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劳动力资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乡村旅游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提供了条件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拓宽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传统的农村经济方式更多的是依赖于传统农业,由于科技的进步,农村劳动力的富余程度进一步加大,而与之相配套的农村地区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则显得愈发不足,作为服务业的乡村旅游业因其自身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刚好能够弥补这一缺陷,从而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条件,扩大了空间。如:农家乐,田园观光度假景区,生态农庄等旅游形式均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依托,为成功转移塑造了典范。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总体并不高顺应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缺乏的这一特点,由于服务业的某些特性使得职业技能缺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经过一定的培训之后就能加入到乡村旅游发展的人力资源队伍中去,这就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障碍就地转移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条件。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从宏观层面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搭建了一个现实可操作的平台。由于区位和经济的原因,农村地区创业实体严重不足,如何寻找一个可行的路径来实现农村地区创业实体的不断增加就需要一个大的平台作为依托,乡村旅游作为这个依托的优势显而易见,乡村旅游由于其与农业及农村的极强关联性使得它能够轻松实现“农旅结合”的就地转移方式。依托农村一些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更加相对轻松的通过这个平台参与到旅游业的经营和发展中去,从而实现自身的创业梦想,增加农村的创业实体,提升农村地区经济。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入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和运营中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首先,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农村劳动力富足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人力资源的保障,从而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其次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动乡村旅游的繁荣,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旅游业中来说明乡村旅游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经济收益的提升,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农民更愿意参加到乡村旅游发展中去。最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又夯实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农业及其所带来的一切可为旅游所利用的要素,农村劳动力的富足使得农业的发展更加有人力资源的保障,人们更多的参与到农事农活当中,这无形中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创造了旅游资源和发展条件,从而形成一种农民发展农业,再利用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发展反哺农民、提升农民收入从而促使农民发展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断升高的这么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搭建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中的桥梁是极其重要的。以政府为主导,以专业的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为依托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进行宣传,同时出台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政策,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创业和就业指导来搭建农村劳动力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信息渠道和桥梁,帮助农民尽快建立起加入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的思想,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农村劳动力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能只拘泥于口号,要让农民能够切实的感受到乡村旅游能够给他们带来生活和收益的提高才能有效果,效果的体现要让农民深切的体会到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带来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提高,因此,要以乡村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为出发点,有创新的模仿乡村旅游发展好的典型构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模式,优化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的环节和方式,让农民更加放心大胆的参与到乡村旅游的运营中去。
篇2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以健全全民社保体系为重点,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为抓手,以强化农村人才供给为支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助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注入强大的人社动力。
(二)目标任务
到2021年底,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就业岗位、创业服务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万人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80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包括新生代农民)400人;大力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争取创业培训完成40人以上。组织创业专家团队下乡指导4次,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900人。全年累计举办招聘会8场,其中农村劳动力专场招聘会4场。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适时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基层人员待遇、职称倾斜政策,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引导人才向乡村流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重点工作
(一)实施就业创业富民计划
1.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收。(1)挖掘就业岗位。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所)作用,深入所辖园区、企业挖掘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岗位,及时推荐就业岗位。(2)持续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统筹用好公益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大力培育劳务经纪人,鼓励劳务经纪人带动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性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和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3)开展就业专项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送岗下乡”、“就业扶贫行动日”等就业招聘活动,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农村劳动力专场招聘会或送岗下乡活动,加大面对面对接,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4)打造“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在以半小时路程为半径的乡(镇)、行政村地域内,设立一个就业服务场所,为当地贫困劳动力及时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就业创业。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招聘求职服务,方便农村劳动力享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就业服务。(责任部门:就业服务局)。
2.支持农民自主创业。(1)推介创业项目。开展“就业创业服务乡村行”“创业培训进乡村”活动,广泛征集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免费提供给有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入乡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加强返乡创业专家团队指导功能,对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人员开展“一对一”的创业指导服务,帮助提升创业能力。(2)鼓励自主创业。对贫困劳动力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且有正常经营行为1年以上,并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一次性5000元初创企业补贴。对毕业三年内自主创业的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3)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计划拿出10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指标,用于帮扶乡村振兴项目,给予项目资金支持。积极扶持农村电商创业,对在电商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贫困劳动力,也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政策。(4)强化返乡入乡创业载体建设。探索打造适合乡村创业的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为入驻基地的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创业服务,同等享受扶持政策,落实房租物业费减免、水电暖费定额补贴等优惠政策,降低入驻企业和创业者经营成本。积极选树一批农民创业典型。(责任部门:就业服务局、小额担保贷款中心)
3.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进行乡(镇)、村专项培训活动,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向农技工转型培训、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就业技能培训或岗前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加大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提高培训和就业需求的匹配性和培训后就业率,提升城乡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责任部门: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就业服务局)。
(二)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计划
(1)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力量建设。在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招聘)中,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年龄、学历、专业等招聘条件,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岗位)面向本县市或者周边县市户籍人员(或者生源)、退役士兵招录(招聘),可灵活确定考试方式。根据《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带编入伍方案》,将入伍高校毕业生招聘向乡镇一线倾斜,加强乡镇一线工作力量。(责任部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
