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5: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课程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政课程体系建设

篇1

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的关系密切。“职业指导之父”舒伯,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建立、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和发展任务,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与否关系到后一个阶段的发展。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约翰.克朗伯兹强调社会影响因素和学习经验对生涯决策的作用。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关注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通过不断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而获得良好的生活。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己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都有大量的专著和论文。而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虽然也有一些专著和论文,但是,毕竟我国的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起步较晚,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来讲还存在着差距。目前,笔者检索了中国期刊网CNKI从1999年到2013年的相关文献,涉及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期刊论文有2604篇,但是,将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研究的论文却仅355篇,相关的专著也不多;355篇中关于高职院校就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仅59篇。随着高职院校学生群体需求多样化和问题复杂化的凸显,随着高职院校职业规划课程开展过程中瓶颈问题的出现,管理者和任课教师越来越发现: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共性。通过梳理归纳他们大概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1.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必要性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闰礼芝(2008)、田必琴(2008)、王晓红(2009)、崔世莹(2011)等人从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政教育的联系和意义的角度分析了二者结合的意义: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实效具有积极的意义;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开展量身定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体现个性发展的理念.使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变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提出“生涯规划教育作为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是一种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主规划人生的教育。李春霞(2011)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建设的关系,从社会价值实现、社会实践社会及其评价原则方面,论述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长效机制的理性思考,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索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在各高校的开展现状,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并试图在分析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来寻找一些有效的对策。冯晓艳(2008),龚莉红(2010)和张科(2011)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入手,分析了二者在内容、功能的相关性和教学效果上的互补性,提出借力思政教育平台,拓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影响力。指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手段应多样化,思政教育可以吸收丰富的形式,将学生觉得“居庙堂之上”的理论,讲得“处江湖之远”。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运用角色扮演、团体咨询、个人咨询、游戏互动、团队辩论、写职业生涯策划书、模拟创业大赛、模拟面试等方式来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指导与生涯规划中的功能应用顾玉香,叶进,岳伟领(2013)从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理论依据、方法与措施以及如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三方面进行研究。针对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创建持久的辅导体系,在大学前两年,要充分利用班会、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所认识,尽早形成科学的自我规划;组织强大的指导队伍,将辅导员、思政专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专长,优势互补;成立专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具体负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创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团队,选拔理论基础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团队,对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帮助指导;建立激励机制。并在实践环节提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竞争意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自我发展完善的能力。综上,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文章中,大多是基于思政教育的背景或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功能来探讨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共同发挥思政教育最大功效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具体到选用什么样的教材、课堂如何组织、活动如何设置、评价与反馈等,都有待继续深入、细致的研究,这在客观上也为后来者的研究留下了空间。

二、改革和完善高职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议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和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政教育的关系相关研究很多,但从思政教育角度加强对课程体系构建和微观设计的不多,特别是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和管理特征层面进行研究分析的更少。

1.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加大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1)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的现状与原因分析。选取样本,通过问卷和座谈会形式,主要探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情况、其与思政教育的关联和融合程度及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2)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推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研究。从微观的角度,探索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推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途径,包括课程开发、单元课程和实践课程设计,平台和载体选择。(3)研究方法可以是理论演绎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2.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推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分析与模型构建从宏观角度分析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功能探析;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推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型构建。理论框架的搭建主要涉及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行为学与管理学理论、模块化理论等。

篇2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岗位职业能力模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设备和技术的迭代更新,企业对一线生产员工技能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员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职业教育阶段既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又要为将来就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必备的知识储备,为换岗转岗做好准备[1-3]。目前,随着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改变,微课视频、翻转课堂、MOOC课堂等不断涌现,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4]。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为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构建更加便捷、灵活、便于学习者接受的新式教育模式。MOOC课堂等不断涌现,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4]。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为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构建更加便捷、灵活、便于学习者接受的新式教育模式。

一、培训体系构建的目标

培训课程体系建设要体现课证融合,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融入培训课程体系,同时还要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充分对接,使学生学完相关课程,能够获得双证,实现职业岗位标准、技能等级标准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5]。目前,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主要与课程体系构建、师资结构与培养、实训基地规划建设等方面有关,必须加强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建设虚拟真实环境的实训基地,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效能,使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为促进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使信息化技术更好地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构建具有创新性、一体化和智能化的网络教育学习平台。首先必须构建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要将全面素质教育和技能提升融入其中。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摆在首位,坚持德育为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全过程。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6-8]。现代企业技术日新月异,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提高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知识、技能、素养之间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专业课、基础课、人文素养课之间的关系。在它们之间寻找平衡点,确保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知识、技能、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三、开展项目式教学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被广泛接受,课程体系改革朝着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发展,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符合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因此,如何加强课程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对接是重点,按照传统的方法,从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来搭建课程体系和内容,课程之间未通过项目的形式把内容衔接起来,以及课程的信息化手段应用程度不高,这些都会阻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难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基于此,要应用现代的职业教育理论,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在课程改革中融入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通过项目载体串联起来,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为主要目标。按照岗位工作任务要求设置课程体系模块,通过项目形式把课程内容聚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它主要以岗位能力要求来设计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通过实践操作将知识与技能进行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化课程还融入信息化教学元素,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企业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9]。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已获得广泛共识,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将学习内容设计成一个或者多个具体的、可操性强的学习任务,以降低学生执行过程中的难度,同时知识点和技能点体现在任务的执行中。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教师起引导作用,由课堂上的主角转变为配角,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以及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内在建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能够在做中学并付诸实践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以学生的作品是否完备作为学生能力的考核衡量指标或者教师教学能力的最终指标[10]。对于学生作品的不完美或者缺陷,要能够给予理解和改进的机会,重点是看学生是否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参与其中,并能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只要在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和技能,提升了能力,并且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明确今后的努力与发展方向,就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四、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实施

企业对市政工程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毕业的学生到企业可以从事哪些岗位,而这些岗位对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尤其是在校期间如何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保证培养的学生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适应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归根结底与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调研,召集教研室的所有老师深入合作企业一线,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企业的岗位需求,针对具体的岗位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完成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根据企业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要求,细化每项能力需要支撑的课程和实验实训环节,尤其是实验室建设,必须依据课程和学生的技能需求,开发模拟企业生产环境的实验实训项目,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分析各岗位之间的关系,提炼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以及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最后邀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建设论证,确保课程体系的建设能够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在以下两方面做了创新:一方面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基础,学生为主角,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培训体系设计思路,突出理论与技能相结合、课堂与实训相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建设完善具有显著职业特色的校内校外综合实践基地,重视学生实践综合技能的培养,尤其在方案设计、团队协作、方案实施和检查评估方面。另一方面以综合素质培养和专业能力提升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为专业应用提供支撑,以够用为度。将应用性和针对性作为基本原则,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按照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划分,以项目式设计教学单元,将知识和技能融于项目的实施完成中来学习,增加学习的体验感。知识内容不能过于强调系统性,而是以有用为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资料能力,这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即要求学生能通过项目的完成实施,将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知识迁移能力。

五、小结

高技能人才对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中,要注重建立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模型的培训课程体系,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应用信息化教育技术,共同构建课程培训模块,开发培训资源库,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的突出问题,使培训课程体系不断适应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月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北方经贸,2006(5):128-129.

[2]张霞霞.德国数字化教育研究及启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27(2):17-21.

