故一经确诊即应抓紧治疗,将病情控制在早期。目前,常以药物做抗凝与溶栓治疗,用药途径有全身给药和局部置管灌注,后者溶栓效果好。手术方法有气囊导管取栓,单纯人造血管旁路术(搭桥)等,后者方便有效,为外科界所公认。

另外,患者自我保健也很重要,生活中要注意:①情绪稳定,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睡眠充足,避免情绪波动、过分劳累;②注意防寒保暖。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鞋袜宜柔软宽松;③多吃低脂、清淡、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类食物,如鱼、虾、禽、蛋、牛奶、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④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体内脂质代谢。

篇5

颈部操 坐于椅上,挺直腰背,两眼平视,呼吸调匀,全身放松,然后依次做低头、仰头、偏头和旋转头部的动作。可在工作间隙期间做。

低头动作,要求头慢慢低下,尽量使下颌贴向胸部,保持10~15秒钟,然后慢慢恢复原位

仰头动作,要求头慢慢向上仰望天空,保持10~15秒钟,然后慢慢恢复原位

头左右偏,要求头慢慢左偏将左耳向左肩贴近,保持10~15秒钟,然后慢慢恢复原位,再向右做一次同样动作

头左右旋,要求头部慢慢向左旋,尽量从左肩上方向后看,保持10~15秒钟,然后慢慢恢复原位,再向右做一次同样动作

颈部自我按摩 正坐在椅子上,将衣领口揭开,两眼平视或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依次按揉颈肩部相关穴位。可在早晚各做1次

按揉风池穴。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拿捏颈肌。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遍。

按压肩井。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然后由轻到重按压1~2分钟,两侧交替进行。

合按内、外关穴。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内关穴,中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同时对合用力按揉15~20次,双手交替进行。在按压的同时做颈部活动。

以上自我锻炼方法,只要持之以恒,颈椎病就不易复发。

食疗方

1.桃仁红花饮:桃仁、红花、川芎、丹参各10克。将上四味中药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小火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适量蜂蜜,早晚分两次饮服。

2.葛根粥:、枸杞各15克,葛根50克,大米100克。先将、葛根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淘洗干净的大米、枸杞放入锅中用小火熬粥,加白糖适量,早晚分食。

篇6

1、临床资料

1.1本组102例中,男性38例,女性64例;年龄14-76岁,平均45岁;颈椎有慢性劳损史64例;其中长时间操作电脑37例,经常卧位或半卧位看书、看电视、看报刊7例,长期伏案头工作、学习lO例,喜好高枕睡眠10例;同时具备上述两种劳损史22例,3种7例。急性扭伤史23例;其中乘车时因急刹车头颈部挥鞭伤8例,因运动、意外坠落、玩耍、车祸等致头颈部挫伤9例,因不正确推拿造成损伤6例。感受风寒所致15例:其中颈背部直接受空调或风扇等冷风刺激10例,睡眠时颈肩部受凉5例。

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其中伴枕后部头痛33例,单侧肩胛部疼痛45例,双侧肩胛部疼痛20例,背部疼痛16例。头颈部因疼痛而主动活动收到限制83例,颈部压痛36例。单侧或双侧肩胛部压痛54例。头颅被动后伸受限68例,伴侧弯受限26例,前屈受限16例,旋转受限12例。压顶试验阳性18例。另外。伴有眩晕22例,头胀痛20例,心悸12例,视力障碍16例,耳鸣9例,上肢麻木18例。

1.3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例均经x线正侧位照片。其中颈椎生理曲度变直57例,反张成角18例,无明显变化24例,增大2例;椎间隙变窄26例,椎体缘增生32例,钩椎关节骨质增生24例。颈韧带钙化3例。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手法治疗:采用龙氏放松手法―正骨手法―强壮手法―痛区手法。[2]每日1次。

