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办法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现状; 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 C92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7-0011-01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特点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数多。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是1.44亿,世界上60岁超过1亿人口的只有中国。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二,进展快。从1980到1999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相比,速度是很快的。第三,我们的生产率水平比较低。虽然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也在不断推动其发展,但是中国的经济水平不是很高。人均GDP比许多西方国家低很多,这样用来支持这方面银色产业的财力也是有限的。就是通常大家说的,我们是先老后富,而许多国家是先富后老。也就是说中国提早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第四,历史欠账比较大。我们国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计划经济体制下,当时是没有养老积累的,那么,这个包袱就留到现在,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二、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高生育高死亡、高生育低死亡和低生育低死亡几个发展阶段,尤其是近10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生育率又迅速大幅度下降,这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基本原因。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口寿命大大延长。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在全社会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的进一步降低和老年人口比重相对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全社会人口中老年人口过快增长和比重的加大,即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会给经济增长、产业演变、文化进步、社会发展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第一,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被抚养人口的增加必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第二,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三,人口老龄化使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大幅增加,给政府带来比较沉重的财政负担。第四,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削弱。第五,人口老龄化客观上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消费习惯、兴趣爱好与其他群体有明显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独特的消费需要。老年人口的需求和消费特点对市场和产业结构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使原有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再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特殊需要。
三、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对策
人口老龄化问题势必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等重大战略性问题,我们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登高望远,审时度势,总揽全局,积极应对,做出正确的战略性选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应对之策。
(一)医疗服务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从1950年的43.6岁延长到了2000年的71.4岁,平均寿命大大提高了。并且在医学调查中,可以发现老年人组患病的比率大大高于中青年组,年龄越大患病率就越高。但是国家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投入仍然不足,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行业发展仍显得相对滞后。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产生的压力。社会医疗服务行业的重心必须由过去的婴儿和成年劳动力转移到老年人群体方面。老龄人口对长期保健服务和预防医疗的需求增加,必将促使医疗服务业的结构向这方面转变。基于我国的人口特点,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老年医学的研究,应当发展老年医学教育,尽快开展老年护理和照料专业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老年人锻炼身体的体育设施,推全民进健身运动。以小区为单位,增加一些老年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食品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越来越注重自身饮食结构的调整。老年人的基础代谢能力降低,与中年人相比,老年人的基础代谢大约降低15%~20%。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使体内代谢失去平衡,引起细胞功能下降,老年人活动量较小,消耗的热量相应较少,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脂肪肝和糖尿病等疾病。老年人肝脏合成糖元的能力降低,糖元储备较少,对低血糖耐受力较差,容易感到饥饿和头晕。因此老年人的日常饮食应增加对糖类的摄取,应多食蜂蜜、果酱、及含纤维较丰富的杂粮、蔬菜、水果等食物。良好的饮食营养是老年人延年益寿的法宝,不仅可以延缓老化的速度,而且可以降低各种慢性疾病发生的几率。要做好老年人的饮食,就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通过改善饮食营养,增强老年人的体质。要经常补充一些容易被老人消化吸收的富含钙的乳制品、豆制品、肉骨头汤等食物。为满足老龄人饮食结构的需求,我们应研究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健康科学的饮食结构,及时调整食品行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形成绿色食品加工专用生产区。加快牛、羊等奶畜的发展,增加天然乳制品的生产。提高食品质量、产量、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管理水平,给老年人创造安全、健康的饮食市场环境。
(三)旅游业
在我国,老年人随着社会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在更新,精神需求消费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旅游者的行列。老年人一般不需要再从事工作,也无须抚养儿女,日常的闲暇时间完全可以自由支配。并且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在逐渐增加。时间和收入是构成旅游活动的必要条,这两个条件老年人都具备了。老年人旅游消费偏好观光旅游,注重安全,注意价格和季节。在考虑出游时,旅游景点的社会治安等安全问题成为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落实服务安全措施,消除老年人出游顾虑。在旅游服务中,要加强安全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服务。
(四)交通工具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决定了老年人对乘坐的交通工具有较高的要求。我国的公共交通工具为老人设置的设施较少,且不适宜老人乘坐,老人容易被挤到造成意外,事实上,不安全也不方便,不能满足老人出行需要。我们可以考虑开发一些专为老人设计的交通工具及增加一些专门为老人出行提供特殊服务的行业,来解决老人出行安全等方面的顾虑。
参考文献:
[1] 熊必俊.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M].1997.
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现状 成因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国际上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达到10%,即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根据丰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全县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16.43%,比2000年上升5.06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人占11.35%,两项指标均远远超过国际上对老龄社会的划分标准。
一、丰县老龄化社会的现状
1.老年人口规模扩大
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丰县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长寿趋势非常明显,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以上老年人口9.53万人,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10.01%; 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1.04万人,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1.09%。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2.15万人,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11.37%; 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有1.53万人,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1.43%。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83万人,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已经达到16.43%,比2000年提高了5.06个百分点; 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2.34万人,比重达到2.43% ,比2000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从1990年以来的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看出,丰县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壮大,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高龄人口数量增长趋势非常明显,平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
2.高龄老人数量增加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丰县常住人口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2.34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2.43%,比2000年增加0.81万人,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比1990年增加1.3万人,比重提高1.34个百分点;比1982年增加1.61万人,比重提高1.55个百分点。百岁以上老人成倍增加,2010年普查时点全县有百岁老人70人,比2000年的60人增加10人,比1990年的10人增加60人,比1980年2人增加68人。
二、丰县人口老龄化原因分析
丰县从人口普查数据看,当前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分析全县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截止到2011年底,全县共有卫生机构数242家,医疗机构病床数2173张,千人拥有床位数2.26张;卫生技术人员2238人,每万人拥有医务人员23.23人,如果包括360个村级卫生室和社区卫生诊所,每万人拥有医务人员超过30人。“十一五”以来,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县建立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均实现了应保尽保;建立了大病救治制度和城乡居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解决生活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建立了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制度和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农村五保老人和生活临时困难人员有了生活保障。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提供了保障基础。
2.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全县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丰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487元,比2000年增长5.3倍,比1990年增长18.2倍,比1982年增长41.7倍;2010年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4090元,比2000年增长2.6倍,比1990年增长13.2倍,比1982年增长36.6倍;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58元,比2000年增长1.3倍,比1990年增长11.4倍,比1982年增长49.4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人们的健康长寿奠定了物质基础。
3.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县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有效控制了人口规模的扩张。从普查资料看,少年儿童数量总比重不断下降。2010年0-14岁少年人口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8.67%,比2000年下降8.18个百分点,比1982年下降16.05个百分点。2010年少儿负担系数为26.69,2000年为41.45,1982年为58.66,这些数据验证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成果。但是,人口总规模的减少主要是出生人口,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是稳步增长的,全县老年负担系数稳步提升,2010年老年负担系数为16.27%,比2000年的12.95%提升了3.32个百分点,比1990年的10.66%提升了5.61个百分点,比1982年的10.3%,提升了5.97个百分点。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效机制加速了老龄化社会的进程。
三、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将会加重社会养老的负担
