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保护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传统自然美学、环境保护论、当代环境美学、自然审美欣赏
自然审美欣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有着悠久而有趣的历史。环境哲学家尤金·哈格洛夫在他关于美国环境信仰与态度的历史性研究中对这段历史做了详细阐述:在过去的三百年中,通过依靠艺术与科学的带动,自然环境的审美之维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公众关注。因此,在哈格洛夫看来,审美欣赏在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对北美洲大多数壮美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存留工作中,审美欣赏就发挥着这样的作用。其他环境哲学家对哈格洛夫的这一评价也表示赞同。例如贝尔德·凯利考特就认为:
当我们面对一个地方,需要决定是对其保存、重建、修缮还是改为它用的时候,评判此地是否具有非凡美感的标准往往会导致做出天壤之别的决策。所以,对有效的保护政策与土地管理工作来说,一个令人信服的自然美学就显得至关重要。
对于环境保护论来说,一个有效的自然审美价值观念非常重要,这种重要性在其他环境思想家那里得到了共鸣与回应。内德·海丁格尔研究了环境美学对环境保护论的意义后总结道:“如果更加重视环境美学,环境伦理学将会获益匪浅。”
一、传统自然美学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自然审美欣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保护论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对自然美学的发展历程做以下简要的回顾梳理。在这个发展历程中,有两个关注传统自然美学与环境保护论之间关系的流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是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一是艺术的形式主义理论。简单回顾大致的历史背景之后,我将依次对这两条发展线索进行反思与省察。
在西方,自然审美欣赏及其在哲学领域的研究在现代社会早期已经呈现繁荣趋势,尤其是在18世纪。18世纪之时,现代西方美学的奠基者们由于受到科学新发展及越来越多的经验主义倾向的影响,开始视自然为审美经验的理想对象,提出并完善了作为审美经验标志的无利害概念。根据一种标准的解释,在整个18世纪的进程中,这一一直延续至今并作为审美评判标准的无利害概念之所以被详尽阐释,是为了区别于日益增长的关联化及概念化的审美欣赏倾向。无利害的概念在18世纪末终于达到了理论发展的完善程度;与此同时,恰当的无利害审美体验不仅被用来区别于个体的、经济的经验,也同样排斥道德伦理的甚至认知性的经验。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对无利害概念进行了经典性阐释,同样认为“自然美具有凌驾于艺术之上的优越性”。
一旦自然被视为审美经验的理想对象,自然审美经验就以无利害概念为基础而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模式。首先是传统的优美,这一理念在欧洲传统风格的景观与园林中很容易找到。其次是崇高概念。在崇高的体验中,来自自然的威胁越多,例如山峰及荒野,就越能够被审美主体以无利害的视角审美地欣赏,而非简单地被主体惧怕或轻视。然而,对于自然欣赏来说,第三个模式即如画性的景观欣赏传统较之优美和崇高更为重要,正是无利害的概念为其发展扫清了障碍。如画性历史研究的专家约翰·康荣如此概括三者之间的区别:优美的形式倾向于小巧和平滑,变化极为巧妙而细微,在色彩上精致而美丽;崇高的形式与之相反,是有力的、巨大的、紧张甚至令人恐惧且“不清晰”的;而如画性典型地处于崇高与优美之间,它所描绘的对象“复杂而古怪、多变而不规则、丰富而有力、富于生机活力”。
(一)传统自然美学: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
正如康荣所指出的那样,如画性处于优美与崇高之间,因此在这三个模式中,如画性取得的成就是最卓越的。用康荣的话来说,它具有“复杂而古怪、多变而不规则、丰富而有力、富于生机活力“的巾问特征,所有这些特征看上去都恰当地契合了自然。此外,如画性的理念也植根于18世纪早期部分美学家的理论之中,他们认为,虽然自然是审美体验最恰当和重要的对象,但只有当所谓“大自然的作品”接近艺术品的时候,才更具有吸引力。的确,从字面上看,“如画性”意谓“像画一样”,因而,如画性的理念就促成了这样一种审美欣赏模式,即主体通过将自然分解成一幅幅的画卷、景致来欣赏、体验自然。这些风景是从主体的视角和位置出发并为满足主体欣赏的目的而生成的,体现的是艺术——尤其是风景画——所阐明的审美理想。这些审美理想起初出现在17世纪艺术家如克劳德·洛兰、塞尔维特·罗萨等人的作品中,后来在画家保罗·珊德拜的作品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表现。所以,尽管无利害概念将自然从主体剥离并使之客观化,但现在,如画性又重新使之穿上了主观的和艺术化的外衣,比如:潺潺流淌的小河穿过拱形桥,悬崖峭壁上伫立着破壁残垣的古老城堡。
18世纪后期,对自然的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达到鼎盛,它在威廉·吉尔平、尤维达尔·普赖斯及理查德·佩恩·奈特等人的作品中尤为流行,例如吉尔平著名的《三论:论如画性之美,论如画性旅行,论素描一样的景观》,又如普赖斯的《论如画性》及奈特用于阐述如画性的诗歌《风景》。那时候,在这些经典著作的影响下,如画性的理念为英国游客提供了一种主流审美理想,在湖区、苏格兰高地甚至是阿尔卑斯山等景点探求如画性的景观。此外,18世纪末期以后,如画性的理念又延续至19世纪,深刻地影响了自然审美欣赏。在北美,这一理念就激发了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及亨利·戴维·梭罗等人的创作灵感。如画性的理念所支配的审美体验模式也影响到了当时美国的风景画创作,例如托马斯·科尔及他的学生弗雷德里克·丘奇等人。至20世纪,如画性传统的影响在自然绘画及摄影作品中更是随处可见。此外,如画性传统在整个20世纪都持久地占据自然审美欣赏方式的主流地位。的确,这一审美欣赏模式一般均与日常旅游业活动相关联,在旅行手册、台历照片尤其是明信片的图片中,均可见到使用如画性的理念来审视和欣赏自然世界的做法。
(二)传统自然美学:艺术的形式主义理论
20世纪早期,正当如画性的理念持续统治自然审美欣赏模式之时,另外一种相关但不相同的自然欣赏模式在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理论的驱动下产生了。这就是艺术的形式主义理论,它由英国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莱及极富盛名的克莱夫·贝尔界定并发展起来。据贝尔的阐述,形式主义基本上就是一种关乎艺术化自然的理论。他认为,使得一个客体成为艺术作品的原因是此物的内在属性,是一个对线条、形状及色彩的动态融合,因而,艺术的审美欣赏就被限制在对其形式结构的欣赏上,这就是他所说的著名的“有意味的形式”。他的一段名言如下:
