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乐教育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音乐教育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杨青;笛子与交响乐队作品《苍》;调式构成;调的布局;音域;音区;长短结合;现代音乐元素
笛子与交响乐队作品《苍》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杨青①创作的作品,也是近年来涌现的现代竹笛作品之成功典范,由此得到了许多演奏家的青睐,笔者也将此作品作为保留曲目之一在各式的舞台上多次演绎。它的成功来源于其植根于民族音乐的语言;来源于其深邃难寻的意境;来源于作为现代作品的良好可听性;更来源于其传统与现代技法的最佳契合。但作为从事民族音乐演奏的我们来讲,对现代音乐的了解尚知之甚少,试想如对作品没有深入的理解,又何来演绎?如何演绎?因而对于这类作品我们必须秉承悉心钻研的态度,从研究作品入手,深入剖析其现代音乐语言的精妙之所在,以此辅助我们更好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完美的演绎作品。
一、调式构成及调性布局
1.调式构成
作品《苍》的音高材料取材于湖南民谣,因此在调式构成上极具地方特色,它不同于常见的民族调式,而是一种变形的民族调式构成方式。
例1为作品第一乐句的调式音阶,为五声构成的羽调式音阶,整首作品主要以这一音阶为音高材料结构而成,其中的商音及徵音都被升高了小二度。在湖南民间音乐中,存在着一种将徵音升高小二度的羽调式,而作曲家在这里将商音也升高小二度,可理解为在属方向对这一特点的强化。这个“强化”的结果,使调式更具“悲怆、激越”的情感色彩。这一强化,使作品的这个特殊调式与常见的五声音阶相比形成了音级上的变化,由此也带来了相邻音级构成的音程变化。常见五声音阶中相邻音级构成的音程关系只有大二度、小三度,而这一变形羽调式中却包含有四个相邻音级构成的音程,小二度及增二度在常见音阶中是未曾出现的,加之在旋律构成中音程的转位、非相邻音级的连用等因素,由此也使得旋律中的音程内含变得更为丰富,音高材料更为复杂,调式的地方色彩更为浓郁。
2.调的布局
作品《苍》体现了较明确的再现三部的结构原则,因而在调性布局上也以此为划分依据。
表一为按照曲式结构详细列出的调的布局。其特点如下:
1)从整体看:
A部分的结束调为c羽,而B部分的起始调也是c羽,在演奏速度、音乐形象、乐队写法等诸多方面形成对比的关键处调性却完全一致,令人出乎意料。
在A’部分仅出现了一次在c羽调上的旋律呈现,但它并未与A部分的起始调、主要调f羽形成呼应,而是与A部分的结束调吻合,设计也独具匠心。
2)从局部看:
A、B、部分中都有多个调出现,但调之间似乎并无主次关系,很难确定其主调或中心调,这绝非是作曲家的拙笔所致相反却是其精妙之处。也许这正是为了在明确的调性音乐中在一定程度上以特有的方式打破传统音乐的调性束缚、寻找调性的游离感所致,以此也更适于表达《苍》音乐中的混沌与茫然。
另外,A、B、部分中各调的转换也较为自然,相邻调基本都是相差一至两个调号的调,调与调的关系相对较近,转换必然顺畅且浑然一体。但84—119小节间的调的转换有些一反常态,由d羽跳至#c羽再回到d羽,此间相差五个升降记号、关系较远,也许这是将调式音阶中的半音音程材料扩大到调的范畴,以此形成的调性对峙,将其用在华彩前更体现了作曲家的别致追求。
了解了作品的调式构成及调的布局,在演奏作品中我们才能清楚每个音、每个乐句调的归属;清楚不同调旋律间的远近关系,如何顺承、如何对比;清楚建立在调的同异基础上各曲式部分间的音乐关系,以此才能更好的描绘音乐色彩、塑造音乐形象。
二、音域极限拓展及音区的极限调动
1.音域的极限拓展
笛子的常用音域一般在不到两个半八度,以C调笛子为例从筒音g到c3基本已到极限。而这部作品用bB调笛演奏,对笛子的音域做了最大限度的拓展,从最低音f到最高音be3接近三个八度,其间从bb2—be3都为超吹音。(详见例2)
例2 音域说明
上例可见作品在总体音域的拓展及超吹音的运用情况。超吹音的指法并不常用,在气息和嘴的控制上也都要尺度准确,单音的演奏难度即是如此,将其运用在行进的旋律中难度可想而知。
另外,超吹音在作品中的运用除十分普遍的情况外,还有较为集中的运用情况。
例3 选自《苍》81—88小节
例3可见,在8小节的旋律中,大部分音为超吹音,且连续出现、逐渐增多、逐渐加密,演奏难度非同一般。不断上升的旋律运行,苍劲有力,似乎是“苍”的某种音乐表达的生动写照。
对乐器演奏空间的开发是现代音乐作曲家较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作品《苍》中对竹笛音域的拓展、超吹音的运用都为演奏家提出了具有挑战意义的新要求。
2.音区的极限调动:
任何乐器音域内的音高都有其低、中、高,甚至是极高的大致音区划分。优秀的器乐作品会将每件乐器不同音区音的音色特点、音乐表达特质良好的发挥,并将各音区在音乐的局部或整体有序的调动运用,形成色彩的一致或对比,以此完美的表达作品。而“极限调动”是指对音区最大限度、近乎极端的调动,可能在一个短小乐句、甚至是几个音内形成的大跨度音区变化。
作品《苍》对笛子的音区调动就近乎于极限,例3中可见,在81—83短短5拍多的时间里,从低音区的g到极高音区的超吹音d3,音区跨度之大、时间运用之短都可谓是极限调动的典范。
此外,《苍》中还有在音区的调动方面更为极端的运用情况。
例4 选自45小节
例4可见在短短一拍半的时间内,从极高音区的超吹音be3到低音区的c1,跨越了两个多八度,较例3在极限调动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音区的极限调动在现代音乐作品中并不足为奇,而对于管乐演奏则相对较为谨慎。作品《苍》中音区的极限调动对笛子这一传统的民族乐器而言难度极大,气息的调整、音准的把握、声音的统一、音乐的
流畅都需十分讲究,在练习及演奏中需给予格外注意。但如能顺畅完整的演奏,反而会将音乐变得灵动自如,无论对演奏还是对作品本身都不失为亮点所在。
三、具有现代音乐特征的节奏设计
在现代音乐悖离传统、推陈求新的不断衍变过程中,节奏一直是走在前沿的、变化最为显著的重要音乐要素之一。作品《苍》在节奏的运用上体现了现代音乐作品较为常见且十分典型的组织模式。
1.长短结合的节奏组织方式
此处的“长短”是指音符时值的长短,但对于何为长、何为短的界定并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长短结合大致是指现代音乐打破传统较为平稳、中庸的节奏组合,且与其背道而驰所形成的时值相对较长与相对较短的音符组合而成的动静有致的节奏组织方式。
长短结合的节奏组织方式在《苍》中被始终贯穿,甚至连快板乐章也是如此,在节奏的运用方面保持了通篇的一致,一气呵成。好似山歌一般始终萦绕在我们耳边。
例5 选自《苍》52—59小节
(圆圈标注为“长”,括号标注为“短”)
例5可见长音与短小音符形成的音组的有机结合,并始终保持贯穿。
由于节奏中“长”与“短”的节奏分配,根据音乐需要,其所在部分在音乐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就有所差异。例5中的“短”主要起到修饰、润色旋律的作用,而“长”则是作为旋律的骨干音出现,由此可知旋律中各音的所属及其主次关系。这对演奏作品是十分重要的,试想如果不能清楚的把握旋律中各音所处的位置及其主从,旋律表达则会陷入误区,弄巧成拙。为了避免类似疏漏,对于旋律中节奏的理智判断是十分必要的。
2.连音的大量运用
连音的大量运用是现代音乐作品的又一重要节奏因素。它与其余节奏组织方式相结合,使节奏显得更为多变、动荡,目的也是以此打破平稳。作品《苍》中的连音运用十分普遍且种类丰富。
有四分音符三连音这类大时值的连音形式,也有16分音符三连音这类小时值的连音形式。有三连音这类较少音符参与的连音形式,也有五、六连音形式。有作为旋律骨干音出现的形式,也有作为装饰出现的短小形式。
在演奏中首先应保证连音节奏的准确性,这对我们而言本身就是一项难题,尤其是五连音要着重把握。此外,对于连音在旋律中的角色也要加以琢磨,作为骨干音的处理及作为装饰性的处理方式要有所区分并做到恰到好处。类似例5第一小节的有休止符参与的连音更要谨慎演奏。
四、非传统的句法结构
相对中庸的句子长度、相对规整的乐节叠加、相对清晰的句法断点作为传统的句法结构都较为容易判断,以此标准指导我们的演奏似乎并不困难,而现代音乐中绝非如此。作品《苍》在句法结构的界定上可能就较为晦涩。
1.浑然一体的长大乐句
作品起始的第一乐句即是如此,慢速的跨越9个小节的乐句,其间只有一处八分休止符似乎可看做句法的截点,但仔细体会其音高关系及旋律进行后,这一断点却并不成立,因而音乐上的休止并非是旋律及句法的中断,气息的停顿并非是音乐的停顿,类似的旋律处理在演奏中需格外注意。
2.多乐节叠加的乐句
作品27—36小节是一个十小节的长大乐句,其间有多处休止符构成的断点,在对音高关系及旋律构成做过仔细辨别后,有些休止断点在结构上成立而有些则并非成立,因而要把握好音乐的延续与停顿关系,笔者认为将此句处理为2+2+6(包含多处休止停顿的整体次级结构)的句法断点更为妥当。
由此可见,现代音乐作品中旋律句法结构的清晰划分对指导我们的演奏甚为重要。
结 语
《苍》作为现代笛子作品的经典之作一定有其成功的深入原由所在,每当演奏这部作品时它都似乎会给人以新的体会、新的感受,由此也鉴证了作曲家的巧妙构思及现代音乐的博大精深。秉承悉心学习的态度对待每一部作品尤其是现代音乐作品,深入研究作品的方方面面细节,尤其是现代音乐元素,对我们成功演奏一首现代音乐作品尤为重要。在此笔者仅将多年来演奏这部作品的些许心得体会加以总结呈现,望与广大同仁共勉。同时也希望我们的民族音乐能够得到更多优秀作曲家的关注,有了你们悉心的呵护,我们才能不断奋进;有了你们优秀的作品,才会有民乐展望的未来。
篇2
摘要目的:探讨接受式音乐治疗对产妇分娩时焦虑与恐惧心理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试验组产妇由1名经过音乐治疗培训的助产士陪护分娩,同时给予接受式音乐治疗;对照组产妇仅由1名助产士陪护分娩。分别在临产后1 h和第二产程30 min 时进行2次状态焦虑量表(SAI)调查和恐惧评定量表(QRS)评分。结果:第二产程30 min与临产后1 h相比,S-AI调查结果显示:两组产妇的正性情绪评分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升高,但试验组产妇改变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妇的恐惧评分降低而对照组产妇的恐惧评分却升高(P<0.05)。结论:接受式音乐治疗能减轻分娩产妇焦虑和恐惧,有助于产妇顺利分娩。
关键词 音乐治疗;分娩;焦虑;恐惧;产妇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9.074
The impacts of receptive music therapy on the maternal anxiety and fear of childbirth
BAI Man,LI Hai Yan,LIN Zhi Mei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Zhanjiang52400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receptive music therapy on the maternal anxiety and fear of childbirth.
