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美育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5: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音乐美育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审美成为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这一理念在广大音乐教师中被普遍重视,成为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对音乐美育的含义理解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进一步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在这个实践过程中,积极和大力倡导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知识构建,关注学生的能力形成,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向素质教育转轨。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时代赋予音乐教学的重要历史使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进而形成他们较高的审美品位,提升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优质的音乐课堂教学为学生的美育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音乐审美”内容,而这正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必要途径,可积极地、直接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实践活动,实现“以美育人”的目的。
二、在音乐教学中感受美
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学生感受到律动音乐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变化时的强烈表现,他们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充分展露了他们内心的感受,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所表现出来的美感,正是音乐赋予学生的美育功能。学生的情感与音乐学习的有机融合,使音乐教学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领悟,从而形成美好的享受。
篇2
理解歌曲情感美
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指出: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一首好的歌(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作用于他一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曾鼓舞了多少爱国志士不怕抛头颅、洒热血,走上抗日最前线;今天,一曲《爱的奉献》,又促使多少人慷慨解囊支援灾区,资助素不相识的失学儿童……。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就可使情感的正强化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引起他们感情的变化,产生心灵的震颤,从而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美。深入浅出地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和讲解音乐家的优秀作品时,会激发学生各种美好的感情,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则可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还可促使他们品味歌曲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这样,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学之中,通过音乐艺术形象、音乐的内在感情感染学生,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开放。
感受旋律节奏美
音乐是时间性、动态性最强的艺术,而它的时间性、动态性又是通过节奏反映出来的。节奏是音乐的语言要素,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矗培养儿童的节奏感是发展儿童音乐才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大量的随音乐合拍动作的机会,进行节奏训练,不仅可发展其音乐才能,还可在感受旋律节奏美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如:在训练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时,可用拍手、拍肩、拍桌、拍腿来练习。亦可用打击乐将学过的歌曲演奏一番,可使学生在演奏中深刻地感受其节奏美。
创造育人环境美
篇3
关键词:音乐;审美;情感;体验;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76-01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可见,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中,作为音乐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革,通过新的设计思路,全程渗透“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真正寓美育于音乐教学中。
一、审美感知,体验情感
音乐艺术不是像文学作品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是像美术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是用悦耳动听的音响以及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即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并作用于人的情感,所运用的声音是有组织的乐音系列,必须依靠听觉来感知。它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及学生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教育学生,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声情并茂,以情感人。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教师要抓住音乐的特点,善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的规律中发现、寻找和研究音乐教育的特殊原理和规律,通过体验感受、直观感知、兴趣诱发、自然渗透、启发讨论听唱比较等方法,形成艺术审美施教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有饱满的热情,按乐曲所要求表达的感情和风格特点准确地范唱,力足于以情感人,使学生在学习时对乐曲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老师动之以情,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动静结合视听相辅,综合的美感,有声有色的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从而产生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审美表现,深化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音乐教育则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而审美与情感又是那样地密不可分。歌德说:“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对音乐的处理,就是对音乐情感和演唱(奏)技巧的处理,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可见,歌曲的体裁总是与某种情感相联系的;歌曲的结构,大至整个歌曲,小到短句,都蕴涵着音乐`的内容与美感,歌曲的调式、凋性在色彩上给人以明暗不同的感觉,给人的情绪的影响也就不同;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能形成明暗、疏密、浓淡不同的音响效果,进而表现其特有的音乐情绪。在表现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任务,就是要对作品作仔细的琢磨与研究,以尽可能完满的歌声展现出它的全貌。