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企业会计实务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贸企业会计实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初颁布实施,首次引入暂时性差异以及计税基础这两个概念,并将资产负债表作为企业纳税计算的主要方法。其中资产减值转回这一特性与企业会计实务密切相关[1]。
一、新会计准则框架下的所得税核算方法
相比过去的会计准则而言,新准则与国际接轨,并依托我国当前国情而制定,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高效性与实用性特点,在所得税核算方面更加完善。由于新会计准则采用国际上规定的所得税核算方式,所以能分离应税所得与会计利润,为税法与会计两者之间的彻底分离奠定基础。此外,与过去相比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有所提升。新会计准则下,资产负债表是用来核算所得税费的主要方法,由负载计税和资产计税两部分所构成。对于存在暂时性差异的应税所得以及会计所得,可通过对差异的原因和实质进行探究,来分析差异对期末资产负债所造成的影响。采用资产负债表进行所得税费核算时,首先应确定负债和资产的账面价值,而后计算两者的计税基础。通常情况下,企业计税基数与入账价值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可通过其资产确定过程的顺利与否进行判断。而少数差异是由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间的细微矛盾所造成的。在对暂时性差异进行计算并确定后,将技术基础从账面价值中去除。由于暂时性差异数值与预期利率之积,等同于以负债或资产形式表达的递延所得税,因此可依据前者对递延所得数进行计算。而应缴的所得税值即为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税率之积。将本期应缴税与递延税相加,从中扣除递延税资产后,即得到最终应缴数目[2]。
二、新会计准则框架对债务计算方法的影响
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前,债务计算方法从企业自身出发,以利润变化作为依据,采用损益表法计算。而新会计准则下资产负债表的应用,在计算方法上较之以前有着本质差别。由于两种方法均采用税会分离计算,要从应税所得与会计所得两者之间的差异入手分析,比较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在债务计算上的优劣。由于计税数值会因某段时间内的税法与制度调整而导致口径不同,所以造成实际应纳税与税前利润产生差值,而这种差值一旦出现则无法回转,故而将其称为永久性差异。而损失、支出、收益等环节受到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影响而导致确认时间不同,也会造成实际应纳税与税前利润差异,然而有别于永久性差异之处在于,此类差异可采取抵减时间等手段回转。若企业负债或资产的核算中,未纳入计税基础和体现在账面上的负债与资产价值,则会形成暂时性差异。在资产负债表法中,时间性差异包含在暂时性差异之内,而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之间不会共存。
三、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的债务计算方法的对比
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两种债务计算方法在概念、基本理论、核算方法以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等方面均有显著区别[3]。
1、基本概念差别
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企业以损益表债务法进行债务核算。其基本概念是在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后续各期间内采用递延方式将纳税金额变化量分割纳入。从而“回转”所得税金额所受到的时间性差异影响。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概念则有所不同,该法对所得税值变化量的计算,是依据转回年度中相关税项的税率进行的。从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的核心概念上可以看出,前者依据时间性差异核算所得税,后者依据暂时性差异核算。而从时间性与暂时性差异两者的精确度对比也可发现前者精确度较高。
2、基本理论差别
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两者在基本理论上具有共通性,业益理论是两种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而应收应付制则是两种计算方式的共同原则。然而两者对收益的定义不同,损益表法以费用与收入来定义企业收益,资产负债表法则认为收益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因此前者对费用与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更为关注,通过确认各阶段的时间性差异,来对受到差异影响的所得税金额进行调整。而后者则以负债和资产作为关注对象,注重分析账面金额与计税基础之间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暂时性差异,并以之作为依据对企业负债和资产进行调整。
3、核算方法差别
跨期核算所得税便涉及到差异的回转问题。如前文所述,损益表法依据时间性差异核算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则依据暂时性差异核算。而时间性差异包含于暂时性差异之中,所以后者对所得税的核算更为全面。而对时间性差异以外的因素影响,资产负债表则可以在本期内将之回转。同类情况下损益表则无法回转,甚至造成所得税计税变化量成为永久差异。故而,从核算开始到递延阶段,两种负债计算方法对企业所得税所计算出的具体数目之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值。
4、对利润的影响
相比资产负债表法而言,损益表法无论是在计算范围还是在可提供参考的信息等方面均有着很大局限。尤其是对企业的现金流动量、财务状况等方面,损益表法无法准确的进行预判和评价。对企业经营的财务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缺少准确的数据支持。而资产负债表以转回年税率计算的方式消弭暂时性差异对企业所得税所造成的影响,可逐一的对负债与资产所产生的递延税值进行确定,从而保障企业经营利润。总结:新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法对企业所得税进行跨期计算,不仅提升了计算准确性,更能在最大程度上回转资产减值损失。本文限于篇幅难以对会计实务在新准则框架下所受到影响做进一步探讨,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新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确有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唐丽萍.新会计准则框架下的企业会计实务影响分析[J].商,2013,12(04):108-108.
[2]潘线明.新会计准则下电力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探索和发现[J].财经界,2014,4(9):191-191.
篇2
传统收益报告只反映已实现的收益,不能反映未实现的收益项目,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有用性的决策需求,因而遭到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强烈批评。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企业自身业务活动的复杂性,随着企业非经营活动收益的增多,符合实现原则的已实现收益则会相对减少。所以,全面收益概念代表着客观经济环境和使用者需求变化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方向。为此,西方各国准则制定机构纷纷采取行动,对传统收益报告进行改进,形成了“第四财务报表”或称“全面收益表”。
一、全面收益的涵义
早在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报》第3号(SFACNo.3,后被第6号所取代)《企业财务报表要素》中就提出了盈利和全面收益两个不同概念,盈利是指现行会计实务中的净收益,全面收益(SFACNo.6中的定义)是指“一个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由于交易、其他事项以及来自除股东外的事项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除了所有者投资和对所有者分配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之外,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全部的所有者权益变动都应包括在全面收益中”,包括已实现和未实现的业益(净资产)的变动。
根据FASB提出的全面收益概念,全面收益二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前者是已实现的收益,后者是未实现的),因此,全面收益不仅包括现行会计实务中确认的净收益,还应包括在各个会计期间内的其他非业主交易引起的权益变动,如持有资产价值变动、未实现汇兑损益、衍生金融工具持有损益等。或者说,全面收益将基本接近于经济收益概念。与传统收益概念相比,全面收益包括的内容更广泛,不仅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而且包括企业与其业主之外的其他主体的交换与转让,以及因偶发事项、物价变动等的结果。
二、我国企业收益确定的特点
从现行会计实务来看,我國企业在收益确定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因此可以说,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历史成本原则。近几年来,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已经的具体会计准则,从稳健性原则出发,要求对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资产,在其发生减值时计提资产减值路备,应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突破。
第二,按照实现原则确认收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合理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并将已实现的收入按时入账。《企业会计准则一收入》中规定,对于销售商品的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等,应在相关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这些规定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要求确认的收入必须是已实现的或可实现的、已赚取的。而对尚未实现的利得,如资产重估增值、权益法下的股权投资准备等计人资本公积准备项目;对于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由于其在性质上是尚未实现的,因此,我国《合并财务报表暂行规定》中规定,报表折算调整不计人当期合并收益,而在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中单独列示。
第三,净利润是衡量企业业绩的主要指标。根据我国公司法和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在公司发行股票、配股和增发股票、暂停股票上市和终止上市以及对公司进行监督评价等方面都特别重视利润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产负债表的质量,也使得如何真实、公允地反映收益信息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我国许多法律法规都是以净利润作为衡量企业业绩的主要指标,因此,现阶段在我国引入全面收益表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三、我国企业的会计目标与收益报告的改进
随着近几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提高了,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广大投资者将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重要的使用者,从长远看,应该把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摆在重要位置,改变会计信息重可靠轻相关的现状,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的服务功能。实际上,财务报告的目标越来越倾向于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有用的信息。
在所有可获得的企业财务信息中,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是与收益有关的信息,满足使用者投资决策需要是我国收益报告改革的方向。葛家澍教授指出,全面收益的特点是除净收益之外,还包括已确认的其他利得或损失,后者由于已产生,尽管在当期未实现,但它很可能在下期或近期即可实现,从而就成为投资人预测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的一个可靠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今后的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或全面收益信息比原先的净利或净收益数据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用户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更为有用。根据国际上会计收益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情况,我国应根据自己的发展现状,立足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研究探讨全面收益理论,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考虑分阶段推行全面收益报告制度。现阶段,我国收益报告改进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系统地列示那些已经得到确认但未直接在利润表中进行报告的收益项目,二是收益表应当反映的项目内容。从当前和发展的观点看,报告全面收益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其意义在于:
1、报告全面收益可以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现行企业收益报告是按照传统会计模式反映的,主要反映企业的经管责任和业绩,已不能适应使用者对收益信息作为决策有用性的需求,而报告全面收益,则有利于满足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信息需要。关于这一点在金融工具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随着资本市场迅速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广泛运用是不可避免的。现阶段,人们普遍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合理的计量属性,而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则是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如果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就必须解决公允价值变动的确认、报告等问题。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借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美国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ASC)的经验,在现行财务报表体系中增加“第四财务报表”或“第二业绩报表”或采用其他方式,即通过提供全面收益信息,反映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便于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
