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统一性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的统一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赋予的,它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它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精彩。所以珍爱生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唯有活着,才能决定它是否精彩。

高校突击,是谁顶着炎炎烈日挥洒着汗水;春节支援,是谁迎着漫天风雪挥动着臂膀。是咱们铁通最可爱的人,是他们奋战在一线,疏通了认识世界的网线,连接了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根据最新印发《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办法》,作为班组长的我,是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班组的安全管理负全面责任。要组织班组成员学习、贯彻执行企业、班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职工遵章守纪;组织开好班前、班后会,明确检查项目、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指定专人做好安全会议记录;组织安全危险源排查,手机、建立“事故隐患和危险源”台账,采取正确的作业方式与安全防范措施等安全部署工作。

我想说的是,工作在装维一线的员工责任重大,他们每一个人都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他们的安全,牵系着母亲的心,牵系着儿女的心,更是维系着幸福家庭的纽带!我真心期望,每一位一线装维人员,在工作的时候,千万要当心,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保护好自己,杜绝一切悲剧发生,不要违章作业,真正的做到:“高高兴兴的去上班,安安全全的回家”,因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每天出车前的安全检查、每周召开的安全例会、每月进行的安全分析。行车安全、登高安全、用电安全、防火安全,没有安全,于个人,生命无法保障;于家庭,幸福毁于一旦;于企业,生产难以为继;于社会,影响安宁繁荣。安全牢记于心,安全永远第一。

篇2

一、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中国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在这些传统节日中蕴含着许多礼仪文化。品德课所体现的端午节的由来、七一的诞生、清明的祭扫等孩子们知之甚少,从而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蕴含的文化更是了解不多。而在当下对西方的一些节日,非常热衷,更多地关注,如狂欢节、圣诞日。这是教育的缺失,也是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现在有的父母缺少责任意识,做事不注意中国传统美德,对孩子过分的溺爱,造成了孩子们依赖感强、自理能力差、不懂合作、无冒险意识,甚至有的唯我独尊、不知感恩等不良习惯,好的习惯需要在他所生长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形成自觉的行为,为此,在德育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结合课本中的各大传统节日,加强对学生的“五爱”教育,即“爱祖国、爱大自然、爱班集体、爱劳动、爱学习”,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如开展“英雄铭记心中”读书演讲活动,让孩子们学英雄、展未来、铭历史、爱中国,初步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对学生的教育抓住每一个环节,在课外让孩子们查找资料,通过查找的过程,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在课堂上开展资料收集汇报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在愉悦中接受教育。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三八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等,对学生进行铭记历史、热爱祖国教育,使孩子们在节日的气氛中知礼、懂礼、守礼。

二、针对小学生普遍现象,进行课堂延伸,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他告诉我们后人,文明礼仪不可少,小学的品德课堂是让孩子们知礼,懂礼,守礼,有礼的重要环节,所以作为品德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大力开展德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观察学生的礼仪现状,采取课内外延伸的手段。向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以此为基础,进行个别学生,个别问题,个别现象的教育辅导;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实践活动,走出去实践,请进来体验,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融品德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状况有机结合,采取适宜的德育方法,使教育有的放矢,以收实效。

结合教育寓纪念传统节日的具体活动中。面向社会、家长,拓宽学生良好品行养成的空间,让礼仪文明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让礼仪文明的教育渠道遍地开花。

三、通过活动,利用环境,影响和熏陶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确立传统节日专题活动。“六一”“三八”“清明”“端午”“国庆”“春节”“劳动节”等七个重大节日,开展“做文明守礼的少年儿童”系列主题活动。如“春节”在辞旧迎新的欢乐声中,感受家庭、亲朋、邻里间互敬互爱的情怀。八月十五月儿圆,吃月饼,感受亲人的团聚,家人的温暖,更爱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通过“端午节”包粽子民间风俗活动,联想到爱国诗人屈原的经典诗歌,感受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等等,引领了学生的品德行为,在学生的一日行为习惯训练中与学校的值周值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通过传统节日的庆祝展演,影响家长的思想行为。如,在“十一”国庆节庆祝活动中,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颂祖国教育互动,学生与家长同台演出,同台领奖,共同参与颂歌献祖国会场布置的全过程,让学生表演,在品德课堂上所学到的礼仪知识展示给家长,在家长中起到宣传、教育、引领的作用,从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们充分彰显良好的个性品质,有一颗感恩的心,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感谢我们的党,感谢我们的祖国,生活在中国感到幸福,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活动的开展,使礼仪素养在不知不觉中根植于他们幼小的心灵。

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此才能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这项工作仅仅依靠品德课堂教学、学校德育是不够的,还要家庭、社会这一大环境的有力配合,在社会这个大的环境氛围中,学生的礼仪文明才能逐渐形成规范,以至于养成一种习惯。因而家长的素质、家庭的文明、社会的和谐、与学校教育共同联手,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是影响和熏陶学生礼仪文明的关键,是品德课教学对学生进行礼仪文明教育之余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篇3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我们在教辅材料促销、早教器具宣传、课外培训广告中常常见到的口号,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稍加分析就能看到其中的问题。这个口号隐含的意思是:“与别人竞争并获胜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儿童如要获胜必须尽早努力,我们的产品能帮助儿童超越别人跑在前列,如果你的孩子不用,就有可能落后于人”。此口号商业目的很是明显,为什么很多家长明知如此还都愿意相信呢?因为它的前提假设是在竞争中获胜,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在如今浮躁的社会氛围中,很容易打动太多没有安全感的父母的心。这个口号代表的观念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强化了家长对孩子教育投入“宁浪费勿错过”的心理,加剧了他们担心孩子落后于人的惶恐,催化了儿童间的竞争并将这种竞争无限提前,从而成为择校、教育负担过重等一系列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

用社会理论分析,“起跑线”口号的前提假设是片面,消极的。它只强调社会规则中的物质性、统一性,如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等,而故意忽略其精神性、多元性,如同情、共赢等。人类社会延绵几千年,只有物质性和统一性,绝不会发展到如今的文明程度,甚至可以说,社会的繁荣是与多样性、多元化互为因果的。“起跑线”口号蛊惑人们把同龄人看作竞争对手和假想敌,把丰富多彩的立体的人生扁平化为一场只为获胜的赛跑,引诱人们忽视或忘记人生多样性和生命独特性。其实,人生之路有很多种走法,不是每个人都想和你走一样的路;人与人之间除了竞争,还有合作、互补、共享和欣赏;生命的珍贵之处在于体验,而不仅是获胜,比赛还强调体验过程,超越自我!

用教育理论分析,“起跑线”口号的前提假设也是不成立的,甚至是恶意的。教育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其中又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前提,人的发展包括社会化与个性化,而个性化是社会化的高级阶段,所以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帮助人形成个性并拥有独特的生命体验。一个健康有活力的社会需要的也绝非统一规格的流水线产品,而是多种多样的、各具特色的人才。“起跑线”说法无视人的客观差异,把遗传素质、生活环境、成长历程完全不同的儿童放在同一标准下衡量,人为地给不同个性的儿童划定了同一起跑线,给千姿百态的儿童规定了成功的唯一模式——获胜,这显然与教育基本功能背道而驰,是违反教育规律、违背教育初衷的。

有人也认识到“起跑线”口号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认为儿童要比的不是起跑线,不是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而是整个人生。这种观点看似合理,其实问题更大,它的意思是:儿童不应在意人生某一阶段的得失,而要看人生最后的结果,即“谁笑到最后”,所以相比“起跑线”口号,“比人生”的说法更糟,它将儿童间的竞争放大到了整个一生!儿童固然不能与别人比人生某一阶段,也不应比整个人生。每个人生来就是独特的,其人生经历与生命体验是独一无二的,根本不具备可比性,为什么要进行无谓的比较呢?生命的独特体验是人最可宝贵的财富,也是人的本质所在,为什么要因永无止境的竞争而丢掉这可贵的独特体验呢?竞争是激励发展的一种手段,但过度强调竞争会使人迷失自我,降低生命质量,失去自由发展的可能。

