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前提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经济的前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经济的前提

篇1

《财经》学术顾问 汪丁丁

伴随着每一个文明社会的物质生活的,是“市场”,它从来没有消失过。成为问题的始终是:市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

市场的自由程度,依赖于市场参与者们的责任伦理。这是关于市场自由的一项基本原理。市场自由要求市场以外的社会生活不服从市场规则。哪怕是“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也会产生两类不良后果:(1)“消费者至上”(consumer sovereignty)原则对大众欲望的腐蚀不可避免地导致文明生活的衰败;(2)经济权力在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几乎不可避免地两极分化,最终可使自由完全消失。

奈特的弟子阿罗在1970年代初期,以类似“不可能性定理”的方式再次阐述了这一原理――“当市场将它的运行环境纳入市场的时候,它不可能是有效率的。”这里所说的市场环境,就是资本主义的“支撑系统”――法律、审计、会计以及信用评估与监督的其他手段。

一般而言,可以将交易参与者们可利用的监督方式划分为三类:依赖于每一参与者的道德自律的“第一方监督”;依赖于参与者相互之间威胁能力的“第二方监督”;依赖于不参与交易的公正旁观者维持正义的能力的“第三方监督”。在真实世界里,任何有效率的市场环境,总是上列三类监督方式的某种混合,关键是寻求这三类监督方式的“最优”(成本最小的)混合从而实现经济效率。

目前被卷入所谓“金融海啸”的自由市场的困境,归根结底,导源于下列三项因素的联合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生的西方人的核心价值观,自1960年代以后,发生了极大改变,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由“价值多元化”转变而来的“价值相对主义”的人生态度,取代了由“上帝的律令”转变而来的“古典价值观”指导下的人生态度,从而导致行为主体的责任伦理的衰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指导西方金融秩序建构的关于自由市场的基本信念以“个人主义”(有责任感的个人及其财产权利和政治权利)为核心。这一信念始终没有发生重大改变,基于这一基本信念而产生的上列三类监督方式的混合体系,也没有发生重大改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伴随着工业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信用监督出现“抽象化”过程,信用关系可在完全陌生的情境内被创造出来。这使市场参与者们相互之间的不断延长的信用关系链条所涉及的真实情境迅速地复杂化,以致对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的估计最终超出任何人脑或电脑的理解能力。

西方社会怎样走出这次金融危机?上述理论,逻辑地意味着下列三种可能性:

――由于道德自律力量普遍减弱从而使得“第一方监督”成本太高,最直接的救助办法是依靠“政府力量”。但作为“第三方监督”的一种手段,“政府”的成本很可能更高,除非长远而言政府规模受到民众的理性共识的制约――假如“法治”和“民主政治”不被损害到无法挽回的程度的话。

――倘基于理性共识所允许的政府力量不足以救助危机,那么,信用关系的复杂程度就应极大地降低。这意味着,“金融深化”趋势必须逆转,意味着资本市场的总市值下降50%或更多。

――更长期而言,市场的全球化其实要求市场参与者们具有更高级的责任伦理。否则,良序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消失。

作为市场运行环境的一部分,并决定市场自由程度的最重要因素,是人的良知(consciousness)。所谓“良知”,在西方思想传统里,就是阿伦特(Hannah Arendt)阐释的作为“公共感觉”的常识――sensus commus。“常识”这一语词的英文“common sense”的拉丁文涵义,指称的是五种私人感觉之外的公共感觉。当民众丧失了公共感觉的时候,古典意义上的政治生活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仅仅是“权术”――每一个人都以他人为手段,从而全体陷入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

篇2

关键词:新兴市场经济体 国别范围 发展潜力 经济表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新兴市场经济体迅速崛起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自20世纪60年代日本率先实现经济腾飞开始,东亚“四小龙”、亚洲“四小虎”在20世纪70年代继之迅速崛起,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等也在20世纪80、90年代开始逐步实现了经济起飞。进入新世纪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更成为引领全球经济走出世界金融危机阴影的强劲动力,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与日渐崛起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仍然十分有限。有鉴于此,论文将在系统梳理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就相关问题予以探讨:一是就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国别范围予以界定;二是就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潜力予以评价;三是就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表现予以介绍;四是就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形势予以分析。

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国别界定

如果从日本经济起飞算起,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出现逾半个世纪之久。但真正开始使用“新兴市场经济体”这个提法的时间却并不很长。20世纪80年代早期,人们开始用“新型工业化经济体”一词来形容亚洲和拉美的几个经济发展较好的市场化国家。其后,随着多数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的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增长后劲显著增强,众多国际组织开始对这些发展中国家给予更多关注。世界银行经济学家Antoine van Agtmael在这一时期最早提出了“新兴市场”的概念,意指正处于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国家。显然,这一认识更侧重于发展阶段而非具体国别的界定。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范围的逐步扩大,“新型工业化经济体”和“新兴市场”两个概念开始被逐步混用,并继而被涵义更为准确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新兴经济体”或“新兴市场国家”所取代。

事实上,不仅是名称选择,就连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涵义界定也存在巨大分歧。众多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就其定义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张宇燕和田丰,2010)。综合这些代表性定义,可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本质特征概括为:第一,市场经济体制或经济体制转轨国家;第二,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高经济增速但人均收入水平仍低于发达经济体;第三,处于全球经济分工体系当中的开放经济体;第四,市场经济的各项制度处于不断完善之中;第五,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有待着力完善。这五项基本特征,从根本上将新兴市场经济体与计划经济国家、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等传统概念进行了区分,充分展现出了这一概念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涵义界定的巨大分歧也增加了其国别范围界定的困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博鳌亚洲论坛(BFA)、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U)、英国富时公司(FTSE)、美国万事达公司(MasterCard)、英国《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美国摩根士丹利集团(MSCI)、西班牙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BBVA)、美国标准普尔公司(S&P)和美国道琼斯公司(DOW JONES)等众多国际组织、研究机构、投资银行和评级机构纷纷根据其业务领域推出了相应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名录(李政,2014)。

通过比较这十个权威机构确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范围,从中遴选出至少已经得到六个(含)以上认可的,并结合此前归纳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五项基本特征,阿根廷、埃及、巴西、波兰、俄罗斯、菲律宾、哥伦比亚、韩国、捷克、马来西亚、秘鲁、摩洛哥、墨西哥、南非、泰国、土耳其、匈牙利、印度、印尼、智利和中国等21个经济体(以下简称“E21”)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些条件。

首先,E21完全具备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五项特征。这些国家均为市场经济国家或经济体制转轨国家,其发展水平虽大多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七国集团”(以下简称G7)平均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较之发达国家也还存在很大距离,但其在过去10至20年均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显著大幅提升,后续发展潜力依然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其次,E21全面反映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整体状况。从地域分布来看,E21中包括亚洲国家8个、拉美国家6个、东欧国家4个、非洲国家3个,这一分布不仅涵盖了各大洲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同时也体现了各大洲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基本表现;从涵盖类型上看,E21既包括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同时也包括了市场经济体制仍有待继续完善的个别发达国家,兼顾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对于经济增长和制度演进的双重关注。

再次,E21综合实力对于全球和地区发展影响重大。从国际分工来看,E21包含了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处于全球经济分工格局中位次不断提升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其对世界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速的影响都十分巨大;从地区影响来看,E21均为各大洲具有显著影响的大国,其经济总量、地域面积、人口规模和资源条件对于地区发展和政治环境的作用亦举足轻重。

全文将围绕E21就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有关情况予以探讨。

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潜力

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不仅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速和发展模式,也深深影响着其未来的增长潜力和发展质量。因而,全面客观地认识E21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状况,无疑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在当今以致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自然资源

相较于多数国家而言,E21的总体资源禀赋优势较为突出,其土地、淡水、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丰裕程度均位居世界前列,具备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和开发潜力,且尤以“金砖国家”最为突出。

