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病人的护理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康复病人的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康复病人的护理

篇1

不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都会造成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害,因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神经精神症状,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治愈后很多病人留有后遗症。因此,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因其致残率高达70%~80%,部分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故脑卒中后病人心理压力大,大多数病人会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的心理和悲观厌世的情绪,现就其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作一简述。

1脑卒中病人的心理状态

1.1烦躁、焦虑、抑郁、悲观心理

脑卒中后引起躯体运动障碍,轻者表现为一侧上肢无力,尚可以行走,还有表现为一侧上下肢均无力,在别人搀扶下可以拖步走,较重的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不能行走,更严重的表现为双侧肢体瘫痪卧床,这几种情况对病人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病人一方面担心疾病发展,另一方面担心从此瘫痪在床需人照顾,因此会出现烦躁、焦虑、抑郁、悲观心理,有个别人甚至拔除补液,拒绝饮食,不言不语,有厌世的想法。

1.2孤独、寂寞、恐惧心理

脑卒中后由于失语,缺少与人的交流沟通,有时候病人因别人不能理解他要表达的意思而表现出烦躁或者情绪低落等,病人家属忽视患者特殊的心理需要,特别是老年人,有的子女当着老人的面互相推诿老人,甚至有遗弃老人的不负责和不道德行为,这就更加重了病人的寂寞和孤独感。

1.3病人角色缺如

一向健康的人,他们对自己也成了病人,感到突然,脑卒中造成的肢体瘫痪、失语等,使他们感到苦恼,不能接受,因而不能正确对待疾病,给疾病的恢复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护理措施

疾病早期表现出对疾病的不理解和否认的病人,在护理中我们处处给予尊重和照顾,先将治疗的目的、意义、疗效和注意事项等告诉病人,并征求其意见,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取得合作。使患者感受到在医院有安全感,有信心,避免使患者产生忧郁、失望等严重问题。护理人员对待病人态度要亲切、关心、体贴、诚恳、言语温和,对于病人的粗暴无礼要给予深切的理解,切勿感情用事与病人争吵,要尊重他们,不要勉强病人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给予心理支持,语言安慰,以取得病人的信任。

对性情急躁,情绪易波动的病人要积极的引导。这类病人情绪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易产生波动,急躁不益于控制病情。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给予讲解脑血管病的发病机理,哪些人易于发病,危险因子是什么,应如何预防等知识。告诉病人用科学的方法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引导其扩大自己的爱好面,陶治情操,增添乐趣;消除心理压抑和急躁情绪,避免诱发本病的因素。

对于缺乏信心,疑虑重重的病人,应给予真诚的安 慰和鼓励。这类病人对自己的病情缺乏了解,信心不足,又怕病后残疾无人照料,过度的焦虑,破坏了心理平衡,使病情多次出现反复。对待这样的患者,要积极帮助他们认识和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运用医学知识,启发和指导其主动配合治疗。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很大安慰,增强信心。

对于抑郁型病人我们主动热情地与他们接近每天与病人有2~3h的沟通时间,耐心地倾听他们讲诉自己的生活挫折和精神创伤,并给予必要的安慰、开导和照顾,使患者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引导他们每天练习书法和赏花等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来培养其爱好和兴趣,并创造条件让他们与性格开朗的病友接触,从而使他们在感情上有新的变化,避免发生情感障碍。

对于各种类型的病人,采取家 庭沟通法,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家属联系交流,告诉家属病人的病情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他们经常探望患者,空闲时多与病人进行思想交流;风和日丽时,陪患者到室外走走,还要时常邀请亲朋友好友与病人一起闲谈,避免遭受强烈的 精神刺激,使病人永保平和快乐的心绪,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注意病人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偏瘫病人在发病初期,由于突然发生偏瘫不久,仍处于坚持否认病情,情绪激动,急躁阶段康复的欲望极为强烈。对此期间的病人要给予安慰疏导,消除其急躁情绪 ,使其正视病情,积极配合训练,而当病人首次发病病程较长,或反复多次发病时,面对较长时间的治疗,肢体功能障碍仍未得到完全恢复,此期病人常感到悲观、失望、情绪低落,对预后缺乏信心,甚至不愿进行训练,对此期病人要因势利导,并让康复成功者现身说教,促使病人变悲观失望为主观努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造温馨舒适、安全整洁的环境,护理人员对待病人要一视同仁、诚恳相待,并以自身娴熟的技术、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去影响病人,使病人从心理上感到安全,可信赖、化担心、疑心为舒心安全,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3康复护理

3.1保持良好的功能位置

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手中可放一海绵卷;肘关节微屈。上肢肩关节稍外展,为了防止足下垂,可在足底放一硬枕,为防止下肢外旋,在外侧部可放一支撑物。

3.2按摩

按摩包括按、摩、揉、捏4法。顺序应由远心端至近心端。掌握原则为先轻后重、由浅及深、由慢而快,2次/d,每次20min。对患者的上肢从手指至前臂、肩关节周围,用红花酒精进行轻缓的按摩。

3.3被动运动

在生命体征平稳后,无进行性脑卒中发生,无论神志清楚还是昏迷患者应早期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包括肩、肘、指、髋、膝、踝关节的屈曲、伸展及抬举活动。

3.4主动运动

当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开展床上的主动训练,以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常见的主动训练方法为:Bobarth握手、桥式运动、床上移行等,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和软弱肌群

