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控制;内部控制

一、风险及财务风险介绍

(一)风险及财务风险的含义

1、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企业经营总是有风险的,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要承受各种各样的风险。一般说来,风险是指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风险的特征包括风险存在的客观性、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第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风险就伴随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但又是独立于人类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人们在风险面前,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风险的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而不能根治、消除风险。

第二,风险存在的普遍性指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第三,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这是由于任何风险的发生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每一因素的作用时间、方向、强度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顺序等必须都达到一定的条件才能引发风险。而这些因素在风险发生之前,相互却无任何联系,许多因素出现的本身就是偶然的。就个别风险来看,其发生是偶然的、无序的、杂乱无章的,然而,对大量发生的同一风险进行观测,明显地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可以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准确的描述,从而使人们能准确把握大量相互独立的风险运行规律。

2、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一个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该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因此,企业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成果即收益;财务状况即企业的偿债、营运、获利等能力。从偏离的趋势看,出现偏差的结果只有两种,即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财务状况的变好或变坏。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及特征

1、财务风险的分类

从企业财务活动各个环节来看,企业财务风险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使用过程的风险、资金收回的风险、资金成本的风险及利润分配的风险。

从企业财务风险能否分散考察其外延,财务风险可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

从企业财务风险的可控性,可以分为可控财务风险和不可控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的特征

第一,客观性。风险的客观性对财务风险的研究是重要的,我们研究财务风险,目的是控制财务风险,减少财务损失,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

第二,不确定性。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从风险的不确定性可以得出风险的可控制性,由于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受有限因素的影响,如果对具体风险的相关因素充分了解并有效控制,则可以控制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总的来说是有限的,虽然其中部分因素(如企业外部因素)难以控制,但另一部分因素(如企业内部因素)对于企业来说是可能控制的。

第三,损失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条件限制,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威胁企业的收益。

第四,系统性。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各种财务关系上,是财务系统各种矛盾的整体反映。

第五,进步性。风险与竞争是一对孪生兄弟。各个生产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并通过购、产、销不断的生产和再生产,然而,在竞争中,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是不平坦的。各个生产经营者除了要到处争取市场,还要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否则就可能被市场淘汰。承认和承担财务风险把企业推向背水一战的境地,必然使企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力改善财务风险管理,增强竞争能力。

二、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根据湖北联通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报表特别是2005年的年报资料,从基本的财务比例和现金流量两个方面对湖北联通公司的2005度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湖北联通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报表中有大量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计算出很多有意义的比例,这些比率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选偿债能力和流动性进行分析。

(1)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股东权益比、流动负债率和负债权益比。湖北联通公司近期偿债能力指标如表1:

年度2006.32005.122005.92005.62005.3

流动比率0.960.951.021.021.06

速动比率0.600.580.680.720.70

现金流动比率3.5610.9815.196.884.68

股东权益比24.6124.6725.8425.9829.74

流动负债比99.0498.9594.7594.1790.64

负债权益比295.07293.37276.56274.09228.00

资料来源:湖北联通公司公司年报

第一,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企业能否偿还短期债务,要看有多少短期债务,以及有多少可变现偿债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偿债能力越强。如果用流动资产偿还全部流动负债,企业剩余的是营运资金,营运资金越多,说明不能偿还短期债务的风险越小。

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才会有保证。2005年年报显示,ABC的流动比率为0.95<2,偏低。

第二,速动比率分析。企业在不希望用变卖存货的办法还债,把存货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可信。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速动比率为0.58<1,偏低。

第三,现金流动负债比(%)分析。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现金流动负债比为10.98%,同行业平均现金流动负债比为84.23%,湖北联通公司明显偏低。

第四,股东权益比(%)分析。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股东权益比为24.67%,可看出该比率偏低。

第五,流动负债率(%)。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流动负债率为98.95%,可看出该比率严重偏高。

第六,负债权益比(%)。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负债权益比为293.37%,可看出该比率严重偏高。

(2)流动性分析

第一,流入结构分析。流入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入结构和三项活动(经营、投资、筹资)流入的内部结构分析。湖北联通公司的总流入中经营流入占62.57%,是其主要来源;筹资流入占37.06%,占有重要地位;投资流入占0.37%,明显偏低。经营活动流入中销售收入占了94.47%,比较正常;收到的税费返还也占到了5.44%。投资活动的流入中,股利占67.85%,比较正常;投资收回和处置固定资产占32.15%。

第二,流出结构分析。流出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出结构和三项活动流出的内部结构分析。湖北联通公司的总流初中经营流出占57.89%,投资流出占3.72%,筹资流出占38.36%。可以看出公司现金流出中偿还债务很大的比重。

经营活动流出中,购买商品和劳务占84.4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占5.67%,税费及其他9.91%。投资活动的流出中,构建固定资产占90.17%,权益性投资所制服的现金占9.83%。筹资活动中偿还债务占97.35%,支付利息占2.65%。

第三,流入流出比分析。经营活动流入流出比为1.1,表明企业1元的流出可换回1.1元现金。此比值越大越好。

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1,表明公司处在扩张时期。发展时期此比值小,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该比值大。

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98,表明企业基本处于借新债还旧债的平衡时期。

(二)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湖北联通公司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漫游费的下调使得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更大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的理财带来困难。湖北联通公司目前建立的财务管理体系,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湖北联通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理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性。目前,湖北联通公司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欠清晰

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湖北联通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内部各公司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

三、完善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与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湖北联通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本身就消除了一部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它一般来说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财务信息报告制度、财务结算中心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

第一,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湖北联通公司的预算考核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预算编报质量和上报的及时性,对预算编报不合格,上报不及时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二是严格考核预算执行过程,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项支出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对先办事后预算等违反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要对有关企业和责任人进行必要的批评和处罚;三是将预算执行结果与考核兑现挂钩;四是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对完成预算好的企业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完不成预算的企业和个人提出批评和处罚意见。

全面预算管理采用事先预算、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方法,实现了总部对分支机构及子公司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完善财务信息报告制度。湖北联通公司在建立财务信息报告制度,应当从信息报告质量评价入手,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控制严格、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在财务信息质量上应根据各子公司自身情况,并结合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和重要性这两个墓本特征,制定出各自的财务信息、质量标准。同时,公司应本着既能满足对财务信息质量监控的需要,又能节约管理成本,提高效率的宗旨,对核心主导业务财务信息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即内容翔实,而且有详尽的因果分析和前瞻性影响预期;对相关非主导业务财务信息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与限制性报告标准相结合的方式,即仅仅对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项目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其余的则采用限制性报告标准,即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需达到规定的重要水平即可;对于相关业务财务信息,基本上采用限制性报告标准。

第三,建立与完善财务结算中心。财务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资金的整个运动过程。湖北联通公司涉及业务范围、投资数额大、接触金融机构多。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高效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财务结算中心在公司的发展中可起到如下重要作用:①通过财务结算中心的有效运作,可实现公司内部资金的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②由于财务结算中心将公司内分散的资金结算业务集中起来,可以有效地增强公司在银行的融资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费用。③通过财务结算中心、公司可以对子公司的资金营运和业务进行适当的监控和管理。

企业财务结算中心使各子公司的资金收付都通过该结算中心办理,该结算中心对各子公司进出资金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对资金的流量与流向、使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可以根据结算中心章程加以审查与核对,从而使各子公司的资金运作完全置于监控之下。

