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茶艺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文化与茶艺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丽江首届“茶马古道杯”茶艺之星大赛已经结束,然而留下的感触却一直在心里久久不能散去。这是一场以茶传情,以茶增谊,以茶会友,以茶觅商的茶界盛会,通过茶知识、茶礼仪、茶艺术等方面展示丽江茶文化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内涵。丽江作为茶马古道重镇,自古便有饮茶的风俗,然而成为一种文化却还只是贵族文人的专利,一般的百姓则更喜欢围坐在火塘边,边煮边喝大碗茶。到20年前大家对茶文化的理解到了认为在杯子里放一撮茶叶,倒上热水,那就是饮茶,殊不知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已被人们简化到如此地步,陆羽若见,必定悲痛欲绝。作为茶文化“学生”的日本却将茶文化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所幸国人在物质生活日益满足的条件下,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当今林林总总的茶艺馆推出的茶艺表演,无疑成了普及茶文化精神、引导人们如何领悟中国茶道的最佳载体。
丽江作为一个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一直被人们所关注,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丽江更是成为了滇茶文化传播的对外窗口,在丽江,茶是活的,可品、可论、更可以学习。丽江市茶叶商会茶艺职业技能培训站作为本次茶艺之星大赛的承办单位与参赛单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茶文化的内涵,以及丽江茶艺界的精神风貌。
培训站站长马建英老师温婉含蓄,她带领茶艺师们所作表演举手投足问古韵十足,优雅而闲适,令观者折服。“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茶艺的审美特征是通过外观来追逐内在美,其内在美即“物我两忘”、“自然和谐”的茶道。茶道是茶艺的灵魂,茶艺师的技艺、解说员的茶艺说明以及茶室的意境共同传达的是一种人生表达。
茶艺培训站依托丽江“茶马古道重镇”历史文化,以保护和弘扬优秀世界文化遗产为己任,结合省内、外众多院校的办学方式,聘请省内众多的茶学专家与教授、民间高手、营销大师作为教学师资,以茶树种植、茶叶加工与茶叶包装设计、茶叶市场营销、茶叶品牌塑造、茶叶企业管理、茶叶售后服务等涵盖茶文化与旅游、茶叶连锁管理、茶叶深加工、茶饮料茶食品等为核心的茶行业高水平专业教育。培训站的成立填补了丽江普洱茶茶艺文化的空白,必定在不久的将来为丰富丽江茶文化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2
关键词: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现状;对策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茶产业迅猛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将野一带一路冶升格为国家战略全球主题多次在重要场合重申野文化自信冶2017年1月中央办国办联合颁发的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曳要求各地区部门实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现在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强呼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统一的文化体我国现阶段茶文化仍处在动态变化发展中[1]茶文化的发展壮大重在加大教育以培养人才重在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加强茶文化研究工作[2]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了从初等中等到高职高等教育以及职业培训和各种短期培训等多层次的茶文化教育体系[3]与此同时不少高校将茶文化教育结合社团活动进行纷纷在学校内设立了茶文化社团使其服务于学生素质教育但是现实中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困难存在人才流失缺乏资金和教师指导不足等问题本文着眼于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现状结合自身经验和文献调查全面分析了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出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为茶艺茶艺之美在茶艺演绎茶席设计茶形之美茶器之精上并辅以插花及民乐令人心旷神怡学生在茶文化社团活动中经常组织茶艺活动将真山真水名人真迹融为一体精湛的茶艺技巧平和的茶人精神与茶浑然一体学生将感受茶文化的和谐之美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1.2有利于学生竖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越发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越发贫乏大学生表现尤为突出[4]学生在遇到学习不如意就业难等问题时如不能理性地进行情绪疏导和调节容易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焦虑等消极情绪而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以茶为修习心性的载体饮茶艺术包括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因素茶艺重在泡茶的技术偏向审美享受而茶道则旨在通过茶艺展示的严谨与周围环境的影响达到修身养性在社团活动中专业教师对社团成员讲解茶人的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向学生灌输茶文化的精髓影响学生思想向乐观积极方向发展茶性温和茶文化社团主张通过饮茶的平台来沟通彼此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谊饮茶可清心达到洗涤内心浮躁的目的不断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的行动以便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处理问题茶文化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学习不同的茶知识体验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参加无我茶会从赠茶品茶中感知乐于奉献的茶人精神茶文化微妙地融合儒道释三家的哲学色彩蕴含了诸多传统美德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在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新时期开展茶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5]
1.3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茶与一定的历史文化相融合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社会的规章制度与法令下至各种民间的风俗风气与习惯以及以茶为内容所产生的各种茶诗茶楹联和茶画都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展其人文知识[6]
1.4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茶文化社团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指导的学生社团在社团内部社团成员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社团活动内容由社团成员集体协商修订在活动过程中全体社团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来完成形成团结协作的工作意识社团更好地发展需要社团组织者发挥自身的组织决策能力有利于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7]茶文化社团的成员来自校园各个专业在社团活动中社团成员通过授课讲座参加各种茶文化活动等获取知识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熟知各类茶的品质特点掌握每种茶类的冲泡技巧并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参观考察行业品牌营销等活动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例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茶文化社团提供茶艺师培训茶艺培训传承和传播了茶文化丰富了业余生活近年来茶文化在社会中颇受欢迎社会的各项活动也会邀请社团参与我院茶文化社团曾多次参与野中华茶艺技能大赛冶野青青经贸窑茶韵悠悠冶等竞赛活动和杭州茶都品牌促进会的二十四节气茶会浙江省茶叶学会的敬老茶会等志愿者活动并多次接受相关企业邀请参与品牌宣传茶叶营销等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逐步接触活动的组织执行并通过茶艺表演等增进自身的自信心
2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组织松散
广大兴趣浓厚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社团其运行更多依靠学生的热情兴趣与爱好管理组织较松散缺乏严格的规定和程序有较强的自发性社团成员组成复杂联系松散随意性强社团内部的管理活动开展一般均由社团成员自主决定学校分管部门一般只提供建议干预较少另外高校中学生社团的数量及种类繁多难于管理
2.2社员流失快
茶文化社团主要是围绕茶艺教学以及茶知识普及等方面开展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且缺乏乐趣很多社员几次活动之后便不再积极参与社团活动[8]另外社团活动缺乏场地器材导致组织的教学和表演活动效果不佳这些都影响了茶文化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2.3负责人领导力不足
高校社团负责人一般为本科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其经验丰富但学业较一年级新生繁重精力不足导致对社团的领导力不足限制社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低年级学生时间充裕想法丰富往往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社团工作但其缺乏经验社会实践能力不强
2.4缺乏场地
资金和教师指导支持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往往缺乏必要的场地支持开展活动要经过繁琐的申请程序且高校活动场地较紧张例如本院茶文化协会茶艺学习和表演往往需要宽敞有大桌子环境幽静的场地由于茶具场地等物件限制一旦要进行茶艺教学或表演排练就要和其他社团竞争场地场地紧缺限制了社团活动的开展经费困难更是阻碍社团发展的重要瓶颈社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会费的收取[7]茶文化社团所需购买的茶具茶叶服装茶席等价格都比较高收取的会费远远不够在教师指导方面一些学校并没有茶学相关教师因而部分高校茶文化社团开展教师指导工作存在困难另一方面茶文化社团的指导教师大多属于兼职没有相应的报酬导致其对社团的指导有限限制了教师的积极性
3对策
3.1完善茶文化社团内部制度
抓好骨干培训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社团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社团建章立制要涵盖干部职责社团部门职责社团成员职责等方面体现权益和义务统一奖惩分明社团工作才会相得益彰[9]使社团成员共同维护野同甘苦共患难荣誉分享责任分担共存共荣的共同体冶同时建立健全社团培训体系提高社团成员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应遵循因材施教各因其才与时俱进的多元指导思想针动性采取不同的培训手段同时抓好骨干队伍的培养发挥学生社团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
3.2重点扶持优秀社团
学校重点扶持活动开展好组织制度健全经考核优秀的社团并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场地奖励或给予优秀教师指导资源奖励等凝练社团文化让社团文化走出校园走向各个高校走向社会以保持社团长久可持续发展
3.3提供资金补助和教学指导
高校茶文化社团要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加强对社团的指导以及对社团经费的管理茶文化社团经费有限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社团要有选择地开展活动在大型活动开展中可以向社会企业等寻求帮助例如我院茶文化社团可以参加相关企业的商演来增加社团经费[10]
3.4完善社团建设
积极宣传社团文化加大茶艺社团建设力度例如我院茶文化社团利用社团节结余社费购置了多套茶具茶服茶席等基本上能满足社团学员们正常的教学需求对于大学校园内茶文化社团的宣传不应只局限于某个系的学生圈子而应该利用有效媒体广为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青年加入充分发挥校园中媒体的宣传作用如贴吧匝匝海报宣传单等方式普及茶文化知识推介茶文化社团
3.5整合高校茶文化社团资源
茶文化社团可以和现有社团进行合作如绘画协会书法协会棋类协会器乐协会等合作学习表演等这样既有利于管理又有利于丰富社团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另外可充分利用大学城的优势来扩大发展空间形成规模效应加强与其他学校茶文化社团间的交流打破校际界限共享社团资源共享活动成果共享场地资源经济资源管理资源品牌资源等联合开展活动学会分工合作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网络[11]
3.6提高社团活动质量
打造品牌社团社团活动能够加强成员间的联系提高社团凝聚力同时也能提高社团认可度从而吸纳更多的优秀学生关注社团加入社团支持社团社团才能更好地发展提高活动成效要求要做到2点院一是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活动的举办的目的和形式集思广益创新社团活动理念结合院系专业特色举办精品活动避免野重复活动冶寻求强强联合弱强联合同时茶文化社团要积极创立自己的品牌活动走活动品牌化之路对一些野杂牌冶活动进行清理整合提升形成一种良好的活动氛围二是要在活动过程中积极组织服务克服困难力争最好的结果只有精心策划加上不懈努力总结提炼成功活动经验活动才会取得更好的实效[12]
参考文献
[1]张琳洁.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D].杭州院浙江大学2004.