3.5床下训练指导

出血性疾病不能直接由床上卧位到床下站位,而应由一个从床上平卧到半坐位坐位双腿放床边坐位站立的过程。

篇2

脑卒中大约有75%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而抑郁发生率为23%-76%,平均为50%,临床观察,有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长于不伴抑郁障碍的病人,从而增加了康复的难度,因此,对脑卒中后病人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以消除或缓解他们因伤残或疾病及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或障碍,建立适应,提高心理生活质量。

1 康复心理护理目标

缓解或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纠正认知错误,矫正不良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最终达到让患者面对现实,配合治疗,在心理上能够适应伤残或患病后生活的目标。

2 心理护理原则

2.1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基础: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时,要给患者留下好的印象,否则易引起患者反感,不仅治疗很难进行,而且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国外心理学家指出;每日两次给患者进行触摸护理,护士一手握着患者手,一手轻轻抚摸患者前额发际,配合和蔼、简短的语言,达到全身放松。

2.2 以增强患者信心,缓解和消除负性情绪为首要目的

2.3 无条件的尊重:护理人员应对康复患者表示深切和真诚的关心,并认为他们是具有建设性潜力的人,不要因为他们是病人而忽视对他们的尊重。

2.4 对于敏感问题采取灵活办法: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比如患者会提到“我的病能不能好”“我的病需要多长时间恢复”等,对于这些问题最好采取比较折中的,灵活的办法,既让患者对恢复有信心,又让其尽可能顺其自然。

3 心理护理措施

3.1 最初与患者接触时,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主诉及心理会谈情况,了解患者的心理史、个人史、家庭史、人际关系、应激事件以及对病情和有关问题的态度等情况,最终明确患者心理方面存在的最要问题。

3.2 由专门护士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给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其了解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疾病转归等情况,使其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特别要讲明负性情绪对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的重要影响。同时要注意,要根据疾病的性质和规律,注意掌握宣教的方法和技巧,不同的情况要区别对待。如对那些不了解自己病情而又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可以暂时保密,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对那些知道自己病情,对预后悲观失望的患者,应对他们进行科学的解释,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那些心情稳定,开朗而又意志坚强的,可坦诚相告病情,以求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来配合治疗。

3.3 指导、鼓励患者表达情感:通过交谈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患者共情,使他们愿意表达深层的情感体验,对于不善于表达的患者应有意识的指导和示范表达,对患者的情感表达要表现出宽容理解,并及时给予肯定、强化。通过心理要求和问题的表达,可以疏导患者的情绪。

3.4 鼓励和安慰:患者患病后,心理反应往往很强烈,特别是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不明显时,患者情绪波动会更大,经常表现出恐惧、忧虑、焦虑、抑郁、悲观、绝望甚至企图自杀。因此,护士应及时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使他们振作精神,增强信心,度过心理危机,避免精神崩溃,创造良好的康复氛围,建立舒适的治疗环境,有利于病人心情舒畅,激发与疾病作斗争的积极情绪,并使之发挥潜在能力,主动训练瘫痪肢体和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治疗。当取得微小成绩时,,夸奖鼓励,使病人感到成功的喜悦,增加信心。当然,鼓励和安慰要热情中肯根据患者心理问题和特点有的放矢,切忌简单化和刻板化。

3.5 保证:对患者的检查和治疗结果作出他们能接受的保证,以坚定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但是,只能根据病情作出有限的保证,且不可做出不切实际的保证。如一些病人总关心自己的病能否治好,要结合病情给其一个中性或在一定条件下的保证,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3.6 向下比较:是指将自己的病情与比自己情况更糟的患者进行比较。可以使患者比较现实,而且较为积极的评价自己的病情。通过比较,患者发现自己的一些优势,会觉得自己虽然病重,但不是最不幸的人。认识到别人病情比自己重,还能心情愉快,积极配合治疗,而自己为什么总要痛苦呢?通过比较,患者还学会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其更积极合理的应对遇到的问题。

3.7 促进环境的改善:改善环境主要指改善与患者有关的人际环境。医护人员一方面要帮助患者消除人际关系中的不利因素,同时又要帮助一些新的和有利的因素。特别要注意寻求家人和周围人群对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他们进行有效沟通。

4 结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广泛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在疾病恢复中的重要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更多的了解患者,不仅有赖于亲切信任的护患关系,更有赖于护理人员的专业休养及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语言沟通能力。帮助患者拥有健康的心理,能明确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34-01

截瘫是由于脊椎骨折或脊髓损伤引起受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括约肌功能完全或不完全丧失,因此多数病人丧失生活自理的能力,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同时也增加了病人、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通过我科对20例截瘫病人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共收治20例截瘫病人,其中17例,女3例,平均年龄40岁。

2 急性期的康复训练

2.1 良肢位的训练:患者卧床时应注意保持肢体处理功能位置,护理人员一定要教会病人及家属肢体的正确摆放方法。

2.2 关节被运动的训练:要早期康复介入,进行关节被动运动训练,每日至少活动1-2次/天,护士根据病人的病情指导家属为患者各关节在各轴向活动约15-20次即可,主要是防止关节挛缩和畸形的发生。

2.3 变换的现象:截瘫病人自己变换非常困难,因此,我们护士要勤观察勤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1次,防止压疮的形成。

