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实施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建设实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水平的标志之一。本文以我院《会计学原理与技能》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为例,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监等几个方面总结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和要领,旨在推进精品课程建设速度、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 :国家精品课程;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监
一、引言
2003 年4 月9 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学原理与技能》课程历史悠久,是会计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我院会计专业教师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于2006 年被评为江苏省省级精品课程,2007 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 年立项为国家级精品网络公开课程,目前正在建设中。笔者参与《会计学原理与技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现仅就该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所做的工作谈一些体会。
二、以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监为核心,创建国家精品课程
(一)课程设计
1.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与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总体设计思路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课程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以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并掌握专业知识,这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增强了职业岗位能力,便于学生将来的就业。
具体内容包括:
(1)依据该门课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务范围来选取学习项目,这是选取学习项目的基本依据。在学习项目的编排上则要根据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关系。
(2)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以及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技能形成的需求,将职业认证课程的学习嵌入到课程体系当中,同时在课程设计中确定该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动手操作技能等内容。
(3)学习项目课时数的分配要根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来进行核定。
(4)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或“掌握”、“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或“掌握”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2.自编校本教材。包括基本教材和辅教材,辅教材主要包括自学指导书、习题册、实验指导书、以及相应的参考书籍。
要实现会计专业技能课的模块教学,首先要有合适的教材,它是实现模块教学的核心。多年来,会计专业在教材的选用上基本上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格局。要打破这种格局,首先,基础会计主要讲会计记账方法、会计核算过程(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及主要形式、会计相关法规等;财务会计或企业会计、成本会计则按照各个子模块的要求编写成系列教材,同时要编写配套的模拟实验题及综合模拟实习。
我们在2005 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学》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改名为《会计学原理与案例》一书,于2007 年8 月由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已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此书在2010 年及2012 年进行了修订;还在《会计学原理与案例》的基础上编写了一本《会计学原理与案例学习指导、习题与实训》。2009 年,我们还编写了《财会基本技能实训》,主要用于学生的综合模拟实习阶段,全面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编制授课计划。授课计划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制的施教计划,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主要文件之一。4.编写教案。教案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结合个人教学能力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教案的内容实质上是该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但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设计。
(二)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打破过去“课堂理论灌输+ 课外布置作业+ 集中模拟实习”格局,按照操作性教学模式要求,实行“理论教学+ 讲练结合+ 模拟训练与测试”、老师精讲、学生多练,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方法。
具体的教学方法有:
(1)通过案例教学,把抽象的理论问题变得通俗易懂。结合教材中较难理解的基础会计专业知识、专业术语、会计方法等通过案例进行剖析和点评,能把抽象的理论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并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课堂互动来替代从头到尾的理论灌输。选取比较合适的章节,首先设置了一些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边讨论边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这种“导学式”教学,改变了传统上课时教师单调而枯燥地讲解知识、单向传递知识等“满堂灌”的弊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同时也能够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
(3)模拟情景教学来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相关实训室,把会计模拟操作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模拟操作,力求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模拟训练与测试。
(4)组织各种类型竞赛,增强综合性设计训练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会计基础知识大奖赛、辩论赛、会计基本技能(点钞、小键盘输入、数字书写、珠算)大奖赛等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增强学生对会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除了要讲究教学方法外,在会计课程教学中还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
(1)制作精美课件完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制作了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手段并配合传统的教学手段,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2)利用校园宽带网进行网络教学,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集中进行授课,这不仅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对于每一次授课,缺少了灵活性,授课内容不能够循环使用,无法重复和再现。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一是开设了视频课堂,教学资料、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全部上网,并定期更新,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二是课程实践教学通过视频、flash 动画等直观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在课程网站建设中,设置了在线答疑,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回答学生提问,将课堂师生互动搬到网上,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介已是常态化,但在进行会计教学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⑴结合性。要使多媒体教学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组合,突出重点与难点。⑵必要性。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不是追求形式,有些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几千年发展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因此教学媒介要有必要性。(3)启发性。多媒体教学媒介演示要能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评监
课程评监包括课程评价和课程监督两个方面,是课程建设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对包括“课程计划、实施、结果等”诸种课程要素及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学生等不同形式的考核来评价和监督教学效果,其目的是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和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程评监主要包括学生评价教师,教师之间互评、教学督导部门评监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评监。课程评价方法要定期与不定期、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课程监督要强化课程实施阶段的日常监督和控制,同时还要加强课程设计阶段的事前监督和控制。
三、结语
篇2
一、自主的,才是有动能的
学校从2008年起,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始开发版画校本课程。美术老师们自主学习、刻苦钻研,不仅使自己成为了版画专业人才,还历练成了资源开发者和课程设计者。编写课程标准,编制教师用书,研究版画创作、教学和辅导。《儿童木刻版画的教学与辅导》专著公开出版发行,既是开发过程的小结,又成为课程实施的引领。
在版画课程里,了解版画艺术的发展及特色;欣赏著名版画家的代表作品;逐步熟练地掌握版画的工具材料、性能和表现技法;体验版画创作的乐趣……孩子们传承民族文化,拓宽艺术视野。师生都成为了版画艺术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二、发展的,才是充满活力的
(一)教师的发展更好带动学生的成长
十年来,老师们一直重视增强专业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确保版画教学高效开展。多幅版画作品参展获奖,刊登于《中国美术教育》杂志,论文案例执教课获省市级奖和发表15次。姜玲成长为长沙市校本课程骨干老师,作品获全国一等奖。
(二)课程建设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完善。
与时俱进,我们修改课程标准,新编教师用书,探索版画与文化的传承、版画与情感的表达、加强版画与生活的联系,在湖南省2017年小学优秀校本课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一)四个层次,逐步推进,学习版画的丰富多样
课程实施中,为适应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我们由浅及深,由易而难,先从对印版画入手,接着学习纸版画,然后进行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学生能尝试多种版画媒材和表现技法,掌握多种造型方法,在丰富的视觉、触觉和审美体验中,提升艺术实践能力。
(二)五个坚持,大力普及,落实课程的面向全体
一是三年级每周开设一堂版画课,抓好常规教学;二是每周两个时间段版画辅导,有兴趣的孩子自选参加提高班、精英班和社团;三是每月一个“版画周”,面向全体组织以版画教学为主的系列活动;四是每季度一次美育大课堂,进行版画欣赏、文化熏陶;五是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大型特色活动,张扬版画特性,浓厚艺术氛围。
这样,从点到面,普及到深化,老师带领孩子们在版画的艺术时空里,不断探索,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项目荣获长沙市课题成果一等奖、友谊教科研奖,第三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有品质的,才是更有价值的
艺术是表现文化的一种形式,是传播文化的工具与手段。生活是艺术的创作源泉和推陈出新的动力。所以,我们举办版画课程特色活动,会特别关注文化与生活,让艺术承载文化,让艺术走进生活。
(一)充满意趣的版画创作——让版画凸显艺术魅力
如“创意芙蓉”艺术展,积极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形式,制作方体、卷帘、艺术瓶等立体造型,精彩亮相。
(二)富于人文的主题活动——给版画充实文化内涵
将多元文化融入儿童版画,让学生了解文化中的版画艺术和版画艺术中的文化。并将版画运用到校园文化中,师生在艺术的创造与愉悦中沉浸和享受。
如“墨香沁心 ˙书韵留痕”版画藏书票设计活动,倡导学生由爱书而藏书,由藏书而设计藏书票,以票会友。再如“书香笔墨﹒刻画时光”校园文化艺术角活动,先亲子阅读,再围绕一个核心文化原点、选取一个场景进行美术创作,涵养了人文精神。
(三)融入生活的作品应用——用版画装点生活
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和社会生活,收集版画的创作元素,另一方面强化版画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相互作用与转换,获得用艺术方式表现和美化生活的能力。如 “我爱我家” 创意DIY家居设计活动,用版画原板材料等,设计制作家居用品,提高了创意实践等能力。