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探究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真情,悉心指导,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使情感得到深化,才能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不仅如此,审美能力的培养又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以欲立刻体验为快,产生愉悦情感。要通过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及识读乐谱的教学,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和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以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当的速度和力度、自然而美好、真切而饱满的感情把乐曲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并与他人沟通进行艺术评价。要根据乐曲的内容和曲调表现等特点,在学生感受力、理解力和技能水平的范围内,适时地向学生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因此,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培养这三种能力,就是培养良好的乐感;有了良好的乐感就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经过长期的音乐艺术的熏陶培养自己高尚的艺术情操,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三、审美创造,升华情感
篇4
关键词:职业高中 音乐教学 审美教育
前言:审美教育是对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把音乐的作用和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为了把审美教育落实到实处,在职业高中音乐的教学当中必须树立以育人为目的,保证审美教育的效果。
一、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高尚情操
审美教育能够把对音乐的感知转化成一种愉悦的享受,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在学生进行某一项活动时,并不是身体所给予的本能反应,而是思想感情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慢慢付诸实践的。职业高中音乐的审美教育就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美好事物,并且通过这一种方式净化学生的人格思想,从而最终达到一种趋善避恶的高尚道德情操。
2、音乐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其它感官,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在音乐的弹奏和感知时,学生都必须调动全部的感官能力去体验音乐的的美好,因此其对于学生智力的发育和思维能力的扩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音乐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现代的教育就是为了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能够得到发展,这是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在音乐的教学当中融入审美教育则很好的体现出了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当学生完全的融入到音乐的美妙和创造当中时,注意力就会发生转移,内心将会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使学生超脱自我,心情开朗,积极的面对生活。
4、音乐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音乐教育学者经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完成。学生人格的全面的发展不是靠生搬硬套的讲授一些知识,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的,学生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能够在内心很自然的产生一种奋发进取、乐观积极的精神力量,使学生能够为了那份美好而努力。学生就是通过这种润物无声的审美教育而渐渐的陶醉学生的情感灵魂。
二、职业高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措施分析
1、重视美感的训练
音乐作为美学的范畴,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学校应该在不降低学生技能的要求的情况下,应该加强情感的训练、美的感知,美感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的每一堂课都应该融入美感训练的要素,使学生通过这种不间断的美感的认知和练习中理解美的类别和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音乐记忆、音乐认知、音乐想象的能力,从而获得艺术的愉悦感。
2、营造审美的氛围
培养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审美教育的效果,不仅需要过硬的设施条件,同样还需要软环境,为学生创造适合音乐审美的艺术氛围。比如说,在讲到某一器乐、声乐或者表演上的知识点时,可以让一些有这方面特长的同学上台表演,并且带动其它的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另一方面,还可以定期举办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久而久之就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3、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
第一,精心设计教学的过程。在新课改之下,老师应该在让学生容易接受和适当了解音乐的相关背景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所包含的音乐要素,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作品之间的横向比较和联系,使同学们可以通过感官的享受来辨别出作品之间的审美特质,将学生接触了解过的音乐知识及其技能能够运用到作品的分析之中来,从而训练和培养出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分析能力。
第二,善于挖掘审美教育的素材。毕竟学生对于作品当中的审美因子的感知能力还有限,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在学生先理解的基础之上对作品当中的审美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增强音乐审美教育的效果。比如说,让学生去参与音乐的律动感受苦乐,让学生玩弄打击乐去感受音乐的节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同时还能够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增强了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加深了对音乐美的理解。
第三,培养学生的良好音乐兴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加强对音乐的喜爱和音乐的享受,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同时和创新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培养出学生学习音乐、感知音乐、创造音乐的兴趣。
第四,重视经典作品。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自然有着它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及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蕴含着更多的审美要素和情感内涵,学生在聆听经典作品时,能够使学生的思想、灵魂和精神能够得到升华,净化自己的心灵,体验到社会发展的美好主旋律。
4、音乐教材的选择