2.4 早期坐位的训练:因为脊髓损伤后,脊椎稳定性良好的患者,应在伤后或术后1周左右,开始进行坐位的训练,每天至少2次,每次30分钟,循序渐进的训练,以后逐渐增加到2小时,刚开始将床头摇起30度,如无不良反应,则每天将床头升高15度,一直到90度,并维持训练,一般情况从平卧位到直立位需1周的适应时间,适应时间长短与操作的平面是相联系的。

2.5 站立位的训练: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坐位训练后,如果没性低血太不良应,即可考虑进行站立位的训练,训练时一定要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可以站起立床,从倾斜20度,角度开始渐增,8周后达到90度,如果病人有头晕、恶心,应将病人的起立床的高度加以调整,以病人耐受为宜。

3 截瘫病人的康复护理

3.1 心理护理:截瘫病一旦得知自己的病情,心情十分沮丧,甚至有轻生的想法,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谈,有强烈的自卑感,认为自己成为一个残废人,是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甚至有的患者拒绝进食和治疗,常有自杀倾向,自己无法接受和面对现实,作为护理人员应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多关心、鼓励病人,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使病人充分了解自己的现状,倘然面对现实,并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3.2 皮肤护理:截瘫病人由于截瘫平面以下的感觉丧失,神经营养功能差,极易发生 褥 疮,因此,每1-2小时翻身一次,特别是骶尾部,踝部,肩胛部,枕部等骨突出的部位,易发生褥疮如发现皮肤发红,可用湿热毛巾或50%酒粗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和清洁避免胶布,塑料布,粪便等直接接触皮肤,对有大便失禁的患者,可使用中间带洞的套床、床架,可有效的预防褥 疮的发生,多鼓励病人自己定时按摩受压皮肤。练习自己搬动下肢进行翻身,抬起臀部,以减少局部受压。

3.3 泌尿系统的护理: 截瘫后,患者排尿功能失去大脑及低级中枢控制,使排尿功能紊乱丧失,表现为尿潴留。当膀胱内尿液积蓄,压力增高时,尿液便会自行溢出,患者不能控制,而且膀胱内残留尿液多很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这时要对病人进行排尿训练,导尿时要定时,排空膀胱,维持膀胱的容积。撤除导尿管后,要定时按摩膀胱,控制排尿。可由到重从下腹部慢慢向下推按,直至膀胱内尿液全部排出。

3.4 便秘的护理:指导病人饮食品种搭配合理,多食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多吃香蕉、蜂蜜,多饮水,训练定时排便,每日定时做按摩刺激括约反射性引起肠蠕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暴饮暴食避免因饮食不当而导致腹泻。

3.5 安全的护理,由于病人截瘫引起皮肤感觉丧失行动不便,平时不但要防止烫伤,跌倒等意外伤害,不应注意预防病人自伤或自杀等情况的发生。 在无人护理时,多种用具要方便病人拿取。物品放置应牢稳。告诫病人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

3.6 功能训练的护理:由于截瘫病人运动功能丧失,易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或屈曲挛缩,足下垂等。因此我们要让截瘫肢体保持功能位,比如使用软枕或支垫,经常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并根据康复的要求及病人的情况 、兴趣,逐渐加大训练强度,增强股肉力量和神经系统的协调训练,锻炼病人不依靠陪护,独立完成翻身、穿脱衣、裤鞋、袜和自己使用大小便器等。

篇4

【关键词】  髋关节镜;护理;功能锻炼

【摘要】  [目的]总结髋关节镜检镜下关节清理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6例行髋关节镜检镜下关节清理术病人实施规范的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术后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指导。[结果]26例病人术后无并发症,按照harris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术前平均57分,术后平均84分。术后解除了疼痛,延缓了病情的进展,改善了关节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针对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手术的成功率,护理效果满意。

【关键词】  髋关节镜;护理;功能锻炼

近几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应用,许多关节内疾患都可通过关节镜进行诊断性检查和镜下手术治疗[1]。关节镜下清理术有助于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延缓病情发展。2009年5月—2010年4月,我科采用髋关节镜检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髋关节疾患26例,获得满意效果。通过实践,体会到全面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以及有效的指导病人功能锻炼是提高治愈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施行髋关节镜检,镜下关节清理术的病人,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15岁~62岁,平均37.5岁;骨性关节炎13例,股骨头坏死8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2例。

1.2 手术方法

麻醉生效后,病人仰卧于牵引床上,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取髋关节镜标准前侧及前外侧入路,在灌注状态下探查髋关节。用电动刨削器刨削增生滑膜组织,清理滑膜及软骨碎屑,用射频行软骨成形。再次探查髋关节,冲洗关节腔,电凝止血,逐层缝合伤口。局部注射阿尔治2.5 ml,复方倍他米松1.0 ml,无菌敷料包扎伤口。

2 护理

2.1 术前宣教

手术是治疗骨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术前的准备工作,病人的心理准备,术后的功能锻炼、康复指导等方面完成如何,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接到手术医嘱后,护士以书面形式告知病人术前准备的内容以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步骤,使其认识到术后康复的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赢得病人的配合,以达到理想的功能效果。

2.2 术后护理

2.2.1 麻醉后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4 h~6 h,观察麻醉平面消失情况。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测量生命体征,做好记录。术后常规禁食水,4 h~6 h后进流食。