2.1.2中药葛羌芍甘汤加味水煎内服,每日1剂。基础方:干葛30g,羌活10g,白芍20g,甘草6g,湿热蕴结型加苡仁30g,木瓜15g,石膏30go寒凝筋络型加制川乌18g(先煎),桂枝10g。气血亏虚型加黄芪15g,党参30g,熟地30g,当归10g,云苓10g,白术15g,川芎10g。

2.1.3指导颈椎病预防保健。

2.1.3.1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学习,定期仰头、远视。

2.1.3.2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选用合适的枕头。

2.1.3.3避免冷风直吹颈部。注意颈项保暖。

2.1.3.4积极治疗咽喉炎。消除对颈椎的刺激。

2.1.3.5常做颈保健操,自我推拿颈部肌肉,常参加爬山、游泳等活动。

2.2对照组

2.2.1针刺加电,分别选风池、肩贞、肩外俞、后溪、悬钟、落枕、压痛穴等,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

2.2.2 TDP照射,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两组疗程均为两周。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痊愈:颈枕及肩胛部疼痛及相关症状与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显效:颈枕及肩胛部疼痛基本消失,偶因疲劳后出现颈部不适,残留较小的相关症状和体征,不影响工作、学习:好转:颈枕及肩胛部疼痛程度减轻,对工作学习稍有影响;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明显变化。

3.2临床疗效本组102例病例,按就诊顺序,以随机数字表单双数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l例,治疗两周后根据拟定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14例,好转5例,无效l例;愈显率(治愈++显效)88.23%。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9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愈显率62.74%。两组愈显率比较,经X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讨论

4.1一般认为,颈椎病又称颈椎关节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导致的脊髓、神经根或血管受压引起的相关症状,其症状和症候多种多样。上自头颅,下至腿足,浅始皮肤,深至某些内脏均可有异常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专家认为:在众多脊柱相关疾病中,要数颈椎错位引起的最多。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有人统计过,国内五十岁的人中有25%患过或正患颈椎病:到六十岁,发病率高达50%。故有人说,颈椎病与感冒发烧一样随处可见。随着基础理论和发病机制探讨的深入,发现不单椎间盘变性及退行性变可引起颈椎病,颈椎小关节错位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颈椎病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要减少发病率颇高的颈椎病,防治颈椎病从小做起。在社区开展防治颈椎病的健康教育。通过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使青少年从小认识颈椎病会危害一生。普遍掌握防病知识。降低颈椎病发病率和复发率。

4.2社区颈椎病中医药照顾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中医药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具有贴近群众,适应社区的特点,中医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例如未病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与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观点都是中医健康照顾的原则,也是现代社区卫生要求。在门诊临症中贯彻这些理念非常重要,对来医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预防保健,重点运用中医药对颈椎病进行早治,及早控制病情发作,终止病变的进展,减少复发,对治疗颈椎病事半功倍。

4.3对颈椎病的手法治疗,配合理疗、针灸、颈牵等,可恢复颈椎内平衡,使椎间盘增宽,椎间孔增大,解除颈部肌肉痉挛,松解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对各种病因引起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和纤维组织炎引起的疼痛控制不理想;而且没有配合预防保健,颈椎容易再次移位,颈椎内平衡再次失调。若能加内服中药汤剂,同时指导预防保健,不仅颈椎小关节错位得到纠正,而且血活瘀化,肿消痛止,脉络疏通,阴阳平衡,颈椎稳定,疗效巩固。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

篇7

【关键词】公职人员;健康体检;异常情况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1039-01

1 资料与方法

1.1按照昌吉市市委市政府及卫生部门的要求,为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掌握全市在职在编职工队伍的整体健康状况,我院体检中心对全市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现将2012年的健康体检结果及对策分析如下,2012年参加健康体检的公职人员有 7216人次,年龄在22-60岁之间,其中男2836例,女4380 例;年龄在22-35岁者2179例,35-45岁者 3115 例,年龄在46-60岁者 1922 例.

