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在职提升学历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本科生在职提升学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队伍建设方面提升组织感召力
这里所说的组织,其内在含义可理解为行政组织。广义上的意义是指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它既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政党的负有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也包括国家机关中的立法,司法系统中负有执行职能的各类单位和国家的整个组织系统。
具体来说,劳教单位的组织,对劳教所而言,省局代表一级组织,对基层大队而言,所部代表一级组织,对中队而言,大队代表一级组织,即使对于劳教人员而言,民警的管理、教育行为,其实也代表了政府%26shy;%26shy;(最大的行政组织)所赋予的法定职责。
那么,感召力又是什么呢?感召力即是一种由衷感染人的魅力,主要体现在领导班子及成员的人格魅力上。组织的感召力表现为对民警队伍的强大凝聚力,能有效地提高队伍的战斗力,是一个优秀单位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观理念,提升组织的感召力,其本质就是贯彻以基层单位和民警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充分发挥领导机构在队伍建设上的核心、积极、能动作用,通过组织行为,提高民警队伍的战斗力。下面,本人就如何在队伍建设方面提升组织感召力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理解和看法:
一、加强组织的自身建设,使之更坚强有力,使组织对民警而言更具“安全感”,通过提高组织的向心力以提高组织的感召力。
1、谋求单位的长足发展,使组织本身更强大。一个单位是否有活力。与该单位向心力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前进的方向或要到达的目标是:下属单位和民警对内时生活幸福指数高,事业上成就感强,对外时,对单位有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真正做到。
2、既要从严治警,也要从优待警。要一以贯之地协调抓好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工作,不因工作的阶段性目标或重心转变而改变,也不因主要领导或班子调整而调整。从严治警是保证队伍战斗力的必备条件,从优待警是提高民警向心力的有效办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提高班子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主要方法是:班子团结,协调一致;方向明确,指挥得当。目的是要使组织成为基层民警的主心骨,使民警在工作中思想有方向,行动有动力,目标明确,措施得力。
4、给予基层民警必要的政策、心理、道义支持,当民警的坚强后盾。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给基层民警以完成相应管教、生产任务所必要的政策、心理、道义支持,能辩证地对待和妥善处理民警工作中的缺点,不足和错误。
二、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使各项行政措施更具原则性,管理、号令使人更愿自觉服从,通过提高组织的信服力以提高组织的感召力。
1、建立、健全民警工作绩效考核及奖罚机制。目前一些基层劳教所虽有这方面的文件,但存在考核没有常态化,条款设置不科学,操作性不强等诸多缺点。更多的是依靠政出多门,各部门各行其是的考核、检查、评比,主观性,片面性不说,且容易造成基层单位和民警的疲于应付,而一旦用这些零散的检查评比结果要评价一个单位或一名民警则明显缺乏全面性,权威性不高。健全和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和用人制度,提拔、使用德才兼备的民警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是对人才肯定,更是对敬业奉献者的肯定,其示范作用巨大。相反,由于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或任人唯亲而提拔使用干部,对单位民警的积极性将会产生严重挫伤,组织的信服力将大为下降。
2、促进民警在一定范围内正常,合理交流。具体而言,这种交流可以是单位内部岗位性的,也可以是单位之间职务性的,如内勤与带班民警交流,机关民警与基层民警之间交流,基层大队与后勤单位如教育中心、警戒护卫大队民警之间交流,大队长和科长、中队长与指导员之间的交流,促进这些交流的经常化,不但可以促进民警知识、技能的增长,对组织(劳教所)而言,更有利于消除各单位、各工种之间民警苦乐不均,矛盾加剧的不利因素,亦有利于民警队伍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了交流的制度化,体现的是一种以事业为重的责任心,是平等待人的公正心,是雷厉风行的自信心,实现了交流的制度化,组织在民警中的威信也将得到极大提高。
3、畅道上下交流,互通,对话的互动途径。尤其是领导班子及政工、纪检部门等与队伍建设联系紧密的相关部门,一是要乐于并善于听取群众意见,除了解民警在工作,学习中的具体情况外,也听取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难于做到却又必须极力做好的是,要敢于听取不同意见乃至批评意见并合理处置。在具备了这些条件之后,可以达到良好效果的是,组织上的一些决定、要求、倡议甚至可以通过这种互动途径,以更柔性的、感性的且又非正式的、更具人性化的方式得到更好的落实。
三、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体现班子及成员人格魅力,通过提高领导干部的亲和力、感染力以提高组织的感召力。
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亲和力和较强的感染力,对于班子而言,将产生极大的感召力,这也要求领导干部在一些素养上高人一等,即:
1、平等待人。领导干部要平等待人,其一是以平等的姿态与下属和同事相处,尊重他人的独立的意志和人格的尊严。特别是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时,领导干部能换位思考,放下架子,以一颗热情的心对待同志;其次是能平等地对待不同的对象。对不同的同志,无论其职位高低,关系亲疏、能力大小,在纪律要求、业绩评价、评先评优、入党提拔等方面都能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再次是能客观地对待民警工作中的成败和优缺点。理解基层民警的难处,设身处地为民警着想,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给民警战胜困难和不幸的精神力量。民警有了过失,要了解他的本意和实事求是地分析产生过失的主、客观原因,提出切实有益的建议,要教育、鼓励其振作精神,努力工作。
2、大公无私。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作为领导干部,应该是民警队伍中严格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的典范,“对名之心平和,对利之心知足”,真正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排非份之念,能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经得起考验。状态良好的领导干部品行端正,襟怀坦白,大公无私,任何时候都表里如一,其对民警的感染力不言自明。
3、胸怀宽广。这主要体现在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上:一是能够以宁静之心观察社会,以平常之心看待名利,以奉献之心对待事业,正确处理好名利得失,以豁达的心态对待个人名利以及职务升迁,正确面对自己的进退留转;二是有宽容的胸怀,容人的雅量,善于领导 不同意见的人或与之合作共事,团结协作;三是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在挫折中磨炼意志,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增强克服困难、应付挫折的能力;四是要有广阔的胸襟。想问题、办事情从大局出发,从事业成败考虑。心怀坦荡,不顾忌个人的尊严、得失,包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接纳别人的批评或建议,做到心胸宽广,海纳百川。
4、果敢有力。果断决策绝不是盲目决策。在决断前要谨慎周密地加以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中民警队伍的智慧,为果断决策提供正确依据和可靠基础。如果不征求或根本听不进民警意见,缺乏评估和论证,这样的决断就可能变成武断。同样,如果关键时刻不当机立断,犹犹豫豫,延误了时机,那样就变成了优柔寡断。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在紧要的关头,作为领导干部要敢于决断,敢于拍板;对重大问题、棘手事件,不回避矛盾,不推诿、不拖拉,敢于触及热点、难点问题,敢于负责。做事雷厉风行、决策果断快捷,对上级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能迅速贯彻和执行,对工作别是群众生产生活中发生的问题,能迅速调查和解决,做到说干就干,令行禁止,毫不含糊。
5、敢于负责。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有敢于负责的勇气。必须坚决破除求稳怕乱、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做克服“碰到问题就躲,见到困难就推,遇到矛盾就绕”的不良倾向的领头人,大事面前勇担当,面对矛盾不回避。特别是在一些条件艰苦的地方或矛盾较多、工作难度较大的时期,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善于负责、敢于负责,必须要敢于触及矛盾、敢于攻坚克难。遇到困难不回避,遇到矛盾敢碰硬。
除了这些之外,领导干部其实还应具备的素养还很多,如善于学习、实事求是、坚韧不拔等品质也非常重要。当然,任何领导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不能要求领导干部是“神”,毫无缺点,时时、处处都是光芒四射。要完全符合这些很难,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至少应基本达到这些要求,并朝更高标准不断努力。
四、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组织网络和层级结构,提高各级组织管理、组织、指挥能力,通过提高执行力以提高组织的感召力。
1、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层级结构。作为劳教单位的三级重要组织——局、所、队,在人财物和责权利上各有一定的管理权限空间。就个别单位而言,比如,对中队的管理权限,按理就由基层大队决定的内部民警调配、劳教一长三员的使用、生产项目的确定,当前都由所部直接行使;两级管理三级核算流于形式、职能部门的多头指挥,各行其是,均暴露出这种层级结构的欠缺性。其最突出的矛盾在于:大队、中队的职能作用不明显,缺乏作为一级管理层次所必须的综合功能;分队,也就是每名民警包管包教部分劳教人员的责任分解措施,还未真正落到实处。层次结构的混乱或不到位,使管理方面在从上而下的贯彻效率上容易打折扣。
2、善于调动各级管理层次的主观能动性,整个管理系统的强大战斗力,必须使单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各层次机构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注重各级组织间既不越位,也不错位,但又到位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作为重要的基层组织,对基层劳教所来说,赋予大队更多的管理权限,将发挥大队一级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使管理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实际上更好地体现所部的执行力。
3、界定机关和基层单位权限范围。防止工作重心转移。主要要防止的是机关部门将工作重心从为基层提供指导服务转向为将任务指标简单分解,转至基层,或忙于内部事务性工作,甚至是利用各种权力优势将本身的内部事务如定期报表、文件起草、档案整理、对外宣传都交基层单位和民警承担;作为基层单位,则要求具备更强的务实精神,抓班子,带队伍,抓管教,促生产,均必须脚踏实地,稳打稳扎,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要杜绝粉饰太平或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作风。
职能倒挂的弊病根源在于:机关部门只考虑如何谋求自身的部门工作“业绩”,甚至是“懒政”的需要,基层单位则是推卸责任,或图眼前利益,一味迎合。这种弊端产生的不良后果是:机关不勤于指导而忙于指挥,基层不愿务实而乐于务虚。管理方式上强力型的机关,松散型的基层,对提高组织的执行力有百害无一利。
五、构建和谐、团结、发展、创业的所区文化,激励斗志,团结人心,通过提高组织的凝聚力以提高组织的感召力。
一个好的单位,好的集体,必然会有一种好的氛围,有一条坚强的纽带,这种氛围、纽带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这是一种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风气。好的风气可以振奋人、激励人、引导人、团结人,不良风气则会产生相反作用,使个人消极,颓废,使单位涣散、落后。提高单位、组织的凝聚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订明确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和实施步骤。阶段性的目标分远期、中期和短期。明确的目标就是前进的方向,可以产生凝聚力,使人团结在组织的旗帜下。制订目标时要注意难易相当,切实可行。要改变和杜绝个别民警“做天和尚撞天钟”的“混日子”思想。
2、加强队伍教育,重建所区文化,净化工作环境。要加大对民警队伍的教育力度,树立正确的事业观、荣辱观,激发民警的好胜心,上进心,将广大民警的注意力尽可能地引导至谋稳定,求发展上来。要总结、提炼推出一些必要的宣传词以最大程度地彰显本所特色并产生凝聚力,如:今日我以所为家,明日所以我为荣;上班满负荷,下班零负荷等。净化工作环境要特别防止、杜绝既要干事,又要防止不良风气的产生和滋长。
篇2
1、成人特色无法体现,论文内容与学生工作脱节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从选题、实施、答辩的整个过程基本上按照或是参考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论文流程进行的,无法突出成人教育的特色。选题的内容偏重基础学科研究。普通高等教育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基础和重点,长期以来影响着高校中其他教育形式。成人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宏观教学内涵均是由高校普通高等教育衍生而来的,授课方式、考核形式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似。毕业论文作为整个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前期教学的影响,论文的选题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学科上,成人教育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完成论文的条件有限,导致论文整体上选题差别很大,质量不能保证。毕业论文内容与学生实际工作脱节。成人教育学生多为在职从业人员,多数人有着长期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成人教育来补偿自己的学历和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毕业论文是所学理论知识和具体工作最好的结合方式。但是,成人教育毕业生的论文受所谓的论文质量的约束,很少能与自己的具体工作相结合,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之中。毕业论文缺少成人教育特色。成人教育学生从事的工作多种多样,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学历和工作中的能力,毕业论文作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环节,应该是能够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以及几年来理论知识在学生工作中如何体现出来。但是,目前成人教育学生为了应付毕业论文环节,内容很多与学生实际工作无关,成人教育中服务行业的特色无法体现。
