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防控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防控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防控措施

篇1

关键词:基层部队;财务;风险防控;措施

基层队伍财务管理的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类似于财务信息的失真,如财务信息存在透明度不高、完整性不强、缺乏时效性以及信息准确性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基层部队的良好发展。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国家对于基层部队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只有做好财务管理的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基层部队的发展。消防部队应该可以说是我们接触较多的基层部队,消防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到对财务信息的科学管理,才能保证消防事业更好的发展。对于基层部队的财务风险防控措施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建立相应的财务问责制度,尽可能的减少基层部队财务管理的风险。

一、基层部队财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部队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

基层部队财务中存在的问题会对部队的财政造成严重的负担,对于部队的发展极为不利,其中基层部队财务信息缺乏准确性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基层部队从凭证的内容上来说,基本都是通过报销入账的形式来掩盖其中的非法支出,报销凭证一般都比较笼统,缺乏信息的准确性,而且收费的发票和往来票据的用途混乱,没有做到按照使用期限进行使用,这样就会给一些人漏洞可钻,长期下去会造成基层部队财务的严重损失。基层部队中核算科目的使用,很多都出现了随意修改核算科目内容的问题,对经费的归属关系造成了改变,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使其顺利的把公家的钱收到了自己的腰包之中。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对核算科目进行认真的核实,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减少财务管理上的漏洞,避免基层部队财务的损失。在基层部队的财务报表上,很多都是调节了预算外经费的收入费用,推迟经费上缴的时间,修改财务报表来隐瞒信息的真实性,对于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都造成基层部队财务信息真实性的缺乏,不利于基层部队财务的管理,导致财务上风险的提高。

(二)基层部队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

基层部队中各个部门都要依靠大量的财政支持,各部门为了争取自己最大的经费分配额,通常会出现提高所需的经费额度,造成基层部队中各个部门之间都采取措施来争取自己的经费,这些环节的透明度不高,很可能造成的问题,不仅不利于财务工作管理的进行,还严重阻碍了基层部队的正常运行,不利于各方面健康的发展。对于财务分配额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较为科学的评测标准,往往就会导致财务信息的不透明,没有相关的监督部门进行监管,这也是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只有保证基层部队财务信息的透明化,才能更好的保证基层部队财务的合理使用,为各部门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促进基层部队的健康稳定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三)基层部队财务信息的时效性问题

基层部队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经费的分配和使用实施,而且这些信息还要满足部队决策者的要求,财务信息的沟通对于财务信息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应该确保基层部队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基层部队中有着许多的自购、地方单位捐赠以及上级配发的资产,这些资产应该进行及时的核算和管理,如果不能及时的清算很可能造成资产的流失,如变卖、丢失以及损坏等,都会导致资产统计的不准确,出现账目与资产不符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基层部队中对于财务的管理也都开始通过计算机进行,但是往往都是代替了手工记账以及手工制表等,没有做到对计算机的进一步利用,对于数据的传输和管理并没有做出太多的尝试,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基层部队财务信息的时效性,不利于基层部队财务信息的有效管理,使得财务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基层部队财务风险防控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对基层部队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因此,在建立时应充分考虑到分析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以及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使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能够科学的反映出企业的真实情况。实用性原则是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只有坚持以实用性为原则,才能更好的反映基层部队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客观的进行分析,才能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更好的促进基层部队对财务的利用。实用性可以说是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核心,如果分析指标体系建立起来了,而不能为基层部队自身所有,这样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就毫无用处,白白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只有坚持实用性的原则,才能建立出符合部队实际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更好的促进基层部队各部门之间的良好发展。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充分考虑到基层部队能够对指标进行实际的运用,这就要求部队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在建立的过程中应注重可操作性的原则。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的可操作性是指数据指标的易懂性以及相关数据收集的可行性,这样得到的指标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促进统计的准确。财务报表分析指标还应遵从科学性与系统性的原则,这样设计出的指标才能更具有说服力,更贴合基层部队的实际情况,做到全面系统的了解到部队的财务状况。设计指标的科学性能够更加合理的反映出基层部队的根本,这样才能更好的应用于基层部队财务的管理中,保证基层部队更好的发展。

(二)更新基层部队财务管理理念

为了更好的降低基层部队财务风险,应该更新基层部队的财务管理理念,这样才能保证部队财务信息的质量,减少财务问题的发生,保证基层部队的稳定发展。基层部队应该把财务的管理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治警课题,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基层部队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断进行改革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的完善财务管理的制度,做到部队经费的有效利用,切实做到最优化的发展。对于基层部队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和改革,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试点开展,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信息记录时树立效率第一的观念,及时的了解基层部队财务的状况,保证财务报表可以真实的反映出部队财务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军费的经济效益以及保障效益,为基层部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实行部队财务问责制度

对于基层部队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认真实施财务问责制度,可以有效的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透明化,切实做到基层部队财务的科学使用。财务问责制度包括了权属关系的内部问责,可以较为有效的做到对责任人的追究,为财务信息使用的透明化提供可靠保障,还可以做到对行政体系内的问责以及行政体系外的问责,如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尽可能的提高财务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财务问责制度的实行,可以给那些以及钻漏洞的人一些警告,切实降低财务管理风险,保障基层部队财务的科学规划使用,促进基层部队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基层部队财务风险防控措施进行分析,让我们了解到了基层部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只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措施,才能更好的做到对基层部队财务管理,降低队伍财务的风险。基层部队对于财务工作的进行,还应充分借助科学的技术,利用计算机提高财务信息的整合分析力度,切实做到财务管理以及使用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蔡春华.如何进一步加强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和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J].财经界,2010(1).

