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思想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家庭教育中的几个误区
误区1.只管物质,忽视思想。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社会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准则的指导下,人们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2]。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之一。因此,作为家长就要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即教会孩子如何做人。然而现在有的父母认为“有钱走遍天下”,父母赚钱只要让孩子在物质方面获得极大的满足就算尽到了应尽的责任,而对于孩子初中阶段的思想变化却从来不管不问。父母如果存有这种教育理念,就会追求物质利益和对孩子的物质欲望的满足,从而忽视了孩子的思想的变化。殊不知,在初中阶段是孩子的思想波动最大的阶段,如果父母只管孩子的物质生活,而不管孩子的思想变化,就很容易使孩子的价值观、是非观发生改变,使孩子产生攀比心理,这样就会妨碍对孩子美好心灵的培养,从而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甚至会使他们产生心理扭曲,养成不良习惯。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仅要对孩子进行物质方面的教育,更多的是还要关注孩子的思想、行为的变化,使孩子“要成才必先成人”。
误区2.只顾成绩,忽视心理。在现行的社会,大多数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发展方向,成绩优异,各方面都表现优秀。初中阶段,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其心理健康也一样重要。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发育期,成人意识不断增强,情绪容易波动,存在逆反心理[3]。家长在此时期内,若不注意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且不能加以正确引导,往往会使教育失败,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苦恼。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马加爵事件是一个悲剧,可悲剧的成因在哪里呢?是心理阴暗和缺乏良好教育的结果。很多父母可能都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管。这样的教育,容易造成孩子成绩优异,但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不会生存,不会生活,使人格、心理产生扭曲。另外,特别是对于一些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来说,由于家庭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使得这些家庭的孩子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产生一些变化。如果家长不能够正视现实并加以正确引导,不注意此阶段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就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和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产生敌视他人的行为。因此,在此情况下,家长首先要能够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使其身心健康,然后再注重其学习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误区3.只知优点,不问不足。由于今天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作为家长难免会对孩子娇生惯养,有些情况下甚至会放纵孩子,如果长时间这样,定然会平添他们不少的娇气、自私与霸道。作为家长若只看到孩子的优点,甚至将优点放大,而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不及时纠正,甚至看不见孩子的缺点,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滋生很多不良习惯和行为。大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如果仅仅是为了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作为家长要及时观察孩子的语言行为,正确对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对于他们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家长要及时指出并纠正,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负责任、有所为的中学生。
误区4.只重结果,不管过程。过程与结果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的过程,一般必有好的结果。然而在家庭教育中,一部分家长不注意对孩子的过程管理,只注重孩子在学校的成绩,不管学生的成绩是如何得到的。就像有的家长对孩子这样承诺,你要是在期终考试中考到那个名次,我将……,但平时家长却很少去过问孩子的学习过程如何,不知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学习状态如何,结果就导致孩子生活散漫,学习没有动力,没有榜样。误区5.只重说教,缺乏沟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家长把重心放在了工作上,从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和沟通。家长仅仅是感觉到孩子越来越不愿听大人的话,并且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仅仅流于口头上的唠叨,家长也没有深究孩子不愿听大人讲话的原因,其实,最主要的是家长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没有掌握孩子此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再者,家长认为自己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什么都懂,所以当孩子在和家长讨论一些问题时,总觉得孩子的想法不对,从而轻视孩子的见解。另外,由于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所学到的知识,在和孩子沟通时,不知从何说起,从而产生了沟通的障碍。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第一,学会理解与尊重。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最好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要以人为本,而尊重是人本主义的最基本的思想[4]。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和孩子是平等的、互动的、朋友的关系。家长只有和孩子在平等的关系条件下,彼此之间才能进行很好的沟通,家长也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到孩子的思想动态和真实情感。只有尊重孩子,才能促进其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因此,家长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对他们进行尊重教育,使他们从生活中学到对他人的尊重与宽容这样的美德。作为家长还要尊重孩子的隐私,不能偷看日记、偷拆信件、偷听电话等,要给孩子留有个人的空间。父母若不尊重和理解孩子,有可能造成逆反心理。再者,家长要做好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好。因为家长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都很大,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学会赏识。赏识教育创始人周弘说过:“如果我们注意孩子的长处,孩子的身上就闪闪发光;如果我们老盯着孩子的缺点、弱点,孩子的生命就变得暗淡无光。”若家长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只会挑剔,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其他孩子的优点来比,就永远不会使孩子得到赏识。过多的训斥批评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孩子自信心丧失,永远生活在自卑的阴影里。孩子需要鼓励和赏识,不需要“激将”。只有适时的鼓励和赏识,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作为家长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适时地、客观地评价孩子,指出其优势与不足,全面地评价孩子的能力与性格等,这样不仅肯定了其优点,也指出其不足,为其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也是合理选择培养方向与目标的前提。
第三,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不要以为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孩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要创建和谐和睦、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熏陶,这样有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和树立自信心[5]。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是生活或学习,这样就将德育教育寓于生活之中了。另外,要在家庭中形成学习的氛围,建立学习型家庭。在家庭教育中,通过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学习,形成一种孩子和家长互动互学的局面。这样,家长才能不断补充新知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才能对孩子实施素质教育。若家长没有教育意识,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依然我行我素,长期使孩子在家庭中受到不良习惯的影响,最终必然使孩子感染这样的不良习惯。
