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世界各国达成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共识。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研究表明,国外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是“自下而上“推动的,即由于多数国民具有较高的环境素质,通过环境运动,建立形式多样的环保社团,开展声势浩大的环保活动,推动各级政府和企业决策者采取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立法等,并主动地实施,最终实现了环境状况的根本转变。与此相对的是“自上而下”的推动模式,这种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模式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人均受教育程度低,公众的自我意识和观念相对薄弱,所以需要政府去引导。我国的环境保护是典型的“自上而下”型的,这就要求“一定要把培养和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放在环境保护的首要地位”。
一、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环保意识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保护环境的决定性因素,环保教育具备全民性、终身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的特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和人类社会的未来,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未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应该站在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树立环保意识,做一名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卫士和对人类生存环境有强烈忧患意识的环境保护志愿者,他们今天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行为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生态意识的主流和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有“教育一代,影响几代”之效,只有通过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环境教育,才能达到尽快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研究表明,大学生虽有环境保护意识,但环境保护行为不理想,没有形成自觉地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放眼校园,一场活动结束后,场地满眼尽是各类垃圾,旅游地的生态破坏问题等等都与大学生环境保护行为欠佳有关,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就成为必然。
二、进行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途径
1、进行两课改革,将生态文明理论列入思想政治教育课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是对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在当代中国新的理论表现,彰显了时代特色的当代中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环境意识,是生态时代高校推进大众化的应有之维。高校应加强研究两课改革,将生态文明理论列入思想政治教育课,通过环保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把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到德育的高度;利用两课阵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使大学生在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
2、与专业课相结合,在专业教育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因为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到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中不同专业的学科内容虽有很大差异,但都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与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有着内在的联系,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如生态经济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等等。各专业的教学应紧紧跟上学科的发展,把专业最新的科学介绍给学生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将生态环境保护应用到本学科的教学和实践中,提升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3、开设选修课,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通过开设环境形势、生态修护等方面的选修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现状,学习到环境保护的技术,从而加强学生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环保行为的形成。
4、发挥学生环保社团的作用,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由于我国的环境保护是典型的“自上而下”型的,这就需要政府、媒体、宣传部门加大环保宣传的力度,现实来看,几乎关于环境污染、环境制度等方面的报道每天都可见诸报端,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环境保护宣传的社会氛围,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这种宣传对于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加深学生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环保社团的作用就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许多大学虽然设立了自己的环保组织,但是真正能发挥作用的不多,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对环保组织给予足够的重视,指派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加强对环保社团的指导,研究开展环保社团工作的方式方法,使环保社团作为环境保护教育的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在促使学生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高校应充分意识到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教学改革、宣传教育、社团活动等途径,使大学生在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通过对大学生的环境教育形成大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最终实现我国人们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提高。
[1]姚从容,陈魁.环境意识与第三部门[J].理论与现代化,2005(3):20-23.
[2]李天煜.大学生环保社团在培养大学生环境意识中的作用[J].高教论
坛,2008(1):147-150.
[3]陈 真. 大学生环保意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J].龙岩学院学报, 2007(4):114-117.
[4]谭丽荣,刘志刚.高等院校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1):199-204.
[5]朱爱辉,贾竟波.大学生生态意识调查研究—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学生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0,14,62.
[6] 阿拉坦其其格. 高校环保教育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0(9):49-51.
[7]张 勤,徐海红. 在推进大众化中培育大学生的环境意识[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09-112.
[8]格根塔娜,侯彦杰.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73-76.
[9]戴洪厚,毕慧敏,高玉红.大学环境教育选修课的现状调查分析及思考[J].成人教育,2010(2):89-90.
[10]王 媛,徐友浩,张宏伟等. 从大学生环境意识看大学环保公共课程的方向[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43-346.
[11]刘艳华. 论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9(1):69-71.
[12]张孟钦. 论当代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64-66.
篇2
一、和谐社会及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及内容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提倡和谐社会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因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也有了自身的特点和内涵: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四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则应紧紧围绕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中学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或个人施加影响,形成符合政党需要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围绕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及道德观进行教育,由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顺应时展需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生态观教育也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和重视生态观教育,是指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论的传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大学生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
二、和谐社会背景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倡生态教育的原因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教学内容的更新。我国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尽管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有较为系统的课程计划和丰富内容,对学生施加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是,伴随着工业革命以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实践,我国科技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也进一步的提高,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是破坏与被破坏的关系,从短期来看,对资源的过分掠夺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是纵观长远利益,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却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在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成为人类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改善人类的行为,才能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
2.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高校有效地进行生态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作为其有效的保障,教育环境作为教育构成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我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为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生态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大学生在学习的校园环境中能够很好地感受到和谐的校园文化,并能够时刻感受到学校对于生态及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构建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态环境的营造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一方面强化生态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从物质和精神层次感染和影响大学生,从而在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生态教育的必要性。