教材能够直观的反映出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要想在教学当中很好的体现出审美教育的精髓,那么教材的选择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符合学生特点、作品内涵丰富的作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共鸣,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和享受。另一方面,音乐教材还要体现高中积极向上,明朗优美的特点,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灵活的印制一些教材。
篇5
美的音乐需要美的语言辅佐,作为音乐教师应重视美的教学,积极创造美的氛围,用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美、追求美。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要重视音乐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同时更要探索和研究表现这些教法的形式——课堂语言,在追求音乐美和语言美上下功夫。
一、树立美好的语音形象,采用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音乐是听觉艺术,教师在借助有声语言表达教学内容时,应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特点,除了讲究言词语句的内容美以外,还应树立美好的语音形象。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做到普通话标准流利,唱歌时字正腔圆,这是音乐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音乐教学上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用趣味化、游戏的方法,用讲故事形式的风趣语言,让学生理解音乐形象,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音乐教师的语言不但有趣生动,而且还要学会运用温和亲切、机智灵活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努力营造音乐美的氛围和课堂愉快气氛。
二、设计好的导语,能使学生尽快进入音乐境界
在音乐课中,好的导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过程起到很大的铺垫作用。音乐课的导语力求简单明快,切忌导语苍白乏味,啰唆和千片一律。根据教材特点和儿童心理特征,我设计的导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童话式。儿童对童话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是西风,离开小朋友已经一年啦!在这一年里,我有很多话要对你们说,你们愿意听我— 西风的话吗?”寥寥数语,把学生带进了童话的意境。②悬念式。使学生对所学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夜、是那么美、那么静,我们在宁静的夜里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我梦见了什么呢?请听我唱《愉快的梦》”。③背景式。在《卖报歌》这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我们不妨在导语中简略地介绍一下背景。“这是一个小女孩卖报的故事,那时她是一个穷孩子,为了生活,她忍饥挨饿,在街上跑着喊着‘卖报!卖报!’一首《卖报歌》伴随她渡过了苦难的童年。小女孩多么渴望过上幸福、温暖的生活啊!”总之,导语应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上课的内容成为学生的愿望。
三、在歌曲教学中发挥课堂语言艺术的魅力
在教唱新歌时,我发挥自己在朗诵方面的特长,教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诵歌词。音乐是美的艺术,因此,音乐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就尤为重要。朗诵歌词时,语调、速度、音量上都要做到恰到好处,力求生动悦耳,用朗诵自然的节奏感和抑扬顿挫的语调为音乐课画龙点睛,为塑造艺术形象,推波助澜。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认为,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虽然它是以动听的音响、优美的曲调、鲜明的节奏、生动的形象等特殊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教育,但是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也要有教育性。音乐教师说话要具有教育意义,使学生不仅在知识能力上得益,并且在思想情感上得到陶冶。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富于情感,用自己健康高尚的情感引起学生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以感染学生。
四、在欣赏教学中发挥课堂语言艺术的魅力
上音乐欣赏课时,教师的语言要简要精练,富有启发性,将音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通过教师的精确言语表达给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乘着音乐的翅膀,展开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和音乐鉴赏能力。例如:在学生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时,我先讲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让我们想象这样一幅画面:静静的夜晚,天上星光闪烁,月亮挂在天边,小动物们都已经进入梦乡,小宝宝躺在摇篮里也渐渐睡着了,只有母亲坐在烛光下慢慢地摇着摇篮,轻轻哼着那唱了千百年的歌曲……”。这段话使学生陷入了沉思,他们随着奏响的乐曲展开了联想的翅膀,并为音乐传递的感情深深打动。
在对音乐作品本身作出阐述和解释的同时,再介绍一些与作品相关的知识。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我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例如:在欣赏民族乐曲时,我给学生介绍一些乐器发展史让他们了解,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古往今来始终在世界音乐艺术之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五、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发挥课堂语言艺术的魅力
篇6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14-01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入,音乐课已逐渐从唱歌型,知识能力型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而向审美型发展。这种审美型的音乐课是教学思想彻底转变的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其特点是从育人出发,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打基础。本文就审美教育与音乐作品、教学方法及教师审美修养谈几点体会。
一、审美教育与音乐作品
音乐审美就是认识和领悟音乐作品的美,翻开中学音乐课本,可以看到所入选的教材绝大多数是音乐宝库中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充满着美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想的美,另一方面是音乐的美。
审美教育首先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思想美。“从音乐教育目的看,音乐教育首先是培养人”,音乐教学大纲的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把爱祖国、爱人们、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教育中去,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从音乐教育功能看,音乐对于心灵的塑造、道德的教化具有独特的功能。音乐教育的目的和音乐本身所有的教育功能是一致的,只有挖掘音乐的思想美,才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从而更好地为教育目的服务;再从音乐作品本身主题看,有的比较显露,有的比较含蓄深沉,对于前者学生尚能领略一二,而对于后者学生并非唱一下,听一下就能领悟的,对此,就有必要进行深入挖掘。