2.贾海芳.浅议基层消防部队内部控制及其实现[J].赤峰学院学报,2010(6).

3.贺玉民,陈龙兵,张德武.人人有责任 物物有人管 件件有着落[N].人民警察,2010(2).

篇2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风险;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165-02

高校财务风险,是指高校在营运过程中因资金运转而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风险。高校财务风险管控,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不少高校债务越背越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显然,高校一旦不能如期解决资金缺口问题,便难以维系财务的正常运行。因此,认识高校财务风险,有效防控财务风险,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财务风险主要形成原因

高校财务风险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一是主观原因。实际上,两者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密不可分的。

从客观上分析,由于财政资金供给严重不足,导致高校只有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扩招建设资金紧缺问题。再者,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指导管理也不够。从主观上分析,高校贷款风险还贷意识不强,贷款规模超出实际偿债能力,举债期限结构不合理,利息费用大幅增长,致使办学成本不断增加。

二、高校财务风险主要表现类型

高校财务风险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风险。财务预算管理不完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管理控制办法不当,因而造成资金短缺,净资产潜在亏损加大学校财务压力,整体办学效益不高,财务管理约束力不强。二是投资风险。校办经济实体投资、办学规模扩大投资、对外债券投资等,出现盲目投资、无效益投资等情况。三是举债风险。近几年来,高校扩招,高校纷纷大建新校区、新校舍、大量购置设备和盲目引进人才,贷款数额越来越多,办学规模过大,学校不堪重负。这些方面,若不能很好地管控,都会增加财务风险。

三、化解高校财务风险主要举措

逐步有效化解高校债务,减轻高校负担,化解财务风险,促进高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总体而之,化解高校财务风险应当由政府、财政、银行、高校和社会组织共同负责、强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抓出实效。

1.政府加大对高校的支持力度。化解高校财务风险,应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做好财务风险的化解工作。当前,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高校债务问题,纷纷出台政策法规,积极支持高校发展,切实化解地方高校债务,加大财政经费支持力度。

(1)加大财政投入。高等教育是国家公共事业,政府是学校责任的终极承担者。《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政府对教育事业的经费拨款义务,以保证公办高校教育事业经费支出需要。政府方面,可根据各高校的发展实际与前景,增拨财政经费,对高校负债给予一定的贴息、补息,缓解高校债务压力。

(2)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政府应对高校债务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制定措施并加强高校的发展规划管理,严格控制高校基本建设和负债规模。政府可以采取将高等职业学校财政预算纳入高等学校系列管理,逐步推广将国家示范高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按本地区同类普通本科院校标准执行的做法,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3)建立贷款约束机制。坚持“化解旧债、不增新债”的原则。严格执行高校贷款审批制度。未经审批同意,高校不得向银行申请贷款,也不得以其他方式举债。政府核定高校债务规模,严格审核控制高校基本建设、重大投资项目资金。

(4)实行高校债务月报制度。财务风险,本质上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学校应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降低资金成本,控制负债规模,保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无力偿债甚至资不抵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1]。对银行贷款余额不减反增的高校,政府部门可采取停止安排化债资金,并停止或减少安排其他有关专项经费,并追究学校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5)适度提高高校收费标准。现行高校收费标准大多执行多年,已不能与高校现行办学成本相匹配,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让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

2.银行加强对高校贷款的监督与管理。银行应从资金上给予支持,不断强化债务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审核力度,严格依法放贷;审查学校规模与性质,审查贷款的必要性、合理性和预期效果;审查贷款计划和偿还计划的合理性,审查高校还贷能力,降低贷款额度,控制债务规模,防范贷款风险,确保高校借贷资金专款专用。银行要确保高校资金借贷用途,及时纠正直至收回高校违约使用的借贷资金。

3.高校加强自身的管理和建设。控制财务风险主体是高校,关键也在高校。高校一定要牢固树立财务风险意识,转变资金管理观念,不断总结和探索财务管理经验,开源节流,提高自身的偿债能力。

(1)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高校建立健全的内部财务制度,确保经费收支预算管理的刚性与严肃性;加强科学决策,规避投资风险,按照“量入为出、合理负债”的原则,合理谋划筹资预算管理[2]。

(2)科学合理举债。高校要有应对化解财务风险的举措,明确工作目标,明确领导责任,严格控制新增贷款,力求将筹资风险降至最低。建立高校财务风险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完善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系统、开展信息化、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审计等[3]。做好高校整体资金科学规划与合理使用,适度负债。