第四,学会合理期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要做人中人。”正确估价自己的孩子,只要尽心尽力,不必强求。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能力不同,也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作为家长就要摆正期望的天平,不企求孩子成为“全才”,也不要过分苛责孩子不成器。若对孩子提出一些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就会使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受到挫伤,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引发心理的悲观和怀疑。若对孩子的期望恰到好处,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其做事的积极性;若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不切实际,那么这种期望就会变成一种压力,成为孩子前进的障碍。因此,作为家长,要时常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以指导,使孩子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断地锐意进取,取得骄人的成绩。
篇2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成败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直接影响到孩子将来的前途和命运。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良好的教育方法则是孩子走向成才之路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加强对新时期家庭教育实用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家庭教育成效的因素
纵观中外家庭教育发展的历史,通过对中外有成就人士的成长足迹的研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和地位等。不同的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家长的素质和地位参差不齐,导致家庭教育方法千差万别,家庭教育的渠道多种多样,家庭教育的效果各不相同,不同家庭的孩子未来的发展和前途也不同。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现代化建设亟需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才,社会和谐发展更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向高科技人才提供挑战的机会,实现人生价值,更为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广开就业门路。每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步入成才之路,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这与每个家庭的环境、地位息息相关,更重要的原因,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即家长必须具有先进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家庭教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水到渠成,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家庭教育实用策略的探讨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每个家庭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教育工程,也是令许多教子无方的家长头疼的事情。夸夸其谈的家庭教育是枝叶,走进孩子心田的家庭教育才是丰收的果实。要真正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认为必须做到:一提高,二坚持,八改变。
一提高就是广大学生家长要提高对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为孩子一生发展当好引路人”的思想观念,认真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理论和科学的育人方法,为孩子健康成长和不断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就是一方面坚持用心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坚持与孩子交心,尽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用实际行动引导孩子的成长,使家庭教育不流于形式,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田。
八改变就是家庭教育要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规律,承认少年儿童存在的个性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学会用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改变过去落后的、不切合实际的、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第一,生搬硬套家庭教育先进经验。个别家长通过网上或报告会了解到的专家介绍的家庭教育先进经验,不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盲目学习运用,结果是对牛弹琴,孩子不接受,效果不好。
第二,在学习生活中不尊重孩子。个别家长总是以家长身份与孩子交流,听不进孩子的意见,轻者训斥,重者方法粗暴,孩子和家长处于对立仇视的状态。家长要学会蹲下身子,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和处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这样,使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爱护,拉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便于沟通和理解,使孩子愿意接受家长的教育和帮助。
第三,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孩子。孩子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人人有个性,个个有优点,家长千万不要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孩子,更不能用其他孩子的优点抨击孩子的缺点,否则,将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抹杀孩子可爱的个性,甚至导致孩子失去自信心和生活的快乐。
第四,重视学习轻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育思想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更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助长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极易导致孩子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五,强制性教育拔苗助长。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人人理解,为了让孩子将来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可谓是用心良苦,四处奔波劳累,却很少顾及孩子的兴趣和感受,让孩子转战南北参加多个辅导班,使孩子不堪重负,不能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违背少年儿童教育发展规律。
第六,期望值过高和放任自流的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一是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要求不切合实际,恨铁不成钢,把家长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采取高压政策和过激的方法,逼迫孩子无休止地学习,“囚”在苦读的牢笼之中;二是封建教育思想在作怪,总以为孩子天生自有天命,树大自然直,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这些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所造成的。
篇3
关键词:农村 家庭教育 问题 解决策略
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相互影响的教育,是协调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应试教育将学习的重点全部转移到学生和学校上,却未曾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中来。良好的个性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家庭教育与孩子个性发展密不可分[1]。家庭教育的影响是隐性的,但却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我国农村的家庭教育还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特别关心和注意。
1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认为孩子的教育完全是“学校”的事
表现为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管不问,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将责任全部归结于学校。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与学校的沟通很被动,大多数父母只有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才会向老师咨询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些家长会找出各种理由推脱。孩子的教育应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大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毫无家庭教育观念的思想,严重与学校教育脱节,孩子的身心发展增加了许多的未知因素。
1.2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思想“代沟”严重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身心发展还不是很健全,思想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还不成熟,特别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长期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也就失去了对其正确引导的机会,表现为只关心学习成绩,其他的一概不问,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缺乏交流沟通的环境中,感受不到爱与关心,缺乏爱的安全感,容易形成自闭和自卑心理。
1.3缺乏对孩子教育的责任心
