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花艺插花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式花艺插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式花艺插花

篇1

我认为,差异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差异化壁垒,就是别人模仿你的“门槛”。

导致同质化的行为有两种:一是你模仿别人;另一种是别人模仿你。或许你无意模仿别人,但你怎么保证别人不模仿你?差异化壁垒就是别人模仿你的难度。

怎样保护自己的差异化成果?一是靠法律保护,比如专利。二是靠差异化壁垒,即增加别人模仿的难度。对于前者,很多大企业都有大量专利,所以企业之间被迫进行专利打包互换。对于大企业而言,专利不再具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而只是资源交换的筹码。

由于法律、监管等方面的原因,专利法在中国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打赢了专利官司,输掉了市场”的现象比比皆是,以至于一些企业只愿意与大企业打专利官司。因此,中国企业只能依靠提升差异化壁垒(即对方模仿的难度)来保护自己。

人们一直认为,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是技术上的比拼,但技术上的门槛已经在降低。首先,随着技术更新频率的加快,技术领先的时间越来越短;其次,现在新的技术方向越来越多,比如IT技术,即使如微软这样的企业也难以在所有的技术方向上精准预测。因此,我的观点是:企业当然要追求技术上的领先与差异化,但不要指望能利用技术甩开对手,必须全力以赴确保不被甩开。

那么营销的差异化呢?模仿的门槛就更低了。只要一个企业的营销策略付诸实施,就无秘密可言。越是大企业,营销越没有秘密。可口可乐、宝洁、海尔这些知名企业,早已经被专家和媒体研究了个底朝天,哪有什么营销秘密可言。我的观点是:企业当然要追求营销上的差异化,但不要指望营销能拉开很大差距。一项营销创新很快就会被“全民”模仿,最后成为企业的基本营销底线,即人人都会的基本功。

从因果关系看,品牌的差异化只是结果的差异化,什么导致了品牌的差异化,才是关键。

看得见、看得懂,但就是学不会,这样的差异化才能形成最终的差异。哪些领域能够形成这样的差异呢?我认为是管理的差异化,管理的差异化才能形成终极差异化。

我观察很多优秀企业后认为,管理是无法模仿的。管理的很多方面是显性的、看得见的,但管理的更多方面是隐性的。就如同血管是看得见的,但经络是看不见的。

管理的差异化是被隐藏的差异化,最具迷惑性。

我曾经说过,谁能像微软那样把全世界最知名的IT专家组织起来做一件大事,谁就能替代微软,但有这样的企业吗?

IBM的产品可以被其他企业模仿,但当IBM转型为“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即组织全世界企业的力量解决客户问题时,却极少有企业能够学会IBM的管理体系。这也是华为不惜重金购买IBM的IPD的动因。

我不反对创新,但在很多领域,创新是很容易被对手学会甚至超越的,但在管理领域则比较困难。

现代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到靠人脑已经无法理清,大到一般人难以弄明白。我深入研究过一些企业,我的感受是,媒体的报道和专家对管理的解读基本上都是一知半解,甚至南辕北辙。

企业是资源的组织者,有些资源是可以购买的,比如技术、品牌、网络等,但管理是无法购买的。

篇2

关键词:差异;审美意识;选题;表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38-01

自近代西方绘画传入后,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意识便由此产生。以研究东西美术发展为课题的文化比较学,成为新时期艺术创作及艺术批评的新景观。本文系从中西方美术的审美意识、选题与表现方式等方面。以中西方美术彼此互为参照,发现两者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我们不仅从中更好地了解西方艺术,而且也将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本民族的传统艺术。

一、中西方美术文化的审美意识差异

在审美观念上,中国美术在主观与客观、表现与再现、抒怀与求真等关系中,较为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讲究“意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和 “天人感应”的高度和谐。西方艺术则相对强调客观的再现,以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提炼出对崇高的人性的追向,偏重于强调对象客体的方面。

几千年来,中国绘画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象思维和形式语言体系:“求神写意”与“摹形写真”。认为艺术家只有取“境”,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才“妙”,特别注重“道”、“气”、“妙”等范畴。因而,中国古代艺术家主张“师法自然”、“师造化”,表现了中国艺术家对自然人化的理解。如郭熙 《早春图》:“画春景不用桃红柳绿,不借云蒸霞蔚,但却见主峰高耸,众山环拥,仿佛相互顾盼,又似作揖朝拜,山间云雾蒸腾,岚气吞吐,枯枝发叶,春水初涨。农妇抱婴携幼,渔父收网上堤,旅人负载远行”。营造出一种彰显“形外之画、韵外之致、象外之境”的最高境界。

西方绘画尤其是西方古典艺术,则是自然真实的再现和模拟,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西方人认为人与物都是宇宙的本体,人与物的关系是并列关系,人只能站在与自然一定距离之外,借助眼睛等主观能动因素去理解把握自然之美。”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和二元论的世界观,与中国古代哲学那种人与自然相统一、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的世界观是有很大差异的。西方艺术偏向于人类活动,如历史画、宗教故事、风俗画、肖像画等等,在西方学院派艺术传统中沮王史人物画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风景与静物画虽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但其地位是次于人物画创作的。古希腊哲学家普罗达哥拉称:“人是万物的尺度”,文艺复兴的大师们相信只有逼真的描写人本身,才能更明晰的阐述真理,因此他们在考古、解剖、透视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是古典写实主义传统坚实的根基。

二、中西方美术选题与表现方式的差异

中西美术由于艺术家的文化传统、艺术观念、审美情趣的差异和艺术作品产生环境,其发展的轨迹不尽一致,特别是在题材的选择、运用和蕴含的思想情感等方面更是迥异。中国传统绘画是一种以笔墨为工具,以线条为造型手段,以散点透视经营画面,表现诗情意境。中国画用笔有严格的规范,一笔下去要统筹兼顾,要“笔有笔用,墨随笔用,墨有墨用,墨中见笔”。因此历代画家在笔墨的运用上共性往往大于个性,如梅兰竹菊和山水因其非常适合书法用笔,于是成为中国画家特别普遍、特别钟爱的题材。

而西方绘画则以不同的油性媒介剂和方型画笔为主要材料, 具有很强的覆盖力,其中每一笔触显得意义不大,更注重体现团块式和整体性的美感。西方绘画以面为主要造型语言,更有利于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体积感和重量感,用笔更显得畅快淋漓。西方人研究客观自然中色光变化的规律和主观色彩在表达人类情感世界中的作用,并完美地运用于美术创作之中。采用眼见为实的逼真手段,既可把历史、宗教、肖像作为创作题材,也可创作瞬息万变的风景和丰富恬淡的静物,还可以强劲有力的笔法创作出各色现代主义作品。

如果说中国山水画是赋予画面流动的时间、意象的画境和顿悟的精神体验的话;西方风景画则表现出瞬息空间、拟时逼真、崇高静穆的审美特点。无论中西方在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多少差异,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对“和谐”的探究永远是一致的。“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的眷恋,实现了主观意志与客观规范的统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西方以“摹仿说”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强调客观再现的真实性,实现了个别性与典型性的统一,其理性主义精神点燃了人类生命的光芒,体现出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二者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完善了古典艺术美学的和谐理想,使人类的心灵得到了慰藉,这是东西方艺术重要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春风文艺出版社.

