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会计实务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级会计会计实务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级会计会计实务培训

篇1

论文摘要:该文在分析会计人才市场需求情况、会计人才市场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素质要求的基础上,阐明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的设想,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为指导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培养我国高级技能型会计人才提供了思路。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大部分源自普通本科院校的专科专业教学体系和中专学校的专业教学体系,不符合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目标和教育特点,更不符合高职的办学指导思想。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方向”。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上手快,素质全面”的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因此,笔者在研究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有关人才需求信息的基础上,对现行高职会计专业建设提出了改革设想。

一、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这对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人的因素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人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上述因素都要求会计人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更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必要对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帮助高职院校建立正确的会计人才教育模式。

(一)会计人才需求单位的分析

会计人员需求单位的分布领域非常广泛,覆盖了企事业单位、各级行政机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社会中介机构,等等。根据笔者的研究和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宣国萍等老师的调查,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是工商企业,大部分学生从事的是一般性的会计实务工作;少部分学生就业于银行、行政机关等单位,或自己独立开设企业实体。

(二)会计人才需求层次的分析

目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规模的不同,所以我国会计人才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征。

1.大企业、大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大、公司业务复杂,所以要求会计人员要有高深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会计实务经验,要有很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这些企业通常需要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会计人才。

2.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的中小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常需要具有一定会计理论知识、有较强会计实务处理能力的会计人员从事会计业务的处理和企业管理工作。同时,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由于规模小、资本实力不够雄厚,所以给与会计人员的报酬不高。因此,这些企业通常偏好聘请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作为企业的会计人员。

3.社会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或者注册税务师事务所等,通常需要有一定执业资格条件的财会人员。这些会计人员除了要具有注册会计师等执业资格,而且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工作能力,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等。

4.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主要需要从事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研究开发工作的人员。因此,需要选聘的是具备深厚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的专家、教授等学术型专业人员。

5.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单位,主要需要具有一定会计知识背景的会计人员。

通过上述分析,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为中小企业培养具有一定会计理论知识和较强会计实务处理能力的“上手快,素质全面”的会计人员上。

(三)会计人才供需关系的分析

从目前国内会计人才供求关系来看,存在“高级会计人才供不应求”与“初级会计人才供过于求”的矛盾,而介于高、初级之间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会计专业人才则相对短缺。所以,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会计实务人才,以弥补当前我国会计人才的缺口。

(四)会计人才工作岗位的分析

从国内会计人才就业岗位的现状来看,会计人才的就业岗位分布较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岗位:一是财务会计和出纳工作;二是统计工作;三是市场营销工作;四是企业管理工作;五是行政文秘工作;六是会计教育与研究工作;七是其他工作。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前5类工作岗位上就业。

二、会计人才市场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素质要求的分析

从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看,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工作技能,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一)会计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

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要求其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但并不需要在专业知识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因此,在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上,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能够满足岗位工作需要的理论知识为基准,适当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帮助高职毕业生提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根据宣国萍老师的调查,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认为最有实用意义的理论知识依次是:财务会计知识,基础会计知识,会计电算化知识,税收知识,成本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审计知识。

(二)会计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的工作技能

根据笔者的研究分析,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3个方面的能力。

1.基本素质和能力,具体包括政治素质,法制观念,职业道德;身心素质;文化素质,再学习能力,沟通及表现能力,自我特长能力;创业能力等。

2.基本应职能力,具体包括阅读、撰写财经报告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财经情报检索、处理能力;点钞、开票、真假币鉴别能力;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分析能力等。

3.会计职业能力,具体包括出纳技能;记账、报账、建账能力;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单位内审和社会审计能力;会计电算化操作、系统维护及管理;市场营销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资产评估能力;纳税申报能力等。

根据宣国萍老师的调查,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认为最有用的实践技能依次是:计算机操作技能,特别是woRD、EXCEL软件应用技能;会计操作技能,具体包括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编写报告等技能;会计电算化应用技能;税务处理与纳税申报技能等。

三、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的设想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研究生、大学本科、中专的会计专业教育是不同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通过学校的专业理论与技能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会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适应会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身心健康的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师资队伍建设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建设一支会计专业理论扎实、会计实践技能丰富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团队,是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主要来源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理论水平,但在会计实践技能方面存在欠缺。有的教师自己不能处理会计实务。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在教师培养与引进方面进行改革,构建“内培外聘”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

