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

篇1

关键词:课程开发;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08-03

课程资源也叫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资源共享,提高教师备课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是推进课堂改革、改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谈到课程资源建设,笔者结合自己的从教经验,认为主要就是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其一是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的关系;其二是课程资源建设的内容;其三是课程资源的运用。

一、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回答资源库是什么以及怎么建。课程开发是课程资源建设的前提。资源库的建设,首先要进行课程开发,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首先要做某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改良,二是根据改良的课程体系,围绕这个课程构建一个海量的教学资源库来支撑教学课程实施。

关于课程开发,首先要做岗位调研,通过对企业进行调研,分析某一专业对应的岗位工作群。接下来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对岗位进行描述,将日常的、完整的、能反映整个职业面貌的归纳为一个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工作过程与方法相似等特征,将一个或几个类似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为一个行动领域,再对每一个行动领域进行分析归纳,分析职业能力及对应的知识领域,按照教育规律制订出专业教学框架,根据具体的职业发展规律,进行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也就是确定出每个专业要开设的具体课程,到这里整个课程体系就开发出来了。然后是选出一门课,根据课程特点,设计学习情境,根据设计的学习情境,进行教学的具体实施。由学习情境到教学的实施就用到了教学资源。

总之,课程资源的建设建设思路可以归纳为,先进行课程开发,这门课开发出来才可进行教学资源建设、构建网络平台等,形成课程框架标准、课程标准、课程与资源库建设标准等,来完成课程和资源库的建设。

二、课程资源建设的内容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回答在教学资源库中应该建什么。教学资源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而我们的教学任务就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只要是在工作过程用到的都可以说是教学资源。具体到《纳税实务》这门课,主要培养学生税额的计算、税款的缴纳和申报的能力,可以简单归纳为三大类工作任务,涉税税额的计算、税款的申报,包括手工申报和网上申报和税款的缴纳。就拿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这个工作任务来讲,为了把这张纳税申报表填制好,需要什么相关资料,用到什么工具或设备,最后填好的表符合什么规范要求。那么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在执行这个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用的条件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

根据这个思路,《纳税实务》教学资源包括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教学指导文件。包括课程简介、教材与参考教材、课程标准、学习指南、授课计划、课程整体设计、实践教学设计、相关考证文件、税收法律法规库、参考文献等。

第二部分是具体的教学实施文件,包括电子教案、电子课件PPT、教学任务单、教学案例库、实践教学所需各种报表及相关案例、课程考核体系等。第三部分是为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相关资料,包括习题库、案例库、历年考证真题及模拟试题、在线测试题等。

第四部分是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如多媒体教室、黑板、网络资源。

三、课程资源的运用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回答建好的教学资源库如何运用。对于《纳税实务》这门课的教学资源的应用,主要面向教师、学生,同时还可以面向企业和社会,做好社会培训工作以及学生的终身教育工作。

具体的应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具体教学实施中的运用,也就是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另一个是课程教学之外的运用。

教学资源的应用体现在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环节。教师通过利用教学资源,来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具体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和实施等,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在资讯环节,教师下发任务单、学习资源,比如教材与参考教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任务单和课程网站等。学生可以通过相关资源了解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同时通过课程教案,明确了每个项目或学习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在计划决策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如何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任务单、实践教学方案、电子课件、案例等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的内容。在实施环节,学生根据任务单中的要求以及该任务的实施说明等,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在检查和评价环节,学生通过填写各种评价表,来完成对各种涉税税额计算的检查、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检查,同时完成对整个工作任务的评价。

此外,教学资源对于教师来说,除了运用在课程教学中外,还用于进行课程开发、知识更新等方面。首先可以利用已有的资源库中的相关资源作为指导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和重构,可以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高现有专业建设水平。因为教师的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目标不同,有的是专业不同,有的是学生的类型不同,通过已建的课程资源,把它拿出来进行重新的组合,开发出适合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生类型的课程。其次是用来知识更新,学生要不断接受教师的新知识,因此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通过资源平台,加强学校间、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与研发,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教出更好的学生。

课程资源库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两个方面的用途。其一是学生可以通过资源库的资源,提前了解自己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以及具体的职业岗位,了解自己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同时针对具体每一门课学习的内容以及作用。其二是学生可以运用课程资源库,实现自我学习和自身的可持续教育。比如学生课下也可以进入课程网站,充分运用习题库、真题库、模拟试题库、在线测试、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反复学习。这样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同时在课堂上可以学,在课后只要有网络也可以随时随地地学。同时也为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以及就业提供相关帮助。在课程资源库里面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信息、模拟题及历年真题等供学生练习。这样就使得课程资源库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甚至实现了校内延伸到校外。

对于企业和社会而言,现在的办学大部分都是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实现合作企业的员工的网络学习,也可以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间的联系,帮助企业解决一些理论问题,企业也可以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设置等中间来,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这样,企业也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到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情况,学校也可以了解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学生、需要学生掌握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教学学习和学生就业的有效结合。这样既有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大学城空间;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高职公共英语

一、什么是世界大学城空间

世界大学城()是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并以远程教育为核心、综合了远程教学、及时通讯、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的一个虚拟又真实的大学社区平台。世界大学城这个平台包含了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教师空间具备了资源储备、开放式学习、开放式教学、交流展示等功能。因此,大学城平台上的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利用这个空间进行课程资源的建设、储备及应用;每一个学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空间来学习所学的课程,并且和老师互动、交流学习上的问题。学生也可利用自己的空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积累自己的学习资料。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现状

目前,在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公共英语都是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二学期开设。第一个学期以学习实用英语并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以下简称3A)为主。第二学期,学生进入职业英语的学习,并且由于大部分学生通过了3A,他们开始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做准备。其次,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也是教学的目标之一。通常老师会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团队,以英语为载体的学生团队活动会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这些活动符合高职生活泼好动的特性,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再次,大一英语课时有限,学生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考试并完成英语团队活动,只有利用课余的时间,通过自主学习或团队成员积极组织、配合才能完成。然而,高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老师们常常会花较多的精力来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常用的方法是以任务为导向和以兴趣为引导等方法。

三、基于大学城空间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现状决定了教师要基于以下原则来建设该课程的空间资源:(1)有利于学生完成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2)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导;(3)要以任务为导向、以兴趣为引导;(4)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这些原则我在自己的教师空间中对课程资源进行了重整、归纳并应用于教学。目前教师空间公共英语课程资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 与教材相关的教学内容资源

大学第一学期开设的是实用英语课程,我院采用的教材是《新视野英语》,因此空间资源包括基于教材内容的PPT课件(包括每个单元的PPT);第二学期开设的是职业英语,因为专业不同,每个专业会选取不同的职业英语教材。以经贸专业为例,我给他们选用的教材是外研社的《新职业英语——经贸英语》。基于这本教材的PPT课件也放置在空间中。上课时,老师打开空间中的PPT课件,就可以给学生上课了。学生也可提前浏览老师的课件,了解将要讲授的内容,做好预习。课后,如果有同学觉得有课堂上没听懂的,同样可以去登录老师的空间,查看授课内容的课件,以弥补缺漏。在空间中,学生也可以就学习方面的问题和老师交流。

(二) 与3A考级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相关的课程资源

我院所有大一学生第一学期都要参加3A的过级考试,在第二学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要参加大学英语四级的考试。尽管针对这两种考试老师会做相关的辅导,但主要还是靠学生在课余时间做相当程度的真题来完成。因此空间资源还包括3A及四级历届真题及答案、各项题型分析、解题技巧、四级写作模板和各种范文。在英语考级中,听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模块,听力音频可单独放在一个栏目中。这样学生在课余的时间登陆老师的空间,找到这类资源,就可以做相关的练习了。学生也可以下载下来,放到自己的电脑上或智能手机上,学习起来非常方便。

