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绘的成果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籍测绘的成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籍测绘的成果

篇1

关键词:土地测绘;数字测绘技术;优越性;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P23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测绘技术迈向数字测绘技术。在数字测绘技术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前期必须要通过相当大的投入来维持其持续发展和应用。通过对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测绘技术在工作效率上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同时我国的测绘技术在数据测绘方面有了非常大的发展。数字测绘技术能够有效地提供数据可靠,数据准确。在通常情况下,我国的测绘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有4个,首先是卫星定位测绘技术;其次是数字化测绘测图技术;再次是遥感测绘技术,最后是地理信息测绘技术。通过上述4种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测绘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进行数据采集、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整理以及数据输出等测绘工作,通过上述的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并且建立健全我国土地测绘信息数据库,对我国的数字测绘技术进行系统化的完善和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测绘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提升我国土地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1.在土地测绘工作进行过程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主要优越性

数字测绘技术在测绘工作应用的过程中相较于传统形式上的测绘技术主要有6个最主要优越性。首先在数字测绘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使用的是非常先进的自动化测绘设备,提升了测绘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能够保障在测绘过程中自动提取测绘数据;其次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大幅度地提升测量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第三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较为完整的数据输入以及读取动作,便于数据的后期处理;第四是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测绘过程中便于成图,相应的测绘技术能够便于各种形式的数据库读取,同时还便于数据的维护和管理;再次是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容量大的优点,能够储存大量的测绘技术,这样能够便于后期对于数据的分析和决策;最后是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便于数据的检索,能够有效地减少测绘数据的查询时间,提升了数据查阅的效率。

2.在土地y绘工作进行过程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主要内容

2.1 数字化测绘技术中的数字栅格测绘地形图

在数字化测绘技术中的数字栅格测绘地形图主要的基础就是现有的普通地图,在测绘的过程中采用数字测绘仪器,数字扫描仪以及数字绘图仪等测绘设备以及软件对纸质版的地形图进行科学的矢量处理,通过数据处理来建立矢量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形式来对数据进行编辑和处理,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实现纸质版图纸转化为数字化的图纸。数字栅格测绘地形图主要的应用环境为测绘时间较为紧迫或者是测绘的投资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对纸质版的地形图进行扫描复制不能够及时地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查找和分析,如果采用数字化的测绘技术记性图纸的扫描能够在扫描的过程中对错误问题的出现自动进行修补,保障图纸的准确性。

2.2 简述数字化测绘技术中的地面数字测绘绘图技术

在目前的数字测绘技术应用中,数字测绘绘图技术是较为常用的绘图技术,这种测绘技术主要的应用场合为大比例的地形测绘,要求在测绘过程中具有高要求,以及现势性较强的情形。在数字测绘绘图技术应用过程中应用的设备主要有GPS测绘,全站仪以及水准仪等设备,这种测绘技术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资金的投入需求量较大。

2.3 简述数字化测绘技术中的航空测绘数字成图的内容

利用卫星和飞机航拍影像,进行控制加密处理,航内测图,再进行外业调绘数字化,从而完成测图作业,是最快最优化、也是城市院应用最多的一种作业方法。成图的优势就在与效率高、投资少、精度高,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航测数字成图成为土地测量的一个重要趋势。

2.4 简述数字化测绘技术中数字化地球测绘技术

利用计算机技术,根据统一的地理坐标,建立一种全球性的数字化地图,对地图、地貌和人文信息进行全方面地储存,然后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成熟系统如百度、google地图应用等。大大提升了地理信息查询的简便性,实用性。

3.在土地测绘工作进行过程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主要应用

3.1 简述在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过程中的GPS测绘技术应用

在数字化测绘技术中,GPS测绘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能够实现测绘的全天候工作,能够在测绘过程中有效避免外界环境变化对测绘数据的影响,能够保障测绘技术的精确性。应用GPS测绘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人为测绘因素导致的测绘数据失真问题,在目前的测绘过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3.2 简述在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过程中的RS测绘技术应用

在进行远程地面测绘数据测绘的过程中,我们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数字化测绘技术就是RS测绘技术,RS测绘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测绘数据的有效、高速投相。在数字高程测绘模型;数字线画图等图纸测绘的过程中我们要提升RS测绘技术的测绘精度。目前伴随着我国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RS测绘技术主要应用在滥用土地一级土地规模拓展的监管工作过程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3 简述在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过程中的GIS测绘技术应用

GIS测绘技术主要的依托载体是大量的地理数据,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可操作性一级开放性。我们在测绘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测绘用户的具体要求进行,针对测绘的具体要求建立相应的地理测绘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建立来对测绘数据进行管理和存储。目前这种方式的数字测绘技术在大范围的引用过程中,也去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4.在测绘工作进行过程中现代化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模式

就目前而言,现代数字化测绘模式主要包括数字测记模式和电子平板模式。其中数字测记模式主要利用智能化采集软件,对需要的测绘点位进行标注,从而做好完整的电子手簿记录,然后移交给内业,对相应的图文信息进行编辑,从而形成完整的地图数据文件。这种数字化测绘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唐德镜.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测量工程中的实践[J].中国科技纵横,2013(15):106-107.

[2]于武斌.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浅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9):244-244.

篇2

关键词: 地籍测绘 ; 信息系统 ; 空间数据 ; 属性数据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uthor for years engaged in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relevant work experience, with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spatial data and attribute data through the GIS means integr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spatial data and attribute data integration and the superiority of the connotation, analyzes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information based on COM GIS system construction technical ideas, give the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information system of the general framework of the full text is long work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 distillation. Believe that to engage in relevant work colleagues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Keywords: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spatial data; Attribute data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

地籍测绘是获取地籍管理数据的主要手段,是数字地籍中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重要来源。如果没有地籍测绘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其他集成都成了无根之草、无水之木。研究地籍测绘与地籍GIs的一体化集成技术,对于解决数字地籍空间数据库数据的快速获取、更新, 保证地籍业务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基GIS实现地籍测绘与地籍GIs 一体化集成的技术路线和总体框架。

1地籍测绘与信息系统一体化

地籍测绘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模式一一CAD模式一一CAD和GIS混合模式三个阶段, 目前正向测绘与地籍GIs一体化集成阶段发展。

在手工模式阶段,地籍测绘的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都是依靠手工来完成的,提供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纸质的图形和表格。此时的地籍信息化的发展还处于单机单用户的MIS阶段,地籍测绘在信息系统中的集成主要是通过手工方式将属性信息录入MIS 系统,图形成果的利 用也只限于发证时将纸质图形粘贴到证书上作为证书的附页。