篇3

本文通过阐述中西餐饮文化差异,分析中西餐饮文化在在哲学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让更多的人通过饮食了解饮食背后的文化。

关键词:

中西文化;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提到饮食文化,人们总是会不约而同地首先想到“吃”,不错,饮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加上了“文化”二字以后,饮食就不仅仅是“吃”这么简单了,它包括饮食文化的整体,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

一、中西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就是使用的饮食器具。西方人以刀叉为食器,并且规定显明,不同规格的刀叉所使用的方式及场合不同,而且是不可以混用的。中国人的餐桌上却不如西方人那么复杂,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双筷子,但它在饮食文化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筷子可以是我们的烹饪的工具,也是每家每户的搅拌器,打个鸡蛋,冲个饮料,无疑都需要筷子的帮忙。与西方如此严谨的规范相比,中国的筷子的确随意得多。受科学导向的影响,西方烹饪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每道菜肴每次烹饪的过程、方法几乎完全一致,并且其所用的调料会精确到克,烹饪时间会精确到秒。西方人对食物的选材极具规范,他们多以荤食为主,烹饪时往往以一整块肉或是一整只的禽类为主要食物,并且不吃内脏,认为内脏是弃料;对于蔬菜的选择上也比较单一,而且在饮食中以蔬菜为装点辅助之用,所以在西方人的饮食中蔬菜多为装饰工具。相较于西方人而言,中国人在食物的选择与烹饪方式上就要随意得多。在中国厨师的手上也能变成一道味美的佳肴,这样的菜例比比皆是,如爆炒猪腰、糟猪肚、韭菜炒猪肝,等等。说到烹饪方式,更是层出不穷。不同于西方人的“精确到克”、“精确到秒”,中国人历来都是“随心所欲”,强调凭经验对结果进行把握。中国人喜素食,蔬菜的种类远多过于西方,这样,食材的相互搭配就变化多端,就以炒猪肝为例,可以是大葱炒猪肝,也可以是青椒炒猪肝,更可以是韭菜炒猪肝,每一道菜都各有风味。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中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他们提倡吃生食,他们认为高温烹调会破坏了食物本身的营养,唯有生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天然属性和原汁原味,那么他们所追求的营养价值也可以被很好地保留。中国饮食文化更重食物的味道,“美味”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一要义,因此,中国人会借助一切技术手段、烹饪方式、调味方法使自己的食物变得鲜美无比,在中国,炒、煮、炖、烩、烧、烤、蒸、煎、炸、焖、熘等都是十分常见的熟食性烹调技术。

二、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

(一)哲学体系:形而上学与适度原则

西方哲学体系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特点,也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的话,那么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反映到饮食文化就是所闻即所见,无论是菜单还是对食物的装点、摆盘,都是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给人看,追求真实性,没有华丽的点缀,只体现食物的本源属性,这点与西方人的处事原则不谋而合,这样的哲学背景下就促成了西方人视“营养价值”为饮食的第一要义的观念,不在乎饮食的艺术性、创造性,目标性明确,即食物就是用来补充人对于营养需求的工具。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模糊、不可捉摸。它不像西方的形而上学那样追求事物的客观性、真实性,强调所闻即所见,而是凡是讲求分寸、讲求整体配合、讲求一个“度”。反映在饮食文化上的就是中国人将“美味”作为饮食的第一要义。在烹饪上,中国人讲究整体融合,没有西方人的精确,讲究的是凭经验将一道菜的各个部分相协调进而形成一道美味的佳肴。其中的经验又是模糊的,同一道菜,同一个师傅,每次做可能也会做出不同的味道,凭借经验对菜肴进行整体的把握,追求烹饪技术的随意性与艺术性,这便是中国人的传统哲学观念———模糊而完美。

(二)价值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个人目标高于对群体的忠诚。也就是说每一个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即可,不需要服从其他任何一个集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群体,但这样的选择并不是永久的,可以随时因为自己需求的改变而重新进行选择。如改变祈祷的教堂,更换雇主,等等。反映在饮食文化中最显著的就是西方人实行分餐制。与之相对的,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不喜欢争强好胜,社会风气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饮食文化中,这样的集体主义观念的确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宴席多喜用圆桌,从形式上体现了团结、礼貌、共享的氛围。美味佳肴摆在桌子的中心,既是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在这样的宴会气氛下,饮食已经不是宴会的主要目的,情感的交流才是宴会的中心。与西方人直截了当的交际方式不同,中国人的饮食目的依仗于一大群人的情感触碰、交流和共鸣。

(三)思维方式:个性与整体

西方人注重个性的发展,强调在集体中个性的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追求差异性,凡事求异,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强调天下万物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间没有联系,认为个性与个体的独立自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对事物的看法与考虑往往从个性出发,西方人将独特的个性发展放置于一切行为活动的大前提之下。这无疑体现在了他们的饮食文化中,泾渭分明的摆盘和装点,虽同在一个盘子中,确是个性突出的各自为政,没有任何调和,肉即是肉,菜即是菜,土豆即是土豆,个性鲜明,味道明确,不会相互影响、相互混合。在烹饪上,同一个盘子中的不同食材也是被分开进行加工的,不会将它们放在一起烹煮,处处彰显西方人对于个体与个性的尊重和重视。中国人注重整体的发展,强调圆满、整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不喜欢过于鲜明的个性张扬,反映在烹饪上更显见,无论是什么样的食材全部倒入锅中,再配以各种佐料进行烹调,即使原本个性鲜明,味道独特的食材在这样的磨合之下不会再显得如此锋芒。因此,中国菜尝起来滋味丰富,层次感强烈。再回过头看每一道菜,红不是那样鲜艳的红,绿也不是那样扎眼的绿,而是一种经过调和以后产生的和合之美。

(四)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

在西方,流水线上的重复作业,实行计件工资制,生活节奏急促,人们有意无意地受到机械的两分法影响,将游戏与工作分得很清楚,即工作时工作,游戏时游戏,这样的生活方式十分单调、刻板,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逐步影响到了西方人对饮食的需求,导致饮食本身的单一性和简单性。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的随意性在这里体现无遗,不喜欢单纯的、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推崇一种经验性的工作方式或者喜欢在工作中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或方法,就像中国的饮食烹饪一样,存在不稳定性,这样的不稳定性既指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不稳定,又指工作结果的不稳定。就好像一道菜如果想要让它尝起来不那么咸,南方人可能会选择放糖冲淡咸味,如南方人的糖醋风味,就是用糖的甜与醋的酸中和酱油的咸味;而北方人则可能会把这道菜加水烹制食材,让食材变淡的同时改变了菜的性质,可能从一道炒菜变成了一道靓汤,因为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并不稳定的经验性的改变方式,使原来单纯的一道菜变成了现在的三道菜而非两道菜,其中创造性与艺术性油然而生。

三、当前的餐饮文化发展与中西文化之间的融合

然而如今的中西方餐饮文化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泾渭分明了,中餐中也融入了西式元素,西餐中处处彰显中国风,这是一种新型的饮食文化模式,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队伍将会越来越壮大,人们也可以通过了解饮食文化了解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郭鲁芳,金慧君.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索[A].商业经济文荟,2005(5):13-15.

[2]刘岩松.中西方饮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258-259.

[3]赵奇志.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食品工程,2006.12(4):14-15.