3.和谐社会背景下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建设祖国的中流砥柱,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深对生态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正确处理和提高大学生的行为素养和科学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能够更早地将生态和环境的保护落实到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中,并能够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想教育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促进作用
1.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够有效地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随着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不断扩大,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成为整个时展的需要。因此,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重新定位大自然同人类创造之间的关系。在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重新认识人与大自然相处的历史,从古代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到人类运用大自然进行生产和生活并创造价值的阶段,以及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考验等。在教育和案例分析中能够有效地分析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深刻认识这种错误的观念,并引导学生掌握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的相关做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当前以经济为中心和以人类为中心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短暂而错误的。对环境和生态的任意破坏既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影响着下一代人的生活,是自私的。在大学生中普及生态价值观念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生态就业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和先进思想的形成,从而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正确处理当代人同下代人之间的关系。
三、当代高校生态价值观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育内容缺乏,学生认识不足
尽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涉及生态价值观教育,学生能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但还不够全面和细致。例如,很多学生对“白色污染”和“工业三废”等基本问题有所掌握,但是却不太清楚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不同颜色的垃圾箱也不能很好地说明其标志的含义。因此,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而言存在滞后性和片面性。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其教育的内容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是,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渗透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应结合实际不断更新。尽管大学生在校园内外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的志愿活动,但是很多现象仅仅停留在口头和表面,对于环境保护的常识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不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生态价值观教育内容缺乏,而且很多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堂是否渗透生态价值观教育并不明确。有很多学生对学校的生态环境教育不满意。很多大学生甚至提出了高校应开设生态环境的相关课程,而他们从网络等媒体上获取的知识要远远多于思政课堂上的所学内容。同时,思想政治课上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并没有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例如:很多学生并不愿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很多学生仍然坚持使用塑料袋购物。
(二)教育方式单一,学生实践缺乏
与高校教育模式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长期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课堂上教师对着PPT念,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于案例的评析也以教师的观念为主,因此,课堂上毫无生机。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的生态教育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互动所以容易遗忘,而且不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导致生态道德意识薄弱。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生活习惯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
(三)教育环境贫乏,学生文化缺失
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校园文化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尽管提倡生态价值观教育,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生态价值观的体现并不明显,缺少相关的内容支撑,同时在相关的制度和法律制定中没有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培训讲座形式缺乏,所以不能够在学生价值观形成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因此,单靠课堂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不能从精神层次上得到学生的认可。
四、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的措施
(一)丰富生态价值观教育内容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生态观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进一步丰富。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更加细致的探索,要努力将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技术教育与生态观念的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生态观的政治教育,并且努力构建相关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生态基本知识的灌输,例如:生态学知识、生态法律法规(森福法和环境保护法)等内容,同时,要针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在内容方面创新,并学会借鉴国外先进的生态教育做法。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等先进科学的观念,注重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和教育,从而形成科学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广大的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相关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习有关生态及环境保护的理论知识,还要指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日常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中去。
2.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课堂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要敢于与时俱进提出最新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案例进行评估,鼓励学生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观念,借助网络等媒体资源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并在课堂中以分享交流的形式提高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通过提升学生的自学积极性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生态价值观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应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一点一滴渗入生态气息。在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应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有标语还应体现在日常行为中,通过一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校园文化节、文化周等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的优越性加上学生丰富的实践活动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五、结语
篇3
关键词: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观;生态观教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报告明确指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前提。
一、“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奠基
”美丽中国”代表着绿色的、生态的生活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重要生活保障。对于广大人民来说,”更优美的环境”如同丰衣足食、人身自由、知书达理、公平公道、安居乐业、和平和谐一样,不需要什么高深莫测的说教,当山川秀美、山清水秀离人们渐行渐远,甚至连呼吸安全都成为一种奢求的时候,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不难理解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不难理解无人能置身于美丽中国建设之外的道理。美丽中国建设是新时代的声音,在当今人与自然关系如此紧张的大背景之下,呼吁”建设美丽中国”是国家长治久安、国富民强的重中之重。转变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应首先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于民。
在伦理学领域,道德是改善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人际关系建立和改善的重要标杆。建设”美丽中国”将道德关系延伸至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认为当下的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相对立的后果,应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的道德关系,坚决反对以自然为手段的不合理开发和使用,改变不合理的唯利论观念,注重以促进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平等共赢、和谐共生的道德关系,在和谐关系中逐渐改善生态危机的现状。因此,应做到关怀自然,理解自然,明晰自然的收获就是人类的收获。建设”美丽中国”即建立美丽生态,更是为人们建立美丽人生的舞台。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观现状
每个中华儿女都有为建设美丽中国尽心尽力的责任,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是责无旁贷。大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积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其言行代表着国家发展的整体后备力量的文明程度,并且在现实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标榜作用。观念决定行动,在生态建设的进程中,不容忽视大学生的基本生态观念,掌握大学生对生态建设的基本看法,明晰大学生存在的不合理生态文明观念,从而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转变生态理念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修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取向所在。