(二)建立湖北联通公司内部业绩考评和奖励制度

在企业内部建立奖励制度,其基本目的是将子公司管理者的个人报酬与企业目标成果联系起来。传统上,企业往往使用从财务会计系统中获得的指标,如将子公司利润为衡量子公司业绩和奖励子公司管理者的基本依据。这样的考评与奖励制度有助于刺激子公司为总部贡献更多的利润,但是,由于利润通常反映短期的经营成果,子公司管理者极可能为获得更多的短期利润而牺牲公司长期业绩,以便得到更多的奖励。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建议湖北联通公司设法依据综合业绩指标对子公司当期业绩进行奖励,或者使子公司管理者所获的奖励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期权。

另外,在建立内部奖励制度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即确定报酬究竟应以个人业绩还是以集体业绩为基础?以个人行为基础的报酬制度很明显不会促进集体行为的形成和完善。但另一方面,如果以集体业绩为荃础,则个人行为对集体报酬的影响又不易识别,因而会削弱奖励的效果。根据湖北联通公司目前情况,建议将集体报酬建立在集体业绩的基础之上,同时根据个人在实现其业绩[1标中的贡献确定其在集体报酬中应占的份额,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三)加强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的管理

1、筹资风险的管理

企业在向银行举债时,应制定合理的还款规划,在保证按合同要求按时还款的前提下,保证资金不出现过分紧张的情况。湖北联通公司可根据自身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在借款合同中写明是采用到期一次偿还,还是定期偿还相等份额的本金或是分批偿还的还款方式,并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计提一定数量的风险基金,以降低筹资风险。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企业将会越来越多,股票筹资将会越来越广泛。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股票筹资风险较小。这是因为,不管企业经背情况如何,企业都不担心投资者抽回资本,另一方面,企业终止与清算时,如果无剩余财产,可依法不分给股东财产。因此,从以上意义来说,湖北联通公司在未来筹资时,应充分利用股票来筹资,以减少公司的整体筹资风险。

另外,湖北联通公司大量的闲置设备等资产,可以考虑采用融资租赁这一筹资方式,这样既盘活了存量资产,又获得了一定的资金。

2、投资风险的管理

湖北联通公司首先应对利用技术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尤其是非经营性资产,以收回以往的投资资金,降低公司整体的投资风险。与此同时,湖北联通公司集中资金投入到符合市场需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上,如航运企业目前可以投资市场看好的集装箱、滚装、海运船舶,重点发展这些高附加值运输,还可以进行运输产业物流化及产业升级的投资。以上这些方面的投资收益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整体投资风险。

3、经营风险的管理

应收帐款管理属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个内容,能否有效调控应收帐款,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销售和营运资金的周转。经调查,湖北联通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主要是山各子公司收入科和总公司风险处共同管理,尽管机构设立表明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较为重视,但其管理成效并不显著,因而,湖北联通公司要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与完善应收帐款控制制度

第一,强化财务部门的管理与监控职能。按照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在总公司的财务部下设立财务监察小组,由财务总监领导,配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有关业务往来的核算与监控,对每一笔应收帐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应收帐款帐帐相符。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要求和操作程序,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

第二,改进内部核算方法,科学划分帐龄段。目前,我国部分湖北联通公司将应收帐款的帐龄划分为四段:即1年以内、1年至2年、2年至3年和3年以L。这样划分,一是忽视了应收帐款帐龄的特点,即帐龄越长,回收的可能性就越小:二是忽视了应收帐款的性质,即应收帐款是流动资产而不是长期资产。因而,随着应收帐款帐龄的增加,可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将1年内的应收帐款细分为30天以内,30—120天,120—360天三段。

第三,严格按公司的有关规定区分“未收款”、“拖欠款”和“呆坏帐”。未收款的处理:当月应收帐款未能于规定期限内收回者,财务监察小组应将明细列表交各子公司的收入科核准,再由收入科交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负责催收。拖欠款的处理:未收款未能如期收回而转为拖欠款者,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应在未收款转为拖欠款后几日内将未能收回的原因及对策,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收入科核示:应收帐款列为拖欠款后,营销部门应于30日内监督有关部门解决,并将执行情况向财务监察小组汇报。呆坏帐的处理:呆坏帐的处理主要由财务监察小组负责,对需要采取法律程序处理的由公司另以专案研究处理。

第四,对应收帐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和第一负责制。谁经手的业务发生坏帐,无论负责人是否调离本公司,都要追究有关责任,同时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界定,并作为业绩总结考评依据。

第五,定期对主要子公司营销网点进行巡视,检察和内部审计,同时不定期对应收帐款数额较大,问题较多的子公司进行审查,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的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风险。

(2)对往来客户资信程度进行科学的内部评估

湖北联通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建立有关档案管理系统。主要选择重点客户、长期往来客户作为内部评估对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决定是否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及赊销限额。公司在评估客户资信程度时应包括如下资料:客户的品质、商业信誉、经营作风及与本公司业务往来历史;客户的资本实力、资金运转情况尤其是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客户的经营性质、规模、营销能力、经济效益等。在进行内部资信评估时,通常以预期的坏帐损失率作为信用判别标准。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湖北联通公司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先从企业内部开始,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但改善财务风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企业在未来中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彭韶兵.财务风险与控制分析[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4]寇日明、陈雨露、孙永译.风险管理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郭元稀.资本经营[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6]张涛.内控制度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贵州社会科学,2006,(6).

[7]张卉.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J].河南化工,2006,(11).

[8]房英.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探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5).

[9]郑成哲.科学进行财务管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J].航空工业经济研究,2007,(6).

[10]陈健.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J].云南科技管理,2007,(5).

[11]文慧娟.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07,(24).

篇2

新形势下,医院如何控制好自身的经营行为已经成为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笔者选择这一研究,主要是对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进行确认,希望能够针对风险存在的形式以及关系到的领域,寻找医院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得以完善的对策,从而确保医院财务系统能够安全地运行下去,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促进医院稳定的发展,增加市场竞争力。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概述

医院财务风险主要指的是在医院财务活动当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预期的收益与实际的财务收益之间存在较大的偏离,从而使得医院蒙受巨大的损失。医院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投资、筹资、资金回收以及分配本文由收集整理收益等方面。无论是哪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对医院的正常运营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医院破产。因此,强化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的财务核算和管理也在逐步向着企业化管理的全成本核算和全面预算管理靠近,也使得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日益的复杂化、多元化。在以往医院财务管理当中不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出现了。所以,做好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如此才能够适应时展,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二、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存在形式

(一)外部风险因素

1.政策风险。随着2009年国家对医疗保障、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等领域的投入逐渐加大,医院由以往投资的单一格局增加了社会资本参与这一项内容。随着政策法规逐步放大医疗卫生资源的调节作用,政策效应也将在财务管理领域当中直接体现出来,这就促使医院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财务风险也会逐渐加大。显然,社会资本的进入将使医院经营规模扩大,而单一的规模扩张,必然导致医院财务风险的积累增加,也会影响到医院财务系统安全运行。

2.行业风险。医院本身所具有的医疗技术服务特点以及财务管理的直接影响,在医院这个行业中,财务风险的分布越来越来广泛,例如:随着开辟绿色通道和人道主义的救援,坏账、死账与日俱增,也找不到有效的规避方式;由于临床新药提供的更新频率的加快,使用药品的周期受到限制,沉淀的药品成本直接影响了现金的流转。此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及新农村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障政策的广覆盖,使得上述医疗基金的使用管理也面临诸多问题,医疗基金结算被拒绝的风险也大大提高。以上这些医院行业风险表象,也给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带来了深刻影响。