(2)培育乡村专业技术人才。结合县域实际,开展教育、卫生等部门自主招聘。进一步降低招聘门槛,配合教育部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协助卫生计生部门做好乡村医生“乡聘村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均衡基层教育、卫生人才资源配置。加强乡镇农经、农技、农水人才队伍建设。(责任部门: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
(3)引导人才乡村流动。推动实施人才政策2.0版落地,实施省内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科研项目的医疗卫生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保障其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权益。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责任部门: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行政审批办、人才中心、就业服务局)
(4)落实基层待遇、职称倾斜政策。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工作补贴、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高定工资政策。配合教育部门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政策。推进基层教育、卫生职称改革。加大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乡村教师、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专业等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政策倾斜力度,对表现优秀、业绩特别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符合条件的可破格晋升职称待遇。(责任部门: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行政审批办)
(5)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支持县技工学校(县职教中心)强化涉农专业建设,开设一批面向乡村的特色专业,针对性培养充实养老护理员、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等专业技能人才。加大技工教育宣传力度,动员鼓励适龄青少年入读技工院校。落实技工院校免除学杂费政策。开办专门班次,为本地企业培养输送所需技能人才。组织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技能竞赛等多种技能评价。(责任部门:局职业能力建设科)
(三)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提升计划
(1)全面落实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政策。依据《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经办规程的通知》文件要求,指导社保局严格按照制度要求经办制度衔接业务,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责任部门:局社会保险科)
(2)适时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认真执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积极主动指导社保经办部门持续实现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做好由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工作。(责任部门:局社会保险科)
(四)实施农民工劳动维权计划
(1)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主动公开劳动监察、劳动关系、调解仲裁机构地址及联系方式,全面受理农民工咨询举报投诉,及时做出回应。对具有争议调解不成欠薪案件,启动仲裁“绿色通道”,快速化解争议矛盾。
(2)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强化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检查,以政府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排查整顿,落实根治欠薪各项举措。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进行通报警示,将拖欠农民工工资纳入信用体系建设,对符合规定情形的违法企业及个人,依规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对严重欠薪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联合惩戒,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企业和个人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劳动报酬全部及时足额支付到位。
(3)加强企业劳动用工指导。指导督促用工企业与贫困劳动力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责任部门:劳动监察大队、调解仲裁管理科、劳动关系科)
(五)实施人社公共服务提优计划
(1)加强人社基层平台建设。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乡村延伸,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经办能力。
(2)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允许在城镇常住并处于无业状态的农村转移劳动者在城镇常住地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责任部门:就业服务局)
(六)加大部门年度乡村振兴绩效考核
紧紧围绕省、州、县的重大决策部署,并与州考县工作紧密衔接,将过去脱贫攻坚指标转换为乡村振兴列入绩效考核体系,并赋予不低于15%(30分)的权重。充分体现绩效考评的“指挥棒”作用,各部门重点职能工作指标体现乡村振兴工作,确保全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形成合力。(责任部门:局绩效考核科)
三、保障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统一思想,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共同意志、共同目标、共同行动,局党组定期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统筹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有关工作部署。乡村振工作情况纳入部门(科室)年度考核内容。局办公室每月实行月调度制度,每季度通报一次工作情况。
篇3
第一、乡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难度较高。我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全省经济欠发达县之一,全县乡村劳动力38万多人,培训工作面广量大。乡村劳动力居住分散,高度集中培训个人负担较重,参培积极性不高;加之参培人员对技能要求、参培时间选择多样,形成一定规模班次较难;文化水平、年龄等参差不齐,学、考核不容易。
第二、培训机构整体水平不高。现有31个职业培训机构,除一两个能开设3―5个工种专业,年培训能力达千人以上外,其余的均存在专业工种单一、规模较小等问题,加之多数培训机构建在县城,农民难以就近就地参加培训。
第三、培训经费存在很大缺口。按省、市要求对城乡新增劳动力和贫困劳动力培训给予补贴,据测算,我县年培训乡村劳动力约8000人,如每人补贴400元,共需资金320万元。即使省、市补贴资金到位后,所需地方配套50%左右,但由于县财政困难,能安排的只有几十万元,缺口很大。经费不足,又影响培训人数和培训效果,制约培训机构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年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0000人,培训合格率达92%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达85%以上。
三、工作措施
1、任务层层分解。将培训人数分解落实到各乡镇,根据参培人员申报专业(工种)和就近就地的原则,再分解落实到各职业培训机构。
2、实行两项补贴。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扶持政策,实施农民培训券制度,使所有参加培训人员都能享受一次减免费培训,提高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就业能力。
3、建立联动机制。动员和引导县城培训机构,与乡镇就业管理机构、培训机构加强协作配合,到乡镇、到村办班,就近就地培训。建立就业管理、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机构联动机制,提高培训后就业率,及时转化培训成果,实现培训促进就业目的。
4、完善培训机构认定制度。每年从现有的培训机构中,定期认定一批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专业设置合理,师资队伍较强,健全,培训输出业绩明显的培训定点机构,承担乡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
5、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镇镇通工程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延伸到培训机构、用人单位的统一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所和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队伍建设,完善定员、定岗、培训和考核制度,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队伍,以便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培训组织发动、就业信息采集、培训就业政策宣传等基础性工作。
6、筹措培训资金。在取得省市支持的同时,争取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解决乡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资金缺口。加强培训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和发挥最大效益。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实现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开展这项工作。加强与教育、农业、扶贫、科技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做好乡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
篇4
关键词: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现状;问题探讨
一、引言
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人口,它是劳动力人口数量和其平均质量的乘积。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的当今时代,对人力资源的定义一样强调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因此探讨一个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分析阻碍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因素,关键在于研究该地区的内外部环境与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因此本课题既要考虑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数量,也要考虑它的质量。以下主要从这两方面展开探讨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为重庆地区的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理论研究资料。
二、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的现状
(一)重庆农村人口数量大
根据重庆市2011年统计年鉴可以得到重庆市2009和2010年的常住人口分别为3275.61万人和3303.45万人,而其中农村口分别是2326.92万人和2196.45万人,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达到了71.04%、66.49%。重庆市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比重最大,就2010年的比例为66.49%,而仅次于重庆的天津直辖市,农村人口占其总人口数的比重仅仅是36.14%,北京和上海的这一比重最小仅在10%左右,而重庆农村人口比例比全国平均农村人口比例36.86%还高出将近3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重庆市的人口城镇化率在四大直辖市中是最低的,高于全国农村人口比例的平均水平,突出了重庆面临的农村人口基数大的现状。
(二)重庆农村人口转移就业数量大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农村人口走出农村向其他产业谋求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村人口中的青壮年和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以及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人普遍选择外出工作,由此造成的就是现存农村劳动力数量逐年减少,且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和技术水平较低。
