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神学与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讲究的是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科任教师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实现自我发展而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学习。
一、创造品质是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创造品质的人,才能不固于传统,不安于现状,不盲目从众,敢于面向未来,勇于进取,欢迎新事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往往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会更加自觉地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良好的创造品质,促进自主学习,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
1.培养学生的创造自信心。为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创造自信心,我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课堂洋溢着宽松和谐、探索进取的气氛。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突发奇想观点和问题,对好的方面给以表场,对于一些由于知识不足还需要通过继续学习才能解决问题给以耐心指导,对个别好奇心特强的学生要求他们自己查找相关资源,并指导他们形成一些认识,这样学生得到了老师重视,又有了从未知到已知求知过程中成功的喜悦,自信心自然越来越强。
2.培养学生的创造意志力。创造过程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过程,成功与失败存在于整个过程,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实事求是、敢想敢干的精神,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通过诸多科学家献身科学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增强创造意志,如阿伏加德罗、道尔顿、侯德榜等化学家在他们研究过程中经历探究实验的失败了无数次,他们一次次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究才取得成功。
3.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无意识地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就把学生创造探索的兴趣扼杀。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每个学生讨论中提出来的“怪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找出这些学生面谈讨论,并且部分用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神奇的奥秘,让学生的心灵火花继续发扬光大,从根本上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兴趣,培养兴趣。
二、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根本保证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培养学生创造品质为目标,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的自主学习,如果缺乏一定的保证,其结果只能是“纸上淡兵”,我认为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新课程标准理念认为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教学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人。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是单纯“教”就能培养起来,教师这一资源能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要靠其他信息源学生自主去学习、掌握,诸多社会问题,要通过学生自己分析、感悟,从而得到解决。故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重要在于“引导”,结果让学生“开窍”。运用好教学手段和方式不言而喻是非常之关键的,能调动学生学习活动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
1.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教师充分把握刺激学生心理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如金属钠的性质探究本来是课本演示实验课,我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在实验室中进行,让每位学生“零距离”地接触金属钠,使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认识,浓烈的探究气氛,能愉快地参与、引发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化学学科中的许多规律的认识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甚至由错误到科学。我在教学中不是简单传授,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再来一次“创造”,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这样学生才能寻幽探微,追根究底,最终才能有所发现、创造。
3.巧妙地设计实验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
篇2
一 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现状
的普通中职学生从生源上来看,是在重点高中、重点中职、普通高中、内地中职等层层选拔后剩下的学生,都是中考“淘汰”者,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基本上存在着文化基础差、知识水平低、家庭情况复杂等问题,而且大多数学生来自于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因此这些孩子感情脆弱、自卑感重,对未来毫无自信更无动力。面对着最差的生源、面对着一群缺乏自信、问题多多的弱势群体,如何才能让的中职生通过三年的职校学习后,能够依靠一技之长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让中职学生能够用知识和技能彻底改变命运呢?这是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职教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二 今后的德育教育工作构想
要想让中职学生树立学好专业知识和轻松就业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离不开职教工作者的观念、心态和工作热情。我们要立足于中职教育实际和学生实际,更新观念、调整心态,认真教学、认真育人,相信我们的学生即使成不了杰出的人才,也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也能通过三年的职校学习收获梦想。
1.关爱是前提
听过很多优秀教师传授她们的教学经验,她们言语中总是亲切地称呼学生为“孩子”,她们说“孩子”这个词是那么顺口、那么自然,就像面对自己的孩子那么温柔亲切。都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崇高,她们把学生当做孩子,已经不是为了表现自己多么崇高,而是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在她们眼中、心中,学生就是她们的孩子。一个真正把学生当做自己孩子的教师绝对是百分百关爱学生的好教师,这样的教师会更细心、更有耐心、更善于倾听、更善于理解和尊重,也更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就会对学生多一分细心、多一分耐心,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也会多一分理解与宽容。爱是接力棒,把爱传递给学生,他们才会传递给他人,才会更加热爱生活、感恩父母、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一个感受到爱、体会到爱并懂得爱的学生,要教育好还会难吗?哪怕他的成绩不是很优秀,但他一定会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教育出这样的学生不正是我们德育教育所期待的吗?
