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安全建设

篇1

为认真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政文〔2006〕161号),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的运行机制、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督管理,促进农村食品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不断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需要和安全消费,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

由市贸发局牵头,市供销社、粮食局、海洋与渔业局配合,组织建设全市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在“十一五”期间,发展一批农村现代农产品和食品流通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以各县(市)城区中心市场和骨干企业为核心、乡镇市场和重点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布局合理、规范有序,便利安全的农村现代食品流通网络。主要措施:

(一)建立和健全农村农产品流通体系

1.加快推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和改造升级。由贸发部门负责,供销、海洋与渔业、粮食部门配合。在农产品主产区县(市)有重点地建设和改造升级一批粮油、果蔬、水产品、肉类等专业批发市场;加快批发市场的信息系统、物流装备、农产品冷链系统以及食品安全检疫检测设施建设,逐步建成区域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价格中心、加工配送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开展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标准化工作,促进农产品交易市场改善经营环境,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完善经营设施。今后五年内全市要培育40个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6个,培育5个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新建和改造升级水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农贸市场7个,其中省级重点扶持2个,市级重点扶持5个。

2.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供销部门负责,鼓励发展为农民提供包括信用、供销、技术推广等在内的服务的行业协会和购销服务合作社,鼓励发展和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今后五年内全市要新发展农村行业协会20个,专业合作社23个。

3.建设农产品信息网络。由贸发部门牵头,供销社配合,在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建立信息站点,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及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制度,完善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供求、价格信息、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网上展销等服务功能,提高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水平,进一步整合流通信息资源,推进网络互补,信息联通。依托**现有的信息服务网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龙头企业、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信息服务中心平台,规范公共商务信息服务推广站,设立基层服务网络,三年内建设万村千乡龙头企业信息服务站50个,供销社系统基层信息服务站90个,村级商务信息服务点169个(其中供销社系统建立村级信息服务点120个,通过网上商品供求信息促进商品成交额达1亿元以上),农产品集散地商务信息网站1个,涉农网站1个,培育500个农户骨干,培养50名大学生村级信息员,开展商务信息服务站建设。五年内实现每个县(市、区)、乡(镇)、行政村都有一个农产品信息站(点),形成“三级延伸、双向辐射”的信息网络。4.发展一批有经济实力、有经营管理经验的大型生鲜超市连锁企业。由贸发部门负责,加快建立和发展生鲜农产品加工、包装、存贮、运输为一体的统一配送系统和冷链系统。鼓励连锁超市集团建立自有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与生产基地产销对接、定单、定牌生产。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的试点工作,重点依托现有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逐步加大现有大型连锁综合超市中的农产品经营份额,国家试点企业力争用三年时间,使食用农产品的销售比例达到25以上。

(二)建设和完善农村食品经营网络

1.建设“万村千乡”农家店。由贸发部门牵头,供销社配合,按照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的要求,积极引导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进入乡村,加快推进农村流通产业的发展,积极鼓励有实力的商贸流通企业到农村开办直营店、发展加盟店。改造和新建连锁经营网点,拓展农村市场,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村零售网点的作用,依托现有经营设施,逐步开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完善农村服务网络体系。鼓励农村食品经营网点适应农村居民生活需求变化,增加服务项目,扩大经营品种和经营规模。2006年在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8个试点县(市、区)的乡(镇)和村建立860个消费品农家店和农资农药店,并建立县级生活消费品配送中心。2007年8个试点县(市、区)乡(镇)、村计划建立400个消费品农家店和农资农药店。力争用3年时间发展和改造乡(镇)“农家店”1800家,8个试点县(市、区)和**市区建立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并依托在**的大中型流通企

业,构建全市消费品流通网络。

2.加强县乡加工食品批发网络建设。由贸发部门牵头,工商、质监、卫生、粮食、供销部门配合。在城区发展辐射农村、规范经营的加工食品批发市场或批发一条街,发展向农村小店统一配送食品的骨干批发企业和配送中心。在重点乡镇培育一批讲求信誉、规范经营的加工食品批发户。今后五年内全市要

实现县县有较规范的加工食品批发市场(街),乡乡有较规范的加工食品批发户。

3.加强中心集镇商业建设。由贸发部门负责,在中心集镇积极发展食品超市、便利店、自选店等新型业态,把集镇食品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辐射周边的农村商业中心;以现代流通方式新办超市、便利店、专卖店、购物中心253家,营业面积8万平方米。

二、建设农村食品监管责任网

联席办负责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建设全市农村食品监管责任网,建立农村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对重大食品中毒事件及时进行处置,依法开展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主要措施:(一)由市联席办牵头协调农业、卫生、质监、工商、粮食部门,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建立农村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系统和信息通报网络,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性调查分析工作,及时研究分析农村食品安全形势,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二)由农业、渔业、工商、供销、检验检疫部门负责,落实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监管责任,加大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农产品污染。继续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深入组织开展农药残留、滥用畜禽产品违禁药物、水产品药物残留等专项整治,加强农药、兽(渔)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督,依法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建立健全有效开展产品上市前的抽查检测工作。继续抓好禽畜的防疫检疫工作,防控疫病发生,加强生产(外调)源头监管,防止疫病禽畜产品上市。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养殖小区、示范农场和出口生产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推广“基地+公司+农户”模式。今后五年内全市要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场30个(不含水产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45个(其中水产品20个)。