[3]贾静.浅谈建立完整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J].全国流通经济,2020(6):106-107.

[4]赵嫚,李超.工程教育背景下移动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过程流体机械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21(4):43-45,58.

[5]汝宇林,杨柳春,李志飞,等.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7(31):52-54.

[6]唐羚,郑爱翔.高技能人才终身职业能力培训体系优化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1):8-12.

[7]谢莉花.高技能人才的成长途径:职业进修教育:以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为例[J].江苏教育,2020(20):19-24.

[8].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2):156-160.

[9]王建国.构建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的实践探索[J].职业,2019(4):58-59.

篇3

基本原来课程改革的契合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的进步和其自身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该课程改革的人学环境具有学生主体意识唤醒、教育教学工作创新和自身发展的特点。

(一)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渴盼人学发展

在过去,高校基本原理课程的改革重在政治性、工具性和知识性,这是当时的环境决定了的,这种改革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因此,原有的马克思基本原理课程改革的模式就越来越凸显出不足的方面。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的时代里,他们要求自身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渴望个体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人文关怀。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创新互换人学发展

基本原理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原来课程改革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工作要想创新需要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创新,这就为基本原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创新的要求。过去基本原理课程改革模式基本上都是在突出政治性、工具性和知识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很少涉及到人学视角的创新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在人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坚持原有的基本原理课程改革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向人学视角的倾斜,就可以实现原有模式和人学视角的优势互补。人学视角下的基本原理课程改革必将课程改革与思想政治课的创新紧密的结合起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站在理性、全局性的角度来观察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最终达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的目的。

课程改革的人学构建

人学理论是研究人是生存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它的目的在于使人类通过实践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发展等各方面的关系。根据人学理论的要求,基本原理课程改革要遵循科学指导,促进该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提高大学生的总体素质,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基本原理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改革方式方面,“社会哲学”模式下的基本原理课程改革以显性为主,而人学视角下的基本原理课程改革模式则侧重于隐性教育;在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方面,前者重视在党的领导下,巩固党的地位,维护高校的稳定与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而后者强调在前者的基础上,重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自由发挥,重视在课程改革的引导下,达到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改革主体方面,前者有特定的改革主体,改革主体一般是学校领导和专业教师,具有明显的单一性特点,而后者的改革主体较为多元化,大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基本原理课程改革中去。

(一)把握时代脉络,抓住改革契机

当前基本原理课程改革的方式、途径、内容等方面十分全面,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些突出的时代问题被忽略了。比如,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时代的要求,基本原来课程改革的方向不得不按照“社会哲学”式的要求发展,在这种时代环境下,其政治性的特点尤为突出,但是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人学理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基本原理课程改革原有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新的时代呼唤对原有课程改革的模式进行拓展,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人学理论为指导,准确的把握住时代主题,在大力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下,实现马克思主基本原理的课程新模式的创新,实现教育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要求。

(二)抓住问题意识,打牢改革基础

首先,人学视角下的基本原理课程改革工作应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回归到问题实质上去。也只有是改革的过程中发展基本原理课程中存在的真实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进一步优化课程模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其次,在基本原理课程改革中,还要具有世界眼光,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下的高校没有开设基本原理这一课程,但是同样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开设了其他具有意识形态渗透的课程,对此,可以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高校意识形态课程建设、改革的先进经验,为我国高校基本原理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最后,基本原理课程的改革要抓好“群众基础”,走好“群众路线”,这就要求课程改革的目的要始终以大学生这一群众主体为出发点,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大学生所需、所急、所想,做好大学生的信息提炼工作,找到课程改革与大学生之间的共同话题,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构建基本原理课程体系。

拓宽原有改革模式,做好体系构建

人学理论的方法、模式只用应用于实际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其理论的优良品质,从而理论也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在基本原理课程改革中,首先要树立问题意识,发现原有的改革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人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解释,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上,突出人学指导,在解决方法上,突出问题生活性的、可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改革模式。

这种改革模式的构建是在原有的“社会哲学”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原有模式与人学视角的区别与结合,区别上要注意人学理论的指导地位,联系上要注意二者体系上的逻辑自洽,要避免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原有模式与人学视角的互相冲突,混淆改革中的原有模式和人学理论,最终削弱基本原理课程改革的效果。

篇4

关键词:新形势 辅导员 课程化 职业能力

在当前新常态与新形势背景下,辅导员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一直扮演着大学生成长指导者和领路人的重要角色,但现阶段,部分高校辅导员却出现的情况是辅导员角色边缘化、工作边缘化,状态游离,严重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凝聚力,岗位流动频繁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呢?

一、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建设背景与定义

2013年以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对学校全体辅导员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经统计分析,导致以上情况发生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目前,大部分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仍然是经验式讲授或保姆式服务,未形成系统的工作体系,因而导致辅导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时好时坏。二是辅导员在职称、职务晋升方面不太通畅,特别是晋升中级职称之后,要晋升副高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时与专职教师比较相对困难。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 24号令)规定,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特别是教育部在2014年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高校辅导员作为职业化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作了明确的规定,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实施搭建了平台;

所谓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指将辅导员日常开展的专项工作或常规工作用课程形式进行整合,借助学分和教分,让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进教材,工作方式进课堂,工作安排进课表,工作时间算课时,形成明确规范的工作体系。

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建设意义

一是很多高校辅导员工作未形成系统的工作体系,因而导致辅导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时好时坏。课程化体系建设,对于辅导员特别是年青辅导员在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方面具有特别的意义,能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岗位,增强职业幸福感和凝聚力。

二是经调查,全国大部分地区政府或高校在辅导员队伍职称、职务晋升方面尚未出台科学有效的政策,由于多数高校未将辅导员的思政教育或事务工作量进行课时认定,直接导致辅导员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时和教师比较出现因课时不足而影响评定,职称晋升受阻。

三是高校非常注重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培养。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探索辅导员序列职称晋升的相关途径,这些探索为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专业平台。

三、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体系实施途径

1.以教研室为核心开展课程设计

学校学工部下设思想政治与国防教育、校园文明与安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与学习能力四个新教研室,全体专职辅导员划入以上四个教研室,担任授课教师,教研室备课、教研活动等,将具体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进行开发和设计供全校专兼职辅导员参考使用。

以教研室为核心建立“十模块”教学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化实施方案和课程模块设计,由教研室牵头进行课程开发,最终形成科学化、全程化的《辅导员工作指导教程》和课件素材库,其中必修课程由教研室负责集中或分散授课,其余班会、讲座、活动等专项特色课程由相应教研室提供课件,由全校专兼职辅导员完成授课。

2. 以自然年为周期建立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实施方案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实施方案》将以课程模块设计为主线,把辅导员从事的具体工作整合为必修课程和专项特色课程两大类,对每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周次、教学学时或学分做具体的规定,其中必修类课程纳入集中授课安排。课程模块根据学校学生实际和学生工作规律以自然年为周期分年级、分类别、分专业具体实施。

3.以辅导员职称晋升和专业发展为依托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以辅导员职称晋升和专业发展为依托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建立主要涉及评价指标、评价主体、评价方法三个维度。评价指标主要以辅导员工作课程模块为依据设置;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学工部、院系、学生、辅导员自身是重要的四类评价主体,具体权重依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比例关系,原则上是学生评价权重最大,辅导员自身评价权重最小。