2、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
很多高校的成人教育管理部门为了方便,照搬普高教育毕业论文的考核体系,导致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考核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相近,对论文的科学研究层次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并以涉及学术层次水平高低评定论文的质量;这种考核标准脱离了成人学生的工作实际,导致一些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出现了网上文献拼凑、他人、挪用别人数据等现象发生,完全背离了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宗旨。
3、保障机制不完善,论文的完成缺少有力支撑
缺少论文指导课。论文指导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指导学生如何去开展相关工作,如何在网络上查找相关文献,如何按照要求格式去撰写论文。很多教学单位都忽略了论文指导课的重要性,或是缩短学时,或是直接取消面授,改为网上自学,出现了学生的论文格式不规范,选题不准确,论文内容与题目偏差等严重问题。指导教师的选择问题。指导教师是学生论文完成的关键环节,为学生配备合适的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的论文工作事半功倍。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多为挂名,没有真正地去指导学生如何去思考、操作论文的完成,同时,指导教师多为高校教师,在帮助学生选题上多以自己研究的课题为基础,脱离学生的工作实际。
二、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
建立成人教育中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成人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满足工作单位对员工工作能力提升的需求,是保障体系研究的主要目的。
1、在成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下,论文实施的每个环节都具备相关操作制度和质量标准,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分工明确,各执其责,保证论文高效、高质的完成,确保论文的真实性和学生的诚信度。毕业论文是学生完成某一专项研究的总结性材料,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研究多数是在本人单位实施,与其具体工作联系非常紧密,内容相对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更加多样、复杂,论文质量不宜控制。建立科学可行、适用于成人教育需求的操作制度,在大的框架上对论文的方向进行把握,对具体细节内容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论文的每一部分设置质量标准,完全按照此标准衡量相关的操作,达到成人本科论文的实施的制度化、标准化。
2、成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的特色,将学生工作单位引入到体系之中,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提供技术和物质支撑。把高校、用人单位、学生三个主体有效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指导作用、质量保证作用和全程监管作用,保证学生论文的顺利完成。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将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与本职工作有效结合,最终为工作效力服务。学生的工作单位是学生学业完成的最大支柱,特别是在学生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工作单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学生提供完成论文的场所、仪器等硬件设施,还要学生配备具有一定资质的实习指导教师。因而,结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的学习特点,在毕业论文中引进工作单位,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
3、通过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升论文质量,最终达到高校顺利、高质地完成论文整体工作;用人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培训员工、利于单位发展的目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成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毕业论文是学生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结合的最好体现。学生在完成学业,提升学历的同时能够增强自身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单位。
三、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制定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标准,建立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各组成因素,包括前期规范、过程控制和后期评估,通过对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到适宜的切入点,寻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1、前期规范体系
前期规范是成教学生在实施毕业论文之前,学校对论文具体的完成形式和结果做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是学生完成整个论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论文工作的主线,学生按照此要求进行论文实际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主要根据各专业和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毕业论文完成的整体过程,研究建立一系列符合成人教育的毕业论文制度:(1)教育制度,包括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毕业论文准备工作的教育、写作方法的教育、违反纪律的教育等。教育制度的建立,让学生明确论文工作如何开展和进行,对学生的论文过程做以框架式要求,约束学生在论文的完成中务必坚守诚信原则,以自己的真实数据编写论文。(2)开题报告制度,成教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论文设想、文献查阅情况、指导教师综合意见,形成具有可实际操作的论文构思,并以文字的形式向高校汇报,经高校专家审核通过施行。(3)中期考核制度,依据开题的思路和步骤设计,对论文中期取得成果进行审评,根据前期情况规划下一步论文的具体实施。(4)论文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论文完成工作进行考核,学校组织论文答辩,由学校老师和学生工作单位与论文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同时,成人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论文工作的基础数据进行检查和归档。
2、过程控制体系
过程控制体系就是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质量跟踪,是论文写作中的把关环节,对论文的开题、期中考核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保证论文高质量地完成。依据学校制定的开题报告制度和中期考核制度,学生以书面汇报的形式向学校汇报论文思路及阶段性工作成果,学校对学生论文思路是否符合要求及进展情况做评价,学生工作单位作为实习单位对学生论文整个过程进行质量跟踪,及时与高校沟通,依据学生论文完成期间的表现给予评价。
3、后期评估体系
篇3
关键词:科学课程;科学素养;科学教师;培养;进修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基础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综合化成为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科学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兴起。目前,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即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初中阶段都开设了科学课程,我国大陆周边的韩国、台湾地区也从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开始,在初中阶段开设了综合理科课程(相当于我国初中的科学课程)。上个世纪末,我国的初中科学课程试验也已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展开。1999年,我国又在广东省开始了高中综合理科课程改革试验。
但是科学课程改革目前在师资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原因是针对中学理科教学,我国培养的主要是理、化、生等分科教师,没有专门的综合性专业培养科学教师,教师知识结构与技能缺陷明显,导致严重影响了科学课程的正常开展。
一、目前我国培养科学教师的指导思想与重点
概括地说,科学教师要求具有更为深厚而全面的科学素养,它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具备理、化、生、地等学科完整而有机联系的立体化交叉构建的知识体系,而不仅仅是上述各科知识的简面相加(目前的学科教师仅具备单科知识,连各科知识的简单相加都不到);其次是科学探究的素养和科学技能的掌握;三是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养成;四是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的整体把握。
目前在我国也有教育部批准的9所院校设立自然科学教育本科专业来培养科学教师,但远水难解近渴。其原因是一方面它们现在着手培养的科学师资四年甚至是五年、六年(自然科学专业教育学硕士)后才能上岗,而正在进行的科学课程急需大量的科学教师现在就能到教学一线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大量分科教师知识、技能欠缺,不能适应科学课程要求,急待培训。且初中取消分科之后,也必须把这些分科教师培养成科学教师才能解决他们的工作出路问题。因此,我认为,从长远角度考虑,设立自然科学系培养全日制的科学教育学士和硕士当然必要,在做好这一工作的同时,目前培养科学教师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应放在对大量的初中分科教师的改造上。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中学科学教师的在职培养与进修问题。
当然,对于这一综合性的科学专业,各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如科学、自然科学、理科、综合理科等。本文把初中的这一综合性科目叫科学,高中的叫综合理科,大学设置的培养科学教师的综合性专业叫自然科学专业,这样来统一名称,同时又有所区别。
二、在职培养与进修的系列和层次
在科学教师的在职培养与进修的系列和层次上,英国用PGCE(past―graduate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模式(即3+1模式)、法国用3+2模式培养教育学士,美国用4+1模式培养教育学士,用4+2模式培养教育硕士(具体模式含义下文详细阐述)。这些国家中学教师至少要达到本科学历,并且教师中教育硕士的比例很大,甚至还有少量教育博士,教师的高学历化趋势十分明显。而这些教师取得的科学教师职业资格和高学历很多都是完成本科学习后,用继续教育的方法取得的。比如非教育专业走继续教育渠道完成规定课程与学分,通过教师职业资格考试取得任职资格;非自然科学专业教师到大学选修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完成学分,取得科学教师任职资格;本科教师通过在职学习完成硕士学位课程,取得要求学分,通过论文答辩获得自然科学教育硕士学位,或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取得博士学位。我国北京师范大学也提出教师教育培养层次上移,用4+X模式培养教育学硕士和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但主要针对的还是全日制学生培养而非在职培养,就是在职培养也主要是培养中学理科分科教师而非科学教师。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科学教师在职培养可分为两个系列(在职深造、在职进修),两个层次(本科层次、教育硕士层次),下面分别阐述。
(一)本科层次。本科层次在职培养科学教师可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职进修。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直接设立自然科学系,中学分科理科教师可以进修方式进入学习自然科学专业课程、自然科学教学法等课程。对负责教师进修的地方教育学院,由于师资、财力不足没有条件设立专门的自然科学系,也要设立一个领导小组,统一牵头组织理、化、生院系合理安排提供必修、选修课程,中学分科理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情况,以主修十辅修+选修形式补充自己欠缺知识,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能,以此作为一个过渡形式培养科学教师。二是专升本。对于专科理科分科教师,则应以函授形式到自然科学系学习,而不应再分科函授多走弯路了。
(二)研究生层次。为了适应中学对高层次师资需求,需要对在职教师提供自然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层次的培养,这里也分两种情况。一是设立自然科学专业教育硕士。非学历教育,需入学考试,主要招收大学本科毕业、具有四年以上教育实践经验的在职中学理科教师,目的是使他们在此基础上提高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更好的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修完学分课程并完成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获硕士学位。根据生源地不同采用不同学制,外地生源一年脱产,两年在职学习。本地生源半年脱产,三年在职学习。二是硕士研究生理论课程班。主要招收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中学在职中青年理科教师学习学科教学和教育学原理硕士学位课程,为非学历教育,目的是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培养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优秀者,通过外语资格考试和论文答辩,可申请硕士学位。