2.身教胜过言传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那么教师到底有没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用自己的正确言行去引导学生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让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给学生留下的是一个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好印象,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反面例子。这样教师不用多说学生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3.创建一个班级管理及教学方法的交流平台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教坛收获想谈谈感想,也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共同探讨和交流,因此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开设班级管理及教学方法交流专栏,教师们可就自己日常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收获与想法甚至是一个好点子向其他同事进行传授,同时也可以就自己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咨询,其他教师可就自己的共鸣或解决办法进行留言。通过交流沟通,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找到提高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好办法。
4.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一,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的视觉环境,要求全体师生共同来维护校园环境,有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意识。德育是全程、全员、全方位的,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会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的效果。
第二,加强人文关怀,校园中多一些优美的以人为本的宣传标语和提示性话语,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在浓郁的关怀中感受爱,传递爱。很多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处处可见其精细精致,充满人性关怀。校园的显示屏上除了有“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警示语之外,更有“天气寒冷,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健康的身体,喜迎春节”这样的温馨话语,校园的草地上不是“不准”“禁止”这样的话,而是“花草也有生命;当你伸手采摘,美丽已不存在”这样动人的语句。校园是鼓励竞争之地,我们的校园有竞争,但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温馨与和谐,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竞争达到了和谐统一,如此一个相对宽松的育人环境,师生的创造性与工作学习潜能又怎能不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呢!
第三,成立学生活动社团。职校都有很多兴趣小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兴趣小组的规模还不够大、运作不够规范,可以在原有兴趣小组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参加学生多的、学生也比较感兴趣的兴趣小组成立一些社团,在相关教师的管理下让学生担任社团的负责人,社团负责人有相应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各社团要定期组织活动并将活动成果在校园展示,这样的社团会更规范更有吸引力。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的东西,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篇3
关键词:网络行为;网络伦理学;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B8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241-02
引言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它是人们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网络也是交流,资源共享的通道,比如借助软件工具让人以极其真实的外貌、感觉进入网络平台,但这些只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不能取代人们的生活,它只能模仿人的感受而不能取代人的感受。网上可以直接实现虚拟产品的交易,如文字、音影的购买、发送、传输、接收。但实物哪怕芝麻大点的东西也必须依靠人来送达。这就是网络发展的极限。它可以在虚拟和感觉方面超越人,但永远不会在实体感受方面取代人。
一、创新能力是一门学科的生命力
认真分析和深人研究科学史可以发现,任何一门科学要想成为独立的学科,要想形成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规律范畴体系,形成自己的特色方法,具有自己的特定功能,都必须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创新能力。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过程实质上都是创新的过程,例如,人们所熟悉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典型的创新过程:不仅通过知识创新创立了一系列自然科学概念、自然科学理论,而且通过方法创新创立了以科学实验与数学方法相结合为代表的实证方法。自然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以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一门特色鲜明的、成熟的科学,就是由于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丰硕的创新成果;再如,系统科学的发展过程也是典型的创新过程:系统论包含了系统、要素、环境、结构、功能等一系列崭新概念和系统分析方法,丰硕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使系统科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遍的承认。系统科学的发展为自然辩证法树立了榜样,做出了表率,自然辩证法应当从系统科学的发展中汲取营养、获得经验、受到启迪。
没有创新,就无法恰当选择研究对象、准确把握研究方向、及时抓住研究热点,反而把一个个机遇都失去了。一门科学的生命力就是其创新能力,任何一门科学,只要没有创新能力就走投无路,只要有了创新能力就海阔天空。
二、为什么要提出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它是由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关注。
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行为就是网络行为。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相比较,网络行为具有特殊的含义,其特殊性表现在:
第一,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即处在一种虚拟的现实中。这种虚拟的现实是通过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等构成的网络空间所实现的。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存在着虚拟的一切:不仅有虚拟人、虚拟共同体、虚拟共社会,而且还有虚拟文化。虚拟的环境产生了虚拟的情感,进而有虚拟的伦理道德。当然,这种虚拟的东西并非虚无,只是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罢了;虚拟的规范也不是凭空设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约束。这种“二元性”的特殊环境和行为决定了由此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必然具有同传统伦理学不同的特征。