(三)由贸发、农业、工商部门负责,加强牲畜屠宰行业的监管,依法取缔非法屠宰,推行定点屠宰场、市场两个“准入准(退)出”制度,巩固和发展猪肉产销监控工作,提高生猪、牛、羊定点屠宰率。加强牲畜屠宰检疫、“瘦肉精”检测、肉品品质检验工作,严格查处定点屠宰场为私宰肉盖章出证的行为。强化肉品“两证”、“两章”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推行无公害和品牌肉上市,加强对集贸市场、生鲜超市肉品销售的监管,落实市场开办者责任制度和经营者准入退出制度,建立健全肉品采购检查验收、索证索票、台帐登记和不合格肉品退出销毁制度。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执法力度,依法取缔非法屠宰场和屠宰窝点,彻底摧毁其经营网络。对涉黑势力和团伙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要严厉打击,追究其刑事责任,震慑违法者。(四)落实加工食品质量卫生安全监管责任,大力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由质监、卫生部门负责,工商部门配合,建设农村加工食品监管责任网,完善监管制度。各乡(镇、街道)要明确分管领导,并配备1-2名食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食品生产加工较集中的行政村(居委会)也要配备食品质量安全协管员,人员从乡(镇、街道)现有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中选配。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协管员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协助质监部门做好对本乡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和登记造册;宣传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及时了解和掌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情况,组织辖区内的企业逐一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督促其完善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必备条件,严格按照质量法律法规履行产品出厂检验义务;发现企业重要情况变化或有违法违规行为、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向县(市、区)质监部门报告,并协助质监部门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县(市、区)政府要加强领导,组织深入加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清理整顿,从源头上抓好食品安全监管。质监、卫生、工商等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紧密配合,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扎实开展清理整顿,强化食品生产加工管理,依法严肃查处无生产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的生产经营行为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建立农村食品生产加工的有效管理机制。行政村(居委会)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食品生产加工安全工作,形成联防联控联治的工作机制。县(市、区)质监部门要定期向乡(镇、街道)通报食品加工安全有关信息,强化食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培训,指导和督促其按照协管职责,做好加工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通过整治,到2010年全市各类加工食品生产企业全都具备相关证照,28类加工食品生产企业都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五)落实食品流通环节监管责任,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治。由工商部门负责,卫生部门配合,加强对农村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要把好农村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关,指导和监督农村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开办者和经营者建立健全农产品和食品的索证索票、验证、检测、标识及公示制度,开展对农村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卫生监测。健全和完善市工商局流动监测车不定期巡回检测、各县(市、区)局每月抽检、基层工商所每周定向检测制度,形成三级过滤式快速检测网,特别要加大食品批发市场、批发店的巡查力度,建立健全大宗、敏感食品的日常抽查检测、结果公示制度,切断假冒伪劣食品流通的关键环节。要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对农村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商店、小超市、代销点、流动摊贩的整治,对农村无营业执照和超范围经营的行为进行查处,依法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提高经营者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严把食品进货关、贮存关、销售关,依法经营合格食品。到2010年全市农村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店全都具备相关证照,市场上的28类食品基本具备QS标志,禽畜肉产品都有票有证;集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都建立快速检测,对上市的蔬菜、水果、水产品进行抽检、公示。(六)落实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管责任,加强农村餐饮业整治。由卫生部门负责,加强农村餐饮业监管队伍建设,乡(镇、街道)从事文教卫生干部中确定1-2名食品卫生监测员,明确职责,落实监管责任,专门培训,加强农村食品卫生和餐饮业的监管。与工商、质监部门紧密配合,开展各种检查督促,严厉打击生产加工、销售假冒伪劣、“三无”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及时食品安全警告或警示,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报告网络体系,完善监管机制,确保农村食品安全;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等规定,组织开展农村餐饮业的清理整顿,严格把好卫生许可证准入关,对不符合条件的要限期整改,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坚决吊销卫生许可证,严格查处无证照餐馆经营行为。到2010年全市农村餐饮店、学校食堂都要具备相关证照;卫生、教育部门要大力开展对农村学校食堂的整治,督促其完善设施、规范管理,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首先在县级城区以上学校食堂全面实施,重点加强对各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学生用餐和课间餐学生营养餐的监督检查,改善食品加工卫生条件,提高卫生质量意识,建立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加强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的管理,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率。同时,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卫生示范店”、“食品卫生示范街”等活动,以点带面,分类指导,不断提高农村食品卫生水平。

(七)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有毒有害食品以及非法经营的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在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妨碍公务和暴力抗法的违法犯罪行为。

(八)财政部门负责做好农村食品安全行政监管经费的保障和资金落实工作。

三、建设农村食品群众监督网

由工商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建设全市农村食品群众监督网。主要措施:

(一)建立多方合力机制,实行食品安全巡察员制度。

1.组建相对固定的分别由人大、政协、社会团体、企业主、群众代表、新闻媒介、专业人士等人员组成的食品安全巡察员队伍,建立完善市局、县(市、区)局、工商所三级监督联动、方便群众参与的监督平台。

2.建立工商部门、名优食品企业、农村经销商、农村消费者四方互动机制。采取定期邀请食品生产商(供应商)、经营者和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召开约谈会,协助食品生产商举办产品推介会等形式为经营者掌握农村信息和了解农民消费需求、村民了解食品市场信息提供互动平台,进一步增进购销双方和监管与被监管双方的信任,形成名优食品产销信息互通的良性机制。3.建立工商、名优食品企业联手打假机制。与名优企业建立经常性的联手打假机制,实行食品名优企业联络员制度,采取专人联系、定期沟通的办法,利用名优企业掌握市场信息准、识假专业能力强的优势,定期深入广大农村开展联合打假,维护名优食品企业的合法权益。

4.建立红盾维权监控网。深入开展红盾维权进乡村活动,依托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管理等组织在全市建立“红盾维权站”、聘请红盾维权联络员,把维权投诉网点延伸到边远山区,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让群众投诉有门,投诉方便,处理及时,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的监控能力。

(二)由各乡镇政府负责,工商部门配合,建立乡镇一级消委会分会,做到人员到位、机构健全、履行职责规范、农村维权作用明显,至少要达到“六个一(一人、一牌、一证、一室、一薄、一栏)的标准。“一人”,即至少有一人兼职做监督维权工作;“一牌”,即悬挂统一式样的乡镇分会标识牌;“一证”,即为工作人员颁发的社会监督员证;“一室”,即调解室,可单独设立,也可与乡镇政府其它合用;“一薄”,即投诉、举报登记薄;“一栏”,即固定宣传栏,刊登法律法规、消费警示等内容,并配备投诉举报电话。到2010年全市乡(镇、街道)要100建立消委会分会。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部署阶段(2006年5-6月)

市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办根据省政府印发《**省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工作方案》制定5年全市食品安全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建设实施方案,并由市政府印发各地执行。根据省里试点工作的要求,我市确定晋江市、安溪县为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试点。

(二)试点阶段(2006年7月-2006年12月)

晋江市、安溪县制定试点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及时做好工作总结。市级有关部门加强试点工作指导,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教训,组织观摩学习,完成试点工作总结。

(三)全面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10年9月)

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组织全市全面实施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市、县(市、区)联席办每年年初组织联席会议有关部门分别制定下达当年食品安全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建设工作年度工作计划(含年度目标任务),并认真组织实施。开展年度“三网”建设工作督查评估。

篇2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责任保险 强制保险。

1一、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发展现状。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指因被保险人生产或销售的食品存在缺陷,导致使用者或第三者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时,保险人在约定的保险责任及赔偿限额内予以赔偿的一种保险。与国外早期产品责任保险具有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性质不同,我国早期产品责任保险更倾向于非食品的产品并带有强烈的涉外性。产品责任保险自开办以来,投保需求不强,因此业务量一直不大。

真正意义上的专门为食品行业打造的责任保险诞生于2008 年 7 月。江苏省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扬州市广陵区 30 家食品经营户代表签订了商品责任保险单,此举措标志着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保险公司承担食品安全事故赔偿责任的保险在扬州正式启动。此次签约的商品责任保险条例规定,凡食品安全示范店的经营业主缴纳300 元钱,并同时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和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都可以签订一份《食品安全示范店商品责任保险单》。在保险期内,被保险人在依法经营的前提条件下,由于所生产食品的缺陷或质量问题致使消费者病、残、亡和财产损失的,依法应该由被保险人承担的医疗费、丧葬费、财产损失费,由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一年的累计赔付限额为 5 万元人民币,但可以多次请求赔付直至达到赔偿限额。