Methods:200 primipara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Experimental group was chaperoned by a midwife for delivery and given receptive music therapy.Control group was only chaperoned by a midwife for delivery.At the first hour in labor and 30 min of the second labor,both groups were administered with State-Anxiety Inventory (SAI) questionnaire and Quail Rating Scale (QRS) score.
Results:Thirty minutes of second labor comparing to the first hour in labor,the results of S-AI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 than control group in the decrease of the positive mood scores and the increase of negative mood (P<0.05),and the QRS scor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decreased while that of control group increased and the two groups had different trends (P<0.05).
Conclusion:Receptive music therapy could reduce the maternal anxiety and fear of childbirth and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ful delivery of lying-in woman.
Key wordsMusic therapy;Childbirth;Anxiety;Fear;Lying-in woman
分娩是产妇生活中一种应激反应,伴随着一系列的身心不适,并且承担着异常分娩的风险。产妇心理可能出现困扰,产生负性情绪,如紧张、焦虑、恐惧等。52%初产妇存在焦虑或明显焦虑[1],5.5%~10%的产妇存在比较严重的分娩恐惧[2]。音乐治疗是科学且系统地运用音乐的特性,通过音乐的特质对人的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并通过和谐的节奏刺激身体神经、肌肉,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使患者在医疗过程中身心改变的一种治疗方式[3]。接受式音乐治疗是最常用的一种音乐治疗方式,是通过聆听音乐的过程达到治疗的目的[4]。有研究表明,音乐治疗能减轻分娩疼痛[5],提高自然分娩率[6]。本研究根据音乐治疗的特性,将音乐治疗应用于分娩中,结果发现,音乐治疗能减轻产妇的焦虑和恐惧,有助于产妇顺利分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在我科门诊产前检查的初产妇200例,年龄22~30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孕周38~41周,产科评估可经阴道试产的产妇。排除高危妊娠,胎膜早破者。产妇均自愿接受并配合问卷调查。随机将200例产妇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及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宫口扩张3 cm后,由1名经过音乐治疗培训的助产士开始陪护分娩,产妇则从临产后1 h开始至第二产程结束全程播放音乐。助产士首先向产妇告知音乐治疗目的,并了解产妇的音乐史,评估产妇音乐欣赏水平,个人喜好。选择产妇熟悉的曲目。同时助产士与产妇一起讨论音乐治疗介入分娩的意义。在产程不同时期播放不同的音乐并采用不同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3个时期:
1.2.1潜伏期采用音乐意象想象方法,播放节奏缓慢而韵律安祥,旋律柔美的乐曲,达到镇静、催眠的效果,如《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并给予音乐意象想象引导词。如《春江花月夜》意象想象引导词:请你想象自已在月亮悬挂天空的夜晚,流连于美丽的江边,空气清新,烟雾缭绕,你正在穿越翠绿的草地,感到无比安祥。
1.2.2活跃期采用音乐意象想象与音乐同步相结合方法。播放旋律悠扬,婉转,节奏平稳,气势宽广,感情丰富,抒情的4/4拍子乐曲。首先,播放4/4拍子,中速的乐曲,如《春光美》,音乐意象想象引导词:春天生机勃勃,我和朋友徜徉在百花盛开的花园中,春风吹拂,和喣的阳光照耀万物,我们陶醉于春天的好时光中,叙说着春天的故事。然后,播放4/4拍子慢速的乐曲,如《涛声依旧》,意象引导词:海上灯火忽明忽暗,客船缓缓驶离码头,气笛长鸣,波浪轻柔拍打着海岸,我即将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
1.2.3第二产程采用音乐意象想象与音乐同步相结合方法。播放耳熟能详,简单,旋律流畅,欢快的二拍子乐曲,如《喜洋洋》《步步高》,并配合播放中速,节奏鲜明、规整,曲调豪迈,鼓舞斗志的进行曲,如《运动员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
1.3评价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分量表之一的状态焦虑量表(SAI)[7]和恐惧评定量表(QRS),对两组产妇在临产后1 h与第二产程30 min时进行调查。SAI问卷共20个条目,一半为负性情绪条目,一半为正性情绪条目,评分标准为:1~4级评分,1=完全没有,2=有些,3=中等程度,4=非常明显,凡正性评分项目均反序计分。QRS评分标准: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分成5个等级评分:1=无,2=轻微,3=中等,4=严重,5=极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重复测量资料的比较进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产妇SAI评分比较(表1,表2)
2.2两组产妇QRS评分比较(表3)
3讨论
3.1音乐治疗介入分娩产妇促进产妇心理健康,减轻产妇焦虑恐惧接受式音乐治疗是聆听音乐及由聆听音乐所引起的各种生理心理体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接受式音乐治疗介入分娩是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聆听音乐采用音乐想象,音乐同步,引导音乐情绪情感体验,生理节奏同步,适应产程各阶段的心理、生理需要,提高安全感、自信心及愉悦感,从而提升产妇的心身舒适,减轻产妇的焦虑与恐惧。接受式音乐治疗是一种自然疗法,无创伤[8],与分娩产妇生理状况相适应,与自然分娩理念相一致。产妇聆听音乐,一方面直接调节产妇的心理,产生正性情绪,放松或兴奋;另一方面以可以通过调节产妇的休息与睡眠、呼吸、心率及内分泌等生理功能,提高运动机能,适应顺利分娩的需要,间接影响产妇的心理状况,达到心理上的舒适与愉悦,提高产妇的满意度。音乐能够影响人的生理活动,特别是情绪活动[9]。在本研究中,经过音乐治疗后,试验组分娩产妇正性情绪的降低或负性情绪的升高均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的恐惧评分与对照组相反,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却呈升高趋势(P<0.05)。
3.2接受式音乐治疗在产程各阶段对心理的影响
3.2.1潜伏期意象想象能使被治疗者自然投入音乐的怀抱中,意象可以引起和调节情绪[10]。让产妇聆听镇静,催眠,节奏缓慢、婉转,韵律安祥,旋律优美的乐曲,配合意象想象引导词,引导产妇勾画出一幅平和,相对静止景象,减轻产妇的焦虑与恐惧。舒缓的音乐使产妇心率减慢,肌肉放松,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分泌,肾上腺素分泌明显下降,内啡肽含量上升,可降低痛感,分娩时音乐干预可减轻产妇由于产房环境陌生及疼痛诱发的焦虑与恐惧[11-12]。
3.2.2活跃期采用音乐意象与音乐同步相结合方法。音乐的基本节拍与人体心跳节律相呼应。呼吸与脉搏的跳动很容易受到音乐的影响[13]。音乐同步即首先播放与产妇生理状态同步的音乐,让产妇生理节奏与音乐产生共鸣,然后逐渐改变音乐,将产妇生理状态向预期方向引导,达到减轻焦虑与恐惧目的。开始让产妇聆听曲调委婉,流畅,优美,气势宽广,抒情,慢板,稳健,宁静的4/4拍子乐曲,产妇在意象引导词的作用下,产生丰富联想,美好的大自然或故事情景。利用音乐节奏速度的变换,由中速到慢速的改变,调节产妇心率,呼吸。4/4拍子乐曲中的强、弱、稍强、弱的节拍与宫缩导致的阵发性疼痛,子宫收缩痛的渐强,强,渐弱、无痛的节律相呼应。音乐治疗通过音乐中的音高音强和音色等不同成分对患者生理方面产生影响。音乐的节律与人体内部的紧张与松弛,运动与静止等生理节奏之间存在着相同性[14]。配合意象想象,使产妇与乐曲的情感产生共鸣,产生高峰体验,心情愉悦,减轻产妇的焦虑与恐惧。
3.2.3第二产程采用音乐意象想象与音乐同步相结合的方法,让产妇欣赏节奏明快,简单,旋律流畅,欢乐或者活泼,热情的二拍子乐曲,接着播放中速,二拍子,曲调豪迈,鼓舞斗志进行曲,使产妇精神振奋,激发身心能量,适应分娩使用腹压的需要。采用音乐同步,乐曲速度由快速到中速,调整心率、呼吸,减轻体力消耗。产妇生理节奏与音乐节奏产生共鸣同时,达到产妇情绪与音乐情绪的共鸣。
具有强力的感觉刺激和多重体验,从听觉,视觉及知觉等多层面对情绪发生直接作用[8]。进行曲激发产妇身心能量,提高运动机能,激发产妇产生愉快,自信的心理体验从而减轻焦虑与恐惧情绪。
综上所述,根据音乐治疗的特性,将音乐治疗应用于分娩中,能减轻产妇的焦虑和恐惧,有助于产妇顺利分娩。
参考文献
[1]雷竹君.初产妇产后焦虑原因及护理对策[J].健康之路,2013,12(6):321-322.
