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心理咨询的疗法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用心理咨询的疗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常用心理咨询的疗法

篇1

深吸气、呼出一切凡尘。仰望天空走出心牢。闭上双眼跟着感觉、乘风而起。你也能体会登天的感觉。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阅读。

《登天的感觉》读后感《登天的感觉》这本书,记载了岳晓东博士在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实习期间经手的十个咨询个案。岳博士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生动讲述了他所做的这十个案例。

岳博士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说了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把这些理论和方法巧妙地贯穿在各个案例中,同时还把自己在心理咨询中常遇到的问题与处理技巧融会在其中,令人深受启发。每个个案都描述得很细腻,也着重描述了来访者和作者的内心体验变化过程。

书中的这十个案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第一个案例“我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来访者是一位大一新生,她不能很好地适应哈佛大学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觉得自己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这位来访者表现出了典型的“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岳博士针对她的状况,采用了“现实疗法”,帮忙她从自卑的漩涡中走了出来,重新拥抱自信的阳光。

从这个案例中,我学习到了岳博士提出的自信与自卑的关联。即人是活在相互比较的感觉中的。这种比较能够给人带来自信,也能够给人带来自卑。当一个人在与人比较中尽获自信时,他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谦;而当他在与人比较中尽获自卑时,他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信。自信与自卑是人自我感觉的天平,其操作的原则是平衡产生美。

从这本书中,我领悟到了心理咨询的三个方面知识。

第一个是什么叫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一项使人开心和不断成长的工作。使人开心是心理咨询的前奏曲,而使人成长才是心理咨询的主旋律。心理咨询力图使个人将不愉快的经历当作自我成长的良机。它竭力使人们用心地看待个人所受的挫折与磨难,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从困难中看到期望。心理咨询也在于帮忙人学会辨证地看待生活当中的忧愁烦恼。但这一切不是靠指教劝导得来的,而是要靠启发领悟才能获得的。用马斯洛的话来讲,心理咨询就是要使人获得“顶峰的体验”,这不就是“登天的感觉”吗?

第二个是心理咨询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心理咨询要使人从挫折中认真反省,总结经验教训,增强生活的智慧,以便能够更好地应付日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愉快经历,也就是要使人更好地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激励自我。

第三个是心理咨询之高明所在是什么。心理咨询之妙,就在于它帮忙了一个人,却让那个人感到是自己帮忙了自己,即助人自助。

我很喜爱这本书的基本构架。岳晓东博士在每个案例的后面,都加入了一段个案分析。对个案的性质、特点、咨询方针及操作方法等问题都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在个案中,岳博士也写了一些自己对留学美国八年的感悟和体会,并就一些资料、词汇及心理学专门术语做了相关的注释。在个案分析的后面,岳博士还加了一条心理学或心理咨询方面的小知识。

这样的构架,增添了我们读者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也加深了我们对心理学知识更多的认识和明白。虽然该书的篇幅不长,但是在十个案例中却已经涵盖了心理咨询的很多方面,包括现实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格式塔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精神分析、认知领悟疗法、交互分析法、行为疗法等心理咨询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释。

日常生活中许多困扰我们的问题实际上都是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妨碍着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在处理这些心理个案的过程中,岳晓东博士展现了心理咨询熟练的技巧和高明之处,给人以“登天的感觉”。

《登天的感觉》读后感这天,我向大家推荐的是《登天的感觉》一书。我十分喜爱这本书,也十分崇敬这本书的作者。

这本书是岳晓东博士在哈佛大学作心理咨询的一本咨询案例集。他精选了10个在哈佛大学期间做的、较有代表性咨询案例,来告诉我们自己对心理咨询的方法理论和体会,及在咨询中常遇到的问题,利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说了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虽然这是一本非学术专著,但是我觉得这本书能够纠正非心理学人士对心理咨询的误解以及引导一般咨询者咨询过程中走出常见误区,又能够让心理学工作者对心理咨询有更深入明白。该书的篇幅不长,但在10个案例里却已经涵盖了心理咨询许多方面,包括对人本疗法,分析方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现实疗法,格式塔疗法,交叉疗法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释。而且岳晓东博士把心理咨询的理论巧妙地贯穿在各个案例中,显得具体形象生动易懂,同时他还把心理咨询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融会其中,令人深受启发。它被称为所有心理咨询爱好者的入门首选书,使国内成千上万的人对心理咨询开始有所了解,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它的长期热销,证明了人们对真正优秀的心理学图书的渴求。

在书中,最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岳晓东博士在乘飞机去美国波士顿大学求学的途中,他和一个美国心理咨询教授谈话的资料。从谈话中,岳晓东第一次听到了关于心理咨询的描述——那就是登天的感觉。“感到在腾云驾雾”,“感到自己站在世界之顶”,“自我感觉良好”……而也正正因这种描述,使人不由想一步步了解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心理咨询的真正面目。在读书的过程中,我禁不住被岳晓东博士那种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所打动,同时也深深的感动与他那种帮忙别人疏导心理,带来幸福,助人自助而拥有的“登天的感觉”!

