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康复护理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折康复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骨折康复护理

篇1

[关键词]外伤性骨质;康复治疗;增强骨质

外伤骨折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一旦不慎造成了这种伤害,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将到很大影响。如果在受伤后,没有得到妥善的治疗和护理,很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并严重影响伤者一生。因此,外伤骨折的护理在康复过程中,显得极其重要。

一、骨折的概述与治疗原则

1、1骨折定义

顾名思义就是骨头折断了的意思。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医学上把由于意外事故或暴力造成的骨骼断裂,称为外伤性骨折。骨骼看似坚硬,实则脆弱,很多看似“轻微”的意外都有可能把骨头折断。骨骼在人体中担负着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以及储藏矿物质的的重要使命。一旦骨骼受到损伤,造成“折断”,对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必定带来严重影响。

1.2骨折的治疗有三大原则

骨折的治疗有三大原则,即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要治疗骨折首先就要复位。复位是骨折愈合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即将移位的骨骼恢复到正常的位置。.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而康复治疗虽然看起来只是三分之一的作用,却是肢体功能得以恢复的重要保证。

二、康复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

可以说骨折后能否痊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得到良好的康复治疗。功能恢复是骨折康复治疗的主题。在治疗过程中,应尽早制定完善的康复程序。通过骨折的康复治疗,可以维持和促进局部以及全身的血液、淋巴循环,以及新陈代谢,改善肌肉功能,改善和维持关节活动度,缓解消除疼痛、水肿、挛缩等症状,并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受伤肢体的作用,恢复伤处的功能。

2.1石膏治疗

当采用石膏等外固定措施时,应应注意局部处理,消除肿胀、控制疼痛、减少肌肉痉挛,防止肌肉萎缩、肌腱挛缩和骨质疏松等骨折病的发生。尽早开始进行功能训练,以尽快达到恢复功能的目的。但在这种康复治疗过程中,应警惕“石膏病”的发生。因为固定可能导致伤处的残疾或者功能障碍,造成肢体如肿胀、肌肉萎缩、骨痂形成缓慢、皮肤调节失衡等不良状况。解决的方法可以是缩短外固定的时间,以内固定取代外固定。另外则要有一套高效、有针对性的康复措施,以帮助病人尽快恢复肢体功能。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必不可少的。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锻炼方式:上肢骨折,主要是进行握拳,伸屈、手臂旋转等活动;下肢骨折,主要是进行踝关节伸屈,小腿肌肉和股四头肌的收缩,还有多注重膝关节及髋关节活动。

2.2手术治疗

当实施手术治疗时,一般在术后数天手术的疼痛感缓解后,便可开始功能训练。手术治疗骨折大多无需额外的外固定措施,可以加快康复的进程。

第一阶段:一般在术后第1周内进行康复的消肿措施,如肌肉等长收缩训练。

第二阶段:术后第2周内进行不负重的关节活动,因为没有外固定的束缚,这种关节活动很快就可达到这种要求。

第三阶段:术后第3周开始为恢复正常的生活做准备,可以给四肢做一些负重或应力锻炼。

通常,伤者只需一到两个月就可以恢复,并重返工作岗位。这样就提供了早期锻炼的机会,避免了“石膏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促进肢体功能的尽早恢复。但有些伤者术后仍要采用外固定措施,这就需要我们为他们制定更加适用的恢复训练方案。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们仍未找到最完美的方法确保骨折一定愈合。实际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以及畸形愈合等三种骨折愈合不良状况。骨折延迟愈合,是指愈合由于受到干扰,使过程拖长,但仍能继续愈合。如:局部水肿,骨痂出现晚,骨折线仍存在,长期不能愈合,但伤处无硬化或封闭现象。骨折延迟愈合虽然使骨折愈合较慢,但仍能愈合。这就要求我们能尽早消除不利因素,采取正确的固定以及功能锻炼。骨折不愈合是指骨折经过治疗,正常的修复过程已完全停止仍达不到骨性愈合。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局部肿胀、无力,骨折端硬化,髓腔各自封闭,骨折间隙增大。这种状况必须再次进行手术,切除骨胳硬化部分,打通髓腔,修复缺损,并重新进行固定。

三、康复阶段

3.1畸形愈合

骨折畸形愈合是指由骨折复位不理想、固定不确切或过早拆除固定导致愈合的位置未达到正常要求,而出现的畸形等状况。对畸形较轻、影响不大的伤者,可不进行处理。但对畸形严重、肢体功能影响较大者必须进行手术矫正。一旦发生愈合不良,则应视具体情况,尽早作出相应的处理,争取把不良愈合顺利转化为良好愈合。同时,在骨折康复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骨骼的二次受伤。在制定功能性恢复训练方案时,要注重适量和适度原则。警惕由于固定不当、运动过多等原因引起的骨骼错位、二次受伤。

3.2营养治疗

此外,为了避免骨折的发生或是达到骨折后的快速恢复,首要就是保持骨骼的健康。这就要求我们增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步行、行走、慢跑等轻松的有氧运动都可以增加骨骼可承受的压力,使骨更加健壮。平时应注重钙的补充,多食用含维生素D的食物。钙可以增强骨质,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可多吃鱼类、蛋类、动物肝脏和奶制品。防患于未然,不论骨折的预防还是康复护理,我们都应牢记一个原则――“早”。

3.3饮食调养

一般来说,受伤有1至2个星期的患者,饮食需清淡、易吸收和消化,应多给他们食用一些蔬菜、水果、鱼汤、蛋类、豆制品等,而且应以清蒸或者炖熬为主,少吃香辣、油腻和煎炸的食物。特别是可以多吃蜂蜜和香蕉等,因为卧床患者大都会出现大便秘结等症状,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排便。

受伤有2至4个星期的骨折病人,他们的身体不再那么虚弱,食欲和肠胃功能都有所恢复,那时可适当补充营养,像骨头汤、鱼类、蛋类及动物肝脏等食物比较好,同时也要多吃一些萝卜、西红柿、青椒等,这些食物可满足骨骼生长需要,促进伤口愈合。

参考文献:

[1]张作君.针刺、艾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1992,12(2).