1、土地资源

E21陆地总面积约为5475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36%。其中,仅俄罗斯、中国和巴西三国的陆地面积就达3522万平方公里,约占E21陆地总面积的64%。除匈牙利和韩国外,其余E21的陆地面积均超出G7 中的英、德、日、法、意等发达国家,并位居所在大洲前列。广阔的地域面积奠定了E21发展的重要基础。

2、淡水资源

E21流域面积广阔,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并尤以巴西、俄罗斯、印尼、中国、印度和哥伦比亚最为突出。但与此同时,由于E21多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且人口规模庞大,致使其中很多国家的淡水资源使用量也十分巨大。其中,中国、印度、俄罗斯、墨西哥和埃及均位居世界淡水资源使用量的前十位,而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却无一进入世界前十。

3、能源资源

E21在国际油气储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截止2011年,E21的石油探明剩余储量约占全球的8.67%、天然气探明剩余储量约占全球的32.59%;石油年总产量约占全球的32.88%、天然气年总产量约占全球的35.25%。E21的煤炭储量也十分丰富,产量巨大。截止2011年,俄罗斯、中国、印度和南非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的13个主要煤炭生产国的煤炭探明剩余储量约占全球的44.93%,年总产量约占全球的70.59%。

4、矿产资源

E21不仅能源资源丰富,其他主要矿产品资源也十分丰富,特别是铁、铜、铝、铅、锌、镍、锰、锡、金和磷酸盐等十种国际主要贸易矿产品的储产量十分巨大。在目前国际公认的6个主要矿产资源丰富国家当中,E21就占到3个(俄罗斯、中国、南非),8个较丰富国家当中,E21就占到6个(巴西、印度、墨西哥、秘鲁、智利、摩洛哥)。从探明剩余储量来看,巴西、俄罗斯的铁矿探明剩余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二位,印度、中国和南非等国也均位列前十位以内;智利的铜矿探明剩余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俄罗斯、秘鲁等国均位列前十位以内,波兰、菲律宾等国的储量也十分巨大;南非的锰矿探明剩余储量位居世界第一,巴西、印度和中国等国也均位列前十位以内;南非、俄罗斯的金矿探明剩余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二位;摩洛哥的磷酸盐矿探明剩余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俄罗斯也位居前十位以内。此外,俄罗斯和印尼的镍矿探明剩余储量,中国、秘鲁的铅锌矿探明剩余储量,印尼、中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的锡矿探明剩余储量,巴西、印度的铝土矿探明剩余储量等也均位列世界前十位以内。从矿产品年产量来看,中国、巴西的铁矿石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二位,印度、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均位居前十位以内;智利的铜矿石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印尼、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均位居前十位以内;中国的铅锌矿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秘鲁、俄罗斯和墨西哥等国均位居前十位以内;俄罗斯的镍矿石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印尼、中国和南非等国均位居前十位以内;中国、南非的锰矿石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二位,巴西、印度和墨西哥等国均位居前十位以内;中国、印尼、秘鲁、巴西和俄罗斯的锰矿石年产量位居世界前六位,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均位居前十位以内;中国、南非的黄金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二位,秘鲁、俄罗斯等均位居前十位以内;中国的磷酸盐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摩洛哥、俄罗斯和埃及等均位居前十位以内;中国和巴西的铝土矿年产量也均位居世界前十位以内。随着全球主要矿产品供求紧张状况的不断加剧,丰富的资源蕴藏量和巨大矿产品年产量日益提升着E21在全球矿产品市场上的重要地位,也为其推动本国经济发展、争取更多机遇创造了条件。

(二)人力资源

E21庞大的人口规模不仅为其经济起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也为其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但与此同时,伴随经济持续增长而显著改善的生活环境和不断提高的医疗水平,也抑制了E21的人口增速,老龄化趋势开始逐步显现,深刻影响着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未来方向。当前,E21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总体人口规模依旧庞大。截止2011年,E21人口总数为42.28亿,占全球人口总数的61.95%,虽较2001年仅增长4.71亿,但占比却与2001年基本持平(61.92%)。其中,中国、印度人口总数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二位,印尼、巴西和俄罗斯等国也均位居前十位以内,5国人口总数达33.36亿,占E21人口总数的78.90%。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的《2011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在未来40年,E21人口增速虽会有所下降,但全球新增人口的半数仍将来自E21。其中,中国人口将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14亿,印度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17亿(UNFPA,2011)。

二是部分国家人口增速明显。过去十年,E21人口年平均增速(9.83‰)虽低于全球人口年平均增速(12.4‰),但各国之间差异却十分巨大。其中,马来西亚、埃及、菲律宾、印度、南非和墨西哥等国人口增速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国人口累积净增2.72亿,占E21人口累积净增值半数以上;而俄罗斯、匈牙利和波兰等国人口则长期为负增长。

三是老龄人口数量增长迅猛。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已由发达国家蔓延至E21。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各国概况(2012)》,在49个年轻型人口国家中,E21无一入围;在89个成年型人口国家(地区)中,共有菲律宾、埃及、南非等13个E21入围;在94个老年型人口国家(地区)中,共有捷克、匈牙利、俄罗斯等8个E21入围。相较于G7而言(平均41.47岁),E21平均年龄中位数虽然很低(30.39岁),但依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8.4岁)。同时,由于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已经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行列,致使E21中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的人口总数已达81.25%。老龄化趋势的显著加快,一方面反映了E21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由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所引发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社会保障投入增加也成为影响E21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迫使很多国家不得不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四是总体教育水平大幅提升。教育水平既是显示经济发展成效的具体体现,也是影响未来经济发展潜力的判断依据。从受教育年限角度考察,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E21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3.33年,接近高等人类发展国家水平,其中,捷克、韩国已达到超高等人类发展国家水平,阿根廷、捷克等10个国家已达到高等人类发展国家水平;中国、哥伦比亚等6个国家达到中等人类发展国家水平;3个国家达到低等人类发展国家水平。从文盲率角度考察,E21中15岁以上人口的识字率为90.91%。其中,90%以上的国家有14个,最高的俄罗斯为99.60%;80%至90%的国家有5个。尽管G7的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已高达98.91%,但E21与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特别是中国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升、新兴市场经济体高等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和墨西哥、韩国等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日益普及,E21的总体教育状况已能够较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并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三)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状况直接反映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也是推动其继续向前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E21之间基础设施状况虽差异巨大,但总体水平仍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些国家已与发达国家十分接近。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国际资本流入、技术转移和产业替代创造了积极条件。

1、交通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相较发达国家而言,E21交通运输能力虽总体依旧薄弱,但其发展速度和开发潜力却十分巨大。截止2011年,E21共有机场12930个,占世界总数的29.52%。其中,巴西、墨西哥、俄罗斯、阿根廷、哥伦比亚和印尼等6国机场数量已位列世界前十位以内。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中国、巴西、土耳其和印度等E21的航空乘客人数分别出现100万至4000万的显著增长,而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却分别出现500万至2000万的不同程度下降,新兴市场经济体重构全球航空运营格局的时代正在悄然到来。

目前,E21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达417996公里,占世界的36.67%。其中,俄罗斯、中国、印度、阿根廷和巴西等5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位列世界前十位以内。2009年以来,中国、印度和南非等E21的铁路货运能力开始大幅增加,特别是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其货运能力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而俄罗斯则继续保持世界第三的地位。但与此同时,由于多数E21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投入有限,致使其铁路地域覆盖程度依然距离发达国家相去甚远。截止2011年,E21的铁路平均路网密度仅为150.75km/10000km2,而G7国家平均已达503.68 km/10000km2,两者相差3倍多。除匈牙利铁路路网密度位居世界前列、波兰和韩国接近G7国家平均水平以外,其他E21依然差距较大。