由学校学工部负责对辅导员履行课程化职责情况进行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将由学校认定评价合格后的课时(学时),由学工部统一核算,作为辅导员学期、学年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晋级的重要课时依据;同时评价结果还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学分挂钩,根据课时核发相应课程的相应学分。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创业教育 综述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2015年“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PRIME模型下高校创业教育研究(QJY12515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6-01

我国创业教育兴起于本世纪初,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将创新创业纳入教学范围,使其成为一个热点。本文归纳了我国创业教育研究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一、从文献数量看

经知网搜索,以创业教育为关键词搜索近5年的中文相关文献49篇。11年4篇,12年5篇,13年7篇,14年13篇,15年20篇。研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从研究内容看

国内外对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与经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创业教育模式(体系)、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创业教育系统构建等。

1.创业教育与就业: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利于增加学生的就业视野,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并能产生就业乘数效应。例如:邰玉明认为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开展,为大学生开创了一条新的择业道路,不仅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且对大学生职业道路和就业质量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创业教育与经济: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者精神,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李石强认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作用机制在于,它提高了受教育者的企业家才能,促进了经济增长,鼓励受教育者将其企业家才能配置于生产性活动,最终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3.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少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应融入专业教育,应加强专业课教学中的创业思维,改变教学双方的创业理念,自觉将创业观念的灌输、创业精神的孕育、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中。还有学者认为应该将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创业教育进行有效地融合。例如周宝松等人提出艺术类院校创业教育应采取: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主体,以创业课程建设为主导,以创业产业园区建设为依托的创业教育模式。

4.创业教育模式(体系):从创业教育提供者的角度看,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创业教育包括专业教育+创业、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实践活动等。从创业教育接受者的角度看,张高煜等人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型:个人素质培养+团队素质培养+创业经验交流+后勤支持=大学生创业率。

5.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学者认为德育与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高度一致,德育崇尚培养学生独立、团结的人格品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转化,坚强执着的意志品质形成,首创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等。因此,应该将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从成立相应的学生组织、组织相应的学生活动,创造浓厚的创业思政教育的氛围。甚至可以将创业教育品牌化建设,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突破口,建设德育精品项目。例如,张佩芳指出在德育视野下的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创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6.创业教育系统构建: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存在普遍的误区,就是高估高校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创业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诉求,必须跟社会多个系统进行有效嵌入,高校只是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例如严毛新认为从时间角度看,高校创业教育仅仅是学生接受前后相继创业教育中的一小段。

三、从研究方法上看

定性为主。例如黄兆信对两所最早开展创业教育的地方高校比较分析,分析了两所高校在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面向全体大学生、不同专业层次的分类培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等,研究了两所高校的异同,并指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方向:立足校情,服务地方,特色鲜明,系统推进。

四、存在不足及展望

研究数量较少;研究成果操作性还不够强;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中宏观研究多,微观层面研究少。

由于国家近年来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及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效不显著,创业教育将改变就业型创业的观念,进一步寻求“专业支撑”和“市场接轨”,诉求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的建立。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追求创业教育的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有效结合,必修课程追求长期效益,选修课程追求立竿见影。

参考文献:

[1]邰玉明.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积极影响[J],科技咨询,2015(6).

[2]李石强.高校创业教育与经济增长[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

[3]周宝松等.艺术类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方法研究[J],艺术教育,2012(1).

[4]张高煜等.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型[J],科技创新导报,2015(14).

[5]张佩芳.德育视野下的高校创业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

[6]严毛新.嵌入视角下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4(07).

[7]万荣根.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

[8]修晶.创业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

[9]刘振亚.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2)

[10]黄兆信.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基于两所院校的比较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

[11](瑞士)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比利时)伊夫・皮尼厄 著|译者:王帅,毛心宇,严威.商业模式新生代[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8).

[12](美)埃里克・莱斯|译者:吴彤.精益创业――新创企业的成长思维[M],中信出版社,2012(8).

[13]八八众筹.风口:把握产业互联网带来的创业转型新机遇[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2).

[14]刘帆.大学生KAB创业精讲[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5).

篇6

【关 键 词】高职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指导体系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凸显。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增多以及高职招生人数的猛增,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导致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比如学生择业观不切合用人企业的需求、用人企业的人才观念与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不符等。归结起来,高职学生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可以有效地帮助高职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为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完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管理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1903年,美国学者帕金斯提出了职业指导概念,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职业指导理论和方法。诺斯威尔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的方向、时间和方案。[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即指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人格、个性特征,考虑社会需求及自身专业、兴趣等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选择职业生涯目标与道路,并制定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采取的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实质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大学生在充分认识和考量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选择达到职业生涯目标的途径和策略,由此激发自己学习的方向性、目的性、主动性。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人才。这一目标明确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具有巨大的差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特殊性,要求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高职院校进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明确自身定位,规划自己在校期间和今后的行动方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包括动手和实践能力,这对于提高高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建设的现状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非常注重建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还不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建设重视不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也随之改变。传统的计划分配已被“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所代替,学生从就业责任的客体转换成了就业责任的主体,在这种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前,家长、学生和学校都还没有完全跟上变革的步伐,教育体制也还正处在相应的变革之中,一些学校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和学生个人的事,与学校关系不大。这导致目前高职学院只注重对毕业生的就业辅导,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招生、就业政策咨询、派遣等较低层面上,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更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积淀和发展。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往往导致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只是关注于如何提升自己的面试技巧和职业技能,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本质扭曲,学生的能力评估和发展、积淀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被忽略。[3]

2.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建设滞后。课程建设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基础。只有系统开设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让职业生涯设计走进课堂,使学生系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培养他们职业发展的意识和理念,才能做好其他相关工作。目前许多高职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几乎都存在教材内容实践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设置时间安排上不合理、教师专业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导致了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收获不大。

3.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不够专业。在西方,职业指导提出是在20世纪初,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三次思想转折,最终形成成熟、完善、国际化的职业生涯指导理念、机制和做法。国内开始介绍和学习是始于上世纪90年代,理论的学习、消化、本土化还有一个过程。这体现在实践领域就是我们目前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不管是学校进行的还是社会进行的都远不够专业。这表现在高职学院职业生涯规划系统运行机制没有建立、硬件设施没有齐备(办公场所、测评软件缺乏)、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员专业性不强、缺乏个性化全程化辅导等等。学生因得不到系统的、科学的、个性化的指导而导致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或规划能力不强这也是必然的。

三、构建与完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途径分析

针对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1.构建和完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管理体系。高职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分管校长、教务处、学生处及各系(部)主任为分级目标责任人。在高职学校努力营造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环境。努力形成各级领导重视,校系齐抓共管,师生员工关心和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真正为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2.构建和完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应该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选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制定好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规定相应的授课时数等。在具体的课程方面,高职学校应该注重一下几种课程:①就业指导课程。由思想政治教师上专门的就业指导课及形势与政策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大学生就业中所面临的问题,予以分析并加以解决。②创业指导课程。高职学校要加强创业教育方面的指导工作,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创业意识与各项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③职业生涯辅导、职业咨询。通过职业生涯的辅导,引导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前提下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评估,来促进自身更系统地发展。职业咨询是针对学生个体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施加一种直接或间接帮助的活动[4]。

3.构建和完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体系。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体系建设尤为必要。目前,暑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都是职业实践的很好形式。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都是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此外,各院校还可邀请成功校友回校座谈,邀请校外知名职业人士来校讲座,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假期到父母或亲戚单位实习,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职业实践活动等等[4]。

4.建设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高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建设要立足于长远的师资建设。首先要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专门人才。特别是课程讲授、咨询辅导等方面的老师,高职学校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其次要加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培训,使他们获得专业资格认证。这些人员包括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负责招生就业的教师、思政课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其他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等。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所学专业、与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性互动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旭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2]陈贤忠、虞志方.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M].合肥:黄山书社,2006.