[2]Saisto T.Fear of childbirth:A neglected dilemma[J].Obstetrics & Cynecology second,2003,82(3):201-208.
[3]钱虹,李承秋,鲁密.音乐干预用于产妇分娩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1):147-148.
[4]杜青青.近十年来音乐治疗在我国的研究进展[J].人民音乐,2011(1):68-71.
[5]李程,王静,孙艳,等.音乐疗法缓解患者疼痛和焦虑的应用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3):2851-2852.
[6]韩黎萍,贺奏霞,简永莲.音乐干预分娩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0):99-100.
[7]王晓慧,孙家华.现代精神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59-160.
[8]于雪琴.浅谈音乐治疗中的节奏运用和原则[J].现代特殊教育,2009(5):38-39.
[9]武敏.音乐情绪与个体反应对心理治疗的作用[J].音乐创作,2010(4):186-187.
[10]粟红河.音乐意象想象中的心理能量[J].黄河之声,2009(17):104-106.
[11]Smith CA,Levett KM,Collins CT,et al.Relaxation techniques for pain management in labour[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1(12):9514.
[12]Browning CA.Using music during childbirth[J].Birth,2000,27(4):272-276.
[13]李林森,房立岩,孙岚,等.音乐治疗的发展概述[J].时珍国医药,2010,12(21):3324-3326.
[14]何海静.音乐与人体解剖生理关系探讨[J].科技信息,2010(21):150-152.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 素质教育 音乐
音乐作为一种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重要工具,能够在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音乐,特别是伴有音乐的诗,用一种形式特殊、使用便捷的方式实现了社会培养的目的,也被长期地运用到学前教育中来。笔者站在学前音乐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关于学前音乐教育的思考。
一、分析学前音乐教育的地位及作用
学前教育是指对处于学前期。也就是幼儿后期的儿童进行的教育。一般是指对三岁到六岁年龄段的儿童进行教育。而这种教育主要是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只有以艺术教育为主。才能实现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想象意识,在学生的审美中实现对想象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对比,从音乐胎教到幼儿时期的儿歌、摇篮曲,几乎都是与音乐相联系的。在我国的教育中,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在美育教育中占据首位,在表达力量和群众合作形式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更能产生亲和力,更能实现学生的美育教育,因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让学生享受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音乐中的“乐”,不仅体现了乐器、乐曲,更体现了汉语中的快乐中的乐。也就是说。音乐作为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此外,通过音乐教师,学生的听觉器官享受到愉悦的同时。也感知到了音乐的旋律、节奏,进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第二,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音乐作为一种抒发感情的形式。能够引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能够让学生在感知音乐作品中的情感的时候净化内心。享受优美的音乐、和谐的社会、秀丽的自然风光带来的一切美好。第三,让学生的心理结构逐渐健全,让学生的人格得到树立。音乐教育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感知力、理解力、审美力等各种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其心理结构不断取向于健全化方向发展。为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提供了可能。
二、分析促进学前音乐教育发展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幼儿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深入发展,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很多人对学前音乐教育的认识存在着很多误区。有些家长认为,学习音乐目的在于让孩子以后当一名音乐家,这种思想使得两种现象发生:第一种,希望孩子成为音乐家的家长会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中的音乐学习加以干涉,对他们严格要求,要求孩子全面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对于孩子的音乐素养培养却不加以重视。久而久之。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大减。音乐中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进而导致孩子对音乐反感。第二种,希望孩子成为非音乐家的家长会对孩子的学前音乐教育漠不关心。甚至还阻碍孩子将时间花在音乐学习上。久而久之学生的音乐素养就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阻碍。而教师方面。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对于音乐的体验和感知。仅仅通过简单的歌曲学唱来进行学前音乐教育。并在学生唱错的时候给予批评和纠正。这严重磨灭了孩子的音乐兴趣的培养,也达不到音乐素养培养的目的。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家长和教师积极转变对学前音乐教育的观念。要了解学生学习音乐需要遵循的规律,全面掌握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特点,做好试试地引导和教育。让学生不仅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感知音乐感情、旋律,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尊重文化多元性,凸显音乐教育的民族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融合甚至碰撞到一起。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音乐是教育、文化、风俗、政治等的艺术性体现,通过音乐,能够感知到当时当地的文化气息。然而,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说。理解文化的多元性和民族特性。能够更准确地理解音乐中的思想感情和歌词旋律特征。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此。上世纪初的多元音乐教育思想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也越来越深远地影响到各个阶段的音乐教育,多元音乐教育思想认为,世界各个民族的音乐是平等的。都具有本身的文化审美价值。而音乐教育在重视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更应该理解多元化文化。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让儿童树立这种民族文化平等的思想。认真理解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分析民族文化中包含的审美价值。进而为提高儿童的文化素养提供基础。首先,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理解本土民族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可以从民族的特性、文化的特性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进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其次,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尊重各种音乐文化内涵。尊重每一种民族音乐,将它们视为一种具有自身价值的艺术来对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
3.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前教育不断发展
学前音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引导者,其素质的提高对于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前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因此更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启发。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音乐教育。在学前阶段的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教师、教育内容和儿童的互相作用产生的,而教师的行为可以是有计划、有组织、有意识的,但要注意不能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学前音乐教师的角度来说。要实现学前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要具备以下几点素质:第一。教师要具备较强的音乐鉴赏和分析能力。第二,教师要具备较强的音乐表现能力。具有一定的歌唱与乐器演奏能力。第三,教师要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乐理知识、乐器知识、舞蹈知识、音乐作品分析知识、作曲知识等。第四。教师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懂得多媒体的运用、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等。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学前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嫒.浅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和作用[J].科技风,2010,(20).
[2]窦建平.音乐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5).