GIS技术应用后,基于图形进行地籍处理的模式(以图管房)在信息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地籍测绘作为GIS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重要来源,如何决速地实现地籍测绘与信息系 统的集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此时地籍测绘开始进入CAD+GIS混合模式阶段。在这一阶段, 基于CAD技术的地籍测绘仍是主流,可以采用实体编码技术和外挂数据库技术对原有基于CAD系统开发的地籍测绘系统进行改造,以满足向信息系统和GIS提供信息的需求。数据转换是人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数据转换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CAD系统本身的交换文件(如Au to CAD的DXF)生成GIS数据。这种方式直接简单,但后期需在GIS系统中进行二次处理的工作量极大。这种方式对属性数据的处理无能为力,属性 数据还需要在GIS系统中再次进行录入处理。二是通过地籍测绘系统生成的明码格式的交换文件进入GIS系统,这种方式需要编写专用的数据转换模块,开发的难度和工作量大,通用性不强。这两种方式部分解决了地籍测绘与信息系统集成的问题,但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另外,基CAD系统开发的地籍测绘 系统中极易产生垃圾数据,系统对数据的检查和清理十分麻烦,影响了集成的效果。

目前地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数字地籍的提出,迫切需要研究地籍测绘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集成的相关问题。

2地籍测绘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集成的内涵

地籍测绘与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不同于CAD和GIS 混合模合下通过文件交换的数据共享,它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集成。一体化集成应包含两个层次的集成:一是地籍测绘信息采 集的集成,二是测绘数据与GIS数据的集成。地籍测绘信息采集的集成是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的集成,即地籍测绘中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和采集。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的一体化存储是GIS有别于CAD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基于CAD模式的地籍测绘系统虽然解决了在计算机中快速绘图、编辑和输出的问题,但由于CAD数据结构的限制,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相互查询能力弱,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致性维护比较困难。现有的基于CAD管理图形和外挂数据库管理属性数据的数据组织方式应向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的组织方式转变。

测绘数据与地籍GIS的集成是集成的最高层次。当前空间数据库技术在GIS应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籍测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地籍空间数据库提供一体化的图属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更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把这个集成理解为地籍测绘与空间数据库的集成。集成后的效果应是地籍外业测绘、内业处理、成果检查、数据入库、数据更新、数据应用的流水化和程序化,数据入库实现信息不需要二次手工处理、入库前后信息不损失。

地籍测绘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集成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能够更快、更好地为地籍信息系统提供满足GIS应用要求的数振,从这一点上讲,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地籍测绘与地籍GIS的一体化集成 。

3 基于GIS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集成的优越性

一体化集成的地籍测绘系统可以解决传统的测绘图形信息采集与属性采集分头进行而存在的关联性差、数据一致性难以维护等不足之处,避免了数据进入信息系统所需的二次加工和处理,提高了数据进入信息系统的效率和准确率,可以大大缩短数据采集的周期。

一体化集成的地籍测绘系统直接面向数字地籍GIS需求进行数据采集,直接生成符合GIS要求的地籍测绘数据,避免了传统测绘的CAD数据格式与GIS 格式之间繁琐的转换,可直接将数据写入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库,并提供了直接基于空间数据库进行数据更新的能力,这是传统的地籍测绘系统难以实现的。一体化集成的测绘系统所具有的数据快速入库和高效更新的能力正是数字地籍系统所迫切需要的 。

4基于COMGIS的测绘信息系统技术路线

基于对地籍测绘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内涵的分析,本文研究提出了以GIS为核心的总体技术路线,即:

( 1 ) 采用GIS数据存储方式来存储地籍测绘数据,实现地籍图形信息和地籍属性信息的一体化存储。

( 2 ) 基于组件式GI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编辑和绘图功能,实现地籍图形的编辑绘制和属性信息的录入;

( 3 ) 采用空间数据库技术实现地籍测绘与信息系统的数据入库与更新。地籍测绘任务分为地籍基础测绘和地籍项目测绘。地籍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是地籍分幅平面图。地籍项口测绘 的主要内容是地籍分丘平面图、分户平面图和房屋共有面积分摊计算为了达到地籍测绘与 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的日标,必须开发地籍测绘管理系统,以完成地籍测绘成果向数字地籍空间数据库的入库和更新 。

地籍编辑绘图模块、测绘仪器联接模块和数据转换模块和参数定义模块是四个子系统 的公共功能模块,在实际编程实现中,这四个公共功能模块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具有基本测绘功能的程序框架,在框架基础之上增加地籍测绘分摊计算功能和地籍测绘成果输出功能构成地籍项目测绘子系统,增加基础测绘成果输出模块构成地籍基础测绘子系统,增加测绘成果 备案和成果入库功能构成地籍测绘成果管理子系统。整个系统基于组件式GIS技术来开发 。

系统基于组件式GIS开发平台进行功能扩充,开发地籍基础测绘系统和项目测绘系统。 测绘人员测绘完毕后直接生成文件型的GIS数据格式。测绘管理人员在对测绘成果进行质量检核后,将测绘成果入库。系统可利用空间数据库引擎将该GIS数据格式直接写入到空间数据库中,完成数据的入库。在数据需要更新时,再通过空间数据库引擎将选定范围内的空间数据提取成文件型的GIS数据格式再由测绘人员实施修补测。修补测完毕后,再将成果更新 入库 。

在系统中,成果入库完毕后,图形数据的更新只能由测绘和测绘管理人员来共同完成, 地籍管理的业务人员只能进行读取和显示,这样。可有效地保证地籍测绘成果的权威性。

5地籍测绘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在循化县数字地籍的开发中,根据循化县地籍状况,老数据转换子系统完成对原始测绘成果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入库。 对新开发的地籍测绘项目和需补测的地籍测绘项目采用基于GIS的一体化集成的地籍测绘系统,外业采集采用基础测绘子系统,内业分摊计算、成果输出打印等采用项目测绘子系统,成果更新入库采用测绘成果入库子系统。一体化集成的地籍测绘系统在循化县数字地籍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地籍图形信息和地籍属性信息的一体化存储,实现了地籍测绘对空间数据库的快速入库与更新,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更新的速度,保证了空间数据库的现势性和权威性,保证了地籍业务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 1 】史秋晶,李羽荟.城镇地籍GIS建库的质量控制及检查【 J 】.地理空间信息,2 010,(4) .

【 2 】张渝.地籍调查的计算机化管理【 J 】.科技创新导报,2009,( 1 ) .