篇7

关键词: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保障机制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取得有效的成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本来就是一门涉及全面的应用性学科,其自身具有长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而高职的就业指导课更具有面向其对象特点的职业性,要切实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人,因此就必须建立一套切合高职学校实际的、具有前瞻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本文主要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拟就这一机制的构建做一定的探索。

一、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一)对课程建设的认识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其设置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相比而言,整个广东省,还是比较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给予的课时安排相对比较多,一共40个学时,分别安排在4个学期,各10个学时,以此来看,在课时的安排上似乎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如果就实践来看,仍然存在其他问题。因为目前学校还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就业指导课程的课题组或者教研室,无法很好的综合各位上课教师的意见,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从而使得无法整体统筹各位教师的教学进度,不能整体的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管理。

(二)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技能不高

就业指导课对我国高职院校,算是一门新的课改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这门课程因为其专业性对教师的要求就会比较高,不但需要了解基础的就业政策、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知识,还需要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很多方面。而如今,担任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思政部、学生处或者社科部的教师兼任的,缺乏必要的系统知识。

(三)教学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完整

高职是重视其专业实践的院校,而就业指导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这种实践性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其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灌输性教学上,理论性的知识教授太多,不能很好的结合多样化、市场化、信息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因此造成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内容空洞,缺乏实用性,从而不能引起对其的重视,致使教学效果不佳。正因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还不具备一定的市场化、信息化,使得课程的内容还仅仅围绕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分析、面试技巧指导等方面,没有一个系统的,完善的体系。从很多学校的探索和学者的研究,我们发现,就业指导课程应该贯穿学生在学校的全部阶段,从刚入校就应该进行分阶段的、有重点的开设其职业生涯规范的辅导,以就业指导课为主,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与专业教育、职业测评等结合起来。

二、如何建立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长效机制

(一)转变课程理念

要想建立课程的有效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更新课程教育理念,从上至下的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一方面,是要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对学生来说,就业指导课是其成长、成才以及顺利进入社会的客观需要;对学校而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把就业指导课程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就业是学生本身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校应以高职人才培养、开设就业指导课为基础,进行就业知识的传授和就业技能的训练,提倡学生创新就业,将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与学生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紧密结合,从学生入校即开始谋划人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对社会而言,更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以上认识的引导下,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要改变以前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观念,不能将其仅仅当做毕业生阶段的突击教育,不能仍然沿用现有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要切实从当今高职学生就业的现状入手。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关注其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一定的心理问题,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进一步推动我国就业体制改革的进程。

另一方面,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的保障机制的构建,还需改变那种短期突击性,必须健全机构,以规章、制度来进行规范,确保课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我们可以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成立专门的教研室,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各院系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教师、以及相关的心理辅导、人力资源等学科的专职教师为组成成员,提高其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促进课程体系的建设。现在学校应该在重视课程时间安排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其课程的专业化体系建设,同时建立和完善一定的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考试考核,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健全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健全,不仅仅只包括上述的纳入学科计划、增加教学评价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完善面向于学生本身的教育体系。例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课程的课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设计了一套课程体系,课时相对固定,教材选择到位,教师数量得到保证,如此还存在的问题,我们就需要从课程内容本身来进行改善和提高。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在这些课时中对于一些理论性的知识进行灌输性讲解,使得大一的新生对其没有太大感触,而毕业生又觉得其过于形式化,没有实际作用,从而使得教学没有效果。目前的就业指导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应全程化,将全程化指导与链条分解法相结合,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深入进行。一方面加强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压力,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提高其思想想意识,使其将就业压力转化为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动力。这主要面向于低年级学生,应对其详细介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相关知识,使其学会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测评,帮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也帮助他们了解教师职业并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制定相关合理的计划,采取必要的行动。另一方面,相对于高年级即将实习和面临毕业就业的学生来说,则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设见习,让学生未出校门先有在岗位实际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对未来职业增强感性认知,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职业。同时,使学生通过见习,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与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目标、计划,合理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落实其实习保证效果,加强学生对于职业世界的进一步认识,规划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及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强个性化指导的力度,从而进一步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还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利用就业市场的资源,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以创新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将案例教学和理论指导联系在一起,组织一定的模拟式训练,使学生可以及早感知就业形势,在实践中锻炼就业能力,深化其就业指导教育,使其达到最有效的结果。还可以结合如今的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召开一些校友交流会,或者邀请成功人士和专业人士举办相关的讲座和沙龙等等,来激发学生自我感受和感悟的能力,教育学生更好的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增强师资队伍

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要从数量和质量上得到双重保证,由于课程的全程性、内容模块的多样性等原因,要求在就业指导教师的遴选上综合考虑,以构建立体化的师资队伍。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总体上包括三大部分的力量:

核心的就业指导力量。相对固定的教师队伍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专职负责就业指导教育的教师、各院系负责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及部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两课”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增进教学研究和交流,有利于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辅助的就业指导力量。各院系的专业教师大多能够较深入地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市场,能够从专业的角度给出相关的就业指导教育,对学生而言也较为信服,可以在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校外的就业指导力量。许多企业的老总可以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给出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人力资源部经理可以提出对大学生求职面试的注意事项等等。因此,可聘请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及专业的职业咨询顾问为客座教授或就业指导顾问,建立一支校外的就业指导队伍。

参考文献:

[1]王舜华.构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探讨[J].时代文学,2008,(2).

篇8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与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72-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门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以及城镇规划、土地管理、环境检测以及地理地质等相关知识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国内有116所高等院校开设有此专业。根据教育部于2012年9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为两个专业,分别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专业皆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在这样的专业调整背景下,新疆农业大学立足于社会需求,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如何重新构建学科专业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成为学校今后一段时间内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原专业及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最初设立的目的与初衷是为了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与管理过程中,但从新疆农业大学开设多年的实际效果来看,该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和学生就业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

(一)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乍一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个专业,会感觉该专业定位宽泛、培养目标囊括多个专业领域、学生就业去向定位多方向,优势体现非常明显。但正是这些“优势”导致该专业发展至今弊端和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所在,就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难以明确、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设计、规划、评价、决策、策划、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定位过于宽泛,要求学生兼具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致使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也使学校面临着专业难以准确定位、难以突出品牌特色,而学生面临着什么都需要学、却什么都学不精的尴尬困境。

(二)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如上所述,正因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口径太宽、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导致该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该专业学生要求毕业后能够胜任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这就要求专业课程设置需要面面俱到,包括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而目前惯行的本科专业(学分制)四年制难以保证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设置,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学而不精,形成专业不“专”的窘境。

新疆农业大学依托自己的学科背景,在2012级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设定的专业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主要课程有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与规划、村镇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测量学、地理数学方法、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等。从设置的这些课程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囊括资源、环境、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等多方面,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杂乱无特色,重点不突出,在社会上找不到完全与之匹配的部门、行业。可见,按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来全方位设置课程并不符合科学发展原理与规律,也违背市场规律,课程设置应当针对市场需求与相应的行业部门,有的放矢。