三、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重庆农村高等专业教育水平偏低
在对2010年的重庆市各类高校学生总人数中接受农业专业教育学生数量的数据调查分析如下,其中,重庆市在校的高等院校学生总人数为565868人,而就读于农学的学生人数为9540人,所占的比例是1.69%;而2010年全国的高等院校在校生的总人数为1482680人,其中就读于农学专业的学生人数是43033人,所占的比例是2.90%。据此可知,重庆市接受农业高等专业教育人才的普及率还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这个缺陷在亟需农业专业人才的重庆地区显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这是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重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缺乏
重庆市作为一个典型的高海拔的多山多石的喀斯特地貌型山区,造成地理位置优势出现级差化,其中,平地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给教育事业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建设条件,而高山地区由于所处的不利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由此出现了地区经济发展一边倒,教育事业发展一旁倾的分布状况。根据2010年重庆各区县教育和文化机构数量分布状况如表1所示: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从1%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查证到一小时经济圈第一产业的就业率为44.0%,渝东北翼为56.8%,而渝东南翼的为70.0%。而从以上数据对比分析看出渝东南翼作为农业的主要发展地区所占的教育资源相对于其他的地区还是较低,存在着教育资源地区分配不均衡的明显事实。教育资源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基础,资源分布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的发展。作为教育水平亟需提高的农村人口分布地区受限于教育资源的缺乏则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从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成了农村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科学文化水平影响重庆农村人口就业转移
农村人口科学文化水平偏低已成普遍现状,而劳动力丰富的农村地区人口由于在农村发展的局限性只能选择转移就业,寻找在其他行业的发展机会。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造成外出就业的农村人口选择的就业面较窄,特别是在对科学文化水平要求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率较低。根据可查询数据知2009年重庆就业人口有1668.83万,其中,有950.95万农村人口,而就业于第一产业的有666.61万,第二产业有100.19万,第三产业有184.15万。但随着教育资金的逐年增加,重庆市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口受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也得到了改善,农村人口就业于对科学文化水平要求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则不断地上升。由此可知,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对选择转移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农村人口转移就业产业的人数对比,进一步看出科学文化水平对农村人口选择就业的影响。
四、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水平
1.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农村人口的受教育范围太窄这一弱点得到了缓解,农民的基础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当前农村的基础教育还具有一定的薄弱性,比如教育的知识水平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教育的基础设施落后,教师的知识水平有限等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教育发展存在滞后性,从而影响学生接受先进知识的进度。因此,促进农村教学水平提高,优化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已成必然,而这个过程需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实现目标。
投入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第一,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完善教学设施。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保持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而完善先进的教学设施又可以培养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学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强化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师资力量差距。
2.完善升学考试制度提高农村学生的升学率
根据2010年重庆市统计局的调查数据分析,重庆市劳动力中城乡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距。数据分析如图1所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重庆市城镇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集中在初中以上,而乡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大部分集中在初中及小学以下。从中可以了解到乡村劳动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甚至在高中这一文化阶段城镇是乡村的5倍。总体对比是,城镇劳动力文化水平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比例是33.3%,而乡村的这个比例仅仅只有4.1%,数据的比较凸显出乡村人口在文化水平上具有明显的弱点。
(二)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
1.统筹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实行城镇和乡村的就业统筹,维持地区较低的失业率,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执行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同时充分考虑就地转移的需要,对内转移就业要不断拓宽当地的转移空间。首先,在农村劳动力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将剩余劳动力往当地县城和各个乡镇工业园区转移。转移的方式可以是政府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于当地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以个体或者私营经济为主体,以强化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扶持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副业产业诞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当地的第二产业转移。其次,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服务,吸引在外地事业有成者回家创业。一方面,为当地劳动力市场提供更丰富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出劳动者对外地城市就业的冲击,同时,回流的优质人力资源又可以降低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溢规模。
2.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管理服务中心
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劳动力一直处于自由转移的模式,这种模式增加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难、合法权益保障难、收入低以及医疗保险落实难等弊端,缺乏一种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有效监管的管理服务机构,因此在农村设立劳动力转移管理服务中心将会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收集整理劳动力市场的劳务需求信息,并向外公布就业岗位的信息要求。其次,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指明就业于不同行业应进行的相应技术培训。再次,记录劳动力转移的相关信息,以规划和监测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再次,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劳务用工合法权益保障服务,如提醒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签订劳务用工合同,购买五险一金等规范性的必备保险金,提供劳务纠纷处理等权益保障服务。最后,为农民工提供综合服务,可以根据以往收集的个人就业信息帮助农民工分析个人适合从事的行业,以减少个人的就业盲目性。
五、结论
农村人力资源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在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道路上将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和采取的一系列支持措施则是推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人力资本;文化融入;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154-04
1.人力资本、文化融入度和转移偏好
人力资本存量的高低对就业机会的影响是致命的。尤其是在就业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在同等条件下获得就业机会具有决定性作用。人力资本通过产生准租,强大的信号机制[1],影响追求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家对人才的预期价值以及改变劳动者等待就业机会的行为方式[2]对就业机会获取产生较大的影响。就是说,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时,会通过特有能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扩大就业空间。
但是不同民族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文化环境,对转移行为产生不同影响①。而国内学者研究劳动力转移问题时,一般从中华民族的共性角度讨论问题,对个性所引起的特殊性没有太多关注。
居住在新疆、甘肃、宁夏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仅形成了独特民族文化,而且把民族文化同伊斯兰教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更为独特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所体现的不同价值观,对转移偏好选择和转移行为产生较大影响。首先,文化特征决定在转移之前对迁入地的特殊关注。其次,文化氛围的融入程度决定了向城市转移后城内区域分布。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通过一系列的严格假定,用弱偏好和强偏好显示来讨论消费者均衡中消费约束和收入预算线之间的内在关系。在这里,我们将把决定劳动者选择迁入地偏好的主观因素――价值观和文化融入度作为决定偏好的核心显示因素。
在法律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转移偏好是根据转移劳动者对当地社会文化融入度的判断显示出来。因此,不同民族乡村人口劳动力流动时,首先根据价值取向来判断偏好集,再根据价值观在社会文化层次的体现程度进一步显示其偏好区域。由于西北乡村人口的主体多数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群体,伊斯兰社会文化区域作为他们选择转移的主要区域方向。又由于不同民族群体对民族价值观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同,因此价值取向和社会文化融入度的次要目标为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区域。
2.文化融入度、劳动力转移动机和就业空间的内在关系
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前身是人口转移说,如最初的“推―拉”理论模式。针对性地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文献有 Lewis, Fei-Ranis,Harris,Todaro和Schultz等经济巨匠的文章。他们基本上都认为较好的工作条件和工资水平是转移的原因和动机,其中都有一个暗含的假设,即转移即可获得一定的就业机会。但其假定即这种工作机会获取是有条件的,而不仅仅是一个转移成本和城市吸引力大小的问题[3]。