近年来,E21公路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截止2011年,E21公路运营总里程已达13563172公里,占世界公路运营里程的13.26%,高于G7国家总体水平(11236563公里)。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4国的公路运营里程已位列世界前十位以内,这一数量和G7国家持平。从公路建设等级来看,E21之间差别较大。中国的高速公路运营总里程已达84946公里,位居世界第一,而E21当中紧随其后的俄罗斯、墨西哥则分别只有30000公里和6279公里,而除其后的韩国、智利、土耳其和马来西亚徘徊在1500至3500公里之间外,其他国家均低于1000公里。而在G7国家当中,高速公路总里程最少的英国也已达3519公里,其他国家则均在6000公里以上。从公路网络覆盖程度来看,匈牙利公路路网密度已位居世界前列,波兰、韩国和印度三国也已接近G7国家平均水平,而除阿根廷、埃及、智利和俄罗斯外,其他17个E21的公路路网密度均已高于加拿大。但总体而言,E21公路平均路网密度仅为4484.67km/10000km2,距离G7国家15362.61km/10000km2的平均水平,依然差距很大。

总体来看,E21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能力均远远好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且部分E21已与G7等发达国家十分接近,特别是匈牙利、波兰和韩国等经济水平总体较高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尤为明显。从洲际分布来看,欧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亚洲其次,而拉丁美洲和非洲则相对较差。在国别分布中,尤以中国等“金砖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最为显著。日益顺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有效地支撑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在过去十年的高速增长。纵观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历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发展功不可没。因此,面向未来发展,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依旧前景巨大,而庞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将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历史机遇。

2、通讯基础设施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信息通讯设施建设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数不断刷新历史最高记录。截止2011年,E21固定电话用户已达5.75亿,占全球的48.30%;移动电话用户已达34.46亿,占全球的57.35%;互联网使用人数已达8.51亿,占全球的40.20%,E21信息通讯设备覆盖人口已经占据全球的半壁江山。

和G7相比,移动电话已取代固定电话成为E21民众首选的通讯设备。E21移动电话用户已占到人口总数的123.61%,高于G7国家的118.71%;而G7国家固定电话用户虽有所下降,但依旧维持在55.03%,远高于E21的20.06%。综合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总体覆盖情况,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通信服务水平已趋于一致。

E21互联网使用人数也在大幅增加。截止2011年,韩国、马来西亚、捷克、匈牙利、波兰和哥伦比亚的互联网使用人数已超过人口总数的一半。韩国更是以82.77%的覆盖率超过G7国家平均水平,而中国互联网使用人数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大大降低了经济运行成本,也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兴市场经济体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依然是支撑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决定着其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但是,纵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任何单纯依赖自然资源或劳动力资源的发展模式均难以在长期成为支撑其经济增长的恒久动力,资源枯竭、人口老化仍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无法逾越的发展“魔咒”。因而,在继续释放现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的同时,加快改善硬件设施、大幅提升人力资本、逐步转型产业结构,无疑对于其今后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表现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根本改变了全球经济发展格局的未来走向。以新兴市场经济体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资本、技术等长期被发达国家垄断的高端生产要素开始向广大新兴市场经济体加速转移,不仅推进了这些国家的技术升级和产业替代,也进一步激发了其固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提升了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增强了其在全球经济发展和治理体系中的整体影响力。

(一)经济总量

2001年至2011年,E21经济总量(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从51585亿美元增长至210639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比重由16.48%迅速上升至30.10%。而同期G7经济总量仅从206135亿美元增长至335645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比重由65.87%下滑至47.96%。2001年,E21中处于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的有9个、处于中等和中低收入国家行列的有10个、处于低收入国家行列的有2个;至2011年,处于高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已增加到4个、处于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的扩展到12个、处于中等和中低收入国家行列的降低至5个,并已全部摆脱低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4国经济总量分别由十年前的世界排名第七、九、十三和十九位跃居至第二、七、九和十位。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印度经济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等E21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回升明显。新兴市场经济体在此期间的整体经济表现远优于发达经济体,并成为影响全球经济运行和稳定的重量力量。但是,由于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起点低、起步晚、人口多,致使其相互之间差异巨大,处于E21最高端的韩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9890美元,而处于最低端的印度却只有1330美元,两者之间相差15倍。而即使是处于E21最高端的韩国,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仅有处于G7最低端的意大利的三分之二,至于E21和G7的平均水平更是相差达5倍之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赶超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经济增长

追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2001年至2011年,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总量的累积增幅高达308.33%,远高于G7国家62.82%的同期增速。其中,中国、印尼、土耳其、智利和秘鲁等5国经济涨幅位居E21前列,印度和墨西哥涨幅则相对较小。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E21经济增长总体有所回落,除中国继续保持8.8%的高速增长外,多数国家经济增速仅能维持在5%左右,泰国更是出现了0.5%的负增长。但从总体来看,这一增长水平依然远高于深陷金融危机的欧美发达国家。在G7中,除德国在2011年出现了3.1%的经济增速回升之外,其他国家仅能维持1%左右的增长率,而日本则已连续几年增幅为负。不断扩大的经济总量和较为明显的经济增速,使广大新兴市场经济体在此轮世界金融危机中,充分展现了其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由G7主导全球经济格局的时代正在被新兴市场经济体逐步打破。

(三)价格水平

价格稳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妥善协调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考验一个国家宏观调控成熟度的重要判断依据。2011年,E21平均消费价格指数为5.6%,维持在温和通胀范围之内。其中,摩洛哥、捷克和马来西亚等15个国家低于该平均水平;土耳其、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已进入严重通胀国家行列;而阿根廷和埃及则长期徘徊在较高水平。

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价格水平,一方面受本国经济发展环境和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国际经济环境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政策影响。由于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刻震荡的谷底阶段,发达国家经济低迷、金融市场震荡不前,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得以持续维持较低通胀水平的重要原因。但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受各国生产者价格指数推动影响,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必将面临新的通胀压力。因此,提高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宏观调控水平,不仅需要增强这些国家的市场经济驾驭能力,更需要其能够降低对发达经济体的经济依赖,强化其在全球经济竞争环境中的自主能力。

(四)国际贸易收支

由于E21货币均不属于国际支付和储备货币,因此,必要的国际货币储备对于确保其进口和其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货币汇率亦受该国国际收支状况影响,长期大幅赤字必然导致本币贬值,进而影响其资本和流动性表现,对实体经济造成损害。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常账户得以实现再平衡。但随着其后世界贸易形势的逐步好转,部分E21的经常账户再度出现大幅失衡,赤字规模不断扩大,并尤以土耳其、印度和波兰最为严重。不仅如此,2010年以来,土耳其、印度和波兰等国经常账户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中国、韩国和印尼等国经常账户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却在不断下降,仅中国就由2007年的10.60%降至2011年的2.76%。随着中国等E21经济增长由外需推动向内需拉动逐步转变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长期低速增长,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E11的国际收支状况是与其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产业结构紧密联系的。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均曾经历过贸易总量持续扩张的过程。截止2011年,E21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10892.8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30.65%,与G7总体水平(35.10%)基本持平。在E21中,中国、韩国、俄罗斯、墨西哥和印度等国进口和出口贸易额均位居前列,占E21进出口总额的64.43%,而马来西亚、匈牙利、捷克、泰国和韩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接近或超过100%。

(五)就业情况和收入分配

就业情况是反映经济运行走势的关键指标。由于E21发展水平和就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其就业率也相差很大。截止2011年,E21平均失业率为8.3%,高于G7平均水平(7.67%)。其中,失业率最低的泰国仅为0.70%,而失业率最高的南非则高达24.90%。按照国际通行的4%至8%的自然失业率标准,南非、波兰、埃及、匈牙利、哥伦比亚、土耳其、印度、摩洛哥和捷克等均高于这一标准。与此相对应的是,即使面临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危机,G7的失业率仍能基本维持在4%至9%之间。这一方面反映了其劳动力供给的相对紧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实体经济良好的抗风险能力。