2、报告全面收益可以促进证券市场有序发展。投资者是证券市场赖以生存的前提。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现象很普遍,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提供的业绩报告,无疑会起着严重的误导作用。全面收益报告把绕过利润表而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未实现收益项目集中起来,并通过适当分类,单独报告,可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全面、更有用的业绩信息,以体现公允与充分披露原则,并可减少证券市场利得交易现象,限制上市公司随意操纵利润。
3、报告全面收益有利于实现会计国际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在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过程中,始终注意积极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加入WTO,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商贸规则,会计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加速会计国际化进程的要求非常紧迫。为实现会计国际化,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接近国际化标准。我国已经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有关具体会计准则,都很注重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体现了实现会计国际化的要求。对于财务业绩报告,从西方各国的改革趋势看,尽管各国的会计实务在收益确认和计量方面仍存在着较大差别,但各国准则制定机构在收益概念上已取得了一致,关于收益报告的方式也有很多共同之处,代表着业绩报告国际协调取得了重大进展。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已有经验,在条件成熟时考虑推行全面收益报告。
四、我国企业收益报告改革的总体思路
由于我国某些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利润操纵问题,如果按照全面收益的要求编制收益报告,则让人们担心会加大企业利润的虚假成分。对此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全面收益不能等同于净收益,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其他收益项目会逐渐增多;其次,会计准则的责任不是杜绝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而是为资本市场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如果上市公司存在利润操纵行为,收益报告就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现象,并通过适当、科学的分类,提供便于投资者分析利用的信息。当然,现阶段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需要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规范全面收益的确认、计量,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队伍,健全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等等。另外,推行全面收益报告制度也需要分几个阶段逐步进行。
纵观西方各国的改革过程,改革收益报告的总体思路是制定《全面收益报告准则》,规范全面收益的列示和报告方法,全面收益各组成项目的确认与计量问题则由各个具体会计准则予以规定,这是英、美等国家的作法。英国ASB、美国FASB和IASC采取的这种思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是由于没有解决全面收益的确认与计量标准问题,使得全面收益报告不够完整。因此,如果缺少相关准则规定,全面收益报告就会有名无实。
除了这一改革方式外,还可以制定综合性的全面收益准则,包括全面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这种作法可使收益报告内容比较系统。由于全面收益的确认与计量是一个难度较大的会计问题,制定全面收益准则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资产和负债计量属性的确定,现行价值计量属性应用的条件,已产生但当期尚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能否确认,何时确认,等等。西方各国准则制定机构至今都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FASB和其他会计职业团体为此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也收效甚微。我国财政部办公厅于2002年9月26日的《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列报》(征求意见稿),虽然没有按照全面收益的要求编制收益表,但体现的也是规范收益列报方法的思路。我们认为,我国目前应借鉴西方国家的作法,只对全面收益的报告问题进行规范,条件成熟以后,如实行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后,再考虑制定综合性的全面收益准则。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会计确认计量原则;影响
一、 前言
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商品、服务和信息的购买、销售与交换。由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交易的方便快捷,全球贸易活动大幅度增加;电子商务有利于企业间实现信息共享、实现即时生产和接近零库存等,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电子商务可以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地享受聚会、购物、看电影、玩游戏、收藏、讨论等活动乐趣,将以轻松的“点击鼠标”逐步代替“腰酸腿疼”的购物方式,并接受个性化定制服务。
同时,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业务数据和会计数据的电子化和无纸化,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从而也改变了传统会计运作的环境,给会计传统理论和实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二、 电子商务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的影响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制定吸收了当代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当前会计实务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国际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动态,构建起了完整、统一的财务会计概念体系,从不同角度明确了整个会计准则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内容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以及财务报告等六个方面。本文就电子商务环境对会计基础和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的影响等进行探讨。
会计确认是指对经济事项是否作为会计要素正式加以记录和报告的认定。在电子商务买卖行为中,将实物形态存在的商品以数据进行传输,收入的确认已经不需要同时满足会计准则中的四个基本条件。
会计计量,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其特征是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随着网上银行的兴起,实现了通过电子支付进行资金结算、转账、信贷等活动,纸货币流被无纸电子流所代替。
1、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也就是说,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期间假设,根据权利是否存在作为确认收入的依据。
电子商务时代,一方面,许多虚拟企业等新型组织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暂,这样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收付时间基本是一致的,不存在费用的跨期摊配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实时得到企业的实时报告系统,也减小了会计分期的必要性,削弱了权责发生制存在的前提,所以在电子商务时代出具的时点报告采用收付实现制更为合理。
2、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货币计量有两层含义:第一,货币是众多计量单位中最好的计量单位;第二,货币价值稳定不变。选择货币作为会计计量的共同尺度,有利于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用同一口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比较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确定的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传统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资本市场发展迅速,投资者种类及数量大大增加,而且投资者进行分散投资,因此对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比反映受托者的责任情况更为重要。所以会计目标的主要观点从传统的受托责任观逐渐转变为决策有用观,这是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目标定位的进步。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更多地强调相关性,如果采用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属性能够提供更加相关信息的,会较多地采用其他计量属性。
其次,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智慧资本和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代替了传统的物质资本等有形资产,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将比传统商贸模式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由于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地位的显著提高,会计核算的重点将从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上。而且,企业利用新的技术方法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最新的资产信息,而历史成本作为一种静态的计量属性,对网络公司的经营业绩反映滞后,经营管理者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会计参与决策的职能无法发挥。所以应在保持货币计量为主的前提下,建立多元化计量模式,增加对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的计量以及对员工素质、企业竞争力等的非货币计量。
最后,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资金在企业、银行、国家间高速运转,加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冲击了币值稳定假设,因此传统的货币已无法满足对其的确认和计量。
3、对收入和费用的影响
首先,电子商务环境下,收入和成本费用的发生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如电子商务企业数字商品业务模式包括付费浏览模式、网上订阅模式、广告支持模式、网上赠与模式。付费浏览模式下,数字商品只是放在网站上供人下载,顾客只需交纳小额注册费。企业为客户开辟下载渠道,视为企业提供劳务;客户支付注册费,视为企业劳务所得,这是相对确定的收入模式。企业为获取数字商品支付的钱,作为数字商品成本入帐。而在网上订阅模式下,企业提供影视娱乐节目、报刊杂志等并要求顾客付费,企业是销售方,取得销售收入,但由于企业拥有的只是网站上的一个版本,每次销售成立时,存货成本无法立即结转,故不能立即确认为收入。
其次,传统销售收入的计量是依据企业与购货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金额来确认,无合同或协议的,依据购销双方都同意或能接受的价格加以确认。而现代电子商务的销售均通过电子商务(网 络)的形式形成交易,网上的价格可以随时被修改、删除或变更,销售计量难以得到真实、合法的保证,且随时有收不到或收不足价款的可能。因此,电子商务的收入确认和计量在实际中难以进行。
再次,电子商务购销时间亦难以确定,传统的会计核算明确规定,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比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是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
最后,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应用项目所需投入的某些成本是传统企业所未出现过的,如风险防范成本、信用成本和网络发展滞后成本等,都使得费用的确认变得那么不确定。所以,费用确认标准应趋向多元化。
三 结语
尽管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发生的成本和所得的效益与传统企业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是电子商务会计作为新的应用性学科,不可能颠覆传统会计理论及实务。笔者认为其应用相对的会计主体假设替代现行的会计主体假设,从而确定电子商务时代的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以进一步正确地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即在原有理论与实务的基础上进行修正、扩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清烈.电子商务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
[2]刘圆圆.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实务的变革[J].商场现代化,2009,(17).