舒尔茨提出的成本―收益之差法强调,如个人在原地不动实现的价值低于迁出彼地到此地就业所得或迁出收益减去迁出而发生的转移成本时,此人要决定迁出。其前提是在迁入地能够找到适当的就业机会,并且该机会所提供的收入保障应高于原地的保障。换句话说,舒尔茨说明的事实是:虽然就业机会是平等的,但其就业成功率以及获得高工资的决定性因素是依附于劳动者身上的人力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存量是随着人力资本投资量的增加而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的人力资本存量,如果不能通过所获收入的追加投资来增加,其就业信号弱,得不到社会承认,职业和岗位不固定、就业不稳定、收入得不到保证,将成为恶性循环的牺牲品。结果迁出和迁入行为频繁,转移成本增加,又因人力资本存量低、工资率低、以技术体现的生命价值低[4],最后导致一系列的社会犯罪现象,影响社会稳定和快速健康地发展[5]。
2.1 以收入水平为约束条件下的劳动力转移动机分析
关于劳动力转移动机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把预期收入作为出发点,进一步研究收入提高同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在此,我们把劳动力转移本身作为收入的函数,讨论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就业机会等的内在关系。
转移需要一定的投资,这一投资来自于转移劳动力的储蓄当中[6]。若不考虑利率因素的干扰,转移行为必须以一定的收入作为转移投资基础。因此,转移发生本身是收入的函数。
如dldhc=0,说明人力资本存量没有进一步的提升,导致收入水平也没有出现大增大落。即当dldhc=0时,hc=c,结果i=。这就说明劳动力的转移不会发生,原地不动。要是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必须考虑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即hc的提高导致i的增加,进一步导致lm发生、总量转移规模的扩大。
2.2增加文化融入度限制的就业机会和预期工资影响下的劳动力转移动机分析
但是就业机会和预期工资发生变化时,上述情况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因为根据前面的定性分析可以看出,乡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它所面对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收入约束问题,还要考虑乡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文化融入度、城市就业岗位形成的阻力、城市就业空间和城市就业岗位适应能力。这样上述转移函数应该为如下形式:
这再次说明,人力资本量,就业机会和收入以及文化融入度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文化融入度的克服,就业歧视的减少,就业空间的扩大将会强化劳动力转移,而劳动力转移的结果是收入水平提高,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会带来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收入进一步的上升。
3.新疆乡村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特征分析
2006年,新疆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2 146 898人,占总人口的60.4%,其中维吾尔族为9 235 040人,占总人口的45.9%,哈萨克族为1 413 931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0%,回族为893 455人,占总人口的4.4%。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将占5.3%。少数民族人口当中,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约占新疆总人口的59%。
3.1 新疆的乡村人口分布状况
新疆从地域分布上划分为南疆北疆地区和北疆,本文的南疆地区主要包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喀什、和田;北疆地区包括,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我们将通过新疆南北疆典型农业区域的人口分布来先说明新疆人口的乡村人口规模,进一步确定转移乡村人口的地域分布及其民族成分。
通过表1可以看出,代表北疆的两个大农业区域中的乡村人口比重在北疆总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南疆地区乡村人口在南疆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少。北疆典型区域总人口规模约为577万人,乡村人口约为221万人,而城镇人口约为355万人,乡村人口比重为38.3%,城镇人口比重为61.7%。南疆典型区域乡村人口约为422万人,城镇人口约为388万人,总人口规模约为810万,乡村人口比重为52.1%,城镇人口比重为47.9%。如果分地区考虑,城镇化率最高的为昌吉州,其次为巴州,而阿克苏地区仅次于巴州。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地区为和田地区,其城镇人口比重为27.1%,排在其前位的是喀什地区,比重为33.6%,而伊犁州的情况好于这两个南疆的区域,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4.8%。这就说明新疆乡村人口转移的重点和难点应该为喀什和和田。
表2说明,阿克苏、喀什和和田的少数民族构成中维吾尔族比重占绝对优势,北疆地区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人口占明显优势。上述区域还有柯尔克孜,回族、蒙古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也有相当的份额。但是总人口比重而言,北疆的汉族人口分布明显高于南疆,南疆民族结构较为单一,北疆民族结构较为复杂。
综合表1和表2的数据,我们得出如下结论。新疆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于南疆地区,且乡村人口比重较大,其中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是降低新疆城镇化水平的边际量。从新疆乡村人口的民族构成看,少数民族人口是新疆乡村人口的主力军,又是潜在的过剩劳动力根源。
3.2 新疆城市集中度和区域收入差距分析
从城市规模来看,整个南疆没有一个地级城市,北疆拥有新疆唯一的一个特大城市――乌鲁木齐市。南疆中等城市有三个,占全疆中等城市的37.5%;北疆拥有中等城市5个,占全疆中等城市数的62.5%。从城市总数来看,全疆大中小城市总共22个,南疆只有7个,占31.8%,北疆为15个,占68.2%。但是南疆人口为943万,约占新疆总人口的47%,城镇人口约为415万,约占新疆城镇人口的35.5%,乡村人口约为528万人,约占全疆乡村人口的66.7%。北疆地区的人口约为907万人,约占新疆总人口的46%④。从这一指标来看,南疆地区面临的城市化任务比北疆地区高;北疆城镇化程度相当高,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从收入差距来看,南北疆收入差距较大。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南疆典型区域的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8 871元,而农村人均收入为2 737元,绝对差距近3比1的水平。而北疆典型区域的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值为3 868元,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和昌吉等城市的平均人均收入已经超过20 000元人民币。因此北疆城市应当成为南疆乡村劳动力积极转移的城市中心区域。
3.3 新疆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局部调查分析结果
根据上面的事实,新疆少数民族劳动力,尤其是南疆劳动力的转移区域应当为收入比较高的北疆为主,但是我们考察结果同这一基本的原理有些不相符。结果进一步的说明在文化融入度作为转移偏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融入度将成为劳动力转移的核心影响因素。
①我们把新疆最大城市乌鲁木齐、中等城市克拉玛依以及库尔勒作为主要考察对象,民族价值取向和文化融入度对南北疆少数民族乡村人口的城市转移分布律、转移偏好显示程度以及转移行为产生如何影响进行横向比较调查。发现,对南疆人而言,对库尔勒市的认同感高于对北疆克拉玛依市的认同感,主要原因就是在文化融入程度上,对库尔勒的偏好高于克拉玛依。虽然克拉玛依市人均收入高于乌鲁木齐,但是由于克拉玛依城市整体价值取向同南疆少数民族所期望的价值取向不一,文化融入度阻力较大而被排在库尔勒之后。对北疆乡村劳动力而言,北疆城市的吸引力高于南疆,以民族集中度作为显示偏好的核心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我们又对少数民族在乌鲁木齐市内的居住地点选择做过仔细的考察。考察发现,民族文化和宗教色彩较浓的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一带对他们的吸引力很大。
②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的省际转移也具有很强的文化融入度特征,无论是广州三元里还是北京魏公村或者是天津南开区,都是回族人口居住程度较高的地区。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的这种流动除了用文化和价值观偏好来解释,别无很好的解释方法可用。
③我们对乌鲁木齐城市空间在十五年的扩张趋势中又发现,少数民族乡村人口的转移特征正好符合乡村劳动力转移首先以城市交界处为主的规律。从乌鲁木齐市黑夹山定居点到雅玛力克山定居点以及鸿雁池定居点无一是当时乌鲁木齐市的中心地点,而是当时的边缘区域⑤。
④如不考虑政治因素,纯粹从价值取向和社会文化融入度来考察新疆少数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流动区域的国际分布和国内分布,完全说明上述分析是合理的。从国际分布来看,维吾尔族在沙特阿拉伯的人口总量达到15万人,占国际分布的30%以上,中亚各国的分布占国际分布的40%左右,而土耳其的分布人口为4万多人口,占国际流动人口的20%左右。改革开放后国际流动的人口分布发生变化,主要以欧美国家,但是他们并不是原先的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形成,而是高素质劳动力对文化、价值取向进行科学调整的结果。
4.结论
对新疆而言,乡村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不仅来自于新疆乡村劳动力人力资本低下,因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造成的就业空间进一步缩小等客观原因外,还来自于文化融入度约束下的少数民族乡村劳动力转移偏好限制。因此,不改变南疆乡村人口的偏好强度,南疆乡村人口的转移不会有迅速提升的空间。由于新疆乡村劳动力对带有宗教文化融入度具有特别偏好,在进行转移决策时特别注重示范效应,十分注重转移决策中带头人的作用。因此,对于人力资本存量低下,严重倾向于以文化融入度作为转移主要依据的新疆乡村少数民族劳动力,尤其是南疆乡村维吾尔族劳动力而言,劳动力转移中的市场导向机制作用不大。因此以政府导向来形成转移动机,弥补转移投资不足,降低信息加工、转移发生等方面的成本,形成第一次推动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新疆乡村劳动力,尤其是乡村少数民族劳动力的转移偏好,人力资本投资以及转移偏好等众多问题融合在一个分析框架中,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本文结果显示,如不改变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偏好,将会产生很大的阻力,改变这种偏好规则涉及到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民族习俗和民族特征相对独立性等敏感问题。上述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系统地分析和研究。
注 释:
①其实,这一问题在莱温斯坦所研究的推拉模型中已经得到体现。
②新疆经济已连续18年的高增长,而且大部分年份为两位数字增长,平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③典型区域仅考虑统计年鉴上能够连续反映其数据的南北疆农业大区,不包括克州、吐鲁番、哈密等州和地区。
④在这里我们同样把属于新疆东疆区域的哈密和吐鲁番地区人口没有考虑在内,这不会影响我们的研究思路和结果。
⑤黑夹山、雅玛力克山、鸿雁池定居点是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主要定居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Harley Frazis Human capital, Signaling, And The pattern of Returns to Education [j]. Oxford Economic papers. Oxford Press volume 54 number 2 April 2002.
[2][3]苏来曼、泰来提.论人力资本、就业机会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4).
[4] Jason FShogren, Tommy Stemland,Skill and The value of lif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ol.110 ,April 2002.
[5] Bruce A. Weinbery And David B. Mustard,Crime Rates And local Labor Market opport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1979-1997[j].The Review of Economicsand Statistics, MIT Press,Vol.84, issued 1, January2002
[6] Becker, Grays,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j].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64.