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6.43%,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1.37%,远远超过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说明我县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预期寿命还会延长,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继续扩大。今后每年会有1万人左右进入老年人口的队伍(扣除自然死亡人口)。
2.社会公共资源的不足难以应对老年人生活需求
人的健康状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因此,医疗卫生资源是老年人消费社会资源的重要方面,据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患慢性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2011年,丰县共有卫生机构数242家,医疗机构病床数2173张,千人拥有床位数2.26张;卫生技术人员2238人,每万人拥有医务人员23.23人,千人拥有病床位数和万人拥有医务人员数均低于发达地区,看病难的问题会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而加剧。
3.老龄化社会和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将面临考验
目前,我县14个镇建有24座敬老院,共有2400张床位,全县有80岁以上老人2.57万人,每千人拥有93.4张床位。大部分老人仍然只能通过家庭传统的养老方式度过晚年,由于儿女较少,大部分还要忙于生计,有的甚至外出务工,有些老年人的生活缺乏必要的照顾,迫切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四、老龄化社会的应对措施
我县60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县人口的16.44%,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今后的5年之内,全县每年还将有1万人左右进入老龄人口队伍。面对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如何做好老龄化社会的保障措施,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大力兴办养老机构,开展社会养老服务
丰县社会养老事业正处于起步发展的时期,养老基础设施与老人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要多渠道建立养老机构,由政府独家兴办敬老院转变为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养老机构,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老人需要,尽可能实现养老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
2.大力发展老龄化产业,努力满足老年人需求
未来一段时期,老年人消费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开发生产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提供老年服务,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是老龄化社会的要求。因此,各地经济管理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指导,积极培育老年消费与服务市场,将发展老龄产业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要对投资兴办老龄产业提供适当的政策优惠,鼓励社会和个人生产和销售老年用品,开办家政服务,兴办老人公寓和托老所等老年福利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篇3
关键词: 健康老龄化 老年体育 科学指导 普及化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健康老龄化及老年体育的相关专著和文章,并在宜春市统计局、宜春市委老干部局、宜春市体育局等单位获取了可供参考的相关资料。
1.2访谈法
访问了宜春市统计局、宜春市委老干部局、宜春市体育局老年体育协会、宜春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及部分社区等单位的部分领导,利用早晨和下午的时间走访了部分老同志。
2.结果与分析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0世纪是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起步阶段,21世纪是高峰期。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健康老龄化是针对人口老龄化提出的要求。“健康老龄化”(Healthyaging)最早出现于1987年5月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这次大会决定,把老龄化研究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老年保健纲要。1990年9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40届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地区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将“健康老龄化”作为战略问题提了出来。1992年,联合国第47届大会通过了《2001年全球解决老龄问题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开展健康老龄化运动。健康老龄化强调的重点是人在进入老年之后,尽可能长久地保持在各方面,包括生理、心理、智能等方面良好的状态,其目的在于使所有进入老年的人,包括那些虚弱、残疾和需要照料的人,都能提高健康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健康老龄化的实现,作为一项全球性的发展策略,正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2.2宜春市健康老龄化现状
2.2.1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
按照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确定的“老年型”人口标准,宜春市于1999年进入老年型市,比江西全省提前六年进入老年型社会。宜春辖六县三市一区,总人口537.42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68万,占总人口的12.7%。全市老年人70%以上生活在农村。据统计,我市现阶段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80.6万,约占总人口的14.7%,到2030年将达到25%,每四人中就有一位老人。而且高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大大高于总体老年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前,宜春仍然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一个传统农业地区,也是一个贫富悬殊比较大的地区,经济活跃度低,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群众的人均收入少、消费水平低、富裕程度不高。宜春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家庭赡养和社会经济负担进一步加重,社会就业压力加大,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挑战。
2.2.2政府关注尚存不足。
宜春市老龄工作起始于1986年,20余年来,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六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工作目标,以推进基层老龄工作为重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一,建立健全了老龄工作机构,推进了社区和农村老龄工作;第二,认真做好安老养老工作,全面提高了老年保障水平;第三,落实老年法律法规,有效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第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了老年生活质量。
但是,受经济、社会条件的制约和认识水平的影响,宜春市的老龄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养老保障的覆盖面较窄。2006年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职工8.8万人,约占城市老年人口总数的40%。绝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农保业务开展有限。医疗保障程度较弱,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很难一下子得到解决。二是老年人服务设施短缺,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和老年人的比例只有3.23%;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相对缓慢,老年文化设施人均不足0.1平方米,城郊及农村的老年文化设施更少,有的甚至是空白。三是贯彻老年法律法规和开展敬老道德宣传方面还存在不足,敬老养老意识不够浓厚。四是老龄工作机构和老龄工作队伍还比较薄弱,人员少,经费短缺;各老部门协调共管不够,与形势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
2.3宜春市老年体育现状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尤其是人口高龄化的增长,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风湿病等为主的慢性病已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消耗的医疗费用高、卫生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对国家财政、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改善老年健康,发展老年体育无疑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老年体育是以增强老年人体质,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满足老年人健身、保健、医疗、消遣、休闲、娱乐等方向的需要,使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2.3.1老年体育人口及体育需求不断快速增长,活动内容广泛。
自1998年以来,在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宜春市承办了江西省十运会和第五届全国农运会以及120多项(次)国家级、省级赛事,城市建设及体育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为老年人参与健身体育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再加上政府部门和社区的各种老年体育活动组织的宣传发动,老年人对体育的认识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体育锻炼意识增强,对健身、强体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健康老龄化”成为许多老年人追求的首位目标,老年人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多,活动内容广泛,包括个人活动和小团体活动等多种形式,主要有跑步,太极拳、剑,木兰扇,保健操,舞蹈,球类,棋类和健身器械等等。
2.3.2老年人体育组织形式主要是政府主导型的老年人体育组织。
自1983年宜春市成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以来,县、街道、社区的各级老年人体协组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政府财政投入少,老年人体育组织的单位事业编制少,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注意力及工作重心有偏差,对老年体育的督促、指导和要求的力度显得不够。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受到很大的影响。
据调查,由社区、单位和辅导站、俱乐部等担负组织起来的体育活动约占所有参加体育活动人群的1/4。老年人的体育活动,仍然是以个人锻炼和朋友、同事或家人一起等自由组合与自发形式为主,由于缺乏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等,许多活动最终被迫推迟或者取消,这些都给老年体育的发展带来了不便。
2.3.3老年人体育锻炼缺乏科学指导。
老年人身体机能的特殊性决定了老年人应具有独特的体育锻炼方法,再加上老年人对活动量和强度的敏感性,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安排和指导。这些锻炼方法的安排和指导,若没有具有专业性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来承担,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导致许多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减弱。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少、质量低,不能满足群众需要,而且大部分体育指导员是业余性质,缺乏专业知识技术与技能,老年体育指导员更是廖廖无几。
3.对策与建议
3.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实现健康老龄化,政府的责任是保障老年人生活的需要,对老年人提供社会、经济、身体保障;此外,还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老年人提供保健服务,传播公共卫生与医学知识,使人们能够以健康和幸福的状态进入老年期。更重要的是树立新的老年观,打破对老年人的消极看法,健康的老年人仍然是家庭、社区和发展经济的资源,特别鼓励老年人参与家庭和社区生活。对老年人个人来说,关键是根据本人特点和实际情况保持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按照个人的需要、选择和能力,主动创造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
3.2发展老年体育运动
宜春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家庭赡养和社会经济负担进一步加重,社会就业压力加大,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挑战。改善老年健康,发展老年体育无疑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3.2.1以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尚无力投入大量资金来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水平,多数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亦不容乐观。所以,不能完全依靠政府,也不能彻底走市场化道路,应该走一条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化道路。
3.2.2随着科学文化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老龄人体育意识明显增强,体育已成为老年人生活方式中重要的追求,应当加强对老年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加强对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科学指导,使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更加科学化。
3.2.3随着老年人口的明显增加,城乡、地区的差异使得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年人体育活动无法保障,应当加强其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因地制宜,进一步将老年体育普及化。
参考文献:
[1]印石.何谓健康老龄化[J].卫生经济研究,2000.8.
