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龄化解决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老龄化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老龄化解决方案

篇1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二元经济;民工荒;人口问题;人口红利;计划生育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7-0117-02

一、中国刘易斯拐点的判断

近年来中国的“民工荒”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一些理论认为中国已经迎来刘易斯拐点,但实际上“民工荒”现象并非由于刘易斯拐点已至,而是由现阶段中国特有的原因所致。

1.二元经济结构并未消失

刘易斯1954年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型,指出通过资本积累,农业部门可向城市工业部门不断供应剩余劳动力。随着剩余劳动力不断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工业部门不断扩张并被动提高工资,同时农业部门生产率提高,最终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完全转移,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具有相同的边际生产率。此时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人口流动由市场决定。刘易斯拐点是发生这一变化的临界点,自此二元经济结构消失。

首先,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远未完全转移,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农村尚有超过1亿剩余劳动力。这一点与刘易斯拐点的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被完全转移的理论相悖。

其次,现阶段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并未消失,反而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距在近十年呈现出显著的拉大化趋势。尤其是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及沿海发达城市,发展速度远超农村。这也与达到刘易斯拐点后二元经济结构一元化的论点相悖。

刘易斯拐点的现实含义是,城乡差距消失,劳动力由丰富资源成为稀缺资源,市场决定人口流动方向,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生活在城市或是农村。这种状态是市场机制的结果,这是经过了刘易斯拐点的真正状态。

反观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并未消失,“民工荒”的原因并非农村剩余劳动力枯竭,刘易斯拐点在中国远未到来。“民工荒”有着更加复杂和深刻的原因。

2.“民工荒”的真正原因

(1)中国的户籍制度对城乡人口流动形成障碍

中国特有农业与非农业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由于刘易斯拐点是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劳动力分配达到平衡状态的临界点,此时农村和城市居民可自由进行双向移民选择,而户籍制度限制了自由移民的实现。在中国的一些城市,持有农业户口成为在城市正式部门就业的一大障碍,农业户口的持有人多数只能在城市非正式部门就业。因此只要存在农业户籍制度,刘易斯拐点就很难真正到来。

(2)城乡贫富差异不断拉大,城市生活成本过高,农民工被迫选择返回乡村

据调查,目前中国的农民工选择进入城市的第一目的不是在城市“移民或定居”,而是“打工挣钱”,其挣钱的主要目的依次为“回老家盖房子”、“结婚”、“供孩子上学”、“回家养老”。农民工到城市的目的可以充分证明多数农民工没有能力与机会选择在城市“移民或定居”,随着其“打工挣钱”目的的达成和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加之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最终不得不选择返乡。

(3)受到计划生育的影响,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失去优势

在实行计划生育之后,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得到了显著控制。农村可向城市输送的剩余劳动力也减少了。高龄农民工返乡后,没有足够的低龄农民工填补空缺。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民工荒”现象将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阵痛”,而是一个长期的人口问题。

(4)中国的地理和文化因素加大了人口流动的难度

中国地域广阔,发达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交通成本相比欧洲、日本等国家高得多。而且由于春节等传统节日,造成了中国农民工往返城乡的时间高度集中,更加剧了人口流动成本。同时,由于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在方言、习惯、饮食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农民工在由于不适应城市文化会出现缺乏归属感和被歧视的心理状态,将促进其返乡决策。

二、新的人口问题及衍生问题

三十年前,中国面临了人口高速增长的难题。通过实行计划生育制度,人口高速增长的态势得到显著控制。而之前爆发式增长的人口则成为了一种红利,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计划生育实施三十年后,中国又面临了新的人口问题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其他主要问题。

1.人口红利下降,人工成本上升

人口红利曾为中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也是中国在过去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计划生育制度的实施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口红利的下降,也是导致“民工荒”的真正原因之一。中国的人工成本持续提高,“中国制造”的核心优势——廉价劳动力正在失去竞争力,不少国际加工产业已经将中国的代工厂转移到泰国、越南、印尼等其他低人工成本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工资成本的上升,中国的出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

中国人口出生率在实行计划生育制度后得到有效控制,但同时也导致了当前中国人口出现老龄化趋势。在计划生育制度下的众多家庭呈现出“4—2—1”的人口结构,即4个老人(夫妻双方父母),2个成年人(夫妻双方)和1个孩子。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必然会加剧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使家庭和社会都呈现“倒三角”的形态,这对劳动力供应、经济发展、综合国力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3.养老负担加重