[作者简介]苏来曼・斯拉木(1973-),男,新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
篇6
一、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乡村旅游适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是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实现了“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合,加快了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加快了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
2.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民生活富裕。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要素,一地乡村旅游的开发,可以带动多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集农业生产过程与旅游、餐饮和服务于一体,可以把农村的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潜在资源转化成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乡村旅游是城乡居民的互动,必然带来城乡居民在生活观念、生活习惯、价值取向、消费理念等意识形态领域的相互影响;必然会打破农村原有的封闭状态,使农村居民接受更多先进的科学、民主、文化知识,为实现农村移风易俗,抛弃陈规陋习、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风尚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会带来农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促进农村管理民主化。
4.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要有便利的道路交通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旅游目的地受市场影响和驱动,必须进行道路、环境、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
二、乡村旅游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贡献突出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发挥了旅游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突出作用。
1.乡村旅游具有很好的产业集群带动效应,关联带动性强。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个大问题,而乡村旅游是为游客提供综合性消费的服务行业,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可以让农民在当地就业,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重要渠道。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至7个间接就业机会。河北安新白洋淀,就通过发展旅游使该县2万渔民转向了旅游产业。
2.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就业门槛低、包容性强。能够有效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且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工作农民只需短期培训后即可胜任,对于弱势群体的就业有着很好的包容性,对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就业提供了有效途径,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3.乡村旅游就业方式灵活,劳动力需求季节性强。由于大多数地区旅游业都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其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有较强的季节性,旅游旺季时,农村劳动力可分出较大精力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平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样亦农亦旅、农旅结合,有利于农村就业,有利于农村收入的增加,也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扶持、管理有度,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
(1)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政府都应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立足本地实际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把乡村旅游作为政治任务或公益事业来发展,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采取各种措施,给予乡村旅游开发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在项目立项、环境综合评价、风景名胜区规划和保护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合力。
(2)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出台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利用各种专项支持政策,推动重点地区农村旅游项目的集中招商,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争取把支持农村发展的小额贷款按照有关规定用于农村旅游户,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用于乡村旅游发展。
(3)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乡村旅游质量。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特色文化开发、客房接待以及卫生标准等方面制定出台统一规范的要求,整合旅游资源,进行规范的管理,保障游客的权益和自然资源。
2.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素质、保护生态、适度开发、立足长远,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
(1)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人是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新农村的最重要的资源,是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大量低素质人口集中在农村,造成农村缺乏开展乡村旅游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直接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要千方百计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生存之本,一定要坚持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严格按照规划制定的功能分区开展生态旅游。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地质遗迹独特性,走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矛盾,合理确定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受四项指标限制,即:乡村经济环境承载力;社会心理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环境承载力;管理能力环境承载力。应当科学测算乡村旅游的承载力,适当控制游客数量,妥善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
3.大力改进农村职业教育,明确定位、健全体系、模式灵活、内容实用,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保障。
(1)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农村职业教育应加强农民的服务技能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餐饮、客房、导游服务等基本技术技能,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篇7
关键词 江西;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
作者简介 张海涛(1972-),女,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5)金彦平,男,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本文是2006年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江西省是一个农业人口大省,截至到2007年,江西省年末总人口为4368.41万人,乡村人口为2629.78万人,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0.1%;全省就业人员为2369.55万人,其中,乡村就业人员为1669.07万人,乡村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70.4%。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然是江西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分析
(一)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出现的新特点
1 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地区间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江西省乡村从业人数为1678.58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数仅为897.51万人,农业从业人数占乡村从业人数总数的53.4%,近一半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并且,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绝大多数为青壮年劳动力;江西省农村住户全年人均纯收入4097.82元,人均工资性纯收入1660.98元,比上年增长11.5%,占人均纯收入的40.5%。外出务工已成为江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2 农村劳动力继续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2007年,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626.9万人,比上年增加45.56万人,增长7.8%;全省乡村从业人数1678.58万人,比上年增加25.51万人,而其中,农业从业人数897.51万人,比上年减少40.24万人;工业从业人数272.21万人,比上年增加40万人;建筑业从业人数129.89万人,比上年增加19.62万人。农村劳动力继续加快向工业、建筑业等非农产业转移。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生积极变化,工业园区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江西省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省政府有关部门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促进工业园区发展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工业园区用工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江西省劳动保障厅还开发了专门的应用软件,全面推近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2007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626.9万人,其中省内转移就业146.3万人,增长26.1%,省外转移就业480.6万人,增长5.86%,实现了省内转移就业的增长率高于省外转移就业的增长率的战略转移。2007年,全省为91.5万名农村劳动力免费开展了转移就业培训,其中,向工业园区输送了农村富余劳动力23.47万人,工业园区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到2007年底,全省所有县乡全部启动了“签订两个合同、建立三个台账”的工作,其中94个工业园区的3738家企业与1232个乡镇农村富余劳动力签订就业招聘合同7465份,涉及25.7万人;94个工业园区的3272家企业与747家培训机构签订定向培训合同4470份,涉及21.6万人;1378个乡镇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台账,登记人数1394.5万人,有5490家企业建立了用工需求台账,登记学员54.9万人,建立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台账的有785家,登记学员39.6万人。
4 以培训促进就业的方式显见成效。2007年,江西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实施了“金蓝领工程”、“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工程,以培训促进就业。这些工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了其就业技能、拓宽了就业渠道,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例如,2007年,全省接受阳光转移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有25.2万人,转移就业人数为22.8万人,转移就业率高达90.6%。
(二)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1 就业方式仍较单一。目前,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这两种方式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江西农村劳动力就业也不外乎这两种方式,但在对2007年江西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中发现,江西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仍较单一,具体体现在:在家务农的农民,还大多以种植业为主,家庭收入约65%来源于种植业;外出务工的农民,绝大多数进入了制造业和建筑业,通过出让自身体力来获取报酬,承担的大多都是一些苦、脏、累、险的工作,体现为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就业。究其原因,主要与农民的就业观念和自身素质有关,以外出务工的农民为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农民的知识、文化及技能水平均低于城市居民,务工农民的素质与城市产业多样化和高级化的需要不相适应,城市里的新的产业和高层次的就业门路无法打通,因此他们进城务工只能局限于劳动强度大、就业面窄的简单劳动。
2 就业信息缺乏,就业信息来源渠道较少。现今影响农村劳动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就业信息来源渠道不畅通,江西农村劳动就业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由于文化素质低,市场观念淡薄,鉴别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差,容易产生盲动,而如果缺乏准确的就业信息引导,必然导致就业率低、就业挫折甚至就业失败的结果。目前,由于劳务输出服务网络不健全,与外界劳务市场联系较少,得不到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或获得信息也难以到乡、到村、到户、到人。目前,江西多数地方农民外出务工,缺乏有效的就业信息指导,许多农民都是靠亲戚、朋友、同学、老乡介绍这种渠道,还有一些农民是很盲目地先出去,到城里后再找,撞运气,就业概率很低。
3 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虽然规模较大、时间较长,但就业行为仍体现为个人行为,组织化程度低,权益得不到保障,一些企业违反《劳动法》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剥削农民工的剩余价值以及不按协议兑现工资,更有甚者,拖欠农民工工资,限制农民工的人身自由等。虽然目前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有大量五花八门的中介组织,但受利益驱动或跟踪服务不到位,对农民工的保护力弱或根本没有保护,甚至一些中介组织以谋利为目的,不惜采取欺诈的手段欺骗求职者,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当前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机遇