[2]卢元镇.中国的老年健康与老年体育[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1.
[3]孟和.新时期老年体育特征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增刊),1994.17.
[4]朱光辉,孟凡强.从体育的视角看健康老龄化的实现[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1.
[5]辛利,周毅.中国城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体育科技,2001.3.
[6]岳文雨.试析中国老年体育的现状与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1.3.
[7]范燕美,戴有祥.对21世纪中国老年体育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技,2001.10.
篇4
【关键词】日本;韩国;养老;空巢老人
一、日韩两国公共养老金制度
据日本政府近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4月1日到2014年3月31日,日本年满百岁的老年国民人数将突破5万人,预计达5.4397万人,连续43年刷新最高记录。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为极大限度地减少老龄化对日本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在几十年的发展探索中,通过制定一系列条例法规以及政策措施,积累丰富的应对经验。在此之中,由国民养老保险及厚生养老年金构成的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发挥了较大成效。
按日本法律规定,凡年满20岁以上,65岁以下在日本居住的人都必须参加国民养老保险。厚生养老年金是在国民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设定的一种附加年金,强制性地要求工薪阶层必须加入,保费根据个体身份的不同,政府、企业、个人负担百分比各不相同。为缓解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及国家财政情况带来的巨大压力,日本政府将原本定位60岁的临界年龄改为65岁。国民养老金具有普遍性、共济性、福利性等特征,虽中途遭遇诸多问题,养老金所占财政支出比例过大等。但经过一系列优化措施,对于日本国民而言,养老金待遇平均占老年人家庭收入的63%,可见这一制度已成为了日本老年人生活的重要保障。
日本这一公共养老金制度是向欧洲老龄化程度第一的德国养老保险制度学习并加以根据自身国情改进而来。而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则在近年来也紧跟日本的步伐建立了相应的养老金制度。韩国的养老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军人、公务员、私立学校教职人员为对象发放的养老金,另一类则是以一般国民劳动人员为对象而发放的国民养老金。韩国的养老金制度虽然相对于日本而言起步较晚,但迄今为止未遭受严重考验,这与充分借鉴日本在发展公共养老基金制度的同时结合自身国情加以完善的做法不无关系。
二、日韩两国老人护理模式
2000年4月开始,日本政府开始实施老人护理制度。日本的老人护理制度具有系统化、细致化、责任明晰化等特征。老人福利政策均有相关法律保障。如日本政府1982 年出台的《老人保健法》中明文规定老人定期体检,及之后颁布的《高龄社会对策基本法》,《社会福祉法》,《健康增进法》等,都使老年人的养老、护理、保健等相关福利政策逐渐得以完善并向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在日本,大约75%的老人都拥有自己居住环境稳定舒适的住所,其余一部分老人租住在国营或地方政府提供租赁服务的高级公寓里,另一部分老人便居住在民营或自家所有的房屋或政府专门为老年人供给的房屋里,住房问题基本都能得以解决。
韩国护理模式中较为突出的是老人福利设施,包括老人疗养设施、养老设施及老人福利会馆等,政府表示今后拟通过给予减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大企业集团对养老设施项目进行投资,办收费养老院等,同时大力鼓励优秀企业会社或大学生团体等平日里进行爱老扶老的志愿者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韩国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大学生都曾于学生时期在养老机构中进行过时间长短不等的志愿者服务。一般来说探望者事先有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辅导,使他们懂得老人的心理诉求,并主动愿意成为老人身边的一个好的倾听者。探望者一般除谈心聊天外,也与老人一起做些老人们喜欢或需要的事情,如一起下棋打牌、看电视、聊天或一起做手工等娱乐活动。
三、给我国养老事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一)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均衡
日本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但在养老金制定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严重拖拽了经济发展的步伐,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将能够获取养老金参与养老保险的公民年龄由60岁上调至65岁,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巨大资金缺口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我国作为城乡二元结构相当明显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明显,各地区经济情况不同。在大力弘扬尊老爱老,发展社会福利的同时,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具体结合我国国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已于199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标志着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和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法律层面上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空白。但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同时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人口过亿的国家,需要对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更加重视,将诸多难点的解决办法落入实际并加以解决。这就要求需要出台更多更细致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养老方法并不断完善养老制度。
(三)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社会风尚
政府应鼓励社会各界对老年群体的关心,深发动,光宣传,努力弘扬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促养老之风,树社会文明。大力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做与老龄人口相关的慈善事业,并通过相关教育媒体宣传等途径鼓励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到老年福利机构做志愿者服务等。
老龄化人群作为社会中相对脆弱的团体存在着,老龄化现象是当今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代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养老问题逐渐突出,需要社会与个人的全力配合,鼎力解决。
参考文献
[1] 梁宏志,张士斌.中日韩公共养老金制度及其改革比较研究――基于覆盖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
[2] 杨淑娥.日本养老方式变迁及对中国的启示[J].河北学刊,2011,3.