第二,交往的方式特殊,即交往具有“虚拟性”和“数字化”两方面的特点。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符号为媒介,使得在现实中的直接接触减少,简化为人机交流与人网交流。此时人的存在以虚拟的“网络人”的面目出现。这种“匿名性”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无限扩大,交往风险大大降低,交往更具有随机性,进而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冲突也更加明显。同以前相比,网络交往方式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更少一些。传统伦理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它无法直接判定网络交往方式是否合乎传统的道德规范,例如它无法判定网络攻击的正当性。这表明传统伦理学并不十分符合现代网络社会的交往实际。因而,建立一门适合现代网络化生存的伦理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第三,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有待解决。网络的匿名性导致了随意性,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版权、隐私权等权利的侵犯。未获授权之前就、登载信息资源,随意下载别人的作品等,无疑违背了法律和道义的精神。在互联网缺乏监督手段的情况下,人们只有依靠法律和伦理的宣传,依靠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则来制约这种现象的发生。尽管如此,这些手段收效甚微。很显然,进行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比限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具有积极意义。
不可否认,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的虚拟交往行为必将对古老的伦理学产生新的冲击。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反差,引发许多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网络行为的道德意义,从而推动这门学科的成长。这一切表明,建立一门以研究网络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伦理学已经提上日程。
三、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第一原则:资源共享原则。网络上的资源共享源于信息共享,包括软件、程序源代码等。凡是使用过网络搜索引擎的人都知道,搜索的过程,就是资源共享的过程,搜索结果就是大量免费的资源。而在一般的网络浏览过程中,资源共享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只要上网,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资源,这也许是网络社会中最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看,资源共享遵循的是“免费原则”。当然,这种免费具有约定性,它使用的是网络提供的默认值。网络社会中的免费搜索、免费服务、免费信息等所体现的原则,不同于商品社会中的资源配置原则。后者体现的是利益最优原则,而前者是以信息的最大化为出发点。作为网络社会所特有的资源共享,理应成为网络伦理学的首要的原则。
2.第二原则:一致同意性原则。一致同意原则强调网络行为应遵循一般的道义性,它必须是诚实的、公正的和真实的。网络交往的双方都被理想化为具有上述优点的人,因而值得信赖。一致同意性被当作网络行为的前提而存在于网络人的意识当中。虽然这种认识不具有客观性,但是并不妨碍它成为网络伦理学的原则,这也是网络伦理学在当前遇到的最具争议性的原则。通过网络交往的人都希望对方所描述的是真实的,但是由于缺乏监督机制和惩戒措施,网络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按照大家希望的规则那样行动。这就给这一原则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利用网络进行诈骗、侵权等等。
3.第三原则:自律性原则。自律性是伦理学的目的。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缺少约束,要达成一致同意,或完全享有整个资源,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每个网络人都遵循自觉性,遵守一般道义原则,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自律性原则可以看作一种最终的道德诉求而和其他原则共同构成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如果说,普通网络伦理学中也强调这一原则的话,那么,网络伦理学无非是更加突出这一特点罢了。自律性的另一个意义是,遵循最小授权原则。即只在网络中获取应当获取的资源,而不越权去访问或者试图获取那些不应该获得的资源,否则就会被取消授权。因此,自律性为网络伦理学的终极目标和终极关怀。
结语
网络伦理学既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项事业;不仅要把网络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去研究,更要把网络伦理学作为一项事业去发展。学科建设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事业发展是学科建设的继续和深入,无论是在学科建设中还是在事业发展中都心当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原始性创新。如何才能提高原始性创新的效率和效益呢?这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十分困难的实践问题,需要多角度、全方位、长期地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以下有几点建议:(1)意识创新。增强创新意识,坚定创新信心,提高创新勇气,从思想观念上扫清创新的障碍。对创新由兴趣上升到追求,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2)深化教育改革,高度重视和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培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很强创新意识和很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拔尖人才。例如,在高等学校中开设创造学课和创造性思维训练课,增强大学生、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尽快建立和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启动创新工程,引入创新的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4)科学认识、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坚持以我为主、扬我所长、学坚我所需,为我所用,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例如,尽快改革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由重视论文数量转变为重视论文质量,由重视评介研究转变为重视原始性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7,(2).
[2] 孔昭君.网络文化管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
[3] 吴满意.试论网络伦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2).
[4] 王志萍.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J].人文杂志,2000,(3).
[5] 张安柱.信息时代的网络伦理问题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2).