篇4

关键词:国际贸易;文化差异;无形壁垒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181-02

一、国际贸易中跨文化交流的无形壁垒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西方与东方各自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战略思维和商业模式,表现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百余年以来,这种差异和隔离以西方的强势主导着东方社会的进程。西方社会在多大程度上能建构对东方社会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向往,这还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他们仅仅是因为个人的特别经历、个别的偶然选择从而选择向东方探望,还是因为他们普遍认为东方已经强烈影响到了西方——从经济与物质到文化与精神?这是一个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尽管在世界文化产业强国前五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中,只有东方的日本以独特的动漫产业发展优势位居其中。中国——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和大陆在内——这个从来自视是文化资源丰厚的东方大国,似乎还没有发生与经济崛起相匹配的文化复兴。这是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国际尴尬。

随着经济全球化为企业进行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拥有了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而在国际贸易中,许多有实力的公司在国际营销中失利,其主要原因不在于资本和技术,而是缺乏对其他国家文化的理解,忽视了文化差异对贸易与交往的影响。

在中国对外国际贸易中影响中国和英语国家间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现象的差异。美国文化学家萨姆瓦认为,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的文化因素,除了中国和英美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外,还有语言形式和内涵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语言内涵的客观存在影响着对语言的理解,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并造成贸易活动中的误会和冲突。

2.思维方式的差异。英美人的思维模式的特点是呈线性顺序进行演绎推理,而中国人则偏重于直观、直觉,多用意象思维方式。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这种不同表现在:英语国家的人着眼于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中国人则着眼于对对方发出的信息或表明的态度所做出的直接反应。比如,对某一产品不管满意与否,英美人倾向于先给予赞扬,而中国人往往更挑剔。对来自对方的赞扬,中国人和英美人的反应和回答也是不同的。

3.价值观念的差异。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所以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而历史文化的不同往往会使人们形成对待同一事物上的不同观念。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时间观念、决策方式和处理冲突的态度上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比如,在美国用两天就能签订的合同,在中国起码需要两个星期。美国人信奉自由竞争与个人主义。在美国谈判代表实权在握,可以在他被授权范围内自行决策。个人敢于承担责任在美国人眼里是一种美德,是积极进取的表现。然而,中国人却十分注重集体决策,强调集体智慧。

4.风俗习惯的差异。我们一贯强调中国是礼仪之邦,受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了顾及“面子”,涉外企业在贸易洽谈中有时表现得过于恭谦和随和,强调客气。比如,喜爱用一些模糊词,虽然从汉语语境和文化心理上讲,我们做得很有礼貌和委婉,但这类词语在商务往来用得过多过滥便会起反作用。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性格开放豪爽,说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过多的模糊词给人模棱两可、缺乏自信、言不由衷的印象。他们会觉得和中国人商务交往非常困难,会产生中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能公开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也没有能力公开地阐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的印象,其结果造成商务往来困难和无效率。甚至造成对外商务交往冲突。

5.政治哲学的差异。政治史上层建筑重各种权利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政治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

6.社会结构和社会习惯的差异。社会结构是某一社会制度的基本成分之间有组织的关系。社会结构包含社会分层,并且伴随着阶级等级和种性等级。社会结构极大地影响着国际贸易的运行和跨国公司的目标市场定位。社会习惯则是长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是社会风尚。它不仅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价值观,而且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思维模式。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带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二、文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包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在西方看来,还是价格驱动型的(产品的低价格),是政府引导型的(政府的强力控制),是投资拉动型的,不同于西方经济发展的质量驱动(产品的品质)、市场引导和消费拉动。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是在经济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文化产业还面临着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任务,政府在短时间内还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但无论如何,加强文化创意的创新训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仍然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在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思维之后的软件思维,也是中国真正实现世界文化产业五强的必由之路。

1.传统的文化货物贸易和新兴的文化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文化较为普遍地存在于传统的货物贸易领域和新兴的服务贸易领域。在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领域,文化商品一直是贸易的主要内容之一。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有了同中东、欧洲贸易往来的“丝绸之路”。大量的丝绸、瓷器和茶叶被运往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以及欧洲诸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文化产品更是铺天盖地。在追逐降低产品成本的竞赛已经穷途末路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普遍地在商品中加入文化的因素,获取新的价值增值。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在2001年中,文化产品(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电影动画片和故事片、印刷品、出版物、表演艺术、音像制品、娱乐、会展等)的出口达700亿美元,超过了汽车和航天产品的出口。在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中,以物质文化表现的货物贸易竞争将更为激烈。在新兴的服务贸易领域,文化包含的附加值更高。例如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文学、音乐、戏剧、电影以及收藏和展览等,其贸易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说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其次还有旅游服务,作为一个集观光、住宿、餐饮以及游乐为一体的综合项目,独具异域特色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就是吸引国际消费者的重要条件。此外,服务贸易中的文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因其大多表现为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所以不像货物贸易中的物质文化易于移植。我们可以在外国生产的文化衫上找到中国的京剧脸谱,但是说到纯粹的京剧艺术,那就只有原生于中国文化氛围下的京剧艺术表演家才能诠释京剧的韵味。

2.文化匮乏现状。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却面临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匮乏”,这是资源向产业转化的匮乏。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本质在于富有独特创意的创造性、生产象征价值和形成授权经营模式。而这三点恰恰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软肋。中国的创新教育一直受到诟病,成人的创意思维还在孩童时期就被僵化的应试教育模式所压抑,我们缺乏面对未来的想象力,缺乏讲故事的能力(这从我们每年四百多部的国产电影和年产量分钟数世界第一的动画作品就可以得出结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和开掘更是饱受西方社会的争议。当“山寨经济”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型的主流模式时,这种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形态升级病态式的前行,又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少创伤?我们希望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之路能幸免于这一创伤型的发展模式。

从以上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同国际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基本物质需要得以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关注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要。人们从商品和服务中购买的主要是故事、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灵体验。因而,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都将融入更多的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1] 朱瑛,段陆雪.文化贸易的现实困境及其消解[J].未来与发展,2011,(7).

[2] 倪华英.影响绍兴黄酒出口的文化因素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22).

[3] 章玲.国际贸易的文化因素分析[J].考试周刊,2008,(9).

[4] 李运祥.文化贸易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

[5] 杨柏峰.中美国际文化贸易的比较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7,(2).

[6] 周申,杨传伟.国际贸易与中国就业:不同贸易伙伴影响差异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6,(3).

[7] 陈钧.试论文化冲突与贸易摩擦[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5).

[8] 罗能生,洪联英.全球化条件下文化冲突的贸易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10).

[9] 金宁.浅议世界博览会促进了文化的融合[J].现代商业,2009,(8).

[10] 康为茂,朱智广.试论国际贸易中文化触觉的生成[J].国际经贸探索,2009,(9).

篇5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差异教学 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 课后总结评价

华国栋教授认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并非假借学生间的差异,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降低标准,实施传统意义上的照顾学优生、放弃学困生的淘汰制分化教育”,而是坚持发掘学生优势,给每个学生提供“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且学生乐意接受的具有挑战意义的学习内容”。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差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学习者,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我认为,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差异教学的开展尤为重要。

一、课前准备的差异性

1.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诊断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诊断是实施差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对已学习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实施差异教学。

2.建立差异性教学目标

制订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确立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的有差异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地发展。具体来说,根据班级的平均水平,建立适合中等生的教学目标;顾及学优生的学习水平,确定较高的教学目标;针对学困生的学习水平,建立以合格为标准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时,可要求学困生牢记计算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计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题目;要求中等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计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题目;要求学优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计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题目,如根据化学反应确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课前预习的差异性要求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具体而言,是指学生在上课前自学有关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一步。预习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可直接提高学习效率、能开拓思路、可提高记笔记的水平、能增强记忆效果、能增强求知欲望、能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同样也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提出不一样的预习要求,在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的同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例如:对于学困生,可以要求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对于中等生,可以要求自觉复习旧知识、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对于学优生,可以要求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并能完成相应的习题。

二、课堂教学的差异性

课堂教学时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必须做到差异性教学。要以中等生为基准,同时兼顾学优生和学困生,要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强调基础知识,如:在《金属与金属矿物》这一节中,物理性质的阐述可以让学困生完成,再由中等生完善,而化学性质总结阐述可以让学优生完成。

三、课后总结评价的差异性

1.布置差异性的作业

在作业设计时,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大的发展。教师设计的作业要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努力完成,而不会带来过大的压力,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我在平时布置作业时,经常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困生也没有过大的压力,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实施差异性的评价