到目前为止,除了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公司有专门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外,多数财产保险公司还没有开展专门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只是迫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压力,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一些分公司扩展了产品责任保险条款,使之具备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性质,或者利用一些公众责任险要求餐饮场所业主投保。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食源性疾病的发现和蔓延,大量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及转基因食品的出现,一起起食品安全事件被媒体曝光,使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机制。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以市场化的手段辅助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大力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能够有效地发挥现代保险业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同时,保险业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的保障工作也是其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所义不容辞的。面对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愈加强烈的关注,以及目前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要真正做到“吃得放心”,片面依靠政府监管、法律制裁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入保险,即采用责任保险的商业化风险管理工具予以配合,从而形成综合的、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二、食品安全保险遭冷遇的原因。

(一)立法不足。

责任保险是所有险种中对法律敏感度最高的险种之一。我国至今没有独立的产品责任法,缺乏实行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依据。由于立法上的缺陷,导致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和消费者在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方面无法可依,对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追究亦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这样实行起来会有很多的不便,无法可依。

(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责任保险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致害人)是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最终目的是对第三方即消费者(受害人)的救济,该险种对于法律和监管的敏感度很高。由于我国的产品责任立法相对滞后以及法律责任追究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以及执法人员水平不高等,导致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所承担的法律风险有限,加之处罚与违规所得的数字相差太远,企业违规的成本较低而获利丰厚,即使被查,换个牌子照样生产。消费者由于前述原因或在个人维权意识方面则相对淡漠,食品企业总体面临的侵权责任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大,从而责任保险的有效需求较低。

(三)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供给不足。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承保的主要是法律风险,并且涉及对食品安全责任风险的评估、承保食品的类别、承保方式、费率的厘定、风险管理和保险理赔、诉讼程序的介入等多个环节,对于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保险公司恢复国内业务的时间较短,目前竞争重点主要集中在企业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以及货物运输保险等有形财产保险领域,承保责任风险的技术能力不足,从业人员极度短缺。目前我国责任保险占整个财产险业务的比重仅为 5%左右 (不含汽车责任险),相对国际平均水平 15%有很大差距。责任保险险种推广主要集中在雇主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等险种,即使是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产品责任保险,也主要承保的是出口食品,尤其是出口到欧美等国市场的食品,面向国内销售的食品行业的承保率非常低。截至 2007 年 10 月,中国人保、大地财产和华安财产在产品责任保险之外开办了餐饮场所责任保险。中国人保和大地财产将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列入承保范围,华安财产仅限于承保食物中毒的单一风险,并且保险金额都比较保守。

三、我国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建议。

我国在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由于责任保险人的缺位以及侵权责任人的逃逸或经济能力不足,使得政府甚至个人成为责任事故的最终承担者,再加上我国法制环境不健全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欠缺,使得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有效供给与需求都受到了严重的抑制。相关数据显示,2006 年我国企业投保产品责任险的比例仅为 4%,其中食品、医药类占比不到 10%。

为了发挥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法律强制推行,以下是对我国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所需的法律环境。

2009 年 6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开始实施。与 1995 年施行的《食品安全法》以及之前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相比,新《食品安全法》无论从监管的范围还是惩罚的力度上,都有明显的加强。一是借鉴发达国家的作法引入了惩罚性赔偿,这一举措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二是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企业必须保证其产品符合这一标准。可见,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加大了食品企业所面临的索赔风险和法律风险,增强了其转嫁风险的需求,为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无论是《食品安全法》还是之前的《侵权责任法》,其覆盖面与实施力度均不足以支撑责任保险的发展,只有建立独立的产品责任法,才能为产品责任保险的推进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因此,国家应在现有基础上,考虑制定《产品责任法》,逐步采用严格责任原则,对于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的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严格追究其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赔偿责任,为企业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提供法律依据。

(二)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监管部门监管到位。

由于责任保险的复杂性,经营风险大大高于其他商业保险。

因此在推动发展时,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提高保险企业开发责任保险的积极性。另外,政府还应运用行政手段,将投保作为发放生产许可、经营执照等相关证件的条件。

在监管体系方面,目前我国设立的监管部门庞杂,执行职能时容易出现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因此,我国急需理顺食品监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避免多头监管带来的弊端。港澳地区由一个监管部门全程独立监督食品安全的做法是一条可以借鉴的思路。

(三)采用基本强制险为主,附加责任险补充的模式。

责任保险与一般保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其承保的标的是因被保险人的行为受到损害的与保险合同无关的第三人的利益。当然此种保险也会使投保人受益,如减少其赔偿数额和诉讼费用。但第三人将从中得到的利益可能会大大超过被保险人。因此可以说,此种保险保护的主要是第三者的利益,从社会的角度看责任保险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能增加社会福利,保护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利益,是应该推行的。但是由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所承保的风险具有政策性保险所承保的基本风险的性质,风险事故的后果会涉及大量的消费者,风险事故的发生对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性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保险公司对于涉足这一市场一直持审慎的态度。这样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产品责任保险的供给将会严重不足,其正外部性作用将无法得到发挥。此时只有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通过法律的强制规定去增加供给,以促进效率的提高,弥补市场的不足。

由于我国食品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不少小型食品生产企业不仅投保意识不足,而且经济效益也不好,如果再强制其缴纳食品安全强制险的保费,势必影响企业的利润甚至生存。所以在目前我国各个食品企业盈利能力差异明显的环境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应采用基本强制险为主,附加责任险补充的模式。即先在每个具体的食品行业设计一款基本的食品安全强制险保单,其保额、保费比较低,既不至于给投保该险的企业曾加过多的负担,也能满足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受害者及时的抢救和简单的医疗救治需求。如果某食品企业认为该强制险的保障难以满足其需求,则可以再向保险公司提出投保商业食品安全责任险的要求,至于保险公司是否同意呈报及一旦呈报保额、保费的确定则需要在保险公司对该食品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后加以确定。参考文献:

[1]鞠珍艳。论构建我国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上海保险,2010(3)。

[2]许飞琼。责任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11.

[3]都丽峰《。食品安全法》解读及其对食品行业的影响分析。标准科学。2009(11)。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餐饮服务;宣传引导;示范区

1餐饮服务集中区的概念和建设思路

餐饮服务集中区指统一管理、餐饮单位相对集中且数量达20家以上的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和餐饮特色街区等。餐饮服务集中区的建设思路是以具备一定管理基础的餐饮服务集中区为示范,通过强化依法监管与主动服务相结合,强化主体责任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强化舆论引导与主动宣传相结合,搭建社会共治平台,实现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以示范建设为基础,通过典型引导,以点带面,推进社会共治平台建设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促进餐饮服务集中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1-5]。

2餐饮服务集中区的建设内容

2.1建立食品安全工作服务站

依托餐饮服务集中区现有管理机构(如综合体管理运营方、景区管理方等),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搭建由政府部门、经营者等组成的第三方管理平台,设立食品安全工作服务站。通过食品安全工作服务站建设,聘用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和志愿者队伍等,协助监管部门延伸监管触角,服务好餐饮服务经营者,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2.2统一餐饮服务公示模式