农村由于经济落后,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都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管。作为隔代的血缘关系,老人都会以溺爱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成长,只顾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自然是父母的事,管不了也不会管。作为父母,挣钱都是为了孩子,但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只要他们生活上需要的东西,从不过问是否是必须的,而是尽一切可能满足,最终导致孩子放任自流,很容易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习气,这便是农民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
1.4父母受教育水平低下,未能形成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基本都处于初中文化水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受教育水平的低下,容易造成对教育的不正确理解,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不注意自身行为,更会对孩子形成错误的引导。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对孩子影响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缺一不可[2]。
1.5不尊重孩子的情感,实行错误的教育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怎样教育,如何教育,仍是众多父母所欠缺的知识能力。有的父母想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没有选择主动交流的方式,而是趁孩子不在时,乱翻孩子东西,偷看日记等行为。这种以爱、关心为理由不尊重孩子隐私权利的错误行为,必然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不仅容易引发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父母应该是孩子行为的模范者,而不是窥探者。
2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在社会方面,政府创设家长培训机构,定期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
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家长文化素质低,教育观念落后,必然导致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思想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解决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新时代的家庭教育理念,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在这一方面,可将政府作为组织培训的机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全面了解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设立家长教育学习示范点,让其真正的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与影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表扬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之谈,让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教育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孩子的存在也不是父母成熟的标志。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不断沟通、学习的过程,父母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2.2在学校方面,积
极和家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从某种程度来说,孩子在不同场合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却自视孤高,不能正确处理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有的孩子在学校调皮捣蛋,但在家里却十分懂事和孝顺父母。孩子在成长中所形成的这些行为及情绪,是需要学校和家庭高度重视的。因此,学校要和家庭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正确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扬长避短,引导学生高尚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3在家庭方面,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的优劣也是影响孩子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的环境好了,能让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更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出外旅游等等,这些以家庭为主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爱,让他们学会怎样的爱别人,而且极大地丰富孩子的知识和视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目标。其次,家庭环境良好,有条件创设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能及早地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为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3结束语
农村家庭教育的脱节是经济落后和父母文化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父母在提升文化素质的同时,更要学习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参考文献:
[1] 谢宇婷.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个性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0.1.
篇4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缺失;对策;家庭环境
一、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
1.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家长都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与家长没有关系。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与关爱只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只给与物质补偿,认为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环境就可以,缺乏对孩子的情感关心、道德与品行的培养,缺乏对幼儿的习惯培养。对家庭教育的作用比较忽视,把本来属于家长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轻视智育忽视德育。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由于上海地区抵触沿海,经济比较发达,信息流通快,就业机会多,家长认为,即使不接受教师,孩子一样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所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家庭教育中对学生的管理比较宽松,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就松懈下来,孩子自身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就下降了。
2.教师与家长缺乏良好的沟通
教师,学生与家长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作为家长,需要懂得教师配合,共同协商,作为教师,需要注意与家长采取及时的沟通。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家长与教师之间却是缺乏良性的互动与沟通。一般都是学生犯错误了,教师将家长请到学校来,在训斥学生的时候也指责家长,家长觉得自己的面子挂不住,回家将这些郁闷之情撒到孩子的身上。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的时候,家长不应该一味的指责教师的不是,不要和学生一起抱怨教师,而是主动去和教师取得联系,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3.家庭氛围不和谐,缺乏良好的家教环境
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庭的人际关系比较不和谐,家庭内部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父母经常吵架,孩子生活环境不稳定不和谐,精神焦虑紧张,学习状态处非常不好。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就是父母。家庭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海地区离婚率超过35%,且一年比一年上涨,这为家庭教育带来巨大的隐患。遭遇离婚家庭的孩子,心理内部会出现痛苦不堪与沮丧不已,甚至自暴自弃,认为父母不爱自己,有的男孩还产生攻击,女孩变得更加的沉默寡言,不愿意暴露自己,有的孩子在父母无止境的争吵中,变得怯懦、胆小,有的变得暴易怒。这都对孩子的教育带来不良的影响。
4.隔代教育的弊端影响家庭教育
溺爱,是隔代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老人在精力一生的风雨之后,希望自己在儿女一辈身上亏欠的情感,全部的补偿给孙子辈。由于老人的溺爱,孩子往往自我意识过于强烈,比较任性、霸道,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孩子变得更加娇气,对家长的依赖性更强,在父母严厉的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总会说孩子还小嘛,不懂事,或者在教育之后说,一会我给你买好吃的,使得孩子愈发的有恃无恐。
二、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对策