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有差异的。如:学困生要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其不足之处又指明努力方向,促进他们积极向上;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对于化学学习,考试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在选择试卷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当然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题目也是必不可少的,试卷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如:考查学生对《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掌握情况,我会着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推断物质组成,使题目有一定的梯度,全面考虑每一位学生。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做出科学的评价,去发现学生的进步,肯定学生的进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全面发展和发挥。

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更加细致地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差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山水画应该说是风景画的范畴,和欧洲的风景画比虽然都是描写自然景观,但是在作画的目的到表现方法上,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山水”一词在中国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晋代,最初只是山河水的意思。关于山水画,东晋的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进行过论述。唐代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将绘画分为人物、屋宇、山水等。由此可知山水画在唐代就已成为绘画的一个领域被确立起来。

“风景”一词源于英语中的Landscape。在欧洲风景的原意指陆地和田园的景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概念原本与山和水并无联系,虽然在风景画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山水,可大部分除了旨在描绘平坦的陆地为原则,这与欧洲风景画造型原理(如透视法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为体现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美学思想的中国艺术,他所表现出来的自然意识,实际上是对中国哲学中自然意识的反映。人们在特定环境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相当稳定的共同的社会习俗、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是最早的关于山水画理论的论述,虽然它是一幅故事画的创作文字设计稿,重点描述的是人与景的关系,但其中涉及许多山水画表现技法运用的问题。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出现的文艺复兴时期早千余年,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现技巧。中国山水画同西方风景画一样,都是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的,但它从开始到盛行始终体现了中国的古典哲学和传统美学思想。中国的山水画家在游历名山大川时,用心去体悟,把自己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的保持一种亲和关系,使自己的感情随山川河流跌宕起伏,把自己的心境融于自然之中,“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这种人之情感与自然相融洽的境界,充分体现了“神与物游”的物我两忘的默契之情景,是自己的情感达到悦神悦志的审美理想境界,这是中国山水画家所一贯倡导和追求的。

至于西方风景画则是西方古典哲学与传统美学思想的反映。西方古典哲学最根本的是追求对物质世界科学合理的解释,揭示物质世界的存在奥秘。“古希腊是美的发源地;美是一种特殊人生哲学的产物。艺术家都是自然的理想化”。可以看出,古希腊艺术贯穿两个因素:“自然、合理”。在这些美学观点的影响下,古希腊艺术家崇尚艺术形式的写真性、科学性,并且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当时的艺术家发扬光大,并给以完善,赋予新的内容。在西方绘画中,风景画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始于文艺复兴后期,在此之前,风景的描绘仅仅是人物画的一部分。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乔尔乔内的作品《沉睡的维纳斯》中对背景的处理,严格地按照透视学的要求,遵守着色彩客观、造型写真、自然、和谐的原则,体现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法则。

中国山水画不求貌似,不重明暗、远近,重意境、情境,以求大的精神表达;西方风景画求逼真,重明暗、远近,讲求科学透视,体现出合理、科学的精神追求。

中国山水画家在其文化背景的影响下,要求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把主观的情思投射到客观对象中去,使客体与主体融合为“传神”的完美艺术形象。唐代画家张:“外师造化,中的心愿。”明代画家唐志契又讲:“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这都说明中国山水画不讲求对自然外貌的过分肖似,而旨在对自然景物人格化的描写,以表达人类的精神气质,表现自然的内在神韵。从这点上可体察到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艺术对待写生的态度。中国山水画同西方风景画同样有着坚实的观察基础,其创作过程是建立在对大自然从感性到理性总体认识基础之上的,它讲求的是画家对大自然的全面体察。在中国山水画的构图中,画家多采用散点俯视构图,画面场景宽阔;西方风景画多采用平视,为焦点透视。中国山水画的这种构图样式,使空间变为主角,这样仿佛人与自然交谈,既是无声,也是有气息的。这种精心的构图和设色及真情实感的表达,以抒发物我两忘的情感,发掘自然景物的内在意蕴。

西方绘画受其古典哲学的影响,忠实地再现客观物象为其艺术规范。文艺复兴后又将美术与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的深入研究和在艺术创作上的具体应用,使造型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西方风景画家同中国画家相比,更加注重景物的物理特征,对外在的表象加以研究,在风景表现中研究色彩的变化规律和形状大小的几何对比等。马蒂斯在论艺术时说:“我对色彩探索不是从绘画作品中得来的,而是从室外,从自然的启示中得来”。康斯泰勃认为:“风景画家必须怀着一颗恭顺自然的心灵在田野里散步,它必须以科学家那种严肃认真和专心致志的态度来研究自然。”从康斯泰勃的大量写生,到巴比松画派“到田野中去,到大自然中去”,都充分体现了西方风景画注重科学写真的态度和对外在自然形态的关注程度。17世纪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林间小道》和英国画家康斯泰勃的《干草车》都是因为运用了合理的透视、客观的色彩以及恰当的明暗对比,使画面真实、自然,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马蒂斯这样讲:“并不依赖精确的复制自然形态,也不依赖耐心地把种种精确的细节集合在一起,而是依赖美术家面对自己选择的客观对象时他那深沉的感受,依赖美术家凝聚在其上的注意力和对其精神实质的洞察”。因此,西方风景画体现了西方艺术的精神内涵,充满了对可见世界美妙景象的一种生气勃勃的感受,尤其对人类的美和人类活动美的感受,体现出合理的、科学的理想追求。

在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背后,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两个不同的文化传统赋予了他们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

总之,用色的最初分异,是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总体分异的原因之一,但对用色方法探索的完全不同的道路,则是东西方文化与审美情趣之差异的必然体现,具体地说,就是东西方文化对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世界体系,宇宙模式的不同认识的艺术体现。

篇7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2

“中国西南是茶文化最早产生的地区”1,人们将野茶经过栽培转化为家茶,并制定一套制茶工艺,由此,茶文化也随之继承和传播。茶文化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文明的传承和熏陶,集合了众多人的智慧,使得茶文化的历史积淀更加厚重。据资料显示,英国的茶是由中国引进并传播的,最早起源于18世纪50年代2。经过了几百年的研究,英国人将茶进行改革,并产生了最早的下午茶的传统。“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承袭下来的行为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3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导致了中英两国在茶礼仪上的差异。

一、中英茶礼仪交际差异

中国茶礼仪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从对象看,有接待亲戚朋友的,有接待单位领导同事的;从内容上看,有婚俗茶礼仪,俗称倒茶礼,即男女结婚当天,新娘到新郎家中,见叔叔伯伯婶婶等亲戚时,亲自给长辈倒茶以示尊敬,同时长辈也会相应地把包好的红包放在茶盘上以示谢意。也有亲戚朋友互相走访的,中国人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主人会将客人请到客厅,坐在茶几旁,一般是男主人作陪,女主人给他们倒茶,以示欢迎,当然,茶叶选的是好茶叶。还有工作上的你来我往,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的改变,中国人请同事饮茶打破了传统在家接待的方式,一般带着客人去茶厅饮茶,边饮边聊,给彼此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环境。从倒茶程序看,在中国,倒茶一般遵循晚辈给长辈倒茶,下级给上级倒茶,主人给客人倒茶,讲究谦卑恭逊,这是继承了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传统礼仪模式。

英国的茶礼仪体现了本民族的特色,它没有中国的茶礼仪那么多程序和讲究,注重个体的自由和创造性。从对象上,饮茶最初在英国的贵妇人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打发下午的无聊时间,起到交际作用。后经过普及,饮茶逐渐地扩展到一般的家庭。从饮茶时间看,英国人饮茶一般是在下午进行,现在的英国人也有一部分人在早上起床后饮一杯茶的习惯。从饮茶的地点看,英国的下午茶是有专门的时间进行的,人们一般是在下午3点到4点左右进行,他们抽空去咖啡厅或茶厅饮下午茶。从饮茶目的看,英国人喝下午茶,或是为了工作的需呀,或是为打发时间,或是为了约会,或是一种习惯等等。但是到了周末,英国人会在家里举行宴会,邀请朋友和同事来家里喝茶、吃点心等。在宴会上,男士穿正式的燕尾服,女士着正式服装,人坐得很端正,一般是小口抿,男士显绅士风度,女士显淑女气质,切忌喝茶出声音,显得不文雅。在个人的礼仪上,英国人是比较讲究的。