(1)生态知识相对匮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的一部分,也认识到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明白了进行生态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但是缺乏相关的生态理论知识。生态理论主要指的是区别于专业生态学知识、更为普通非专业人群所接受的常识性生态学知识。尽管是常识性知识,很多大学生依然了解的不清楚,比如有关生态保护的节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卫生日”等的日期和节日要求均不详,以及关于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也不清楚,还有类似废电池、白色垃圾的处理及消化也不甚解等,诸多现象表明,大学生虽然属于高等教育的接收者,却对基本生态保护知识却是一知半解,对生态系统也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生态责任感薄弱。当代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言语上充分表明进行生态保护的决心,但同时,又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小瑕疵不会影响生态全局,无形之中造成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践踏草坪等现象,对他人违反环境保护的做法也无心去劝阻,或避免与他人不必要的矛盾选择无视和逃避。由此看出,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缺乏较强的责任感,以人为主的思想观念指导着其日常行为,面对环境污染,只想到自我所受伤害,忽略了自我作为环境问题的制造者,这就导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淡薄,进行日常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较弱,缺乏生态保护的自觉意识。
(3)知行转化能力较弱。绿色生态梦的实现需要人们脚踏实地去实践,将具有的生态保护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态实践行动,切实做好生态保护的各项工作。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无法很好的进行实践活动。为了省事,随手丢弃垃圾;看到校园内的废弃物,绕开代替了捡起;出于方便,大量使用一次性碗筷等。虽然只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但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在将理论付诸实践的环节是断裂的状态,没有很好的运用生态理论知识约束自我,没有真正的将所学只是转化为实践。这种仅仅停留在思想上的生态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应逐渐改善较弱的知行转化能力。
三、“美丽中国”建设下大学生生态观教育路径
美丽中国的创建离不开生态建设,生态建设则需要依靠生态文明教育。正如前文所述,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生态建设方面,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活动至关重要。因此,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修养,倡导大学生生态保护的自觉性,引导其积极投身于生态建设中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1)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课、基础课有机融合。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赋予高校德育的历史重任。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实现开设生态文明公共必修课,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也不可能短时间实现,但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加强其与专业课知识的联系,是较为可取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观教育,使学生了解在与自然环境的摩擦中的是非善恶,正确调整个人言行。
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考虑,进行大学生生态观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内容。第一,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学习。儒家”天人合一”思想、道家”回归自然”思想,都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典思想,提倡崇尚自然,反对恶意征服自然和破坏自然本性,应以一颗关怀的心对待自然环境,使自然生态永续发展。第二,大学生生态观教育应与当下生态现状紧密结合。教育不可脱离生活实际,否则就是凌驾与实践上的空洞理论。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生态问题,深入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劣现状,才能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中的严峻危机,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保护观念,也才能自觉地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主动关心生态问题,切实参与到生态建设中去。第三,加强大学生在法律层面的生态观知识。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发相关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旨在制止恶意破坏环境的违反分子。使大学生对生态方面的法律知识有所了解,有助于大学生自觉遵守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做合格公民。
篇4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生态文明中,环保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素质不但包含人体自身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还包含了心理、生理和社会文化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的层次。素质是由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构成,是在外在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结构[1]。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过去50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62-1972年的环境问题提出阶段,1972-1992年的可持续发展与三个支柱的阶段,1992-2012年的绿色经济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阶段。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天人调谐思想,即强调天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基本涵义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在刘惊铎的《生态体验论》中定义为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系统思考和建构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现代化理论等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
生态哲学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当代主客观一体化的生态哲学启始于思想。生态哲学理论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其主题是人与自然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生态伦理学是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生态伦理学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生态伦理学认为,当代人不能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生态经济学认为,相对于生态系统,经济规模发展得越大,施加给地球自然的压力越多。生态经济学提出,把处理污染物的费用包括在产品成本之中,经济政策的形成必须以生态原理建立的框架为基础。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研究利用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理论。建设生态现代化,必须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综合起来考虑,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由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部门协作。要加强环境保护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不断加大对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以及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理性借鉴国际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环境保护活动。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六是加强基层社会单元的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社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五、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公众环保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环境状况保护和保持的基础,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人才,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环保素质将直接影响我国环保事业的成效。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教育,传授环保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素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而且还能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真正意义,使学生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和认识。“德育的‘绿化’既是德育满足人的包括重视生活和环境质量在内等新愿望的需要,也是德育在新时期焕发新面貌的需要”。因此,环境教育可以拓宽高校德育内容[3]。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坚实基础。因此大学生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发展观,培养大学生的环保素质,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4]。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它要求大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只有让大学生学会了环保知识,掌握了环保技能,才能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种环境问题,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5]。
参考文献
【1】宋悦华.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调查[J]. 当代青年研究. 2007(02)
【2】解红晖.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研究综述[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6)
【3】于秀华.大学生的环保素质与成才[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篇5
关键词:环境意识 环境教育 大学生
1引言
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产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积极性,是人类意识进化的新表现形式,最终体现在保护环境的行为上。公众环境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社会道德水准和现代文明程度。
目前,针对海南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开展的环境意识调查较少。高校环境教育成效直接影响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其环境意识如何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海南生态省建设和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树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曾于2003年对海南省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过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意识水平为中等,主要停留在中绿层,环境教育的实效性较差。鉴于此,本文选择海南省普通高校海南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目前海南省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现状、变化及其特点,为进一步改善海南省高校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2研究方法
