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信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铁路通信技术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铁路通信技术总结

篇1

我叫××*,1996年毕业于天津铁路运输技工学校通信专业。同年9月来到神朔铁路,成为电务段的一名通信工。转眼间,十个年头过去了,在段各级领导的关怀信任和精心指导下,我团结同事,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的青春。——本着以运输生产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重点,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我不断探索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顺利的完成了上级交给我的各项任务,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工人。

十年来,我坚持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紧密围绕在各级领导周围,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为电务段通信设备的畅通、神朔铁路的安全运输、更为神华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回过头来想想这段历程,充满了艰辛、挑战,是值得回味的十年,大致可分为以下这么几个阶段:

一、努力学习,充实自己(1996年9月-1997年12月)

1996年9月学校毕业来到了神朔铁路。当时,神朔铁路正处于筹建阶段,做为刚报道的毕业生,我丝毫没有放松学习的机会。——在段领导和技术室的安排下,我虚心巩固学校的专业知识、深入钻研业务书籍,做到了温故而知新;此外我还熟悉神朔铁路即将投入的设备、仪表;为详尽解掌握神朔铁路的整体规划,熟悉神朔铁路通信线路、设备设计图纸、在府谷通信楼至工务段和施工单位的师傅学习光电缆接续,配线、做气闭、编把子上线……为后来的通信施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整整一年的时间,我向一块求知的海绵,一丝不苟地吸取着知识的营养,因为我深深感到: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只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做前提,才能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专业知识够用、操作技能较强的一线高技能操作人员。

二、不畏艰苦,参加验收(1997年12月-1998年3月)

1997年12月,神朔铁路通信进入了全面施工当中,我跟着施工单位的老同志一起早贪黑奔波在整条线路上,不畏艰苦、不畏严寒,在种种恶劣的条件下坚持工作。到98年3月,基本完成了全部的施工验收任务,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完美结合。当时环境的艰苦,丝毫没有磨灭我的工作热情,我珍视和忠实于自己的事业,立足本职,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我十分珍惜当时这次学习机会,虚心像有关技术人员请教问题,细心琢磨、反复演练,从而掌握了一手过硬的电缆接续技能。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在此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来没学过的东西,这种东西不是专业知识,也不是业务上的技术难点,而是师傅们和同事们对工作的态度,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那时有一句口号叫“干,为了电务段,累倒了送医院”。——就是在这种精神的感染与激励下,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搞好每一项维修,做好每一次巡检,填好每一张记录,算准每一个数据。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我认为: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就是敬业、就是爱岗的充分体现!为后来的独立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生产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初单重任,工作井然(1998年3月-1999年8月)

电务段成立以后,本人被分配到大柳塔电缆工区工作,于1998年3月23日正式住到大柳塔,我被工长任为安全员,工区正式展开各项工作,由于以前积累的经验,对于这份工作还是绰绰有余,工区各项管理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设备质量节节攀升,1998年底,大柳塔电缆工区被电务段评为“先进集体”,在1999年初,干线电缆被施工单位挖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电务段首次干线电缆接续任务,在同年,在电务段组织的技术比武中,获“通信专业二等奖”。同年8月被电务段领导任命为大柳塔电缆工区工长。

成绩面前我清醒地认识到我之能所以能有今天,离不开段各级领导和同志对我的鼓励和鞭策,更离不开公司大好形势下给我这样一个好的环境。我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为神朔铁路的无线通信事业无私奉献!我把自己的工作信条总结成五句话:“理论学习当尖兵、作风纪律过得硬、业务天地显身手、任务面前当标兵、荣誉面前步不停。”!

四、脚踏实地,不负众望(1999年8月-至今)

1999年8月16日上任大柳塔电缆工区工长,开始了我整体工作的全面锻炼。由于种种原因,工区的各项工作不是很好,管理松散,设备故障率高,摆在面前的是任务紧,责任大。不敢有任何的侥幸心里,埋头苦干,带领弟兄们克服各种困难,将问题逐一解决,到2000年工区的各项工作已走上了正规。2000年底,大柳塔电缆工区被评为电务段评为“先进集体”。

2000年8月----2001年12月,我和电务段的总工给榆林联通和移动敷设100多公里光缆!

2002年,由于通信设备的更新换代,4-5月,参加了北京佳讯飞鸿电气有限责任公司fh98数字调度系统的学习,拿到了结业证书,并且参加了当年的成人函授考试,成为兰州铁道大学通信工程学生(在读)。下半年,全面参与了神朔铁路通信系统的改造。同年参与制定了神木北通信领工区《综合考核办法》。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并于2004年1月7日拿到了“五级职业资格证书”!

面临更大的挑战,人员少、设备点多线长,要求工作中不得有一丝马虎。但我没有在挑战面前倒下,反而更加激发了我得工作热情,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为公司、电务段全面安全、运输、生产任务,神朔公司、电务段全面工作上台阶默默的奉献,03年我被神朔铁路公司共青团评为“优秀团员.”;04年被神朔铁路公司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而且被神朔铁路公司共青团评为“青年安全示范岗”!不仅如此,在神华集团第三届职工技能大赛中,我荣获通信工工种优秀奖。04年参加了光缆接续培训,无线调度系统,环境检测和技师培训。05年参加了技师培训。同年,我被神朔铁路公司评为“先进个人”。电务段评为“先进集体”。又参加了全国成人函授考试,成为内蒙古工业大学通信工程本科学生(在读)。

五、提升素质、武装头脑

工作之余,我认真学习段工会下发的文件,积极参加段工会组织的“安康杯”等各类活动。有针对性的选读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认真学习当代工人许振超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要象许振超那样,爱学习、肯钻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创新,岗位成材。今后,我将更加自觉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不移地贯彻“十六大”精神,在政治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更加强修养,在技术领域里不断学习,勇攀高峰,紧紧围绕上级制定的目标开展工作,为神朔铁路公司的安全生产作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2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是高速列车安全、高密度运行的基本保障。无线通信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的应用,不但减少了高速铁路的信号系统成本,还较好的确保了高速铁路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速铁路不断的向着智能信息化转变,这就给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适应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各国都在潜心研究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新一代的铁路信号系统。本文介绍了国外无线通信系统在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发展情况,分析了运用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特点和问题,并探讨了无线通信技术在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线通信 高速铁路 信号系统

在整个高速铁路工程中,虽然信号系统的投资总额所占比率较小,但其起到的作用十分关键。由于轨道电路传输环境较差、传输信息的速率较低、设备更新维护费用高,所以基于轨道电路的列车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要求。在80年代,国外开始研究基于无线通信的铁路信号系统TBS(Transmission Based Signalling),希望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来提高铁路的管理职能、缩短列车间隔时间、节约能源、降低系统的成本。1995年在关于TBS的国际会议中,会议代表分析了无线通信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应用的的可行性,并指出了无线通信技术可能给铁路信号系统带来的积极影响,表明了TBS将会成为未来铁路信号系统的发展方向。