[2]余悦.加强茶文化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J].农业考古2005464-65.
[3]伍萍宋丽丁以寿.中国茶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初探[J].农业考古2006530-33.
[4]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院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教育报2004352-54.
[5]何海兵.论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探索20024118-121.
[6]康日晖.茶文化社团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商情20122198.
[7]周玲侯艳居倪萍等.以茶艺团建设为龙头培养高素质特色人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97184-186.
[8]任孔冰.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018200-201.
[9]樊立君余华珍.新形势下高校社团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520191.
[10]苏建国.高校社团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24346.
[11]邢光晟毛波杰张庆华.高校学生社团科学发展问题刍议[J].江苏高教20105125-126.
篇3
在武夷山举行的“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期间,易安居创意茶事作为参展企业在会展上大放异彩。其独特的展位设计,融合山、水、茶、器、境之元素,茶与道虚实相生,互为一体,吸引了众多媒体的视线。由易安居创意茶事承办的“首届海峡茶道用品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也在此次博览会中展出。近几年,易安居频频在省级媒体亮相,走进大众视野,易安居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与稳健的发展引来业界众多关注。现在,笔者就带领您一起走进易安居唯美的茶道世界。
易安居的发展历程
易安居的创立源于易安居主人王书荣和黄劲榕夫妇与茶结缘。上个世纪90年代,二人共同就读于厦门鼓浪屿的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因为对茶与禅宗的共同喜爱,在寺庙中泡茶交流也就成了他们的独特恋爱方式。毕业之后,他们就萌生了开办茶馆的念头,由于黄劲榕十分喜爱李清照的词,茶馆的名称也由李清照的号“易安居士”得名。
或许是美术专业的背景对二人影响至深,易安居在初创阶段显得与众不同。经由他们设计的茶馆独具匠心,很注重对喝茶氛围的营造。在易安居里品的不仅仅是茶,更是一种心境。同时,喜爱紫砂壶的夫妇俩也经常在茶馆里举办器具展、画展等活动,极富特色的易安居很快就在业界脱颖而出。
易安居螺旋上升式的发展,使易安居前行的每一步都很稳健。从1998年,易安居茶人黄劲榕、王书荣创办了第一家茶馆开始,易安居就成为了追求唯美茶境界的代名词。
2003年,经过了五年对茶及茶人生活的深刻体悟,二人创办了易安居・温泉茶道会所。因其独特的审美品位,该会所连续六年获得全国十佳茶馆的称号。
2006年,已经是年轻老茶人的王书荣、黄劲榕夫妇,出于对茶道境界美的不断追求,在福州著名的西子湖畔创办了易安居・古堞斜阳茶道会所。同时,他们还开始建设武夷山的茶叶基地和茶厂,转向了对自主茶品牌的生产与研发。
2009年,王书荣、黄劲榕夫妇创办了武夷山易安居茶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由此,易安居追求唯美茶境界的信念愈发清晰与坚定。他们全心全意打造茶人至纯至美的茶道生活空间,并设计制造充满艺术气息的茶道器具。
2010年,经过十二年的思考与实践的积淀,易安居茶人带着对茶文化的尊重和对茶禅生活的感动,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品牌之路。注册成立的易安居茶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重新组合了旗下:易安居古堞斜阳茶道会所、易安居茶精舍、武夷山仙人岩茶叶有限公司、宁德市五蕴茶业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
唯美意境易安居
在易安居众多的茶会所之中,易安居・古堞斜阳茶道会所最为人称道。古堞斜阳原是宋淳熙年间福州知州兼福建抚使赵汝愚在西湖上所建澄澜阁中的一景,损毁后于1986年进行重修。出于对禅宗意境的追求,夫妻俩一开始想将这第三家茶道会所开到山上。一位学者友人提醒他们:“小隐于山、大隐于市”,于是黄劲榕夫妇最终将这第三家茶道会所放在了福州西湖畔。
“茶香浮古堞,心静易安居”,品茶在此成了浪漫惬意的事。枝丫下,西湖美景真亦假时假亦真。信步桥上,俯身可细察涟漪,远眺则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浪漫的情调在不经意间如红木桌上的清茶,微微发酵,暗香酽酽。这是很多人到易安居・古堞斜阳茶道会所品茗时的感受。
多年经营中,很多人都提意在会所内出售野生保护动物牟取暴利,或是在茶会所内设立打麻将场所,提高上座率迎合低俗之风。每每遇此,夫妻俩总是秉持自己的经营理念,将茶艺居定位为茗茶推广、茶文化传播、艺术展示的平台。易安居在浮燥的世风中始终坚守茶文化的原味,每月举办斗茶会,不定期地举办茶器具展览,在成为榕城一景。对于“唯美”二字的追求,贯穿了易安居发展的每一步。
易安居的茶道生活
易安居倡导茶道生活的艺术,追求简单安如的智慧人生。易安茶道呈现这样一种生活:物质的收获与精神的成长并不矛盾;事业的成就与家庭的美满并不冲突;辛勤的进取与悠然的享受并不对立。易安茶道是以茶道生活感悟禅的境界,用生动的茶智慧品读“易”的精神,是感悟内心纯净、真如易安的上品人生境界。
茶道不应该停留在表面,它应该是更为实质,更具内涵的事物。“易”既是简易、洁净、精微;安既是真安、至善、真如。
在多年的经营当中,夫妇二人意识到,要从单纯的茶叶营销中有更大的突破,周边营销必不可少。企业的经营,仅仅是在茶叶品质上下功夫还远远不够。现在爱茶的人越来越多,对茶器具、对喝茶氛围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福建是产茶大省,茶的种类繁多。同时,福建也是艺术之乡,拥有福建漆器、陶瓷、石雕、木雕等工艺美术品。但是在历史的发展中,茶器具、茶包装,以及茶空间的设计却没能与时俱进,更没能将艺术美融合茶设计。因此,为了营造出一种雅俗共赏,不论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都能接受的茶界之美,易安居发起策划了“首届海峡茶道用品创意设计”大赛。通过此次大赛,意在旨在发现和培养茶道用品设计和研发人才,促进福建茶文化及中国茶道用品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为了增加大赛的影响力,他们还特别邀约了来自韩国、日本、宝岛台湾及内陆的十多位艺术名家的作品前来参展。这些作品匠心独具、内涵丰富,足以让观展者充分感受到茶道用品中的艺术魅力,品鉴茶文化与艺术融会带来的独特创意视觉,也能进一步促进国内外、海峡两岸的茶道用品创意设计的交流。
问及易安居为何如此大手笔地策划茶道用品赛事时,黄劲榕女士回答道:举办比赛能不同程度地将茶文化与艺术有效结合,全方位、多元化地宣传推广茶道用品的创意,也与易安居的企业理念不谋而合。
茶文化创意的独特经营理念
历经十二年的发展,易安居由最初的单纯茶馆经营和制茶生活,向茶企业的转变。与众不同的是,易安居以“创意唯美茶境界”作为品牌定位及核心竞争力,贯彻“创意兴茶、文化兴茶”的全新发展理念。黄劲榕女士提到,在易安居今后的发展方向中,首先要加强公司有机茶园的建设,保障品质稳定。目前,易安居武夷山已经建立产业生产加工基地,为倾力打造易安居茶精舍这一特色茶业已在连锁品牌做好准备,据悉,易安居将导入专业的茶企VI。
篇4
1.《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课程的主要内容
在旅游市场中我们发现,发展茶文化旅游品牌,做好茶文化和茶道艺术旅游文章对于发展旅游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成为各旅游景区的专业管理者和技术人才。因此,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开设《茶文化与茶道艺术》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茶文化的基础知识和茶道艺术的实践操作。茶文化包括茶、茶文化的历史,甚至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我国优秀的文化精髓如儒家、道家、佛教等学派的精神,让学生的修养得到进一步提高,让茶文化与生活、就业结合起来,成为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于茶道艺术的教学,主要包括对茶叶的冲泡、品尝、鉴别等,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掌握茶道艺术的精髓——修身养性,净化心灵。学生把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在旅游业中,这正是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期待。因此,对于茶文化和茶道艺术的教学,是为了让旅游专业的学生激发起对本专业的挚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日后成为全面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的需要,更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需要。
2.我国的茶文化在旅游品牌的重要作用
几千年来,茶文化深邃、宁静、悠远的特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民族,直到今天,人们对于茶的喜爱和对茶文化的追寻也时常贯穿于我们的生命当中。中国人与茶结下的不解之缘其实在于人们看到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浮浮沉沉,在淡淡的清香和缭绕的烟雾中感悟生命。闲暇之余,泡上一杯清茶,品味淡淡的人生哲理。俗话说名山名寺出名茶。人们到风景秀丽的地方旅游,希望得到身心的放松。因此,游客希望在游山玩水的同时,能给感受到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比如四川峨眉山盛产名茶,人们到峨眉山旅游,一定不会忘记到峨眉山品“雪芽绿茶”。“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这就是陆游对雪芽绿茶的赞誉。雪芽绿茶不仅可以健胃开脾,提神醒脑,还能养身静心,悠然减压。现在,峨眉山的天然有机茶公司将峨眉山的茶叶品牌做得更大更强。让峨眉山的茶叶成为旅游行业的重要品牌深受广大游客的认同。安徽黄山的“黄山毛峰”、江苏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等也都是茶叶中的精品,同时也是旅游品牌。有茶叶品牌的旅游市场比没有这个品牌的市场更加红火,茶文化对旅游景点的文化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中国茶文化在打造旅游品牌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即将进入旅游行业工作的学生来说,做好一名专业人才,对于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名山、名寺、名湖、名茶是从事该行业的基础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学习这门课程不仅是旅游行业打造旅游品牌具有重要作用。