这里需要澄清两个问题。一是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不仅要满足初中科学课程的高层次师资需求,而且要满足高中的综合理科师资需求。因为从目前中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看,高中学生选修分科理科的越来越少(特别是选学物理的越来越少),理、化、生分科和综合理科并行设置势在必行,因此高中部分分科教师既有转向综合教师的需求,也有提高学位的需求,自然科学专业的在职研究生教育应要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二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学教师学历层次提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受学校之间竞争激烈,学校提高办学层次和创造品牌需求的影响,新进的高中教师普遍要求是硕士。初中将来的发展趋势也会是这样,对研究生层次教育的需求只会越来越旺,设立自然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在职的和全日制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三、在职培养与进修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骨架”,所回答的基本问题是:课程体系应包括哪些课程领域,这些课程领域彼此之间的关系处理。在这一方面外国培养科学教育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学士的课程情况是:法国由大学师范学院(1UFM)招收至少受过三年高等教育且获相应学位者进行两年的教师教育,其课程结构:一是责任实习,分散进行。二是专业教育,包括学科教学法、研讨会、教法和实际问题研究探讨。三是普通教育,这是有关教育科学的科目。四是完成论文,要求体现职业特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英国的PC,CE模式是由大学教育学院招收非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一年制教师教育学习,课程包括:(一)学科研究(Sudject Studies),掌握学科知识、教学法及教学能力培养。(二)专业研究(ProfessionalStud-ies),从专业角度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如学生教育、课程开发、课堂管理等。(三)教学实践(Teaching Prac―lice),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两个部分。在课程结构上,我国学者有主张实行“主辅修”制或双学科制”。有认为课程结构可划分为两种,即纵向联系的“层次结构”和横向联系的“形式结构”。有认为主要课程可按“六大板块”划分。有强调了“五个课程板块”。在专业课程体系上,有建议构建“三段结构,综合为主”的课程结构体系。
综合中外情况,笔者认为,培养在职科学教师的课程结构可分以下三种情况来讨论。
1、设立自然科学系本科教育,课程结构按基础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科学课程来划分。三类中各包括若干门必修与选修科目。在此我想强调两点:一是作为自然科学系,应设立自然科学这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它应包括理、化、生、地等学科,但不应是它们的简单堆积,否则如此海量的知识是无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完成的,且学生无法承受,事实上也是没有必要的。对学生的专业要求不重点在于知识的多少,而关键在于综合知识结构的形成。因此自然科学学科的内容编排体系也必然要随之发生质的变化。笔者提出打破原来分科编排知识体系的传统做法,按照科学学的结构,把它们划分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宇宙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每个领域列清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符号计量系统、技能方法系统、价值判断系统,再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构建整合,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科学探究专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两大领域,共同构成自然科学科目的五大领域,据此再精简内容,形成系统。二是作为教学法,应将物理、化学、生物三门教材教法整合成自然科学教学法,而不必分设各科教学法。
2.对于没有自然科学系的地方教育学院,对分科教师的自然科学本科教育,应以主修+辅修+选修的办法形成综合知识体系,即本专业课是主修(分科教师因已完成不再学习),辅修第二专业、选修第三专业。各分科院系都应提供足够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供教师选择,达到一定要求的学分并且通过统一的测试后可获得自然科学教育本科毕业证书。
3.对于自然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在职教育,可通过4+3形式培养教育硕士。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是理科分科教师报考自然科学专业的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时需加试某些分科专业科目,3年研究生期间补修自然科学专业课程、自然科学教学法和教育科学类课程。二是进入自然科学理论课程班学习,3年期间需补修欠缺的相关专业课程、自然科学教学法和教育科学类课程。
四、在职培养与进修的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指课程领域的运作方式。法国为3十2模式,即以至少受过三年高等教育获得学位者,由大学师范院校进行二年的教师教育;英国为3+1模式(非教育专业),即非教育专业本科生3年拿到学士学位后,进教育学院再受一年的教师教育;美国为4+1模式。这是本科教育,硕士教育法、德一般是5+2模式,美、英为4+2模式。
目前我国提出和正在试验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3+1模式、4+1模式、4+2模式,但那是全日制教育。考虑到在职教育和科学课程的特点,笔者提出三种在职教育模式:3+3模式(专升本教育),4+1模式(本科教育)、4+3模式(硕士教育),“+”号前面的数字是已经完成的教育年限,后面的数字是要教师接受的继续教育年限。
由于自然科学专业要求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和教师专业化韵要求,笔者认为应加大教育与教学实践的时间与强度,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同其它理科分科的教师培养相比,自然科学专业内涵的广延性和该教师职业要求的复杂性需要有较长年限的培养以保证其质量。因此,分科教师在职进行科学课程本科教育中的一年应是全脱产学习时间,半脱产学习时间就要两年或更长。硕士教育中的三年应至少有一年是全脱产学习,若全是半脱产学习,时间就要四年或更长。二是针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弊病,需要较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来保证其符合教师岗位要求。国外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育科学课程在学时上一般三分天下,在教育科学课程中教育与教学实践又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很大的学时比重。而我国则长期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的“老三样”,科目少、内容陈旧脱节,不能满足一线教师实践需求。因此对科学教师的在职教育来说,一方面应强化教育教学实践的强度,以符合教师专业化的职业要求;另一方面要丰富教育课程的内容,并把它们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以符合科学课程综合化程度高、与实际问题联系密切、解决问题时需要思维的开放性和手段的多样性的特点。
五、在职培养与进修的方式与梁道
(一)教师在职进修方式与渠道。美国设立专门的教师在职培养与进修机构,教师在下午4时即可离校,到附近的大学去听课进修。在90年代,美国即设计了“全美教师视听系统”,把全国的师资管理、培养、培训机构以及每个中小学都纳人到一个计算机网络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个网络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调整进修计划和实际进程,并通过它解决各种问题,进行交互式的咨询活动。
养基unloadl071专业知识,同时又能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技能以提倡参与。我国台湾地区也设立独立机构对教师进行职后培训,主要机构有四个:台湾省国民学校教师研习会、台湾省中等学校教师研习会、台北市教师研习中心、高雄市教师研习中心。这些机构的特点为:一是多功能性,任务集培训、教研、教改、交流于一身。二是非学历进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充实、提高在职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为目的。三是以教师为主体,研习方式灵活多样并提供咨询辅导。四是注重研习后成果推广。
我国亦有人提出六种骨干教师培训方法,有的提出六种模式,有人提出七种培训方法,还有的提出十种培训方式。但综合来看,总体感觉是专业培训机构功能欠缺、培训方法单一,与教师实际需要联系不紧,流于形式较多。这样总结上述中外情况,笔者提出这样的意见:1.设立专门进修机构,功能要齐全,进修内容必须有实用性,必须是来源于实践中的问题和需要。2.重视以学校为主体的教师培训,同时校内培训与校外进修要相结合。3.提倡以“参与式”为主运用多种教师培训模式,针对中学面临的一些问题提炼培训主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案,学员围绕问题解决通过实践、交流、讨论展开学习活动。4.要把教师的进修与其待遇升职挂钩,使其具有一定的激励性与约束性。5.加强中学与师范院校的联系。要求大学教师能到中学去实践指导,中学教师能到大学或专门培训机构中去进修提高,中学与高师不仅在理论层次上,更重要的是在实践层次上必须紧密结合,而且要形成常效机制。6.致力于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即培养――使用一在职教育一体化,这样才能满足科学课程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的需求。
(二)网络教育手段的强化运用。科学课程要求增强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其培养方式除了上文提到的一些方法外,加强网络教育对教师的培训是一条很好的补充。网络教育,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1.在家里和学校都可培训,节省学校培养经费和培养周期。2.教师可根据自己需要随时进行培训,这样可强化培训的针对性与应时性,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3.可化整期培训为分散培训,有利于减少教师培训需求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4.培训内容丰富、品种繁多,教师可各取所需,有利于克服集中授课灵活性差的缺点。5.资源共享,克服了学校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弊端,有利于许多资金较少的学校减少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困难。
篇4
既往提及“优化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总是较多地思考教育者和管理者如何与时俱进地更新观念、如何根据时展寻求新的对策,较少从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的视角挖掘其优化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潜质,即如何调动其“优化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主观能动性、如何促其通过自我教育实现较理想目标。自我教育,指受教育者根据社会标准及道德规范自觉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过程,从而有目的地调整自己行动的活动[1]。我们反思20多年来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和理论探索,主要从学生自我教育的视角,以“职业核心价值观的优势教育”和“依据培养对象特点的分层教育”为关注点,阐述优化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自我教育。
1职业核心价值观的优势教育
职业核心价值观,乃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核心成分,是当代护士整体素质的首要成分,居于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主导地位,具有导向性、决定性作用[2]。优化职业心理素质的自我教育,护士首先需确立自身的职业核心价值观,其在护士整体素质培养中占较大比重,故称之“优势教育”。加强护士职业核心价值观的自我教育,可从4方面入手。
1.1确立核心价值
居于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首位者即“忠于职守与爱心”,它体现护士的职业核心价值观是“救死扶伤,传递关爱”。然而,职业价值观与个体的人生观密切关联,奉行“与人康乐,于己康乐”的护理专业学生或护士,可较快确立并逐渐稳固其职业核心价值观;而更多关注功名利禄、切身利益的学生或护士,则较难确立且不易稳固其职业核心价值观。因此,确立职业核心价值观,是优化护士心理素质的前提,也是其自我教育的起点。步入职业生涯初始阶段的护理专业学生,其确立职业的核心价值大多会经历一个从朦胧、彷徨到清晰、坚定的过程。尽管教育机构、教师、辅导员均特别注重开展职业核心价值的强化教育,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理念和行为则更多依靠其自我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主动与否,或许恰是其确立职业核心价值的差异所在。主动加强自我教育的学生,接受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多积极呼应,更愿深入思考,可促其确立核心价值。如她们会为南丁格尔出身贵族却献身护理深受触动;她们能从“提灯女神”的卓越人生感悟其职业魅力;她们立志尽其一生续写南丁格尔的辉煌业绩。至此,她们便为确立其职业核心价值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诚然,确立职业的核心价值绝非一蹴而就,特别在职业生涯前期,还会有各种因素干扰护士确立其核心价值[3]。若能尽早将其对职业的理性认知与亲身体验相结合,可使其职业核心价值得以稳固。
1.2深入职业实践