[3]何卓静.电子商务会计基本假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1).
[4]王惊雷.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确认与计量[J].会计之友,2009,(17).
篇4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确已认识到社会对会计类毕业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迫切需求,因而在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融入了实践技能的培养,但往往忽略了毕业生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熟悉国家经济法规,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专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岗位要求尚有一些差距。
2、会计专业教材建设,不能与时俱进,专业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结构不合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财会领域新业务层出不穷,与财会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在不断更新,企业会计准则力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会计法规的经常修订和,导致会计专业教材建设,远远滞后与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造成会计专业学生理论水平不高,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对会计理论指导和会计实践的需要。而且,当前所设定的教学内容虽条目清晰,但系统性差,与实践应用的联系不紧密。这样的课程体系仅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财会理论,但难以将所学知识整合一套完整的体系,以致实际应用中无从下手,应用效果不佳。
3、加强会计专业实践性环节。会计专业学生在校会计模拟实训往往只安排四周时间,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暑期进行,甚至没有教师指导;在这些有限的实习中,要达到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比较困难的,这样培养出的会计人员只能从书本到账本,缺乏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就业面窄,无法就业。
4、师资力量薄弱。近十多年来企业会计准则经历了三次变革,每次变革都带来会计理论、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教学内容的改革,由此推动会计学科的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对会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现有的担任会计教学的师资中,接受过正规新会计准则学习的还不多,要在短时间内全面理解掌握并传授给学生,并非易事,这也无形中给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最前沿的会计核算方法带来困难,同时也给他们带来就业的矛盾和压力。
二、提高会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过程管理。高职会计专业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手段,并注重规范课程考核,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内涵和质量,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
2、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水平,努力实践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应根据社会需要,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参照职业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方面我院会计专业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并获取了许多经验。
3、加强专业岗位证书与等级证书的考前辅导和学历教育。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前,一般都能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查看来,一些单位对在校期间具有工作经验、取得助理会计师或会计师资格的毕业生很是青睐,同样专业资格学历高者更受欢迎。所以,高职会计专业在教学中还应进一步提升专业证书考试的考前辅导水平,鼓励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专业证书考试和学历考试。
篇5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规律
最近5年来在会计类核心期刊上有约60篇关于会计实践教学的文章,其中近半数文献的具体研究内容集中于“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模式选择及教学方法创新”这两个大的方面,但专注于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的研究还不多。依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
一、改进培养计划,增加会计实践教学学时
当前会计实践教学领域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日益增加的实践课需求与培养计划中实践课时安排相对较少的矛盾。实践课时相对较少,课程内容不够充实,学生浅尝辄止,大大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对此,一个直接解决方法是修改培养方案,增加实践课程的门数或学时,压缩不必要的理论课课时。但当培养计划短期内无法修改的情况下,一个变通的办法是在理论课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把相关业务习题设计为纯原始单据形式,不给过多的文字描述,这样多少可以达到部分以习题代替实训的目的。另外,笔者比较推荐的一个方案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实训软件的B/S架构,平时保证服务器一直开通,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或寒暑假期通过远程登录的课外作业形式来完成实训项目。这样既不挤占理论教学学时,又能满足学生需求,有助于强化实践课程效果。
二、优化实践教学模式选择,注重实践课程的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
各高校开设的会计实践课程一般有这样的几种模式:纯手工实训、电算软件实训、计算机软件模拟手工实训、企业模拟沙盘实训、企业认知实训等。这几种课程模式都各有利弊,恰当地选择实践课程的模式,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比如,对于刚接触会计理论的大一或大二学生来讲,在开设会计学原理与中级财务会计的实训课时最好选择纯手工的实训模式。因为纯手工的实训模式最能体现从凭证到账簿到报表的会计核算基本理论流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当学生进入到大三阶段后,可以选择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训模式,到大四阶段可以考虑企业模拟沙盘综合实训模式。
在注重教学模式选择的情况下,也应注意做好实践课程的横、纵向的联系。所谓横向联系是指,要保证实验课与理论课能互相呼应,在理论课开设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设配套实验实训课程。比如,会计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中级财务会计”理论学时上完后,在同一个学期就可开设“中级财务会计实训”课程;这样安排实验课程,一方面可以分清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差异化内容,另一方面又把两种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方便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当然,也可以考虑不专设集中实验课程,而是把实验实训课程打散,融入到理论课程教学学时中去。比如开设总学时为64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配套上机实验教学26学时,老师每讲完一个专题就开始一小段实验课,如此交替进行效果也不错。
而所谓的纵向衔接是指实验课程开设的先后次序问题。实验实训课程体系理论上应遵循如下次序:首先在大一下学期开设的是“会计学原理实训”课程,在大二开设“中级财务会计实训”和“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训”课程,在大三开设“财务管理实训”课程和“税务会计实训”课程,在大四上学期开设“分岗综合虚拟实习”课程,此思路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高级,从通用技能到专业分岗这样的教学规律。除上述必修实验课程外,可以再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细分方向,在高年级开设诸如“房地产企业会计实训”“商贸物流企业会计实训”等分行业的专项实验课。
三、明确实践教学细化目标,做好实践教学规划
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实务动手能力、能适应社会用人单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在这个总目标的要求下,实践教学应分解出更为细致且有针对性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这对提升实践课堂效果、教师教学水平都有重要意义。可以考虑树立如下四个实践教学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一)单据辨识与分类整理的能力。以往的会计本科教育多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涉及到的业务处理也多是文字描述为题干,会计分录为解答。这造成很多学生在毕业前连基本的原始单据的辨识力都不具备,对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具备何种原始单据缺乏标准概念。虽然对业务单据(比如发票、领料单、合同等)的理解并不难,但在实践课程里应首先强调业务单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规范性,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辨识并分类整理各种原始单据的能力,为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记账凭证做好铺垫。
(二)梳理业务流程的能力。会计工作不是一个孤岛,会计信息是前端业务流程的专业标准化结果,做好一名会计必须了解企业的其他业务环节。在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也应强调企业其他工作业务流程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实训中要加强会计工作前端业务流程的介绍与讲解,让学生能更全面地理解会计工作,让学生明白规范的业务流程是正确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如在采购业务会计实训项目开始前,教师应先介绍采购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制度等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前端业务单据生成的来龙去脉。通过阅读分析学生的课后实训小结,笔者发现学生对老师先讲解业务流程再动手实训的模式很欢迎,我们认为对业务流程的梳理确实有利于提升实训教学效果。
(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会计实践课程一个必备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即便是看上去很简单的会计工作也应纳入实践课程计划,循序渐进地夯实学生会计实务基础。比如银行金融原始单据的填写,教师在实训作业检查时应严格打分,任何一个错、漏都不允许出现,培育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于那些眼高手低的学生也应及时提醒与批评教育。实践课程突出学生多动手、更细心的教学目的,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会计实务工作的感性认识。
(四)账簿报表数据分析能力。当学生具备相当的会计实务工作技能后,实践教学的目标应适当向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方向倾斜。当学生通过系统的实训课程,较清晰地了解到财务数据生成过程后,在部分课程里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比如,在高年级的本科实训教学体系里,加开商战类模拟对抗实训。这些实训轻数据生成,重数据分析与决策,通过编制预算、利用财务指标分析结果引导进一步经济决策,培养学生的分析决策能力,这也是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一种新方法。笔者指导的挑战杯虚拟经营大赛的学生在参赛后,普遍反映通过参与决策对抗类实训及竞赛,他们对会计的核算的目标与意义又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新认识。
四、加强理论研究,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学实务
不断增强会计学本科实践教学已逐渐成为各高校的共识,在教学内容、授课方法不断改进的情况下,教学理论建设应尽快步伐。笔者认为,理论上理清下面两种差异对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很有帮助:
(一)实践教学规律与理论教学规律之间的差异。目前各高校会计专业核心理论课程一般都包括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每门课程的基本都在一个学期内结束。如果实践教学照搬这种理论教学规律,则其效果将大打折扣。笔者曾连续对两届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对以前实训的具体内容在毕业前是否还记得?”,大多数学生的反馈是由于课时不多且时间相距较远,已不记得以前会计实训的细节内容。笔者认为会计实践课程在安排上尽可能体现出一定的重复性,而不是理论教学那样的一次性。对关键知识的适当重复练习是实践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即类似于“熟能生巧”这样的常识性概念。比如,会计电算化的上机实训,除在该理论课开设的那个学期安排一次外,在大四阶段可以考虑再开一次或尽量利用电算化实软件完成其他会计实训教学。