篇5
【关 键 词】农村养老危机;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家庭—社会合作养老。
【作者简介】周伟文,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
一、研究背景
1.农村养老模式变革的“外生”动力: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危机。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农村人口的外流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村庄老人空巢家庭增加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六普”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6亿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亿人,占50.32%,同“五普”人口数据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亿人,比例提高13.46个百分点,这种增长的态势还在加速。“六普”数据还显示,中国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这两个指标都超过国际老龄社会的标准(10%和7%)。在农村人口依然占多数的中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意味这更为严重的挑战。另据中国老年学学会的保守统计,我国目前农村留守老人达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其中65岁以上农村留守老人达2000万[1]。根据预算,这种城乡倒置的养老危机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城乡的老龄化却具有不同的内涵。
自古以来,农民的养老是在传统养老文化支撑下的代际交换式养老,然而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养老方式在急速现代化城市化条件下,已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青壮年的外流使“空巢家庭”越来越多,成为普遍现实,目前推行的新农合制度也只是杯水车薪,社会养老只占10%,家庭养老仍占90%,家庭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养老主体。但事实是,在老人空巢家庭增多的同时,养老主体却出现了空缺,农村家庭养老的壳还在,但养老的主体却都离开了村庄,根据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9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都表示不愿意回到村庄生活[2]。
农村家庭养老制度面临严重的危机表现为家庭养老与现代生活的种种冲突。从大的背景看,一是城市化与农村人口老龄化叠加在一起,农村轻壮年人口城市化与农村人口老龄化同时快速发展,农村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家庭供养力下降,加剧了农村养老问题的尖锐性。二是贫困地区家庭养老雪上加霜。贫困地区的农民会更多的选择进入城镇打工,而他们的父母则是最缺少养老资源的人群。从家庭层面,第一是养老主体与被养主体的空间距离冲突。养老主体愿意在城市工作和生活,而老人只能在农村养老。第二是养老意识与养老行为的冲突,家庭养老不仅是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文化模式,家庭养老危机首先是文化与行为割裂,从文化上,这代子女的思想上还有很深的传统养老观念,但生存理性却使得他们实际上无法尽孝,谋生与尽孝无法两全。第三是从养老形式上,是经济支持与情感支持的割裂,他们可以为老人提供经济和物质的支持,却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情感的满足。
2.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方式的讨论。近十多年来,理论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农村养老方式的讨论。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国家政策导向方面,有学者认为“在党和政府纲领性文件中提“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在以下三个方面不利于我国人口治理与社会发展。一是不利于尽快扭转农村生育率偏高、重男轻女及出生男婴数与女婴数之比(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不良倾向。二是不利于应对下世纪农村人口老化程度高于城镇的局面。经济发展将导致大量农村年轻人迁移流动到城镇,下世纪农村65岁及65岁以上老人比例将大幅度上升,全国2040年以后将达到22%-26%,有的省可能高于30%,明显高于城镇人口老化水平。“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事实上将难以实行。三是不利于调动广大农民与民政、计生干部建立农村储备积累式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性[3]。“中国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终究要被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所取代,虽然这种取代需要极大的经济成本,但这种取代其本身也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起飞。故此,在完成这种转变时我们应注意自己的国情,但是也不能受国情的拘束以致趑趄不前、坐失良机。另外,还要充分注意好农村社会养老的地区性养别,促进农村社会养老的“梯度”推进。这样,在下一世纪中叶初步实现农村养老的社会化,是极为可能的[4]。“孝”文化在我国根深蒂固,养儿防老依然是当前大多数农民的期盼。家庭养老成本较低、比较方便且能满足老年人对亲情的需要,也是适应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发展滞后,确保“老有所养”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优势决定了在我国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石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从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现实看,社会养老、集体养老和农民自我储蓄养老等养老方式都不具备对传统家庭养老的有效替代性[5]。
乡村“草根”型养老模式,以弥补正规制度的缺位,走出农村养老困境。农村“草根”型养老模式主要类型有“宗族型”“华侨型”“先富型”“村集体型”“喜事型”“互助型”“自助型”等。该制度的成功运作需要乡村政府、乡村有识之士、村民等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再辅以配套的管理办法。家庭养老制度、社会养老制度以及“草根”型养老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农村当前及较长时间内走出养老困境的理性选择[6]。“在农村,家庭还是基本的生产单位或消费单位,家庭养老有助于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终,满足每个家庭成员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促进家庭的和谐与安定。在农村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孝道文化在农民养老保障中的作用是客观现实的必然选择,家庭养老必然是我国农村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主要养老方式,一定会在农村取得良好的成效[7]。
更多的学者持这样的观点,在很长的时间内,家庭作为养老的主体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需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强化家庭养老能力,还有的学者还提出要制定鼓励农民工回到乡村创业就业的政策,让他们能够尽养老责任。
一些学者认为,孝道文化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农村养老危机的情况下,最好的方式是强化孝道文化教育,为家庭养老提供更好的文化支撑;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解决农村家庭养老的方式是由社会养老替代家庭养老,主张政府出资建设养老机构,把农村老人像城市那样集中起来养老,资金由家庭和政府共同承担;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农村的老人由于一生没有自己的积蓄,所以只能依靠子女养老,所以建议农村老人要有积蓄养老金的意识,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这一观点对今后农村老人是一个好的建议,但对现在已经进入老年的农民却不是解决良策。当然,也有的学者提出让政府和社会全部承担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3.基于农村养老现实的选择。一是农村老人对子女的依赖性比城市强,但他们依赖的子女却都离开他们去了城市,唯一性资源的丧失对于农村老人来说等于是釜底抽薪。二是越是贫穷的地方,农村外流人口越多,回到村庄的可能性就越小,而他们的父母的自身养老资源就越是匮乏。三是大多数外出打工的农村子女在养老意识和养老行为上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还有孝顺老人的心思,也愿意承担抚养老人的责任,但在具体行为上,他们却无法牺牲去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农村和老人一起生活,很多人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他们中很多人表示,愿意给老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但却提供不了生活照顾和情感上的慰藉。可以在节假日看望老人,但不能日日陪伴在老人身边。也就是说,农村社会中孝道文化还在,但尽孝主体无法尽孝和谋生两全了。四是很多村庄的集体经济薄弱,无法为村庄社会公共事业提供经济基础,政府给予的支持十分有限,由集体提供养老的说法无法实现。
按照上述学者的观点,如果继续让农村家庭还成为唯一养老提供者,显然不现实,如果完全依靠孝道文化来解决家庭养老问题,也显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如果选择让政府和社会来养老,目前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即使是完全由政府来解决,把农村老人集中起来,但满足不了农村老人对亲情和乡情的需要。很显然,无论是学术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还没有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二、前屯村创新性养老方式的意义
1.前屯村的探索。肥乡县前屯村地处冀南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共有300户1500口人。村里共有70岁以上老人75人,其中没有老伴的35人;子女外出打工成为留守老人的25人,两项合计占全村老人总数的80%。这些老人大都处于孤单寂寞、无奈的状态中,生活不舒畅、精神不快乐。从2009年开始,村干部开始兴办幸福养老院,这种“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农村社会互助养老新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需求问题,既体现了传统居家养老习俗,又促进了家庭和睦。这一模式得到民政部的充分肯定,“村级主办”就是由村委会利用集体资金、闲置房产或租用农户闲置房产设施,村集体量力而行地承担水、电、暖等日常运转费用。“互助服务”就是由子女申请、老人自愿入住,衣、食、医由本人和子女保障。院内老人年轻的照顾年老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互相帮助、互相服务,共同生活。“群众参与”就是由村集体组织、动员和鼓励村民、社会力量与志愿者,特别是外出经商“成功人士”回报乡亲,为互助幸福院提供经济支持或服务。“政府支持”就是由各级政府从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指导。
前屯村面临的困难是,由于集体经济太薄弱,幸福养老院由集体承担的公共开支如电费、水费等都无法支付,目前仅仅靠村干部自己的人脉关系求各方面支持一些,但难以为继,解决可持续集体资金来源是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