[6]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篇4
关键词:创新 创业能力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c)-0208-02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源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在不断地变革,革新在不断地进行。教育应较少的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追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面对这种新的发展态势,许多国家的大学都进行了改革实践,突出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
1 创新思维能力的定义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基于SCANS标准的中国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需求模型,最终将35项基本工作能力划分为五大类,即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除了五大类别的能力,高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积极学习、新产品构思四种能力[1-2]。
创新性思维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独创性、多维性和实践性。创新思维的根本意义在于“新”,它打破传统思维的方式,具有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的特点,多从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具有联想性和批判性的特征。变换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向,多方面多角度观察,比较分析利弊,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知识,选择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实践性是指其能否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对实践是否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实践性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检验标准。
2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层面的缺陷分析
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偏重于智力教育,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学习方式死板。目前大学生教育也就形成了基本统一的僵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忽视了个人的自立、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环节。很不利于创新思维的独特性与新颖性发展,造成学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较差。大多数本科教育发展中,在校内外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但由于受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影响,对实践教学活动不能进行有效引导,实践教学还没有实现独立体系,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要求过低,而且缺乏信息收集、管理和反馈机制,其质量得不到保障,很容易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3]。
3 对我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研
我校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整合学院优势教学资源;加强校内外实验、实践基地建设;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在校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3.1 开展多学科和跨学科竞赛
将学生创新品质培养渗透到常规教学中,设计全校性选修课、开展学科竞赛、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开放专业实验室、创建创新中心,评选出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自动化学院创新实践基地、计算机创新实践基地、经管创新实践基地等4个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设计开发节能车一升油能跑800 km,“捷能车队”每年参加全国大学生Honda汽车节能比赛,连续几年获得最佳技术奖。计算机学院在Intel(中国)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屡屡获奖。我校机器人“Water”足球队,参加第18届在巴西诺昂佩索阿举行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比赛,经过激烈比拼,勇夺中型组足球机器人世界杯亚军、规定项目冠军、自选项目季军,取得历史新突破。其中中型组技术挑战赛规定项目冠军是我国自参加该项目以来取得的首个冠军,同时也是中国队伍首次在同一组别的世界杯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我校承办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共有51所高校参赛,其中包括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参赛队伍多达537个。得到了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和RoboCup中型组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与帮助。
3.2 创建创业指导中心
创新思维有了,还要把创新成果转化出来投放到市场中去实现。我校加强校院两级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奖励激励政策,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引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驻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占地600 m2。学生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将在这里得到“孵化”。为学生提供创业计划书写作指南;免费提供基本办公设备;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创业指导和培训;并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协助其进行孵化及创办创业公司(企业)。
3.3 特殊人才,制定特殊培养方案
第28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日前揭晓,我校2011级本科生季逸超同学作为首都大学生科研创业精英顺利当选。作为《福布斯》中文版封面人物猛犸手机浏览器创始人,季逸超的中国梦是把猛犸浏览器做成一家公司,并取名为巅峰实验室,他分享了“90后的新型学习方式”。学院领导得知季逸超因为创业影响学业后,花了半年时间和多个学院沟通,为这位大学生CEO制定了一份特殊人才培养方案。想学什么学科,可以单独申请,学校会安排相应教授上课。而且他所上的每门学科都由3人组成,领头教师为教授级别,以保证上课质量。他的考试也跟一般学生不一样,公共课是开放式问答题,专业课实行答辩制。除上课外,其他时间他都可在校外度过。季逸超说,他的成功和学校量身定制的特殊人才培养方案密不可分。卓越人才的培养和环境的支持密不可分。特殊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弹性学制,在综合创新实践方面的能力可替代实践环节。学校今年在招生专业上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实行大类招生。“特殊人才培养方案”将成为一种模式保留下来。以后遇到合适的学生,学校还会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培养。
3.4 加强校企间合作
与企业合作是大学教育实施专门化知识教育的必要环节和有效途径,近日召开的“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启动会上,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宣布,“实培计划”等3个子项目是以提高学生实习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新举措。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培养需要,为北京市属高校学生到在京中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拓宽渠道。学校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分会成立,学会将联合学校举办多项竞赛、定期的项目化活动和培训,组织本校学生会员参加国内各项科技创新大赛,为我校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平台。与黄城根教育集团签订就业实习协议,为我校外国语学院学生教育实践和就业实习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与云南机器三厂、长春理工大学、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将在教学实习实践、就业实习促进、科研课题合作和员工在职学习培训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有效提升我校信息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4]。
4 结语
创新能力是人们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能力,是教育培养和社会实践的结果,创新教育不能采用常规优胜劣汰的评价方式,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创新教育中自由成长。这就要求学校发现学生各具特色的特长,引导其创新学习。为学生创设自由、平等、生动和丰富的环境,让学生充分享受在此环境中的创新乐趣,实现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 梁丽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社科纵横,2012(12):67-68.
[2] 冼颖妍.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17-18.