(二)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与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之间的差异。高职高专类学校的会计实践教学比较成熟,其课程体系建设也较完备。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会计实践教学设计相比要落后。一些本科院校在开设实践课程时简单照搬高职教学模式,在教材的选用、课程的设计上没有太大区别。但事实上本科四年学制和专科三年学制存在诸多不同,会计实践教学理应有所差异。笔者认为其中比较重要的差异是,由于本科教学理论性要求多于高职高专,实践课时分配不多,为了更好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本科教学应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题海式的教学方法。比如,为更好地解释不相容岗位职责需分离这一内部控制基本要求,在学生做完几笔出纳业务后(如存、取现金,备用金借支等),教师可以向学生启发式提问:为什么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可以是出纳负责登记,而你们刚做的出纳业务里却没有凭证生成工作?在实训课上,当学生做完几笔业务后应及时总结,老师要启发并指导学生把刚做的实训项目与已学过的理论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文化的全球化; 会计文化的本质; 会计文化世界趋同转型的内涵; 会计文化创造; 会计文化涵化
一、 当代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以及与会计文化转型的关系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产生的财务报告问题,2008年4月21日、2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了双方联合项目和相关措施,并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美国公认会计原则2006―2008趋同路线图:FASB-IASB谅解备忘录》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G20)伦敦峰会后的公报进一步呼吁“会计准则制定者与监督和监管机构加紧合作,以完善有关估值和准备计提的准则,并实现单一一套优质的全球会计准则”。2009年7月28日,由IASB和FASB于2008年12月共同成立的金融危机咨询组正式报告,强调建立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途径是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与之趋同。并进一步建议:IASB和FASB应尽一切努力实现其准则趋同;敦促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积极支持建立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鼓励各国政府尽快公布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时间表等。
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也纷纷作出或实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规划,如加拿大已了一项自2011年生效的全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的计划;西班牙政府于2008年2月10日了BOEJUS /206/2009法令,强制公司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格式(简称IFRS XBRL分类标准)报送财务报告;阿根廷会计师协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领导一项计划,旨在2010年实现阿根廷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印度已经宣告从2011年起采用IFRSs 作为印度财务报告准则的计划;马来西亚财务报告基金会及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8年8月5日共同公告,提出在2010年1月1日前实现马来西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面趋同。中国财政部于2009年9月2日也印发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指出:“2010―2011年将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关键时期,财政部于2010年启动准则体系的修订工作,力争2011年完成,2012年起在所有大中型企业实施。”
显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即世界各国在财务报表中直接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实现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是当代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势不可挡的发展潮流。有的学者认为这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发展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和选择,甚至有的将它归结为仅仅是国际社会应对当下金融危机的一项举措,但鲜见有将其上升到文化的本质高度去加以认识和实践的。其实会计准则作为必须通过权威性会计专业机构制定的一种反映会计活动基本原理和指导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其本身就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制度文化在具体会计实务中的一种指导性和约束性的体现。正如美国学者拉兹格所言:“我将规范价值视为人类与其生物环境和文化环境保持适应状态的相互关系”,也即不同的文化尤其是不同的会计文化环境,必将形成或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各自不同的会计规范。如农业经济社会文化和工业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下所形成的指导会计实务处理的会计规则显然是不同的;同是工业经济社会,计划经济体制会计文化和市场经济体制会计文化环境下所产生的会计准则也会有很大差异;同是市场经济,由于存在着不同会计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传统会计文化的差异,所制定出的会计准则也会有一定区别。尤其是当代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建立在信息科学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科学技术、管理科学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资源配置基础之上的,而高科技和知识经济所蕴蓄的知识含量与科技含量,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因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必定反映出文化的全球化。另则,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品生产、市场交易、分配、消费以及金融、财税、科技等经济体系的建立运行必须要有包括会计组织管理、会计法规、准则、道德等在内的制度文化和新的包括会计思想理念、价值观等在内的精神文化的全球配套建设,没有这一包括会计制度文化在内的制度层面和包括会计精神文化在内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就很难建立和运行起来。故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在本质上也就是包括会计文化在内的文化的全球化。
由上可见,当代全球化趋势下的社会总体文化和会计文化的全球化即向世界趋同方向转型发展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础,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不仅开阔了会计文化主体的视野和解放了被束缚的会计人的自由与创造力,而且还能为新会计文化的创造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会计实务运行操作建立起一种包括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在内的保障机制。而这一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立与实施,一方面既能确保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顺畅使用与交流;另一方面又能减少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过程中的信息壁垒,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各国经济的发展,从而反过来又促进了会计文化世界趋同的转型与发展。因此,一般而言,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是条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结果,但两者的关系又是可以互相转化、互相作用的。尽管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产生较大作用,但最根本的依然是人类社会总体文化和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没有这一基础条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即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就很难制定与实施。
二、会计文化转型的含义与根因
会计文化在本质上作为会计文化主体即会计共同体与会计人的主导性的生存方式,作为会计历史进程的内在机理,无论其存在或变迁,都是社会进步和会计发展的重要内涵。因此,其演变过程类似于美国著名学者库恩提出的: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的一种范式运动,即会计文化的存在与变迁的发展过程也就必然要经历常态危机冲突转型,从而达到新的会计文化常态的几个相互关联的阶段。而会计文化的转型却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会计人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会计行为的改革,还是特定的会计人群体的某些会计思想、会计理论或会计实务的更新,都算不上是会计文化的转型。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的主导性的社会文化范式面临危机和发生根本性转型的背景下,会计文化常态也发生相应的危机与转变,方能称得上会计文化转型。如在人类历史上的从采集渔猎的原始文化转型为以农耕定居为主的农业文化,由农业文化转型为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商贸文化,再由农业和商贸文化转型为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文化,最后又由工业文化向后工业文化即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原始会计计量记录文化向农业会计(单式簿记)文化转变,农业会计文化向商贸会计(借贷复式簿记)文化转变,商贸会计文化向工业会计文化转变,工业会计文化向后工业会计文化(会计文化现代化)转变,即为会计文化的转型。因而会计文化的转型实质上就是在常态的主导性社会总体文化及其会计文化范式失范即产生危机、冲突的情况下,常规会计文化向新会计文化的深刻转换。
正是由于会计文化转型是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特定国家或民族的会计共同体及会计人个体所习以为常地赖以工作和生活的主导性会计文化范式被另一种新的范式所取代,因而会计文化的转型必然是和会计文化的危机、冲突处于同一历史过程中并且紧密相连。这也正如库恩所指出的:常规科学进入反常与危机阶段,科学革命的时机就到来了,“科学革命在这里被当作是那些非积累的发展事件,在其中一套较陈旧的规范全部或局部被一套新的不相容的规范所代替”。在此过程中,会计文化的危机与冲突,体现着量变的过程,会计文化的转型则体现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危机与冲突是会计文化转型必不可少的前奏,而转型则是会计文化危机与冲突发生后的必然产物。
从表面上看,会计文化转型发生的原因是在主导性的社会文化范式发生危机与冲突前提下,从而相应地引发了会计文化常态的危机与冲突,最终才导致了会计文化的转型。但从根本上而言,会计文化从危机、冲突到转型的发生是基于会计文化内在的超越性与自在性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会计文化作为历史凝结成的会计人的生存方式,从本质上体现着会计人对大自然和自身生理遗传的双重自然性的超越,体现着对会计文化与自我创造的存在及能按照自己内在尺度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即表现出会计文化的超越性、创造性与自由性的特征。与此同时,会计文化又是历史传承下来的被特定会计共同体所认可和遵循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是集体无意识,对会计人的会计活动和行为具有潜在的给定性、规范性或强制性。这样一来,会计人的超越性与创造性的会计活动和会计文化常态的自在性与强制性就会发生矛盾与冲突,而新的会计文化要素、特质、精神就会通过会计人的实践活动与反思、批判而逐渐生成,并开始反抗和最终取代原有的会计文化范式,这就是形成会计文化危机、冲突和转型的主要根因。
通过对不同国家或民族所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会计文化转型的考察,会计文化转型的根因又具体表现在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在没有或基本没有外来的异类会计文化介入和影响的情况下,由本国或本民族自身的会计文化常态内在的超越性与自在性矛盾所引发的会计文化失范、危机、冲突和最后的转型,即往往表现为从本国或本民族自己的内部产生出批判原有会计文化常态的新会计文化要素,进而表现为新的自觉或自为的会计文化层面与原有的自在或自为的会计文化范式的冲突,直至最后的新会计文化范式对原有常规会计文化范式的更替。后者是指依靠一种外来的新的会计文化的冲击才能进入对原有会计文化的怀疑与批判时期,即非常规期或裂变期。虽然这类会计文化危机、冲突、转型的深层原因也是基于会计文化内在的超越性和自在性之间的矛盾,但发生该类矛盾的国家或民族原有的会计文化范式往往具有一种超稳定性结构,能较长时间地抑制住怀疑性与批判性的新会计文化要素和新会计文化层面的产生或成长,因此,不得不依赖于外来会计文化力量的冲击。一般而言,内源性会计文化转型所内含的自我完善的主动性要求较为明显,而外源性会计文化转型往往都带有外在的被迫性的更新与完善的要求。但两种原因的划分又是相对的,实际上内源性和外源性会计文化转型常常是相互交错在一起的。