挖掘作品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首先应该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性,从中学音乐教材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看,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情;有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有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有对未来的憧憬 ;有对人生的思索;有对人类美好情感和行为的讴歌 …… 审美教育首先要正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其次要根据作品原有的思想教育因素,找准教育点加以启发诱导。例如:可通过介绍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补充深化,围绕主题思想设计思考性问题;可创设情景引感,通过强烈的形象感染,在共鸣中潜移默化地陶冶等。
音乐作品的另一种美就是本身的音乐美,音乐美表现在节奏美、旋律美、音色美、和声美等方面,这些美以强烈的力量沁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经过长期音乐美的熏陶,就会形成美好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所以审美教育还要充分呈现音乐作品的音乐美。
范唱是呈现音乐美的一种手段,范唱的目的是运用歌曲艺术特征,以演唱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一首歌曲教学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最初的示范,教师范唱要尽可能传达作品的音乐美,把歌情、乐情送到学生心中。
伴奏也是呈现音乐美的一种手段,教师范唱、教唱,学生演唱都离不开伴奏,伴奏应忠实反映作品的风格,准确地烘托音乐美。
二、审美教育和教学方法
由于审美型的音乐课与传统的音乐课教学目的不同,必然会使教学方法不同。特点是更加科学化、更加艺术化,更加科学化是指它的教法更符合音乐教学规律,更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更加艺术化就是教法不墨守成规,而是千姿百态,教学技能技巧得到艺术化的运用,使教学达到艺术的境界,表现音乐的美。
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美,在获得美感的基础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这是审美音乐课的特点,从心理学角度看,凡是对某个事物动过情发生美感的,一般说学生的学习兴趣愈高,印象愈深,所学的知识技能也更牢固。例如,讲休止符,先让学生听唱几条带有休止符的乐句,让学生感受休止符在乐曲中停顿所展示的美,然后教师再概括小结休止符的作用,这样学生从美的享受中获得了知识。
再如,教唱新歌传统方法总是先教歌谱,而学生兴趣一上来往往不在学谱上,我们为什么不顺应学生这种心理,先唱歌再学谱呢?学生初步学会唱歌,对歌曲产生美感而动情,就十分乐意学习歌谱,学习效果定会更好。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审美能力,音乐欣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听的方式来领悟韵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如果说审美是一种评价、一种体验的话,那么对音乐审美的最好形式莫过于音乐欣赏。音乐审美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欣赏水平的高低,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审美能力是审美型音乐课的特点。
从音乐欣赏过程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初步感知音响,感受音乐的外形;第二层次理解、体验音乐的情感,在音乐课堂中音乐欣赏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有的只停留在第一层次的欣赏上,有的甚至取消这一环节,这些都是不利于审美教育的。
三、审美教育与审美修养
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审美修养?
篇7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教育;职业高中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24-01
前言:审美教育是对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把音乐的作用和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为了把审美教育落实到实处,在职业高中音乐的教学当中必须树立以育人为目的,保证审美教育的效果。
一、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高尚情操。审美教育能够把对音乐的感知转化成一种愉悦的享受,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在学生进行某一项活动时,并不是身体所给予的本能反应,而是思想感情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慢慢付诸实践的。职业高中音乐的审美教育就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美好事物,并且通过这一种方式净化学生的人格思想,从而最终达到一种趋善避恶的高尚道德情操。
2、音乐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其它感官,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在音乐的弹奏和感知时,学生都必须调动全部的感官能力去体验音乐的的美好,因此其对于学生智力的发育和思维能力的扩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音乐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现代的教育就是为了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能够得到发展,这是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在音乐的教学当中融入审美教育则很好的体现出了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当学生完全的融入到音乐的美妙和创造当中时,注意力就会发生转移,内心将会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使学生超脱自我,心情开朗,积极的面对生活。
4、音乐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音乐教育学者经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完成。学生人格的全面的发展不是靠生搬硬套的讲授一些知识,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的,学生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能够在内心很自然的产生一种奋发进取、乐观积极的精神力量,使学生能够为了那份美好而努力。学生就是通过这种润物无声的审美教育而渐渐的陶醉学生的情感灵魂。
二、职业高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措施分析
1、重视美感的训练。音乐作为美学的范畴,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学校应该在不降低学生技能的要求的情况下,应该加强情感的训练、美的感知,美感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的每一堂课都应该融入美感训练的要素,使学生通过这种不间断的美感的认知和练习中理解美的类别和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音乐记忆、音乐认知、音乐想象的能力,从而获得艺术的愉悦感。
2、营造审美的氛围。培养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审美教育的效果,不仅需要过硬的设施条件,同样还需要软环境,为学生创造适合音乐审美的艺术氛围。比如说,在讲到某一器乐、声乐或者表演上的知识点时,可以让一些有这方面特长的同学上台表演,并且带动其它的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另一方面,还可以定期举办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久而久之就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3、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第一,精心设计教学的过程。在新课改之下,老师应该在让学生容易接受和适当了解音乐的相关背景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所包含的音乐要素,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作品之间的横向比较和联系,使同学们可以通过感官的享受来辨别出作品之间的审美特质,将学生接触了解过的音乐知识及其技能能够运用到作品的分析之中来,从而训练和培养出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分析能力。