1.积极鼓励会计专业的教师走出校门,深入生产一线,通过自修、顶岗培训等方式,学习会计实践技能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掌握新的知识、观点和理念;增强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

2.积极引导会计专业的教师关注专业理论知识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财税、法律等政策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提高会计理论水平。

3.积极引进“外智”,聘请高等院校知名的专家、教授作为教学顾问;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或者企业里会计工作经验丰富的会计师等,到学校从事会计教育工作。

(三)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

为了实现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设计一个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训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和素质。

1.基本素质和能力,主要通过下列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进行培养。(1)通过形势政治课、法律课程、体育课程等,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法制观念、道德观念、职业道德以及身心素质;(2)通过数学、英语、演讲与口才、写作、公关礼仪等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以及辩论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专业特长和个人特长。

2.基本应职能力,主要通过财经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实训进行培养。

3.会计职业能力,主要通过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审计与资产评估、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人事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及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实训进行培养。

此外,在设计会计专业教学体系时,重点加强了实践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见表1和表2),规定会计实训课程的学时总数占总学时数的40~50。

(四)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的改革

1.改革课堂教学。以往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满堂灌、填鸭式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这使学生养成了学习的依赖性。因此,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应提倡采用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模拟会计工作式等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2

关键词:高等会计教育 “跳水会计” 人才培养模式 动态化

一、研究背景

会计学在高校中一直是以就业稳定而著称的专业,如果再考取个诸如ACCA这样的金字招牌证书那么就业的前景就更加诱人了,根据麦可思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基本达到了96%。但事实上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其实远未达到用人需求,尤其是当前企业转型升级和进军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诉求由单一的专业技能型向多学科复合型发展。而当前普通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似乎没能满足现代企业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财会人才的更高要求。正如2009年世界银行的《中国会计和审计评估报告》指出,中国会计改革取得了“骄人或绩”,但“学术机构教授关于会计审计准则实务应用的能力仍值得关注”,“大学毕业生没有足够的实务知识水平,也没有准备好履行其专业职责时面临的挑战。大多数情况下,雇主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培训新雇佣的会计人员。”我们认为,世行评估报告的结论是客观的。会计行业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自视过高的“精英”学生不被企业认可,随着企业发展的日益国际化,会计行业的工作职能也随之转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要求朝着更加通才的方向发展,因此如何转变单一传授知识的现状,进而重视人才能力培养等正成为困扰会计人才发展的话题。培养“跳水会计”(具备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的复合型会计通才)的理念应运而生,“跳水会计”将是顺应企业转型升级和进军国际市场人才需求的主流。现代产业发展的复合型和高级化趋势,决定了现代会计人才的复合型和通才化,高校会计^才培养模式是到了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而相应地转型升级的时候了。目前大学会计教育呈现两种模式:一类是精英教育模式。比如复旦、清华、北大的会计本科生招得非常少,复旦一年招一个班,三十几个人,过去隔一年招一次,而本科生免试推荐研究生比重非常大,最高达到15%;另一类是大众教育模式。像东北财大这样每年计划招300人,实际上要达到400人的普通院校,最明显的现状就是学生分数差距很大,能力和素质层次参差不齐。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刘永泽院长指出,会计教育在刚恢复高考的时候,的确是以培养精英为目标,当时全国只有21所院校招收会计本科,每年的毕业生只有400多人,这种局面使毕业生非常抢手,而研究生就更少了,甚至有的学校每年只招一名,出现了多个导师围着一个学生转的局面。但是到了2007年全国有508所大学招收会计本科生,几乎是全国大学数量一半的学校都开设了会计本科专业,说明会计人才培养已经转化为面向大众的教育了。事实上,会计人才培养的误区恰恰是没有认清这种形势的转变所造成的。

本文基于当前本科会计教学模式混沌不清、会计教育目标散乱的会计教学环境下展开研究。当前困扰会计人才发展的因素主要:会计人才培养是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会计行业人才需求决定是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学校教育应更重视传授知识还是培养能力?本文研究试图通过对国内外会计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分析来找到合理的切入点,为解决当前困扰我国会计人才发展的问题抛砖引玉,从而让高等教育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能适应当前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复合型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我国当前会计人才发展面临的困扰