在未来十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口将集中进入退休阶段,这对中国的养老体系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由于计划生育比较有效地控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出生率,青壮年人口的养老负担将大幅增加,而中国的养老体系尚不够完善,社会养老将成为国家的重要问题之一。

4.年轻人压力增加,幸福感降低

由于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社会责任加重,这将影响到年轻人的生活和心理健康状况,使其幸福感降低。

5.产业结构无法形成良性过渡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已经在产业升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资源密集型和非熟练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渐向熟练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在IT、汽车制造等行业均出现了并购世界知名品牌的案例。然而,中国的绝大部分产业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口红利消失,由密集劳动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将会停滞。目前“民工荒”所带来的工人成本上升已经导致加工产业大规模从中国撤离,转移到其他能够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国家。而中国目前的产业现状距离知识密集型还有较大的差距,在产业经济增长点上无法形成良性的过渡。

6.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大

房地产的发展是近几年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房地产市场目前已经出现泡沫。在未来十至二十年,中国老年人拥有的房产将逐渐转移给(只是使用权转移而不一定是产权转移)他们的后代,“4—2—1”的人口结构特点将导致未来年轻人手中的房产出现积压,购房刚性需求大幅减弱。如果房价仍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泡沫将终会破裂。

三、新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

面临人口红利下降、老龄化的新人口问题及相应的衍生问题,需要中国以全新的视角来面对和解决。针对这些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点。

1.逐渐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红利下降带来的损失

中国在上一个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目前已经出现人口红利下降和老龄化等问题,就需要以新的视角来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逐步放开计划生育政策,例如逐步放宽生二胎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红利下降带来的损失,缓解老龄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劳动力供应。这对于调整人口年龄结构、保持经济稳定发展、保持国家综合国力、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都具有积极意义。

2.逐渐取消农业户籍制度,促进实现城乡人口自由流动

取消农业、非农业的二元户籍制度,才能彻底消除城市就业岗位对于农业户口持有人的限制和歧视,实现城乡人口自由流动。目前中国农村尚有超过1亿的剩余劳动力,取消农业户籍制度后,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向城市转移剩余劳动力,促进中国真正迎来刘易斯拐点。

3.加大二、三线城市建设力度,建立中西部地区发展极

目前中国一线城市发展程度已与国际接轨,但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尚比较落后。由于一线城市收入水平高,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但同时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外来人口很难定居一线城市,加之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过高,最终多数外来人口被迫选择返乡。

加大二、三线城市建设力度,可以大大降低农民工的迁移成本,同时由于二、三线城市的生活成本较低,可间接降低农民工的人工成本,刺激工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在中国中西部地区逐渐形成新的发展极,吸引资金,可在一线城市与农村之间形成一个过渡区域,既可以缓解一线城市人口压力,又可以带动二、三线城市发展,提高生产效率。

4.加大教育与科研力度,提高人口素质

加大教育和科研力度,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水准,能够有效促进产业升级。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才能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同时,普及教育有利于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促进社会文化发展。但是在加大教育的同时,要有策略地进行重点教育方向的引导,防止教育深化。如果仅仅是一味普及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反而可能导致知识失业,使“民工荒”情况加剧。

参考文献:

[1] Lewis W.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Labour[J].The Manchester School, 1954.

[2] Michael P.Todaro.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J].The America E-co-nomic Review,1969.

[3] 侯东民,王德文,白南生,钱文荣,谢长青,周祝平.从“民工荒”到“返乡潮”: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了吗?[J].人口研究,2009,(2).

