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叛逆心理咨询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年叛逆心理咨询,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年叛逆心理咨询

篇1

活了几十岁,也当了十几年的父母,虽然没有高功大德,也没为孩子打造出丰厚的物质基础,可是在同龄人中,我们夫妻多少也算学有所长,在抚养教育孩子上,也算是尽心竭力。

孩子小的时候,礼貌聪明,同事朋友无不羡慕我们家庭的文化氛围,称赞我们教子有方。那时候,我们不仅快乐过,自信过,还有一些沾沾自喜。可现在呢?一切全变了!刚上初二的儿子我们已经管不了了!倒不是说他道德品质有多么不好,也不是说他学习成绩有多么不行,关键是他变得和我们越来越生疏。开始表现在不服我们的说教,不愿接受我们的安排和建议,后来发展到凡是我们说的话,好话坏话他都不听,干脆不跟我们说话。原本和谐的家庭开始乱套了:当父亲的因和儿子交流不成功而认为儿子忤逆不道,一动肝火便抱怨:“怎么会有你这么一个儿子!”儿子也觉得委屈:“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一个爸爸!”冲突升级时,一个摔东西,撵儿子,一个扭头就走。我按下葫芦又起瓢,谁也拦不住。我埋怨丈夫的粗暴,丈夫反说儿子被我惯坏了。我试图跟儿子沟通,儿子却冷冷地说:“话都让你们大人说了,事也都是你们做的,我还有什么可说的!”

丈夫一直对儿子“怎么有你这么一个爸爸”耿耿于怀,觉得自己论知识,论经济,论对孩子所付出的心血,足以对得起孩子。

我知道孩子有心理断乳期,也相信孩子不会因父母的文化、经济原因而疏远我们,可面对我们家中的亲子冲突,却显得那么束手无策。我该如何是好?

儿子的心声

其实,我曾为我有这样的父母感到挺自豪的:因为他们的培养,我总能把美术比赛和“故事大王”的奖状捧回家。那时候,妈妈脾气不急躁,爸爸也不那么凶。谁知我一上了中学,家里对我的管教就多了起来。每天出门前,妈妈就“在学校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地唠叨不停,放学后爸爸就“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地说个没完,好像我一上了中学,就掉进了坏人堆。发现我和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在一起,他们就会阻止我,还多次当面假装客气地把别人轰回家。我和他们的冲突就从这儿开始的。我对爸妈讲那个同学人很好,只是学习成绩差,是我的朋友,但爸妈仍执意不许我和他在一起。我觉得他们这样做很没水平,对我的朋友和我都不尊重。再以后,我发现爸爸越来越专制,不管我的想法是什么,只要是他喜欢和希望的,我就必须接受,如果我不愿意,就说我不懂道理,不知好歹,自以为是。我再争辩,就会听到“轮不到你来教育大人”之类的话。我觉得这很不合理,当然不服气。冲突过后,爸爸有时也向我道歉,但却要加上“我是有错,但我是你爸爸,你应该……”我觉得这种道歉很没有诚意。时间长了,就不愿搭理他们了。

但是,我还想说一句:“爸爸,您好糊涂!我从来没羡慕过别人的爸爸,我知道您很愿意拿自己和贫困山区农民家庭的父母比,那么,为什么不从知识和金钱以外的方面去考虑呢?”

心理咨询师如是说

心理咨询中常常听到这样的故事:成人说,这孩子怎么了,刚刚十几岁,大人的话就不听了,凡事都要和你对着干;少年说,我们应该独立了,可父母真烦人,什么事都要管,越是这样,就越想对着干。

这便是所谓的叛逆。

从心理学角度看,所谓“叛逆”是少年期孩子心理断乳的表现。少年期最突出的变化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独立的地位,要求观念独立,行为自治。对少年期追求独立、确立自我的自我意识特点,有心理学家形象地称之为“心理断乳”。所谓心理断乳,是指脱离成人的监护,成为独立人的过程。孩子要从依赖于成人的心理关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就必须进行心理上的断乳。以心理断乳为基础,人的独立性和社会性发展才能完成。“完全没有反抗,不经任何危机就循着父辈的足迹前进,大多是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表现。”这样看来,心理断乳期孩子的“叛逆”就是成长的必然了。少年正值心理断乳的初期。这一时期是孩子由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半成人半儿童的时期,心理上存在着成熟与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因而,这一时期是人心理发展历程中一个“多事的季节”,更容易表现出种种“叛逆”行为。再有,成人对孩子缺乏理解,彼此关系的不平等和价值观的冲突,往往又会加剧少年的“叛逆”,导致一些极端行为。

怎样帮少年朋友顺利度过心理断乳期?

篇2

关键词:职业院校;心理健康;实施对策

教育部把提高学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问题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任务,要求全面系统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能适应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主动适应时代的要求,打破普查、建档、讲座、咨询的传统服务形式,创新有针对性的、实际可操作性的多种渠道的心理教育形式。

一、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职业院校学生年龄大多处于15~18周岁,正处在青春期早期,他们的生理发展和成人很接近,但心理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在处理情感、道德、人际交往、社会现象等方面还不成熟。易出现困惑、苦闷、焦虑,表现出比较普遍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对人生的理想信念模糊,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缺乏社会责任感,奉行享乐金钱主义,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竞争意识较差、心理素质欠佳。有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上进心。有的因未能成为所谓“正式的大学生”而感觉低人一等,对前途迷茫,易产生自卑心理问题。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常常因为个人需求得到满足而得意忘形,也会因一时目的达不到而产生悲观与失望,容易冲动,行为粗暴,自我控制能力差,甚至受到社会不良诱惑加入犯罪团伙。违法乱纪、打架斗殴、旷课逃学、扰乱公共秩序等。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存在缺失一些家庭对子女只是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忽视了对子女的心理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课堂,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作用巨大。一些文化素养水平较低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职业院校后,对孩子不闻不问,采取放任不管的模式,学生的一切全部交由学校教师管理,不去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跟子女缺少沟通,甚至许多家长用暴力来教育孩子。这些不良的教养方式,导致学生更加叛逆,更加不服从家长的管制,家长的粗涉和惩罚妨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不强一些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时,将心理教育的所有重点都放在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询问及治疗方面,忽视了将该项工作纳入教学任务中,未能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职校学生的心理教学系统。一些职业院校创建了心理咨询室,但来进行咨询的学生却较少,心理咨询室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沿用过往的说服教育方法,收效甚微。还有的职校把学生心理教育问题当做思想政治课来进行,给学生灌输空洞的大道理。多数职业院校专业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师人数配备少,心理教育工作大多是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心理教育师资团队数量严重不足。