2.2.2 疼痛控制

①术后伤口处立即给予冰袋物理降温,每日3次,每次30 min,使用2 d或3 d。使用冰敷对损伤的组织有几点好处:通过收缩表皮血管使得毛细血管渗透性减小并减少出血。冷使组织温度明显下降,减慢神经传导速度,使感觉敏感性下降,有解痉、镇痛、消肿的作用[2]。②术后给予镇痛泵。③病人功能锻炼疼痛时可以使用口服镇痛药。

2.2.3 患肢的观察

①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感觉、足趾活动度情况。②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等现象,必要时及时通知医生。③伤口10 d~14 d拆线,拆线后允许洗澡,但是病人应避免把手术侧髋关节浸入澡盆或水池内。

3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功能锻炼是通过病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最大范围地恢复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残率[3]。功能锻炼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主动为主,被动为辅。应根据个人情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类型由易到难。训练中存在疼痛是不可避免的,疼痛在训练停止后30 min内应消失,疼痛剧烈或持续加重应立即通知医生。

术后当日即可做踝泵运动。踝关节的背伸及跖屈运动,每组动作保持10 s,每组10次,每天2组或3组。术后第1天:①坚持踝泵运动。②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仰卧位,下压膝关节,保持大腿肌肉收缩状态10 s,然后放松,每组10次,每天2组或3组。③关节连续被动活动器(cpm),每次30 min,每天2次。术后第2天:①继续加强以上练习;②直腿抬高练习,抬离床面15 cm~20 cm,保持时间由10 s开始, 每组10次,每天2组或3组。术后第3天:①关节屈伸练习。护士可一手托膝下,一手托足跟,在不引起异常疼痛的情况下协助屈髋(小于90°),禁内收内旋,每组10次,每天2组或3组。②仰卧位患肢外展运动。每个动作保持10 s,每组20次,每天2组或3组。术后3 d~5 d:仰卧位双下肢踏车练习。每组20次,每天2组或3组。术后5 d~7 d:拍片复查后,拄双拐或助行器下地行走,病人在可耐受的范围内负重。术后1周~2周:①臀收缩运动。仰卧伸腿位,上肢舒适地放于体侧,收缩臀部肌肉保持10 s,然后放松,双手用力撑,做抬臀动作并保持10 s,每组重复20次,每天2组或3组。②站位到行走训练。拄拐行走时健腿先向前迈进,患腿随后,拐杖随后或同时,患腿由不负重到部分负重。无不适时逐渐增加患腿的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③病人在扶助器下练习下蹲,扩大关节活动度。④上下楼梯训练。上楼:健侧先上患肢后上,拐杖随后或同时;下楼:拐杖先下,患肢随后,健侧最后,以减少患髋负重屈曲。

3 结果

26例病人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按照harris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harris认为疼痛与功能是2个基本评价点,多数适应手术者均以此二相为考虑重点[2]。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术后解除了疼痛,延缓了病情进展,改善了关节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术前平均57分,术后平均84分,术后提高了27分。评分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疼痛解除,行走活动功能改善。

4 讨论

髋关节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熟练的手术技术,正确的术前、术后指导,加上合理的功能锻炼、康复指导都是髋关节镜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术前对病人实施健康宣教,使其充分认识到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术后在护士的指导下掌握功能锻炼方法,在护士的督促下予以落实。说明分阶段实施术后功能锻炼教育,及时指导,可有效提高病人主动参与功能锻炼的积极性,及时纠正错误的运动方式和观念,达到有计划、有效地进行功能锻炼的目的,从而提高髋关节的功能,提高疗效,使病人获得满意的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玉杰,李众利,王志刚,等.关节镜在诊断和治疗髋关节疾患中的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2002,12(12):913.

篇5

资料与方法

我院对老年社区康复区698位年龄60~89岁的老人进行了预约登记,平均年龄70±6岁。其中584位老人患有慢性疾病,占总人数的83.7%,因病住院206例,占29.5%,62例年住院2~3次,患2~3种病的老人占患病人数的47.6%。

方法:医院下设康复中心,建立医院康复中心住户联系网。设专职的社区康复护士,每人负责一定数量的病人。①健康教育:就健康问题组织全体老人上课,每周2次介绍合理饮食、疾病的早期发现、意外事件的防护、高血压的预防、生活垃圾的处理等保健知识。由于老年人视听能力下降,采用幻灯、挂图、板报、广播、散发健康处方等方法补充。组织同类疾病病人座谈,交流疾病护理经验,表达心身感受,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②建立家庭保健服务,定期上门服务,每周3次上门与老年人沟通,进行心理疏导,降低心理问题对老年人产生的不良影响。研究表明,离退休、丧偶、患病等生活应激事件与老年人负面情绪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少的人死亡率比社会支持多的人高2.5倍。③以慢性病为重点,建立家庭康复档案,包括患病时间、病史、过敏史、用药种类、数量、效果、饮食、情绪等病人情况。④提高自我防护能力。Orem的自我护理模式认为,必要的护理介入是为了提高人们的自我护理能力,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如糖尿病病人自测血糖,自己注射胰岛素;肺心病病人肺功能锻炼等。对缺乏自理能力的病人,不仅指导其家属掌握护理基本操作,还要培养其常规观察病情习惯,如肺心病病人病情加重前出现体温升高、咳嗽、憋气加重、痰液性状改变等。理解能力差的病人或家属应给予多次现场强化训练,发现错误立即纠正,直至掌握。⑤访视时互留电话号码,便于询问及病人不适时及时取得联系。开展热线电话每天咨询3小时,开展1年来,月平均121次,其中医疗常识占25%,家庭护理占43%。