例如在《万般内疚为了谁》中,本来岳晓东博士运用的是现实疗法,但是之后发现来访者还是无法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之后运用分析疗法最后发掘出问题的根源。在《问你是否还爱我》中作者主要运用了认知疗法但是在咨询的过程中,作者穿插了分析疗法在《我想从哈佛大学转学》中,岳晓东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了一个反移情倾向的问题,这是咨询者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也是咨询中较难处理的一个问题。他很坦白地告诉读者他在心理咨询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犯的一些错误。

一颗助人的心是最宝贵的,看到别人心陷牢笼时,帮忙他(她)找到钥匙重获自由。如作者对慕贤。看本书的时候,正好实话实说在播一期《姐弟》,弟弟在迈出找姐姐的那一步时,拯救了自己的心灵。此刻看gcdf技能,贯穿其中的何尝不是助人自助的理念。在行动上助人简单,而在心灵上助人却不简单,真是需要智慧,否则适得其反,就像咱们父母对孩子有害的“爱”。

十个案例一口气读下来,我也最后慢慢明白为什么此书的名字为“登天的感觉”。正因那些长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问题的人们,在别人的帮忙下重新找回了自己,从自卑自怜的地狱当中走出来,迈向自尊自信的天堂的时候,心中升腾的不就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作者亲身感受着这些来访者一天天的开心起来,一天天成长起来,不也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而我们从本书中不也是体验到一种像飞翔在云端般的美妙感受,那也是登天的感觉啊。

愿每个人都来体验一把这登天的感觉!

登天的感觉读后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个人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觉得自我此刻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因此,我认为,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咨询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与咨询中最大的乐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把《登天的感觉》读完,最后明白了岳晓东老师的良苦用心,此书使我明白了真实的心理咨询,懂得了为什么心理咨询能给人带来登天的感觉。

《登天的感觉》是岳晓东博士在哈佛大学作心理咨询的一本咨询案例集。这本书精选了10个他在哈佛大学期间做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咨询案例。从上大学选取这个专业开始,我一向对心理学这门学科怀着很浓厚的兴趣,也读了许多这方面的书籍,然而最近所读的《登天的感觉》却与以往的感受不一样,以往的书籍理论性很强,明白起来比较困难,而岳博士则利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说了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虽然这本书的篇幅不长,但在10个案例里却已经涵盖了心理咨询许多方面,包括对人本疗法,分析方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现实疗法,格式塔疗法,交叉疗法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释。岳博士将这些理论透过一个个真实具体形象生动的案例巧妙的贯穿在一齐,使不一样层次的读者都能领会到心理咨询神奇技巧的无穷魅力,带给我飞翔云端的感受——自我的成长,同时也带来了更加深邃的思索。

书中每位来访者都采用不一样的咨询方法,正反映人心理的复杂性,需要从不一样视角去解决心理问题,就象一个多棱镜。每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无法复制的问题,需要咨询师每次炮制不一样的药方,不能为经验所拘,这既是对来访者负责,又是对咨询师自身负责。作者在咨询的实践中,也是经常用第三只眼和督导看自我,不断增加修为,促进自身成长。

在我个人看来,心理咨询是一项使人开心和不断成长的工作。使人开心是心理咨询的前奏曲,而使人成长才是心理咨询的主旋律。心理咨询力图使个人将不愉快的经历当作自我成长的良机。它竭力使人们用心地看待个人所受的挫折与磨难,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从困难中看到期望。心理咨询也在于帮忙人学习并领悟辨证地看待生活当中的忧愁烦恼。但这一切不是靠指教劝导得来的,而是靠启发领悟获得的。用马斯洛的话来讲,心理咨询就是要使人获得“高峰的体验”!