近年来,学生尽早、经常进临床,已成为我国护士人才培养的普遍做法,除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增进其职业情感,也为其确立职业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很好的平台。18~20岁的学生正值其人生观、价值观成型阶段,些许懵懂、充满好奇、不乏新鲜感的她们步入职业实践领域后,感同身受患者的病痛缠绕和身心需求,耳濡目染那些整日奔波、疲惫不堪却依然面带微笑且热忱服务的一线护士,其职业价值观也可随之净化、升华。职业榜样的言传身教,是对学生确立其核心价值的潜移默化。如有护理本科生感言:“每次去临床都给我不同的感受,其实只要我们愿意,可以为患者做到的事情很多。临床实践让我体验到,护士是在帮助、服务于他人,他人的感激和赞赏是我们职业价值的体现。临床见习改变了我的想法,将支持着我走完、走好从事护理这条路。”众多临床护士以真诚关爱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良好职业形象,如同映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一面镜子,激励着他们追求其较理想职业目标。然而,同期、同样的临床实践经历,对学生职业核心价值的影响却可呈显著差异,无疑与其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密切相关[4]。仅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走马观花”的学生,很难对其确立职业核心价值产生积极影响;能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就其见闻做细致观察、深刻反思的学生,便会从看似平常的现象中解读其深邃的实质,进而促使自身的职业核心价值得以确立、升华。护理专业学生可结合不同阶段的临床实践,在专业教师、临床护士的指导下撰写其理解职业核心价值的反思日记,记录自身确立职业核心价值的心路历程[5]。无论其清晰或困惑、断然或迟疑、接受或排斥、坚定或徘徊,都是学生日后乃至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宝贵财富,有助其职业核心价值的确立。
1.3领悟职业内涵
相关的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只是为学生确立其职业核心价值提供理性思考和感性认知的引导,学生对职业内涵的领悟程度与其确认核心价值紧密关联,且同样取决于其自我教育的能动性。深刻领悟职业内涵,包括主动地遵从“从业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的人生规律;明晰“就业是人类满足其‘自我实现’社会欲求”的充分条件;奉行“职业只有社会分工不同、绝无高低贵贱之分”的价值取向;直面“人生就业之必然性与择业之偶然性”的社会现实;悦纳“珍惜与职业的缘分且倾情投入、快乐分享职业回馈”的哲学理念;认同“切莫拘泥职业现状、更多放眼职业前景”的目标定位等。教育者、管理者为引导学生较深入领悟职业内涵,除全程不间断地展开日常宣教,还积极把握学生入学初始、“护士节”、毕业典礼等重要契机,或邀请业界英模、学科精英与学生交流其职业投入及人生获益,或组织学生为主体的自我体验式教育活动,以期强化学生的职业核心价值。如邀请获得南丁格尔奖或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护士与学生对话,可提升学生的职业荣誉感;我国知名护理专家从普通护士到学科带头人的职业经历,则可对谋求较高人生价值的学生构成震撼性冲击,激发其职业成就动机。此外,毕业典礼的授帽仪式可让学生心灵受到洗礼;学生自行扮演、再现南丁格尔的生平,则令“演员、观众”均为之动容,刻骨铭心。自我教育能动性较强的学生,善于从各类主题活动中汲取精华、拓展思路,尝试多视角解读其职业价值,即所从事职业在当下及久远地对社会、对他人、对家人、对自己的意义,便可更多领悟职业的发展内涵,不会因一时的职业困境而茫然,而会义无反顾、更坚定地认同其职业核心价值。#p#分页标题#e#
1.4关注职业发展
任何职业的发展均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更与其中每个职业人的作为紧紧相系且相辅相成。诸多从业个体或许都期盼其所隶属的职业是“时代宠儿”,欲以职业优越感满足其自尊需要,甘愿终身从事其职业并在其职业生涯中有所作为甚至大展身手。由此可见,职业发展关乎其业内个体的职业认同。近百年来,全球性高等护理教育极大地带动了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提升,护士职业的社会职能正随社会发展不断增强;但护士职业的社会地位提升尚有赖每名护士的尽心竭力、更多作为,再由此形成“促进人类健康事业与提升职业社会地位”的良性循环和共赢局面。既往护理教育者、管理者始终强调职业发展新趋势对学生确立核心价值的引导作用,且付诸于各种形式,但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与之呼应不够。在校期间,学生大多对其职业发展的动向关注不足或不以为然甚至视而不见,或尚未认同其所学专业,或认为“正式成为护士后再关注不晚”,很少以职业发展目标激励自己,在其确立职业核心价值的过程中常陷入困境。自我教育能动性较强的学生,能以“与职业发展共成长”的主人翁态度,纵向、动态地关注职业发展的过程及趋势,可较深入理解历代同道为之拼搏、铸就辉煌的职业精神,较深切地感受职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苦尽甘来,从而激励自身有所作为的使命感和能动性,并促进职业核心价值的确立。
2依据培养对象特点的分层教育
分层教育,指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优化,还须遵循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职业培养目标,采取分层教育的方式[2]。我国护理教育的对象,从以往单一层次的中专人才扩展到现今多层次人才(从“职专”到博士),受教育者的年龄跨度从15~18岁增至15~40岁及以上,以下仅以本科、“职专”学生的分层教育为例,侧重阐述不同层次受教育者优化职业心理素质的自我教育。
2.1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教育
本科及以上受教育者,一方面,因其具有心理发展较成熟、知识面较宽、成就动机较强、有独立见解等特点,宜更多采取“自我激励”的方式,以拓展我国护理事业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激发自己,更有利其确立职业的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高学历个体从事护士职业通常会遭遇更多的社会偏见,比低学历学生更容易产生职业核心价值的困惑[2]。护理本科生若能认清自身的优劣势而扬长避短,便可在其职业生涯中获得较大成就感,在与职业发展共命运的同时,升华其职业核心价值并达成其自我实现。如早年获得医学学士学位的四年制护理本科生,自知所持学位文凭与同期毕业的六年制医学本科生相比,存在显著差异[6]。与其转去医学领域的其他成熟学科做“追随者”;不如驻留年轻而前景广阔的护理学科,更有机会成为护士队伍的佼佼者。事实已证明,早年转行的护理本科生如今功成名就者微乎其微;而早年选择留在护士队伍中的本科毕业生,大多已成为护理学科的栋梁之材,她们的个体成就动机在学科的快速发展中得以彰显,已撑起我国护理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半壁江山。以上前车之鉴,无疑是现今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发展起始阶段最具说服力的“教科书”。就此而展开的自我教育,主要是学生需结合自身特点,顺应学科发展趋势,恰当定位其职业生涯起点。20年前,凤毛麟角的护理本科生一毕业即可应聘高校专职教师或担任管理、科研等要务;如今成批护理学硕士、博士毕业生占据了当年本科毕业生积聚的“领地”,让护理本科生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多了憧憬和选择。作为护理本科生,既要看到我国每年有成千上万护理本科毕业生加入护士队伍的形势,又要了解我国护理人力资源严重短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的现状,以较恰当定位坚实自己的职业生涯初始阶段。
2.2“职专”学生的自我教育
篇5
【关键词】专业认同;大类招生;人才培养
1 引言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指将同一学科下的专业以大类方式统一招生,通过3+1或者2+2的方式加以培养,旨在大学生先经过前一两年的通识教育阶段,对专业有了更清晰和具体的了解后再选择分流到某个专业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学习,以此提升学生和专业的匹配程度。而专业认同指高校学生是否认同所学专业,认同专业及其职业价值,是否感受到在专业学习、工作中展现的自身价值,以及愿意接受专业及相应的职业规范(康武,2012),所以高专业认同度,于大学生、高校和社会都极具意义。当前,“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培养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调查对象所在学院已对该模式进行多年实践,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的专业认同感现状,有助于推进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方便包括浙理工在内的各院校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采取改善措施。
2 研究设计
2.1 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展开,主要针对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大二大三学生,因为考虑到这个年级的学生刚经历专业分流,且大三经过一两年的专业学习,对分流时的专业决策结果较有感悟,所以这个样本能比较好的展现当前“大类分流”的现状。研究问卷参考了胡忠华(2008)编写的《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经过对经济管理学院的专业老师、辅导员和学生的访谈,本文对问卷进行了修订。共编制专业认同度的调查问卷总计14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
2.2问卷发放及统计结果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经管学院大二大三经历“大类招生,分流模式”培养的3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样本覆盖学院的工商管理、人力资源、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全部9个专业,发放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向各班负责人说明研究目的及填写方法后实施,总计发放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18份,有效回收率79.5%。
调查样本显示大二占比33.4%,大三占比66.6%;女生(72.2%)多于男生(27.5%),由于学院性质偏向文科,发放比例与学院男女学生比率1:2.5大体相当;学生进入目前专业大部分是第一志愿(75.9%),第二、第三志愿共占比12.5%,转专业或调剂占比11.6%,说明大部分同学都能依靠自己的第一志愿进入期望的专业;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试者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只有约七分之一学生父母的学历在大学及以上,且接近三分之一的父母的职业为个体户。
3 数据统计分析
3.1信效度与因子分析
专业认同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748,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对专业认同度的14个问项进行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30,说明问卷效度较高,适合进行因子拟合,因子拟合结果显示问项9(关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关于自身专业就业情况吗)被剔除,剩余14个题项被拟合为2个因子。尽管题项8、10和11在因子1的载荷值不到0.5,但是由于非常接近0.5,同时又显著高于在另一个因子上的载荷值,因此保留这3个题项。
根据因子拟合结果,因子1的11个题项,包括是否喜欢现在的专业、专业学习是否快乐等,从内容上来说更偏向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因此将因子1命名为专业认同,因子2表现为对大类招生的认同,因此将因子2命名为大类认同。
3.2描述性统计
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对大类的认同。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本科生对自身所在专业比较关心,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收集一些信息来增加对专业的了解,总体上对所选择的专业比较满意,对自己选择的专业的未来发展比较有期待。但是在专业学习中并没有体会到明显的快乐感,说明专业学习具有一定的压力。大类认同的均值维持在3左右,说明大学生对当前大类分流有一定认识,能认同其存在的意义,但所在学校或学院可能在大类分流基础工作尚未完全做好,导致大学生对大类分流的了解还略有欠缺,可以再多方面加强。
紧接着,研究对当前存在的两种分流方式展开调查,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的大类招生模式经历了“2+2”(大三分流)模式转变为“1+3”(大二分流)的过程,在此次调查中,倾向选择“1+3”模式的占48%,选择“2+2”模式的占18%,其余34%的学生认为“差不多”,可见总体而言,学院当前采用的“1+3”模式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1年通识学习阶段可以为接下来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同时3年专业学习阶段,有利于专业知识难度逐步增加,放缓学习步伐,便于大学生充分消化所学专业知识。
表3 大类招生模式结果表
3.3方差分析
(1)基于性别的专业认同感差异分析
大学生的大类认同度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女生的认同度明显高于男生,说明“1+3”或“2+2”的分流方式给予女生较充裕的考虑时间,能够让她们在这1年或2年的时间里,对自己、对专业有了较好地认识,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专业就读,这一研究结果可能与男女生之间的性格差异有关,男生倾向于冒险,而女生细心、倾向深思熟虑,所以大类招生给了很好的缓冲时间,对增加认同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基于年级的专业认同感差异化分析
目前研究对象是大二和大三学生,他们都经历了大类分流这一体系,不同的是大二学生刚迈入专业学习,而大三学生已经经历了完整的1年专业学习,由此他们在专业认同上存在差异,结果显示大三学生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大二,这是由于相较于大二学习,大三师兄师姐们对专业方向和专业内容有了更好的把握,临近社会,他们更专注于工作和就业等未来方向,所以对专业的认识会更加深远,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的认识。
(3)基于目前专业的专业认同感差异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涵盖了经管学院9个专业,涉及到工商、人力、营销、经济学、国贸、电商等等,这些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同上有所差异,其中人力、国贸等专业的认同度分值高于其余R担这和专业资源、专业学习氛围都有关系,学院在教学师资、软硬件上无法做到完全的持平,部分专业也是每年的分流热门专业,少部分同学无法进入期望的第一志愿,势必会影响接下来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参与度,所以对当前专业的喜爱和了解程度会有所下降,导致出现了这一研究结果。
(4)基于进入专业方式的专业认同感差异分析