(3)稳定招生规模。任何一所高校都要紧跟形势发展,开拓进取,强化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提高竞争力。

(4)兴办高校产业。按照“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利用高校技术、人才优势,发展高校产业经济实体,走教学、科研、产业发展道路,提高教学质量,创造经济效益。

(5)建设节约型校园。节约型校园以提高人、财、物利用率为出发点,以节约校园各项资源为重点,逐步形成节约型消费和发展的办学模式。

4.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倡导社会对高校的捐赠。拓展高校筹资渠道。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予以支持,鼓励高校校友、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自愿为学校捐赠。积极探索成立地方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走出一条聚集社会力量、办好公立高校的新路子。

四、结语

高校财务风险,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各高校应有清醒的风险意识,应当建章立制,规定高校资金借贷纪律,加强对高校负债风险的防范;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为高校化解债务、提供资金保障;要加强高校内涵的发展,增强高校“造血”功能,不断改进高校财务的管理工作,防范财务风险,从而使高校不断地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红艳.浅析建筑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应对策略[J].财务与会计,2013,(5):54

篇3

企业并购模式中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并购过程中的目?瞬⒐浩笠档亩ㄎ缓褪谐〖壑怠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69.html" title="融资论文" target="_blank">融资?道不广泛、不同的支付选择、国家的政策策略影响等因素直接导致企业并购的失败。这些风险因素存在于整个过程中,稍有疏忽都会导致失败。因此,做好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分析至关重要。

一、我国企业并购的具体案例分析

(一)并购规模分析

通过表1可以发现2015中大型交易额占了63.65%的比例,小型企业交易额只占11.62,说明交易额主要是大型占主导地位,小中型交易额较低,但是通过交易量可以看出,小型交易量占了68.8%的比例,大型企业交易额只占了10.12%的量,说明大众的主要选择是小型为主,大中型为辅,说明了大中型并购风险远大于小型并购风险,更多的人主要以企业的平稳发展为主,表明2015年我国大部分企业对风险评估有较好的认识。从2015年的交易数量看,以小型为市场的主导,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从交易额来看,以大型并购为主导,以小型为辅,是市场份额的主要部分。

(二)并购类型分析

我国的企业并购主要由资产并购和股权并购两组交易方式组成。(见表2)

企业主要并购类型是资产并购和股权并购。其中股权并购有要约金额、协议收购、大宗交易、集中竞价四种交易形式组成。表2表明,我国要约金额收购方式没有,大部分以协议收购的形式进行交易,不论是在交易金额还是交易量上都占据了主要部分,为我国的主要并购交易途径。

二、我国企业并购的存在风险

(一)价格风险

当企业并购后,对并购企业旗下的物品的定义价值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改变,因此对并购企业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至关重要。要确定一个具体的价格有一定的难度,通常先确定出价值区间,因为高于或者低于最终市场价对于企业并不是很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确定价值区间,然后再根据地区、人群、环境等因素得出准确的价值,并给出一个可小幅度变化的小区间,有利于跟随市场价值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一、并购后双方企业应该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并合并为一个新整体。在我国,大多数的并购企业更适用于通过价值估量的方式对并购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并购企业是否为上市公司,如果并购公司是上市公司,那么互相获取信息就非常简单,如果是非上市公司,那么要想获取更多的信息就必须做更多更深入的调查。我国还存在着一个根本的问题,证券交易市场缺乏完善的制度对交易进行规范化运行。这将导致在并购企业获取的信息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内部情况,就不能获取正确的价值评估结果,不能准确的定义价值。影响我国对并购企业价值评估的原因还有一点,缺乏公正公开的评估机构,造成没有一个完备的制度进行参照。

第二、价值评估体系不完整和价值评估机构不规范。目前我国对于并购模式的价值评估方面并没有明确的价值评估体系出台,这就导致了在评估过程中存在了一定的主观因素,将造成对并购企业价值评估不准确的出现。在我国也没有一个明确的针对于并购企业价值评估的专业机构,这使得并购双方缺乏基本的法律的保护,使得双方不能监督与自我监督,进而会加多对信息了解的成本和交易成本。

(二)并购企业融资风险

并购企业的资金来源途径对财务风险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企业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资金对其它企业进行并购,在并购过程中如果企业内部资金大部分用于并购企业上了,则会使公司资金紧张,影响正常的运营。如果大量的外部资金用于并购,会加大企业的并购成本和增加综合资金成本,将直接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的加大。因此,应该该合理安排内外部资金的运转,使企业在看清自身情况的条件下合理选择方式进行并购。

要做好企业并购工作还应该做好这几个方面。融资前后资金流动情况和相应的融资风险,融资目标大小与融资金额数量,企业融资信誉度和融资后企业收益。

(三)付款方式的风险

我国主要的付款方式有现金、股票、基金、债券、资产等,最主要的方式是现金支付,现金支付风险小,企业流动资金幅度小,操作简单等。现金是企业流动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企业资金的基础。