篇4

[关键词]儒家生态哲学 气 通 和 生 时 道

关于自然的运行,儒家生态哲学有一个由“气”“通”“和”“生”“时”“道”构成的较为完整的范畴体系。这六个范畴既是对自然界的整体性、合目的性、联系性和有机性等特点的说明,又含有规范人类行为的特性,是价值性范畴。深入研究儒家生态哲学范畴,有利于深化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的认识,对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宇宙的基本构成元素

在儒家生态哲学中,自然的构成元素有阴阳、五行和气等概念。从逻辑程序看,气是最为基础的概念。从气到阴阳再到五行,构成了儒家对自然的全面深入而又系统化的认识。不过就现有材料来看,气的概念却似乎是在阴阳、五行概念之后才出现的,五行最初与气和阴阳也没有关系。阴、阳起初是一对表示方位的概念。《易・系辞》用阴阳的原理解释六十四卦,提出“一阴一阳之为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是一个普遍命题,它把中国文化的阴阳观提到了新的高度,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命题提出以后,关于事物和阴阳的关系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把气和阴阳结合起来,较早见于医和的“六气”说和伯阳父关于地震的解释。医和所说的阴阳和气都不是普遍概念,阴阳也不是后来所说的气的两种性质。相比之下,伯阳父用来解释地震的“天地之气”只是一种气,不与晦明、阴阳并列,具有抽象概念的形态;他又把天地之气进一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或两种性质,认为地震是由于阴阳失序造成的。这样,气和阴阳就上升为抽象的普遍概念,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和阴阳、气的关系便十分清楚了。庄子进一步提出“通天下一气”的思想,把“气”上升为万物的本原。应当指出,在先秦,万物都由气构成、气分为阴阳两种性质、二气的运行有一定的秩序等思想,是儒家和道家共同的主张,可谓中国文化的基本观念。中国哲学的“气”与西方哲学的“物质”概念至少有三点不同。首先,气是不停地运动着的,气和运动是内在地统一的;运动的动力源就在于气本身。在西方哲学中,物质和运动是各自独立的,物质没有内在动力源,不能自己运动,需要外力的推动才能进入运动状态。亚里士多德有“四因说”,其中的“动力因”就是解释物质运动的动力源的。其次,气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它具有生命力,能够产生生命。在儒家与道家哲学中,生命归根结底是运动着的气。气的这层含义,陈荣捷翻译为“vitalforce”,汉语意思是有生命的力量。最后,在中国哲学中,物质和精神之间是一个连续性的无间断的过渡,气填充着这个过渡的过程,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这层含义,陈荣捷译作“物质力量”(materialforce),指出它包含物质和能量,是“与血和呼吸相连的心理――生理力量”。杜维明先生提出“存有的连续性”,与此义大致相同。关于气的哲学与生态哲学的关系,玛丽・塔克提出,把物质和精神二分,把精神作为“先验实体”,排除“物质”,是西方哲学消除对于自然的敬畏的关键,也是文化和精神危机的原因,自然由此沦落为“资源”,而不是应该得到尊重的生命的“来源”。“五行化”是儒家文化以至中国文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其特点是把“五行”作为范畴,对自然和人文世界进行分类,根据五行的生克关系来说明世界的联系。五行化的生态意义在于它一是说明了世界的生态性联系;二是把生态措施整合进联系的框架中,使这些措施具有生态规范的意义。此外,世界的五行化还说明了世界的整体性和内在性。所谓整体性,是指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天人合一。在儒家文化中,人与世界同属于一个整体,人是这个整体的一个构件,二者不是在时空上可以分离的主体与客体关系,而是同一整体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基本事实。董仲舒对于五行化的思想进行了新的发展,他用气的概念把天、地、人、政治、历史统合为一个统一的、联系的整体,又继承了《中庸》中“至诚如神”、《孟子》中“至诚动天”的内在关系思想,形成了“天人感应”的理论。天人感应是一种内在关系说。内在关系说的特点是关系项之间可以相互决定,某一项发生改变,其他项会相应发生改变。天人感应表明人和自然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体,二者之间存在内在关系。

二、“通”:不同实体之间的物质循环

在儒家自然哲学中,气既是实体,也是运动,是实体性和运动性的统一。气的运动的特征之一是在不同物质之间、人与物质之间、人与人之间循环与流动、交换,这是世界能够存在并且产生生命的基础。所谓“通”,本质上是气在不同实体之间的流动和交换。这是传统西方哲学没有的范畴。儒家学者把五行的“行”解释为气的运动。五行是五种基本物质,也是五种类别的物质。五行的根本性质在于运动、流行,并与其他事物相沟通、交换、影响、排斥、结合,由此形成世界的存在、变化与发展。五行的这种意义也可以叫做气的循环与流通,即“通气”。中国古代有很多表达“通”的范畴,如《礼记》中的“山泽通气”,《国语》中的“川,气之导也”,都是对气的流通的表述,也都是“行”。“川,气之导也”把河流视作整个大自然气的循环的一个环节,这是对河流的深刻认识。《礼记》还把山川称为鬼神,以说明其通气的作用。张载说;“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照古人的解释,鬼者归也,是气的运行的回归、凝聚状态;神者伸也,是气的运行的扩张、发散的状态。鬼神即气的屈伸往来。山川是不能动的,鬼神作为气的运动形式,它以屈伸往来的运动帮助山川实现沟通、通气。在儒家自然哲学中,山川不仅与天地通气构成循环,也与人通气构成循环。人、山川以至整个自然,都是一气贯通的。因此,在古人那里,人和自然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的沟通和感应关系。自然的运行会产生灵气,人得自然之灵气,即可成为出类拔萃的卓越人才。这也是作为肉体人的圣贤的生理学基础。所谓“钟灵毓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通气也是支配人的身体的原则,人应当遵循。气在身体的运行必须畅通,否则就会发生疾病。《黄帝内经》具体说明了气与器官的相通,指出平坦之气必须得到涵养,才能畅通。这种气,无论其性质是精神的还是生理的,它的“修”和“通”都是符合“通气”原则的。董仲舒把通气的思想引申为反对“滞郁”。“社”具有“通气”的意义。社的形式其实是土地。就其代表神而言为社。社只有墙垣,没有房屋。之所以如此,据《白虎通》引《礼记・郊特牲》的解释,是为了能够经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这也就是“通气”。与此相反,新兴政权一般会为亡国政权的“社”加上屋顶,表示其与天地隔绝了。社稷是政权的象征。与天地隔绝表示这个政权失去了天命。在此,神秘的不可见的天命通过可见的经验性的气的运行发生联系。这种联系的一个结果是引起人们对气的正常运行的重视,由此达到了尊重自然的循环的生态效果。当然,自然循环也是会出现差错的。在古人看来,日月之食,水涝旱魃都是自然的运行出了差错。古人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是在社中进行调和阴阳的活动。与“导气”“通气”相同的还有“宣气”“助气”等观念。《白虎通》把时令气候的正常运转称为“宣气”。《汉书・货殖列传》也提出了“宣气”的说法。在中国文化中,通气、宣气是天地运行的规律和原则,“助通气”、反对阻气则是人的职责。这种职责也具有生态意义。