正如样本描述,大部分同学都能依靠自己的第一志愿进入期望的专业,但也有少部分同学会进入第二或第三志愿,这会影响他们的专业认同,特别是在“专业适合度、学习投入度、专业满意度、专业调换和专业推荐”等方面,第一志愿和转专业同学的专业认同感明显总体高于以其他方式进入自己所在专业的学生,这不难理解原因,当学生无法进入自己期望的第一专业,势必影响后续的学习态度和专业认同。
4 总结与讨论
经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的专业认同感总体情况良好,呈中上水平,多数学生支持“1+3”的大类分流培养模式,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对大类的认同度,不同年级、性别、专业和分流方式的学生在专业认同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实施大类培养模式时,学生、学校和社会各个层面应该推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才能使得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更好的作用。
首先,对于大学生而言,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谨慎考虑,结合现实情况,多向咨询机构、老师、父母、朋友等询问意见,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自己的专业,务必要将个人兴趣和专业学习内容统一起来,自主自觉的去深入认识自己所在的专业。有机会的话,结合专业的近几年就业情况,多了解自己所在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意识的培养自己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真正发挥大学的素质和专业教育。一旦过程中发现对专业的认识有误,也应该及时和家长、老师沟通,可以通过转专业模式及时转换,保证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
其次,学校是大类分流培养模式的决定者和实施者,在推行这一培养模式时,与学生家庭多沟通,充分利用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来改进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在专业分流指导上,导师的讲解不能以吸引学生填报自己所宣传专业为目的,应真实反映各专业性质、专业前景、就业前景,不能夸大专业的优势和弱化专业的不足,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所谓的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避免造成专业结构失衡而学生选择不适合自己专业的现象。再者,学校需要逐步降低转专业门槛,接纳更多有志于该专业的人,进一步完善转专业制度,便于学生清楚认识专业后转专业的途径和流程。同时对男生、非第一志愿进入的学生等给予特别的关注,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增加他们的阅历,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多关怀他们和所在专业的匹配程度,适当时候给予指引。最后,学校或学院应该经常调查学生的专业认同度,重点加强认同度低同学所在专业的专业建设,让这些低认同度专业可以借鉴认同感较好的经验,研究其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可取之处,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完善专业培养计划,吸引更多学生的专业兴趣。
最后,大学生毕业后都将进入社会工作,承载更多专业知识和职业认识的学生有助于在职场上快速晋升,毕业生选择对口专业就业也是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在大学专业分流上,社会也需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社会应该及时的对每年大学生就业率、专业热度做出调研和结果的公示,在不同渠道对各个专业的性质和特点详细介绍,方便学生接触最新最全的信息,适当情况下还可以与个别院校合作,结合社会背景对专业的发展和前景做出预估讲解,方法大学生掌握第一手专业讯息,在大类分流时结合多个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在专业学习过程掌握最新职业发展前景和方向,时时跟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为以后的职场之路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郑丽维,庞书勤,李绵利,吴异兰,张冬梅,吴怡龙.临床实习前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2013,08:374-376.
[2]谭初花.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
[3]韦芳婧,陈克钦,王路路,杜勃炜.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MBTI视角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3,10:136-138.
[4]张田,孙卉.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0:40+42.
[5]周琼华,许虹,黄鹏鹏,王家成.大类招生背景下护理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教育,2011,11:519-521.
[6]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四川大学,2007.
[7]安芹,贾晓明.高校心理咨询员专业认同的初步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02:203-206.
[8]彭胜华,康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12,08:59-61.
[9]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0]谈儒强.从情感视角看教师的专业认同[J]. 教育与现代化,2008,01:51-55+60.
[11]许世梅.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和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06-109.
[12]董俊华.基于我国新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下对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J].考试周刊,2008,50:127-128.
[13] Mrdjenovich AJ,Moore BA.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counseling psychologists in health care:A review and call for research [J].Couns PsycholQ,2004,17(1):69-79.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问题剖析;改革路径
自2010年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数量迅速上升,已成为全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摇篮。行政管理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与灵魂,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效能与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师生、服务于社会,已成为现实且迫切的问题,意义重大。
一、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意义与价值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高职院校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行政管理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与灵魂,起到“大脑”与“发动机”的作用,尤其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下,行政管理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行政管理发挥出良好的决策、指挥与协调能力,有利于高职院校实现特色办学、提升竞争力,获得全面发展。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采取的教学模式大多以应用技术专业为主,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校期间与企业、社会接触紧密。一个良好的行政管理模式,不仅协调内部关系,更能够有力协调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学生与企业、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减少摩擦与隔阂,让学生毕业后能够与企业、社会直接对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走好职业生涯之路。
二、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
1.呈现出行政权力泛化的状况,挤压甚至取代学术权力。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实施行政化管理,过度依附于政府决策,行政权力泛化现象严重,导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日渐呈现出失衡的状况。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重大障碍。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受政府干预、制约,决定其依附于政府,内部管理呈现出以行政权力为主导、依据政府决策行使权力。由此,导致行政管理更多的是承担管理、监督的职责,“官本位”严重,服务职能逐步边缘化,挤压甚至取代学术权力,一线教学人员参与管理的权力非常有限。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机构,教学、科研失去主导地位,势必影响人才培育的质量。2.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低,服务质量不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中行政管理人员冗杂的现象较为突出,有因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而从教学岗转来的,有不具管理经验的留校生、新引进的本科生,也有分配、调动而来的,人事任免往往由上级主管单位负责,给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负担。同时,高职院校在全面提升办学质量的过程中,往往更注重一线教学人员的科研、素质提升,忽视了组织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学历提升、经验交流等,长此以往,行政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服务效能不优。3.行政组织结构不合理,机构臃肿。我国高职院校的行政组织结构多为“金字塔”形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纵向层次较多,“机关化”色彩深厚,导致信息传达、反馈困难。二是横向部门林立,门类繁多,如办公室、政教、教务、教研、人事、后勤等,在具体的管理中存在着多头管理或是相互推诿的现象,管理效率较低。三是权力集中于高层,自上而下层层节制,官僚现象严重,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实施管理,缺乏民主。这种组织结构的弊端是行政权力长期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
三、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改革路径
1.改革教育体制,增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自。十提出了简政放权,政府对高职院校的管理也应由控制职能逐步向监管职能转变,给予一定的自主办学空间,减少行政干预。在倡导特色办学、特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政府与高职院校可以优势互补、合理监督,给予更多的自更能促进高职院校科学、高效、全面地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教育服务。高职院校内部要形成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相互分离,减少甚至杜绝行政权力对教学科研的干预,逐步形成涉及科研的以学术权力为主导、涉及管理的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和谐局面,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互促进、共谋发展思路。2.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服务意识。加强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国外名校的联系,组织行政管理人员集中培训、交流学习等,促进其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获得专业化成长。支持并鼓励行政管理人员在职提升学历,尤其是选择与高校管理相近的专业,提升人员整体素质,树立服务型行政管理的理念。同时,高职院校在其发展中要注重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性化推进,形成人性化与制度化并行的体制,加强教学科研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内部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3.构建“扁平化”的行政管理组织结构,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推进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适当减少层级、合并部门,解决管理真空、管理重复问题,促进信息的有效沟通、决策的准确传达。树立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地位,打破现行部门界限,减少中间层级,促进高职院校行政组织的创新能力。同时,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部门的特点、岗位的不同,细化考核指标,可以效仿企业界逐步推行360°绩效考核,增加教师、学生、部门间、同事间的考核,在保证公平性的前提下尽量避免片面性,通过考核促进行政管理部门服务意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少婴.创新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42-45.
[2]区扬.探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创新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6(8):229-230.
[3]邱情瑜.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问题剖析与改革[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6,12:51-53.