篇4
一、音乐教育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分析
从整体教育情况来看,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逐渐开始转变传统观念,开始尝试创新性的教育策略。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及个人素质的提升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二者结合运用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一,师生双方对于音乐教育应用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教育方式过于形式化,难以真正实现思想教育和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相关的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发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很少有教育者真正将音乐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在上课过程中,仍旧坚持使用传统说教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教育者所理解的“借助音乐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就是在一些音乐歌唱比赛或是文艺汇演之后,让学生进行思想总结,强化其心理建设。这种形式往往流于表面,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和积极反馈,导致音乐教育的效果难以真正地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其二,教师的音乐素养有限,对于音乐作品的鉴赏和理解能力不足,导致音乐教育难以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近些年来,随着各项政策的全面开放,我国的音乐形式更加多样化,但是由于市场监管机制的不健全,导致音乐作品的质量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部分音乐内容的核心思想价值观念与社会所倡导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明显相悖。这些音乐内容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十分不利。其三,从大学生的个人素养来看,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高速发展和交流的时代,明显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音乐作品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类型,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对于网络音乐的喜爱程度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较少,对于歌曲中的价值观念鉴别能力有限,很容易被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所误导。
二、音乐教育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首先,音乐教育一般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表演能力与音乐鉴赏能力,因此利用音乐教育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个人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品位。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动下,音乐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是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双重的影响,即正确的音乐作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具有阻碍作用。另外,音乐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大学生审美品位及个人素养的形成具有良好的塑造作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不同,音乐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情感与核心内涵并不是以理论的形式出现的,而是通过一种柔和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听者感受到一种思想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正面的情绪。因此,借助音乐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使教育内容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就个体而言,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可以得到不断的洗涤和升华,在思想道德方面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就整体而言,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整个校园形成一种和谐、团结的氛围,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有利。其次,音乐作为一种反映人们现实情感的艺术形式,可以直接体现出创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个人理解和思考。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鉴赏者能够通过个人的理解,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再创造。因此,选择合理的音乐作品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近年来,音乐教育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不同的音乐形式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其以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大学与初高中阶段在学习模式和学习内容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大学阶段专业课程的内容较多,学生的思维很可能会受到某一学科学习性质的限制,在看待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片面性,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有相应的缺失。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平衡大脑的发展,使其逻辑思维能力更加完善,同时音乐作品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反应力、判断力。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选择合理的音乐作品对于人才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至关重要。再次,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载体,具有显著的思想品德塑造及养成的功能。优秀音乐作品往往可以直接体现出演唱者的优秀思想品质和深厚的思想情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这些内容对大学生的行为、思想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借助音乐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达到理论教育所不具备的趣味性和形式上的丰富性,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乐的目的。最后,优秀的音乐作品大多可以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心态,因此对学生的个人情绪和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导向性作用。大学阶段是学生开始逐渐形成独立世界观、对待事物和外界的认知逐渐清晰的阶段,学生所接触到的问题与之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初高中阶段,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大多来自于学习,对于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了解并不深入。但是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开始逐渐独立接触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不仅来自于学习,还来自于人际关系、情感、就业等多个方面。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化解压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优秀音乐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缓解各种压力,使其在优美的旋律中放松身心,感受到生活的希望与美好。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约翰•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等,这些作品不仅有着浓厚的音乐艺术色彩,也可以体现出作曲家的精神面貌。这些积极的情感信息借助于音乐媒介传递给学生,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能够起到独特的治疗作用。因此,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及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音乐教育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为了充分实现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高校领导以及相关的教师、学生要正视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不断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为此,高校应该不断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个人音乐鉴赏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定期进行优秀音乐作品鉴赏交流会,提高以辅导员为主的思政教育主体人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高校有必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次数,将音乐教育进行思想道德培养的理念转化为彻底的实践。另外,教育者需要充分明确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特点,了解其在音乐审美、价值取向方面的特点,选择合理的音乐作品,以提高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在方式上,高校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可以利用的优势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设置明确的教育教学规范,利用教育措施统筹推进大学音乐教育,有效突破现阶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禁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此外,为了实现音乐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高校需要在形式上积极创新,开展形式更加积极、内涵更加向上的音乐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音乐艺术的机会,使其更大程度地受到艺术的熏陶,从而达到教化思想道德品质的作用。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教师可以融入更多的音乐教育内容,如《南泥湾》《我的中国心》等音乐作品,不仅旋律动听、朗朗上口,更蕴含了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个人素养的积累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利用音乐教育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理念下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教学形式,目前在形式和效果方面还亟待提升。但是鉴于音乐作品本身对于学生思想品质的激励、培养、塑造作用,只要教育者多加用心,将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合理的音乐载体相结合,就一定能够发挥出音乐作品教化思想品质的重要作用,全面塑造学生的优良品格,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当代大学生,从而为我国社会全面发展提供真正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芦燕娜.论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5).
[2]袁贲.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韶关学院学报,2014(05).
[3]任晓婷.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14.
[4]朱海瑞.音乐教育在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5(18).
[5]贾婧蓥,许琴,普奕等.试论音乐教育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5(10).
[6]袁美清,何小强.浅谈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1(23).
篇5
【关键词】音乐教育 审美价值
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它特别把音乐的本质与特性,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音乐教育与音乐美学的研究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音乐美学与音乐教育结合而成的音乐美育思想,在我国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的古希腊时期,距今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如今,音乐美学对我国音乐教育而言又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音乐的审美价值上。
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是将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理由。然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音乐学科面临许多自身体系不适应时展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问题中。
1.片面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导致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1]
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以功能论为主,音乐教育也是以功能论为其指导核心。美育长期以来不受人们重视,人文艺术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同时美育与其他课程特别是与德育的关系问题一直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使人们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在这种美学观的影响下,导致音乐课只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价值,特别是对文化课的辅助价值,忽视音乐课程的内在审美价值;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审美体验;忽略音乐教育在培养创造力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学生在音乐方面兴趣爱好、表现力创造力的培养……种种误区必然导致了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音乐课程对其审美性、艺术性的漠视,这种音乐课是极为失败的。
2.违背普通音乐教育的规律,导致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倾向[2]
不顾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音乐审美教育特点,在教学内容、要求及教育形式等方面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化倾向,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形式主义在音乐教育方面最广泛的体现就是其专业化倾向。“形式主义置其他于不顾,只集中在艺术作品的内在素质及其内在的优秀所占的比例上,否定了超艺术的意义和价值的存在,或者至少否定了它们对艺术作品和艺术体验的任何意义有所贡献。” [3]