(一)会计人才培养是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的困扰 由于会计行业的就业对象多是优质企业,同时会计又属于管理岗位,自然会计职位本身就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另外近年来会计不断引入国际标准,会计人才的国际化接轨愈发明显,所以会计人才也更上一层楼,成为精英中的精英。但是实际上,不少企业对于这些培养出来的“精英”并不认可,而问题的关键还需要回溯到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像汇丰这样的商业银行其实很怕招精英。”汇丰银行招聘经理马肖说,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不一样,投资银行需要明星和个体英雄,精英的卓越才智很重要,但是商业银行是一个团队,因为服务的客户就是普通人,所以符合大众口味的人才标准比鹤立鸡群的才智更实际,因此应聘学生考分是88分还是99分,对于商业银行招用人才来说中间的区别不是特别大。目前大学会计教育呈现两种模式:一类是精英教育;另一类是大众教育。那么到底大众教育当中有没有精英教育,这是现阶段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刘永泽院长认为,大众教育当中还应该有精英教育,不能一刀切,各个学校的差异比较大,学校必须先认清自己的定位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施耐德电器的陈榕则指出,企业招聘人才是希望由企业自己培养出未来的CFO或者高级经理这样的精英人才,而由大学教育培养的所谓精英是不可能越俎代庖的。实践经验也清晰地显示,企业精英成长的每一步,都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从没有哪个精英是精英班培养出来的,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特别是名校毕业生普遍存在自视过高的问题。

(二)会计行业人才需求是通才还是专才的困扰 会计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完全是围绕会计,选修课也是会计相关的知识,研究生课程依然是讲会计……但是会计行业随着经济发展,其职能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会计事务所需要外语和沟通能力,企业需要财务风险分析和投资预期的测算,而只懂得会计原理和熟练记账的人才似乎已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了。“跳水会计”――具备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的会计通才将是未来人才需求的主流。陈榕举例说,前不久一个经营部门需要做合并报表分析,而招聘部门原想找一个很专业的会计,甚至要很有经验的人来做。但是,部门经理给出的人才条件却是会用Excel,会写一些短程序,有IT背景的人。最后招聘的结果是一个本科IT专业、研究生是会计财务专业的人符合了需求。因此从另一个方面看,复杂的知识结构、各种学科的相互融通是企业用人选人的重要依据。将来除了专业之外,外语、法律知识、金融、计算机,这些都是综合考量人才的因素。所以,大学生要多学科融合,建议学校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记账、编报表早就不是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了,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分析,坏账的可能性、资产的质量评估等这些才是目前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必备的能力。”刘永泽院长分析,会计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完全都是围绕着会计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普遍问题。实际上,很多用人单位、企业、会计事务所的工作性质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比如说会计实现电算化后,会计的原始工作、基本职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会计工作大部分做的是财务和管理会计、业绩考核、内部控制、债务重组、企业并购、风险管理等,所以大学会计课程原来学的一些东西,已经适应不了需要。另外,会计工作与行业特点结合得也越来越明显,比如物流行业会计、传媒类财务会计等都是新兴的会计人才领域。在这种情

况下,会计人员的能力框架要重新考核,从这个方面来看,会计将来需要的是通才。而现在很多实际情况也证明,不少成功企业的财务总监都不是会计专业出身,专业不对口不是会计人才成材的障碍,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的通才以及“跳水会计”,才是未来最急需的人才类型。