在一则帮忙因室友自杀而万分内疚的学生佳莎摆脱自责对她的精神折磨,并发现了一段故事的案例中。岳晓东老师用自我的经历告诉咱们,在咨询的时候务必时刻持续客观的态度,时刻注意自我咨询的原则是要“助人自助”!咱们在劝慰别人时,常常说“忘记过去吧”,“人就应向前看”,实际上却是让疙瘩永远记在心里,成了一个“未完成情结”。相反,当咱们能够让那个人说出痛处,一齐找到根源时,便有了一下子领悟的感觉,也就是“豁然开朗”之味。一次次地堵上伤口,最后只会导致全面溃烂与爆发,而找到症结和出口,却会给人以舒畅与踏实的感受。当佳莎为了表姐的自杀而内疚时,她的父母只是一味地让她不好去想,却成了她的隐痛,也幸好当她的室友自杀加深了她的内疚后,佳莎遇到了岳晓东老师,能够最终发现这两起事件之间的关联,释放一向郁积着的不良情绪。对于心理阴影,绝对不能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一件看似只带来微小涟漪的事件,不加以处理,终有一天会爆发出来,掀起狂风大浪的。

很多事情,"知"与"做"是两码事,心理咨询也是一样。学过心理咨询的人一般都知道:在咨询中不是劝慰,不是给推荐,不是帮忙做决定。但是很多人在咨询过程中还是不自觉或自觉地犯这样的错误。我想这是咨询者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也是咨询中较难处理的一个问题。正因咨询的原则是:不好给来访者推荐,不好帮来访者作决定,但是实际上此刻所谓的咨询者可能会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就已经帮忙来访者做了决定。

篇2

关键词:强迫症 强迫症状 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240-01

1 强迫症概述

1.1 强迫症的概念

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简称OCD)是一种源于自我且又违反自己意愿而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情理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具有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且冲突强烈,虽力图克制但又无力摆脱为特点的神经症(傅安球,2001)。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强迫症状,国内一般分为三类: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

1.2 强迫症的归因

目前流行的生理学理论认为,强迫症病人血液中的5-羟色胺代谢异常。但有研究比较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RIs)、非5-羟色胺混合物和安慰剂对于强迫症治疗的功效,结果并不支持上述假说(Zohar&Insel,1987)。也有研究发现,血浆中率丙咪嗪(CMI)水平与强迫症状有显著相关,治疗效果方面,CMI也优于SRIs。

社会心理因素也是强迫症重要的诱发因素:诸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或由于丧失亲人,受到突然的惊吓等等。有些正常人偶尔也有强迫观念但不持续,但可在社会因素影响下被强化而持续存在,从而形成强迫症。

2 个案资料与治疗

2.1 临床资料

个案男,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理科,性格内向,过分要求完美和细节,独生子,2008年11月首次就诊于某市精神卫生中心,母述有自残行为,脾气暴躁而无法控制,经诊断为强迫症。住院治疗2个月,于2009年1月出院,病情有所减轻。2009年3月再次来诊,自述经常反复思考同一问题或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诊断结果为强迫症,尤以强迫思维为主要症状伴随强迫行为。

2.2 咨询过程与方法

2.2.1 与来访者的面谈

来访者在预约咨询之前,已经接受了两个月的药物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并未痊愈。来访者在辅导员的建议下,主动要求心理咨询。来访者共接受六次心理咨询,每周一次,每次40~50分钟。以下是六次心理咨询的记录摘要。

第一次面谈,患者不爱说话,表情沉重,自述有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总会出现一些无聊的想法,上课也集中不了注意力,有时候脾气暴躁无法控制等。经过第一次的面谈,笔者与来访者建立了比较好的信任关系。经过面谈,咨询师不断扩充来访者的资料,对来访者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后续的咨询工作作好铺垫。

第二次面谈,来访者表现出得非常焦虑,眉头紧锁,说好累,双手不停地揉搓,自感紧张、烦躁。

在这次面谈中,笔者了解到来访者的妈妈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在儿子的身上,不仅现在如此,未得病之前也如此,夫妻关系不是很好。

经过这次面谈,来访者对自己的信心增加,并且准备系统学习绘画,笔者鼓励他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把细心和追求完美用到绘画当中。

第三次面谈,由于来访者参加考试,所以是其母代来咨询。这次面谈,咨询师建议母亲适当放开,更多地让来访者自己处理生活事件。

第四次面谈,来访者表现出了很大的阻抗。这一次的面谈,首先教来访者做自我放松训练。学会后回家要反复练习。放松训练之后,来访者的情绪逐渐稳定,并愿意继续接受心理咨询。

咨询师引导来访者看清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探讨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和母亲的缠结关系,使其明白病症只不过是自己用来反抗母亲过度关爱和不合理家庭结构的方式。同时,咨询师协助来访者重建个人生活系统,并学习独立面对与处理自己的问题。

第五次面谈,开始进行了30分钟的放松训练。来访者说这一周的情绪比较稳定,能够在紧张的时候做自我放松,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有时候感觉放松不下来。