(三) 与学生团队活动相关的课程资源

全国的各个高职院校都在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此课程改革强调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即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具体的方法是通过以学生团队的形式来学习。因此设计以英语为交流载体的学生团队活动成为了公共英语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第一学期设计的是以“my roommate”和以“English game”为主题的英语团队活动。“my roommate”主题活动是以寝室为单位,挖掘自己室友的特点,用英语相互介绍,并做成图文并茂的PPT形式;“English game”主题活动是由学生团队自己设计适合全班同学参与的英语游戏并组织全班同学一起参与。 第二个学期的活动是“English play show”(英语剧表演)和“the plan of starting a business”(创业计划展示)。英语剧表演活动要求以学生团队为单位,可以自编剧本或查找已有的剧本,然后自导自演;创业计划展示活动要求学生团队用英语为载体展示出自己小组的创业计划。为了支持学生完成这些活动,老师必须在活动方法和资源上给予指导,这些活动的方法和资源(包括书籍、网址、视频、剧本、PPT格式、创业计划的基本内容、英语游戏范例等)都可以放在空间中,供学生随时学习、参考。

(四) 以兴趣为引导的英语视听资源

无论是学生参加各种英语过级考试,还是英语课程的考核,或者是完成各种英语活动,都离不开对英语基本能力的掌握。促使学生掌握这些能力,我们除了以各种类型的任务为导向,也坚持以兴趣为引导,因此教师空间中提供多种多样的英语视听资源并对其分栏目归类,如英语音频资源和英语音频资源栏目等。英语音频资源包括英文歌、李阳疯狂英语、美国之音(VOA)和BBC等,英语视频资源包括各类经典英文电影、英语演讲视频、及其他受欢迎的英语学习视听资源,如《family album USA》、《hello, American》等。老师在课堂上根据需要可随时打开空间,调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学生们也可随时随地利用掌上电脑或手机来使用这些学习资源。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普及,教师利用网络空间进行教学的方式和内涵将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人们将不断探索空间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方式,我相信,基于大学城空间这一平台的公共英语课程资源及应用也将随之更充实丰富。

参考文献:

[1]桂杉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3)

[2]杨炳奎,李静艳.如何通过整合资源促进英语课程改革[J].基础教育论坛,2010(04)

[3]姜晶.网络环境下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育信息技术,2009(7)

篇3

【关键词】微课 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36-01

《水文水力计算与应用》课程是湖南省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水利工程专业是省级精品专业,也是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水文资料的收集、设计年径流计算、设计洪水计算等专业技能。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教育理念不断的创新,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利于其有效开展,为此“微课”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对微课资源的需求

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有效开展: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对计算有畏难情绪。由于该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理统计学基础,而高职学生通常在该方面的基础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工作难以开展。

其次,传统教学资源利用率低,不利于学生学习。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国家对精品课程的开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但传统的教学资源内容过多,视频的时长在一个课时左右,资源的主体和突出点都不明显,让学习者盲目而失去耐心。

最后,实践机会缺乏,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能力差。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独特的特征,在教授学生理论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国内水利高职院校,大多数缺乏各种水文水利模型监测与计算的校内实训场所,在课堂内通过传统的教学资源,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操作步骤的直观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差。

而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传授知识的方式不再局限于课堂。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通过将课程资源制作成碎片化、片段化的微课,利用最简短的时间对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进行逐一讲解。学生通过微课,既能亲眼了解各种实践操作的过程,也能利用自己的零散时间完成对课程的系统学习,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的微课资源建设

(一)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的知识点拆分

目前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包括五部分内容:水文资料的收集、设计年径流计算、设计洪水计算、水库的兴利调节计算、水库的防洪调节计算。这五个知识点内又有多个技能点,但并非每个技能点都需要制作微视频,因此要对所有的技能点进行解构和评估,形成微课资源中新的技能点。

(二)微课的结构设计

“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表现形式,其特点以短小精悍著称,视频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要在如此短短的时间内将一个技能点讲解透彻,就必须对微课的结构进行精心设计。如水库的兴利调节计算,首先采用水库现场拍摄的视频和制作的图示作为视频源对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的任务和目的进行介绍,以最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然后采用实例计算对兴利调节进行讲解,计算的过程要求简捷又不遗漏细节,使学生能根据展示的计算过程进行独立计算;最后在视频的结尾设置合理的提问和简短的总结,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三)微课的制作

1.微课视频的录制。微课视频的主要制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摄像机拍摄,可以借助于专业摄像机或DV对教学过程进行拍摄;②智能手机拍摄,用三角架将智能手机固定,拍摄教师在白纸上的教学过程。③电脑屏幕录制软件录制,可以通过录屏软件,对各技能点在电脑上的操作过程进行录制。

2.微课视频的后期编辑和输出。微课视频录制完成之后,制作者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视频进行一定的加工和处理。比较简单易用的视频编辑软件有Camtasia Studio、会声会影等。

(四)微课的

微课制作完成之后需选择合适的平台,以方便学生在课前课后应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目前国内的微课平台有可汗学院、中国微课网等。

以上提到的微课资源建设模式已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主要问题。但由于《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教学是一门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如何让微课取得最佳效果,对于微课资源的建设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65.

[2]蒋咏华.高校微课建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设备,2014(23):73-75.

[3]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政策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篇4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信息化资源库;建设应用

一、引言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被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列入“十一五”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的重点课题之一。该课题是在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施行,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资源建设。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有效整合的大背景下重新提出的。课程信息化、信息化资源建设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在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信息化资源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出现网上开放和共享的资源很少.跟不上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更不能支持职校生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我省专业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农村职校已经意识到专业教学资源短缺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及课程改革的“瓶颈”,也纷纷加大了力度。进行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但由于缺乏信息资源标准及各校选用的专业教材不统一,因而各校专业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有效的交流和共享,大量低水平、重复开发的工作,带来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二、中等职校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教师与同学的帮助。通过“协作”和“会话”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始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学习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与新的经验相互作用而发生。教学过程就是保证学生亲身体验的独立建构过程。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中应体现四个特点:一是情景的创设:二是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体现:三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四是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的呈现。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学生自身具有学习的能力.当学习符合其自身的目的时才会有意义。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涉及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深刻的学习。同伴学习和小组学习,可促进学生主体的学习。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信息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二是学习动机的激发;三是学习主动性的调动

3.教学设计基本理论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要求,确定解决他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其目的是优化教学效果。

基于信息化课程资源的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要强调教与学的结合;二要重视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情景创设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信息化资源的设计;三要重视教学过程的动态设计;四要重视可操作性。

三、中等职校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流程

教师在已经深入了解职校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按照中等职校专业课程标准及知识体系结构,来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基本程序。其过程如下所示。

建设步骤:

1.确定开发工具和方法:设计课程系统的框架.确定课程信息化资源的功能,根据教学需要及现有的条件.初步确定用哪种方法实现。

2艘集所需资料:根据课程的内容,搜集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图像、动画、视频等。

3.设计流程图:根据课程的内容及资源结构,设计、开发课程信息化资源系统的流程图。

4.制作信息化资源:利用各种软件制作课程信息资源,包括脚本的编写及具体的编程实现等。

5.模块测试与集成:分别对各个模块进行测试.对已实现的各功能模块给以有效、合理的集成。

6.资源:对网站站点进行调试并。

四、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的应用课例分析

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在实际应用中可采取“专题研究模式”。“专题研究模式”是在普通资源利用模式、专题网站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提高的模式。在该模式中,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Learn with IT).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子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如图1所示。