中英两个民族在茶礼仪交际中也体现着不一样的特征。中国人请人喝茶要么在家里进行,要么在茶楼进行;喝茶的目的有多种,一种是出于一种敬重;一种是出于功利性;一种是出于关系友好。这些属于常规的茶礼仪。另外,在中国,家里办大事的时候,讲究茶礼仪,如办喜事或办丧事或办寿宴等,这种茶礼仪出于对客人到来的一种欢迎和尊重。中国的茶礼仪从古至今传承下来,历史悠久,继承着中国古文化的精华,比如晚辈给长辈倒茶;主人给客人倒茶;下级给上级倒茶。同时,茶礼仪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最特别的是,在中国,传承着品茶、论茶;以茶论诗;以茶作赋等等。古代帝王品茶论茶并作诗作赋的比较多,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喜好诗赋,和大臣讨论国家大事时,以茶代酒,从茶中获得启发。这不能不说茶礼仪在提升人生境界和开阔视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英国人请人喝茶一般是在咖啡厅或茶厅,也有在家里请人喝茶,一般是在周末,邀请很多朋友,举行一种宴会的模式。英国人请人喝茶当然也有交际的需要,多数时候,英国人喝茶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下午茶是英国人每天必须要进行的程序,在下午茶中,人们为了舒缓工作的压力,或是为了公事,或是为了约会等,他们会在咖啡厅或专门的茶厅请人喝茶。据调查,英国人的下午茶一半以上的人是为了打发时间或是为了放松心情。另外,英国人喝茶过程中,忌讳谈及个人隐私,多数时候聊一些天气、文学、书画等等。

二、中英茶礼仪差异形成的原因

虽说茶最早是由中国传播到英国的,但是,经历不同的环境、气候、历史、文化等等因素的影响,中英两国在茶礼仪上显示出自身的特点。其中两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是导致茶礼仪差异的客观原因。在中国,地大物博,占地960万平方公里,由56个民族组成,以汉族居多,南暖北寒,以陆地为主。中国的茶礼仪凸显着不同地域及民族的特性,如云南的普洱茶,西湖的龙井茶,安溪的铁观音;又如藏族的酥油茶,白族的三道茶。以藏族的酥油茶为例,相传唐文成公主把茶叶带到了出嫁的地方,在茶中加上奶酪和酥油,奖赏给大臣们喝,后来在藏族传承下来,主人以酥油茶来招待客人。可见,酥油茶具有藏族的显著特色。在英国,地理上是由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岛屿组成的岛国,气候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人口比中国少得多,潮湿、寒冷、多雨的气候,促使了英国人饮茶选择热的红茶。另外,英国人选择红茶还因为红茶具有消除疲劳、助于健体的功效。

中英两国不同的性格特征是导致茶礼仪差异的主观因素。中国人性格内敛、含蓄,以集体为中心,受到传统文化熏陶较重,虽然各地的茶礼仪有一些区别,但是种茶、摘茶、泡茶、饮茶的工序类似,茶水内容单一。如,请客人到家里喝茶,一般为男主人陪同客人,女主人或家里的晚辈负责泡茶。而英国人性格开放、自由,以个体为中心,注重创意,他们在茶中加奶油、糖或果汁等等,以显示茶水的丰富多样。若是正式的宴会,主人给客人饮茶时,他们会配一定的点心,让客人体会不一样的饮茶感受,宴会显得更加温馨暖人。

中英两国茶礼仪的差异也与一定的历史原因有关。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人沿袭了古代的等级、尊老爱幼等传统观念,这种影响在茶礼仪中也是比较鲜明的。如在工作单位,倒茶的礼节是下属给上级倒茶;在家里,倒茶的礼节是晚辈给长辈倒茶,或是家里来了客人,倒茶的礼节是主人给客人倒茶。相对的,英国人继承了古英国人的自由、探险及骑士精神,还传承着基督教的原罪说。因而体现出尊重自我,女士优先,自我救赎等等特性。这些在茶礼仪中表现也是很突出的。如茶中加糖、奶油、果汁等等进行创新;宴会时,男士和女士着正式服装,男士主动为女士服务;整个饮茶过程是民主的,也是自由的,更是优雅的。

“每一种传统礼仪原则都反映了他所代表的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4茶礼仪也反映着本民族的文化特征。这是中英两国茶礼仪差异形成的深层次的原因。中国的茶礼仪受了很深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中讲究“天人合一”,万事万物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的矛盾斗争中,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现代社会中提倡的“和谐社会”也是从儒家精华中提取出来的。中国人追寻集体意识,行事以集体为中心。中国人在茶中品味人生,在茶中提升自我的境界,也在茶中体现中国的儒家思想。而英国人崇拜古代的骑士精神,信奉基督教,相信“原罪说”,认为人生来是赎罪的,只有通过个人的不断努力,不断赎罪来完成自己的一生。英国人喝茶时高雅、贵族气质也是受了基督教文化和骑士文明的影响。同时,英国人崇尚个人主义,与人交际时忌讳与人谈及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行事以个人为中心,通过个人的奋斗和努力来实现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饮茶是英国人生活休闲的一种习惯,也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

三、跨文化交际中茶礼仪的教学原则

中国的明清时期,曾经发生过“礼仪之争”,5这种中英文化的分歧对现在的跨文化礼仪交际起到一种借鉴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分歧不再是刀枪相见,而要找寻彼此都能适应和接受的方式。那么,茶礼仪在跨文化教学中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从而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在此,对一名跨文化教学人员,要在接受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分析,使不同的学员很好地理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带来的客观差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尊重原则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事物不是随意而生的,每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客观性,也有它存在的可能性。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这种语言的存在都有它的客观性,不随任何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改变,茶文化也是一样,在各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形式不完全一样,在中英两国,茶礼仪中体现着不同的特点,这是客观存在。作为跨文化教学人员,应该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尊重对方民族的茶礼仪,尤其是和本民族存在分歧和差异的地方。承认两国茶礼仪有它存在的原因和价值,在理解中尊重别国的茶礼仪,这是每一个汉语教学人员最起码遵循的原则,也是进行跨文化交际所具备一种良好的心理习惯。在跨文化的教学语境中,尊重原则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原则可以包括对问题的客观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及彼此表现出的礼貌等。

2、多样性原则

哲学对不同的事物采取“多样性”原则,认为事物存在多样性是客观的,也是可以接受的。将这一原则运用于两国的茶礼仪教学中也有一定的可取性。这就要求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人员不仅要承认茶礼仪种类的多样性,更要深刻地理解两国茶礼仪不同细节、形成原因及内在价值等等;结合一种茶礼仪的多样性和多种茶礼仪的不同性进行教学。教学人员将不同民族的茶礼仪更全面地呈现给不同的学习者,教学效果好坏会在每一个学员的脸上得到体现。文化多样性的核心内涵在于:大自然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状态的环境赐予了不同民族,环境多样化滋生了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哺育了各具形态和个性的文化。正如多种多样的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弥合造就了生机盎然的全球生物圈,世界上各个文化都有独立创造和发展自己文化的能力,对人类文明作出过各自的贡献。保护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文化和国家维护自身利益、捍卫和承继自身成就和价值、维护本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乃至保持世界相对稳定的必要前提。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各个文化正由于内部各种文化因素的对话以及与外部文化的接触交流而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尤其是那些与全球性生产相联系的文化要素正在世界各个区域扩散,与之相应,不同文化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