就业情况和收入分配是紧密联系的。多数发达国家都曾经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而多数E21当前正面临着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严峻局面。以基尼系数判断,在21个新兴市场经济体中,14个国家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属于收入差距悬殊或较大国家,仅有1个国家低于0.3,属于收入差距比较平均国家。从洲际分布来看,拉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收入差距较大(0.504),这也是该地区长期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恶果;欧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收入差距较小(0.329),居民总体福利水平位居其他E21前列;亚洲(0.435)和非洲(0.461)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收入差距处于上述两者之间,但高于G7国家平均水平(0.343)。需要注意的是,“金砖国家”中的南非、巴西、中国和俄罗斯全部处于0.4的国际警戒线以上。这些国家在带动新兴市场经济体整体向前发展的同时,其内部日益严重的收入分配问题已不容忽视,“中等收入陷阱”的阴霾依然笼罩在广大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上。

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在此轮世界金融危机中,牢牢把握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迅速提升了自身经济实力,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发挥了日趋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也全面暴露了其长期存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宏观调控能力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贸易依存度较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最大差距所在。

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未来展望

综合前述分析,当前,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迈上新的发展台阶:一是良好的资源禀赋优势奠定了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为其在世界舞台上获得更多“话语权”提供了根本前提;二是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已先于发达经济体走出世界金融危机阴影,全球经济格局正处在新一轮深度整合之中,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离不开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协力支撑;三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内部对话平台和以“20国集团”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对话平台机制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新兴市场经济体内部之间以及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协作机制、交流领域、合作范围将会不断深入和扩大,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随之进一步凸显,这将为建立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重要基础。

在客观评价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机遇和自身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和复杂外部经济环境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一是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特别是在体制机制、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宏观调控等方面依然远逊色于发达经济体;二是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国际影响力依然有限: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体尚不具备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对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规划能力严重不足,世界各国仍只能在发达国家的规划框架内前行,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体虽具备资源禀赋优势,但其在重要战略物资上仍不具备和发达经济体进行讨价还价的实力,依然只能成为旧有经济秩序的“参与者”,而非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三是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将面临着信息化、气候变化等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各类挑战。在此方面,不仅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就连发达经济体也尚在艰辛探索之中。

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发展期,面对来自人类社会共同的风险与挑战以及旧有政治经济秩序的制约与阻碍,任何单个E21都是无法独立应对和解决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只有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其既有优势、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不断加强沟通、积极协作,逐步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各领域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才能在全球经济秩序和治理体系中真正提升其代表性和发言权,为最终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宇燕,田丰.新兴经济体的界定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J].国际经济评论,2010(4)

篇3

关键词:社会保险体系;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

一、社会保险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命运直接由政府控制,致使企业在没有竞争的社会里,不考虑自身的“存”与“亡”,也不用考虑负担的“轻”与“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市场经济的发展,冲破了多年来企业依赖政府生存的旧观点,形成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是严酷的,更要求平等。因此,作为政府的重要社会政策及社会发展重要标志的社会保险制度,发挥着平衡企业负担,为企业竞争、生存创造平等的外部环境,使各类企业、职工都能享受均等的社会保险待遇。所以。社会保险制度被人们生动地称作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

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和职工面临着企业的“兴”“衰”、待遇的高低等问题,客观上要求社会保险以市场经济为着限点,建立一个为企业和职工进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总目标,把企业的生存、职工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具体问题与社会保险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保险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企业经营机制的彻底转换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社会保险制度为企业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保驾护航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在走向市场经济时,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亿万职工的社会保险问题。职工从进入企业上班起,直到生、老、病、死由企业一包到底。而全民企业和非全民企业、全民企业职工和非全民企业职工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界限。劳动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打破了企业、职工不同性质的界限,企业有了用人自,推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化管理和优化组合。分配上功效挂钩、绩效考核,突破了原有等级,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工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之船驶向经济大海的救生圈。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为劳动力流向市场铺平了道路。劳动者作为具有自由择业权的个体,在市场上同企业形成平等交换的关系。市场在运行中,向效益倾斜,鼓励竞争,而从不自发地追求公平和保护弱者,只有政府通过政策和再分配手段才是体现这种保护弱者、实现社会公平最好的减震器。这就要求社会保险运用社会公平的原财调节由竞争引起的在职职工、失业人员、退休职工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费用负担,平衡职工由分配差别带来的社会生活水准的悬殊。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盈亏直接影响了职工的利益,忧虑使更多的人担心自己的目前与未来。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社会保险发挥社会保障职能,为企业用工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使企业和职工轻装走向市场。近几年失业人员待遇稳步提高,退休职工工资连年增加,劳动力有序流动,企业不断深化工资改革等,所有这些,都源于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

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人员全国流动范围日益频繁,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因此,企业和行业部门也应加速省级统筹。打破所有制界限,实行不分所有制形式、不分经济成分、不分行业部门的社会保险办法。为参加社会保险者广开门路,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险制度,使所有的统筹基金合并使用,共同承担社会风险,消除统筹中的不平衡现象。因为,社会保险制度的本质就是社会互济,统筹层次越高,保障功能越强,抗御风险能力越大。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了跨省转移社会保险关系的管理办法。

四、社会保险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从市场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看,市场经济对企业和社会劳动者的优胜劣汰分化作用越来越明显,劳动者就业与经济无保障的风险呈增大局势,物价波动因素也将会给失业、离退休人员、伤残人员的正常生活带来威胁和影响,客观上要求强化社会保险,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重要的社会环境保障。

社会保险作为政府行为,是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在利益机制全面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关系几代人的生计问题,它作为“安全网”,不但能解决竞争和优胜劣汰作用下产生的失业、贫困、收入无保障等社会问题,而且也能防止社会动荡,保障经济高效益地顺利发展。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越来越显现。从2005年开始,连续7年为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为失业人员调高失业救济金,为低收入人群增加保障。

经过多年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性质、功能和结构条件等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它已经不再只是具有“减震器”、“安全网”、“调节器”作用的“杀毒软件”,而是迅速成长为整个经济社会系统中的“操作系统”,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有着相互影响。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适应这种外部结构、自身特点和政策对象的发展变化要求,并且保障公民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实现人人保障这个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最高目标,为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佳:论我国社会保障融资制度的规范和创新[J];东岳论丛;2008年05期.

篇4

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困难,运营资金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虽已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但融资困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并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小型企业生产规模不大,负债过多,经营风险大,造成其信用等级低,还贷诚信不足;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缺乏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中小企业所需要的资金是经常性的、零散的,我国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而企业要想从银行这个间接融资渠道获得贷款是比较困难的。3、内外金融市场环境变化与竞争的加剧,使得我国现代化企业制度与融资渠道有着相应的摩擦,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二)经济管理方式落后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规模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企业的领导者由于对经济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其不够重视,使得我国中小企业仍然受传统管理方法的影响,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方式,通过追加投资、扩大规模来创造效益,忽视企业的内部管理,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不仅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还会影响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管理人员良莠不齐,缺乏创新人才

我国部分中小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存在以下现象:首先自身专业知识不够,对管理概念没有深刻的认知,缺乏管理经验;其次,相关的法律知识不足,在工作上疏于职权,,在管理方法上放任不管,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最后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还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企业家族化较为严重,这种非专业的管理会导致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不断下降。而从中小企业的工作人员来讲,流动性较为频繁,缺乏专业的技能和相关的培训、教育,直接上岗现象较多,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很好的胜任自己的岗位。

二、提高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策略

(一)加强与外界合作,吸取闲散资金

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根除中小企业家族化的管理思想,积极开展社会融资,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大量吸取外界的闲散资金。企业对外吸收资金不能可以解决资金运营不足的问题,还能从解决家族模式给企业带来的隐患。充裕的资金不仅可以让企业实现正常的运作,还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与银行之间的信贷交易,让企业趋于稳定化的发展,在银企合作的过程中,争取政府的协助,寻找信用担保人,促进银行与企业间的合作频率,促进企业不断壮大。