下面以专业课教学中运用“专题研究模式”自主学习的课例来具体说明。

教学课题——“学习白炽灯线路的安装”,教学过程设计见图2、图3所示。

针对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学生认为信息化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能提高自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许多同学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习轻松愉快。课外大部分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主动地利用信息化资源去学习。大部分学生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值得在其它课程教学中推广。

五、专业课程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教学反思

1.利用专业课程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在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个感官等方面确实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指导,有助于实现让所有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探究,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因此,在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方面,要针对职校生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特点,精心设计,努力达到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

2.在专业课实验实习课堂上,实验课件的选用.要符合科学性、可视性、变量的可调性、使用的便捷性等特征。做实验前,让学生课前预习,查找到相关的网络资源,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步骤.实验时用信息化资源辅助教学,实验后运用资源来验证。这样实验效果会更好。

篇5

论文关键词:教学资源 组织模式 资源建设

论文摘要:网络教学信息资源是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资源中的重要形式之一,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及组织应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使之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从而真正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基于学习者学习活动内容的网络教学资源组织模式,正是将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的组织方式与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学习类型、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之间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提高了课程资源应用的有效性。文章以甘肃电大《心理学》课程为例,介绍了按学习者学习能力、学习类型及学习组织形式来建设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的探索与尝试。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形式。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要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对于电大以远程开放教育为主的学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个别化学习,充分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优势和个别化学习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习者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不同需求。

网络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负面问题。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的序化和优化问题,已成为电大系统内教育和技术工作者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及其组织模式

网络教学信息资源是远程教育资源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就电大课程网上教学资源而言,主要包括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网络版)、网络课程以及网上信息资源(含教学信息、辅导、答疑、讨论)等。而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的组织则指的是结合网络和教育教学资源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将大量的、分散的、杂乱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序、优化,形成一个便于学习者有效利用的整体的过程。当前网络教学资源的组织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基于问题,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几种较为成功的网络教学资源组织模式,

“基于学习者学习活动内容的模式”即为其中的一种,该模式对电大网上教学资源的优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无论是信息的组织,还是新网络技术的运用,都应遵循“技术应该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哲学观,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信息资源的组织更符合学习的规律,从而真正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基于学习者学习活动内容的网络教学资源组织模式,正是将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的组织方式与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学习类型、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强化了学习者信息素养的重视与培养,让学习者学会基于资源的学习,学会有效地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该模式主要包括按学习者学习能力高低的信息资源组织、按学习类型的信息资源组织和按学习组织形式的信息资源组织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都是网络教学环境下面向对象的信息组织模式的尝试,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信息和服务是其基本宗旨。

二、电大网上教学资源组织的前提

(一)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目的”的指导思想

搞好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的有序组织,必须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目的”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来建设和选取课程资源,做到方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各类信息资源的内容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适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信息内容的编排要适应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尽可能符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个体学习的习惯。尤其是各类从网上下载的辅导资料和拓展知识,责任教师要做对其内容的表现形式和呈现方式进行再创造,让学生不只学知识,还能学会如何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

(二)克服“重资源形式、轻资源内容”的做法

网上教学资源以其传输的即时性和共享性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但以各种名称命名的教学资源层层累积,也使人眼花缭乱而无从下手,有些资源则冗长的让人望而却步,大量的使用视频和动态图像让学生不便调用和下载。其实,多数学生并不苛求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而是关心网上资源调用是否便捷、是否能及时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难。有调查显示,学习者关注的重点主要有是否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和答疑;能否提供知识应用性内容,如例题解析、案例分析、自测练习以及扩展知识的内容和途径;能否与教师、同学在网上进行交流和讨论。因此,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与选用要注重突出内容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克服一味追求形式多样性的做法。

(三)网上资源的内容和形式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减少网络存在的弱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变化一方面带来了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同时也为各地区开展网络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网络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电大,教师要明确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的正确关系,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的同时,还要积极避免网络存在的弱势,提倡恰当、适用和有效的使用媒体和技术,以保证学生用得上、用得起、喜欢用。

三、《心理学》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组织形式的实践探索

《心理学》是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的一门省开必修课程。它是以中学生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管理心理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为指导,运用多种可行的研究方法,解决中学阶段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一门应用学科。课程3学分,第二学期开设。课程提供以文字教材(《中学心理学》(新编本)陈安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及文字辅导教材《中学心理学辅导》(新编本)陈安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为主、IP课件10讲为辅的配套教学资源,采用包括期末复习指导、定期网上辅导、不定期网上答疑和讨论、小组协作学习、专题交流、面授辅导、练习册等多种辅助学习手段。

(一)按学习者学习能力高低来组织网上教学资源

这里的学习能力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在学习者是否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充足的网上学习时间以及有效的学习策略;二是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体现在有效的确定信息、批判性的评价信息,以及创造性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对象多为中学的语文教师或教学管理者,他们学习的主要动机为学历补偿和岗位转型。他们中的多数已经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学习的兴趣较浓,但自主学习的意识较为缺乏。由于对网上教学资源类型、内容及功能缺乏了解,限制了学习者快速准确的选取所需资源,更谈不上对信息资源做出评价和创造性的利用。

鉴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现状,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来组织教学资源。一是在学期初清理课程平台中学习辅导类资源,减少由于资源繁杂累积给学习者带来的困扰,之后在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根据学习的进度和教材内容上传相关资源;二是对文本资源 的篇幅做了一定的限制,做到表述精练简洁,阐明主要观点即可;三是尽量避免直接链接网页或网站,如果确实需要链接,在链接网址前要对网页或网站中参考的信息作出说明;四是对指令性文件中篇幅超过千字的文本内容,在文件标题下应说明该文件的主要内容、适用对象、建议参看的时间等。

(二)按不同的学习类型组织网上教学资源

奥苏伯尔根据课堂学习中知识的来源和学习过程的性质,将学习划分为“机械—意义”、“接受—发现”两个维度,并提出了与流行见解不同的观点,认为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依存的。发现学习不一定有意义,而接受学习在适当条件下完全可以产生有意义的过程和结果。因为学生的知识主要来自接受性学习,而不是自动或独立发现得来的,因而这样的划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在接受学习中,要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这种学习任务不涉及学习者方面的任何独立的发现,只要求他们将材料内化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以便日后某个时期可以再现并运用。在发现学习中,要学习的内容不直接呈现给学习者,所呈现的只是一些提示性的线索,学生则需要进行独立的或有指导的发现。换言之,在发现学习中,学习者的首要任务是有所发现,然后内化。

作为初高中阶段的教师,

《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对象大都有较为丰富的教学及教育管理经验,他们熟知中学生在学习和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但是他们苦干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尤其是缺乏心理学方面理论知识的指导。因此,在教学中要同时发挥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优势,一方面直接呈现课程中理论部分的重难点,使学习者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快速掌握基本知识点,然后采用发现学习即案例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主动发现学习过的知识点,并进一步内化至自己的认知结构中。需要说明的是,重难点讲解的呈现既可以通过编辑,以文本的形式上传至课程平台的辅导栏目中,也可以以录像或IP的形式上传,鉴于甘肃电大地处西北,网络发展较为滞后,为保证地域较为偏远的学生方便学习,我们选择以文本形式为主,录像、IP形式为辅。在案例教学中,案例主要由学习者自行提供,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事先规定案例涉及的范围,要求学习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事实案例,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将学习与工作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激发学习的兴趣;来源于实践的真实案例也更贴近教师的现实生活,更能激发学习者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案例通常由学生上传至课程论坛,责任教师收集整理后传至课程平台的案例教学资源库中。