三、当代全球化趋势下的会计文化转型及其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危机、冲突和转型,无论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导致的,一般都是发生在社会历史性转折或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产生重大变革即社会总体文化发生转型的时期,很多学者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二是封闭性或半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转型;三是产品经济、计划经济体制社会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社会转型;四是权力型、伦理型、宗教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型;五是单一性文化社会向多元性文化社会转型。因而会计文化的危机、冲突与转型往往就是在以上社会总体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就全球化的总体发展进程而言,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资本主义文明中心对其他文明中心的侵蚀、扩张时期;二是资本主义中心由英国向美国的转移以及美国以其占优势地位的经济军事力量向世界各地推行其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的时期;三是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消失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形成了参与全球社会发展过程的活动主体多极化局面的时期。因而从因果性考察,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在当代条件下发展的结果;从规律性考察,全球化的过程也就是资本的逻辑展开过程。全球化实际上就是人类随着主体能力的提高和主体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特别是由于经济活动和交往的普遍化,不断超越空间障碍、政治制度障碍与文化障碍,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方位的沟通和融汇。在当前的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和单一性文化社会向多元性文化社会转型的全球化趋势下,全球化更不是一种单向度的趋势,而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和人口、环境、生态等全球性问题交织而成的动态过程和世界整体体系,其中全球信息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当代全球化趋势的主流。另则,全球化趋势又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的多层次整体性和国家、民族、个体的多极化主体性矛盾,因而全球化又是由各种矛盾构成的一个矛盾体系。
正是因为当代全球化趋势是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和实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交流与整合,并通过碰撞、沟通、竞争与合作而达成的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文化,故而在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总体文化的转型趋向概括而言就是统一性与多元性并存,其所反映出来的主流状况就是人类文化的一体化与趋同化。主要体现在:在文化模式上,从多元文化模式向一元化与多元化文化模式的并存过渡;在人的生存上,从凸现类的生存向凸现类和个体生存的并存过渡;在与自然的关系上,从征服自然向有节制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并重过渡;在与物质精神的关系上,从关注物质文化向关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并重过渡;在社会意识上,从阶级对立意识向全人类和谐共处意识过渡。因此,全球化趋势下的社会总体文化的转型,既是一种整合的趋向和作为世界共同体的人类总体利益越来越多,又是一种多元的实际存在和作为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各个主体对于自身身份地位的确认和自己文化传统及特殊利益的强调。
由于会计文化是人类社会总体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当代全球化趋势和社会总体文化转型的背景下,会计文化也必然要向世界趋同方向转型。其转型的实质就是会计文化内容的延伸与会计文化受众的扩大化、会计文化观念的更新与会计文化审美的多元化、会计文化载体与会计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会计文化创造机制的科学化与开放化、会计文化生产的规范化与普同化。简言之,就是会计文化的全球普遍交融和全球普遍接受。因此,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必然是本土化与国际化有机结合和多元交融的一种会计文化世界趋同态势,即是继承了本国或本民族传统会计文化的精华和吸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其他民族的优秀会计文化成果的一种多元的超越民族性的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性发展。
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虽然是当代的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历史趋势指的是会计文化转型的总体趋向,而非世界会计文化的合而为一。因为趋同并不是等同,从世界各国或各民族的会计文化的发生、存在与结构的角度来看,依然各有特点,会计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当代会计文化转型的世界趋同只是一种大的共同的发展趋向,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结果,也即是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具有世界普同性的会计文化形态。其最重要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会计文化的转型中既要注重科学思维和技术理性,以此推动会计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同时又要重视对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尤其是会计文化主体――会计人的全面发展,以此作为会计文化发展的一种价值引导。二是在会计文化的转型中可以参照当今全球化进程中已在世界普同价值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1993年世界宗教大会所通过的“全球伦理”,以此确立起具有世界普同性的会计文化基本框架即“底线会计伦理”:一个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项原则――客观、公正;四项基本要求――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会计文化、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文化、参与经营管理的预决策会计文化、不断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会计文化。
这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具有世界普同性的会计文化也就是当代全球化趋势下的会计文化世界趋同转型的目标,其既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会计文化的发展开拓出一个愈加广阔自由的创造空间,譬如一些新的发明如网络会计,一些新的会计思想观念如绿色会计观念,一些新的会计理论如会计文化资本理论,一些新的会计制度如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一些新的会计方法如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等,逐渐地成为了人类共同拥有的会计文化成果,并为全世界各国或各民族所共享共用;其又能通过全球化趋势社会总体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会计准则的全球统一与高质量这一路径,对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予以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思想精神上的趋同,即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都以相结合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指导;发展方向上的趋同,即在制定会计准则时都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参照标准;目的上的趋同,即所制定的会计准则都是以相关性和可靠性为主要宗旨;尺度上的趋同,即所制定的会计准则都以功利尺度与道德尺度相结合(功利优先,同时兼顾以分配为主的社会公平)为原则;形式内容上的趋同,即所制定的会计准则都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基本准则)和单项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为主要结构形式,以及都以基本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条款为内容。
四、当代会计文化转型的主要途径
由于会计文化转型的根因一般可分为内源性的超越性与自在性矛盾所引发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会计文化渐进式转型和外源性的一种外来会计文化力量的冲击所引发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会计文化突变式转型,因而也就有着内在和外在的两条不同的会计文化转型途径。前者主要是通过一个国家或民族内部的会计文化主体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会计文化要素、特质,对原有会计文化范式逐渐渗透,最终导致其解体从而取而代之的结果。如西方单式簿记的农业会计文化向借贷复式簿记的商贸会计文化转型、借贷复式簿记的商贸会计文化向工业会计文化转型就是最好的例证。后者通常是在外来会计文化切入的情况下,与一个国家或民族原有的会计文化范式发生碰撞,最终导致其解体从而向外借取(引进与融合)的结果。如日本近代的簿记文化向改良的现代收支分录法会计文化转型、中国近代的中式复式簿记文化向西式借贷复式簿记文化的转型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内在途径的会计文化渐进式转型本质来看,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会计文化主体的一种特殊的发明与创造活动,是一种有关会计文化元素和特质的创新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会计文化主体对于内源性环境变化的一种新的生存适应方式。正如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指出的:“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明与发现层出不穷,成为顺序相承的各个进步的标志。”而会计文化主体的发明与创造,不仅包括会计工具、会计办公设施、会计信息载体等会计物质文化和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组织管理体制、会计习俗等会计制度文化的内容,还包括会计思想观念、会计科技知识、会计教研理论等会计精神文化的内容。作为会计文化的创新成果,它们既是会计文化主体的特征,又是会计文化本身发展所具有的特征。一代代的会计文化主体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发明与创造,使会计文化不断增添和积累新的内容,不断更新和发展着会计文化,这就是会计文化充满活力的源泉和包括当代会计文化发生渐进式世界趋同在内的一切内源性会计文化转型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如果没有会计文化主体的发明创造,尤其是缺乏有关会计信息共享、会计准则、会计思想观念等会计物质、制度、精神方面的创新,就不可能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内部产生出怀疑、批判原有会计文化范式的新会计文化要素与特质,也就不能对其进行渗透与冲击,最终也就不会导致原有会计文化范式的解体和新会计文化范式的取代,也不能产生出会计文化世界趋同的转型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因为会计文化的发明与创造实质上就是不断改变其本身与自然、社会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当代全球化趋势下,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培育模式,不断造就会计文化的创新人才,开发创新思维,尽力提高会计文化主体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同时还必须营造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有利于会计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与激励机制。唯其如此,才能适应当代的历史发展步伐与变化,从而实现相应的内源性的会计文化世界趋同转型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从外在途径的会计文化突变式转型本质来看,就是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会计文化经过接触碰撞而选择吸纳其他国家或其他民族会计文化的一种借取活动,是一种有关会计文化元素和特质的涵化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会计文化主体对于外源性环境变化的一种新的生存适应方式。