三、“和”:气的生命状态

“和”是气的运行的一种状态。“一阴一阳之谓道”,“和”是阴阳之气在往来、屈伸、相摩、相荡、相感、相应、吸引、排斥的过程中达到的和谐、协调的状态,是天地之气不可见的适当配合,由此达成万物生生不息的生态效果。此即《易传》所讲的“生生之谓易”。在儒家哲学中,阴阳之气在“和”的状态下运行是宇宙中生命产生和持续的根本条件。荀子指出,万物都是构成它们的阴阳之气在和谐运行的状态下产生的,都是在得到合适的滋养后而最终形成的。这就是天的不可见的神功。“和”是儒家自然哲学的最高范畴。《周易・乾・彖辞》提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就是说.在天道变化的过程中,各种事物都得到自己的性和命的规定性,达到“太和”的境界,这才是“利贞”。张载指出,“太和就是道”;太和作为道,包含气的运动“浮沉、升降、动静、相感”的性质,“铟、相荡、胜负、屈伸”的过程,由此形成统一的道。儒家自然哲学对于气的运动方式有很多说明。摩、荡、交、感、推移、运化是比较典型的几种。另外《周易》的释卦体例有乘、承、比、应、得位、当位、不当位、一卦之内的刚柔升降等,也都是阴阳的运行方式或者静态地说是二者的关系。通常来说,无论是阴还是阳,得中位则常常能带来吉利的结果。“中”是儒家的价值观和基本原则,中也是和。中庸、时中、中正在儒家哲学中都是根本性原则。此外,儒家自然哲学认为,乐(包括现代意义的音乐和歌舞等活动)的本体性根源是气的运行,举行乐的活动的目的应服从于并致力于气的运行的“和”以及天地的“和”。乐通过气与自然发生联系。乐不仅效法阳气,而且还因为它的作用是“和同”、促生,即调和气的运行,促进万物化育,所以它又是天地之气交合所产生的“和气”的象征;进而言之,乐能促进天地之和。乐和,天地遂和,故而儒家乐文化天然地包含生态维度。另外,儒家哲学对于阴阳运行的失衡与不和也提出了很多认识。在儒家的自然哲学中,阴阳不和的一种状态是阴阳不交、天地不通,比如冬天。客观地说,中国文化发祥的中原地区属于北温带,四季截然分明,没有冬季是不可能的,否则自然周期就不完善。从这种意义上说,春夏秋冬四季在价值上是相等的。不过,儒家自然哲学的视野是广阔的、长远的,它从宇宙发展的总过程来看问题,认为“生生”是宇宙发展的总趋势,是宇宙的合目的性,在价值观上更重要,从而更多地肯定春、夏而否定秋、冬,或者对秋冬赋予一定的负面价值。如阴阳不交就是负面价值的一种表现。

四、“生生”:宇宙演化的“合目的性”

篇5

【关键词】艺术 音乐 统一性 创造性 钢琴 演奏 教育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11-01

美国当代哲学家苏珊朗格沿袭并拓展了卡西尔的人类文化符号论,认为艺术是情感符号的创造,是一种生命形式。从个人理解来说,艺术是将人类情感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换而言之,就是一种把抽象转换为具象的手段。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的存在形式,涵盖种类多样,钢琴艺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一、音乐的统一性与独特性

1.音乐的统一性

音乐,是艺术其中的一种存在形式,表达载体多样,通过不同表演者的二度创作,触发听众情感共鸣。

随着音乐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多种乐器,起初是为人声音乐伴奏,后来作为独奏乐器登上历史舞台。随着乐器的不断完善,专为乐器所写的器乐曲开始独立发展。

11世纪四线谱的产生极大的保护了作曲家创作音乐的原始意图,之后17世纪四线谱改进为五线谱。记谱法的完善从另一个角度保障了原作者的权威性,从而保证了音乐表达的统一性。

2.音乐的创造性

音乐是个性的,同样一首乐曲,在不同的演奏者手中就会演绎出不同的风格,同一个演奏者在不同的境遇和状态里,也会呈现出不尽相同演奏的特点。听众作为音乐的接收者,在接受音乐信息时亦是如此。

我们以舒曼创作的升f小调第一奏鸣曲为例。

从客观环境来说:这首作品的产生在一个浪漫主义思潮空前兴盛的时期。在这种大的思想环境里,作曲风格出现了新的风向:继承了巴洛舒曼创作的升f小调第一奏鸣曲克时期主调音乐主导,更加理性的创作风格,同时更大胆的表现丰富的热情。

从作曲家主观意识来说,热爱文学天性浪漫的舒曼有家族遗传精神病史,加之与克拉拉的恋爱遭遇强烈阻挠,精神抑郁,心理饱受压抑,身体状况不佳,创作风格受到很大影响。

在这种主观客观的共同影响下,这首奏鸣曲呈现出深邃的情感和强烈的热情。在创作上既有古典主义风格的严谨,又有浪漫主义的精神。在内容上既有丰富的创作手法,又蕴含了对克拉拉倾诉“这是我对你唯一的心声”的情感。

以《舒曼创作的升f小调第一奏鸣曲》的引子部分为例,成段的三连音和连绵的旋律感受到作曲家内心的彷徨与困顿,再结合自身的演奏特点,可以侧重深沉的表达,也可以侧重矛盾的体现,从听众接收角度来讲,听众听到的不仅是繁复的技巧,还有演奏者本身的技巧和演奏风格所传达出作曲家原本的意图,这种艺术展现出来的深层精神会引起听众某些相同的感受。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作为一个悲剧人物,角色是固定的,产生变化的是读者的心境和审视的角度。但是我们不能遗忘了后半句――“但哈姆雷特变不成李尔王”。在加入演奏者个人演奏风格的同时,要尊重作品的原貌。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音乐的风格性与统一性。

二、钢琴艺术

钢琴自起源至今,不断完善发展,作为工具性乐器使用在各种与音乐相关的教学及工作中。

1.钢琴为声乐伴奏

钢琴作为伴奏来说,不仅能够在音准节奏等常规方面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通过对自身伴奏乐谱的解读,还能够在情感表达方面对演唱者(演奏者)起到推动渲染的作用,让演唱者(演奏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得到互动,使之表演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反之,作品的歌词旋律本身,以及演唱者(演奏者)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处理都能给钢琴伴奏一个更好的发挥空间和情感依托。

以男中音声乐作品《望乡词》为例:

伴奏开始部分出现了大量的低沉震音渲染沉重不安的情绪,从而奠定了一个悲哀怨愤的基调。

而在后续中,简单安静的单声线条里衬托出词作者要表达的骨肉分离可望而不可即的苍凉心情。

其中钢琴作为声乐艺术指导,在与演唱者合作的过程中,帮助达到声音和感情的和谐统一,还原声乐作品创作情感的同时配合演唱者的个人演唱风格,完成更具有创造性的二度创作,从而展现给听众更深刻厚重的《望乡词》,使听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歌词和旋律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2.钢琴作为独奏乐器

钢琴一直享有“乐器之王”的美誉,个人认为,不仅仅是因为它广泛的使用价值,还因为它能够表现色彩丰富的音色,以及它庞大的共鸣箱能够发出巨大的声响。

钢琴作为独立演奏乐器来说,“技巧”和“音乐”是永恒的话题。

关于“技巧”方面的解读有很多,不同的触键方式,甚至是不同的触键部位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声音效果。

例如legato、non legato以及staccato三种不同的演奏方式。

Legato所要表现的是及其连贯的音符连奏,等同于“连线”的作用;non legato则意为“非连”,非连并不意味着就是跳音或者顿音等其它类型的演奏方式,仅仅就是指音符之间不要连奏;staccato完全是指“断奏”,这种不连贯的效果要大于non legato的程度。

“音乐”,是所有表演技术的最终归宿。

作品中所要表达的音乐,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谱面本身标注的情感术语,以及强弱变化的逻辑关系。例如,仅仅是强弱的变化就有很多不同的层次,从ppp到sf,其中包含的这些层次,不是关于“强”与“弱”的绝对性存在,而是通过前后的对比显现。

另一方面则是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曲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

从这些微妙的不同里,个人理解认为,钢琴是一种关于“度”的艺术,无论是从“技巧”还是从“音乐”角度来说,关于“度”的理解和控制,才是至关重要的。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

3.钢琴教学

钢琴教育的普及,开始引发更多的思考,钢琴学习究竟是在学习什么?学习技巧?