3.茶道艺术对发展旅游品牌的作用
泡茶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各地在打造旅游品牌过程中,将茶道艺术与旅游产品结合起来,让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到茶艺馆观看茶艺表演,或者到茶吧进行体验。游客一边观赏精彩绝伦的茶道表演,一边品茶休息。让游客自己动手参与到泡茶的过程中来,体会到泡茶的乐趣,既休闲又能感悟悠久的茶文化,愉悦身心。这才是旅游的目的。因此,开设茶道艺术相关的课程,让旅游专业的学生掌握各地茶道艺术,不仅为他们以后从事旅游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为发展旅游品牌埋下重要的伏笔。
二、旅游专业开设《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方式多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因此,只要有茶文化的旅游景点对于旅游品牌的打造离不开茶文化和茶道艺术,因此,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相当必要。下文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对旅游事业的发展来讨论旅游专业开设《茶文化和茶道艺术》的必要性。
1.开设该课程是高校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
旅游专业人才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包括导游基础、旅游心理学、旅游礼仪、旅游地理等各种专业知识,以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为目的。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旅游专业的学生进入旅游业之后的发展取决于他们在学校学习知识的程度和涉及的知识全面程度。现在的旅游行业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并让这个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是相当不容易,这就像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一样。只有拥有了全面发展的知识结构,大学生才能在自己喜欢的行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面对的将是旅游市场中的一席之地。旅游景点风光迷人,气候怡人等特点足以吸引广大游客前往旅游。但是,如果再配上好茶醉人的话,那这个景区就更好了。有好产品,还需要专业的运作和销售,这就是旅游专业人才肩上所应该担负的责任。学生从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进行学习,毕业后从茶文化中创造出卓越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更好的为旅游产品的打造服务。从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茶文化具有深邃的精神内涵,大学生通过对茶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为进入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足的意义。另外,学习茶道艺术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对茶道艺术的学习和展示,为旅游市场提供一个优雅的发展环境。学生毕业后进入旅游行业也能更好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学习《茶文化和茶道艺术》这门课程是旅游专业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旅游市场未来发展的需要。
2.开设该课程是发展旅游品牌的需要
现代旅游和传统旅游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们更愿意利用休闲时间来体验生活,回归自然。在我国南方很多旅游胜地,成片的茶园不仅让游客具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到茶吧中品味茶文化和观赏茶道艺术更是很多游客的目的。因此,对于旅游行业的品牌开设来看,茶文化和茶道艺术作为旅游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开发内容逐渐被旅游行业所认同。中国的茶文化可以追溯到神农,兴盛于唐宋,具有几千年的传承。上至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都认为茶是好东西。因此,各地在打造茶文化品牌的时候,要注意结合人们所追求的愿望、情趣,挖掘出茶文化中的礼仪、风俗、茶道艺术。逐渐成为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之余的一种休闲健康的生活享受。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低碳生活、绿色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而饮茶就是绿色生活方式之一。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风景名胜,各种各样的茶楼、茶文化交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作为旅游专业开设《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这门课程,有利于学生了解茶作为旅游的重要产品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茶文化中文人雅士的情怀,理解居民商贾的清闲潇洒与融洽。同时,为让更多的让了解茶文化提供科学的服务平台,把茶文化的推崇与风景名胜的宣传紧密相连,在发展旅游行业的同时,成为我国茶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因此,开设这门课程,对于发展我国旅游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发展旅游品牌的需要。
三、开设《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课程的课程教学思考
篇5
安溪县茶文化资源丰富,其中对茶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比较大的包括茶物态、心态和行为文化三个层面。具体如下:
(一)茶物态文化旅游资源
位列“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第一位的安溪县,2012年拥有超60万亩的茶园,居全国之冠,生态茶园近25万亩,大坪、西坪等地方保留有古茶园、茶村,各大茶企也建有自己的生态茶园,如八马森林中的高山茶园,铁观音集团的祥华基地和凤山基地;除了茶园资源外,安溪县拥有“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奇兰”“白牡丹”等64个优质茶种,被誉为中国“茶树良种宝库”,其中“安溪铁观音”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此外,安溪县茶人继承了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足火等传统的乌龙茶独特加工制作技艺,茶技严谨精巧;安溪铁观音集团还拥有20世纪50年代使用至今的、独特的木石结构陈年仓库。
(二)茶心态文化旅游资源
安溪县拥有铁观音“王说”与“魏说”起源、“乌龙太子传乌龙”、“半壁长毛蟹”等广远流传的茶话;拥有以清末安溪诗人兼茶商林鹤年《福雅堂诗钞》的茶诗词为代表的从唐代到现代的诗人和学者的大量茶诗词;拥有以文人歌咏茶叶的诗歌作品为原本,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日常休闲喝茶所唱等多种类型的茶歌;拥有以茶的生产、饮用为主题的舞蹈艺术———采茶灯及现代安溪县茶文化工作者创排的舞台表演型茶舞;拥有由安溪县茶人蔡建明和文化人李波韵共同创作的舞台表演式的安溪茶艺和包括洁具、下茶、备水、洗茶、冲泡、分茶、奉茶、品饮等基本流程的生活待客式安溪茶艺及“纯、雅、礼、和”的安溪茶道精神。
(三)茶行为文化旅游资源
安溪县拥有超过千年的产茶历史,是一个茶俗丰富的茶乡,茶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迎宾送客、礼尚往来、婚庆习俗、丧葬礼仪、宗教祭祀等活动中,其中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有以茶相待、赠送茶叶的日常活动,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安溪民众有向佛祖、观音菩萨、地方神灵敬奉清茶的敬佛茶俗;每年1至2月,有场面热闹,比拼茶技的安溪茶王赛;同时,还有茶文化旅游节、茶文化旅游摄影艺术节、安溪铁观音茶庄园旅游节等节事活动资源。
二、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现状分析
目前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由中国茶都、凤山茶叶大观园、魏荫茗茶园、龙涓茶庄园(中闽魏氏、华祥苑休闲体验)等景点搭配组成一日游和两日游线路。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茶文化旅游产品包括拥有茶文化博物馆、万壶馆、紫砂阁、茶诗长廊、茶都公园等产品的集茶业贸易、茶文化研究、旅游于一体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茶都;包括茶树品种观赏园、茶作坊、凤苑,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景区———凤山茶叶大观园;拥有铁观音的起源的“魏说”和“王说”两处遗迹,包括铁观音母树、生态茶园、家庭博物馆的西坪铁观音发源地;包括有机茶园、有机茶初制加工厂、科研评茶室、茶文化馆、观光木屋集生产、示范、培训、旅游于一体中闽魏氏和华祥苑铁观音茶庄园;集茶文化旅游和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研究于一体的魏荫茗茶园、八马和铁观音集团总部。同时,还有茶王赛、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安溪铁观音制茶师(初制)大赛、茶文化旅游摄影艺术节、安溪铁观音茶庄园旅游节等节事旅游产品。
(二)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茶文化旅游意识淡薄
受安溪县整个旅游业发展和内部交通条件的制约,特别是茶文化旅游意识淡薄的影响,目前主要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中除了位于县城的中国茶都、茶博会、凤山茶叶大观园、魏荫茗茶园和八马茶业体验店外,没有便捷的交通设施去其他旅游景点。同时,中国茶都虽有茶文化旅游景点,但相对面积巨大的茶叶店铺显得弱小的多,且周一至周五开放而周末却不对开放,没有将其真正展现给游客,周末去的游客扫兴而归;目前运营的中闽魏氏和华祥苑两座铁观音茶庄园位于龙涓乡,除了交通的限制外,虽然“中国安溪铁观音茶庄园旅游节”华祥苑茶庄园体验之旅行程丰富多彩,茶文化内涵展示充分,活动参与性强,但茶企业主要将茶庄园作为企业的高端会所平台,周一到周五经营,还没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意识,没有将旅游节中的活动开发为日常的旅游产品。这些阻碍了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2.茶文化旅游产品形象模糊