篇5
反思我们的教学,是不是也存在许多类似的做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不是学生没有创造力,是我们正在扼杀他们创新的欲望!说到底是我们教师观念不更新或更新的不彻底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应该让这种能力的培养根植于课堂教学。
(一)以学生为主,以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应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实际中有些做法却和这种想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虚假的主体性或肤浅的主体性。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主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自主、合作、主动、互动。
比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教师首先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观察、概括梯形的定义,学生由于思维不严密,这样概括: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梯形。显然,这个定义不准确,教师不急于肯定或否定:“其他同学,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观察后修改: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个定义仍然不严密,教师这时巧妙引导,发挥了主导作用,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图形是不是梯形,为什么?”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最终得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一方面弄清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区别,同时又明确了梯形定义中的两个重要知识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和四边形)为判定梯形做好了铺垫。
显然这一环节的设计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种主体性的发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在这种前提下,要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应该采取一些具体的策略。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1、“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可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问题需要的却是创造的想象力。因此,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质疑氛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即使有些问题的提出与教师、教材,甚至与常规思维相悖,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不轻易否定,更要包容学生,保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其次,要使学生学会提问,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甚至还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起始阶段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1)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遇到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记录下来。一开始由于学生水平不高,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甚至与课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但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注意引导,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2)针对题目质疑。设置符合课堂教学内容的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目的性强,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3)引导学生课后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浅层次的目标,真正的课堂还应该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因此,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质疑的质量。
如“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由敢提问题,渐渐的就会提问题了。
2、学会讨论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化。讨论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智能,使思维迅速的发散和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目前在讨论中用的最多的是“小组讨论”。这与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密切关系,虽然在课堂中广泛应用,但效果不尽人意。据专家抽样调查,透过热闹场面背后,发现只有38%的小组讨论有积极作用,54%成效甚微,8%是浪费时间的无效劳动。
3、学会创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可见,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创造。
(1)求异。即坚持结论的多维性。学科教学中要求标准答案,正确结论,似乎是一种定势,要想让学生打破常规,敢于求异,就应该少限制,少规定,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经常这样问:“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2)求变。即讲究方法途径的多样性,“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的都是这个道理。求变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上的体现,就是鼓励学生另辟蹊径。
(3)求活。即注意信息交流的多样性。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信息交流。创新教育课堂信息交流需要由单向性向多向性发展,学生可以眼、耳、口、鼻、舌多种感官接受信息,也可以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反馈信息。
篇6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创新情感 创新机会 应用数学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改革的精神。因此,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围绕这个目标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就应向有利于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探索意愿的方向努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如何开创性地学习数学,并在社会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创新情感是指创造的动机、探索的兴趣、严谨的态度、顽强的意志、契而不舍的精神等情感因素,它成为创造力培养和发展的立足点。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创新教育必须将创新情感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协同起来。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穿插讲述伟人的故事、科学家的故事,激励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让学生感受坚强信念给予人类攀越一座又一座科学高峰的力量。通过语言的沟通和感情的交流,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
利用“问题数学”,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先让同学看阅读材料:“2=3?”,由“2x+3=3x+2”变形成“2(x-2)=3(x-1)”后,结果却成了“2=3”!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同学们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就主动去查阅、学习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他们在此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慢慢养成了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究解决的好习惯。
利用“错析数学”,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我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时,专门安排了一节错例剖析课,精选了若干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问题时出现的典型错例加以剖析,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办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二、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学生创新机会
江苏省第十八届青少年创新大赛,邀请到了三位院士参与展评。院士们普遍认为,现在中小学生缺少的并不是创新意识和能力,而是创新的机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说,其实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还是很强的,从这次大赛上就可以看出来,现在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讲,最重要的是多给学生创新机会。在学生时代,是人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一味的打压遏止,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因此,教师应从传统教育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只凭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去教学,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的做法,更加注重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多给学生创新机会。
数学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活力。首先要在课堂中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胆怯和依赖心理,激活创新意识,使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愉悦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动力。如在学习七年级(下)1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探索“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我先创设问题情境:展开一个纸剪的三角形(如图1),然后撕成两部分(如图2)。
问:“若再剪一个与刚才一样的三角形,怎么办?”