篇2

关键词:髌骨骨折;康复护理;临床应用;效果间接暴力和直接暴力都可以引起髌骨骨折,该病好发于20~50岁,以男性居多[1]。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原则是对患肢内固定,恢复关节表面平滑,活动膝关节,恢复患肢关节功能。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康复护理以加快患者恢复健康为目的,对患者并发症预防、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护理和指导[2]。现搜集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接收的髌骨骨折44例患者,对其康复护理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接收的髌骨骨折44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共22例,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3例、9例,平均年龄是(40.14±1.28)岁,年龄21~52岁,5例粉碎骨折,17例横骨折,7例陈旧骨折,15例新鲜骨折。乙组共22例,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2例、10例,平均年龄是(40.15±1.29)岁,年龄22~53岁,6例粉碎骨折,16例横骨折,5例陈旧骨折,17例新鲜骨折。甲组和乙组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乙组22例实施常规护理,对甲组22例实施康复护理。①对患者患肢远端活动度、痛触觉、血循环、伤口敷料、温度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②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和蔼、亲切的态度和言语对患者给予鼓励及安慰,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应当与临床护理密切配合,减轻由于疼痛造成的心理压力及负担,减少对患者体温、呼吸等体征的影响。针对疼痛较剧烈的患者,应用止痛药物。③教会患者正确的股四头肌锻炼方法,指导患者进行收缩运动。将膝关节伸屈,动作应缓慢进行,3min~5min/次,3次/d。教会患者正确的肌肉等长锻炼方法,预防肌肉萎缩,指导患者进行收缩练习,对胭绳肌和股四头肌分别进行收缩,10s/次,3次/d,15min/次。④协助患者进行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训练于术后3w实施,以膝关节屈伸为主。患者坐在训练床床边,小腿自然下垂,主动的进行膝部屈伸活动,根据患者身体恢复和体质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被动活动,活动角度以60°~90°为宜。4w后,按照患者恢复情况加大运动强度,协助患者进行负重行走练习。负重以先轻后重为主要原则。对体质较弱的患者,进行扶拐步行训练,如屈膝、下蹲等。⑤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年龄和病情等合理增加运动的强度、幅度,防止训练中出现摔伤等。每天运动后协助患者采取较为舒适的,使用软枕垫在患肢下方,注意休息。

护理后,对甲组和乙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对比。观察甲组和乙组患者是否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组织粘连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并对比。

1.3疗效标准差:80分,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120°,能够完全伸直,疼痛消失。以良、优作为膝关节功能优良率。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甲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45%,其中1例差,5例良,16例优。乙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1.82%,其中4例差,7例良,11例优。甲组临床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髌骨骨折是指在间接暴利或直接暴力下,患者关节内出现大量积血,髌骨局部疼痛、肿胀,膝关节自主伸直受限,并伴有膝关节周围皮肤擦伤,皮下有淤斑,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膝关节剧烈疼痛,骨擦感明显,骨折移位。早期患者常并发挤压综合征、创伤性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和血管神经损伤等疾病[3]。后期患者可出现骨折不连接、骨折愈合畸形和膝关节僵直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长生活均有极大影响。减少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实现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对维护患者身体健康、促进身体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康复护理是一种促进患者身体恢复的新型护理模式,广泛的应用于骨科临床护理中,并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4]。有研究表明,对该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优良率可达90%以上[5,6]。在本文研究中,对甲组实施康复护理,对乙组实施常规护理。甲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45%,乙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1.82%,甲组明显高于乙组,表明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甲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09%,乙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73%,甲组明显低于乙组,表明康复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

综上分析,康复护理对髌骨骨折的效果较好,且功能恢复良好、并发少,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立.髌骨骨折83例术后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55-56.

[2]潘晓英.髌骨骨折的规范化与个性化护理[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6(21):41-42.

[3]黎泰菊.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22(12):58-59.

[4]邱泽安.髌骨骨折83例术后康复护理[J].当代医学,2012,19(22):51-52.

篇3

【关键词】骨折术后;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42-02

随着人口老化,老年人髋关节骨折日趋增多,骨折后愈合速度慢甚至不愈合,故需行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病死病残率高,因此,做好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我科对120例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120例,为我科住院部收治的髋部骨折术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1.26±12.72)岁;平均病程(10.60±4.76)月。对照组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9.83±14.13)岁;平均病程(9.84±5.62)月。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20°~30°,必要时给予皮牵引或者穿“丁”字鞋,制动,忌内旋位,严密观察伤口的渗血、肢端血运、感觉活动及术后肢体组织肿胀程度,如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在肠蠕动等恢复后予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食物,如果患者疼痛,给予镇痛药或者在术中安放止痛泵,预防术后疼痛的发生,早期不介入康复护理,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消失后,1周左右介入传统护理,即根据医嘱执行常规护理,包括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密切观察病情,记录饮食和排出物的量,适度翻身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帮助病人更换、擦澡、洗头、剪指(趾)甲等,每隔1―2小时巡视患者1次,既了解病情和治疗情况,又帮助饮食起居,进行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在术后3周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对位线良好、关节置换无脱位现象,稳定,骨折线模糊,有少量的骨痂形成。

1.2.2 实验组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20°~30°,必要时给予皮牵引,或者穿“丁”字鞋,制动,忌内旋位,病情观察及饮食护理同对照组,但于术后1天即介入康复护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2.2.1 心理护理[1] 由于治疗时间长,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患者往往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应以耐心、宽容的心态对待患者的言语和行为,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关心呵护患者,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鼓励患者树立积极、主动的战胜疾病的良好理念,并且使其主观上积极地参与康复锻炼的活动,正确、愉快地配合各种康复计划,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将术后康复锻炼的目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向患者做好系统的说明,使其变被动训练为主动训练。