这一次,来访者更多地谈论自己的事情,对大学生活和未来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强迫症状明显减少。

第六次面谈是两周以后,来访者自述大学生活比较丰富,自己也很努力地做事,强迫症状虽然还不能完全消失,但是能够控制,能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事情。

2.2.2 病因分析

来访者从小对细节很敏感,追求完美,行为刻板。具有强迫人格特质。成长中的突发性事件(军训)成为刺激源,引发了强迫症状,家庭系统结构的失调又维持了强迫症状。

2.2.3 治疗方法

认识领悟疗法是钟友彬教授在心理分析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发展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可称之为中国特色的心理分析法。认识领悟疗法认为强迫症状是过去或幼年期的恐惧在成年人心理上的再现。因此,这些症状具有幼稚性和初级思考方式的特点,只是由于成年人生活经历的影响而使恐惧带有成年人的内容,使人不能理解,认识领悟疗法主张用病人理解的、符合他们生活经验的解释,使病人理解、认识并相信它的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和不符合成年人逻辑的特点,可以达到真正的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邹华综述,2004)。

催眠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理论机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森田疗法也是治疗强迫症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最常用的是暴露与仪式阻止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简称ERP治疗法。后续的很多研究都发现ERP疗法对大多数强迫症病人都是比较有效的,他们的症状在临床上有显著改变,而且愈后效果也较好。

近些年来,家庭治疗也逐渐兴起,并在一些临床领域诸如强迫症、进食障碍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家庭治疗是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将其单个成员作为干预目标的一种治疗技术。在家庭治疗者看来,个体的问题反映了家庭的问题,个体的症状是功能失调的家庭系统的症状,因此,治疗的目标是改善整个家庭功能。当家庭结构趋于合理,功能得到完善,个体的问题也随之得到缓解直至消失。

2.3 结果评定

按照治疗计划,来访者共进行了六周的心理咨询,期间配合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每周一次,每次40~50分钟。咨询结束后,来访者强迫症状明显减少,自主活动增多,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

3 讨论

近些年来,学界对于强迫症的研究不断深入,然而其治疗仍然十分棘手。本文中,笔者以家庭治疗的角度去看待此例强迫症个案,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强迫症病因复杂多样,单纯依靠ERP或家庭治疗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笔者认为,深入研究与发现强迫症的病因,并探索其有效治疗方法是今后临床与实践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傅安球.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

[2] 陈丽.青少年强迫症状的特点及其认知归因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

篇3

【关 键 词】心理剧 服刑人员 心理矫治

精神病学家莫雷诺(J.L.Moreno)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心理剧(Psy-chodrama),是一种基本的团体治疗方法。它是在团体指导者的引领、支持和帮助之下,通过团体成员作为主角、配角和观察员的创造性的参与表演的过程,使团体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使情绪得以表现、释放,并且提升自己的洞察力,获得对问题和自身的更深的理解,进而发展出健康、积极、富有建设性的新的行为。在国外,心理剧疗法己经作为一种比较常用的罪犯心理矫治方法,被应用于矫治各种类型的罪犯。矫治机构普遍成立了心理剧治疗社团,帮助封闭环境中的成员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攻击性和性冲动,缓解他们的无望感,学会摒弃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拙劣的压力反应机制。

一、心理剧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促进服刑人员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服刑人员因犯罪被判刑之后,封闭严格的监狱环境、强制遵守的监规制度、刑期的长短、家庭状况能否持续稳定等因素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另外,个体的文化程度、社会态度、认知水平、人格特质类型也决定了他们在狱中的改造心理。服刑人员在SCL—90各因子的得分上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很容易产生焦虑、悲观、抑郁、逃避、敌视等不利于改造的负性情绪、消极心理。然而大部分服刑人员却没有认识到自己存在的这些潜在心理问题,当初也正是因为他们对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的错误认知,才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今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不仅不利于他们的改造和转化,还会影响到同一监区其他服刑人员的情绪和行为,从而影响监狱的安全监管和改造工作。监狱心理剧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再现服刑人员的生活、劳动、学习和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等故事情境,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通过角色扮演唤起参与者相应的情感共鸣以此引发他们对自己心理健康的重视,是监狱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的团体辅导方式,在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方面发挥独特和良好的教育作用。它对服刑人员是一种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和人格影响,使得服刑人员及时正确认识和调适自己的心境和情绪,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劳动改造中去。