虽然安溪县已有生态茶园、茶文化博物馆、茶庄园等茶文化旅游产品,但目前游客对其没有直观的印象,没有像漳州天福茶博物院和武夷山印象大红袍等代表性的茶文化旅游景区和产品,茶文化旅游产品形象模糊。
3.茶文化旅游产品功能单一
目前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集中在县城、西坪、大坪、龙涓等地,中闽魏氏和华祥苑铁观音茶庄园没有将茶文化体验项目日常化。总体上看,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主要以茶园、茶壶、茶长廊、茶叶制作观光为主,体验性的产品缺乏,旅游功能单一,没有形成多样化的茶文化旅游线路。
4.茶文化旅游产品文化缺失
目前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虽然融入了茶人、茶诗、茶联、茶艺表演、茶节事等元素,但仅停留在雕像、长廊、碑林和少数的节事表演中;总体上看,安溪县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心态和行为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茶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当地特色。如凤山茶叶大观园,虽然融入了茶圣、茶叶制作流程、茶叶景观小品,让游客眼前一亮,但没有对茶圣、茶联等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展示。大坪生态茶园,只有茶园观光项目,没有将其古老茶歌等挖掘出来。
三、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优化对策
(一)提高茶文化旅游意识
安溪县政府应大力宣传和倡导发展茶文化旅游,提高安溪县全民茶文化旅游意识,充分发挥茶文化旅游在弘扬安溪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活跃旅游市场中的作用。做好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的整体营销工作,并改善安溪县内部交通条件,提高游客到各茶旅游景点的可进入性,开设通往各茶文化旅游景点便捷的公交或旅游大巴专线,并做好茶文化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和茶文化旅游集散中心等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安溪县政府可采取政策、税收优惠、政府扶持等措施积极引导茶企和已有的茶文化旅游景点转变观念,重视茶文化旅游,提供满足游客需求的茶旅游产品,做好旅游服务,促进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确定茶文化旅游产品定位
2008年以来,安溪县着力推进茶叶庄园建设,把茶叶庄园作为拓展现代茶业文化功能、生态功能、产品功能和观光休闲功能的重要载体,鼓励龙头企业建设茶叶庄园。安溪县茶文化旅游应遵循安溪现代茶业生产发展的规划,突出茶庄园的地位,将茶庄园作为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的代表和特色,形成以茶庄园为主体,以其他茶文化旅游产品为补充的产品定位。
(三)打造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针对安溪县目前茶文化旅游产品以观光为主,旅游功能单一的现象,根据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以茶庄园为主,其他茶文化旅游产品为辅的定位,结合安溪县茶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以茶庄园度假为主,茶文化与茶节事体验、茶园观光、茶乡休闲、茶生产研学为辅的综合性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各茶文化旅游景点应根据各自的功能进行改善和提升,增加休闲、体验和研学旅游产品。
4.增加茶文化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篇6
一、恩施旅游发展现状
恩施地处湖北西南部,神秘的北纬30°穿越而过。这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达67%,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这里自然风光秀丽,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许多自然奇观。有“亚洲第一洞”―腾龙洞、可以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的恩施大峡谷、延绵八百里的清江画廊、“世界第一奥陶纪石林”―梭布垭石林、集“幽、险、奇、秀、古”于一体的建始石门河和风景如画的野三河。恩施州是湖北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这里聚居了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二十几个少数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造就了土家吊脚楼、侗族风雨桥、土家女儿会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土司王城、大水井、鱼木寨见证了恩施的历史变迁。恩施凭借着优越的气候资源、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民俗文化吸引着周边地区的游客,特别是继高速公路、铁路的相继开通,恩施这个养在深闺的美人被人熟知,众多旅游者纷至沓来,使里成为了休闲胜地。
在恩施旅游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问题,恩施的景点开发更多的是依靠优美的自然风光做文章,没有很好的融入文化资源,恩施旅游还仅仅只是停留在观光旅游的阶段,使得恩施旅游发展的瓶颈开始凸显出来。据调查,很多来过恩施的旅游者表示没有第二次来的愿望。这就要求恩施的旅游业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转型,要实现从观光休闲游向文化体验游的转变。
二、恩施渊远流长的茶文化
恩施位于武陵山区,拥有众多盆地、丘陵、山地,海拔高差悬殊近3000米,最低60多米,最高3000多米。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常年雾绕山野,土壤富含铁元素,适宜茶叶生长。恩施现有100万余亩的优质茶园,茶叶年产量月100万担,是湖北省重要的茶叶生产出口基地。
恩施地区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很早之前茶叶就已经成为了贡品。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恩施独特的茶文化逐渐形成,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一)灌灌茶和油茶汤是恩施人特有的饮茶方式
恩施地区山地多,高山地区气温较低,人们就习惯于在闲暇之余围坐在火塘旁聊天。久而久之,就习惯于在火塘上用土制的陶罐泡茶喝。将茶叶放在陶罐里炙烤,烤到茶叶焦而不糊、香气溢出时用沸水冲泡,这就是恩施土家灌灌茶。有时还会加入姜片一起冲泡,成为姜茶,有抵御风寒之功效。恩施人淳朴好客,若有贵客登门,必定以茶迎客。这里的茶即为油茶汤。油茶汤制作简单,锅内放油烧热,置茶炸焦,加水烧开,放入盐和事先炸好的黄豆、豆腐干、花生米等辅料即可。恩施人祖辈多从事渔猎农耕生活,农耕之余喝了油茶汤有提神醒脑、解渴充饥之功效。
(二)容美四道茶是恩施独特的茶礼
云南白族招待贵客时有三道茶,而恩施土家族有四道茶。
第一道叫“白鹤茶”,即当贵客临门时,取当地白鹤井的井水泡茶,为贵客接风洗尘。
第二道叫“泡儿茶”,这道茶用沸水冲泡的不是茶叶而是“泡儿”。“泡儿”是用糯米蒸熟晒干后制成“阴米”,再炒制而成的“糯米泡”。糯米在恩施山区是稀有之物,用稀有之物招待贵客更能体现出土家人的热情好客。
第三道即为“油茶汤”,一般贵客到来,恩施土家人会用大桌宴席款待,但制作宴席时间较长,担心客人饿,就在正式吃饭前奉上一碗油茶汤垫垫肚子,土家人称为“点心”。
第四道叫“鸡蛋茶”,是用煮熟后的鸡蛋加上红糖、蜂蜜用沸水冲泡而成。土家婚礼第二天,男方长辈依次而坐,女方则依次为长辈奉上鸡蛋茶,长辈们用完茶后在碗中放上回赠给新娘的“茶钱”,表示对新人的祝福。这就是土家婚礼中的“拜茶”。
(三)优美动听的茶歌是恩施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茶歌体现了恩施茶农的生活、情感,在劳动人民用辛勤的双手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忘为丰富精神生活。茶歌是山歌的一种,通过世代的口口相传留传于世。《六口茶》是茶歌里的典型代表,这首歌轻松明快的节奏、郎朗上口的歌词、一问一答的形式被大家熟知。在不管是来过恩施的还是没来过恩施的,都能跟着旋律哼上一两句,这首歌无疑已经成为了恩施旅游的宣传广告。除了《六口茶》,恩施还有很多优秀的茶歌,比如《茶山姑娘》、《姐妹采茶》、《荷包采茶》、《桡夫子采茶》等。
(四)恩施拥有历史悠久的制茶文化
恩施拥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茶:雾洞绿茶―早在盛唐时期就已成为贡茶;伍家台贡茶―乾隆题词“皇恩宠赐”;容美贡茶―康熙品过后赐名“容美贡茶”。除此之外,发源于恩施芭蕉一带的恩施玉露茶更是历史悠久、美名远扬。早在清朝时期,就与“黄山毛峰”、“西湖龙井”一起被列为清代名茶;1945年,就已经走向国际市场,外销日本;上世纪60年代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1983年,被评为“湖北省十大名茶”。恩施玉露采用的是蒸汽杀青工艺制作而成,这种工艺和制作工具历史悠久,早于炒青工艺。目前,仍采用蒸青制做绿茶的地区只有恩施。
(五)恩施得天独厚的硒茶文化
硒元素是一种多功能的部分地区都缺硒,世界上也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而恩施有“世界硒都”之称,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第一个富硒地区。故恩施所产茶叶富含人体必需的硒元素,平均含硒量1.068ppm。据调查研究,长期饮用富硒茶,是人体补充有机硒的最佳途径,具有抗癌防癌、抗高血压、延缓衰老的功效。
三、恩施茶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在恩施旅游业发展亟待转型、恩施茶文化底蕴深厚的背景下,恩施旅游要寻求新的亮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开发茶文化旅游,以此开拓更宽的旅游市场,挖掘更大的发展潜力。发展茶文化旅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度整合茶文化旅游资源
恩施已有枫香坡和伍家台两个景点依托当地优美的茶园风光开发了观光休闲游,以此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但是,这些景点在发展中存在着短板,旅游资源单一、茶文化融入不够深,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茶园观光游的层面。故恩施茶文化旅游资源还需整合,要将观光、休闲、保健、饮食、购物等融为一体。不仅仅要让游客来了之后带走茶园美丽的照片,还要带走快乐、健康、美味、文化等。要让游客看到茶园的美景、听到优美的茶歌、喝到醇香的茶汤、吃到美味的茶食、了解制茶的工艺,还能学习到茶艺,开拓创新、要素整合,开发一批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