1.家政提升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家长要转变思想,树立“以德育人”的观念,认识到自己身上承担的教育孩子的责任,注重培养孩子的思想的品德,家长要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与综合发展,教会孩子怎么做人,如何做人。这样一句话说的好,“一个人的身体不好是废品,成绩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其次,家长要树立科学的合理的教育观与学习观,做学习型的家长。家长要与孩子共同成长,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读书看报,为孩子的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氛围。第三,家长要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前途的保障与出路,教育更是培养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孩子优秀的心理品质,培养孩子爱国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
2.营造良好的家教环境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内部的生活氛围与生活习惯,有利于塑造学生。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言传身教相结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榜样,家长要自正其身,率先垂范,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孩子会记在心理,付诸行动。对于那些离异家庭的孩子,要给与孩子鼓励,给与孩子,即使离异了,双方也要尽到自己的职责与责任,特别是在学校中,要加强与其他同学、同伴的关系,不使他们感受冷落。家长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孩子健康成长。
3.讲究家教方法,采取有效措施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趣昂,选择科学的、合理的办法。首先,家长与孩子要站在同等的地位上,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做朋友,耐心听孩子讲话,学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其次,家长要将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相结合。要讲究批评与惩罚的艺术。孩子有做的好的地方,家长要及时的表扬,及时是微小的进步,及时是不突出的有点,也要积极的鼓励并且指出。当然,批评也是有必要的,但是要讲究技术,不要总是一味的指责孩子。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招呼错误思维原因,批评要有针对性。在批评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要对孩子充满耐心与爱心,要使得孩子乐于接受引导与教育,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批评孩子的时候,要能够让孩子心悦诚服,不要揪住孩子的一个缺点,没完没了的去批评。否则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4.解决隔代教育的弊端
要解决家庭教育的问题,隔代教育的问题需要及时的解决。首先,隔代与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需要统一。其次,老人的教育要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尽量运用当前的教育思想教育孩子。第三,老人要分清“爱”与“溺爱”的区别,适度的控制自己的情感,认识到溺爱的危害,给与孩子正确的爱,引导其健康的成长。
搞好农村家庭教育工作,需要家长不断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需要解决当前隔代教育的弊端,需要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需要不断提高孩子的素质,与社会需要的人才趋于一致。
篇5
[关键词]农村学生家长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10102
农村学生家庭亲子学习共同体指的是农村家长和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实现初中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家长把自己定义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成员,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中。家长在和孩子相处时注重对孩子的言行、思想加以教育,在行为上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力求做孩子思想行为上的好榜样。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把自己纳入孩子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孩子一同面对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切困难,给他们应有的帮助,始终和孩子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一、当前农村初中家庭的教育现状
假如说学生的知识主要是在学校的学习中获得,那学生的人格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家庭中长辈为人处世的方式和方法,长辈们的行为意志会对学生造成不同层面的影响。如:父母在生活中坚强地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念会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反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但是当前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大多处于缺位的状态,没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充当教育者的角色,没能成为孩子学习的共同体。
二、当前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意识不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很多农村家长没能意识到自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往往对孩子疏于管教。很多农村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孩子只要交由学校管教就行,学校才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者。家长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但是有的家长却没能扮演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角色。很多家长教育孩子要如何做,怎样做个有用的人,自己的言行却和教育孩子的语言相反,孩子会学着父母的言行行事,父母的身教要比言教更有用。
2.管教方式不当
很多家长在管教孩子上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简单粗暴,二是过于溺爱。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过于粗暴的管教方式容易让学生行为失衡,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假如家长用粗暴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孩子可能在家长的面前很听话,很乖,但是脱离了家长的视线,则完全是不同的表现。家长对孩子粗暴的管教方式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也会学着家长的样子对同学和身边的人实施暴力。而过于溺爱的管教方式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认识不到对错,往往为所欲为,行为容易出轨。
三、农村学生家庭亲子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策略
1.明确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责任
家长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孩子的教育由学校和家庭共同组成。家庭是学生的精神支柱,更是学生行为、意识习得的地方。家长不仅要对孩子进行言教,更要注重对孩子的身教,以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从自己身上学到正确的行为,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更要让孩子从自己身上学到面对生活的态度,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父母为人的准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作为父母,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意识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和意识,还是孩子学习的素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2.对孩子施与正确的教育方式
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应该避免采用暴力的方式和过于溺爱的方式。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应该怎样爱,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值得所有家长共同探讨。对孩子实行暴力和让孩子为所欲为都是不可取的教育方式,家长应该改变这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在和孩子相处中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犯错误,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以对孩子说他(她)这样做不对,这种不好的行为会导致的后果。然后告诉孩子什么样的处理方式是正确的,希望孩子今后怎么做。
3.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篇6
1.开展调查目的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很多家庭收入增加了,二是大量的农村劳力涌向城市打工,这已成为时尚。可接着就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农村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带着疑问,我走访了很多农村家庭,发现了很多问题,就我所在的谏岭分校为例开展调查。
我从教已十多年,按理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又搞了优生优育,现在的小学生应该是越来越聪明了,现在的小学生却越来越难教了,很多同事都有同感,这是为什么呢?