篇2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 基层政府 服务

当前,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城市居民能够方便、快捷、低成本获取政府提供的信息和服务,而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相对滞后的。乡镇和村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对象,这个层次数量多、地域广,组织管理和服务的难度确实是比较大的。许多乡镇干部深感农村信息化的滞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迟滞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建设步伐。因此,认清农村乡镇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把握农村乡镇信息化建设进程,提升基层干部信息处理能力,对于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仍存在“四低”问题

在各级政府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大力投入下,我国农村已构建了较完善的信息化组织体系,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已基本实现100%行政村通电话、100%乡镇能上网的“双百”目标,极大促进了农村互联网的发展。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信息服务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信息技术在农民生活消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业市场流通和农业资源环境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让农民享受到了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便捷。但从整体上看,农村乡镇信息化建设仍存在”四低”问题。

1、信息网络覆盖仍较低。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重心从“广泛”转向“深入”,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非网民人口仍有4.5亿,在农村新增学生网民中10岁以下人群占比仅为16.1%,远低于城市新增学生网民中54.2%的占比。特别是互联网在农村村组的普及率更低。如我们了解到湖南的一个乡镇现有桌面互联网用户仅95户,集镇一块含机关事业单位用户为24户,村组农民用户61户,按住户统计,在村组的普及率不足3%,光纤仅接至乡集镇。传统媒介电视在该乡全面普及,但信号接收则是五花八门,有自装天线、村村通设备和村民自建的小范围闭路电视,信息获取量有限,管理不便。一村一个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因无操作人员或维护跟不上等原因,基本上成摆设。保证信息网络的全面覆盖,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2、信息服务效益低。当前,广播电视虽然入村入户,但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针对性较强的有效信息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主流网站如网易、搜狐、新浪等专门针对三农的版块较少。农信通等平台在提供市场信息、农业技术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不强、互动性也不够。总之,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下,社会提供的信息服务还是侧重于主流受众城市,而政府对于农村提供公共信息服务仍较缺失,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步伐是滞后的,使得农民获取全面、可靠、针对性强、实用信息的方式较少,在迈向信息社会的过程中,农村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仍然较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即便是有些使用互联网的农户,也以搜索新闻和玩游戏为主,只有较少的农民和农业专业户以及农村合作组织的管理者使用互联网了解农村农业信息及运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品。农村信息化对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的支撑作用体现不够。因此,搭建全面、可靠、适应农业生产发展及农民生活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是发挥农村信息化作用的根木保障。

3、信息处理效率低。乡镇干部在对群众工作处理过程中有大量数据、信息需要采集、处理、传输、保存、利用。这些重复性、事务性的工作对于做好农村群众工作非常重要。同时,在基层群众工作中,由于对基层民情信息的掌握难完整、难集中(各种信息分散在不同工作职责人员的头脑中、登记在不同的业务台账中、零散记录在工作笔记中),难更新, 使得乡镇干部在做基层群众工作时,无法有效掌握真实民情,上下级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沟通不畅、难以达成统一共识,从而导致群众工作不易做深做细做实,以至于花了时间费了力气却取不到良好实效。传统的工作方式对这些基层民情信息、重复的事务工作处理效率低,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即达不到党和政府对乡镇干部工作的要求,而且也容易出现纰漏,极大的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一现状与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极其不协调。