1 国外TBS的发展情况

1.1 北美TBS的发展情况

1983年,美国铁道协会和加拿大铁道协会共同最早提出了基于无线通信的先进列车控制系统ATCS。ATCS主要是通过数字数据通信手段和先进的微处理器获取列车的精确位置和速度等信息,并对列车进行安全控制。ATCS的运用不仅避免了很多地面信号设备的安装,节省了系统成本,还消除信号盲区,增强了列车的安全系数。ATCS是由中央控制系统、无线数据通信网络、车载设备、路旁设备和线路维护人员移动终端五个子控制系统构成的。它的系统结构设计和功能模块的划分为以后基于无线通信的铁路信号系统奠定了基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在ATCS之后北美又出现了很多基于无线通信的铁路信号系统,其中ARES可以提供非常可靠的检查和平衡手段,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错误,使列车行驶更加安全。另外,PTS、PTC、AATC、ITCS等系统也是比较著名的。

1.2 欧洲TBS的发展情况

1992年国际铁盟下属的欧洲铁路研究机构提出了一套欧洲的铁路运输管理系统,包括车票发售、各国铁路互操作性等多个方面,ETCS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欧共体委员会设立标准化欧洲铁路控制系统项目ETCS之前,欧洲各国铁路标准和模式不尽相同,轨距、信号设备、供电设备也不一样,因此各国只能使用自己的ATP、ATC系统。各国铁路制式上的差异使得欧洲铁路很难形成连续运输。在设立了标准化欧洲铁路控制系统项目ETCS后,各国的铁路开始逐渐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规范,并逐渐取代各国不同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和防护系统。ETCS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欧洲铁路的统一,提高各国铁路的互操作性,使铁路控制系统的功能和设备更加规范。

1.3 日本TBS的发展情况

在日本铁路信号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先后出现了ATS、现行ATC、数字式ATC、计算机和无线通信辅助信息控制系统等。其中现行ATC作为一种列车超速防护系统,以良好的自动制动功能保护了列车的安全。但在系统工作时,采用的最强的自动制动,影响了乘客的舒适程度。在1987年,日本开始基于无线通信的铁路信号系统的研究,为CARAT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ARAT的使用能够使列车连续测定自身位置和行驶速度,使地面系统能够很好的了解列车运行情况,保证列车的运输安全。

2 TBS的特点和问题

在速度比较高的高速铁路上,距离比较近时,可以采用红外、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列车的控制;在距离比较远时,则可以通过全球定位控制系统、信标、计轴装置等来测定列车的速度和位置。车载计算机可以通过无线收发装置将列车的速度、位置信息发送给调度控制计算机,通过调度控制计算机的处理,再将列车允许的最大速度等信息通过无线通信发回给列车计算机。列车司机可以根据车载计算机的提醒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果列车司机没有及时作出反应,信息控制系统还可以自行将车速降低到允许范围以内。

2.1 TBS的特点

(1)在TBS中,主控中心可以根据列车的运行状态和操作状态通过车载计算机来调整列车的运行,加大了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管理职能,保证了列车的安全,提高了铁路线路的通行能力。

(2)在无线通信信号系统控制下,列车和地面的可靠信息量增大,列车运行变得更加稳定,且避免了不必要的加速和制动,节约了能源,也让旅客乘车变得更加舒适。

(3)无线通信技术的运用,省掉了大量的地面信号装备,大大减少了设备的安装、维护、修整费用。

(4)无线通信信号系统的适应能力极强,通过软件上的调整就可以使列车的运行速度提高,且能够自动调整运行图,大大的提高了铁路运输管理能力。

(5)无线通信信号系统还可以通过车地间的双向信息通道实现列车的闭锁控。

2.2 TBS的问题

(1)高铁信号系统使用轨道电路只能使用较低的信息发送频率,传输环境恶劣,很难让电码的传送速率满足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要求。

(2)TBS通过环线设备和应答器件接受数据信息,列车进行操作可能会有时间上的延迟,可能会给列车的运行造成不良的影响。

(3)轨道间的电缆电线作为车地之间的双向信息通道,虽然传输信息量大,抗干扰能力强,但设备费用较高,且防盗能力很差,一旦丢失,后果严重。

3 无线通信技术在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应用

3.1 微机联锁

无线通信技术在微机联锁方面运用的可行性还需进一步研究,但ATCS中提出,可以将检测到的道岔、信号机闭锁状态发送给主控中心,并利用道旁接口单元来接收主控中心的控制命令,以实现控制一组道岔、信号机动作的目的。另外道旁接口单元可以利用无线信道联系控制中心,通过电缆连接现场设备,从而检测并控制一些辅助的子系统。目前看来,无线通信技术用于微机联锁的现场设备可能会增加一些投资,且大型站场道岔众多,干扰较大,但还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2 集中调度

在调度集中系统中,调度中心职要根据车站到发线占用情况和区段内闭塞分区大概了解列车运行的状况,并根据得到的信息排列进路。但利用TBS,控制系统就能够准确的了解列车运行的位置、速度,并根据沿线的信号系统情况发送列车控制命令,保证列车在最短的实践间隔内高速、安全、稳定的运行。无线通信技术赋予列车与控制中心的双线数据通信,给列车的运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且实现了行车指挥自动化。

3.3 中继器

在高速铁路的实际运行中,我不可能在所有的高速铁路中都设这无线通信基站,这样不但增加了设备投资,还使无线通信铁路信号系统失去了存在的真正意义。有了中继器,基站就可以通过中继器接受和发送一些射频信号,从而使基站不仅可以管理基站区域范围内的站区,还能够将管理中继器管理的一些车辆和线路。

3.4 提高平交道口的通过效率

为了提高平交道口的防护能力和和通过效率,防止由于无线设备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主控中心按照时间间隔不断的查询道口的运行状态,并将查询信息及时反馈给接近道口的列车。另外主控中心通过接收的列车位置、速度信息,可以计算列车通过道口的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列车的最大允许速度和列车运行线路参考。这样,列车通过平交道口就有了安全保障,而且还大大提高了道口的通过效率。

3.5 加强维修处防护

在高速铁路某路段需要进行维修时,维修部门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将维修点输入到系统中,通过主控中心的传送,列车就可以很好的了解路段情况。在实际的运行中,列车可以根据了解到的维修点信息对列车进行操作,另外在列车接近维修点事,移动终端接受到地面系统的警报信号,以保证列车能够及时在维修段之前停车。

4 总结

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要确保列车的安全,先进的信号系统成了高速铁路运行的重中之重。在高速铁路信息系统中,无线通信的运用仍处于初期阶段,在具体的TBS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其与全路运输管理系统的接口,使无线通信技术更充分的运用在高速铁路的发展当中。

参考文献

[1]闵耀兴.我国铁路列车安全控制系统的现状[J].哈铁科技通讯,1997(04).

[2]姚丽娟.我国铁路信号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铁道通信信号,2003(04).

[3]步兵.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01).

[4]杨绚,陈德旺,陈荣高.速铁路列控系统主动安全控制的分析与思考[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08).