而所谓的涵化,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科维茨在他的《涵化――文化接触的研究》一书中所指出的:“由个别分子所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现象。”一般而言,依靠外来会计文化冲击才能发生转型的国家或民族,其原有的会计文化范式的传统力量往往过于强大,完全压制住了新会计文化要素、特质的产生和壮大,而生存于其内部的会计文化主体也往往会缺乏一种自觉地创造新会计文化的勇气、信心和能力,只能等待外来的会计文化对其进行碰撞、冲击,方能进入“科学革命”的会计文化转型时期。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受冲击的国家或民族出于内在的“科学革命”的需要,自愿接受和吸收外来的新会计文化来主动地对原有传统会计文化范式进行解体或改造,从而融合成一种新的会计文化范式而实现转型;另一种是受冲击的国家或民族不是出于内在的需要,而是不自愿地引进或移植外来的新会计文化模式,被动地进入“科学革命”时期,从而实现会计文化的转型。无论哪种情况,通过会计文化的外部涵化形式即对外来会计文化的吸收、引进、移植、融合,也是会计文化不乏动力的源泉和包括当代会计文化发生突变式世界趋同在内的一切外源性会计文化转型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在当代全球化趋势下,必须大力开展包括组建或共建跨国集团公司、拓展全球性的商贸活动与投融资业务等会计实务文化的国际间交流和增进会计理论界、实务界、教育界、政府等会计人际间的考察、讲学、访问等会计思想精神文化的国际交流,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国际组织机构(包括联合国、欧共体等政府间组织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等国际会计团体组织)对各国或各民族的会计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的引领与协调作用。唯其如此,才能适应当代的历史发展步伐与变化,从而实现相应的外源性的会计文化世界趋同转型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总之,无论是内在的取代还是外在的借取,无论是内源性的创造还是外源性的涵化,从会计文化世界趋同转型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过程和结果来看,都是对本国或本民族传统会计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和其他国家或其他民族会计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的保留,以及对两者糟粕和劣质部分的舍弃,都离不开会计共同体和会计人的直接参与,也都是为了适应内源性和外源性的环境变化的一种会计文化主体的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因此,当代会计文化世界趋同转型的内外途径的关键就在于会计共同体和会计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力量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J]. 会计研究,2009(9):5.
[2] (美)拉兹格. 系统哲学讲演集[M]. 闵家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32.
[3]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 李宝恒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76.
[4] (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 杨东莼等译.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 Deloitte,LondonSummit-LeadersStatement[EB/OL].http:
篇7
【关键词】企业会计;销售计价;折扣;账务处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拓宽营销渠道、最大限度的占领市场,赢得竞争主动权,选择诸如商品赊销、打折销售等多种优惠促销手段已成为市场主体操作的共识,企业应收账款的普遍存在也就不足为奇,然而,在企业会计账务处理时,由于采用不同的折扣方式、享受不同的付款优惠,其销售入账金额及其相关的财税处理等方面却是存有差异的,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加以区别对待。
一、企业应收账款的构成及不同折扣形式的内容表现
从理论上讲,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业务,是指销售方因赊销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劳务接受者收取的全部款项,内容包括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购买方收取的价款、增值税款及代购买方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依照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确认赊销收入时,应按照交易发生日或销售收入被确认为债权而予以入账,计价金额通常是按照其实际发生额入账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确定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时,还必须要考虑到该业务是否涉及到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等因素,因为不同的折扣方式将导致销售入账在会计账务和计税处理上会有所不同。
现实中,企业所发生的销货折扣无非是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两种情况。所谓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一定金额的扣除,此项扣减数通常会以百分比的形式来表示,如10%、25%等;所谓现金折扣,则指销售业务发生后,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现金折扣多用符号“折扣/付款期限”来表示,如2/10、1/20、n/30,分别表示购买方付清货款的时间若在10天之内,就可以享受到价款折扣2%;在20天之内付款可以得到的折扣为1%,若在30天内则无折扣。
二、不同折扣形式下确定销售入账金额的操作要点
1、严格区分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业务下的财税政策差异
商业折扣,即通常所说的“薄利多销”,是企业最常用的一种促销手段,从本质上讲,它属于“先折扣后销售”,因此,在商业折扣条件下,依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其销售入账金额应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实际售价据以确认。由于商业折扣一般在交易时即已确定,商业折扣对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的确认没有实质的影响。所以,我国相关流转税法规定:企业发生商业折扣销售时,若折扣额与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的,可按照扣除折扣后的实际销售收入计算流转税款。由此看来,税法与会计制度在对待商业折扣上的规定一致。
而在现金折扣下,由于交易发生时无法确认购货方能否真正享受到价款优惠,属于“先销售后折扣”形式。依现行的会计制度,企业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有总价法和净价法两种可供选择,但从现行的流转税法角度来看,无论企业财务如何处理,均应比照同类产品的正常销售价格作为完税价格计算相关税款,计税依据中不得扣除任何所谓的“折扣额”。
2、明确掌握现金折扣方式下不同计价方法的处理步骤
在总价法下,只有在客户真正按照规定付款期内支付了货款享受到现金折扣时,销售方才能确认把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作为一种理财费用处理,我国会计实务中通常采用这种方法;而在净价法下,销售发生时即按扣减了最高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实际销售收入记账。此法是把客户取得折扣视为正常现象,认为客户一般都能提前付款,而将由于客户超过折扣期限而多付的金额视为自己提供信贷所获收入,于收到时再作为冲减财务费用处理。
3、明晰“价格打折,不打折”思维判断,正确处理折扣额的计算
现实生活中,个别企业财务人员由于业务生疏或理解偏差的缘故,有时会错误的按照应收账款总额为计算折扣额的依据,致使造成单位少纳流转税款而受到税务部门处罚的现象。其实,企业无论选择什么折扣方式,其折扣额的计算依据都只能是应收取商品或劳务的本身价格,而不能是价格与价外税额之和,公式为:折扣额=商品或劳务销售价格×折扣率。
三、不同折扣方式下赊销计价账务处理实例
【例1】汉源加工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1月3日赊销甲产品一批给宏伟商贸公司,按价目表标明的价格计算,不含税售价为20,000元,由于是成批销售且购货方又是老客户,所以该企业决定给予购货方10%的商业折扣,金额为2000元,折扣额和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增值税率为17%。
分析:企业该项业务应确认的销货收入为18000元(20000-2000元),应计算的增值税销项税金为18000×17%=3060元,合计应收账款=18000+3060=21060元。
因此,企业正确的账务处理应该是:
借:应收账款――宏伟公司 210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060
【例2】上述汉源加工厂2012年1月5日赊销一批价值200,000元的甲产品给天宇商贸公司,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n/30。
(一)假设企业采用总价法核算,天宇公司于当月13日便将款项打入汉源厂结算账户,
则,汉源厂1月5日的账务处理应为:
借:应收账款――天宇公司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1月13日收到账款时,天宇公司可享受到的现金折扣额=200000×2%=4000元,则:
借:银行存款 230000
财务费用 4000
贷:应收账款――天宇公司 234000
(二)假若汉源厂采用的是净价法核算,能享受的最大折扣额=200000×2%=4000元,增值税销项税=200000×17%=34000元。
则:1月5日的账务为:
借:应收账款――天宇公司 23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9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假设汉源厂2月5日才收到天宇公司的账款,那么未能享受的折扣额就被列为信贷收入,作冲减财务费用处理,正确账务是:
借:银行存款 234000
篇8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技术进步伴随着经济制度也要相应的进行调整,有关于会计工作的制度体系和理论也都要相应的改变,更适应现行经济发展要求。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广阔前景,但是与之相伴的对现有商业银行等各方面体系的冲击也不容忽视。电子商务给会计工作带来的行业科技化和传统模式的打破都推动会计行业向着完善化,高质量化发展,这也要求我们不断规范电子商务时代下的会计工作,培养会计行业的创新人才,发挥会计行业的最大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 会计 经济 发展
一、电子商务的优点
1.让信息交互更加便利
电子商务的特点是利用蓬勃发展的网络,使商贸活动变得更加简单快捷,信息传播的成本更低,交易变得更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控制,仅仅利用网络的交流完成一系列信息的表现,包括商品的运输情况和资金流向都能透明地表现出来,包括网上缴税也能轻松实现。因为网络,不仅使得交易交流变得轻松容易,也使得商品生产销售和服务模式变得简单,传统的会计运营环境也相应变化了。
2.减少复杂手续简便环节
电子货币是现实货币的虚拟化,是一种没有货币实体的货币。电子货币是一种无形货币。一般来说,电子货诺募壑低ü销售终端从消费者手里传送到货物销售商家手中,商家再回赎其手里的货币。电子货币可以在各个持有者之间直接转移货币价值,不需要银行等第三方的介入,这也是电子货币同传统的提款卡和转账卡的本质区别。电子货币在这一点上,很类似于真正货币的功能。
3. 提高货币流通率更加高效
电子货币的迅速交易节省了资金的传送时间,也减少了实际货币的耗损,不需要第三方银行的介入使得过程变得简单简短,手续简单间接的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想法,推动消费的同时,也提高了货币的流通率,使得资金流通更快速更具活力。由于在降低交易费用上的巨大优势,电子货币取代传统通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二、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会计工作的发展前景广阔
借助网络,会计系统不再是独立的系统,而是更加开放完整的系统,企业的、管理政府的决策借助优化的会计发展系统也会不断优化。为了利用好电子商务这个工具,会计工作需要不断发展,针对电子商务的特殊性重新调整会计工作的模式,无纸化实现会计工作。会计工作更加适应时代需求,也从经济发展所需的传统行业一跃为富含技术含量的高度电算化行业。
2.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受到冲击
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了仅用电脑和互联网就可以建立一个企业或是公司,所有的经济业务通过互联网即可轻松实现,这使得原有的会计主体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会计主体核算的前提是持续经营,但在大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的网络让持续经营变得遥不可及,许多企业在日夜间建立又在日夜间消失,商务变动的随意性,使得交易变得随时进入和退出,内部成员的组成和整个组织的存续时间都变得不稳定,持续经营变得难以实现,会计主体的核算变得困难。
3.权责发生制和现有结算体系的变动
电子商务带来的信息迅速变动,使得各种各样的交易活动都在瞬间完成,时间和信息的不对称情况越来越少,间隔也越来越短,前后会计期间对待支付的实际时间不在需要间隔确认,权责发生制变得难以适应现有进步的会计工作.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纸质货币消耗变少,虽然这减少了纸质货币的印刷,某种程度上节省了成本,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电子商务使得数字货币盛行,这无疑是对传统的结算体系的冲击,数字货币的快速流通使得现金,支票,汇票流通减少,网上电子商业发展使得银行网点的存在变得渐渐失去作用。