这样,课堂内外相结合,版画与文化与生活相结合,版画校本课程发挥出更大育人功能,学生素养得到多方面增强。
五、开放的,才是广泛共赢的
篇3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精品课程;人才培养;内涵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3-0024-03
职业教育学是职业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职业教育教师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建设与实施职业教育学精品课程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改善学校育人的软环境,调动师生双方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精品课程建设已由前期的探索实践、经验积累阶段进入到对课程建设的深化认识、规律性把握的“后精品课程建设时代”,需要对职业教育学精品课建设内涵作出准确界定,以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课程建设。
一、职业教育学精品课程建设内涵与特点
所谓“精品”,即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物件,精心创作的作品。课程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组织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具体内容和实施的方法,并且有一套可以具体实施的策略以及恰当评价的方法。
关于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07年)对精品课程作了界定,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五个一流的表述说明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遵循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体现出精品特色,教育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先进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在同类课程中发挥示范性、辐射性和推广作用。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内涵的广泛性。精品课程是综合了广义与狭义课程,同时涵盖了整个教育教学系统的系列课程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既有教的主体活动也有学的主体活动参与其中。第二,质量上的精品、高等级。精品课程应该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在学科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做到科学性、先进性,起到示范、统领和辐射作用。第三,地位和层次上的基础性、专业性和特色性。建设精品课程要考虑在课程体系中处于相对基础地位,能使更大面积学生受益的课程,即应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特色优势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以点带面,推动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职业教育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
职业教育学精品课程建设就是要紧紧围绕课程基础定位,根据精品课程的内涵与特点,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指标内涵进行建设。
(一)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将职业教育学课程教师团队建设成既有职业教育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教学经验“教师教育系列课程”优秀教学团队,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建立“教学合作组”。安排5名教师同时讲授职业教育学课程,合作组教师每周对教授内容做集体备课,授课过程中互相听课、评课,使合作组教师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二是制定并实施“学位提升”与“优化学缘”计划。职业教育学省级精品课程组有计划鼓励安排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招聘毕业于不同院校的硕士优秀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制定培训计划,对教师进行职业教育学理论的培训和提高;利用假期和课程结束后派教师到职业院校和企业锻炼提高。三是定期进行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学,不断融合先进理念,增进校内教师与著名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
(二)精品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1.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
教师教学手段立体化体现在由传统的板书讲授转变为传统加多媒体(网络)和课堂教学训练与评价(微格教学)的多维度结合,既注意培养职业师范生传统经典的教育技能,又要求学生熟练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备,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职业教育学的课程内容分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两部分,在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这部分内容中,由原来以讲授法为主改成以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际锻炼等多种方法的结合,加强见习、观摩等教学辅助环节。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这部分的教学中,按照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体系的方式进行建构,根据课程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把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进行分类和再组织,使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师的工作情境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在职业情境中,使学生通过任务引领的实践行动来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个教师工作体系的知识和技能。
2.构建立体化学生学习模式
学生学习模式立体化即建立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以课堂学习为中心,多媒体课件、自主式学习、课外综合素质实践为一体学习模式,形成职业教育学与专业相结合的学习特色。立体化的学习模式意在通过模拟教学、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过去的教学,往往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与学生专业的联系,导致学生对职业教育理论不够重视。现在的做法是在备课阶段,课程组教师按照学生的专业进行分工,每位教师对应一定的专业进行授课,教师要与所教专业院系的教师进行沟通合作,了解所教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方面的内容,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学习实际,把职业教育学的内容与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发挥教师教育类课程所独有的条件性知识的作用,搭建起职业院校师范生走进教师职业的理论基础和技能平台。
3.学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训练常规化
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训练常规化。一是通过平时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职业教育理论素养。每个单元课程结束后的课外作业分为三个类型:适用于所有专业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面的课外作业;有专业针对性的作业,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未来不同的教学工作领域,设置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使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在将来工作领域上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二是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能力。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职业学校存在的教育和教学案例为素材,让学生在真实的事件和情境中分析现象,根据理论提出解决对策,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职业教育教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制定周密计划安排教育见习。每学期利用一周时间安排学生到职业学校进行班主任见习工作,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班会。这种常规化的教育见习,使职业院校师范生能更好地了解将来的教育对象,掌握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4.职业教育学课程考核方式多元化
由原来的统一期末闭卷笔试改成期末闭卷+平时教学实践+平时课程论文,分数的比例为4∶4∶2,闭卷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职业教育学》基础知识,教学实践包括职业学校教育见习、微格教学讲课等,课程论文则主要考察学生对职业学校教师职业、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模式等方面的理解与思考。
(三)精品课程教材建设
国家教育部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中对教材确定了明确的评审标准:一是教材使用上,应保证是优秀教材。可以是各高校编写的高水平教材、引进的高水平的国外原版教材以及国家级的高水平的优秀教材。二是教育教学资源满足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研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要求。包括多媒体课件、教育教学案例库、习题库以及课程组教师上课完整视频,还包括相关的电子影音资料等。编制职业教育学精品课程教材关键是要牢牢抓住职业教育学课程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培养目标为切入点,以职业教育教学中行动导向和工作任务驱动等教育理念为指导,广泛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师范生职业教育能力,并将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作为教材编写和相关教学资源建设主线贯彻始终。
培养学生在职业教育实践中,能以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做指导,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形成职业教育师资必备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掌握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学技能技巧。这是职业教育学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的精髓。精品课教材应是系列化教材,在编写时要有相应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使学生了解所选取教材的的来龙去脉,如相关知识背景、历史发展脉络、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和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趋势、走向等,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构建、完善以实践训练为主的微格实验室和机房的建设,使实验实训教学手段实现现代化。在实训实践教学中引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实训和实践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设与完善实验中心的同时,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建立至少4个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考察、课题调研等。实践性教学是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重视对知识的应用,将实践作为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课堂不是教育教学的唯一场所,教育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上,而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
(五)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进行职业教育学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建立完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师教案、试题题库、微格教学实训指导书、教育教学参考文献、课程组主讲教师教学授课录像、多媒体电子课件等教育教学资源,做到资源上网并实现免费开放,使精品课程教育教学资源与学习者共享。教学资源上网,可以使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主体参与学习和发现学习,自己独立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学会学习、获取知识能力。通过网络实时进行网上辅导与答疑,有利于个别辅导,因材施教与教学。建立网上论坛,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与学术见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查阅职业教育信息、与教学同步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料、进行师生学术沟通与交流。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Z].2007.