2.前屯村养老方式的价值。一是最大限度地动员了乡村的养老资源。当今的乡村养老,无论是家庭、集体、政府,其能力都是有限的,但在这个模式中,家庭、社会、政府的资源进行整合,体现出比单纯依靠家庭养老的资源优势。二是通过变通的方式既保持了乡村养老传统,又满足了老人离家不离村的养老问题,能够继续感受家庭亲情和子女照顾的需要。这一做法改变了以往对家庭养老的刻板理解,改变了家庭养老就是在家里养老的做法,也改变了子女赡养就是要每天和老人在一起的做法。三是作为赡养提供者的子女,既减少了老人需要日常生活照顾的担忧,又能通过经济物质提供及节假日看望老人等方式,承担抚养老人的责任和尽孝道的心愿。在这个意义上,孝道文化在乡村得以传承,乡村老人希望儿女孝顺和儿女希望自己是孝顺的脸面得到保护。家庭养老的内涵继续保留,但表现形式有了变化,子女通过购买部分社会服务来尽孝道,而村庄则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平台,这样一个村庄的养老实验,不仅体现了农民的理性选择,也是村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要素与现代方式结合解决困难的尝试。
我们可以把前屯村的养老探索,看成是一种家庭与合作的社会养老方式,是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一种过渡性方式,作为一种过渡形态,符合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养老实际的需要。
当然,未来农村的养老方式还将会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传统村落逐步向现代乡村社区转型,农民居住逐渐出现相对集中的趋势,下一代农村老人的养老观念也将发生变化,现代的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也将逐步取代传统养老观念和方式,农村社会将逐步从单纯的家庭养老,走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这个过渡阶段大约需要二十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方式将会是一种好的选择。
三、讨论:家庭—社会合作养老的
社会支持环境需求
1.从村庄到社区:乡村公共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农村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很多地方成为空心村,特别是一些贫困地方,很多村庄都走向凋敝和衰落。实现村庄向社区的转移,通过推进生产要素和生活主体向中心村社区的融合聚集,可以有效整合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效益,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改善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乡村文明程度。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和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增加社会服务机构,改善乡村社会服务功能。养老机构将成为乡村社区服务机构中的重要机构,为乡村社会养老提供实体支持。
2.农村公共品供给:乡村养老提供主体多元化。很多农村存在着福利设施残缺、公共福利空白,人员流失、房舍荒弃、生产条件吃老本、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等不同程度的凋敝景象,尽管在2004年以后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来解决村庄“零财政”的问题,但是,村庄的凋敝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逆转。“一事一议”作为农村税费改革后组织农民投入农村小型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形式,对加快农村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上,这个政策的影响十分有限,一些边远农村基本没有从这一政策中受益,同时村庄公共品的供给完全依靠中央财政是不够的。一方面要重新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让集体经济,或农村合作经济成为遏制村庄凋敝、促进村庄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让集体经济成为村庄财政的重要资金来源,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农村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经济基础和组织机构方面为农民的养老社会化提供必要的条件。
3.传统养老文化的现代性:乡村养老形式的多样性。中国农村家庭养老选择还有着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原因,即中国传统封建“孝”文化的影响。奉先思孝,敬养老人,“父母在,不远游”等为“孝”道的主要内容之一。数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使人们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根深蒂固的家庭养老观念。在精神层面,它是中华民族重亲情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在功利层面,也是中国人代际交换的具体形式,千百年来,中国人认为,养儿防老是天经地义,儿女为老人提供经济赡养、精神慰藉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现代社会,这种文化传统依然是我们应当发扬光大的。但在具体方法上,需要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特点进行现代性转变,比如,在为老人提供赡养的方式上,作为子女由于求学、就业、发展等原因,客观上做不到每天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但他们可以通过为老人提供资金物质、购买日常料理服务等来尽孝尽责;在精神慰藉方面,他们可以利用节假日看望老人、通过网络聊天视频来进行弥补。特别是只有一两个子女的家庭,他们更需要的是通过现代的灵活方式来赡养老人尽孝道,虽然他们不能每时每刻不能守护在老人身边,但不能因此就说明这些子女不尽孝道,这是现代社会生活特点所决定的,养老的文化正在经历着自身的现代性过程,更加灵活、宽容和多样将成为现代养老文化的基本特征。
注释:
[1]赵宝华:《我国老龄化城乡倒置 农村人口老龄化高于
城市》,据 http:///politics/2011-10/04/c_122118818.htm。
[2]周伟文、侯建华:《“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城市化与婚姻的双重困境”》,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8期。
[3]曾 毅:《退休金缺口与农村基本社会养老保障》,据中国养老金网,2005年8月26日。
[4]樊海林:《中国农村养老模式变迁前景展望》,载《人口研究》1997年第6期。
[5]张素琴:《农民家庭式养老的困境与出路》,载《湖湘论坛》2008年第1期。
篇6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134-02
引言
我国于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调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局势的挑战,传统的养老模式逐渐不能有效解决老年问题和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一难题,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它已成为我国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方法,养老工作的重心从原先的机构转移到社区和家庭。我国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近年来随着养老需求的增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得到突发猛进的发展。
一、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界定
我国许多地区借鉴发达国家养老模式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实践。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的养老模式(张杰,田霖,2009)。祁峰(2010)补充到,它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以国家制度、政策法规管理为保证,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利用社区服务网络资源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将社区服务深入到老人家庭,为居家养老人提供各种类型的福利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依托养老机构举办老人的日间照顾服务,附近老人可进日托班进行各种娱乐休闲活动。第二种是依托养老机构由居家养老中心指派护理员上门服务,主要围绕精神慰藉、生活护理和家政服务三大类(仝利民,2006)。
总之,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是对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合理组合。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势分析
居家养老通过进一步整合社会、市场、政府、社区和家庭的养老功能,建立新型的社会服务体系,具有资源高度集中、服务效率高、资本和空间需求小、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特点(敬■嘉,陈若静,2009)。既扬弃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弊端,又集中了两者的优点;既减轻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满足老年人“恋家”的需要,又能减轻养老机构的压力、缩小国家养老资金的投入、有效节约社会资源,是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我国“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社会养老新模式(张杰,田霖,2009)。徐祖荣(2008)认为社区照顾模式的优势体现为功能的全方位性、资源的多元性及体系的多层次性、开放性和优势互补性。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研究
从本世纪初开始,全国各地区就开始了居家养老的探索工作,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我国居家养老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探索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与老人的迫切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社区居家养老面临诸多困境。
祁峰(2010)在《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与展望》中归纳得较为全面,他认为:第一,观念认识不到位,政策法规不健全。职能部门对居家养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把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看成是反映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方法。第二,居家养老参与主体单一,受惠面狭窄。只建立了各部门参与的老龄工作委员会,各部门难于形成合力,老龄委很难发挥作用。第三,居家养老资金缺乏,筹资渠道单一。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投入,投入具有较大随意性,经费缺乏,导致购买力不够。第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不齐全,功能设置不合理。首先是适用性差,没有充分考虑老人的生理特征;其次,社区卫生资源缺乏,布局不合理,设备差,很难满足老人的医疗保健需求。第五,服务人员素质差,专业水平低。
另外,杨春华(2009)除了上述祁峰所总结的以外,还包括有限资源如何有效分配、各主体之间如何彼此协调相互配合等问题。如何把全国各地的居家养老探索进行整合,形成规范化和模式化运作,产生规模效应,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四、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探讨
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体现在:能够强化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提高养老社会化水平、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赵丽宏,2011)。笔者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种介入的角度:
(一)社会工作者的作用角度