(二)改革经济管理方式

提高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转变企业经济管理方式是关键。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中小企业内部发展信息化是提高中小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中小企业来讲,采用现代科技的管理方式,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系统,使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集成和整合,提高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加强企业、客户、政府间的信息共享,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三)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创新人才

在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中,要提高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创造力,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完善自身结构。首先,要努力提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直接参与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定企业的管理策略,是企业内部发展的核心,他们的创新能力越强,就越能为企业的发展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要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和培训,通过培训、对外合作以及创造性的实践中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技术产品的开发,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中小型企业有自身的发展模式,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吸收新知识,创新管理运营模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进而保障中小企业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蒋旭.提高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

[2]秦凤清.论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J].中国市场,2011,52

篇5

关键词:静压预制管桩施工;建筑桩基;技术要领;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混凝土科技和应用的发展为建筑行业的进步打下来坚实的技术和物质基础,目前,应用混凝土构件制备出的管桩在桩基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建筑界把这种技术称为静压预制管桩工艺。静压预制管桩工艺是一项崭新的建筑物桩基技术,做好静压预制管桩施工既需要提高对静压预制管桩施工的管理,也需要提供对静压预制管桩施工的重视,还需要强化静压预制管桩施工的细节控制。在静压预制管桩施工中会出现各种困难,不但造成静压预制管桩施工质量的下降,还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工期和成本,应该对静压预制管桩施工常见问题引起重视,导致静压预制管桩施工中出现问题有很多,沉桩困难、桩体倾斜、桩体破损和阻力过大等因素都是造成静压预制管桩问题的原因,建筑行业应该应用系统的观点看待静压预制管桩的常见问题,寻找出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条件,经过仔细分析和科学解读,找到有利于防范静压预制管桩问题的措施,转化不利于静压预制管桩施工的因素,提升静压预制管桩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物桩基的稳定和强度,为建筑物的提供坚固的桩基系统。

1 静压预制管桩沉桩困难的成因和解决措施

1.1 静压预制管桩沉桩困难的成因

首先,桩基选用失误,桩设备桩选型不合理,设备吨位小,能量不足。其次,压桩作业不规范,压桩时中途停歇时间过长;中途突然停电;没有详细分析地质资料;桩体插入倾斜过大;桩距过密或压桩顺序不当。最后,静压预制管桩质量因素,桩身强度不足;沉桩过程出现破损;在硬夹层中进行接桩;桩的接头较且焊接质量不高。

1.2 静压预制管桩沉桩困难的解决措施

首先,配备合适静压预制管桩实际情况的压桩设备,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保障压桩施工时设备正常运行。其次,推行连续压入和严禁停歇的措施,确保压桩的连续。其三,对静压预制管桩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详细了解,及时清除浅层障碍物。其四,制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及流程,加强进场桩的质量验收,保证桩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最后,确保压入桩的垂直度。

2 静压预制管桩偏移过大的成因和解决措施

2.1 静压预制管桩偏移过大的成因

首先,压装机方面原因:压桩机大身没有调平;压桩机立柱和大身不垂直,就位插入时精度不足。其次,相邻因素的影响,相邻送桩孔、地下障碍物和场地下陷等因素对管桩偏移有重要的影响。其三,施工方面的影响,送桩杆、压头、桩不在同一轴线上,或桩顶不平整所造成的施工偏压;管桩尖部偏斜、管桩桩体弯曲;压桩顺序不合理;基坑围护不当。最后,静压预制管桩不高。

2.2 静压预制管桩偏移过大的解决措施

首先,压桩施工时一定要用顶升油缸将桩机大身调平;压桩施工前应将立柱和大身调至垂直满足要求。其次,桩插入时控制桩孔误差,用两台经纬仪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校正其垂直度。其三,及时掌握和详细调查掌握静压预制管的低下环境,预先清除地下障碍物。其四,规范静压预制管操作,施工时应确保送桩杆、压头、桩在同一轴线上,提高施工焊接桩质量,最后,提高静压预制管桩的制作质量,防止桩顶和接头面等关键部位出现质量缺陷。

3 静压预制管桩桩体破损的成因和解决措施

3.1 静压预制管桩桩体破损的成因

首先,制桩质量不良或运输堆放过程中支点位置不准确。其次,吊桩时,吊点位置不准确、吊索过短,以及吊桩操作不当。其三,压桩时,桩头强度不足或桩头不平整、送桩杆与桩不同心等所引起的施工偏压,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其四,桩尖强度不足,受到地下障碍物或孤块石的阻拦等。最后,压桩时桩体强度不足,施工偏压,接桩质量不良。

3.2 静压预制管桩桩体破损的解决措施

首先,静压预制管桩桩体在强度达到100%方可施工。其次,运桩时,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支点位置正确,上下支点应对齐。其三,吊桩时,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支点位置正确,起吊均匀平稳,起吊过程中应防止桩体晃动或其它物体碰撞。其四,确保桩的养护期,提高砼强度等级以增强桩体强度。桩头设置钢帽、桩尖设置钢桩靴等。其五,保证接头质量,提高桩的就位和压入精度,最后,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

4 静压预制管桩阻力过大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4.1 静压预制管桩阻力过大的原因

首先,桩端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其次,地面至持力层层间存在硬透镜体或暗浜。其三,地下有障碍物未清除掉。最后,压桩顺序和压桩进度安排不合理。

4.2 静压预制管桩阻力过大的解决措施

首先,按照持力面的起伏变化减小或增大桩的入土深度,压桩时以标高控制为主外,还应以压入力作参考。其次,配备有足够压入能力的压桩设备,提高压桩精度,防止桩体破损。其三,用钢送桩杆先进行桩位探测,查清并清除遗漏的地下障碍物。最后,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及合适的日沉桩数量,尽量采用中心开花的施工方法。

5 结语

综上所述,静压预制管桩施工工艺是一项集管理、技术、材料等诸多科学于一身的新型科技,应该对此有高度的重视,在做好静压预制管桩日常施工和规范管理的工作中,寻求静压预制管桩常见问题解决的措施,在操作的方面提升静压预制管桩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物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韩亚明,袁加华.浅谈江苏建筑工程中PHC管桩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 2008,33.

[2] 曹瑞娟,王继宏.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高层建筑基础中应用[J].山西建筑,2010,35.

[3] 仇金标,智日进.静压桩在工程应用中的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J].江苏水利,2007,03.

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收入分配问题 差异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问题现状

最重要的宏观收入分配关系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可以划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次。初次分配是由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总额和财产性净收入组成,是对生产要素的分配。再分配则是生产环节之后通过经常转移的形式对收入的分配。劳动报酬占居民初次分配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约80%以上。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逐年下降,劳动报酬在居民初次分配中比重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且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大于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较高。

二、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非均衡发展战略

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采取非均衡发展的战略,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性最终表现于收入分配的非均等性,从而造成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首先是高资本投入引起劳动者报酬比重的下降。我国目前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主要实施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资本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由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就业弹性较低,从而导致就业增长率增长比较低,劳动者的报酬比重下降,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其次是垄断行业带来的不平等竞争。由于垄断行业、部门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机制扭曲,通过垄断的优势获取高额利润,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导致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市场分配受到政府权力的过度干预,导致了收入初次分配中政府行为失范的结果。

(二)传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影响

我国居民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是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社会结构及城乡割裂的二元分配机制。主要表现在:第一,长期的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使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第二,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市场自由配置的制度一直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想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受城乡户籍制度的制约。第三,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阻碍了经济要素的自由公平流动。第四,国家近年来在逐年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然而总体水平仍偏低,城乡固定投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

(三)收入分配秩序的混乱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劳动力市场相对不发达,收入分配体制不能适应现阶段经济的发展需要,初次分配不公是导致当前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主要表现在:第一,收入分配向资源性和垄断性行业倾斜,收入差距也越来越明显。第二,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合理定价,管理层与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差距也日益明显,甚至出现了劳动时间加长、克扣、拖欠劳动者报酬等现象时有发生。第三,部分居民拥有无法明确界定的灰色收入及企事业单位领导层没有规范的职务消费也是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劳动者收入保障机制的缺失