(二)优化设计茶文化旅游项目
1、茶园观光游。茶叶生长的地方一般自然风光优美、气候宜人,再加上茶园的独特景致,是众多观光游客们的优先选择。在自然的生态茶园里修几条简单的游步道,造几个歇脚的凉亭,再建几个微景观,就可打造成游客流连忘返的观光茶园。
2、茶馆休闲游。建造各具特色的休闲茶馆,主要以品茶和观赏茶艺表演为主,让游客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当然还要结合地方特色,把恩施的“灌灌茶”、“油茶汤”、“四道茶”搬进休闲茶馆。让茶艺表演人员在游客中穿梭敬献“四道茶”,并在每道茶之间穿插茶歌等文艺表演。
3、健康保健游。茶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众所周知。茶叶里的维生素、茶多酚、氨基酸、矿物质等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长期饮茶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再加上恩施地区所产的富硒茶,对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都有重要作用。在恩施开发以硒茶为基础的健康保健游,普及硒茶知识、倡导健康养生、推介恩施硒茶。
4、茶区文化游。邀请各地茶文化爱好者,举办茶文化交流活动,畅谈茶史、茶食、茶事、茶具、茶俗等;兴建茶博馆,将恩施茶文化具象化;邀请茶文化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培养高素质的茶人,扩大市场影响力。
5、制茶体验游。建立开放化的制茶工厂,将采茶、制茶、泡茶、品茶等工艺和技术展示给游客,让游客看到茶叶加工的全过程;建立茶叶展示区,将成品茶叶展示在游客面前,通过标签、视频、卡片等方式让游客了解每种茶叶的品质;建立游客体验区,设立简单的手工制茶工具、茶具,让游客亲身体验做茶、泡茶、品茶,增加游览的趣味性。
(三)宣传促销茶文化旅游产品
恩施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需要立足于本地土家茶文化特色,将独特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建成旅游品牌,推向市场。
1、可以通过举办大型节庆活动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如茶文化旅游节、土家茶俗节等,将土家茶文化包装宣传,推向市场,刺激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2、以茶或茶文化为主题,以优美的茶园风光为场景,拍摄一两部电影投放市场,通过电影自身的宣传力量来扩大影响。
3、要扩宽宣传渠道,汇聚信息沟通媒介宣传等多方力量来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如广播、网络、电视、报刊、微信、宣传手册等,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四)培养高质量茶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要发展茶文化旅游就要提高旅游服务队伍的茶文化素养,培养一批专业的知茶、懂茶的茶文化传播者。可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首先要对在职导游进行定期培训,他们对茶文化有深刻了解之后才能将特色茶文化传递给游客。其次,职业院校要为恩施旅游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茶人,在茶文化、茶具、茶艺、品茶等方面加强学习,提高茶文化旅游的文化价值和品味。真正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人才才能带领游客体验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
篇7
【关键词】新昌;茶文化旅游;调查;营销策略
新昌茶产业优势明显,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之一,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的称号。茶园、茶馆等拥有新昌茶特色的旅游景区推动着新昌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大佛龙井”曾荣获“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明代诗人张岱爱好品茶,曾隐于现新昌著名旅游景区大佛寺,并著有《茶史》供后人欣赏。王阳明亦讲学于新昌,切磋茶艺。新昌佛教文化与茶文化互相融合,众多高僧和名仕曾在新昌活动,极大地带动了新昌茶文化的发展。发展新昌茶文化旅游,不仅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且可以发扬新昌的特色茶文化,促进新昌旅游业的发展。
1.新昌茶文化旅游调查分析
本文主要在新昌大佛寺、茶馆等地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10份,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91%。本文采用的是SWOT分析,通过调查新昌茶文化旅游景区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综合分析新昌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提出新昌茶文化旅游营销策略。
1.1优势分析
新昌茶产业颇具规模,有近1/3的人口从事茶叶产业的相关工作。新昌大佛龙井茶获全国农博会、茶博会金奖,畅销海内外,市场前景广阔。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喜欢自然旅游景观的游客占69%,15%的游客喜欢人文景观。茶文化旅游有两个层面,一是茶文化的人文旅游,得到一种文化上的启悟与收获。二是茶文化的自然旅游,旅游者在游览大自然中感受到茶文化。新昌拥有天姥山等知名自然景观和众多茶园,能满足大部分游客对茶文化旅游景观的需求。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与新昌茶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自然景区的地方特色。文人墨客的到来更是增添了新昌茶文化旅游景区的人文气息。
1.2劣势分析
据调查,游客对于茶文化了解程度仍有待提高,对茶文化旅游相当了解的游客只占5%,53%的游客并不经常关注茶文化,茶文化旅游意识薄弱,在旅游中并未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其次,新昌茶文化旅游项目比较单一,大部分的旅游产品都是类同的,茶文化旅游形象不够明显。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主要是品茶后再买茶,其他茶文化纪念品极少。景区在茶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滞后,也没有在旅游景区中提供相关的茶文化旅游知识指导,从而导致游客的参与性不强。景区服务人员在讲解茶文化、掌握炒茶等技艺方面也有欠缺。
1.3机会分析
目前,新昌的茶叶产业已小有成就,通过挖掘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将茶产业、茶经济和茶文化有机融合,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现新昌茶文化旅游最吸引游客的旅游项目是参与采茶、制茶的过程,有53%的游客希望参与到茶的制作过程当中,亲身体验采茶、制茶过程。新昌遍布茶园,可提供充足的茶园供游客观赏体验。新昌炒茶技艺发展到现在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为发展此旅游项目打好了基础。同时,茶饮具有保健作用,57%的游客喜欢养生保健产品,新昌苦丁茶、大佛龙井等具有新昌特色的茶品种均可做药或茶饮用。
1.4威胁分析
新昌茶文化旅游尚未有明确线路,游客仅凭个人喜好选择风景区,这样的游览无法完全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同时旅游业竞争激烈,茶文化旅游的兴起之路必将会遭受到其他旅游项目的冲击。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受到本地区旅游业的威胁,其他地区的茶文化也是影响游客选择茶文化景区的因素。各地区茶文化特色各异,如何在众多的旅游景区中脱颖而出,需要政府和新昌茶文化旅游景区做出更多的努力。
2.茶文化旅游的营销建议
2.1加快自然景观与茶文化旅游的融合
茶文化旅游是围绕茶和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茶文化旅游可以分为人文旅游和自然旅游,天然的风景区更能得到游客的喜欢。茶园景区风景秀丽,生态环境怡然,依托自然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的具有新昌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可以更加吸引游客的喜爱。现新昌的茶馆都是人工的小楼,可以打造露天的茶馆,如由树围成的小茶馆,茶园景区内天然的休憩之处等等。
2.2利用广告等媒介,加强对茶文化旅游的宣传
茶文化旅游应该着眼于当地的旅游特色,发展新昌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强化游客心目中的新昌茶文化形象,增强游客对茶文化旅游的喜爱。旅游景区应该更新观念,明确定位,挖掘游客真正热爱的旅游项目,利用广告和公共关系等一定的传播媒介,宣传茶文化旅游的特点、树立新昌形象。
2.3打造特色茶旅游项目,提升茶文化品牌特色
问卷调查发现最受游客喜爱的旅游项目是参与采茶、制茶工艺,同时可增加其他的娱乐比赛项目,如闻香识茶。在参观茶村发展历史和茶古迹景点时,可以丰富一些文化活动如茶宴,茶艺表演,让游客感受中国茶道精神,深层次地学习茶道及茶文化知识。
茶馆是体验茶文化项目的好地方,通过建造风格迥异的茶馆吸引游客驻足停留。在茶馆内不仅可以品尝到新昌特色茶,还有其他地区茶叶品种。不仅如此,还可以增加说书等娱乐活动。说书内容可以是新昌较知名的茶典、唐诗之路,如此可以在体验的过程中让游客对新昌茶文化留下系统而深刻的印象。
茶文化旅游节、茶文化收藏品博览会、茶文化交流等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对打造茶文化品牌至关重要。新昌茶文化在同其他地区的茶文化交流中,吸取对方在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的优秀经验,弥补自身茶文化不足,整体提升新昌的茶文化品牌特色。
2.4开发新型组合产品,丰富茶产品种类
茶文化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同吃、住、行、娱乐四要素有机结合产生的组合产品。在此基础上,追随可持续发展的脚步,开发一些新组合产品,如茶树可做纸质产品或茶具,茶花可泡茶饮用。在参观茶村发展历史和茶古迹景点时,可以丰富一些文化活动如茶宴,茶艺表演,让游客感受中国茶道精神,深层次地学习茶道及茶文化知识。
在购买茶叶时,适当引导游客购买其他相关产品组合,如茶具套餐。除此之外,可发展文化体验产品、文化节庆产品和生态观光产品。同时,在中医茶饮疗法已风靡全球的背景下,还可以发展养生保健产品,如茶、六月霜茶、胖大海茶等等均可做药使用,而新昌产的大佛龙井亦可静心养气,解疲忘忧。
2.5互相合作开辟旅游专线,强化游客忠诚度