篇3

【关键词】信息化;地籍测绘;质量;控制;管理

信息化地籍测绘数据作为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核心数据,不仅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而且也方便了信息化技术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在土地管理中进行合理科学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伴随着科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在地籍测绘的过程中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的地籍测绘中信息化的测绘方式已然成为了主要的测绘方法,其中主要以测绘数字为中心。总而言之,在地籍测绘的过程中,如何得到更为准确的地籍数据,不仅对测绘工作人员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而且也对信息化地籍测绘的质量控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1 地籍测绘的现状

地籍测绘根本上就是对我国土地的坐落、面积、权属、用途、所有权以及现实的情况进行信息的测量,是国家的土地局依照已经掌握的数据进行测量确认的工作方式,在测量后将获得的准确结果向广大的民众进行信息的公开,从而向广大民众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同时,信息化地籍测绘技术通过对传统地籍测绘技术的改进,不仅对传统地籍测绘技术的优点进行了保存,而且还对传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可靠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地籍测绘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增加,如:GPS导航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

2 信息化地籍测绘的要求

2.1 建立完善、合理、实用的信息化地籍数据库标准

如今,为了使地籍管理向信息化管理推进,全国各地的土地资源部门都对内部的土地项目做了相应的信息处理,并建立了相对应的土地档案库。但是在土地档案库中录入的土地资料信息却无法通过信息化得到更好的利用,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国土资源部没有对各省市的土地管理部门做出标准、统一的数据录入格式,各个部门在录入数据信息时,都是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土地资源的信息进行上传;第二,传统的标准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信息化管理对土地资源数据资料的需求,导致在当今的使用过程中相对比较麻烦;第三,由于我国的土地管理部门较多,在建立数据库的时候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单位都是按照自身的情况建立的,这就导致了不同部门、不同标准的现象发生,并使得数据不能投入使用,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对数据进行第二次录入,从而导致人员和时间的浪费。因此,在对信息化地籍测绘的数据进行录入时必须建立合理、科学、完善的数据库标准,使得测绘出的数据直接进入到信息化地籍数据库中,对数据的二次处理进行避免。

2.2 配有基于GIS的数据采集软件

信息化地籍数据的采集必须依照数据采集与数据建库一体化软件。首先,作业软件必须直接的具备GIS建库的功能,对图形属性数据的关联进行实现以及拓扑的处理,并对数据库的标准完全支持;其次,作业软件还必须要对DOM的生产模式进行充分的支持,使其能够对图像、图形的数据进行无缝的管理;再次,作业软件还必须提供强大的编辑功能,使得图文数据快速的录入;最后,作业软件要具备完整的运算功能和拓扑检查,从而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行提高,同时还要符合信息化地籍测绘的要求,对地物、权属以及地类的数据关系进行协调和处理,使其具备方便的符号工具和数据完整的打印输出功能。

2.3 制定高效、先进的测绘作业流程

2.3.1 前瞻性的作业模式

信息化地籍测绘必须要按照“生产―建库―应用”的一体化要求进行工作。

2.3.2 按照标准和要求规范作业

在信息化地籍测绘过程中,按照标准化的规范要求进行作业,不仅是其基本的要求,而且为高质量数据的获得提供了保障。

2.4 要有高装备高素质的专业测绘队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地籍测绘对测量的工作人员有着十分高的要求,目前有着丰富经验的地籍测绘技术人员相对较多,但是既有丰富的实测经验又有专业信息化的技术人员却非常稀少,从而使得在测量的过程中对数据的标准理解不能统一,无法按照“生产―建库―应用”的要求来开展工作,因此,面临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必须对技术过硬接受能力较好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信息化知识培训,从而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进行提高,解决信息化地籍测绘技术中的问题。

3 信息化地籍测绘的质量控制管理

质量控制是对信息化地籍测绘成果进行保证的唯一途径。而信息化地籍测绘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控制。

3.1 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

在对信息化地籍测绘数据采集质量进行控制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3.1.1 地籍调查的检查

(1)地籍调查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2)地籍调查的内容是否具有完整性

3.1.2 外业的数据采集

信息化地籍测绘数据的采集要求是对野外全数字化信息进行采集,如今,先进的测绘仪器都能对数据的要求进行满足,因此,在进行外业的数据采集时,外业测绘人员必须先对数据的采集标准和要求进行了解,然后根据信息化地籍测绘的标准和要求对数据进行采集,从而对信息化地籍测绘的质量进行更好的把握和控制。

3.2 内业过程的质量控制

信息化地籍测绘进行内业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国家国土资源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外业数据进行采集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主要的检查,而且还要对数据采集过程中记录的规范性进行把握,尤其要对采集的内业数据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核对,并对错误的数据进行修改。根据上述的阐述,某城市开发出了地籍空间数据的相关检查系统,在该系统中不仅应用了数据库技术、GIS技术、检查功能自定制技术、可视化编程等技术对地籍空间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将地籍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贯穿到了生产的过程中,同时使用计算机的系统对检查的数据进行质量的评定,从而对空间数据的产生以及数据的整理进行了质量的控制。

3.3 数据成果的质量控制

数据成果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成果的文档纸质资料和电子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检查。

3.3.1 数字成果的文档纸质资料的完整性检查

(1)数字成果文字资料的检查

(2)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审批表和地籍地图的检查

3.3.2 数据成果电子数据的完整性检查

在进行内业检查的基础上,必须要对电子的目录、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以及图幅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质量的控制检查。

4 结语

信息化地籍测绘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测量的质量及效率,方便了地籍测绘成果数字化测绘的管理,它不仅对地籍测绘的工作进行了完善,而且还节约了测绘生产的成本,因此,在信息化地籍测绘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保证测绘生产过程的完整性、准确性,同时还要对信息化地籍测绘的质量控制进行良好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广兰.信息化的地籍测绘与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8(3).

篇4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 地籍测量 应用

中图分类号:T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054-0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的综合价值也随之得到有效的利用。很多地区也对地籍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

1 地籍数字化测绘的相关概念

地籍,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指将地块作为基础、将土地权属作为核心,在国家的监管状况下用文件、数据以及图表的多种形式将土地数量、权属、质量、位置和作用等信息表现出来。地籍测绘则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衍生的一项测绘技术,是关系到土地和土地附属物权利的一项政府活动,其归根到底,是一种法定行为。而地籍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核心就是通过数字化测绘来完成大量涉及城镇地籍测绘活动的一项技术。

2 地籍土地权属调查

(1)土地权属调查的准备。

在对土地权属调查的全过程中,无论那个细节方面都要做到详细和具体。一方面,要做好宣传工作,安排调查人员几种学习,内容主要是技术规范、相关法律等,对要依照生产计划对员工进行合理分工,做好对各种土地权属材料的收集工作,并加以整理。

(2)行政区、街道和街坊的划分。

行政区的划分要依据相应的规定,街道的划分需要按照行政区街道的管辖范围进行规范,而街坊则比较随便,通常情况下是通过固定的自然地物进行划分的。

(3)土地权属调查解决的问题。

调查土地权属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宗地的划分、权属的规定,核心目标便是宗地。所以,调查宗地时,通常情况下是通过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来采取调查活动的。在进行调查之前,要分发测量、指界通知报告。当界址位置完成了最后的认定,就可以设置与之对应的界址标志,这个界址位置不但需要美观,而且要具备牢固的特点。