3.经营风险。随着医院适应市场、行业的变革,财务管理所承受的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地加大。目前,医院的医疗服务基本上实行政府指导定价,看上去这种定价模式相对稳定,但是从实际出发,这一种方式很难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而市场上日益激化的市场战必定会给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按照新一轮医改政策要求,其中一项为“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即“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当药品加成逐步地退出医院收费项目之后,医院必定会损失一条重要的收入渠道,进而会增加经营成本和财务支出。同时,政府的改革配套措施能否很好地贯彻执行将直接影响到医院资金周转供应链的正常与否,比如,新医改中提到的通过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国家通过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及当地医疗保险机构等渠道对医院进行补偿,而补偿款是否及时、足额以及补偿标准是否合理,将极大地影响医院正常运营。另外,医院的科研、绩效薪酬等也可能导致医院资金短缺,从而给医院带来财务风险。

(二)内部风险因素

1.管理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尽完善,无法合理保证医院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以及提高医院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医院实现发展战略。

从具体表现形式来看,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已经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得到了体现。其一,缺乏资产管理控制力。一方面,对于固定资产投资,不能够充分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在投入资金上缺乏重点方向。对医院投资项目,缺乏必要的效益评估,盲目的投资,使得资产闲置的现象较为严重,从而给医院的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导致了资金不必要的浪费。而投资项目无法快速地回收,加上价格波动地影响,使得投入资金闲置和流动资金短缺现象并存,从而造成浪费出现;另一方面,对流动资产缺乏积极有效管理。存货的库存量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库存物资的管理是否有效执行,应收医疗款项的形成、回款的管理措施是否到位等等,都可能影响流动资金的正常运转。特别是,对应收医疗款形成原因的管理是否到位(如对医疗保险等政策的解读及医疗诊治行为是否规范等),则直接影响到医疗欠费的结算,严重的还可能产生负债(如罚款)。其二,缺乏实时的内部财务监控力度,未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绝大多数医院内部的财务监督执行都是表面现象,缺少内部监控体系,更不存在责任追究制度以及约束体制。

2.分配风险。此外,医院必须协调处理好发展与职工利益实现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也是医院财务风险的来源。随着医院融入市场竞争深度地逐渐加剧,竞争压力也渗透到了医院各个岗位之中,岗位竞争加剧,利益分配矛盾也会随之提高。医院职工短期利益需求和医院缓慢发展的资金投资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医院和谐稳定与快速发展要求这一矛盾如何协调,进而影响到医院的筹资、资金流量的控制以及偿债能力,在未来的收益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也给财务风险埋下了隐患。

3.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预算编制不够精细化。具体表现在,预算编制从组织机构的设置到实际执行过程的控制,都缺乏有效的管理,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意识缺位,医院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普通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所能产生的效率、效益以及预算编制精细化的具体要求,普遍认为无法做到、也没有必要。因此,该工作完成的质量、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同时,医院整体经济运行的可控性相对被削弱,经营风险相对被提高。

4.内部审计工作滞后。内部审计是规避财务风险,确定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的手段之一,但是目前医院的审计都是事后审计,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一般仅限于财务收支审计,同时兼顾对医院经营成本有直接影响的诸如物资采购询价、基建维修方面等,很少深入到项目审计和绩效审计,这就使得审计的监督作用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财务和审计的关系没有理顺,审计效力滞后,这也是我们需要改变的地方。

三、防范医院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建立健全和完善医院的内控制度以及有效的执行,是有效规避医院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

(一)医院全成本的核算管理需加强

在医院内部,应当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设立成本核算管理部门,让全体医务人员都能够养成成本管理的全过程意识,将每一位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落实,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与医务人员的实际利益直接挂钩,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此外,在全成本管理的重点把握上,也需要考虑到医院形势上的变化,从根本上解决医院成本问题,为医院收益增加而服务。近几年,上级主管部门一直都在医疗机构推行医疗服务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付费的结算方式,其前提是各医疗机构能够准确、合理地识别医疗服务成本与管理成本,正确分摊、计算各医疗服务项目的直接成本和费用,为下一步合理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建立健全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意义重大。

(二)科学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医院财务预算编制工作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得以开展、进行下去的必要保障,是医院整个经济运行的起点。构建完整的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分析、考核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是避免预算工作形式化、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保障,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能。做好财务预算编制,需要拟定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方法。财务预算编制工作能够将医院日常开支以及在未来发展中需要的资金、成本费用以及可能获取的收入联系在一起,提供真实的医院开支数据,为医院运行全过程提供了执行标准、控制依据。因此,做好医院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建立相适应的预算标准,有利于控制医院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的预警监测指标的建立

对于部分财务敏感性指标,医院也应当做好记录与观察,并且综合的分析管理这一部分敏感性指标,从而在医院建立起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进而监测预报在医院运营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风险系统,能够有效地监控医院财务开支和经营,提前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准备,避免错误决策的持续进行,及时地更改错误决策。

(四)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人是一切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决定着财务风险的大小。在大多数医院中,财务管理人员无法适应新医院会计制度,跟不上形势,更谈不上风险管理意识和专业知识,而这正是医院财务管理存在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医院财务风险得以防范的重要标准是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配备。如何能够及时、完整地收集财务管理风险信息,综合分析医院各个科室的财务报表和相关指标,准确地反馈出医院财务信息,并提出风险防范、规避的对策等,这对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财务人员自身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也是评价财务人员素质的重要内容,能够读懂、看懂(分析)财务报表,才能够适应各个科室的预算工作,也才能够让医院的预算工作更加规范与科学。

(五)资金回收风险的管理

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是指病患所花费的医药费用不能够收回,或者是收回不够及时,从而产生医疗欠费以及医院周转资金停滞的情况,严重时,就会出现坏账、死账。滞留的医保资金,也会造成巨大额度的医保欠费,占据了大量的医院使用资金;医院部分债权可能因为恶意的逃费以及社会人道主义救助,从而使得收入无法实现。最近,在党的十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提出了“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中可以看出,今后医保、新农合患者的待结算款占医院业务收入的比重会进一步、持续地扩大。因此,应收医疗款管理必须强化,才能够将应收款周转率提高,避免资金回收时产生的风险。首先,医院的管理层面必须正确解读国家政策,指导、规范自身的医疗服务行为。其次,合理使用医保、新农合基金。医院通过制定奖罚措施,引导医务人员的医疗诊治行为,避免诊治违规而遭遇医疗结算款被拒付;再者,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建立诊疗行为实时监控管理,如将药品比率、一二类药品使用情况等指标处于医院实时监控范围。最后,财务部门对医疗应收款管理工作应前移,即结合预算管理,指导临床部门合理使用医保、新农合基金。

(六)风险评价系统需完善

有效地规避医院财务风险,进行风险监督和评价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其一,决策评价的完善,医院管理决策的失误可能产生财务风险,因此,科学性的管理决策才能够将影响因素和载体等管理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规避。从源头上对医院财务风险进行规避,就需要进行全过程的财务管理监督,在风险评价体系中融入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为了决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信息。其二,项目评价,对于重要的医院投资项目和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瞄准风险的萌芽与爆发两个阶段,从而针对性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减少项目建设周期之内的财务风险,并且加以化解。