篇7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就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081-02
一、从就业问题角度审视公共英语教学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在高职院校一直得不到重视。这与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素养”有直接关系,同时,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上的建设缺乏对学生就业的针对性,学生也缺乏英语学习的动力。这些都导致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一直处于边缘状态。
(一)高职院校教学对英语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在确立教学目标时,缺乏对英语公共教学的认识,对社会形势缺乏必要的趋势判断。现在社会的就业趋势已经呈现高素质和高水平的蓝领人才高待遇的现状。例如,报纸上经常会报道,年薪几十万聘请不到专业的技术工人。未来高薪的技术工人一定是可以熟练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设备的人,而现在这些先进技术和设备说明书基本都是全英文的。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英语培养上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二)学生没有意识到英语对就业的帮助
不可否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英语基础方面整体偏弱。加上到了高职院校,学生忙于学习各种专业技能,英语不是他们的专业,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高职学生认为学好英语那是本科生或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事,英语和他们就业毫无关系。这些错误的观念仍在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英语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识,不知道学好了英语他们可以和本科生一样拿到很高的工资待遇,有了英语的帮助他们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教师认识不到英语教育与就业相关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观念有些落后,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英语教学的相关性没有概念。英语教师的年龄普遍偏低,知识结构单一,他们缺乏技术性英语和职业英语教学的经验,职称学历比例失调。英语教师中,初级和中级职称英语的比例过高,缺乏具有技术性职业经验又具有英语教学能力的“双师型”英语教学人才,缺乏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
(四)缺乏就业适用性教材
从高职院校现行使用的英语教材看,绝大多数教材还是和本科院校的教材类似,偏重于日常生活内容,缺乏专业知识,教学内容和学生就业实际需求脱节,缺乏特色教材尤其是针对某一技术学科的教材。教材内容过于基础化,缺乏适用性。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职业需求,具有一线生产和操作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英语教材的生活化基础知识和他们未来的需求差距甚远,学习之后缺乏适用性,不符合未来就业需求。
(五)英语学习考核与就业需求脱节
从英语教学是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满足学生未来就业在职场中发展这个目标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考核与实际教学目标脱节。现行的英语考核还是以英语试卷形式来考评,注重语法和单词的掌握能力,忽视了英语在职业应用中的作用,而这种英语在职业中的应用才应该是考评学生的主要内容。
二、从促进就业角度提升高职英语公共教学水平
(一)根据就业需求对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处曾在2001年全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研讨会上提出过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提出“以实用为主,适当加强”的教学指导方针。高职院校应对英语教学提高重视,通过加强英语教学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走出学校,面向社会,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向企业和用人单位了解用人需求,根据需求灵活地调整英语教学规划,开发针对性的英语课程和教学内容。在注重技能教学、充实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公共英语课程,使公共英语课程与就业需求相协调,学生英语素养与未来就业岗位相适应。
(二)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当前就业难的问题是相对的。只要有足够强的技术和很全面的综合素质就可以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英语将会成为他们职业腾飞的翅膀。
加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语言基础训练,从应用角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就业后的工作内容,来加强应用文献的学习内容,比如模拟单位需求来阅读单据、合同和社交文书等。
(三)依据就业需求优化教学环境
教师应该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来提升英语教学环境。通过多媒体教学,以视频和动画的形式来进行英语教学,让学生们有多听多看的机会,培养英语语感。教师还应根据学校条件自主创造英语学习环境,为了让学生们可以有多说、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内容要求进行模拟环境教学。比如模拟职场中某些工作内容进行锻炼性教学,设置一个工作中的小场景,让学生们模拟不同角色进行英语对话。这样学生们就建立起了用英语交流的自信心,同时也对处理未来就业中遇到的问题有了经验。
针对技术性强的专业学生,也同样可以利用环境,打破传统英语教学常规来进行英语实用性教学。比如对数控车工专业的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他们实训车间来进行教学,教授学生们每个车床零件的英语单词,车床使用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方式。甚至可以把国外的车床设备英语说明书当成教学内容,这样学生们在以后就业中面对国外先进的技术时,就有了比同类学生更强的竞争力,他们可以看懂国外设备的说明书,在与国外工程师交流时更加有利,直接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拓展了职业发展空间。
(四)从职业要求角度进行多元化的能力考评
现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课业考评,都是以卷面成绩或英语三级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种单纯为了分数和证书的考试不适应学生就业的需求。从就业需求来看,应从单一的期末成绩评定转向为整个学习过程的综合性考评。根据就业对英语的需求,按照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英语交流能力、写作和阅读能力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为考查内容进行综合分数评定。在考试中,以笔试和口试结合的形式来进行,除了传统的卷面考试,再增加英语情景对话、英语口译相关的内容。把考试成绩与综合考评分结合起来确定学生学习的成绩。
除了英语三级考试,还应鼓励学生参加PRETC英语考试。相对于英语三级考试,职业英语技能证书PRETC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讲更具有适用性,成绩也更有说服力。在学校内部应该把职业英语技能的认可度等同于国家英语三级考试。
(五)加强高职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一支专业知识过硬、英语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的保障。为了弥补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年轻化、实际应用性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学校应鼓励青年英语教师再学习。青年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都很高,缺乏的只是针对专业领域的认识和了解。鼓励青年英语教师向专业技术性教师进行请教,下到学生实训的基地和车间去实习,从专业应用角度来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学习如何从应用的角度来开展公共英语教学。借助学校与企业的关系,青年教师还可以下到企业去实践锻炼,了解职业需求,这样可以根据职业内容来开展专业性的英语教学,获得最新的市场信息,了解市场变化,为学生掌握自己专业的英语应用能力打下基础。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地进行科研,把自己所教授的英语与学生的就业应用相结合,发掘出内在的关联性,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还应利用各种机会参加社会活动,也可以做一些兼职,比如做涉外导游、翻译等,争取成为“双师型”教师,以适应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师的需求。
三、总结
根据当前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专业补充,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从职业要求角度进行多元化的能力考评,加强高职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珏.高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与外贸业务岗位对接的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 韩政.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农机,2009,(11).
[3] 陈蓓.高职高专英文写作教学模式探究[J].甘肃林业高职教育(综合版),2010,(2).
篇8
[关键词]新生导师 大学生涯规划 辅导
[作者简介]阎小民(1980- ),男,江苏连云港人,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优集学院学生科科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孙雷(1972-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优集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盐城 224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基金项目“卓越计划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X2014Y06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86-02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中的关键阶段。一方面,部分大学生进校后普遍对大学生活和未来从事职业认识不清、定位不明确;另一方面,他们又想明晰今后的学习道路以及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因此,导师对于引导大学新生走出迷茫时期,帮助他们规划大学生活,督促他们学习进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涯规划辅导现状
大学新生入校后面临着全新的环境氛围,如何使他们适应新环境,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对其成长影响重大。“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大学生涯发展过程为着眼点,来引导大学生探究自我价值。
大学生入学后普遍感到迷茫、对未来不知所措,包括如何选择对个人发展有用的课程、目前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将来发展有什么用途、如何提高自身能力等,甚至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合理分配大学的空余时间。学生普遍渴望有老师能一对一地给予指导,对未来做出合理的规划。虽然高校已经开展了大学生涯规划辅导工作,但是由于开展深度的不同,以及生涯规划指导师资不足,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并没有及时得到这方面的指导。
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就业问题成为众多高校面临的重大难题,许多高校试图通过引入大学生涯规划辅导来探索解决上述难题。但目前国内的大学生涯规划辅导作为舶来品,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具体操作不够系统、深入。主要表现在对生涯规划辅导内容定位不明确,整个大学生涯规划辅导过程不科学,经常是大一开学辅以就业教育,大四阶段辅以就业指导,大二、大三阶段存在辅导缺失,使得规划辅导流于形式。
二、大学生涯规划辅导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涯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于社会、学校以及学生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1.社会因素。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到个人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城镇的学生生涯规划意识要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是因为来自城镇的学生在生涯规划方面可以更多地向父母、朋友求助,而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制约,在生涯规划方面更多地只能依靠自己。此外,大学生涯规划辅导还受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才需求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学生个人因素。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自我认知、性别、自控能力、专业类别、年龄等差异,在生涯规划辅导时要因人而异地进行指导。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大学生涯规划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受到大学生对自我认识全面程度的影响。(2)大学生自控能力的不同。自控自律能力较差的同学,容易养成不良习惯,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难以有效地实施大学生涯规划。(3)专业以及年级的差异性,使得学生对生涯规划的认识也存在差异。随着大学生生活阅历、社会经验的增长,他们对个人的认识和了解也逐渐加深。
3.学校师资配备因素。大学生涯规划辅导虽然从90年代由欧美传入,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开展,但大多是偏向就业指导教育。不同高校对生涯规划辅导的含义认识有所不同,部分高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培养计划误认为是大学生涯规划。不同高校大学生涯规划辅导专业人才配备情况差异较大,很多高校开展大学生涯规划辅导的教师主要是学生管理工作者,能够敏锐地发现大学生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但在指导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方面还有待提高。在辅导实施的过程中,部分学校仅依靠学生工作处或者招生就业处等少数部门开展工作,未形成全校各部门合力开展辅导工作的局面。
三、新生导师制及其在大学生涯辅导中的作用路径和效果
大学生涯规划辅导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深入把握学生个人因素的情况,努力增加高校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专业人才配备,集全校各部门之力为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服务。新生导师制就是盐城工学院优集学院(下简称学院)立足当下加强大学生涯规划辅导的有益探索。
1.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并以其独特的提升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魅力很快得到世界各国大学的认同。近年来通过学习国外的教育及管理工作经验,我国部分高校开始研究并实行导师制,由导师帮助学生熟悉学分制下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习方式,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但是,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归因于许多高校导师的时间压力大,致使辅导工作不深入、存在作秀、走形式等现象,辅导效果不明显。
2.新生导师制在大学生涯辅导中的作用路径。作为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延伸运用的新生导师制,主要是面向大一新生。学院选择具有研究生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兼任新生导师工作。每位新生导师指导6~8位学生,每周和学生不少于一次的面谈或辅导,新生导师深入到学生中,一对一地辅导学生在大一就完成目标明晰、切实可行、能够自我评价的大学生涯规划,并通过大学生涯规划的实施和检查调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辅导工作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进行:(1)指导新生认识大学。辅助学生管理工作者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指导大学生在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等方面成功转变,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和习惯。(2)指导新生认清社会环境,产生内在学习动力。心理学的原理表明,人对改变自我生存与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压力,会产生行为需求,需求产生行为的动机,动机产生行为。新生对毕业时面临的压力越大,大学生涯规划的需求就越强烈。(3)指导新生认识专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学生就业目标实现的过程是社会(企业)对学生能力素质评价与选择的过程。因此,新生大学生涯合理设计的前提是学生根据企业需求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认识与认同,及其认识与认同的程度。(4)指导新生认识自我。在认清就业压力、认识专业、认识大学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自我,清晰地分析出对照个人的就业理想,自我需要努力和改进之处,并转化为高校期间学习的动力。并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5)指导新生制定学期目标考核。大学生涯规划在明确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计划,在每个学期都制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有步骤有计划地实行;在充分自我剖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缺点确定各阶段的目标;阶段目标应具有一定的物化成果,每学期学生都要进行自我评价。