1.2一般情况:体检对象是全市在职公职人员,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等一般体格检查及内、外、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的物理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乙肝两对半、肝功、肾功能全套、血脂全套、肿瘤标志物、;功能检查:腹部彩超、肝、胆、脾、胰、肾、甲状腺、女性附加乳腺、子宫附件彩超;心电图;胸片(CR)、颈椎、腰椎(CR)片。

1.3按照性别疾病结果检出率比较方法:肥胖/超重、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颈椎病、胆囊炎胆结石、腰椎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心电图异常前十位疾病检出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1.4 2012年公职体检按照疾病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肥胖/超重3657例 (50.68 % )、高脂血症3107例 ( 43.06% )、脂肪肝2456例 (34.04% )、高血压1727例 (23.93 % )、颈椎病1642例 (22.75% )、胆囊炎胆结石1615例 ( 22.38% )、腰椎疾病1590例 (22.03% )、甲状腺疾病858例 (11.89 % )、糖尿病665例 (9.22 % )、心电图异常348例 (4.82 % ).

2 结果与讨论

2.1通过2012年健康体检结果统计,居前十位的疾病依次是肥胖/超重、高脂血症 、脂肪肝、高血压、颈椎病、胆囊炎胆结石、腰椎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心电图异常。以上体检异常者为 17665人次,检出率为24.48%,结果是参检男性体检异常率明显高于参见女性体检异常率。

2.2健康体检的目的:一是对昌吉市在职职工的健康状况及疾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为制定疾病预防措施和卫生政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二是了解全市在职职工的健康状况,合理地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保持一个良好的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通过对生活方式和饮食模式的管理得以控制和逆转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但是人们的饮食模式和疾病谱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食物,人们的饮食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脂肪肝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普遍,营养不均衡已经成为我国主要卫生问题之一。

3 对策及建议

3.1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进行个体化干预。为了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的疾病和职工的特点,尽早做好预防工作,针对患者可变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个体化综合干预措施,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升职工的自我保健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自觉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进行自我调整,防止身心疾病的发生,提高一级预防水平。

3.2对在职职工定期组织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讲座、印制、分发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同时体检中心工作人员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提供个性化咨询、检中即时答疑、检后定期随访、定期健康宣教等为主的强化式健康教育,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使职工了解体检异常结果的危害性,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其掌握这些异常结果的易患因素,及时提供住院治疗引导工作。通过提高对自身疾病的知晓率,使其形成自觉的健康行为,更好的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3.3坚持合适的体育锻炼,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根据年龄性别病情以及工作和生活环境,因地制宜,采取量化改良和适合的体育锻炼方法,缓解其工作压力,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饮食与日常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适量运动、均衡膳食、戒烟、限酒、改变暴饮暴食等不良嗜好,这对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一级预防有着重要作用。

3.4自我减压,降低工作生活压力。长期紧张的工作压力能导致机体功能持续性偏移,组织损伤和发生器质性疾病,因此要学会缓解压力,释放压力、培养各种爱好,修身养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3.5加强健康管理,结合本次体检,我们将对体检人群的个体化的体重变化定期检查评估,积极做好宣传教育,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3.6积极预防,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定期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主动维护健康的有效方法。

4 讨论

篇8

当以下这些人群出现慢性疼痛危机时,需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疼痛焦点:颈椎痛、椎间盘突出症。高危人群:办公室白领、司机等职业群体。

颈椎病是颈椎的一种劳损退变疾患,与长期的颈部动作不正确有关。严重者可以压迫通向上肢的神经根或通向脑子的椎动脉搏而引起臂至指的酸麻痹痛或眩晕耳鸣,甚至压迫脊髓和神经中枢,从而导致患者四肢无力、走路不稳。

疼痛焦点:关节痛、骨质疏松痛。高危人群:中老年人、易受风寒者。

关节痛主要由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外伤、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以及发热性疾病等致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炎症、活动受阻和功能受限。轻者因疼痛影响活动与睡眠,重者严重影响劳动与生活料理。多累及或损伤到膝、脊柱、肩、肘、腕、踝关节,也可能影响到指、趾关节。