1 政府重视,政策扶持。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
重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把它当作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民生问题来对待,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农民和农民工的权益。江西省政府按照构建和谐江西的总体要求,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2007年8月,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江西省政府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合同、三项管理、四个对接、五项激励政策”的工作思路,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并按照上述工作要求,加快建立、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政策体系。
2 加大培训力度。随着政府对技能培训力度的加大和农民培训意愿的加强,农民的就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这有利于提高农民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和鉴别能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3 江西省正在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在农业和农村内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
(二)江西省农村就业面临的挑战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战场――城市和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正在下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概率正在减小,就业难度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已由粗放型扩张阶段向集约型发展阶段过渡,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增加,资本或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明显增强,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弹性系数明显下降,因为资本积累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必然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工业产出的增长必定高于劳动需求的增长,而城市新增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城市的失业问题正在加剧。由此,在供需矛盾的作用下,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在下降。
2 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将直接导致就业率的下降,从而进一步降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概率。当前,正在爆发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这给我国出口拉动型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冲击,大量出口型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经营发展陷入困境。有关分析报告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2008年10-11月,珠三角的需求务工人数减少了8.6万人,降薪、裁员已成为广东省诸多公司应对危机的手段。据报道,在东莞和温州等地,这些曾经容纳大量农民工、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和地区,已有不少企业纷纷减产或减薪以维持经营,甚至不少企业面临停产倒闭的危险,这种情形将催生大量农民工返乡,这些农民工将面临着重新失业。另据广州火车站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10月11日至27日,广州站发送旅客同比增加12.8万人,广东开始出现因企业倒闭而引发的农民工集体返乡潮。
3 近几年高速发展的国内房地产业目前也进入调整期,劳动用工需求大大减少。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国内房地产业包括建筑业以及与之关联的搬运、家装等行业也曾经是农民工工作的主战场,这些行业的发展衍生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吸纳农民工就业。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房地产业的发展进入调整期,建筑业的劳动用工需求大大减少,农民工的就业概率不断减少,就业难度不断加大。
江西省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城市和乡镇企业,并且绝大多数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2007年,江西省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占51.5%。当前的这种经济形势,将给江西省的农村就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三、促进江西省农村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促进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有效就业,提高就业概率,要继续坚持省政府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合同、三项管理、四个对接、五项激励政策”的工作思路,坚持统筹城乡就业,着力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尤其是向当地企业、工业园区和新型产业转移,加快建立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政策体系,积极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领域和空间。
1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的潜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农业内部就业。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是以增产为目标,而不是面向市场、不是依据资源禀赋的特点来发展农业,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逐渐显露出来,农产品质量低、成本高,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又缺乏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依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为农业内部就业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这就要求农业生产应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高档、专用性强的农产品,这种调整也必然要求更多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投入,因而会引致更多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按照我国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的资源禀赋特点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这就要求农业生产从耕地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而这种转变无疑会产生更大的劳动力需求。
江西省是一农业大省,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由此,可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可立足江西生态气候优势,发展茶、蚕、果、菜、药等高效经济作物;立足江西优良水资源优势,发展虾、蟹、鳗鱼、珍珠等特色水产品;立足江西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优势,发展珍稀产业、绿色产业;立足江西优美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城郊农业。大力发展粮油、生猪、水果、茶叶、水产五大主导特色产业,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布局,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的潜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农业内部就业。
2 继续大力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机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的综合改革和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劳动力的需求,从而衍生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积累,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据有关专家测算,仅水利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两项每年即可创造200万-300万个就业机会。
江西省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省份,应继续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加强交通能源、农田水利、广播电视、科技普及、文教卫生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机会。并且,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以满足发展现
代农业和优势特色农业的需求,鼓励返乡农民自主创业,提高其在农村和农业内部就业的概率。
3 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努力提高城镇工业企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和承载能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现象,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我国,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扩张城镇就业容量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也是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同样,江西省也可通过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来努力提高城镇工业企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和承载能力。
4 要积极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新渠道。最近,国家对两千多种出口产品实行限制政策,并在限制手段上,实现东、中、西部有所差别的政策,以引导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江西省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极为重要的战略性机遇。面对这一重要机遇,江西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力度,积极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加快江西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新渠道。
篇8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1450)
[摘要]通过对河南省五大不同地域的实证调查分析,基于政府、各种社会团体、职业学校、社会职业培训结构、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等河南农村劳动力培训相关方,构建了金融危机后河南劳动力培训的创新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创新培训的途径和内容。
[
关键词 ]金融危机;河南;农村劳动力;培训;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172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障碍性因素。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样化就业,是有效地解决“三农”的“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金融危机背景下,为切实有效地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培育农村劳动力的创业意识,构建新形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模式如下:切实发挥政府在劳动力培训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资金筹集辅助作用,发挥职业院校、用工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主体骨干作用,采取针对普通劳动力的直接培训、骨干劳动力培训带动以及鼓励自学和相互交流等方式,就农村劳动力专项致富知识技能以及创业意识观念和技能进行培训的全新培训模式。
1农村劳动力培训支撑机构
农村劳动力培训支撑机构包括政府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两大主体。政府组织主要发挥政府的政策指导,培训的规范与协调以及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主要是从个人、企业和团体为农村劳动力培训募集资金,作为政府农村劳动力的补充和辅助,另外,也对培训发挥一定程度的组织作用。
2农村劳动力培训实施机构
农村劳动力培训实施机构包括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等三大主体。农村劳动力培训实施机构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在政府和社会组织募集资金的支持下,按照政府或培训个体的要求,对农村劳动力提供专项知识技能和创业意识观念的培训。职业院校主要从事全日制职业院校学生的长期职业培训、政府或社会组织委托的农村劳动力中短期培训以及企业委托的各种岗前和在岗职业技能培训等;社会培训机构以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为主的短期技术培训为主,以面对社会需求的培训为主,以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委托培训为辅,具有适应性强和转变快的特点;除了委托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以外,企业有时也自己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两大方面。岗前培训是对即将从事企业工作的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而在岗培训主要是岗位技能熟练培训、职业岗位扩展或观念更新等方面。
3农村劳动力培训对象
农村劳动力培训对象就是农村具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从事某项职业的岗前培训如果按受教育程度或技能熟练程度划分可分为农村骨干劳动力和普通劳动力两大类,而从事某项职业的在岗培训如果按务工熟练程度可划分为熟练劳动力和普通劳动力两大类。
4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途径
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途径主要包括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培训实施机构直接对农村劳动力的直接培训以及通过培训骨干劳动力带动普通劳动力培训的间接培训;企业自己或委托各类培训实施机构进行的岗前和在岗培训;创造农村文化环境,促进村民自学的自我培训和学习交流等方式形成的培训等主要培训途径。
4?1培训实施机构针对普通农村劳动力的直接培训