第一,我国在加快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高投入和资本的高度重视,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强资本弱劳工”的现象。第二,长期以来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企业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企业里常会出现管理层为了利润最大而克扣劳动力工资的现象。第三,没有建立合理公平的工资增长机制,许多企业工资增长缓慢且具有随意性或不规范。第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服务体系正在建设过程中,监督正在构建过程中,有部分普通劳动者的收入难以得到保障,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实现真正的按劳取酬,从而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公。

(五)再分配的调节不利

我国的收入再分配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税收调节、社会保障等措施进行。而由于政策的倾斜不平衡,再分配措施调节功能不足。第一,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不健全,有待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在缩小城镇与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较小。第二,在税收调节方面,由于税收设计的不合理以及具体操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了税收的“逆向调节”,加大了收入差距。第三,现行税收征管体系不健全,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劳动报酬和非劳动收入之间税负不均,各类非劳动收入的税收征管薄弱,导致高收入阶层税收漏失严重,实际税负较低,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第四,在社会保障方面,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参保面较广,而一些民营中小企业单位的职工参保较少,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明显差距,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第五,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也让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从高地价、高房价中大量得益,使收入和财富大量向他们和有能力炒房的高收入阶层转移,形成逆向再分配。

(六)区位的历史因素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因历史、地理及资源等原因差距大。一些区域,如甘肃省所处的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自然环境不利、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相对短缺,非公有制经济、非农产业发展速度和城镇化进程较慢,虽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央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与中东部地区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三、从生产方式、社会的性质和生活方式来思考收入分配改革的发展路径

(一)由分配制度改革切入,走产权改革的发展路径

1、土地制度

目前,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点,主要就是房地产行业的畸形膨胀。造成今年来房地产业畸形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土地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具体表现为权力部门的“双重垄断”:一方面,面对土地的拥有者(特别是农民的土地),权力部门是“垄断买方”,土地要转换性质,必须首先“卖”给政府,而且价格较低,农民作为土地拥有者的地位未完全实现。另一方面,面对“购房群体”这一最终消费者,权力部门又是土地的“垄断卖方”,消费者要购房实际上必须先从政府处购买土地。这就导致利益分配的扭曲,在权力与资本的合谋中,房地产企业获取较高的利润。

2、资源产权制度

除房地产企业以外,矿产资源开发行业是另一个比较大的经济增长点。这与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缺失有很大的关系。突出表现在资源价格成本构成不完全,导致利益不合理分配。

3、垄断性经营制度

目前,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相对滞后,有效竞争机制尚未形成。首先市场准入环境不宽松,被既得利益的权力部门牢牢把持,壁垒森严。其次是支配市场的原垄断企业与新进入企业在政策、资源分配上的不对等,使得有效竞争难以实现。

(二)由财富创造和分配机制转型切入,向政府和社会方面转型的发展路径

政府自身的转型已是刻不容缓,就拿综合治理灰色收入而言,需要决策层力挽狂澜的决心。当务之急是弥补我国财政金融、行政管理、国有资源管理制度中容易造成公共资金流失、滋生腐败的制度漏洞,从建立规范和透明的制度入手,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清理不必要的行政审批许可、监管项目,减少行政性垄断,规范政府部门职权范围,健全审批许可和监管制度并接受社会的严格监督。

(三)由促进经济发展切入,向促进人的自身发展的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如此失衡,从劳动者的角度来研究,反映了人权的某种缺失,特别是劳权的缺失。现在讨论收入分配制度发展,必须提升到人权特别是劳权的高度,要有保障人权特别是劳权的制度安排,使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和生活。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应地收入分配原则、方式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研究、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问题,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体制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阶段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关系,正确认识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等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 茅于轼.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焦增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宏观调控——以收入分配为视角[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11,(03).

[3] 卢周来.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效率与公平[J].开放导报,2009,(04).

[4] 张 峰.论社会公平与相关因素的辩证统一[J].理论视野,2007,(04).

[5] 徐 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机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6] 郭永刚,薛新娅,苏 雷.陕西省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问题刍议[J].西北人口,2007,(04).

[7] 叶姝静.分配领域中如何体现社会公平[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

[8] 欧阳矩仲.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与调节政策选择[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4).

[9] 侯亚婷.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社会公平[J].消费导刊,2009,(09).

[10] 陈文通.如何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科学社会主义,2008,(01).

[11] 司福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9,(02).

篇7

关键词:铁塔施工,问题,处理

中图分类号:TN823+.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铁塔施工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基础根开与铁塔根开不配套问题。由于施工基础根开有误,与铁塔根开不配套时,坚决禁止强行组立铁塔,应当根据其误差值大小而采取专项处理方案以满足设计基本要求。

尺寸误差值较小时,可对塔脚板地脚螺栓孔眼进行机械钻扩孔,杜绝气割扩孔,扩孔的允许值可在半个孔径范围内。尽管地脚螺栓要承受上拔力,水平剪力较小,处于次要地位,同时脚板与基础顶面混凝土间存在较大摩阻力,仍需尽量保证边距的强度要求,不能随意无限制扩孔。

尺寸误差值较大时(正误差值),移动基础非常困难,爆破掉基础很不现实,尤其对转角塔基础来讲,废弃原基础重新移位将带来一系列更改工作量,技术不合理且不经济。此时应面对现实,专项处理。

已成为事实的基础根开远大于原设计值时,应提请设计重新设计一段塔腿与原有塔身和基础配套相连接,此时设计方案应使新增塔脚高度最小,同时尽量不改动已有塔腿结构。可在新增塔腿顶部设计一个基本相同的上脚板与原塔腿板相连接;并在新增塔腿顶部设有由于塔身变坡所引起的扭力重分配的受力隔面;上平面脚板连接螺栓受力计算可按一般连接螺栓计算,无需按较小拉应力(110N/mm2)进行计算;此时应对抬高后引起的风压增大影响值加以考虑,可按实际档距和转角值进行全塔及基础的验算工作,或综合比较判断决定。

尺寸负误差值较大时,即已浇注基础根开值较小时,只有移动基础,如不能成行,只能炸掉重新浇制基础。实在有困难而不允许基础移动时,亦可以负误差之实际基础根开来决定的铁塔根开为基准,垂直向上延伸与原塔身相交处,裁掉下面塔身,以实际档距和转角进行设计一直线段塔腿与基础相连方案。

基础底板浇注尺寸负误差值较大时,应以实际档距和转角进行基础上拔和下压的稳定验算工作。如若上拔不够时,可采取换土方案,以原上拔角为基准,上拔扩展到地面再向外增加1.0m范围,深度取埋深,置换为土夹石并分层夯实,按对应之上拔角进行验算。由于上拔角提高很多,一般均能满足要求。

如若下压不够时,由于最大地基压应力发生在基底外边缘处,因此可沿底板1/6宽度周边范围消除原土后,充填灰土(3O%水泥,70%回填土),并分层夯实。

基础主柱配盘根数不够时,首先应以实际档距和转角进行验算。如若不够时,可反推算配筋强度满足再加20d(d:钢筋直径)之断面处,将其以下柱子周围及基础底板顶面打毛,并冲洗干净,再以C20细石混凝土浇注。

基础拆模后,发现局部麻面时,可打去麻面部分,冲洗干净,以1:1水泥砂浆抹平;发生局部狗洞时,应清除松散之混凝土,清洗干净后,用C20细石混凝土充填密实,养生至设计强度方可组立铁塔(细石最大粒径≤15mm;最小粒径≥5mm)。