当然,“多样性”原则还体现在中英两国之外的学习者中,教学人员在讲解茶礼仪时,会遇到来自除英国之外的国家的学习者,对于他们民族的茶礼仪,也需要实行“多样性”原则,这也是对他国茶礼仪的一种尊重。

3、和谐原则

和谐原则,这原本出自儒家思想,同样可以运用到跨文化交际教学中;这也是教学人员学习者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和谐的范围既包括人与人之间,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还包括人与社会之间。在多元文化存在的前提下,教学人员要把握好和谐原则,既要看到两国茶礼仪存在的分歧,也要看到它们存在的相似性,将两种不同的茶礼仪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习者在接受和理解中各取所需,既增长了他们的见识,也让他们深刻地认知到本民族茶礼仪中存在的不足。给学习者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教学人员必须考虑的因素。具体来说,这里的和谐原则包括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课堂环境和谐以及教学内容的和谐。

简单地说,和谐原则是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学习者能在一种温馨的气氛中了解本民族的茶礼仪,也了解别国茶礼仪,避免学习者对不同文化产生的不理解和冲突。

篇8

关键词 木雕设计 中西文化 文化特色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1中外木雕文化发展状况

中外木雕历史源远流长,在远古时期中外木雕初具雏形。在旧石器时代,北美印第安人把鱼钩和木竿雕刻在木片、骨头和石头上,尤以木刻广泛使用。在中国古代也是类似的木刻、骨刻和石刻。17世纪英国广泛用橡木雕刻。木雕雕刻的方法和风格包括切屑、浮雕雕刻和斯堪称的那维亚圆刻且多用软木和硬木。相传东阳木雕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朝代技术的演变,木雕工艺迅速提高,特别是到了明清时代,木雕工艺已非常成熟和精湛,在宫殿、楼台、亭阁到殿堂,家具和日常用品等领域广泛使用。许多地方形成了特色的民间木雕流派,其中以浙江东阳木雕、浙江乐清的黄杨木雕、福建的龙眼木雕,广东潮州的金漆木雕最为著名,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雕”。

2中外国木雕的艺术特点

国外著名木雕产地较多,如非洲木雕、印尼木雕等,非洲木雕有非洲文化脉搏之称。非洲木雕是十分具有民族传统的木雕,非洲的木雕对于材料的选择十分严格,在制作非洲木雕之前要对材料进行筛选,用料十分讲究。木雕造型简单而粗犷从有着非洲五兽之称的非洲象、犀牛、野牛、狮子和猎豹等动物造型到抽象夸张的人形,各类带着浓郁非洲特色的工艺品,以其硬朗的材质、夸张的色彩和款式,营造出质朴、天然,且带有神秘感觉的异国情调。印尼雕凿还吸纳西式雕刻之长,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风格。

国外木雕多以神话故事人物或相像的虚拟人物作为创作作品,体现了很大的创新性和相像力,追求形式的华美与雕琢,如非洲黑木雕,有浓厚的非洲风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浙江东阳是木雕的传统产地,被称为“雕花之乡”,是各流派中影响最大最负盛名的一种,以浮雕技法为主。在设计上,借鉴传统的散点透视、鸟瞰式透视等构图,讲究布局丰满,散不松,多不乱,层次分明,突出主题,表现情节,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特别适合表现故事性强的内容。技艺上有很大发展和提高,出现了壁挂、条屏等艺术性较高的欣赏品。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图案采用“满花”手法。画面布满纹饰,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黄杨木雕在技法上,除圆雕、镂雕、深浅浮雕外,还创作了镶嵌等过种方法。龙眼木雕姿态万状,材质坚实,木纹细密,色泽柔和,古朴、稳重、大方、精美。东阳木雕娴熟而精湛的手工技艺、巧妙而灵动的构思和丰富的传统内涵让世界为之一叹,但附着现代机器工业生产,传统的东阳木雕面临险境。现代的年轻人难以潜心传统技艺,因此出现了从业人员技艺不精、普遍流失的现象。木雕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占有一定的席位,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凝聚和沉淀了世代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情趣,所以对其进行保护,研究和发展,传承和发扬中西木雕文化对于促进中西文化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中西文化对木雕艺术设计的影响

中国木雕更注重写实性,多为宗教主题,作品多以繁杂细腻的艺术手法显示雕刻者的刀法娴熟,产品雕刻细腻,纹路清晰可见,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且多以“和、福、吉祥”等象征意义的丰富内涵,体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博大精深。中国木雕表现概念大于形式。在东方木雕文化中,印尼木雕颇为有名,选材为当地的地方木材,质轻细腻坚韧,是印尼木雕特有的产品。印尼木雕大都用质地坚硬、花纹细密的雨树、柚木等木料雕刻而成,其造型千姿百态。印尼木雕艺术在家具雕刻中也得以很大的表现,这种手工雕凿技术不但沿用了印尼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工艺,而且受来到印尼的荷兰雕刻师和英国雕刻师技艺影响,印尼雕凿还吸纳西式雕刻之长,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风格。在印尼木雕中你可以看到印度佛教中的佛头,和一些类似佛面的装饰品。又能看到一些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龙凤雕刻,还有欧洲荷兰的一些小鞋子,文化的交融,给了印尼木雕更独特的艺术象征和赋予了木雕印尼文化艺术。

西方木雕艺术的抽象性,也多于宗教主题相关,体现简约,概括,在朦胧与似是而非的空间中让人有无限的想象,将自然与生态有机的经合,其惟妙惟肖的人物和逼真的造型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西方作品多是描写时代历史,体现每一位木雕家的思想状态,能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和生活的感悟,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个性的力量。西方木雕表现形式大于内容,他们不重视师承与传统,他们直面自然,真而生活,直抒人生和个性,表现出颠覆存在,重拓自我的天性与个性。

当代中国木雕体现中西木雕文化融合的特点。如徐宝庆创作的黄杨木雕显著特点是“中西融合、古今通用”:他将西方的素描技法、解剖知识和雕刻技巧与中国传统的雕刻技法互相结合、融和贯通,即继承传统有大胆创新,形成园润明快的雕刻技法,注重以凝重的刀法、立体的方式使木雕作品神形兼备更具表现力。中国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对木雕有重要的影响。如张家花园的木雕艺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融合了滇南少数民族地域民族文化,形成其独特的木雕装饰艺术风格。人们把理想生活中的福、禄、寿、喜、财等主题通过木雕装饰艺术延续着对子孙后世的祝福、企盼、憧憬及家族兴旺的梦想。张家花园木雕艺术被赋予了神的力量,人的情感,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企盼融入了木雕装饰艺术中,木雕通过“祥禽瑞兽”传达情感和借物喻志,祈福、祈祥。运用象征、寓意的手法,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宣扬人伦、孝悌、入仕进学的礼制和生存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思想相互交融,深入人心,“儒”“道”“释”吉祥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联想的积淀产物,它反映了人们在一定时期祈吉求祥的精神愿望。庄子言:“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也就是说“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这句话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自古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这些木雕题材涵义就是儒家主张入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文化内涵,反应出张家花园主人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和生活理念,有教化子孙的作用。

由于中西由于文化差异,在木雕文化艺术设计差别也较多,如中国木雕讲究布局丰满,层次分明,突出主题,表现情节,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而且形式多样,浮雕、圆雕、镂空雕、双面雕等都可,注重突出实用性强。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环境、观念及风俗礼仪等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以及现代机器工业生产,传统的东阳木雕面临险境。现代的年轻人难以潜心传统技艺,因此出现了从业人员技艺不精、普遍流失的现象。而中国木雕传统手工艺的拜师学艺仪式、师徒传艺过程、口诀、禁忌风俗等有关内容的保护相对较难,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抢救和保护,可以使许多项目得以传承和获得新的充满活力的发展。通过大师工作室培养与职业院校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木雕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也不失为一种好途径。

4结论

在中外各类木雕活动中,中西技法融合的现象越来越多。这样既有利于中外木雕文化发扬与整合,也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同时提高中外木雕设计艺术欣赏水平,唤起人们对于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为东阳木雕的世界宣传作好的宣传基础。可为东阳走向世界,树立良好的世界形象提供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友生.木雕制作技法[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01).