(二)宣泄不良情绪,释放改造压力,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在心理剧的表演过程中,由于有配角的积极配合,主角很容易进入状态,自愿地将自身所遇到的困惑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给大家,借剧中的人物尽情的发泄自己的负性情绪,揭示内心深处的症结。在知情观众的协助及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服刑人员在痛快的宣泄之后,可以使愤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接着,他们往往可以在心情相对平静的状态下,冷静地分析问题,学会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及对自己情感的准确把握。心理剧所提供的宽松的心理环境和配角支持系统,使服刑人员很容易去掉伪装和掩饰,降低自我防御,将原先压抑在潜意识的能量释放,从而使个体产生一种宣泄后的轻松感。但宣泄不是目的,每次宣泄过后都要心理整合,即对过去问题的再认识,使人格结构、人际关系、认知要素得以在健康水平上整合才是最重要的。

(三)激发服刑人员的自发性和原创力,塑造整体人格。心理剧中的一些方法能催化个人恢复天生的自发与创作能力,以自发性的方式创造性地对旧有文化做出新的反应,使个人更具弹性。在治疗过程中团体成员并非是坐成一圈讨论彼此的生活以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而是通过各种类型的演出,把生活带到了现场,把内隐的心理问题带到了实际中,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自发性找到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方案。服刑人员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人格发展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为,面对外界环境中的各种诱惑缺乏辨别力和抵抗力,存在认知偏差,对事对人的判断通常只以自己的喜恶为依据;面对新的难以应付的刺激时,常常会产生一些不恰当的情绪反应如暴躁、愤怒、沮丧、冲动等。行为易偏激、冲动、自控能力差。正是因为人格中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使得这个特殊群体的性格既孤僻又偏激,自我防备心理较强,在进行咨询与访谈时容易产生阻抗,不愿意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以寻求帮助和改变。而心理剧中的一些技术和方法能在无形中很好地化解这些阻抗,改变他们的心理结构,使其个性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重塑完整人格。

(四)提高对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心理剧是一种对改变个体行为模式较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尤其是对于服刑人员这个特殊的群体,其面临的心理问题有很强的相似性,所以心理剧的治疗形式更利于服刑人员主动地参与其中,改变其不成熟或是不全面看待问题的方式以及不恰当的行为。心理剧矫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针对服刑人员普遍存在的共同的心理问题。比如因对家庭婚姻关系感到焦虑、对监狱环境的不适应、和其他犯人难以相处、对回归社会信心不足等因素引起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解决的是服刑人员普遍的共性的心理问题。二是针对服刑人员犯罪的不同类型存在的独特的心理特点,按专题进行心理剧治疗研究,比如抢劫、杀人犯中呈现的攻击性、暴力心理等,为有效地解决同类型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提供可参考模式。三是针对典型的个案进行心理剧治疗研究,凸显典型心理的独特性、复杂性、偶然性,起到警示、预防的心理作用。

二、心理剧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中的应用模式

根据前人对心理剧疗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对服刑人员心理剧的实施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选择恰当的表演主题。监狱心理剧是针对服刑人员某一突出心理问题的艺术加工和创造,因此力求把握一剧一主题的原则,否则会加大表演者的难度,达不到教育和辅导的效果。在监狱里,前来咨询的服刑人员会把各自的心理问题说出来,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从而获得大量的素材。可以收集服刑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然后进行合理的分类,将其中较为典型的问题作为心理剧的主题,加工改进形成符合心理剧演出模式的剧本。主题的选取应注意选取的剧本需具有教育性,若是表演主题与社会道德和价值观背离,那就严重违背了心理剧表演的初衷,不仅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有时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二)设置生动的服刑人员心理剧场景。心理剧的场景是导演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主角的需要或描述,由主角自己布置的演出场景,在演出阶段进行。生动且符合服刑人员心理剧的表演场景,不仅能充分调动表演者的情绪和融入程度,使表演者及观众更直接地感受到主角在此情境中的情绪体验,而且会使观众更多地被带入到表演中,积极地调动所有参与者思考该情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为分享讨论做好铺垫。因此,在设置场景时尽量选取服刑人员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的场景,让参与表演的服刑人员有真实感、亲切感,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心理剧的教育和治疗的效果。

(三)选拔合适的表演者。咨询师在选择表演者时应充分考虑到表演主题的要求,选择最适合的主角和配角,以使心理剧的教育和治疗作用最大化。其中表演的主角最好就是提供素材的原型人物,通过精心设置的相对宽松的心理剧展示环境,使其从多种角度审视自己的问题,树立在同伴支持的过程中坚定克服心理困扰的信心。由于表演者本身就来自服刑人员中,会让每一个“观众”有强烈的真实感和心理共鸣,为想解决存在类似心理问题的服刑人员提供有益启示。配角的选择一般是由主角在团体中其他成员间选取的,这样可以使主角选出最有可能以符合主角要求的方式来扮演这个角色的人,也更有助于剧情的演绎和发展。当咨询师意识到被选中的人承担这个角色将会对他个人、主角或是团体有害时,咨询师可以干涉主角的选择。