1.2.2.2 主动锻炼 (1) 术后6小时在床上做简单的活动,帮助患者从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如进行上肢运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练习3点支撑,即抬臀练习,具体方法为:弯曲健腿、健足与双肘,用3点支撑肢体,腰部稍用力将臀部抬起,以防止臀部长期受压形成压疮。(2) 术后1―2天,拔除负压引流管,开始髋关节康复练习,练习强度以每次训练量不引起肌肉过度疲劳为宜。术后第2天开始做膝关节为主的屈伸活动,膝关节弯曲20°~30°,每天10次,每次15分钟,但以患者髋关节能耐受且不感觉疲劳为度,屈髋关节小于4 5°,以后逐渐增加度数,但避免大于90°。( 3 ) 术后1周左右,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练习。坐位练习,即进行髋关节的屈伸练习,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行走练习,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腿离开床,屈髋

1.3 资料分析 2组治疗护理效果,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2组内比较用t值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 X2 )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髋关节是人体最典型、最完善的杵臼形关节,在生物力学方面的解剖结构特点有:髋臼窝深,股骨头深陷于髋臼之内,关节面接触紧密。关节囊厚,囊外有韧带加强,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维持身体直立姿势的作用。股骨上端形成多平面的弯曲角(颈干角、前倾角),与骨盆、下肢呈多曲拱结构,扩大了髋关节活动自由度。但是髋关节结构的进化尚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在某些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人体直立行走的需要,故髋关节容易被损伤、容易造成疾病。高龄髋关结骨折患者由于年龄大 、体质弱,术后生活不能自理,进食、排便等基本生活需要他人帮助,加上环境改变导致睡眠紊乱,以及担心家庭、医疗费用及治疗效果等,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不振、焦虑、抑郁,对锻炼不积极、缺乏信心等负面情绪,极大地影响患者健康恢复和生命安全。故加强患者术后的健康护理教育,对树立患者生活信心,坚持康复锻炼,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2]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营养状况与手术的耐受力密切相关,由于老年患者代谢降低、蛋白合成减少,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下降,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缺钙等现象。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其神经系统、激素分泌与生化代谢均发生一系列变化,垂体―肾上腺素功能的改变,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促生长激素等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增多,而胰岛素分泌减少进一步引起热量供应不足,加速蛋白质分解,使血浆蛋白下降,直接影响切口的愈合,组织的修复与免疫功能[3]。因此,必须加强基础营养支持,补充充足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持正氮平衡和热量平衡,以维持机体蛋白质、免疫系统和组织修复的需要。肌肉运动是保持全身及各系统器官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刺激剂,持续制动及长期卧床导致肌肉活动严重丧失,必然引起不良的生理效应,并可损害免疫系统,影响康复、甚至会产生各种并发症[4] 。临床上应做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防护、加强心理护理、进行有效康复训练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积极、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骨科手术后成功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早期康复训练是恢复髋关节功能的关键。因此,术后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是对运动的补充,可弥补运动不足的影响,促进疾病痊愈或创伤愈合,且能预防和消除长期卧床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活跃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全身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及新陈代谢,从而防止和减少肺炎、褥疮、尿路感染或结石、静脉血栓形成、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改善患者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其舒适感。肌肉舒缩练习可以在不影响内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对局部静脉起到按摩作用,促进静脉、淋巴液的良好回流,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

本研究通过随机分组,对比研究,证实早期康复护理在高龄髋关结骨折患者术后的重要性,对骨折术后的功能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迎晨,高志娴,刘玉风.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J ].职业与健康,2005,11:103―104

[2] 黄津芳,刘莹,杨春梅,等. 外科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特点及施教对策 [ J ].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270

篇4

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72岁~93岁,其中68%术前有伴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二、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心理特点表现为忧虑、消极、危机感、思念家庭等。所以心理护理要从患者进病房即应开始。必须主动发热情与患者打招呼,护送患者到床上,并帮助整理用具。亲切自然细致地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帮助患者建立病友关系,要使患者感到受尊重,把忧虑、恐惧的心理转移为积极行为,同时也可以排除患者入院后的孤独和寂寞感。尽可能提供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患者心情愉快,身体舒适,睡眠充足,食欲增进。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栽植一些花草,在休息室设置收音机、电视机,看花解闷,听歌消愁,以调节患者的心情,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促进身体早日康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情绪比较容易紧张、担忧,因此要注重调理患者的情绪和情感,要经常深入病房多做交谈和问候,可适时做好病情解释和暗示治疗,介绍同一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才能获得患者的合作和信任,使各种治疗手段得以顺利完成并达到理想的效果。

2、饮食和营养护理

老年人由于消化系统机能减弱,加之骨折后卧床,肠蠕动减弱,因此要加强饮食护理。我们可结合病人具体病情,按照治疗过程中各期的特点合理调配营养。骨折早期:在补充营养的额基础上主要是纠正失盐、失水,由于骨折后发生出血、疼痛、神志休克,失水、失盐严重,需供给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钠、高铁、含水分多、味鲜、易消化、清单的食物,每日5餐,可给鲫鱼汤、豆汤、少量水果及蔬菜。骨折中期:主要解决蛋白质和热量的补充。伤后1周,疲劳消除,失盐、失水、休克已经纠正并稳定。但因手术感染等使身体虚弱,这时食欲逐渐恢复,机体进行修复,需供给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高维生素和含无机盐的食物,以利于伤口的修复和机体消耗的补充,使蛋白质合成增加,如猪肝、瘦肉、牛奶等。骨折后期:骨折处血肿很快开始吸收,机体营养已得到补充,创伤大都愈合,蛋白质分解合成代谢平衡,供给稍高于一般正常人的营养,如多喝骨头汤,适量增加水果及蔬菜量。

3、卧床护理

监督患者在床上的姿势要尽量接近站姿。仰卧时,枕头不宜过高,顺延到肩部,避免出现头向前倾、胸部凹陷的不良姿势,足部勿压种衣被,为防止外旋,最好穿戴钉鞋。俯卧时胸前、骨盆前方、踝部垫枕,便于呼吸,使脊柱肌肉放松,使足尖离开床面,足与小腿成直角,这样符合生理状态。侧卧时,头部垫枕不宜过高或过低,使头与脊柱保持同一水平为准,两腿前后分开,下腿伸直,膝关节、踝关节处放垫枕,两腿之间夹垫,上腿呈屈曲状,一面压迫下腿和防止上腿的髋内收。另外,要保持正常的脊椎弯曲,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后凸。同时做好皮肤等基础护理。天天定时检查并按摩骨突部位、每2h~3h翻身1次。保持衣服床单位整洁干燥,以免发生褥疮。教会陪护正确使用便器,每日清洁尿道口,达到清洁舒适,促进血运,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4、防止意外伤害