结果

开展保健服务1年来,就健康问题进行集体宣教96次,为698例老年人共上门服务3 548次,其中为患病老年人服务2 786次,为正常老年人服务762次。584例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中,510例病人能说出疾病相关知识,472例能运用所学自我护理,生活负面情绪明显改善。曾住院治疗的206位老人中,除3例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疾病住院外,其余未再次入院。

篇6

关键词:康复护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功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33-02

目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由不同原因所造成的髋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以及疼痛较为有效方法[1-2]?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属于骨科大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术后需要对患者加强康复护理,确保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本文主要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40例,其中15例女,25例男,年龄为64岁-80岁,平均为(70.22±10.23)岁;前外侧切口11例,后外侧切口29例;22例右侧,18例左侧;3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7例股骨头缺血坏死,8例髋骨关节炎,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1例股骨颈骨折?

1.2 护理

本组均采取康复护理:①基础护理?给予常规吸氧,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注意患者意识情况;72h以后,将引流管拔除,注意引流管通畅,并做好详细记录;观察患者切口渗液与渗血,敷料如果发生渗液或者是渗血,需要及时更换;术后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用蔬菜与水果?②心理护理?术中需要将引流管留置,患者害怕疼痛,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耐心解释,说明康复训练重要性,使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③康复锻炼?术后当天,患者生命提升稳定,指导患者跖屈运动?踝关节背伸;术后第二天,指导患者股四头肌长收缩训练,3次/天,30下/次,并鼓励患者上肢活动,进行深呼吸练习;术后第三天,指导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并开始直腿抬高练习,2次/天,15min/次;术后第五天,指导患者站立练习,2d的适应性练习后,使用助行器或者是双拐行走,10min/次,2次/天,并按照患者恢复状况逐渐增加练习强度?④并发症预防?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后感染是较为严重并发症,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对患者切口变化进行观察,换药需按时,切口部位采取理疗;术后,患肢需要抬高,给予低分子肝

作者简介:李妍,女,汉族,1988年8月生,吉林省长春市人,本科学历,护士,骨科手术病人的康复护理,骨关节外科,吉林省长春市白求恩第一医院(吉大

一院),三级甲等?

素皮下常规注射,穿弹力袜,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雾化吸入,2次/天,患者需定时叩背?翻身,鼓励患者喝水,防止出现尿路感染?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⑤出院指导?手术以后3个月内,尽量避免侧卧或者是剧烈活动,三周内屈髋小于45°,然后逐渐增加,但需注意不能>90°;根据康复训练方案持续进行关节活动,戒烟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充足,定期进行复查?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 SPSS 14.0 软件,计数资料χ2检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 ±s表示,P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术后2周内均出院,无人工关节脱位情况,切口愈合良好?随访6-12个月,平均为(9.32±1.23)个月,随访过程中,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采取相应处理以后患者症状缓解?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64.22±4.22)分,术后为(83.24±6.57)分,术后明显优于术前(t=10.893,P

3 讨论

近些年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中得到普遍应用,术后康复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术后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肢血液循环,避免关节僵硬或者是肌肉萎缩,同时能使患者肌力增强,恢复患者动作协调性以及体力,能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根据术后康复训练?循序渐进以及个体化原则,为患者制定相应康复护理方案,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术后并发症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也是造成患者死亡主要因素?压疮?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针对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不仅要采取早期功能训练,还应该加强基础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古永恒[3]等报道显示,康复护理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采取相应处理以后患者症状缓解;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64.22±4.22)分,术后为(83.24±6.57)分,术后明显优于术前(P

参考文献:

[1] 黄颖,李亚丹.超高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3,12(09):122-125.

篇7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91-02

本文旨在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小的患者24岁,年龄最大的患者6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8.5岁。患者病程最短的7天,患者病程最长的6年,患者的平均病程2.5±1.5年。26例患者为L4-L5发生腰椎间盘突出,10例患者为L5-S1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1.2 诊断标准 疼痛多发生在下腰,并向下肢放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作期或急性腰扭伤的发作期;存在局限性的压痛点;直腿抬高的试验及加强试验为阳性;皮肤的感觉和肌力及腱反射发生改变;脊柱的姿态发生改变;X线的腰椎正侧位片显示脊柱侧出现凸弯或者腰椎生理性的前凸消失;CT显示存在椎间盘突出。以上8其中前4 项属于基本项,第8项属于确诊根据。

1.3 方法

1.3.1 综合康复护理对腰椎牵引,使用腰椎的多功能牵引床对患者进行腰椎牵引,患者在牵引床上俯卧,上端的牵引带将胸廓固定,下端将骨盆固定,牵引重量30kg-60kg,30分钟/次,1次/天,疗程为2周;针灸推拿,在牵引后对腰椎的局部进行推拿按摩,应用轻手法进行按摩,对肌肉痉挛进行缓解。取患侧腰椎的环跳、夹脊、阳陵泉、秩边、承山等穴位,行针得气后使用平补平泻的手法,1次/天,疗程为2周;内服中药,基本方:15g丹参、15g牛膝、10g杜仲、10g桃仁、10g枸杞子、10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伸筋草、10g地鳖虫、5g生甘草。血瘀的患者加10g乳香、10g没药10 g。风寒湿痹的患者加3g细辛、10g川乌、10g桂枝。肾阳不足的患者加10g巴戟天、10g补骨脂。伴实热的患者加10g黄柏、12g银花。病久的患者加10g地龙、6g全蝎。水煎服,1剂/天,疗程为2周;对症治疗对于静息疼痛剧烈的患者,给予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对于急性期患者,酌情给予静滴甘露醇(20%)250 ml ,时间为3天-5天[1]。