[2]吴启迪.千门精品课程上网络,打造高教新质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02-24.
[3]柳礼泉,丁蕾.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 [J].大学教育科学 2010(5):34-37.
[4]周明星,刘晓.《职业教育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07(6):40-42.
On Conno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xcellent Cours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Pedagogy
Peng Yukun
Abstract Excellent course is one of performance of the school connotation improvement. Excellent cours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pedagogy covers teaching idea, teacher tea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management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essential to make an accurate definition of connotation of excellent cours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pedagogy, so as to further deepen and specify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urse construction, promote curriculum reform of vocational pedagogy, optimize and innovate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competitive awareness and entrepreneurship.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核心课程 建设路径 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陈圆(1981- ),女,江苏泰兴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动物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材建设、胶体与表面化学。(江苏 泰州 225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教育兽药类专业建设适应性研究”(课题编号:GYA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2012年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12-02
课程承载着专业的培养目标,既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单元,也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教育部高职高专处范唯认为,课程建设是专业发展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课程是学校的产品,是专业的细胞,课程体系决定了专业的基本架构。因此,作为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和岗位能力的关键因素,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教学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就成了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重要取向,也是当前高职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高职专业核心课程的内涵与定位
一般认为,“核心课程”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教育家齐勒的“齐勒计划”和美国教育家帕克的“帕克计划”为标志。前者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善的意志”,为此齐勒把文学、神学、世俗历史等课程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地位,使之成为“核心课程”;后者整合了赫尔巴特的“统觉学说”和福禄倍尔的“儿童观”,把人类学、矿物学等学科统合形成“核心课程”。20世纪30~50年代,“核心课程”倾向于对社会问题或生活领域的核心设计,主张“以某些社会生活为主题,特别是以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为中心来编制学校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把学科知识以学习者的需要和社会、生活问题为核心组织起来,形成了学科取向和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组织模式。20世纪90年代,核心课程主要是指学生必需的课程,泰勒把语言、文学、历史、数学和科学五个科目列入核心课程。现代核心课程“使学生在文化接受理念中把个性发展、社会需要与共同关注的民族振兴甚至涉及全人类命运的问题联系起来”,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能够在未来社会有效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概念、技能和态度,让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
从词源看,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的其他部分(边缘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彼此之间不是客观的,而是价值负载的。可以说,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一个价值追求的过程。
高职教育的典型特征是高等性、职业性和实践性,其课程是职业教育中与学生直接“面对面”的关键部分。“职业教育的课程不能只针对某个岗位,应该针对一个职业群,并且是在职业生涯中可以晋升的职业群。”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应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群)技能密切相关的、对提高该专业核心竞争力起决定作用的课程。高职专业核心课程具有专业性、一致性、职业性和特殊性等特点,是体现一个专业的特色,并以该专业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正是由于核心课程的这些特点,才使得专业与专业之间得以区别,彰显出各自的特色。
二、高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路径
高职核心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众多要素的作用与制约。高职教育是一种比普通高等教育更贴近社会及经济的特殊教育类型,其教育目标具有明确的就业定位与职业指向。因此,高职教育核心课程的开发应坚持多元化的开发主体,由“教育专家主导”向“社会需求主导”转变,课程内容的选定既要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规律,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胜任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具体的开发与建设路径如下图所示。
(一)根据岗位需求,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课程必须围绕实际岗位技能确定具体目标,以产业需求为依据,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形成解决职业岗位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没有明确的岗位(群)要求,课程组织的‘专门化领域’就缺乏范围依据,也就开发不出符合高职教育本质要求的课程。”以“兽药检测技术”课程为例,我们走访兽药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对与兽药检测有关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广泛调研,进一步明晰了该核心课程的培养目标,即具有对兽药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药品的定性鉴别、杂质限量检查、原料与制剂质量检测,以及检验报告的出具等质量检测岗位需要的能力结构和目标。
(二)根据工作任务分析,提炼课程核心能力
核心课程开发的关键是项目任务的确定,项目任务来源于一线企业的生产过程。因此,我们邀请了兽药行业企业品控技术人员、课程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对兽药企业质量检验方面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按照工作任务分析表设计的内容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工作模块的难易程度,统计不同工作模块的出现频率,并由此通过“头脑风暴法”形成基于职业岗位(群)的核心能力。
(三)根据行业与职业规范,制定核心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它是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业评价的基础和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高职教育职业定向性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既要体现行业规范、职业资格标准及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又要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实现课程标准与工作过程相衔接。为此,我们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引入《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校企共同制定了“兽药检测技术”课程标准,将专业知识传授和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能力培养全过程,以能力达标和素质具备作为课程标准,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
(四)根据课程结构与内容分析,设计核心课程模块
高职教育的主要功能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有别于学科教育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必须对应于工作结构,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行动化的学习项目)为载体,按照同级性和相关性的原则,以工作体系的结构作为课程内容序列结构的基本依据,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为“重构”意义上的课程模块,建立融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与能力体系。为此,我们打破原有课程的学科性架构,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选择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设有一个或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解成若干任务,将知识点分散在各个项目的任务中,从而建构与工作结构相对应的整体化的核心课程体系。
(五)根据“项目”载体,开发核心课程资源库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核心课程资源库的开发,必须充分体现典型性、真实性和整体性,要与职业岗位“接轨”,围绕“项目”学习的任务组织编排;要坚持动态变化原则,将“四新”引入课程资源库中。课程资源库应包括课程标准与要求、教学指导(授课计划、电子课件、教学视频)、教学素材(企业案例、参考书目、图片库等)、课程网站、留言板、在线答疑,以及网上测试系统等在内的网络教学平台。课程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