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我们需要随身携带的不是别的,仅仅是对形式与色彩的感觉……我们不需要从生活中得到任何东西:不需要关乎生活的一切知识及事务,不需要熟悉对于生活的情感……一件艺术作品中的再现性因素或许有害,或许无害;通常情况下,它与生活是毫不相关的。
贝尔大概是形式美最狂热的鼓吹者,他视形式美为审美体验最恰当与唯一的焦点,并认为这类美主要存在于艺术作品有意味的形式之中。然而,根据形式主义理论,审美欣赏一般被理解为对任何独立欣赏对象形式结构的沉思。所以,即便是将审美兴趣几乎全部倾注于艺术之上的贝尔,也认为当景观被当作“一种纯粹的线条与色彩形式组合”来体验时就具有了审美价值。他如此表述这个论断:
我想像,我们所有人都会不时地将物质客体看作一种纯粹的形式……我们用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有谁在他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将景观视为一种纯粹的形式呢?哪怕仅仅有一次这样的体验:不把景观视为田野和棉花地,而是感受景观的线条和色彩……有意而自觉地将其视为线条与色彩的融合体。
贝尔认为,我们应当“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审视景观。与如画性的景观欣赏传统相似,贝尔提出要像欣赏画中的景观一样欣赏风景;但是,这种风景画与如画性传统所推崇的绘画作品并不完全是一类。不难看出,贝尔的观点与同时代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例如保罗·塞尚——显然是贝尔最喜爱的画家——塞尚许多以圣维克多山为主题的绘画作品,都是形式主义地对待景观的经典代表,把自然再现为一系列形状、线条和色彩。纵观20世纪前半叶,众多艺术家与绘画流派都以不同方式发展了这一景观欣赏的形式主义传统。例如,美国艺术家乔治娅·欧姬芙就以其对山地景观流动而注重形式的描绘闻名;此外,加拿大七人画社的成员们虽然名气较小,但也致力于景观的形式主义画风创作,例如弗雷德里克,瓦尔利、弗兰克林·卡迈克尔及劳伦·哈里斯等。形式主义对美国自然摄影创作也有极大影响,著名的有爱德华,怀斯坦那形式格调鲜明的黑白色调作品,尤为著名的还有安塞尔·亚当斯。
虽然形式主义与如画性传统侧重强调不同的方面,并且以不同的艺术流派作为各自的模型,但它们在自然审美欣赏的总体方法上仍然有很多相同之处,因而可以共同组成所谓的传统自然美学。传统自然美学的总体方法将如画性审美欣赏的特征融合在一起,同时又鲜明地突出了形式主义所推崇的线条、形状与色彩等形式要素。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自然美学可以说是如画性与形式主义的双重传统。在关于审美欣赏的流行观点中,这一传统突显并强调了这样一种审美倾向,即具有如画特质的景观更能打动人心、给人以震撼。例如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其粗糙的山体与清澈的水流相伴相生,虽对比强烈,却也互为补充。安塞尔·亚当斯的著名摄影作品《提顿人的斯内克河》(1942)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紧紧抓住形式的、如画性的美,体现了作为如画性与形式主义双重传统的传统自然审美理想。
直到上世纪中期,传统自然美学在自然审美欣赏、环境思想与活动的主流发展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才被清楚地认识。最经典的例证是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作品。在《沙乡年鉴》(1949)与《环河》(1952)这两部著作中,利奥波德表达了他对自然审美欣赏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其基本观念继续影响着我们对于审美欣赏与环境保护论之间关系的理解。但是,虽然利奥波德承认了传统自然美学的重要性,他仍然对其在塑造所谓“乡村趣味”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表示担心:
个体对戏剧或油画等诸多艺术门类的审美能力是有多样性差异的,而乡村趣味同样显示了这样一种多样性。有一些人(大多数人)自愿成群结队地来到“风景绝佳”的旅游胜地,在与瀑布、悬崖、湖泊的组合画卷中发现山脉的雄伟;与这一审美体验相比,堪萨斯的平原景观确实显得很沉闷无趣。
利奥波德对传统自然美学所持的保留态度具有开创意义,下一节我将仔细考察分析它之后所有对此问题表示关注的观点。然而,抛开他的保留态度姑且不论,传统自然美学在北美环境保护论中占据的主角地位是不容怀疑的。环境哲学家贝尔德·凯利考特认为,在考虑环境保护时,“美”比“责任”更具有深远的影响:
自然审美评价已经对美国环境保护政策与管理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极大差异。我们之所以将国内部分地区保留起来作为国家的、州属的及郡县的公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认为它们是美的。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的竞技场上,自然美学的确比环境伦理学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越来越多的环境保护与管理决策被审美价值而不是被伦理价值所推动,被“美”而不是被“责任”所驱动。
二、问题所在
从上文引用的凯利考特的观点可以清楚看到,传统自然美学在北美洲环境保护论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北美洲丰富的国家及地区公园遗产与保护区之所以得到存留与保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地区看上去是美的,而这一现象无疑受到了传统自然美学审美欣赏立场和方法的影响。在世界其他地I)(也有许多类似现象。正如上文所总结的,起初传统自然美学与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紧密相连,之后在形式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得到扩展与补充。这两条自然审美欣赏的途径均对环境保护与保存产生过巨大影响。然而,近些年来自然美学与环境保护论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有点消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然环境保护与存留感兴趣,但是,他们并没有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发现相关理论资源,足以支持使他们形成一套更加完备的环境保护议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传统自然美学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环境保护论者究竟发现了这一自然审美欣赏模式有什么错误?
