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研究成果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研究成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安全研究成果

篇1

【关键词】生产过程 安全控制 基础资料

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属植物可达400余种,原产和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我国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而且都是纯野生的。近几年来才成功进行人工驯化培植。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蓝莓果实中除了常规的糖、酸和VC外,富含VE、VA、VB、SOD、熊果苷、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K、Fe、zn、ca等矿物质元素。据对14个品种的蓝莓果实分析测定,每百克蓝莓鲜果中花青苷色素含量高迭163mg,蛋白质400~700毫克、脂肪500~600毫克、碳水化合物12.3~15.3毫克,维生素A高达81~100国际单位、维生素E2.7~9.5微克、SOD5.39国际单位,维生素都高于其他水果。微量元素也很高,每克鲜果中钙220~920微克,磷98~274微克,镁114~249微克,锌2.1~4.3微克,铁7.6~30,0微克,锗0.8~1.2微克,铜2.0 3.2微克。蓝莓,尤其是野生种,拥有抗氧化的功能,可以减低癌症发生的机会。在2004年国际长寿会议,一些研究者释放出一项研究的细节,显示蓝莓中一些特定化合物对于脑功能退化的抑制有强烈影响,相关疾病包括了阿兹海默症。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研究者也展示了蓝莓可能可以防止泌尿道感染的研究成果。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野生蓝莓蕴藏量大,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蓝莓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效益显著。2009年8月8日,在大兴安岭地区首府加格达奇,旨在推进蓝莓精深加工和合作交流的中国大兴安岭首届国际蓝莓节隆重开幕。老挝、波兰、瑞典驻华使馆官员,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官员和企业界代表、我国20多个省区市代表等1800名多中外来宾出席会议,至今已举办了3届。以此为契机,大兴安岭地区将进一步积极推进蓝莓产品的生产标准化、技术现代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产出高效化。大兴安岭地区2011蓝莓成品36万吨,增长16.7%,根据《大兴安岭蓝莓果产业化发展规划》设计,“中国北极蓝莓”近期种植6万亩,每年种植7800亩,建设期为2009~2015年,达产后年产蓝莓果3万吨。远期种植目标为20万亩,达产后年产蓝莓果10万吨。蓝莓产业已从蓝莓原果及果汁生产,发展到自主开发生产以蓝莓果酒、果汁饮料、罐头、果酱、果糖、干果、烘焙食品为代表的五大类、30多个品种蓝莓系列产品,此外,蓝莓泡腾片、蓝莓冲饮、花青素软胶囊等蓝莓保健食品也已推向市场。目前,该地区生产的蓝莓产品不仅畅销北京、上海、沈阳、大连、长沙、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还远销美国、捷克、日本、韩国等国。而“中国北极蓝莓”作为大兴安岭地区地理标志产品。已于2010年通过认证,在今后,大兴安岭地区的蓝莓食品生产将有更大的规模,所以建立和应用科学的、系统的、全过程安全卫生监管模式追在眉睫。

2011年对大兴安岭地区17家蓝莓产品精深加工民营企业的蓝莓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比较分析研究蓝莓及相关标准、食用目的、内容物形状、包装类型、规格、味型、生产工艺等。根据国家相关检验检测监管和产品标准要求、主要进口国家安全要求,《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SITE)和《协调商品和编码制度》以及国际贸易可运输的商品分类体系等。

一、蓝莓数据及特征

蓝莓类产品统计为蓝莓、蓝莓饮品和软包装蓝莓食品三种。依协调商品和编码制度(H.S)列为第四类食品等制品。

蓝莓食用目的及加工工艺有两类,包括直接食用和再加工食用。一类是即食蓝莓。经过巴氏杀菌工艺,包括硬和软包装,占年销量的35%,主要特征是低糖。另一类原料用。销售到目的地还要再加工,分装或者加配料,主要特征是高糖。一般不经加热处理。占年销售口量的75%。其中又分两类,一类是经过杀菌工艺处理,另一类未经过杀菌工艺处理,蓝莓经修整,以硬塑料桶装销售。出口量在大兴安岭地区蓝莓出口量中占较大比重。

二、蓝莓产品包装类型

内包装有,镀铝袋、铝薄袋、塑料袋(盒),玻璃瓶等2类5种类型。纸箱外包装里有5种内包装;即食蓝莓果脯等的内包装有镀铝袋、铝薄袋、塑料盒三种,原料出口的内包装以塑料袋为主,塑料袋的外包装有纸箱、塑料桶、木箱3种。出口蓝莓的外包装:有纸箱、塑料桶、木箱3种类型。

三、蓝莓出口国家及地区

17个国家及地区,主要有日本、韩国、老挝、波兰、瑞典、俄罗斯、美国、香港、台湾9个国家及地区,其中日本的出口量占一半左右;第二是韩国,分别是其次是香港、美国、俄罗斯、台湾,再其次是老挝、波兰、瑞典等国家。

四、蓝莓分类体系框架构建分类基本原则

基于SITE和国际贸易可运输商品分类体系,依据不同的食用要求,一定的标准,产品属性和要素密集性进行蓝莓分类。

科学的食品分类是安全控制的重要基础和方便国际贸易。蓝莓这一传统加工产品,分类较为不统一,混乱。出口蓝莓命名,更未反映客观实际。尽管各国食品分类体系不尽一致,但食品及农产品分类多数有食品、植物性食品(园艺产品)、加工食品等。SITE和H.S编码制度以及国际贸易可运输的商品分类体系是农产品分类的基础。SITC分类注重加工程度,属于生产口径。H.S以商品原材料为主线,其次考虑用途和功能,广泛用于检验检疫等领域。国内商务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将农产品分为27大类,与H,s前24章对农产品划分标准相似。农业部贸易统计工作将农产品分类15类,前14类属生产型,后一类为加工型农产品,如食品。WTO世界贸易发展报告划分的13类农产品,WTO主要成员国采用12类农产品分类法。以产品特性为依据分21大类。由产品大类、小类和代码范围三个层面组成。也有按加工程度分为种用品、原产品、初级加工品、中等加工品、制成品和非基本生活必需品等5类。上述分类方法属大类分类,不适用于具体某一产品的分类。蓝莓在其分类地位至少包括水果制品、植物性食品(园艺产品)和加工食品中的水果制品等。将基于蓝莓原料属性、相关标准、食用目的、加工工艺、规格与形状、包装、添加物质与组份等为基本内容,提出的蓝莓分类体系,建立三级分类体系,确定蓝莓为加工食品类。国际上通行将罐头食品加工过程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中度加工与深度加工以添加防腐剂与否,热力杀菌与否为分类基础,再辅以包装、其他添加物、组份和规格等确定具体蓝莓食品种。对添加防腐剂,施以适当热力杀菌。又不严格按罐头杀菌工艺操作的。包括高中低不同加工程度的蓝莓食品,不宜列为深度加工罐头类食品管理,宜列为轻度或中度加工产