(4)在权属调查完成后的资料整理工作。对关于权属调查的多有资料进行多次核对,在对宗地进行整理时,需要对原权属来源证明、记发证复印件、法人证明、指界委托书、材料原件以及复印件、权属调查表等各项数据进行规范的整理和分类。然后将整理的数据录入电脑当中,制成电子文档以保存。

(5)当权属调查的工作合格完成后,需要提交基本成果和数据成果两项成果材料。基本成果,包括权属证明材料、权属调查表、原宗地复印件、指界委托书等相关的技术总结。而数据成果则主要是技术总结、权属调查表以及界址调查表等调查资料。

3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3.1 碎部测量

3.1.1 图根测量

在比较广阔的区域可以通过PTK技术来设置图根控制网,通常情况下,在GPS网的布设过程中,可以利用GPS RTK进行观测,得出点位的相对误差,然而其误差一般是难以满足相邻界址点间的误差数在5cm的范围内。所以,在图根网的布设过程中,对于街道以及建筑物比较集中的区域,要通过全站仪来布设,并将图根导线设置成为结点网,通过这样就能相当程度上杜绝相邻两条单导线之间出现误差,引起结合部界址边超限问题的出现。

3.1.2 数据采集的具体方法

在采集数据时,可以通过测界址点的方式来测量全站仪对房屋拐角、围墙拐点、阳台角等地物。而对其他地物的测量通常情况下是采用测量地形点的方式来进行。在采点时,通常都是把性质各异的点制作成与之对应的地物代码,以便于技术人员加深记忆。在进行实地打点测量时,通常对地物进行依次测量,这样就能让相同地物的数据经过内业转换,从而实现自动联线,进而避免过多的散点,不利于编图的进行。

3.1.3 内业数据处理

当天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及时将数据录入电脑。然而因为在进行采点时,使用的仪器以及型号存在差异,所以,在进行录入时,数据格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在电脑编辑时,只有将数据装换成SCS格式、成为可连线的数据文件之后,再绘制成地籍图。此时绘成的地籍图就能将街道、房屋等地物按照打点的顺序连成曲线,作业人员从折线出发,结合自身的记忆,就能轻易完成地籍图的绘测。

3.1.4 外业调绘

在地籍图已经初编完成时,实际上小院、楼房等大部分都已经基本成型。然后将这些初编完成的地籍图印制出来,用作进行野外实地调绘。在进行实地调绘时,只要在未完成的图件上找出相关的点,进行连接就行了。另外注意在相应的地方上要做好数据值的标注,最后根据外业调绘的结果完成地籍图的绘测。

3.2 外业测量精度的控制方法

在对野外进行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总结相应经验,才能达到提高测量精度的要求。在控制测量精度时,转站应该最先受到严格控制,通常情况下,连续的转站最好在3次以内。另一方面,在进行碎部测量时,立镜务必要到位。针对那些测量困难的区域,首先应该对进行测量,通过制高点向内部多打散点,再通过边长的交会与丈量等途径进行合理的测量。在设计测量方案时,要做好界址点之间和界址点地物点之间精度检查的全面统计,然后分析界址点精度检查表。完成的三种表格可以提供给相关负责人进行检查,同时需要做精度统计。

4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实地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4.1 街坊的划分

在作业时,需要以街坊为单位来调查地籍,并绘制对应的地籍图,管理地籍绘制的成果以及地籍调查表。在调查某个街坊的地籍图信息时,最好由同一个工作人员来进行,在对分界线的设置方面,不要设置在围墙内部,而应该寻找宽敞的地方。

4.2 界址线的设定

在测绘地籍中,界址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所以,只有设定了合理的界址线,才能促进地籍测绘效率的提高。对于初始测绘来说,之前很多宗地界址线都设置在围墙内部,引起了相当麻烦,因此需要尽量杜绝这类事情,对界址点进行精确设置。

4.3 数据文件管理

鉴于数字地籍测绘所需要的数字文件非常繁琐,左右,就要具备一套高效的管理系统。在绘制作业时,要注意界址点坐标数据、权属信息数据以及地籍权属引导等文件,方便对数据文件的管理。

4.4 街坊线、图斑、控制点绘制

测绘图的完成并不代表工作的完成,还需要增加包括街坊线,图斑、控制点等内容。在实际作业时,应该在初始地籍图上做统一的绘制,因此可以独立形成一个文件,然后制作成为街坊线图块文件,并将图块设置到相应街坊的地籍图中去。

5 结语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时代在快速变化,数字化测绘技术也需要得到发展和更新,所以,测绘工作人员应该不断的学习,更新观念,才能有效的提高地籍数字化测绘技术。

参考文献

[1] 刘茂华.数字化地籍测量开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J].江西测绘,2009(1).

篇5

关键词:GPS;地籍测绘;遥感技术;地籍测量

中图分类号:TB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的测绘技术体系已完全建立起来,并在地籍测量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这些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使地籍测绘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高精度、高效率的测绘新技术使地籍的测量更加精确,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土地详查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

1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基本框架

1.1资料分析:对需要测量的地区所存的地籍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根据所测区域地形的需要及自身所现有的设备进行测量技术的选择,使其测量技术的应用能满足地籍测量的要求。

1.2数据获取: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上述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如原始的正确的地籍档案资料等;第二种是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的内容一般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

1.3数据编辑、整理、入库:对于获取的各种数据,按照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进行编辑、整理、入库,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汇总,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形成地籍管理系统。

2.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2.1 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测量时根据地籍测量的要求,需要采集两类数据:一是地块的地理坐标数据;二是属性数据如权属、利用类型等。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成功应用将减少人力费用,定位精度高,测站间无需通视,在没有现成基准控制点的遥远地区能进行高精度的定位计算,且定位不受人眼视线的限制。控制网几何图形已不是决定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点与点之间的距离长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自由布设。该技术操作简便,容易使用。随着GPS接收机不断改进, 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高精度的接收机等优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GPS技术全天候作业,控制点之间无通视的要求,省去大量建造标志的费用,在测量成本上比以往有了明显的降低。GPS定位是在国际统一的坐标系中计算的,因此不同地点的测量成果相互关联,可实现数据共享。由于信息自动接收,数据自动存储,内外业紧密结合,减少了繁琐的数据记簿和手工计算工作,由于配备有功能完善的数据处理软件,可以迅速提交控制测量成果,提高了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和规划程度。当然,GPS测量也有一定的局限。在建筑物密集的地域。由于多路径效应而造成测量精度降低,有些位置如楼房角和树荫下由于卫星信号被遮挡,接收机接收不到足够的卫星数量而无法正常工作,可以利用GPS在开阔地区实测布设控制点,解算和处理结果。然后,利用全站仪及GPS控制成果来完成细部测量作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决了GPS存在的技术缺陷。但测量的仪器昂贵,人员技术要求高。