新昌的茶文化旅游路线不明确,并没有突出的精品路线。当地政府部门可以与旅行社合作共同发展当地旅游经济,促进新昌茶文化品牌的提升。同时旅行社可与旅游景区签订协议,旅行社可以大力宣传当地特色茶文化旅游品牌项目,利用自己的优势,开辟出一条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专线。让喜欢茶文化的游客全程享受茶文化带来的乐趣,将潜在游客变为新游客,现有游客成为忠实游客。
2.6培训茶文化服务人员,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
每一个旅游景区都少不了服务人员的服务。高质量的服务可以让游客全程享受茶文化的乐趣。服务人员需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尽量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让游客对新昌留下深刻的旅游印象。在旅游过程中讲解文化知识,开设茶文化的表演,深入挖掘茶文化蕴涵,不仅丰富茶文化旅游项目的种类,而且加深了游客对茶文化旅游的理解,提升了旅游景区服务质量。
篇8
【关键词】 立体生态茶园 茶本地交易 茶文化旅游
清远茶叶历史悠久,已形成以英德市、清新区、三连一阳为主产区的产业布局,市委市政府也下发《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将清远市打造成中国优质特色茶叶之乡。目前清远市茶叶良种率较低、品牌多而小、综合利用率不高、茶功能拓展不够广。因此,创新清远市茶叶产业发展模式,对于促进茶叶产业提质增效;促进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做大做强清远茶叶产业,打造高质量茶文化名牌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广立体生态茶园的模式
1、推广立体生态茶园的必要性
茶树是一种亚热带常绿植物,具有“耐荫、喜温、好湿、喜酸”的生态特性。目前我国茶园建设普遍以纯茶园为主,致使茶园更易受到冷、热、旱、虫、草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的选择已不是过去只单纯追求口感风味,而是更加关心有无农药、化肥及其他有害物的污染。目前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物已成为茶叶贸易和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清远英德红茶有着悠久的出口历史,出口70多个国家与地区,英国人尤其喜爱“英红”。因此,要保证茶叶中残留的农药、化肥及其他有害物不能超标。
2、推广立体生态茶园的效益
(1)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增加生态效益。立体生态茶园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以茶树为核心,因地制宜地利用光、热、水、土、气等生态条件,合理配置茶园生态系统,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茶园群落环境得到改善,有利于控制茶树病虫害,有效解决使用化肥和农药而导致的茶叶农残问题。
建设立体生态茶园,主要是通过套种来改善茶园小气候,增加生态效益,提高茶叶质量。茶林套种比单一的茶园更能够保持水土、防止土壤的流失;茶草套种可以防止杂草丛生,能够减少茶的天敌,保护幼苗的成长;茶竹套种能够改良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的质量,为幼茶提供天然的有机肥料;茶菌套种使优质的有机肥留在了茶园土壤中,使茶园土壤和茶树生长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
福建安溪县遵循生态农业和立体茶园的要求,通过实施茶―林―绿肥立体复合栽培、种植或保护梯壁绿草、合理配置水利设施和道路建设,形成“头戴帽、腰围裙、脚穿鞋”,四周有水源,梯层整齐的茶园结构,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固氮,还能吸引七星瓢虫等益虫,减少茶树病虫害。
(2)提升茶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茶园单一的品种,市场风险也比较大,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若同一块地套种多个品种,就基本解决了目前茶叶种植的风险,而且经济效益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川省华丰村的“茶叶套种”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更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我的茶园茶梨套种,每亩茶叶可卖6000多元,梨子可卖4000元左右,产值超过10000元了。”近日,在四川省华丰村,茶叶大户龙希军高兴地说道。记者看到,在华丰村整整齐齐的茶园里套种着梨树,错落有致、相得益彰。
3、选择清远各地的套种模式
根据清远各地的气候及地理条件,试验套种品种及套种的模式。
(1)茶树留养模式。采取每亩留养茶树160株,并合理配置其它树种8―10株,最理想的果树是根深,杆高,冬落叶。如:梨、柿子、李子、樱桃、大枣、枇杷、桃子、橄榄、杨梅、龙眼等。
(2)种植覆荫树模式。要求在山顶、园区四周、箐沟、道路两旁适当密植。茶园中以遮荫度在30%左右为宜。如:桂花树、檀香树、红豆杉、罗汉松、台湾相思、铁刀木、板栗、银杏、山苍子、桤木、合欢、黄柏、楝树、油桐等。
(3)防护林草模式。在茶园梯壁上种草。如:、金银花、羽叶决明、平托花生、豇豆、紫云英、日本草、红根草、绿豆、肥田萝卜、眉豆、无刺含羞、箭舌豌豆、苕子、苜蓿、紫花扁豆、爬地兰、黑麦草等。
(4)套种绿肥模式。在未封行的茶园和幼龄茶园行间套种绿肥。如:黄豆、花生、蚕豆、豌豆、木豆、猪屎豆等。
(5)套种食用菌模式。具有“生产周期短、易形成规模效应、附加值高”的特点。如:香菇、平菇、竹荪等。
经过几年的尝试,选出最适合清远各地的套种品种,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提高茶园的综合经济效益。
4、开展立体生态茶园建设
一是通过高标准、高质量立体生态茶园建设,集中力量利用三年时间将现有茶园建设成绿色、有机标准化茶园基地;二是每千亩村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三是做好立体生态茶园规划;四是是完善规范茶叶农资服务体系;五是市县乡全面实施立体生态茶园技术培训;六是全市所有茶园按照“绿色食品、有机茶”标准实施。
云南普洱市原生茶业有限公司实施立体生态茶园建设,通过套种柿树、桤木、香樟树等6种以上乔木,所种茶树不施化肥、农药,自然生态还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售价是当地其他茶农所产茶叶的2倍,而且不愁销路。
二、推广茶本地交易的模式
1、推广茶本地交易的意义
在清远本地建设茶叶市场和茶叶网站,旨在以本地茶叶为依托,以本地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为经营主体,构建起清远茶叶的网下网上营销平台,从而推动清远茶叶标准的制定、地理产品标志的保护,整合利用资源,提升产品质量,创建清远的茶叶品牌,打造成经营茶叶、宣传茶文化、欣赏茶艺茶道为主的茶叶网下网上专业市场。茶文化的网络传播具有持久性与长远性,茶产品的网络营销既可实现网上交易,同时也对网下的实体营销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可以解决本地茶农卖茶难、卖茶成本高、卖不好价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提高本地的知名度,带动本地旅游业的发展。
安徽合肥市南翔安徽华夏国际茶博城一期近日正式开业。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74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商贸物流、文化、休闲旅游、居住、金融办公、茶研科技和电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顶级茶文化综合体。项目分三期建设,完全建成后可实现年交易量近5万吨,年交易额近百亿元。同时,每年可吸引近百万人次游客前来采购、休闲度假,带动旅游消费近5亿元。目前谢裕大、黄山毛峰、天方茶苑等400余家茶企已经入驻。在茶博城里,不仅有茶品交易,还有安徽首个茶文化体验中心――茶博馆,馆内涵盖中国名茶馆、世界名茶馆、茶具展示区等,为爱茶游客献上丰盛的茶文化大餐。
2、推广茶本地交易的方法
一是建立茶叶实体交易专业市场,市场内建设三区三中心,即茶叶批发交易区、茶文化欣赏区、茶叶加工贮存区、茶叶物流配送中心、茶叶品质检验中心和市场管理服务中心。二是建立茶叶网络交易专业市场,通过专业的茶叶电子商务平台来推广茶叶。三是茶叶实体交易市场和网站交易相互推广,资源共享,降低销售成本,扩大销售范围。四是每天更新茶苗和茶叶销售价格,定期公布茶预计产量、需求信息及实际交易信息,让茶农及时掌握茶苗和茶叶的供需与交易信息。
沿进出清远主通道,合理规划茶叶市场,吸引南来北往的商家前来交易,重点培育英红国际茶叶交易中心。整合我市各茶叶网站资源,借鉴中国茶网、中国普耳茶网等的运营经验,结合清远实际,共同打造中国英红茶叶网,来统一推广清远茶叶。
三、推广茶文化旅游的模式
1、推广茶文化旅游的意义
茶文化旅游是指将茶业资源、茶叶历史与现代旅游活动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茶文化旅游具有休闲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不仅能给游客带来游览、观赏的需要,还提升了产品档次,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产品,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四川成都市依托茶叶产业链,串起35个产茶乡镇打造休闲旅游品牌。蒲江已规划在成佳镇,以茶乡风光,绿茶公园,蒲江雀舌,倾力打造茶文化旅游核心观光区,成佳镇同心村将成为国家AAA级,每年举办的采茶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商和游客,除了观光,还可以体验现场采茶的乐趣,欣赏茶艺表演。
2、推广茶文化旅游的内容
茶文化旅游是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良种茶苗繁育基地、生态有机茶基地为载体,以茶叶传统手工制作与现代自动化生产为特色,深入挖掘茶文化,研制开发茶点、茶宴、茶保健品等,以赏茶、采茶、制茶、品茶、斗茶为主要内容,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融科普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打造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体验式、观光型的生态茶叶文化旅游项目。
将清远市各茶园地的历史文化、山水风光、民俗风情、特色产品与观赏茶、体验茶、茶艺表演以及美食、奇石、书法、绘画、音乐、摄影、杂技、科普、商贸、养生、度假等结合,差异化发展,抱团发展,争取将清远市打造成中国茶文化旅游强市。
总之,若能够创新清远市茶叶产业发展模式,推广“茶叶套种”、“茶本地交易”和“茶文化旅游”三模式并行,将有利于防范茶叶种植风险,提高茶叶产业的附加值,有利于推动茶文化旅游,有利于打造茶叶品牌,也有利于把清远市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集茶叶种植、加工、展示、交易、旅游、文化于一体的茶叶强市。
【参考文献】
[1] 林钦固:茶乡安溪争创国家级生态县[N].泉州晚报,2012-03-
16.