4.信息受众水平低。现在有些偏远地区或年龄大一点的乡镇干部自己不会用计算机,也很少上网,不会借助电脑处理日常事务信息,更谈不上通过网络学习农业技术知识以及网上销售农产品和购买生活用品,像这样的基层干部又怎么能在农村工作中承担推进农业信息化、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呢?同时,农村信息化系统网络管理、网站开发、信息采编、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部分村对农业信息化工作重视不够,兼职农村信息员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此外,由于农村中大多数有文化、高素质的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留在家的老人、妇女普遍文化水平低,见识少,对电脑的需求较低,这样的家庭一般没有购买电脑并安装宽带。信息的接受还只停留在通过观看电视被动接收农业科教知识上,且吸纳新知识和学习新技能的能力差,加上长期传统农业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使农民对农村信息化的作用普遍认识不够,这些都会对在农民中推广使用计算机,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提升基层政府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做好农村群众工作,为农民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是乡镇基层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农村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村基层工作基础性、政策性、实践性强,这就决定了农村工作体系必须全局化、层级化、自动化。从领导研究政策到基层落实执行,基层工作网络离不开全局化、层级化、自动化、上下联动的信息支撑。我们的乡镇干部在做群众工作、为群众服务时,如果没有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没有一套行之有效落实到位的管理办法,就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不能快速高效地抓住工作问题处理的关键点,致使基层工作处理效率低、效果差,也容易使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导致问题潜伏或恶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在农村信息化的进程中基层政府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要打造乡镇高效服务的网络平台。这就要求我们乡镇政府即要重视促进基层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网络平台的建设,同时提升信息服务与提高共享水平。首先要做好农村信息网络覆盖。要在农村实现宽带、数字电视、移动网络等信息、网络的全面覆盖。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的制约主要在农村用户少,建设成本大,运行维护成本高,收益率低,导致企业主体在农村网络建设投入积极性不太高。我们乡镇政府应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所需设置的基本投入,整合资源,努力实现农村信息网络覆盖与城市的逐步同步。其二,做好农村信息和信息化工具的推广应用。在加大投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的基础上,更应重视规范站点正常运行、提高利用效益。要解决现在一些乡镇各涉农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够,受部门职能的限制。现在的管理体制乡镇一级为农服务部门就有农业站、林业站、畜牧站、民政办等多个,信息容易出现分散管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效率低下的现象。如民政办采集的低保、五保户信息不能被农办采集贫困户(包含低保、五保户)信息所用,在信息化推广中,要避免造成信息采集、利用的重复浪费。同时,应加强对农户购买信息工具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村互联网用户收费标准,减轻农民使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资源的经济成本,提高农民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积极性。此外,要多方联动,提升信息平台建设水平。各涉农部门应联合建立一个更贴近农村生产、销售、生活的高质量的“三农”综合信息网站。政府引导并鼓励企业先期投入,主导建设关于农村气候、土壤性质、农作物与畜禽水产品特性、农业技术、政策法律等涵盖“三农”各方面的基础数据库,并由各级政府组织专业人员提供市场分析、政策法律咨询、农业生产技术等“三农”问题解答,将乡镇网络平台打造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内容丰富,基层干部管理方便、农民时时受益的好平台。

篇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新时期中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10&ZD038);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民生保障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基于财政效率视角”(2013M542231);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清洁发展目标下的湖北公共财政优化研究”(2012G41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胡绍雨(1980-),男,武汉人,武汉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公共经济、社会保障与财税理论。一、引言

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民生之本,对社会稳定有很现实的意义。我国现阶段面临新增大学生就业群体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城镇失业职工再就业压力大的局面,就业形势尤为严峻。在经济社会发展增速减缓的情况下,劳动力供需不平衡问题突出,劳动者出现新的利益诉求,劳资双方协调难度加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就业问题面临的复杂形势,并寻找可行性解决方案。

对于我国的失业和就业问题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很不现实的,政府有义务承担起扩大就业、减缓失业问题的责任。财政税收政策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经济的主要方式方法,在解决就业问题中也将起到关键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一些对于就业产生积极影响的财政税收政策,借鉴了国外的财税政策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了基本的促进就业的财税框架。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阶段,现行财政税收政策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针对就业问题的税收优惠政策还不够全面、财政部分对就业方面的资本投资不够、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还不强等,因此亟需进行丰富和调整。

许多发达国家在利用财税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方面比较成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例如,德国政府的教育分流政策,英国政府的 “国家实习计划”,美国政府的大学生自主择业计划等。20世纪70年代前,国外关于失业问题的争论主要是围绕着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展开,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古典学派认为市场自我调节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理想状态,而凯恩斯学派则认为市场体制是刚性的,政府有必要进行干预。7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经济减缓甚至停滞,失业与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滞涨”问题,凯恩斯学派受到质疑,出现了反凯恩斯主义学派,他们认为政府应适度干预市场,保障政策的有效性和长期性,辅助市场保持稳定,有利于更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Torben.M. Andersen①等人提出如果考虑到由于税收的负面影响,平衡预算条件下财政政策对就业是有一定影响的。

胡鞍钢在1999年详细分析了我国当时的就业形势,认为我国的就业供需矛盾非常严重,不仅有供求总量不平衡的问题,在结构上也有待调整。2001年晏鸣指出,税制可以影响就业水平。2007年王春雷在就业弹性的基础上用实证进一步分析了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的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拟就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探讨。

二、我国就业问题的现状、特征及成因分析

(一)就业现状和特征

1就业人员总量增加。2012年,全社会就业人员达到76704万人,比1978年增加36552万人,年均增长约两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乡村就业人员36902万人。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就业人员为6839万人,比2008年增加422万人,增长约6个百分点;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迅速增长,2012年就业人员为30263万人,比2008年增加20738万人,增长178%。②