(四)政策风险

在我国对于企业并购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所以在实际并购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政策、环境、法律等。假如超过了一定的范围,那么并购不一定能成功。

三、并购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的建议

(一)掌握完善的并购企业信息,准确进行价值评估

在微软对雅虎的收购案例中,由于没有掌握完善的信息,开出过低的价格导致雅虎拒绝并购。并购双方可以通过对财务的掌握,对企业运营情况,企业盈利情况,企业税收情况,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将会降低并购价值评估的风险。

(二)并购交易方式的选择

我国主要的交易方式是股权交易。企业并购过程中应该针对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股权交易途径,避免交易的失败。通过这种稳定的企业发展模式,即企业选择正确的交易方式,来确保并购的成功进行。

篇4

土地浪费风险。近年来城市规划的盲目扩大,房地产行业也在土地方面采取“粗犷式”开发,导致土地利用率与经济收益率不成比例,重复开发,随意建设的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土地利用。有些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寻找法律空档,过分征地,囤地等行为,不仅对于行业来说是浪费,对于国家资源来说也是浪费。工程项目管理缺失带来的风险。现阶段房地产企业对于房地产工程的建设,往往缺少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与监督,简单的投资和工程设计之后,交付给施工企业执行,使得工程项目管理出现了断层,对工程的质量控制不严格,导致工程质量低于预期,造成后期维修及改造成本的增加,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收益。另外,工程管理的缺失,会影响工程进度,造成延期预售及交房,使得企业的资金回笼变慢,增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和资金成本。因此,工程项目管理是整个房地产项目成功与否的基础与关键。通货膨胀与市场因素带来的风险。通货膨胀会导致市场中贷款利率的改变,利率的增加就代表着企业投资缩水,无法完成预期收益,整个房地产项目也将面临无利可图或是亏损的危机。所以,房地产建设之前,房地产项目的市场定位分析往往要考虑到市场信贷的因素,要考虑到项目的市场前景,价格的确定要与市场的供需关系相适应,该类风险往往体现在银行对于项目评估阶段,很容易受到市场经济泡沫的影响,导致项目收益缩水。

二、房地产行业财务风险控制

加强房地产企业建设投资的控制与管理。房地产项目的投资一般分为建设投资和销售投资,对于成本的控制与管理要做到:第一、强化统筹,准确化成本核算,确保投资的最大收益;第二、加强工程施工的管理,确保资金到位,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第三、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防止市场变动对发展的冲击。在项目管理方面,要从实际收益目标出发,采用系统和理论的方法对项目进行决策和计划。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严格规范财务行为。房地产企业需要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研究,针对性地根据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支出特点和管理重点,积极探索适合企业特点,适合市场特点的财务管理体制,并且要保证能够及时地更新和优化管理体制,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平稳安全的进行。管理部门要发挥监督职能,积极监督企业的财务行为,为其制定相关的规范化规定,对于不明财务问题及时查清并消除影响。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消耗提高效益。为了获得利润企业就必须进行投入。而成本则是企业最根本、最直接的投入,成本是决定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企业要生存和发展,获得最大利润,就必须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加强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严格控制成本,努力降低成本,才能在激列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处于不败之地。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既要重视成本管理,又要切实搞好成本管理。积极创新高效财务管理方法,提高财务控制能力。首先,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应用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使财务数据具有实时性和统一性,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财务控制能力。其次,需要管理人员积极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方法,通过工作经验总结出不断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不断强化财务的管理职能。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就必然需要高质量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为了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就必须要求管理工作人员的高管理水平。企业可以在聘用和设立管理部门时,选择具有专业知识的员工,并且在后续的工作中,根据企业的发展水平,积极组织管理人员的学习深造工作,及时考核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管理部门一直处于高水平管理状态,才能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稳定发展。

三、总结

篇5

1.1强化财务风险控防意识,降低财务风险。

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活动的特性,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风险。为了降低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风险,我国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控防意识的强化。以财务风险控防意识的树立、相关体系及制度的建立,降低企业财务风险。通过财务风险意识的强化,避免资金链断裂、财务负担过重等问题的发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造成的破产问题。通过企业对财务风险意识的强化,降低企业生存及发展问题的发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2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控防体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针对现代企业财务风险控防需求、针对企业经营活动财务管理需求,现代企业必须加强财务风险控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针对企业财务风险控防管理需求就、针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财务风险控防重点与内容,以此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针对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问题、针对企业资金链及成本管理需求,现代企业在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控防体系的同时,还应对相关岗位职责进行补充。以企业财务风险控防目的为中心,建立全员全过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明确各岗位工作内容及职责权限,为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1.3构建科学的资本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资本结构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我国企业必须构建科学的资本结构。根据企业资本构成及资本使用情况,确定企业风险控制要点,实现最低资本、最小风险、最大效益的投资目标。针对企业投资构成情况,调整资本结构及资本构成,以机动灵活为基础、以风险控制为重点,强化财务风险控制内容及执行情况的监控,确保风险控防目标的实现。