2.1调查时间与对象
此次调查集中在2015年3月2日至17日进行。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整体抽样法。海南大学是海南省唯一的211重点大学,学生数量多,专业门类齐全,因此调查对象选择海南大学在校本科大学生。对象尽量覆盖多个专业和不同年级,男女生比例基本接近1: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42份,回收率98.5%;其中有效问卷528份,有效率96.0%。
2.2调查方法
主要采取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辅以访问调查及座谈交流。调查问卷的设计包括内容设计和答题方式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根据环境教育的内容,主要从环保知识、环境保护态度和预期行为等方面编制了26个题目,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反射环境意识水平。调查问卷的答题方式包括单选和多选两种,采取5分制。
2.3数据处理与结果解释
应用国际通用SAS软件和微软EXCEL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解释以统计结果为依据,以访谈、与专家讨论等方式进行。
3结果与讨论
3.1环境认知状况
3.1.1整体状况分析
环境意识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受访人的环保知识水平。在问卷设计时,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包括环境保护基本概念与常识、环保组织与活动、环保法规制度以及海南生态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低碳省建设等内容,分值累计11分。统计分析表明,总体得分最大值为11分,最小值为3分,平均值为8.3,得分变化的标准差为2.19。
得分低(3-6)、中等(7-9)、和高(10-11)所占比例分别为9.5%、63.4%和27.1%,表明目前海南省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掌握仍显缺乏。
从答题正确率来看,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环境知识较为了解,而对生态环境问题及法律法规等了解较少。环境意识分为三个层次:浅绿层(关注环境卫生绿化等身边的具体事);中绿层(关注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恶化环境因素的解决);深绿层(侧重于水资源问题、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问题)。按此标准定位,海南省大学生环境问题认知水平处于中绿层。
笔者曾于2003年对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该校已于2007年与原海南大学合并)在校生环境意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人均得分仅为6.8,环境认知水平处于中绿层。此次调查的得分明显高于十二年前,表明环境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有所加强。
3.1.2环境意识水平的差异分析
为了解海南省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差异,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显著性分析,包括不同学科类型、不同学历层次或年级和不同性别等的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的环境知识水平差异不显著;高年级本科生的环境知识水平显著高于低年级本科生;文学和农学、理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这说明,在海南省高校开展的环境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认知水平有积极作用,但也反映出不同学科间存在着不均衡性。
3.2环境态度和预期行为
大学生的环境态度总体表现为积极、乐观、负责。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与2003年的调查相比,情况有所改善,但环境教育效果仍有待加强。例如,在谈及处理海南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时,赞成“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比例由3.6%下降为0.9%,这体现出大学生对环境资源价值与环境保护理念的认同。但从调查中也发现,大学生对实践环境保护行为方面的自律性较差,不利于环保的生活习惯仍普遍存在。如有81.2%的学生认为不应该使用一次性筷子,但98.4%的学生在调查前3个月内使用过。95.2%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在海滩上烧烤和乱扔垃圾,但高年级的大学生中93.9%的学生曾经1次以上在海滩上烧烤,主动清理垃圾的仅占75%。84.3%的学生曾经为了抄近路从校园草坪上走过,这个比例远高于2003年调查中63.3%的比例。以上说明,学生的环境价值观仍不稳定,易受外界因素条件影响,因此,如何培养并巩固学生的环境价值观,是海南省高校环境教育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另外,除自律性有待加强外,大学生在制止他人破坏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态度欠积极。如外出就餐食用保护动物时,80%的学生回答不会食用,比2003年的调查结果有所提高,但多数学生表示不会干涉他人食用。
从统计分析来看,法学、农学学生的环境态度及预期行为表现较好,与其他学科大学生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女生的环境态度及预期行为表现明显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得分优于低年级学生,表明环境教育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3对环境的观察、对环境教育和活动的参与态度
笔者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多数受访者已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也自知环境保护知识的欠缺。电视、广播和学校教育等仍是大学生的主要环保信息来源。与2003年调查相比,网络是当前大学生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在环境教育上推进“互联网+”行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另外,多数大学生愿意参与“地球日”“环境日”等宣传活动,但是实际参与率仅51%,低于2003年的调查水平。这一方面表明,社团组织及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反映出学生的参与意识不足。
4环境教育路径选择
4.1分层次开展大学生环境教育
通过定期开展环境意识调查与访谈,深入了解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在校学生(含本科生、研究生)的环境意识水平及其需求。应分层次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如不同专业学生应结合专业特点,将环境类知识从不同学科进行渗透。环境保护在农、工、理、法、文和管理等各学科均有交叉。在不同年级应由浅入深地将环境保护理念逐渐引导至专业教学中。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很难有一整套通用的手段或模式。只有将对象合理的分类,然后分阶段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2多渠道开展大学生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应更多的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提高。笔者多年的实践表明,环境教育很难通过传统课堂理论讲授取得好的效果。在进行海岸带退化、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体富营养化等专题教育时,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环境实践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会极大激发大学生的环境保护热情,并使相关环境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对于很难亲临现场或大尺度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先思考再讨论。如在讨论资源、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主题时,可结合《可可西里》等影片开展等系列讨论;在讨论全球气候变化主题时,可结合《后天》等影片开展讨论。
另外,可将非环境类专业环境类课程设置成专题讲座,改变传统的章节式教学模式。这样可将一门理论课程由多名教师共同承担。环境保护知识由于涉及面广,专业教师亦各有所长。由每个老师讲授一个专题,可以保证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4.3有特色开展大学生环境教育
在“互联网+”背景下,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海南省的高校应充分利用区域气候和环境特点,在冬季邀请国内外环境领域的知名专家来校授课,让学生享受更多的优秀教育资源,分享更多的环境保护理念与研究成果。另外,还可将环境教育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在形势政策、法律基础、创业创新教育等课程中开展相应的专题,这样环境教育普及率将大大提高。笔者在多年的环保协会指导过程中发现,环境保护类社团组织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营造积极的环境保护宣传和活动氛围,开展各类环境论坛或环境主题活动(如绿色营等),亦能取得较好的环境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丁淑杰,徐平,刘京中.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694(18):166-167.
[2]陶文娣,王会,王瑾芳,周萌,徐福留. 北京市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130-134.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态德育;生态意识;生态伦理
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生态意识水平。而高职生群体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技术性与应用性特征决定了他们所担负的责任将是成为服务于社会各领域生产一线的劳动者,他们生态意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建设生态国家、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期,学校为了配合当地政府节水型城市和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了解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组织了一次大学生文明创建的知识问答活动。活动呈现的结果让人非常尴尬。
一、高职院校生生态意识淡薄的原因
1.学生基本知识欠缺
在问及诸如“世界环境日是哪天”“世界水日是哪天”这些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时,仍然有近一半的学生不知道正确答案。还有45%的学生竟然不知道有雷切尔・卡逊的大作《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在“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多少升水”的问题中,只有30%的大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在“谁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系统地提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人”的问题中,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交了白卷。总体来说,职校学生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是很欠缺的!学校和社会对绿色知识的宣传和关心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开展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学校生态教育欠缺
在“你的生态环境知识主要来源于哪儿”问题上,70%的学生选择了“广播、电视、电影、网络”,而选择“学校教育”的只占了不足30%。在“你认为学校开展环保教育是否有必要”问题中,选择回答“有必要”的占了90%。很多大学生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却苦于自己缺乏相关知识而学校又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学校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缺失和大学生对生态环保教育的强烈渴望形成了突出的矛盾。
3.学生生态道德欠缺
活动的问卷显示,一些学生对属于自己的资源爱护有加,而对公共资源的保护则持冷漠态度;大多数学生对生态道德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层,如节约水电、捡捡垃圾、保护小动物等等,可是当问及“在主动关上别人未关的水龙头”时有25%的学生回答是从未做过;部分学生缺乏合理消费的意识,物欲膨胀、浪费严重,有的人甚至认为“我浪费用自己的钱买来的东西别人无权干涉”!总之,目前职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同时也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分裂!