(一)问题一:传统自然美学的不足
在当代环境保护论看来,传统自然美学存在五点不足。简单来看,传统自然美学因存在以下五个问题而受到批评,分别是:人类中心主义、风景迷恋、肤浅、主观、道德缺失。下面我将对这五点不足依次进行讨论,通过引用最近详细阐述这些不足之处的理论观点,找出并强调这五个问题的重要性。
1 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传统自然美学具有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倾向的指控,直接而干脆地来自于众多评论家对其如画性自然景观审美传统的批判。当然,我们无法否认,所有的审美欣赏都是、并且一定是从审美欣赏的主体即人的观点与视角出发的,因此,这样的指控有一定道理。但是,这种直接针对传统自然美学的批判与一种特殊的自然观念以及我们与它的关系相关,这种观念隐含在传统自然美学之中,特别是隐含在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理论中。这种观念部分地包含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即认为自然的存在基本上就是为了取悦人类。例如,景观地理学家罗纳德·里斯这样认为:
由于如画性意味着自然的存在就是为了取悦并服务于人类的,所以这很轻易地就确证了我们对它的人类中心主义指控,我们的伦理学(如果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我们对于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话)已经落后于我们的美学了。当我们忽略并肆意破坏自己当地的各种环境而崇拜阿尔卑斯山脉和落基山脉的景致时,不得不说我们犯了一个不幸的错误。
2 风景迷恋。虽然传统自然美学与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以风景为中心是毫无疑问的。但第二项批判认为,传统自然美学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焦点而走向了对风景的迷恋。虽然传统自然美学认为风景中存在大量审美价值,但当这项指控变成对风景的迷恋之时,事实就变成了传统自然美学将其他风景特征较少的环境踢出了审美欣赏的范围。这一问题针对那些可能具有生态价值的环境而言是非常恰当的,而对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风景景观,例如大草原、荒野及沼泽,就不太适用了。正如环境美学家斋藤百合子在其论文《非风景化自然的美学》中指出的那样,事实是此类环境被认为是“缺少审美价值”的:
如画性……的自然欣赏模式……一直以来都鼓励我们去寻找并主要欣赏环境中那些从“风景”意义上来看有趣而美丽的部分。结果是,那些缺乏画面效果、不能引起欣赏者兴奋或愉悦心情的环境(即那些没有资格出现在一幅图画中的景观)就被认为是缺少审美价值的。
3 肤浅与琐碎。第三个批判认为传统自然美学通常是肤浅与轻浮的,这或许是五项指控中最严重的一个,而且,它同时针对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与形式主义。这项批评的核心在于,传统自然美学依赖于各种艺术模型,它并没有把自然当作自然来看待,没有尊重自然的本真面目。正如凯利考特所说:
一直以来,本质上依照吉尔平、普赖斯及他们同时代的人所确立的18世纪审美趣味标准,我们都以崇拜并保护“景观”、“风景”及“景致”为主。我们对自然美的审美趣味……持续集中在客体的视觉与形式属性上。西方对自然美的欣赏……衍生自艺术。所以,流行的自然审美不是自发自觉的:它并不是从自然本身衍生而来;它并不直接地指向自然本身意义上的自然,所以它是肤浅而自恋的。一言以蔽之,传统自然美学是琐碎的。
4 主观性。认为传统自然美学是主观的这一批评典型地来源于环境保护思想与行动,虽然它或许更多地是在批评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所存在的不足,而不是形式主义艺术理论。假如这项指控成立,问题就在于,如果传统自然美学对自然审美价值仅仅产生主观判断,那么,对于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目标诸如环境保护与保存来说,审美价值就几乎没有任何用处了。假如传统自然美学仅仅是主观的,那些制定环境评估决策的人或许就不会心甘情愿地了解审美价值的相关性与重要性,而是认为它要么是单纯基于一时兴起的主观兴致,要么仅仅是相对的、短暂的、糊涂不明的文化或艺术理想。环境哲学家詹娜-托普森对这一问题表示了担忧:
假如自然中的美……仅仅存在于观赏者的眼中,那么审美判断中就不会出现其他道德伦理责任感。一个仅仅关乎个人与主观的价值判断不能帮助我们证明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去欣赏事物,或者至少应该学会明确这个事物是否应该得到保护与存留。
5 道德缺失。针对传统自然美学的最后一项指控是认为它在道德伦理上是空虚的,这一批评对令人信服而行之有效的环境思想与行动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环境保护论者希望自然审美欣赏能在保护、维持生态友好而健康的环境这一层面上与伦理责任保持一致。但是,无论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所崇尚的风景,还是形式主义理论所偏爱的线条、形状和色彩,似乎都不能给予伦理判断以任何支持。假如传统自然美学没有任何伦理的介入,那么,它就是道德中立的;从根本上讲,某些环境哲学家将传统自然美学作为“美”与“责任”之间连接的纽带这一事实也就不成立了。正如上文已经提到的,景观地理学家罗纳德-里斯就主张这样的观点:
我们的伦理学(如果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我们对于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话)已经落后于我们的美学了。当我们忽略并肆意破坏自己当地的各种环境而崇拜阿尔卑斯山脉和落基山脉的景致时,不得不说我们犯了一个不幸的错误。
景观历史学家马尔科姆·安德鲁斯赞同如画性传统中存在基本道德缺失问题的观点。他声称:“问题是,如画性发展到它的后期,将其对视觉欣赏的强调发展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直接导致了对欣赏者道德反应的压抑。”
(二)问题二:环境保护论的要求
从现代环境保护论的观点来看,传统自然美学至少存在五个主要的欠缺,即认为它是人类中心主义的、风景迷恋的、肤浅的、主观的、道德缺失的。既然环境保护论者指出了这五项不足,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对于构建一个恰当的自然审美欣赏模式这一课题,环境保护论的要求可能是什么?
找寻环境保护论对构建一个完善的自然美学所提出的要求有一条捷径,那就是,针对它对传统自然美学影响下个体在环境保护等问题上体现出来的五方面不足来一一对应。这些批评或许正是与解决方法(或者叫解毒剂也不为过)成对出现的。基于传统自然美学的上述不足,环境保护论对其审美欣赏的方式提出了五项要求,即自然美学应该是非中心的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关注环境的而非风景迷恋的,严肃认真的而非肤浅轻浮的,客观的而非主观的,关涉道德的而非道德缺失的。就像上文中我一一分析了传统自然美学所存在的不足一样,下面我也将简明地一一探讨这五项要求,通过引用环境保护论者的理论观点来突出强调它们的重要意义。
1 非中心主义。对传统自然美学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这一项指控包含了如下一个基本观念,即认为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就像上文所分析的那样,一般来说审美体验都不可能不来自一个人类个体欣赏者的视角。然而,就像某些理论家所提议的那样,欣赏者可以从自己独特的视角移开至一个“不来自于任何地方”的视角,从而脱离人类中心主义,产生一种不以人类为中心的审美体验。为了获得一个完善的自然审美欣赏,欣赏主体必须抛弃任何一种特殊的立场与视角,无论是来自人类的还是其他方面的,努力去获取这种语境下的审美体验。但至于究竟如何从这样一个完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去欣赏,却又是模糊不清而难以阐述的。即便如此,环境保护论者还是坚持不懈地建构这样一种非人类中心的自然欣赏模式。例如,加拿大哲学家斯坦·古德洛维奇提出这样的观点,为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美学注入了一针解毒剂:
为了从自然本身而不是仅仅从它对我们有何用处的角度出发来保护自然……一个自然审美的学科必须发誓抛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来界定并指导我们对自然的审美回应……那么,这样一个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审美如何可能呢?……我提议只有非中心的环境保护论才能视自然为其本原的面貌,即将之视为一个整体;如果我们希望采纳一个非中心的环境保护论,那么我们就必须需要一个与之一致的非中心的自然美学作为它的基础。从非中心的角度来看。自然的价值不应该用于反映并表达接受者自身的观点与要求。
2 聚焦环境。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显然是迷恋风景的,而形式主义欣赏模式也通常有一样的倾向。那么,如果自然审美欣赏要摆脱风景迷恋的不足,就必须将欣赏对象的范围扩大到可以审美地欣赏的任何一种环境、可以审美地欣赏的所有环境。
三、结论
在对传统自然美学、环境保护论的五点要求以及当代环境美学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我得Ⅲ以下五点结论。第一个结论是,如果我们必须要在融合美学与科学认知主义之间选择一个的话,通过打分衡量不难看出,后者在环境保护论者眼中比前者得分高一些。第二个结论是,幸好我们不用做这样的艰难选择,因为虽然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它们之间并没有理论上的冲突,都只不过各自为恰当的审美欣赏提出了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两种美学立场或许会产生某些实践性的紧张对立,因为,在完全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同时,又考虑联系那些与适当的审美欣赏相关的科学知识,这在审美欣赏中是相当困难的。然而,将感受与知晓、情感与认知结合在一起并使之平衡,正是审美体验的核心内容。