1.4建立资金链控制机制,降低财务风险。

在我国现代企业经营发展调研中,企业资金链断裂是造成企业破产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应建立资金链控制机制。根据资金链管理需求及资金筹措渠道,确定资金链控制、管理方向与内容。针对影响企业资金链通常的因素建立应对措施与控制机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例如:银行贷款运行项目中,企业应针对还款周期、利息等问题制定相应措施,避免贷款拖延等问题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及项目风险,保障企业经济效益。通过类似问题的对策制定与执行,保障企业资金链的通畅,减低财务风险的形成。

1.5强化财务决策验证,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在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财务决策失误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现代企业必须建立财务决策验证机制。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层所作出的财务决策分析与验证,保障财务决策科学性与可行性。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等问题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保障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受我国企业董事、老板一言堂现状影响,我国多数企业的财务决策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管决策问题,进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加快财务决策验证机制的引入与完善。针对财务决策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加强企业财务决策的验证与评价,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1.6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提高财务信息时效性,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在现代企业经营中财务信息滞后是造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是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策略制定与执行的重要因素。针对财务信息时效性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现代企业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与完善。利用信息技术为依托,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及经营管理工作中的财务信息时效性,进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风险控防目标。利用健全的网络管理体系及企业信息渠道的建立,实现扁平化信息渠道及分级信息管理体系,以此提高企业财务信息时效性,促进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开展。

2强化企业团队建设,降低财务风险

篇6

房地产企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是集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经营销售、配套管理及服务为一体的行业,具有生产周期长、投资额度大、市场风险大、政策调控风险大的独特特点,因此其企业资产负债率也远远高于其它行业,财务风险也高于其他行业。所以,深入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风险,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有助于帮助我国房地产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1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1.1 财务预算管理薄弱

房地产企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前期投资大、资金回收慢、开发周期长等特点,而且项目调整能力差。很多开发商盲目的投标、拿土地使用权,认为后期工程只要按时按质交付使用就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没有从土地的成本、资金的运作、经济效益的回报率对要开发的项目作细致的财务预算分析,无形中增加了项目的投入,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大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

1.2 项目经营过程忽视理财管理

部分房地产企业,只注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忽视了财务部门的事中监督职能,没有发挥财务部门自身拥有的优势。在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上过于简单、粗糙,没有针对自己企业的特点进行成本管理,忽视了内部各职能部门进行全过程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致使项目总成本中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基础设施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等的管理处于无序状态,这导致成本管理工作与财务预算偏离差大,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1.3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现在有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内部财权主要集中在关键人物手中。他们要么过于注重控制,要么疏于管理。而这些企业的财务人员似乎只是在做些登记账簿的工作,没有全面发挥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职能。同时,不少财务人员在房地产专业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财务管理意识淡薄,房地产会计实务水平偏低,很难担当起监管的责任。

1.4 缺乏对现金流量的科学管理

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过程包括征地、土地开发、房屋建设到竣工交付使用等多个阶段,整个开发经营过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资金占有量较大、周转效率较低、变现能力较差。因此,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对一个房地产企业来说就显的至关重要。

我国房地产企业多属民营经济成分,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观念相对弱,很多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现金流量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现金使用效率低下,现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往往无法得到保证。很多企业在经济效益良好的情况下,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资金管理水平低下,加大了企业风险控制的难度。

2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2.1 逐步落实财务管理预算化

全面预算是房地产企业的一种有效管理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预算系统,将非正常的经营活动控制在初发未发阶段,减少企业的意外损失,并通过实际运行与预算之间的比较和差异,根据所反映出来的预算结果,预测其中的潜在风险所在,来分析、确定、制定和采取调整项目运行方向和措施,以预先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达到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财务预算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项目的成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房地产企业财务部门应从项目预算和资本预算抓起,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整个企业资金的取得与投放、收入与支出、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各个环节作出细致的安排。首先,在项目预算方面,财务部门要对项目建设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预算,严格执行财务预算方案,提高开发项目决策的准确性,减少投资决策的偏差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其次,在资金预算方面,财务部门应按照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对资金需求、使用计划等进行整体规划,确立企业财务预算指标。再次,财务部门要加强内控管理,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监督职能。

2.2 加强经营环节管理,预防财务风险

房地产投资是风险性极高的综合性的经济活动,其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反应比较迅速。因此,房地产经营企业,要加强对于投资项目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加强经营环节的管理,对投资项目做出合理的分析与综合测评,对运行方案进行多方的分析和验证,全面评估其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整个项目做好风险控制与规避。

2.2.1 财务集中管理,规避财务风险

为了提高经营效益,降低经营风险,确保财务安全,房地产企业应在公司内实施财务集中控制,强化财务管理功能。实行财务集中控制,更利于公司内部财务目标的一致,减少失误和风险等不良现象发生,对于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2.2 加强财会监督功能的发挥

对于房地产集团企业来说,为保证各分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作,可以由集团公司通过委派财务主管等方式,并赋予财务主管代表集团公司行使监督职权,使集团公司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得到落实,对分公司可能发生的导致损失、危害投资人、债权人和职工利益等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通过充分发挥有效的财务监督职能,化解分公司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也更利于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