每个人天赋的机能不同,通过后天统一系统的训练,能够弥补某一些方面的差距,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不是每个人通过刻苦努力都能够成为下一个鲁宾斯坦。不要忽略“成功是百分之一天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前半句――“如果没有那百分之一的天才,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只是汗水而已”。

个人认为,承认这种个体上存在的差异,共同学习体会音乐所带来的感官美感,这才是音乐学习的精神。

三、结语

篇6

但是,基于我们日常大量的课堂观察以及对学生的学业评价结果来看,当下的初中科学教学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还远未达到这样的综合高度。当然,既然在科学课程中,将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暂且不论地球和宇宙科学)分立为两块并行的课程内容,说明两者之间在某种层面上存在着各自不同的运行原理和规律,甚至一些独特的学科思想。而作为科学教师,首先要领悟它们各自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因为只有站在这一基础之上,达到一定的认知高度,才能获得宽广的科学视野,进而形成对自然界统一性的认识。而当下的科学教师,从专业结构看,在其求学生涯中普遍缺少生物学专业的系统训练,致使在面对生物学领域内容的教学时,缺少生物学的基本思想,更难以从科学统一性的高度来理解生命。

不过,由于生命世界的复杂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生命的一些最本质的原理和思想难以用简洁的方式予以呈现,譬如物质科学常常可以进行量化,而生命的复杂性使得量化十分困难(不是不能,而是复杂,多半是统计学上的量化),结果使得生物学的知识显得很琐碎,缺少良好的结构,并以事实性知识为主。许多教师就此认为生物学缺少普遍适用的原理与规律,处处都是例外,什么结论都难下,甚至觉得生物无理可讲。所以在课堂上,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多是以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来进行教与学的,生命科学的教学方式明显缺乏以逻辑推理为主要特征的理科属性。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既然这个生物世界历经亿万年的进化后能够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下来,必然是有道理的。不管是大到生态系统,还是小到细胞,也无论是它们的结构还是功能,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生物终究是“物”,是物一定有“理”,而这“理”就是生物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这些基本的原理和思想在近几年嘉兴市的科学学业考试卷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在此结合几个典型试题,跟大家探讨一下初中科学中有关生物学的若干基本原理和思想。

一、生命是一个物质系统

例1 (嘉兴市2011年学业考试卷第27题第二小题)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

(1)(略)。

(2)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原因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 。

这个问题命题组的预测难度是0.65,但实际检测的难度达到了0.30,远超预期。而将这个问题放在生物学的视野下,其实是非常基础、简单的问题,尤其是题目已将“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这样带有明显提示性的字句放在空格前时,答案“酶的活性”几乎就可以脱口而出了。从考后与教师的交流情况看,对这个问题的难度评价,专业背景不同的教师看法完全不同,有生物专业背景的教师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容易题。

那么,这样一个原以为可以“脱口而出”的问题最后却难倒了七成的考生,原因何在?教师们给出的说法是:因为教材只在呼吸作用的反应式上标注酶这个条件,而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上标注的条件是叶绿体,而试题中将两种作用放在一起来分析,于是这样一个基础问题,学生(包括许多教师)就觉得难以回答了。

其实,生物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都是以在各种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复杂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一个生物体或生物体中的一个细胞,本质就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物质变化系统,正是细胞内发生的复杂的物质及其伴随的能量变化,才会有不息的生命活动和多样的生命现象。这是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思想之一。

当然,生物体的这种物质变化是十分复杂的,变化反应的底物或者产物往往是性质十分稳定的大分子有机物,且反应是在生物体内这种温和条件下高效地进行,这就离不开各种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酶。如在光合作用中,在可见光的推动下,在常温常压下,使水裂解放出氧气,并将简单的二氧化碳合成复杂的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样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必须在叶绿体光合膜系统上的各种酶的催化下才能进行。要完成这样的复杂变化,人类现有的技术水平仍是望尘莫及。与此相对,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以及储存的能量,要被各种生命活动利用,就必须经过细胞的呼吸作用。此时性质极其稳定的有机物(如糖类)在常温常压下,在微米尺度的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且分解时能量的转化效率达40%左右(现在最先进的内燃机的转化效率还只有25%左右),这同样体现了生物这个物质系统的精妙之处。

其实,即便是我们大脑中的各种思维、心理活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变化及伴随其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所谓的意识、精神、心理活动,都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是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所以2011年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将生物部分的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改为“生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转换”,其实就是为了体现生物科学与物质科学的统一性,突显了新陈代谢的本质――生命体就是一个物质变化系统。

事实上,上个世纪伊始,随着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迅猛发展,各种生命现象纷纷被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的变化原理加以解释。通过研究生物体内各个部分的物理、化学作用,完全可以解释生物体的各种功能和现象,即生命科学也好,物质科学也罢,基本的物质与能量的运行原理是一致的,差异性主要在于复杂程度和空间尺度的不同。唯一例外的是当我们需要知道这些生命功能的起源时,必须加入独立于物理、化学的原理,这就是用于解释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二、生命具有不断进化与适应能力

例2 (嘉兴市2014年学业考试卷第14题)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生物在形态、结构、功能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适应性。如与静脉相比,人体四肢的动脉一般分布在较深的地方,这是对下列何者的适应( )

A.动脉的血压高 B.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C.动脉的管壁厚 D.动脉中的血流速度慢

此题的预测难度是0.60,实测难度为0.54,看上去还算正常,但就本题所考查的作为生物科学主干与核心知识“进化与适应”的要求来说,放在这样一个试题情境下,相关思维要求并不高。

其实,生活在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无法摆脱自然选择的魔手,自然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生物的进化与适应,是生物学的又一基本思想和原理,且自然选择不仅对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起作用,甚至对生物的行为、心理等所有方面都起作用。而生物进化的终极目标是适应环境,使种族更多地延续下去,以尽可能多地占领生存资源。拿此题的情境来说,与静脉相比,动脉之所以分布在身体较深的地方,原因在于动脉是接受心脏泵出的血液,受到的血压远比经过毛细血管后的静脉高,因此一旦受伤破裂就可能造成血液的大量流失而危及生命。同样,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也是对血压高的适应,而跟里面的血液性质及流速无关。而动脉这样的分布与结构特点对于远古时期随时都可能会发生各种伤害的古人来说尤为重要。

大家都曾听过这样一个段子。一个记者问放羊娃:“你放羊干吗呢?”“赚钱呢!”“那赚钱干吗呢?”“娶婆姨呢!”“娶婆姨干吗呢?”“生娃咧!”“生娃干吗咧?”“放羊呢!”人们在戏说这个段子时充满了对放羊娃的嘲笑,作为一个“社会人”这样的生命轮回确实没有意义,但从人的生物属性看却是符合逻辑的,延续下去才是它的最终目标。

不过,尽管现在的科学教材对生物的进化以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专门的介绍,但在教师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的误读。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到拉马克构建的第一个系统的进化假说,都认为进化的历程就像个阶梯,生物进化被视为是一个从低到高一级一级向上攀升的过程,而人类就位于这个阶梯的顶端。但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不认为进化具有确定的方向,进化是由变异而生的,这种变异通过自然选择作用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而环境的变化总体来说是多方向的,因此生物进化也是多向的。或者更确切地说,进化的路径像一棵大树,各个物种只是进化树上的不同分支,人类只是位于其中的一个分支而已。

所以,“进化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这样带有明确方向性的说法也是值得推敲的。譬如,真核生物要比原核生物复杂,脊椎动物要比无脊椎动物复杂。而进化史上,真核生物和脊椎动物确实要比原核生物和无脊椎动物晚出现,都是由它们进化来的,但是直到今天,原核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并没有被真核生物和脊椎动物所取代,它们同时在不同的分支上进化。事实上,尽管现有的原核生物(如细菌)要比真核生物原始,但它们的种类之多、数目之巨、对环境适应能力之强,却是真核生物所难以企及的。所以,从结构、功能或生活环境来对现存生物作高低级的比较恐怕并不科学,因为进化大树有无数的分支,很难说哪个枝头更高。