疼痛焦点:癌痛、术后疼痛。高危人群:癌症患者、截肢患者。

癌症痛是由于恶性肿瘤破坏患者机体组织,刺激神经引起的疼痛,多出现于中、晚期患者。癌痛可分为躯体痛、内脏痛、神经痛和暴发痛四种。它的出现与肿瘤发生的部位、肿瘤侵犯范围、肿瘤与神经主干的关系以及止痛药物等因素有关。癌痛的程度除与肿瘤本身对机体的损伤程度有关外,与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密切关系。

调动自身抗痛能力

我们知道,疼痛最大的危害在于降低生活质量。因此,专家建议,当出现慢性疼痛超过一个月,就必须前往疼痛专科医院或疼痛科室就诊。对于慢性疼痛病人的治疗,除了物理、化学方法之外,还需要给予医学教育和心理上的支持。主张无创性治疗,但必要时还需给予药物治疗和创伤性治疗。尽可能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调动病人自身肌体的抗病能力,防治疼痛。

篇9

秋天气温稍降,人就感到了凉意。如果早早“捂”了起来,一活动就出汗,汗出多了,怎么能不伤风感冒?“若要身体健,三分饥和寒”,这样的谚语,说明适度锻炼耐寒能力,有利于抵抗疾病的发生。

俗话说“秋不忙添衣”,就是“秋冻”的意思,也是古今以来养生之道。“秋冻”既是顺应自然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秋天的气温变化的幅度不大,不像春天那样多变,气温是逐步下降,一日之内的温度变化也不大。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之说,即在农历10月气候还似春天一样。

可见,“秋冻”既是顺应自然收敛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由于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不忙添衣,也不至于受伤寒得病,而且能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激发,使机体能逐渐适应寒冷的气候环境,御寒能力增强,有利于避免伤寒等病症的发生。就是到了晚秋,穿衣也要有所控制,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

“冻一冻”,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

我们知道,冬天严寒气候常常会诱发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风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心肌梗塞、中风、高血压病等,秋天坚持“秋冻”锻炼,提高机体抗寒能力,无疑对这些病症的发生会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诸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打球、爬山登高、冷水浴、跑步、练功等,无论何种活动,都应注意一个“冻”字,切勿搞得汗出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当停止,以保证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所以,爬山登高不求多远多高,跑步宜进行慢跑。尤其是冷水浴,用冷水来对人体产生一种刺激,是符合“秋冻”的养“收”原理的有效方法,应在整个秋天坚持,不要间断。

当然,“秋冻”也得有“度”,不能机械对待。如寒流突来之际,若不适时添衣保暖,让身体自我调节,还一味坚持恪守“秋冻”,那就要“冻”出病来。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很难适应突如其来的寒冷刺激,常常因此感冒发热甚至引发出各种疾病。大家知道,强冷空气能影响气管、支气管以及心脑血管的舒缩功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从而诱发气管、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或者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因为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也易诱发胃溃疡等胃肠系统疾病。当然,寒流过后,温度回升,应适当减衣,以舒服为度。

那么,胡亚萍为何被“秋冻”成这样?我们知道,对于健康人或阴虚等体质的人来说,“秋冻”既是顺应自然收敛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秋季气温虽然逐渐降低,但这些人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也不至于受伤寒得病,而却能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激发,使机体能逐渐适应寒冷的气候环境,御寒耐受力增强,有利于避免伤寒等病症的发生。如李娜小姐就特别适应“秋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应“秋冻”。胡亚萍女士很可能是个阳虚体质的人,主要是肾阳虚。肾阳虚,表现为面色白或黝黑、腰膝酸冷、神疲乏力、形寒肢冷、男子阳痿、女子不孕、五更泄泻、小便清长、夜尿多、身体浮肿、舌淡、脉沉细无力等。而肾阴虚,则表现为五心烦热、身体羸瘦、腰背酸软、疼痛无力、颜容憔悴、口干舌燥、便秘尿赤以及头晕心烦、性情急躁易怒等。