2.2.3 加强财务指标分析,做好财务预测

进行财务分析和监督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房地产企业不但要做好投资回收衔接和提高资金运用效率,而且要加强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和方法研究。要对资金利用率、开发成本、销售价格、费用支出等,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准确的财务预测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有效地防范、抵御各种风险。

2.3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提高房地产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财会人员的素质培养。首先,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之能较好地适应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其次,要特别加强相关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对于财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再次,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的考试、考核,引入竞争机制,在财务工作中实现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制度,增强财会人员苦练内功加强素质培养,为从整体上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2.4 加强资金管理

篇7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问题;控制方法

一、保险公司进行财务风险防控的重大意义

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整体运营和发展。而保险公司实行财务风险防控工作,其目的就是对公司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即将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从而确保保险公司的稳定发展。保险公司有效实施财务风险防控工作,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不断提升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在保险公司内部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能够明确划分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不断规范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具体流程,在减轻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难度和强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工作的效率。所以,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财务部门的实际状况,在保证财务相关工作和财务风险防控工作高质量的前提条件下,不断提升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防控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准,在确保保险公司稳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整体收益。

(二)提升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保险公司在实行财务风险防控的工作中,应充分结合公司的真实状况,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构建科学且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实现保险公司内部信息及相关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与此同时,财务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也能对公司的相关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形成完整的防控工作体系,加强财务风险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总结。进一步提升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三)有助于公司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保险公司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就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并确保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准,充分体现出公司的发展前景和设想。保险公司所经营的业务往往涉及面是比较广的,不仅仅只是有关保险的承保和理赔等业务,还包含一些投资和融资方面的业务。通过对其经营的业务进行分析和探讨,能够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业务都会涉及一定的财务风险问题。在保险公司内部开展财务风险防控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从而确保公司的利润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促进保险公司的稳定发展与进步,有助于保险公司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及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风险意识不高当前,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不高,没有足够重视保险理赔过程中的相关风险问题,也没有充分结合自身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公司的财务工作和业务工作中执行全方位的工作体系,没有对事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防范。由于保险公司没有提前制定出详细的事前预防风险计划,当财务风险一旦发生的时候,就会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一些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保险公司在具体的理赔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财务风险意识,普遍存在一些不应该赔付资金的情况,严重影响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保险公司的战略目标不够清晰保险公司的战略目标就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如若保险公司对自身的发展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就可能和公司的发展轨迹不相符,进而影响到公司的生存和进步。当前,我国的保险公司在战略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盲目跟随其他公司的战略目标。一些保险公司没有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盲目地扩大公司的发展规模,开展大规模的筹资工作,其结果就是公司的内部管理现状满足不了规模扩大后的需求,将公司的经营管理推入到极难的境地,大大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三)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目前,我国多数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如下,第一,保险公司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都没有意识在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使得公司的部分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和监督。第二,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执行得不是特别的到位,内部控制制度往往只是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从当前多数保险公司的发展现状来分析,缺乏相应的问责制度,相关管理人员的分工不是特别的明确和合理,不能充分发挥不同岗位不同员工的强项,使得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相应的作用。

三、保险公司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的措施

(一)提升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保险公司加强财务风险防控工作,首先就是提升公司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并做好财务相关工作的分配工作和细节,将财务风险的防控工作具体落实到位。与此同时,保险公司需要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加员工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当财务风险发生时,相关财务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以便规避一定的财务风险。除此之外,保险公司在面临行业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下,需要树立全方位的财务风险防控意识,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还需要充分结合保险公司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进行规范。比如,保险公司需要构建相应的约束机制,从公司的财务管理内部和外部全方位的约束和控制财务管理工作,以此加强公司的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确保对公司的财务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合理的规避一定的财务风险问题,进一步解决公司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篇8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财务预算管理风险;二是财务内部控制管理风险;三是财务收支风险。

1.财务预算管理风险。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预算管理,如果预算编制内容不够完善和全面,预算执行缺乏规范性与合理性,将会导致相关数据和政策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资金使用和各项支出缺乏计划性,降低资金使用率,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财务预算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科学的预算编制。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方面缺乏监督,预算编制缺乏严密性,导致专项资金难以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出现闲置现象,难以落实滚动资金支付模式,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率。二是不规范的预算资金管理。对于预算资金而言,其操作尺度和定额标准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在资金预算编制环节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以及较强的主观性。虽然资金具备相应地分配基础,但是其与实际存在差距,导致内部分配不均。

2.财务内部控制管理风险。

部分事业单位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做假账、公款炒股、公款私用私存等违法违纪现象出现,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存在风险。此外,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利用国家收费许可的空间进行应收款,,导致财务管理控制作用难以发挥出有效作用,严重危害了单位和个人的权益。