第二,善于挖掘审美教育的素材。毕竟学生对于作品当中的审美因子的感知能力还有限,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在学生先理解的基础之上对作品当中的审美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增强音乐审美教育的效果。比如说,让学生去参与音乐的律动感受苦乐,让学生玩弄打击乐去感受音乐的节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同时还能够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增强了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加深了对音乐美的理解。
第三,培养学生的良好音乐兴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加强对音乐的喜爱和音乐的享受,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同时和创新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培养出学生学习音乐、感知音乐、创造音乐的兴趣。
第四,重视经典作品。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自然有着它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及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蕴含着更多的审美要素和情感内涵,学生在聆听经典作品时,能够使学生的思想、灵魂和精神能够得到升华,净化自己的心灵,体验到社会发展的美好主旋律。
4、音乐教材的选择。教材能够直观的反映出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要想在教学当中很好的体现出审美教育的精髓,那么教材的选择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符合学生特点、作品内涵丰富的作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共鸣,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和享受。另一方面,音乐教材还要体现高中积极向上,明朗优美的特点,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灵活的印制一些教材。
篇8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多媒体
一、多媒体的应用无疑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传统的教师,只是习惯于在黑板上讲授课程,呈现给学生的只是呆板的、机械的知识。多媒体的使用无疑对传统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使用多媒体,如何将黑板上的知识转移到多媒体中等等,这些问题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多媒体的使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
1.和以往的课堂相比,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将传统的课堂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型课堂。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只能用耳朵听老师叙述。但在使用多媒体的新型课堂中,教师通过动画、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创设情境,这无疑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2.多媒体的利用使课堂充满时代气息,也有利于学生丰富学习技巧,提高自身学习能力。音乐课中的专业知识对于学生学习音乐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许多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兴趣。多媒体的应用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利用新型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动画、图形等形式将专业知识贯穿其中,极大地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3.多媒体在音乐课中的应用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
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这是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前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是实现应用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发展潮流。当今课堂必须结合新的科学技术,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才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音乐课是一门十分注重操作性的课程,它需要学生有极高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缺乏这样的热情和兴趣,大多都是按着父母的要求和步骤去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审美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059-01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的开展实施,当前的教育更加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多方面全面发展,音乐学科作为中学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音乐对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道德修养、创新能力等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通过音乐的系统学习,掌握音乐技能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记忆力增强、反应灵敏、想象力更加丰富;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美的滋润的同时,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进一步体会到音乐艺术美的存在和音乐学习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音乐教育,优化音乐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等全面发展。
一、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音乐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不管是学习哪一门学科,兴趣都是最重要的,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逐步培养对音乐的感情。当然,中学生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就音乐兴趣培养来说,教师要通过正确的音乐教育逐步建立起高雅、健康的兴趣和爱好,这其中必然包含着表现技能和欣赏能力的逐步提高和发展。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音乐上来,从而使他们产生自己的想法,才能在音乐学生中有所创新。课堂上学生否集中注意力,专心听教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是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阶段的学生表演欲比较强,根据这一点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文艺小会演、音乐知识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学生普遍喜欢通俗歌曲,在教唱欣赏教材歌曲时可以加入一些优秀的通俗歌曲,如中学生喜欢的《奔跑》,《朋友》等。从而增加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模仿性较强的学科。新课程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服务功能,做好学生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教师要扮演好导演、演员和观众这三个角色,充分发挥音乐教师的示范、引导和研究指导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把握讲解音乐知识技能和音乐表演的“度”,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当同学们兴趣和情绪不高、缺乏积极性时,教师就应该扮演好演员和导演的角色,通过富有情感而又恰如其分的示范表演,为同学们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和教学环境;当同学们兴致勃勃,学习欲望强烈时,应该结合音乐作品教学的需要,及时介绍一些相关的音乐文化与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以加强音乐基本技能的学习,满足同学们高涨的求知欲望和审美需求。