作者简介

孙屹枫(1982-),男,天津市人。中国民用航空大学大学本科毕业。研究方向:铁路信号。

篇3

关键词:铁路;总结;分析;通信;接入网

前言

在现阶段的铁路通信接入网控制过程中,影响其安全性效益的因素是非常多的,除了铁路通信的接入网的技术模块,还涉及到铁路的通信设备问题,通信技术问题,这就需要进行综合性的方案的应用,进一步的提升铁路通信的接入网效益,保障其综合效益的提升。

1 关于接入网技术模块的分析

1.1 在当下铁路通信接入网分析过程中,进行接入网的分析是必要的。所谓的接入网就是通过某些场所、设备进行相关线路设备的连接。从而进行核心网工作的完成。这就需要进行不同模块的接入网技术的应用,进行各种形式的应用,这涉及到多种工作模块的应用。最终的结果,是提升铁路通信的接入网工作效益。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保证综合性方案的应用,保证人机设备的协调,保证其综合效益的提升。接入网就是交换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所有机线设备,主要用来完成用户接入核心网的任务。换句话说,接入网就是指在用户网络接口与业务结点接口之间传送电信业务运载功能的各种实体,由管理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接入网可选择的技术有很多,就目前现状而言,接入网的技术可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种。其中有线接入网包括光纤接入网、铜线接入网、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网等。

在铁路通信应用过程中,进行铜线接入网的应用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不同种电信网技术的配合。相对于传统的电信网技术,现代铁路通信要求应用更加先进的方式,更有利于进行各种电信业务的分析,进行电信业务的需求量的控制,保证其数字信息处理的综合效益。相对于其他接入网技术,铜线接入网具备其独特的效益。这离不开其传输介质,比如进行电话线的应用,进行不同种数字用户线技术的应用,提升其应用效益,满足当下工作的需要。铜线接入网。在传统的电信网中,用户线主要采用双绞线向用户提供电话业务。而现在的电信网中,提高双绞线的传输容量来使用户对各种电信业务的需求得以满足,其主要是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进行。铜线接入网的传输介质是采用普通电话线,线对增容技术和数字用户线技术是铜线接入技术的两个主要技术。所谓线对增容技术就是传送多路复用信号的技术,并且利用普通电话线在交换机与用户之间进行。

相对于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网具备其自身的性质。所谓的光纤接入网就是在网络中,进行光纤网络的应用,从而保证信息传输的效益。相对于传统的接入网技术模块,其具备自身良好的应用效益。毕竟光纤接入网技术拥有其独特的光纤接入网传输性质。其应用到一系列的网络单位模块,进行不同种设备及其技术的配合,更有利于进行铁路信号的传递,满足当下工作的需要。光纤接入网的传输介质是采用光纤来进行的,利用光网络单元提供用户侧接口。光纤传输时是需要在交换局侧利用光线路终端进行电/光转换,在用户侧要进行光/电转换时要利用ONU来进行,然后将信息送至用户设备,这些都是因为光纤上传送的是光信号。

1.2 HFC接入网实现了铁路通信技术效益的提升。在该模块应用过程中,其需要进行光纤及其同轴光缆的应用,其区别与传统的单向光纤模块,实现了不同种光纤的串联,更有利于进行混合光纤的应用,保证电信网及其有线电视网的连接。在该模块中分析过程中,进行不同种同轴电缆接入网的传输介质的分析是必要的,从而保证同轴电缆的接入网的控制。满足当下铁路工作的需要。根据光纤的宽频带特性,用空余的频带来传输话音业务、数据业务或个人信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频谱资源。以太网技术。以太网技术可以将多个局域网网段连接起来形成更大的局域网。以太网技术主要采用以太网交换机,在端口之间建立多个不同的点对点专用通道,并采用带宽独占模式,将网络发生拥塞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进而使网络的传输效率不断提高。

2 关于铁路通信接入网系统模块的分析

2.1 在当下铁路通信网工作模块中,接入网扮演着一个基础性的角色,其需要进行用户的直接面对。这涉及到光纤接入模块的应用。其铁路接入网是比较复杂的,需要进行系统技术及其传输网技术模块的协调,进行数字技术效益的提升。更有利于保证当下铁路工作的需要。保证其光纤整体工作模块的优化。光纤传输技术、铜缆传输技术(ADSL/HDSL)等光纤接入网系统的基本系统结构,其中,光网络单元用ONU来表示;光配线网络用ODN来表示;光线路终端用OLT来表示;业务节点用SN来表示;接入网用AN来表示;业务节点接口用SNI来表示;适配功能用AF来表示。

在当下光纤接入网组网模块中,其存在很多的应用结构,比如一种总线结构、环形结构等,这些结构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场景,最终的目的是更好的提升铁路通信的安全性及其效益性。比如环形结构的应用,其具备比价高的成本,具备良好的通信质量性。所以大多采用环型结构。星型结构。星型结构比较适合用于传输成本相对交换成本较低的场合应用,其具有优质服务和成本高的特点。(3)总线结构。总线结构全部传输设置可以为用户共享,所有用户都能接受从局端发出的信号。

通过对铁路接入网业务的分析,可以得知其分为很多种模块,比如公用模块及其专用模块。所谓的转筒模块就是进行铁路专用通信的应用,进行调度电话、专用电话、区间电话等的应用,更好的进行数据业务的提供,从而保证铁路运输管理工作的需要。除了区间电话模块,其也涉及到站间电话模块的应用。专用数据业务: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铁路客票发售和定系统、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TDCS、调度集中CTC、红外轴温远程监测、电力远程监测与控制、中间站电源设备及环境远程监测与控制等。(3)其它多媒体业务:电视会议系统、电缆电视(CATV)等。

2.2 随着我国铁路通信体系的健全,铁路通信日益的信息化。这就需要铁路通信接入网整体效益的提升。保证其铁路安全运营通信功能的提升, 保证其铁路电信的增值服务的提升。在当下铁路网络通信模块中,也可以看到当下铁路通信过程中的问题。比如欠发达的通信技术。即使是应用先进性的技术,如果不能进行良好的铁路网络设备的更新,也是不利于铁路运输网络的开展,这就需要进行铁路通信网络效益的提升。

我国目前铁路通信网络设施还比较落后,这是阻碍铁路运输网络发展的一大因素。我国铁路通信系统具有以下优势:信道利用率高、组网灵活等,能够使旅客的通话质量和优先等级得到保障,同时也能为列车上的工作人员提供业务通信等。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主要考虑到铁路已经延伸到很多较为偏僻的地区,有些地区的公用通信系统还有待完善。

篇4

关键词:铁路通信;防雷;防火

中图分类号:U28 文献标识码:A

铁路系统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主动脉,担负着巨大的货运和客运工作,而现代通信技术是加强铁路行业服务能力和顺利完成新世纪新任务的前提和基础。现代通信技术在铁路系统中的任务是实现铁路信息情况的采集、传递和加工,并利用高效的铁路运输系统,以相对较低的开销保证服务质量提升、加强运输安全。显然,在这种铁路运输高速发展与信息技术迅猛提升的双重时代背景下,加强铁路通信设备的防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防火防雷等方面对铁路通信设备的防护技术加以简单阐述。

1铁路通信设备的防火技术

铁路通信系统构成了铁路系统的神经网络,如若发生火灾,将给铁路系统中各种设备、铁路干线等带来严重的破坏,波及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接危及到国家的财产安全、普通百姓的生命安全。所以,铁路系统中通信设备的防火安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提升防火技术,加强防火意识。