篇3

(一)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是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内在要求。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应以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为前提,尤其是对企业融资,要进行全方位的考研,以最佳的资本结构,实现发展中的有效融资。一方面,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要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促进企业资本结构逐渐趋于科学合理性;另一方面,企业资本与负债的失衡问题,应在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中得到良好的调整,以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有效防范及控制。因此,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资本结构的优化,立足于企业发展之需求,迎合市场环境之变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推进,创造低风险的发展环境。

(二)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水平

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强化,应着力于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夯实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强调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应突出管理标准化,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并在规范化的考核办法之下,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其次,企业要注重财务风险管理的现代化,在明确岗位界面之上,贯彻落实自身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三)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抓好财务管理过程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强调企业应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及有效防范。首先,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应对财务风险有着及时而清晰的识别,这是提高财务风险防范的第一步;其次,基于财务风险的识别,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便于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再次,企业应注重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实现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实时性监控,这也是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二、结语

篇4

广告媒体行业是现代服务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劳动要素的投入看,广告公司属于人力资本性企业,与其他的服务型企业不同,广告公司的人力资本投入在整个投入中占支配地位,因此广告媒体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独有的特点:一是货币资本投入小,劳动投入大:由于广告公司属于人力资本性企业,人才在整个公司的业务经营中处于核心地位;而留住人才的方式则以较高的薪资为主,因此人员费用的投入要高得多,整个广告媒体业的硬件投入低,人员成本比较高。二是利润来源复杂:广告媒体公司的收入来源有佣金、服务费以及加佣等多种类型;另一方面,广告公司的类型决定收费体制,根据广告公司的类型不同,有创意设计型、媒介型、营销策划型等多种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具体的财务管控工作中,如果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财务管控措施,会导致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加大,使广告媒体企业的隐形效益流失,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企业资金亏损。

广告媒体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通过查阅已经出版的学术文献以及对相关广告公司进行实地考察,笔者认为现阶段广告媒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财务风险管控意识淡薄,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强。广告媒体业中,部分企业的管理者的财务风险管控意识淡薄,认为财务风险管控简单的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因而对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工作缺乏重视;另一方面,有些广告媒体行业的财务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对财务工作的认知程度不够,这就造成其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中出现管理松懈的情况,工作中容易出现漏洞。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责任制没有落实。广告媒体行业的不同公司类型的收费体制不同,但不同类型的广告企业普遍存在着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一方面,许多广告媒体企业没有建立起晚上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在风险监测评估、风险应对处理方面缺乏应对措施;即使建立了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也存在着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因此并不能起到财务风险管控的效果。另一方面,部分广告媒体企业管理体制落后,财务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区分不明确,出现“该管的没人管,不该管的抢着管”的管理乱象;这将导致在发生了财务漏洞的情况下,无法将问题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出现无法追究失责的空洞现象。缺乏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资金流向不明确。在预算管理方面,部分广告媒体企业存在对全面预算管理了解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在预算管理方面采取的编制方法不科学,偏离企业的战略目标,导致预算管理内容缺乏真实性,对实际的预算执行没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由于评价、监督体系的缺位,则导致支出脱离预算、资金去向模糊等问题,支出的任意性大。这些问题给广告传媒公司带来的严重的财务安全隐患。内部审计体系形同虚设,内部监督体系不健全。部分广告媒体行业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审计项目和目标模糊,从而导致审计工作中出现盲区和漏洞。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些企业缺乏规范、健全的内部监督体系,没有独立的内部监督部门,从而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浮于表面,无法落到实处。

广告媒体业财务风险管控策略

通过查阅学术文献,以及结合笔者自身的财务管理经验,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试着提出几条提高广告媒体行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水平的建议:1.强化财务风险管控意识,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是及时发现财务问题,规避财务漏洞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必须引起广告传媒业相关管理者的重视。广告传媒业的从业者要从根本上转变意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对企业平稳健康运行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财务风险与管理不仅是财务人员的工作,更是从领导发力,到基层员工参与的全员参与的工作,从而在企业上下积极参与营造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氛围。另一方面要开展专项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公司内部小规模培训或者外部集中培训的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技能、业务能力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只有配备了高素质的财务工作人员,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才有可能做好。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责权结合的管理体系。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科学,关系着广告传媒公司经营管理能力的强弱,也关系着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时,需以责任制为中心,制定权责结合的管理制度,做到“谁出事谁负责”;另外也要规范广告传媒公司与财务相关的各项业务流程,例如资金的审批等,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办事,做到财务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减少财务漏洞发生的可能。通过健全制度、规范流程、奖优惩劣,督促公司上下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进而形成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3.严格预算控制,实行全面化的预算管理方式。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预算管理的工作,资金的合理利用才有保证。因此,要从预算的编制、执行两个方面做好以下几点:一,多方参与预算的制定,制定出一套符合各部门实际需求的预算方案;二,建立全面严格的预算控制机制,保证每一笔支出都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若出现预算方案外的支出需求,则要上报公司财务部门与管理部门,经过协商后确定是否予以批准。4.实行定期的财务报告制度,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内部审计是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评价与反馈,是发现财务管理中隐患的重要手段。广告媒体企业应定期开展内部财务检查,总结此段时期内企业的经营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告,从而为公司管理层及时调整公司业务、评定业务部门的业绩提供参考。除了对财务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以外,也需对公司内部各部门的财务管理情况做定期的考评,将考评结果纳入绩效评价中去,奖优惩劣,以提高员工参与财务管理的积极性。近年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外部环境趋于完善,给广告传媒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广告媒体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抓住发展机遇,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水平,广告传媒业才可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作者:刘冰 单位:青岛万有引力互动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朱延伶.广告行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3):117-117

篇5

一、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对企业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产是根据市场所决定的,当供小于需时,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当供大于需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由于市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最受影响的当属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会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全面了解财务风险,并针对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解决方案。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企业财务管理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加深,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仅仅是国内环境,还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发展受到企业本身、国内、国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面对诸如外汇政策调整、银行利率调整、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挑战。这些因素是不可预估的,且不受人为控制和影响,势必会对企业的财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多企业就是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无法生存,而最终被淘汰。

(二)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决策很多公司之所有会产生财务风险,往往是由于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很多企业虽为现代公司,但实质上却是家族企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很多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资金被企业的大股东所占有,在外人眼中,企业的融资行为实为圈钱,企业为了筹资而筹资,所筹资金均被大股东、企业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转移,企业最终只能破产了事。在这种企业治理模式下,企业决策者的权利和责任不对称,财务决策效率低下。企业的一切均由董事长决定,监事会、其他董事等形同虚设,董事长的决策就是企业的决策,导致董事长的错误就是企业错误。在这种模式下,缺乏对必要董事长等企业各层决策者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其权力过大,使其很容易做出损害企业的行为。此外,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很多情况下就是由于管理人员的诸多决策缺乏科学性所致。当前,我国的很多企业内部之间存在权责不明的现象,各部门之间由于工作需要,在很多方面会有共通之处,而当出现问题时,常推卸责任,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正由于有这种现象的存在,使资金的利用率降低,流失严重,无法查明各款项的去向,更别说保证资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了。企业在进行其他项目投资时,由于没有对项目进行深入调查或没有经过企业内部人员的民主决策,贸然对某一项目投入大量资金,加重企业自身负担,得不偿失。