区内餐饮服务经营者全面实施“明厨亮灶、阳光操作”,统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公示内容、格式及位置,将关键环节操作现场直接呈现给消费者,进一步强化企业自律,接受社会监督。有条件的餐饮服务集中区可在聚集区广场等明显位置通过电子显示屏,对集中区内餐饮服务经营者食品安全信息、后厨监控及原料采购情况等进行统一展示。同时,鼓励区内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展量化分级脸谱公示外置化工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式样将脸谱在店面门口醒目位置或通过电子显示屏等形式进行公示。

2.3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力度

加大餐饮服务集中区食品安全检测力度,及时公开检测结果;建立不合格食品处置机制,及时有效处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维护餐饮服务集中区的社会声誉和信用品牌。鼓励规模较大的餐饮服务经营者配备快检设备,加强企业自检;有条件的餐饮服务集中区可建立集中区食品安全快检中心。

2.4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集中区内具有共性的食品安全难点、热点问题已得到解决;区域内各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有效规范,群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得到提升。

3餐饮服务集中区的建设成效

常熟市的餐饮集中区建设最早启动于2017年,历经4年建设,目前,共有7座餐饮集中示范区通过苏州市级验收,有效推动了餐饮服务集中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在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三大重点”。

3.1发挥工作站优势,良性运转促进质量提升

将工作站的运转与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相结合,提升餐饮集中区“四个率”:①“明厨亮灶”实施率。提升“明厨亮灶”覆盖面,目前,集中区内93.2%餐饮单位实施了明厨亮灶。②量化优秀等级率。在实现餐饮服务集中区内餐饮单位100%量化分级评定的基础上,不断提档升级,实现60%以上的餐饮单位量化等级达到优秀,消灭一般等级,进一步完善餐饮服务量化分级公示制度,统一公示量化分级管理信息。③优质现场管理方式实施率。163家餐饮单位推行“4D”“五常”等先进管理体系,持续保持良好运行,有效促进集中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④快检覆盖率。餐饮集中区全部配备快检设施,快检覆盖率100%,自行开展对瘦肉精、农药残留和煎炸油极性组分等重点项目的快速检测,发挥初筛功能,及时公示检测结果。3.2明确工作站职责,完善制度强化机制建设7座餐饮集中区均明确工作站建设标准、组织架构和人员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制定《管理工作站职责》《信息采集制度》《宣传培训制度》《工作台账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联合检查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在运作过程中完善联席会议、考核奖惩、宣传培训及食品安全值守等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工作站的“三个纽带”作用,真正成为监管部门与集中区运营方的纽带、餐饮集中区运营方与区内单位的纽带及餐饮集中区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

3.3强化工作站管理,不断构筑食品

安全防线进一步发挥食品安全工作站的辅助管理职能。7个餐饮集中区均加强对集中区内餐饮单位检查,督促餐饮单位开展自查,落实主体责任。监管部门为工作站提供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食品安全工作站定期组织区内餐饮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工作站为提升自我管理开展的组成人员的业务培训,共组织对738名负责人及从业会员开展培训。

4餐饮服务集中区的建设体会

4.1组织领导到位

常熟市在餐饮集中区建设过程中,实行领导负责制,领导亲自部署、亲自动员、亲自抓落实,进一步充实推进方案,细化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同时,加强对工作推进的督促检查,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从而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2宣传发动到位

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从市局到基层分局,从监管部门到餐饮集中区运营方,从餐饮集中区到区内每家餐饮单位,都明确示范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进度安排和任务目标,凝心聚力,全面有序推进示范建设工作。

4.3协调保障到位

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同当地政府和餐饮集中区的沟通协调和交流指导,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特别是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建设列入苏州市政府实事项目后,进一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全面发动区域内餐饮单位积极投入到示范建设中。目前,苏州市已下拔餐饮集中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点专项奖励奖金,常熟市共获得奖励奖金14万元。

5餐饮服务集中区的建设思考

5.1进一步注重长效管理

对已评定的示范点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开展“回头看”行动,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做到边提升边巩固,充分发挥示范单位的带动作用。推动食品安全示范建设活动深入持久开展,确保人民群众有真切的食品安全获得感。

5.2进一步加强交流学习

在下一步工作中,还需借鉴苏州市其他先进地区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积极探索,主动创新,融入自身特色,不断拓宽餐饮集中区示范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如将工作站管理模式延伸至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等新领域,将食品原料追溯、远程视频监控、量化分级信息等进行整合以二维码形式统一展示等。

篇4

1.1结构设计

消防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整体上包括前端设备、网络连接和监控工作站三个部分,这三部分将在第三部分详尽介绍。此外,消防视频监控的服务器部分包括数据库、通讯、网页、储存、设备管理媒体转发、主动注册服务;监控部分包括火警监控、GIS接警监控、视频监控;安全管理部分包括应急预案管理、信息管理、车辆人员调度管理;对外服务部分包括短信、语音和WEB服务;控制部分包括屏幕控制、LED控制和电视墙控制。

1.2网络设计

如今以TCP/IP为基础的数字IP网络已得到广泛应用,高速宽带网保证了基于IP技术为基础的视频监控传输的发展。在选取视频监控平台的网络设备时,要保证设备的质量,通常会采购国际知名厂商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的产品,以确保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配备高度发达的维护和管理的产品服务,也要有较高的普适性,可以兼容多种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管理协议。

1.3储存设计

使用SQL语言实现对数据的访问设计,SQLserver2000保证可以通过PB技术进行数据访问,以全力支持开发人员设计和改造并保证客户充足的空间,并有效地提高设计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数据库的访问中间件,连接起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中间部位的设计,开通了程序可以访问数据库的端口。启用在网络环境中的通讯交互系统,创设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高级层面的应用环境。通过屏蔽于系统内部运行环境中的网络协议、不同结构的操作系统,借此有助于提升、移植和维护消防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数据存储的整体设计启用全光纤的FC-SAN网络,凭借IBMSPACEMANAGER,数据在磁带、磁盘之间迁移自动化实现,在排列磁盘和磁带库方面,依新旧程度的不同,相关数据分别存储。

1.4共享文件设计

采用SFS文件系统,SFS是一个结合了软件和硬件的产品,提供了一个兼容多个操作系统平台的统一的储存环境,统合多个独立文件系统成为一个共享文件系统。实现对传统SAN结构中数据与文件管理的超越,并实现文件间的数据共享、存储分配和数据备份。此外,SFS进一步推进分布式的文件系统的设计和系统,不仅具备传统的分布式文件系统的特质,还将SAN作为文件系统的传输和存储数据的途径,并通过以太网高速传输原始数据,由特定的原始数据服务器进行处理并储存,有效地将系统资源高效率地利用,并提升性能,降低投资成本。SFS的节点本身就具备特殊性能而不需要依赖其余配置,可以自动化均衡负载,随着存储设备的增长,SFS可以智能地均衡负载性能,并具有灵活并动态的锁定文件的支持性,保证较高安全可靠级别的文件系统,因为SFS共存架构式的文件结构列表,保证可以永久性地访问或锁定节点。SFS每个单独的缓存空间也保证了每个客户端都可以通过自己独立的缓存空间而提升访问的速度。而且根据超级文件系统,避免了小文件系统难以管理和利用的问题,SFS文件系统并不限定文件的容量,可以将所有相关的视频数据均存放在统一的文件系统下管理。