风化严重的岩石基坑,其回填干岩土是不允许的,应掺30%粘土进行夯实处理。

基础配盘保护层不够问题。钢筋保护层有两个作用,千万不能单纯理解是保护钢筋不被锈蚀的作用,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握着强度,从而才能使钢筋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否则钢筋将不能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值。依此设计和施工人员对保护层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切不可轻视。

当保护层不够时,应认真处理,处理标准为:受力钢筋的净保护层最少为1.0倍钢筋直径。日本规范要求为1.5倍钢筋直径,美国要求为2.0倍钢筋直径。另外还应满足现行规程规范的最小净保护层厚度要求。处理措施:将混凝土表面打毛并冲洗干净后,以C20细石混凝土补强。

施工当中(或运行中),铁塔腿部主材被外力致弯时,此时导地线均已架好,更换主材较困难且危险,此时可不对变形主材进行处理,而是外筑配筋混凝土柱体替代承载。对于斜材、横材碰弯,可以在保安措施条件下,进行现场丈量后加工组装,但应尽量扶正就位,使其不产生强行安装更大附加应力的发生。

断面之配筋应以受伤之主材内力,按拉力和压力进行计算,还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原基础主柱顶面需打毛冲刷干净后浇注混凝土);由于计算配筋不考虑受伤之主角钢参加工作,但对新混凝土主柱起着锚固作用,又通过地脚螺栓获得可靠的锚固。

由于采空区的沉降原因很多,且相关性又很强。很难由设计采用一个划定的采厚比标准值,一次到位地提出措施方案后,就能一劳永逸的保证安全运行,还需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完善。大板式基础耗材造价高,同时它也不是万能的;较为轻微的沉降可以对加长地脚螺栓进行调整,但其调整范围也是有限的,一般加长丝扣长度为100—300mm,太长是不允许的,即不能超过螺栓直径的5倍值(超过5d螺栓不是受剪,而是受弯了),较为严重的沉降地段要采用大板基础,以防止不均匀沉降。采用大板式基础时,亦应注意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处理好开挖后基槽的裂缝及孔洞后才能浇制基础。一般采取碎石加土夯实封堵孔洞,严重者用混凝土进行封堵;裂缝处施以稀浆灌缝,严重者以细石混凝土封堵。基础施工混凝土开裂问题。混凝土的配合比一定要严格控制,否则强度等级不能得到保证,还要发生很多问题。例如水泥用量过大,非但会加大成本,反而会过早地使混凝土开裂,钢筋容易锈蚀,构件承载能力整体降低,雨水携带酸碱物继续侵蚀,混凝土很快老化和剥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不能光用水泥而不用细骨料砂子和粗骨料石子来制作构件和基础,原因有两条:一是由于水泥有强大的体积收缩性,由于大的体积收缩将造成构件的几何尺寸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因此构件承载力不够,同时由于收缩的不规律性,构件成型不规则。二则同时发生很多裂缝。因此必须严格按合理级配选用砂子和石子来防止大收缩量及过多过大的裂缝发生,保证构件的成型美观和设计尺寸的要求,最终保证构件的承载能力。

在施工中施工人员有时为了混凝土易搅拌而多加水,导致实际的水灰比(水泥和水的重量比)太大,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因为水泥在凝固过程中,即在进行水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需水量是非常少的,过多的水分要析出蒸发掉。如果水量太大,会形成许多水泡,水分蒸发掉后混凝土中出现许多水泡,混凝土强度会大大降低。

总之,要严格执行试配后,并通过试块试验的配合比进行施工。作为设计人员必须要了解原始资料,协助施工和监理工作,并掌握相关的施工规范,才能事先杜绝事故的发生并在发生后找到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另外,还应控制粗骨料石子的粒径:其最大粒径不能大于构件最小几何尺寸的1/4,亦不能大于钢筋净间距的3/4。否则会使砂浆量过少,石子粘结强度不够和使整体混凝土强度分布不够均匀,施工不易振捣密实,降低混凝土强度。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企业市场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管理;重要性

1.加强宏观经济管理重要性的分析

1.1完善市场经济

市场调控出现错误判断是对市场发展非常不利的,这可能导致市场产品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市场中的产品与社会需求供不对求,生活需求就得不到相应满足,这可能导致市场经济再分配过程中出现问题,甚至发生个别行业发生垄断情况。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市场将无法正常运行,市场经济发生混乱,正常分配将无法正常进行,这使得经济问题协调和解决困难大大增加。如果政府不能合理解决问题,过度追求企业的生产力,很可能给企业在管理思想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比如,企业在管理思想上可能出现混乱,造成思想膨胀。此类情况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把企业思想引向正轨,对企业生产情况进行正确的宏观调控。

就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在不断向前探索中,这也一定程度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问题,并且受外界影响较大。这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企业,都是一个很大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完善是势在必行的,这对整个市场和企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1.2施行宏观调控

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建设阶段,对市场健康运行和政府体制完善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这就对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带来一定局限,造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存在一定阻碍和问题,市场调节过程中,对进行经济调控的一些调节手段还不够健全,这非常不利于市场秩序的恢复,这是在经济把控中宏观调控难以进行的根本原因,并且對经济把控的作用也不太明显。经过系统分析我国的经济体制,就现阶段而言,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政府应加强科学宏观调控,运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来缩小和打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切实加强公有制经济体制,运用公有制的经济体制改善市场的自我调控功能,并且政府应切实完善宏观调控制度,这可以极大的促进国家和企业稳步和健康的发展。

2.加强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重要性的建议

2.1从市场背景发展分析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社会化的生产不可分割,在市场经济的调节和社会分工过程中,国民经济已经逐渐向共同竞争和相互依存的良性竞争中发展,能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这对我国目前乃至以后的经济建设发展而言都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商品经济的兴盛发展使成员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其能充分探索和讨论去设立一些解决措施。严格去贯彻实施按劳分配制能使市场竞争更具有序性和积极性。要使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长远的发展,只控制和约束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两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企业奉行利益至上,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是造成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很大原因,还可能使得企业违规操作,导致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合格率较低,不仅达不到国家质检标准,还会造成资源浪费。这就要求政府进行科学的宏观经济管理有效的调控国民经济的命脉,去使得国民经济更加协调的发展。其中要着重考虑的是对资本的管理不能只关注个别行业,要强化有单个企业之间共同建立的联系,在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时,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防止调控时出现进行混乱的状况。

2.2加强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分析

经济体制建设对市场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不断变化发展,我国政府经济职能也随之改变,许多经济再向市场经济方向发展。例如,国有企业为使经营活动和市场进行有效对接,使其管理方式能与现代市场管理方式更加贴近采用职权分离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是调控国计民生的相关经济行业和经济体制,这为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需要重点考虑的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有一定的特殊性,市场经济在进行资源配置时需挑选相对适合的方案,做出正确有效的决定去管理市场经济的供应和分配。市场经济能在市场竞争在良性状态不断发展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并在管理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但如果政府对市场竞争情况没有切实的管控,这将很大程度的把市场竞争推向恶性循环发展。到那时再去做补救措施,就有一定的滞后性,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对市场经济存在的缺陷有及时明确的认知,并及时讨论出干预措施,以此促进市场的平稳发展。

2.3对市场缺陷的完善分析

政府进行职能上的调控在市场经济中是十分寻常的,但并非是政府对市场状况直接干预,而是间接干预,出台相应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出台调控方案一定要非常慎重考虑,因为一旦调控方案不够完善,可能导致市场经济出现混乱,甚至引起经济危机,这将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后果。所以,在完善市场缺陷时,要着重对潜在的经济危机进行有效预防,把可能因市场缺陷造成的重大危害降到最低。在宏观层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管理,更为有序的调控市场经济,促进其平稳健康发展。

篇9

一、  销售主体的改变

销售模式其实是一种销售方式,是销售主体通过流通领域,运用销售方式销售商品的一种活动。其流程是:商品——流通领域——消费者;具体操作为:销售主体——商品——销售人员——营销方式——流通领域  〈市场〉——消费者。