4.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网络信息数据的传递使得会计信息披露的安全性受到威胁,传统会计报告模式受到威胁。网络数据的报告变得信手拈来,数据真实性变得不可靠,也变得过于简单而随意,会计信息的安全变得无法确定,许多需要保密的会计信息变得难以保密,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更复杂。同时也需要更完善的信息技术来支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三、电子商务对会计发展的建议
1.丰富发展会计理论
传统会计理论不能满足现有电子技术发展的状态,因此研究和发展会计理论义不容辞。会计为经济服务,提供经济管理需要的信息。电子商务环境下新的经济运作模式已经确立,会计理论需要进行新时期的探索,相对会计主体假设可以很好地替代现行的传统会计主体假设,合理规定电子商务时代会计核算的范围,也需要更好地确认会计要素的变动,更适合电子商务时代的会计核算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会计实务工作。
2.加强会计监督
政府推动和企业以及个人的积极参与才能建立适合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改进企业的财务制度更有利于新时代企业的发展,会计的内部控制仍需加强,对于电子支付,网上交易,网络结算进行规范和引导不仅加强国内的自我监管,也要与国际接轨,适应于电子商务全球化的发展。
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电子商务发展下需要的是复合型会计人才,需要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样也需要创新能力。人才培养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同样研发电子商务的会计软件也需要人才投入,网络会计人才是现代的宠儿,发展前景也更加广阔,为国家的经济决策作出更优质的决策。
4.跟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会计立法保障会计安全,会计核算得到法律保护才能更规范,企业会计数据系统需要逐步建立起来,同样的,企业会计系统防火墙也要加紧建立,加强对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管理,保证输入数据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并对用户进行分层管理,保护信息的同时也要为社会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会计专业就业课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151-02
课程模式的构建本质上是课程观的选择,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人才的路径是什么”的问题。课程体系的构建包含了培养目标的定位,知识、能力、素质的定位和融通组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的链接。为此,本文的探索力图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体系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我们依据高职教育的本质和会计专业的个性特征,在总结、借鉴国内外各类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构建“知识一能力”两个课程系统相结合为基础的专业课程的新课程体系。经过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实验.已初现成效。
一、高职会计专业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
1.把握高职教育的本质。姓“高”、名“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把握“职”字、认知“高”字。把握“职”字.就是在构建课程体系中,应牢牢把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培养生活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认知“高”字,就是构建的课程体系应体现为“三高”特征: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一线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主要是高新知识技术性教育.前沿性技术、知识掌握程度高,专业复合性强;教学模式上产学研结合程度高。教科研能力强。
2.把握会计专业的基本特征。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会计专业知识本质上是国家财经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体系的掌握、解读和应用,需要学生掌握较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才能具备较高的解读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是典型的“知识――技能”型的专业教育路径,学生的技能培养必须建立在基本知识熟练把握的基础之上。二是综合素质要求高。会计岗位是单位的财经管理层面岗位,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责任素质、协作精神、会计职业道德。三是就业岗位群宽泛。在会计岗位群的基础上,也可以面向财政、税收、金融、统计等专业岗位群就业.与财经类其他专业交叉性比较强,要求课程设置既要有精度,又要有宽泛广度。四是专业复合能力强。学生应具有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撰写常见财经应用文和一般信函能力、会计电算处理能力、财经情报资料检索能力、财经制度文件阅读理解能力、会计岗位执行运用能力、对国际通行财经惯例的了解和初步运用能力等。五是会计工作对象的复杂性。与其他专业比较,会计作对象是复杂的经济业务及其主导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人。因此,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要有与不同层面的人和谐而又不失原则的本领。
3.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职业入门资格为基础、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指向、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格为标志。”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培养的专门人才,首先要具备从事会计职业一线实践岗位的从业资格,取得会计类岗位入门资格,这是基础。其次培养的会计职业岗位的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这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内涵定位。再次,在培养规格上是高等职业教育层次,这是专业培养目标的标志定位。为此。我们把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正确的专业认同,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拥有必备的职业技能,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为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做好知识、技能和专业认同的准备,能适应财经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职业性专门人才。会计职业的入门资格是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职业岗位的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是应用型的人才;其培养规格是高等职业性专门人才。
4.会计职业岗位群。会计专业的特点就是就业岗位群的宽泛性,在会计岗位群的基础上。也可以面向财政、税收、金融、统计等专业岗位群就业,与财经类专业交叉性比较强。随着近几年我国就业形势的发展,会计专业就业岗位群又有了新的变化,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就业方向,面临着值得研究的影响课程体系构建问题。我们认为,在专业目标定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体系构建中,应当考虑职业岗位群的变化,解决因职业岗位群的变化所形成的问题。但是专业核心岗位群以及对教学方案的决定性影响不能变。因此,我们认为.在界定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岗位群上坚持的原则应当有两点:一是坚持专业、适当兼顾;二是在坚持专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强化一线岗位的培养规格。根据上述界定原则.我们把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岗位群划分三类,按照三类岗位群,有轻重、有指向的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1)主要就业岗位群。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等单位财务会计岗位:收银员、出纳员、核算员、记账员、主管会计等。
(2)次要就业岗位群。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岗位;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岗位群;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审计助理工作人员岗位;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岗位。
(3)其他就业岗位群。仓库保管员、物流员、经济信息收集员、财经文秘、统计人员、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等。
二、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模式的构建
1.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类型。总结国外职业教育较为成熟的、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双元制的课程模式。其核心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单元,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础是职业工作过程,课程内容的确定以该专业相应的职业行动领域为依据。该课程模式比较适宜以工作项目为中心、以“技能――知识”为教育路径的职业教育专业,如理、工、计等专业群。
(2)CBE课程模式。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由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课程开发表,以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最终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该课程模式比较适宜岗位活动为中心、以“技能――知识”为教育路径的职业教育专业,如医卫、农林等专业群。
(3)职业群集课程模式。其核心是以职业准备为目的,将工作内容类似、技能水平相近、学习时间相同等特点的职业归并成群集,以职业群作为课程编制的出发点和基础,要求课程组合的多元化、弹性化。该课程模式比较适宜以综合素质为中心、以“知识――技能”为教育路径的职业教育专业,如财经、服务等专业群。为了弥补学科课程模式的缺陷.我国从
20世纪80年代起在引进外国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过程中.先后尝试、总结了一些较为成熟的课程模式。如“建教合作”课程模式、“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模式等。
2.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模式的构建。会计工作岗位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三点:一是会计岗位是单位的财经管理层面岗位系统,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综合素质高、知识系统性把握和理解强;二是专业岗位群宽泛、岗位特性具有多元性,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专业应用能力强、适应和转岗能力强;三是工作内涵的政策性强,与时俱进,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具备知识更新、不断学习的能力和素质。基于课程体系应为学生满足会计岗位工作需要作准备的教育理念,符合会计工作岗位的突出特点的课程模式的选择应当是职业群集课程模式。会计专业采取职业群集课程模式主要能解决如下问题:一是强调会计准职业人的适应能力,可以以纵向深入为形式。形成逐步深入、渐进升级的策略,使准职业人把握会计职业群的多种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能够满足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多元整合,课程体系建设多个模式的专业要求,有利于满足会计工作岗位专业知识政策性强、与时俱进的客观需要。但是,仅以职业群集课程模式构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还不能满足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还面临着一些重要的课程问题需要解决.如及时适应会计改革(包括课程教学容量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两个方面)、知识系统与专业能力的有机融合(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项目课程的开发领域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在职业群集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色进一步创新。因此,根据会计工作岗位特点,综合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我们在不断探索、论证、反思、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职业群集课程模式为基础的两个链路课程系统”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两个链路课程系统为:一是“以会计职业入门资格为基础,以初级会计师水平知识、能力水平准备为标志,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引领,以理实一体化为载体”,遵循“知识――能力”教学链路主线,构建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系统。该课程系统主要指向是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并在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读和应用国家财经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体系的能力,实现职业入门资格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格相融合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二是“以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岗位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项目课程为载体”,遵循“技能――知识”教学链路主线,构建“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会计应用技术实训――会计岗位项目实训――会计顶岗实习”的专业实践项目课程系统。该课程系统主要指向系统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突出专业技能训练与会计工作的实际相协调,实现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的一致性。两个链路课程系统的组合,有机的将知识、技能、素质的培养相融合、叠加.课程设置上的学科体系与项目课程优化选择,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两个教学体系系统设计,同步实施。