人类改造自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却随之加剧,成为当代人必须直面的伦理挑战。要破解人与自然所面临的困难局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样,同样需要伦理道德来调节。如今,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已经成为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我国在21世纪的发展目标是要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肩负着教书育人使命的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先行的作用,建立起生态德育的新理念,牢固确立生态德育观。反观高职院校,由于生源总体质量水平的局限,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的知识比较缺乏,加之学校生态教育现状的制约,虽然大学生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仍然无法形成健全的生态意识。因此,把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中,通过学校生态德育来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认知水平,使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是新世纪高校德育面临的新任务、新问题。
二、面对高职院校生态德育工作的现状,应该采取的对策
1.在对学生进行生态危机教育的同时,要结合准确的生态科学知识教育
生态意识来源于人们对现实生态危机的觉醒。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危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要迈出的第一步。人类短短几百年的工业文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滚滚浪潮,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人类处在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之中。毫无疑问,认清形势,对大学生的生态行为价值取向至关重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当今生态危机全球化的重灾区!诸如大气污染、水源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森林锐减、土壤沙化、能源和资源短缺、臭氧层空洞、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无不接踵而至。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体是大学生获得生态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它们在这方面的内容却十分有限。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对生态危机严重性认识的教育,教育学生认清环境问题恶化的严重后果是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人类文明已经处在了衰落和存亡的关口!以此来唤醒学生的生态意识。
另一方面,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危机教育时,必须是科学的、真实的、准确的。危机教育的同时必须结合准确的生态科学知识教育,这一点很重要!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生态科学知识是生态意识的基础。生态危机教育和生态科学知识的普及必须如影随形!只有在掌握生态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人类目前的生态危机是如何产生的,才能知道如何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如何降低以至避免破坏生态的事件发生。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生态危机做出正确的伦理反思,诸如“片面发展观不可取、人类主宰论很狭隘、科技不是万能的”等等,从而形成他们正确的生态道德认识。
2.从中华文明中寻求生态道德教育的文化根基,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代圣贤先哲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的阐述孕育出了我国本土文化中传统而质朴的生态伦理与教育理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肯定自然万物对于人类生存的内在价值,所以《中庸》中明确“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认为要顺应自然法则而不是违背自然法则,强调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这被道家视为最高法则,最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合一”的境界。孟子就曾说过:“数罟不入闯兀斧斤以时入山林”,《淮南子》中有“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史记》中有“网开一面”,这些观点都深深地隐含着保持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伦理观念是我们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价值观教育坚实的哲学思想基础和文化根基。
3.在生态伦理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情怀
生态伦理是生态道德价值观念的核心。生态伦理是关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理解、接受并遵守生态伦理原则和相关的行为规范,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生态伦理教育作为生态德育的核心,道德的对象和关系虽然建立在人类和自然之间,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伦理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所以人与人的关系是生态伦理教育不可回避的内容。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的同时如果能联系爱国主义内容,以环境正义和忧患意识等思想观念来提高学生对生态道德的认识水平,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就会更好地促使学生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同时升华学生的信仰,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达到生态平衡。例如,当代人和后代人共享地球上的有限资源,如果当代人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透支”了后代人的资源,就会给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带来大的灾难。再如,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我们坚持共同义务原则的同时一定要兼顾国家环境原则,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4.尝试多种教育方式,强化生态德育实践
学校生态德育要想收到预期的效果,使学生能把道德认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并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就必须结合德育的主体性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态道德是自身主体的发展要求,提高学生道德教育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实施生态德育过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接触和亲身探究。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理解深刻,从而对正确的事物很好地把握;重视接触自然可以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的情感、形成更好的感性认识;探究性学习符合大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探究的过程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态道德的认识。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自我规范的过程中加深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篇7
搞好农村环境,提高环境质量,除了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还要以科学的态度帮助广大农村群众了解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因此,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已成为必要。其目的是帮助农村群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培养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
开展农村环境教育,一是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二是要建立生态环境教育的网络体系,三是要有比较丰富的有效的教育资源。目前,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不断深入,环境教育的网络体系也日趋完善,各类教育资源也不断丰富。但是各地教育资源的拥有和配置也不均衡,资源的挖掘还不够充分,如何对环境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采用什么方式来整合,以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得到合理的使用,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当前开展农村环境教育中值得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围绕如何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整合方式的平台这一课题作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整合平台的构建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开展农村环境生态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平台,在平台上对已有的教育资源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整合,能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
近年来,通过探索和研究,我们认识到通过构建社区教育平台来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研究的理论意义
1.生态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环境教育的特点包含:教育对象的整体性、教育的终身性、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及全体人员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特点。
环境教育,从时间上看,是终身教育,具有终身性的特点。环境教育的终身性决定它应该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应该渗透到人生的各个阶段:婴幼儿、青少年、壮年、老年。环境教育,从内容上看,具有多样性特点,它是由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特点决定的。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环境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全体人员树立环保理念,积极主动参加到生态环境保护中,让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2.社区教育即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也具有教育对象的整体性、教育的终身性、教育内容的多样性特点。
3.比照生态环境教育和社区教育,一是两者都有教育对象的整体性和终身性教育特点,二是生态环境教育可以作为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也包括生态素质的提高。
因此,构建社区教育平台,借助于社区教育平台来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研究的探索和实践
目前,就我县而言,已经建立了以高淳县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以八个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支撑,以村社区学习点为阵地的覆盖全县农村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平台,借助于这个平台,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农村生态教育资源整合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师资资源
以社区培训学院为平台,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师资库。我们把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满足生态环境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作为开展生态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和最紧迫任务来抓。一是重视学院教师的培养。支持教师参加进修,鼓励深造,达到更新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的目的;二是在社区培训学院指导下,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和当地中小学加强沟通和联系,按要求筛选和聘请当地中小学2-3名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作为生态环境教育师资进入师资库。三、发挥社区培训学院和县环保局、农林局、科技局等职能部门的合作关系,聘请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四是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后,把他们纳入培训师资志愿者队伍,作为师资队伍的补充。2010年4月,高淳县社区培训学院和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环保局联合对全县大学生村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后,经过考核筛选后,聘请了95名村官担任环保教育师资,这一批村官,分布在全县各村。师资资源的整合,可以满足全县开展各类生态环境教育对教师的需求,各村镇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时,能有针对性地在师资库中选用老师,同时,师资库中的老师相对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也方便了教育活动的开展,特别是来自农村学校的老师和大学生村官做生态环境教育老师,他们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和农民近距离接触,可以随时用开放的形式对农民进行环境教育,帮助农民解决在环境保护中遇到的问题。