病人手术后髋部肌肉松弛,如术后功能锻炼不适当,或者在搬动以及给病人翻身时方法和不正确,就会造成错位或畸形愈合等意外伤害。进行功能锻炼时,应协助病人积极进行腿部肌肉按摩,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帮助托起上身及臀部做引体向上运动。同时教会病人做扩胸深呼吸和床上体操,有效的咳嗽和排痰。在病人回病房过程中用中单托住骨盆整体搬运,避免用力向前方托抬患肢髋关节,造成髋脱位。翻身时患肢在上,避免术侧髋关节置于伸直外旋位,尽量伸髋。

5、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对于牵引病人应注意观察并预防足下垂、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便秘、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1)足下垂:下肢水平牵引时,距小腿关节呈自然足下垂位,腓总神经位置较浅,容易受压,加之关节不活动,会发生跟腱挛缩和足下垂。因此,下肢水平牵引时,应用足底托板将距小腿关节置于功能位,并在膝外侧垫棉垫,防止压迫腓总神经。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医护人员可指导病人定时做距小腿关节活动,做好足下垂的预防。

(2)压疮:由于持续牵引和长期卧床,骨隆突部位易受压形成压疮。因此,应用棉垫、软枕、棉圈、气垫等对骨隆突部位加以保护,并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平整和干燥。

(3)坠积性肺炎:病人尤其是抵抗力差的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头低脚高位,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因此,在保持有效牵引的条件下,应指导病人每日定时利用牵引架上拉手抬起上身,并协助病人每日定时变换,积极做深呼吸运动及有效咳嗽,以利肺部扩张。

(4)便秘:病人由于长期卧床及水分摄入不足,容易引起便秘。因此,要鼓励病人多喝水,进食含高纤维食物,并且坚持每天做腹部按摩,刺激肠蠕动。如发生便秘,要给病人适当服用缓泻剂。

(5)血栓性静脉炎:指导病人进行有规律的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各关节的全范围活动。

6、出院指导

出院前教会老人及家属自行康复护理的有关内容,继续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及强度,根据肌力的恢复和骨折的愈合情况决定运动量和负重时间。不盘腿,避免屈髋。出院后要注重合理饮食,保证足够营养以促进骨愈合。

篇5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4-013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nursing effects of clavicle hook plate fixation on patients with distal clavicle fractures. Methods Selected 86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distal clavicle fractures and who were accepted treatment of clavicle hook plate fix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3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the way of coin tossing, with 4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y were treat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whil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s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Results The outcome could indicate that after the looperation the shoulder joint performances of patients in thes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In addition,comparing one month after the operation with three months after oper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shoulder joint performance were evide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differences of the results of two groups ha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Clavicle hook plate fixation; Distal clavicle fracture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锁骨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各个年龄阶段均可能发生,其发病率约占6%。锁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锁骨骨折类型,约占总数的10%[1,2]。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此病。临床研究表明,术后给予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提高手术效果和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分析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本文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经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的86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经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的86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新鲜 NeerⅡ型骨折[3]。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15~59岁,平均(36.44±10.28)岁,受伤部位:右侧30例,左侧13例;受伤原因:交通意外18例,跌倒伤10例,工业伤15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16~60岁,平均(37.12±10.45)岁,受伤部位:右侧28例,左侧15例;受伤原因:交通意外20例,跌倒伤11例,工业伤1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受伤原因等各项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常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提高依从性;病情观察:观察患者患侧肩部是否出现压痛、隆起、肿胀等异常现象,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密切注意皮肤局部反应情况[4];另外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等药物,并注意观察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具体措施为:(1)被动功能锻炼,训练时间为术后第2天至第3周,训练内容按照逐渐增加活动范围的原则,训练目标为避免或减少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粘连。将患侧上臂与胸壁靠近,屈肘90°进行外展、上举动作,每个动作保持10 s,每日两次;另外是进行患肩钟摆样锻炼[5,6]:患者向前弯腰90°,上臂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前后左右摆动,根据病情状况适当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每次20~30摆,每日2~3次;术后第二周和第三周逐渐开展内收、内旋锻炼身体训练:患者用手横过面部去触摸对侧的耳朵开展肩关节内收练习;(2)主动功能锻炼,训练时间为术后第四周至第十周,训练目标主要是逐渐提高三角肌及肩袖肌力。首先是前屈锻炼,保持仰卧,采用健侧前臂将患侧前臂向上托起一直到超过头顶并缓慢放下,10 s后重复进行,反复三次;其次是站立位前屈上举[7,8]:采用用健侧手指与患侧手指交叉向上举过头顶,间隔10 s后重复进行,反复3~4次;最后是开展增加内外旋范围锻炼:将患侧手放在背后,用健侧手握住患侧手去触摸对侧肩胛骨;在行主动锻炼前先热敷肩关节 20 min,其目的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避免或减轻锻炼时疼痛,注意锻炼过程中每次最大活动范围为僵硬终点的起始处,而非终点。内旋活动是康复训练中难度比较大的项目,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积极鼓励患者持之以恒;(3)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和力量,该项训练为术后第3个月,训练目的是提高肩关节活动范围和力量。具体方法有以下3种:①利用相关器械开展练习,如通过滑轮练习,可以进行肩关节上举、内旋以及外展动作,训练过程中将双手放在胸前并将滑轮的把柄握住,然后利用健侧拉滑轮锻炼肩关节上举运动。其次是将双手放在背后,握住滑轮把柄,并利用健侧拉把柄锻炼肩关节内旋运动[9,10]。另外是通过木棍或体操做上举、外展、前屈、后伸运动;②主动练习内旋运动:将患侧手放在背后,用健侧手将患侧手握住并向上触摸对侧肩胛骨。其次是练习外旋运动:利用患侧手横过面部去触摸对侧耳朵、肩部,以此将粘连拉开,最终促进内收肌等肌肉的功能改善。③联合运动,主要通过两臂做划船动作或游泳动作等。训练的项目、活动量以及活动强度均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病情状况和体质状况适当调整,以患者耐受为准,确保患者持之以恒地练习。