1.1铁路通信系统中的火灾隐患

在铁路通信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有时不能全面重视防火设计,笔者根据多年来对于铁路通信设备设计研究经验,认为在铁路通信防火设计中有以下几点的安全隐患:防火分区的划分不合理,不能综合考虑建筑面积并结合房间的重要性来划分防火分区;火器器材和装置配置不合理,未能采用通信设备等有关的电子设备的专用灭火器;通信设备材料耐火等级确定不规范;不注重通信设备的细部设计处理,留下火灾隐患等。

1.2 铁道通信设备的防火措施

针对以上提出的几点火灾隐患,笔者在这里提供几点铁道通信设备需要采取的必要防火措施。

(1)防火区的合理划分。划分防火分区是防火设计中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合理地划分防火分区是减少或杜绝火灾危害的一项主要措施。现今在我国主要是按面积来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但同时也会综合考虑其使用功能,对于不一样的使用性质,它们的防火分区划分条件也是不一样的。由于铁路通信、信号类建筑面积一般比较小,按照设计规范规定,每一楼层只需划分一个防火分区。但作者认为,在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平面设计中应尽量将功能相近的房间集中在一起,这样有利于统一划分防火分区;其次,应考虑将功能不同的具有重要功能的机房作为独立的防火分区, 对其设置合理配置灭火装置,并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如若发生火灾,可在规定的救助时间内有效地控制火情不至蔓延, 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2)光缆路径的合理安排。在现代高速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供电等都要利用光缆来完成,这种光缆通常种类繁多,光缆的安装往往需要通过预留孔道来完成,在铁道通信系统中也不例外。如果光缆发生失火也必将导致电子设备等失火,从而致使整个系统的瘫痪,因此,绝缘指标对于铁道通信设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比较潮湿的区域,绝缘性能较好有利于减低火灾隐患。

(3)灭火装备的合理配置。铁路通信系统与普通通信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在铁路通信系统中涵盖了了大量的检测、监控等电子设备,如果不幸发生火灾,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对由电子设备引发火灾进行扑灭时而应该采用专门的气体灭火装置,比如比较常见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4)耐火材料的合理使用。在工程设计要求中,不一样的建筑要依据不同的耐火等级进行设计建设,在铁路通信建筑中,里面通常存放了繁复的网络通信设备,既具有很高的价值,又具有庞大的信息量、业务量,是关系着铁路运输线安全运转的关键因素。因此,要采用严格的耐火材料进行通信设施的设计建设。

2 铁路通信设备的防雷技术

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日益广泛地大量采用电子设备来包装自己,尤其是在通信领域。最近几年来铁路通信系统广泛的采用了许多高性能的先进设备, 电路电压低,集成度增高,对雷电较敏感。这样一来,雷害问题就显得日益突出,提高铁路通信设备的雷电防护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而随着通信网络的日益庞大,解决现代通信网络安全也已经由单一防雷体系发展到多级体系,并在不断的趋于完善。为此我们需依靠 “综合治理、整体防御、多重保护”的原则,争取将危害降到最低。

2.1 通信设施的防雷措施

一般情况下,防雷技术主要有4种: 隔离,也就是通过将隔离开雷电所引起的过电压和被保护物来避免雷击。疏导,也就是通过将云层中的电荷利用导线引导至大地来避开感应雷击电流或直接雷击。中和,也就是通过释放异性电荷从而与雷云中的电荷中和,以此来阻止雷电的产生。等位,也就是将天馈线地、铁塔地、建筑物的公共地、设备工作地置于等电位上。应用到具体的通信工程中来说,所应采取的主要的措施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防护。外部防护利用了接地装置和避雷针来加以防护。由于现代通信发展的要求,避雷针最好选择主动式的提前放电防雷装置,同时应该从各个角度考虑, 从而增大保护范围,做到防护各种雷击,增加导通量。所有外露建筑物金属构件都应与防雷网连接良好。

(2)内部防护。内部防护主要包括:防护电源部分,利用限流分流技术将雷电产生的过电压能量疏导到大地,从而保护电源不受雷电妨害;防护信号部分,该部分需要依据通信设备对雷电的敏感度来进行确定;接地处理, 利用接地系统将雷电流输送至大地,进而完成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作用。

2.2 对铁路通信站场的雷电防护分析

铁路站场设备遭遇过电流和过电压攻击的方式可分为感应雷、直击雷、操作过电压、传导雷4种。结合雷电攻击的途径和站场设备的分布,铁路站场雷电防护工作具有以下特点。(1)铁路站场具有较大的占地面积,而站场的重要设备主要集中在通信楼。因此通信楼的避雷针必须能够满足保护整个通信楼区域的要求。(2)通讯楼、通信机房等重要区域的户外线路当可能遭受到直击雷后,会产生大电流,损坏设备。(3)“等电位”是雷电防护的原则。在机房中有多种接地系统,它们产生不均衡的冲击接地电阻,发生雷击时, 产生的感应电流造成地电位差, 引起“地电位反击”,使设备和人员受到伤害。

利用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为了提高铁路站场机房设备、建筑物安全及通信网络、计算机的运行效能,对于整个铁路站场的雷电防护系统必须具备优良的避雷针、接地网和下引线,采用完善的直击雷防护途径。对于重要终端和主要机房设备则最好采取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

总结

现代化的铁路运输系统安全离不开通信网络的安全,铁路通信网起着提高运输效率安全、保证行车安全和改进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通信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保证通信设备安全,做好防火防雷措施已成为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全宇辰.机房雷电防护事故隐患案例分析[A].第四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论文摘编[C]. 2005.

[2]杨金夕.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杜仁强.一般通信基站的防雷措施[J]. 通信电源技术,2006,(07).

[4]孙啸轩.铁路通信设备防火防雷安全防护探讨[J].科技资讯,2010.

篇5

关键词:通信工程;信息技术;技术类型;问题及对策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通信工程技术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代表着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并且在国民日常生活、国际军事政治、国家经济领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通信工程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会面临环境、技术等方面的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采取相关的措施,克服发展中的困难,促进我国通信工程技术的良好发展是科技研究人员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 通信工程信息技术概念及其重要作用

通信工程是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中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门学科,是电子工程中一个基础的分支,通讯工程技术主要是针对通信工程中的信息的传输与信号的处理,其包含的数字移动、光纤、网络通信技术等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

我国通信信息产业将信息化和工业化进行有效结合,对劳动、技术、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等多个领域的良好融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优化了我国的传统产业结构,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通信信息技术为我国文化领域的而发展业分会巨大的促进作用,通信技术下的网络文化逐渐兴起,通信平台的开拓为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桥梁,加快了文化信息的流通,通^文字、画面、音频等形式丰富了文化内容,缩小了社会各阶层的文化差距,为我国文化领域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很大助力。

2 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的通信工程息系技术的主要类型

2.1 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主要是利用光导纤维进行信号的传输,这种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在多种光纤聚集起来的光缆中完成信号传输,这种技术具有快速传播的优势,因此,这种技术在多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光纤通信技术正向超大容量、超快速度和超长距离等方向发展,这也是通信领域信息传输的重点研究方向。

2.2 宽带电力线通讯技术

宽带电力线通讯技术是通过电力线进行信息的传输,信息传输时不需要重新设置线路,在通信终端连接电源就可以打电话、接入网络。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节约资源,而且还能够通过合理配置低压配电网资源,充分利用基础设置和线路等途径节省人力和物力,在降低通信技术难度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投资的成本[2]。该技术的传播速度较快,在保证广阔信息覆盖面积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信息的稳定与安全。