(三)学校教育重视传授知识还是培养能力的困扰 在很多学校的会计系或者是会计学院,学生普遍都是比较沉闷的。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提出,会计学院的同学几乎都是学校成绩最出色的学生,可是当举行社团活动或是演讲的时候,往往是最“沉静”的。会计工作当中使用的知识实际上有15%是大学里学习来的,剩下的大部分是实践和自学的。不善于交流和实践能力差,现在是几乎多数大学毕业生的通病,而这些学生往往考试成绩却是异常优秀的。中瑞华恒信的张连起说过,会计师为了一个上市的活,可能要连着工作几个月不回家,起早贪黑,不仅需要好的体魄,还需要好的心理素质来承受压力、缓解压力,这其实也是一种能力。会计师事务所用人就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要把积累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和能力,这个能力非常重要。这种转化不是简单的操作型、实务型的转化,包括理论实务的转化。如果学生想更进一步提升,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做实务中能够提炼、发现,能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他还特别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在实务中接触很多学生,第一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很重要。刘永泽院长分析,以前传统的教育都认为大学就是老师教学生,老师讲、学生听,大学是传授知识的殿堂。但是现在都在反思这个问题,其实将来大学生就业之后,到底是知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事实也证明了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暂时的,并且还会过时,但能力可以使一个人受益终生。学校要教会学生再学习的能力,这很重要,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再去学习,这样可以持续发展。如果没有再学习的能力,没有应用知识的能力,恐怕学生没有后劲、没有潜力。另外,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学校培养人才忽略的一个关键环节,比如说写论文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实就是批判性思维。而学生通常只有到了实际工作的部门和单位才发现创新能力很重要,比如到了一个单位之后,会发现现有的制度有缺陷,流程还有改进的必要,这就是创新。原联想国际亚太区的会计总监杜左玲认为,财会人员的素质是综合性的,分成本身的职业素质和技能素质,职业素质其实可以分为软技能,比如说沟通能力,经商的敏锐能力,还有协调能力、管理领导能力。技能方面包括专业知识,财务会计知识,包括ACCA的资历,还有语言能力,对本专业的业务知识的掌握能力,这几个方面都是需要的。现在企业发展越来越要求复合型人才,在企业里工作不仅仅需要能够记账,也需要做好沟通,接下来还需要锻炼领导能力,这样在企业中才能够有发展。

三、构建基于“跳水会计”理念的动态化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美英等国高等会计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借鉴 近百年来,美国会计教育、会计理论研究及会计实务一直位居世界前列。1989年,美国的会计公司曾联合发表了一份《对会计教育问题之观点:会计职业取得成功所需要的能力》的专题研究报告,对会计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等问题得出了建议。从对能力要求而言,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包括三方面:一是交际能力,即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二是智慧能力,即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人际关系能力,即与他人一起共事的能力。对知识结构而言,会计专业人才应当具备一般知识、各类组织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及会计、审计知识。英国作为会计职业的起源地,其会计教育一直以“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著称。尽管英国各个大学的会计教育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但共同点都是比较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如佩斯利大学的本科会计教育,其整个会计教学过程十分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学生课下还要利用充足的可以自主支配的课余时间,利用各种渠道阅读、查资料、做项目和写论文,学生既拓宽了知识面又提高自学能力。从美英等国会计教育的情况来看,尽管其教育模式不完全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意识到高等会计教育不仅是一种专业技术教育,更是一种素质教育。而这一点正是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应该着力借鉴的,也是进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时的切入点所在。在进行会计教育改革时,应当要求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宽厚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其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而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借鉴,调研和分析现代企业会计岗位对会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两者相结合,即可明确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必须是培养“跳水会计”式的复合型通才。以此为导向来整合课程模块、优化课程体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重构基于“跳水会计”理念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在模式构建中关注适应企业发展对会计AAJ需求的变化因素,让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动态化。

(二)“跳水会计”教学模式重构的思想与原则 会计教学模式重构的思想与原则应定位于:明确方向、理清思路、调整内容、拓展实践。(1)明确方向即明确高等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是会计师的培养。本科会计教育要重能力的培养,要使培养的对象具有各项专业能力及会计拓展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融知识与能力为一体,使学生毕业后能及时适应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财务、审计、税务等专业工作。(2)理清思路即理清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作为“跳水会计”应具有的复合型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会计专业课程整体化、模块化和综合化。明确要建立多学科整合系统,要实行通识教育,培养的会计师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沟通技能和对社会问题的感知能力,以及基于伦理道德的是非判断能力,是宽厚理论体系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通才。(3)调整内容即围绕会计师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上要做到强化基础、相对淡化专业、扩大知识视野、注重能力培养。具体而言,可以参考中注协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中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有关规定设计教学内容。(4)拓展实践即强调会计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注重拓展实践的内涵和外延,包括会计核算能力、经济信息综合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等。会计教育只有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才能适应现代会计职业的需求。

(三)“跳水会计”理念引领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会计学专业应按照培养“跳水会计”式通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拓展课模块和实践课模块。会计课程模块化是基于职业需求导向的,对会计人才能力的培养是注重实践胜的,加大了操作作和感性认识,避免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状,能由此提升学习效率,加快会计人才岗位适应和胜任速度。(1)开设公共基础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思想修为及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判断分析能力。主要应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