(三)按学习组织形式组织网上教学资源

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三种:一种是竞争性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互相对立;一种是个别化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独立的;第三种是协作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协同工作并共同分享学习目标。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以学员自主性学习为主,同时还要培养学员进行协作化学习的能力,因此学习者主要采取个别化的学习形式和协作学习的形式。网上教学资源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形式来分类建设和组织。《心理学》课程适合于个别化学习的资源类型主要有指令性文件、各章知识点串讲、重难点解析、作业讲评、期末辅导、往届试题等,这些资源按照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及时上传,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公布课程责任教师的联系方式则是进行个别化辅导的重要保障。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协作学习的开展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资源。因此,在进行协作学习时,要为学生设计并提供一定的信息资源环境,尽量缩短时间,提高协作学习的效率。《心理学》课程论坛是我们进行协作学习的主要阵地,开学初,我们在论坛中发表公告,要求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上传至论坛中,论坛中以各小组名称作为论坛主题,小组成员在各自的主题下个人学习计划。学习计划中除了说明学习的基本进度外,更重要的是要介绍自己在学习中计划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为了更有效的进行指导,我们在论坛中以置顶的方式挂出学习策略的分类系统,供学生进行学习和选择。个人的学习计划是协作学习的第一次内容,其目的就是通过相互参看,相互学习,使自己的个人学习计划更完善,更能有效地指导学习过程。学期初,我们还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其他通讯交流方式,例如QQ群、电子邮箱等。保证了各个阶段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活动的开展。学期中,主要的协作学习内容是案例分析。课程平台中案例资源库的建立是责任教师的主要工作,资源库中的案例主要由学生提供,由教师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整理和汇总。在案例讨论的前一周,责任教师要上传相关的案例分析支持材料,帮助学生高效的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学期末,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为角色扮演。即让不同学生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互相转换。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将会有新的体会。角色扮演的成功会增加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激发学习者掌握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作为课程责任教师,这个阶段主要的任务是针对期末考试的范围选取问题。

以上课程资源的建设和组织策略都在2010年设计开发的《心理学》网络课程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2011年,我们将对其使用的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并不断进行完善,使该课程的网上资源能够进一步促进网上教学的开展,使远程开放教育的网上学习过程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任为民.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深层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18).

[2]宋波.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

[3]胡卫星.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组织模式问题研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4).

篇6

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是“对接产业振兴、服务青年成才,瞄准职业岗位、校企合建资源,引领学习模式、满足多元需求”,它面向一线教师、学生、企业工作人员、社会学习者,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院级重点、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应该是“瞄准职业岗位、校企共建资源,引领学生学习,实现教学资源、企业资源共享”,核心目标也是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教学资源库,必将有效推进专业教学资源的标准化建设,促进资源整合,最大化的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本专业教学效率及人才培养质量,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校企合作深度将近一步加强,通过资源库建设,有效的将学校、企业、教师、企业员工联系在一起,促进共同进步,最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增强学校、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是资料的堆叠,它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既要考虑面向专业、面向课程的教学资源,也要考虑面向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资源,还必须要支持教学活动、教学管理与评价。因此,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课题团队在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多所高职院校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确定以下建设内容。

2.1专业资源

通过对行业、企业深入广泛调研、分析,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对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等进行研讨,完善和修改,确定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职业岗位需求,满足共性需求,兼顾个性需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专业建设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专业就业岗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库、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专业和就业岗位介绍包括社会经济需求、专业介绍(特色)、就业方向介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岗位技能标准等;人才培养方案库包括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不同方向培养方案库等;实践教学包括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库;专业评价包括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毕业学生调查分析情况汇总、专业评价结果;课程体系包括不同方向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库、教学进度安排表等;专业建设规划包括专业五年建设规划和实施步骤等;毕业条件包括学生毕业基本条件及学分置换管理办法。

2.2核心课程资源

课程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单元,也是资源库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由课程主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团队,每门课程确立建设负责人,确保建设质量,主要建设课程为《C程序应用与开发》、《移动互联网站设计》、《JAVAWEB应用与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内容包括核心课程标准库各一套;学习引导,学习方法、学习路径;每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内容选取与组织、教学安排等;每门课程的具体学习情境设计;提供每门课程的全部学习情境的电子课件、整体设计录像和学习情境教学视频、配套习题库、作业库、理论题库、实训题库、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程考核方案库一套。

2.3实训资源

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库、课程设计库和毕业设计库,建立审核与动态更新机制,保证实训资源持续更新。主要建设内容有实训项目库、毕业设计库,包括每个实训的指导书、具体任务单、编码规范、文档规范、数据库设计规范、接口规范、实训考核方案、实训流程、实训项目范例、每个毕业设计的任务书、开题报告、功能模块分析等。

2.4企业资源

通过企业、行业提供和自行采集的方式,展示新技术、新标准等信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企业案例介绍,包括每个案例的开发背景、功能说明、应用情况等。开发和管理文档库,包括每个案例的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以及新技术动态、国家相关政策等。

2.5培训资源

根据软件行业相关职业标准,建成涵盖师资培训、学生技能竞赛、项目开发与管理、前沿技术等在内的各种培训包,面向学生和教师,主要建设教育教学技能培训资源、创业创新大赛、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大赛等各类竞赛培训资源等。

2.6职业信息资源

联合合作企业,收集整理各类职业标准、行业资格证书类型、考核标准等资源。通过各高职院校就业网站、合作企业网站收集企业信息和就业信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类型、“双证融通”实施方案及对应考核标准、证书申报流程、企业信息、人才需求信息、学习者学习档案、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培训信息。

2.7资源库平台

在资源库内容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学校自身技术开发力量,在企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逐步梳理、整合内容,先设计,完成资源库平台搭建,逐步完成模块建设,再集成整库,边建边用,逐步完善与更新。资源库平台的主要功能有支持用户权限管理,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以及用户的角色限定其可以访问的资源。通过权限管理,用户只能访问到自己被授权的资源,既方便用户查找相关资源又保证资源使用的安全性。支持用户个性化操作,能有效通过普通浏览器下载各类资源及对资源进行评价。支持对各类资源的利用率统计分析,通过分析结果确定各种资源的使用频率、用户群。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为确保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达到预期建设及使用目标,资源库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必须体现高职特性及专业方向特性,提供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内容结构;二是资源库的建设是以专业为单位,应围绕专业来制定培养计划、系统化设计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队伍配备及教学资源配备、展现专业建设成果等;三是做好资源库平台设计,向学生、教师、企业人员提供一个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高可靠性的系统结构;四是建设标准规范,入库资源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应严格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进行建设;五是注重资源质量,资源库平台必须提供对入库(更新)资源的审核机制;六是资源动态更新,方便用户体验。

4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设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28-03

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教育部加强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推进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重要的基本建设内容。为了切实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教育部于2003年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建设分校、省、国家三级建设。在精品课程多年建设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012年2月15日,教育部正式教高函[2012]2号文件,批准组织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多个项目同时启动建设。至此,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正式在全国启动建设。几年来,在我校教务处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课程组及教学团队按照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需要,先后建设出“机械设计基础”(2011批准为省级精品课,2014批准升级为省级资源共享课)、“机械制图”(2013)、“现代设计方法”(2015)三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成了“机械设计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群,同时建设出多部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精品课程教材,为我国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做出了有益贡献。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创新体会