2.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资源
我县生态环境教育活动主要是依托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来开展。如前所述,我县建立了县社区培训学院、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村社区教学点三级体系,依托这个体系,在社区培训学院、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村社区学习点三个层面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整合各类教育活动资源。具体来讲,我们的做法是:社区培训学院一是横向和县有关职能部门紧密合作,开展面向全县的系列教育活动,如结合县委宣传部、教育局开展的“百姓学堂・魅力高淳”活动,在培训学院开展生态家园讲座;结合推进县生态县建设,和县环保局在培训学院共同举办农村环保监督员培训班;结合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理论教育的时间,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启动生态环境教育大学生师资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有关部门开展“让环保走进生活,让生活更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等,各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环保教育活动资源得到了很好的整合。二是培训学院还积极发挥对乡镇、村社区教育机构的辐射功能,指导配合乡镇、村开展环保教育。如教育活动计划的制定,教育内容的审定;开展活动时由镇、村组织人员,提供场地,培训学院提供师资及比设施设备共同举办活动,优势互补,也使资源得到一定程度整合。
各镇、村社区机构在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资源的做法是: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主动和镇有关部门、村委会互动,把镇、村的人力、物力、可使用的政策优势和社区教育机构师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开展活动。同时,各地社区教育机构充分发挥与当地学校的内在关系,注重把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环境专题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以点带面,吸引家长邻里关注环保。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文明素养和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是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生参与环保教育活动也是宣传者,教育者,还是将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的中坚力量。这样社区教育机构依托学校阵地整合教育活动资源,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会,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的深入发展。
3.对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进行整合
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过程中,注意整合教育内容和方式,改变过去教育内容单一,脱离实际,形式呆板的一贯做法,使教育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从内容整合来看,以社区培训学院牵头,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和镇有关部门、村委共同研讨确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使教育内容比较全面、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突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题。整合后的内容包括:一是适应新的形势,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作为教育工作重点。让农民了解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帮助农民减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帮助农村农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农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大力提倡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着重宣传有关节水、节电、节肥、节药的生态农业实用的环保科普知识,围绕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向农民宣传绿色食品知识,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努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形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三是努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法制意识。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四是结合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污染事件,加强对农民的警示教育,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摄制、制作一些以破坏环境为题材的警示教育片到农村巡回放映,将查处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公之于众,以案说法,教育农村广大群众,唤起农民环境忧患意识,使农民群众进一步加深对遵守环境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提高农民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加珍惜环境、珍爱家园。
从形式上来看,改变过去单一的讲座报告会形式,坚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幻灯、网络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活动日”,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环境宣传活动。由政府或村委会组织开展环境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农民参与“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爱鸟周”、“中国植树节”、“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保护母亲湖行动”等系列科普、纪念与实践活动,让农民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在农闲时期组织农民对照参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既借鉴先进的生态模式,又吸取惨痛的经验教训,让农民有切身的体会,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地保护环境,自觉形成环保意识,从而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营造一个人人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4.整合生态环境教育阵地
篇8
【关键词】高职学生 环境意识 调查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高职院校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培养具有大学知识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高职生成了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环境意识的高低将对我国环境、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而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的思想基础,环境保护是环境意识的体现。
为了对当前边疆民族地区高职学生真实环境意识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教育,笔者结合环境相关知识及在校园所见到的一些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的现象自编问卷开展了本次调查。
一、调查内容、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问卷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四部分: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环境知识掌握情况、环境认识水平、环境保护行为(以下简称环保行为)。为了保证调查的普遍性、可靠性,本次调查以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农业、行政管理、护理、旅游管理5个专业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为对象随机选择。各专业人数及所占比例分别如下:学前教育(91人)25.07%、农业(85人)23.42%、行政管理(63人)17.36%、护理(75人)20.66%、旅游管理(49人)13.49%;调查者中,学生生源地是城市的(72人)占19.83%、农村的(291人)占80.17%;调查对象中,不同性别人数和比例为男生(138人)38.02%、女生(225人)61.98%。调查问卷随机发放,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并提交。共发放问卷370份,收回问卷363份,有效问卷收回率98.11%。详见表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问卷经过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1.环境知识
简单的环境知识调查反映出高职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模糊与欠缺。调查结果显示,知道“世界环境日”“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学生仅仅约占总人数的15%,少得让人吃惊;对于“环境问题”有23%的学生表示“知道一点”,竟然有62%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环境问题”;对“环境保护”这个问题,有56%的学生选择“知道一点”, 28%的学生选择“不知道”; 关于“水体富营养化”,有28%的学生选择“知道”,72%的学生选择“不知道”;“你了解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吗?”这一问题,可悲的是没有一个学生回答“了解”,58%的学生选择“不了解”,42%的学生选择“了解一点”;关于“获取环保知识的途径”,校园宣传占有率为零、新闻媒体为75%、书本教材为25%(绝大部分是农业专业的学生,约占23%)。调查者中农村学生所占比例约为80%,城市学生约为20%,可是在统计调查数据时发现:选择“知道”“世界环境日”“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水体富营养化”的学生中,城市学生分别占调查者的13%、14%、11%、11%,也就是说选择“知道”的学生中绝大部分是城市学生;回答“你了解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吗?”这一问题时,回答“不了解”的全部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城市学生都选择 “了解一点”。
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环境知识薄弱,获取环保知识的途径也非常单一,学院对学生环境教育宣传所起作用甚微;农村学生环境知识比城市学生要贫乏得多。
2.环境认识水平
在考查学生的环境认识水平时发现,有30.3%的学生对“我国政府在环保方面推行政策的成效性”持否定态度,51.2%的同学“不知道”有没有成效,说明有一半的学生不关心此事;31.7%的高职生认为“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会考虑环保问题”,52%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漠不关心的态度;对以上两项调查中漠不关心的这些学生恰恰都是来自于农村的学生;90%的学生评价自己的“环保意识”一般,仅有10%的人认为自己的环保意识很高,结合前面调查的环境知识,从客观角度看,高职生对自己的评价还是比较准确的;问到“购买电器时会不会选择价格更高更节能的电器时”,有72.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这些学生全部来自于农村,而城市学生都选择“会”;“有没有必要实行垃圾分类”的问题,大家意见出奇的一致,都认为“有必要”,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学生在某些环境问题上还是有共识的; “如果选择环保的生活方式会降低你的生活质量你愿意吗?” 有56.8%的人选择“不愿意”,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是农村学生。
调查表明,学生的环境认识水平总体偏低;城市学生的环境认识水平高于农村学生。
3.环保行为
在日常环保行为调查中,高职学生的环保行为与其环境知识、环境认识水平产生了较大的差距。调查结果如下,问到“一日三餐中使用最多的就餐工具”时,有73%的人“使用一次性碗筷”,其中,有85%的城市学生,80%的男生;有68%的学生表示“不会节约用纸”,包括了65%的男生和85%的城市学生;对于“你平时使用环保购物袋吗?”71%的学生选择不使用,在这些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男生和城市学生,29%的学生选择“经常使用”,其中,绝大部分是女生;对“宿舍、教学楼的长流水,教室的长明灯、不停转动的电风扇”,30%的学生选择会关掉,70%的学生表示不会关掉,这组数据包括了约88%的男生和85%的城市学生。
从上可知,与学生环境知识、环境认识水平相比,学生的总体环保行为滞后,这与姚红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农村学生的环保行为相比于他们的环境知识、环境认识水平明显超前,相反,城市学生的环保行为相比于他们的环境知识、环境认识水平又明显的滞后;女生的环保行为明显的高于男生。与支援对“贵州高校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调查分析”所得的结论不一致,支援调查结果表明:环境知识、环境观念与环保行为呈显著正相关。