2.3 无线信息通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是在无限的空间内通过电磁波的信号进行信息的传播与交换,该技术在现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Wifi、LMDS技术等。近年来,该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并在多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自然环境对信息传播的影响,避免了因为自然灾害导致网络瘫痪的情况发生,可以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 当今通信工程信息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通信技术管理问题

通信工程技术的技术含量较高,对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通信工程领域多变的环境要求为管理增大难度,为通信工程技术的发展提出很大挑战。通信技术涉及到多个领域,但是各领域之间又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通信技术在铁路运输方面会发挥效用,在军事领域也会有一定作用,但是铁路运输与军事之间没有很大的必然联系,多变的使用环境对通信信息的系统管理造成一定阻碍[3]。

3.2 信息传输问题

通信工程中信息的传播大部分以网络传输的形式实现,因此信息传输水平的质量高低决定着传播信息的质量,但是现实中的传输过程面临多重问题。由于网络覆盖面积广,需要铺设的通信传输的线路较长,传输光缆的总量较长,但是在复杂的传输网中光缆的之间的距离又比较短,所以光缆铺设任务面临的问题繁杂,对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由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多种新材料、新产品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不断增大,因此,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都面临很大的挑战。

4 解决通信工程信息技术问题的对策

4.1 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

通信工程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信息工程涉及的领域较广导致的信息管理散乱的情况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来解决该问题,促进信息工程更好发挥效用。完善信息管理制度,有利于管理人员将各领域中涉及到的通信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管理,促进通信信息技术在各领域中效用最大化。在加强信息管理中还要注重管理人才的培养,社会或企业要注重培养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的专业管理人才,并要及时更新人才的专业水平,保证人才技术水平紧跟时展的需求,为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备力量。

4.2 提升网络传输水平

为了增强通信网络信息的质量,必须要提升网络传输中的技术水平。要学习或引进国外通信工程传输中的先进技术,吸取优秀先例的经验,提升我国的信息传输技术,同时还要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包括传输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能力的提升。加强人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将最新的科技理论或领域内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及时的学习与交流;加强人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实际操作中提升人才的技术水平;同时要培养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创造,促进通信工程的行业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会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信息工程的技术与资金支持,有效解决网络传输中出现的问题,大力发展通信信息技术,促进我国科技力量与综合国力的提升。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通信工程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但是再进一步发展中还面临众多问题,因此,国家或相关企业要通过加强管理、培养人才等相关措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促进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禹森.浅谈通信工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4,Z1:88-89.

[2]梁建华.探讨现在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重要性[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71.

[3]解西子.浅谈通信工程信息技术[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83-184.

篇6

蒋家琪

(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信息传输的发展日新月异,在铁路运输生产和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铁路信息运输的特点、影响通信传输安全的因素以及改善措施做了深刻的研究和探讨,以期能为铁路通信传输工作提供参考,使我国的铁路通信传输朝着安全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铁路;通信传输;安全

0引言

铁路通信传输安全与铁路的运输状况是息息相关的,我国的铁路运输正在蓬勃发展,列车的行使速度越来越快,安全性也越来越高。在构建安全的铁路通信运输体系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善措施,加强对铁路通信运输安全技术的创新运用,确保列车高速能够安全行使。

1铁路通信传输的特点

1.1铁路通信传输以运输为重点

铁路通信传输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列车和机车车辆运行的高度统一,协调指挥,能够保证列车行使的安全,提高列车行使效率。在铁路通信传输工作中,确保铁路通信的顺畅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或是危险事故,铁路通信发生故障的时候,首先要拨打站间行车电话呼救,及时与外界联系,保障生命安全。

1.2铁路通信传输设备分散、组网难度较大

铁路通信传输是一种转同通信技术,架空明线、电缆等均衡设置在铁路线两旁。通信用的设备主要安装在铁路各个管理机构,机务段、车务段、车辆段、工务段、电务段等也有沿线设置。同时,铁路两侧每间隔一两公里,都设置有区间电话,保障通信传输的安全。

1.3铁路通信传输种类繁多,设备齐全

由于铁路通信传输的综合业务比较多,设备具有多样化,这就决定了铁路通信传输必须要有安全保障。与传统的铁路通信传输相比,现代的铁路通信传输一般都建有综合性的铁路通信网,可靠性更高,传输速度更快,要求精确,分秒不断。

1.4铁路通信传输有线电与无线电相结合

铁路通信传输是一种有线电与无线电相结合的通信,为了方便运行车辆的有效行使,铁路通信必须形成一个有限通信为主、无限通信为辅的通讯系统,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

1.5铁路通信传输更加安全可靠

现代化的铁路通信传输有系统的运行机构,安全系统有更加强大的优势。现在铁路通信采用的通信组网方式灵活多变,多级应用的数字环网、物理位置,这些硬件设备系统的强化建设,都有效保证了传输的安全可靠性。

2影响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因素

2.1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障问题

在铁路通信传输的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没有有效解决就会造成铁路通信故障。例如,部分铁路工作人员在日常的施工维护过程中,没有遵守相关的安全准则和相关制度,甚至是违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这就给铁路通信安全造成了重大隐患。这些隐患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给布局不合理的地方带来了更大的隐患,情况严重还会造成整个铁路通信系统的瘫痪。此外,一些铁路通信管理阶层人员没有保持高度警惕,放松了铁路施工质量,没有严谨把关铁路通信传输系统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偷盗破环光缆等公共财物,这对于铁路正常运输也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2.2设备质量引发的麻烦

铁路通信设备是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硬件设备,由于我国的铁路线较多、设备分散、组网难度较大,这些现状制约了通信硬件的质量。如果铁路通信的质量不过关,铁路通信传输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如果运行过程中出现一点差错,硬件质量出现一点不稳定的情况,就很难获得精准的数据。若是碰到雨雪恶劣天气,就会引发一些列的麻烦,造成铁路通信传输故障,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

2.3雷害阻碍铁路通信安全

雷害等自然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要引起铁路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由于我国铁路所处的地理位置处于雷害易发阶段,要加强多层次的综合维护。从目前现状来看,一些铁路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铁路雷击带来的危害性,从而忽视了铁路防雷系统的建设。雷击放电诱发雷击电磁脉冲过电压和电流,对铁路通信传输通道、接地系统及建筑物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无法保障铁路设备的正常运行。

3完善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主要措施

3.1提高铁路通信设备的质量

铁路通信设备是保障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基础,铁路通信管理阶层必须意识到设备质量的重要性。一方面,铁路线路等通信电缆必须要在铁路沿线进行,沿着铁路旁边的仓库、沿线车站、停车场等安装通信电缆,在铁路管理机构处安装通信终端设备。另一方面,铁路沿线每间隔一段距离,从通信线路布局范围类安装座机电话,维持铁路通信的正常秩序。安装高科技的铁路沿线设备,帮助实现铁路通信的安全管理,高度关注铁路设备的源代码安全,保证铁路设备的质量。