因此,我们的第三个结论就是,考虑到环境保护论提出的五项要求,由于融合美学在其中前两项要求中(非中心的及聚焦环境的)表现出强烈的契合,而科学认知主义在后三项要求(严肃性、客观性及关涉道德)中表现突出,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独立而统一的新立场以满足全部五项要求。这第三个结论在环境哲学家霍姆斯·罗尔斯顿的文章《从美到责任:自然美学与环境伦理学》一文中已经得到了强烈的赞同与支持:
篇2
如果是作为蒸汽发生器或锅炉的给水(污水回用),则要严格控制水中的钙、镁等易结垢的离子含量、总矿化度以及水中的油含量等。如果处理后排放,则根据当地环境要求,将污水处理到排放标准。
1.1含油污水处理后回注。从井里采出的液体,通过管道送到联合站,进入三相分离器,将油、水、泥三相分离,油收集后外输,污水中含油,不能直接外排或回用、回注,需要进行继续处理。含油污水进入两级大罐,进行加药、沉降分离,通过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分离后的污水进入气浮装置,污水中的杂质、污油随着水中的溶解气泡上浮,去除效率达90%以上,之后再进行一次过滤就可以把水注回地下。
1.2含油污水处理后回用。因为锅炉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除了水中杂质要非常低之外,对水中的离子(Ca2+、Mg2+)要求更高,因此从气浮装置出来的污水还需要进行深度精细过滤处理,去除掉水中不溶解的杂质,然后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Ca2+、Mg2+交换掉,不对锅炉造成结垢等安全影响,然后加热成蒸汽后再注到地下,替代清水采油。稠油开采需要注水蒸气,注水蒸气就要用大量的水。河南油田将稠油污水处理合格后回用到注汽锅炉,节约大量清水资源,达到节水减排、清洁生产的目的。
1.3含油污水处理后外排。除去注水的净化污水,如果要外排,还需要通过生物处理,使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达到外排标准要求。因此在稠油联合站采用的是“生物膜水解酸化-生物膜接触氧化”工艺,净化污水先进入冷却塔,然后进缓冲水池、生物膜水解酸化池、中沉池再进入生物膜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后达标外排。在生物膜水解酸化池中,有机物在水解酸化菌和兼性厌氧菌的作用下,经过水解酸化过程,把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有机物。如把大分子的有机化学物质,转化为短链脂肪酸、醇类、酯类等低分子量的简单有机物,使水解酸化池出水的生物可生化性提高。在生物膜好氧氧化池中好氧菌进一步把这些易降解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为无机物、C02和水,达到外排的要求。
2固体废物治理的技术与效果
石油开采固体废物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被抛弃、放弃的固态、半固态物质。主要有三类:一是钻井施工中产生的废弃泥浆。泥浆在施工中具有带出破碎岩屑、降低井下温度、保护井壁的重要作用,但施工后就被废弃,其含有重金属、盐碱、油等污染物。据技术人员介绍,每口井产生废弃泥浆都在200方以上;二是采油生产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它包括施工现场遗留的含油污泥和石油集输过程中沉淀产生的油泥砂,其含有大量铜、锌等有毒有害物质;三是石油生产或事故状态的落地油。
2.1石油开采固体废物对土壤生态的危害。石油开采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属于国家严格控制的危险废物,产量大,处置困难,如果处置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对土壤的危害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石油排入土壤后,能破坏土壤结构,侵蚀土层。它常常聚集在土壤表层,阻碍植物根系的呼吸与吸收功能,甚至引起根系的腐烂;二是固体废物中的盐、碱成分,导致土壤板结,对植物生长不利或无法生长,致使土壤无法复耕;三是各种重金属滞留于土壤,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的繁殖,植物吸收后使污染物进入食物链,直接危害到人和动物健康。
2.2河南油田构建了控制石油开采对土壤生态危害的技术路线。河南油田非常重视石油开采对土壤生态危害防范处理,已经从控制危害、达标处置,从减量化、无害化到资源化等阶段,建立了一套责任控制措施体系,目前实现了全面清洁生产。其最有效的措施是通过技术对策实现危害可控。可概括如上图。
2.3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置技术对策。钻井废弃泥浆是泥状工业废弃物,通常是半固态,常规的技术对策是固化填埋。它的基本原理是:向废弃泥浆中加入固化剂,使其转化为固态,就地覆埋或再利用,抑制废弃泥浆中金属离子及有机物质对土壤的侵害。
2.4含油污泥多种处置技术对策。油泥砂和无法回收的落地油都作为含油污泥来处理。目前河南油田介绍有六种处理方法:一是直接或固化后的简单填埋;二是回收原油的物理化学处理;三是使固液分离的生物技术处理;四是作燃料制砖;五是热解回收原油;六是锅炉焚烧。
这六种方法中最有效、处理最彻底的是锅炉焚烧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将脱水干燥后的含油污泥加入锅炉燃煤,利用煤作为含油污泥的固化剂,利用含油污泥中的可燃物进行助燃,使高温燃烧后的油泥成为稳定残渣,既得到了彻底处理也实现了热能利用。它的关键技术路径是:油泥就地脱水(使含水率降至65%)控制掺拌比例进行炉膛技术改造实现型煤燃烧调整工艺流程确保充分燃烧炉渣与烟尘集中排放处理,确保环保达标。这项技术在河南油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并获得了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环保和节能方面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调查思考与总结
3.1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河南油田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投入12807万元专项生产维修资金,进行环境治理,确保实现废水、废液、废渣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100%,土地复耕率100%的绿色开发目标。调查发现,由于石油石化企业大都远离城市,没有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的依托,全靠企业自己投资治理。建议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环保问题,加大对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的研究、治理力度,提高综合治理效果。
3.2环境治理要依靠技术、管理来破解。环境治理是一个复杂的高技术、高风险过程,企业面临多项技术难点和工艺难题,既需要国家优惠政策扶持,也需要企业组织技术攻关保障。企业应着力推广环境保护及资源化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关键技术的破解和创收增效。如河南油田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河流、水系水资源保护规划,将采油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变废为宝,实现改善水质的目标,还社会一个碧水蓝天。坚持理论研究与现场试验结合,河南油田研发应用的“含油污泥锅炉焚烧技术”已经成熟并成为国家和行业推广项目,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同时,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引入项目化管理机制,提高项目运行效率,落实责任和控制措施,量化、细化管理控制环节,增强安全环保目标的可控性,才能持续管理好环保工作。
3.3加大环保执法检查和处罚违法违纪的力度。近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环境安全事故再次提醒人们,只看企业有无环保制度不行,关键要看执行落实效果。河南油田每季度组织开展HSE大检查,发现并处理一些环保问题,这种做法很值得借鉴。各企业上级管理部门要检查下级单位制度是否落实到位,加大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监督力度。
篇3
从世界各国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经验来看,采取经济手段进行环境保护,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也是最为长久的办法。作为重要的经济调节手段——税费自然而然地被赋予重任,我国也不例外。然而,就目前而言,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上,我国主要是依靠环境保护收费,缺少专门针对排放污染物、破坏环境行为征收的环境保护税。环境保护收费特别是1978年实行的排污收费制度在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环境保护收费与环境保护税相比,无论在规范性、强制性上,还是在环境保护的调控力度上,其都要弱于环境保护税。因此,针对我国环境保护税费制度中存在的缺陷,2013年11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是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段。2014年6月,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我国政府再次提出了建立环境保护税制度,将目前实施的排污收费制度改为环境保护税制度,发挥税收在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能。综上所述,在我国环境保护费改税己是势不可挡。
.......