(三)企业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当代社会,各种产品的更新速度变快,人们的需求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企业在发展和经营过程中,会存在各种财务风险,在实际工作当中,往往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使得企业财务管理陷入更大的风险当中。无论在何种工作当中,人是最主要的条件,在企业当中,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其自身所受的专业教育是分不开的。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不久,很多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高,没有将风险当做企业的另外一种资源,缺乏去认识风险和管理风险的主动性。

(四)没有建立健全财务监管制度监管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并且较为独特的系统,为使其更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需要依靠自身的发展特点建立起一套完善并且系统的财务监管制度。当前,很多企业为了能够节省资本,并没有明确的财务监管制度。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很多企业的管理走的是老路子,不能对各种财务制度进行一个科学、有效的规范,在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当中,若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则极易造成财产损失,浪费资金,当这些问题经长年累积后,最终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财务危机。

二、解决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针对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提出解决的办法,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使企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具体的措施有:

(一)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不仅需要加强企业决策者的风险管理意识,还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各管理人员之间的决策意识,将传统的风险与自我无关的管理思想打破,从文化层面上加强风险管理意识,从董事会到员工,建立起一整套风险观念,工作时处处留心,将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同时,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通过这一途径,促使企业全体员工自觉遵守风险管理制度,群策群力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各个员工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规避风险。

(二)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制度是维护公司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制约了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促使每个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在企业当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必须将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提高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对企业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估算和预计,做到决策正确。其次,要制定相应的监控制度,加强财务管理部门内部的管理,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同时应该根据各个部门的特点,设置分管部门,然后再由监管中心对分管部门进行监测,使责任落实到人,降低职责不清和推卸责任等现象的发生情况。

(三)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够提高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的能力。当前,企业应加强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聘请优秀团队针对当前形势和自身条件制定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方案,适时调整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政策,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此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关系到企业内部每一个员工,通过向员工征求意见和决策,落实相关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审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和运行,针对管理制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予以改正。

三、结束语

篇6

【关键词】风险管理;问题;控制

财务管理已成为企业重要职能,可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在市场竞争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过程与预期出现差异,这种差异就是财务管理的风险所在。当前仍有许多企业对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缺乏深入的了解,也没有相应的风险预控措施,这也是导致企业管理混乱,企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企业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虚假会计信息泛滥,财务管理人员责任心缺失,企业内部管理失控等现象层出不穷。企业内部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内部控制基础十分薄弱。企业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监督制度,有的企业甚至根本没有内部控制意识,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即使有些企业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和内部风险控制的制度,但是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中存在种种问题。

(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许多企业没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在管理上存在着许多漏洞。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各部门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企业缺少相应的风险管理和应对制度,导致企业发生风险时相关的财务人员不能很好的应对,进而给企业造成更大的财务损失。

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内控机构未建立。岗位、部门、上下之间缺乏监督制约机制,财务管理人员未按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致使财务相关的制度流于形式,财务管理责任不明确,工作人员之间互相推脱,对旧的制度章程不严格执行,对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致使财务管理制度严重滞后于当前业务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较差,专业素质较低

当前许多企业对其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对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缺乏应有的监督,这就导致财务管理人员恶意违规,甚至铤而走险,出现了贪污挪用、营私舞弊、等种种不良现象,不但给企业财务造成了较大的风险,也给企业的信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还有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基本按照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操作,但是缺乏较强的责任心,在工作时不能够全神贯注地进行,这就会导致工作中出现差错,把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财务风险给扩大了。另外还有些人保密意识较差,也会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说,企业的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低,风险识别能力差造成的。

二、如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做好控制

(一)规范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完善财务风险识别系统

风险控制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为了减低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规范体系。审计制度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的审计制度,对审计人员的选用务必要慎重,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使企业内部审计真正起到监督和保护企业资产的作用。并且还要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整个企业内部要实行统一的财务制度控制,通过一系列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使财务工作人员有法可依,在工作的时候严格依照制度认真执行,从源头上降低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的风险。

除了制度上的保障之外,还要对企业的整体资产进行定期的测评,无论是企业的固定资产,还是流动资产,都是企业资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可以直接反映出企业的最初的资本和现在的经营情况,还可以根据当前的资产情况来对企业以后的发展趋势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可以说,企业的资产测评是企业发展情况的展示,也是发现企业当前财产漏洞的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资产的测评,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

另外,还要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进行完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业务和流程的特殊情况,并结合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识别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管理风险,对企业做出可靠预警提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对当前财务的处理流程进行观察和调查,检查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还可以根据当前调查的一些指标和企业现有的一些经营和管理情况的报告来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识别与辨认。

(二)明确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好监督控制工作

仅仅有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对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根据成本和效益匹配的原则设置好企业内部流程和职责,做好内部控制的相互稽核及监督。加强对一旦发现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可以进行及时的上报和纠正,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惩罚,责任的明确可以避免互相推诿的现象,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需要具体得数据和资料的支持,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档案和相关资料的管理工作,做好留底工作,及时建立好数据和档案整合平台,并做到能够及时有效的提取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和档案,对比较重要的材料进行单独的保管,对其它资料进行分类保存以方便查找和核对。企业要学会利用现代的先进的网络技术来对财务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方面提高了资料保存的全面性,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查找资料的效率,比较方便和快捷,对资料的掌握也比较准确。企业需要在平时工作时能够及时监控数据的异常,并调取相关的数据和档案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的市场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管理风险。

(三)加强对财务风险的事前防范

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还要做好事前防范的工作,财务管理的风险最主要还是源于人的行为,因此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这样才能更好的规避和控制财务管理的风险。财务的管理人员不要独断专行,要汲取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认真倾听,对过去数据和将来的预测数据以及数据来源和准确性进行认真的分析,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结合国际市场价格和未来走势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降低决策失误的概率,在判断准确的基础上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

(四)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其风险意识

财务工作人员是企业财务工作的直接操控者,他们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应该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进行适当水平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并加强对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不断地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断向公司内人员灌输风险和危机意识,增强其责任心,使其意识到自身的职责的重要性,认真工作,端正态度,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结束语

总之,要想在不断变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就必须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加强风险管理,增强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做好有效的管理和把控。

参考文献:

[1]朱荣恩,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J].审计研究.2003

篇7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与策略

建筑企业的飞速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一大成就。在包括交通业、运输业、水利业、建材业等在内的相关行业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建筑企业也面临着诸多的矛盾与机遇。要抓住可持续发展机会,取得新时期的市场战略成就,必须善于控制基于各类市场的财务风险,为企业争取发展良机,以保证企业的发展效益。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任何企业在偌大的市场中立足与生存,都不可避免地面临永不停息的变化与矛盾。在此期间,企业应针对所有定期以及不定期出现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尤其在财务经营管理方面。可见,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保障企业经营活动成效的重要奠基。从广义上看,我们所说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包括宏观与微观的财务风险。其中,宏观财务风险指金融风险,包括市场中会因为各种因素产生变化的利率、汇率以及由价值规律驱使的通货膨胀率等,对企业的财务储备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其次,微观财务风险主要指企业内部发展而可能产生的财务问题,包括企业经营策略问题、资金流动性水平低、财务周转出现问题等内容,微观财务风险的扩大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其无法正常开展偿债以及投资活动。可见,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企业既能通过充分利用财务风险进行优化升级,也可能由于无法准确应对而阻碍企业发展。目前,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与成效的因素主要可包括明确本企业财务风险内容、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治理三方面。做好这些环节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水平。