学生们立刻被问题调动起来,沉浸在对问题的热切探索中。于是,我给出几分钟让他们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来解决。有的认为只需要第一部分;有的认为只需第二部分;有的认为必须把两部分再拼起来,众说纷纭。但学生在互相争论、说服的过程中,逐渐都悟出来了:只需第二部分,并且发现一个三角形只需角边角就能确定它的形状和大小。这时我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结论,他们兴奋地说:“我探索出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啦!”这一小小的成果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的喜悦而倍受鼓舞。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在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地接受了新知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主动发挥的舞台,提供适宜的活动任务与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再次,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不再“把嚼烂的知识喂给学生”,而是多思考“我在课堂上可以不讲什么”,给学生创新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自己去体味学习、消化知识、发展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彰显其创新个性,享受各种各样的成功。比如,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按好中差搭配成小组,自主学习部分内容,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共同讨论、广泛交流,学会合作学习,并在相互合作中发展学习能力。此外,还可以创设机会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庆祝自己在数学创新学习活动中的胜利,使他们得到一种与困难斗争的乐趣和战胜困难的喜悦,并转化为继续创新的激情,强化其成就感,培养其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没有问题的提出,人们解决问题只能是表面上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能力就没有得到发展。
在质疑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创造性的丰富想象力,对知识进行整合与创新,从而完成从维持性学习到创新性学习的飞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只有灵活地运用现有知识,并以自己的方式接近生活实际,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提出问题,并能以严谨的态度对待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是对复杂事态的研究,能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把握全方位的思维风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课下准备长度为40cm、30cm、20cm、20cm、10cm的五根木棒,让学生任意拿出三根(不能再换)组三角形。结果有的学生摆出来了,而有的学生没有摆出来,这时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的没有摆出来(或为什么我的摆出来了)?”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宽松的学习氛围。因为是任意三根木棒,摆出来的和没有摆出来的都要进行思考。这时,学生们就想到了三根木棒的长度,进而经过问题的提出、思考和讨论,最后得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者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结论。学生在存疑、思索、探讨、释疑的过程中,享受了学习的乐趣,培养了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知识的接受,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反过来又能为实际生活服务,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的教学脱离实际,学生不知道他们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途,以致于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联系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实际组织数学教学,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他们能提出很多问题,也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测量仪器,运用所学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操场旗杆的高度。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有的测量,有的记录,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其中有两名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在测量旗杆的影子和一段皮尺的影子。我们知道,同一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是成比例的,他们正是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我及时表扬了他们的做法。正是这种贴近实际的问题,才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才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热情。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同学又提出问题,我们测旗杆,底部可以到达,如果我们测小山的高度,该如何测量呢?由此激起了更为热烈的讨论和期望解决新问题的欲望。之所以能产生这样良好的教学效果,正是因为数学学习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同时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为生活服务。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触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点,开启了他们创新的意识,也锻炼了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传统教育方式下,学生们很少在日常生活中谈数学、用数学。数学是工具,是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努力创设机会,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谈数学、多说数学、多用数学,拓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同他们一起谈论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对于新鲜事物都有着好奇心理,都想亲自去试一试,教师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引导学生去做、去想、去讨论,让每一位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都说出来,让每一位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有一次午饭时我到餐厅去,发现学生们正在吃包子,我顺便问学生“多少钱一个?”学生回答“0.60元。”当时我们的课程正讲到函数,我接着问:“你买包子的总价钱y与包子的个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学生很快答道:“y=0.6x。”我又问:“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大于或等于0。”这时有同学提出异议,认为是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我又追问一句:“为什么?”这样学生就依靠集体的智慧得出了:“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与实际问题相符。”又有一次学校硬化地面,用的是正方形的地板砖,这时正有几名同学在旁边,我问师傅为什么用正方形的,怎么不用其它的呢,师傅想了想说,可能是有空隙吧。这时旁边的学生说:“正方形的四个角之和正好是360度。”我又问这个学生:“还能用其它的正多边形吗?”学生说:“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很容易在平等的讨论与交流中受到感染与鼓舞,从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学习。
篇7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预习中质疑;安排合理
教师观念不更新或更新的不彻底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应该让这种能力的培养根植于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
一、以学生为主,以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应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先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实际中有些做法却和这种想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虚假的主体性或肤浅的主体性。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大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根本没有思考问题,因为只有默读才能真正思考问题,这种主体的实质就是假的,根本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或者由于老师提的问题太浅,学生根本无需过多思考,只好装模作样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表面徘徊,根本没有语言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提高,那这种主体就是肤浅的。另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脆弱的主体性。教师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采用奖罚的方法(如小红花、罚站或批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小手如林,跃跃欲试,想一想,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的和谐热闹并不是来自于知识本身的兴趣,而是在教师奖罚下所获得的一种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既然是暂时,就不具有长期性,最终肯定会夭折。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1.“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可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问题需要的却是创造的想象力。因此,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质疑氛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即使有些问题的提出与教师、教材,甚至与常规思维相悖,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不轻易否定,更要包容学生,保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其次,要使学生学会提问,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甚至还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起始阶段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1)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遇到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记录下来。一开始由于学生水平不高,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甚至与课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但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注意引导,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2)针对题目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几个“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如<跳水>一课学生可能会问: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结果怎样?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目的性强,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3)引导学生课后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浅层次的目标,真正的课堂还应该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因此,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质疑的质量。
如“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由敢提问题,渐渐的就会提问题了。
2.学会讨论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化。讨论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智能,使思维迅速的发散和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目前在讨论中用的最多的是“小组讨论”。这与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密切关系,虽然在课堂中广泛应用,但效果不尽人意。据专家抽样调查,透过热闹场面背后,发现只有38%的小组讨论有积极作用,54%成效甚微,8%是浪费时间的无效劳动。
既然“小组讨论”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小组讨论”富有实效呢?