(三)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

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知识繁多而驳杂,就业前景并不理想,毕业生多从事与其专业不符的职业,据麦克斯-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主要本科专业中专业对口率最低的十大专业之一,排名第八,对口率为44%。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专业口径太宽,学生学的杂而不精,似乎什么都会又都不会,社会上也没有完全匹配的部门、行业,导致就业市场和各用人单位难以认可并接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而用人单位更愿意吸纳与其完全对口的专业的学生,例如,规划部门愿意吸收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专业的学生,环保部门愿意吸收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环保类专业的学生,国土部门愿意吸收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专业的学生等。泛而不精使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前述诸多专业的学生相比几乎毫无专业竞争优势,导致该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专业对口率很低。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2012年以前就多年未招生。

二、学科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带来的机遇

如前所述,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多年以来,各地各高校都面临着许多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学生就业方面的困境。鉴于此,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个专业。此次学科与专业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首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帮助该新专业明晰了专业内涵、理顺了学科关系、明确了发展方向。具体来说,就是明晰了未来城乡规划教育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使地理学科参与城乡规划实践,用地理学理论统筹指导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成为了新专业的具体内涵。这正好适应了城乡规划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文地理学的专业性发展趋势,也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定位上更加细化、明确,承担起了培养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使命。

其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明确了该新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教育目标,使得其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都较强。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与优势,优选特色方向,显得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新疆农业大学就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以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掌握基础人文地理知识和理论的,精通基础城乡规划知识和技能的,面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部门以及相应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新专业方向确立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体系,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与课时结构,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再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对学生来说,改善了原专业学生学而不精以及专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境况,使得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也有了更加对口和明确的用人单位,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面临机遇的同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挑战,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与结构的优化、在学时有限前提下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等。各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优势,并以此组织教育实践,实现规划人才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基于以上问题兼顾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新疆农业大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业务能力要求

在上述培养目标指导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GIS、计算机和绘图等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协同攻关能力;外语要达到能较顺利地查阅外文期刊以及运用外语交流的水平。

(三)课程体系构建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及综合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是主要的理论教学环节,构成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基础。除了提升基础素质能力的课程如思政、大学英语、高数、体育、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和普通基础课以及公共选修课之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堂教学课程体系主要还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以及任意选修课,具体课程主要是结合学校的学科背景与社会需求设定。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自然资源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学、地统计学、遥感概论、地图学、城市地理学、地理数学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及专业限定选修课主要有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与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规划与管理、村镇规划、旅游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资源调查与评价、居住区规划与设计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任意选修课主要包括维吾尔口语、专业英语、建筑美学、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矿产资源管理概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城市规划制图技术、公文写作、专业文献检索以及文献综述与科技论文撰写方法。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课堂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及社会搭建起一个桥梁与平台,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实验、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和设计4个环节。其中,课堂实验根据各门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实习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实习、遥感实习、地图学实习、土地利用与规划实习、村镇规划与设计实习,前三者各一周、后两者各两周;专业实习为校外城乡规划综合实习,为期12周,集中安排在大三暑期及大四学年初始;此外,还有8周的毕业实习和累计10周的专业文献综述及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同时进行),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的具体内容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宗旨。

综合教育课程体系则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劳动技能训练(包括公益劳动与支农劳动)、社会实践(含社会志愿者工作),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等环节。另外,学校还出台了《新疆农业大学综合素质学分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含校级)各类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文体竞赛,参加学校和有关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支农劳动获奖,参加自治区和国家组织的各类公共考试,职业资格与技能认证考核,阅读学校推荐的课外书目、学术论文,以及听取学术报告与专题讲座等,取得成绩者,由学校认可并以学分形式记载在学生学习档案中,要求至少应取得8个学分(其中非专业职业资格认证至少2学分),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综上,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又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重在明确专业内涵与方向,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当然,新专业的建设是一个积累经验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新疆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也一定存在着很多不足,在今后还将历经一个不断反馈与修正完善的过程。

结语

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并进行的学科和专业调整,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承办高校及教学工作者应该在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汲取以往教训,结合社会需求,重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专业竞争力,促进新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城乡规划的合格人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颁布新版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新规.中国教育,2012-12-04.

[2] 2011年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本科专业排行榜[N].网易教育,2011-06-08.

[3] 彭位华,张勇,刘雪艳.专业调整背景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皖西学院学报,2013,(1):134-137,156.

[4] 赵映慧,袁兆华,王杜春,等.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3,(4):94-98.

[5] 陈昆仑,李丹,王旭.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6):22-25.

篇9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henomenon of lack of college credit, and the problem of college credit system has not been built very well, the research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ollege credit and the constructing program are studied. Firstly, the new phenomenon and effect factors of the credit lack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put forward. Then, the DEMATEL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is adopted to denote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lex factor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developed to solve the problem.

关键词: 高校;学生群体;诚信教育;DEMATEL

Key words: college;student group;credit education;DEMATEL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011-05

0 引言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够健全,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类诚信问题不容小觑。高校是社会的重要一员,且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育程度。学生在既得利益诱惑和部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出现了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的扭曲现象,一些浮夸、虚假的学风得以抬头蔓延,不仅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长此以往还影响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高校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研究是一个重要问题。理论研究方面,文献[1]较为系统研究了高校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文献[2]阐述了学生信用评级制度构建,文献[3][4]研究了对大学生贷款问题的政府对策,文献[5]阐述了如何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文献[6]研究了如何让诚信契合于现代社会主义转型的形势,文献[7]通过高校现状实例分析阐述应当加强诚信教育和管理机制,文献[8]提出了“政府-学校-银行-学生”的信贷体系构建策略。大学生是高校各项行为活动的“主要扮演者”,现有研究来看,面向学生群体的高校信用体系研究得到了关注,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研究取得了进展,但大多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尚缺乏基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手段,高校诚信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够细致和全面。对此,基于DEMATEL分析方法,对学生群体的失信行为产生和价值取向进行了量化分析,并从诚信意识、诚信教育、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提出了高校诚信教育建设对策。

1 高校学生群体的诚信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 高校学生群体的诚信问题新表现形式

1.1.1 学业努力程度不够,责任意识甚为淡薄。大学既是一些同学努力进取、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最佳场所,但同时也有一些同学放任自己,在学习上努力程度不够。大学生的主要责任是学习,提升自我的能力,将来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随意旷课,作业抄袭,不思进取,补考重修,甚至难以毕业等问题在一些大学生群体中屡次出现。“为家长学”、“为老师学”和“为同学学”的被动式学习,以及网瘾、游戏瘾和手机瘾等,使得不少学生难以自拔。对学业的疏忽,在很大程度上可归为对自身、对家庭和对社会不负责任,实质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意识。由失信造成的大面积学生学业失败,加大了社会发展的成本,也埋下了若干隐患,如2013年3月份报道的山东大学退学风波,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担忧。