(六)根据教学过程,制订教学实施与评价方案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鉴于此,我们围绕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那里?”“我怎么判断我已到那里?”,制定了“兽药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与评价方案,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实施场所和教学评价等进行了整体设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推行“双师”制(学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和“双证”制(兽药检验操作合格证、职业技能鉴定证),制定《兽药检测操作规范》《兽药检测技术考核标准》等,这些都为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高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策略
课程的关键在于实施。课程的实施是课程设计理念落实、检验和发展的基点,要按照“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的思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相关原则,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教学方式与生产方式相统一。
(一)由“项目经理”领衔组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核心课程”作为工作任务体系的课程,在行动导向、任务引领的前提下,原有学科体系中任何一个课程门类的教师,都不可能完全胜任新的“核心课程”教学要求。为此,在教学实施中,必须打乱原有教研室(组)的界限,组建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企兼职教师等为主体的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由行业兼职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担任,具体负责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这种新的教学和合作研究的组织机构,可以完成原来个体教师无法完成的工作任务。
(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核心课程强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要按照“做什么学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课程实施原则,先解决“怎么做”,再逐步解决“为什么这么做”,让学生获得不同任务的工作结果;二要做好“三个转变”,即教材中心向“项目”中心转变,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课堂中心向完成任务的实际需要转变;三要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开展教学活动,营造项目任务完成的真实情境,体现任务“产品”的职业岗位属性。
(三)以“开放式”评价方式综合评定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过程,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更多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激励、调节等作用。核心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岗位能力,“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职业能力,开发学生的技术思维”。由于项目教学是围绕完成项目展开的,所以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围绕项目完成的过程,采用“开放式”“多元化”的方式开展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做到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相结合,使教学效果的评定更客观、更合理,把教学评价的“话语权”交给社会,留给行业企业。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课程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国家精品资源课程建设发展现状
2011年10月,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补充,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1]。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建设的目的是“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其中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通过对2012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高职)的解读,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之于课程建设有了清晰的认识:
(1)校企合作突出。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评审指标中,二级指标建设方式中,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设计、开发、使用、推广课程;二级指标教学队伍中,要求行业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并承担一定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2)强调创新。在建设目标设定、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教学与评价方法设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等方面强调要有所创新。在课程拓展资源方面,要求原创性资源比较高。(3)突出实践性。课程教学应以工学结合为手段,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团队教师应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主持(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4)课程基本资源系统完整。能反映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课程资源配置和应用,反映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教学风采。(5)课程拓展资源要有一定的社会覆盖面。涵盖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岗位技能培训、新技术普及、职业素质养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2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发不深入,不充实,不善于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案例的丰富性还不够,横向资源学习欠缺。(2)课程理论与实践衔接不紧密,实践教学得不到有效落实。教学中难以100%还原实际工作情境。建筑装饰设计课程的教学显得分量不足,学生在校外实训中主要是观摩,也难以直接参与进去。(3)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单调,仍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讲解、提供项目、学生画图、批改作业,形式也很单一。项目资源的采集,学生难以参与进去,主要还是教师提供。(4)课程的考核方法比较单一,重形式、轻技能,缺乏实质,和“设计员”职业资格考试能够吻合,但就课程目标来说还是有些脱节。
3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3.1课程设置
(1)教学理念要先进。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相关文件中,体现出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受益非线,同时也应该与兄弟院校多交流探讨学习,要体现高职课程的特色。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开发课程。(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3.2课程资源建设要丰富
课程资源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应该有条理、完整、丰富,同时也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到位:
(1)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联合企业,引入企业先进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资源,教学过程引入现场标准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2)引入公司全套、完整的工程案例,进行教学开发,完善工程案例的任务书、投标书、虚拟演示动画、方案图、施工图、施工过程照片或视频、竣工实景照片等,作为学生研究学习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3)引入互联网上的设计项目源,作为学生的课堂或者课外有兴趣自己参与的项目制作。(4)有效运作课程论坛,以及通过qq群,加强师生互动。论坛设置有作业区、共享区、精彩转贴、交流区等,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资源共享。
3.3明确教学目标,打破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
针对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高技能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精心筛选,突出“理论必需、够用即可,强化实践应用和操作熟练”的教学思想,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够用为度。根据内容选择要做到基础性、实用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为一体。课程结构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打破传统课程的知识结构,尝试将原有课程内容整合为建筑装饰设计入门、家居空间室内设计、办公空间室内外设计、餐饮空间室内外设计、商业空间室内外设计等内容,这样以典型空间为载体的整合,使得学生对知识更易于把握和接受。
3.4突出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以学生为主体
(1)将现有的工作室充分发挥出其特有实际性的作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结合课程辅助开展项目教学,另一方面承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融课程、工作室、生产实践为一体,实行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真正实施工学结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2)课程内容职业化。以职业岗位职业需求为依据,进行课程建设。职业岗位需要什么,专业课程就教授什么。(3)课程实施项目化。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来源要鲜活,以威客等网上的项目源,或身边就近的项目源为训练内容,课程围绕项目进行。(4)课程建设开放化。让市场的手伸进校园,审定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技能训练大纲,审定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标准及方法,有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开展。专业管理委员会形成“学校、行业协会、企业”三赢的合作模式。
3.5要将素质教育容融入教学,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一个人综合的能力和素质当中,最重要的是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绝大多数公司招聘人才时更看重专业以外的职业素质。除了人文素质、就业指导等选修课程外,在建筑装饰设计课程中也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要能承受在成为真正设计师之前的磨砺或在其他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解决,更好地适应行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2011.
[2] 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Z].2012.