3.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冲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网络、手机的普及,学生的行为模式、心理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原来具有的信仰和人生价值观受到冲击,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逐渐缺失。大量西方文化思想的涌入,使一些学生的“三观”发生了偏差,学生思想道德出现偏差,开始对生活和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抱有“混日子”的想法,从而导致多种心理问题。

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引导学生客观了解和评价自己,增强自我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和评价自己,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每个学生都是能动的主体,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心世界。心理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合理定位自己,恰当地处理他人与自我的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和培养人际沟通能力。要引导学生增强自我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引导他们接受现实、正视现实,设定合适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提高抵抗失败与挫折的承受力,善于把挫折的压力转变成自己前进的动力,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确立一个适合自己发展情况的职业理想,从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出发,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室等阵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教学规划中,课上课下及时帮助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利用课堂教学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动向,关注特殊学生群体,创新思路,开展分层分类心理健康教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服务需求。二是充分利用网络的影响,线上线下多方面,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利用游戏法、角色扮演法、情境创设法等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利用专家讲座、网络视频、电影动漫等传播形式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广泛运用学校网站、微信、QQ、微博、手机App等媒介,设立线上线下隐蔽式心理咨询室,建立家校微信群,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积极宣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倡导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提升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三是选派工作能力强的教师,经过系统培训担任心理咨询教师,提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全校范围选取优秀学生,集中接受各种心理健康相关的培训,经过严格考核,成为心理咨询“中间联系人”,利用学生是同龄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引导学生向良性发展。四是组建校级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设立校级、院系级、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全校实现无缝对接。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对心理危机学生实时跟踪服务;做好学生不同时期、不同季节,新生与老生、男生与女生等的分层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提高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专业水平,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定期研究心理健康工作措施,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问题。

篇3

教育。留守儿童乡村。多中心治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农民进城务工。在广大农村,有一群特殊的未成年人,即乡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农村的原因是,由于家庭贫困,父母在城市工作,被留在农村地区学习和生活。父母长期外出工作,导致留守儿童的情绪饥饿和人格偏差,其学习行为也受到很大影响。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匮乏、学校教育的尴尬局面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的不完善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诸多困难。2013年1月颁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家校联动、合力、社会参与、共同关怀的基本建议。2016年2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议通过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农村地区提供专业服务。多中心治理的概念为解决左派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实施框架落后儿童,即通过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共同解决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

目前,尽管留守儿童农村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教育的突出缺失也反映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现状和表现,有助于探索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农村地区的父母通常从事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一年回家一两次,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大多数留守儿童农村家庭都接受代际教育。代际监护人更注重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如是否温暖、是否饱足,但他们无法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和学习问题。绝大多数留守儿童认为他们是“缺人管教”而不是“缺钱”。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投资主要是义务教育费用,很少花钱送子女上补习班或兴趣班。此外,大多数家长很少主动与老师沟通。他们更关心孩子的成就,忽视他们的心理需求。由于缺乏父母和亲子教育的直接监督,互联网已成为许多儿童的精神天堂。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学习不感兴趣。留守儿童的乡村很容易形成叛逆青春期的心理学。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缺勤、撒谎、作弊和偷窃时有发生。

(二)学校教育保障不足,关爱教育缺失。

农村教师素质较低,教学负担过重,留守儿童课余生活难以照顾,没有精力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难以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风险防范、现场急救和健康宣传教育明显不足。在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青少年困惑、叛逆、人际交往等问题。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分享与合作能力较差。学校不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许多学校不设立特殊学校。尽管一些学校意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但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便,与外界沟通困难,心理咨询仍然落后,一些学校没有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留守儿童的个人和家庭信息没有及时更新。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积极开展心理教育课程,鼓励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留守儿童孩子们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体验。

(三)政府财政支持不足、教育投入不足、

落后农村地区学校教学设施陈旧落后、优秀青年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依然突出。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资远远低于其他行业。只有充分的财政支持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支持政策。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有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政府补贴,增加教师收入,吸引高素质青年教师到农村任教。同时,乡镇基层政府要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设立留守儿童专项教育基金和补助,向学习优秀的留守儿童发放奖学金,增加对实际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通过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农村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此外,农村社区需要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拓展教育功能,安排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加强社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和学校教育的不足。

。我们应该确保政府的教育公平,为家庭创造良好的氛围,改善教育的学校环境,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加强自律。

(一)强化亲情,提升家庭教育功能。

留守儿童家长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增进他们的感情,让孩子得到父母的关爱,感受父母的温暖,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首先,父母应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尽量带上孩子。如果条件不允许,丈夫和妻子都需要外出,他们的孩子应该交给可靠的监护人。除了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的日常饮食外,监护人还应该能够监督和指导孩子的基本学习。第二,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一些在外工作的父母的不良行为和想法,如打牌、赌博、无用的阅读和万能的金钱,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好榜样。第三,家长应积极配合老师,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长趋势。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长应积极联系老师,与学校合作,解决孩子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二)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完善教育体系规范

学校和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重大责任,对留守儿童农村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安全、道德、心理等方面的课程建设,提高留守儿童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自我管理、自我生存的能力。除了学校的日常教学外,还要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建立留守学生之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资源与教育主体的作用。一是定期开展思想情感教育,重视心理疏导,及时纠正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二是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建立联系卡,通过电话和网络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爱。第三,建立寄宿制,安排留守儿童在校园内进行统一管理,集体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此外,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三)加强留守儿童的自律,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

在成长过程中,留守儿童应该了解父母的选择,了解父母的良好意愿,保持积极良好的态度,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律、自我生活、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留守儿童应端正学习态度,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与师生沟通,确立人生目标。留守儿童还应积极与父母联系,如经常打电话、看录像、写信向父母汇报学习生活、加强父母与子女的精神交流等。留守儿童的乡村应该以健康的态度警惕外界的诱惑,做一个积极而明智的孩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缺失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和企业应相互帮助,共同解决留守儿童区农村的教育问题。

参考了

篇4

浅议现代大学教师的教学观

浅议高校保卫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

对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重返民间——浅议现代艺术潮流中的民间美术

浅谈高校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浅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雷默的音乐审美教育观与新《课标》

“Tasks”的多元设计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

课堂互动 资源共享——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资源生成

关于高校图书馆员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

论音乐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声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析网球发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及对策