此外,我们还需明确,自然选择的威力在于长期的累积效应,它使生物体获得某种适应性时,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千百年的逐代选择之后慢慢形成的。例如,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现代人类的营养水平大大改善,而体力支出大大下降,于是常常出现营养过剩,引发诸如“三高”等各种所谓的富贵病,那为什么人体没有进化出能够排出各种多余营养的机能呢?那是因为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们才刚刚开始过上营养过剩这种“好日子”。所以富含能量的糖类、脂类等营养物质所具有的甜味和香味对我们总是充满着诱惑。

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之后,对生物现象的研究由博物学变成了科学,生物科学由此诞生。它不仅为生物学奠定了基础,而且还确保了生物学的独立地位。因为尽管生物体本身的运行机理都可以用物理、化学的手段来研究,并用物理、化学的原理作出解释,但生物体的这些运行机理是怎么来的,只有进化论才能给出答案。

三、生命存在多样性

例3 (嘉兴市2013年学业考试卷第2题)研究人员近日宣布,他们以裸藻为主要原料成功生产出塑料。裸藻是一类兼具动物和植物特点的单细胞生物,之所以把它称为“裸藻”,原因是与其他的藻类细胞相比,它的细胞没有(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因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尽管题干材料比较新颖,但命题组的预测难度还是比较乐观的0.8,可实际检测的难度为0.65。假如试题是直接设问“植物细胞不同于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那肯定是个送分题。但在这样的试题情境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难度,原因恐怕是学生对生物具有多样性这一基本思想认识不足,认为藻类属于植物,植物就一定有细胞壁。

在生物学中,要给出定义或得出结论总要留有余地,原因就是生物具有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在于其生存环境是多样的和复杂的,生物经过自然选择进化出不同的形态、结构、功能等来适应其多样的环境。即便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生物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适应。譬如,在同样的环境中,一些植物开花后能吸引昆虫帮它传粉,另一些植物的花则适于由风力来传粉;在虫媒花中,有的是因花色艳丽吸引昆虫,有的是因花的气味吸引昆虫。环境的多样化以及生物变异的不定向性,最后必然导致生命形式的多样化,这使得“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生物学中往往会显得过于简单和机械。

篇7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和谐,无论是人与自然、美观与实用、物质与文化、形态与神韵、心灵与技巧、材料与工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和谐”与“适宜”。对于完美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国工艺美术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性:事物的外观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和谐统一,物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美学的感性关系与理性规范的和谐统一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表现形式上强调对比变化,在对比中又追求统一完美,以达到最佳的和谐效果。单从传统工艺所用的色彩而论,就非常能体现出这一点。追溯到商周时期,由红、黄、蓝三原色加上黑白两中极色所构成的五方正色,奠定了中国传统工艺色彩的基本色调。从汉代之后直至明清则表现得愈加丰富,形成了成熟而完整的色彩体系。尤其在明清和近代的工艺品、建筑彩画以及民间工艺美术上表现得最为充分。不论是色彩艳丽的五彩瓷、霓衣云裳的云锦、绚丽夺人的景泰蓝还是五颜六色的民间年画、彩塑、刺绣等,无不是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而北京故宫所代表的古建筑群,更是中国传统工艺色彩特征的集中体现,那些红墙、黄瓦、汉白玉的基石所构成的鲜明的色调都是中华民族美学的集中体现。这些色彩在强调对比变化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一种统一和谐的完美展现。即将色彩中对立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组织起来,使之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正是诸多对立而又统一的因素所产生的变化与更新,才能使中国传统工艺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象征性

当中国摆脱了野蛮时期,进入到文明的阶级社会之后,传统工艺美术又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中国传统的工艺思想一直十分重视器物的伦理道德规范,特别强调事物在使用的感受和审美的情感之间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要合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长期受制于强烈的封建伦理观念束缚,使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的造物包含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色彩、尺度、体量、纹饰等方面象征性地喻示这种伦理道德观念。这种象征的普遍性,常常使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伦理道德观念的附属品,进而造成矫饰之态或者物用功效的损害。例如,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思想代表的儒家思想就十分强调审美与伦理的结合,孔子的“尽善尽美”、荀子的“美善相乐”均是主张美与善的统一,从而强调艺术的政治伦理作用。他们要求艺术不仅要在形式上显示自身的审美价值,还要传播一定的政治思想,颂扬伦理道德。在《周礼》中规定:“皇帝冕服,玄衣纁裳,用十二章,从公爵起视帝服降一等用之。”又如《宋•舆服志》中规定:“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绯,五品浅绯。”可见,以形态来划分贵贱、等级,这成为了权力差别的标志与象征相。比之下,更多以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为象征内涵的民间工艺美术则显得刚健朴质,充满活力。常以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以彼屋比此物,引譬连类,借物托意。如秦汉瓦当工艺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纹样,就是方位、季节和颜色的综合象征。

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内涵性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脱离不了情感和意念的表达,是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形式的,中国人在思想上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和谐统一的,将天、地、人、物以及情感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这使主体人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中国传统工艺在造型特点上并不拘泥于现实,而是经过抽象、夸张、变形、寓意、暗喻、双关、谐音等方法结合传统文化思想,加以工艺制造而形成的。如商代的青铜器图案造型中的饕餮纹,则是将传说中的凶兽简化概括为平面形象,夸张五官特征,以表现狞厉之美。唐代的宝相花,是以莲花为原体,结合牡丹等其他花卉,创造出的一种唐代人理想的艺术形态,花瓣层层交错,丰满华丽,富丽堂皇,不仅反应了唐代社会的审美风尚,同时也彰显了大唐盛世的文化象征。中国传统工艺造物还有许多在造型和装饰上保持着S形的结构范式。这种结构范式富有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使工艺造物在规范严整中又显变化活跃、疏朗空灵。如流行与宋元明清时期的缠枝花,以主茎环绕主花并彼此相连,具有连绵不断的续世之意,成为中国传统连续纹样的一种主要形式。

四、总结

篇8

关键词:生命问题;理性;绵延;此在;在世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8-0000-00

对于人的生命形式,生物学可以给出一个令多数人信服的答案,首先人作为科学定义上的生物,与其他生物有着共同活动历程,从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到遗传、进化,但作为对于生命现象的客观描述,显然不能穷尽生命本身。人作为有智慧的生物,能够意识到自身的有限性,并且能够将其自身拥有自在的生命上升为自觉生命的能力。那么这种智慧到底为何?这种能力又为何?

一、理性认识对于生命的局限

西方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将人定义为“有理性的动物”,近代形而上学通过强调人的主体性来确立生命的价值,从笛卡尔开始,“我思故我在”,人的主体性确立,个人的理性成为通往一切的核心。康德将人的理性发挥到最大,康德认为“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人的规定性就在于理性,通过理性去建立关系,从而得到有规律的关于世界的体系,“人为自然立法”。而在康德眼中的理性并不是个人的智慧,它更像是一种集体性的共同性,它源于个人又超越个人。从认识论上,康德看到了理性的问题,他认为理性作为认识的形式而无法作为形式去被认识。理性在对外的认识活动中可以发挥作用,认识活动必须在对象中进行,即产生主客体之间的分离,作为纯粹的形式的理性即先验的逻辑无法被认识,于是康德将物自体设立为其依据。那么,在对于生命问题的理性认识活动当中,“我”作为主体对于“我”的把握只能处于对象化的认识当中,“我”对“我”产生了一种空间性的分割,而生命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连接,是一体的不可割裂的,对于生命问题的追问不可能脱离“我”而存在,所以由理性认识活动出发得到的始终是关于生命的“假象”,是褫夺式的变式。由此得到的认识是我们离生命越来越远,却将这种认识无限扩大化,从而忽略了最为本质的关乎自身的生命问题。