第二章环境保护税费的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节环境税费的理论基础
外部性理论是环境保护税费的理论基础,外部性是指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产生的难以通过市场机制的价格体现出来的影响。根据其产生影响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其中正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是指个体的经济活动增加其他个体或社会的利益,而自己却得不到相应的利益补偿,即私人利益率小于社会利益率;负外部性又称外部不经济,是指个体的经济活动损害其他个体或社会的利益,而自己不用为此支付成本,即私人利益率大于社会利益率。负外部性理论是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同时也是环境税费的基础理论。环境负外部性表现在企业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破坏环境的行为,同时企业不需要为此支付相关费用,即其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就会导致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而选择在大于社会最优产量的产量下从事生产。负外部性的存在,使得企业在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同时忽略了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节税费关系理论
收费作为我国财政收入的另一种形式,也是税收不能替代的。收费具有灵活性、不稳定性、非普遍性。其中,灵活性是表现在形式上、时间上、标准上的灵活,可以为某一特定事项的需要而制定相应的过渡性的征收标准;不稳定性是指收费是针对特定的行为或特定的管理对象收取的费用,如果该行为或对象发生变化或消失则收费也会变化或消失;非普遍性是指付费者是特定的,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享用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者应当付出费用,而未享用的群体不需要付费。税收和收费都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将税收与收费相比较,税收具有收入的稳定性、征收的强制性、征收对象广泛等优点。但是,收费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必要性,主要在于:一是收费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存在特殊的作用。私人物品的提供由市场价格所决定,纯公共物品的提供采取税收的方式,准公共物品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采取收费和收税的方式提供。二是收费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收费体现了谁受益谁支付的原则,合情合理,也吸收了价格机制的优点,至少要支付相当于成本水平的使用费,显示了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信息,有利于避免公共物品的过度需求,提高公用物品的配置效率。
第三章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收费制度分析.......13
第一节我国环境保护收费制度的现状.....13
第四章江苏省环境保护收费制度的实践及启示..........23
第一节江苏省基本情况分析.......23
一、江苏省自然环境特点..........23
二、江苏省社会环境特点..........23
第二节江苏省环境保护收费制度的分析......24
第五章环境保护税费比较与选择........28
第六章环境保护费改税的思路与制度设计
第一节环境保护费改税的指导原则
我国环境保护费改税应当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应当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税在我国的开征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针对性较强,有利于环境保护,但是由于环境保护税要求的专业技术较强、征管难度较大,幵征新的税种势必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当循序渐进的实施环境保护费改税,把对经济运行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的环境税费制度现状,可以先将较为成熟的排污收费项目实行“费改税”,并先进行试点,再逐步推进环境保护税的全国征收。
第二节环境保护费改税的总体思路
我国目前没有独立的专门针对环境保护的税种,只有在一些税种中涉及环境保护,如资源税、消费税等,在行政收费方面主要以征收排污费为主。通过前文分析,我国环境保护费改税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基础,对于具体的实施过程主要有两种改革方案:一是全面费改税。即把所有的环境保护收费改为环境保护税,取消相应的环境保护收费。其优点在于改革彻底、一步到位、导向明确,将所有排污行为纳入到征税范围;其缺点在于需要磨合的时间比较长,应对的挑战比较多,如污染物种类众多,污染源相当分散,在排污征收方面要求的技术性较强释。二是分步费改税。即以全面的费改税为总体改革目标,但具体分阶段实施。
.........