2.调查方法
2.1 问卷法,通过问卷了解学生生活等家庭情况。
2.2 与各年级教师通力合作,了解各班学生的情况。
调查中发现,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家庭教育形式是,农村的劳动力一般固定在自己的家中,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一般是父母共同负责的形式。在家庭中,父亲一般采取严格的手段对孩子进行教育,母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即对孩子进行循循善诱的说服式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当时的家庭教育,父母一般采取"严"与"慈"相结合的方式,但在教育中多采取对孩子体罚的方式。另外,由于多数的家庭孩子较多,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孩子的父母大多数会出现偏心的现象。虽然当时的家长由于文化知识的限制,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采取了一些不科学的方法和行为,但从整体上来说,那时的农村家庭教育还是有效的,对孩子的心理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配合了学校的教育工作,这就是教师认为以前的学生教起来比现在的容易的道理。
还有一种是委托教育。也就是把孩子托付给自己的亲戚,一般是外祖父、外祖母、舅舅、姑姑、阿姨、姨妈等。这种教育的方式在我校占了8.6%。这些学生在他们的亲戚家住,少了父母的约束,而对他们的学习帮助不大,也就是说他们也没有对孩子进行认真管教。这些孩子常常学习比较差,常常不完成作业,纪律也差。而老师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孩子的亲戚又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教育效果也不会好。
有的家庭是属于只有父母其中一方在家,另一个出外打工的形式。这些家庭占被调查总数的21%。这些家庭中,一般没有祖辈的帮助,而且家庭负担较重,工作也挺忙,常常在地里忙到天黑才回家,回家后又得忙很多家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有的只是简单问一声做完成作业没有,而很少能抽出时间去辅导孩子的学习,有时发现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也是武断地对孩子进行训斥,很少从根本原因入手去解决问题。他们很少与孩子沟通,也很少与学校联系,等到老师到家访,才知道孩子的情况。而且这些家长大多对孩子的教育观念非常淡薄,他们认为只照顾好孩子的吃穿及身体健康,还有就是不让孩子在学校里、社会上不受别人欺负就行了,至于孩子的思想教育就很少顾及到,甚至有的家长还把赌博等坏习气传给孩子,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更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家长知道孩子在外面或学校犯了错,也只是采取包庇的态度,有的只是作轻微的指责,这样会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而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采取的不负责任的态度,更在甚者,有的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行了,孩子的学习只是老师的事情,孩子成绩差了,他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会责怪老师或孩子,这样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
从上面的调查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是何等重要,父母在身边的督促与指导,对年龄幼小、自制力差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就拿镇小和我校的学生对比吧。我有个小侄子在镇小上一年级,由于从学前班开始对孩子进行辅导教育,他上一年级没有吃力的感觉,而且每次段考和期考的成绩没有一次是在90分以下的。而我校的一年级就不同了,虽然这些孩子经过幼儿班和学前班的教育,但缺少家庭的辅导教育,学生到了一年级就觉得很吃力,老师教起来也很辛苦,而且收效甚微。
心理学告诉我们:间歇性的学习能促进人脑,对对象的记忆和理解,也促进人脑的成长发育。如果一出教室就再也不接触课本,不温习功课,是很难把所学的东西记住的,也谈不让成绩优秀,学识丰富了。由此可见,家庭的教育是何等重要。
3.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
从我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虽然农村近年来经济越来越发达,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但是家长们花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时间也越来越少,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生活的时间也很少,一家人在一起进行思想交流的机会也逐渐减少。有的家长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说,自己到广东打工是挣了些钱,可孩子也管不好,弄不好会出现新一代的文盲。这也不是危言耸听,如何真正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家长和教师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农村的家庭教育工作。
3.1 希望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增加教育的投入,完善r村小学校舍建设,健全农村学校的教育体系,减轻农民在孩子教育方面的经济负担,使每个孩子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用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3.2 加大农村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的父母担负起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来,加强家长的责任感,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自己,同时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
篇7
关键词:颜之推 家庭教育思想 《颜氏家训》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73-02
中国历来就重视家庭教育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把家庭教育置于首位,重视早期教育,提倡爱教结合,重视家长对子女的榜样作用,重视环境对幼儿成长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种最初始、最真诚、最实在、最持久的教育。颜之推说:“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1](P3)他认为,人们通常对自己亲近和钦佩的人更为信任,更为愿意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事,家庭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具有特殊意义,可以说是学校及其他伟人圣哲的教育作用所不能代替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做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基本上是起决定作用的,其他的那些教育形式只是补充。今天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本文主要就其中关于颜之推积极方面的家庭教育思想略加分析,以供当今家庭教育之借鉴。
1 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
颜之推认为在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中, 幼年时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他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提出了较系统的早期教育主张,认为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庭教育要尽早进行,越早越好。母亲怀孕期间就要开始进行胎教。“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1](P11)对怀孕期间的母亲做出了要求,即要求孕妇怀子三月以后,要注意居住的环境,还应在举止行动、声音滋味上,遵循礼节习惯,不可失度。在今天胎教也日益受到了人的重视。很多母亲在怀孕期间,会特别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保持乐观积极和开心幸福心情,家庭成员也会为其营造温馨的氛围。孕妇还会听音乐,读名著和童话,与孩子说话交流等等。