2.2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认识能力,比传统的野外测量得到的数据更加精确,且观测的范围更加广泛,对于静态及动态物体都能在瞬间成像,大大"加宽" 了人眼所能观察的光谱范围,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人类难以到达的偏远地区;遥感使用的电磁波波段从x光到微波,远远超出了可见光范围;而雷达遥感由于使用微波,可以不受制于昼夜、天气变化,进行全天候的观测,详细程度高,航空像片的空间分辨率可以高达厘米级甚至毫米级。与航空遥感相比, 航天遥感能够进行连续的、全天候的工作,提供更大范围的数据,其成本更低,是获取数据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土地管理部门进行数据更新的方法是在前期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础上,根据变更申报到现场勘查,在详查图上标绘宗地变化的边界位置、权属变化和利用类型的变化,再到室内进行编绘更新。目前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应用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遥感技术尚难以准确获取变化边界的地理坐标,仅从相邻关系进行外推量测,难以准确获取变化边界的空间位置坐标,图件更新精度达不到要求;变化宗地的空间位置难以确定,面积量测不准确;不能主动监测变化,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较低,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遥感技术虽已受到普遍关注,但因受财力投入条件的制约,我国目前仍没能力形成数据更新的周期。

2.3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在地籍测量中,运用摄影测量的方法测绘地籍图具有质量高、速度快、精度均匀、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并可以提供精确的数字化地籍数据,实现自动化成图。数字摄影测量作业方式简单,不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这能为我国大比例尺土地信息调查提供测绘的基础。同时能为我国现阶段城镇建设提供快速的测绘数据更新成果。在地面摄影测量时,由于前景可能遮蔽后景,造成地面摄影测量工作难度加大。在航空摄影时,运载航空摄影机的飞机不能严格保持水平,且曝光瞬间无法精确知道航空摄影机处在空中的具置和状态,这些在利用航摄像片制作地形图过程中都得解决。数字摄影测量与模式得到的地籍图信息丰富,实时性强,既具有线划地图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数字直观、易读的特性;地籍图上的界址点完善,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除要用GPS像控和地籍权属调查外,大部分工作均是在内业中完成,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广有前途的地籍测量模式。

结语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进行,测绘工作量也不断的增加,测绘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这些新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新技术的介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测量工作的准确性,为全国土地普查工作的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铁军,任伟.浅谈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导刊,2007(04).

篇6

[关键词]土地测量;测量方法;发展前景

伴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导致我国国土资源越来越紧张。土地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利用价值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国家对土地的利用及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对土地测量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我们掌握更多更先进的测量手段,利用科学的测绘数据,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1.土地测绘技术简介

土地测绘要求的专业性强,同时测量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因而对数据的精度要求更高,并且要求配套的成果资料(图、表、册、卡等)的及时性与实时性。土地测绘的技术手段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了测绘效率和数据精确度。根据测绘量专业的特点,现代测绘技术主要有野外数字测量、GPS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四种模式。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但能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地籍信息的全覆盖采集。

1.1野外数字测量模式

测绘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产业和计算机制图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是现代测绘的主流方法。全野外数字测绘产品主要是全野外测绘的基础数字地形图、地籍图,是建立适用于国土、规划、房产、城建、水利、电力等部门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信息库来源。地籍也是如此,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运用这种测量模式采集的数据。

1.2GPS测量模式

GPS本身就是现代测绘技术的一种标志。在现代地籍测量中主要用GPS控制整个测区,以满足精度的需要。随着RTK技术的迅速发展,GPS+RTK技术几乎覆盖整个测量领域。这种测量模式能实时地获取地籍要素坐标信息(通过实例证明,可以得到厘米级甚至更高精度),能够满足地籍测量高精度的前提下,在作业现场提供经过检验的测量成果,摆脱后处理的负担和外业返工的困扰。GPS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应用普及,它在城市测量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当前,利用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已成为城市GPS应用的发展热点之一。CORS系统是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等高新科技多方位、深度结晶的产物。

1.3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

应用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进行地籍测量前景非常广阔。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以激光测距系统(LIDAR)、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GPS/INS为主体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多种数据获取手段的迅速发展,不但能完成地籍线划图的测绘,还可以得到各种专题的地籍图(如正射影像地籍图、三维立体数字地籍图等),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快速及时的变更地籍测量作好参照。由于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数字摄影测量主要以大比例尺航空像片为数据采集对象,利用该技术在航片上采集地籍数据,其控制点和目标点主要采用航测区域网法和光束法进行平差,即所谓的空三加密,进而通过专有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软件,完成地籍测量的内外业。数字摄影测量与模式得到的地籍图信息丰富,实时性强,既具有线划地图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数字直观、易读的特性;地籍图上的界址点完善,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除要用GPS像控和地籍权属调查外,大部分工作均是在内业中完成,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广有前途的地籍测量模式。

1.4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帐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

测绘技术的三个特点:专业性、数字化、网络化,即以数字化的采集模获取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地籍要素并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但是上述四种模式以及各种组合方式各有优缺点和适应范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单独使用。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各种模式的适用环境和作业单位的实力背景,可以选择经济、高效的测量模式,以达到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2.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前景——数字化

篇7

关键词:现代地籍测量;测绘技术;数字测绘; 数字国土;3S技术

1 前言:

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区别,其主要标志在于技术是否高度集成和数据流是否连续。测绘仪器的智能化和内置软件的高度集成以及数据的无线传输,促进了现代测绘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全国“数字国土”工程的全面展开,以数字测绘技术、3S 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已经在地籍测量中广泛使用。通过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多种测量模式的分析,比较现代地籍测量同“数字国土”之间的关系,总结地籍测量的基本框架,将现代测绘技术合理地运用到地籍测量中已经势在必行,并且随着GPS 卫星的拓展和Galileo 计划的全面实施,各种航空航天设备的精度不断提高,利用卫星定位与PDA 组合模式和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将是现代地籍测量手段中最具有广泛前景的技术。

2 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流程

现代测绘技术是运用到地籍测量中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它是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其最大优点就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数据库,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建立地籍管理系统,为完成“数字国土”工程、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地籍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 采集地籍要素,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其基本流程为:

①数据编辑、整理、入库:对于获取的各种数据,按照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进行编辑、整理、入库,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汇总,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形成地籍管理系统。②数据获取: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上述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如原始的正确的地籍档案资料等;第二种是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的内容一般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

③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包括已有的地形图、地籍档案资料、已有的控制资料和电子文档等)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本身已有的设备和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可以考虑能否使用“准地籍测量”。

3 现代地籍技术的内容和测量模式

地籍测量专业性强,地籍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对数据精度要求高,配套的成果资料(图、表、册、卡等)现时性强,同步变更需及时。因此,根据地籍测量所特有的专业性,现代测绘技术对于地籍测量来讲,主要有野外数字测量、GPS 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4种模式。受环境和技术的约束,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但能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地籍信息的全覆盖采集。