篇9
关键词:茶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033-02
“十二五” 期间,安康市白河县把茶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按照“规模发展、区域推进、集中连片、业主经营”的思路,重点在4 个镇和22 个村,通过扶持大户企业,建标准化茶园、茶厂、统一茶叶品牌,推动了茶产业快速发展,但在基地建设、运营管理、市场拓展和工作机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以提升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使其真正成为绿色富民产业。
一、茶树种植和生长条件
(一)地理与气候特征
白河县境内最高海拔1 901米,最低170米(属陕西省最低点)。规划茶叶种植重点镇处于北纬32°37′~32°45′,东经109°45′~110°07′之间,平均气温为12.2℃~16.5℃,属南北过渡地带,是典型的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特征。春暖干燥,夏季多雨有伏旱,秋凉湿润多连阴雨,冬季寒冷少雨雪,适宜茶树生长。
(二)土壤及生态条件
全县远离工业污染,森林覆盖率达63.5%,全年天气均为Ⅱ级以上,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级以上,土壤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安康是全国最大的富硒区,白河正处于勘测的富硒带内)。生长的茶叶清香甘甜,含硒、氨基酸和蛋白质等有效成分(2016年5月24日,安康富硒茶科研成果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为生产高品茶奠定基础。
二、茶产业发展现状
(一)坚持规划引领,发展步伐加快
2011年,白河县编制了《茶叶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宋家、卡子、茅坪、中厂4个镇为茶叶种植重点镇,规划发展茶叶基地5 万亩,实现产值2 亿元。重点镇积极发动企业和农户种茶,相关部门通过农田改造、产业路、田间灌溉设施等项目积极扶持茶产业。“十二五”期间,全县茶树种植面积从1.26万亩发展到4.9万亩,产值从900万元实现到2.2亿元的突破发展,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二)板块式推进,合理进行空间布局
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重点在自然禀赋优越、茶叶种植基础好的4 个规划重点镇,坚持整村种茶、好田好地种茶,积极扶持茶叶大户流转土地,建标准化茶园,组建茶叶合作社,扶持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生产线,茶叶规模化发展效果显著。截至2015年底,中厂、卡子、茅坪和宋家4 个重点镇种茶面积达4.3万亩(占全县4.9万亩的88%),茶叶种植和加工企业12家,组建茶叶合作社10个。
(三)龙头和大户带动,产能加快提升
在发动广大群众种茶建园,成立茶叶合作社,同时在重点镇重点培育和扶持2―3户种植面积、加工技术、市场推广等方面实力强劲的茶企,建立标准化生产线,并在政府引导下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全县投产茶园达到2.5万亩,年产量520吨,培育年产值2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10 家(其中年产值1千万以上企业5家)。
(四)强化资源整合,提品质增效益
2013年以来,白河为打破县内茶企各自为战,产品自产内销的发展困局,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和拓展销售市场,县林业部门通过标准化种茶、采茶、制茶培训,稳定茶叶品质,并将县内7个茶叶品牌统一整合为“白河春燕”,并对“品牌、包装、质量、标准、宣传”实行“五统一”战略,茶叶品质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白河春燕”多次在 “中茶杯”和“茶博会”上获名优及特等奖项,带动茶农人均收入达到4 500元以上。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产供销”水平较低
1.基地建设水平低。一是老茶园多处于高山陡坡,且不连片,改造难度大,群众改造积极性不高;二是新建茶园基础投入不到位,受土地贫瘠和旱涝自然灾害影响,补植补造反复频率高,标准化水平低,产出率低。
2.生产经营规模小。一是龙头企业不强,县内年产值在千万以上企业仅有5 家,产销量在县外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茶叶合作社作用发挥不突出,主要精力投入在茶园建设上,技术和市场推广经验不足。三是采摘、管护人工成本高。白河是劳务输出大县,青壮年劳力主要靠外出务工创收,茶农主要是老弱病残妇幼群体,劳务成本高效率低。
3.销售市场拓展难。一是受资金和发展规模限制,企业在产品宣传推广上投入少,市外、省外对白河茶叶知晓率不高,产品以内销为主;二是随着基地面积的不断扩大、产能的逐步提高,产销矛盾将进一步突显。
(二)亟待突破发展技术瓶颈
1.科学种茶和管理技术缺乏。茶企和茶农主要靠经验种茶,企业固定的种植与管护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茶园建设不规范,种茶和管护不科学,施肥与用药技术缺乏,茶叶品质和产值效益提升受限。
2.高品质制茶与加工技术缺乏。一是茶叶生产加工主要以纯手工的粗加工为主,技术水平低,机械化加工技术人才缺乏。二是科技投入少,标准化生产线、精细化加工技术尚未普及,茶叶品种仍以绿茶为主,茶园利用率低,销售水平低。
(三)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1.管理不规范。一是生产管理不规范。茶农靠经验种茶、土壤改良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茶园管护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术指导;企业也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种植、加工、检验等管理规范。二是流通机制不健全。鲜叶收购标准不一,价格参差不齐,茶农利益无保障;成品茶进入市场未设定质量准入门槛和质量等级。
2.融资渠道少。一是金融产品单一。县内金融机构只有4家,金融机构贷款主要以资产抵押为主,缺少有针对性的产业扶持贷款。二是贷款门槛高,使用周期短,而茶叶生产周期长、见效慢。
四、对策建议
(一)强化“三大建设”
1.优质茶叶基地建设。一是坚持发展新茶园与改造老茶园并重,对现有老茶园通过补植、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技术改造,逐步培植成丰产茶园;新建茶园按标准化要求,支持发展无性系茶树品种,逐步提高无性系茶园比例,为茶叶加工提供优质鲜叶原料。二是加大投入完善茶园基础设施。完善道路、蓄水、排水、灌溉等设施,使用有机肥全面改良土壤和增加肥力,提高茶园产量。三是提升管护水平。加强病虫害防治、施肥和用药技术指导和培训,规范管护标准。四是建立无性系良种繁育园,实现良种茶苗的自育自给。
2.生产能力建设。一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扶持茶企业建立标准化机械加工生产线,提高茶叶生产机械化率,同时提升加工工艺和技术水平,拓展红茶、黑茶的生产和加工,优化产品结构,实现高、中、低档茶叶协调发展,提高茶园利用率和产值效益,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二是提高茶企和种植大户茶园的标准化水平和基地化率,引导科学种植和管护,推广机采、修剪、喷灌和机械化加工等技术应用,减少人工费用和降低成本,扩大生产能力提高效率。
3.销售市场建设。一是积极搭建销售网络和平台。立足安康区位优势,向十堰、西安、湖北等邻省、市进行茶叶专场宣传和推广,进一个城市建一批营销窗口,扩大白河茶叶的影响力;利用与天津、北京、江苏等地南水北调水源地、对流协作和援建的关系进行入地宣传,扩大销售网络。二是积极拓展营销渠道。利用“互联网+”,引导茶产品进入各大电商销售平台,鼓励大学生创业从事网络销售专营店,鼓励成立专业销售服务公司,实施茶产品名牌化战略,增强茶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二)强化“两个提升”
1.提高科技支撑,提升茶叶品质。一是加大先进技术的引进与示范推广。大力普及推广扦插育苗技术,加快无性系良种的推广步伐;推广生态茶园和现代茶园建设,加强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管护技术服务和培训,加强无公害基地建设,确保茶叶原料安全质优。二是加大科技投入。以政府为主导加强与中、省市科研院所的合作与横向联合,研究解决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开展新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加强县茶叶办技术服务人员队伍建设,为茶企、茶农提供栽植、管理、加工全过程的科技服务。三是鼓励龙头企业组建自己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提升茶叶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向名优化产品发展。
2.提升茶文化内涵,延长茶产业链条。一是挖掘白河种茶历史与当地人文历史的融合,引导茶文化与经济的互融互促。将卡子镇名清贡茶老茶园与“张、黄古宅院”、宋家“歌风春燕”茶与“歌风楼”以及桥儿沟文化古街区等历史人文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不断丰富茶文化底蕴。二是把美丽乡村、生态小镇与生态茶园建设展相结合,在引导崇尚自然、休闲放松的基础上,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创新采茶、制茶体验与茶园认领管护旅游项目。三是通过建立特色茶馆,组建茶文化表演队,将茶文化与“秦楚边城 白河水色”旅游文化相融合,通过举办鉴茶、品茶、茶艺表演等活动,提升白河茶品牌形象,倡导文化消费。
(三)完善“两项机制”
篇10
国内外研究者对图书馆的教育服务功能都做了深度探讨,笔者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到馆的实际情况,就积极探索图书馆教育教学文化功能创新,实现文化技能型、艺术创新型图书馆,谈谈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美国许多大学图书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如圣殿般安静的图书馆在数字时代没有跟邮政业一样没落,而是“励精图治”,正在跳出那种给人过于死板、严肃和正统的陈旧形象,走上星巴克咖啡馆的路线,营造一种“第三个地方”的概念,即成为家和工作学习地点以外的对人生活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文化场所。图书馆不仅仅是供人借阅书籍的去处,更成为当地熙熙攘攘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不断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新服务。
图书馆空间利用不再局限于书籍储藏,而是介于课堂和宿舍之间的文化社交场所,让泡图书馆真正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图书馆正在开放其大门迎接更多读者到来,让读者在“第三文化空间”中自由自在学习交流。