医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研究和实践

篮球运动中相互信任的重要作用

苏珊·朗格的音乐美学思想

高校体育院系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浅谈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与人才培养途径

高校体育课程整体观建构的基本设想

不堪重负的“颜如玉”

庭审语言中转述现象的语用研究

On the modal verb form of negation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整合实践

浅析心理咨询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美术新课程带来了学生新变化

浅析契丹民族发展历史上的几次迁徙

谈宋话本中的“女强男弱”现象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及管理对策

Modal verbs and adverbs and with Continuous

谈《伤逝》的爱情

网络给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带来的影响及对策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环境中的英语语言测试

论实现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的几点新对策

浅谈企业绩效审计

从“调和适中”和“执着向外”看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文化的处世艺术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浅谈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经济学类专业教学工作角度

日常会话对于合作原则的违背

刍议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和内容

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简评电影《廊桥遗梦》的魅力

语境与词义的准确表达

大学校长的治校方略初探

叛逆中的守望 反抗中的追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形象

浅析高校军事理论的德育功能

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地理经济学教学研究

走出教育惩罚的误区

车特型表面时的斜率分析

语言的迁移对第二语言(汉语对英语)的影响

沉静不乏热烈,悲哀但不感伤:爱与死的审美意境──《儿子与情人》中的宗教意象鉴赏举隅

论现代企业知识链管理战略

学习动机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XML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论罗杰斯助益性师生关系

论幽默对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作用

篇5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90后是思想活跃,积极向上的一代,是衣食无忧、朝气蓬勃的一代,更是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一代,他们出生在中国社会剧烈变迁,经济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发达的特殊时代,具有睿智而轻狂,成熟而盲目,理性而躁动的显著特征。当社会正讨论他们如何思维前卫、个性张扬、行为另类的时候,他们的身影已在高校校园悄然出现,并逐渐成为高校校园的“主旋律”。面对这个“早熟、独立、张扬、自信”颇受争议、特点突出、时代感鲜明的学体,高校辅导员只有认清形势,转变理念,把握特点,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才能进一步做好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90后学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形成的主要背景

(一)当今社会环境的产物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变革,科技进步,正在转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政治气候的多变,中西文化的冲突,各种思潮的涌入,诸种矛盾冲突对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和复杂。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发生翻天巨变的时代,这个时代没有战争的动荡和政治的变迁,社会经济飞速发展,90后正是出生并成长于这个时期,从出生开始,相比较前代人,社会给了90后最好的物质条件和最安稳的生活环境。但是这个时代由于过度的追求经济、物质的获益和精神的享受,社会面临多项选择,这其中的某些浮躁之风会对90的性格特征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信息环境的产物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媒体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互联网、移动电视、

手机等新兴媒体大量涌现,网上聊天、短信、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的流行,拓展了大众传媒的传播途径,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第一,互联网络的发展,导致90后对网络过分依赖,造成个人心灵明显封闭,削弱了价值判断和控制能力;第二,大众传媒的诱惑力和欺骗性导致多数学生成为信息浊流的牺牲品;第三,国外信息资源的垄断和超量输出,对青少年心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的效果;第四,大众传媒的市场化,使许多媒体为了争夺、迎合更多的受众,而流露出媚俗、猎奇的心态;追求利益使得假冒伪劣广告、虚假有偿

新闻等现象屡禁不止。由于监督、监控和管理技术尚不完备,致使一些大众传媒的不良倾向越来越明显,导致了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偏差。

(三)家庭环境的产物

90后家庭祖辈是受鏖战与磨难,父辈历经奋斗与改变,在两代人分别体验生死与贫苦后,这类家庭往往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导致大多数90后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的毅力和居安思危的责任感;90后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性格孤僻;随着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环境差异很大,父母对社会现状的看法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导致90后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多元化;家庭内部问题,尤其是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使部分90后经历了家庭解体的打击,造成他们性格和心理上的某些缺失和成长中的断位。与此相关,很多90后学生缺乏磨难教育和挫折考验,逆反心理特别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

90后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新一代中国公民。90后与80后相同,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但不同的是,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目前多数尚未成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90后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思维、行为和认知方式这是90后倍受质疑和批评的关键原因。

(一)行为特点

90后大学生在行为上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他们渴望独立也表现得过早成熟,但实际是他们依赖心理强,抗挫能力差。90后是在倍受呵护和禁铜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在“6+1”家庭结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私密空间太小,只能通过网络来向同龄人倾诉。而当QQ聊天内容也被家长监视时,他们只能用“火星文”来保护自己的隐私了。因此,他们渴望独立,具有较强叛逆意识,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无法摆脱对家庭和他人的依赖;90后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自我意识很强。90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行为表现成熟,心理脆弱,因为他们表现出的心理成熟与社会实际的要求相差甚远: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调查显示:“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12J

(二)情感特点

90后的情感强烈,外显而又张扬,但深度不够。这是因为社会环境造成了90后大学生自尊强、虚荣心比较强、情感上易躁动不安的特点。他们物质生活丰富甚至奢靡,精神生活却空虚迷茫。在他们张扬傲慢的背后是孤寂与无奈和无法宣

泄的内心压抑之情。90后大学生在对喜爱的对象表示热衷,对信服的人表露出钦佩和羡慕,对取得成就欢欣鼓舞,对不平之事表示愤慨等方面表现的程度比90前的大学生更为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自我调节的能力本应不断增强,但更多的90后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表达。

(三)思维特点

认知在狭义的一般层面就是对善恶、对错、美丑的认识。90后一代大学生,在明辨是非,判断善恶、美丑时常常逆向而行、悖与常理。他们善恶分明但有时善恶不分,他们敢爱敢恨,果敢直接,但却是无法真正判断是非对错,经常是错号入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思想和价值观更加趋于功利性,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趋利避害,这是90后一代人自我矛盾的集中体现。聪明的90后都有一技之长,但大多数人对学习没兴趣,并且有强烈的叛逆意识。90后大学生的平均智

商高、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富有创造力,具有创新精神。

三、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高校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才能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新一代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社会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心情决定健康,心态决定命运,一切都从“心”开始,心理问题最重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90后大学生追求独立,个性张扬,既有着极强烈的叛逆性又有着无法摆脱的依赖性,他们对新事物接受快,思想前卫,观念超前。面对90后大学生数量的激增,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现实,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和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目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改进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依据和前提,正确的思想、认识指导着人们形成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又是正确思想形成的基础。二者之间协调配合,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完善,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正确的认识、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规范的行为等基本的心理因素。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能使教育更有成效。首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借助德育途径,在意识层次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二者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有机结合,在结合时必须区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其次是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的有机结合,借鉴德育工作的方法手段,采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理论和方法,培养