1.3疗效判定标准

①三组患者治疗结束后,采用数值疼痛评分法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分值从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分值越低治疗效果越明显。②采用ADL功能评定方法对生活能力进行判定,包括对患者日常等生活行为进行评分,每项10分,最后得分61~100分为生活基本自理;得分41~60分为生活需要帮助;得分0~40分为生活严重不能自理。③采用肩关节功能恢复成绩表法,对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肩关节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对比,该成绩表法总分为100分,共由四个维度构成,分别为肩关节活动度、肩部肌肉萎缩度、手部握力及骨折复位情况等,每个维度分别为25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恢复情况越良好。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成绩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术后1 d肩关节成绩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比较,试验组肩关节成绩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锁骨钩钢板固定前后的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1),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经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后疼痛指数均明显下降,试验组下降幅度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01),见表2。

2.3两组患者锁骨钩钢板固定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经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后,对照组生活基本自理27例,试验组35例;对照组生活需要帮助13例,试验组7例;对照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3例,试验组1例;试验组在生活能力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骨折的常用方式,并根据肩关节的解剖特点设计,充分保证了体部与锁骨外侧形态符合度及钢板与骨质良好的贴附作用,并且该治疗方式操作简单易行,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会对关节面造成损伤,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1,12]。而由于病理特殊性,在手术治疗后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对提高手术效果和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后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在术后早期,患者无法下床运动,护理人员可进行被动训练,对韧带和关节进行锻炼,也能避免术后因长期卧床与制动,导致患者产生压疮和肌肉萎缩,发生静脉血栓,影响恢复[13]。在患者可下床、关节能自由活动后,可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训练。先尝试下床,扶着床沿行走,将患侧与健侧手指举过头顶,可反复扭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加快肢体活动能力恢复;在关节能力有好转后,逐渐进行拓展活动范围,从而使患侧得到有效锻炼[3]。荆春霞等[7]通过试验表明,对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篇6

【关键词】 骨折术后;康复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65-01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86例下肢骨折病人,其中男性、53例,女、33例。按骨折类型,有股骨骨折32例、髌骨骨折25例、胫腓骨骨折16例、踝骨骨折13例。均进行康复期健康指导,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2 心理护理

骨折发生后由于疼痛,活动受限,长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容易紧张烦躁,护理人员应该态度和蔼,耐心地与其沟通,向患者讲解骨折的预后转归,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强患者战胜疼痛的自信心。对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工作,使其对病人的思想转变和生活方式有准备、能够细心细致地照顾病人,避免烦燥不安或不耐烦的情绪在病人面前出现。

3 饮食护理

骨折后由于骨折组织的修复是需要合理的营养,应及时给予高热量、以及高蛋白食物。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活血化淤、促进骨折愈合[1]。同时应注意便秘的发生,由于骨折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应指导患者干稀搭配、精细搭配、荤素搭配。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粗纤维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4 并发症合并症的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末梢血运,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伤口渗血,减轻患肢肿胀疼痛。注意观察皮肤温度、感觉运动,注意有无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注意原有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干预,对骨折转归十分关键。

5 功能锻炼的护理

功能锻炼对骨折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及时恰当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肌肉萎缩、滑膜粘连、关节强直,同时功能锻炼对血运有较强的影响,可以舒筋活络,益气活血,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告知注意事项,解除思想顾虑,充分调动能动性,克服疼痛。使其自觉的进行功能锻炼,教会患者做踝关节的背伸,趾屈活动,绷腿动作,教会患者掌握免负重,部分负重,完全负重的锻炼[2]。活动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部分患者结合红外线照射、热水浸浴。低频电疗、磁疗等物理疗法,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锻炼时医护人员结合个人特点制定,肌肉收缩次数、关节屈伸角度、负重时间及强度等具体指标,并要求家属监督。

6 疼痛的护理

加强疼痛的护理,与患者交谈,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正确使用镇痛药物。恰当应用疼痛的心理疗法,可以通过听音乐谈心等方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放松,缓解病人疼痛。疼痛病人一般是夜间疼痛加剧,鼓励病人白天多与家人沟通,应减少白天睡眠的时间,尤其是减少午睡时间,延长夜间睡眠时间[3],增进夜间睡眠质量。

7 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由于骨折病人术后卧床时间长,易发生褥疮,因此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及时采取翻身护理,仔细检查患者是否出现红肿或者颜色的改变,指导家属合理得按摩经常受压部位,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气垫床,及时更换床单,保持床铺清洁,特别是女性患者卧床时间长,小便后要及时清理会阴及骶尾部,保持骶尾部干燥。

8 尿路感染的护理

由于骨折病人长期卧床且病人为了减少陪护的麻烦,饮水量少,容易出现尿路结石及尿路感染,所以针对此保持患者的每日饮水量达到标准,如有留置尿管应保持尿路清洁,进行尿路冲洗,预防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颜淑要.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中国社区医师,2012年第21期279页.