对以上现状进行分析,究其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学院对学生环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据了解,学院各个系下设有众多的专业,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课程,从必修课到选修课,从专业课到公共课,只有农业系的相关专业开设了一门环境类课程,因此对上述调查内容选择“知道”“会”的学生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是农业专业的学生,可见,高职生环境意识的高低与他们在校是否开设环境教育类课程有一定的关系;其次在校园众多的学生社团中,却没有与环境、环境保护有关的社团,校园看不到任何关于环境保护、环境基础知识的宣传,更没有做过相关的讲座或者活动。
(二)政府环保部门对环境意识的相关知识和法律宣传不到位。作为环保职能部门,没能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对环境意识及相关法律进行宣传。
(三)获取环境知识的途径单一。校园媒体效能低,校园没有可供学生使用的校园网络,对环境知识也不进行校园宣传,宿舍更没有电视,学生只能通过手机资讯了解环境知识,了解的只是新闻报道,不会深入浅出的分析原因,所以学生对环境知识只有表层的认识。调查完对部分学生做过访谈,发现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基本概念的了解比较肤浅、局限,如“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等。
(四)成长环境影响环境意识。经济情况在人们的环保意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环境本身可因经济遭到破坏,也可因经济再受到保护。例如我国城市的环保活动就较农村为活跃。更何况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农村学生在生活压力大时,环境就无暇顾及。但随着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追求清洁、优美、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必然成为社会普遍的要求。因此城市学生掌握的环境知识较农村学生要更多、更丰富,环境认识水平也较高,这与邵凤娈等对济南市高校大学生所做的环境意识调查研究是一致的;而城市学生环保行为较农村学生要差,由于城市相对农村优越的经济条件,导致了城市学生在节约用水、用纸、用电等日常环保行为上普遍表现不理想,环境行为滞后。
(五)性别影响环境行为。男性与女性由于生理、心理、性格上的不同,导致了其环保行为的不同。这种性别的影响往往使得男性对日常生活、行为不拘小节,不细心,他们更喜欢宏观上的把控。而女性正好相反。所以男生的环境行为比较滞后,相比之下,女生的环保行为要更好。
(六)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不高。对环保行为差的学生作进一步调查分析发现,他们中有超过50%的人在自己家里能够自觉的节约用水、用电;这些学生属于“见钱眼开”型的。他们认为,反正是公家的,产生的费用又不需要他们缴,节约得多或少对他们学生来说没什么好处可言。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学院道德教育、环境教育的缺失。调查还发现如果对一次性餐具实行有偿使用,他们明确表示“不愿意”再使用。说明他们的观念与行为距离环境保护相差甚远,还处在公与私、个人利益冲突的较量中,把个人眼前利益放在第一位。对这部分学生尤其要加强教育,重点引导,把他们争取到环保的队伍中来。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我院高职学生环境意识状况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高职学生的环境知识贫乏、环境认识水平总体偏低、环保行为亟待进一步的提高。
二是高职院校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认识水平与性别之间没有一定的关联性;环境知识、环境认识水平、环保行为与生源地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环保行为与性别有关;环境知识、环境认识水平与环保行为没有一定的相关性。
针对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首先学院能否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中环境教育类课程,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开设不同的环境类课程,同时针对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开展相关的环境教育;其次,学院能否构建一个环保的大氛围,以利于学生良好环境行为的养成。学院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建设做起,从教师做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环保行为。如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环保活动,举办环境知识竞赛和讲座,禁止学校食堂使用一次性的餐具、塑料袋或者要求学生有偿使用等等。
【参考文献】
[1]姚红等.非环境专业在校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
[2]支援. 贵州高校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2,(6):48-53.
篇9
【关键词】水环境保护 考试方法 考试改革
《水环境保护》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紧随着人类社会出现的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科学,它以水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思想,阐述水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及方法,探索人类活动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保护水环境的方法,以解决我国面临的水环境问题。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水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水环境保护》是与实际问题紧密相连的一门课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教学内容、教材更新等难以跟上其发展速度,因此,我们对《水环境保护》课程体系加大了教改力度,如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水环境保护》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是否增强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关键是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很多年来,评价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主要途径是考试,它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1]。合理的考试形式和内容,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可通过考试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反之,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然而,高校现行的考试形式僵化,考试分数重于能力,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3,4]。同样,以往《水环境保护》的课程考试在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等方面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考试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教师的教学热情,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我们对传统的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并在2010级本科生中进行了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考试方式的改革
以往《水环境保护》的考试模式为:期末理论考试(80%)+平时成绩(20%),期末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题型比较单一、固定,造成学生为分数而学,死记硬背,知识面窄。这样的考试不但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忽视了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准确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对《水环境保护》课程的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改革后考试模式转变为:期末理论考试(40%)+期中测评(30%)+ 平时成绩(30%),期末理论考试采用开卷形式,命题结合实例,试题灵活性大,有利于考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有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期中测评中引入实际环境问题,同时引入一些有实际应用背景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增加对实践的认识以及理论知识的应用,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有效地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往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包括考勤以及作业,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改革后,我们将平时成绩由以前的20%提高到30%,考核内容除了考勤、作业以外,增加了课堂发言及讨论部分,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思考,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考试内容的改革
《水环境保护》是根据我国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在水资源保护、评价、规划与管理方面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该课程主要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其基本内容包括:水环境监测、水环境演化原理、水污染负荷分析与预测、水环境模拟预测、水环境质量评价以及水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等。课程内容与实际问题以及政策法规紧密相连,以前的考试内容注重的是教材和课堂讲授知识的再现,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存在明显的重知识而轻能力的倾向。这种考试的命题形式多为填空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等简单作答的题目,而真正考查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却很少,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对考试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考核内容从单纯知识点的考察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方向转变,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考查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的情况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末测试试卷中题目的难度加大,死记硬背的题目减少, 同时增加分析应用题等灵活运用的题目。过去的闭卷考试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题目只占30%左右,改革后将其升高到60%,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其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推进了素质教育。另外《水环境保护》是一门密切联系实际的课程,由于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使得教材无法适应知识的变化,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教材知识,还应多向学生讲授一些学科相关的国内外前沿知识,把国内外学术动态巧妙融入课程中。考试改革应与课程改革结合进行,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水环境保护》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及思考
考试改革后实行开卷考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考试题型大多灵活多变,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由以前的死记硬背知识点转变为归纳总结所学知识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考试改革后同学们普遍认为,采用开卷考试不仅减轻了死记硬背的负担,而且还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使考试成绩有明显的好转。经过本次考试改革,尤其是增加了期中测评,绝大多数学生由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认真查阅资料,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提高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的课堂学习气氛明显好转,能主动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但是在考试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由于期末考试为开卷考试,这就造成一些学生的依赖心理,平时学习比较放松,比如旷课、上课睡觉、抄袭作业等,对考试产生侥幸心理,养成了不认真复习的不良风气。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认识到开卷考试并不是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它的使用只是为了解放学生的思维和大脑,使他们能在考场上发挥自己的水平,同时必须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仍是一个艰苦的长期过程,不能因为采用开卷考试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总之,《水环境保护》考试改革是考试制度的新尝试,作为学生要真正认识和理解考试改革的意义,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同样,作为教师要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与提高以及考核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使考试在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过程中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龚婷婷,赵健,姚科,余芳雪,朱彩蓉.四川大学本科生《卫生统计学》课程考试改革初探[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190-193.