陈钟林(2009)认为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体现在:一是提供服务,根据老人实际需要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二是政策建议,结合社区工作的基本情况和老年人的生活情况、需要,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福利政策提供一手资料。三是能力建设,根据“助人自助”理念,在解决老人生活困难的同时,尽量提升他们的自助能力。四是沟通协调,通过内引外联,争取资源,促进两代的沟通,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二)增权视角
在老年社会工作中引入增权视角目的在于帮助他们重新评估自身的需求和能力,构建对生活的信心,学习适应环境和解决自身的问题。何楠(2010)认为增权取向的老年社会工作应从个体、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三个层面进行。个体层面的增权主要帮助他们增加对环境和个人心理的控制力,注意生活技能的提升,自我效能的提高;人际交往层面,通过社会关系网,使老年人拥有相关的社会资源或社会资本,增加社会影响力,改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参与层面的增权,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表达自己利益和需求的意识,尽力争取话语权。
(三)优势视角
张秀君(2010)在《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对居家养老的介入》中指出,通过优势视角分析,老年群体是有许多未被发掘的优势资源的,社会工作者要引导老人从另外的角度看自己,老年人不能把自己看成是“弱势群体”,要积极寻找资源,寻找生活空间。社工帮助老人们组织起来,低龄助高龄、助有困难的老人和空巢老人等,积极提供上门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除了开展针对老年群体资源和潜能的挖掘整合外,还应积极地从社区、家庭、团体、社会等多方面进行优势视角为指导的介入和服务。
(四)社会工作者的实务层面
深圳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的社工杨婷婷和徐晗(2009)在介入德福中心居家养老服务后还归纳了包括:第一,为服务对象进行建档。社工在建档家访过程中遵循服务对象的需求是最重要的原则,对服务对象进行综合、全面、具体的评估。第二,心理辅导和个案工作。社工在经过评估后会发现一些需要心理辅导的老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其确定为案主。第三,针对护老者的服务。社工对服务员进行理念层面和与人沟通技巧的培训,还有针对他们的情感支持和情绪疏导。第四,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以及和社区社工的联动。居家养老中心社工和社区社工一起,动用社区的各种资源,主要有场地资源、志愿者资源等,开展娱乐活动和小组活动。
社区开办老年人活动场所,开设全托或日托等服务,缓解家庭的养老压力。社区社会工作者组织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法律知识和维权咨询服务、建立老年活动中心、建立紧急救助系统(荆文凤,2011)。
五、研究小结
(一)小结
1.国内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方面的研究随着养老问题的凸显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的研究却很少。在服务内容上,主要集中于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方面,对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缺乏专业服务。
2.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往往阐述其优势、从大范围的社区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解决的对策,对居家养老的实证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快速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研究,没有把地区差异等其他因素考虑进去。当然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的社会工作并没有普及,大多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被引入和发展。内地的居民大多不了解社工,而在港台地区对社工具有较大的认同感。
3.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没有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对如何发展和挖掘老年人的能力和潜能、如何有效联结各方主体、合理整合分配各项资源等方面的研究也十分缺乏,而这些在社工实务中是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启示
在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个内容时,应更加注重实地研究,用实例和数据来说话,这样更有说服力,也体现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从如何挖掘和发展老年人的潜能,以及社会工作者如何连接各主体,协调他们发挥的作用,如何整合各项资源等方面来看,也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宗华,李伟峰,张荣.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本土化实践及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2009,(4):34-37.
[4]张杰,田霖.浅谈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管理观察,2009,(3):174-175.
[5]敬■嘉,陈若静.从协作角度看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与管理创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3-140.
[6]徐祖荣.城市社区照顾模式研究[J].人口学刊,2008,(1):49-53.
[7]祁峰.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与展望[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119-123.
[8]杨春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困境和出路[J].前沿,2009,(8):161-163.
[9]赵丽宏.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J].经济师,2011,(5):59-60.
篇7
一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将进入一个老龄化的社会。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2010年11月1日我国人口为13亿7千万,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长5.84%。数据进一步分析显示,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寿命的延长,我国老龄化的人口数量、老龄化的速度,均已处于增速阶段。预测在21世纪40年代,我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2亿多人,占全部人口的22%,届时我国每3或4人就会有一个老人,老龄化社会将提前到来。这种人口转变是医疗进步、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和经济发展的直接成就,也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结果。这种进步将会对我国人口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较,老年人易发生疾病,病情比较严重,而且医疗费用负担随年龄增加而迅速加重。因此国家已将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老年人得到方便的医疗、保健咨询服务,降低了医疗开支,同时积极开展老年性疾病的基础临床研究工作,将“健康老龄化”作为解决老龄问题的奋斗目标。[1]
二是我国疾病谱发生改变:据统计,2011年占我国人群死亡率的前五位的分别是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和损伤中毒导致的死亡,因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五种慢性病两周就诊患者中,劳动力人口占了一半。[2]这些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健康,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些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的治疗使医疗费用不断高涨,给国家社会造成巨大负担。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不少人体力劳动、户外活动减少,饮食营养失调,生活方式、行为的影响是目前引起大量疾病的主要或重要因素。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前严重威胁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孕产和围产期疾病已明显减少,复杂的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和挑战,这个特点今后可能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由于社会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工作学习压力增加等因素,导致的情绪应激、心境障碍、精神神经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网络成瘾等新的认知与行为障碍也已成为困扰社会的严重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今后10年由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7%,而在我国,未来10年内由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的国民收入损失可能高达5580亿美元。[3]2020年,在我国疾病负担居前20位的疾病中,6种疾病属于心理、神经、精神疾病。精神、心理疾病的医疗费用将占到我国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针对我国疾病谱改变的趋势,加强基础、临床研究是当务之急。
第三是新发、再发传染性疾病的威胁不断增加,生物安全形势日趋严峻:近年来,传染性疾病在我国疾病构成的总体水平上比重下降,但经济发展导致人口流动的增加,特别是在国际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使各种新发/再发传染性疾病造成的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造成危害越来越大。尽管传染性疾病在我国疾病构成的总体水平上比重下降,但如2004年以来爆发SARS、手足口病、蜱咬病的及最近发生的H7N9禽流感的造成的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造成危害越来越大;不断加强传染病的相关研究是国家社会安全的基本保障。
2 医药研究创新与转化是解决人口健康问题的关键
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生物医学的基础学科高速发展,PCR技术、测序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基础医学研究进入了DNA时代;推动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从细胞水平进入到了基因水平。一系列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给一些原来无法治愈的单基因疾病提供解决办法。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带动了基础临床医学的进步。二十一世纪开始10年,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和克隆技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对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的复杂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4]