品管理。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建立出蓝莓食品三级树状分类体系。单一的分析,蓝莓属水果类制品,便据加工程度又可列为加工食品,再分也可列为罐头食品类等。新建立出口蓝莓树状分类体系,即蓝莓类下,根据加工程度分为未加工,初级加工,中度加工和深加工4亚类;二级分类根据主要加工工艺分别分为6组,即原产品组2种。初级加工分传统蓝莓1种。中度加工以未经热处理和适当热处理,据包装、规格、味型、糖度等组合为若干种。深度加工依罐头加工工艺为依据,分硬和软罐头2组。三级分类,在组分类下的加工组中,根据包装、味型、规格、内容物形状等的不同,组合成系列的,不同的蓝莓食品。

不同的蓝莓食品分类。其安全项目要求不同,限量差异较大,如Pb0.2、1.0mg/kg不等,如添加甜味剂、辅料等加TT艺的不同,对于结果评判会造成明显不同。出口蓝莓需要满足进口国家要求,如日本需检测540种农药,实施≤0.01mg/kg残留控制。同时,要对甲醛、S02、硼酸、丙酸等非传统安全项目检测,加上添加剂使用,重金属残留等,项目800余项。4种类型(陶瓷、塑料、铁听和玻瓶等)的蓝莓包装安全项目的检测,与蓝莓本身的检测,构成检测项目及限量的多样性,对于成品合格评定造成困难。日本食品安全制度下的对蔬果的分类,不同于cAc和中国标准,进而造成13种农产品及相关农药不采用CAC所制定的较松的限量规定,我国一般通过产品分类的细化。实现一律标准,以便满足进口国的需求。而大兴安岭地区现阶段蓝莓食品原材料多为野生蓝莓,无农药残留情况发生,所以出口中在农药检验监管中处于有利地位。

现行的蓝莓分类体系不完整,不便于监管和检测检验。随着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与传统蓝莓加工的深度融合,加上包装技术的改进,蓝莓食品种类显得更加复杂。其成品的标准中传统安全卫生,非传统安全项目增加又与相关产品标准不一致,造成检测方法和判定困惑。如罐头食品按国际标准,微生物检验依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标准施行,听装、瓶装方便蓝莓应符合GBll671果蔬罐头卫生标准。其中在对包括高分子材料包装蓝莓成品的界定方面较为模糊,而随着科技进步发展和产品用户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必将有更多高分子材料出现在蓝莓食品生产包装应用中。所以。为有效科学监管,评价蓝莓食品成品安全卫生质量,根据蓝莓加工程度、工艺及组份和包装、食用目的等为基本内容的分类体系值得研究。

篇2

食品安全标准直接关系老百姓的健康权益,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存在哪些问题?清理整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难在哪里?标准的制定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公开透明?针对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业内人士进行了分析介绍。

现行标准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清理完善,《食品安全法》实施前,我国有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等多类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同时并存,总计超过5000余项,标准数量多,标准间既有交叉重复、又有脱节和矛盾;二是个别重要标准或者重要指标缺失,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求;三是目前部分标准标龄较长,食品安全标准通用性不强,一些标准指标风险评估依据不足。

清理整合标准难在哪儿

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清理整合工作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一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基础研究滞后,我国风险评估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食品安全暴露评估等数据储备不足,监测评估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缺乏专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技术管理机构,专业人员力量和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与当前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标准工作的质量;三是标准研制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不足且较分散,标准研制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制定标准如何做到科学合理

首先,健全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和管理要求。已出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对完善标准工作程序、提高标准工作公开透明、健全公众参与标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其次,在标准立项阶段,广泛征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意见,注重与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相衔接,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标准制定的合理性。

再次,在标准起草过程中,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向社会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鼓励公民、法人、专家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标准工作,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指数;动态指标;质量安全

一、引言

食品安全指数在进行定量描述的基础上辅以定性判断,从宏观角度反映食品安全动态变化趋势,主要根据一个地区半年或一年主要类食品的所有质量抽检结果数据。在数据采集基础上,确定权重、计算食品安全指数,数据将覆盖所有重点监控领域的食品。食品安全指数从总体上和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食品安全水平动态情况,有助于政府主管部门及时掌握食品的质量动态,确定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重点,采取相应调控措施。定期公布食品安全指数为消费者购买食品提供参考,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增加食品安全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二、主要种类食品安全指数的构建研究

食品安全指数是根据地区全年或半年内包括粮食、食用油、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在内的所有食品安全抽检数据,进行综合科学分析得出的食品安全评价指数,是评价该地区食品安全状况的重要依据。食品安全指数应成为一种日常工作制度将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开,使有关职能部门和消费者及时获取食品安全的信息资料,改善食品安全中信息不对称问题。食品安全指数的计算既考虑了食品消费量,又考虑了不同环节的食品质量,食品安全指数的量化指标是动态衡量指标,依据食品安全指数可以衡量食品安全水平高低;而且食品安全指数具有横向和竖向可比性,可以比较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食品安全水平。下面基于不同分类、环节、区域三个不同角度研究食品安全指数。

(一)分类食品安全指数

分类食品安全指数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粮食、食用油、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乳制品等等。其中粮食类主要包括:玉米、稻米、小麦、大豆。特别是抓住与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粮、肉、菜、奶等重要品种,该指数将覆盖所有重点监控领域的食品,食品分类安全指数将市场上某一品种的食品监测检验结果转化成数值形式反映和评价市场上该品种食品安全状况和水平。

(二)区域食品安全指数

区域食品安全指数是根据某地区全年或半年包括米、面、粮、油、肉等食品在内的所有食品安全抽检数据,进行综合科学分析得出的数值形式,是评价该地区食品安全状况的重要依据。区域食品安全指数表示该地区的食品安全动态变化情况,也可以衡量该地区食品安全的总体水平。因此在计算区域食品安全指数基础上,有利于国家水平的食品安全指数汇总。

(三)环节食品安全指数

食品安全的问题不仅仅单纯一个“点”上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问题。如果对食品供应链的某个环节控制不力,都有可能最终影响到零售终端供应给消费者的食品质量。因此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应该涵盖食品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供应链链的所有环节,即从食品来源种植、养殖环节,生产、加工、储运、包装、市场流通等各环节,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体系加强对各环节监控。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制造、检测、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际情况,环节食品安全指数是将食品供应链某个环节的监测检验结果转化成数值形式,反映各环节的食品安全状况和水平,如蔬菜生产环节食品安全指数评价市场上某一供应来源地蔬菜的质量。

三、食品安全软环境指数体系

为加快食品安全的规范化管理进程,政府应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的措施,根据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要求,在以下方面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措施,以切实保障与改善食品安全状况。

1、进一步健全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是管理和监督食品安全的基础和依据,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将对食品安全起到切实保障作用。根据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遵照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要求,以预防为主,并严格遵循食品安全透明、食品可追溯性等原则建立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