3.2加强对铁路工作的培训

随着铁路通信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传统的通信知识已经无法与现代化的知识系统接轨。铁路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必须与通信发展相辅相成。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部门员工的培训,如上岗前培训、岗中带班、岗后总结,还可以聘请专家到铁路部门演讲,铁路部门也可以定期开展活动,评出铁路工作人员的先进人物,为工作人员树立榜样。通过这些措施提高铁路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员工形成严格标准、遵规守纪的思想意识,并在工作中严格落实。

3.3建立健全安全检测机制

为了保障铁路通信传输的安全可靠,必须全方位的建立铁路通信安全检测机制。在铁路通信安全机构旁,实时监控每个铁路站点的安全状况,及时提醒每个工作人员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铁路部门的安全检测人员必须遵循制定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对各种安全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利用各种监测方法对综合网管系统进行有效防范,对重点处所制度监测方案[6]。定期对监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反馈信息,科学判断通信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从源头上杜绝通信传输安全问题。总之,安全检测机制是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有效保障,铁路管理阶层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3.4创新铁路通信传输方式

铁路通信传输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传输方式。铁路通信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铁路通信管理阶层及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实际具体问题,不断创新铁路通信信息技术,提高铁路传输的安全可靠性。例如,在铁路通信传输中可以充分利用光纤自动切换保护系统,维持铁路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运转。

3.5加强对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舆论宣传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部分人群素质较低,对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认识程度关注不够。因此,铁路管理阶层可以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舆论宣传。通过有效宣传的途径,使社会公民自觉保护铁路通信设备,杜绝恶意损坏铁路通信设备,减少不法分子偷盗破环光缆等公共财物的现象,同时,铁路通信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铁路公共财物的监管,一旦出现危及公共财产的情况,要及时制止并对这些不法分子进行科学教育。

4结束语

实施有效的铁路通信传输手段,必须要不断完善技术水平,有效引进国外的经验,着手建设全面系统的铁路通信安全系统。这项工作必须立足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完善措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铁路通信传输安全,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柏.论铁路通信工程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10(7).

[2]罗颖.四川铁路通信安全稳定专项检查见成效[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1(9).

[3]赵子岩.电力通信网光缆监测系统的规划与设计[J].电网技术,2011(7).

[4]李践实.光缆监测系统技术及应用研讨[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2(4).

篇7

【关键词】 LTE 网络覆盖 隧道

Abstract:As the heavy haul train was opened on the base of LTE-R in Shuohuang Railway, the coverage of the 4G signal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s of communications professionals for whom the most difficult work is the coverage of the tunnel and mountain. For this, the paper analyses the typical case of the coverage of the tunnels in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LT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Key words:LTE; Network coverage; Tunnel

随着朔黄铁路基于LTE-R网络的重载列车的开通,数据通信安全对于铁路运输方面的重要性被提到了新的高度。保障网络覆盖和信号质量是维护铁路通信安全的根本需求,是通信专业人员日常维护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朔黄线LTE-R工程来看,由于规划之初就设计了站址密集+高铁塔的方案,很好地保障了平原地区的覆盖。所以覆盖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隧道、路堑等特殊地形。

因此,需要通过特殊的优化手段来满足LTE网络覆盖问题。本文针对发生在隧道地形的网优过程中的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能为维护人员提供经验与参考。

案例1:隧道内弱覆盖

(1)问题描述:在一次测试过程中,发现三家店隧道内的信号出现陡降的现象,信号强度由-75dBm陡降至-98dBm,信号陡降幅度达到23dB。

(2)原因分析:

由于隧道内无GPS路径点,因此信号陡降的具置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确定。

车速计算:对隧道外列车行驶距离约50米/3s,可以得到当时的轨道车车速为60km/h。

时间计算:计算信号陡降点距离隧道口所用的时间为30s。

距离计算:可以得到信号陡降点距离隧道口大约500米。

由此可以确定判断陡降位置应该是隧道中间两个漏缆加装DC直流阻断器的位置。所以初步怀疑连接两端漏缆的直流阻断器或者与漏缆连接的软跳线故障导致信号在这个位置被阻断。

(3)问题处理:通过现场检查及分段定位,将问题定位为连接直流阻断器的软跳线接头故障,导致连接一端的漏缆信号被阻断,使信号出现陡降现象。

更换上述的跳线后,该位置的信号陡降问题得到了解决。

(4)经验总结:在朔黄线LTE工程中,隧道内主要依靠漏缆来完成信号覆盖。相比于天线发射的信号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漏缆信号强度更加均匀稳定,少有波动。因此天线的空口信号如果出现不正常的衰落,可能只是偶发现象,往往需要我们进行反复检查验证;但如果漏缆出现信号陡降,有很大可能存在故障点。

其中,漏缆的各类接头是排点,这个事件中,最后故障就锁定在连接两段漏缆的直流阻断器跳线上。

此外,由于在隧道内无法收到GPS信号,故障点的定位需要通过计算车速来完成,这也是网优人员需要注意收集的信息。

案例2:隧道口信号接续异常

(1)问题描述:在一次路测中,发现小区PCI=40、240神池方向覆盖弱。

(2)原因分析:经现场勘查,PCI=40、240上行方向天线安装在延长汇隧道洞口前方100米处,此处恰为铁路桥的桥头,如下图所示:

黄色图标是原来天线安装的位置,可以看到黄色箭头所指方向有一座铁路桥。RRU机房位于隧道内,由机房到天线采用馈线连接,馈线在图中用蓝色线表示。为此,洞口到桥头100米内的距离全部是由馈线信号覆盖,所以机车行驶出隧道后,信号强度突降。、

(3)问题处理:现场整改措施将天线安装位置移至隧道洞口附近,通过复测结果来看,当机车行驶出洞口后,信号电平强度在-85dBm左右,较之前有明显提升。

(4)经验总结:隧道口尾巴天线安装位置不合理、方位角不合理或倾角不合理造成信号接续不正常。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天线角,以获得隧道口的良好覆盖。

案例3:隧道出口反复切换

(1)问题描述:在试验段一次路测过程中,发现偏梁隧道出口站的西向信号较强,经常出现PCI为26和24之间反复切换,影响网络性能。

(2)原因分析:经数据分析偏梁隧道西出口的天线信号较强,导致在马凹东出口处易发生反复切换。

(3)问题处理:调整偏梁隧道西出口的天线下倾角,由之前的2度调整为5度。

由于马凹隧道较长,导致东出口位置信号较弱,出隧道后由天线覆盖,信号逐渐增强。调整马凹隧道东出口的天线下倾角,由目前的2度->3度,切换得到较好的控制。

(4)经验总结:过频繁的切换会导致终端的速率降低,影响业务质量。常用的网优手段是通过压低天线下倾角,降低越区的信号的覆盖范围,保持终端能够切换到我们规划的目标服务小区,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切换。

总结:

优化是LTE网络日常维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首次应用于铁路运输的新型通信技术,LTE在隧道地形的覆盖和优化相对复杂,更需要积累案例,总结经验,掌握处理方法和手段。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在于总结LTE网络故障处理方法和经验,提高通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压缩故障处理时间,确保朔黄铁路LTE通信畅通和重载列车运行安全。

参 考 文 献

[1]王海梅. 铁路隧道内GSM-R网络覆盖技术的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5. 65-69