3.财务收支风险。

财务收支风险主要两个方面:一是财务支出风险。部分事业单位缺乏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难以清楚界定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无法做到专款专用。同时经费管理存在不足,导致公费旅游与公款吃喝等现象泛滥。二是经营风险。由于事业单位在实验设备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投资过大,导致其对外投资的资金缺乏,出现财务风险。事业单位无法正确辨识商务信息的内容,导致信息在便捷性、时效性以及真实性等方面难以正确判断,出现支付风险。此外,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包括现金收入和转账收入等多种形式,其在实际账款收回过程中无法到位,甚至出现坐收坐支现象,不利于财务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管理措施

1.强化财务风险识别。

由于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其会面临各种财务风险,如操作风险、发展风险、资产运营风险、财务收支风险和预算管理风险等,因此必须要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分类。同时事业单位要加强辨识各种风险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以及其暴露的情况,首先要分析风险,计算和估计财务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并预计财务风险对组织管理活动产生的影响,降低损失。其次要计量风险,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对损失幅度大小和损失频率高低进行综合考虑,促使风险能够具体量化,从而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控制。

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工作时,其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存在财务风险,任何环节出现失误,都将会导致事业单位面临财务风险。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贯彻落实相关的财务制度以及法律法规,采取财务风险预警手段,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有效预防财务风险的出现。一方面要强化风险意识和财务管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严格与否取决于其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的强弱程度,加强财务风险管理,能够优化整合财政资源,构建科学的财务防控体系,确保预算的平衡。此外,由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财务风险指数,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财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对其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能够对财务风险具有清晰全面地认识,提高其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要落实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强化制度建设。事业单位应从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出发,对财务内部管控制度加以完善和健全,强化财务收支和预算风险防控,从而促进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

3.优化财务风险的评估和测量。

事业单位要想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必须要优化测量财务风险的大小,借助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数字方法,量化处理相关的财务风险的大小,并科学分析财务风险数据。同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模型以及风险评估方法,具体评估财务风险因素,确保财务风险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房地产;财务风险;目标;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状况较好,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行业主要以土地和建筑物为其日常经营对象,是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多种经济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一定的带动性作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走势稳步提高,同时人口流动增加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了居民对住宅的需求,因此人们对房屋的需求较为强烈,房地产行业处于买方市场。

但是,2011年国家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出台了限购、限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息率等政策,强化了对房地产企业的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其行业竞争性逐渐增大。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的高收入和高利润等特点被打破,出现了部分撤资现象,日常的资金营运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在进行市场运作过程中需要面临的市场风险系数增大。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对内需要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转变房地产企业在财务危机前的被动局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

笔者认为,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是动态的,是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的,因此风险管理目标可以将风险作为管理目标区分的重要划分线。

在风险对房地产企业产生影响之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主要是为了实现成本支出合理并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开展。房地产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其经营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其会选择预期收益或者是预期收益现值最高的投资方案,而且会尽可能的控制成本,以期通过合理的成本支出获得合理的经济收入。同时,房地产企业十分重视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直接影响到企业对工程的投入成本,同时还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工程项目的进度。

在风险对房产企业产生影响之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主要是为了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和实现企业的项目预期目标。财务风险的产生会直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对房地产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风险产生之后,房地产企业需要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害,保证资金营运健康,以便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同时,房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需要控制风险对项目开展的影响,缩小并调整企业在实际运行和计划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使得工程项目的收益达到预期目标。

三、房地产企业构建财务管理体系应该财务的措施

无论是房地产企业还是其他类型的企业,其构建财务管理体系都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评估和财务风险防控。

(一)财务风险识别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房地产企业要做好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工作,首先就要根据企业的性质选择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识别办法,保证财务风险识别工作的嗜沸裕以便为风险防控和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风险管理部门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供依据。其次,房地产企业在风险识别方面要重视财务风险调查表的使用,可以使用风险调查表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工作进行辅助,以便对风险定性因素进行识别,帮助房地产企业迅速判定自身是否正面临着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识别表简单可靠,对企业的初步自查风险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财务风险评估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财务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需要有风险评估指标,可以将风险评估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可以分为财务效益指标、资产运营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等等,不同的指标下又可以分为不同的评估内容和指标。风险评估的定性指标可以主要分为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导综合素质、员工综合素质、组织运行效率、经营发展战略、技术装备等。房地产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点选择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根据典型性原则选择并构建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指标系统,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管理工作可以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入手进行选择,并将财务性风险评估指标和非财务性评估指标结合起来。房地产企业可以对财务性指标进行分层次管理,可以设定一级的财务性评估指标,在一级财务性评估指标下设置二级财务评估指标。比如,房地产企业可以将短期偿债能力设为一级财务性评估指标,在短期偿债能力下设置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二级评估财务性评估指标。非财务性指标可以分为组织运行效率、销售渠道、人才管理、岗位设置、制度管理、战略制定的科学性等方面。