(四)进行演出。演出阶段是影响服刑人员心理剧疗法效果的最为关键的阶段,必须要有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作为指导,控制和调整剧情的发展,有效地调动演出人员的表演积极性和观众的观看欲望,营造一种温暖、接纳、共感的氛围,使演员投入地进行演出,以达到最大程度的表演效果。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可能会出现阻抗、掩饰以及伪装等问题,影响服刑人员心理剧的发展,咨询师要合理采用心理剧表演中的技术解决在表演者身上出现的问题,以使剧情流畅地发展下去。常用的咨询技术有:角色互换、替身技术、镜观技术等。

(五)讨论分享。在演出结束时,咨询师将会邀请观众们进行讨论分享,该过程不仅要求表演者对表演主题以及表演过程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要求观众也要对此次表演剧情进行讨论。因此咨询师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互助、相互信任的团体气氛,让表演者和观众能尽情地发表自己对于该心理事件的看法以及展开如何应对该问题最有效的讨论,从而使所有的参与者在讨论中获得正确看待问题的方式以及最为有效的行为模式。

三、在服刑人员中使用心理剧疗法的注意事项

在应用服刑人员心理剧疗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它的优点,也应该对它的应用加以注意。首先,在服刑人员心理剧表演的过程中,咨询师把握着剧情发展的方向,如果剧情发展的方向与期望的有偏差,咨询师必须能敏锐捕捉到这种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及时进行调整。可见,咨询师的个人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服刑人员心理剧疗法的效果,因此对咨询师的要求很苛刻。其次,由于服刑人员身份的特殊性,我们在选择表演主题时,必须要考虑到他们的风俗、习惯、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绝对不能使这个群体产生任何不利于日常改造生活的消极或负向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最后,在整个心理剧活动中,应创造一种信任、温暖、支持的团体气氛,以帮助服刑人员在团体情境下重塑人格、树立改造信心、勇于面对现实、把握机会,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嵋,董兴义.心理剧场:监狱心理剧心理辅导[M].金城出版社,2011(10).

[2]郭托娅.心理剧治疗对服刑人员抑郁症状影响的现场实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

[3]孙亮.浅谈心理剧在警察团体辅导中的应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1).

篇4

一、认知转换法

改变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策略,认知评估是情境与情绪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方面的同时,更能看到其有利的方面,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容易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而有的人在看问题时容易“想不开”,使情绪也陷入低落。其实,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会使自己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认知和情绪有什么关系?如何通过转换认知来调节情绪?在此我们简要介绍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理论——艾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艾利斯接受了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tetus)的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对该事情的看法所困扰”。艾利斯认为,认知、情绪、行为三者有明显交互作用及因果关系;人们之所以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根源在于非理性的信念或认知。

1.情绪ABC理论

ABC理论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核心理论。在此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是直接由诱发事件A引起的,ABC理论则认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即B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因此,对于同一个诱发事件,不同的信念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B是合理的、现实的,那么,由此产生的C即情绪与行为也就是适应的;如果B是非理性的、不现实的,那么就会带来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假设每个人都有进行理性思维的潜能,但又容易不加分辨地接受非理性信念。这些非理性信念是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真正元凶。

2.非理性信念的三个特征

艾利斯(1962)曾总结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11类非理性信念。在此基础上,心理学家韦斯勒(Wessler,1980)归纳概括出非理性信念的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第一个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这是指个体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某一事情必定要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该信念与“必须”、“应该”这类词联系在一起。比如:“我要让每个学生都成功。”“我对学生这么好,他们一定要尊敬我。”抱有这种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当某件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陷入情绪困扰之中。如何克服这种非理性的信念呢?可以经常进行自我表扬,学会制定现实可行的目标并为取得的部分成功表扬自己,如“至少部分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大部分学生很尊重我”。要提醒自己,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完美主义者往往会让自己陷入担忧和害怕之中,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犯错。接受不完美是理性的体现,每个人都是带着不完美在工作和生活。

第二个特征是过分概括化。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其表现是个体对自己或别人不合理的评价,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这节课上砸了,我真无能。”“这次职称英语考试没有通过,我真是毫无用处。”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会导致自责、自卑等心理,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如果将这种评价转向他人,就会一味责备别人,并产生愤怒、敌意的情绪。如何消除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呢?妥当的做法是以评价一个人的具体行为和表现来代替对整个人的评价。换句话说就是“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去评价一个人”。