在幼儿时期,颜之推则注重“子生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1](P11)强调对幼儿进行合适的早期教育, 学习孝仁礼义,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之所以要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是因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 固须早教, 勿失机也”[1] (p88)。他认为人在幼年时,性情纯洁,未染恶习,对父母教诲易于接受,如能及早养成良好习惯,可以事半功倍,“若少成天性,习惯如自然” [1](p11)。朱熹在《童蒙须知》中也提到“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行步趋,次及洒扫损洁,次及读书写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8](p30)要求从孩子懂事开始,家长就要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并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错过时机,一但养成恶习,就很难纠正。另一方面,幼儿时期由于“人生小幼,精神专利”[1] (p88),这时候学到的东西最不容易忘记。“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1](p88),所以必须“早教”,勿失时机。现今的很多家长忙于上班,忙于挣钱,很早将孩子教育托付与学校,缺少家庭教育,很多副作用也随之而来。这一现象值得每一位家长谨慎对待。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时刻都不能放松,早教要做好,家长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要了解孩子具体状况,正确的指导和评价孩子的行动,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当然家长还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要注意孩子的精神和心理发展需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个性倾向、兴趣志向,促使其健康成长。
2 注重爱教结合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 颜之推提倡爱教结合的养教原则。父母要做到威严和慈爱相结合, 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母威严而有慈, 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1](p11)。当今社会,很多家长在爱孩子与教孩子方面,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些是“无教而有爱”,凡是孩子的要求都有求必应或是很少反对,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不去教育制止,听之任之,甚至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有何不对,认为这才是对孩子爱的表现。这极容易使得孩子骄纵成性,自私自利,为我独行,而在安逸舒适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经不起挫折,受不了委屈,影响孩子的成长。父母要把爱与教结合起来,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度。“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1](p13),教育子女应严而有慈,不因宠而失教,子女对待父母自会尊敬孝顺。一些家长爱教失当,对孩子过分严厉,一味苛责,动则棍棒相加,容易使孩子对家长形成惧怕心理,影响家庭关系,造成亲情缺失,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颜之推就举例说:“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踰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1](p12)这显然是错误的,家长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但也应注意严而有度。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的具体状况,要根据孩子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的心理和身体发展需要,对孩子提出适当可行的要求,不能要求过高,也不能操之过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意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多与孩子交流玩耍,活跃家庭氛围,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成长学习。
3 重视环境对子女成长的作用
颜之推认为环境对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1](p58)儿童在成长阶段的思想可塑性极强,因而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规范孩子的行为举止, 陶冶情操, 提高教育功效。良好的家庭和周围社会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庭环境的影响。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虽然夸大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但其影响之大不难看出。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在比较民主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般比较,有主见, 心理健康, 而在家长专制或离异家庭长大的孩子一般脾气比较偏激或者比较懦弱,容易产生极端化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很多的问题儿童,其家庭在其中起了很大影响。电视教育类节目《变形记》交换山区贫困家庭的优秀孩子与城市问题少年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通过切身感受现身说法,开阔山区孩子的眼界,帮助问题少年感受亲情与友情。也从侧面体现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父母良好的情感气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德州实验小学的吕斌老师)父母应该首先营造和睦、温馨,民主的家庭气氛,使孩子幸福快乐。亲人之间互亲互爱,父母多与孩子互动,提供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比如读书、旅游、体育锻炼等活动,锻炼孩子身体,增长知识, 培养孩子的兴趣, 让孩子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学会积极乐观的做人做事态度; 同时父母要防止独断专行,重视倾听孩子的意见, 了解孩子的想法,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选择,给与孩子正确的指导,对孩子的合理意见要积极对待, 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给孩子创造自由成长的空间,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主意识和责任心,提高其自信心、自尊心。其次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建立良好家风,树立家长在孩子心中的榜样作用。颜之推认为在家庭教育中, 要注重长辈的示范作用, 即“风化”, 他说“夫风化者, 自长而行于下者也, 自先而施于后者也”[1](p29)。他还认为“夫同言而信, 信其所亲, 同命而行, 行其所服”[1](p3),家长要“以身立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
周围环境的影响。父母多希望自己的孩子与优秀的孩子做朋友,甚至有的父母会禁止其与他们认为的坏孩子交往。虽然这样做不合理,但无可否认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有一定道理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1](p58),“孟母三迁”也是同样的道理。完善的教学设备,好的学校氛围、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风气,优秀教学成果等都是父母为孩子选择学校所考虑的。现今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上好学校,上重点学校,不惜到处跑关系,下血本。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很重要,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我们作为社会的各个存在,也应当注意我们的一言一行对社会、对孩子的影响。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材料,更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有很多精辟见解,对于今天的人们仍有启迪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颜之推.颜氏家训[M].梁海明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
[2]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余金华.颜氏家训:注释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廉永生.浅论《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J].巴凤珠焦作大学学报(哲科版),2004.