1.1.2 学风呈现浮躁苗头,急功近利之风抬头。大学理应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学术殿堂,大学生理应是一批在这殿堂中努力进取,不断求索的有志青年。但是,当今大学校园里却存在一些不正之风,某种程度上在玷污了大学的纯洁性。在选课上,一些内容简单、容易得到高分的课程被学生看好,而一些严格要求、有适当深度、专业之重要选修课程则被束之高阁;在学习过程中,埋头苦干、“悬梁刺股”的同学已经甚少,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的变多了;为了获得较高的学习评价,不惜动用社会关系来提升绩点;为了在评优评先中得到提名,出现了往常在校园之外才出现的“走后门”之风;一些高校的学生为了顺利考研,甚至出现了只为考研课程、不管专业基础的专类“考研族”;大学生学术研究本是好事,但出现了一些为了加分而通过非正常渠道快速的现象,这往往是在“成年”领域才出现的病态社会现象。总的来看,校园外的众多先进的不良工具和手段被“引进”校园,部分学生学习风气显得较为浮躁,急功近利、不劳而获等思想加剧了失信的范围和程度,这是学生群体的失信新表现之一。

1.1.3 造假手段层出不穷,道德有违法演变风险。大学生作为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应以身作则,诚信为本,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但是,许多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淡薄,除了在学业过程中常出现的考试作弊等现象外,现有的便捷网络还使学生在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含金量高、技术难度复杂的环节存在抄袭、等现象;为了提升和炫耀,一些学生甚至采用购买虚假证书等不正当手段,“美国太平洋大学”、“美国纽约中央州立大学”等“文凭工厂”屡屡曝光;在一些重要的考试中,新的作弊手段不断被发现,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感觉。为了获取资本,部分学生在出国途径上“下工夫”,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履历造假等不诚信行为。据报道,2012年数百名申请前往新西兰留学的中国学生被确认存在留学申请材料造假情况,数十名留学生因材料造假而被遣返回国,造成了相当恶劣的社会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撰写个人履历中存在着编造学生干部经历、虚构荣誉、夸大自身专长等各种不诚信现象。由于很低的失信惩戒成本,“虚假者淘汰诚信者”的现象渐盛,不畅通的信息渠道和较为严重的就业率问题,导致“虚假”成为一些学生眼中的终南捷径。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学业竞争、个人素养和社会环境等导致的“个体作假”的道德定性失信有演变成刑事案件的苗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等恶性案件,则将诚信问题进一步升级。网络上出现了“感谢你的大学不杀之恩”等调侃,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真诚变得不堪一击,高校的社会诚信教育问题令人堪忧。

1.1.4 自我约束能力缺乏,助贷还款不容乐观。作为社会人,高校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期间,必须履行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为社会机器的顺畅运作提供动力。在高校开展不担保信用贷款的十余年里,助学贷款的覆盖范围逐步广泛,很多贫困学生从助学贷款中受益,从一穷二白的贫困生活中成长为天之骄子。但是,许多大学生缺乏对自我的约束,缺乏诚信的意识,不能以诚信态度对待还款问题,在享受国家给予贫困大学生的扶持同时,却不能履行自身还款义务,部分大学生个人信用的缺损已成为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最大的“瓶颈”,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给学校、银行、政府部门带来了始料未及的问题,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推行上增添了极大阻力,导致很多银行不得已取消了助学贷款的优惠政策。由此引发了更为严重的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的仇富心态,使相关政策在风雨中摇摆喘息。

1.2 影响高校学生群体诚信的因素定性分析 如今高校学生群体失信现象的发生,导致原因有多种多样,或是诚信意识淡薄,或是诚信教育的薄弱,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实际调研,从五个方面总结和分析了大学生失信的影响因素。

1.2.1 社会环境及氛围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来讲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狭义一般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具体的由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社会的文化和道德底线、经济运行的惯常模式等组成。社会环境能改变人,人也能营造环境。我国现在正处于数百年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政治稳定,法制化进程进展顺利,市场经济已步入正轨。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括市场经济的体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国民素质特别是诚信素质尚欠缺、社会转型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社会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无形中鼓励了作弊、互联网发展导致的信用危机等。商无信不通,国无信不稳,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一些媒体透露出“拜金”、“金钱”、“权力”等误导宣传,缺少与之相应的健全诚信体系,导致了社会失信现象的发生和渗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和失信行为,缺乏足够判别力大学生则很容易迷失方向。

1.2.2 高校诚信教育体系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高校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群体进入社会之后的言谈举止,既反映了高校综合素质教育的成果,也成为了影响社会诚信环境的重要诱导因素。高校的诚信教育因素主要体现在高校的学风和校风、教师的引导和标杆榜样、高校的诚信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和教育教学手段等方面。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扩招、就业和大学精神等尚存在不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学校风气不够踏实严谨、偏重于学科教育缺乏诚信素质教育、高校大幅度扩招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上的缺憾、学校的诚信教育与宣传力度不够等导致诚信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师者,传道、授业和解惑,高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主体―教师,其“崇高”之目标也与培养人才有些背离,“课题”、“经费”、“为了课题经费……”等言谈主题和网络评论等扰乱了不经世事的学子。

1.2.3 人才需求与就业形势 就业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严格来讲,就业并非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但是,缺乏就业支撑的高等教育是一条充满了坎坷的不归路。由于大学扩招、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形势不够乐观等,世界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紧张,我国目前每年新毕业和二次择业的大学生也将近千万,僧多粥少的现象使大学生的压力逐步增强,部分学生不得已在学习过程、求职过程出些“新点子”。另一方面,就业岗位薪不抵贷,导致许多大学生无法偿还助学贷款而发生的贷款失信现象。就业前针对目标选择不明确,导致大学生对现有岗位不满意而产生了跳槽现象,就业工作的不稳定导致诚信基石不稳。

1.2.4 个人信用修养因素 个人修养是人在个体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个人修养作为无形的力量时刻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个人修养并非一成不变,它与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个体的实践活动有关。目前来看,独生子女、90后等学生群体的个人修养因素不容乐观,常出现肆意妄为、凭着感觉做等现象,原因在于学生自身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和督促力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和缺乏失信惩罚、丧失对社会法律体制的畏惧等。此外,我国教育的“倒梯现象”(高中过紧而大学过松,国外多为高中宽松而大学紧张)使大学生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很多大学生认为“学校不等于社会、校园内的诚信问题并非违法、诚信只是小问题”,从根本上没有正确认识信用的重要性和失信的危害。对诚信教育的轻视,家庭教育的松懈,对失信行为及其所应承担后果的界定模糊,最终导致大学生产生失信行为的现象。

1.2.5 诚信监管模式及机制 政府实施诚信监管是制止社会失信现象最有效的办法,高校实施适当的诚信处罚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一方面,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法律法规的空白点较多,失信惩治条款乏力,缺乏有效监管和惩罚等导致失信成本过低。另外,尽管高校对考试违纪等有较为严肃的处理,比如一旦定性作弊即不能给予学位、甚至开除出校,但是社会上宣传的“读书无用论”、“拼爹”和“高技术手段”等大大降低了诚信的监管效果。作为教育机构,高校对助学贷款的归还等尚无有效的监控措施。对高校而言,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学业的不正确态度本质上也是失信;此外,对学业不努力的学生缺乏有效的帮扶和监控体系。实际上,对社会、对家庭和自身而言,大学生放纵学业就是最大的失信,对良好的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的破坏也是失信。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群体失信的原因分析可用图1表示。

1.3 基于DEMATEL的高校诚信教育影响因素重要度定量分析 高校学生失信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采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高校信用体系建设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分析过程直观、明晰,其结果不仅表达了各因素间的量化因果关系,同时能根据量化结果对影响因素集进行因果分类和重要程度排序,为准确找到致使失信的根本影响因素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①通过文献调研和归纳,本文确定了社会环境影响(简记为A,下同)、高校原因(B)、就业原因(C)、个人信用修养(D)、诚信监管体制(E)等五个因素。