二、生命问题的重拾与修正

亨利・柏格森为生命问题打开了一个视角,首先他指出:“我们的思维,就其纯粹的逻辑形式而言,并不能阐释生命的真正本质,不能阐明进化运动的深刻意义”, 而就生命问题而言,“我们思维的范畴,如统一性,多样性,机械的因果性,智慧的目的性等等,都不能准确地符合有生命的东西。”他否定了理性的万能,而并不是否定理性的全部意义,“认识理论和生命理论在我们看来是不可分割的”。生命作为不间断的流动状态,柏格森将这种状态定义为“绵延”,“绵延是入侵将来和在前进中扩展的过去的持续推进”。柏格森提出了真正的时间与科学的时间的区别,真正的时间即为绵延,它是不间断的,科学的时间之所以会被分解是因为将时间空间化了,并不是流动状态而是出于静止状态。柏格森认为对真正时间即绵延的体验式把握是生命的独有形式,从中能够把握到生命的整体性。对于把握的方式,柏格森强调直觉,他认为直觉与绵延是不可分的,只有直觉才能体验到绵延的连续性,而运用理性得到的只能是分割的空间化的生命,无法把握生命的整体。柏格森无疑破除了传统形而上学对生命的单一化解释,他将生命问题重新拉回生命本身,强调作为有意识的生命对自身的创造,强调对自身生命的完整式体验而不是节点上的把握。海德格尔对生命哲学提出批判,他指出生命哲学的倾向领会得正确,“但生命本身却没有作为一种存在方式在存在论上成为问题”。海德格尔在谈论此在的问题的时候显然受到了柏格森的影响,首先海德格尔对于存在问题上认为“存在之为存在”即“去存在”,强调存在者在其存在的过程中获得其存在论上的价值和意义。在对于此在的分析中,“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此在总是从它所是的一种可能性、从它在其存在中这样那样领会到的一种可能性来规定自身为存在者”。海德格尔将“人”定义为存在,一方面避免了“人是理性动物”的成见即“其意义等于其他受造物的现成存在”,另一方面也将高高在上的人拉回了原地,我与世界没有二分,只有此在“在世”的状态。海德格尔以“在世”作为此在的基本建构,此在在世界之中的平均日常状态为操劳,海德格尔陈述了与世内存在者打交道的方式,从寻视,到触目,到指引,最后通过因缘来揭示此在与世界的“关系”。海德格尔并没有建立抽象的生命观念,而是试图透过复杂的的生命活动现象寻求生命的意义,他认为“存在有着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之分”,虽然非本真状态的沉沦占据了生命的大多部分,但是正因如此本真状态才具有了价值和意义。

三、生命问题的缺失

当今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愈发地高,外界信息涵盖了个人对世界的全部认识,并且在不断地侵蚀着人对于自身生命价值的把握。众所周知,如今电子产品的功能愈发全面与方便,也催生出快餐文化与众多所谓的“智者”,人们试图通过这种便捷而又易懂的方式去理解生命的全貌,并试图从中为自己得到拯救寻求途径。然而,由于过分膨胀的理性培育出了残破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无限扩大化,而对于超越性的追求则满足于外界给予的答案,并不去探寻自身是否真正需要。这种始于答案又止于答案的行为只不过是一闪而过的惊叹,并不会产生对于生命本身的深思,更很难对自身产生预期的功效。忽视对自身生命的整体把握,即从时间上去体验生命,将生命作为内在的,具有历史性的存在去把握,在毫无精神约束的中国,其后果是可怕的。一方面会造成自我缺失带来的颓废感,缺乏对自身的支撑以及对“安身立命之本”求之不得的苦痛,人找寻不到自己的本真状态与面貌。另一方面,将生命的节点绝对化,刻意强调一方面的绝对性,而将生命无限化,幻象化,生命不再具有实存性而变成空泛的概念,没有具体体验意义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对生命问题的重提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唐桂丽. “此在”海德格尔生存与思想的合一[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

[2] 刘敬鲁.论海德格尔对现代早期人学的扬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4).

[3] 谭裘麒.唯有时间(绵延) 真实――柏格森自我意识本体论初探[J].哲学研究,1998(5).

[4] 牟方磊.情本体与此在存在――论《历史本体论》对海德格尔生存思想的认同与改造[J].中国文学研究,2013(1).

篇9

一、“我”的含义与存在论证

“我”与“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人也是一个“我”或自我。对于自我概念的定义,现在繁多而很不统一,但本文所论的“我”则是一种深层的自我,与哲学史上的“先验自我”、“纯粹自我”同义,是一切心理经验内容“向我来属”并使之统一的深层精神因素,它构成人之生命的意义核心。

哲学史上,康德首先对于深层之“我”的存在作出论证。他将这种“我”称为“先验的自我”,在其名著《纯粹理性批判》中写道:“如果每一个表象都与其他的表象完全不相干,都是孤立的,与其他表象分离的,那就决不会发生认识这种事情了;认识是一个整体,是包括若干个经过比较、连成一片的表象的。”[2]此文中的“表象”是指各种具体的心理经验内容,如一个物象、一个声音、一个回忆意象等;这些具体表象在位置和时间上本是不同的存在,它们之所以能在心理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康德认为这乃是“先验自我”的综合作用使然,使认识活动得以进行。由于这个作为先验自我的“我”是“先于经验”的,那么它就是比经验现象(可感的表象活动)更深层次的东西了。与之相仿,后来胡塞尔也认为有“先验的自我”存在。他把人的心理自我(即可经验的心理总体)称为经验的自我,他的“意向性理论”认为,经验自我的意识活动只能指向对象而不能发现自己本身,那么人们又是如何有了自我意识的呢?由是,他必须向“主观深处”迈进,提出“先验自我”的概念,认为先验自我能以经验自我的意识活动本身为意识对象,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根源。

以上,康德和胡塞尔对于深层的“先验的自我”的提出和论证并不是宗教迷信之说,而是严肃的哲学论证,二人所述的理由也是有理有据的分析,杂多心理经验的整合统一和自我意识的进行在理论上需要有一种深层的自我存在。下面,我们再为深层自我或“我”的存在作两点进一步的解说。

(1)人的心理活动有一种微妙的特性,这就是将所知的一切“向我来属”的特性(即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内容都是由一个“我”来知道的并归属于“我”)。对于这一特性,大家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所见的一切实际都是“我看见”的,所听到的一切也是“我听到”的,吃喝是“我品味“,受伤是“我疼痛”。总之,一切感觉都是“我在感觉”,一切思想均是“我在思想”,有一个“我”系于纷繁博杂的心理经验之中,使一切被觉知到(感觉到、意识到)的心理内容(指心理学研究的经验现象,下文的“心理内容”也均为此义),都成为“向我来属”的东西(并由“我”统一起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体悟,也包含了这样一层意思。可见,这种将一切所知“向我来属”的心理特性已在人的各色各样的心理活动内容中都打上了一个“我”的印记,使得有一个“我”既存在于一切心理活动内容中而又有别于这些具体的心理内容,成为一种比心理内容更深层次的东西;并且,这个“我”的存在也是可以通过深度的自我意识来洞悟的,而非纯粹推理的逻辑结论。

(2)从心理活动变化的角度来看,“我”与具体的心理内容(表象、映象或观念等)也是不能等同的。因为人的心理内容处于频繁的消失和产生之中但“我”则并不改变。如果“我”直接是一切具体心理内容之总和的话,那么当人的视线转移或思想变化时,就会引起一部分“我”消失和另一部分“我”产生,“我”也会因此而随着心理活动的进行而不断改变以至失去稳定的个性。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尽管心理内容千变万化,但我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我”有什么明显的改变和损失——否则,心理活动就不会统一为一个“向我来属”的整体,人生历程也不会有一个稳定的生命核心。这一事实表明,深层之“我”乃是心理活动的万变中之不变因素,它贯穿于变幻不居的一切心理内容之中使之“为我所知”并统为一体。至于如何说明心理内容常变而“我”能够不变的道理,需要另文专题论述,但印度哲学曾以“水与波”的关系来比喻这种道理(波浪常变而水则不变),也有一定的解释力。