(三)在财务风险防控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房地产企业要做好财务风险防控工作,就要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房地产企业项目的开发周期较长,资金需求量大,因此房地产企业要重视资金运营工作的重要性,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可持续性的资金流,为项目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其次,房地产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根据项目和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对资金的筹措、使用和分配进行科学的规划。在资金的使用上,财务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拨付资金,杜绝预算资金挪用和盲目借贷行为的出现。再者,要加强流动资金管理,重视大宗大额资金的财务稽核,定期进行对账工作,随时检查项目后期的资金保障情况。同时要完善风险防控监督管理机制,保证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效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风险类型;防空能力

财务风险防控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财务风险防控管理能够分析出财务的实际情况,从而为经济主体提供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经营方案。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多数为财政资金,但是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处置和筹资活动方面有了更大的空间,风险性也随之增大。另外,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并不等同于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而事业单位从事于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公共产品和服务能否发挥出其社会职能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工作效能。因此,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务风险不仅会导致经济上受到损失,同时还会造成自身的职能受到制约,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类型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类型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违规风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要遵守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但是在实际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事业单位注重执行效果,而未对财务支出进行有效的监管,导致腐败现象容易产生[1]。另外,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导致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出监管存在较大的漏洞。第二种是财务核算风险,当下事业单位已经采取了新的会计核算方式,但是相关的配套制度还未完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具有差异性也容易导致风险的产生。第三种是道德风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问题也是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中饱私囊、假账和坏账等情况都会直接损害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会造成公众对事业单位的信任度下降[2]。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欠缺风险防控意识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的意识不强是影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不断被凸显,而尽管事业单位已经具有一定的经营性质,但是在经营上却不以盈利为目的,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对于财务风险管理不够重视,事业单位的运营资金多依靠于财政拨款,即便事业单位出现了资金损耗的情况,而个人却不需要对此进行负责,全由国家进行“买单”。这种错误的思想是导致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不强的主要因素。另外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涉及项目过多,对于会计收入只是简单进行记录,并没有联系内外部环境,没有为行政单位的经营决策提供会计数据上的支持,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增大[3]。

(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对于事业单位的监管缺失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尤其在财务风险防控方面,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对于财务风险防控主要是由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负责,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相关的管理工作难以有效的落实,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岗位设置,在风险的防控和处理方面,目前尚未纳入到管理制度中,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不断扩大。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控工作来说,制度是落实工作的唯一保障,管理制度必须要根据外部形势不断变化以及事业单位自身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制度修订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不仅修订机制未建立,意识不强和内容不全面也是导致管理制度未能发挥出实际作用的主要因素[4]。

(三)岗位缺乏专业人才

尽管财务风险防控可以通过会计数据进行反映,但是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多数工作还需要依靠人予以完成,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后,在会计核算方法及项目上的变动较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素质较差,专业能力不强,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转变,无法满足于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需求[5]。另外,在财务风险防控方面,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及早对风险予以识别,就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事业单位所造成的损失,这就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人员缺乏问题严重,不仅专业能力不强,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缺失。所以,我国事业单位必须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在选拔和聘用机制方面不断调整,才能促进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6]。

三、事业单位提高财务风险防控能力的措施

(一)提高风险防控意识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事业单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公众对其的监督力度也愈来愈强,事业单位要想进一步扩大社会事务的管理效果,就必须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和优化内部结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此,在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方面,首先事业单位必须要提高风险的防控意识,单位领导要发挥出带头作用,加强对于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安排,同时强化检查力度和范围;其次在管理人员方面,要提升执行力度,要采用责任制度将工作落到实处,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控效果;最后,在会计人员方面,要注重培养职业道德素养,防止监守自盗,同时还要注重优化风险防控环境,要定期举办工作会议,强调事业单位财务的安全性。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保证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顺利落实,必须要从制度层面予以完善,因此,事业单位要注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在制度的完善方面,需要注重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要注重内容的有效性,制度是保证工作落实的主要因素,在实际的制度内容中,应当将外部风险因素予以明确,结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注重将管理和监督有效的联系起来,使得各部门的工作能够有效衔接,从而充分利用制度上的优势,对财务风险予以排查,同时也能避免人为的操作对风险防控工作的影响,避免权力的集中化;其二,要注重将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纳入到管理体系中,通过明确岗位职责与权限,赋予工作人员一定的权力,在风险排查方面发挥人的作用,引入奖惩机制还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强化风险防控效果。

(三)加强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且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在实际的人员招聘和选拔过程中,事业单位要注重考核人员的专业素质,要采用竞争上岗的制度,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事业单位应当注重职业道德建设,要注重培养工作人员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避免道德风险。另外,事业单位应当定期为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从而强化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同时也会产生社会负面影响,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注重提高财务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意识和能力,同时注重制度的完善,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方面的安全。

作者:李国雯 单位:济宁市种子试验示范繁育推广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先余,孟轩,周鹏.强化过程监管严格考核评价——关于国土资源部直属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08(04):50-54.

[2]秦浩.海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实证研究——基于海南海事局财务风险的个案调查[J].中国内部审计,2015,08(04):100-103.

[3]李加兵,赵斌,潘正海.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财会通讯,2012,08(05):103-105.

[4]宗文龙,魏紫,于长春.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与改革建议——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审计研究,2012,08(05):1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