计划经济下的销售主体主要是国有、集体企业和一些个体商贩。国有、集体企业占所有销售主体的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其中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其它居于次要地位。以前我们外出时通常能看到一些企业的名称前面都冠有“国营”两个字,连一些集体的饮食店、供销社也冠有“国营”的名称;在公安、司法实践中要认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销售主体,很间单,没有任何异议。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进行了  经济体制的改革,到目前为止,确立了按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十几年的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了国有经济,同时也使许多国有企业改变了性质,采取了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帮助力度,初步建立和逐步规范了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下销售主体主要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销售主体演变而来,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以及个体、私营企业等销售主体,销售主体就变得复杂。

在公安、司法实践中  要认定市场经济体制下销售主体必须先查明企业性质。特别是一些个体、私营加工企业,连法人登记都没有,根本无法查明,在诉讼阶段,就有一些典型案例引起司法界、法学界的争议和争论。

二、  销售人员的身份改变

计划经济体制下销售人员的身份是明确的,习惯统称“供销员”。所谓“供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供应〉原材料,推销〈销售〉商品的行为。企业的供销员负责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采购;二是推销。

所有的供销员都是企业的正式干部职工,一些大中型企业把人事、劳动部门分开,干部由人事部门管理,职工由劳动部门管理;一些小型企业把人事、劳动部门合并为统一科室进行管理。公安、司法机关要确认其身份,到所在单位调阅一下档案就可以。那时个体经商人员的成分不叫供销员,有一个固定称呼,叫个体商贩。

市场经济体制下销售人员的身份我们把他们统称为“销售人员”。现实中有称:“业务员”、“推销员”、“销售员”、  “供货员”、“委托产品销售人”、“人”等;工作职责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致相同,负责销售主体的采购、推销工作。

市场经济体制下销售人员的身份是复杂的,有正式干部职工,有合同聘用制销售人员。其中聘用的销售人员有长期、短期的区别。国有、集体企业、公司和规范的个体、私营企业、公司管理规范,公安、司法机关要确认销售人员的身份,到企业查一下档案就可以。但是有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公司内部管理混乱,没有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一旦企业被诈骗或被侵害时,无法维权,无法举证。可谓:“哑巴吃黄连,有苦无处说!”如某市公安机关今年三月份侦破了刘某涉嫌特大职务侵占一案,涉及到证实犯罪嫌疑人的“销售人员”身份时,由于是私营企业,内部档案管理混乱,连起码的聘用合同、销售合同都找不到了,公安机关为了证实其身份,只好到外地客户去调查取证,花费了一些本不该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教训很深刻。

三、  销售人员的待遇及销售方式的改变

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员的待遇主要体现在:供销员拿销售主体的固定工资,领出差补贴,一切福利待遇与正式干部职工同等。

市场经济体制下销售人员的待遇主要体现在:没有固定的工资待遇,销售方式普遍实行“责任制”。国有、集体企业、公司和一些规范的个体、私营企业还比较好,在实行“责任制”的同时一些政治、经济方面的待遇尚能落实,如保险、统筹等销售主体都能解决。一些不规范的个体、私营企业销售人员的待遇就没有保障,尤其是一部分不讲信用的个体、私营企业等销售主体拖欠、克扣现象严重,纠纷频繁。这种现象在沿海发达地区尤为严重。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员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销售人员待遇和销售方式方面最大的区别是:销售行为与销售业绩是否挂钩的问题,前者不挂钩,后者挂钩。  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员的采购、推销行为不落实“责任制”,不与业绩挂钩,干好干坏一个样。

市场经济体制下销售主体对销售方式普遍落实了各种“责任制”,而这些“责任制”名目繁杂,形式多样。如“包干制”、“包底销售制”、“地区产品委托销售制”、“利润分成销售制”、“让利销售制”、“某某销售制”等。

如某市公安侦查机关今年二月份办理了一起挪用资金案件,涉及到犯罪嫌疑人挪用货款的问题。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其销售方式、销售人员身份进行了调查确认:销售方式是“包干制”,即销售主体以低于出厂价格提供给销售人员商品,并送货到客户,承担运费、税收,不拿固定工资,自负盈亏年终到销售主体结账;身份是销售主体正式聘用的销售人员。由于销售主体内部管理混乱,“包干制”有缺陷,销售主体对销售人员的销售活动、资金回笼等无法监控、管理,“包干制”流于形式,给犯罪嫌疑人钻了空子;在报捕阶段,个别司法机关的经办人员的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年代,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销售人员身份识别不清,认为证明犯罪主体证据不足,不批准逮捕。后来公安机关直接向检察机关移送审查依法起诉,最后审判机关认定被告人有罪判了刑。由于侦查、检察机关对该案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认定有异议,严重地影响了办案的质量和速度,造成了打击不力的现象。

从公安、司法实践中大家体会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安、司法机关要查清供销员的待遇及销售方式很容易,有档案可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安、司法机关要查清销售人员的待遇及销售方式很难,原因在于:

〈1〉销售主体复杂。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区别巨大,在具体办案过程中公安、司法机关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公安、司法人员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标准,有的公安、司法人员平时不注重学习,思想僵化,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销售模式区别不清,常常因案件的一些细节争执不下,影响了办案的速度和打击的力度;

〈2〉销售方式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形式。在销售活动中销售主体说了算,不能以一句营利和亏损来概括。

如某市公安机关2002年11月在初查一起职务侵占案件中,发现一销售主体从营销策略上去做文章,临时搞部分商品底于出厂价进行亏本销售,具体销售活动由销售人员进行,销售主体没有书面授权,也没有文字记载,只是电话通知,又没有原始记录,时间一长,大家都说不清楚了,年终结账时将亏损部分都算到销售人员上。销售主体以涉嫌职务侵占犯罪将销售人员告到公安机关。虽然该案侦查机关没有立案,但销售人员的名誉受到了侵害,这些都是销售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3〉档案不全,销售主体被侵权后无法举证。国有、集体企业、公司,规范的个体、私营企业等,内部管理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健全,档案完整。但是一些小的企业、公司,特别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在聘用销售人员、福利待遇、采用销售方式等方面,没有任何档案或原始记载,甚至连本台帐都没有,发生案件、纠纷后,自身无法举证,公安、司法机关调查取证、诉讼活动困难重重。

2002年10月份,某县公安机关派员到沿海一个发达的城市去调查一起职务侵占案件,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找到一个个私公司的老板,意图取一个证据,要求个私老板提供财务账,一问才知道哪有什么财务账,他做生意从来不建账,收支全在自己的口袋里,本来可以通过查一下账目,个把小时就能解决的事情,却无法进行。由于这份证据是定案的关键,某县公安机关前后三次找他,制作了三份笔录,最后还是达不到要求,真是劳命伤财。

四  、销售环节的变化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销售环节是计划性、指令性、层层进货、批发,一件商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环节、手续繁杂。在公安、司法实践中收集证据容易。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销售环节是根据市场变化而定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销售环节的简单化,一般商品取消了计划、指令性。销售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消费者可直接向销售主体进货,在流通流域减少了许多环节,减轻了生产、销售成本,缩短了资金周转周期,提高了资金运作效率。

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 道德建设 法律 体制与教育

道德是一个整体,它是由“道”与“德”两方面构成的。在古汉语中,“道”的原始涵义为道路、坦途,后又引申为方式、规范和规律;“德”的涵义为“按礼法行事而有所得”,后又引申为遵循一定的方式、规范所施的行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认为:“道德是伦理学研究的对象。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与活动。”可见,“道”着重是指由道德理想、原则、标准和规范构成的理论体系,是社会意识形式;“德”主要是指循“道”而行的具体体现,即“德性”,是人们的行为属性,成就于各种社会活动之中。“道”确立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方式,体现社会要求的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维护一定的社会生活秩序;“德”涵盖的是个人的品行、品性。每个人的“德”通过是否循“道”而行体现,而又成就于循道的过程之中。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