2消防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的实现方式

视频监控系统的模块设计主要包括前端设备(摄像机、硬盘录像机、视频和音频、报警系统、电动云台、存储系统、网络模块等)、传输设备(有线传输如数据传输线、无线传输、常用计算机网络线路)、控制中心(监视器电视墙、录像机)。

2.1前端设备

监控摄像机应该保证于25米范围内清晰地呈现视频监控图像,比如人员的外貌、行为特点等,应该为高清摄像机,以满足较为清楚的图像效果,并可以自动转换为黑白呈现模式,选取著名品牌厂商生产的产品。在室内外配置装置,有效防水、防冻等功能,以实现不同天气状况下均能正常运行,即在各个状况下的监控,维持24小时监控。除了能够清晰地呈现图像,监控摄像机也要保证在监视范围内监视所有细节,实现远近、不同角度的切换并较好的适应环境,达到与环境的紧密契合。硬盘录像机的显示设备选配42寸液晶电视,任何时间均能够调用查看及刻录光盘,不断更新,确保兼容性和运行的稳定性。硬盘录像机所存储的资料保存时间限定为大于或等于30天,采用多媒体12路视音频硬盘录像机。站点实现安全红外监控,依据现场所铺设长度采用恰当的红外预警探头和主机,电缆的敷设运用PVC管道保护,并配设警铃和警号等警示设备构成的警报系统,并在警卫室内部安装一台红外报警主机和硬盘录像机。

2.2传输设备

消防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采取CDMA中国联通网,因为该网络系统可以实现无线的IP连接,并具有方便安装、维护简易、修建成本低廉等优势,同时修建周期缩减,可以更加全面的利用既有网络,并由无线传输、监控管理和视频信息采集系统构成。基于消防无线监控传输和接收装置的国家标准,对已经投入运行的建筑物要实行重新监测消防水位、水压等重要指标。如果重新构线并安装将非常繁琐,但是通过无线接入方式传输就更为便捷。因而建议可以制定新的消防无线监控设备的信号传送设备控制装置等产品的国家标准、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等内容。为了让设计能够符合实际的需要,在设计消防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时,选取的网络设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要技术领先,因为消防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是一整套高科技的软硬件整合系统,设计系统要考虑到网络设备的先进性特征,同时设备也要达到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网络设备的选取质量将决定消防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传输的质量,完善的网络结构可以承担起较为繁重的网络运载量,以确保系统整体的稳定运行。再次,选取国际知名品牌产品作为消防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设备,得到广泛使用的网络设备已经经过实际运行和使用的考验。因为存在很多威胁网络安全的隐患,安全性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是保证数据不被窃取、盗用的前提,长时间的运行先例可以确定该硬件基础有较高的可靠性。最后,网络传输设备可以维护并方便管理。为了配合技术先进的维护和管理,体现先进设备的最大效用而选择的网络设备要方便消防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管理员的维护和管理,消防安全平台的网络传输的设计,要可以支持现有和多样化的网络管理软件和广泛应用的网络管理协议。要保障网络的客户端与消防安全视频监控平台之间,具有有线或者无线通讯功能,能够主动地连接网络,进而使整体消防安全视频监控的相关数据传输流程可以得到控制,并能够实时获得客户端当时系统状态和监控管理信息状况,经由网络的数据交换过程,便能远程控制客户端。消防安全视频系统在同外部的互联网的交互时,使全体主题访问服务器局限在内部局域网内,经过数据交换平台整合数据信息到中心数据库内。消防安全视频监控的业务信息将前置交换机作为缓冲数据库。该网络的使用人员能够在相同网络进行访问,并经过Internet网络安全地访问消防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中心数据库的信息,数据中心安装在监控业务的外部网络,针对没有消防安全视频监控外网的使用人员,则可以选择使用VNP技术支持互联网的使用。

2.3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是整个消防安全视频监控平台的核心部位,主要负责各种信号的收集依旧保存录像数据,并发送控制信息给前端设备。另外还囊括监控视频的切换查看控制视频,其他信号的警报处置。比如当前端设备安装特殊类型的传感器的部分扫描到火情之后即刻连接到对应的设备上做出反应。控制中心除了能够监控相关场所的火情状态,还要能够实现录像的存储以便以后调查或者参考,首先应该明确监控系统对数据集中储存的空间要求量,并采取综合估算,就该数据要求量和业务处理特征做出储存系统的目的和相关主要的硬件系统等方面的要求。因为不一样的监控需求将有不一样的监控清晰程度的需求,监控数据的保存时间长短也不尽相同、监控数据的访问频次也存在诸多差异,因此要规划评价方法,并做出案例设计,于实际工作中便能够基于实践要求做出相应的调节。以下方式可以协助分析硬件系统,可以概括现今可行的监控数据视频的清晰度的类型(高清、超清等),假定可行的不同清晰度视频数据的需求占比和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的保存时间,归纳储存空间需求的计算公式,采取分布式和集中式的视频监控数据空间需要的评价,可以计划对应的产品的配置特性等方式确定分析硬件平台的所需要求。

3结语

篇5

一、社会监督的主要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监督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作用。

1.公众监督。公众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食品卫生进行监督。政府及食品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员为社会监督员的形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采取明查暗访的形式,对社会公众、服务对象所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2.社会团体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食品安全现状的监督。社会团体主要有消费者协会、工会、共青团和妇联会等。政府及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与这些社会团体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其成为社会监督的急先锋。

3.消费者监督。消费者针对生产与销售企业的违法经营行为可以向有关监管部门申诉、举报,也可向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控诉,通过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利,打击违法事件。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定期收集消费者的意见、要求,设置消费者评议表、反馈表、意见箱、举报电话等,还可以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食品安全信息,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信心,促使消费者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监管。

4.媒体监督。媒体监督是指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督,它体现了媒体人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社会责任感。现在有一个时尚的词汇叫做媒治,尽管社会对此褒贬不一,但它的独特魅力正受到人们的青睐。所谓媒治,是指通过媒体管理社会,或是人们试图期望通过媒体曝光来解决社会问题。“舆论监督表达的内容可以是赞扬、建议、批评,其中主要的形式是批评,因为这种形式比赞扬更容易引起关注。监督并不意味着就是批评,而是对监督对象进行查看,通过议论形成一种督促,使之在法制的轨道里活动,有益于社会和人民。”[1]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应联合组建食品安全监督平台,通过定期召开或食品安全信息和食品安全宣传讲座等形式,来发挥新闻的督导作用。目前,世界各国基本都建立了相关的媒体监督机制,例如,“欧盟网络热线”,英国的“网络监察基金会”、韩国的“违法和有害信息报告中心”等。