篇7

【关键词】火车创伤;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097-01

我院收治的这些火车创伤致股骨干骨折的病人,对疾病知识缺乏,加之火车撞击力量大,因此骨折同时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出血量大,对创伤恢复具有很大的挑战。分别进行急诊或延期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且手术治疗可带来关节僵硬,肌力减退,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因此对病人施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对下肢功能的恢复起作重要作用。

1 临床资料

2005年8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因火车创伤致股骨干骨折入院的本组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 龄40―72岁,平均58.6岁。其中开放性骨折16例,闭合性骨折2例。骨折部位上段2例,中段11例,下 段3例。合并有其他骨折2例。本组均为火车创伤急诊入院。术前常规对受损骨全长正侧位x线片,以便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情况。

2 康复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火车创伤骨折均为突发事件,瞬间意外改 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下肢骨折导致躯体移动障碍,使患肢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大大降低,加之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影响对治疗、康复的配合及骨折的愈合。我们向患者讲解相关病情、手术 方案以及配合方法,进行康复知识的教育,对康复训练有疑虑的病人,使他们明白,保持肢体于僵硬状态只会加重疼痛,而且肌肉的低氧状态反而会导致肌肉痉挛,对于康复欲望低下者适当强迫锻炼,康复训练由被动逐渐转向主动,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改善其对骨折的认知,增强患者对肢体功能恢复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1.2 术前牵引的护理 本组3例患者行术前骨牵引, 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的1/7。牵引时每日测量下肢长度及牵引力线,以免造成过度牵引和骨端旋转。牵引针眼处滴75%乙醇,2次/d,防止感染。及时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观察项目 包括: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 况、指(趾)活动情况以及患者的叙述,如有无疼痛、麻木的感觉等。如有循环障碍,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处理。

2.1.3 术前康复指导 向患者讲解术前功能锻炼的方法、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 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被动活动髌骨(即左右推动髌骨)防止关节面粘连,练习踝关节背伸和跖屈活动和足部其他小关节活动。向患者讲解术后功 能锻炼的一般程序、锻炼方法以及相关知识,使患者认识到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能积极主动配合,自觉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术后患肢不需任何外固定,置于外展中立位,抬高20---30cm。除严密监测患者神志、体温、呼吸、脉搏、心律、尿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还应重点观察因手术创伤、失血、麻醉等造成的反应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 脂肪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创伤性休克、大出血等。每 30 min监测1次,24 h后改为常规观察,并及时记录。48 h内密切观察患者末梢血运、局部组织肿胀程度、足背动脉搏动强弱及切口敷料渗出液等情况。如患肢出现紫绀、肿胀明显、皮温低、足背动脉减弱或消失,则提示末梢循环不良,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本组未出现末梢循环不良现象。注意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及含钙量多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

2.2.2 患肢早期功能锻炼 (1)术后第一天,待下肢感觉恢复,随着患肢疼痛的减轻,即可进行患肢踝关节的背屈和屈趾活动,上肢做屈伸、外展、击拳及深呼吸运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以主动活动为主。(2)术后2―3 d可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静力性收缩运动。具体做法是嘱患者伸直膝关节,背屈踝关节收紧大腿和小腿的肌肉静止半分钟,再放松肌肉,4―5次/d,5 min/次,以患者不感到腿部疲劳累为原则。(3)3 d后摄x片了解内固定的定位情况,若定位良好,可在床上进行膝关节的被动功能锻炼,膝关节活动最初以练习伸膝为主,逐步练习屈膝。并积极鼓励患者进行仰卧位直腿抬高练习。方法:协助患者抬高患肢10°,然后缓慢放下,从被动到主动逐渐抬高到35°左右,不超过45°,停留3~5s,再缓慢放下,2~3h锻炼1次,5―10 min/次。(4)手术7天后,可在床上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主动屈伸锻炼,动作要轻柔,不可用力过猛过快,幅度由小到大。(5)术后2~3 周患者可下床扶杖行不负重练习,3周后可下床扶杖行部分负重练习,负重强度从 10 kg开始。方法:患足踏于人体秤上加力,测量出10 kg重量所需患肢的负重强度,以此强度 进行患足踏地锻炼,4~10次/d,5~10 min/次,锻炼强度为 每10 d增加5 kg。(6)术后4~8周,待桥梁骨痂形成后可逐步指导负重行走活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避免没有辅助的直腿抬高致股头肌收缩,下床负重时间延长至术后 8 周 。负重强度则应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而定,在早期 骨折愈合迹象出现之前不主张负重,至桥梁骨痂形成后可开 始部分负重,骨折线模糊后可辅助全部负重活动。负重练习 可在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

2.2.4 出院指导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42~58 d,平均46 d。 出院后按康复计划继续进行膝关节屈伸练习、直腿抬高练习及扶杖行部分负重练习,过渡至全部负重活动。每月定期复查,摄x线片,以了解骨折愈合程度,调整负重强度。

3 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效果满意。本组18例患者,除1例合并其他骨折不能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外,其余17例患者术后4个月关节功能均达到正常,未发生继发感染、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及不连等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按马 元璋(1987)评定标准,优16例,良1例,差1例 优良率94.4%。

4 讨论

火车创伤病人年龄偏大,骨折后长期卧床,缺乏功能锻炼,势必造成骨质疏松和骨组织修复能力失常,从而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功能差,甚至出现关节僵硬或挛缩。因此,康复锻炼应越早开始越好,并且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在实施康复锻炼的过程中,患者的主动锻炼和家属的积极参与是患者康复不可忽视的力量。康复训练应因人而异,康复训练的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且不感到疲劳为度。术后过早负重行走是危险的,易发生骨折端成角、畸形或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延缓或影响骨折愈合。

参考文献:

[1 ] 贺爱兰,张明学.实用专科护士丛书骨科分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

[2] 张晓阳.骨科术后康复指南.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97-112

[3] 陈丽艳,庞蔚.粉碎性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的护理60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26

篇8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 老年; 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3-84-02

老年人是骨折的一个高发群体,同一般骨折群体相比,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而加之自身肢体功能的下降,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如术后康复过程中不能坚持功能锻炼,可能遗有肢体功能障碍。近年来,我科对胫骨平台骨折老年病人进行住院期间康复性护理及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病例60例为我科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入院的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男37例,女23例;年龄56~79岁,平均63岁。入院后均行X线及膝关节CT检查。按Schatzker分型标准分型:Ⅱ型14例,Ⅲ型27例,Ⅳ型6例,Ⅵ13例。病人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并排除原有患肢功能障碍者,严重基础疾病影响康复训练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入院宣教,普通护理及骨科常规护理,饮食指导,协助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引流量观察等,治疗组给予康复性护理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2.1 手术前后心理护理 心理干预在老年骨折病人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年人自理能力相对较差,性格独立的老年人常常否认这一点,拒绝别人帮助,在骨折后,常存在悲观心理,甚至拒绝手术或术后康复性训练,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于老年人骨折的特点,骨骼质量下降的原因等进行宣教,使病人心理情绪得到舒缓,充分认识自身骨折的特点及康复训练的意义,积极配合治疗。通过交流和沟通,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心理状态,解除患者恐惧及忧虑心理,将术后康复内容向患者适度地解释和说明,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