不少人都知道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中医认为,怕冷、感觉寒凉一般都是阳虚证或以阳虚证为主的病证。而引起阳虚证的疾病很多,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冠心病、消化性溃疡、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等,这些疾病基本上都是喜温怕凉。所以,阳虚者即便在炎热的夏季和燥热的秋季,也要注意各关节、腰腹、颈背部、脚部保暖,否则会使原有的症状加重。女孩子在空调房里要尽量不穿露肩、露膝、露脐、露腰、露腿的衣服,即使燥热的天气也要少用或不用空调。当四季转换时,宜春捂,但不宜秋冻。

当然,我们若能“动一动”,如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一下机体,也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有效方法。体育锻炼尤其要注意耐寒锻炼,以增强机体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如慢跑、做操、饭后散步、打太极拳、假日郊游、登高赏秋等。按摩(自我按摩)、针灸、拔火罐以及药浴、泡足等对胡亚萍这样的肾阳虚者大有裨益,但刮痧要慎重。

总之,秋天不要盲目“冻”。“秋冻”应该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篇10

作者:苏宝锋 郭成龙 单位:甘肃中医学院

功能锻炼:急性期症状较重者宜采取颈托类固定并适当休息,慢性期患者多做功能锻炼,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者更应注意工间、课间休息,加强颈部锻炼,如前屈、后伸、左右旋转与侧屈活动等。若肢体肌肉有萎缩时,应通过锻炼以期恢复相应的肌力和耐力,尤其着重恢复手部肌力。此外,还可做颈部保健操、广播体操、太极拳、八段锦等。健康教育方式[5]①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图片资料,告知患者发病的机理及导致疾病复发的各种诱发因素。指导其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尽可能避免诱发因素。②采取全程教育的方式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治疗开始的前2个月内,每周进行健康教育1次,5~10min/次,每次讲3~4条,分4次讲完所有内容。尽可能利用病人复诊时间将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健康教育,必要时采用一对一方式进行。③每次讲解结束时具体指出患者应知道的内容,以求患者进一步理解其内容。不提供其需要以外的信息,以免加重病人的思想负担。针对不同的个体及疾病的不同阶段解答不同的健康问题和需求。

观察指标分别采用颈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和疼痛评定量表(VAS评分)评定治疗前、后及治疗后6、12、24个月共5个时间点的治疗效果。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一般资料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颈椎功能评分及VAS评分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满意度及复发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椎功能评分及VAS评分2组患者在治疗后4个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功能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而且随着随访期的延长,改善更加明显。同一时间点2组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及复发率2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复发率在第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随访组的满意度逐渐增加,而对照组的满意度逐渐下降、复发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虽然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完善,但仍有复发率高、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患者往往会出现症状逐渐加重,或时好时坏的现象。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6]。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提高和维护健康;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7-8]。笔者对门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除采用颈椎牵引、手法按摩及口服药物等常规治疗外,还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结果:颈椎功能评分和VAS评分,接受健康教育者比未接受健康教育者改善显著(P<0.05),且随着随诊时间的延长,这种改善更加明显;在患者满意度及疾病复发率方面,接受健康教育者较未接受健康教育者满意(P<0.05),这充分说明健康教育可提高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尤其在减少疾病复发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有明显成效。

在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实践中,针对每个患者特点、个人习惯给予合理的健康指导,从而达到提高患者康复效果的目的。如:①口头讲述与书面教育相结合,编印颈椎功能锻炼宣传册,其中附有体操图片以供患者学习,对不识字的患者给予动作示范以加深了解。②实施个性化教育:由于文化层次、职业、社会地位的不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文化层次高、求知欲强、接受新知识快的患者可根据需要增加教育内容,而对文化程序低的患者,语言要通俗易懂、重点突出。老年人记忆力差且易遗忘,应反复宣教以加深记忆。③小组教育与个人教育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患者可从健康教育中直接获益,增加了依从性。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医患沟通增加,从而建立了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和谐医患关系。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各种需要,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逐渐增多,可主动预防疾病再发。对患者摆脱长期疾病引发的情绪困扰,解除心理压力,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是非常有利的,从而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同时健康教育还可起到调节患者不良心理活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