2、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息服务体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有关食品安全信息受到普遍关注。从总体上看,为满足政府决策部门、生产企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具体内容包括:从“农田到餐桌”的供应链各环节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信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信息、食品安全状况的信息。通过上述信息收集并透明、完整、时效信息,引导消费。

3、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要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建设,密切跟踪国际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发展动态,加强先进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方法的研究。检测的范围包括产地环境监测、农业投入品监测、初级农产品生产过程监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监测;食品加工和流通的过程监测包括食品污染监测以及食源性疾病与危害监测;产品质量监测、动植物进出境检验、检疫和进出境食品安全检验、检测。

4、完善农产品和食品认证体系,促进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认证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企业管理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突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食品出口增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推广、采纳食品安全认证具有以下重要作用:通过认证可以从源头控制和管理食品的生产和原料供应,确保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带动相关食品标准的完善。

5、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平台、网站等各种媒体宣传和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建立专业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站。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现场咨询活动。帮助消费者养成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正确的消费心理,积极培养消费者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的习惯。

食品安全指数体系由一套反映食品安全各领域的若干类指标构成,这些指标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指数体系包括两部分,分别是食品供应组织各环节指数和食品安全软环境指数,二者既有交叉又各有侧重,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食品安全指数力求能科学地、客观地、及时地测量、监管各类食品,同时依据它对未来的食品安全水平进行预测。

参考文献

[1]李哲敏.食品安全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1):18-22.

[2]王铬,蔡淑琴,蔡弘.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8(3):48-49.

[3]刘於勋.食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灰关联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28(4):

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卫生;关系及发展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261-1

基金项目:本文是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批准号(皖教高2012.14号文件(2012ZY115))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在国际上,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次数在不断的增多,甚至在我国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例如米、面、油、病死畜禽肉、奶等问题。经过调查,这些问题的背后多是由于商贩受到利益的驱使,使得食品安全质量大大的下降。我们吃的食品中含有一定的农药成分、激素、添加剂等,这些不卫生、不安全的食品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安全。实际上,所谓的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关系,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安全比较偏重于宏观的工作,更偏重于结果;而卫生则偏于微观的工作,偏重于过程。当我们实际操作这两项工作时,我们会发现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防止并保护广大消费者的自身健康和安全。

1 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部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只是挂着虚名,没有真正的发挥其部门的监管作用

在一个城市当中,随着市场经营范围的扩大,食品经营的主体也越来越多,各类食品经营主体都需要相关部门投入大量的监管力量。但实际上,很多部门的监管环节覆盖面较狭小,监管队伍面对着数量较多的经营群体,很难实现各项的监管任务,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监管真空。

1.2 在市场上,食品流通环节缺乏必要的保障与监督,很多经营者不按照经营办事,以致工作秩序比较混乱

目前,食品流通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一旦问题食物在市场上流出,就会严重的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例如变质食物的流通,变质的鲜奶、酸奶、鲜肉、果汁饮料等;食品在流通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污染,以致食品卫生质量也随之下降。

1.3 食品在加工、生产的环节出现了质量问题

很多小作坊都是偷工减料,掺杂使假,完全没有保障人们的健康。这些小作坊使用的设备很简陋,技术水平也不高,加之卫生条件恶劣,最终出现了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甚至有些商贩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1.4 我国食品消费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我国在各个地区宣传了食品安全的信息,但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主要是由于消费者缺少系统的培训,一些消费者没有能力和知识对不安全食品进行辨别。

1.5 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是受到了微生物的污染,导致食物中毒,影响到了食品卫生和安全;同时还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的出现,导致食品中有了更多的化学物质。二是农产品在生产加工的过程存在安全隐患,加之食品原材料残留着农药、兽药等,致使农产品药物残留及有害物质超标。

2 加强食品安全与卫生事业的监管措施

2.1 食品监管部门要严格执法,并要不断的完善关于食品安全与卫生的法律法规

对于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商家,我们必须要采取惩罚的措施。再者可以组建执法小队,构建联合执法网,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严格执法行政,最终形成坚实可靠的食品安全监管网。

2.2 所谓指标要治本,我们要把握好对于食品源头污染的治理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消费,就要把好入市关口,并要在源头上控制食品的安全性,规范农药、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和使用,切实把握住源头关。

2.3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我国要制定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对于农、兽药残留的限量要严格制定限量标准,以及对食品添加剂方面的标准制订。最终使食品安全与卫生标准达到市场准入标准。

2.4 各个部门的责任意识要提高,强化对食品安全与卫生的监督

首先各个部门要明确监督与管理工作,各司其职,分配监管任务,并要对监管不力的部门及时追究其责任;之后就是要加大市场的检查力度,进行明察暗访工作,真实的掌握市场的内部情况和食品安全状况。

2.5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工作

我们要让社会参与到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宣传工作中,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宣传媒体,组织开展系列的宣传活动,以此来增强广大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和法律知识,促进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对食品市场的监督。

3 结语

总之,食品安全管理要建立在食品卫生管理的基础之上。当我们的食品出现问题时,就要以新的体制和监管机制来处理这些食品问题,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加强对商贩们的建设和治理,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食品安全卫生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加强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就要加强科研力量的投入,研发高质量的食品,并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的力度,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减少一些对人们产生危害的事情,并采取有效措施及策略来应对一些不可避免或不该发生的隐患问题。

参考文献

[1] 罗蔚,胡宗伦,刘莉. 构筑食品安全防线[J].公民导刊,2011(10).

[2] 刘丽娟.浅谈如何加强食品安全“跨前一步”管理[J].环渤海经济望,2011(08).

[3] 蓝蔚青.食品安全是公共安全之首[J].杭州(周刊),2011

篇5

按照食品安全风险指标所体现的风险内容不同,风险指标可以分为不同的指标项目或者指标种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从不同角度划分食品安全的风险指标会存在同一指标出现在不同种类中的情况,因此在编制食品安全风险指数时,指标的选择要根据需要确定,要以解决问题的目标与重点确定,更要注意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注意避免相同指标的重复使用。从不同的角度对食品安全风险指标进行层级划分,结果有所不同。在食品安全风险指数的编制中,要注意指标划分的不同依据与结果,避免出现混乱。一般情况下,食品安全风险指数的编制应当采用1种指标体系,不宜同时采用多种指标体系。根据食品安全风险指标之间的隶属关系,我们可以把食品安全的风险指标分为不同的层级,例如: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一级指标是最高层级的指标,在一级指标下有数个二级指标,在每一个二级指标下,又有数个三级指标。这样,不同层级的具有一定关联性的众多指标就构成了食品安全风险指数的指标体系。在食品安全风险指数的编制中,指标层级的选择与指标的选择根据指标的编制需要而确定。一般情况下,分到三级指标就够用了,特殊情况下,可以再分为四级指标。食品安全风险指数的一级指标,是指具有某种相同性质的一大类型的指标。主要的食品安全风险指数一级指标有:有害物质残留指标、污染物残留指标、食品安全检测指标、食品安全事故与危害指标、食品营养价值指标、食品安全治理指标。在一级指标下,包括多种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下还可以包括三级指标。由此构成了食品安全风险指标的层级关系与指标体系。