②为考察不同因素间的影响关系,本文调查了多名教师和学生,通过1-3的打分法确定不同因素间的影响程度。设X=(aij)n×n表示两两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如果ai对aj有直接影响,且影响很大,则定义aij=3;ai对aj有直接影响,但影响适中,则定义aij=2;ai对aj有直接影响,但影响很小,则定义aij=1,否则aij=0。调查结果如表1,为解释表1的数据,后文则简要分析了获得理由。

1)社会环境及氛围因素之影响:高校是一个功能俱全的社会,高校中的很多方面,如教师的职业观念、诚信教育和人才的社会需求等均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就业、高校扩招和为师之道等方面,尚存在部分的道德和体制漏洞,直接影响程度适中,故A对B影响力为2。就业因素正是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下的产物,就业是高校教育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岗位供应、薪资、招聘过程等都可能直接造成就业诚信危机,这种影响是直接的,影响很大,故A对C影响力为3。个人信用修养主要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关,但社会因素对其也存在一定联系,其作用不能忽视,这种影响程度较小,因此A对D的影响为1。诚信监管体制完善与否同社会经济体制是否完善、道德体系的建设成熟度等均有直接的联系,监管体制作用于社会,同时社会环境反作用于监管体制。某种意义上,社会环境决定监管的力度、方式和效果,A对E影响因素为3。

2)高校诚信教育之影响:高校为社会输送大量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今后的行为对社会的发展和制度健全将起到积极作用。但在目前状况下,通过高等教育及其毕业生来逐步改善社会环境,尚需要较长的时间、效果也不容乐观,故B对A的影响为1。高校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设立就业机构、加强校企间合作等减少就业诚信现象的发生,教育教学质量与就业存在互动关系,但高校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和现状改善能力有限,故B对C影响因素为2。学生接受诚信教育的渠道主要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3种,高校对个人信用修养有较大的影响,也是值得期待的一方面,故B对D为2。诚信监管体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高校诚信监管,学生在大学生涯中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大学校园,学校对学生的监管在校内起作用,占学生活动空间的绝大部分,高校通过自身行动来触动诚信监管来,可在整个诚信监管体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故B对E为2。

3)社会就业及经济形势之影响:就业因素部分地属于社会因素,其在很多情况在均能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就业影响社会稳定,影响高等教育的方向和力度,从而直接影响社会发展,故C对A为2。就业因素会影响学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就业率是涉及到学校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目前来看,就业已经成为“教育的风向标”,有C对B为2。个人信用修养主要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关,但就业对其也存在一定联系,个人修养和素质为就业优劣的内在原因,社会环境、经济形势等为就业的外因,就业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在当今特殊境遇下也发生微妙变化,就业对个性化塑造影响相对较小,故C对D为1。就业对社会监管并不存很大的影响,充其量只能为监管提供宽松的环境,所以C对E为1。

4)个人信用修养因素之影响:个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诚信程度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甚大,这也表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面,D对A影响力为2。高校教育作用于个体,是影响个人发展的主要因素,但个人因素对高校的影响渠道较少,主要起到榜样和反面教材的作用,故D对B为1。个人信用修养能减少就业失信现象发生,D对C为2。个人修养的提升可以减少监管的压力,但是监管作用并不能只靠个人的信用修养,道德和法律的规范化是正道,所以D对E为2。

5)诚信监管模式及机制之影响:不论是社会监管还是高校监管,有效、有力的监管均是减少各因素下失信现象发生的直接有效方式,某种程度上是被动的接受方式,故E对其他因素均为2。

③影响矩阵规范化处理,将X各行求和,设行和最大值为max,令G=X/max,计算影响因素间的综合影响矩阵T=(tij)n×n,tij表示i对j的影响程度,T=G+…+Gn。

④计算各因素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对T中元素按行相加得因素的影响度,表示各行对应因素对所有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值;对矩阵T中元素按列相加得到相应因素的被影响度,为各列对应因素受到所有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值,见表2。

⑤计算各因素的中心度与原因度。系统因素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相加得到其中心度,表示该因素在所有因素中的位置及其所起作用的大小。系统因素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相减得到其原因度,若原因度为正数,表明该因素对其他因素影响大,成为原因因素;若原因度为负数,表明该因素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大,成为结果因素,计算结果见表2的右数4栏。

根据中心度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各要素在系统中的重要程度依次是E、A、D、B、C,原因要素是A、E,结果要素是B、C、D。从原因度计算来看,加强诚信监管是措施之要。若想提高面向学生群体的诚信教育质量,首先必须把握原因指标,原因直接决定结果。依据表2不难看出,影响高校学生群体诚信的因素按原因大小排序依次为:诚信监管(E),其数值为0.7467;社会环境(A),其数值为0.206,表明监管是当今社会高校诚信教育效果提升的首要措施。从各因素的中心度分析,影响高校学生诚信水平的中心问题在于诚信监管体制(E)、社会环境(A)、个人信用修养(D)、高校原因(B)、就业原因(C)。其中,诚信监管体制的中心度最大(占比52.34%),诚信监管的宽松与否是关乎大学生诚信水平高低的敏感问题,如果诚信监管过低,大学生的侥幸心理将占上风,导致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从原因度的结果因素来看,高校信用体系构成的结果因素按作用大小依次排序为:个人信用修养(D),其数值为-0.1366、高校原因(B),其数值为-0.1676、就业原因(C),其数值为-0.4631,结果因素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间接的影响学生群体的诚信状况。个人是内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从某种角度来看,就业与经济形势等有关,具有周期性和长期性特征,基于就业的个人信用教育并非是一日之功。

1.4 对策及建议

1.4.1 监管方面 治病救人,强化诚信监管体制力度。通过DEMATEL量化分析,表明有效且广泛的监管体制是解决高校失信现象严重的直接方法和根本途径。加强诚信监管体制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也应当建立起一套与之对应的惩罚措施。针对高校较普遍存在的失信现象(考试作弊、学术抄袭、简历造假、拖欠贷款等),可以通过签订诚信条款合同、建立诚信年度的量化考核制度,将考试成绩录入大学生诚信档案中来改善。从国外经验来看,降低“一考定终身”的考试风险,法国建立了具有警示作用的作弊惩罚制度,视其作弊科目重要程度来进行惩处,科目重要且情节严重者5年内不得进行考试。在美国,学生从进大学到毕业期间将接受众多诚信宣讲,学校采用高科技反作弊手段,对作弊学生采取司法处分手段。需要说明的是,教训要以“治病救人”为原则,特别是作为教育的圣地――高校,尤其应视情节轻重做相应处罚。高校应该将监管融入宣传、融入高科技,深入人心并震撼人心,从源头上根除,避免“劣质品淘汰优质品”。