2.现阶段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所存在的若干问题

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既具备一般企业的风险管理特征,又存在其行业特殊性。要提高建筑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必须对其在市场发展中所可能面临的一切财务风险进行把握与控制。对此,从实际发展情况出发,笔者主要将现阶段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企业内财务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建筑企业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其行业市场机制趋于成熟与完善。由于市场规律具有其实践性,要取得在契合市场发展规律条件下的长久高效发展,必须正视、明确并有效利用与规避市场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然而,现阶段的建筑企业并未能真正给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以足够的重视度,其内部风险管理体制的完善度不足。首先表现在制衡机制的成熟度缺乏,制衡机制是制约与平衡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的体系,制衡的缺失将容易导致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矛盾、资本与经理市场的冲突以及产品市场问题等后果,对企业经营发展不理。其次,建筑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流动情况缺乏真实可靠的依据以及坚实的保障。另外,监督制度的缺失同样是降低企业内财务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部门间的信息闭塞以及权力的失衡,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风险。另外,对于既存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企业也并未能切实落实,常常使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2.2企业分包工程为财务风险制造可乘之机在建筑企业的经营发展中,由于专业与经营需要,存在分包工程的项目。分包工程也带来了财务管理的层级多样化,同时也带来了财务风险。首先,分包工程的对象对建筑企业的财物安全构成了信用与监督的风险,企业容易因为对分包商的了解缺失而出现形式上或实质上的财务损失,如坏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其次,建筑企业在分包工程中与分包商所协定的合同也是财务风险的关键来源;若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存在法律意识薄弱的情况,将直接将企业推入后期的财务风险大流中。另外,分包工程给建筑本体企业带来了成本结算的风险,成本结算依赖于预算与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而分包工程的行为给企业对这些环节的控制与监督形成了障碍,从而容易造成相关的成本结算风险。

2.3建筑企业缺乏高素质财务风险管理人才在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漏洞中,归根结底在于相关人才的缺失。根据现实情况可知,现阶段的建筑企业缺乏财务风险的管控人才,或者在位的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足,无法对建筑企业的各项经营以及生产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财务预测、监督、控制以及应对。例如,部分企业在工程的设计阶段已经对工程各阶段的进度以及其他细则进行了规定,由于企业未将其严格落实,导致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财务问题缺乏对应的解决依据,即财务风险管理没有明确的目标。其次,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从数量上存在不足的现象,面对建筑企业的众多项目以及各层级的管理任务,数量有限、素质有限的工作人员只能应付了事,是的财务风险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与执行。另外,当企业出现各类复杂的财务风险时,管理人员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挽救与规避,导致企业蒙受损失。

3.关于优化当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建议

3.1建立健全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首要任务。只有全面、系统、完善、科学的体制才能为风险管理活动指明方向、提供执行依据。首先,确立制衡机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部门间的权利关系、隐性联系,并从企业利益出发制约各管理层的决策权,以保证企业财务决策公正、有效。其次,同步健全建筑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体制以及监督管理体制,并给予各体制以随机应变、与时俱进的空隙,以促进其弹性发展。另外,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机制,以严格监督各部门的财务管理状况。

3.2以分包工程为依据分化财务风险,加强资金控制力度与弹性分包工程是建筑企业的行业特殊性,因此,同样应建立以分包工程为依据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以达到分化风险、加强资金控制的目的。对此,企业应首先建立针对分包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审批、合同协定、工程款支付、成本控制等内容。其次,对于分包工程的超预算项目进行严格核准,并及时进行补充,避免出现成本控制的漏洞。另外,对于分包工程的经营与生产情况,企业应加强监督与审核,对于所有财务项目进行严格把控,规范资金流向。此外,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与分包商的沟通也是保证分包工程财务资金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3.3尊重、引进、大力培养财务风险管理人才财务风险管理人才,是建筑企业顺利、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领航人。因此,必须尊重人才、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才能真正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对此,企业可制定财务风险人才培养战略,定期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财务风险管理人才培训;其次,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与其他部门人员的沟通,提高其对建筑行业市场动向以及经营活动与能力的了解程度;另外,引进财务风险管理的高端人才,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财务知识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关系着其经营活动的成本与效益。因此,要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现状,并及时改进与优化,才能为企业提供长久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参考文献:

[1]谢云霞.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8):175-176.

[2]李巧霞.当前形势下优化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22):250.

[3]俞建德.基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5(18):227-228.

篇8

煤炭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大力推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国内资源企业尤其是煤炭企业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管理风险力度等方面的改革重要任务,因此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提高风险管理,增强企业的各项综合竞争力,将作为煤炭企业改革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煤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应对措施;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意识;信息化管理

任何企业的运作都伴随一定风险,要如何正确处理风险,采取怎样的措施规避风险,是一个企业发展和规划时应当重视和着重处理的一个部分,企业的风险管理环节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而煤炭企业作为一个高风险企业,更凸显出其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迫切性。相关煤炭企业应当切实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实现煤炭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1加强煤炭企业风险管理的意义

(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开采面临着资源成本、安全成本以及资金成本不断增加的难题,另外,进口煤炭的大幅度涌入也对我国传统煤炭产生一定冲击,直接导致了煤炭价格一路下滑,利润的大幅度下跌。成本的增加,利润的下降,迫使企业面临资金短缺风险,煤炭企业在这样困境中又急需改革创新,由此还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风险,因此加大煤炭企业风险管理力度,降低企业风险是企业改革必经之路;(2)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需求来看,煤炭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龙头产业,尤其是大中型煤炭企业,在国家整体经济中占有非常大比例。煤炭企业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有效规避市场经济中的经营风险、战略风险等,对推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有一定现实作用和实际意义;(3)可持续性、科学性发展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前提,随着现阶段经营风险的不断加剧,企业如果还停留在传统风险意识,不重视风险管理,那么将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因此只有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对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与规避,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2煤炭企业风险管理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2.1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有效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能够保障煤炭企业良好有序的生产运营,但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缺少能够满足其生产运营需求的风险管理制度。首先,许多煤炭企业中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只关注针对安全风险的管理,忽略市场竞争中战略风险以及产业结构风险的管理;其次,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缺乏统一性,虽然很多企业也制定了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但体系缺乏一定整体性和统一性,使得风险管理系统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最后,风险管理制度可行性不高,一些企业制定了风险管理制度,但没有真正落实于实施上,只是走走形式,这样使得风险管理制度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和作用。

2.2企业领导风险意识不足很多煤炭企业领导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风险意识不够,将过多精力放在生产与销售的环节,忽视了企业整体运营变化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忽略对企业进行的定期考核与评估,这样直接导致企业预防风险能力以及应对风险能力下降。当风险发生时,才去被动考虑采取措施解决风险,不仅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耗费更多,随着时间的积累,也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2.3多重风险的挑战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不仅是要应对煤炭企业内部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企业运营风险,还要防范市场经济风险、国家宏观政策下产业结构调险等外部多重风险。首先,国家提倡的环境保护政策,资源税改革政策,使得煤炭企业需要不断革新原有技术,不断增加原有成本;其次,受外部经济市场不稳定因素影响以及国际煤炭市场冲击等,对煤炭企业的有序发展都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最后,煤炭安全生产风险对煤炭企业来说是最为重要风险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到生产员工的生命安全,还会直接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并对企业形象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可以说现阶段的煤炭企业处在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企业必须迅速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保障生产安全,保证生产质量,在适应国家政策的前提下,适时减少市场运营风险,进一步实现煤炭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3全面风险管理措施