2依据法律规范的指标分类与体系

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中,涉及到食品以及食品中不安全因素的分类可以作为确定食品安全风险指数指标的依据。2009年的《食品安全法》第二条规定了适用食品安全法的食品活动的范围,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这三大类食品安全监管的对象,可以分别作为食品安全风险指数的一级指标,其中作为一级指标的食品包括很多食品品种,可以再分为很多二级指标:根据食品的包装情况,分为预包装食品与散装食品;根据食品是否具有特殊的功效,分为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2009年《食品安全法》的第二章中规定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其中的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据此,我们可以把食品安全风险指数的一级指标确定为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食品中的有害因素。食源性疾病,是指因为各种饮食原因造成的疾病,是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事故与不良后果。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原因主要还是食品污染与食品中的有害因素。《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和第二十八条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与问题食品的具有内容。根据以上规定,可以确定食品安全风险指数的二级指标,例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依据法规分类的食品安全风险指数的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作为一级指标的“食品污染”,主要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金属污染物、违法添加剂、真菌毒素以及致病微生物、寄生虫等,这些成分可以作为二级指标,都属于人为风险中原因造成的,并且是非故意的。一级指标中的“食品中有害因素”,包括自然有害物、故意添加的有害物2个二级指标。自然有害物是生物因素、转基因因素等食品中固有因素造成的。故意添加的有害物包括有害的或者非食用的禁用化学物质、物理物质等,可以是农药、兽药、重金属等。作为一级指标的“食源性疾病”,是指由食品污染、食品中有害因素等原因造成的致病危害。食品中有害因素特别是致病因素中的生物性自然因素比较特殊,主要是各种有害生物细菌、毒素,可以作为二级指标,例如食物中的李斯特菌、霉变粮食中的霉菌毒素等。

3根据HACCP的指标分类与体系

HACCP(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危害分析与构建控制点,是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根据HACCP的危害分析内容,食品安全危害因素有四大类: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转基因危害。生物性危害因素,常见的有细菌、病毒、寄生虫、霉菌。(1)细菌。可以分为球菌、杆菌、螺形菌,也可以分为致病细菌与非致病细菌,细菌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与危害是造成腐败变质,引起食源性疾病。(2)病毒。对食品的污染虽然不普遍,但是一旦污染,危害严重。(3)寄生虫。一些牲畜、水产品中有寄生虫存在,食用含有寄生虫的食品,有被感染寄生虫的风险。(4)毒菌。例如黄曲霉素、杂色曲霉素,能够破坏食品的品质或者产生毒素,感染后造成严重危害。化学性危害因素,常见的有重金属、自然毒素、农业化学药物、洗消剂。(1)重金属。一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性,如汞、镉、铅、砷。采矿、冶炼等活动中造成的土地镉污染被农作物吸收后,进入食用农产品中,危害人的健康,可以损害人体器官。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工业三废的污染、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食用农产品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有毒重金属。(2)自然毒素。一些食物自身含有对人有害的毒素,有的毒素是细菌或霉菌产生的。例如,马铃薯芽中含有大量的龙葵毒素,能引起食物中毒,甚至造成死亡;鱼胆中含有鲤醇,可以损害肝肾和心脑;霉变甘蔗中的硝基丙醇能造成人死亡。(3)农业化学药物。包括农药、杀虫剂、除草剂、促生长剂、消毒剂等,在食用农产品中残留危害人的健康。(4)洗消剂。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使用非食品用的洗消剂、非科学地使用洗消剂。有毒有害洗消剂在食物或者餐具中残留,危害人的健康。(5)其他化学危害。例如滥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食品污染。物理性危害因素,是食品中存在的非食用的物质,一般可以看见,例如食品中的石块、玻璃、头发等异物或者昆虫等,污染食品,危害健康。转基因食品的危害因素还需要科学的证明,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性存在不同的认识。美国于1973年以后研制转基因技术,并且应用于农业生产。1999年,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转基因农产品具有危害性的论文,引起广泛关注。2000年,欧盟暂停转基因产品的种植。根据HACCP分类的食品安全风险指数的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4食品安全风险指数指标的学术分类与体系

关于食品安全的风险指标有少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涉及了食品安全风险指标。例如,有研究人员以食品安全检测合格率为基础建立指标体系,也有人把食品安全的制度建设、监管情况、食品企业的自律情况作为指标。对食品安全风险指数的指标进行学术分类要科学、全面、合理,不同的分类可以作为编制食品安全风险指数的参考。

4.1食品安全检测合格率与不合格率指标食品安全的检测合格率指标是反映食品安全风险情况的间接指标。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合格率与不合格率,是识别与衡量食品安全风险大小情况的指标。这种指标以食品的风险情况为基础形成,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不能够等同于食品安全风险本身。一级指标:食品安全风险检测总体合格率。食品安全风险指数的合格率指标,反映的是食品安全正面的积极情况与信息,是体现食品安全治理成果与成绩的指标。这样的指标用来编制食品安全的正指数,如信任指数、顾客满意度指数。此项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正指标有:食品卫生检测合格率,致病病原菌抽检合格率,工业源污染物抽检合格率,各种毒素类抽检合格率,食品添加剂抽检合格率,化学农药、兽药残留抽检合格率,热能适宜摄入值,优质蛋白质所占比重,脂肪所占热能比以及各微量元素的适宜摄入量。食品安全风险指数的不合格率指标,反映的是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情况,是负面、消极的指标。我们可以从食品检测不合格率角度划分指标层级与体系。一级负指标检测不合格率下,也可以划分二级指标,即二级负指标。根据风险因素的类别划分,二级检测负指标包括食品卫生监测不合格率、致病病原菌抽检不合格率、化学农药与兽药残留抽检不合格率、工业源污染物抽检不合格率、各种毒素类抽检不合格率、食品添加剂抽检不合格率、食品包装与标签抽检不合格率。根据食品的品种划分,二级检测负指标包括:乳和乳制品检测不合格率、肉和肉制品检测不合格率、禽蛋类检测不合格率、蔬菜检测不合格率、水果检测不合格率、面制品检测不合格率、豆类和豆制品检测不合格率、饮用水、饮料类食品检测不合格率、各种熟食品检测不合格率。

4.2食品中有害物质残留与污染物残留指标食品中有害物质残留与污染物残留,是食品安全的常见风险来源,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指数编制等具体工作的主要指标,也是食品安全风险预防工作的重要部分。这些指标反映了食品中的风险因素与风险来源,主要体现为化学性、生物性、物理性的客观存在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指标是可以运用科学知识与科学手段进行监测、评估、识别与衡量的,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的,因此应当成为食品安全风险指数的基本指标。有害物质残留与污染物作为一级风险指标,其下的二级指标主要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植物毒素、海藻毒素、有害微生物、致病细菌、重金属残留、有害微量元素、有害食品添加剂、人用药物残留、抗生素残留、激素残留,例如2012年12月曝光的山东速生鸡养殖中滥用抗生素、激素问题。对有害物质残留与污染物残留一级风险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分为二级指标。依据风险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食源性病害与工业源污染物2个二级指标。依据风险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物理性指标。