总体上讲,现行中小学音乐教材,受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相关影响,内容上专业化程度较深,过于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同时,教材编排没有为学生留下思考和创作的空间,这与音乐的创造性特征严重相悖。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教师中心论依旧占主导趋势,音乐课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无法参与到音乐中来;另一方面,过于注重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精英模式的教学方式,无法实现普通音乐课程的自身价值与目标。除了以上问题外,还有基础教育音乐课程评价制度不健全,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家庭音乐教育的脱节,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分离,国外音乐教育理论在我国出现水土不服等等。总之,“音乐教育在表演课方面成绩斐然,而在普通音乐课方面的成绩却少得多,也就不足为怪了。” [4]
针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对音乐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了调整。首先从价值观上对音乐课进行了重新定位,把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价值放在了第一位。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贝雷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
审美“是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物性需要之后向更美的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种涉及着许多高级心理功能的复杂心理状态,而不是一种单一的刺激――反映”[5]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应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音乐教育首先应当是音乐的审美教育,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灌输和技巧的堆砌。很长一段时间中,教育者对音乐教育的理解走入了一个误区,即音乐应当为某种功利服务。审美功能与人对于某种社会需求不同,审美体验总是与现实生活中的功利态度保持一定的距离。[6]如果你在听音乐的时候完全把音乐当做一种非音乐教育(如政治教育之类)来对待,消除了这种距离,那就不是审美。“如果音乐教育要成为审美教育,那必须首先是音乐教育。”[7]雷默指出,音乐教育在之前包括现在都是一种非音乐教育,反音乐教育。教师包括社会都在提倡非音乐体验,在阻止对音乐产生审美体验,在造就非音乐教育的人。“非音乐教育所作的一切就是阻碍音乐教育”。[8]
根据重新定义的音乐价值观,对新大纲中课程目标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具体到实施建议中,大纲指出:
“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通过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像,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9]
综上所述,长期以来我们以科学实践的方式和方法来教授音乐、学习音乐,使音乐偏离了人类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世界。由于受某种思潮的影响我们过分强调了音乐的德育价值,将音乐教育视为促进德育的一种工具。应该说,音乐有德育的功能和作用,但音乐教育的长处在于给人的道德观念以情感上的支持,所以,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而我们的课程改革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才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因此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乃至教学的全部过程都必须体现这种理念。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必须调整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坚持下列音乐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地讲授。还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技能技巧的学习过程应始终贯穿着学生的情感参与,只有这样,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审美价值,成为审美教育。
注释:
[1]《义务教育新课程(音乐科)课程标准及解读》
[2]《义务教育新课程(音乐科)课程标准及解读》
[3]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
[4]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
[5]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
[6] 英国现代美学家爱德华・布洛“心理距离说”
[7]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
[8]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
[9]《义务教育新课程(音乐科)课程标准及解读》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5月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修海林 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8月版。
[5]杜威:《作为体验的艺术》,摩羯图书出版社,1958年版
[6]张前 王次昭《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7]管建华《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心路历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篇6
【关键词】音乐表演;审美能力;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96-02
一、音乐表演中的审美价值
音乐表演中的审美价值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所占比例并不大,而音乐表演本身对整个音乐教育起着一种推动作用,为其带来好的影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同时对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也起到推波助澜作用。音乐表演中的审美价值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它能把人吸引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境界,在这种境界里其旋律、歌词、意境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它尽情挥洒着音乐的美。这种美就建立在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表演能力的基础上,用音乐表演的形式去塑造、美化着这个万千的音乐世界。
不管是民族民间音乐、古典音乐,还是其他音乐形式,在欣赏它的同时,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感动与收获,因为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被这种音乐的特点和音乐表现方式以及表演形式所吸引。只有我们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与审美能力,才能在欣赏这些音乐的时候体现这种特有的审美价值。在高师音乐教育教学中,提高对音乐审美教育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对音乐教育具有深远意义,让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从中更好地接受审美教育,从而促进音乐教育事业向好的方向迈进。
二、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音乐的感知能力。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上,以知觉为反应形式而结合的,并在一定的指导下表现得更加完善、动人。例如,在教唱《彝家爱唱敬老歌》这首带有浓郁的彝族音乐特征的歌曲时,前奏歌词“赛里罗赛里罗赛罗里赛……”,学生一开始只能从表面意思上知道它是采用彝族的音调,作为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去理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以及彝族海菜腔的知识,认识和理解彝族民间音乐,完整地演唱和表演此首歌曲,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间音乐的热情。如果让学生来听一首单纯的抒情歌曲或者钢琴曲,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大部分都处于外在的,常常以自己的真实感觉为标准来理解音乐,从而来辨别自己对音乐的爱好程度,这种感知能力可能只是感性的认识而已,而这种感知能力没有具体的深度,使得对音乐的理解只是一点点浅薄的认识。作为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对音乐的这种单纯理解,理性地引导他们多听、多看、多学,让学生逐渐学会以正确的审美态度来感受音乐,提升对音乐表演的感知能力。
(二)音乐的情感表现力。音乐的情感是伴随着音乐而来的,它是在你听完音乐之后对其发自内心的体会,是一种内心真实的表达,是符合音乐表演的实际需要,不是盲目营造的情感表现。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写的是一名年轻的战士,在严冬守卫祖国边疆的真实事迹,为了抵御寒冷,这名战士想起家乡桃花盛开的美景,同时也感受到自己肩负着保卫祖国的责任。在具体表演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这名战士为祖国奉献的精神,颂扬战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大无畏精神,并号召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我们的家乡,并将这种正能量一直传递下去,只有深刻理解歌曲的真实情感,才可能把歌曲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多数音乐作品都写满了对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能力的同时,应该要求学生提前去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创作背景,让他们明白,苍白的情感表现是无法真正感动自己,更无法感动别人。对于表演者来说,无论是欢快的音乐还是悲伤的音乐,都有助于身心的发展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将审美与情感相结合,音乐作品的表现就会更深刻、更丰富,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气质,从而让情感表现力得到增强。
(三)审美体验与文化修养。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一种对生活体验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修养的体现,都是建立在对音乐作品熟悉的基础上,并掌握了一定的音乐表演技术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丰富音乐作品的内涵和丰富自身的审美体验。因为音乐表演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技巧实现的过程和行为,它的生命在于传达与表现音乐的真实内涵。①一个优秀的表演者,在表演时不仅需要较高的表演技术与技巧,更需要有对音乐作品具备深刻的体验、深刻的思想、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文化修养。有思想性的音乐作品和音乐表演才能流传得更久远,生命力才会更强。歌曲和歌剧一般都是直接表现生活情节和人物形象,和音乐表演的关系比较直接,而在器乐音乐中,一些无标题的音乐作品,虽然并不是直接描写或者描述具体生活或人物形象,但是对这种音乐作品的表演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无标题音乐同样包含着对人类精神内涵和对生活的情感,以及对人物形象的设想,当然,这是需要表演者丰富的生活体验、审美体验和文化修养为基础。
三、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统一与联系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通过音乐教育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的发展,审美意识在音乐教育中得以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审美教育放在音乐教育比较重要的位置,要培养学生在音乐表演中的审美能力,应该把音乐表演作为一门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音乐情感表现力,展现学生内心对音乐作品最真实的热爱和对音乐情感的表达,尽可能地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和师资优势,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改变学生的音乐表演素质,进一步体现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和谐统一。
音乐教育中不仅包含音乐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情趣,更涵盖了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学生对专业音乐知识和音乐表演学习的欲望和追求。审美教育中更是少不了音乐教育思想的灌输,在日常教学中离不开审美意识的建构,它的建构在具体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表演技术技巧的学习中展现,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情趣又在音乐学习中显现,二者相互统一、缺一不可。
审美教育是以音乐教育为基础,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提升,音乐教育和审美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音乐教育中,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音乐教师是践行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核心工程师,对音乐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建构起着推动作用。
音乐表演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音乐教育的行为中得到实施,也展示了审美教育与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但这种实施的力度应该加大,让学生把音乐表演的技术技巧争取在学校的学习中得到积累,这对学生的就业也是一种有力的帮助。因为音乐表演对学生来说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对课堂理论学习和对音乐作品学习的一种提升,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音乐表演学习的认知与理解。音乐表演中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增强了教育者在音乐教育与表演教学的信心,也是教育者对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的一个新认识,把这种新认识作为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新起点,高师音乐教育教学定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罗树仙,罗宇佳.音乐表演者专业素养结构探析[J].民族音乐,2012(1).
参考文献:
[1]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2]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篇7
一、校外音乐教育的功能
一般认为,音乐教育是指学校的音乐教育,不可否认学校音乐教育在整个音乐教育事业中占据着主导性地位,但是依然存在着局限性。音乐教育必须从学校中走出来,面向全社会,尤其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校外音乐教育尤为重要。笔者在下文将对校外音乐教育的功能进行具体阐述:
(一)校外音乐教育是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社会音乐教育,主要指学校以外的文艺单位、团体或个人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有关音乐方面的教育。它是国民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校外音乐教育作为社会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家整体音乐水平的重要支柱,因为它承担着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养的重任。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是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少年儿童处在学习的前期,同时也是音乐学习的敏感期,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接触音乐的,这一时期对于音乐素质和理解力的培养非常关键。