2就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快速增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得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进一步得到调整。2012年末,在全国76704万就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为25773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336%;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为23241万人,占303%;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为27690万人,占361%。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相较2008年有明显变化。

3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从总体上看,城市青年、困难群体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依然居多,就业压力仍未减轻;从就业压力看,正从就业人口总量大向结构性矛盾与就业人口总量压力并存转变,未来更多的是要面对结构性矛盾。其一,就业的总量压力。虽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近几年呈现下降趋势,但处在20-59岁就业年龄的人口仍在增加,就业的总量压力仍旧没有减轻,尤其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等三个方面。其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就业结构。2001年-2012年,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比重从2001年的223%持续上升,直到2012年升至303%,上升了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比重从2001年的277%上升至2012年的361%,上升了8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则由2001年的50%下降至2012年的336%,降低了164%。由此可见,在就业总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第二、三产业对就业需求比重的加大和第一产业对就业需求比重的缩小,反映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密切联系。其三,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特定阶段:增长速度换挡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结构调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经济方面的转变影响到市场需求,从而造成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所需求的技术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传统行业、落后产能的行业却出现减少需求的现象。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日渐加大,对初级技能劳动者的用人需求则有所减少。结构性矛盾反映出我国人才保障系统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如高等教育功能定位不清,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有待全面改进等。其四,大学生及其他待就业群体就业困难。低技术劳动力招工难的同时也存在着技能人才短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近几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数量将不断增加。2013年高校毕业生699万人,2014年有727万人,2015年则达到74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毕业季”。

(二)成因分析

1经济增长放缓,削弱了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就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单位GDP增长的就业拉动能力明显扩大。有数据显示,每亿元GDP容纳的就业量中第二产业约有1058人,第三产业约有1348人,后者超前者约30%。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近十年来单位GDP增长拉动新增就业数量基本呈现上升趋势。2008年以前,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数量增加不足100万人,而现在则上升到了150万人左右。就国内的经济形势来看,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为7.7%,在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内,虽然连续两年增速低于8%,但国内的经济水平依然保持平稳上升趋势。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减慢,经济下行的压力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消除,劳动力需求量总体下降,减轻了经济快速增长对就业需求量的影响,削弱了经济增长对就业需求的拉动效应。从国际形势看,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债危机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对外贸易,使得对外出口的企业发展困难,提供就业岗位能力减弱。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对拉动就业的作用不大。

2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近几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加快,使城镇化率大幅提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加快,城镇人口迅速增加,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上升到537%。在全面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虽然农村人员就业压力在逐渐减轻,但转移就业压力却在日益增大。一方面是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吸纳能力有限,每年城镇中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对于农村劳动力,大中型城市劳动力市场门槛较高。由于就业信息不畅通、素质技能要求等因素,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难度大。

3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对就业人员的压力。一方面,在调整夕阳产业和淘汰落后产能时,会使一部分在业人员失去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不断升级,对就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此外,由于技术升级、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也使一些企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甚至淘汰出部分劳动力,这种条件下也会对就业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4区域经济格局调整导致劳动力流动发生变化。近几年来,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工资不断上涨,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差距逐渐缩小。区域就业形势有明显改变,众多一线城市的求职人数也呈大幅下降趋势。随着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的工作环境好转,回乡就业、创业已成为越来越多远离家乡的农民工的新方向。

5劳动者对高报酬的追求和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之间的矛盾加大。从2009年以来,基本工资一直快速增长,且增速逐年加快。官方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的有27个城市,平均调增幅度为17%;对工资指导线进行调整的有17个地区,基准线普遍在14%左右。有数据反映,由于调整工资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大已导致部分企业的劳工短缺。

6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不利影响。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的供求关系。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处在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开始减少,在新生劳动力供给方面,大学生约占其中一半,农民工总量增速减缓,并逐步趋于稳定。据专家初步预测,我国处在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将在2016年达到最大值,总量约为999亿人,之后将逐年减少,到2020年会降至987亿人。城镇化建设虽然使农村劳动力的总量和素质有所提高,但仍然不能减轻总体劳动力供给减少对经济市场的影响。