3.新生导师大学生涯辅导的效果。学院导师制实施中坚持做到导师和学生的充分沟通,而不是流于形式。通过导师的辅导,学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并逐步明晰自己未来的道路。导师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根据学生阶段性目标的实施情况、思想及心理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给予相应的辅导。通过课题组的调查研究,学生认可新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学生通过大学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活有了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能做到科学地规划,在大学生涯规划的指导下,基于学校的各种平台,积极提升专业水平,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别是临近就业阶段,大学生涯规划辅导的效果更加明显,大一开展大学生涯规划的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明显较强,就业定位清晰。笔者对学院首届实施新生导师制并顺利完成大学生涯规划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学生较以往毕业生的适应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主动性、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意识、敬业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均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学生就业质量有大幅提升。有53%的学生进入到学院合作的企业中开展为期一年的预就业实践,近半数的学生预就业实践期满后被预就业合作单位正式录用,其中很多学生留在了世界500强和跨国企业就业,基本实现了优质就业的目标。
四、新生导师制研究的启示
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的新载体,要充分发挥新生导师在大学生涯规划辅导中的作用,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导师的积极引导以及新生的自我教育。
1.加大学校支持力度,提升新生导师的辅导能力。通过制度保障实现大学生涯规划辅导的施导效果。新生导师在一年的时间里和指导的每位新生进行深入交流,积极利用微博、网络等新媒体与学生建立流畅的信息交流渠道,随时回答新生人生和专业方面问题,真正实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大学生涯辅导。但是,导师们还有包括教学和科研在内的本职工作需要完成,这会占据导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到这一点,学校应出台配套制度保障,在职称晋升、学历进修、绩效考核、津贴发放等方面向新生导师给予一定倾斜。
新生导师在专业知识、行业背景和职业发展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但新生导师要做好大一学生的大学生涯辅导工作,还必须学习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政策法规等学科知识,需要积累经验和储备知识。因此,应定期交流研究新生导师工作经验,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和校外专家学者作培训报告;建立全方位的培训体系、拓宽培训渠道,提高新生导师辅导大学生涯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大学生涯规划指导工作。
2.发挥新生导师的导向作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曾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新生导师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通过对学生个性特点及内在需求的了解和把握,适时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在依靠外在教育环境的条件下,提升大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实施新生导师辅导大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群体的主流思想还是好的,绝大多数学生有强烈的进取意识,85%以上的学生想要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并且92%以上的学生想提高综合素质,让自己在步入社会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新生导师通过大学生涯规划辅导正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的新载体,引导大学生树立大学生涯规划意识,科学认识自我,合理规划大学生涯,为今后享受美好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世潮,刘东楼,张道存,等.本科新生导师制实施的理据[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2]孙雷.新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以盐城工学院优集学院为例[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篇9
关键词: 新闻采写 实践教学 双师型教师
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认为,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教育和职业教育,新闻学需要的是实战和实践,在新闻采访写作课堂上,训练的不仅是学生的大脑,还要训练学生寻找故事的嗅觉、观察细节的眼睛、聆听语言和各种声音的耳朵。[1]而长期以来,新闻采访写作课堂面临的问题是灌输式的教学,老师讲,学生记,没有提问,缺少交流,很少布置作业,把双向互动的新闻采写变成单调压抑的静思默听,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批判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培养。
就新闻教育而言,其学科的实践性特征和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指向十分明确,实践性教学是新闻传播学教学的本质要求。对于新闻采写课来说,尤其要强调业务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经验的传授,以培养学生在报道、写作和编辑方面的实践技能,因此新闻采写课的教学必须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
一、运用“对话式”练习,培养新闻采写实践能力
笔者在新闻采写课中注重将多年的新闻采编实践工作经验与教学紧密结合,经过努力和尝试来贯彻实践教学的理念,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在课堂中开展新闻会、个人专访、新闻观察、小组讨论等各类实践教学活动,采用“对话式”练习,在提问、倾听、交谈中向学生传递新闻采写要素、新闻价值理念。
1.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新闻会”活动。如在采访课上以一次火灾为例:“今天凌晨6点,你所在城市的一幢大楼发生火灾,现在是早上8点,你正在赶往现场的路上,思考如何来报道。”
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让其思考:需要采访什么人,为什么;第一个想要采访的人是谁,为什么;列出你的采访计划,包括采访对象、采访顺序、采访问题等。第二步,让学生扮演采访者,教师扮演被采访者,一问一答进行现场采访操练,并让学生做好记录。第三步,让学生根据采访记录写出新闻稿件。第四步,师生一起对新闻采访和新闻稿件进行交流讨论。
在交流讨论中,可以通过对话式练习,来帮助学生发现采访和写作中的问题,并启发其去解决这些问题。如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这个问题是否与采访目的或报道主题相关,是否有针对性、有意义,这是否采访对象有资格回答的问题,你对导语满意吗,你的导语是否抓住最核心的事实,你的导语是否能立即吸引读者,你对你的描写满意吗,你对你的直接引语满意吗,你对你的报道角度满意吗,等等。在听取学生回答时,教师还可以不停向学生提问,帮助学生寻找最有力的词语,挤出生动的细节,挖掘好的直接引语,引导学生将采访中最精彩的场面和细节“挤”出来,让学生明白写新闻就是写人的故事,寻找人的声音和画面,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要素和写作要素。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白,即使是针对很抽象枯燥的采访话题也要设法找到人性的角度,通过生动的动作、引语等细节,人物的轶事、性格等来加以表现,而这样的内容如果没有教师去引导,学生往往会忽略掉。
第五步,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对学生作业提出修改意见,如建议增加新的消息来源,新的报道角度,增加细节和直接引语等,让学生重写作业,学会自我编辑。
通过这样的现场操演和对话练习,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话中来,吸引到对采访和稿件的分析解剖中来,让教师的问题成为学生的思维模式,启发学生在提问回答中学习采访写作的艺术。这种方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采访写作能力,培养开放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响很好。
2.引导学生进行“传媒观察”活动。分小组布置学生分析媒体新闻,结合媒体定位对其采访、写稿、编辑等进行评价,在课堂上用5分钟来陈述其观点。
比如在“衡阳电影院火灾”的报道案例中,笔者让学生先分析媒体对这场中型火灾的报道文本,然后对学生提问:报道中出现了几个新闻源?新闻源足够吗?有没有缺失重要的采访对象?通过对话式练习,启发学生对媒体报道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批评。在“上海静安高层大火”报道分析中,通过对话式练习,让学生针对这次特大火灾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分析各报的报道有什么特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并评价各媒体报道的优劣。学生既关注了当前新闻热点,又分析报道特点,提高采写技巧,同时增强新闻敏感,并训练分析事件的思维能力,一举多得。
3.在新闻采写课程中应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又称为抛锚式教学,“锚”就是一个与实际情境相关的问题,问题一旦确定,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2]如针对报道中的平衡性原理,笔者选择“邓玉娇案”为“锚”,分析评价各家媒体的报道。对于教师来说,关键一点在于选择确定最新的典型案例,并将案例在上课前发送给学生,在课堂上结合最新的新闻事件,与学生通过对话,共同分析探讨,解剖和练习新闻采访写作的精神和原理。由于寓抽象枯燥的理论于鲜活的新闻事件之中,学生印象深,兴趣浓,自然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4.利用系刊、系报、系网站等平台,指导学生记者进行选题策划、新闻采写、版面设计等,培养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国内外一些知名的新闻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如清华大学新闻采访写作课的“大篷车课堂”,近年来完成了楼兰古国、内蒙古额尔齐纳黑水城、乌苏里江珍宝岛等一系列走在路上的新闻采访实践课。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是国际知名新闻传播院系之一,笔者在该学院参加培训时了解到,该学院开设了一门“传媒工作坊”的本科生课程,在大二、大三的两年时间里每学期都有两个学分,所有学生必须参与策划制作杂志、报纸、电视等,由有丰富媒体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新闻制作任务,制作出来的报纸面向社会发放四千份,电视片则上传到传理学院专门的视频点播平台。学生每个月要完成至少一个任务,由大三学生策划和主导,大二学生参与报道,两学年内要求学生掌握新老媒体的新闻制作流程,对提升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另外,该学校还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比如普立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暑期实习计划、海外交流团、赴北京采访奥运会、到台湾选举实地采访等等。
地方高校没有资金、人力来从事这样大规模、远距离的实地采访,但是利用学校和院系自办的报纸、杂志、电视台、网站等平台,同样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新闻采写活动,在师生共同制作新闻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自然得到大大提升。
二、拓宽培养途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笔者认为,新闻采写课程的改革,关键还在于新闻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双师型”教师的培育。
当前新闻传播学教育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科研往往也不是为解决新闻传播的现实问题,而是为研究而研究,研究的选题越来越狭窄,离现实越来越远,以至于新闻学教学和科研与新闻实务界越来越不相干。因此从教育理念上,新闻教育需要实现一系列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以学历为中心转变为学历与能力并重,培养素质全面的教师;以理论为中心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3]
具体来说,能不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既“上手快”又“有后劲”的学生,其中关键又在于能否建立既具备扎实的新闻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新闻专业实践能力和媒体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推行激励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必须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在媒体兼职,担任与新闻业务相关的工作,并使“双师型”教师在职称晋升、教育培训、工资津贴等方面进行倾斜,对于成绩优秀的给予一定奖励,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建立起“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度,如考核评价、培训教育等制度,更好地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
2.拓宽培养途径,联合办学构建“双师”培养平台。走出学校,走上社会,与媒体、广告公司等联办新闻传播教育,是目前可行的办法,也是国外新闻教育的成功案例。媒体最大的优势是实践,拥有新闻实践人才和成功的新闻实践案例。学校缺少的是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而媒体缺少和不足的是学术和理论环境,媒体和学校二者互补互动,学生可更好地发展和随时参与实践,这对教师和学生都大有益处。因此能否成功地开展与媒体等机构的深度合作,这是决定“双师型”教师培育成败的重要一环。
新闻采写课的实践性非常强,一方面,可以采用“高校教师+媒体从业者”的模式,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来自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具备扎实的业务技能,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和教训,以及长期养成的职业敏感、职业习惯、职业道德等职业修养,对于新闻学子而言,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现实的学习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媒体作为实习再教育平台,选派青年教师到新闻媒体参加实践活动,提升新闻实践技能。前期可选派教师参与媒体的新闻采写、新闻编辑等,中后期可参与媒体的专题策划、栏目策划、改版等。
3.可以加强与媒体的深度合作,积极吸收媒体实践经验作为新闻采写课等新闻专业骨干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比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加强合作,根据学科体系和教学要求,主动开出一些专题性课程如经济深度报道、时政报道等,聘请有经验的媒体人员到学校授课;也可以组成教学项目组,由学校教师与媒体人员合作,共写教案,共同备课,合作讲课;还可以吸取媒体经验,有效开展案例教学。新闻教育需要鲜活的案例,当前的新闻教学缺少对案例的全面掌握和审视,尤其缺少对关键环节的了解,难以进行深入的专业化分析,将媒体的成功失败案例引入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4]
4.可以开展科研合作攻关。在科研活动中,地方新闻院系可以更多地关注地方媒体的生存状态,对他们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致力于解决其现实存在的难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新闻素养和对媒体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希光主编.新闻教育未来之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41.