篇9

[关键词]旅游英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60 ― 02

当今社会,旅游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发展迅速并对经济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旅游文化的宣传和旅游景点的推介。因此,旅游海外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准确,生动,形象的景点介绍译文会让外国游客用眼睛欣赏风景之时,也能够用心体会到浓郁的文化。由于西方游客与中国人在思维方式、语言特征、文化底蕴等方面的不同,这就要求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在传达游览信息的基础上必须与文化联系起来,从文化差异的视角来看待旅游英语翻译。

一、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旅游的核心之处在于文化感受,壮丽山河、秀美风景不仅让外国游客陶醉其中,满足了感官上的愉悦享受,更重要的是亲临体验了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和地方风情,了解了其中独特的文化气息。旅游宣传资料成为推介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重要媒介, 浓郁的民族气息自然而然地渗透其中,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不仅是生态旅游,也是文化旅游,在游览中陶冶情操,丰富知识,体验文化。

旅游语篇是文化的载体。吸引游客、唤起他们参观景点的兴致,并激发其参与游览的乐趣,这是旅游英语翻译的目的所在。与此同时,还要增加游客对地域历史风俗习惯的了解,传播中国文化精髓。文化内涵的翻译传递就成为旅游资料语篇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汉英两种语言和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而种种不同必然要反映到旅游资料的翻译中。自然山水风景和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旅游文化特点,我们要利用旅游英语弘扬民族精神。在翻译时,不仅要进行两种语言的转化和对比,还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要注重文化的准确传达,使旅游英语成为不同文化背景下游客之间的精神纽带和交流桥梁。

二、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是对文化的一种敏感性,跨文化交际本身就是不同文化的交际双方以语言为媒介,通过信息源――编码――信息传递――解码――反馈等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双向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沟通是旅游活动的基础和依托,旅游资料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外国游客在感受理解游览地独特文化的同时,也把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俗带到景区所在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别日益缩小,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变成一种需要。

为外国读者和游客提供实用的游览信息,包括历史文化信息,这是旅游资料翻译的根本目的,在旅游服务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宣传资料翻译实际上是代表源语文化的译者与代表译语文化的外国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由于不同文化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文化取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认知行为、社会规范等,因而有可能造成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相互沟通受阻,交流合作不畅。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待旅游翻译可有效减少由于不了解文化差异和文化特性而引起的语用失误和交际误解。旅游资料翻译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的翻译同样离不开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因此了解和研究文化差异有助于追求多元文化的协调兼容,洞察交际障碍与文化冲突的原因,同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

三、文化差异对比分析

1.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下来的或是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地域自然环境会使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们养成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西方文化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同一词在东西文化中有不同褒贬义、联想义及象征义。如“喜鹊”汉语报春,预兆喜事临门,而英语指傻子,比喻话匣子,叽叽喳喳的人;“狗”汉语多贬义,而英语多褒义,指可爱的宠物、忠实的朋友;“龙”在中国是权力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却是凶狠的恶魔。另外,这一差异还表现在以不同事物表达相同语用意义,如兽中之王在中国人心目中为虎,而西方则指狮子;富贵牡丹是中国人眼中的花魁,而浪漫玫瑰则是西方的代表。

2.民风民俗

文化的渊源不同,词汇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涵义也必然不同。由于两国的民风习俗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翻译困难是合理的。附加上必要的注释成为译者在处理译文文化转换时常用的方法,以促进交流顺畅,加强不同民族间的沟通。如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会在农历五月初五当天赛龙舟,吃粽子。因为“端午节”是汉语有的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出与之相对应的词语。那我们如何让外国人在吃到粽子时怀有这种感情,我们肯定要加上必要的说明和解释。又如Spring Festival,对外国人而言, 因为西方文化中没有“春节”所隐含的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给红包等信息,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把它认为是春天的一个节日,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而已。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如感恩节、复活节、圣诞节,西方人也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民俗活动。

另外,在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下,词语表层的指称意义与深层的言内意义不一致。在英国人的印象中,“西风”为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而中国诗句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则道出了苍凉之感。汉语中的“东风”象征“春天,温暖”,东风报春,万物复苏大地回暖,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冷凛冽,给人萧条凄冷之感。对于不同生活习俗差异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力,译者必须要仔细领会并融会贯通。

3.思维心理

中国人注重整体上的感观认识,直觉思维占主导地位;而西方人关注逻辑思维,严谨缜密,理性心理占主要成分。例如,汉语旅游语篇先从不同角度广泛描写记述,言辞华丽文笔优美,主观感受强,最后归纳总结出段落的重点,呈螺旋上升式。而英语旅游景介则注重客观写实,语言简约而流畅,段落的开头先有一个传递信息出发点的主题句,简明扼要告诉读者段落的主线和范围,便于其理解和接受,呈直线式。汉语无论修饰语长短、繁简,都放在中心语前面;而西方人则喜欢将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定语从句等诸如此类的修饰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句式严密。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上强调谦虚和褒扬,这是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这样的文化心理导致中国产生了很多敬辞与谦辞,如恭候、令尊、贵国、拙作、高见等,可是英语里的to await respectfully,your father,your country,your opinion,my (poor) writing等并不是这些敬辞的完全语用等效翻译。因此要译者要熟悉西方人思维习惯和心理特征,牢牢树立起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得译文符合目的语的思维表达方式,使译入语读者能够准确理解。

4.语言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汉英旅游文体独特的语言风格也是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中西方读者各自喜闻乐见的形式。英语和汉语是这个世界上发展非常成熟的语种,英汉互译有相当的难度,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词汇选择和句式运用上。例如,有的译文把“精品游览线”中的“精品”译成essence,这里的“精品”应理解为“精选”而不是“精华、精粹”,最好译成choice或well-selected。再如小吃“藕粉”不应译成“lotus root starch”,这会让西方游客想到吃多淀粉食物带来肥胖的后果,所以应译成“lotus root paste,powder或pudding”,让外国游客一目了然更容易接受。

中国的古典文学一贯强调神韵、格调以及心境意绪的传达,喜欢借景抒情,主观色彩极浓。在语言上注重意合,语言形式零散,语法呈隐性。汉语讲究中庸,推崇“不偏不倚”,喜欢大量使用四字成语,比如莺歌燕舞、雕梁画栋、桨声灯影等。在介绍旅游景点时,大多使用描述性语言,托物言志,倾向神似,语篇优美华丽,用词凝练含蓄,行文工整,声律对仗,达到音、形、意皆美的效果。相比之下,西方传统哲学强调分析型的抽象理性思维,英语重形式、重写实、重理性,其句式框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用词强调简洁自然、行文注重逻辑理性、描述突出直观可感,在主观与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多地强调的是摹仿和再现。

5.语篇风格和修辞

汉英语言中谋篇布局、篇章风格、修辞方法等行文习惯的差异,就是汉英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真实反映。东方人擅长于整体性,富于想象依赖直觉。西方人则擅长于分析和逻辑推理,民族审美情趣看重简洁严谨。在描述旅游景点的介绍中,英语旅游文体大多风格简约,逻辑严谨,表达方式直观通俗易懂,在旅游信息设置上,英语旅游文体重在明示,强调提供资讯的功能,内容准确丰富实用,通过对景点地理环境、服务设施等诸方面的信息传递突出客观性与可靠性,在中文景介中经常出现的风光景色等描述性篇幅则用笔不多。

一般来说,汉语旅游语篇常以逻辑关系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先叙事描写,后下结论,由远及近,重心落在句尾,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大一统”思想和整体本位观的影响。而英语旅游资料则是开门见山,先下结论,后记述,从近到远,中心句和主题句常位于句首。另外,汉语旅游资料中形象生动的景点描绘语言往往与修辞紧密相连,在英译的过程中也应注意通过使用修辞方法为游客提供更有趣、更具吸引力的旅游材料,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明喻、暗喻、拟人等。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有了文化内涵才会具有灵性,才能给游客带来特有的文化感受。旅游资料作为一种对外宣传资料,起着传达文化信息、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作用。在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到并深入了解中西思维方式及文化的差异,将旅游资料中所蕴涵的社会文化信息恰当、微妙而又辩证有效地传递出来,是保证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对不同文化差异内涵的理解和合理处理,有利于培养译者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旅游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更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从而树立起良好的旅游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陈刚.跨文化意识――导游词译者之必备〔J〕.中国翻译,2002,(02).