篇4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而环保意识又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环保思想,重视环境保护教育,已经成为我们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青少年 环保教育 了解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现在,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究竟怎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怎样让青少年树立起环保意识?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 认识环境保护的背景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消费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供应之地。
几千年来,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消耗自然资源日益增多,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影响了过去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尤其二次大战后,社会生产力生产力的突飞猛进。机器的广泛的使用,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后,在环境中扩散、迁移、累积和转化,不断恶化环境,严重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1962年美国的女生物学家蕾切尔的《寂静的春天》中写到:“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倒下,并在几小时内死去;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人类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是重要性,60年代,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兴起了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决环境问题的“环境保护运动”。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于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并在1983年将保护环境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12月26日正式修改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 加强青少年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正处在一个长知识长能力的阶段,也处在由感性思维走向理性思维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以后的人生方向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从中学阶段开始,慢慢给他们渗透环保思想,养成环保习惯,对他们长大后对环境的保护,有了一个自觉行动的基础,这一点是其他阶段所不可替代的。
青少年在环境保护中所能够发挥是作用不容忽视,他们有比成人更具优势的一面。他们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开放的思想,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因而是促使环境向有利方向转化的一支强大力量。因此应该让中学生懂得自己在保护环境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3 加强青少年环保教育的必要性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再过几年都将走上工作岗位,作为未来接班人、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他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青少年应从自己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同时,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有较为完整、系统的科学知识,将来是不可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的将来也难以致力于环境保护,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通过环保教育,让青少年明白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道德观,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技能,使之懂得如何保护环境和消除环境恶化对人类的危害,并及时把自己所获得的新知识传播给周围的人,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尽可能提高更多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4 加强青少年环保教育的具体方法
4.1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
要成为一个现代的“环保人”,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环保,环境污染有那些来源,又有那些危害等等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慢慢渗透进去,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教学当中,要求把这些环境污染问题的危害和治理措施作一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列在其中传授给学生,让他们从不同方面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例如我们讲到《环境污染》这一节,讲授环境污染内容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后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有多大,从而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不断的教育教学中树立起环保意识。
4.2实验中贯彻环保教育
实验教学中,结合实验设计,实验条件的改进,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中,可结合对学生实验习惯的培养,教育学生主动地保护环境,并且从身边做起。如对实验后废液的处理,不能只图一时方便,把废液直接倒入水槽中,因为废液会腐蚀地下水管,从而造成水污染,所以在做实验时强调废液必须倒入废液缸中。结合实验、讲解,指导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处理,增强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再如,我们平时在洗涤时,使用的肥皂、洗涤剂等,会产生许多生活污水,结合河中的水葫芦泛滥成灾,澄清这就是由于生活污水大量直接排入河中,引发的水体富营养化污染。这些不仅会污染水体,还会危害人类自身的健康。针对当前这种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开展讨论,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实做到保护环境。
还有许多不同污染的处理,通过实验把它们展示出来,由实验联系环保,通过实验讲环保,解决环保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深知,保护环境,责无旁贷。
4.3日常生活中渗透环保教育
篇5
最后,国际法上的环境正义体现为包括国际人权法在内的国际法对于人类环境的关注和对全人类生存的关怀。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多起涉及有关国际贸易或者投资等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关系的案例中,国际法规则、原则以及理念等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环境正义价值目标的追求这一取向愈发明显了,如发生在美国的金枪鱼案以及海龟案等。国际法规则的制定越来越倾向于保护环境、追求环境正义,包括国际仲裁庭成员或者WTO争端解决专家组成员在内的国际法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偏向于忠实环保与正义理念,国际案件的裁决结果也越来越有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正义的倾向。以上这些都是对环境正义不懈追求的体现。
一、国际法维护环境正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首先,国际法的主体主要就是国家,调整的也就是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关系。国际法上的环境正义中有关国家间的环境关系就需要国际法予以调整。当然,如今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环境正义的追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有关环境保护和国际人权的非政府组织是尤其在国际环境领域表现突出的国际法主体。国际法当然也调整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处于国际社会中的关系,自然也是间接起到了对于环境正义的维护作用。
还有,如前所述,环境由于其空间上跨全球地域性的特点,以及其时间上影响悠久、持久深远的特点,国际法维护环境正义是必须且重要的。因为只有国际法才能够对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所有事物加以调整、规范,而环境保护的时空性要求了国际法对于环境正义维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再有,环境正义的主体包括了全人类,也包括了国家。环境正义不仅是全人类个体间的正义,也是国家间的环境正义。两者可以分别主要体现为环境人权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而人权与不正是国际法重点保护的对象么。因此,利用国际法对环境正义予以维护是必要的,也是重要并可行的。
二、运用国际法维护环境正义的路径
环境正义作为国际法的价值理念与目标之一,引导着国际法原则与规则的取向。国际法的规则本身制定与修改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国际法原则与理念,而且国际法一般法律原则本身也构成了国际法的渊源之一,还有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法以及国际法判例和学说等在内的其他国际法渊源形式,这些国际法的规则与原则都必须遵循环境正义这一新型的、独立的价值目标。那么,这些国际法渊源形式应该如何维护环境正义呢。国际法渊源中的国际条约可以通过各国间对于环境保护的合意签订,这是世界各国对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关注。相信国家作为其领土内公民的代表,以及为了国家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对环境注入更多更长久的关注,尤其是通过国家间国际合作的方式,于是表现为国际条约的生成。如京都议定书、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可以预测的是,国际习惯法也许会成为在未知的将来维护环境正义相当重要的途径之一。由于环境权作为人权其权利群尚未被明确,目前的许多环境权子权利内容可以通过国际习惯法予以确认并加以保护。
就像前文所提及的,国际人权法是保护自然环境以及保障全人类环境权利的重要途径,更是维护国际法上的环境正义的重要方式。那么,通过完善国际人权法中有关环境权的内容,将环境权的子权利内容、权利义务主体等确定、具象和细节化,落实成为能够真正得以实施的国际法律依据是必要的,也是目前来说较为可行的手段。同样的,一般法律原则、国际判例和学说等其他国际法渊源也可以以一种缓慢、长期但意义重大的方式对环境正义予以追求和维护。就目前看来,各类环境保护组织与人权保护组织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巨大作用是应该被用于维护环境正义的重要方式手段之一。正是由于环境正义在国际法上的不明确性和不统一性,所以相对自由灵活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应该能够起到一定有益的作用。
三、总结
篇6
关键词:矿区环境恢复
中图分类号:U49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近年来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满足矿产品的需要,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也加大。在人们不断开采资源的同时却忽略了对矿区环境的保护,这导致环境日益恶化,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因此恢复矿区生态环境越发的重要。
一、矿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由于地下采空,地表也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的稳定,往往导致地面塌陷、开裂、崩塌和滑坡等灾害发生。采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堆砌占用了大量土地。废渣堆积在山坡或谷沟,使坡体结构松散,在暴雨下极易诱发泥石流等灾害。采矿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的废水废渣,大部分未经处理就排放,直接或间接的污染水源及周围的农田、土地,恶化生态环境。同时,采矿往往把矿区周围的植被砍伐殆尽,使地表丧失水土保持能力,造成水土流失、岩石、甚至荒漠化。
二、矿区环境恢复的必要性
矿山开采引起了大规模的扰动,矿区环境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矿区环境恢复治理问题也就越发重要。
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废渣到处堆积,粉尘飞扬,有的地区造成滑坡和泥石流,导致房屋倒塌、路桥断裂、水土流失等灾害加剧;也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液体、气体的渗漏、溢出,是大气、水体被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通过矿区环境恢复可以改变这个状况,改善矿区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提高矿区生活质量。
由于矿山企业占用和破坏了大量的土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良田,只要加以恢复就可以重新耕种,所以矿区环境恢复有利于增加耕地,缓和企业与当地农民的矛盾,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由于矿山的开采造成了地表物质的剥离、扰动、搬运和堆积,大量的破坏了植被和山体,产生了废石、废渣等松散物质,极易引起矿山地区的水土流失,形成地质灾害。对矿区环境恢复治理可以增加矿区植被覆盖率,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控制矿区地质灾害的产生。
三、矿区环境恢复的对策
近年来,由于矿产需求大矿业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国家开始重视矿区环境治理工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个矿区的环境恢复工作都不太理想。对于矿区环境恢复工作,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补偿”的原则。
(1)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与宣传,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长期以来,矿业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低治理”的现象非常普遍,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矿区环境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广泛开展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活动,使公众充分认识到保护矿区环境与生态恢复的重要性;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唤起社会公众对矿区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以形成舆论压力,让更多的矿山领导重视并做好矿区环境保护工作,把矿区环境保护与绿化工作做到实处,以保证矿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
(2)需要制定和完善矿区环境保护的专门法规