以上所述之道理,虽然不够系统,但也己足够证明人的心理中确实有一个深层的“我”存在着,它在人的心理活动和生命意义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人”之概念的必要内涵。不过,“我”之存在是一回事,它能否构成人的一个层面则是另一回事。但我们认为,作为深层自我的“我”可以立为人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层面。因为,“我”虽然存在于心理之中,但它与常规的心理学内容有着显著的区别,也不出现在各种标准的心理学教科书上;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只研究可以经验的并且可以直接或间接观察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的“自我意识”实际是经验的自我意识,只以人的可经验的身心品性为对象而不涉及深层的“我”),深层的“我”则隐含在经验现象的里面,是不可观察到的,只能通过哲学反思或深度的自我意识来把握(深度的自我意识是特定状态下的哲学洞悟),故“我”不能出现在心理学层面上,因而,它自然就排在心理学层面之后了。正象心理也存在于人体和人脑之中但却排列在生物学层面之后了一样。这样,作为社会上互动人群中的角色者是一个完整的“人”,抽去人的身外之物后就是一个生物学的人体,人体的内部有一个心理精神生命,心理精神之中还有一个“我”:角色、身体、心理、“我”构成人的步步内缩的四个层面——由表及里的四个层次。“我”处在人的最底层面,支承着人的心理活动和生命意义,人生的一切甘苦荣辱均由“我”来经受,“我”才是人的真正的“心”。

二、“我”的作用分析

说明了“我”,的存在与含义之后,“我”的作用问题就突出出来了。但由于“我”的特殊性质,其作用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将会有绝然不同的评价。下面,我们试从他人和本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先从他人角度或客观角度上看,由于“我”是深层的精神因素,不能成为经验观察的对象,难以从客观角度来把握,他人也无法认定一个人的深层之“我”是否存在和改变,人格同一性问题也可以不涉及“我”来谈论,所以从他人评判和客观研究的角度上看,“我”对于“人”的存在并无作用可言,因而它也就无须进入“人”之概念的内涵了。

然而,若从本人角度或主观角度上看,“我”则是自己生命的根本和核心,一切心理内容要“向我来属”,一切生活意义要由“我”经受。只要自己的“我”在着,哪怕身相改观、性格易移、记忆丧失,自己的生命就依然存在着,身心变化了的人还是我本人的延续(尽管在他人看来已经是另外一个人了);如果“我”丧失了或改变了,自己的主观生命就立即结束了,即使身体和心理依旧保持也是枉然,这正象《封神演义》中妲己小姐的命运,当她的“我”被狐狸精之“我”替换了以后,虽然在别人看来妲己还活着,可对于她自己来说则已经死了。所以,深层之“我”乃是个人性命攸关的东西,仅有社会、身体和心理三个层次是不够的,“我”才是个人生命的实质所在,有“我”则有自己命在,“我”失则己亡。并且,对于人生来说,本人之主观生命比他人的客观看待重要得多。“我”对于本人或个人生命的至关重要性,也就是其作用所在;人的意义也不能无视个人的主观角度而作纯客观

处理,应该考虑“我”的作用。至于如何判定“我”的存在与变化,当身体和心理变化之后,“我”是否可以保持的问题,则属于另外一层问题了,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至少可以认为,“我”是可以在心理变化之中保持不变的,因为人的具体心理内容本来就是时刻变化的东西,人的性格、爱好、信念等在一生中也是变化的,但自己的“我”并未随之而变化(人的一生是同一个“我”乃是大家可以认同的事实,因为“我”也并非完全不可知的东西,可以由深度的自我意识来把握,文学语言中的“自我改变了”之谓则指的是经验自我的变化)。下面,我们就从这种意义上来讨论“我”的一些具体作用。

(1)冰冻人问题。今后的科学技术有可能将人冰冻起来,若干年后再解冻复活,但会摧毁人的记忆和个性。那么,复活者究竟是原来那个人还是一个新人了呢?“邱文”引用卡卢瑟斯(Carruthers)的观点说,因为复活者已经建立了“新的利益、新的人际关系和新的生活”,所以,从第三人称的视角看,她/他就是一个新人了。现在我们再设问:如果从冰冻人的本人角度来看,此人在复活后与冰冻前还是同一个人吗?由于这时人的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都已改变,仅有生物学层面与以前相同,那么根据“邱文”的评判标准(社会层面是一个实体成为“人”的充分条件),冰冻人复活后也应是一个新的人。然而,若联系人的深层之“我”的层面来看,结论将会有所不同:因为“我”乃是个人生命的根本,有“我”在就有本人的命在;如果冰冻技术只是摧毁人的记忆而不改变人之“我”的话,那么此人复活后就还是原来生命的继续,对于其本人来说,还是同一个人,尽管在别人看来已是另一个人了,甚至由于记忆的丧失,其本人也不知道她/他是否与冰冻前为同一个人了;但是只要“我”未改变,个人的主观生命就不会丧失或更换,她/他作为一个人就依然活着(把一个生命的两段有别的经历称为两个人似乎不妥)。另一种情况,若是冰冻技术将人的“我”也改变了的话,那么不管其他三个层面是否改变,此人复活后都将是另一个生命——原先的生命已死了(犹于妲己小姐)。由是,增加了“我”的层面之后,对于冰冻人问题的评判准则将会有所改变,并且这一改变是关键性的:因为,如果冰冻人技术会改变人之“我”的话,那么它将失去存在的意义——无人愿意接受冰冻了;如果它只是毁损人的记忆和性格等心理内容而不改变“我”的话,那就还有人愿意享用这一技术。至于如何鉴定或保证冰冻人技术不会改变人的“我”,这已是具体的科技问题了。

由以上分析我们已经看到,虽然社会层面是一个生命成为一个人的充分条件(“邱文”的结论),但是,社会层面的改变却不是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一个新人)的充分条件,例如,在人从小到老的一生中,其社会层面是屡屡变化的(甚至有巨大变化),而她/他还是同一个人;人的同一性也即人格同一性,实乃自我同一性,只有“我”才是评判人之同一性的真正根据——“我”之改变与否才是人是否变成一个新人的充分必要条件。再从逻辑上看,一个生命成为一个人与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乃是两个不同含义的命题,故而也应该有各自不同的判断准则。

(2)关于裂脑人问题,也应联系深层之“我”来分析。已有的裂脑入的实验所揭示的各种左右半球不统一的现象,实质上都只是脑功能的分裂,是统一的大脑神经活动被分割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后所表现出来的信息处理功能的不协调,若由此得出裂脑人有两个独立精神的结论是不妥的。因为精神(心理经验统一体)虽然是脑的派生现象并依存于大脑神经活动,但当精神一旦派生出来之后,它就成了另一个层面的存在,故不能把二者当做同一个东西来看待了。特别是,脑功能与精神心理现象各有不同的统一机制:脑功能的统一性以神经联系为机制,不同脑区的活动由大量的神经联系勾通起来而形成一个功能统一体,若神经联系切断,则脑功能也随之失去统一性;精神统一的机制乃康德所述的“先验自我”的统觉作用,是一切心理内容的“向我来属”这一特性而使它们在这个“我“之中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精神,从而,深层的“我”才是精神统一的根据。由是,要评判裂脑人是否有两个精神,首先就要确定裂脑人是否有两个深层的“我”。若裂脑手术能改变人的“我”,即把原先的“我”消灭而产生出两个不同的“我”的话,那么裂脑人就会有两个不同的精神(各属于不同的“我”)。若是裂脑手术并不改变人的“我”的话,那么她/他就还是一个精神(属于原来的“我”);至于这时她/他的行为上的左右不统一现象,乃是由于其脑功能的失统一造成的。脑功能的不统一并不必然等同于精神的分裂,二者已经是两个层面的存在,不完全对应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时(若“我”未改变的话),由两个不相统一的半球同时派生的精神现象(心理经验)仍然由同一个“我”所觉知,向同一个“我”来归属,构成一个精神整体;特殊的是,这个精神整体中的内容不能全部以一个途径统一表达出来(如右半意识域中的观念不能被口述出来),但由于表达属于脑的职能而不是精神本身的职能(精神观念不能直接外显出来,它们只能由脑功能来间接表达于外),故而,裂脑人表达上的缺陷(由神经联系不完全造成)不等于其精神层面不统一。这一点很重要,由此,我们可进一步来理解裂脑人“心理分裂”现象的实质:原来这只是脑的一个表达通路不能对当时的心理经验(精神意识)作完全的表达(需要由两个表达通路分别表达而显得不统一),而不一定是心理经验本身的不统一或已分裂。其实,表达缺陷正常人也存在,例如,我们时常把一个熟悉的字读错或写错,有时说不出一个熟悉的面孔是谁,甚至有时一个劲地寻找就放在眼前的东西,这些身心不统一的现象实际也是由于一时的神经通路出错所造成的,而不是正常人的心理精神不统一。再说,裂脑手术只是割断了两半球之间的神经联系而未改变脑组织的实质结构,因而两个半球中的心理活动基础与手术前是相同的(只是信息量减少了),那么其心理的特性和它的“我”也不会受到实质的改变;裂脑人的日常生活表现也显示,将她/他视为是手术前的同一个人(包括是同一个精神和同一个“我“)更合理些。总之,以上分所表明,研究和评判裂脑人现象,应该考虑人的“我”这一层面的情况,否则就会丢失一个达到正确结论的重要根据。