4.3食品安全事故与危害一级指标食品安全事故与危害作为风险指标,不属于直接食品安全风险,是食品安全风险造成的实际危害结果,反映的是食品安全风险所造成的危害情况,是风险结果,而不是风险本身。食品安全事故与危害,是食品安全风险释放造成实际危害的表现。因此,食品安全事故与危害,作为食品安全的消极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在编制食品安全风险指数时,此种指标可以作为食品安全的风险指标,但不是必需的指标。食品安全事故与危害下的二级指标,主要包括中毒人数、伤亡人数、中毒事件发生次数、食品安全事故的等级、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事故影响的范围。

篇6

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管体系

1.引言

近年来,“毒奶粉”事件,苏丹红“红心鸭蛋”事件,“瘦肉精”事件等等,表明我国处于食品质量问题集中爆发期。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控制食品质量的措施,使我国的食品质量得到了提高。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质量还处于低级水平。在我国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设备落后、技术水平较低、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生产的食品带有严重的问题。国家关于食品安全的立法不健全,相关配套法规还未及时制定,也给不法商人提供了可乘之机。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的重要指标,如何保障和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本土对食品安全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没有文献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更少有学者研究食品安全领域,所以本文借鉴国外成熟的食品安全领域研究成果。我国屡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表明,我们缺少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体系。因此,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探讨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提供可行有效的建议。

2.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体系现状

2.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现状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实施表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我国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但是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

(1)如今我国建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但由于成立时间较短,技术水平略显低下,还不能进行完整的风险评估工作,只能进行一些应急和常规的风险评估工作。

(2)科学的风险评估依靠大量的数据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析。但由于各部门相互交流信息渠道不通畅,收集相关食品安全信息机制落后,缺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所急需的数据。

(3)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少,技术水平略显低下,不能完成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2.2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

(1)法律法规不完善。

《食品安全法》在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确立了食品安全监测制度。但是《食品安全法》的内容基本都是宏观方面,缺少微观层面的具体操作。同时现有的法律对违法行为的处罚程度偏小,这会变相增加人们违法,不利于人们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动摇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2)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多部门共同管理,权责不清晰。

2009年颁布《食品安全法》明确了规定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一个部门负责一个监管环节,采取分段监管为主要手段,品种监管为次要手段。在生产食品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不同的部门,各部门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整体的利益。当存在问题时,部门之间交流迟缓,信息沟通不通畅,会出现相互推诿不承担责任的情况。权利与责任划分不清,浪费行政资源,降低办事效率,容易造成监管重叠和无人监管的情况。

(3)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不完备。

我国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立时间较短,现在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一是食品安全预警机构不健全。二是食品安全预警指标不完整。三是食品安全预警手段落后。

3.建立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3.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聘请科研学者组成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成员进行各项调查必须保持独立,不受到任何外部影响。尤其要杜绝食品生产企业对委员会成员的影响。委员会成员具有专业知识,任何机构和组织都无法影响委员会评估的结果。

3.2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运行机制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具有最高的科学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建立质量保障程序。委员会成员拥有独立平等的发言权,运用最新的科学知识集体审议所有的方案。充分利用实验室,掌握食品市场的动态,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立以食品生产企业为重点监测对象的风险评估系统。食品是由企业生产的,企业是食品的源头,是监测的关键环节。因此食品安全监测对象就应该集中食品生产企业。

3.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法规体系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法规体系是建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环节。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的制度保障。欧盟成功的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很大程度是由于其相对健全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所以要尽快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法规体系,但由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发展较晚,因此我们借鉴欧盟,美国等风险评估的经验。努力健全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法规体系,使我国达到国际标准。尽快以形成《食品安全法》为主,其他法律法规为辅的多层次、系统化、条理化、可操作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3.4食品风险评估技术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技术水平低于国际标准,所以我们引入国外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使其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计划。需要建立大量的食品安全监测点对我国的食品市场进行监测,为风险评估提供有效的数据,获得我国食品安全的动态规律,建立我国食品中重要危害物监测基本数据库[5]。对食品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4.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4.1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体系

在世界上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更加先进的国家都有更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体系。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法律制度,在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法》同时,颁布支持各种行业,各种类型的食品配套类型的法规,最终形成严密的法律网络体系。

4.2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尽管《食品安全法》划分不同的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但由于监管部门属于在不同的行政机构,监管重叠和监管真空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把各部门分散监管改成统一集中监管,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国家食品部。打破原有监管体制,形成由国家食品部领导各地方监管机构积极配合的综合全面监管。

4.3食品安全监管分类

现有监管方式是分段监管,各级监管部门效率低下。因此实行按食品的类别进行分工监管。一个部门负责监管自己分管的食品品种的全过程,各部门相互之间没有交叉协作。可以避免监管重叠或出现问题时的相互推诿。这种方式可以先选择一些地区或某个食品监管部门进行实验,如果达到预期效果可以进行全面推广。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影响着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国际形象,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食品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无论是各国政府还是普通百姓都对食品安全非常重视,而如今我国面临食品安全问题高发状况,更迫切需要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管体系。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充分认识我们存在的问题,运用先进的技术实现食品风险评估,有效保障我国食品安全。(作者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辽宁省社科联项目“辽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2014lslktzigl-02),辽宁省社科规划项目“辽宁食品安全战略和监管模式与制度创新”(L12AGL001)

参考文献:

[1]门玉峰.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7):89-91

[2]赵学刚,周游.欧盟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及其借鉴[J].管理现代化,2010(4):59-61

篇7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然而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通过调查荆门市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现状,了解消费者主观风险感知程度与食品的客观风险之间的偏差,为科学防范可能因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偏差引起的食品行业震荡和社会混乱提供提供风险策略依据。

关键词 :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消费者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6.0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20317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yjczh150)、2014年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自主创新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盛佳玮(1993-),女,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风险管理;马颖(1975-),女,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风险管理、营销管理。

收稿日期:2015-01-20

从2008年三鹿奶粉的问题开始,国内几乎所有主要奶业品牌都受到了消费者的怀疑;转基因食品、蔬菜上的农药残留、加工食品中的有害食品添加剂等问题更是由来已久。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越发被人们所关注。

风险感知,指个体对存在于外界的各种客观风险的感受和认识,并强调个体由直观判断和主观感受获得的经验对认知的影响。大众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必然影响大众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国家诸多涉及大众的决策,都须争取大众的理解和支持。民众的态度也是决策者决策的依据之一。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影响着食品行业和市场的稳定,其态度更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开展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风险感知的考察则显得尤为重要。