三、财税政策对就业的影响机理

(一)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是以财政支出的方式体现,主要采用政府投资支出、采购支出和转移支出等方式来对就业市场进行调节。

1政府投资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政府投资支出可以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两种不同的投资支出结构,两种不同的投资支出结构会对就业市场产生不同的影响。劳动密集型的政府投资支出结构从直接作用来看,在初期阶段,政府投资一般会产生一部分对就业者要求较低或技能单一的岗位,从而扩大就业需求,且在投资活动中,投资资金中的较大一部分会转化为工人工资,以增加社会个人收入。在末期阶段,由于投资项目会吸引社会大众的消费,从而加大经济资产流动。从间接作用来分析,劳动密集型的政府投资支出结构将更多地偏向于民间低成本投资,在同样的政府资金投资的前提下,会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及对劳动力有效利用率,从而带动相应的服务及生产等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以推动经济发展,使就业需求增加。资本密集型的政府投资结构从直接作用来看,在初期阶段,由于较大的资金投入和较高的技术要求导致对就业市场的拉动效应不是很明显,在同样的资金投资环境下,只增加了小部分人的就业且对其他相对低端产业及劳动力产生了一定的排挤效应。在末期阶段,由于投资项目的特殊性导致对市场消费的劳动效应较弱,资本密集型的政府投资结构相对排挤基层就业人群,削弱扩大就业的效应。再从间接作用来看,资本密集型的政府投资支出结构将更多地倾向于民间高端技术产业,因为在同量投入资金中增加生产资料的比例就会增加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从而带动为满足这些生产资料消费需求的生产行业的发展。

2政府采购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政府采购支出政策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影响就业。政府采购支出一般属于维持性支出或经济性支出,主要是维持政府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资金支出,对经济增长和就业需求会起到明显的拉动效应。

3政府转移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政府转移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及财政补贴支出等,其中的社会保障支出主要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方式对就业产生影响,而财政补贴则通过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和财政贴息等手段保障就业。

(二)我国税收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税收对就业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来实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税收效应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主要表现在由于课税导致纳税人的收入减少,消费水平下降。替代效应则表现为由于政府对不同商品的赋税不同导致纳税人为了尽量少交税而购买替代商品。税收的这两种效应,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征税会对劳动供给产生积极作用,税负会使人们增加工作量或工作种类,以增加收入;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征税会对劳动供给产生较重的负担,人们会减少劳动,以避免较大的税负而使消费水平降低。从税种上来看,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最明显的是个人所得税,因为个人所得税直接课征于个人所得,对税后净收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市场的总体消费水平。消费税、增值税等对商品课征的税收,会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改变在同样的资金水平下的购买量,从而改变人们对于工作的选择。从税基来看,以个人所得税为例,由于我国对于不同来源的个税采用了不一样的税基裁定方式,如果单纯对劳动所得征税会使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从而影响就业。从税率而言,我国不同的税种采取不同的税率和计税方式,如累计税率会对高收入、高消费人群产生影响,使就业者对职业的要求变高。

2税收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主要还是要增加劳动需求。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包括总需求量和需求结构两个方面,税收对劳动需求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劳动总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职位空缺总数,或指的是所有经济部门的劳动力总量,它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税收对劳动总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用税收的一系列政策调节投资,促进各产业发展,增加就业需求。从宏观方面而言,税收政策对民间投资的刺激效应,是以制定相关的税种、对现有的税率进行调整、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实现的。例如企业所得税中允许投资抵免,加速折旧,亏损结转;对新兴产业给予税收优惠;对吸引更多的劳动力的产业部门和企业所制定的税收优惠等。另外,税收规模对政府投资规模有直接的影响,政府在财政收入较高的时候会将大部分收入投资到公共基础项目建设上,这样就会增加一部分就业机会。同时,由于我国的直接税对高收入人群征收的税费相对较多,在社会保障和福利救济方面会加大力度,从而调节收入分配,提高社会消费水平,增加社会需求,扩大就业需求。当然除了增加劳动总需求外,我们还需要调整劳动需求结构,以增加就业机会,全面解决就业问题。就业问题不仅包括就业总量的问题,而且包括就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为失业包括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等。其中结构性失业问题在当今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一方面是劳动力的剩余,另一方面却是一部分职位无人胜任。对于结构性失业,我们除了从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劳动力技能入手外,更多的是要对劳动需求结构进行调整。所谓劳动需求结构,主要是指因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劳动技能的不同要求而形成的需求构成。在我国由于教育水平不均衡、人口平均素质较低、大部分劳动力技能不足,而经济技术的发展提出过高的劳动技能要求,导致我国失业率总体上升。因此,劳动力需求结构的调整,在劳动力需求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应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的要求,对于不同的工作要求提供相应的技能教育培训。这样既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又不会影响到经济的长期发展。税收对劳动需求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在现有的国家产业优惠政策下,对那些有利于经济长期有效发展,且能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岗位的产业和部门,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以鼓励其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吸收和安排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对于因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大批劳动力失业的短期动荡,也可以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