(1)小组的安排要合理
小组成员一般以四人或六人为宜,编组时教师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把不同类型、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以便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同时分工要明确,组长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示范作用,带动“待努力”学生逐步向“优等生”靠近,同时“组长”要实行轮换制,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小组内的成员都能文明、和谐、平等、自由的得到发展。
(2)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讨论缘于教学需要,讨论的次数和时机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节课里,可以是一次,两次甚至三次,但不可以过多,如果不需要,一次也是多余。讨论的时机可以选择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也可以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还可以在学生思维受阻急需畅通之时,更可以在某一问题有多种答案之际。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切讨论时机的确定都应从教学实际出发。
篇8
一、营造有利的教学环境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合作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应是师生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应当是民主的,互动的,和谐的,而不是“专制”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具有民主思想和作风,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要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学生在这种平等、民主的气氛中,有疑才敢提,教师才能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发挥“解惑”的作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也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2.创设直观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寻疑提问。教学艺术讲究的是富有创造性的方法和教学方式。教师自身应该追求创造性,为学生的创新作示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跟具体学科相结合,为教学创造情境,可以触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可以触发学生的情思。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起来枯燥乏味,多数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因而惧怕数学,更谈不上提出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这种情景中去吸取、分析数学信息,引发思考,提出有关数学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新异的悬念情景、疑惑陷阱情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想提问题。
二、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包办得太多,方法单一,激不起学生的求知欲,即使学生有一点新思路、新方法、新观点,也没有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表露,这样就自觉不自觉地扼杀了学生的思想,埋没了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的潜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而时代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旧的教学模式明显的不能担此重任。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僵化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观点,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特别是解题分析时,教师不要直接发表意见,应该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合作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思路,也允许说错,当学生思路受阻时,老师再建议学生换个角度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老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留一定的题意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索、交流讨论,把自己的观点、思路、方法表露出来,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养成爱思考问题、爱提出问题、对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很多,除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外,还要创设问题情景,创设提问的机会,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胆魄,逐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学生能开口无疑是好事,无论何时何地,问题质量高低,只要学生提出问题就要认真倾听,耐心回答,好的方面给予肯定,不足的地方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分析难点产生的原因,对待学生的态度要和蔼,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畏惧,使学生敢问,营造提问――思考――释疑――求知――再提问的良性循环的学习氛围。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一堂课涉及的问题很多,要提出的问题也不少,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有的放矢地精心设计,增强问题的导向性,启发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卓有成效。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有教师要提的问题,也有学生要提的问题,还有留给学生课后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都要匠心设计。教师提问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诱导性、激发性、还要有趣味性。在教学中还要巧设悬念,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交流、去探索、去创新,使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创建恰当的问题及问题情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创造性,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大胆地创新。
四、树立数学应用意识,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来源于社会生活,又为社会生活服务。如手机收费问题、节能灯省电问题、水电费问题,以及购物中的讨价还价等,哪一样与数学无关?因此,能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处理周围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能力。
篇9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呢?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思维生长所必须的环境
新颖性和独创性是创造思维的根本特性。在创造思维中,想象起着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丰富、大胆、自由的想象是产生创造火花灵感的翅膀”,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产生丰富的自由想象,而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下很难有所创造。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敢于想象。相反,一个只单纯鼓励统一、服从规范和共性的环境是极不利于创造思维存在和生存的。
语文教学要变接受知识为促进学生形成创造力的工具,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标新立异。要给学生自由自发的、活泼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应运用诸如教具、实物、演示、或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唤起学生的创造想象,使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其在广阔的时间里飞翔,不断丰富想象的内容。苏霍林姆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精神的成长需要空间。教师要把自己的情感、智慧、思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交流,碰撞思维,从而积极主动地构建生成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切不可把学生的思想限制过死,要利用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结合相关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扩展和接续,在想象中感悟新知,激活形象思维。教师不要过分追求学习成功和考试分数,要重视学习方法及解决问题的独到之处。我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前提下,读出鲁迅先生在他童年的生活中,既有自由玩耍、天真活泼的情景,又不乏在严肃的学习中得到快乐。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读、多样读,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师生共读。师生共同进入身临其境之中。教师创建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尤其是与己不同的学生应取尊重、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提出多样性与众不同的理解,从培养单纯听话的人转变为培养独特见解和丰富形象力的人,因此,课堂上真情自然,才能创设和谐的环境。
二、培养学生个性,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目前,虽然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已颁布多年了,但在我们基础教育阶段,仍有相当部分教师,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目的,教师整天围绕着学生怎样考高分而绞尽脑汁,学生整天在题海中游泳,做了大量于能力无补的思维操练,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而这样的事实,想到21世纪的人才竞争,我认为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当务之急。