1.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创新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为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服务。众所周知,我校是教育部批准建设的一所“三本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必须紧密为“应用型人才”服务,亦即我国面向经济建设的一线人才服务,而不能欲求向“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向靠齐。为此,我们课程组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根据专业建设和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创新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为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服务。如在建设“机械设计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中,课程组坚持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课程整体优化组合,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两条主线主要介绍其有关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方法等内容,将该课程传统的18章内容精简为12章,不仅克服了有关内容重复,而且又删繁就简;并对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淡化公式推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特色,既满足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又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又如在建设“机械制图”精品资源共享课中,课程组依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并考虑到现时计算机绘图技术发展和CAD的广泛应用,破除了该课程内容只讲尺规绘图技术的安排,并将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也列为该课程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之一。为此,创建了该课程的知识结构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的试图,轴测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其他工程图样,计算机辅助绘图等11章,内含制图基础、投影原理、表达方法、专业制图、绘图技术和计算机绘图基础等六大模块的新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以国家标准为基础绘制、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根据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需要,采用模块化教学体系,与专业教学目标及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合,精选整合教学内容,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建设出《机械制图》立体化教材体系;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开发出有效的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和三维动画库,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实行双证制教育,每年进行1~2次中、高级制图员职业技能鉴定,使一些毕业生借助获得的CAD职业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绘图技能找到理想的职业,取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再如在建设“现代设计方法”精品资源共享课中,课程组根据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增强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迅速将国内外出现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可靠性设计、有限元法、工业造型设计、绿色设计、并行设计、反求工程设计等新兴设计方法进行融合、创新并建立出“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新体系,不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受到学界欢迎。

2.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要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师团队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基础。因此,要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首先要重视其教学团队建设。几年来,为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我们课程组以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制定了较好的培养计划和措施,包括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给青年教师压担子;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了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走出去,到国外和国内其他大学进修学习与提高,开拓视野;建立听课和评课制度,发挥教学监督作用;等等均已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课程组现已培养出博士2人(其中1人推荐成功并获得奖学金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其余青年教师全部实现硕士化,不仅使青年教师茁壮成长,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使多名青年教师先后在学校举办的各类讲课竞赛中获得竞赛大奖;而且使每位青年教师均已获得一项以上省级教改研究项目或省级科研项目,并在全国期刊上发表多篇教改论文和科技论文,多名青年教师已获得多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并参加全国教材的编写工作。

3.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是提高精品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几年来,课程组在建设精品课程实践中,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具体如:(1)在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开展“以教促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法”,并实施了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法及应用;(2)加强课程实践环节,依据“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实施“讲―练―实践”相结合,安排设计性大作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训练与实践能力;(3)积极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丰富课程的教学信息,加强机械设计、工程图样绘制的直观教学,几年来课程组先后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开发出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30多件,制作课程教学录像片10余集,开发出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三维动画插播片60余集,取得了较好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

4.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必须建设特色精品教材。高校教材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工具,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搞好教材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指标。因此,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必须建设出高水平的特色精品教材。几年来,在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工作中,课程组一直狠抓精品教材建设工作,现已取得显著成果。围绕上述精品课建设,课程组在国家级重要出版社先后出版了《现代设计方法》(2013,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第2版)》(2014,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2007,科学出版社出版)、《机械与工程优化设计》(2008,科学出版社出版)等教材,建设出了“现代设计方法”全国精品教材;先后出版了《机械设计基础》(2010,机械工业出版社,全国自学考试指导教材)、《机械设计基础》(2014,国防工业出版社)教材,建立了“机械设计基础”全国精品教材;2014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两部教材,建立了“机械制图”精品课教材。建设出的上述教材发行全国,受到一致欢迎,为我国应用型本科工科技术人才的培养发挥出重要作用。

5.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必须将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要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就必须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依据教育部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要求,几年来,课程组先后建设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现代设计方法三门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基本资源是指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授课教案及演示文稿、课程内容重点与难点指导、作业练习、参考文献和授课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在建设上述三门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中,课程组一直坚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分别在我校校园网上,建设出上述三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内容包括:精品课程申报材料、课程介绍、教师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电子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ppt格式)、教学资源库、习题与试题库、实践教学大纲、参考文献、教学与研究、教学效果与成果等(包括校外专家评价、学校教学督导专家评价、校内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课程教学录像、学生典型CAD作品集、学生计算机绘图作品、学生获得的相关CAD操作技能证书等,资源内容十分丰富、全面、并完全公开,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维护

为增强上述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的时效性和创新,课程组定期(一般在两月左右)对网上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中的教学资源及资料进行更新与维护。

三、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应用及成果

几年来,在我校的支持下,课程组建设出的上述省级精品课程群得到较好的应用,并已取得如下成果。

1.几年来,经过课程组及教学团队的努力,经省教育厅的评审,先后建设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现代设计方法”三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了课程教育资源和教学信息共享,为校内、外广大师生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服务。

2.建设出9部精品课程教材,发行全国为全国几十所高等院校使用,为全国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做出有益贡献。

3.几年来,先后建设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支,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处;并获的高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优秀奖4项,为我校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在上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实践中,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积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特别青年教师培养,使其茁壮成长,他们一一取得多项教学、科研丰硕成果,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优秀师资队伍资源基础和保障。

5.在上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坚持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各种创新设计竞赛,几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省级奖18项之多。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积极培养学生获取各类职业技能证书的能力,使多名学生获得“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岗位技能证书”(全国信息化应用能力考试――AutoCAD机械设计考试)和“SolidWorks操作技能证书”,为我国及我校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几年来,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培养出了优秀教学团队,提高了课程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建设实践及经验表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不仅对促进高等学校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与教学模式转变、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高校专业建设、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等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R].教高[2003]1号.

[2]姚恩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6):88-90.

[3]竹清时.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培养科技创新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6).

[4]张鄂.“现代设计方法”课程建设与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45-48.

[5]张鄂.“机械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48-150.

[6]张鄂.现代设计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7]张鄂.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篇8

关键词:中职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应用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77-0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强优质资源建设与教学应用的目标,这是未来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成为国内各高校和教育机构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在硬件基础环境日趋成熟的条件下,资源建设,特别是优质资源建设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热点,发展与教学密切结合的教育资源,促进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方向。

我校是第三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在重点专业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教学应用是重要的建设项目,为此,学校决定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建设与教学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易平台),在两年的时间完成开发全校网络学习课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建设价值

1.1为专业教师提供教学资源,提升其课程及资源开发能力。数字化建设成果使专业教师在使用教学资源库进行教学过程中,能够接受到资源所传递的课程开发理念,企业、岗位信息,资源开发思路。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渐渐更新理念,渐渐提升课程开发能力,渐渐提升资源开发能力。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是院校专业发展的巨大推手。

1.2为广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学习资源。我校拥有4500多名在校学生,同时每年有8000人次左右的社会职业培训,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学习需要大量权威、完善、有效的学习资源。利用教学资源网络共享易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分享建设成果,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1.3满足学校中职示范校专业建设要求,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中职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成果是学校示范校验收能否顺利通过的重要因素,由于专业建设具有无形化的特点,从而如何将分散的、无形的专业建设成果进行统一的展示成为中职学校面临的一个问题。本项目数字化资源的建设,紧密联系学校重点专业建设验收标准,为学校提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素材建设3级一体化的学校专业建设展示平台,将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成果可视化,满足学校专业建设验收标准,同时推动学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1.4满足企业对职业人才培养需求,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根本就是为企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企业需要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切实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与企业共同成长、发展。

所以在该项目的建设中,联合一批行业内著名或特色企业从实训室建设、实训课程开发、实训项目确立和实施、实习管理模式等方面共同建设,实现职业院校培养人才与企业无缝对接,满足企业生产需要,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共赢。通过教学资源库应用易平台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成果推广,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地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共发展,这才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根本动力。