1.3.2 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情迁延、病程漫长、极易反复,导致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情绪,失去治疗的信心。所以,应向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讲解相关疾病知识,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治;护理,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卧硬板床绝对休息,在仰卧时应在腰部垫小枕,在侧卧时应屈膝屈髋,避免椎间盘损伤,使破裂椎间盘压力减轻,对局部吸收炎症反应物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疼痛症状的缓解、消失,在患者卧床期间,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适当进行床上的功能锻炼,在腰痛消失后,患者在合适的腰围保护下进行下床活动;功能锻炼,患者在腰痛缓解后即可对肌力进行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行腰部伸展训练、屈曲训练,使腰背肌力增加,使腰腿功能改善。行直腿抬高法或五点支撑法训练[2]。10下-20下每次,3次/天。对腰背肌和腹肌加强锻炼,使脊椎稳定性得到维持,腰部负荷减轻,防止发生腰背软组织损伤;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多卧床休息,不可过度劳累,改变不良姿势,减少腰部负荷,避免腰部进行扭曲动作。指导患者饮食,增加蛋白、维生素、钙的摄入。

1.4 评价标准 痊愈,即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能够正常劳动,且生活能够自理;显效,即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直腿抬高的试验正常,能够进行轻体力的劳动;有效,即患者的症状减轻,直腿抬高的试验改善,能够进行部分轻体力的劳动;无效,即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无改变[3]。

2 结果

经过综合康复护理,本组19例患者痊愈,9例患者显效,7例患者有效,1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7.2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指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的改变之后,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受到破裂,在破裂处髓核组织发生突出,并进入到后方或者椎管内,刺激或压迫到相邻的脊神经根而引起腰部疼痛,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和疼痛等症状[4]。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临床主要依据压迫解除、改善循环、抗炎的治疗原则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腰椎牵引可使椎间隙加大,使神经根受压缓解,使周围的神经症状解除,使周围的组织粘连松解,使关节活动度恢复。而平卧可使椎间盘的压力减轻,有利于修复破裂的纤维环,使髓核脱出部分尽早吸收。内服中药诸药合用,能够切中病机,同时随症进行加减治疗,使治疗效果提高[5]。实施心理护理、护理、功能锻炼、生活指导等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心理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护理有利于疼痛减轻,功能锻炼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生活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综合康复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树红,王升英,张彦妹.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4):47-49.

[2]李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特点及康复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4):227.

[3]刘跃华.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6例康复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1(10):144.

篇8

采用删除试验、线等分试验、临摹试验检查和凯瑟琳-波哥量表(CBS)检查提示异常,并伴有相应临床症状;②病人病程均<2个月;③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意识清楚,能够正常交流;排除标准为:伴有其他脏器病变或功能不全;具有恶性肿瘤或神经系统病变病史;伴有失语或认知功能障碍。入选病人均进行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28例病人因自身各种原因(如不配合、轻视、恐惧等)未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将其列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3岁~75岁(53.6岁±6.3岁),病程(26.3±10.5)d,左侧空间忽略24例,右侧空间忽略4例;34例病人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康复护理干预,将其列为观察组,其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45岁~76岁(55.2岁±6.8岁),病程(30.4±12.1)d,左侧空间忽略28例,右侧空间忽略6例。两组入选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部位构成、CBS评分等基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向病人及家属讲解USN相关知识、临床表现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告知USN对日常活动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得到病人的重视并积极配合治疗;与病人及家属主动沟通交流,积极疏导病人的不良情绪,对病人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均给予肯定,树立病人治疗的信心。.

2改善忽略行为干预

直接用拍打、冰等方式刺激病人忽略侧肢体;嘱咐病人注视物体,同时慢慢移动物体至身体正面,或嘱咐病人追视光亮物体达到干预效果;对病人进行视觉扫描练习,如涂色、拼图、挑拣小物品等,练习遵循从右至左、从小至大、从线至面的原则;通过闹钟、音乐等声音对病人进行听觉刺激;重视忽略行为的干预:指导病人的头、眼向患侧转,将日常行为进行分解,减少日常活动步骤的遗漏,嘱咐病人日常活动时勿忘患侧的事物,并注意保护患侧;肢体摆放位的干预:指导病人双手交叉或对称活动,坐位时保持肢体平衡,尽早采取床边坐位或轮椅坐位,纠正躯体向患侧或后侧倾斜,保持膝关节、髋关节与踝关节屈曲90°;指导病人翻身时躯干与双上肢一同翻转,仰卧位时练习重心向左右两侧转移;周围环境的干预:根据病人空间忽略侧对病人所处环境进行调整,日常生活用品置于病人患侧,病房入口处于病人患侧,医护人员和家属与病人交流时站在病人患侧,病区走廊内扶手用两种色彩。观察内容及评判标准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均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价平衡功能与Fugl-Meyer量表评价运动功能[7]。Berg平衡量表包括14个动作项目,评分越高则平衡功能越好。Fugl-Meyer量表评分越低则运动障碍越严重。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病人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评判标准:>60分为完全完成;41分~60分为基本完成;20分~40分为部分完成;<20分为依靠帮助完成。采用CBS评判病人USN程度,共包括10个评判项目,评判标准为:0分为无空间忽略;1分为轻度空间忽略;2分为中度空间忽略;3分为重度空间忽略。