和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不能等学生产生问题后再进行治疗,而应防患子未然。

(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还很不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是讲座、心理咨询和选修课,学生掌握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很不全面,往往是一知半解,不能解决学生心理存在的根本问题。应在高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加强大学生心理意识的正确引导和人格教育,传授心理卫生知识,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与其他课程一样对待,也要进行必要的考核。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可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分别提出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在心理学课程讲授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上,而不是停留在对心理障碍、疾病的认识上.注重运用情景教学,指导学生在情景中了解他人心理,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由此,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取向带给更多的学生,使学生在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个人潜能的激活、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在具备了心理健康知识后,一旦出现心理问题能及时寻求咨询帮助,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从长远看,心理教育课程化将成为对学生集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其次,高校要重视主题渗透。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各类教育活动中,通过主题活动的渗透,达到教育的目的。充分利用专业讲座、学术报告、心理健康沙龙、主题班会、心理表演剧、心理知识竞赛等载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认知。指导学生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主题活动,如心理培训、电影赏析、心灵茶座等,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及助人能力。再次,注重个别引导。

事实证明,心理咨询和谈心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由于每个人受社会、家庭、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其个性心理发展也因人而异。因此,高校要针对90后新生普查情况,认真分析每个90后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特征,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针对个体开展个性化教育和引导。

(三)转变工作方式和手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有心理障碍才需要教育”的观念,采用课堂教育、个别教育、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的能力,预防问题的产生;同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个别治疗,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1、坚持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90后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调查显示:“63.7%的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是聊QQ,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1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坚持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发挥网络平等、隐蔽、快捷、实时、互动的特点,通过网上心理解析、培养、训练、辅导、咨询、测验、诊断、治疗等方式向90后大学生介绍心理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咨询服务。这种匿名环境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消除他们的心理阻抗和逆反心理,使他们会放下所有的负担和顾虑倾诉衷肠,接受咨询,从而使心理咨询工作者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并做出切合实际的引导及处理。网络教育咨询实现心理教育咨询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如应利用大学生心理管理系统接受学生的咨询。他们不用报姓名,无拘无束地与教师畅谈,然后按照老师给他们介绍的方法进行锻炼,为自己的心理“减负”,从而脱离困惑与烦恼。这种无声的交流,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治疗心理障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坚持目标引导和层次化教育相结合。明确的目标会给人前进的动力,高校要加强90后大学生的目标引导,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去实践。充分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是“天之骄予”、每个人要通过刻苦奋斗,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有所选择的去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挖掘自己的潜力,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注重层次化教育。“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因材施教’,高校可采取问卷调查、集体交流、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了解分析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一是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阶段性教育。在大学适应期,对学生进行成才方向教育,重点开展学生的学习、生活指导工作。通过开展针对新生的学习、生活指导讲座、定期召开新老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稳定

专业思想,明确学习任务,端正学习态度、强化纪律意识。在目标确定期主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分层次教育。通过一系列活动,观察学生、接触学生、进一步帮助学生,因人施教,把个别指导和整体教育相结合作为重点工作,让学生了解自我、明确目标、扬长避短,向着既定目标稳步迈进。在目标实现期组织各种职业技能训练活动,针对学生的择业、就业开展各项工作,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要求,实现大学既定目标,为学生的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在毕业前期,最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建功立业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通过毕业典礼,开展为母校做贡献等主题活动,将学生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结合起来。

3、重视与家庭的联动。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庭成员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学校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去,与家长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突破校园界

限,扩展到家庭、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联系的网络系统,成为全社会都关心、支持的工作。

综上,加强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摒弃工作中一些华而不实的“新鲜”理念,以返朴归真的务实态度去解决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前顺利完成心理健康成熟的过程,这是我们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做的,辅导员要根据他们自身的心理特点,及时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症下药,进行健康的有效的心理教育工作。不仅要求辅导员们在工作中细心,耐心更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掌握心理健康工作的常识,从自身出发,树立榜样,让每个学生在大学里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能力,时刻保持一颗乐观的,健康的心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 卢浩浩,周子葳,周琳.90后大学生调查:个性独立,思想早熟,自信张扬.扬子晚报.2008-8-27(4)

篇6

关键词:青少年;青少年犯罪;犯罪动机

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美国于1899年第一个少年法庭在伊利诺伊州成立后,青少年学者运用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的方法对青少年的失范行为进行研究,同时社会控制理论(SocialControlTheory)、心理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以及差异交往理论(DifferentialAssociationTheory)在犯罪行为的研究方面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对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规定、阐释和研究。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中指出:预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矫治以预防犯罪的对策。

一、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分析

中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已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成年人。所以青少年犯罪既包括未成年人中的少年犯罪(已满十四周岁至未满十八周岁),也包括成年人的青年犯罪(已满十八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但中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主要是办理已满十四周岁至不满十八周岁的少年刑事案件的法律和制度,其中包括立案、侦探、强制措施、检控、审理、判处刑罚、矫正与康复等。[3]

1.犯罪动机与犯罪心理

第一,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相互转化的过程。任何故意犯罪,都是一定的犯罪心理(其核心是犯罪动机)所支配。而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个体与外在不良因素的矛盾、斗争和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是由许多小的矛盾运动的累积而产生的一些小的品德和个性方面的质变,即犯罪心理的最终形成。如下图表示:[4]

第二,犯罪心理结构。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和意志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和心理状态。简言之,心理结构就是人在某种状态下或从事某种活动中,各种心理成分之间以错综复杂的关系、多水平多层次的一种构成情况。人的心理具有意识性,即人的心理活动是自觉进行的。因此,人能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对行为进行自觉的支配和调节。犯罪行为是由犯罪人的心理直接支配的,青少年犯罪是因为长期处于外在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就会加强不良行为的个性定型,这就是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基础。

2.犯罪动机与犯罪人的需要结构

需要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有机体对客观事物的需求。从这一意义上讲,人与动物都有需要,因为有机体都需要生存与发展,但作为人的需要则表现出特有的目的性与多样性。西方心理学家对“需要”作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H.马斯洛(AbrahamH.Maslow),他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位于需要层次的最低层,主要指是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等的需要。生理需要之上是安全需要,它是人对安全、稳定、保障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表现为人渴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希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得到互助与友爱。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人尊重,满足自尊能增强自信,受人尊重表现为对名誉与声望的渴望与维护。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追求自我完善化的倾向。[5]