[5]梁运佳.教育从家庭起步——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启示[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科版),2004.
[6]曹麦玲.略析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科版),2001.
[7]何慧.试论颜之推的家庭教育观[J].宜宾学院学报,2004.
篇8
(一)做一个能言传身教的好家长
开展行为教育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在人生的教育中起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它注重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更强调能言传身教、持之以恒。在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家长谈吐文雅、举止优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表现得温文尔雅,待人文明礼貌、态度亲切友善。家长平时就有勤俭节约、守时惜时、讲究卫生、遵守规则的习惯,会使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爱学习、爱劳动、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好习惯。这种长期的熏陶和影响,慢慢就会变成孩子终生受益的习惯,显现在所处的每一个环境中。这些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好习惯不是靠家长的说教、家长的打骂养成的,靠的是家长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自觉接受教育。我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苦果自己受。有的家长平常不注意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做人处事斤斤计较、贪小便宜、生活习惯懒散、冷漠自私……行为习惯起不到好的示范作用。这种情况下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就会受到家长的负面影响,慢慢就会体现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脏话连篇、内心狭隘自私、脾气暴躁、打架闹事,不服从老师管理、没有时间观念、不会沟通等。也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头头是道,自己却做不到,这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时间久了,就会显得空洞无力,没有说服力的教育是没有教育效果的。做一个能言传身教,持之以恒的好家长,就能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二)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开展理想教育对孩子,家长寄予了太多希望,小的时候希望成绩出类拔萃,长大了希望事业有成。除了个别天赋超群的孩子,大多数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家长不能仅仅做一个好保姆,还要做孩子的好老师,好朋友,引导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做“良师”,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不是单纯陪孩子学习,而是自己也要学习。在孩子埋头苦读的时候,家长的学习行为是最好的教育,它包含了学习的习惯、方法、态度以及能示范的其他品质;家长不断获取的知识既能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又能扩大与孩子的交流面。通过共同学习,既能分享,又能指导。不要让孩子觉得家长知识浅薄,没有教育资格。做“益友”,启迪和润泽孩子的心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奋斗的足迹有深有浅,家长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和尊重孩子,能取得孩子信任,疏导孩子压力,让他们找到倾诉的对象,还能与他们一起培养兴趣爱好。家长既要做“良师”用自己的远见和智慧鼓励孩子努力拼搏,又要做“益友”能够听到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给他们需要的理解和支持。
(三)做一个威严而有智慧的好家长
开展人格教育一个粗暴蛮横的家长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常用的伎俩就是恐吓和威胁孩子,孩子除了恐惧也学会了粗暴和蛮横;一个过分溺爱迁就孩子的家长,会让孩子变得自私任性、目中无人、懦弱无能。一方面家长要原谅孩子的过失看到孩子的长处,让孩子觉得有改正的机会;另一方面家长要给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做一个威严而有智慧的好家长,在开展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时,能从关爱的角度去教育孩子,使教育充满爱,孩子愿意接纳你的意见和建议;能从原则的角度去教育孩子,使你的爱里充满教育,辨别黑白是非,了解善恶美丑,懂得怎样做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的家庭夫妻双方意见不统一各有各的看法,这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
二、总结
篇9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27―01
农村初中学生给教师起绰号,折射出他们缺乏良好的家庭德育教育。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这些孩子在家中饱受溺爱,缺少良好的家庭德育养成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教育环境。笔者提出这一问题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广大同仁探讨,以提高农村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质量,找到提高农村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初中学生的家庭之爱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独生子女时代在农村已显现,随之而来的是全家人对孩子的疼爱、呵护,对孩子应有的批评、责备不见了,他们适当的家务不做、劳动不参加了。据调查,我校17岁以上80%的女生不会做饭、洗衣服,80%的男生没有干家务、农活的经历。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少了,孩子的任务是学习,家务活、农活都是大人的事。他们主观上给了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但客观上剥夺了孩子劳动锻炼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他们为片面地提高孩子学业成绩而不关心孩子的言谈举止、思想变化,甚者对孩子随便骂人、说脏话的现象充耳不闻,更谈不上对孩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等良好品德的熏陶和培养。
这是典型的溺爱,它使孩子缺少了必要的劳动锻炼,缺少了独立生活需要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生活经验的锻炼机会,缺少了学会吃苦、学会努力、学会自我磨练、学会独立处理生活事务、学会明辨是非能力的培养,殊不知通过说教把良好品质灌输给孩子是徒劳的,说教苍白无力,灌输无济于事,实践的教育才是无言的,在劳动锻炼、社会实践中社会问题的存在引起孩子的思考和思想冲突,那就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条件、情景和过程。这些都不存在,何来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呢?