篇8

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是一条设计时速达250公里的客运专线,沿线共设5座车站:石家庄、获鹿、阳泉北、东陵井和太原东。石太客专铁路通信系统是为石太客专铁路(如牵引供电、信号、运营调度、旅客服务、防灾安全监控、动车组、既有通信等)运输各专业提供服务的通信系统。全线共计有67座铁塔,高铁沿线GSM-R铁塔的安全状态(倾斜,倒塌等)对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影响也越来越大,加快高速铁路通信铁塔安全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也迫在眉睫。

1 总体架构

1.1 基本原理

一个完整、实时、全线路的铁塔安全监控系统,能使得实时监控和预测为一体,减低铁塔寻路检查成本。本系统解决方案,目的是通过基于MSTP光传输系统的以太专网传送数据,完成铁路沿线所有铁塔的安全状态(倾斜,摇摆安全范围)的实时监控。

以在石太客专1号基站建立的铁塔安全监控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本系统原理是通过多种(距离和多通道角度)传感器的集成,在中控室实时对每个铁塔的传感数据测量值以及几何推算,进行联合判决,判断铁塔的摆动和(或)倾斜的程度,并根据相关铁塔安全维护标准,来自动判断是否处于正常范围以内。每个铁塔实时传感数据通过设在基站内的MSTP传输设备提供的以太专网通道,将数据上传到中心各类服务器,在北京的网管中心通过监控工作站能完成远程实时监控同时,完成历史数据和日志记录,以供维护查阅。

1.2 总体架构

系统包含的主要设备和软件有:

(1) 塔顶的安全监控设备;

(2) 铁塔机房的以太通信网关;

(3) 干路交换机(现成);

(4) 中心监控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日志服务器、web服务器。

2 现场数据分析

2.1 几何位置关系

三参量(R,?兹1,?兹2)(斜距,X-Y通道倾角)是动态监控检测量;与参考平面的竖直高度H和斜距倾角?兹3是导出量,关系如下:

由于tan函数是奇函数,运算都是平方关系;所以倾角的正负符号没有关系。有了几何关系的依托,下面主要分析动态随机数据样本的均值、最大值、标准差等统计量。

2.2 数据分析

首先分析同一时间段的3通道数据的数据分布。

2011年8月4日上午10点开始,半小时的X通道数据,均值为-33.75度,标准差为0.24度;短时最大倾角摆动范围[+1,-1.3]度。该方向体现了方向角度变化,值相对较小。

上午10点开始,1小时的Y通道数据,均值为-4.25度,标准差为0.8度;短时最大倾角摆动范围[+3.7,-3.6]度。Y通道相对于X通道而言,对铁塔的横向摇动敏感,主要体现了俯仰方向的角度变化,能很好的体现35米通信铁塔的横向摇动;该值可作为横向摇动的主要判据。

2011年8月4日上午10点开始,1小时的斜距数据的变化,均值为22.053米,标准差为1.6mm;短时最大斜距摆动范围[+4,-4]毫米。由于风向的随机性,当风向垂直于斜距平面时,铁塔的随风向的横向摇动基本对斜距没有影响;而当风向平行于斜距平面时,能较大的影响斜距的变化。综合来看,该斜距值可作为横向摇动的次要判据。

另外,由于铁塔的结构倾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假设定备和铁塔紧固的前提下;该斜距的初始值和运行一段时间的均值想比较,其差值能作为铁塔结构倾斜的主要判据。

2011年8月8日上午12点开始,1小时的Y通道数据,均值为-4.25度,标准差为0.82度;短时最大倾角摆动范围[+3.8,-3.7]度。Y通道相对于X通道而言,对铁塔的横向摇动敏感。和2011-08-04上午10点开始一小时的数据相比;统计值,均值和标准差几乎完全相同,最值范围有2%的差别。

2011年8月8日上午12点开始,1小时的斜距数据的变化,均值为22.0478米,标准差为0.9mm;短时最大斜距摆动范围[+2.2,-2.8]毫米。该时间段的风力较小。

2011年8月8日上午10点开始,5小时内的斜距数据的变化,均值为22.046米,标准差为2mm;长时时最大斜距摆动范围[+8,-6]毫米。从上图可以看出斜距的短时均值是周期变化的,这就排除了由于紧固不牢导致的斜距单一方向变化的假设。

2.3 数据分析总结

(1)按照几何位置示意以及导出量的推导,给出了严格的几何位置计算方法;

(2)选择阳光浓烈的几个时段,测试数据连续,没有连续丢失现象;

(3)根据样本测试数据,给出了短时和长时样本分布和统计值,其中XY量通道倾角的标准差很稳定,均值略有变化;斜距的短时均值稳定,长时均值低速振荡;斜距标准差短时很小低于1mm,长时标准差2mm,最大变动范围在正负1cm以内。

3 运营收益

3.1 短期收益分析

(1)通过实时监控的方式,配合传统维护,维护更经济;

(2)提前分析铁塔结构状态,实时监控铁塔的健康隐患;

(3)有针对性的重点巡检,改变传统拉网式巡检,降低成本,增加效率;

(4)信息化管理,提高基础设备的管理效率;避免大量纸介文档的频繁使用;

(5)实现铁塔生命周期信息的统一查询、历史故障记录检索;实现维护工作随时有历史数据可查;

(6)能在远端及时发现隐患和风险,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铁塔倾斜,摇动或倒伏等风险。

3.2 长期收益分析

(1)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实现铁塔位置,气候与环境数据的积累,为后续建塔、维护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2)电子化的维护记录,建立每个塔的“病历本”,通过长期性记录的保持;能够针对每个铁塔出保养专案。

(3)监控系统后续可扩展为工程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周期可统一纳入管理,自动报表方式关注工程进展。

(4)可扩展其他多传感器集成;包括各个站点的电能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通信铁塔的检查与维护》曹江海

2.《铁路通信铁塔安全监测系统总体技术方案》铁道部通信技术中心

3.《GSM-R系统通信铁塔的安全检测与维护》刘建宇、郭勇

篇9

【关键词】继电保护;故障种类;微机化管理;维护;发展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电子技术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正确应用继电保护技术来遏制电气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运行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作为天津南环铁路的一名电力职工,结合工作经验,我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确保电源安全稳定运行,以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输。

1.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任务应用与维护

1.1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

电力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各类故障和各种不正常情况。其中故障一般可分为两类:横向不对称故障和纵向不对称故障。横向不对称故障包括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三种,纵向对称故障包括单相断相和两相断相,又称非全相运行。电网在发生故障后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1)电力系统电压大幅度下降,广大用户负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

(2)故障处有很大的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弧会烧坏电气设备。

(3)破坏发电机的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电力系统震荡甚至使整个系统失去稳定而解列瓦解。

(4)电气设备中流过强大的电流产生的发热和电动力,使设备的寿命减少,甚至遭到破坏。

不正常情况有过负荷、过电压、电力系统振荡等.电气设备的过负荷会发生发热现象,会使绝缘材料加速老化,影响寿命,容易引起短路故障。所以必须设置一套设备对电力系统实施监控,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动作,使损失降低到最小。所以出现了继电保护设备。