3.1 GPS 测量

GPS 本身就是现代测绘技术的一种标志。在现代地籍测量中主要用GPS 控制整个测区,以满足精度的需要。随着RTK技术的迅速发展,GPS+RTK 技术几乎覆盖整个测量领域。这种测量模式能实时地获取地籍要素坐标信息(通过实例证明,可以得到厘米级甚至更高精度),能够满足地籍测量高精度的前提下,在作业现场提供经过检验的测量成果,摆脱后处理的负担和外业返工的困扰。GPS RTK 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①GPS RTK 接收机+测图软件。利用GPS RTK 接收机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数据,经过GPS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GPS RTK 接收机是一种实时、快速、高精度、远距离的数据采集设备。其显著的优点是控制点大大减少,测量效率大大提高。缺点是必须绘制测量草图,一些无线电死角和卫星信号死角无法采集数据,必须用全站仪进行补充。②GPS RTK 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克服集中数字测量模式的缺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可适应任何地形环境条件和任意比例尺地籍图的测绘,实现全天候、无障碍、快速、高精度、高效的内外业一体化采集地籍信息。

3.2野外数字测量

数字测绘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产业和计算机制图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现代测绘的主流。全野外数字测绘产品主要是全野外测绘的基础数字地形图、地籍图,是建立适用于国土、规划、房产、城建、水利、电力等部门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信息库来源。地籍也是如此,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运用这种测量模式采集的数据。同时如果基础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标准较高,可供不同部门使用,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针对数字地籍测量的三个环节―――确权、测量、编绘,作业流程的科学化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作业工具的合理选择和搭配。野外数字测量主要使用的是全站电子速测仪,根据所搭配使用的硬件不同分3 种方式:①全站仪+电子记录簿(如PC-E500,G RE3,G RE4 等)+测图软件。是利用全站仪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控制点和目标点)的数据,在数据采集软件的控制下,实时传输给电子记录簿,经过预处理后,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全站电子速测仪、电子手簿是目前最新的测量仪器,同传统的测量手段(外业白纸测量、内业数字化)相比,智能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实现角度、距离的自动计算,技术容易掌握,但受硬件设备的限制,操作可视性较差,草图容易出错,功效不高。

②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是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数字式地籍测量方式。通过全站仪在实地采集全部地籍要素数据,由通信电缆将数据传输给便携式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实时处理并显示所测地籍要素的符号和图形,原始采样数据和处理后的有关数据均记录于相应的数据文件或数据库中。由于现场成图,具有直观、快速、高效的优点,可价格昂贵、野外环境适应能力较差。③全站仪+掌上电脑(PDA)+测图软件。作业方式与②相同,采用蓝牙传输,这种系统定位于地籍数据的前端采集部分,通过使用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的PDA 来满足外业测量的智能化、电子化要求。从地籍测量外业的结果来看,该系统具有多种数据格式的融合显示、多种地籍测量方法的可视化实现、自由测站的自动化计算功能,并且掌上电脑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现场成图、速度和效率都很高。这种系统虽然不完善,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3 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__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帐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

鉴于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几种模式,可以总结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三个特点:专业性、数字化、网络化,即以数字化的采集模式获取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地籍要素并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但是上述四种模式以及各种组合方式各有优缺点和适应范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单独使用。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如地形、地貌、建筑物、已有资料等)、各种模式的适用环境和作业单位的实力背景,可以选择经济、高效的测量模式,以达到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3.4 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

应用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进行地籍测量前景非常广阔。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以激光测距系统(LIDAR)、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GPS/INS 为主体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多种数据获取手段的迅速发展,不但能完成地籍线划图的测绘,还可以得到各种专题的地籍图(如正射影像地籍图、三维立体数字地籍图等),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快速及时的变更地籍测量作好参照。由于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数字摄影测量主要以大比例尺航空像片为数据采集对象,利用该技术在航片上采集地籍数据,其控制点和目标点主要采用航测区域网法和光束法进行平差,即所谓的空三加密,进而通过专有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软件,完成地籍测量的内外业。数字摄影测量与模式得到的地籍图信息丰富,实时性强,既具有线划地图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数字直观、易读的特性;地籍图上的界址点完善,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除要用GPS 像控和地籍权属调查外,大部分工作均是在内业中完成,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广有前途的地籍测量模式。

4 现代地籍测绘与“数字国土”的关系

现代地籍测绘、地籍信息系统与“数字国土”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地籍测绘为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但为了有效管理和共享大量的地籍测绘成果,需要建立一个地籍信息系统(其核心就是数据库),进而就可以存放各种图形和属性等信息,并对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从“部”到“厅”到“局”的各种行政级别上的空间应用分析。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的作用下,人们共享该数据库资源。“数字国土”包括广泛的数据和信息,高分辨率影像和数字地图是其中的重要数据之一,地籍测绘正是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及其网络体系建设即“数字国土”的重要内容。

篇8

关键词:数字测绘;3S技术;数字国土

随着以数字测绘、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体系的建立,4D产品以及高精度、高效率的新型测绘仪器的出现,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结合逐渐紧密,使地籍测绘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同时,应国土资源部“一五”规划的要求,“数字国土”工程已全面展开,因此,地籍测量必须为进一步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提供准确、合理、规范、全面的基础数据。传统的地籍测量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现代测绘技术和方法正发挥着巨大作用。

1 现代地籍技术的测量模式

地籍测量专业性强,地籍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对数据精度要求高,配套的成果资料现时性强,同步变更需及时。因此,根据地籍测量所特有的专业性,现代测绘技术对于地籍测量来讲,主要有野外数字测量、GPS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4种模式。受环境和技术的约束,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但能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地籍信息的全覆盖采集。

1.1 野外数字澜置模式

数字测绘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产业和计算机制图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现代测绘的主流。全野外数字测绘产品主要是全野外测绘的基础数字地形图、地籍图,是建立适用于国土、规斯.房产、城建、水利、电力等部门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信息库来源。地籍也是如此,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运用这种测量模式采集的数据。同时如果基础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标准较好,可供不同部门使用,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

针对数字地籍测量的三个环节——确权、测量、编绘,作业流程的科学化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作业工具的合理选择与搭配。野外数字测量主要使用的是全站电子速测仪,根据所搭配使用的硬件不同分为3种方式:

(1)全站仪+电子记录簿+测图软件。这种方式是利用全站仪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的数据,在数据采集软件的控制下,实时传输给电子记录簿,经过预处理后,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全站电子速测仪、电子手簿是目前最新的测量仪器,同传统的测量手段相比,智能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实现角度、距离的自动计算,技术容易掌握,但受硬件设备的限制,操作可视性较差,草图容易出错,功效不高。