2.建设内容

2.1教学资源数据库

2.1.1设计原则。资源数据库具有强大的系统性能,它以共享应用为核心,以实用、易用、好用三大主线为出发点,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需要、操作能力和使用习惯,全面兼顾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和谐统一。既注重实效,满足用户的现实需要,又为系统的后续升级和扩展留有余地,大大提升了各项指标和整体性能:

开放性原则:支持国家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符合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实用性原则:满足用户现实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做细核心功能,兼顾辅助功能,实现快捷、可靠的部署和使用,并节省投资。

易用性原则:各项功能一目了然,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易使用、易维护、易升级,实现"傻瓜"式的操作,将实施、培训成本和周期降到最低。

先进性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架构,结构化程度高,扩展性、升级性好,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可以以起点信息技术的软件产品为平台构建企业的综合性信息处理中心。

稳定性原则:系统从底层数据库到功能层经过严格测试,数据库稳定,功能顺畅,能在不同的硬件环境中长期平稳运行。

安全性原则:系统能有效防止外部各种病毒的攻击,内部数据具有多种备份方式,通过权限控制,具有严格、细致的访问控制,保证内部数据安全。

本系统采用B/S模式,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访问。

服务器端使用JAVA语言开发,采用SSH三层架构,高速稳定。

2.1.2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资源库建设采用分层设计,形成满足教师、学生、企业三方用户需求的三级教学资源框架结构,主要包括专业级教学资源、课程级教学资源、素材级教学资源三大部分,如下表所示。

类别内容产出专业级教学资源专业介绍、行业标准、专业调研报告、人才

培养方案、专业办学条件、课程教学包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方案课程级教学资源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录像、

演示视频、任务工单、学生手册、测试

习题、企业案例、仿真实训精品课程、网络课程、数字化

专业课程、课程培训包素材级教学资源图片、视频、动画、实训角色

实训场景、案例、习题。………教学资源中心数据库素材库2.1.2.课程建设展示平台。课程建设展示平台提供课程简介、课程教学包、课程资源、精品课程展示等模块,重点展示学校重点建设课程项目进展与成果,为学生及社会人员提供学习资源;同时通过精品课程制作系统,利用教学资源生成精品课程,实现学校精品课程的申报。

序号主要功能1)课程简介:课程信息、课程特色、课程资源、教学师资等。2)课程教学包:分情景提供教学设计、学习手册、教学课件、演示录像、教学视频、任务

工单、测试习题等教学包。3)课程资源:提供该课程对应的教学图片、教学录像、企业案例、课程标准、虚拟实训等。4)精品课程:在资源管理平台添加相关资源后,自动生成精品课程展示网站,包括申报

材料、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特色、实践条件、教学师资、教学效果、第

二课堂、在线测试、在线交流等。2.2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教育理念,形成了融教学资源配备、教学过程管理、教学结果反馈为一体的闭环系统。基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课程教学系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导航和学习导航功能,教学系统可以直接从资源共享系统中抽取教材、教案、课件、习题、实验以及教学素材等数字化课程资源,支持课堂互动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及其他多种开放式教学的组织形式,提供智能化的教学管理功能,为学校师生提供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信息化服务。

3.资源库内容建设流程

3.1资源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性强,需要学习者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我校通过上机实践操作完成学习任务。学校资源设计与应用的基本理念是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丰富实用的学习资源,支持协作、交流与探究,倡导多种学习方式综合应用。以校本课程为核心,建设课程相关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围绕学习者是在校学生,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开发作品易脱离教学实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课堂实录案例库,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实际状况。另外通过建立历届学生优秀作品案例库,起到示范、促进的作用;本课程资源全部开放,学校建立资料数据库分类管理,提供资源下载和上传功能,促进资源共享。

3.2资源采集。利用校企共建的形式,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利用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教学资源,打造满足学校个性化教学需求的资源。学校教师可以提供资料,合作企业帮忙加工、设计,以及美化制作,或者由合作企业深入学校教学实训过程当中,直接与学校教师合作,密切配合,采集教学实训的第一手数据,真实反映学校需求。

篇9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建设标准;实施策略

0 引言

2003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精品课程经过十年的研究建设与实施,形成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使部分精品课程有了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和丰富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精品课程技术落后、共享性差、交互性不强、资源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为此,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取消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的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不是取代精品课程,而是精品课程的继承和发展,它与视频公开课共同构成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对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精品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3年至2011年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8门、院级精品课15门。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精品课网站开发技术落后。

根据国家、省级精品课评审要求,申报精品课程必须要建立精品课申报网站,各高校结合学校申报课程的具体实际情况和精品课评审标准,建立了精品课程申报和教学资源网站。但由于各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能力的不同,大部分精品课网站都采取静态网站或者ASP动态网站开发技术,存在技术落后,网站访问速度慢的情况。

2)为申报而建站,精品课网站利用率不高。

精品课网站建设的目的是为各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但部分精品课网站建设的初衷却是为了评审精品课,从而申报成功后不注重后继的维护和推广使用,造成精品课网站利用率不高的情况。

3)课程资源获取困难,存在知识产权的争议。

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根据申报的层次在国家级精品课网、省级精品课网和高校精品课网上,而且部分省份并没有专门的精品课网站,除了参加评审的教师之外,其他教师和学生很少知道或访问精品课网站,推广力度不够。与此同时精品课资源开放程度较低,部分课程的精品课网站,由于申报者顾虑知识产权问题,仅在网站上了相关的课程简介、教学团队、教学大纲,虽然提供了教案、教学课件、习题以及视频等资源,但仅仅是链接而已,根本无法下载和访问。

4)精品课的资源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交互性不强。

在精品课程的资源建设上,部分精品课程只是作了评审平台,仅仅是把精品课程的申报表、情况、科研课题情况、获奖情况和课件、教案等无层次的堆积在页面中。而真正的精品课的资源却很少并且缺乏层次,从而精品课的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5)精品课教学资源没有随先进技术的不断涌现而及时更新。

根据精品课评审标准要求,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应随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随时对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不断进行更新,同时要保证精品课程资源网站的可访问性。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和复检制度,存在精品课程的负责人、主讲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更新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精品课程网站设计等问题,教学资源更新滞后。

2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标准

教育部关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2012]2号)文件要求,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目标,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2.1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团队要求

(1)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必须有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其中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教师。结构合理要求教学团队在年龄结构上老中青结合,职称结构高中级搭配。同时要求教学团队不仅要包括专业骨干教师负责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和课程设计,还要有专业的教育技术骨干教师负责精品共享资源的开发与设计。

(2)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课程负责人必须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同时要求课程负责人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3)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中的专业课建设团队应该体现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既要求专业课建设团队不仅要有专任教师,同时要求有兼职企业合作教师,不仅强调建设团队的教学经历,而且强调必须具有企业经历。

2.2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内容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内容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要求涵盖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在基础知识方面应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运算、关系的规范化和数据库设计等。

(2)要求不仅体现本门课程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同时要提供典型案例和系统的综合运用。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不仅要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同时必须要包含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技能,如SQL Server2008等。

(3)要紧跟新技术、新观点以及热点问题。如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讲授的应用技术应随之调整。

(4)应体现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特征,同时内容要适合在互联网上公开,不存在版权等争议,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2.3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资源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资源根据资源类型分为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要求如下。

(1)基本资源主要包括本门课程的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作业指导、教学参考资源和全程课程录像等,主要体现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

(2)拓展资源体现本门课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环节,贯穿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主要包括教学案例库、专家讲座库、素材资源库、知识检索系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网络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等。拓展资源也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精品课程要求的不同之处。