〔3〕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2000,(05).

篇10

关键词: 身势语 中西文化 差异 对比

身势语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媒介,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如身体动作、姿势、目光、面部表情、四肢动作、坐力姿态和接触等。但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不同,身势语也不尽相同,同一种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就有很大差异。因此,为了减少跨文化的障碍,我们必须了解一些中英身势语之间的差异。下面主要针对手势、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接触在中西文化中进行对比。

一、手势

提到非语言行为,首先会联想到手势。手势语在整个非语言交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身势语的核心。它通过手和手指的动作和形态来代替语言交流和思想表达。但手势在各国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手势动作稍微不同,就会与原来的意图大相径庭;对某种手势理解错了,也会引起意外的反应,犹如人们在不合适宜的场合下说了不合适宜的话语。

表示“胜利”,英美人是用食指和中指构成V形,并且手心面向别人。在中国,表示胜利的方式是高举双臂,在空中挥舞着双手,正如人们经常在体育赛事中看到的那样,中国运动员获得奖牌后站在领奖台上举着双手挥动着手中的鲜花。如今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渐渐使用V形来表示胜利。此外,这一手势还可以用来表示数量2,并且此时不管手心还是手背面向对方意义一样,但在法国手心面向自己的时候就是一个侮辱性的动作。

招呼人过来的手势,英语国家的人是食指朝上向里勾动。中国人对此较为反感,因为这一手势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挑衅的意思。中国人是用手掌向下朝自己方向招动来招呼别人。英语国家的人使用这一手势,是让人“慢一点”,如果手掌向外举起向下招动,则表示“你好”或“再见”。此外,中国主人常见“老外”在酒足饭饱时,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指伸开,手心向下,(常会同时说道:I’m full up here.)然后在自己的脖子上一横,这一手势在中国文化中表示杀头、威胁的意思,而在西方国家是代表我已经吃饱了,已经到脖子这儿了。在表示害羞的手势中英语国家是双臂伸直,向下交叉,两掌反握,同时脸转向一侧,就表示害羞。而中国人表示害羞时,喜欢用手臂捂住脸,头向一侧低垂。同样,在祈祷和发誓时,汉英身势语也是有所差异的。祈祷时,中国人一般是双手合十虔诚地放在胸前,英美人则是“keep one’s fingers crossed”,即用中指搭在食指上。发誓时,中国人是用手指向天或太阳发誓,有成语曰:“对天发誓”或“指天誓日”。而英美往往有两种方式表示发誓。一种是举起右手,伸开手掌,有时会将左手放置在《圣经》上;另一种则是用右手高举《圣经》。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对于交际的重要性是公认的,但其中的多种文化内涵却难以估量。可以说面部表情对非语言交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变化也是人们在交际过程较容易留意到的。由于生理特征,人们在用面部表情来表示情感的时候具有较多的共性。正是由于共性较多,以致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因文化造成的差异,没能正确理解其行为含义,常会引起交际双方的尴尬、困窘,甚至误解。

微笑是一种常见的面目表情。在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微微一笑表示略有快意;张嘴露齿而笑表示较大的欢快情绪;嘴张得越大,牙齿露得越多,所表达的欢快之情越强。但在日常行为举止中,中国人的谦虚态度和英语国家的人的自负态度之间确实出现了值得提起的差异。受到了别人诚恳赞扬时,中国人一般都会从动作到语言给予否定,脸上表现出“否认”、“不能接受”、“不相信”等表情;而英语国家的人受到赞扬时一般是报以微笑、接受赞扬并说“谢谢”,这种态度在中国人看来,似乎不太谦虚,太骄傲或太自负了,反过来,英语国家的人认为中国人过于谦虚。还有一个面部动作,那就是“伸舌头”。中国人在表示十分惊愕或知道自己做错事后会伸伸舌头(尤见于女性和小孩),而美国人朝别人伸舌头则表示对此“不屑一顾”。

三、目光接触

目光语是眼神、目光传达信息,表达思想感情,是人们非常重要的交际手段。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说明通过眼睛及眼神,我们就可以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但由于各国文化的异同,它们之间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例如:英美国家的人为中国人回看时间过短而反感,认为看不起自己,而中国人却感到英语国家的人在交谈中总爱死盯着人,尤其是中国女子对英美男子的这种盯视感到极不自在,这就是中西方不同文化传统和习惯的结果”,在交际时,美国人往往先进行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的谈话感兴趣,但是,他们并不目不转睛或死死地盯着看,他们看一眼之后就把视线移开,或从一只眼睛移到另一只眼睛,之后再目光接触。这种目光传递的信息是:“我在听你的谈话,而且也不冒犯你隐私。”这种行为也传递“我与你平等”的信息。中国人那种谦卑的目光行为对美国人来讲,也可能意味着“我把你排除在外”,而美国人那种频繁的目光接触对中国人来讲,也可能是不礼貌乃至侵犯性的行为。正如习语所说:“Don’t believe those who dare not look straight at your eyes.”(不要相信那些不敢正视你眼睛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与英美人握手时可能会造成误会的原因所在。

还有关于“目光礼节”的差异,如:中国的会议和报告常常是发言人一个人在专心地读稿,而听众可看、可听、可记笔记甚至可翻阅资料,发言者很少和听众进行目光交流。但在美国人就可能认为对听众态度冷漠,听众也对发言人不大尊敬。因此我们在与西方人交际时,应该做到把握其中的分寸,通过这些比较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在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障碍。

四、身体接触

身体接触主要指双方通过身体部位接触而交流信息的方法。中国人属于低接触文化,见面招呼往往仅限于点头、举手问候、握手等方式,好友重逢也不过是拉拉手或轻轻打几拳。在英语国家,同性和异性间的人们都有互相拥抱和亲吻的习惯,这两个动作中国人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在中国一般只有情人或夫妻之间在私下才会这样做。

在中国,同性好友经常有勾肩搭背、手拉手之类的亲密动作,对英美人而言就觉得非常别扭,因为在他们那边通常是“同性恋”所为。还有,在英美国家,如果确实因为拥挤或不小心发生意外碰触,大多数会立即表示道歉,而在中国却很少,因为他们对于公共场合的拥挤早已习惯,比如,买菜“贴身紧逼”是经常的事,那你还需要道歉吗?

身势语在特定的场合下可以成为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一种交际方式或手段,往往带有比较强的感彩。身势语有时单独使用,有时与口头言语一起使用。如果使用得好,可以取得较好的交际效果。反之,可能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或处于尴尬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身势语的方式和含义,了解中西身势语之间的差异,从而在以后的日常交际中进行更好的、有效的沟通,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杨平.非语言交际述评.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

[3]李杰群.非语言交际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