二、创新社会监督的路径

“从逻辑和经验上判断无论国家权力如何强大,也不管法治发育程度有多高,国家都不可能垄断所有纠纷解决的权力。”[2]针对食品安全监管而言,不仅需要政府依法行政,严格监管,还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意识。政府应该大力宣传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关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以及公民行使社会监督权的意识。工会、共青团、妇联、消费者协会等社会团体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更应模范带头学习法律,增强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大公无私地投入到社会监督中去。

2.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事实证明,由秩序到混乱是一种自然规律,反过来,由混乱到秩序并不是一种自然规律,它一定要经过非常艰难的理性努力才能达到。”[1]当下,我国社会监督还很不发达,仅仅是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工作去做。从目前情况看,政府应加强社会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在立法上明确社会监督的性质、主体、客体、程序、方式等,使社会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政府可以把公众监督、媒体监督、社会团体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社会监督力量,以免各自为政,力量分散。政府还可以建立社会监督与国家监管相对接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把群众举报、投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明察暗访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交由相关职能部门去办理,及时向社会反馈处理结果。另外,政府可以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和有奖举报制度,由政府或者食品监管部门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以及群众、消费者担任社会监督员,并对有价值的举报进行奖励等。

3.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提高监督行为的透明度。“没有公开则无所谓正义”。[2]没有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开,没有政府监管行为的透明化,一切社会监督无从谈起,这也是社会监督能否真正实现的标志,这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权的基本要求。政府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网站,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建立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准确的信息,为社会监督创造便利的条件。另外,政府可以建立食品违法信息公开制度,曝光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

当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社会监督力量还很薄弱,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例如,媒体监督程序还不规范,其监督经常受到行政的干预,难以发挥正常的作用,还有一些新闻媒体存在误导消费者的现象。另外,社会监督的投诉渠道也不畅通、群众监督的主动性还很低,等等。不管怎么说,社会监督作为民间资源、民间力量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已经展现出非凡的魅力,当下,加快社会监督立法的步伐,创新社会监督的形式,真正将社会监督纳入到制度设计中去,这应该是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杨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初探[N].中国标准导报,2009-10-9.

篇6

太阳能标志

太阳能标志的技术指标:

1、外型:正方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等规格,均按国标制作。

2、颜色:红、绿、黄等多色。

3、采用太阳能供电,无污染,防尘、防雨,采用铝合金结构,光管采用超高亮LED发光管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每个LED发光管均设有单独的特制透镜,以保证LED发光管光学性能达到最佳,并有极好的防水性。

4、太阳能电池板在360度范围内可任意旋转,转换效率高,阴天也可给电池充电。

5、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单晶体硅太阳能板,在40℃的条件下,保证工作正常,输出负载电压不小于12V,输出电流不小于250Am。

6、蓄电池在40℃条件下,确保工作正常,容量衰减不超过30%。

7、闪光频率:57±5次/分。

8、闪光标志工作电压为直流12V。

9、当照度<150K时,闪光标志即可自动开始工作。连续阴雨天气,闪光标志仍可正常工作。

10、连续阴雨天工作时间:10---15天

11、在夜间,闪光标志的可视距离大于500米。

12、闪光标志可在-40至50℃全天候工作。

太阳能公路交通标志是利用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原理设计的主动发光式交通标志,在有阳光的白天,标志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储存起来,在光线昏暗或夜幕降临时能自动将电能释放,通过发光元件发出强烈、耀眼的闪烁光,其标志、警示效果大大优于现有反光膜式交通标志、警示牌,实现了由被动发光到主动发光的转变,在一些高危路段可有效避免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有别于现行反光式交通标志的新一代交通标志。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及对主动发光标志设施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太阳能交通标志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太阳能突起路标

太阳能玻璃道钉的技术指标:

1 、太阳能电池种类:进口单晶2、 充电电流:正常阳光照射下70―110mA3 、充电时间:晴天3小时,阴天6小时,雨天8小时4 、连续阴雨天工作时间:15天以上5 、可视距离:200米以上6 、闪烁频率:140―160次/分钟7 、电池种类:1800mA可充电镍氢电池8 、电池电压:1.2V9、 光源和外壳颜色:红、黄、白(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10 、光源数量:LED 8个(4×双面 φ8mm)11 、LED亮度:5000―7000mcd

与普通反光道钉相比太阳能道钉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 一是发光亮度大。普通反光道钉的反光亮度只有300-400个MCD, 而太阳能道钉的发光亮度可达2000个MCD以上,是前者的6-7倍,高强度的光线可以在夜间穿破雨雾,安全有效地为驾驶员指导方向。二是主动发光,动态警示。太阳能道钉在晚上以某种频率闪烁,而人的视觉对变化更为敏感,所以其动态警示作用非常强。主动发光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雨雾的干扰,而且可以脱离对汽车灯光的依赖,可视距离更远,效果更好。太阳能道钉在雨雾天气中以及在弯道处勾划道路轮廓、诱导驾驶员视线进而消除安全隐患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新型太阳能交通安全设施应用举例

多种新型太阳能交通安全设施在109国道北京段安保工程试点路段中得以应用。109国道北京段全线共安装了项目组自主设计、研发的“注意危险”太阳能标志1个,“限速40” 太阳能标志3块、“反向弯路”太阳能标志5块,黄闪灯3种共7个,“右丁路口”太阳能标志1个,太阳能三向信号灯1个。“东方红”隧道内部共安装黄白两色集中供电式太阳能突起路标160余块、普通轮廓标70余块以及“急弯下坡”、“右急弯”太阳能标志板各2块,对隧道口周边进行了景观处理,在隧道口外立面共安装了太阳能警示灯4个。该路段太阳能交通安全设施是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供电,在确保原有设施被动发光功能的同时,较好地提高交通安全设施的发光强度和视角,并可通过自身发光、闪烁等刺激驾驶员的视觉,提高识认距离和警惕性。太阳能交通安全设施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多雨、雾等恶劣气候路段。

太阳能交通标志灯牌的类型和目前价格

根据GB5768-8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要求和国际交通标志灯牌通用信号,光伏道路交通标志灯牌的类型和目前价格: 太阳能轮廓灯:通常每公里1对;目前价格每对为1200元/套 太阳能信号灯:通常在收费站使用,每车道为单双向信号灯各一个;目前价格单向信号灯为1500元/个,双向信号灯为2700元/个; 太阳能可变情报板:目前价格为80万元/套; 太阳能可变限速标志:每20km一对,目前价格为4万元/套; 太阳能施工标志:每个养护管理处配一套,价格为5万元/套; 太阳能诱导标:每个养护管理处配一套,目前价格为2万元/套; 太阳能隧道系统:平均价格为150万元/套; 信号牌:按公路行驶车辆要求,一般牌面尺寸为1m×2m,安装25只防眩黄色雾灯可组成10种国际通用交通指示信号。信号可实现闪动、流动和静止三种,其闪动、流动频率从15~35次/min,设三档,灯光亮度随自然光可调,调光方式分自动/手动,调光亮度从全黑到最亮分5级,信号视距(夜)应达1000m。 警示牌:牌面尺寸为1.2m×1.2m,按矩阵排列布置。户外型超亮像素管可组成多种交通标志符号,其信号可实现静止与交替,交替频率分三级可调,警示距离应达300m。 信号牌、警示牌的电源系统、控制系统、保护功能除满足一般要求外,应满足光伏系统的要求和户外工作环境的要求,如耐腐蚀性、密封性等,以及符合整机协调和美观要求。