[2]高亮.课程考试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1):35-37.
篇10
关键词:环境保护、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中国向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正在经历经济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困扰,尤其是2013的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更引起了公民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但我国公民环境意识普遍不高,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思势在必行。
一、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
1、我国污染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尤其是一些污染正迅速向中西部地区蔓延。
(1)大气污染:在我国,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2000万吨,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约2000万吨,我国三分之二的工厂需要燃煤这些是形成酸雨和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也加速了大气的污染,尤其是近年来蔓延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天气更是凸显了大气环境的污染严重程度。
(2)水污染:据统计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204条河流409个水质断面中,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16.4%。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泊中,11个处于富营养化状态。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差,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全国74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62%的断面达不到三类水质,我国有90%的湖泊、城市河段受到严重污染,我国农村3.6亿人饮用不合格的水。
2、污染原因
(1)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大量搬迁到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大量引进这些企业。
(2)一些企业为了取得利益最大化,不正常运行环境保护设施,偷排漏排废水废气,把环保设施当作检查应付的摆设。
(3)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我国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使用量的2.5倍,废弃物的随意处置,垃圾的乱存乱放,机动车的增加致使大量尾气排放造成污染。
(4)赋予环保部门的执法权限仍需加强,对污染环境的个人和企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力。
二、现阶段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虽说近年来公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但由于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及各方面的影响,公民对环境保护这一概念十分模糊,根据本人在环境保护工作期间的调查,许多人认为环境保护只局限于街道垃圾、更有人认为环境保护局的权限仅仅是管理街道卫生及清理垃圾,仅有少数公民对环境污染的概念有全面的理解。只有公民对环境概念有一个全面了解才能更好地参与保护环境,才能正确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要知道,环境概念都不了解,又怎么能做到参与保护环境呢?例如某地有一项目要开工建设,本来该项目对周围的环境污染很少,甚至无污染,而有的公民对环境知识了解有限,在受到一些错误舆论的影响下,更是在网上甚至社会上谣传该项目污染严重,引起社会恐慌,甚至抵制该项目的建设,所以要让公众正确了解环境概念
三、怎样提高公民环境意识
1、政府设立环境课堂。我们都知道火警电话119、报警电话110,可是知道污染环境投诉电话12369的又有多少?因为我们从小就受到了这样的教育,遇到坏人了打110,遇到火灾打119,可见教育对公众的重要性,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教育也要从学校教育抓起,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未来的社会人,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就是为环境保护之后的发展考虑,就是为环境的未来考虑。中国接受教育最多的地方是学校,搞好环境保护要从娃娃抓起,要在小学到大学设立环境课堂,让公众从小就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公众在小学就了解环境的基本知识,了解什么是环境,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土壤、放射性等等一系列知识,只有在学生时代对环境有了了解,才能更理性的去做好环境保护,做好监督,做好参与。如开展以小队、班级、全校等为单位的捡垃圾、环境宣传等活动等;在高中阶段,可以让学生开展调查走访活动,了解周围的环境现状,并让家人、朋友、同学等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大学校园中,可以让大学生参与主题会、情景剧、研究性课题等出发,让学生将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认真策划和组织各种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并以身作则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总之,通过加强学校的保护教育工作,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还能够让青少年学生将环境理念和意识弘扬开来,促进社会中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2、政府加强舆论宣传。
公民生活在社会中,结合日常生活加强环保宣传,对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是非常有用的。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加上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的原因,就导致了我国公民整体素质跟不上时展的需求,从而也就注定了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很淡薄,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这方面的概念,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是不相适应的,我们要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公民自己主动的自觉地参加到这一利人利己的行列当中来。将环保理念也渗透到生活中来,让公民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与自身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公民的环保意识才会得到积极地提高。政府要加强舆论引导,充分抓住媒体这一宣传阵地,让媒体正确合理引导公众去认识环境,认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要加强以广播、电视、报纸等为主要媒介的环境教育宣传,清晰系统地向公民阐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自然环境中的空气、水、森林等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利害关系阐明清楚,并将当前的环境现状分析开来,唤起公民提高环保意识的决心,让公民切实感受到环保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要结合日常生活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和展开环保教育,促进社会公民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例如,可以通过在居委会(村委会)搞讲座宣传、印发册子宣传、播放视频电影宣传、公益广告宣传等,去做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娱乐问答节目,让公众在快乐中了解认识环境。让公民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让公众从小事做起,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知识水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提高公民的环境法律意识,提高环境意识
公民提高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意识既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保护也能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意识就是把人的切身利益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通过使人们获得更大的环境权益来增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关注和行动。2015年的新环保法赋予了环保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和公民更多的权利,要大力宣传新环境保护法让公民懂得如何去维护自身利益。
三、总结
党的十以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规划了蓝图,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绿色消费的理念,唤醒与提高公民的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把绿色理念深入到生活之中,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把公民环境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到总体目标之中。这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的精神面貌,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国际上对于中国人综合素质的整体认知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