[2]李希光主编.新闻教育未来之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49.
[3]周琳.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及途径.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5.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世纪之交,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让广大在校生感受最深刻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由过去的“计划分配”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配置模式。一方面,自主择业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天地和择业自;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在最近几年连年扩招,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根据《钱江晚报》提供的统计数字,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413万,2007年将要毕业的高校学生为495万,毕业生人数的增多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但是在我国高校,众多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才。因此,纠正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理智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而且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缓解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1. 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
一系列研究表明,当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早在2004年,罗桂芳[1]对当时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在大学阶段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时尚早,误认为毕业后踏入社会就自然而然地会找到工作。由于在大学期间没有对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因而缺乏相应的经验,当他们面临毕业的时候,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往往不知所措。2006年,张生妹、吕京宝等人在上海市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所做的调查显示,在2321位被访的学生中,只有176位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非常了解,这个比例还不到总数的10%,有34%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2]。这些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之所以找工作难,就业压力大,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很多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没有对职业生涯规划给予足够的重视,总是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而真正到了毕业的时候,他们面对以后的职业生涯却无从选择,这时才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已经贻误了最佳的就业时机。
2. 对自己缺乏充分的了解
由新浪网、北森测评网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实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2%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8%的人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是什么的人只占16%[3]。另外,在2004年研究者在广州随机抽取了14所大学(包括本科学校和专科学校四个年级)的705位学生进行调查显示,只有6.7%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52.3%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各面能力,兴趣等持含糊态度,41.0%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这两组调查研究说明,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普遍对自己缺乏了解。由于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因而工作的选择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关键是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客观冷静地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对自己不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不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智商、情商、能力等个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即使盲目地找到了工作,也会因为工作不适合自身的特点,不能激发自己对工作的兴趣,从而导致自己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也会阻碍个人的发展与成才。
3. 职业目标的定位不切合实际
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越来越严峻,很多学校为了帮助大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纷纷开设了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也成立了就业咨询与指导中心等相应的就业机构,众多大学生已经树立了职业规划意识,但是有些大学生的职业目标的定位不切合实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自我评价过高,过于自信、好高骛远。辽宁省的人才市场测评结果显示,89%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两年之内要做主管,5年后成为部门总监;71%的同学说,35岁之前要成为年薪50―100万元的企业经理,做一名叱咤风云的“金领”。当然职业的目标定位高,可以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但是如果目标过高,不切合实际,往往会带来心理与现实之间的极大落差,致使对自己的工作前景感到暗淡。还有一些大学生为钱是瞻,倾向于去一些收入高、福利好的大企业、大公司,很少有人主动提出去祖国最需要人才的西部和农村。另一方面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目光短浅。有些大学生存在着自卑心理,往往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做事畏首畏尾,不愿展示自己的才华,这些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定位往往偏低,这样会埋没了自己的才能,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
4. 理论与实际存在严重脱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当前的大学生中也是非常严重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只有理论,不见行动。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职业生涯规划很感兴趣,通过老师的讲授和自学也了解到了不少关于职业生涯辅导的相关理论,许多人甚至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是他们缺乏实践的勇气,没有把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而是规划完就了事,把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束之高阁。我们知道,即使理论非常完美、非常有用,如果个体不把其付诸实施,它只能停留在理论上而不能对实践产生任何积极的作用。因此,只有理论没有行动,那只是空想。另一方面,只有行动,没有理论指导。有些大学生可能是“行动主义者”,他们的行动来自于内心的冲动,例如,有的同学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工作;有些人可能是从众心理,见到别人找到一份好工作,自己也千方百计地从事同样的工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对自身的条件和工作本身的性质进行科学的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学习科学的职业规划理论,并把这些理论付诸实际。因此,只有行动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那是蛮干。
5. 误认为学历高就能找到好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企业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人把高学历看作是能否找到好工作的“敲门砖”,没有高学历可能就没有与招聘者面谈的机会,因而会被拒之门外。因此,很多大学生认为,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必须拥有高学历。高学历意味着学到的知识多,但是不一定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在很多公司和企业里,他们更希望雇佣那些能力强,脚踏实地做事的人,而不愿意让所谓的“书呆子”,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留在自己的单位。有些大学生为什么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呢?就是因为他们是高分低能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就像是新时代的“孔乙己”,认为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就自命清高,他们往往“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其它各种基本的社会和生活技能漠不关心,有的大学生甚至在生活自理方面就存在很大问题,怎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呢?另一方面,知识渊博的人不一定个人的道德品质就好,人的职业素养在任何公司和企业里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只有知识而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同样也不会为公司和企业做出重大的贡献。
6. 在校学习时间的规划不够合理
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必须合理的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从大一到大四,每一年、每个学期都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但是,很多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普遍认为找工作、就业是大四毕业生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他们基本上对四年的学习时间,哪一年应该做哪些就业或升学的准备,没有做出合理的规划。这种现象除了与大学生个人的认识有关以外,也受到一些高校指导偏向的影响。在很多高校,一些职业指导与咨询机构只为大四的毕业生做一些突击性就业咨询与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课程,也只在大四才开设。这样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误导,职业生涯规划只是毕业生的事情,致使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为此,大学生自己要对在校的学习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哪一年应该做哪些准备,应当有一个详细的安排,学校也应该给予科学合理的引导。
二、应对策略
要解决当前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产生的这些问题,必须从多方面着手。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大学生个人和学校两个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具体如下:
(一)个人方面
1. 要客观地认识自我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首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各种特点,如基本能力、工作风格、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找到自己最适合做的,最能做出成绩的行业[4]。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不能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能认为自己最适合做的职业也未必能做出成绩,因为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也许与别人相比就是劣势;不被你看好的职业也不一定是不好的职业,因为自己的某些特点跟他人相比,也许就成了显著的优势。因此,要客观地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给自己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一方面听听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或许自己对自己过于了解的缘故,往往对自己的评价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另一方面,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可以认清自己是一个较为外向开朗的人,还是内向稳重的人,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可以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也可分析出自己的一些弱点,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深刻的剖析,这样可以避免从事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2. 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而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人的发展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当一个人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我的积极努力时,他会很愿意为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遇到一些挫折和障碍,也会全力以赴。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积极主动,不要对外界的力量过于依赖。当制定了行动方案后,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不断地勉励自己,持之以恒,加强自我管理,把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很多研究表明,职业规划越早越对自身的发展有利,大学生从踏进学校的那一天起,就要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职业,这样有利于毕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3. 合理规划四年的学习时间
一般认为,一年级为试探期,在这一年要对职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是自己感兴趣或者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二年级为定向期,这一时期对自己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要提前进行初步的选择,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相应的能力,为毕业后深造或者是就业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三年级为冲刺期,如果在毕业后继续选择深造,这时候要进行相应的知识储备,如果有条件的话也要和已经考上研究生或者是已出国的师哥师姐学习相应的考试经验,了解相应的考试资讯;如果是选择毕业后就业,这时候就要提高求职技能、搜集招聘单位的信息,同时也要学习写简历、求职信等基本应聘技能,向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四年级为分化期:在这一时期对自己毕业后是深造还是就业不能再犹豫不决,要有一个明确的抉择,如果毕业后选择深造,这时候就要系统地对自己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在学习时要突出重点,做好升学考试的准备。如果毕业后选择就业,就要开始准备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为就业做最充分的准备。
(二)学校方面
1. 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规划理念
最近几年,国家对大学招生连年扩招,毕业生的数量增长迅猛,就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思想,要让大学生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和职业理想的树立一定要切合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自己的择业,一定要认真分析、了解自身,对外部环境做出科学评估。要培养他们科学地分析自己和分析职业的技能,使自己的特点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匹配。
2.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活动,促进学生职业适应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涯辅导活动,使学生能够适时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习惯,不断优化智能结构,培养广泛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塑造良好形象,为生涯认知、准备、规划和决策等提供智力支持和强大动力[5]。当前大学生毕业都要面临很激烈的竞争,一个职业岗位可能有很多人去角逐,要在竞争中取胜,只有专业知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开展大学生生涯辅导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这些能力。
3. 建立和完善高校的职业咨询机构
如果单纯地依靠职业测评工具来指导学生的就业,这样会缺乏灵活性和人性化,职业测评是必要的依据,但不能机械地照搬,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更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咨询教师的指导。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的职业咨询机构,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校还不具备开展职业咨询的条件,因此,高校应当加强职业生涯规划队伍的培养,逐步提高职业咨询人员的职业测评和咨询技能,聘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的职业咨询教师队伍,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
4. 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心理训练,开发他们的潜能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各种能力和素养的综合体,其中职业生涯发展能力,例如,合作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人际交往和处世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规划与行动能力等,是大学生有效进行职业规划的必备能力。因此,应培养竞争合作意识、角色转换意识和敬业奉献精神,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全方位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职业发展和社会需要,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6]。
5. 要多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一方面,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升他们对所学知识的领悟;另一方面,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还可以学到教材中学不到的经验和能力,这些经验和能力是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的,这正是大学生所缺乏的。通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所具有的特点,不仅使他们在心理上更容易接纳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为此,学校应当建立相应的社会实践和实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可以锻炼自己的舞台。
参考文献:
[1]罗桂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J].龙岩师专学报,2004.22,(6):117-119.
[2]张生妹,吕京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成因浅析[J].人才开发,2006.6:13-15.
[3]新浪网,北森测评网.调查报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EB/OL].,2004-08-10.
[4]卢荣远,李凌,唐宁玉.职业心理与职业辅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