结合青少年犯罪动机中的需要结构,犯罪动机包括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两个方面引起的犯罪动机。生理性需要,一方面是为满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要而引起的犯罪动机。另一方面,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发育阶段,第二性征出现,存在一个性的需要引起的犯罪动机,即犯罪的实质是人的社会性与本能冲动的斗争。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那些意志力薄弱、品格低下者,往往经不住来自外界或自己内部的刺激,不能抑制自己的邪恶冲动而形成犯罪动机。社会性需要引起的犯罪动机,一是爱的需要引起的犯罪动机。爱是一种深沉而强烈的特殊的感情,一旦处理不当,它就能起消极作用。二是友谊的需要引起的犯罪动机。友谊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社会需要,处理不当会引起心理上的过激行为,而出现杀人、抢劫等活动。

二、青少年犯罪动机的有效预防策略

1.加强生理、心理预防,建立生理、心理咨询机构

通过相关生理、心理咨询机构的建立,对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青少年进行咨询和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尽量多做耐心、细致的说服、诱导工作,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使他们内心中偏离道德、法律的部分与社会正常的道德、法律规范趋于一致,以抑制其不合理的需要和犯罪动机。

2.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统一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只有把社会需要转化成个人需要时,才能与社会需要协调一致;如果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常处于对立的地位,个人的行为有可能违规范的要求而同社会发生冲突。我们应尽力使青少年群体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和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能够实现统一和协调。

3.制定《未成年人案件处理法》和《少年法庭法》

《未成年人案件处理法》的性质相当于程序法,规定公、检、法机关的权限和职责,规定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人、诉讼人的权利等。为了建立一整套少年司法制度,有必要在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内设少年科或少年处,在各级法院设少年法庭,使少年案件从侦查、到审理均有相应的少年司法组织负责处理,并且有可循的法律依据。[7]

4.突出学校育人的作用,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要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情况安排具体时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二要在学校中加大力度进行德育的教育;三要加强青少年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教育,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进一步增强正确判断和自我保护能力;四要注意遵循青少年的在成长过程中的叛逆心理,针对学生的个性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篇7

知名社会心理学家,人生、职业规划师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

特色:

听声音 、看角度

灵性思考

为属于自己的梦想而战

离不开糟糕关系的背后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瘦弱的女子,全身都包裹在无望中。她还很年轻,没有大龄女青年的恨嫁心理,可是此刻的她满脸无精打采,刚谈话时都不看我一眼,就好像我这个人不存在一样,说话声音跟蚊子嗡嗡响一般,我凑得更近一点,费力地听她诉说着。她是朋友的朋友,朋友觉得她太痛苦,太难受了,带她来见我。

看见一个轻飘飘的女子走近,凭着以往的经历,感觉她是一位伤痕累累的女子。未开口之前,我不知那些个伤痕是什么。几乎每个第一次谈话,都充满了心酸,或者陌生,作为治疗师要有足够耐心细心,就像抱持一个小婴儿那样。我淡定从容和接纳态度,给她营造了比较安全的谈话氛围。

她一点点向我诉说,她的出身不凡,算是中产阶层家庭出身,从小学习各种乐器,会舞蹈,长得也很漂亮,非常忧伤的美。一年前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一位中年男士江晨。江晨看起来很有成熟男人的味道,他主动和雅月攀谈,一起品尝红酒,雅月很快对这个男士着迷。音乐正美妙,一首又一首,曲调在变,不变的是空气中暧昧的味道。雅月在江晨面前舞动着自己曼妙的身体,江晨眼前妖娆的美女入迷。当爱情发生的那一刻,两人的眼睛闪亮,柔情万种。当天的晚上,两人干柴烈火。

怎么相遇,怎么开始都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之后发生的事情。江晨开始对雅月倒也算是体贴,每天不管怎么忙,都去打电话问候一下,甜言蜜语一番,雅月也很享受这种宠爱。他们属于周末情侣,这样的浪漫和激情持续了几月。当江晨慢慢熟悉了这女子,好奇心自然也就减少。雅月则不同,更加疯狂迷恋江晨。在相处两三个月后,雅月甚至想与江晨结婚生子的事情,开始逛逛婚纱店,幻想一场婚礼。每一次相见,雅月都很难与江晨说再见,总是希望与他有更多时间腻歪在一起,哪怕是自己已经是疲惫不堪还要这样。

一个激情渐退,一个感情不断升温。江晨对雅月并不像当初那么有兴趣,甚至开始有点厌烦雅月的依赖。加上江晨最近手头的项目比较多,有点烦躁,江晨暴躁的脾气开始展露出来。旁人看来,有些事情真是太无厘头了,这男人想要雅月了就呼唤一下,不想要雅月了就来句“滚”。雅月时不时还百般讨好江晨,看江晨正满脸愁容,她凑到他面前,想给他一些支持。不想,江晨突然像野兽一样扑了过来,没有任何前奏没有任何美妙,只有粗鲁。这样的状况不止一次发生,甚至有时候男人还威胁雅月,不过来的话就分手。雅月就像是中了毒一样,这种毒不是爱情,而是痛苦。当雅月有兴致亲密的时候,江晨根本不理睬。

第一次见到雅月的人绝对不会想到她会如此不爱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感受。若你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这样的女子还是不少。她于痛苦成瘾的人。她为了那一丝丝自认为的柔情让自己受尽苦难和折磨,她爱起来没有自己,她爱起来只有对方。而不见得对方对她有任何怜爱之情。

痛苦成瘾的女子经常会重复自己过往的痛苦体验,雅月虽然出身不凡,可她的感受从来没有被尊重过,父亲和母亲只是希望她尽可能优秀,不管雅月的想法和感受,逼着她去学习各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雅月的童年基本没有快乐。雅月也并没有让父母失望,之后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钢琴演奏家。长大后,雅月非常叛逆,她的叛逆不是在青春期,而是在成人后。父母见女儿也小有成就,就不再怎么管她,但也谈不上爱和理解。雅月的父母已经满足了他们自己的欲望,女儿在他人眼里已经算是优秀,已经给家族长脸,已经为自己挣得颜面。在过往的岁月里,雅月多半是为了父母而活,很少能够关注自己。常常被忽视的感受在雅月的身体里潜藏起来,现在看起来光鲜亮丽,可是那些东西已经成为自己的习惯。遇到江晨,以为是爱情,可不曾想这是痛苦的变形。