1 调查背景

1.1 荆门市食品行业概况

荆门市是湖北省重要的粮食产地及食品工业的集中地,食品工业现已成为除化工行业外的第二大行业,发展速度位居全市工业行业前列。荆门市的钟祥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沙洋县官垱镇、京山县雁门口镇等3个地区被选中成为湖北省全省21个具备创建“食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示范区”条件的示范区。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257家,主营业务收入710.7亿元,增长20.07%。全年全市生产大米729万t,增长15.8%。全年食品行业完成产值732亿元,同比增长20.2%。

与此同时精品食品品牌日益增加,2013年,全市有效使用农业“三品”标志的有218家企业439个产品,其中,无公害产品321个,绿色食品69个,有机食品29个,其中国宝桥米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充分发挥中国农谷品牌优势,制订完善食品加工生产标准化操作规程,126家食品加工企业通过质量体系和环保体系认证。

1.2 荆门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1.2.1 监管网络

全市有食品安全牵头部门1个,监管执法部门8个,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市、县、乡、村四级全市食品安全责任网、监管网络逐步健全,初步形成监管职能部门执法法责任监管为主和群众监管为辅的监管网络体系,基层食品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食品安全监管有序可控。

1.2.2 监管改革

按照国家、省有关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的要求,荆门市食品药品监管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同时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已构建了政府—监管部门—企业的责任体系,实现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链接和无缝监管。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底,公安、食药监等部门办理食品违法案件2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38人,严厉打击了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2 调查方案设计

2.1 调查样本的选取

计划在荆门市内选取3处主要的街道和商业区,向消费者随机发放300份(每处100份)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涵盖了荆门市不同状态的消费者,在样本选择方面兼顾不同境况,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对调查对象严格保密,确保可信度。

2.2 调查实施

队伍严格按照科学调查方法设计问卷,问卷共20题,采取的是抽样、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并对调查活动进行了如下安排:一是对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要求是成年人,男女比例尽量均衡,各个年龄段都要涵盖;二是调查访问的对象应是来自荆门市的消费者;三是调查人员要在答题现场,对答卷人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解答,从而保证问卷调查的质量。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64%。

3 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3.1 数据统计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情况详见表1、表2和图1。

从表1可以看出,在样本特征方面,女性达到59.9%,男性达到40.1%,18-35岁参与问卷调查者占到总数的70.8%,本科文化程度的消费者占了总数的56.3%,其他职业、学生、民营企业员工的比例分别为35.4%、32.3%、14.1%,基本符合目前各项相关调查的结论,由此构成的消费者样本较好地代表了整体。

从表2可以看出60%左右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现状十分担忧,时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并认为消费者无法避免购买到有问题的食品,对食品安全现状持悲观态度。另外,消费者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并不满意,近70%的消费者表示对问题食品的投诉或者协商只有一部分时候可以成功。同时,76%的消费者认为荆门市的食品安全状况虽然有不足,但是处在可控,平均分达到65.01分。

从图1可以看出,对于问卷中列出的10种食品品类,30%~55%的消费者认为大多数品类食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可能性适中,一般是不太容易发生的。同时,有近40%的消费者选择速冻食品是发生问题的可能性最大的品类。

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信度分析是对量表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进行的检验。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是α的信度系数。使用SPSS19.0计算出荆门市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调查问卷的α=0.75,表明该问卷设计合理,信度较高。

(2)效度分析。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程度。经对本问卷进行计算,本卷能对超过80%的变异做出解释,公因子负荷达到0.598,因此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可以用于实际测试。

4 荆门市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4.1 消费者总体风险感知状态趋近客观状态

调查结果显示,荆门市消费者对本市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状态总体与客观实际风险状态相符。从文献调查来看,荆门市的食品安全风险相对较低,一方面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湖北省名列前茅,另一方面荆门市近十年内无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通报,只有个别由消费者个人因素引起的食品卫生事件,如2010年荆门市沙洋县吴某一家因误将亚硝酸盐当做食盐食用导致的食品中毒事件。而调查问卷显示消费者对本市的食品安全现状态度较为乐观,总体主观感知状态较为理性。

4.2 消费者对个别品类食品风险感知存在偏差

虽然荆门市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感知总体较为客观,但在对个别品类食品的风险感知上,明显仍与其客观风险存在偏差。一方面,消费者对部分品类食品的风险感知明显高于其客观风险,如速冻食品品类,荆门市的消费者对其风险感知程度却居于所列10种食品品类最高,主观夸大感知了其风险水平。与此相反的是对风险的偏低感知度,例如荆门市消费者对因饮食习惯原因对卤制品的风险感知程度较低,忽视了其食品安全风险。

5 结论与建议

5.1 调查结论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应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荆门市消费者对于本市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水平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荆门市消费者已经对食品安全问题付出了更多关注;消费者目前对食品安全的风险感知处于较合适的水平;基于食品品类而言,消费者对各个品类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仍旧存在偏差,且夸大风险感知和忽视风险感知共存;消费者对政府监管效能普遍持消极态度,认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并未发挥应有的效力。

5.2 建议

研究认为:了解消费者担心市场中食品的安全性,自身却难以控制、避开对问题食品的购买,有无能为力的焦虑感等都是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重要因素,改善食品安全问题,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已然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认为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消费者正确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认知:

(1)加强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学习。科学认识食品安全,增强自身对食品安全风险的了解和把握能力。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消费者应该科学对待,而不是一味的“归咎”于食品企业和政府。

(2)自觉避开可能存在高风险的食品。可以充分利用食品标签,鉴别食品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选择正规、卫生的场所消费。

(3)加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强化个人维权意识,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或者自身权益受损的时候应该懂得积极地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不法厂商进行投诉和举报,当消费者知道自己的权益能够得到合理保障时,其前期风险感知程度会呈现相应的降低。

另外,除消费者自身努力外,相关政府部门、食品企业和媒体也应同时采取措施,引导消费者风险感知回归理性。如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对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的普及推广;食品企业应对产品的食品安全信息进行清晰、明确、真实的标识和宣传,不应故意误导消费者或偷换概念;媒体则应在报道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事件时,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在严谨的调查后得出结论,不应为了追求公众吸引力而使报道夸张失实。

参考文献

1 Starr.C. Social benefit versus technological risk[J]. Science, 1969(165)

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原因;对策

一.食品安全的定义及现状分析

1.食品安全的定义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2.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存在以下几类:一类是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食品弄虚作假等违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漠,重生产轻卫生的现象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另一类是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江河、湖泊、近海等污染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而过量地施用化肥会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增加,对人体造成危害。农药残留超标,兽药、生物激素和生长促进剂使用不当,以及养殖环境的污染,都造成大量含有危害物质的粮食、蔬菜、水果、肉制品、乳制品等不合格产品充斥着市场。此外还有一类是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例如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危害分析

1.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1)政府监管缺失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目前我国对于食品安全没有严格统一的管理机构,食品安全标准不统一,法律机制在这方面存在缺陷及漏洞。市场上的食品种类繁多,难以加以辨别,比较混乱。这就造成了食品管理机构不能统一管理,更甚至管理机构相互推脱排斥现象等。同时政府部门对于危害食品安全问题的行为及监督惩罚力度存在漏洞,也就给了违法分子猖獗的机会。