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培训实施机构直接对农村劳动力的直接培训主要是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各培训实施机构直接深入农村对农村普通劳动力进行的培训。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针对普通劳动力的培训往往是多种知识技能的综合培训,着重提高普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而企业培训往往是根据企业的具体用工需求对农村普通劳动力进行某一项技能的短期岗前培训,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4?2培训实施机构通过骨干劳动力培训的带头作用对普通劳动力的间接培训
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培训实施机构对农村劳动力的间接培训主要是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各培训实施机构通过对农村骨干劳动力的强化培训,再通过农村骨干劳动力对普通劳动力培训的方式的培训。这主要是因为普通农村劳动力群体较大,通过直接培训的方式很难实现培训的完全覆盖,而通过培训农村骨干劳动力再带动培训农村普通劳动力的方法无疑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也存在由于骨干劳动力素质和接受培训的效率差异,而影响对普通劳动力培训的实际效果。
4?3企业自己或委托各类培训实施机构进行的岗前和在岗培训
企业通过自己或委托各类培训实施机构进行的岗前培训主要是针对务工劳动力的职业岗位技能和岗位职责等进行的培训,使务工劳动力明确岗位工作内容以及能进行基本的技术操作的基本性培训。在岗培训主要是为务工劳动力提升自身的岗位熟练技能、更新观念或岗位拓展进行的较为高级的培训。
4?4农村劳动力的自我培训和学习交流
自我学习、自我发展才能使农村劳动力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通过建设乡村图书馆,举办专项知识技能交流或竞赛活动,鼓励农村劳动力利用业余时间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技能自主学习和定期交流。通过培养乡村专项技能能手的方式,促进农村某些重点主导型行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储备,带动当地主导行业的发展。
5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内容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在传统的专项或综合知识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骨干劳动力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创业项目识别、创业技能等综合创业素质的培训。
5?1传统专项或综合知识技能培训
主要是针对规模较小的家庭作坊或从事某项传统技能的农村普通劳动力而进行的培训。主要是教会他们做什么、如何做以及怎么做好等。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农民。
5?2劳动力创业培训
主要是针对金融危机后回乡的农民工或乡村骨干劳动力从事专项创业而进行的培训。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创业机会识别、创业项目识别、创业技能等综合创业素质的培训。
5?2?1创业意识培训
创业意识是指创业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倾向,具体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息和创业世界观六个要素,每一个创业者必须培养和具备现代创业意识和品格。在现代信息社会背景下,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创业培训,创业者应该掌握以下现代创业意识,即创业主体意识、迎战风险意识、知识更新意识、资源整合意识、进行创业战略策划意识、开发信息资源意识、树立寻找和抓住创收点的意识和确立挑选优化环境意识。
5?2?2创业观念培训
创业成功是每一个创业者的心愿,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梦想成真。创业除了外部条件的配合外,创业者所持有的创业观念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创业者需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创业观念。因此,通过培训,培养创业者正确的创业观尤其重要。
正确的创业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从冲破家庭和社会阻力的逆境创业,到寻求后援支持的顺境创业;二是从好高骛远,到脚踏实地;三是从零资本的白手创天下,到适度资本创业;从创业前景过度乐观,到正视创业的重重困难;四是从充满激情、热血沸腾,回归平和心态;五是从全新的、革命性的创业领域,到局部创新;六是从哥们义气平等协商,到突出核心人物;七是从运用通用知识创业,到形成独特专业知识技能;八是创业者还应该系统掌握创业行业领域的实用技能,在专业技能上要精益求精。
5?2?3创业机会识别培训
面对具有相同期望值的创业机会,并非所有潜在创业者都能把握。成功的机会识别是创业愿望、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农村劳动力创业机会识别的培训会有助于农村劳动力把握创业机会,实现创业成功。通过培训提升创业者创业愿望、强化创业能力以及适应创业环境,提高创业者创业机会识别能力。
其中,创业的愿望是机会识别的前提,创业能力是机会识别的基础,创业环境的支持是机会识别的关键。
5?2?4?创业项目识别
面对信息时代铺天盖地的创业致富信息,要注意识别项目的真伪,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农村劳动力培训,培养创业者认真考察市场,谨慎寻找适合自己的项目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农民创业时,特别要注意经营的正当性、项目的可信性、投资的风险性和生意的扩张性。
5?2?5创业技能培训
创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把握机会,整合外部资源,显然这需要创业者有一定的技能。是否具有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否协调好可能出现的各种机制矛盾,能否准确地评价创业机会等,都是创业技能的体现。
作为一个创业者,一方面应该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法律、金融、财务、税收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是应该具备创业行业必备的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法律、金融、财务、税收等方面的知识是其创业成功的基础知识储备,而创业行业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则是其创业能否成功的真正所在。
6结论
农村劳动力培训包括政府、各种社会团体、职业学校、社会职业培训结构、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等构成的利益相关方。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模式如下:切实发挥政府在劳动力培训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资金筹集辅助作用,发挥职业院校、用工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主体骨干作用,采取针对普通劳动力的直接培训、骨干劳动力培训带动以及鼓励自学和相互交流等方式,就农村劳动力专项致富知识技能以及创业意识观念和技能进行培训的全新培训模式。
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途径主要包括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培训实施机构直接对农村劳动力的直接培训以及通过培训骨干劳动力带动普通劳动力培训的间接培训;企业自己或委托各类培训实施机构进行的岗前和在岗培训;创造农村文化环境,促进村民自学的自我培训和学习交流等方式形成的培训等主要培训途径。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在传统的专项或综合知识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骨干劳动力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创业项目识别、创业技能等综合创业素质的培训。
农村劳动力创业意识培训包括创业主体意识、迎战风险意识、知识更新意识、资源整合意识、进行创业战略策划意识、开发信息资源意识、树立寻找和抓住创收点的意识和确立挑选优化环境意识方面。
农村劳动力创业观念培训包括从冲破家庭和社会阻力的逆境创业,到寻求后援支持的顺境创业、从好高骛远,到脚踏实地、从零资本的白手创天下,到适度资本创业、从创业前景过度乐观,到正视创业的重重困难、从充满激情、热血沸腾,回归平和心态、从全新的、革命性的创业领域,到局部创新、从哥们义气平等协商,到突出核心人物以及从运用通用知识创业,到形成独特专业知识技能等。
成功的机会识别是创业愿望、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农村劳动力创业机会识别的培训会有助于农村劳动力把握创业机会,实现创业成功。
创业项目识别培训内容包括经营的正当性、项目的可信性、投资的风险性、生意的扩张性、创业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肖称萍?我国农民工转移培训的现状与实施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张亿钧?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7(4)?
[3]杨万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思考[J]?农业经济,2008(6)?
[4]刘忠明?农民工培训问题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
[5]王小和,张艳?农民工进城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探讨[J]?农村经济,2006(2)?
篇9
1乡村经济发展现状
乡村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切身利益,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6138.6万人,占总人口的50.3%。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依然占据半数比重。因此,乡村经济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同比增加766元,增长14.9%,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0.9%,增速同比提高2.4%。我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据悉,2010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增加370元,增长17.9%,增速同比提高6.7%,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全年增收的贡献率达48.3%。此外,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速大幅提高。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2833元,增加306元,增长12.1%,增速同比提高8.4%。家庭经营纯收入对农村居民全年增收的贡献率达40.0%,比上年提高16.8%。其中,收益粮食、蔬菜、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来源收入均衡较快增长,特别是工资性收入和农业纯收入的大幅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7.9%,增速比去年提高6.7%,对农民全年增收的贡献率达48.3%。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务工工资水平上涨较多、外出务工人数和时间有所增加。
2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经济的发展虽然迅速,但在这过程中却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2.1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4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21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4∶1,1984年缩小为1.7∶1,1985年以后反弹,到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差距为3.1∶1。而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2∶1,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二元结构分治是导致农村发展滞后与城乡发展差距扩大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1]。城乡二元结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给重工业提供资本原始积累而实行的城乡分治政策。城乡分治政策使得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资源不能实行自然流动,限制了生产力要素的自然分配,使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受到制约。城乡差距再度扩大的直接后果是使农村消费市场的萎缩[1]。城市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以及城市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导致城市对农村消费者的向心力不断增强,相比之下,农村消费市场所能提供的商品无论从种类还是从质量上来说都和城市消费市场有一定距离。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这种差距也逐渐增长,直接导致农村消费市场的萎缩。
2.2分散式经营限制产业化进程
受地理、人口等因素影响,农村经济的生产、经营模式相对分散,缺少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由于这种分散式经营的存在,农村经济的管理相对分散,难以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此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使用率却相对较低。这种分散式经营不仅限制着农村产业化的进程,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企业做大做强。从根本上影响着农村的就业与发展,也制约着农村工业化向更大的规模发展,向更大的深度和广度推进,进而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持续发展和农民利益的有效实现。
2.3现行制度局限性凸显
随着经济社会的经一步发展,的局限性正在日益凸显出来,其容纳、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空间也日益缩小[1]。农民对所承包的土地仅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能利用土地的潜在价值投资入股、抵押贷款,从而获得在市场中难以获得的发展资本。对传统的农业劳动者而言,只能依靠土地从事农业生产,而这种农业生产的获得相对较低,一旦失去土地,这些传统的农业劳动者也就失去了必要的生活保障。对进城务工的农民而言,土地已经成为他们转化为产业工人和市民的负担或保障。一方面,进城农民工不能自主处置土地,并将其收益作为其自主创业的原始积累,土地的潜在收益在不断流失。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放弃对土地的经营使用权,这样既不利于土地效益的最大发挥,也不利于农民工真正成为城市的一员。
2.4农民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
农民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首先,农民文化素质低,这主要是因为农民受教育年限和受教育水平低。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占6.8%,小学文化程度占32.7%,初中文化程度占1.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4.7亿人,占农民劳动力的89.0%。在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劳动力占到50%以上[2]。其次,农民的科技素质低。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低,导致其科技水平低下。许多农民还在依靠传统的种植经验来进行生产,并未把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的极大促进作用并未真正得到体现。由于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能力还比较差,严重影响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此外,农民接受的现代职业技能培训也相对较少,对于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也只能依靠自身传统经验来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发展意识不强,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够,市场观念淡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抱着“盲目跟风”心理。此外,农民普遍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业面临的挑战与风险认识不足,开放意识与应对开放的意识差。