2.4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技术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在技术上主要包括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拓展资源技术要求、资源提交要求3个方面,同时要体现技术的先进性,要求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建设教学与学习兼顾、交互性强的共享系统。

1)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基本资源在结构上必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来组织,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基本资源根据不同资源严格按指定的格式建设,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可采用doc或docx格式,演示文稿采用ppt或pptx格式,教学录像采用mp4格式。教学课件中所采用的媒体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对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基于服务器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正常使用,与硬件平台无关。同时对元数据的格式提出了标准要求。

2)拓展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拓展资源中所涉及的媒体素材、教学课件和演示文稿等遵循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数据存储采取关系型数据库,要有严格的授权保护,提供统一的应用程序接口、数据导人/导出接口及其说明文档。技术架构须采用分层设计理念,界面设计要尽可能地便于用户操作。

3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方案及对策

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必须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突出高职特色、突出实践技能、突出教学和学习并重、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在精品课建设的基础上,针对精品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

3.1 做好精品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衔接

“十一37”期间建设的精品课程,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在教学方法创新、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应做好精品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衔接工作。

(1)精品课程的建设团队和课程负责人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实践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中仍然是主要力量。

(2)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了本学科和课程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仍然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内容要求。

(3)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新技术、新方法有效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法、互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

(4)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网上作业、素材库、模拟试题资源,同时还包括部分课堂教学视频录像。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资源要求,将精品课教学资源按照技术要求规范化后可以整合到精品资源共享课中。

3.2 课程教学设计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核心

课程的教学活动必须紧密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来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的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所以课程教学的设计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核心。

课程教学设计是规划设计本门课程要讲授的内容以及讲授的手段和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要精心选择知识内容,确定知识内容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同时要根据讲授的内容,确定应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如何引导学生,寓教育于课程教学,最终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设计应做好如下几方面。

(1)根据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定位,确定课程的性质。同一门课程,课程性质是不同的,必须根据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定位确定课程的性质,如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必须有所不同。

(2)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局角度出发,探索和改革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的基本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并提出解决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口标。

(3)在课程的教学日历安排上,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罗列、教材目录张贴,必须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对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而有计划地进行安排。

(4)在课程的内容讲解上,要逐步细化,落实到章节,甚至到小节,体现知识够用为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防止出现追求全面、深度和新意的教学错误思想。

(5)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重视实践教学的设计,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应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倡导理论教学下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资源建设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中之重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对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性要求,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基本资源的建设,同时也要加强拓展资源的建设。

1)基本资源的建设。

在基本资源建设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的性质不同,结合具体的专业和教学实际,确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日历以及教学课件等。在基本资源的建设上不要过分求全,而必须优质。如课程教学课件的制作,有的只是制作每一章每一节的教材纲目,而不是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不如直接使用教材更加直观

2)拓展资源的建设。

在拓展资源的建设中重点做好以下几种资源的建设工作:

(1)教学案例库必须根据课程的特色做到经典,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组织安排,同时必须是最新的典型案例库,不要为了满足教学案例的评审指标而盲目地累积案例,有的教学内容有多个案例,有的教学内容根本就没有案例,这是错误的建设思想。

(2)实验实训指导资源库要根据课程的实验和实训教学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实验和实训教学,笔者认为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过程中,实验实训指导资源库不仅仅把实验实训指导书简单地呈现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必须针对每一个实验和实训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指导,如果有条件应实现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3)试题库提供各章节模拟考试和综合模拟考试的下载,供学生复习使用。在线自测和考试系统可提供各章节内容的测试和阶段综合测试,建议与试题库有机结合起来。

(4)拓展资源应加强学生和教师的交互性,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解决,建设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中提供设置权限的师生互动系统。

3.4 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运行机制

(1)政策与经费支持。为保证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正常更新与维护,对完成建设并且上网后社会反响良好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给予必要的资金奖励和维护费用。

(2)技术与系统保障服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不单是高校的责任,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省和校三级信息技术平台以及国内教育网站和国内门户网站,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网络共享服务。

(3)监督与管理机制。精品资源共享课绝不是建设完成、评审成功就万事大吉,必须要建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组织专家保证质量,同时保证资源的更新质量、开放性以及安全性。

(4)做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的推广,促进精品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

4 结语

随着国家对精品资源课程的重视和推广,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但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评审,也不是对原精品课的重建,而是要求各高校根据课程的具体实际情况在一流教学团队的打造下,建设一批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优质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有规划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开发创造性思维,努力打造一个教学理念先进、资源丰富、交互性强的精品资源共享课。

参考文献:

[1]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80-85.

[2]龙仲芬.关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J].科教导刊,2012(12):34-35.

[3]王重润,李恩,赵冬暖.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0(2):20-23.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S].教高厅[2012]12号.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EB/OL].(2012-06-01)[2013-07-25]..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共享型 专业教学资源库 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0063-04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示范校项目”中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对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做了以下描述: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另外,《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因此,规范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统一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各类素材的建设标准,避免教学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良好的共建共享机制,是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规划建设。

一、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要求

第一,注重于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长远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建设将会成为高职院校的一种常规任务。资源库的建设一方面应满足当下的需求,另一方面更应着眼于长远发展,实现资源建设的全面性、扩展性和易用性,将资源进行分级、分专业管理和应用。

第二,根据专业要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每个专业的资源建设成果都有自身的特色,应采用“共性+个性”的处理方式,制订面向校级的各专业的整体解决方法。

第三,更注重于资源的应用。教学资源库应将资源的建设、存储、管理、教学应用、评价等进行有机整合,以满足于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如答疑、讨论、备课等)。

第四,注重于生成性资源。资源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以用促建、以建促用才能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资料、学生的完成的作业、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讨论等均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资源库应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

第五,移动应用。随着移动应用的快速增长,应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手机终端,实现选课、阅读通知、作业提醒、讨论交流、答疑等功能。

二、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

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并为相关产业领域在岗人员提高和更新技能、接受继续教育、满足社会人员多样化学习需要提供服务。具体包括:

第一,构造能够满足教学资源建设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实现支撑平台的集中化。

第二,以专业为基础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组织,并且实现校级各专业的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实现学校软资产的不断积累。

第三,对学校“各自为政”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进行开放式平台级重组,建立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平台。

第四,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标准、规范、技术、工具和方法。

第五,建立统一门户的在线学习系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教学以及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以满足各专业群教师和学生、社会学习者和行业企业职工等人员的专业需求为宗旨,以“跟踪先进、共性优先、共建共享、边建边用”为原则,采用“整体顶层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的方式,通过“课程开发在前、资源建设在后、平台同步跟进、持续更新发展”的过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带动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开发,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一)资源基本建设框架。各专业的资源大体可分为专业级资源、课程级资源、素材级资源三级基础框架(见图1)。各专业可根据专业自身的建设内容和特点,拓展出自身的建设框架。在专业级资源和课程级资源中可以设定更多的结构,如在专业资源中拓展培训资源、行业资源等。每个专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灵活定制。例如,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框架如图2所示。

(二)资源基本应用框架。课程是教学资源进行应用的核心。根据教改的思路,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素材资源,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以较少的成本建设形成若干门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之用,同时在答疑、讨论等教师活动实施过程中应用资源库。示意图见图3和图4。