(2)社会个体食品安全理念缺失意识淡薄

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识还是薄弱的。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潮流下,生产者重生产轻质量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的了。生产者与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很多都选择忽略食品质量问题来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而消费者往往贪图价格便宜也助长了这些违法分子的气焰。很多生产者与经营者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及了法律,他们的法律知识的欠缺也就衍生了这一现象。同样消费者也不知道要拿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某种程度上包庇了这种违法行为,也令他们更肆无忌惮。

2.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危害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不仅有直接危害,还造成了间接危害。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危害,就是直接威胁到了我国国民的健康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危机感。在“三鹿奶粉”事件中,就导致了婴幼儿患结石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诸多家庭在选择奶粉时纷纷放弃了国产品牌,致使国产乳品市场的低迷。对行业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会造成人民群众的心理压力,由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食品中毒、死亡及其他事件,也会激发受害者与国家政府机关、生产企业的矛盾,从而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

三.国外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措施分析

1.国外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2011年5月,韩国质检部门通报,在韩国市面45种抽检的乳制品中均发现微量甲醛。在日本,核泄漏事故后,出口食品多次被检出放射性物质超标。今年8月美再现甜瓜染菌致病致死事件。正如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彼得·本·安巴瑞克在近日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所说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国际问题,它能够影响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不管你是生活在比较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都是一样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跨国旅游和文化交流的迅速发展,任何一个食品安全事件也都很容易演变为国际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无国界的话题,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人们的深刻反思。

2.国外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鉴于食品安全问题对于公众健康、经济发展、社会安宁和国家形象等均构成了重要影响,各国政府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世界主要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法律完善。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立法法律较为严密、完备,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详细的行为规范和充分的法律依据。第二,重罚措施。例如2010年底,德国西部北威州的养鸡场首次发现饲料遭致癌物质二恶英污染,德国检察部门提起刑事诉讼,同时受损农场则拟提出民事赔偿,数额可能高达每周4000万至6000万欧元,完全可能让肇事者破产。第三,监管完善。日本的内阁府有专门的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随时向民众提供食品安全情报。美国有覆盖全国的立体监管网络,具有覆盖全国的立体监管网络。

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与完善对策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实现食品安全的法制化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应该是多层次的,分门类的,囊括立法、执法、法律监管、行政处罚的综合性法律体系。在发达国家,法律对于出现问题的商家惩处也相当严厉,我国也应该加强处罚力度,对食品安全事故采取重罚,特别是对蓄意破坏食品安全者,不仅要求立即停业待查,而且高额的罚款会令其关门倒闭,即使罚款,也要让违者得不偿失,这样的处理使经营者就像珍惜生命一样维护食品的安全。

2.建立和完善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我国现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延续历史做法的同时,更要向管理体制卓有成效的国家学习,使监管体制相对协调集中,逐渐开创我国科学、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存在多样化的管理部门是正常的,但是九龙治水、各管一滩则是异常的。因此,在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前提下,消除部门之间的人为分割,建立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也是食品安全规制中的重要课题。

3.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安全保障体系

信用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已成为企业的无形资本。食品安全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也需要政府在信用体系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这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呼唤人的良知、抨击丑恶现象,以群体的力量指引和迫使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自律。政府应在食品行业大力开展道德教育、进行社会舆论引导、进一步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标准,把对食品行业的道德评判同样纳入到食品安全征信范围中去。(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大学第11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项目“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11C171;指导教师:周荣)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魏益民,刘为军,潘家荣.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朱坚,张晓岚,张东平.食品安全与控制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3]张志健.食品安全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篇9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食品安全事件的层出不穷,牵动着无数人民群众的神经。食品安全成为连续多届“两会”的焦点议题,却一直未能取得显著成效。诚然,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复杂、系统的任务,离不开公众参与意识、企业诚信自律等多方因素的配合与协作。这些辅持力量的缺失是导致食品安全危机不容忽视的原因。但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重大缺陷才是根本症结所在。

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问题

1.1我国面临的食品安全隐患

(1)源头污染。食品原料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污染问题严重。我国种植和养殖业的现状多以农户为单位,分散面广,监管难度大,非法使用违禁农药和有毒有害添加剂的现象难以有效遏制,致使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严重。一方面因农药、兽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如食用被有机磷农药喷过的水果、蔬菜食品中毒和瘦肉精食物中毒;同时也为使用这些农产品原料加工的食品埋下了安全隐患。此外,环境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污染因素。

(2)加工、贮存等过程中的污染。由于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时间较短,现有的食品加工基础设备落后,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仍采用传统或手工作坊式生产,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机械化和规范化程度低,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差等因素,使得食品在加工、贮存过程中受到诸多有害物质的污染,这是造成食物中毒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餐饮场所如学生食堂、建筑工地等集体用餐场所,若加工条件和基础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极易引起集体性食物中毒。

(3)制假售假现象猖獗。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的阶段,受利益驱使,一些不法分子在食品中掺杂、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用非食品原料和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近几年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案件,如阜阳劣质奶粉造成婴儿中毒、金华火腿在加工过程中用敌敌畏浸泡、辣椒酱中加苏丹红一号都属此类。

1.2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到食品药品监督、卫生、农牧、商务、工商、质量监督检验、海关、环境等多个执法主体。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采用“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 采取“分段监管为主, 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 即农业部门(含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及粮食业等)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海关部门负责食品进出口环节的监管;商务部门负责食品供应行业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这种“分段监督”的模式,初步形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链,形成了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基本格局。

1.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缺陷

条块分割分治的监管体制所凸现的缺陷非常明显。监管机构的混乱,使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漏洞百出,有效性大打折扣。在这样的监管格局下,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监管部门应对无力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1)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分工不明确。政出多门、多头执法,监管职能交叉重叠,部门之间互相掣肘的情况时有发生。职权交叉和责任真空的出现在所难免,扯皮、推诿现象司空见惯,彼此无法做到明确分工,协调配合, 食品安全监管难以形成合力。

(2)缺乏统一领导,沟通和协调困难。由于没有统一领导和规划,各部门分头执法,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监测标准不一,缺乏权威性。另外,沟通、协调不畅导致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造成巨大浪费,且无法发挥整体最大功效。

(3)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由于法律没有形成有效的失职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广泛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2新型科学监管模式探索和设想

根据美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一个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强调风险分析和预防,从而把资源和工作重点放在具有最大潜在影响的风险上;以清楚、合理和科学(以风险为基础)的国家食品法律体系为基础;开展全面的监督和监测活动,并以其作为风险分析的基础;在中央层次上有一个权威声音对食品安全负责,并拥有在所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中央行动中贯彻中央政策(以科学为基础)的权力和资源;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体系中的职责和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拥有实现职能所必需的充足资金。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必须从现存实际问题出发,在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破陈旧体制的束缚,建立全新的科学监管模式。