篇6
工程管理专业系列课程建设是对工程管理所涉及到的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系列的专业特色课程进行课程一体化建设,具体地包括以《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为代表的技术、经济、管理与法规等四个系列中的专业特色必修课课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见图1。工程管理专业系列课程的建设的目标包括:(1)在内容上,加强系列课程之间内容的衔接与联系,加大教学内容整合力度,并对不同层次的课程提出不同的要求,便于课程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内容搭接;(2)建设层次分明,风格统一,考核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共性与个性的建设;(3)通过系列课程的建设,深化和加强学科建设,推进教师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4)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按照系列课程教学要求来设置实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系列课程建设还必须体现强化基础理论、处理好学科重点与内容交叉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体系和实践环节的整体优化等目标。系列课程必须相互支撑,构成合力,不能是单门课程的简单叠加。
二、工程管理系列课程的共性与特性建设
1.系列课程主要建设内容
工程管理专业系列课程建设各课程具有共同的建设标准与内容:(1)完善教学文件的建设。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习题集、案例库、实验指导书等齐全完备,质量高,并能严格执行。1)组织参与各门课程建设的教师认真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大纲,使教学大纲适应学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时数的要求,课程内容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既重视基本理论、设计原理与方法等基本知识知的讲解,又注意介绍学科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2)加强试题库及案例库建设。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师编写系列课程的试题库。试题库的建立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基本训练,还能规范和完善考试制度。同时根据课程教学中应采用大量案例教学的特点,结合本地区大量工程实践或国内外的工程实践编制各门课程的案例库,重在进行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还可结合工程实例编写读书报告,或撰写科技小论文,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系列课程的特点和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在系列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研制、购买、收集整理等途径增加多媒体教学资料,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教学直观性、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修改性强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弥补教材相对滞后的不足。(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系列课程建设为契机,从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教学队伍的目标出发,通过教学研讨、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相关教师相关的教学培训,参加相关教学会议,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4)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加强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系列课程建设中各门课程应设置与完善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课外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的配合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搞好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教师与企业科研合作的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本着双赢的互惠互利原则,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服务社会,通过学校、学院等不同层面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综合性、专业性、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架起学生和老师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5)注重教学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将讲课及教学环节(批改作业、辅导、答疑、研讨课、实验、考核等)的质量较长时间内稳定在较高水平,注重学生能力、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主讲教师授课效果要获得听课学生和后续课程任课教师的好评。(6)注重教学改革与教育研究。要求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等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和教学成果总结。工程管理专业系列课程体系建设框架,如图2。
2.系列课程建设中各门课的建设特色
在满足系列课程共性要求的前提下,系列课程中各门课程应具有自己的建设特色。本文以《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建设为例,阐明各门课程的建设特色。(1)通过多媒体资料库的建设达到“虚拟施工现场”的效果,提高间接性实践教学效果。工程技术类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根”。其中,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在工程管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实践性强,讲授难度相对较大。且存在内容多、学时少、教学目标高、涉及面广、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在课程建设中,重点收集与整理大量与建筑施工相关的工程图片,照片,录像视频,动画等资料,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达到以丰富的图形界面、逼真的视频动画、生动的音响效果,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动态性和表现力,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主动性,大大缩短认知进程,提高讲授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总之,通过课程建设,使课堂教学环境达到一种“虚拟施工现场”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吸取“间接实践经验”,弥补课时较短,实践时间不足的缺憾。(2)改善教学条件,通过直接与间接实践教育提高工程管理学生实践能力。建筑施工课程教学必须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方面入手,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直接经验是通过课内实验环节,结合课外实习与生产实习使学生直接接触工程实际,增加直观经验。间接经验包括阅读专业刊物,间接接触工程实际。课程建设中应注重教学条件的完善,引导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扩充性资料,间接接触工程实践。例如,国内著名的建筑施工类刊物有《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等,这些刊物介绍了大量典型的施工案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施工管理的好经验及招投标新动向。经常阅读这些刊物,可间接获得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还可通过为学生提供典型的专业网站帮助学生获取更为广泛的信息。同时,完善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方案、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方案。在网站上提供相应的规范规程与工艺标准,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基础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等,供学生免费下载学习。
三、工程管理专业系列课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篇7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管理,努力构建富有地方特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补充的基地课程体系,切实指导和服务各地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更好地发挥基地课程活动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需要我们在课程理念和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课程管理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思考研究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
基地;课程建设;实践
在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管理,努力构建富有地方特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补充的基地课程体系,更好地发挥基地课程活动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需要我们在课程理念和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课程管理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思考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正确把握基地课程建设目标
基地要以“立德树人”“实践育人”为指导,努力打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特色鲜明的实践基地课程,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学会生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基地课程性质
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是以提升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有效整合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并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为途径,有计划地组织体验性的教育活动。
(二)课程功能定位
教育:充分发挥基地内外教育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为习惯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经历实践过程,获得实践经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强调学生要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和劳动技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创新: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基地课程形态
实践基地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强调丰富学生的体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会思考的手”。具体而言具有以下三种基本形态:
1.经验性课程。基地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与参与。课程组织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通过自主的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实现课程发展的价值。
2.实践性课程。基地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实践,是基地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它不是形式上的活动,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具有明显的“任务取向”的活动,注重学生通过实践的实际体验,获得感悟,获得能力发展和情感升华,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3.综合性课程。基地课程设计上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的空间上向自然、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实践活动领域延伸,使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密切联系,它不是对学科知识的综合,也不是跨学科学习,而是对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领域的综合。在课程设计的层面,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课程价值来追求。