1.4.2 思想意识 加大投入,夯实高校诚信教育意识。高校是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摇篮,是为国家和社会输出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基地,但学校同时还是塑造人才道德素养的平台。现如今,各高校为提升综合实力排名,吸纳更多生源,将学术建设和教学条件等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往往忽视了师生群体的诚信道德建设。只有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士的思想上得到了重视,将诚信教育、诚信校园和诚信学术等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才可能起到持续长效的效果。对此,高校应当加大诚信建设的经费投入、制度投入、人员投入,设立诚信学生奖学金,开展诚信倡议进校园的活动,设立诚信管理机构,建立诚信档案,引进或开发诚信量化考核指标等,通过多种形式的高校诚信教育来提升“又红又专”人才培养的效果,主动地将社会影响力大的失信事件作为反面教材进行正面教育,最低程度降低失信现象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4.3 高校教育 推进教改,强化教育教学手段革新。根据调查,高校的教育教学形式和效果,也是学生失信、特别是考试作弊的诱导因素。死记硬背、单纯的满堂知识灌输等,将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减弱,甚至产生作弊的冲动。在欧美学校中,多数教学环节是以启发式为主,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使“大脑裸考”现象鲜有发生,减少了作弊的几率。由此,大幅度推进教学改革,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在某种程度上能提升学生群体的学习和考试诚信。在思政教育方面,目前大学的思政课程主要为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高校一厢情愿地认为通过爱国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等能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殊不知当今的大学生,个性化极强,具有强烈的国内外教育的比较和鉴别能力,诚信教育所占比重少之又少,一些课程的设置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实际上,应该将诚信相关教育课程纳入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依个体而异、依学习阶段而异,不搞一刀切,诚信教育贯彻大学教育的始终,作为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诚信素质培养的必要手段。从国外经验上来看,尽管没有明显的思政类课程,但融入日常生活的“思政”教育形式多样化、一些“求善求诚”的教义等均是避免失信发生的有效措施。

1.4.4 就业方面 锻造能力,截断就业失信根源。就业是社会的大问题,针对就业问题,除了课程教育体系设置方面的努力外,应当在学校建立相关培训机构,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学术素质,并对大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就业教育宣传。在美国、芬兰、丹麦、挪威等国家则采取了建立专门的机构来强化高校的诚信教育效果,可以参考这些国家的做法,在高校建立学生诚信促进机构,全面了解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活、考试、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处于弱势的同学(学业困难生和经济困难生等),给予他们全面的人性关怀。就业的另一面是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和联系也是提升就业的良策。在法国,多数著名的工程师学校和商学院都和当地大型企业有着良好的沟通交流,以必修学分的形式要求大学生们在假期进行实习,企业和学生之间了解与交流充分,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学历造假、违约跳槽等失信现象发生,借助于企业之力,塑造具有专业素养和完善道德情操的大学生人才。

2 结论

研究了高校学生群体的诚信问题及其原因,基于逻辑推理分析和调研,分析了高校学生群体的诚信影响因素,利用DEMATEL量化分析工具,研究了诸多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论文下一步将本文提出的五个影响因素进一步细化研究,专题研究高校面向学生群体的诚信教育内容体系设置,并从高校的另一个重要群体―教师的诚信现象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傅云磊.论高校大学生信用体系建设[J].青少年研究,2008(S1):137-139.

[2]林妍梅.构建高校学生信用管理体系的探索[J].江苏高教,2008(1):113-115.

[3]刘家勇.从国家助学贷款谈高校学生信用体系建设[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3(2):8-10.

[4]朱立梧.中美助学贷款制度比较及启示[J].广角,2010(1):173-174.

[5]蒋冠,邓文杰.高校学生信用档案制度建设探析[J].兰台世界,2009(11):26-27.

[6]张鹏飞.论新时期大学生诚信观建构的审美佳境[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9):62-65.

篇10

一、公安院校艺术教育的内涵

(一)实质

基于美育和德育同为艺术教育培养内容与目标的原因,公安院校中开展艺术教育的实质乃是在于提高学生在思政道德方面的整体素质。培养合格大学生的前提正是塑造其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断提高大学生在思政方面的意识、品质。任何一种艺术教育模式中,思政性都是指导和灵魂,这也是为什么当前对于艺术类作品创作总是不断强调“主旋律”、“正能量”的原因。这里的“主旋律”与“正能量”恰恰代表了艺术创作和教育等领域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受众的思政性的正确引领和熏陶。

(二)重要性

如上所述,艺术教育在公安院校中首重对学生思政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仅如此,艺术教育还能通过美育、德育提高学生个体的艺术修养、人文素质,而这正是实现大学生人格操守不断完善的重要举措。公安院校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专业院校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往往偏重于理性、客观、严谨、逻辑性强的专业教学内容,这样的教育氛围下培养出的学生不乏思维缜密、一板一眼的专业人才。但从另一方面看,过于理性的专业化培养造就的人才常常在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有所欠缺。而在当下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和工作却经常能够实现在专业上的突破性发展。即使是在如公共安全这类涉及政治、法律的专业中,由于社会发展复杂程度的不断加剧,很多时候需要突破寻常的思维定势,以不拘一格的想法开展工作。同时,艺术教育还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情商。公安及其相关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面对和人的沟通与交流时,很多时候需要能够察颜观色并适时地调动或控制情绪。收放自如的情绪调控能力在不少情境下甚至能够起到稳定局势、控制局面的作用,这对情商有很高的要求。除了面对他人,公安院校的学生毕业进入职场后,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质,学生经常需要承受普通职场人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这对于学生的自控力、解压力同样充满挑战。具有较高情商的人面对压力时不仅懂得疏解,而且能够选择正确的方法,较少“钻牛角尖”,对压力的释放也更加有效。

二、开展公安院校艺术教育的路径

(一)意识上重视态度决定行动。

现实中艺术教育之所以难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成效,主要根源之一乃是管理层缺乏足够的重视。包括公安院校在内的不少专业院校从校领导到具体的教师群体中真正能够从意识上给予艺术教育足够重视的比重并不高,很多学校开设艺术教育课程时或安排一位课任老师任多个班级甚至年级的课堂教学,或者大量使用兼职老师进行艺术课程教育教学。这种实质上缺乏重视的后果就是从上到下都对艺术教育表面重视、内在忽视,如此教学难以取得良效。因此提高艺术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就是先从思想上纠正错误认识,真正给予艺术教育以关注。

(二)机制上完善

思想上的重视是公安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内在保障,制度上的完善则是外在保障。基于多数专业院校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完整的公共艺术课程的机率极小的现实,公安院校至少需要有1至1.5学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安排。通过机制上的完善帮助学生认识到美育、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基础层面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思想。而一旦有了基础,学生就可在已经掌握的艺术鉴赏基本方法、原则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提高的基础和机会,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日常自学都不再是从零起步。

(三)手段上丰富

丰富的教学类型和内容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在当下信息与网络时代,陈旧的教学手段极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公安院校开展艺术教育不妨更多结合包括多媒体教学在内的教学手段,比如利用音视频资源开展艺术教育。国内外不少影视素材中有很多涉及公共安全领域的内容,比如《沉默的羔羊》、《鹈鹕案卷》、《刑事侦缉档案》、《反恐24小时》等。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也是开展课内外艺术教育的极佳素材,比如小说《福尔摩斯探案》、《洗冤录》等。如果条件允许,学校还应当开设更多的艺术鉴赏课程,比如对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的赏析,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会一种乐器等。

三、结束语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主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个性、情操方面具有较好促进作用。公安院校开展艺术教育有助于开拓学生眼界、提高想象力、创造力。良好的美育、德育除了能够提高学生思政素质外,面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时,较高的情商经常能够辅助智商提升工作效率、获得更好的生活感受。

[参考文献]

[1]宋晔,隋新.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思路[J].艺术研究,201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