3.1加强安全生产意识近年来,煤炭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原因之一是相关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意识不重视,没有积极做到事前防范,一线生产员工对生产流程不规范,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这一系列因素导致煤炭企业生产运营中安全风险不断提升,影响企业发展,也威胁着员工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生产运营中安全风险管理,使管理人员以及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和意识,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适时安排员工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加强一线员工安全操作水平,使每一位管理人员按章办事,按规管理,每一位员工不违章作业,熟练掌握自己的操作流程,从而减少安全风险发生的几率,确保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还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3.2健全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健全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首先,明确权责,企业领导上层应当明确自己作为风险管理中心的责任,针对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市场经济发展动向、风险管理目标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了解与掌握,制定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特点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提前防范企业将面临的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法;其次,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引入专业人才,提高风险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专门风险管理部门具有一定独立性和有效性,直接对企业董事会负责,对董事会提出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行评估与分析,适时提出专业意见与建议,并在制度的实施阶段起到监督管理作用。

3.3注重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全面风险管理是指针对企业面临的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战略风险等多方面进行实时监控管理。首先,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首先对不同环节中不同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信息收集。广泛地、不间断地收集与企业相关的内部以及外部信息,包括企业的历史资源以及未来预测等一系列信息;其次,对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与评估,定期或不定期对风险进行辨识、分析、评估,对新的原有的风险变化重新评估,并对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有效防止风险发生;再次,建立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不断更新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风险管理系统数据与企业风险量化值得一致性、及时性以及完整性。对已经输入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不得随意更改,并适时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及外部环境进行补充、调整。现在也有许多煤炭企业开始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用于企业生产管理,对于一些生产安全隐患(如井下瓦斯、煤尘等)起到很好的预警效果;最后,制定合理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通常情况下,企业对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战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可以采用风险转移、风险对冲以及风险补偿等方式进行风险管理。根据不同风险采用不同方式、策略,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案必须包括解决风险的具体目标,解决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手段,在风险发生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不同应对措施。方案制定完成后,还要按照不同职责分工,保证各项措施能够落实到位,确保方案措施的正常实施。

4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执行力度

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还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执行。虽然大多数煤炭企业也建立了风险管理制度,但因为工作人员意识不够,企业缺乏宣传,没有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导致风险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强,进而阻碍了企业风险管理。因此煤炭企业应当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去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执行力度,首先,可以建立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监督、内部监督等方面进行内部有力控制。对重大风险进行有力监控、评估与预测,并及时做出解决方案,力争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其次,要多做宣传,普及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的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因个人失误造成安全风险发生;最后,要加强事后理赔管理工作,制定赔付资金账目,加强与中介公司,承保公司的沟通交流,提高事后理赔效率。

5结语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未来发展与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现阶段,煤炭行业投资过热,资源日益缺乏,国家相关政策等影响下,煤炭企业要更持续更健康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更加强风险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和规避风险,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及时解决风险,将企业风险降到最小,减少企业损失,进而全力促进煤炭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强.煤炭企业风险管理浅析[J].管理观察,2012,(8).

[2]张毅.煤炭企业风险管理浅析[J].理论月刊,2010,(4).

[3]张金萍.煤炭企业风险与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1,(3).

[4]齐宝华.煤炭企业视角下的全面风险管理策略探析[J].华章,2011,(27).

篇9

【关键词】 电力多经企业 财务风险管理

电力多经企业是特定历史时期、特殊环境下的产物,其历史功能与自身定位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初,是从电力主业人员的分流安置、相关配套服务的完成等目的出发,以提高主业职工福利待遇为目标;后改为电力主业职工集资组建多经企业;最终国有企业改革,多经企业再次改制为法人独资的集体企业。

一、电力多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特殊性

电力多经企业历经社会团体持股到自然人持股等变革,股权结构变更频繁,历史沿革较为复杂。因此,其财务管理工作与一般企业相比具有特殊性。

1、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易受体制改革的影响

由于电力多经企业的发展与效益往往依靠于主业资源的支持,而不是依靠市场力量推动,因此与现代先进企业相比缺乏较为灵活的市场机制和核心竞争力,增加了现实分离改革中结构调整的困难。与此同时,其主业发展形势也不容乐观,部分机组存在容量小、技术经济指标不达标、节能降耗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等问题,导致其生存危机日益凸显。

2、房产占固定资产比重大,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

电力多经企业起步较早,规模大,扩张速度快,将资金投资房产用于从事服务业、培训业成为其经营项目的首选。然而由于早期政策对房产是否取得土地使用证或履办过户手续没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其会存在权证不齐的法律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多经企业存续时间较长,权属资产保值增值率及资产优质评估值较高,因此资产处置需要缴纳高额的税费,也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3、资金需求压力大,现金流留存效益低

近年来,随着电力多经企业改革的深化推进,其一方面对职工持股兑现退股资金进行了规范,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外部市场,逐步减少关联交易比例。但是部分多经企业在脱离主业、顺利完成股权收尾工作后,会出现运作资金不足、资金短缺的问题,影响了资金统筹管理与规模效益的发挥。

4、长期股权投资风险高,回收难度大

电力多经企业起步发展前期,依靠主业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与职工投资入股资金,以做大做强业务为宗旨,大力开拓投资市场,旨在为股东谋求更大的投资回报,纷纷向刚兴建的电力企业或多经公司注资。随着新项目投产运营,在一段时期内其确实给多经企业拓展了创收渠道,为股东获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但随着市场、经济、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和推动,多经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逐渐缩水,投资结果大致分为三种:一是连本带息退还职工股份,冲销长期股权投资,这种投资仍可给企业带来收益;二是由于早前投资于各单位的多经企业部分因改革需要已关停、撤销,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无法估计何时回收;三是因投资决策失误、信息不全面、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不充分导致的盲目投资,此类属失败投资,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投资投失。

二、目前电力多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继而造成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紊乱。首先,电力多经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系统普遍较薄弱,即使有预算控制也没有控制力度,预算管理不具有预测性、可行性;其次,电力多经企业的监控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企业日常管理制度、管理标准滞后;各项成本费用控制与业绩考核机制没有互相挂钩;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不成熟,或流于形式或权责不分明,限制了监督约束作用的有效发挥;最后,多经企业内部基本不设审计部门或只由财务人员兼任审计,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不能有效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事务在事前、事中进行评估、预测与督促等。

2、管理者风险管理观念薄弱,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多经企业经营者财务风险观念弱,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管理中一味地注重控制成本的绝对额,靠减少短期投入来提高企业利润。且其自身的财务人员并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而外聘的优秀财务人员由于企业前景、用工性质、个人发展前途等原因会选择时机跳槽,因此无法留住人才。专业人才的流失影响了财务工作质量,使财务工作仅仅停留在核算统计层面上,忽略了对经济事项的预算、分析、管理、控制,财务风险管理职能无法有效发挥。

三、规范电力多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1、建立风险控制机制,稳健经营

电力多经企业有着业务范围广、跨行业跨专业的特点,管理上有较大难度,且其资产规模较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经营收益受损。所以必须坚持业绩追求与风险管理并重,处理好风险防范与健康发展的关系,依法合规经营。要以风险监控为基点,建立风险控制机制,针对特定风险制定并执行适当的控制措施。按照不同层面设置防线:岗位自控、部门互控、董事会控制、监事会、纪检监察,形成严密的公司内控体系。同时实施事前防范为主,实时防范为辅、事后监察为补的全过程监察稽核。投资风险是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最应关注的部分,多经企业应遵循“制度上控制风险、技术上量化风险”的投资风险管理理念,在实行投资决策流程制度化、标准化、透明化的基础上,将风险控制程序贯穿于整理个流程。使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得以提升。