(二)校外音乐教育是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要补充
家庭音乐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子女等进行有关音乐方面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塑造孩子的性格品质起到奠基作用。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对孩子进行音乐普及。但不可否认的是,一般家庭不具有专业的音乐教育素质,无法对孩子进行行之有效的家庭音乐教育。因此,校外音乐教育成为了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要补充。
校外音乐教育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专业的教室和教学器材,并且有能力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各种音乐专项学习,对于增进少年儿童对音乐的兴趣、音乐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音乐潜能的开发都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三)校外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延伸
不可否认,学校音乐教育有专业的教师,系统的教材大纲,通过课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占据主流。但是,校外音乐教育也有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首先,学校音乐教育实施统一管理,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音乐项目,但是校外音乐教育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班。就器乐来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民族乐器如古筝、扬琴、二胡等或者选择西洋乐器如钢琴、小提琴、长笛等,充分尊重了学生个体的意愿。其次,学校音乐教育实行大班授课,教师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但是校外音乐教育大多采取小班授课,教师对于每个学生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第三,校外音乐教育有精力组织大量的音乐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满足少年儿童的表演欲,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总之,校外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延伸,对发掘青少年的音乐潜能、提升音乐素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校外音乐教育的创新改革思考
(一)培养青少年参与意识
传统的校外音乐教育教育模式通常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课堂上很少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安排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缺乏主动的参与意识。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做出适当改变,比如在组织学习新的乐曲或歌曲之前,让学生认真听范唱,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说说从这首乐曲中感受到了什么。也可以教师在简单介绍作品创作的背景后,安排学生根据作品编排舞台剧并表演出来,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举例来说,教师在组织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感受,有的学生感受到莱茵河的静谧;有的学生感受到贝多芬内心的澎湃;还有的学生对美丽的盲姑娘充满同情。不同的观点在课堂中进行交流、碰撞,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
(二)着力开发校外课程资源
校外音乐教育在开发校外课程资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师生的生活经验进入课堂,使教学生活化。例如,传统的音乐教学,如钢琴、小提琴等,都是一对一教授,老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可以尝试利用故事法、创设情景、游戏法、体态律动、表现法、创作法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机会展示自我,老师参与其中,师生一起吹拉弹唱。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音乐潜能的开发。
其次,还可以转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去图书馆收集相关影像资料,收看音乐电影、电视,或者利用网络。通过这些方法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发展青少年音乐思维,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传统音乐教学关注的是传授技能,在对学生知识和技能培养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音乐教育逐渐把培养音乐审美确定为核心内容,而音乐思维对于音乐审美的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利用联想、想象发展音乐思维。例如在学习歌曲《红蜻蜒》时,教师可以先放录音然后再弹唱。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想象夏天的景色,碧绿的田野、绚烂的山花、快乐的小鸟以及飞舞的红蜻蜒,闻到馥郁的花香、听到小鸟的鸣叫,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少年儿童甚至会随着音乐做出红蜻蜒在天空中忽高忽低飞翔的动作等,在歌曲伴奏下边歌边舞。既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又发展了音乐思维,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
篇8
特殊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与特殊教育相互交叉的综合学科,教育对象为特殊儿童,该类特殊儿童通常指智力低下的儿童,目的是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特殊音乐教育是特殊的,对智力低下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培养特殊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激发特殊儿童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直接影响着特殊儿童的多方面能力发展。为了帮助特殊特殊儿童进一步适应社会环境,将流行音乐作为部分教学内容,对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二、流行音乐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推动作用
(一)有助于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改革
对特殊儿童进行特殊音乐教育,体现了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在探索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之路上,我们做出很多的探索与努力,挖掘到流行音乐作为教学内容有助于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改革。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特殊儿童的音乐水平,联系社会实际,大胆的使用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将特殊音乐教育教材更为优化,以教材作为特殊音乐教育的先导,抓住教学改革的关键。流行音乐贴近现实生活的特色,让特殊儿童们的学习兴趣高涨,并更加认真和努力的学习。流行音乐作为教学内容,还处于一个探索的过程,教师们要不断地的探索总结,跟上时代的趋势,不管是多年以前的《十年》、还是近几年火热的《最炫民族风》、《小苹果》,最终目的都是精炼内容,提高特殊儿童的音乐水平。在长期累积和总结后,教师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能够为教学改革提出更多有建设性的建议。
(二)推动特殊音乐教育走向融合化
特殊儿童教育的目标是帮助特殊儿童回归正常生活,因而在特殊儿童的发展趋势便是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指将特殊儿童放入普通学校,与普通儿童接受一样的教育。但是,由于普通学校的教育形式、教学状态与特殊教育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阻碍因素。音乐教育的包容性,是音乐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的条件,也是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一个纽带。在这个纽带下,流行音乐就如同催化剂一般,激发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产生化学反应,达到促进特殊儿童发展的目的。在进行长时间的融合音乐教育后,特殊儿童得到了更过的鼓励,他们也具有更加心理素质也有所完善。
三、流行音乐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特殊儿童适应生活
流行音乐作为众多音乐类型中的一种,深受到大众们的喜爱,特殊儿童也常常对流行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大众选择流行音乐,体现社会中一个整体的价值认同,特殊儿童选择流行音乐更是体现出音乐的趋势化。根据社会学的观点,流行音乐贴近人们的生活,特殊儿童的特殊并不能否认他们属于“人们”的真理。在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背景下,音乐始终都会展现出生活最为实际的一面,能够反映出大众对生活的追求、人生的理想、以及内心的情感世界。我们应该特殊的对待特殊儿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呵护,但我们更应该尊重他们作为社会一员的基本精神享受。流行音乐是实用的,更是他们的精神需要,所以我们应该用流行音乐作为一个特殊音乐教育的突破点,帮助特殊儿童适应现实生活,体会普通生活的精神依托。
(二)浅显易懂,有助于特殊儿童理解
教育只有扎根于现实的生活世界,对生活的意义进行探询,对人生进行有意义的指导,教育才能对每个个体的人生成长起到促进作用。流行音乐贴近于现实生活,是音乐创造者们对生活意义的一种情绪,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慨。在特殊儿童中,很多儿童的理解能力相对较低,难以去理解相对深刻的民族音乐,浅显易懂的流行音乐更加适合他们去学习领会。流行音乐是帮助特殊音乐教育深入特殊儿童生活之中的利器,流行音乐对他们的积极引导,让特殊儿童去理解最为质朴的语言,能够帮助他们丰富语言词汇、扩大知识面,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最终帮助他们学会用普通人的方式去生活与学习,立足于现代社会。
(三)增强特殊儿童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
篇9
在多元文化教育中,音乐被认为较其他教学科目有着特殊的优势。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感性地了解特定民族或特定社会群体的音乐文化,为深入了解、理解这些民族或群体,建立多元文化意识铺垫一定的基础。30多年以来,许多学者和教育实践者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各种试验项目、理论研究和主题讨论持续进行;许多供教学使用的世界音乐资料出版;学校音乐教材中加入了非欧洲地区以及非古典音乐文化内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学校音乐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德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分为以下几个有阶段性特征的时期:
起步阶段――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70年代的德国在文化意识上已经较以往开放许多,人们对非欧洲音乐文化的态度越来越宽容。19世纪末以来形成的“世界音乐”概念甚至出现在音乐教科书中。③作曲家施托克豪森曾在“音乐与教育”期刊发表文章,展示他的“世界音乐观”。施托克豪森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是尽可能多地保护、保持各种各样的音乐形态和风格。他不愿看见这些音乐文化消失或是成为永远的未知。④施托克豪森认为自己的“世界音乐观”既是音乐创作意义上的,又是有教育性的。他的音乐观的确对音乐教育界产生了影响。一些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施托克豪森的影响下,将拯救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视为己任。他们希望所谓“陌生”的音乐对年轻一代不再是陌生的,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刚刚建立起来的对外来文化一丝“崇敬”在大量外来劳工涌入德国时走向了反面。随着外国人的到来,德国人常年“舒适”的社会生活被打破。当德国人意识到,与外国人共处将成为永远,他们对外来文化的好奇、接受便在瞬间转变为敌视。作为社会缩影的中小学,往常的学校生活和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外国学生人数的激增迫使学校对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调整。一方面,学校课程必须照顾到移民学生在新环境中的困难;另一方面,课程变化又引起德国人与外来人的矛盾。 面对这种局面,学校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1.帮助外来学生融入主流社会;2.引导本国学生消除种族歧视,以宽容和积极的心态接受外来民族人群、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这时,帮助本国和外国学生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多元文化教育(interkulurelle Erziehung)便应运而生。
在多元文化教育中,音乐被认为有着独特的优势。从音乐入手,了解他民族的文化比任何说教式的教育来得更为有利。虽然从内容上来看,多元文化音乐与世界音乐并非有本质上的不同,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基于特殊的社会问题,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1970―1979年期间有大量有关非欧洲音乐的文章出现在“音乐与教育” 期刊中⑤;学校音乐课中也逐渐纳入非欧洲音乐的内容。与此同时,当时出版的一些音乐教科书中已经针对德国社会的新群族土耳其人和西班牙人,选编了一些土耳其和西班牙儿童音乐,如:Musik-Primarstufe B(Breckoff 1975)和Dudelsack (Fuchs/ Gundlach 1976)。可以说,这些教科书的出版为后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广泛开展做了积极的准备。⑥
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
80年代中期,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开始进入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教育机构对70年代“同化移民”政策进行了修正。除帮助德国学生认识外来民族文化以外,鼓励外来学生保持其本民族文化确认,也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任务。此时,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认识已不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是越来越多地投入了教学实践。
由于70年代末土耳其学生的人数已近23万,几乎占了外来学生总数的一半,学习土耳其音乐文化成为当时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首要内容。在这段时期,不仅德国音乐家、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都对土耳其音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土耳其本土音乐工作者也利用各种机会在德国介绍自己的音乐文化。这些都为德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贵的材料。⑦