(2)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这是一种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数字式地籍测量方式。通过全站仪在实地采集全部地籍要素数据,由通信电缆将数据传输给便携式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实时处理并显示所测地籍要素的符号和图形,原始采样数据和处理后的有关数据均记录于相应的数据文件或数据库中。由于现场成图,具有直观、快速、高效的优点,但价格昂贵、野外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3)全站仪+掌上电脑(PDA)+测图软件。作业方式与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方式相同,采用蓝牙传输,这种系统定位于地籍数据的前端采集部分,通过使用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的PDA来满足外业测量的智能化、电子化要求。从地籍测量外业的结果来看,该系统具有多种数据格式的融合显示、多种地籍测量方法的可视化实现、自由测站的自动化计算功能,并且掌上电脑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现场成图、速度和效率都很高。这种系统虽然不完善,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2 GP8测量模式

GPS本身就是现代测绘技术的一种标志。在现代地籍测量中主要用GPS控制整个测区,以满足精度的需要。随着RTK技术的迅速发展,GPS+RTK技术几乎覆盖整个测量领域。这种测量模式能实时地获取地籍要素坐标信息,能在满足地籍测量高精度的前提下,在作业现场提供经过检验的测量成果,摆脱后处理的负担和外业返工的困扰。GPS—RTK技术卡要有两种方式:

(1)GPS-RTK接收机+测图软件。利用GPS—RTK接收机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数据,经过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GPS-RTK接收机是一种实时、快速、高精度、远距离的数据采集设备。其显著的优点是控制点大大减少,测量效率大大提高。其存在的缺点是必须绘制测量草冈,一些无线电死角和卫星信号死角无法采集数据,必须用全站仪进行补充。

(2)GPS-RTK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这种模式将克服集中数字测量模式的缺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可适应任何地形环境条件和任意比例尺地籍图的测绘,实现全天候、无障碍、快速、高精度、高效的内外业一体化采集地籍信息。

1.3 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

应用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进行地籍测量前景非常广阔。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以激光测距系统(LIDAR)、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GPS/INS为主体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多种数据获取手段的迅速发展,不但能完成地籍线划图的测绘,还可以得到各种专题的地籍图,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快速及时的变更地籍测量作好参照。由于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数字摄影测量主要以大比例尺航空像片为数据采集对象,利用该技术在航片上采集地籍数据,其控制点和目标点主要采用航测区域网法和光束法进行平差,即所谓的空三加密,进而通过专有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软件,完成地籍测量的内外业。

数字摄影测量与模式得到的地籍图信息丰富,实时性强,既具有线划地图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数字直观、易读的特性;地籍图上的界址点完善。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除要用GPS像控和地籍权属调查外,大部分工作均是在内业中完成,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广有前途的地籍测量模式。

1.4 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

“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账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

鉴于现代测绘技术存地籍测量中的几种模式,可以总结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几个特点:专业性、数字化、网络化,即以数字化的采集模式获取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地籍要素,并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但是上述四种模式以及各种组合方式各有优、缺点和适应范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单独使用。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各种模式的适用环境和作业单位的实力背景,可以选择经济、高效的测量模式,以达到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2 现代地籍测绘与“数字国土”的关系

现代地籍测绘、地籍信息系统与“数字国土”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地籍测绘为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但为了有效管理和共享大量的地籍测绘成果,需要建立一个地籍信息系统,进而就可以存放各种图形和属性等信息,并对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从“部”到“厅”到“局”的各种行政级别上的空间应用分析。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的作用下,人们共享该数据库资源。“数字国土”包括广泛的数据和信息,高分辨率影像和数字地图是其中的重要数据之一,地籍测绘正是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及其网络体系建设即“数字国土”的重要内容。现代地籍测绘、地籍信息系统和“数字国土”的关系。

3 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基本框架

现代测绘技术是运用到地籍测量中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它是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其最大优点就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数据库,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建立地籍管理系统,为完成“数字国土”工程、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地籍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采集地籍要素,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其基本流程为:

(1)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本身已有的设备和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可以考虑能否使用“准地籍测量”。

篇9

关键词:地籍测量;数字化测绘技术;城镇地籍测量

前 言

我国的地籍测量工作由于历史和技术的原因,导致各地的地籍测量工作滞后,长期以来小城镇地籍管理仍靠传统的手工操作白纸图模式。随着国家建设的快速发展,这种落后模式已不能满足高效率的需求,为获得一套较完善的地籍测绘数据供国土资源部门监测、决策使用,各地都开始引入数字化测绘设备和技术全面开展小城镇地籍测量工作,目前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对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于小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地籍与城镇地籍测量概述

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表册和图等形式表示。城镇地籍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城镇地籍工作,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动态监管体制,为城镇规划、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城镇地籍测量的任务是在测区布设基本控制网、办理GPS点、导线点的委托保管手续,布设图根控制网,进行界址点测量和地籍图测绘,在地籍图上综合注记地籍概况与面积量算内容,原图清绘复制等。地籍测量与其它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具体表现在: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且具有非常强的现势性;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传统白纸测图技术和现代的数字化测图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测图精度高:

采用数字化测图技术在距离300m以内时测定地物点误差约为2mm,测定地形点高程误差约为18mm,测量数据以电子数据格式存档并可自动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和成图,且不存在传统测图中的视距误差、方向误差、展点误差,可获得与测量仪器同精度的高精度测量成果,且在全过程中原始数据的精度毫无损失。

(2)自动化程度高:

数字化测图是应用数字化设备的新技术,其成果经计算机软件自动处理(自动计算、自动识别、自动连接、自动调用图式符号等)后自动绘出精确、规范、美观的数字地形图,能自动提取坐标、距离、方位和面积等。

(3)图形属性信息丰富:

进行数字化测图时不仅要测定地形点的位置(坐标),还要知道所测的点的属性是什么,按照测图系统中的图式符号库当场记下该测点的编码和连接信息,显示成图时,只要知道编码,就可以从库中调出与该编码对应的图式符号成图。因此,数字测图时所采集的图形信息包括了点的定位信息、连接信息和属性信息,易于检索。

数字化测图的成果是分层存放的,不受图面负载量的限制,从而便于成果的加工利用,采用大比例尺白纸测图时当同一地块上的房屋的出现改建扩建、变更地籍时,就必须连续进行更新测量,而采用数字化设备进行地面测图,则只须输入有关的信息,经过数据处理就能方便地做到更新和修改,可以始终保持图面整体的可靠性和现势性。

三、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小城镇地籍测量中应用

3.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作用

小城镇的发展,规划是龙头,测绘是基础。小城镇地籍测绘工作是小城镇经济发展和规划、建设、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工作,它是为小城镇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和小城镇建设管理提供必要基础资料所进行的勘察、测量工作。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将大大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测绘基础工作的进度。

3.2数字化测绘在小城镇地籍测量的应用

(1)绘制宗地关系图。绘制宗地关系图时,比例尺要尽可能大以便注记,局部复杂地区可以另行局部放大绘制。在宗地关系图中按照从北向南,从西向东或按“弓”型原则预编地籍号。