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已成为推动药物研发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一个环节。创新性成果的出现使药物研发更加有效、更有预测性、更加快捷。在新药研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中,充分运用和集成生命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针对制约创新药物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技术瓶颈,取得多项重大突破,为提高我国新药研发和产业化水平以及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撑。药物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的研发。2012年我国卫生支出总费用已从2000年的4586.6亿元增长到了28914.4亿元, 2012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2012年GDP的5.57%。这较之2011年的5.15%提高了0.42%。这显示我国的医疗费用开支已进入快速增长通道,其中药费的不断上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2012年医药产品进口额已达333.5亿美元。目前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已达到人民币6000亿元,过去五年中增速平均在20%以上。高价进口药吞噬了大量的医药费用,因此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药物,推动民族医药产业成为国家的战略选择。
为提高我国新药研发和产业化水平以及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共支持并立项的99个关键技术类课题,共建立和完善新药筛选及相关技术、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技术、药物代谢动力学技术等9类46个专业性新药研发单元技术平台,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技术支撑。药物设计、新靶点发现、制剂技术、现代中药研究、疫苗研制、抗体药物制备、微生物药物发酵、多肽类药物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现已有52个新药品种处于Ⅲ期临床阶段,已申报新药证书待批14个,获得新药证书2个。
除此之外,转化医学成为新的生物医学发展趋势:转化医学是以患者为核心,建立一个由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双向、开放、循环的临床研究体系,目的是将基础医学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在基础研究与患者的诊疗之间,特别是与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s)建立桥梁联系,更有效地将基础研究发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和诊疗,并以临床疾病的问题指导基础研究的方向。从而最终减少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脱节,实现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标。1992年,美国《科学》杂志首次提出B2B(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概念;1996年,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第一次出现“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一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2003年描绘的路线图计划(readmap)中,现代概念的转化医学的理念正式确立。近年来,转化医学的概念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界的承认与重视。在我国,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一批医学单位相继建立起了转化医学中心,希望利用我国特有的疾病资源,结合各单位的临床上的专业优势,与生物医药的基础学科相结合,加快成果转化。[5]在这些中心的基础上,国家也将在部分地区建立若干个国家级转化医学中心,通过这些中心的建设,推动国内的转化医学的发展,从而解决我国人口健康问题。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影响了每个中国人的生活,进而影响了中国的人口与健康状况。同时,本世纪也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最初十年在基础生物学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未来这些重大成果将会渐渐应用于临床与生物医药领域,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进而带动我国生物医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人口健康领域战略研究组. 中国至2050年人口健康科技发展路线图 1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2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12:05
[3] Wang L, Kong L, Wu F, et al.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 in china. The Lancet, 366, 1821-1824
篇8
关键词:农村、养老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赣州市于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农村老龄化水平要高于城镇,加之农村自身条件的不足,使广大农村老年人在养老方面存有许多困难。
老有所养、终有所送,是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被长期忽视,由于农村老年人生活比城镇老年人辛苦,经济收入低,老保障制度不健全,在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机制,保证农村老年人都能衣食无忧,安度晚年,是建设和谐赣州,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
人口比例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这次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可见,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一半以上。同时,根据调查,城市老年人口领取退休金和基本生活费的比例接近60%,依靠家庭养老的比例不到40%,而农村老年人口领取退休金和基本生活费的比例只有10%,依靠家庭养老的比例超过85%,并且只有少数农村老年人口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能否解决好我国老年人口、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
老年人生活现状
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可以分为三种状况:一是身体强壮的,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他们的生活一般是自给自足,自己照料自己同时还帮忙照顾子孙;二是高龄的,但有生活自理能力的,通常由子女供给生活费和基本生活物品,自己照顾自己,包括做饭、洗衣服等,他们一般与子女分开居住;三是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如瘫痪老人,高龄老人,他们需要有人在身边长期照料,这种情况比较麻烦,一般要看子女的经济状况和是否有孝心,有些瘫痪老人或高龄老人无人照料,一日三餐都没有保障,更谈不上其他的服务了,这也是目前农村社会养老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现状
农村养老服务保障主要有两个:一是对苦难家庭的低保和五保户补助;二是目前国务院出台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目前的养老形式主要还是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
养老机构严重缺乏,一个乡镇大概也就一个养老机构,老年照料服务基本没有,而且基本只接受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难以得到基本满足。
二、农村老人养老难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社会福利事业滞后,养老机构严重缺乏
一些小型托老机构,房屋档次普遍低,空间小,通风、采光条件差。公用附属设施不配套,空气污浊。普通养老机构除了给老人提供电视、扑克牌等外,无其他文化可言。老年人到这里就是等死,仅仅能达到定时有饭吃、死了有人报的最基本需要。有的小型养老机构开张多年,没有营业执照,不符合条件,政府也没有对策。此类养老机构处于无部门管理的自然状态,形成了很多意外事故。“就这情况,要比住在家里好得的多,起码定时有人送饭,病重能简单治疗,死了有人通知家属”。农村失去生活能力老人的生活是很艰难的。
(二)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虽然目前政府已出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但农村参保老人数量极少,大多还是依托家庭养老,虽然政府也出台了如低保和五保户等政策,但对于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来说,有钱也没办法花,有钱还需要请人帮助他们花,对于失去生活能力的农村老人来说,受传统观念影响,宁愿独居,也不愿进入乡镇社会福利机构养老。而对于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农村家庭来说,外出务工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如果要长期照料生病的老人,一方面子女脱不开身出去赚钱,没有足够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老人治病还要花钱,子女的负担加重,时间一长,子女也是有心无力。再加上农村少数子女传统观念缺失,对赡养老人观念发生变化,靠传统的道德、亲情维系的家庭式养老遇到了冲击。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滞后,缺医少药
由于农村老人生活条件差,农村医疗条件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农村老人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一些农村老人,小病扛,大病拖,小病拖成大病或乱投医现象比较普遍。农村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往往因给老人治病,花光积蓄,甚至借债,使原本不富裕的家庭进一步陷入困境,农村老人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在少数。
以上原因致使农村老人特别是无生活能力的老人的养老变得非常艰难。
三、对策和建议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村养老保障工作,是保证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因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农村的养老保障工作。
第一,为老人提供养老保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要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和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一样予以重视,要逐步探索健全政府、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努力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并全面进行普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不等不靠,量力而行。
第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农村的公益性收入、公共积累,如企业承包费、土地征用费、可用的转移支付资金等,要拿出一些资金投入老年人的养老事业中,比如建立村办的养老院,解决农村“三无”老人和因病、因残等其他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加强农村乡(镇)福利院的建设,将乡镇、村福利院、敬老院硬件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 以保证供养对象有一个安全舒适、 优美的休养环境;大力兴办民办养老机构;加大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使之掌握相应的护理专业技能,并适度提高其岗位待遇和补助。以保证所有困难老人都能够享受到优厚的生活和福利待遇,实现丰衣足食、安度晚年。