二、农村初中学生家庭德育教育现状
农村孩子出生于农民家庭,农民的小农意识,文化素质低,无可非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与之相比精神文明、文化素质的提高相对滞后。笔者在与家长交流时发现,家长从来不给孩子订阅健康的读物,家长更不读书看报。对孩子的教育是盲目、简单粗暴、放任自流的,粗俗语言是家长的口头禅,粗暴行为已成习惯,这使得农村初中学生在家庭中没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榜样可模仿,没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家庭氛围,他们在家庭中的德育教育几乎是空白,这更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大缺失,从而使得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质量大打折扣。
三、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亟待提高
家庭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是家庭德育教育的升华。家庭是孩子长期生活的居所,孩子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和做事,首先是从家庭获得的,因而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家庭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尤其是在早期的教育中起着学校难以起到的作用。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今天,农村家庭德育教育现状已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家长应该配合学校做到:
1. 统一认识。学校借开家长会的机会,和家长坦诚沟通、交流,让家长认识到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家长的认识统一到学校教育方面来,特别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优劣,和家长一起分析原因,提出要培养的目标,共同制定对策,明确学校做什么,家长做什么,并要求家长和学校保持高度一致,密切联系和配合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要实时注意学生思想变化、行为表现,定期和学校沟通,争取学校和家庭形成德育教育合力,并长期坚持下去。
篇10
关键词:家庭教育;新型;民主;全面发展;理智
人一生所受的教育包括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家长,因此,指导学生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将成为教师的另一个任务,也只有会指导家庭教育的教师,才算是一名成功的教师。
一、指导家长建立新型的、民主化的父母子女关系
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子女之间进行的,家长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封建意识的家长制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至今仍有表现,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的家长,不管什么事都是自己说了算,子女只有服从的份儿,根本没有发言的权力,稍有不慎,动辄打骂,家长不尊重子女的个性和人格,强迫子女按家长的意志行事,严重扭曲了孩子的心灵。社会需要新一代人具有民主、平等、自主、自立、自强的意识,如果家长的思想观念落后,不更新,不主动调整父母子女的关系,不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父母子女关系,势必造成与子女的关系紧张并产生“代沟”,家长就会丧失教育子女的主动权,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采取让孩子走出去或请别的孩子走进来的方式,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等好习惯。总之,教师要指导家长建立开放的教育模式,使家庭教育适应这个开放的社会。
二、指导家长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思想
现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一些片面性,只注重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送子女参加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班,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进行智力投资而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只看到子女考了多少分,以分数衡量子女的能力,而对子女在学校其他方面的表现不闻不问,不注意生活能力的培养,对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更谈不上。从某个角度来说,一个人生活能力的大小和好的行为习惯决定着他一生的命运,如果只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不行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盲目投资、全面发展等方面加以指导,使子女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以全面协调的发展。
三、指导家长理智而科学地教育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在家里得到的爱强烈而集中,独生子女享受的父母之爱是多子女家庭子女所不及的,这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得天独厚的精神环境。然而,许多独生子女只知道享有权利,没有一点义务,一切都由着孩子,一切都属于孩子,一切都服从孩子,这种特殊的地位,必然会滋长特殊化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随着这种强烈而集中地爱与孩子“特权化”的日益发展,如果掌握不好分寸,就会发生事与愿违的现象,不但不能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有益的发展,反而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长要学会扮演孩子的同龄人,让孩子懂得谦让与分享。到了学校,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霸道”惯了,发生冲突时,都希望别人让着自己,谁都不愿意让别人。因此,同学间的纠纷常常发生,孩子也不会与人相处了。为此,在家中,家长就要学会扮演孩子的同龄人,试着与孩子争一争。比如,家中有了好吃的,就和孩子一起分着吃,而不是让孩子独立占有,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分享他所喜爱的东西,在发生冲突时也学会为别人着想,学会谦让。
四、指导父母做一个有原则的家长
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如果家长没有原则或者不能遵守原则,就会因为失信而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另外,如果家长发现之前给孩子订的规矩不合理,那一定要和孩子协商,重新制订一个新规矩,而不是家长说改就改。一旦大家心中都有了规矩,孩子的好习惯也就自然养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