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病人康复护理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瘫痪病人康复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精神病康复患者;效果
精神病属于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大脑功能紊乱而导致患者产生思维、情感、感知异常的疾病[1]。治疗精神病患者属于一个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人性化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2例精神病患者,对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现将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2例精神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39.6±4.3)岁,病程1~15年。所有患者均经CCMD-3诊断标准予以确诊[2],皆排除严重肝肾功能疾病、脑部肿瘤者,未出现意识障碍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患者3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3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常规入院登记,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症状,安排常规出院等。
观察组3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包括:
1.2.1 建立良好就医环境
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清静、干净整洁、空气清新的温馨休养环境,保证室内的适宜温度与湿度;保证患者的睡眠规律,虚心接受患者意见,更换床上用品的软硬度,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室外活动场地增添运动设施,还可进行花草与树木种植,美化室外环境,适当增修走廊与休闲桌椅,开设健康教育园地,鼓励患者多开展户外活动,游戏等。
1.2.2 健康宣传教育
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开展关于精神病相关医疗知识与健康知识的宣教,可以宣传精神病发生发展过程、治疗所需的药物和用法用量、用药会产生的不良反应等内容。患者心情抑郁时要注意放松与集中注意训练,以便患者正确了解疾病,改善不良心理。还可向患者讲述相关成功实例或者邀请已好转的病友现身说法,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1.2.3 心理护理
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友好护患关系,以轻柔的话语安抚患者,促进患者缓解或消除焦虑感与抑郁情绪,用正确态度面对睡眠。护理人员要依据患者的职业背景与文化程度,有选择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培养患者利用心理调节法克制烦躁等不良情绪,主动寻求帮助。
1.2.4 非语言沟通辅助护理
用微笑迎接患者,用笑脸面对患者,能让患者具有轻松感[3]。采用相关示范动作对语言进行补充。与患者进行交流时,要巧妙运用手势等动作,注意与患者的眼神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安慰与亲切感。同时还要注意区分敏感患者,避免患者产生反感[4]。
1.3 评判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康复效果。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包括基础护理满意度、健康宣教满意度、心理护理满意度、康复内容满意度等内容,每项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为75分以上;满意为50~75分;一般为25~50分;不满意为25分以下。问卷由家属或患者自行填制,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对比以P
2 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74.18%,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 1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对比
3 讨论
多数精神病患者皆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主要体现为患者出现异常行为动作、意识情感等[5]。由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过程相对漫长,其精神活动日渐衰减,加上脱离社会环境的时间过长,患者的社会功能难以恢复,使得无法及时回归社会[6]。因此,如何增强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他们衰退的速度,成为精神科研究的重点[7]。
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创新,临床上对于患者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重视。人性化护理指的是以人为本,强调以患者为主体,重视人的价值、自由与发展的护理模式[8]。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为患者着想,围绕患者展开护理。以尊重患者的人格与生命价值、保护患者个人隐私为中心,注重护理的个性化、全面性及创造性。其根本目标是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让患者在生理与心理上达到最佳状态,实现临床护理的最优效果。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问卷调查对各项的满意度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加强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不仅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意识,还能提高患者康复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芳.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9):107-108.
[2]王菊华.如何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14):245-246.
[3]朱爱芳.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58-258,259.
[4]付萍萍,王锋锐,傅文霞等.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38-139.
[5]蒋红.人性化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169-170.
[6]刘永艳.精神科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3):393-394.
篇2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锻炼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3年7月~2004年1月住院脑卒中患者72例,经颅脑CT检查确诊,其中脑出血15例,脑梗死57例;女46例,男26例;年龄39~87岁;均为首次发病,均有不同程度肢体活动障碍;住院时间14~47天。
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①保持正确的和功能位置:各种宜经常变换,早期应2~3小时更换1次。②保持关节功能位置:采取正确的有利于关节的活动度。
按摩和被动肢体功能锻炼:按摩应轻柔缓慢进行,开始轻柔,然后逐渐加强。对瘫痪肌予以按摩揉捏,对结抗肌予以安抚性按摩,使其放松。按摩后进行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后座小关节活动。对肢体关节作屈、伸、内旋、外旋被动锻炼,尤其做髋关节等活动时,动作轻柔和活动幅度要适宜。在患者体力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自我按摩或用健侧上肢对患者上下肢的锻炼,如肩关节的活动可以用健侧手握住患侧手慢慢举起,逐渐锻炼直到能把患侧手举过头顶。
转移和平衡训练:早期在床上练习翻身。当患者能进行翻身时,可逐渐训练从卧位转为坐位(为了预防性低血压,床头的高度应逐渐抬高)。脑梗死发病后1周、脑出血发病后4周,可以开始这项锻炼,先从健侧做起,从需要人帮助到独立做起,之后两腿下垂,坐在床边,进行平衡训练。72例中2周后可下地坐椅子32例能维持10分钟,可进行展位平衡、迈步和上下台阶23例。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进行手的技巧性、四肢的精细协调训练。