2、深化多种经营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篇10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识别措施;控制措施

一、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及分类

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增加的风险,是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是因企业使用债务而产生的由投资者(或企业资本投入者)承担的附加风险,这种附加风险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二是举债而导致 投资者的利益受损失的风险。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支付风险

财务支付风险指是指公司因支付能力不足而不能向投资者支付其满意的股利,或者不能向债权人按时、足额地偿付本息所带来的风险。小微企业的负债比率较高,负担的利息也比较多而小微企业的资金本来就不是很多,对抗风险的能力弱,因而当不能按时足额支付本息时,小微企业更容易受到致命的威胁。

(二)财务杠杆风险

财务杠杆风险是指公司利用财务杠杆而给投资者收益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负债融资产生的正向杠杆作用的前提是企业的资产收益率高于债权融资成本。当企业因某些原因而导致营业利润降低时,由于仍须向债权人支付固定的利息,势必减少投资者应得的收益,对企业造成影响。除此之外还会影响企业留存收益的累计,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融资风险的形成既有举债本身因素(内因)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因素(外因)的作用。

(一)融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融资的规模和结构。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小微企业的负债比率通常比较大,较高的债率带来更高的融资风险。

2.融资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3.融资的时机和期限结构。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会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

(二)融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税息前利润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经营不善使税息前利润下降,企业有可能难以支付负债要求的利息。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货币资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如何,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偿债能力。

三、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识别

(一)融资风险识别矩阵分析法

根据每项融资风险影响因素发生概率及其引发融资风险的严重性,可以确定该融资风险的结构性质。融资风险的结构性质可以表示为低、中等、显著、高四个等级。因此,可以把企业每一种融资风险的结构性质用融资风险识别矩阵表示。见表1。

由于企业内部及外部环境以及不同市场风险的结构性质也会随时间而变化,因此,企业总体融资风险识别分析,应反映包括时间特性在内的三维融资风险状况,即应把不同时间区间的融资风险的识别看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定期对融资风险的识别估计结果以及风险管理的重点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指标分析法

指标分析法指利用偿债能力指标对融资风险进行分析的方法。偿债能力指企业对债务清偿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按照债务偿付期限(通常以一年为限)的不同,企业的偿债能力可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比率中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等。其中一般来说流动比率最好保持在2:1,速动比率在1:1,现金比率在20%,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大于1、已获利息倍数在3以上比较好。这些指标越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短期融资风险也就越小。以上指标在分析企业融资风险的时候应该结合起来使用。

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是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指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比值,该指标越低,债务偿还稳定性、安全性越大,融资风险就越小。

(三)杠杆分析法

杠杆分析法,通常是指运用产出、收益、息税前利润以及每股收益等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所进行的企业风险分析。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可通过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指普通股每殷收益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融资风险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的大小,当企业在资本结构中增加负债或优先股融资比率时,固定的现金流出量会增加,从而加大企业财务杠杆系数和融资风险。对于小微企业而言,比较高的负债比率使其财务杠杆系数比较高,增加了收益率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风险。

(四)Z值判定模型

Z值判定型是一个以多变量的统计方法为基础。以破产企业为样本,通过大量的实验,对企业的运行情况、破产与否进行分析、判别的系统。

Z值判定模型以定营运资产/资产总额(X1)、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2)、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3)、投资者权益市场价值/总负债账面价值(X4)、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X5)5个变量作为判别变量构建的企业融资风险判定模型。Z值越大,企业融资风险越小,出现财务危机的概率越低。

Z值判定模型为:Z=1.2X1+1.4X2+3.3X3+0.6X4+0.9999X5

Z值应处在1.81-2.99之间。Z=2.675时居中;Z>2.99时,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若Z

(五)功效系数法

功效系数法首先对财务危机的每个评价指标设定满意值和不允许值,然后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的单项功效系数,再运用德尔菲法等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数,得到加权平均数,即为该企业的综合功效系数。

根据综合功效系数的数值大小,可将企业的财务风险划分为相应的区间,当综合功效系数小于等于 60 表明企业财务风险极高,资产状况极差;当综合功效系数在 60-70 之间表明企业财务风险很高,资产状况较差;当综合功效系数在70-80 之间表明企业财务风险较高,资产状况一般;在 80-90之间表明企业财务风险较低,资产状况较好;大于或等于90 表明企业财务风险很小,资产状况良好。

四、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控制

(一)建立良好的预算工作体制

企I应根据对资金的需要、自身的实际条件、融资成本等因素,量力而行的确定企业融资规模。在融资决策的初期,应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判别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状况,做好企业的现金流预算。在企业中最为常用的是通过分析资金与销售额的关系以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

(二)确定最优资本结构,保持适度负债

所谓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并具有弹性的资本结构。此外,如果负债过多,企业的资金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风险却增加了。因此企业应该根据相关理论来确定自己的最优资本结构,并且在融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此进行融资。

(三)拓宽融资渠道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债务融资,过于单一的融资方式加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风险。此外小微企业因为自身规模小,财会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也很难通过贷款的方式获得足够的资金。因此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便成了控制融资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小微企业可选的融资方式有:所有者投资、银行透支、银行贷款、商业信用、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租赁、保付、政府援助、供应链融资、众筹等。随着融资方式的增加小微企业可以减少自己债务融资的规模来控制自己的财务支付风险,达到最优资本结构。同时也为难以贷款时提供了其他的融资方式。

(四)合理搭配债务期限结构

债务期限结构是指企业的债务期限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企业应根据自身资金安排需要,对债务期限结构进行搭配以防止因一次性债务到期无法偿付所引发的融资风险。

(五)建立融资风险预警系统

融资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为了防止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建立的报警系统。它主要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危机,进行事先预测和防范的一种战略管理手段。根据该系统事先发现的迹象或征兆,警示决策者,提醒其采取防范与调整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作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融资风险控制工具,其灵敏性越高,就能越早地发现问题并告知企业管理者,从而越有效地控制融资风险。

(六)健全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制度是企业关于融资风险管理的具体规定,内容涉及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目标的设立、企业风险管理人员配备、各职能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权利与职责、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等方面。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融资风险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健全的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制度本身就已经消除了一部分融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所以健全企业内部融资风险管理制度对企业防范融资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高健.企业融资风险控制研究[D]沈阳大学,2011(5).

[2]蔡韬.杠杆系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衡量风险的辨析[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59―6.

[3]肖作平,王涌,王彩霞等.企业风险计量方法的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0(1):17―19.

[4]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5―3.

[5]宋明哲.现代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84―89.

[6]唐湘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研究[D]贵州大学,2009(5).

[7]陈翰林.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3(5).

[8]晋洁.我国小微企业利用民间借贷方式融资的原因、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5).

[9]潘菲,企业财务危机及其防范,中国科技信息[J],2004(6).

[10]唐书豪,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以M钢铁公司为例[D],安徽财经大学,2016(5).

[11]陈仲秋.企业融资风险及防范[J].统计与决策,2005(4):140.

[12]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14.

[13]童宏兵.企业融资风险成因与控制[J].财务与审计,2004(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