目前,在针对矿区环境保护方面,虽然有关矿区环境保护的规定散见于一些法律法规条文中,但对矿山环境保护的特殊性认识不足、针对性不强,因其缺乏系统性,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致使“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政策不能有效落实。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制定矿区环境保护的专门法规,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矿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为矿区环境治理提供法律依据。
(3)需要明确完善矿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
由于矿区环境保护管理中执法主体不明确,矿山环境保护涉及到的环保、水利、林业、安监、矿管等众多部门,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矿区环境保护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之间的责任,明确矿区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需要矿山企业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规划,对矿山环境保护进行规划调控。制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使矿业经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依法保护环境并重,达到既开发利用资源又有效的保护环境。按照规划要求及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督促矿山企业制定合适的矿区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及完善日常环境保护运行机制,使各项环保规章制度、目标责任制度等真正落到实处,使矿区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得到加强,真正的使矿区环境保护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需要正确使用经济手段和激励措施,使矿区环境治理顺利良好的进行
引入各种经济手段和激励措施,如对新建矿山实行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该制度既可以解决矿区环境治理的费用问题,体现污染者负担的原则,还可以提高开采矿产资源的门槛,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小型矿山企业的比例。由于私营小矿山资源开采技术方法简单,开采方式粗放,投入少,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无力对矿山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所以降低无力在矿产开发生产过程中进行环境保护的小型矿山企业的比例,也能对矿区环境保护起到有效作用。
(5)需要加大处罚和执法力度
对于那些只开发不治理,乱开发不管理的企业,有关部门应在执法过程中加大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矿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认清和重视环境保护和恢复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矿区环境恢复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非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的,我们必须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积极地保护矿区环境,开发和保护并重,通过治理、恢复和改善矿区环境,建设布局合理、景观别致、环境优美、科技含量高、具有良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绿色矿山”,走绿色矿业之路,这是矿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朱建新,温小军.中西部矿山环保现状与讨论[J].中国矿业,2006.15(8)
[2] 魏凤华,梁振杰,张梁.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2).
[3] 景明,方坤.浅谈矿山环境恢复治理[B].西部探矿工程,2007(9).
篇7
关键词 环境 行政公益诉讼 可行性
对于环境公共利益的保护,传统法律制度采取的是单轨制保护模式,即由国家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来维护环境公益。然而,对于没有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公共权力,其权力本身的扩张性和腐蚀性,是每一个掌握公共权力的人仅仅依靠道德力量所无法改变的。环境利益是一种公共利益,其利益的保护同样受到制约。尽快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充分发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的巨大潜力,是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趋势。
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概念的界定
环境公益诉讼指致使环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时,法律允许公民、环保组织或特定国家机关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讼的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并不是独立于民事、行政、刑事诉讼之外的一种独立的诉讼类型,它只是一种与诉讼目的及原告资格有关的诉讼方式和手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
1.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一方为特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此处所指的特定国家机关为人民检察院,它最有权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社会组织及个人可作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提讼。
2.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被告为管理环境的政府部门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也包括按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3.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对象是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或抽象行政行为。
4.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而非提讼当事人自己的私利。
二、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依据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将成为鼓励公民参与环境管理,加强对破坏环境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减少因环境纠纷导致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建立,主要理论依据体现在以下两点:
1.环境法中的环境权理论认为,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拥有享有适宜环境的权利,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具体而言,就是有在良好,健康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有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有在环境保护方面监督、检举、控告和诉讼的权利等。因此,公民的环境权利遭到行政行为侵犯的时候,不管是否为直接利害关系人,均有权提讼,要求相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环境权理论的兴起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环境资源就其自然属性和作为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要素来说,乃全体公民的共享资源和公共财产,任何人不能对其任意支配、占有和损害;国家是基于全体共有人的委托而行使管理权的,因而政府作为委托人有责任管理好这些财产。
当行政机关只注重本地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现象漠然视之,行政机关在防治污染方面不依法履行职责时,任何公民、组织或国家特定机关均可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监督政府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法履行其职责或管理环境的义务。
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公共利益,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环境法是一种社会法,从社会法理的观点而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社会法思想为底蕴,具有社会法理基础。
三、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且可行的。
(一)必要性
在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环境问题的危机不仅使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生活遭受到严重侵害,而且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针对环境公益问题,我国实行的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单轨制保护体制。这种体制下,不可避免的存在行政体制紊乱和软弱、行政监督缺位与低效、环境行政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另外,政府环境管理行政部门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政策的片面性,甚至行政权利本身对环境公益构成侵害,不能实施保护环境的行政行为。可见,这种单轨制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寻求解决这种弊端的方法就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积极吸纳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以期改变环境保护不力的状况。
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预防为主,在立法上,法律有必要在环境侵害尚未发生或尚未完全时就容许公民采用诉讼等司法手段加以解决,阻止环境公益遭受无法弥补的侵害。由于政府的力量不足以保护环境,民众必须参与环境行政行为和环境司法过程。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是公众参与保护公民环境权和环境公共利益的需求。
因此,基于我国单轨保护体制下,政府对环境保护的不力以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需求,我国有必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政府行政行为上,进行监督制约,在立法上,肯定公民参与保护和监督环境公益的程序,在渠道上,畅通环境公益诉讼,以便更好地保护我国的环境。
(二)可行性
我国已经存在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是可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基础
《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同时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这些在法律上给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就体现了公民有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这些规定体现了为维护公共利益的公益诉讼的精神,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精神依据。由此可见,人民可以通过诉讼等法律程序对政府机构行为和权力形成强制性约束,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
2.民众法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随着我国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空前提高。另外,社会的各种民间环保组织和非政府环保组织将一定范围内个人的的力量聚合在一起,对政府决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政府环境行政权力具有一定的监督性。民众法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民众基础。
3.国外经验可以借鉴
国外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为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例如,在美国,环境法中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称作公民诉讼,即公民可以依法对违法排放污染者或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联邦环保局提出诉讼。这种诉讼方式完全废除了原告适格理论,原告没有必要证明自己受到违法行为的直接侵害。在英国,检察长是唯一在法庭上代表公众的人,是公共利益的保护人。私人不能直接提起组织公共性不正当行为的诉讼,只能请求检察长的同意,以检察长的名义提起。德国、法国的“越权之诉”“客观之诉”实际上也是类似于美国集团诉讼的模式。
实践证明,国外的公共诉讼对于维护公民的环境权、提高环境质量、实行法治发挥了极大作用,而且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也积累了经验,我们可以吸收其中的精华,并与我国的本土资源相结合,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法。
另外,我国已有公益诉讼的案例,这些案例从程序上、实体上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建立提供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建立奠定案例基础。
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政府单轨保护环境不力的状况以及民众要求参与环境管理与监督的社会现实,有必要尽快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而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软环境,具有可行性。从保护公民环境权和环境公共利益出发,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绿中美.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2]张明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刍议[J].法学论坛,2002;(6)
[3]赵慧.国外公益诉讼制度比较与启示[J].政法论丛,2002;(5)
篇8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渗透方法 环境教育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及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于资源的开发也就越来越大,在这过程中会产生很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生物自身的特点对学生渗透环境教育,使得学生在无形中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把学到的知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一、高中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的联系性