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如果继续坐等读者借还,必将逐步被时代所淘汰,本身读者的阅读兴趣不浓,与本科院校相比,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更需要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注重文化创新与功能拓展、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动手能力,激发文化兴趣,为社会输出高技能人才。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育人殿堂,其职能不仅要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资源,更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文化感化环境,让高职学生流连忘返。
为实现以上目的,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图书馆自身优势,在知识推送、文化传承、服务创新等方面运营新模式,采取跨界合作等形式,来实现图书馆、学校、学生、社会、企业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知识育人、服务育人。
一、创建文化技能型图书馆
1.文化传承的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下,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的人生智慧、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情操境界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传承人文凝聚精神。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千年来的国人,身易碎,而魂不灭;形易散,而神仍在。从古到今,教育家一直强调思想道德的培养,以讲求情感修养为前提来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他们重视情商的培养程度同现代西方情商教育家相比毫不逊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把传道放在教师职责的第一位。人生成功的极为关键的因素,是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全的人格精神。
反思当下,一些高职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人格缺陷、道德缺失。讲求实惠而轻视理想,追逐功利而忽视奉献。当个人愿望不能实现时、当奋斗过程中遇到挫折和面临取舍选择时,往往丧失是非判断力,导致许多问题的发生,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不少拿到大专毕业证书的年轻人尽管专业掌握,技能熟练,可悲的却是“有知识没文化”,他们达到了学历的高度,但没有达到文化的高度,生活中常常还要对他们进行诸如文明礼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之类的社会公德教育,因此,随着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提升的倡导,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现状,文化在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已经提到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日常工作之中。图书馆不单单以借阅、还和资源配送作为自己主要服务职能,更应考虑如何成为文化支撑平台,履行文化传播职能,让读者在馆内不同区域都能解读文化带来的启迪。
2.打造文化特色。包头轻院图书馆采取跨界合作,文化与专业对接,实现互惠双赢。以“服务成就梦想,书香传播文化”为主题创建了博学文化阵地,开馆三年来以文化创品牌,以服务塑形象,着力打造自己校园文化特色,以哲理文化、美德文化、专业文化、书香文化、艺术文化,技能文化等,在图书馆各环境内广为传播,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包头轻院图书馆认真分析高职学生特点,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先后与逸香国际葡萄酒教育公司、包头市茶博文化传播公司、包头市纳美文化传媒公司、包头市大自在印社等社会企业共同筹建“葡萄酒品鉴”、“茶艺飘香”、“微电影视界”、“篆刻艺术”等文化阵地,同时又与本校国际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公共管理服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乳品与农牧园林学院等二级学院共创“摄影沙龙”、“翰墨书法”、“国学讲堂”、“艺术创想”、“精巧手工”等文化阵地,为传承中国文化,创新服务理念进行着大胆尝试,目前文化阵地培训正在进行中,并成为包头市志愿服务学院和包头市老年大学的主要培训、学习场地。为丰富包头市文化生活搭建了广泛的交流平台。
3.激发读者文化兴趣。图书馆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运用文化“正能量”引导人们,让馆员和读者在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同时,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工作充满热情,对文化充满兴趣。包头轻院图书馆拓展文化功能,激发读者文化情趣。如葡萄酒品鉴:重点学习葡萄酒文化知识、葡萄酒与养生、葡萄酒等级、品种的鉴析、葡萄酒文化礼仪等。课程分入门、初级、中级、高级四种,按照学生掌握程度不同分级授课。国学讲堂:重点学习国学经典、掌握社交礼仪和口才、了解养生保健常识等。茶艺飘香:主要学习茶文化知识、学会泡茶和识别各种茶叶、掌握茶艺和茶道的基本礼仪以及喝茶的学问等。摄影沙龙:培养读者摄影知识、交流摄影技术、聆听名家讲座、组织集体采风等。
翰墨书法:主要学习硬笔、软笔书法、了解掌握篆刻知识、适时举办笔会、组织书法、篆刻比赛等。精巧手工:重点教会读者剪纸技能、练习插花技巧、掌握十字绣工艺、交流切磋技艺等。微电影视界:学习微电影创作、录制大学生活、编排班级感人故事、个人生动写照等。艺术创想:学习绘画基础、提升绘画技巧、掌握服装设计、色彩搭配基本常识、搭建创作、创造、创新作品展示交流平台、学会使用电脑设计软件等。以上文化空间设置均按照本校专业特点按需定制,通过学生跨专业、学技能,全方位、提素质,来激发读者文化兴趣,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4.实施分类文化引导。图书馆管理人员作为知识文化的导航者,应针对不同读者,分类实施文化启蒙,包头轻院图书馆对高职学生分不同类型加以引导,如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注重文化技能的引导、学习、培训,以便让他们在校内、校外通过技能提升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对于好读书的学生,以国学、口才、礼仪等文化培训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对于好上网的学生,重点引导他们学习计算机功能软件,如:制图软件、网页制作软件、数据库资源实操训练等,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知识文化引导,实现自我提升的目的。
二、实现艺术创新型图书馆
艺术创新内涵丰富,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休闲,最高境界是达到人的心灵放松和精神愉悦,使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中经历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注入文化底蕴,展示时代精神。艺术不仅是文化得以集中表现的重要领域,也是文化得以创造的诞生之地和不竭源泉。
1.构建休闲乐园。拓展图书馆的艺术功能,让读者来图书馆不仅看书,获取资源,感受文化,更重要是为了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分享快乐。这样图书馆就更能发挥自身优势,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拥有强大的生命力。1997年,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图书馆信息委员会发表的《新图书馆:人民的网络》的调查报告,对未来图书馆做出了“明天的图书馆将向大众提供各种日常生活信息,并广泛地提供有价值的休闲和文化机会”的预测。近几年,国内许多图书馆已经开始拓展了自身文化休闲服务的职能。使广大读者在享受生活品质同时,不断传递艺术的人文之美。
硬环境方面,建立电子阅览室、演艺厅、电影放映厅、声像视听室等,供读者进行网上阅览、音乐影视欣赏,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软环境方面,图书馆精心营造,既富有现代气息又具有文化韵味,宁静、高雅、舒适的书香氛围,使读者在赏心悦目之余乐于在此度过他们的休闲时光。包头轻院图书馆将音乐、艺术纳入图书馆功能之中,该校的“女子管乐团”已成为图书馆音乐欣赏的主力军。她们在国内外享誉盛名,学院每年的新年音乐会,中秋晚会、读书月活动表彰会、校外流动图书馆启动仪式、开学典礼等各种大型活动都安排主题音乐演奏。学生平时除在电子阅览室、电影放映厅、休闲咖啡厅欣赏音乐、享受大片外,还可在图书馆国际会议厅聆听到由包头轻院“女子管乐团”演奏的“主题专场音乐会”。
2.打造艺术天堂。“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一代文学大师、曾担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的一句名言。亲和力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聚合力,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凝聚作用。当人们走进图书馆,就像走进自己的家一样,感到轻松和安全。杭州图书馆褚树青馆长已经做到了这点。他说:理想中的图书馆,是公平、开放、现代、多元、无门槛和舒适的。
为此,他在《服务公约》会上讲到:“我的终极目标,就是把杭州图书馆打造成为每一位读者的天堂。”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更应向杭州图书馆那样,对待不同类型的读者,都要以六心(耐心、细心、热心、诚心、关心、用心)去服务好。包头轻院图书馆除了设立“微电影创作室”、“影视欣赏厅”、“休闲咖啡厅”等艺术享受空间外,还不定期聘请声乐大师教大家欣赏音乐之法,探寻音乐之径,帮助读者解除阅读疲劳;这样使图书馆变得更明朗而亲切,随时向读者展示了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吸引潜在的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逐步增进他们的求知欲。
总之,打造文化技能型和艺术创新型图书馆任重而道远,作为图书馆业内人士,大家会不断总结交流提炼可行性的先进经验,努力为广大读者营造人间智慧天堂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