详细说明

1、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进口太阳能电池片,采用低铁高透光率的钢化玻璃封装,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光源是采用进口芯片封装的超高亮度LED;

3、电路是采用智能型控制系统,24 小时工作,电路稳定可靠;

4、采用免护蓄电池,具有极低的自放电率、较长寿命、充足的容量、较宽的温度使用范围等特点;

5、牌体采用铝合金制作,外观新颖美观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等特点;

篇7

【关键词】食品安全;制度建设;管理体制;问责机制;诚信激励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066-0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国家政府形象,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随着社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在食品安全领域政府细微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近年来。我国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从“大头娃娃”事件、三鹿奶粉事件一直到去年双汇“瘦肉精”事件。这一桩桩有关食品安全危机的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刺痛着我们的神经,拷问着社会的良知。这一系列的恶性事件,导致国内消费者对国产食品和职能监管部门失去信任感,民众的消费信心减弱,社会诚信道德也受到冲击。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针对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新情况新问题,政府必须跟进制度建设,保障食品安全。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没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政府针对现实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当前存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正是当前制度缺失的一个写照。管理体制不完善、问责制落实不到位、诚信激励体制缺失是当前存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三个关键问题,要实现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针对以上三个方面跟进制度建设无疑是当务之急。

以完善管理体制为依托,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的市场管理体制可以充分完善市场竞争规则,促使经济参与者自觉维护食品安全,堵塞生产漏洞,消除安全隐患,从而使产品质量为市场所接受。否则,企业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近两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越发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近几年国际上食品安全监管改革和调整趋势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仍然存在监管力量过于分散,职责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从而才有“双汇”这类正规企业陷入食品安全危机。所以,政府当前应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存在的多头监管、标准规范模糊、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查清深层次原因,填补体制漏洞,农业、质检、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坚持和完善“预防为主、分类管理、全程监督、层级负责”的食品安全监管思路,改革并完善生产许可、风险监测、风险预警、监督抽查、问题食品召回及质量追溯、巡查、回访、年审、黑名单等监管制度,从而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切实提升监管水平和有效性,深化体制改革。

以落实问责机制为抓手,明确政府责任。问责制是特点是责任与监督追究相结合,它不应仅仅是对于产品质量问题的一种责任追究机制抑或一种单纯的惩戒措施,而应该和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政策互为补充、有机衔接。政府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守夜人”,担负着维护社会食品安全的责任。各级政府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保证政令畅通,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然而,当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而忽视食品安全,部分官员置公共安全重任于不顾而进行……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在食品安全领域进一步落实官员问责制度具有必要性。应通过问责机制形成对各级监管部门以及监管者的问责压力,防止寻租行为的发生,促使他们对其所管辖的食品安全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从而加强对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以实现政府部门的监管目标。此外政府应制定对相关部门工作考核的明确指标体系,形成以单位领导负责制为代表的全面科学的问责考核制度,对于关键性指标可实行严格的“一票否决制”,从而落实问责制度,明确政府责任。

以诚信激励体制为保障,构筑长效机制。企业诚信缺失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出现,企业诚信的缺失和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管、配套法律政策的不完善也有一定联系,需要各方一起努力形成督促企业诚信建设的激励体制,逐步推进食品企业诚信经营。强化各类食品企业责任制的自律作用。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是企业,企业必须将安全成本纳入生产成本,加强全过程控制的责任,各类企业都必须成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对自己生产和经营产品的质量负责。要实现经济主体自觉有序地承担食品安全的责任,实现整个社会在食品安全形势上的有序运转,不能仅仅靠政府的监管,还要结合合理的经济激励手段予以引导。对于在食品安全生产方面和诚信生产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企业,政府一方面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作为奖励,另一方面应利用政府自身的影响力帮助此类企业扩大品牌优势,从而从诚信体制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

食品安全,事关天下,情系民生。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做到以完善管理体制为依托,以落实问责制度为抓手,以诚信激励体制为保障,实现深化改革,明确政府责任,构筑长效机制,有力地改善食品安全状况,让人民群众的餐桌远离食品安全困扰,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国务院公报.2007.

[2]吴锦良.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精神重塑[J].浙江社会科学,l996(3):32.

篇8

电子追溯系统

本报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据此,我国将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快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肉类、蔬菜、酒类、保健食品电子追溯系统建设。根据这份工作安排,我国将根据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建设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并力争在2013年底前,完成主系统和子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设计。

全球售出54亿部WLAN设备

本报讯 4月17日,Wi-Fi联盟在日本东京召开新闻会。Wi-Fi联盟市场总监凯丽戴维斯·菲尔纳(Kelly Davis Felner)表示,全球Wi-Fi热点超过140万个,超过25%的家庭使用Wi-Fi。据介绍,截至目前,全球已售出WLAN设备54亿多部,3年后将增至74亿部。凯丽戴维斯认为,由于无线通信的爆炸性需求,在今后使用2.4G和5G的双频产品以及使用2.4G、5G和60G的三频产品将成为主流。据介绍,支持5G的IEEE802.11ac设备认证标准将在今年6月,支持60G的WiGig设备认证标准将在明年年初。

英特尔收购API管理服务公司

本报讯 4月18日,英特尔确认花费1.8亿美元收购旧金山一家创业公司Mashery,收购完成后,Mashery的大部分员工将加入英特尔成立两年的服务部门。英特尔表示,这个收购交易是英特尔构建集成的成套服务的重要步骤,通过收购Mashery,英特尔将建立起更完整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因为大部分云计算服务通过API与其他服务通信。Mashery在关键垂直市场的技术专长将使英特尔能够提供更优服务体验。据悉,Mashery已创立7年,专注于API管理。

中国雅虎邮箱

篇9

关键词:食品安全巡查员队伍;现状;建设问题;建议

2011年,小榄镇政府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工作,在现有社区食品协管员队伍的基础上,组建了由80名巡查员组成的食品安全巡查员队伍,开展一系列的社区食品药品巡查员的技能培训,建立了“镇级职能部门-社区巡查员队伍”二级监管网络,各社区食品安全巡查员结合实际情况每天对辖区内“四品一械”经营单位进行日常巡查,填写《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巡查记录表》,督促轻微违规经营单位限期整改,并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发现有重大违法行为的及时上报到镇相关职能部门,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查处。及时发现和消除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将食品安全风险有效控制在萌芽状态,将监管触角延伸至社区每一个角落。本研究通过进一步摸清我镇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的现状,充分了解我镇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队伍的建设情况,分析我镇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1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队伍现状

1.1巡查员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80名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男性75名,占总人数93.75%,女性5名,占总人数6.25%。年龄主要分布在20~59岁,平均年龄为38.13岁。