《高中生物课标》中从课程目标到内容标准,或是彰显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或是蕴涵环境教育元素和信息,为高中生物课程具体而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搭建了平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了学习该课程的目标:要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学科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要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而且生物学科是自然学科中一门基础课,它是环境保护技术的基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重点讲解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以说,高中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二、环境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1.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发展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各类教育中都渗透着素质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中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
环境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了解环境,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获得普及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技能,并且树立正确的思想态度从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素质教育为了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环境教育则是培养人类的保护环境意识。公民良好思想品德的体现是从保护环境开始的,而高中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要,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由此可以看出,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发展素质教育。
2.《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中生是未来环境保护的实施者和维护者,但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不强,对于保护环境不加重视。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做出改革后指出: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能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认识到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中生物教材第三册《稳态与环境》中包含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生命系统的稳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的内容。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宗旨,通过环境教育为主线,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高中生物教学环境教育渗透的方法
1.结合教材内容,强化环境教育。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立足于实验教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特别是“隐性”环境知识,做到课堂教学和环保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是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目前世界上植被的覆盖率正在急剧减少,而温室效应也越来越严重,已经渐渐地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从而告诉学生要保护植物;还有在讲解“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时候,可以把大自然比喻成人体,告诉学生人体一旦内环境失去平衡,那么人就会生病,大自然就像人体内环境,大自然的环境遭到破坏那么自然也会生病。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在无形中给学生灌输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2.利用教学资源,启发学生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启发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在讲解教材选修二中《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放一些图片或者视频,即人类乱砍滥伐、严重的白色污染、工厂乱排放污水等一系列的反面教材,从这些角度分析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个初步的了解。教师要让学生思考我们破坏环境的行为对地球有什么影响,从中启发学生要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这种循序渐进的启发使学生明白:只有好好保护环境,人类才能赖以生存和发展。
3.开展关于渗透环境教育的主题会。
高中生物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关于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主题会,邀请其他生物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相关问题。例如,我国的资源被不合理的开发、动植物濒临灭绝等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讨论。通过开展渗透环境教育的主题会,学生会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心也会越来越强,会更加热爱自然。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生物学科自身的特点,充分地找出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环境教育的渗透点,保证做到有的放矢,进而能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引起学生对环境的关心,从而促进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形成,使得学生的素质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存有.浅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现代阅读,2012(09):89.
[2]张琳.浅议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J].甘肃农业,2005(07):112.
[3]林小明.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浅析[J].学周刊,2010(15):277.
篇9
1982年5月10-18日,联合国,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环境规划署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特别会议。这次会议是为纪念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而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105个国家和149个国际组织的代表3000多人。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的10年间,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很大进展,除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外,很多国家纷纷通过了环境方面的立法,并成立了一些环保非政府组织,缔结了有关环境的重要国际协定。在内罗毕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总结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的工作,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规划了以后10年的工作,会后发表了著名的《内罗毕宣言》。
《内罗毕宣言》包括十部分内容,在肯定了斯德哥尔摩会议以来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环境现状,指出人类无节制的活动还在促使环境日益恶化。总结了过去10年间出现的新观念,指出进行环境管理和评价的必要性。在贫富对环境产生的压力,战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跨国界的国际行动以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应尽的义务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看法。另外,《内罗毕宣言》还在能源合理利用、预防环境破坏、鼓励公众参与以及在全球一级、区域一级与国家一级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应承担的国际合作义务等方面作出了日后工作的规划。《内罗毕宣言》的发表使各国更清楚地认识了此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篇10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法;合理性开发
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233-01
一、环境保护法制监督下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必要性
中国是矿产资源大国,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共探测出煤炭资源总量为5,06万亿吨。矿产资源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破坏的植被、地下采矿造成塌陷、矿山抽排地下水造成水均衡破坏等。这一系列现象的背后,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缺失难辞其咎。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以破坏环境来换取经济效益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虽然我国目前的客观因素决定了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我们可以在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框架内进行合理开发,以保证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一)缺少健全而有效的法律法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做到有法必依首先要有法可依。自1979年以来,我国已制订了多部环境保护法律,但是非常零散,众多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交叉。由多个法律法规构成的矿区环境保护法律,必然存在多个执法主体,多个部门管理、职责交叉,法律责任不清,对执法责任追究制和违法处罚责任追究制的监管责任不到位。同时,不同的地区在立法过程中,有时由于涉及利益而予以照顾平衡,结果出台的法规往往软弱无力,针对性不强。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立法与社会市场经济已经不再相适应,导致法律程序可操作性不强,从而会有有法难依的情况发生。
(二)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公众环境保护法制观念淡薄
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误读,造成了很大一部分的矿产企业和个人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以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谋取利益。加上社会公众多缺乏环保意识,环境法制观念不强,“先开发,后保护”的现象屡禁不止等,这造成执法困难,削弱了环境保护法的预期效应。
(三)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执法不力
我国环境监管部门是国家机关,这就决定了它的行政属性。在法律上行政主体一般是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利的,当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当事人不履行也不申请复议或诉讼的,只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司法和行政程序与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法规缺乏有效的结合,没有把有关地质环境法律纳入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降低了环境司法的地位和功能。这样环保行政机关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就不能充分的保证,使得环保执法在实践中多采用联合执法的方式保证执法效果,这无可避免的使环保执法呈现软弱的状态。
而某些地方领导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资源开发中生态效益,急功近利,随意取消或简化建设项目审批手续,不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设施验收,过分放权。一些地方性法规的惩罚措施仅仅是象征性的,力度不够,体现不出环境保护法规的威严。
三、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完善
(一)逐步完善和健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情况、新要求,提升《环境保护法》地位,加快环境法体系的建设步伐,以填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矿业环境保护法律空白,实现环境保护法制化;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政策体系和环境立法原则,构建人类生存和谐发展环境;尽快修订、补充、完善《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及相应的法规、规程,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勘查开采监督管理的法制建设与管理,确保《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修改后,增加并明确矿产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具有一定的可预防性、超前性、可操作性。
(二)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法制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把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引导公民树立矿产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的法律观念,树立矿产资源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意识,全面认识、理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宣传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同时建立环保法制宣传效果与行政首长问责制相挂钩的行政制度,确保环境法制意识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并且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为着眼点,推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高对环保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
(三)加大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中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
- 上一篇: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 下一篇:社区安全隐患排查信息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