2.1归并执法职能,建立权威、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将整个食品安全链的监督职能赋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行使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职能。经法律赋权后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隶属于国务院,为国务院直属工作局,负责对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实施垂直管理。对食品的种(养)植(殖), 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全过程直接实施法律监督。其主要职能是:拟定、修订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拟定、修订和颁布食品法定标准;拟定、修订食品种植(养殖质量),生产质量,经营质量,食品卫生质量规范并监督实施;依法核发食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餐饮业许可证;监督鉴定、抽验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经营和餐饮业的食品质量及卫生质量,国家食品安全质量公报;依法查处制、售假、劣质食品的行为和责任人,监管食品集贸市场;审核食品广告,负责食品的行政保护,指导全国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业务工作等。形成食品安全监管一条边垂直监管的机制后,可有效地避免过去那种政出多门,多头执法,执法部门之间相互制约,职权重叠交叉,办事效率低下,资源严重浪费,对涉嫌食品安全的违法事件打击不力的种种弊端,从而真正形成权威、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格局。建立办事高效、运作协调、行为规范、政令畅通、监管到位的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系。

2.2建立规划科学、配置合理、管理统一的食品安全监测运行机制

一要把好源头监管关。充分发挥检测机构的能力优势,开展对初级农产品、食品加工生产、种养业和农贸市场内的蔬菜、豆制品、肉类等产品的检验检测,通过媒介及时公告。

二要做足典型示范。精心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诚信企业创建活动,将参加活动的各企业的食品安全诚信承诺,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并请予监督,对社会反映良好的企业,作为典型示范,予以推广。对参加的企业实行诚信考核,建立诚信联系档案,信誉好的企业,各职能部门减少对其检查次数,对信誉差的企业予以曝光并取消其诚信资格。

三要严格考核管理制度。“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企业的食品安全质量工作的考核管理,督促企业强化食品质检科室建设、配备必需的质检技术人员和检测设备、加强食品安全的培训、健全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

四要倡导企业规范化管理。各职能部门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倡导和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推广建立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

五要加大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消费者自己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普及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是完善食品安全监测机制的最后关卡。通过消费者的事后监督,使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退出市场。

参考文献

[1] 郑风田,胡文静.从多头监管到一个部门说话:我国食品安全 监管体制急待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05,(12)

[2] 郭斌.对食品安全立法及改革现行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思考 [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2)

篇10

关键词 协同创新;食品专业;校企合作;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53-02

2011年4月,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高等院校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同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创新和政策项目的正确引导,加强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1]。2012年,教育部提出“2011协同创新计划”,对如何“推动协同创新”做出较为详细的部署[2]。协同创新计划的提出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其主要在于以企业为主体,高校为依托,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适应市场需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食品科学是一门以化学、生物学、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现代食品加工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交叉学科,需要很强的交叉学科知识,且能直接应用或指导工业生产。而目前食品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单一,仍以实验室培养为主,对食品企业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较少,这也导致我国食品企业技术含量低、信息水平化低下、产业耗能大、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如何进一步调整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培养策略,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食品专业研究生,并改善培养计划的制订、完善评价体系。

1 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美国校企合作模式 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力求进行技术创新,并且新技术能有效转化为商品。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校企合作的国家,1950年,斯担福大学首创研究生校企合作模式。美国的校企合作模式一般由高校与企业共同提出研究课题,同时进行合作探索,所得的研究成果用于改善企业的技术水平。

当前美国校企合作模式分为四类:1)合同形式,是指由企业来提出要求,高校根据要求制定课题,双方签订合同来确定合作关系,企业对项目的资助情况与研究成果挂钩;2)专项补贴,主要由高校学者提出,此课题一般对某一学术领域有重大意义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课题的成果又能够解决企业的实质性技术问题,若企业对课题感兴趣,便可以与高校达成协议,对相关课题进行专项经费补贴;3)校企合作研究中心,通常由高校设立,研究中心拥有自身技术及相关研究人员,研究中心具有独立性,且一般由政府倡导组建;4)高校参与企业科研,此模式在美国校企合作中占较大比重,主要形式有高校教授到企业做学术报告、企业科研人员到高校进修、高校研究人员临时到企业参加课题、企业临时招募高校学生进行课题研究[3]。

我国的校企合作模式 我国的校企合作理论及实践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十几年发展,我国的校企合作形式日趋多样化,根据校企合作中起主导作用的主体不同,分为企业主导型、高校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根据培养过程中高校与企业作用的不同,分为校内导师型、校外导师型、双导师型、校外独立导师型[4]。此外,在校企合作中还有一些其他模式,如:高校聘请社会上高知名度的企业家进高校作专题讲座;在实习阶段,学校推荐学生进企业进行实习。

2 基于协同创新校企培养模式的策略分析

食品专业研究生由于学科特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更应加强校企合作模式。而随着“协同创新”的提出,针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策略也不同。

1)科学问题的提出与凝练。校企协同创新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研究生对科学问题的提出能力。只有通过与企业的协同,深入企业一线,与工程师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才能够了解食品企业的现状与技术水平及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经过资料查阅才能提出真正符合企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课题,以达到目标,产生社会与经济效益,并对项目能否得到推广进行分析。

2)科学研究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方案。在与企业的交流过程中,要建立成本观,对项目的研究工艺及技术应考虑成本。此外以往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乏对研究生工业化生产概念上的培养,多数研究成果集中在实验室阶段,而没有进行小试、中试及工业化大生产。在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下,则要注重项目的现实应用方面的培养。

3)指引研究生的人生目标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中,要尤其注重让研究生明确自己的未来规划及人生目标的确立,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引,在此基础上对其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

4)研究成果的转化,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对研究生在企业中的研究成果要结合实际生产能力对研究成果进行工业化生产,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协同创新平台。

同时,基于“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合作机制、培养计划、培养目标的制定及考核评价体系上也有不同。

1)以项目为依托,挖掘校企合作基础及形成个体化的合作机制。“协同创新”首先要做到对企业、产业进行相关调研,寻找创新的来源,结合高校自身优势找到与企业合作的兴奋点,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校企协同创新培养研究生的合作机制与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研究生的差旅住宿、薪酬、人身意外保险、研究成果的归属权等问题。

另外,在校企协同培养过程中,首先是高校要发挥其主导地位作用,对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全面的设计和监控;其次,企业应切实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为高校提供更好的导师及其他资源,配合高校完成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在校企双方的有效协同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校企共同确立研究生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进而建立完善的课程目标体系。高校与企业在协同过程中,在对研究生培养目标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共同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共同推动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改革,以提升研究生面向实践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3)建立科学的研究生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以便针对不同培养模式的研究生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在奖学金评定、硕博连读等与研究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方面做到公平、公正。不以单一的学习成绩与论文指标来评判研究生。

3 结语

时代在不断发展,食品行业的技术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高校对食品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对当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食品行业研发人员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宋英明,罗文,袁微微,等.协同创新体系下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新西部,2013(20):51-52.

[2]季正剑,李建梅.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13(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