第三个特征是糟糕至极。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如果我离婚了,我将是天底下最痛苦的人。”“怎么天底下最倒霉的事都让我摊上了。”这种想法之所以是不合理的,是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任何坏的事情,都有可能蕴含着积极的一面,而这两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正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此,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被定义为百分之百的糟糕透顶。当一个人认定自己遇到了糟糕透顶的情况时,就会陷入极端不良的负性情绪体验之中。正确的做法是,面对不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努力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状态,而在不能改变时去学会如何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下去。

3.与非理性信念的辩论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于人们的非理性信念所造成的。这一疗法的基本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摒弃非理性信念,而代之以理性信念,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理性信念给他们的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治疗过程可以用ABCDE模式来说明。ABC如前所述,A代表诱发性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D(disputingirrationalbeliefs)代表与非理性的信念辩论,E(Effect)代表治疗后所产生的良好感觉和行为效果。这里的关键是D,即与非理性信念的辩论,也就是通过治疗者积极主动的、不断的提问来向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进行挑战和质疑,促进来访者积极主动地思考,以动摇他们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理性的信念。

我们在情绪的自我调节中可以运用一下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辩论技术,可以通过自我质疑来发现自己信念中的不现实、不合逻辑之处。例如,下面这些问题都是质疑式提问:“我的想法是来自事实还是假设?有什么证据证明我的想法是真实的呢?”“那一件事情真的那么可怕吗?我真的不能忍受吗?”“是否别人都应该按照我想的那样去做?”“为什么那件事情必须如此呢?我一定要得到我想要的吗?”提问的同时,要在实际生活中找出证据,以驳斥非理性的想法。然后,学会用理性的自我陈述来代替非理性的自我陈述。

常用的理性陈述句式包括:“虽然……但是……”“即使……也……”例如,“虽然被领导批评是难堪的事,但是也能让自己进步”“虽然我碰到很多困难,但是还不至于走投无路”“虽然被同事冤枉让我生气,但我还有澄清和解释的机会”“即使是有再多问题的学生,也会有他的闪光之处”。

二、情绪宣泄法

情绪宣泄法是指人处在不良的情绪状态时,要有意识地采取合理的途径直接或间接地把情绪表达出来。宣泄是调节情绪的重要方法,对于痛苦、愤怒等不良情绪,我们不要压抑,不要“默默忍受”,而要采取合理的途径宣泄。所谓合理是指在宣泄时不要伤害自己,不要危害他人,也不要违背社会规范,不要因为自己的宣泄而使他人感到痛苦。宣泄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有哭、笑、说、写、动。

哭。很多人认为哭是软弱的表现,其实不然。当我们情绪不良时,我们的身体内会产生某些毒素,而眼泪能带走这些毒素;同时,哭是一种释放,能让我们的心情变得轻松,缓解悲痛、焦虑、恐惧、无助等种种情绪。

笑。和哭一样,笑也是一种释放,笑本身就是心情轻松的表现。因此,心情不好时,要尽量让自己笑起来,在笑声中,烦恼和痛苦灰飞烟灭,而我们会获得轻松。如何笑起来呢?可以看看喜剧、漫画、笑话,和幽默的朋友聊聊天,和家人一起翻看影集、回忆快乐的往事,和学生一起玩游戏等。

说。许多人有过这样的体验:情绪不好时,找一个朋友倒倒苦水,倾诉一番,心情会变得好起来,所谓“一吐为快”。确实是这样。那些朋友多的人,性格外向的人,往往能及时倾诉,因而也就能及时排遣烦恼。倾诉的对象可以是家人、朋友、同事,也可以是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士。

写。有些话不好对别人说,或者说了还不管用,那就写下来,写信,写日记,写纸条……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情绪都可以。写出的东西,可以给别人看,也可以只给自己看,或者根本不看就撕掉它。关键不在于写的结果,而在于写的过程。写也是一种释放的方式。

动。较为剧烈的体育运动或劳动,都能起到宣泄情绪的作用。跑步、踢球、健身、摔打东西,都是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果能在活动中大汗淋漓,则效果更好。“发汗”不仅有助于治疗身体的感冒,而且有助于治疗心理的“感冒”。