二、合理建构基地课程体系
为了有效地落实课程目标,基地要积极规划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类型、主要内容和具体项目,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学生发展需求、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基地课程体系。
(一)基地课程基本体系模式
实践基地课程可以确定为领域、模块、项目三个结构层次。领域内容尽量照顾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的各个层面,由主题教育、生存体验、科学探究、素质拓展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领域包含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可以设置相关活动项目。为了避免基地课程与学校课程的简单重复,突出实践教育特点,打造基地课程特色,一定要充分彰显地方特色课程和活动,因为这是最有生命力也最能体现基地特色的。
(二)基地课程设置原则
优先建设体验式实践德育课程。确立“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实践课程的作用,在生活中育德、在实践中育德、在社会中育德,建构“贴近学生、面向生活、注重实践、开放多元”的实践德育课程新体系。重点建设实践能力课程。确立“能力生根”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综合实践课程实践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能力基础,建构交往合作、手脑并用、参与体验、教育新体系课程。在课程目标设计上融入多学科多领域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强化建设特色乡土课程。确立“乡土教育”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基地所在地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特色和优势,选取具有当地特色的教育资源,把社会问题探究、自然问题探究、现代科技问题探究和“乡情”教育结合起来。
三、规范实践课程管理
(一)坚持课程实施三原则
实施梯度层递课程。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的不同、知识背景的不同、个性需求的不同等因素,考虑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做到统筹兼顾、各有侧重、梯度提升。注重动静内外课程结合。基地实践,不能是让学生换了个上课的教室的学习活动。我们应该彻底解放学生的思想,设计动静结合与内外结合的课程,甚至是基地内和基地外的实践活动。强化实践课程的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核心素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所以,我们要用大课程观实现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提升,因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更要有文化。我们可以挖掘显性课程中的德育内涵,整合好隐性课程的教育因素,注重基地内部的文化塑造,形成优秀的行为文化、生活文化、墙栏文化等充满正能量的基地文化。
(二)正确处理几种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基地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关系。基地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一种相互补充、彼此促进的关系,学生在学校课程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基地课程中得到运用,在基地课程中获得的知识、产生的问题也可在学校课程中得到拓展。二是正确处理学生实践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与陪伴者,在学生实践中教师要大胆放手恰当牵手。三是正确处理内容设定与过程生成的关系。教师要善于把握这种生成变化,从而将课程内容引向新的发展层次,实现基地课程的不断优化完善。四是正确处理常态活动与机动安排的关系。要结合国家课程计划有关规定要求,组织实施好学生实践活动。
四、建立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评价具有诊断、激励、调节的功能,是促进课程目标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使基地课程朝着健康、科学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各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加强对基地课程的检查和评估。基地也要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及时总结反思、调整改进,不断提高基地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质量。基地要加强对教师课程实施情况的考核评价,发挥评价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将教师课程实施情况计入业务档案,并作为工作绩效、职称评定、各级评先的重要依据。要高度重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评价,认真听取学生对课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作者:王红梅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字】本科院校;秘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1. 引言
秘书学是研究揭示秘书及其工作的发生和发展基本规律及特点的学科,它与写作和管理等学科联系密切,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从事秘书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既需要具备秘书专业的基础知识,又需要掌握其他相关技能,例如办公软件及办公设备的操作与使用能力、熟练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较强的社交能力、对复杂事件的综合分析咨询决策能力、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等。因此,作为输出秘书专业人才的本科院校秘书课程的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对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要符合秘书岗位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教学结合,最终达到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的。
2. 秘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就业难度的加大,社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和全面化,对秘书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本科院校在秘书课程建设方面发展较慢,学科教学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对秘书专业的实践性培养重视不足。对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1】。
首先,秘书学的一大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高校中的秘书课程大多设置在文秘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等相关专业下。传统的秘书课程的设置偏重于对秘书理论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达不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其次,秘书课程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这要求学生在学习秘书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动手能力,达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要求。最后,进行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人才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引起人才结构的调整,对秘书人才的需求更加偏向于具有管理知识并具备办公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因此,秘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 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3.1确定课程建设目标,明确课程建设思路
秘书课程的建设首先要有明确的课程建设目标。一方面,秘书课程建设目标的设置要以秘书岗位的要求为依据,注重将课程设置放到秘书职业环境中去,将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另一方面,秘书课程建设目标的设置要以培养高能力、全面化、应用型秘书人才为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秘书接待方面、活动安排方面、文书处理方面、信息调研方面等不同的秘书核心能力分项目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分别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应用【2】。
秘书课程的建设还要有明确的课程建设思路。对秘书课程建设的思路主要是要合理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及转向。对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针对秘书岗位需求重新设计课程结构;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以秘书工作任务、职业活动为依据,打破传统的以专业知识为主体的课程内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对教学实施方式的重新创作,改革传统教与学的单一实施方式,建立新的情境任务型、理论实践相结合型的实施方式。对教学情境的重新构建,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尽可能多的实际教学环境,使校园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打破单一教学模式。
3.2基于秘书工作过程,采取切实有效的课程建设措施
在课程的教学理念方面。一方面要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多方位全面发展。
在课程实施方面。首先要严格挑选课程教材及辅导材料,使教材符合课程设计思路并适应秘书岗位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要注重校内模拟实习基地的开发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充足的模拟实习与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要注重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专业认知与准备、情境教学、课程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四个环节的系统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向学生相关课程资料及习题、案例等,让学生掌握充足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面。要打破以往只重成绩的考核方法,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注重考核与实践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实习表现在考核中占的比重,将考核的重心转移到实际操作中来。专业实践应该通过教研平台力量搭建,校外评价则借助一定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获得较为理想的考核效果。
3.3开展角色融入式项目教学法
角色融入式项目教学法是秘书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它强调学习者是面对未来职业领域内的实际情况来学习,要求学习者将已有观点、知识、经验等等技能与实际工作情景相联系。首先要通过在课内设置模拟情景或联系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切实体验秘书角色,以秘书身份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的学习。其次要将学生秘书实习规模化、制度化,在实践教学方面遵循"校内课外实习、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参与社会活动"这样一种由易到难的实践模式,不间断的对学生进行秘书角色实践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会实干,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4. 结语
随着社会对秘书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更高要求,本科院校秘书课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对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秘书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秘书课程的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课程是支撑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现代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高效,高效的背后存在一明显的悖论,即课时有限而课程无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考验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作为学生“营养套餐”的课程,既需要科学合理的搭配,又需要与时俱进的不断研发与可持续性的良性供给,否则势必营养失衡,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我国现行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管理权力和责任的再分配,为各地课程实施提供了巨大的自主空间。西城区是北京市的老城区,作为老城区的西城有三个特点:一是位于首都西翼,与东城并列;二是北京历史上“东富西贵”,元明清贵族多聚居于此,现国家30多个部委均在西城,有良好的教育传统;三是西城区为北京市教育的首善之区,社会美誉度良好。本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尝试突破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并探寻课程建设的众多策略,以及呈现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其他区域的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二、区域性课程建设的实践内涵