1.2巡查员文化程度情况 巡查员文化程度主要以高中(中专)和大专为主,分别占55%(44/80)和32.5%(26/80),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1.25%(9/8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仅占1.25%(1/80)。

1.3巡查员职业分布情况 在被调查人员中,专职从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有3人,仅占3.75%;绝大部分为从事其他专业而兼职的人员,从事城市管理工作37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6人,从事物业管理19人,集贸市场管理工作12人,其他工作3人。

2目前食品药品安全巡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食品药品安全向社区一级延伸后,监管工作机制未能配套跟上,与当前的形势发展仍有一定距离,缺乏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制约,人员管理问题仍存在。

2.2社区领导不够重视 由于该项工作开展时间不长,社区领导未认识到该项要作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没经济效益的事情。所以不重视,对该项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不大。

2.3人员素质不高、人员流动性强、人员身份重复 通过调查显示,我镇 80名巡查员有60%年龄>40岁,61.25%学历为高中(中专)或高中(中专)以下文化水平,很难适应专业性较强、信息化的工作需要。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中大部分为兼职人员且流动性大,有的社区人员架构在6个月内几乎全部改变,新的同志由于没参加过培训,工作较难开展。个别巡查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4经费投入不足 市、镇政府投入运作经费有限,日常工作中人员、办公、车辆等费用均由社区自行解决,工作开展比较困难,也制约了社区开展该项工作的积极性。

3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巡查队伍建设的建议

3.1完善管理机制 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了相关制度及规范文件,但由于社区不重视,管理不到位。建议将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工作纳入镇政府对社区工作的年度考核,以提高社区对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工作的重视及积极性,奖励做得好的先进社区,鞭策后进社区,进一步提高社区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3.2加强对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的业务知识培训 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开展多种形式且针对性强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业务能力及素质。

篇10

关键词: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15302

1 山西省食用林产品概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政府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是广大消费者极为敏感和关切的重大问题。食用林产品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是提高林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增强林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林业, 实现林业稳健发展的重要内容; 也是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坚持以人为本 、对人民负责的具体体现。

1.1 山西省食用林产品发展现状

山西作为能源大省,环境和生态压力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省政府及省林业厅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发展以干果经济林、种苗、花卉、森林旅游、林下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产业建设,实现富民增收。

全省森林面积达4236万亩,森林覆盖率20%,林业实现总产值500亿元,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截止2016年初,山西省发展经济林达1350万亩以上,产量12.67亿kg。以核桃和红枣为主要干果经济林作物。山西省核桃栽植面积累计达到644万亩,发展红枣 501万亩,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今后还将大力发展连翘、沙棘等灌木经济林;双季槐、皂荚等新型经济林;油用牡丹、文冠果等油用经济林。省内名、特、优干果经济林之乡达到17个,建成总规模达34万亩的高产优质科技示范园区,扶持培植形成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经济林产品深加工利用企业120多家。平均每年新发展干果经济林100万亩左右,总产值120亿元。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551万亩,实现产值16.5亿元。

1.2 山西省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山西省林产品特别是经济林还是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主,果农对林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有些果农为追求产量还在频繁过度使用高残留农药及化学药品,至使农药残留超标。部分果园附近存在开煤矿、建工厂等现状,空气、水、土壤都会遭到污染,重金属超标,影响水果生长及品质。山西省的可食林产品生产企业众多,但大多企业都是小规模生产(张素华),大都以传统工艺加工生产为主,没有专业化、标准化的约束果品安全难以得到保证。加之林产品检测技术落后, 监管机构不健全,果品的整个生产、加工、销售过程得不到严格的监督管理控制。这些问题林产品流入市场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 山西省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有国家级林产品质量检验机构30多个,省级质检机构 40多个(文卫华)。山西省还未建立国家规范的林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目前,检测林产品只能依托各级农业系统所属的农产品检测机构来进行,有些质检部门存在严重问题如:实验规程不能严格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操作;不具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及可靠的实验环境;质检队伍素质相对偏低等。落后的状态致使山西省林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仍然处于无序状态,不能满足安全监管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制约山西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的重要因素。

3 建立林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必要性

3.1 林I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山西省林产品竞争力的需要

目前,林果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林果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有更多的林果产品需要出口。现阶段林产品贸易竞争的加剧,不再是产品数量和价格的竞争,主要是产品质量、安全和信誉的竞争。建立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林产品监督和管理,可以提高林业产业的产业化、组织化、 标准化水平,增强山西省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促使林产品实现高质量生产,获得更高经济效益,对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规范和促进林业产业有序发展的需要

随着食林产品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多,国内外市场流通量的加大,部分林产品生产者受利益驱动,不按标准生产,食用经济林产品如水果、干果、食用菌等产品存在有害物质超标、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这些都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切身利益。在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竞争可以促进发展,但也存在某些不法商家在产品质量检验能力相对薄弱的环节以不正当手段竞争,向社会供应劣质产品。产品的多样性,使得行业的发展对检测机构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致使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健全的检测机构为政府发挥监督职能以及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优质的林产品。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需要

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将对可食林产品生产环境以及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促进可食林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降低使用频率和数量,提高其使用效能和安全性,减少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和对林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通过检测分析,以指导、规范林业生产、加工、经营、 销售活动,进而达到提高林业生态安全水平与林产品的产量、质量安全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预期目的。根据质量检验检测提供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改变林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做到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使山西省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3.4 依法行政的需要

林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对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乎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2007年国家林业局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这些法规的颁布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为开展林产品质量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

4 发展对策与措施

4.1 加快申报成立国家级林产品质量检测机构

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林产品检测体系的要求,在现在科研条件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专业人员申报国家检测中心或省级林产品检测中心,实验室要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基础建设。目前山西省林科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积极筹建食用林产品检测中心,已购置先进仪器30多台,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紫外分光光度仪等相关实验仪器,预建实验室面积达1400 m2 ,该中心成立后将成为山西省首个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将为山西省各大林产品生产企业及科研究院所提供原料检测、产品质量监督、生产工艺研发等方面的服务。

4.2 制定标准的检验检测制度

林产品检测体系的建设首先要建立规范的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一切工作在规程内严格执行,要加快制定适合山西省的产品质量标准、行规、方法,检测结果评价要以标准为依据。 同时依照国家要求建立检验抽样技术标准与样品管理等制度。对违规操作的相关责任人制定处罚条例以确保检测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

4.3 加强检测队伍的素质水平

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在整个检测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加强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检测水平,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高水平、高专业的检测队伍以确保全省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4.4 对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发达的网j、媒体多宣传《食品安全法》,普及林产品知识,提高大家的林产品安全意识,全民意识的提高可推动企业生产更加规范与合法化。从而提升林果产品的质量与品质,带动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卫华,佘佳荣.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13,40(1).

[2]张素华.山西省森林食品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J].山西林业科技,2014,43(3).

[3]兰亚军,杨志斌,杜业云,等 湖北省森林食品质量监测制度及安全体系建设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12(1):54~57.

[4]黄 军,李玉平,邓绍宏.湖南林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07(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