心理护理:支持、激励患者进行锻炼,同时使家庭社会予以患者最大的支持。
锻炼的强度:根据患者的状态和功能障碍的程度,决定功能锻炼的强度。
锻炼的顺序:①按摩侧肢关节肌肉组织。②做各种关节屈伸运动,先近端,后远端。③保持正常的卧位。④患侧肢体放置功能位。
锻炼的时间:病情允许尽早在24小时内进行活动,及时与医生沟通共同制订锻炼计划。
结 果
本组72例中,跟腱痉挛1例,无1例发生肌萎缩、静脉炎、静脉血栓和褥疮,步行行走恢复39例(54%),62例坐位、站立位达到平衡(86%)。
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重组能力或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有效的功能锻炼促进了代偿和重组的产生。通过心理疏导改善和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新的生活目标和自我实现的愿望,提高锻炼的主动性和达到良好的效果,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有力保证。
早期的功能锻炼给患者以静态的、被动的抗痉挛治疗为主,采取被动患肢功能锻炼。一方面,增强患侧感觉的刺激输入,降低患者对偏瘫肢体的忽略现象;另一方面,既防止关节活动范围低下,又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同时也加强了健侧肢体的锻炼。
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状态,医护密切配合,制订适合患者的锻炼强度、时间,个体化、系统化的计划。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可能的功能锻炼,既可增加患者坚持锻炼的信心,又利于护理工作的系统性。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沟通技巧;失语;神经外科
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护患交往的桥梁[13]。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以此取得彼此间的了解、信任[4]。在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因脑外伤、脑肿瘤、脑出血、脑动脉瘤破裂等所致的失语病人。恰当运用语言及非语言交流,能稳定病人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此,笔者重点探讨与意识清楚的失语病人的沟通技巧,以满足失语病人的需要,促进病人康复。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失语病人36例。入选标准:发病前无明显的智力或理解障碍、无明显的视听缺损、意识清楚、检查合作的失语病人。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7岁~65岁,平均37岁;大学8例,中学12例,小学10例,文盲6例;颅内肿瘤致失语5例,高血压脑出血致失语14例,脑外伤致失语12例,高颈段损伤致失语5例;运动性失语8例,感觉性失语12例,命名性失语3例,混合性失语6例,气管切开引起的语言障碍7例。
2 方法
针对不同的病人及不同的失语类型,分别采用语言交流、自制图片、提供写字板、自编手语暗号等方式与病人沟通[5]。在出院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检查病人是否能表示基本所需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在与病人进行沟通时,应始终面带微笑,态度诚恳,做到理解、尊重病人。
2.1 语言交流 在与失语病人进行语言交流时,不要以为他们存在交流困难而不予理睬,理解、尊重他们。在交谈时说话速度要慢,最好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词语,一次尽量只问一个问题,多给他们考虑的时间,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此法适用于运动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病人。
2.2 自制图片 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卡片,如洗脸、刷牙、、喝水、吃饭、大便、小便、吃药、查房、输液、疼痛等,病人可根据需要指出想要做什么。同样,护士需要病人配合时,也可指向相应的图片[6]。此法适用于运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病人(存在四肢瘫痪的病人除外)。
2.3 提供写字板 针对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病人,能够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并且愿意通过文字书写的形式与人交流,可以使护理人员较好的与他们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疾病介绍、康复护理,增强病人自信心[7]。此法适用于运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气管切开引起的语言障碍病人。
2.4 自编手语暗号 针对失语病人的言语沟通障碍,自编成一套简便易行的手语暗号,如伸大拇指表示大便,伸小指表示小便,手拍头表示头痛,手指嘴唇表示口渴,张口表示吃饭,手掌上下翻动表示想翻身,手掌在胸部来回移动表示胸闷,手掌在腹部来回移动表示腹胀等,反复向病人讲解这些动作,直至病人能记清,使病人能生动表达所需,让护士及家属及时领会,使病人在日常生活上能与家属和护士顺利沟通,从而满足身心需要。
2.5 面部表情的运用 护士与病人家属共同讨论面部表情表达的内容,并教会病人,使其基本掌握。如舌头舔唇表示口渴,口唇微开似吹口哨状表示小便,口唇紧闭后拉似“嗯”状表示大便,半张口表示饥饿,皱眉表示头痛,闭眼表示睡觉等。护士及病人家属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能掌握病人的基本所需。此法最适用于四肢瘫痪的失语病人。
3 结果
病人出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6例失语病人中有31例病人能基本表达所需,34例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有5例病人表示沟通仍存在困难,仅能通过眨眼或摇头来表示是或否,5例均为高颈段损伤致四肢瘫痪病人。
4 体会
神经外科病人失语发生较突然,病人往往不能接受失语的现实,而失语的恢复较缓慢。病人住院过程中与护士有效的沟通是其迫切的需要,良好的沟通是护士了解病人需要的前提。护士在与失语病人进行沟通时,要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失语类型,采取不同的沟通技术,了解并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而且能促进病人的病情康复。通过出院病人调查表,重点了解了失语病人在住院期间与护士的沟通情况,结果31例病人表示能基本表达所需,34例病人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在与失语病人沟通时,护理人员经过必要的培训,并且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外界的干扰;②始终面带微笑,给病人亲切的感觉;③保持耐心,尽量使用简单的词句;④给病人一定的思考时间;⑤引导病人保持谈话的主题等。护士要做到言语得体,同病人家属交谈时慎重,不要在病人面前议论病情。对紧张、焦虑病人要向其适当介绍病情、诱发因素、治疗成功的例子,使病人消除焦虑情绪。对于消极的病人应有计划地安排病人到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享受阳光,呼吸新鲜空气,转移其注意力,舒畅其胸怀,使病人对生活充满信心。针对依赖性强的病人,护士要多接近他们,多做健康宣教,同时强调其主观能动性作用,使病人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的失语类型,选择不同的沟通技术。提高沟通技巧,使病人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技术,能够表达自己的身心需要,方便与护士或家属沟通,也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秀珠.护患沟通技巧[j].全科护理,2009,7(12a):31673168.
[2] 刘付玉荣.浅谈护患沟通技巧[j].全科护理,2009,7(11b):29832984.
[3] 王肖红.浅谈护患沟通[j].全科护理,2009,7(7c):19541955.
[4] 孙凤琴.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j].全科护理,2009,7(4b):1005.
- 上一篇:家庭插花的好处
- 下一篇: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