篇9

【关键词】术后;家庭康复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196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08-02

随着整体护理的推广,护理的范围也不断扩展,护理已逐渐走向社区,走进家庭。病人不仅需要住院时的护理服务,出院后也需要连续的护理服务,以提高其生存质量[1]。神经外科疾病的特点是病程长,护理工作量大。术后病人由于床位紧张、住院费用昂贵、康复期较长等原因,短期的住院治疗已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很多病人病情稳定出院时仍存在许多现有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如失语、偏瘫、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等。因而对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开展家庭护理,对促进病人康复、实现早日生活自理、减轻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等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12月我区手术后出院时存在着失语、偏瘫、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或带胃管、尿管出院的病人有150例,其中男性110例,女性40例。年龄:13-70岁,平均年龄55岁。失语的病人32例,行走困难的病人74例,偏瘫伴有生活不能自理及带有胃管、尿管的病人44例。

1.2 方法:首先通过与业余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联系的方式,在业余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设立在门诊办公室,其职责是提供业务咨询、预约登记、派遣医护人员、质量管理及信息反馈等工作。它仅提供日间服务。其次选派专科护士进行服务,并做到护士相对固定。参加家庭康复护理服务的人员采取自愿报名参加、领导审核批准的原则,工龄要求在4年以上,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技术好、服务态度好、责任心强、专科技术熟练并掌握一定康复知识的护士。

2.结果

根据病人的状况随时进行评估修改康复计划。评估应贯穿护理程序整个过程。通过评价使康复护理日益完善,直到病人康复或达到生活自理。经康复处理的偏瘫患者90%能重新步行和生活自理。其中又有30%能恢复一些工作。

3.实施康复护理的措施

3.1 病人和家属心理及环境准备。病人出院后,根据制定的康复计划(包括家庭成员如何沟通、病人的安全问题、环境的设置、由谁照顾病人等,共同探讨出院后需要解决的问题。)讲述及示范所需基础护理技能,使家属掌握,为进一步的家庭护理打下基础。绝大部分的病人因害怕在家庭中失去原有的医疗环境,对自身疾病的担忧及怕增加家庭负担而表现为忧心忡忡,甚至不想出院。护士应向病人耐心解释家庭康复的可行性,给予心理支持,让病人深信在家庭仍然能得到必要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给予具体的指导,尽快让其掌握必须的护理技能,增强病人及家属的信心。病人出院第一天即进行家庭服务,因地制宜,协助家庭整理房间、指导室内通风,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有偏瘫、行走困难者在床上加床栏,浴室厕所安装扶手等;有认知障碍者专人陪护,并去除环境中危险物,创造一切有利于康复的环境,让病人及家属都有信心完成这个漫长的康复阶段。初期病人对康复程度期望过高,一旦有差距时,便觉得前途无望,甚至厌世轻生。当病人有过激的行为和言语时,要与以容忍,耐心做好心理护理、循循诱导、劝解,消除顾虑,使其树立信心,在稍有进步时予以鼓励、肯定。

3.2 提供康复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

3.2.1 运动功能方面的训练。对偏瘫及行走困难的病人指导肢体功能锻炼可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形式进行操作。按照运动处方的要求,选择,决定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开始时不要强求达标,逐步适应,一般3-5天可以适应,因故停止训练,应重新从小运动量开始。同时注意营养护理,防止褥疮、泌尿系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发生。

3.2.1.1 保持活动性的练习:保持正确的肢置及,关节作被动和主动活动,肌肉作等张和等长训练。

3.2.1.2 平衡练习:坐位、立位的平衡训练。从静态平衡进展到动力平衡,逐步加大难度。

3.2.1.3 移动训练:掌握重心移动。从床上移向轮椅、或移动向其他地方的训练。

3.2.1.4 步行训练:先作准备工作。如患脚前后摆动、踏步、屈膝、伸髋练习。扶助步行或在平行杠内步行,再扶杖步行,最后徒手步行。也可上下台阶练习、复杂步行练习。以增加下肢力量及步行的稳定性、协调性。

3.2.1.5 学会使用辅助器:助行器如轮椅的各部功能,注意点,自助器的使用。

3.2.2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这是病人实现自我照顾,获得独立生活的主要方法。进行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在患者能进行床上活动时便开始这方面的训练,如进食、个人卫生等,以后逐步进行穿着、床椅转移、持物、书写、沐浴等有关日常生活的动作训练。如患手功能恢复差,可训练健手操作以期达到生活自理。有尿床、溢粪者可采取饮食调节做排便训练。但要注意与以往排便习惯相符,便前做腹部按摩,便前15分钟喝一杯开水引起胃肠反射,取坐位排便。

3.2.3 交流障碍训练。了解病变程度和范围,使训练具有针对性,反复刺激,强化训练。方法上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其量,并要适合各自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情趣,速度因人而异。为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可采取个别训练、集体或家庭训练。书写练习,先练抄写,再默写,最后听写。达到有意义书写和自发书写水平。嘱家属耐心协助,不可操之过急,对病人的每一个进步都给予肯定及鼓励,切不可责怪病人而打击病人的信心。使病人产生自卑感。