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只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于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和意志品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强的特点,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展示自己,使他们变得健谈、热情、活跃、好动。使其具有健康的情感、刚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习惯,更要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勤奋的个性。
教师要有和蔼的态度,饱满的热情,灵活多样的教法去感染、激励学生,引起情感的共鸣,进行情感交流,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努力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由经验者成为探索者,由接受者变为批判者。
三、创新需要知识 课堂教学时主阵地
语文的课堂是美的,文字是活的,语文课堂就要披文入情,披文入境,亲历体验,智慧对话。要读进去、思起来,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中得到美的熏陶、情的升华。有人说,知识+科学的方法+灵感=创造,这话极富哲理性,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的源泉,也为新异见解的产生和评价提供了基础,没有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就不会有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积累与内化,而且熟能生巧,巧能创新。
最有价值的科研课题是方法和知识。在通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材和教参为底本,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去拟定问题,确定重点、难点、设计教案,然后在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思路上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力求找出与参考相统一的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内心主动求知的需要。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让学生通过这一例子的学习,通过读、写、听、说的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思考、讨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非教材限定的标准答案,我在教学中追求的是让学生发现知识,而非奉送知识。课堂教学中,我要学生课前参与,反复阅读教材,然后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让不同的观点在碰撞、交流中得到落实。凡是学生能在争辩中获取知识的,就不进行讲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回答的问题,不轻易作否定的评价,不轻率地予以评价。要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我们多思考,多质疑,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语文教学在理念上,强调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继承传统和面向未来的整合,在教育结构上,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整合;再教育方法上,强调个体差异和整体协调的整合;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上,应强调读、写、听、说活动的整合;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仅仅把语文教育当作获取技能的手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素质、语文素质、审美素质、人身素质,又要注意发展他们的主体性格和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语文是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个过程,也是人们创造的一种环境财富。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培养,达到身临其境,情有同感,力争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达到一个新高度、新水平。
语文是“语言”的教学,语言的教学就要讲究咬文嚼字,讲究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培养,把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思维方法的培养落到实处,把力气花在词语和句子上,不要在篇章上做文章。学生只有在掌握三基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推理,形成创新能力。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渗透、心理教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和成熟的重要阶段,语文学科作为学生基础教育的重点学科,其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高中语文教学为心理教育提供基础,语文学科主要由阅读理解、写作等组成,通过阅读理解能够加强学生对部分心理问题的理解,同时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写作能够通过学生对事物的看法等观点反映学生的心理思想,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调节课堂的气氛,使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可塑性人才。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校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近些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甚至严重的已经出现酗酒、自杀乃至犯罪等行为。因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心理素质是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高中生的心理教育需要语文教学的全面配合。语文学科是高中教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内容承载着思想情感和文化知识,能够影响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心理教育在语文学科中渗入是最好的选择,语文学科的教育为心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和健康的审美观点。要求语文教学既要渗透心理教育,又从心理教育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学校教育应该兼顾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心理教育的相互结合,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及时对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语文教师应该从平时的课堂上和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们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和谐轻松的气氛,让学生们放松身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主动的体验学习,增强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从而完成自身精神的升华。
(二)手法灵活多样,让学生用心去感悟世界
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表达的内容多是含蓄的,主题思想存在于字里行间中,要想学好语文这门课程学会领会作者的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心理教育的渗透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心理教育的渗入,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用心来感悟世界。在教学中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例如通过读报纸,使同学们了解身边发生的事,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其想法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观看一些简短的视频来激发学生心灵的感悟,从中学到一些道理。通过视频、音频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融入到课程所创设的环境中,亲近教材,自主的进行独立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教育也逐步被学生们所接受,并融入到平时的学习当中,并引导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现在课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学生平时基本没有什么业余时间,导致高中生情绪波动非常大,尤其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们的心理非常不稳定,每天要面对海量题库加上枯燥的复习,连续不断的考试,成绩的排名,以及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导致学生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是不同的,不能只根据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优劣,应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们适当的鼓励,激励学生们积极进取,教师简单的一句话对学生造成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很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作出中肯的评价,多些鼓励少些责备,多些宽容理解,适时地渗透健康的审美情趣,运用正确的心理暗示,给学生的心理正面积极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心理教育要渗透到各种形式的活动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同时增强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或抽出一部分课堂时间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等,提高学生积极应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增强与同学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引导学生们积极向上。与此同时,也应该带领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通过自身的体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