四、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功能

(一)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框架。具体可参见图5。

(二)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功能。其一,资源元数据的自定义。资源的元数据分为基本元数据和自定义元数据,可自定义的元数据包括分类信息等。其二,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呈现。教学可以按照媒体类型、分类信息,显示教学资源库的列表内容,显示内容包括缩略图、资源名称、资源类型、资源大小、下载次数。其三,教学资源的预览。可以查看教学资源的详细信息并预览教学资源,可对资源进行评论。其四,资源的下载。用户可以IP限制范围内下载教学资源。其五,资源检索。可以按照元数据的信息进行资源的多字段检索。其六,资源统计。统计信息包括资源数量统计(按照媒体类型统计)、点击统计、下载统计、用户上传统计。其七,资源上传。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源。其八,视频处理系统。对上传的视频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生成可在线观看的流媒体资源。其九,文本处理系统。对上传的文本进行自动加工处理,生成可在线观看的swf文件。其十,图片处理系统。对上传的图片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对于预览的资源加学校logo。其十一,动画处理系统。对上传的动画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加学校logo文件。其十二,音频处理系统。对上传的音频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生成可在线听的流媒体资源。其十三,资源排行榜。整个系统的资源热度排行、最新资源排行、用户上传资源量排行,对每个资源库进行资源热度排行、最新资源排行、用户资源上传排行。其十四,资源推送。可以接收中心服务器推送的教学资源。

(三)学习管理平台功能。课程空间是指课程内所有功能的集合。课程空间内所有多媒体编辑器都应能够调用资源库资源,调用分为超链接和直接引用显示两种。课程内部角色为:课程教师、企业教师、助教、学生、游客。一是课程公告。课程和企业教师可以公告,可以进行多媒体排版。助教、游客、学生可以查看公告。可以查看该公告被查看浏览的次数。二是自主学习课程。课程教师可以在线编辑“章节目录”,并可编辑、修改课程内容,制作网络课程,可以导入、导出SCORM包,可以调用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素材资源进行建设。企业教师、助教、游客、学生可以进行课程在线学习,并记录所学习内容的学习时长。三是学习资料。课程教师、企业教师、助教可以自建分类,按照分类上传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查看下载,统计下载次数。课程教师、企业教师、助教可以调用资源库资源,形成学习资料的链接,学生可以浏览、查看、下载。课程教师可以管理所有资源、企业教师、助教只能管理自己上传的资源。游客可以查看,不允许下载。四是作业试题。学校教师、助教、企业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设置作业的分值,作业分为附件作业和题目作业。在题目作业中,学校教师、助教、企业教师可录入或导入试题,并可利用题库中的试题组卷测试或安排学生自测。教师布置好作业后,可以选择立即开始。作业开始后,学生可以提交作业。企业教师、助教可以查看作业的上交状态,同时可以向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发送短信提醒(可以手动发送、自动发送)。游客可以查看作业。五是课程论坛。课程论坛中可以有多个版块。校内教师可管理讨论板块、发表文章、浏览文章、删除文章、添加精华文章、置顶文章、检索文章、回复文章、查看该用户发的其他帖子等。企业教师、助教、学生可以添加、回复帖子。置顶代表浏览时排序在前,置顶分为全局置顶、版块置顶,如果为全局置顶则在所有版块中出现,版块置顶是在本版块中置顶。全局置顶优先于版块置顶。六是在线答疑。课程教师、企业教师、助教、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校内教师、企业教师、助教、学生进行回答。同时可以实现检索、收藏、统计。可以调用资源库资源。七是选课管理。课程教师可以查看学生信息,对企业教师、课程助教、学生进行授权管理。课程教师可以检索、添加用户到课程中,并赋予一定的课程角色。八是课程统计。统计选课人员在课程中的各项活跃指标。九是课程属性。课程教师可以修改课程信息、可以设置课程是否允许进行申请、可以设置用户是否审核、是否开放课程。十是移动应用。支持以Android系统为基础的手机终端,进行选课,获取通知、作业提醒等功能。十一是课程门户。制作课程模板,课程教师可以选择模板生成课程门户。课程教师可选择将课程的某些内容到网站上,供专家和游客查看。

(四)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功能。一是培训信息。院系管理员可以对院系内的培训信息进行分类,例如分成安全教育、社会礼仪等,并可对信息进行管理。校内教师可以、删除、修改自己的信息。其他角色则可以查看这些信息。对于学生的查看信息,则记录学生的查看时间、最后查看时间。信息时可以调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内的资源。二是实训计划。校内指导教师可以制订实训计划(都归为院系实训计划),可以修改、删除自己制订的实训计划。三是实训分配。院系管理员可以将一部分学生分配给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可以将学生分配到相应的实训计划中,也可分配到相应的企业或相应的企业项目,还可将学生分配到校外指导教师的名下。四是实训过程监控管理。学生出勤:默认为正常,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均可以设置某个学生的出勤情况。系统可以对出勤情况进行统计。实习日志:学生可以填写、实习日志,校内外教师、家长可以查看。实结:学生可以提交、修改实结,校内外教师、家长可以查看。整体情况(实训记录):校内外教师可以查看每个学生的整体实训情况,包括状态、出勤、日志、总结等。实训指导。学生可以提出问题(问题可分类),校内外教师可以进行解答,既可以解答所负责的学生、也可以非负责学生的问题。继续学习。可以继续学习管理系统中的课程,可以选择学习新的课程。个性学习:学生可以将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和项目案例资料中有权限的信息整合起来,进行针对性学习,以解决实训中遇到的问题。五是实训评价。实训评价包括评价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校外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企业。可以向某一类角色在线调查。校内教师、校外教师等可以查看评价信息。六是企业、项目信息管理。院系管理员可以添加企业信息、项目信息、企业通知。学生可以创建企业信息、项目信息。七是制度管理。院系管理员可以各项制度,包括专业制度、院系制度、中心制度、学校制度等。八是论坛系统。教师、学生、游客可以在论坛上进行互动。九是站内短信。可以向某个用户或某些用户发送站内短信。

(五)专业门户网站。门户系统为各专业网站群,将各专业教学改革成果集中展示,能实现资源订阅,各专业重点课程资源、优秀课程和热点资源能推送到门户,同时具备个人空间、信息交流等功能,不同角色登录显示不同的功能模块,例如教师登录显示“我的课程”,学生登录显示“我的学习”,管理员登录显示“管理模块”等。

五、分阶段建设计划

教学资源库建设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资源库的集中建设,第二阶段为资源库的应用推广,第三阶段为资源库的持续更新。

(一)资源库的集中建设。进行资源库集中建设,完成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框架构建;完成专业级教学资源、课程级教学资源和素材级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完成资源库网络平台建设。

(二)资源库的应用推广。在资源库的集中建设完成后,开展资源库的应用推广。首先推动教学一线教师对资源库建设成果的应用;其次,使学生以及社会技能学习者尽快共享到丰富、高效、先进的专业教育和岗位培训资源;最后,联合区内同类院校进行应用推广,边应用边完善,扩大教学资源库的受益面。

(三)资源库的持续更新。为保证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创建资源库平台运行管理和更新维护机制,确保教学资源持续更新满足教学需求和技术发展的需要,每年更新比例不低于10%。通过校企合作和市场化运作,共同探讨教学资源库可持续的、良好的运行机制。(下转第67页)

(上接第65页)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领导者、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保障必需的资金投入,同时需要全体教师投身于建设过程中,才能将其建设好、利用好。

【参考文献】

[1]刘剑峰.高职院校汽车电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科教导刊,2011(31)

[2]银样军.如何建设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徐文苑.酒店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酒店企业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究[J].中国商贸,2012(22)

[4]韩光辉.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0(4)

[5]王洪龄.基于Java与Web模式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6]高为将,李振陆,戴金平.高职院校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想――以种植类专业为个案[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7]徐文苑.高职酒店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S1)

[8]陈英,涛.高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利用及评价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