四、利用积极财税政策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就业的积极财政政策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和之后的欧债危机使全球经济走向低迷,我国虽然有着稳定的经济市场结构但也有所波及。对于种种问题,我国政府积极采取财政投资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农业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等方面的财政政策应对。对于促进就业的积极财税政策,我们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提出对策和建议。

1财政投资支出。财政投资支出主要是通过政府为满足公共需求所必需的资产而花费的财政支出,支出范围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投资等。如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计划,国家通过对中西部加大财政投资支出力度,逐渐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措施,加快了中西部经济发展速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就业率。在区域发展方面我国应继续加大财政投资支出。虽然近几年中西部发展较快,但从每年劳动人口的转移来看北上广依然是大多数求职者的选择,就业结构还是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加大政府的财政投资支出对于就业结构调整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2教育支出。对于就业问题而言,不仅要在市场需求上努力,也要增强待就业劳动力人群的就业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已经从单纯的生产性国家转型为技术产业综合性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就业结构性问题突出,待业人数的增加和高新技术产业专业人才的缺乏共存,使得教育事业得到了重视。教育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我国应大力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支出,使教育资源均等化,以全面提高求职者的技术水平和平均素质,为就业提供保障。

3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发展公共事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劳动者而言,社会保障至关重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起步较晚,正在不断地完善和推进。我国应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全民可以得到生活保障,促进社会和谐,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加强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之间的联系。

4农业支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与农业相关的加工产业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企业也应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措施,加大农业支出,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5财政补贴支出。近几年国际倾销、补贴与反补贴事件日益增加,国家贸易之间的摩擦既不利于国家之间的交流,也不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就国际贸易方面制定详细的标准,及时根据经济市场的变动调整贸易条例,或制定详细的负面清单,在加大国内消费的同时,通过加大补贴支出来促进国内产品出口,增加国际消费,进一步推动国内经济发展,间接增加就业需求。

(二)促进就业的积极税收政策

1调整和完善现行税收政策,直接促进就业。税收是影响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因素,对于现行的税收政策应加以完善和调整,加强对待业人员的管理,利用开征社会保障税、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手段来更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对于就业困难人群,如残疾人、退伍军人、刑满释放人员等应直接减轻税负,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这类人群。如为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对于招收高校毕业生达一定数额的企业实行减免部分消费税、增值税和营业税等。对于残疾人、下岗再就业人员等可以通过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鼓励其自主创业,不仅解决其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帮助部分劳动力就业。

2运用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间接促进就业。制定合理的税制结构,通过税收政策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以加大就业市场的劳动力需求,间接解决就业问题。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近几年对于第三产业中能吸纳较多劳动力的服务行业发展尤为重视,可以加大对服务业的倾斜力度,适当降低税负,扶持企业发展。对于第三产业可考虑实行差别税率,加大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减轻各产业税负,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新兴技术产业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和一定的税收奖励。对于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的行业如技术培训等,实行减免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在保障国家税收的前提下,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使经济市场更加活跃,调整供大于求的就业结构,更好地持续解决就业问题。中小企业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些企业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来鼓励其发展,还可以通过达到一定数额就予以税收奖励来提高企业纳税的积极性和贸易活力,增加企业收入,加快企业发展,提高就业劳动力需求。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实现全面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地势复杂,有些地处山区和盆地的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些地方我们不仅要加大财政支出,同时也要实行低税率政策,以吸引更多企业落地,发展农村经济。对于农业相关的企业和产业要尽量免除或降低税收,方便发展经济,促进就业。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