篇10
关键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经济后果资本市场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出于某种动机,利用法规政策的空白或灵活性,通过各种手段对企业的盈余进行调节的行为。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显然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但利润操纵是通过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人为地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
一、盈余管理的动因
(一)股票发行动机
企业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要筹集资金,筹集到大量的资金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寻求上市或是上市之后进行再融资,因此许多企业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望十分强烈。首先,证券法规对于其进行证券市场的融资有着严格的限制(特别是对资本收益率等指标),其次,我国企业发展时间较短,规模一般较小,除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外,能够符合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条件的企业很少,所以管理者为了达到上市发行股票条件,就很有可能在如募股说明书以及其财务报表中进行盈余操纵。
(二)配股动机
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手段。配股是指按照一定比例向原有股东配售新股的筹资行为。上市公司能够取得配股资格,获得从证券市场上再次融资的机会,是上市公司上市后最佳的融资渠道,上市配股不仅可以扩大资本规模,改变上市公司财务结构,而且通过配股融资成本低于公司举债融资成本,配股资金几乎是无代价使用。由于配股对上市公司来说意味着可以融入大量低成本的资金,但中国证监会对配股资格有着严格的要求。根据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将前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三年不低于10%调整为前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因此对净资产收益率未能达到配股要求但接近配股及格线的上市公司可能采取盈余管理手段来达到配股要求,争取配股。
(三)管理层收购动机
管理层收购(MBO)也会导致公司管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由于国情、法律体系、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等各方面的差异,我国MBO仍处于发端阶段。在这种背景下,难以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MBO政策法规。大部分实行MBO的公司在其收购过程中,管理者会雇用中立的投资银行对收购进行估价。中立的银行则会使用以收益为基础的估价方法,找到公司的收益与收购所应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关系。因此,管理者会利用自己对企业架构的控制权和掌握的内部信息,通过利润操纵和现金流操控行为有意低估公司的收益或扩大账面亏损,来达到收购价格最小化的目的。
(四)节约税收动机
税收动机可能是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最明显的动机。对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一般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然后再根据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在当今这个“现金为王”的时代,上市公司节约现金支出就相当于增加了营运资金,企业为了节约税负,减少现金流出,往往尽量降低报告净利润。企业往往利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没有规定对收入确认、存货的计价等必须选择某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在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政策。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往往会进行税收动机盈余管理,以达到减少或推迟纳税的目的。另外,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还存在很多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更有可能进行税收动机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
(一)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
现行会计准则中,存在基于不同利益基础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可能。由于各公司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某些经济业务在符合会计原则和计量基础的要求下,可以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即存在不止一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其中一种,管理当局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选择和判断去影响或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对于大多数企业,由于固定资产金额相当大,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年限的确定、停止计提折旧时间的确定等都直接影响到企业当期以及未来期间的利润。当公司需要提高当期盈余时,会选用能够降低折旧费的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而当公司需要降低当期盈余时,会选用能够增加折旧费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
权责发生制是会计上用来确定、计量和报告的基本方法,其实质是收入费用配比原则。采用权责发生制必然会导致虚拟资产的产生,虚拟资产是介于资产与费用之间的一个概念,指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由于缺乏承受能力而暂时挂列为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损失等科目。作为一项资产,应该预期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但恰恰相反,这些虚拟资产带来的是未来的损失,而不是利润。由于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使得一些企业将虚拟资产作为“蓄水池”,不及时确认、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通过虚拟资产挂账进行盈余管理。
(二)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政策是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有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为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一经选择会计政策后,就应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能随意变更。除法律、法规要求外,只有当变更会计政策能够提供更为可靠、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时,企业才可以变更会计政策,而且这种政策变更必须在会计报表中予以披露。由于在会计实务中对同一交易或事项的处理中,人们通常很难判断哪一种作法更能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因而一些企业便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盈余管理。
(三)利用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
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在对某些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判断、账务处理时,需要根据职业判断进行会计估计。由于会计估计具有主观性,因而人们很难对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进行准确评判。因而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期作出不同的会计估计成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四)关联方交易
关联交易一直是上市公司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关联方交易的类型通常包括购销商品、购销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提供资金、租赁、、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等。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复杂,存在大量的关联方,因此,关联方交易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其实质是通过合法不合理的方式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将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向上市公司转移,而亏损则转出上市公司。
(五)利用八项减值准备
根据谨慎性原则,公司应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方式,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要其计提方法和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由上市公司自行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公司均应对存货等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以达到公允反映资产价值的目的。但是,由于计提减值准备时运用到公允价值需要一定的估计和判断,计提的方法和比例一定程度上由上市公司自行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从而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盈余管理作为一种公司调节利润、粉饰包装财务报表的行为,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相关性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报表上反映的企业业绩同企业经营实际脱节,为投资者或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分析和监管分析带来一些障碍,从而给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误导,甚至可能会严重影响资源配置和国家宏观管理。
因此,必须在从盈余管理的动因、手段入手,通过不断完善会计准则操作指南、规范和完善资本市场、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管等角度,找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措施,净化我国的证券市场,保护广大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使证券市场以积极健康的状况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玉梅.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盈余管理分析.财经论坛.2007(1):6-7.
[2]王向芳.利润操纵含义与盈余管理辨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6):72-74.
[3]牛永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及治理对策.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