第三,各级领导重视。农村老年人占我国老年人口的大多数, 他们的经济收入和医疗水平相对城镇比较低,解决好这部分人的养老问题对于推动农村的发展, 建设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继续支持和鼓励低龄、健康的农村老年人从事各种正当的经营活动, 提高自养能力,确保基本生活;加强养老保障工作的宣传教育,树立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重视养老保障工作,并做出一定贡献的各级干部,以及孝敬老人的子女等先进人物和事迹,给予表彰奖励和大力宣传,以造成全社会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第四,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养老保障体系。尽量扩大农村医疗保险和享受低保的覆盖面,特别要向贫困农村老年人倾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对农村特困老年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 缴纳个人负担医疗基金确有困难的, 县( 市、区) 、 乡( 镇) 人民政府要筹措资金加以解决;各级医疗保健服务,为农村老年人看病挂号、就诊、取药、住院提供方便。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真正让困难的农村老人看得起病,确实做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让广大农村老年人都过上幸福、快乐、祥和的晚年生活。
第五、要大力提倡并推广家庭赡养协议制度, 强化农村家庭对老年人赡养义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形式, 让老人与子女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 , 是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之一。因此, 继续推行普遍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的有效做法, 把子女的赡养责任用协议书的形式固定下来。在具体执行中, 一是要经常开展尊老、爱幼、树立赡养老人为荣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每个村民懂得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美德, 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大力倡导和鼓励子女与老年人共同生活, 以提高广大村民尊老爱老、养老的自觉性。二是要明确《家庭赡养协议书》的主要内容。协议书内容应包括: 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并明确规定经济供养的钱、物数量和兑现的时间以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的解决办法等。 三是协议签订后, 由老人、子女和村委会或各持一份, 由村委会监管执行。
参考文献:
[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百度百科.2012.11
篇9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经过20年的探索,已初具规模但还不是够健全。有以下几点表明:
(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较小,医疗服务的水平较低,目前为止还“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目标还未实现。
(二)资金来源紧张。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的医疗支出占社会医疗总支出的比重很大,而目前有经济能力的缴纳保费人数却在下降,这种医疗保险费用的收支不平衡使得我国医疗保险资金更为紧张。
(三)我国医疗保险范围覆盖范围小,并且有明显的城乡和地区不平衡现象。
(四)我国医疗服务差距大,保障水平不平衡。
二、具体分析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支出与健康的影响
就国内外的医疗保险的研究分析出,医疗保险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逆向选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同时,充分的证据表明由于医疗保险制度,消费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相应增加,也表明保险会减少自付医疗支出)医疗保险覆盖率的增长引起更多65岁以上老人医疗服务利用,降低了老年人医疗自付支出,更好的改善了老年人健康水平。从影响老年人健康和医疗消费行为的因素出发,研究的样本中选择模型和两部模型,通过对老年人医疗支出中存在的内生性和样本中选择偏误情况的控制,利用函数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估老年人在医疗保险的存在下的医疗支出,以及老年人自我健康评价(排序模型,P客观的健康测量方法),全面分析了医疗保险对我国老年人的医疗支出和老年人医疗自付支出比重,同时评估了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排序模型,分析表明:医疗保险在促进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的提高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在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中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就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作用和影响进行评估,表明城城镇居民的健康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作用下促进效果不太显著,然而老年人就医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却有显著的提升,健康与营养2009调查数据验证了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平目标的偏离程度,这项调查表明我国有收入人群中高收入人群的健康状况相对更好,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医疗服务,医疗保险虽然以保证人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平等为原则,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覆盖范围较小的因素下却也扩大了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不均衡特点。今年,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出医疗保险确实有逆向选择的存在,我国城镇居民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问题仍然较难完全有效解决,这种逆向选择是社会背景下和现实状况难以避免的情况下真实存在的。它的存在说明另外医疗保险的一些弊端和难以平衡的不公平性。这需要更长久的分析以及实施解决办法,这也成为了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养老保险 空账 名义账户制
一、空账形成的原因
空账问题起因是我国养老保险实行"部分积累制”。而目前最引人关注的缺口问题,便是因为现阶段制度本身没有能力把个人账户全部“做实”而导致的:目前个人账户名义上约有2.5万亿元,但其中有2.25万亿元已经不得不被用于目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有成为空头支票的可能。
二、解决办法――NDC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要提高统筹层次,并且要重新认识统账结合。提出的改革思路是实行NDC(名义账户制),把个人账户扩大到100%,雇员和雇主的缴费都纳入账户,使所有缴费实现100%的个人精算中性运作,并提高统筹层次。
(一)名义账户制的涵义
名义账户制又称"名义缴费确定型"模式",它既有某些"待遇确定型现收现付制"的特征,又有"缴费确定型积累制"的某些特征,所以,"名义账户"制既可被称为"缴费确定型的现收现付制"模式,也可以被认为是"待遇确定型现收现付制"的某种变型,从本质上讲,是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待遇确定型与缴费确定型的混合模式,即DC+DB=NDC。
(二)名义账户制的内容
(1)从融资的方式来看,"名义账户"制是建立在现收现付制的基础之上,即社会缴费直接用于支付当前的退休者,但它又不同于传统的待遇确定型的现收现付制,因为在"名义账户"制度下,每个工人建立的个人账户是"名义上"和"模拟的"积累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即"资本化"的积累制,可以说是事实上的"非积累制"或称"非基金式";这种"名义账户"制的账户系统仅仅是一种"记账"的管理方式,而不需实际存入资金。它的实质是待遇水平与寿命预期挂钩,可以应对老龄化危机。
(2)从养老金给付的条件和规则来看,虽然个人账户中的资产是"名义"性质的,但退休金的给付标准原则上却是严格按"缴费确定型积累制"规则运行的,就是说,在退休领取养老金的时候个人账户中的"名义资产"即刻便被年金化了。
(三)名义账户的优点
(1)在一定时期内它可以适应外部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名义账户"制的模式对外部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尤其对工资水平的变化。对人口老龄化来说,它也具有一些优势,包括对"名义资产"进行年金化设计等;此外,对劳动力规模的波动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2)与待遇确定型的现收现付制相比较,"名义账户"制更具有透明度。账户持有者可以随时查看他的账户,可以随时掌握和了解其缴费指数化的情况,不易受到经办机构的欺诈和管理不善带来的风险的影响。
(3)加强了保险缴费与未来给付之间的联系,以较高的透明度重塑和强化了劳动的激励机制。认缴费者主观上讲,"名义账户"制下的缴费很直观地被看做是一种"储蓄",或是一种"真正"的缴费,或是一种推迟的"回债",而不是一种与自己切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税收。这样,通过将缴费与给付联系起来的办法在公共养老保障制度中再现了"保险"的因素,在现存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之内扩大了福利增量,使当前的现收现付制的融资方式更具有可持续性。从客观上讲,名义账户中的缴费余额一目了然,易于计算,直接与其未来的收益挂起钩来,对工人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它为工人提供了一个更为灵活的退休选择。由于最终的退休金给付标准是根据工龄计算的,所以,那些愿意接受较低退休金而换取提前退休的工人,或那些愿意获取未来较多退休金而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人都拥有了合法的选择权,而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或"惩罚"。对于那些愿意提前退休的人来说,他选择的显然是未来较低的工资替代率。
(5)很适合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在一些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不发达,金融机构不成熟,那么,引入"名义账户"制就很适应这种特殊的国情,就是说,"名义账户"制在来本市场和金融机构成熟起来之前就可以很快地运转起来,同时它又可以反过来刺激资本市场的发展。
(四)名义账户制的局限性
虽然"名义账户"制具有较多的优势,但是与现收现付制和积累制相比却有一些明显的局限性,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以尽量避免在转型过程中出现失误。
(1)再分配作用比较弱。与现收现付制度相比,由于"名义账户"制再分配的作用比较弱,所以如果没有"最低退休金计划"作为保障,从现收现付制向"名义账户"制转型就会在退休者之间造成较大的收入不公现象。
(2)对国民储蓄不能做出贡献。与缴费确定型的积累制相比,"名义账户"制账户中的资产显然不是"资本资产",而是"名义资产",所以,它不会对国民储蓄率做出任何贡献。
(3)对一些"弱势群体"不利。对妇女不利。一般来说,由于照看子女、老人和家务等原因,工资本来就较低的妇女的职业生涯记录不太连贯,其年金化的预期给付不会很高;另一方面,与男性相比,妇女的职业生涯比较短,而平均寿命比较长,这就等于对妇女实行了一种带有"惩罚"性质的机制,迫使她们希望在劳动力市场上滞留的时间长一些。在拉脱维亚,"名义账户"下55岁退休的妇女平均获得的退休金要低25%。在波兰,提前退休的妇女所获得的退休金要比60岁退休减少50%。对鳏寡老人不利。例如,拉脱维亚取消了对所有配偶幸存者的给付,而拉脱维亚的妇女平均寿命比男性长8年。
参考文献:
[1]郑秉文.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顶层设计系列研究[J].开发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