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没有界限地付出自己的青春,只是一种自残。当然,这位江晨先生也挺可恶,没有界限的索取是一种催钱。而自残和摧残他人的人还经常走到一起,看似天生绝配,其则都是用扭曲的生命在彼此折磨。爱从来不是伤害,爱变成伤害只是因为还不够懂得爱,以至于让爱误入了歧途。

佛洛姆曾经说“如果一个人的爱有成果,他一定也爱自己;如果他只能爱别人,那么他根本就不能爱。”所以真正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当我们的生命被扭曲,我们无法体验到我们真实的感受,总是用习惯性讨好的嘴脸去迎接这个世界,我们多半是太过辛苦了。我们的生命和其他生命一样,都值得被好好对待。在雅月告诉我这些故事的时候,我最关心的是,“亲爱的雅月,每一次他如此对你,而你如此对他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呢?”“雅月,你到底要的是什么呢?你这样做又是否真的让你到达彼岸呢?”有时候人傻到一定境界,做的一套行为完全和自己内心的期许是背道而驰的。当我们一再坠入痛苦的深渊,一定要问自己到底要什么?你内心真的在期许幸福吗?你在期许幸福的时候,你是否真正的尊重自己的感受了呢?若你只当自己,又有谁把你看起呢?因为不爱自己的人,不尊重自己感受的人,不断地向你周围的亲朋好友还有所谓“爱人”表示,你们可以随意践踏自己。可亲爱的,你明明渴望的是爱与美好啊!

篇8

世纪之交,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发生了诸多变化。当代中学生适逢其会,他们的心理活动比任何一个时期更显复杂化、多元化、时代化,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明显凸现,观念、情感、追求、苦闷等内心冲突时有发生,心理不健康已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就”了部分所谓的差生——有的心理脆弱、消极面世;有的任性自负,目无法纪;有的叛逆逞强,报复心强;有的懒惰成性,散漫自由……怎样依托学生心理特征,做好差生疏导工作,以期优化心理品质,转化差生,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这是德育现代化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基于此,我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一贯坚持人本思想,德育为先,积极探索,不断改进,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依托表现心理,激发学生的自律意识。

社会是人生的大舞台,表现自我是追求人生价值和诠释人生意义的重要手段。差生作为学校群体中独特的一类,表现心理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其对学习失却了信心,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心理压力很大。抱负理想匮乏,道德观念淡薄。但在学校集体环境中,差生为了减轻、渲泄或转移心理压力,体现自我存在,有时会抓住“适当”机会以“非常”方式尽情表现或发泄。他们既想表现自我,又怕遭受批评;既想发挥能力,又怕遭到挫伤;既想获得老师的鼓励首肯,又惧怕同学的讽刺挖苦,凡此种种情形,如果处理不当,听任此种争强好胜、显威逞能、扰乱集体等行为的发生,轻则影响校纪班风,重则危及集体,贻害社会。

德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要全面分析差生情况,及时掌握差生的表现心理,紧扣差生思想脉搏,疏导心理障碍,纠正不良的表现行为。通过教育疏导,使差生将以发泄的方式表现自我转化为自觉的自律行为。具体疏导转化差生的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

1、切忌当众批评,避免师生“对立”。差生好表现的终极目的,无非是想得到师生的认同。如果当众批评、否认,差生在心理上、情感上不易接受,极易产生师生对立情绪,或口服心不服,或“破罐子破摔”,或“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我们应通过个别谈话,摆事实,讲危害,使差生自感自己行为的不当,形成自律意识。

2、切忌粗暴武断,推崇“春风化雨”。在教育差生的过程中,允许差生申辩、解释,窥察其行为的心理特质,同时委婉指出其不足和努力方向。这种做法,既是尊重“人权”的体现,又能使差生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心灵上获得顿悟,自觉化期望为动力,力求在集体活动中自强自律,并将自己的言行融化于班集体中。

二、依托自我心理,提高差生的价值观念。

前苏联心理学家科恩指出:“青年初期最宝贵的心理成果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发现对于青少年来说,等于一场真正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种意识长久地沉浸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充满了自我炫耀的冲动,对周围的事物不屑一顾,开始不把传统和规范放在眼里。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差生心理极不平衡,迫切渴望自我肯定,在某些方面诸如学习成绩、服务他人等自我意识相对淡薄,则必在其它方面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这些自我,因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时会危害集体。归根到底,差生的种种表现态势,是一种违背准则、规范、价值的自私利己思想和自我中心主义在作祟。

对于差生的这种自我心理,德育工作者必须依托心理素质教育法则,因势利导,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方法和有效途径。具体做法有:

1、帮助差生自我教育,激起差生的自觉意识和自我教育的愿望及内驱力。逐步规范个人行为,适时指出班集体共同的价值标准,在自我教育和和谐教育环境中提高价值观念。须知:“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2、帮助差生正确分析自我,肯定自我的优点,阐述自我是人生奋斗中的关键,同时指出,自我必须建立在社会公德基础上,自我应是积极的、健康的,应是有利于完善人生和有利于社会的,在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下,使差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注意不断引导,时时监控,适度鼓励,适时教育,适当“拔高”,使差生的自我意识在监控和调整中不断升华。

三、依托孤傲心理,强化差生的进取精神。

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溺爱中,家长百般依顺,千般爱护,养成了部分学生骄生惯养、刁蛮任性的不良习惯。他们由依赖逐步过渡到寻求独立,以自己的观点和方式观察世界、挑战权威。由于他们看待分析问题带有主观性、片面性、狭隘性,不能科学、正确地对待自我,常会产生孤傲冷漠心理。此种心理,具体表现出“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无情,缺乏活力——无力,漠不关心——无心,孤芳自赏,自娱自乐,不轻易向师长敞开心扉,表露心迹,是其共同点。这种孤傲冷漠的心理,极易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不专心,没有学习热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事外;对他人的成绩、荣誉、家庭状况莫名嫉妒,旁生事端。孤傲冷漠常诱发孤僻、自卑,使学生产生一种与世隔绝的心态,觉得一切都百无聊赖、寂寞无穷,以致自我封闭、自我欣赏。

此种症状,心理学上谓之抑郁症,如不善加疏导,轻则学生在空虚、躁狂之余会做一些不理智的事;重则自暴自弃,轻生厌世。针对差生此种心理,我们一般采取以下对策:

1、班主任应用情感去拥抱差生,使学生“新其师,信其道。”须知:“没有情感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尤其对学习成绩差、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不能歧视冷落,不能讽刺挖苦,而应以亲近的目光、和蔼的态度、满腔的热情从各个方面真正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2、深入仔细了解学生生活环境,及时和学生个别沟通,忌直接批评、开门见山,忌用“屡教不改”、“不可救药”等语;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登门家访,忌上门“告状”,高高在上,“得理”不饶人,直捣“黄龙府”。

3、引导差生正确分析看待自我,帮助他们寻求自尊自信的有力支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后进生身上不乏区别于“优等生”的优势和长处。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善于帮助差生发现并有意强化闪光点,优化差生心理品质。

4、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捕捉教育契机,尊重信任差生,做差生的知心朋友,使差生真正感到教师对其无私的爱护和真挚的关爱。

篇9

1.高校教师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就个人因素来说,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决定事物的根本属性。高校教师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致使在人格方面有缺陷,比如消沉、抑郁、易怒、焦躁,抗压能力弱,孤芳自赏或者嫉妒自卑。这类人群在社会教化的过程中,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实际情况常常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不知所措,自我调节能力差,甚至自暴自弃,听天由命,慢慢就会造成心理失衡。

2.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大。就职业因素而言,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巨大,首先便是教学压力。近几年各地高校纷纷扩招,这就对教师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现在的高校学生大都是“90后”,思想超前,比较叛逆,难以约束,这就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与个人威信提出了挑战,无疑这极大增加了高校教师的教学与教育负担。其次就是科研与职称压力。科研是一项费时又费力的脑力劳动,一个课题往往需要持续几年,这样就使得教师长期处于工作负荷较大的心理压力状态,一旦心理压力没有得到有效调试,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同时各地高校往往根据教师承担的项目以及的数量来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考量,考量结果与教师的工资以及晋升挂钩。一些青年教师工作时间短,没地位,没关系,很难申请到课题,也难以,这就致使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评职称、搞科研方面的压力巨大,这对高校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挑战。最后就是教师工作收入压力。在光鲜的外表下,高校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收入偏低,难以养家糊口。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剧增,物价居高不下,一些高校教师满腹经纶却难有属于自己栖身之所,现实与理想差距巨大,心理难免有落差,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3.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因素是造成高校教师心理问题最为普遍的因素。当今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市场经济具有功利性,金钱至上似乎成了社会的主流意识,读书无用论也大有市场,这就给待遇偏低的高校教师在心理上极大的震动,下海经商成了许多教师的选择。学富五车却不能养家糊口,这无疑会打击教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式的教学已不能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学校老师也不再是汲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的威信受到空前挑战。高校教师在学习多媒体教学等新教学手段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充实、发展自我,不然难免被淘汰,这就使得教师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然而让一位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的教师继续从事教学工作,很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重视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利国、利民、利家。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首先,从个人层面来谈,要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坦然面对挫折,提高自身素质。高校教师心理出现问题,归根结底还要从自身找原因,同样问题的根本解决也要从个人层面入手。高校教师出现心理问题往往是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么过分自负,要么过于自卑。这就容易导致在设置个人目标时常常与自己的实际能力不相符合,易造成心理的极大落差,导致抑郁、焦躁、孤僻等心理问题的产生。而要正确认识自己,就必须先修正自己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认同自己,接受自己。在面对压力时,要学会调节情绪,释放压力,维护心理平衡,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在心理出现问题时,要积极治疗,多与亲人朋友沟通,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心理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同时,高校教师也要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根据对自我的认知,订立目标并不断修订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抗压能力,这样才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篇10

关键词:90后艺术类大学生;心理行为特征;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208-03

一、调研目的

1.名词解释

“90后”——“90后”是“80后”的派生词,泛指1990年以后至2000年之间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目前多数尚未成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不同。虽然社会上不乏对他们的批评,但“90后”的社会价值也渐渐得到许多人的认可。

艺术类大学生——艺术类考生是指报考艺术类院校艺术专业或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考生,这类考生与其他类型的考生不同,除了要参加高考外,还必须参加所报考学校或者本地区组织的专业考试。该类考生必须是专业考试合格且高考成绩达到该院校录取分数线才能被录取。我们常说的表演、美术、音乐等都属于艺术类考生报考的专业。

心理行为——研究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特征,同时也探讨人格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评估和培养。

2.调研目的概要

目前,全国在校生中,“90后”大学生比例已占据近70%;“90后”艺术类大学生兼具艺术类大学生、“90后”年轻人的“双重人格”。经调查研究:在鲁迅美术学院“90后”的比例为75.6%。可见,对于鲁迅美术学院等艺术类院校来说,如何总结出艺术类大学生和“90后”人群的综合性群体性格心理特征,并找出两种概念范畴交叉和矛盾的规律,从而根据他们的群体特征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90后”艺术类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希望本次调研能够为现阶段艺术类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本次调研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为96.5%。受访者均为“90后”艺术类大学生。

二、调研方法

调研方式:抽样调查、实地访问、个案研究。

调查时间:2012年3至5月份。

调查对象:鲁迅美术学院90后大学生。

问卷形式:问卷为50道选择题(包括部分选项的主观作答),问卷总共发放200份,发放对象全部为“90后”。

三、调研结果

1.兼具艺术类大学生、90后年轻人的“双重人格”,心态开放易接受新鲜事物

“90后”学生在物质需求方面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拥有电脑、MP3、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的学生接近八成。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使得他们的成长道路大多较为平坦和顺利。他们的知识面宽见识也较广,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也敢于挑战。调研显示,90后大学生更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喜欢与人交流,他们交流的主题广泛,谈得最多的是有关时尚潮流的话题。他们求知欲较强,勇于争论和大胆设想,但认识常常有片面性,不能正确辨别是非,鉴别能力较差。甚至有同学认为凡是新鲜的、外来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凡是传统的都是陈旧的、俗气的。近几年高校圣诞节、情人节过得很热闹,而传统的节日几近淡忘。

调查中,有62.5%的学生认为责任就是“对于自己的所做所为,要说到做到,勇于担当”,说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责任”的概念,敢于面对和承担责任;但也有8%的“90后”认为“不应该被责任所束缚,不能委屈自己,做人要开心快乐”。