(2)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工作的核心,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对每宗地的权属调查要求现场填写地籍调查表,相邻宗地符合指界条件的指界人现场指界,双方无争议并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名盖章后界址才算确定。

(3)控制测量。控制测量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定位方式为快速动态定位,为提高测量精度,应尽量避免在障碍物、高压电线或变电器、大面积水域附近使用,以免影响卫星信号的接收。

(4)碎部(界址点坐标)测量。采用GPS(RTK)、全站仪配合的草图方式测图。草图绘制的比例尺不宜过小,关键部分要绘制在草图上,使地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大体能够得到体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施测之前要对测区内所有的界址点要进行分析和统计,按以下三种类型分类处理:

①界址点位于开阔地带或位于一般建筑物的房角或墙角处,或在较容易到达顶部的高大建筑一角的地方。这类界址点和碎部点可应用RTK技术进行测量,将野外采集的数据,自动记录在电子手簿或内存中,通过将其坐标与基础控制点的坐标进行合并解算,计算出实地的界址点的坐标并绘制地籍地形草图。

②当建筑物层数较高且难以到达顶部或较为隐蔽的界址点和碎部点,则首先利用RTK测设一组图根点,然后再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如果RTK接收条件不好,测量状态无法固定时,则应用全站仪进行界址点和碎部点测量,外业直接观测界址点和碎部点的平面坐标并记录在全站仪内存中,在测量过程中注意画好宗地草图,必要时辅以数码相。

③十分隐蔽的死角,只能借助与其他点、线之间的几何关系来确定其位置。当界址点在实际测图中动态GPS、全站仪都无法观测时,可量取界址点与其他已测点或线的相对位置及尺寸,应用成图软件在图上将点解析出来。有时界址点之间的距离难以量取实际距离而又能通视,则可采用全站仪无棱镜激光功能实施对边测量来量取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样就克服了人无法到达且无法司镜的问题。

(4)内业处理

①数据传输。首先对照宗地关系图对记录手簿进行全面检查,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把外业采集的数据用通讯电缆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平差计算,为图形编辑作准备。

②图形生成。对照宗地关系图与宗地草图,利用成图软件进行图形编辑处理,然后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查看是否有漏测及连线处理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如果没有什么重大问题就可以生成界址线等地籍要素,注记相关的地籍要素内容,打印初步地籍图作为外业巡查的底图。进行外业巡查时,根据初步地籍图利用钢尺对测量精度进行校核并对境界类符号进行补充调绘检查。

③面积量算汇总。根据外业巡回检查成果再次修编初步地籍图之后,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分级量算,块块检核,按面积平差的原则进行面积量算、面积平差、面积汇总等工作。

④图表生成。最后在确认检核无误的情况下利用成图软件生成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汇总表、土地面积分类表等图表文件。

(5)地籍信息的入库

初始地籍调查数据库文件经检核无误后即可以录入小城镇地籍信息系统数据库统一管理,供国土资源部门监测、决策使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小城镇地籍图的测绘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测图工作的效率和保证成图精度,还能满足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后续的规划建设工作提供数字化基础成果资料,可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测绘、城市规划、信息系统、集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城市测绘的主要内容

城市、地籍以及房产测绘是城市建设中具有交叉的三大块,城市测绘数据主要是反映城市地表的自然、经济、社会诸多要素的特征、形态、位置、大小、分布、类别、名称以及其它的重要信息。城市测绘资料直观反映城市的面貌,城市规划都需要城市测绘提供基础资料,测绘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接影响和决定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城市建设的实施。城市测绘内容包括:城市现状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城市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地下管线的测量、建筑用地界线拔定、建筑物的施工放样、竣工测量、城市规划道路定线、大型建筑物的沉降测量等。地籍测绘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地籍数据库建设、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等。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数据集(控制点和界址点坐标等)、地籍图和地籍册。房产测绘的基本内容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房产权属、变更测量、成果资料检查验收、房产信息系统建设等。

2测绘的社会需求

测绘工作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对于行政区域的识别划分;布设和加密城市控制网,使城市的规划建设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下有序进行;为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用户提供可靠的多比例尺的地形图,满足各行各业的使用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准确划分相应建设用地,并对用地情况的监控提供可靠的依据。

社会对测绘信息的需求量很大的,其中大多数是各级政府机关,其次是企业单位。当然这其中的绝大多数资料都被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规划管理始终是城市管理工作的热点,规划管理工作程序中无不与测绘工作紧密相联,需要测绘工作有力的支持,从工程建设前的选址用地,建设工程的设计、实施以及最终的规划验收,以及规划行政执法,都离不开地形测量、综合管线测量、工程测量(建筑放线、验线)、规划竣工验收测量等工作,这些工作贯穿在整个规划行政管理的每个环节。因此重视和促进依法测绘才能确保城市规划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3测绘的成果体现――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地理学研究领域,是以各种测绘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为地理研究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各种技术为基础,综合各种城市测绘数据,目前应用已初见成效、在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测绘机构的地理信息应用技术、基础地理数据库正在发挥着“基础设施”的巨大支撑作用。随着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测绘在城市建设中所占据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高,也使得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变得越来越松。

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服务于城市的规划与管理工作,如果能增加统计分析功能,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交通规划信息,则地理信息系统完全可以获得更大的拓展,如可以应用在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相关行业。

4各种测绘数据亟待整合以发挥更大功用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查询、分析方便以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质量、水平。有了数据库,有了分析工具就可以辅助管理、辅助决策,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决策的主动权。在现实工作中,规划、建设管理常用的地形信息比现行的标准地形图简单,而非地形信息,如土地使用、地籍、房产、管线往往很重要,需要和地形信息结合在一起使用。

以沧州市为例,就有规划局的规管系统;国土局的土地信息系统;房产局的房产信息系统。其基础地理信息来源于不同时期不同的测绘单位,所提要求、标准不同,成果覆盖范围、图形比例尺互有交叉,GIS应用平台不同,平面坐标系也分为地方坐标系、地籍坐标系。而由于房产测量起步较晚,房产基础图较为缺乏,在《房产测量规范》中直接载明“房产图根据需要可利用已有地形图和地籍图进行编绘”,在房产部门建系统的过程中也确实利用了部分已有的地形图和地籍图,但房地产测绘也是城市大比例尺测绘的一种。其方法手段与其他测量并无多大区别,它具有更多的信息源,量大,涉及面广,内容繁多,图表复杂,因此它是建立现代城市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基础信息,同时也是城市大比例图更新的主要基础资料。地形图、地籍图、房产图其实是基于同一类基础图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同一幅底图上各自增加不同的属性项,三者如能合而为一,实现基础图全市域覆盖,统一平台;超脱出部门利益将会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而各地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地形图的现势性难以保证,转向GIS后,信息种类更多,单靠本部门、本系统内要将各种信息都及时地、同步地更新,事实上难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