1.2.2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手术后第1~7天,患肢中立位,协助患者作患肢踝关节、跖趾关节的被动内、外翻及背伸、跖屈、旋转等动作,每天每个动作120次左右,并鼓励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主动自足进行上述关节运动。

1.2.3 术后中期康复护理 手术后8~21d,在早期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力量训练,即平卧位主动收缩股四头肌,每天120次左右。在训练早期,患者常不由自主的产生膝关节的微动,对于正确的收缩股四头肌的方法给予指导,在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时,可能产生骨折部位疼痛不适,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说明及指导,消除患者认为可能影响骨折愈合的顾虑。

1.2.4 术后晚期康复护理 手术3~4周以后,嘱患者做主动的抬腿训练,辅助患者固定膝关节,以免产生骨折处反常活动,鼓励患者配合康复护理训练,除去石膏外固定后,对患者膝关节局部做按摩护理,促进血液流通,改善局部循环,协助患者做仰卧位主动抬腿、侧卧位外展、膝关节屈伸、内外旋动作。拆除外固定1~2周后,鼓励患者作主动屈伸膝关节、静态负重、原地重心转移及跨步练习。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并限制患者过度活动,告知患者过度屈曲可能造成骨折处的断裂,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的急躁情绪。

1.2.5 出院前做康复性护理指导 患者出院前,详细告知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及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给予说明,6个月后做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1]。

1.2.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完成,采用两组计数资料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术后半年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6.7%,对照组优良率为7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等退行性骨疾病,骨骼质量下降,强度降低,在外力作用下更容易发生骨折,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多数属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后肢体固定时间较长,容易发生膝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影响膝关节功能,老年人优于自体身体条件等限制及心理特点等原因,常不能进行主动功能恢复性训练,而有条件的、尽早的主、被动功能活动是防止骨折后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减退的的有效方法,肌肉的收缩,相邻关节的主动运动,膝关节的伸屈运动均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炎症消退,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老年人心理倔强,对于术后的恢复常有过高的期望值或绝望心理,有的患者拒绝恢复性训练,而有的病人则自行增加训练强度,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2],使老年患者充分认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同时充分了解老年人自身的骨质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性训练,护理人员对其训练方法,强度应进行合理的指导,必要时进行协助,以免过早锻炼引发重大并发症,或过迟训练影响关节的功能恢复,甚至不合理训练引起骨折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本组资料显示,在进行康复性护理的患者,其骨折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康复性护理起到的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积极作用[3],由此可见,对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能起到重要作用,适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运用。

[参考文献]

[1] Lysholm J,Gillquist J. Evaluation of knee ligament surgery result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use of a scoring scale[J]. Am J Sports Med.1982, 10:150-154.

[2] 汪纯洁.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4):2795.

篇9

【关键词】四肢长骨干骨折;内固定;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149-01

四肢长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交通业及工业的发展,我国四肢长骨干骨折的病人越来越多。骨折后易遗留肢体功能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四肢长骨骨折合并相邻血管损伤,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能引起肢体严重供血不足,影响其功能,重者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自2007~2008年,作者对应用手术治疗的32例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精心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7~65岁,平均30.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5例,重物砸伤5例,高处坠落伤2例。股骨干骨折7例,胫腓骨骨折10例,肱骨干骨折7例,尺桡骨骨折8例。开放性骨折15例,闭合性17例。新鲜骨折28例,陈旧骨折迟缓愈合4例。合并伤脑外伤14例,腹部伤5例,胸部损伤4例,髌骨骨折2例。

1.2 手术方法:经手术切开复位28例,闭合复位4例,对于骨不连患者,先切开暴露骨折端,切除断端硬化骨,打通髓腔,复位并植骨,固定钳维持固定后再分别穿入螺钉或钢针,安装外固定支架。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术前为患者更换宽松全棉衣裤进手术室,建立静脉通道,安置合适的,将电刀电极板压在或贴于患者肌肉丰富处,协助医生消毒。同时此类病人多为意外伤害,伤情重,病程长,易产生抑郁甚至绝望心理,多表现为情绪波动大,脾气暴躁,拒绝治疗。对此类病人应注意加强心理护理,多与病人交谈,关心安抚和鼓励病人,同时了解其心理状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可请恢复期病人进行现身说法或让其观看救治成功的图片,使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1.3.2 术中配合:根据手术的需要调节电刀、电凝,备吸引器,电动止血带,驱血带等。股骨手术使用骨折牵引床或普通手术床,胫骨和肱骨手术使用普通手术床。陈旧性骨折和严重的粉碎性骨折病例需植骨的,事先备好骨蜡,做成黄豆粒大小,备用止血。术中每小时观察1次患肢血循情况,注意与健侧对比。若患肢出现皮肤苍白或浅灰色,皮温下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多为动脉栓塞;若出现肢体肿胀,皮肤颜色变为紫红色或暗红色,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多为静脉栓塞。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血管探查手术。

1.3.3 术后护理:术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及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合理搭配一日三餐的主食,多饮水。每天以2000mL为宜,以保持大便通畅。后期可给高钙食品术后严密观察患肢的末梢循环、皮温、感觉、运动等情况尤其是小腿肿胀程度、踝关节伸屈、足背动脉搏动、足趾感觉等,借以了解局部血管和神经功能。患肢应取功能位。为了确保疗效,抗生素必须现配现用,并在规定时间内输完,注意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术后早期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稳定型骨折术后第1天即可开始使用持续被动锻炼机,幅度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不稳定型或粉碎型骨折患者,术后3~4d只能作股四头肌舒缩和踝关节背伸、屈跖及足趾伸屈等静态锻炼,然后根据病情进展再使用CPM机加强锻炼。术后2~12周,患处疼痛消失,逐渐加强患肢邻近关节活动;下肢骨折病人在8周石膏等外固定去除后在拐杖帮助下下地部分负重行走。12周后,骨折临床愈合,逐渐增加下床活动时间和活动量,注意循序渐进,过犹不及。