调查显示,有34.5%的“90后”大学生缺乏理想和人生规划;32.2%的人不相信梦想和信念会对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却有77%的“9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信心满满。在接受调查的“90后”艺术类大学生中,有62%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因循守旧,崇尚创新精神、探索精神”。这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和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已然促进了“90后”大学生的心态很开放和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2.心理抗挫能力弱,人际交往存在欠缺

“90后”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深感自身总是摆脱不了对父母和他人的依赖,很多事情都是在父母和他人的安排和帮助下完成的,很少自己处理问题和相关事件。他们的适应能力弱还体现在他们身体素质较差,在军训期间每天请假、受伤和病倒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10%以上。其次是在心理方面表现脆弱,抗压能力也不强。在军训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掉眼泪,甚至偷懒,以逃避军训;在干部选举落选时,很多学生承受不了,找老师哭诉,认为自己是最好的,甚至有的学生一蹶不振。他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更加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忠诚感,人际关系应对力和心理承受力相对薄弱。来到大学校园,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真心朋友,遇到困难时会因无人倾诉和分担而感到“空虚”和“无助”。关于“遇到挫折后”的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的人表示自己心理会留有阴影,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有5%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

3.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思维独立自信,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90后”乐于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善于调适自我,总体上健康而阳光。“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更加活跃,想法独特,标新立异,不走寻常路,体现出人们通常观念中的“个性张扬、叛逆”等特点。如在班干部的选举中,每个班均有超过75%的同学走上讲台演讲竞选,他们较“80后”学生更敢于发表自己很多相关的想法,表现活跃。“90后”的大部分大学生都热情、开放、充满活力,善于言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热情、开放、能言善辩是在熟悉的人或者朋友面前,在陌生人面前他们表现得比较沉默,不善言辞。让人感觉比较清高。他们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不希望别人打扰,讨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过多的管自己的事情,90后与80后大学生一样,恋爱比较超前,不少学生在上大学前就谈过恋爱。大部分学生认为校园恋情“应该受到正确引导”,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不应受到限制,任其发展”。

4.恋爱率呈上升态势,关注社会主流思想,但价值观更务实

调查发现,“90后”艺术类大学生与家人沟通的最大障碍,就是所谓的“代沟”,近四成学生认为“家长总是管制自己的行为自由,忽视他们的心里想法。但在关于偶像和榜样的调查中,八成“90后”大学生在选择文体明星为偶像的同时,还表示自己崇拜政界、商界的成功人士,并以他们为偶像或榜样。

此次调查还发现,有51%的“90后”大学生承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恋爱”,其中接近8%的同学谈过多次。令人关注的是,“90后”大学生对于早恋和婚前问题的看法,并不是“谈虎色变”。在受调查学生中,约有20%的学生表示赞成,并认为“快乐就好”;另有36%的学生在表示赞同的同时,认为“不可轻率、应有责任感”;调查报告认为,这充分表明了“90后”艺术类大学生特立独行的思考和生活方式。

5.爱学习、善于运用网络信息,电子产品不离手,但内心有时较空虚

调查显示,在“90后”学生中,有61.4%的学生仍喜欢读书,并长期保持读书的习惯,每月消费主要用于购买书籍、文具等学习方面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4.5%;而每月主要消费在娱乐性支出、电子产品以及化妆服饰等方面的学生,比“80后”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分别为36.8%、19.8%和20%。其中,手机、电脑、相机等数码产品则相当普及。“90后”大学生中,100%的学生配有手机,近九成学生拥有电脑,而购买了MP3、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的学生接近七成。

“90后”是网络上最活跃的人群之一,也因此受到深远影响。他们从小便在家中或网吧遨游网络,在时下流行的各大论坛、博客、微博中,“90后”甚为活跃,他们对种种时尚和新鲜信息了如指掌,也由此深受影响。调查表明,有超过70%的人都有上网经历。对于他们而言,网络世界甚至比现实世界更为重要。正是互联网带来的这种便利,使得他们在获取知识信息方面出现“浅阅读”文化现象,他们一方面知晓大量社会信息,同时也产生一种莫须有的空虚感。而且,网络会使他们的虚拟沟通能力远远超过实际沟通能力,形成一种在网络中的虚拟人格,严重影响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四、调研建议

基本调研建议:与时俱进,创新“90”后艺术类大学生教育方法。

1.辅导员要顺应时代变化,创新工作方法

“90后”艺术类大学生本质和主流是好的,由于他们心智尚不成熟,认识水平也有限,看问题难免偏颇甚至极端。但他们反对平庸的说教,渴望坦率、真诚且充满感情的教育。辅导员在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时,要以朋友的身份面对面,“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正说到学生的心理。切忌盲目性和板着面孔训人,而且每次说理教育要说得有水平,有新意,说到学生的心坎上,这样学生觉得你既是严师又是挚友,才能事半功倍。

2.充分利用网络新载体,贴近学生实际,建设与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对于学校来说,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及时校园时事、新闻;建立以理论知识、团队活动交流为特色的青年网站;以学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为特色的社团网站等等。在内容上,要注意新颖、丰富,并随时更新,避免内容的空洞、说教,增强网站吸引力。对于班级来说,建立班级网站,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建立班级QQ群,这样可以减少师生面谈的拘谨和尴尬,艺术类大学生更乐于在网上和教师进行交流,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教师的引导采用网络传导也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3.注重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

“90后”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年代,自身正处于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环境的适应、经济的负担、学业的竞争、能力的挑战、角色的转化、人际的困惑、恋爱的波折、职业的选择等全方位的现实问题。因此增强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在培育“90后”大学生健康心理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从艺术类高校的现实情况来看,对学生进行的心理教育主要是团体和个体心理咨询,一方面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另一方面经过个体的现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促使大学生个体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通过团体和个体心理咨询,围绕不同主题对大学生予以专项训练,帮助他们建立团体意识,学会倾听与诉说,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经验,使他们尽快走向成熟。

4.要在大学毕业前建立独立人格

“90后”大学生个性更加独立,在独立思考与选择上,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对每样事物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90后”艺术类大学生,他们自信张扬,内心充满激情和梦想,他们很少有什么口号,而是更注重实际、实用,他们蔑视形式,不屑口号。这些都是他们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显著特点。

通过在学校未来4年的学习,要培养他们具备多种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这些能力包括:逻辑思考能力、研究分析判断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外语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人际相处能力以及跨领域的第二或第三专长等等。实践智慧根源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就是正义精神和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因此,“90后”艺术类大学生在走向社会、迈向成功之前,尤其需要具备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朱鹏飞.浅议“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新西部,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