另外,对于复制人(或克隆人)和人脑移植等问题的看待,也应考虑“我”的因素,关键在于人的深层之“我”是否也被复制或移植。

通过以上几种情况的分析,我们已经看到,人的深层之“我”在看待与评判冰冻人、裂脑人和脑移植等逐渐变成现实的人体高新技术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若抛开“我”而仅从社会、身体和心理三个层面来评判这些问题是不全面的,甚至有重要缺陷,因为“我”在这些技术的施行中是否可以保持不变,乃是这些技术有无应用价值(即是否有人愿意享用)的关键所在。.再则,关于有类似人的功能的计算机到底是否可以称为“计算机人”的问题,也应根据这种计算机内是否也有一个“我”来评判;若是能够肯定它没有“我”的话,那么不论它的功能多么象“人”,实际也只是一部没有主观生命的机器。所以,“我”这一人的层面在理论和现实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诚然由于“我”蕴藏于人的内心深处,只能由自我意识领悟而不容易客观把握,故难成为一个科学规范的研究对象,大多数人民和科学家也都很少问津人的这一层面。但是,不管现今科学如何对待这一层面,在上述各种人体高新技术的评判中,本人生命的视角比他人或社会的视角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人们切身关心的首先乃是自我生命的保存,其次才是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对于人的研究与对于物的研究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这就是对于物只从客观角度把握就行了,但对于人,仅作外在的客观把握是不够的,必须考虑本人主观生命的内在角度。因此,科学难以研究“我”这一层面的状况不是应该否弃这一层面的理由,这种状况的存在只能表明当今科学有缺陷,今后的科学应当发展出研究“我”的方法和把握“我”的技术。对于可以超越经验层面的哲学来说,更应该加强对于“我“的研究,进一步揭示“我”的存在和意义,为今后科学技术在这方面的发展作好理论上的准备。

三、几个有关问题

关于深层之“我”待研究的问题很多,这里只举出与以上内容直接相关的三个来讨论一下:一是应该如何界定“我”与具体心理内容(经验现象)的关系。对此,哲学史上有两种界说模式:主客对立模式和主客同一模式。前者是把“我”当做一个独立自在的精神主体而将经验现象(观念)当作外于“我”的客体,二者分立存在。由于主客对立模式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受到了许多哲学家的批判,因而,主客同一模式得到了更多人的采用。主客同一模式认为,“我”不独立于经验现象而存在,二者本是精神存在的不同方面,犹如水与波的关系。相比之下,主客同一模式更符合唯物主义原则,它使“我”成为精神现象的构成因素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或实体。为了便于科学研究,主客同一模式还可以转换为“质态模式”。此模式是把具体的心理内容视为“我“的具体存在状态,“我“则是构成变化的心理内容的不变的心质,犹如H2O(水分子)与水、冰、雪、汽的关系。“质态模式”比主客同一模式更明确、更合理些,因为具体心理内容(映象、观念等)并非真正的客体(外界事物才是真正的客体),它们乃是认识主体(人)的内在因素,“我”与心理内容共同构成认识过程的终端环节。建立一个好的表述模式有利于对精神现象和自我问题的研究和理解,但到底哪种模式更适合些,尚待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另一个问题是,作为心理统一和生命核心的深层之“我”是因人而异的还是众生同一的呢?在人们的常识观念中,每个人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我”似乎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但若仔细推敲起来,这在理论上却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具体分析可参见《论“自我”问题的哲学地位》[3]一文。与此相反,在印度哲学中,长期存在一种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我”的观点,这在奥义书中就已提出,近代著名印度哲学家奥罗宾多·高士在其《神圣人生论》和《周天集》中反复论述了人们有一个相同的深层之“我”的观点。这种观点虽然与人们的常识观念很不合拍,但却是深刻的哲学思想,在理论上有更大的解释力。至于究竟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要作定论还需要艰深的长期研究,它将追及生命与世界的本原根底。然而,不管多么艰难,对于这个问题人类是必须要澄清的,因为它关系到其他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最终解决。例如,对于上述各种高新人体技术,“我”是各异的还是相同的,将会导致很不同的评价和对待。又则,如果人们的“我”都是同一的,那么“爱人如已”的道德口号就不只是高尚的良心劝导了,而应是必须执行的律令。再进一步,如果动物心理之“我”与人类之“我”也是同一的(“宇宙一我”)的话,那么保护动物免受痛苦就是人类的天职了。

再一个问题是,“我”与脑或身体的关系是怎样的?首先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结构或信息系统可以有“我”(或统一于“我”的精神心理现象)存在?换言之,是哪些实质结构的区别使得人脑(或人体)中有“我”存在而电脑(或机器人)中没有“我”存在?若能找到这种实质性结构,则可能制造出具有自我精神的机器人,为复制人开创另一条途径。其二,如果人的“我”真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我”),那么“我”的个性是由人体或人脑的哪些因素决定的,它是在基因层次还是在成体层次决定的?换言之,人体或大脑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才会导致其“我”的改变?这个问题的研究在上述各种人体高新技术的评判中尤为重要。当然,这两层问题都是非常艰难的,但若能获得解决则会有巨大的意义,值得哲学和科学努力去研究。从长远观点看,人类最终应该且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以对自身获得真正的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邱仁宗:《论“人”的概念》,《哲学研究》1998年第9期。

篇10

关键词:目标表现;内容表现;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32-01

高中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水平将“华丽转身”,即选择谁,信任谁,判断正确与否,学生的思想境界都有一个质的飞跃。生物学作为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学科的科研型决定了严肃性和唯物性。严肃对待生物,用唯物主义的教学观点教学生物,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应该成为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学中随处可见,但要确实做好这一教学贯彻工作,很有必要进行一番探索。

一、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内容表现

高中生物学是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如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例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着这个观点。同一部分知识内容,又可以同时反映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再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既可以反映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反映事物是永恒变化的,还可以反映同一事物的内部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怎样才能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而又使教学具有重点,既能体现各个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又不面面俱到呢?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高中生物教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和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即重点进行哪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在选择和组织知识内容时,每个观点都要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这个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是体现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典型内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通过这些典型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在同类型内容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地逐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二、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目标表现

新大纲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同时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关于生物与环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关于生物界的发展的科学事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

三、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表达方法探索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式进行的,而是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的,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在章节的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要能明显地、充分地说明观点,而观点则可以贴切地、深入地解释知识。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进化”与“永恒变化”的观点,就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观点没有内在的联系,就很难使教材的知识与观点有机结合。

2、在教材结构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相互协调、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在安排教材的知识内容时,要把知识和与它有内在联系的、相互对应的观点组合在一起,这样编写教材,就可以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进程一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