作为北京市教育发展优质区和国家课改实验区,西城区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针对三级课程整合后整体推进不均衡、地方课程区域特色不明显、优质课程资源辐射能力弱、课程教材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及网络课程资源使用率低的现状,提出本区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通过聚焦课程进一步聚焦课堂,在立足整体、立足均衡、立足常态的前提下,注重内涵,注重特色,注重过程,注重实效,进而打造质量,打造品牌,打造文化。
1.“从整体到部分”的课程建设
基于我国现行的三级课程体系,西城区具体化为国家课程实施校本化、地方课程建设精品化、校本课程研发特色化三个层面。
(1)国家课程实施校本化
国家课程集中体现国家的意志,是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具有统一规定性和强制性。国家课程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的主体部分,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具有决定性作用。它确保学生学习的权利,明确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应达到的标准,提高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连续性和连贯性,为公众了解学校教育提供依据。
西城区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每所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国家课程创造性地进行拓展延伸、补充完善和精减压缩、整合加工并付诸实施,即将国家课程以本校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转化成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新课改“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
西城区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首先,调整内容:拓展延伸,精减压缩。
每个区域的学校都和西城区内的学校有相似之处,即存在优质、普通和薄弱三个层面的学校。国家课程作为基底课程相对适宜普通学校,但对于另外两个层面的学校生源而言则存在明显差异:优质校的学生吃不饱,薄弱校的学生吃不了。因此,优质校需要把国家课程拓展延伸,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薄弱校需要把国家课程精减压缩,保证每个学生能够顺利通过会考。
其次,调整方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无论哪一个层面的学校,都存在差异性很大的学生,解决这种差异的最好办法就是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即便是同一层面的学校,在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中也有所不同,如北京市第三十三中学英语学科实行A、B班的走班制,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则全学科全方位实行分层教学。
最后,调整评价:期末自选A、B卷。
影响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评价指标的变化。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的导向系统,没有评价指标的变化,课程实施就会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落到实处。西城区倡导成功教育,主张“把握当下,积蓄未来;合作探究,体验成功”。在这种导向下,西城区把最初每个学期末的全区初中统一考试改成分成A、B卷(A卷适合部分普通校和薄弱校,而B卷适合市重点和区重点校及部分普通校),各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卷。
(2)地方课程建设精品化
西城区把地方课程分为“西城区的地方课程”和“北京市专题教育课程”两大类,前者是西城区自主研发实施的地方课程,后者是西城区对北京市研发的地方课程的资源共享,旨在凸显地域特色,满足地方特殊需求。基于“地方课程开发的终极性价值是对人的全面提升,地方课程开发的基础性价值是地方文化的选择、传承和创新,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性价值是地方社会的发展”的认识,西城区确立了地方课程“少而精”与“地域性”及其对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补充性”的发展原则,进行区域的地方课程建设:横向做好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工作;纵向覆盖每个学段,如小学的“心理健康”和“科学启蒙”,初中的“我爱我的家园”,高中的“走进西城”以及横跨初高中的“汽车模拟驾驶”和“学摄影”,保证每个学段都有西城区自己的精品地方课程。
(3)校本课程研发特色化
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西城区侧重国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引进及特色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倡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作为北京市的老城区,西城区拥有很多所校本特色校,而每所特色校均有自己的特色校本课程,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全人格教育”、北京师大二附中的“6+1+1”课程、北京市第十五中学的“人文教育”、北京市第八中学的“超常儿童教育”、北京市回民学校的民族教育、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的“高效阅读”、北京小学的“四季课程”、北礼士路第一小学的“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等等。尤其是北京市第四中学的“国学”校本课程不拘泥于经典诵读,结合时代特点对经典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从课程的角度打通古今,纵横中外,既让千百年来人性的光辉通过课程这种形式深入人心,又培植了学生们的科学理性,既体现了西城区百年名校深厚的历史积淀、传统特色,又呈现出现代都市引领时代潮流的前瞻特点。
2.从部分再到整合的课程建设
基于现代教育的高效要求,西城区具体化为三级课程推进整合化、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化、课程研发集约化三个层面。
(1)三级课程推进整合化
有限的课时,无限的课程,如何把无限的课程精中选优纳入到有限的课时中来,高效率地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课程效果的最优化?在“国家课程实施校本化,地方课程建设精品化,校本课程研发特色化”,即“化整为零,局部优化”的基础上,西城区尝试三级课程在同一学校的不同年级同一学科、同一年级不同学科间进行有机整合,期望以最优化的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果。
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中,教师们常常在一门课程中把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相近的内容进行整合,不但适度拓展和加深了课程内容,而且把单一课程的有限课时合并后变相“延长”,增强了教师间合作共赢的意识,使课程既富实效性,又富趣味性和灵活性。
(2)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化
西城区作为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悠久教育传统的老城区,拥有许多优质的课程资源。如何使这些优质课程资源校既服务本区又辐射全市,充分发挥其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与辐射的示范带头作用,西城区采取了一系列的做法。
首先,区域内共享,包括同一课程内容实现学段间衔接,同一课程内容实现学段内联动以及不同学校、不同学段跨校选修等模式。
其次,区域外辐射。西城区有许多著名的百年老校,其优质课程资源为北京市所共享。如北京市第四中学作为北京市“国学”校本课程基地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作为北京市“生命伦理”校本课程基地校,将他们独具特色的优质课程资源辐射全市,惠及其他区县,全方位为北京市17个区县提供师资培训及课程普及方面的优质服务。
(3)课程研发集约化
课程是学生的营养套餐,不但需要科学合理的搭配,而且需要与时俱进的不断研发,才能保证可持续的良性供给及可持续发展。西城区的对策是:改造国家课程,研发校本课程,适度研发地方课程;改造国家课程和研发校本课程放权给学校,研发地方课程权力归属地方,由区域教育行政与业务部门组成编写团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无论是区域性地方课程的研发还是区域内学校的校本课程的研发,亦或是国家课程的改造,西城区都倡导以集约化的形式进行。
三、区域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西城区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尤其缺乏关于三级课程整合后整体推进的成功经验——三级课程究竟在哪个学段、哪个年级、哪个学期、哪些学科、哪些课时进行整合最为合适,到目前为止,只能“摸着石子过河”。二是缺少适切性的指导,尤其缺乏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的课程专家高屋建瓴式的专业指导——有些专家长于理论短于实践,有些专家长于实践短于理论。而课程实施不能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要求顶天立地;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胜任指导课程实施工作、理论功底与实践经验兼而有之的专家凤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三是缺乏研发的主体。无论研发如何强调集约性,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课程研发的主体是教师。基础教育不同学段课程研发的要求不同,学段越高,分科课程研发的难度越大;学段越低,综合课程研发的要求越多。而基层学校缺乏一线的课程研发人员,尤其是综合性校本课程的研发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更具难度。四是缺少资金的配套性。课程建设包括课程规划、实施、调控、反馈、监测与评价以及课程内容与资源的研发,这一切皆需要资金支持。不同区域资金配套差异显著,西城区课程建设配套的资金支持尚须加大力度。
西城区课程建设呈现出来的特色,既继承了老城区厚重的文化积累所固有的稳健扎实的优良传统,又在时代潮流的引领下与时俱进,体现了现代化都市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对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才的需求。
篇10
关键词:仪器分析;精品课程;培养模式;教学资源
“仪器分析”课程是我校为国家理科基地开设的主干基础课之一,是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自1980年教育部将仪器分析首先列入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以来,我校从1982年起开始为79级本科生开课。多年来仪器分析课程组认真规划,深化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体系。该课程1999年被教育部批准列入“国家理科基地名牌课程创建项目”,2006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一、实施系列改革,提高课程质量
为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仪器分析”课程进行了系列改革。
1.教学队伍建设