2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死亡病例。在护理中,根据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伤口感染及术后复发率为判断标准。经过实施整体护理的四肢长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愈合率为96.9%(31/32)。

3 讨论

四肢长骨干骨折是骨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常伴有血管、神经损伤,遗留功能障碍。目前大多数病人入院后行切开或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为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高质量的整体护理对病人接受手术、配合手术、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现在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护理水平的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应运而生。在治疗观念上重视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视有利于恢复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凋整,重视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及人文关怀,使患者得到了从治疗到康复整个过程的护理指导,实现了患者自我保健的愿望,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愈合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四肢长骨干骨折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工作中,首先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和有关顾虑,做好相关的术前准备工作,使之能更好地配合手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早期并发症的发生,适时有效地进行功能康复锻炼,从而促进疾病的全面康复。不过在康复锻炼中,术后早期使用CPM锻炼可减轻病人的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血液淋巴液回流,能有效的预防股四头肌粘连或关节囊的挛缩,避免了膝关节僵硬,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康复。持续运动期间同时注意主动运动,以增强肌肉的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不仅利于伤口愈合,还有助于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因被动运动最终被主动活动所代替。通过本组病例的护理,我们体会到,正确细致的心理护理,严密的术后观察,认真地指导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要领,详细的出院指导,是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恢复关节功能,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裴国献,任高宏.长管状骨骨折治疗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4(1):10-14

[2] 王韬,徐峥宇,顾新丰.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并发脂肪栓塞治疗1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6):1141-1142

[3] 周晓燕.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J].河北医学,2003,9(5):044801

[4] 高玲.多发性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的预见性护理[J].安徽医药,2006,10(7):547

[5] 谢得利.现代康复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75

篇10

关键词:尺桡骨干 双骨折 围手术期 康复护理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201-02

尺桡骨干双骨折在临床最为常见,常由外伤、车祸、暴力等因素所致。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科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28例,并同时加强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患者中,男20例,女8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2岁,右侧20例,左侧8例,全部为新鲜骨折,均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住院时间最长36天,最短14天,平均22天。

2 护理

2.1 饮食

骨折初期全身症状明显期间,供给的食物少含残渣,不食油煎、油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为更好的促进骨折愈合,根据骨折愈合分早、中、晚三个阶段和病情配以适合的饮食。

2.2 术前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作好记录,观察双手活动是否正常、血运及感觉情况。术前采取患肢石膏托外固定可使患肢制动,此时要注意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避免石膏过紧、过松,观察皮肤受压部位,是否有石膏变形、扭曲及断裂现象,防止感染、压疮、前臂间隔综合症的发生。

2.3 术后护理

术后患肢必须保持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进行患肢的主动活动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2.3.1 早期康复护理(术后1--2周内)。术后2周内局部疼痛、肢体肿胀、骨折端不稳定,功能训练的目的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症状,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此期的护理首先是向患者耐心细致地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变被动活动为主动锻炼,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方法,在复位固定麻醉消失后,即鼓励患者以主动活动患肢肌肉为主,在保证局部固定的前提下,活动相应的关节,具体按下列步骤训练:患肢肩关节主动运动(开始阶段可在健手的帮助下进行),患肢前臂肌肉等长收缩练习,患肢各手指运动和用力握拳及张手运动,健肢前臂肌肉运动。每个动作保持10秒重复练习,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注意绝对禁止患肢前臂旋转运动,练习强度以不引起剧烈疼痛和肿胀加重或以患者感觉轻度疲劳为宜。同时责任护士针对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及时获得反馈信息,随时修改计划,使患者能针对自身问题,做到切实有效的功能锻炼。

2.3.2 中期康复护理(术后3--4周)。术后3--4周,此期骨折局部症状基本消退,骨折端基本稳定,骨痂开始生长,康复训练以主动活动为主,锻炼肌肉的舒缩活动和关节活动。指导患者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原则。具体按下列步骤训练:患肢的肘、腕关节渐进增加活动范围的主动--辅助运动;患侧前臂轻柔、缓慢的旋转运动,逐渐进展到患者各关节的用力性抗阻运动,增加患肢肘、腕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及器械辅助运动、患肢的抗阻运动。每个动作保存10秒重复练习,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注意骨折愈合早期或外固定去除后早期阶段禁止强制性被动运动,练习强度控制在不引起患肢疼痛及肿胀加重。

2.3.3 后期康复护理(术后5--6周后)。术后5--6周后,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可去除,此期应抓紧时机进行全面的肌肉关节锻炼和肢体的负重能力练习,做好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指导,定期来院复诊。

3 结果

28例患者中,1例发生感染,1例出现桡神经麻痹,关节粘连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7%。

4 讨论

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不仅使患肢恢复正常外观,更重要的是恢复正常功能。近年来,不少骨科医师只注重手术内固定,忽略了术后的功能锻炼康复,使一些本该获得满意功能恢复效果的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等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并发症的治疗往往时间较长,效果不理想,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不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本护理经验显示,加强综合康复护理,疗效好,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是恢复关节功能所必需的,术后疼痛减轻就应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在可耐受的情况下进行患肢的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在训练时应注意以下的问题: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负责护士在指导训练时要注意观察动作的正确性并及时纠正,避免过早进行负重训练,定期复查X线片,根据骨痂生长情况制定锻炼计划;全身和局部情况兼顾,锻炼患肢的同时应注意全身其他部位的活动,这样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早日康复。总之,尺桡骨干双骨折术后积极进行康复护理,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肢体功能,积极预防并发症,术后只要患者病情及全身状况允许就应尽早开始功能康复训练。同时负责护士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肢体功能还应做出评估及记录,观察康复效果、及时修改,完善康复护理计划。我认为有效的康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