3.2.4 认知障碍训练。训练记忆,要求记住每次的内容。注意力训练可采取猜测游戏,删除作业、时间感训练等方法。思维训练包括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如指出报刊内容中的消息、排列数字等。

3.2.5 其他。留置尿管者,指导家属进行会阴冲洗、膀胱冲洗。嘱病人多饮水,指导夹管训练以锻炼膀胱功能,尽早拔管。留置胃管者,指导鼻饲的注意事项、如何判断胃管在胃内,指导逐步经口进食训练吞咽功能尽早拔除胃管。

4.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领域日益扩大,家庭将成为护理人员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场所,对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对帮助病人提高生存质量,早日实现生活自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素质及地位,加速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篇10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癫痫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48―02

癫痫病通俗的叫法是“羊角风”,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是由于大脑皮层神经元突发性异变放电所导致的阵发性、复发性、突然性和短暂性大脑功能障碍。该病病因是多方面的,一般发病率较高,具有反复性、阵发性、自发性和发作性等特点[1]。如果患者病情较轻,经过数秒到数分钟的时间,就会自动缓解;但若病情较重,就会持续发作,造成大脑严重缺氧,甚至导致死亡[2]。本研究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癫痫患者,并同常规干预组进行对比,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_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癫痫病人。所有患者都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18_70岁之间,通过智能检查表检查显示智能正常,将其他内科、精神科疾病和无药物依赖病史予以排除;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1981年制定的癫痫发作分类标准判断为部分性发作。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遵照医生嘱托早晚各口服奥卡西平1次;进行生活护理;让病人对疾病有正确认识,增强信息;规范药物使用,定期进行复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度锻炼,情绪保持乐观等。

观察组:在进行对照组护理同时,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包括中药调治、中医药膳、穴位按摩、运动康复等[3]。①中药调治:按照中医辩证施治,一般癫痫病人可以分为血瘀痰凝型、痰浊痹阻型、痰蒙心窍型、脾虚湿盛风痰阻络型及痰火内盛型,可以通过活血化瘀、通腑泄实法、祛痰辟浊法、祛痰安神法、健脾利湿、熄风涤痰法、涤痰泻火开窍法等治疗法则进行对症治疗。中药应当由专人进行煎煮,剂量要精准,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②中医药膳:遵循因人施食、因时施食,辨药施食、辨证施食,特殊忌口等饮食调护的原则,开展对病人的辩证施护。建立病人的饮食调护档案,详细制定1周食谱,将饮食宜忌予以明确。比如阴虚火旺、心阴不足的患者应当食用养阴安神、滋阴润燥的食品,早晨可以食用百合地黄粥。避免食用辛辣、燥热的食品,比如葱、蒜、辣椒、海鱼、人参等。③按摩穴位:在间歇期早晚,采取按法和揉法,各个能够起到醒脑开窍、涤痰熄风功效的穴位进行一次按摩,每次20min。这些穴位包括:鸠尾、大椎、腰奇、丰隆、间使、太冲等,如白天发作配申脉,夜间发作配照海,眩晕配合谷,虚烦不眠配神门、人中、间使、三阴交、涌泉、鸠尾等穴位。④运动保健:每日清晨练习半小时二十四式太极拳。

1.3观察指标[4]:在治疗后半年,对患者发作和抑郁情况进行随访。家属要对患者癫痫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和表现症状进行准确记录,医生对记录进行统计,依据Zung 氏抑郁自评量表来判断患者是否抑郁,抑郁严重指数=各项积分/80,无抑郁:指数为 0.25 ~0. 5,轻度抑郁为0. 5 ~ 0. 59,中度抑郁0. 6 ~ 0. 69,重度抑郁为0.7 ~1. 0。

1.4采用 SPSS 1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x ± s 表示计量资料。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均数,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比较组间均数。P

2结果

2.1两组癫痫患者发病情况对比

干预前癫痫发病频率和持续时间方面,两组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是干预后,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2.2两组癫痫患者抑郁程度比较

观察组7例无抑郁,12例轻度抑郁,4例中度抑郁,2例重度抑郁;对照组5例无抑郁,8 例轻度抑郁,7 例中度抑郁,5例重度抑郁。在抑郁程度上,两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3讨论

癫痫是常见多发的精神系统病症之一,属于慢性反复性疾病,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会造成患者行为障碍、人格改变乃至智能全面下降等,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5]。癫痫的病因同外伤、发热、过度悲伤、产后用药不当等有关;目前对其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这关系到遗传、病理、生理和免疫学多方面,是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精神系统疾病,通常每年的发病率为50~70/10 万,每年的患病率为5%。该病给患者带来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

将中医康复护理技术应用到对癫痫患者的治疗中,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癫痫患者在进行生理护理和服用西药的同时,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是 为了通过中医药膳、穴位按摩、情志调护、运动康复,将癫痫患者气脏腑、血功能活动以及整个机体的功能有效改善,从而使得患者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能力有效提高,这有利于患者紧张情绪的缓解,心理压力的舒缓和情绪障碍的改善。

本研究表明,在采取规范的抗癫痫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单纯性癫痫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能够让患者的癫痫发作的时间和次数有效降低,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增强患者治愈的自信心,让其抑郁情况得以降低。

参考文献:

[1] 岳丽,洪震. 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8(01):173-174

[2] 孟凡秀. 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22):203-204

[3] 叶晓勤,谢雁鸣. 中风偏瘫中医康复方法优势特色刍议[J]. 中医杂志. 2010(S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