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德国不仅是中小学教师的职责,音乐学家和高等教育工作者从一开始就在其中起着引领作用。特殊音乐教育专家Irmgard Merkt教授从70年代起就投身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她不是坐在大学的研究所里,而是深入中小学课堂开展教学活动。Merkt把教学目的设立在:通过不同民族间的直接“对话”达到相互理解。她根据班级学生的民族属性选择教学音乐,以期帮助不同民族的学生相互了解对方的文化。Irmgard Merkt 在她1983年出版的《“德国―土耳其”音乐教育》一书中提出了Interkulturelle Musikerziehung, 即“文化互动性音乐教育” 的概念,并希望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够对多元文化教育在德国的开展起到示范作用。文化互动音乐教育直接针对外来学生与本国学生混合的班级,批判了以往“同化移民”的教育观点,把教育目的厘定为培养学生对陌生文化的包容和理解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文化互动性音乐教育主张从在校就读的外来学生的家乡文化背景中选取材料,而不是在学生不熟悉的异国文化中猎奇。Irmgard Merkt 还通过对500名学生的调查筛选出学生最为熟悉的歌曲,出版了“Die Welt dreht sich, Ein interkulturelles Liederbuch“ (《环绕地球歌曲集》)。
尽管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做出有益的尝试,但在进一步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又意识到两个很重要的问题:1.这样一种教育不但不足以消除不同民族学生间的文化隔阂,甚至因为教学内容过于粗浅,而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2.外来学生有迫切学习德国文化的愿望和需要。80年代中期以后的多元文化教育改变了以往的思路,不再针对在德国生活的外民族群体,也不再为德国学生接受移民同伴而设立的教育策略,而是以不同民族相互间的宽容,以及民主、平等为原则;以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方针。作为对音乐教学实践的指导,一些专家提出,教学设计首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各民族间的相同性,在此基础上再纳入了解不同民族的相异性的教学内容。这就把教学步骤分为了从认知到文化、再到价值观,层层递进的环节,例如:一些用于教学的歌曲曲目不再以民族、地区分类,而是围绕某一主题,如“四季”、“天气”、“动物”等选编不同民族、地区的歌曲。与歌曲教学相当,有关乐器的知识教学,从比较不同乐器的特点入手⑧,而不是以西方乐器为主。在此基础上,教学内容拓展到了解本民族和外民族创作、表]音乐打交道的方式,以及了解不同音乐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这样的教学不仅是一种认知方式的传授,同时也是对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所应该持有的生活态度的培养。这样的音乐教育是从文化互动性音乐教育转向多民族文化的音乐教育。
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首先是出于社会和政治的需要。到80年代中期,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发现,这样的教育对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开阔音乐[界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春期之前的少年儿童对一切事物都是好奇和无成见的,特别是对旋律、音色和节奏等音乐要素⑨,所以,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响体验、多种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音乐感受能力。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在抽象思维上已有很大发展,了解不同音乐的文化特征,认识和思考社会问题应该成为必须的学习内容⑩。这时的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对许多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有了丰富感性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深入认识不同音乐所产生的文化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对音乐发展的影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则不是空洞的教学,而是在感性基础上的理性提升。
80年代中期以后多元文化教育在德国的展开几乎可以用“浪潮”二字来形容。在这个时期,各大音乐出版社相继出版了辅助教学的歌集、曲集等。音乐教师也更为自觉地发掘各种可能性,扩大教学内容。虽然寄希望于多元文化教育来调和民族间的矛盾有其幼稚之处,但能够在教师和学生中建立多元文化意识,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而后者在今天看来更为重要。
深入实践、反思阶段――90年代以来
从90年代起,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德国进入了更为深入的实践和探索阶段,并从多文化的音乐教育发展成为既多民族文化、又多社会层次的音乐教育。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践对德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英文“Multicultural Education”比德文“Interkultuelle Musikerziehung”具有更宽泛的意义。Multicultrual 不仅指多民族,而且包含了同一民族、地区中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如:大众文化、精英文化、青年文化等。虽然至今“Interkultuelle Musikerzhiehung”这一概念仍被沿用,但已与Multicultnral Education“ 有了相同的内涵。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以后,德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解更为全面,对其意义的认识更为深远。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本是针对社会结构的变化的一种“应激”教育,但由此而引发的对社会和对教育的思考却是具有持久性和普遍性的。归纳起来,以下几点可以说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意义:
1.广泛了解各种音乐风格、形态,建立开放性的文化态度;
2.通过音乐认识、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3.关注大众传媒和网络技术对音乐文化的发展的影响;
4.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和反思能力的个体。
90年代以来,德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更加积极地编辑、出版适用于学校或校外音乐教育的资料。其中包括各民族歌曲集、舞蹈与游戏、诗集、传说与故事以及与其制作等。不同风格、类型的流行音乐也被选入课堂教学{11}。由于这些音乐与西方艺术音乐在其意义、形式方面等都有所不同,德国教育工作者也在教学法上进行了广泛的尝试,并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另一代表性人物Wolfgang Martin Stroh 教授在总结了以往以活动、情景模仿为主的教学基础上,设计了“音乐元素―文化意义―丰富感受和深化知识―练习― 思考”几个由浅而深的教学环节{12}:
1.以单纯的音乐元素为基础进入学习;
2.模仿该音乐(舞蹈)形成或表]的情景,而不是盲目地完成一段音乐;
3.根据补充的信息资料,思考音乐情景中各种角色的特点;
4.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拓展以上学习内容;
5.独立模仿作为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6.在此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并总结学习内容。
Stroh认为这种具普遍意义的、从体验到认知再到思考的过程适用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并且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随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践的深入,德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反思也在不断加强。在肯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意义的同时,一些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一些质疑。有些观点认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成果与预期的目的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对这样一种教育的教学内容筛选和教学方法运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在Peter W. Schatt教授看来,以往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所呈现的多是所谓“陌生”地区的民间歌舞大杂烩,而这种音乐教育根本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理解他民族文化。把音乐作为一种教育工具来使用,是对音乐功能的盲目夸大。人与人之间文化上的了解和沟通不一定通过音乐来进行,许多其他活动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甚至更为有效。事实上,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堂,音乐必然退居次位,以致很难称之为音乐课{13}。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例如,在以巴西文化为主题的音乐课上,狂欢节、足球、咖啡、香蕉和比基尼等许多介绍巴西人生活是教学的中心内容。值得思考的是,这样的教学内容是否应该由音乐课程单独承担?
Beate Forsbach在她对跨学科音乐教学的研究中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列为适应的内容之一。{14}在跨学科的课程中,相关学科可以融合,学生受到的教育是整体的,而不是孤立的。在这样一种综合性的课堂上,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而且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可以得到培养。Forsbach 所提倡的跨学科音乐教学,是把音乐融入其他科目,如:历史、地理、语言类等课程。
不论是批评还是建议,都说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Dorothee Barth尖锐地提出,教育工作者对“文化”这一概念缺乏清楚的认识,是导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能走向聚焦的原因。她认为,“文化”首先是个体民族传统的积累,并由内而外呈现出来的特征。{15}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识,才能理解外民族文化。如果因为学习他民族文化而忽视了本民族文化,教育就不可能取得有效成果。针对有些教育工作者力图通过音乐教育帮助外来学生保持民族确认,Barth指出,寄希望于学校教育来保持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是徒劳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该建立在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基础上,即通过理解不同音乐文化对不同群体的意义,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方式。{16}
由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音响资料,而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够熟悉,难免会选择一些不恰当的资料。这对这一情况,Irmgard Merkt 的看法是:作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有鲜明的、传统的民族特色的音乐,而不应该是文化特征模糊的,经过改编和加工的所谓“世界音乐”。{17}综上所述,90年代以来德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开展趋于理性。归纳起来,以下几个问题是德国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思考:
“文化”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什么音乐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
怎样使学生产生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关注?
怎样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依据又是什么?
怎样筛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
什么样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可以使多元文化教育聚焦并成功走向其根本目标?
结 语
从教育目的来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德国走过了从帮助移民学生融入德国社会、帮助德国学生认识陌生文化、帮助移民学生保留家乡文化确认,到培养具有一定的音乐文化知识,对社会、政治和文化有理解和思考能力的个体的几个主要阶段;从课程内容来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从多元民族音乐教学逐渐走向多民族、多层次的音乐文化教育。音乐教育虽然不能最终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但通过接触各种音乐现象,可以发展学生感受能力,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在此需要补充和说明的是:以西方古典音乐为基础的教学仍在德国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占主要地位,外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占总体教学内容的比例并不大。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面临被同化的危险。学校教育可以对文化意识培养和文化传承起到促进作用。近年来中国教育工作者不断呼吁打破西方音乐体系为核心的音乐教育,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广泛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国家2001年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把“弘扬民族文化”和“理解文化多元”写入“课程基本理念”。在这个课程标准指导下,音乐课程中纳入了包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以及部分国外民间音乐内容。从近10年的教育实践来看,“繁荣”的表面之后,也存在内容杂乱和教学肤浅等问题。作为中小学课程的音乐科目,必须着[于终身教育,以帮助学生构建基础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基本音乐能力为目的。实施教育不仅要靠热情,更要靠理性。德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走过的路程可以对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①Ingrid Gogolin/Maianne Krueger-Potratz,Einfuehrung in die Interkulturelle Paedagogik. Verlag Barbara Budrich,Opladen &Farminton Hills,2006,P27―P28.
②同上,第26页。
③④Wolfgang Martin Stroh,Musik der einen Welt im Unterricht. In:Werner Jank (Hg.):MusikDidaktik. Praxishandbuch für die Sekundarstufe I und II. Cornelsen,Berlin 2005. SeiteP185.
⑤Wolfgang Martin Stroh,″Musik der einen Welt im Unterrich″. In:Werner Jank (Hrsg.),Musik Didaktik,Cornelsen Verlag,Berlin,2005,P186.
⑥⑦⑧Irmgard Merkt?″Interkulturelle Musikerzhiehung″. In″Musik und Unterricht″Lugart Verlag,9/1993.
⑨⑩Irmgard Merkt,″Prinzipien des interkulturellen Musikunterrichts″In:Musik in der Schule 4/2001.
{11}Irmgard Merkt,“Auslaender-und Einwanderungspolitik″. In:Musik in der Schule,Schott Verlag,4/2001.
{12}Wolfang Martin Stroh,Kurzfassung meines Vorgehens im Unterricht(″erweiterter Schnittstellenansatz″). In:http//www.musik-for.uni-oldenburg.de/forschungsprojekte.htm
{13}P.W.Schatt?″Einfuehrung in die Musikpaedagogik″,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Darmstadt,2007. P10.
{14}Beate Forsbach,″Faecheruebergreifender Musikunterricht″,Wissner-Verlag,Augsburg 2008.
{15}Dorothee Barth,Zum Kulturbegriff in der Interkulturelle Musikpaedagogik. In:Niels Knolle (Hrsg.),Kultureller Wandel und Musikpaedagogik,Die Blaue Eule,Essen,2000,P44.