1.2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

天津南环铁路的东大沽变电站是一所10KV变电站,担任着铁路运输的重要职责。继电保护装置广泛应用于高压供电系统、变电站等,用于高压供电系统线路保护、主变保护、电容器保护等。高压供电系统分母线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对于不并列运行的分段母线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但仅在断路器合闸的瞬间投入,合闸后自动解除。另外,还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对于负荷等级较低的配电所则可不装设保护。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包括:

①线路保护:一般采用二段式或三段式电流保护,其中一段为电流速断保护,二段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三段为过电流保护。

②母联保护:需同时装设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

③主变保护:主变保护包括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主保护一般为重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后备保护为复合电压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

④电容器保护:对电容器的保护包括过流保护、零序电压保护、过压保护及失压保护。

1.3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

值班人员定时对继电保护装置巡视和检查,并做好各仪表的运行记录。在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加强监视并向主管部门报告。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每个盘柜有值班人员负责。值班人员对保护装置的操作,一般只允许接通或断开压板,切换开关及卸装熔丝等工作,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定。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清扫工作。清扫工作必须由两人进行,防止误碰运行设备,注意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人身触电和造成二次回路短路、接地事故。对微机保护的电流、电压采样值每周记录一次,每月对微机保护的打印机进行定期检查并打印。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及设备的查评。

2.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

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2.1继电保护计算机化

计算机化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猛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随着,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它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这就要求微机保护装置具有相当于一台PC机的功能。

2.2继电保护网络信息化

随着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及通信技术在继电保护领域应用的深入,继电保护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因继电保护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这是首要任务),还要保证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协调动作,以此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3继电保护智能化

智能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内的一些研究工作也转向人工智能的研究。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等逐步应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为继电保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不确定因素对智能诊断系统的影响,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是今后智能诊断发展的方向。

2.4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保护装置实际上就是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是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智能终端。它可以从网络上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也可将它所获得的被保护元件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网络控制中心或任一终端。因此,每个微机保护装置不但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而且在无故障正常运行情况下还可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信功能,亦即实现保护、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3.总结

继电保护作为电力技术的一环,它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力系统由于其覆盖的地域极其辽阔、运行环境极其复杂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电气故障的发生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在电力系统中的任何一处发生事故,都有可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正确地设置继电保护设备。 [科]

篇10

【关键词】束丝机;应用现状;改进维护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许多多的先进仪器设备都被广泛引进到了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中。束丝机作为专门生产电线电缆设备的专业性机器,在行业内发展迅速,经过不断突破和改造,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在行业内占有重要地位。束丝机,也可称为绞线机,有叉式绞线机、框式绞线机、笼式绞线机、管式绞线机、星形绞线机几种形式,目前主要应用的是后三种。随着市场化的高水平需求,束丝机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际性能,并与时俱进,不断改造自身的不足之处,以满足更多的实际需求。

束丝机主要是用于电线电缆等的生成、绞合,经由铜带屏蔽机、钢带装铠机、过渡电阻测试仪、负载燃烧试验台、耐压试验台、绝缘电阻测试仪、开炼机、挤橡机、交联三层共挤机、挤塑机、云母带机、锭编织机、成缆机的共同配合,加上束丝机在其中的绞合作用,就可以生产出合格的电缆、电线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是由开放式炼胶机、交联三层共挤机、挤塑机共同配合生成包裹电线、电缆、光缆等的绝缘层,云母带机负责将绝缘层包裹到已经绞合好的电线、电缆、光缆等上,未包裹前先经过负载燃烧试验台、耐压试验台、过渡电阻测试仪进行试验检测,确保产品合格才可以进行绝缘层包裹。云母带机主要用于电线、力缆、控缆、光缆等绝缘线芯的云母带绕包,随着电厂、机场、船舶、高层建筑、地铁、地下街和娱乐场所等地方对耐火电线电缆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因此多头耐火电线电缆包纸机的问世,为各电线电缆厂提供了全新的专用设备。网络屏蔽线、通讯电缆、电脑线、船用电缆等的编织需要使用锭编织机完成。

由于我国正处于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市场上对于高质量、高科技的电线、电缆、力缆、光缆的需求数量正在急剧增加,电缆、光纤等的通信应用已经从最初的凤毛麟角逐渐全面普及到我国的各个生产生活领域,所以我们应该重视电缆、光纤的生产设备的不断改进与维护,使我国的通信技术取得更高的成就。

1 笼式绞线机

1_1笼式绞线机的应用现状

由于笼式绞线机的基本结构中,通常是依靠放线架同时进行自传和公转,已完成绞合和单线退扭运动,由于放线架是置于绞线机的绞盘中间,这样就需要绞线机具有较大的空间以便放线架能够顺畅的旋转。同时,由于放线架在旋转时产生了巨大的离心力,使得绞线机在工作中需要有较大的力量来控制整个机器的稳定。所以,笼式绞线机需要提供比满足正常工作更高的稳定性,才能保证机器的高效工作质量。

1.2笼式绞线机的改进维护措施

由以上分析可知,放线架旋转产生的巨大离心力和单线退扭运动都需要固定在一起的法兰轴等核心设备来承受,这样不仅会加速机器磨损,还会产生生产危险,诱发事故。对此,我们应该从分解法兰轴所集中承受的各种作用力着手,通过添加别的零件来分散法兰轴承受的作用力,不仅对放线架产生的离心力分解开来,还可以使笼式绞线机有很好的稳定作用。

2 管式绞线机

2.1管式绞线机的应用现状

由于管式绞线机具有很高的工作性能,因此应用相对广泛。目前常用的管式绞线机有6盘、12盘、18盘三种主要形式。管式绞线机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便于排布绞合的电线等,会在牵引轮的设计上使其成一具有合适角度的锥面,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在两个工作滚轮之间产生一定的空隙,经过长期的转动、磨损,这个空隙会逐渐增大,这样就会对线芯产生刮伤、挤压现象,从而严重影响生产质量,这是目前管式绞线机存在的主要问题。

2.2管式绞线机的改进维护措施

针对这个问题,技术人员也在一些设计上做了改进,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某些改进只是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了问题,但是经过实践检验后,根本问题就又一次的浮现出来。所以,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管式绞线机的实际操作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尝试在牵引轮前加装一个特别设计的分引线轮的装置。这不仅改善了空间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绞线机对线芯的刮伤现象。

3 星形绞线机

3.1星形绞线机的应用现状

随着铁路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要求铁路通信设备拥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速星形绞线机作为专门生产信号电缆的关键设备,其产品用途主要是为铁路系统提供信号电缆,鉴于铁路通信系统中对信号电缆的高质量要求,需要高速星形绞线机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高速星形绞线机在整个电缆生产程序中处于关键地位,所以星绞机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电缆的优劣。目前我国的星形绞线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转速慢,机器元件不耐磨损,操作起来比较繁琐,不仅不能很好的节省工作时间,还容易出错,导致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

3.2星形绞线机的改进维护措施

星形绞线机的改进方案,应该从提高机器转速和简化操作方式着手。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或者可以在现有的技术手段上加以改造和创新,减少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精确操作,这样既可以省时省力,又能够保证生产质量。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改进放线盘的工艺设计提高机器转速,使用高级的动力设备,提高其工作强度,保证机器工作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提高转速的同时,应该注意减少机器对线芯和自身的磨损程度。在保证提高生产率的同时,降低机器磨损度,是进行星形绞线机结构改进的主要措施。

4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