2.5乡村经济发展模式不当
传统的产业结构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依然较大。产业集中度低,技术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产品种类不多,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大,环境成本较高,在这种产业结构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超出其生态承载范围时,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乡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资金及劳动力的投入,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粗放,很多地区经济的发展都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发展,在长期看来必将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6环境条件落后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受地形、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在农村很难集中统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其投入与利用不成正比。我国目前的农业机械水平也很低,交通能源、农田水利的发展并未跟上现代农业快速增长的步伐。乡村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也不配套,无法吸引外地资金、技术、专利、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p#分页标题#e#
3乡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3.1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
应加强农民的基础教育,消除文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农民都拥有一技之长,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农村新型实用人才。不断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培育农民的竞争合作精神,不断消除小农思想及封建残余思想,坚持以市场规律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掌握并利用市场规律。
3.2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首先,应大力倡导和宣传,以和谐发展的理念促进经济的发展。利用各种有效途径,不断加强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对这些观念的了解和认识度。通过各种方式,倡导农民进行绿色消费,并不断改变农民自身某些不良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应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转变企业粗放生产方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水平,实行科学管理,科学经营,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3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不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分治政策,加大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城乡之间劳动力与生产能量的自由流动。农民工对支援城市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应该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项法律政策,保证农民工的主体性与平等性,实现城乡之间的自由流通。大力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一方面,城市应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壮大农村各类市场的发展,支援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应不断学习城市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破除自身陈旧观念,并把它应用到自身经济发展当中,不断消除与城市之间的思想差距。
3.4大力推广和应用农业先进技术
首先不断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技术创新和创造。“科学发现和创新,可以形成新的产业群,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2]。其次,把先进技术应用到农业中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获得劳动力转移机会。再者,应把现代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应用到农业中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的浪费,实现效益最大化。
3.5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保障和基础,也是吸纳外部资金和人才的关键。因此,农村应注重自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各种硬件措施,为自身的发展不断增加筹码。此外,农村也应注重自身文化风俗建设,逐步去除自身恶风习俗,树立当代农村农民的新面貌。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转变传统封建观念,增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做新时代的新农民。
3.6改革户籍制度
改革了户籍制度,消除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界限,也就消除了实际上存在的农民、非农民制约。这就给农民摘掉了帽子,这就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问题准备了体制性的条件[3]。户籍制度的改革,不仅能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其为支援城市现代化建设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方式。
3.7明晰土地产权制度,建立科学的土地流转制度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同时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荆棘。科学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和明晰的产权制度不仅能帮助农村劳动力成功实现向城市转移,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土地的效益。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土地资源。
4乡村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
乡村经济的发展必将调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变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乡村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4.1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饱和以及人们追求回归自然的心理,乡村特有的风景和习俗成为吸引城市居民的一大亮点。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区为其活动场所,以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等为旅游资源的一种生态旅游形式。开发乡村旅游不仅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渠道,也能有效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这也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有效途径。
篇10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133-02
一、乌鲁木齐县概况
1.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状况。乌鲁木齐县统计年鉴,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94 535,其中乡村总人口为66 065,占总人口数的85.6%;农村劳动力资源数43 760人,占乡村总人口的66.2%,乡村劳动力为43 760人,乡村从业人员为40 937,男性从业人员为21 871人,女性为19 066人。
2.乌鲁木齐县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在表1中,新疆与乌鲁木齐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情况来看,乌鲁木齐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乌鲁木齐县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7 521元,而新疆农村居民纯收入为4 643元,乌鲁木齐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出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 878元。
3.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状况:将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不识字或少识字的劳动力即文盲占劳动力总人数的4.32%;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27.70%;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52.88%;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0.43%;大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4.67%。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牧区,文化素质和汉语水平低。农村劳动力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规模和层次。农村劳动力素质越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空间就越大,从事工作的层次就越高,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就越强,从而农村劳动者就更容易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就业。反之,则就业空间狭小,从事的工作是最简单的体力劳动,而且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障碍也会越多。
4.乌鲁木齐县农村土地拥有情况。2004年末乌鲁木齐县耕地面积19.82千公顷,农村人口为65 801;2010年末耕地面积增加到21.2千公顷,农村人口为66 065,2004—2007年农村人均年耕地面积是呈上升趋势的,在2007—2010年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趋于平缓,2011年末,乌鲁木齐县农村实施休耕的政策,农村有3.7万亩的土地要实施休耕,耕地总面积的减少,因此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二、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多,异地转移少。调研的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选择乡镇内就业的占外出劳动的65.91%,所站的比重最高,在乌鲁木齐市就业的占到22.73,选择在疆内就业占7.5%,异地就业的占3.79%。方家庄村经营的农家乐,就是就地转移的,该村是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形成的,政府的政策性引导,该村90%的人都是经营农家乐的,农家乐的收益是很好的,每月净收益在2万左右。
2.村级间劳动力转移规模差距大。通过调研的结果显示,水西沟镇方家庄子村的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90%,永丰乡永丰村和板房沟乡灯草沟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达44.44%和42.85%,水西沟镇庙尔沟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为38.46%。
3.农村劳动力转移呈非稳定状态。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方面主要依靠血缘、人缘、地缘“三缘”关系。自发性、盲目性流动较普遍,有组织、有规模输出的比例不高。二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从事工作的不稳定性,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就业的空间很小,障碍性因素增多。
4.自主创业技术、资金不足。在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有一些很好想法的农村劳动力想自己创业,比如:大规模的养殖、抗寒果树的栽培等。经营这些项目,不是说只要有劳动力就能解决的,农民的起步资金都是一个问题,何来谈该产业的发展。抗寒果树种植,是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指导的,但是该县缺乏这样的技术及技术上的指导。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1.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支持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二是加大旅游业的发展,乌鲁木齐县有这方面的地理优势,形成旅游—休闲度假—娱乐一条线的服务行业。服务业也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样可以吸收周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2.加强宣传工作。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成功案例的宣传,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走出农村;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围绕地区采矿产业、旅游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落实城镇各项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严格监控劳动合同签订和履约情况,及时处理各类涉及农民工的劳务纠纷,建立专项的农民工权益保障基金,专门救济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后无法补偿的事项,在地区范围内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顾虑,加快转移步伐,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
3.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政府应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有组织、有规模的劳动力的转移。自发性的转移具有很强的盲目性,而且也不没有任何的保障,政府有组织有规模的转移能够保障农民的劳动保障权益。
4.给予农民更多的贷款优惠政策,给予技术上的培训。开展针对性培训和实用性强的实践培训,大范围提高整体素质,把全面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劳动技能作为一项重大的基础工作来抓,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体系,安排落实项目经费,力争在农牧民培训工作上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曹新荣,对阿勒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6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