{16}Dorothee Barth,Ethnie, Bildung oder Bedeutung Zum Kulturbegriff in der interkulturellorientierten Musikpaedagogik. Wissner-Verlag,Augsburg 2008,P201-P205.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
以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契机的中国新一轮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强调以关注幼儿的生活,对幼儿充满人文关怀,赋予幼儿教育以生命意义为改革的要旨。《纲要》中艺术领域的教育要求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这就要求幼儿艺术教育要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陈鹤琴先生就提出“使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音乐要与儿童的生活有机地综合在一起,主张要寓音乐教育于儿童生活之中,让儿童生活音乐化。“我们要将音乐的生气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去,使儿童无论在学习、劳动、游戏时,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生活音乐化。”陈鹤琴先生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的理念。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是指要使音乐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意义,把富于音乐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纳入音乐教育活动中,音乐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结合,使音乐教育方式变成幼儿积极参与并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1]幼儿园音乐教育怎样生活化呢?本文将从以下两大方面讨论其实施途径: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教育内容
1.自然生活中的音乐教育内容。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曾说:“天地有大美”,肯定了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大自然给我们人类展示了丰富的审美内容: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山水林泉、风花雾月,鸟语花香等一直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声音是自然美的构成要素之一,它直接涉及自然事物的运动形式,展现为千鸣百啭的美的世界。大自然蕴藏着无数的音乐教育资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蛙鸣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的流淌声、鸟儿的鸣叫声、蝉与猿的叫声;“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归啼”雨点打落的声音…….风声、雨声、雷声、水声、小羊“咩――”、小牛“哞――”、布谷鸟“咕、咕――”、青蛙“呱、呱――”、蜜蜂“嘤嘤嗡嗡――”……这些取之不尽的、不加任何修饰、最最原生态,然而也是最最动听,最最让人着迷的自然声音,都是幼儿乐于学习和模仿的音乐教学内容。此外,大自然还是幼儿制造音乐乐器的发源地:一片树叶放在嘴里,就能吹出出人意外的美妙声音;几颗石子放在瓶子里就变成了能发出“咚咚声”的乐器;两片竹木联在一起就能做成快板…….这些简单的自然资源在幼儿看来不仅是能发出音乐的神奇之物,更是能给幼儿带来无与伦比快乐的源泉,幼儿乐于其中,陶醉于其中,这些远比要他们中规中矩地坐在活动室学习歌唱、打击乐器要快乐得多。教师的重要作用是要引导幼儿在大自然中用心去发现,去聆听,去模仿和学习。
2.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教育内容。音乐来自生活,是将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现象和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除了自然界之外,家庭日常生活中也都充满着各种音响:刷牙的声音,洗脸的声音,擦桌子的声音,洗菜、切菜、炒菜的声音;油炸食品的声音;各种炊具、食具相互碰击的声音;鼓风机、排风扇的声音;夏天席子的声音;整理床铺的声音;风吹动窗帘的声音;轻轻走路、讲话的声音以及家里或在外面听到的各种动物的声音和马路上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这些音乐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环境中,都是幼儿音乐倾听的对象,在这些音响中,有的声音节奏感非常强,是幼儿进行节奏练习的最好资源,老师们应充分挖掘幼儿一日生活中可以利用的音乐教育资源,引导他们仔细聆听,分辨声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及不同的音色等,并进行适当的模仿,丰富幼儿对声音的各种感性经验,培养他们对音乐敏锐的感受和丰富细腻的表达能力。
3.地域文化生活中的音乐教育内容。儿童的生活根植于他所处的文化土壤,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每一个地域所特有的风俗民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人格。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价值和内涵,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获得了对某一民族和地域的文化认同感的文化人、社会人,同时也获得了健康成长的文化根基,使其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能保持自身特色,不被淹没,并在交流对话中能吸收借鉴其他文化,进而不断传承、创新与发展自身文化。”[2]幼儿从小生活在地域文化氛围中,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地域文化环境,开发适合幼儿发展的地域文化音乐特色课程。如长沙蕴含着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民间歌谣艺术资源:有动作游戏歌《牵羊卖羊》、《点点斑斑》,语言游戏歌《麻老倌与麻老娘》、《喜鹊子,倒砌窝》,生活情趣歌《月亮粑粑》、《杨裕兴的面》等。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开发利用这些对幼儿耳熟能详的长沙民间歌谣,一是深受幼儿喜爱,容易为幼儿理解和掌握;二是有助于幼儿民族审美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及民族审美想象和创造力的培养,对传承我国优秀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选择幼儿喜爱的生活化音乐教育组织方式
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具有“前审美”性、假想性、自发性和愉悦性等特点。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幼儿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幼儿喜爱的生活化音乐教育组织方式在这里是指让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以幼儿喜爱的游戏方式存在,是将游戏融入幼儿音乐教育教学中,去除音乐教育中干瘪的,枯燥的、理性的说教,以游戏的方式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这是建立在幼儿爱游戏、好嬉戏的天性需求和发展特点之上的。音乐与游戏,在幼儿生命初期,本是一体的,最初的生命律动蕴含着舞蹈的萌芽,幼儿的音乐创作本就是他们的游戏。因此,幼儿喜爱的生活化音乐教育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猜谜语。猜谜语是幼儿酷爱的智力活动,它可以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谜语本身形象生动,而且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完全符合了幼儿对一切事物都充满新鲜感,好奇心强,以及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心理。很多适合幼儿园孩子的谜语本身就是以诗歌、歌谣或儿歌的形式出现,它节奏感强,如“稀奇,稀奇,真稀奇,鼻子拿来当马骑”、“千根线,万根线,落在水里就不见”等。以猜谜语方式进行教学,幼儿会感觉很新鲜,印象也会十分深刻。幼儿教师应精选一些谜语与音乐结合起来,既可激起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中音、形、意美的感受。例如:在教《小免子乖乖》这首歌时,先可以让小朋友猜猜“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白毛衫,三瓣嘴儿胆子小,青菜萝卜吃个饱”是什么动物,通过谜语激活幼儿脑中对兔子的的形象,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的情景来理解音乐。
2.编故事。幼儿对故事有一种天生的痴迷,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通过故事的情节、人物角色的分配来承载音乐教学内容,便于幼儿理解音乐。如:小班《小鼓》音乐欣赏活动,教师用讲故事的方法,边讲边操作桌面教具,能尽快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另外,也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为音乐编故事,这样激起了孩子们的热情,而他们则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我对音乐的不同理解,会创造出各种奇异的故事,既感受了音乐,又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如大班《梦幻曲》音乐欣赏活动,教师先请幼儿欣赏教师自编的故事《梨子小提琴》……教师随音乐用梦幻般的语音讲述自己事先编好的做梦内容,然后请幼儿随音乐讲述自己的美好的梦等,以引导幼儿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并体会表达的快乐。
3.角色扮演。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角色扮演是幼儿用动作、表情、语调和服饰等扮演自己所熟悉和理解的音乐作品中的形象,在动情的音乐表达中深刻地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学习和提升相应的音乐技能的一种活动方式。在幼儿园音乐教材中,很多歌曲都是以动物、植物、人物等角色为主题的,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作品的形象,我们可以在音乐教学活动设计时加入一些角色扮演,让幼儿体会每个角色的情感,产生对学习歌曲和音乐欣赏的浓厚兴趣。如小班名曲欣赏《四季协奏曲》之《春》,首先故事导入情境创设,接下来进行曲式分析,之后教师拿出一些道具,让幼儿自由分组,分别扮演农夫、小鸟、小鱼、雷电等角色。角色扮演在这一名曲欣赏活动中既能增加幼儿活动的情趣,还能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等。幼儿不仅可以自己扮演,也可以借用木偶、玩具和服饰等来进行角色扮演。
4.“乐”中画。在我们生活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画面”都是音乐的素材,看到了那幅画,会使人联想到可能的声响,幼儿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应充分用这些“画面”来引导幼儿联想音乐,创作音乐。“乐”中画就是让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把头脑中的遐想表现在绘画作品上,以提高幼儿音乐欣赏兴趣和欣赏能力,培养幼儿大胆想象,乐于创造表现,增强幼儿对乐曲的鉴赏力的一种活动方式。如在《森林音乐会》欣赏教学中,先不告诉幼儿欣赏的主题,而是放录音让幼儿大胆想象,然后让幼儿把听到的音乐和想到的东西画出来……以“乐”中画方式能使幼儿把抽象的音乐根据自己的理解转化成具体的形象,为幼儿提供了大胆想象的音乐空间,使幼儿体验到发现多种结果的欣喜和愉悦。
从生命诞生之日起,人就生活在世界上,处在与世界的交往之中,生活历程本身就是生命活动的过程。生命之初,幼儿对追求未知世界的一切充满了激情,对周围声音的敏感是他们音乐的体会。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理念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关注幼儿的生命价值。让音乐教育生活化,让生活化音乐进入幼儿世界,让幼儿享受音乐的无穷乐趣,最终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