实行课程负责人制,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引领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保证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严谨规范。秉承“以人为本,教学第一,治学严谨,求实创新”的教学传统,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课程组现具有年龄、职称、学位合理的教学梯队,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教学科研创新群体。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按照化学学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以一级学科架构的“平台(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模块(专业交叉、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课程群(素质教育、学科前沿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宽口径、大专业”的通才教育模式,为人才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特长培养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郑州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也是河南省唯一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我校的化学专业也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化学)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专业按照“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模式,培养少而精、高层次的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实行单独编班、单独上课、动态管理的滚动竞争机制,进行重点倾斜和培养,在推荐免试研究生、提前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方面,享有优惠待遇。应用化学专业则注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系统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试验、开发研究、工艺设计技能,优良的科学素养和科技、生产管理才能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建立的“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课程按层次化教学体系实施。仪器分析面对化学类专业不同类型的班(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理科基地班、应化班和六年制本硕连读班)分别授课;同时,对于非化学类专业,制订单独的教学计划,开设分析化学课程(含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从2008级本科生开始,选拔组建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单独编班开课。自2011年开展仪器分析课程的双语教学试点,启用被国际著名学府普遍采用的教材作为基本教材,结合使用自编的教材,使学生受教育的层次得到更大的提高。课程采用全英文课件授课,教学语言根据课程难易和学生理解程度中英文并行。实验班同学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热情,双语教学的开展为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渠道。2011年又新增开设学科前沿课程群的“今日化学III”(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学科方向内容),讲授学科及课程的发展状况,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3.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的改进根据课程的总体要求体现在如下几个环节:讲课、习题及讨论课、专题报告、作业、课程论文和检测等。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相互呼应,多种形式与多种手段配合使用。
分别按照化学类及近化学类基本教学内容,讲课时在突出基础的同时,对每一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建立和演变过程予以介绍,把仪器分析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引入授课内容,适当反映现代进展水平;并注意时时传输学习方法。
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在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给出专题研究结果。通过撰写课程论文,使学生归纳了知识,总结了概念,学到了思维的方式,提高了学习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将来的毕业论文创作做好准备,为以后撰写科研论文打好基础。对于撰写课程论文这一教学改革尝试,多年来坚持至今。同学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创新观点的论文。
安排课堂讨论,学生根据仪器分析所学内容,结合相关课程知识进行准备,以组为单位推选代表在课堂上发言,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评。通过课堂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增强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建立了考核成绩综合评价办法,各项考核要求均占有一定的成绩比例。采取将笔试成绩作为一部分,与作业、课程论文、习题讨论等成绩相加,计为课程的总成绩。总的思路是增大平时学习成绩评价的比重,将考试尤其是期终考试的要求与平时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该项教学成果通过省教育厅鉴定,获得河南省教育科学管理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并加以推广。
4.多媒体课件资源库建设和课程网站建设与维护
根据课程特点开发和应用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建设了网络课件资源库。将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以章节为基本单元,以知识点教学单元为单位,根据具体的知识要求以及重点、难点,采用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表现,提供多层次的学习内容。媒体素材的建立在使用中经过不断测试、修订。CAI网络版课件可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
同时,我们还建设了“仪器分析教学网站”,学生可利用教学网站,进行课程的预习和复习,并且还可进行在线自我检测,及时理解和掌握在课堂上所学内容。根据需要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满足课程的教学需要,在教学中发挥了作用。
5.教学研究
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材建设、队伍建设、课件资源库建设,作为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事实上,精品课程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将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长期坚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课程负责人参加的由高等学校化学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的“多功能综合性高等化学试题库的研制和应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由课程负责人参与承担的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化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郑州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和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年来,课程组还发表了近20篇教学研究论文。
6.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仪器分析理论课与实验课各自独立开课,又相互紧密配合。利用构建的适应理、工、医等各专业的化学教学大平台,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和研究性实验。设立了加强基础、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全面提高的目标。
仪器分析实验分为基础、提高和设计三个层次。开始的基础实验以基本内容为主,逐步扩大范围和难度,设计实验由学生独立查找资料、设计方案、选择仪器来完成。
7.实行本科教学导师制
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理科(化学)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通过国家基金委人才培养基金“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项目”和“人才培养支撑条件建设项目”,改善人才培养环境。
实行本科教学导师制,课程主讲教师同时任基地班导师。结合课程教学,让学生提前进入导师实验室。广泛吸收本科生参加项目训练,开展“师-研-本”互动式科研训练模式。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前沿,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近年来,课程组指导化学系本科生参与公开30余篇。
二、课程建设中有关问题及思考
课程建设的重点是内涵建设,最终目标是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真正使学习者受益。
在开展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特色、规范与创新、内容与方法、基础与专业、教学与科研、点与面的关系,切实认识到“质量工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根据自身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做好长期建设的准备,树立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分别按照“研究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思路,进行因材施教。既要培养少而精高层次的化学“研究型”人才,又要根据经济建设尤其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针对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综合协调分析化学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教学,要更加细致地修订教学内容,逐步优化。处理好理科基地班、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本硕连读班和应化班的关系,确定不同的培养重点,确立切实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探索具有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例如本硕连读班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基地班推免的影响,据此,一方面增设“本硕班”奖学金;另一方面,使其可自由选择到基地班或双语班上课,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成才。不过,由于涉及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衔接问题,仍待进一步整合。
2012年年末,举行了郑州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卢嘉锡化学菁英班”签约揭牌仪式。这是贯彻落实教育部、中科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精神,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卢嘉锡化学菁英班”的设立,对于探索院、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带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在教育和科研工作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这同样也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2.仪器分析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的研制和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在20世纪90年代多媒体技术兴起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研制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应用,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开辟了重要的途径。但是,课件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课件资源库建设、实施和维护,需要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一种对教学内容再创造的过程。既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又需要具有较好的计算机技术,更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要进一步对网站内容、形式补充完善,为广大师生在获取网络资源的同时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
3.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
要创建“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加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的比例。
同时,必须注重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适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
4.依托专业建设平台
“当代分析化学是一个丰富多彩、内容繁多的知识宝库”。作为专业的基础知识支撑,仪器分析、化学分析的理论和技术为分析化学学科的人才培养打下基础,也为相关学科提供了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结合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博士点,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有机化学)和河南省重点学科(分析化学)建设,培养和造就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勇于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优秀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石杰. 仪器分析(第二版)[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 叶能胜,张孝勇,谷学新. 浅析国内外仪器分析教材的选用[A]//第十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 2009:251-253.
[3] Skoog D A, Holler F J, Crouch S R.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6th edition) [M]. USA: Brooks Cole, 2007.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