三、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方向,音乐教育是一门极其讲究创新性教育的学科,音乐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艺术类学科,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唱几首歌、弹几支曲子,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创造美。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大胆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想象,进行音乐创作,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比如,组织学生参加本校或者当地举办的艺活动,要求学生自定节目,自行组织,自编自演,让学生表现自我。学生多参加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增长知识才干,而且提高心理素质,磨炼学生意志,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尤其是像我校的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得到锻炼和自我展现的机会要远远少于城市的学生,在自信心和表现力上相对要弱一些。那么作为音乐教师就要更加注意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多提供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锻炼自己。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四、挖掘美育素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音乐的美育功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通过营造审美氛围,对学生进行美感训练,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使学生增加对美的认识和分辨,加深对美的理解。中学音乐教育是学生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并非要培养艺术专业的人才,一个学生想要有音乐修养,要获得专业的音乐技能,脑子里必须装有大量的音乐旋律,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故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课的每一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课业练习中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同时,教育要善于营造课堂艺术氛围,让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熏陶,如:让学生各自带一些自己家里的CD、VCD等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著名音乐家的挂像,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以育人为宗旨,以美育为目标,以审美为核心,充分发挥音乐的素质教育功能,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优化音乐教学,把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通过音乐感受、表现、创造及音乐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发展学生的创造与想象,从而达到音乐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 涛.新课改农村中学音乐教学探索[J]教育界,2014(02).
篇10
关键词:启发引导;愉快教学;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
一、教会学生会选择歌曲,唱适合的歌曲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港、台、大陆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比比皆是,虽然有些通俗流行歌曲不错,但不适合小学生唱,有很多歌词中都出现“情呀”“爱呀”“哥呀”“妹呀”等,不少学生唱得还有滋有味,如果让这种负面影响一直延续下去,对学生的成长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挖掘好教材的德育因素,让学生知道哪些歌适宜唱,哪些歌不该唱,教会学生学会选择。一首好歌,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甚至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歌曲中所表现的理想而奋斗。比如,《国歌》《少年先锋队队歌》《我的祖国》,励志歌曲《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飞得更高》等。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当学生学习一首歌曲时不能只知道记住歌词,记住曲调,更重要的应该是从歌曲中表现出歌的美,理解歌曲的内涵,并能够正确表达。比如,在教学《永远是朋友》这首歌曲时,不但要让学生在课上会唱这首脍炙人口的永恒歌曲,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歌曲内容、含义中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课上应该通过动作,肢体语言表达歌曲,同时,还要在课下的相应场合能够灵活表现歌曲,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又如,教学《新年好》这首歌曲过程中,除了让学生能够熟记歌曲内容外,我在课上还安排了学生通过器乐组合、服装展示、情境创设等形式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类似活动的编排,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创造美、展现美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己独立展现音乐带来的美。比如,在教学《小蜜蜂》这课时,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表演,模仿小蜜蜂采蜜的姿态、飞舞的动作。每个孩子都是表演天才,有好些可爱的、形象的、漂亮的动作是我没想到的,学生的表现真让我惊喜,学生之间还互相欣赏,之后我让学生尝试小组合作表演,并将表现好的小组请到前面进行表演展示,学生个个兴致高涨。
三、在音乐中,锻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好的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带给人以美的享受。除了让学生在课上学到一些励志的歌曲以外,在课下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学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歌曲。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看少儿电视节目、儿童歌曲比赛、中央电视台六一晚会等形式多样的节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中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总之,音乐教学,营造气氛浓厚、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做到的。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一定会结出更多的硕果。
参考文献:
[1]杜良洁.浅谈音乐兴趣的培养[J].中国教师,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