三、自我安慰法

人在失意的时候,容易情绪低落,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安慰自己。有两种安慰形式:“酸葡萄式”和“甜柠檬式”。“酸葡萄式”是指人们想要但又得不到的东西,就故意说它不好,甚至公开表明自己不想要它,即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甜柠檬式”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东西,心里并不喜欢,但表面上还说它是好的,自己很需要它。这看上去似乎是消极的做法,其实对情绪调节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想得到而又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不妨像《伊索寓言》中的狐狸一样,想象一下它是酸的然后放弃,如果始终跳来跳去,累死了不也得不到吗?而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多想一想它的好处。人有一个弱点,对于已有的东西总是容易忽视,不珍惜,而目总是盯着自己没有的东西,从而凭空生出很多烦恼。适当的自我安慰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你的同学做生意赚了很多钱,而你只是一个清贫的小学教师,心理不平衡,不妨想想“钱多也有钱多的烦恼和担忧”“虽然我没有那么多钱,但我的生活更稳定,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更多。”这样一想,情绪可能就没那么低落了。

四、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是指自己有意识地将某种观念不断强化来影响自我的情绪和行为。常用的自我暗示法包括利用语言的自我暗示、利用环境的自我暗示、利用动作的自我暗示、利用心理图像的自我暗示等。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积极的自我暗示不仅可以增强个体的自信心,提高个体的动机水平和活动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例如,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积极的语言来暗示自己,让自己的情绪发生转变。例如,情绪容易低落的人,经常对自己说“今天心情不错”“我今天感觉很好”;容易愤怒的人,可以暗示自己“我要冷静些,发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看到学生调皮捣蛋容易烦的人,可以暗示自己“小孩子好动是天性,自控能力差佷正常,没必要那么烦”。另外,也可以通过改变一些行为来暗示自己,以调节情绪。例如,改变面部表情,对自己和学生微笑;改变行走姿势,抬头挺胸,昂首阔步。

五、身心放松法

当情绪紧张、身心疲惫、焦虑不安时,可以采用放松技术进行自我调节。常用的自我放松技术有:

深呼吸放松法:在安静的环境中,自然站立,双肩自然下垂,两眼微闭,然后做缓慢的深呼吸,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一般持续几分钟即可达到放松的目的。

想象放松法:选择安静的环境,舒服地坐在沙发上,闭上眼睛,全身放松,想象一些美好的景象、幸福的经历,例如想象自己在大海边,仰卧在柔软的沙滩上,感受着温暖的阳光,听着海浪拍岸的声音。海风轻轻吹来,又悄然离去,感到身子好像悬浮在蔚蓝而宁静的大海上,全身感到温暖而沉重……试着感受这种安详和平静,想象你的身体和头脑正在恢复活力。5—10分钟后,慢慢睁开眼睛,伸展全身。

肌肉放松法:这是通过循序交替收缩和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细心体会个人肌肉的松紧程度,最终达到缓解个体紧张和焦虑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式。放松时,选择安静的环境,松开个人所有的紧身衣物,轻松地坐在一张单人沙发上,双臂和手平放于沙发扶手上,双腿自然前伸,头与上身轻轻后靠。整个放松训练按照由下而上的原则:脚趾肌肉放松—小腿肌肉放松—大腿肌肉放松—臀部肌肉放松—腹部肌肉放松—胸部肌肉放松—背部肌肉放松—肩部肌肉放松—臂部肌肉放松—颈部肌肉放松—头部肌肉放松。放松动作要领是,先使该部位肌肉紧张,保持紧张状态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并注意体验放松时的感觉,如发热、沉重等。放松时伴随想象,例如想象一股暖流从头顶慢慢流向全身。每次放松的时间20分钟左右,持之以恒,一般能有效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临睡前放松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增进放松效果。

六、活动转移法

这是指在情绪高度紧张或被负面情绪所困扰时,通过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并且较为轻松和有趣的活动,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件或事物中转移开来,从而缓解不良情绪。转移注意力的活动应是自己感兴趣的,从事该类活动,可以感受到愉悦。例如,失恋了心里难过,可以去旅游,去参加同学聚会,去看看电影,报名参加一次竞赛活动,下下棋、打打球,都可以缓解失恋后的痛苦。

但要注意,活动转移法有积极的转移,也有消极的转移。积极的转移是指把时间、精力从消极情绪体验中转向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上,如失恋了之后努力工作、积极学习等。消极的转移是指情绪不佳时,转而从事一些不利于个人或社会的活动,如失恋了之后酗酒、沉迷网络等,这些活动也许可以暂时麻痹自己,但会给自己的身心带来更大的伤害。教师要多进行积极的转移,而避免消极的转移。

当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环境的时候,要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心境。如果能利用上述方法主动调节,心境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1)

责任编辑王红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