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实施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建设实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建设实施

篇1

关键词: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问题 开展措施

1.引言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全面检验和巩固房屋建筑学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专业知识完成符合建设项目设计任务的能力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可以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要求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紧接着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结束时安排的为期一周的实训工作,模拟的建筑工程项目类型有单元住宅、教学楼、小别墅、办公楼,根据课程内容及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完成方案草图设计;第二步完成初步设计:提交建筑设计中的各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构造详图。

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学生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够。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学生初次接触设计,由于缺乏了解,有的学生认为本专业所培养的目标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主要应学习施工技术而不是设计,因而设计成果粗糙马虎。

3.2学生层次不一,设计进展不易统一。

因为目前生源种类不一致,学习基础不一样,知识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致,所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有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设计任务,或者完成效果不好。

3.3设计时不注意规范的应用及与课程的联系。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既有建筑设计又有构造设计,同时还要遵循建筑设计规范、制图标准,懂得材料的性能要求与选择方法,但有的学生在完成实训的过程中对存在的疑惑、遗忘的知识、错误的认识没有积极地解决,对应该遵守的要求也不认真执行。

4.解决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在思想上帮助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目的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通过房屋建筑学设计可以获得以下收获。

4.1能达到系统巩固并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

4.2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解决有关工程的建筑施工图设计问题,并能表现出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设计、绘图、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具有正确、熟练运用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4.4提高对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增强建筑构造的运用能力,以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4.5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包括工种和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

4.6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4.7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工作的责任意识。

此外,教师要将设计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按照规范、标准要求随着课程的开展逐步完成方案草图的内容,使选题多样化,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构思方案、解决问题,并在正式完成课程设计的那一个星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最后的修改与建筑图纸绘制。

5.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开展

5.1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与方案草图设计的开展。

房屋建筑学课程第2章是民用建筑设计部分,在此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应根据建筑设计内容结合规范要求,回顾制图标准,完成建筑平面图草图设计,通过典型图纸分析、设计原理讲解,在本人反复修改、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进一步完成剖面图及立面图草图设计,此阶段的图纸内容并不能一次性确定,因为涉及到构造要求及做法的知识还将在后面构造设计教学中逐一补充完善。如学习第5章墙体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进一步完成立面图中墙面装修做法及墙体细部构造详图;学习第6章楼层和地层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善剖面图中地面构造做法、楼板尺度、楼板的搁置;学习第7章楼梯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补充平面图、剖面图中楼梯的尺度、立面图中建筑入口形式及楼梯构造详图;学习第8章屋顶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成屋顶平面图的绘制;学习第9章门窗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确定平面、立面、剖面图中门窗的位置。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学、教、做‘三位一体’”的课堂模式可以使学生领会到设计的开展程序,督促他们踏踏实实地完成设计每一个环节的内容,知道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对应的设计,哪怕是多次修改都感觉到其乐无穷,对自己的成果了如指掌。

5.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实训开展。

在课程结束后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训周,学生的方案草图设计其实已随教学过程的开展基本确定,在前面近15周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做边改,对设计的要求、标准均已明确,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来解决,在初步设计阶段即使要修正内容也是局部而不影响实训进程。因此将方案草图转为正式的图纸时,效率大大提高,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5.3方案实施的效果。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重点专业课程,学生开始对此都有很高的热情,只学不做必然导致学生思维的惰性、学习的盲目、学习热情的衰退。教师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随着课程的开展设计好每一堂教学过程,以及对应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内容,让学生在学中练习、思考,即面对设计成果,不仅能激发学习热情,而且能体会到知识的运用、工作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使方案草图实训时间充足。方案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对每个方案进行修改,指导老师在满足规律要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帮助确定其方案,让学生自方案构思到施工图设计独立完成,加强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

边教学边设计边修改图纸质量明显高于只在最后一个星期匆匆忙忙地完成的情况,学生可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

我通过以上教学实践,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学生不但绘图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对建筑构造的认识、施工图的识读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为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文中所指房屋建筑学教材为陶桦铭,墙新著.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姬慧主编.房屋建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电力出版社.

[2]王福彤主编.房屋建筑学.中国计量出版社.

篇2

1.1项目课程与建设

正确理解项目课程含义很重要。高职教育中的项目课程不是指知识项目构成的课程,也不是技能训练项目,更不是一个任务就是一个项目的任务本位课程。“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①才是项目课程的含义。室内设计专业属于艺术设计类专业,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所学专业课程以设计理论为主,类似本科类的室内设计专业学习,感性成分占多,对职业技能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不够,以至于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需要用人单位花费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适应行业的需求;专业基础课的训练也没有按照室内设计师的岗位能力出发,如色彩素描等课程,还停留在艺术美学训练阶段,没有与室内设计师的设计审美培养结合,只是为了画而画……这些非常不利学生就业时的竞聘。在项目课程改革建设中,我们请来室内装饰行业专家共同开发,依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从行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出发,细分了高职类室内设计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归纳出室内设计、室内设计与工程管理、室内陈设设计、设计表现等四个小专业方向,根据专业方向构建了课程体系,加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将造型基础、室内制图、表现技法、室内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建成岗位大平台课程;将家具与陈设、材料与工艺、施工管理、手绘表现和3D效果图等课程定位为专业岗位核心课程;以培养学生岗位实践动手能力为中心,制定了课程标准,编写了项目方案,要求教师按照岗位任务的要求和职业的特点,用项目为载体实现专业知识的教授。从2009级学生开始我们就进行了项目课程的教学,从麦可斯调查的数据情况看,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整体都较理想。

1.2建立领悟课程观

领悟课程是一种动态的课程思想。根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运作课程、经验课程等五种课程处于不同层次和意义,它们是课程的不同形态。领悟课程是指任课教师领会的课程。由于教师对正式课程有多种理解的方式和差异,因此领悟课程对正式课程有着关键的作用。“领悟课程是教师对正式课程的理解和对以往运作课程的反思基础上的课程重构,是教师在正式课程进入运作课程之前所领会、感悟的课程”②这是杜志强对领悟课程的定义。根据领悟课程的概念,在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和课程体系构建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因为教师个体的领悟课程能力千差万别,因此对课程的实施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建立领悟课程观,并能在课程进行之前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的内涵,教学过程便成了活动的项目载体,这将影响着整个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2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建设内涵的重要性

2.1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内容的设置

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内容的建设是教学的第一关,必须明确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理解项目课程内容。我们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一线技艺人才”,因为室内设计专业属于艺术设计类范畴,我们最终要培养的是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艺术修养的室内设计师。根据室内设计师职业岗位和能力的要求,我们将室内装饰工程项目作为载体来设置课程,将完成这一项目的每一个工作任务分解成具体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又将工作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分解成更小的项目,用项目作为载体完成教学。教师必须站在项目课程设置的根本上领悟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处于室内设计师工作岗位上的哪一个环节,必须教授学生相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设计理念,紧紧围绕设计师这一职业岗位,教学方向才不会偏移。

2.2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中的学习主体

教师要时刻记住:学生是项目课程中的学习主体,因此所有的教学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入校前经过一定的美术基础训练,但总体水平一般,虽有一部分学生会继续深造,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是以就业为主,所以我们的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当然不论就业与深造,都需要有后续发展的知识理论与艺术素养支撑。室内设计师并不是会用计算机绘图就够,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实现质的飞跃。领悟到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创造并提供更适合学习的途径,项目课程的实施就能很好的实现这一要求。传统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项目课程则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根据项目载体创设学习情境,工作任务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并提高效率。比如室内制图的学习,根据设计师岗位要求,将量房后重现图纸作为任务,引导学生将测量技巧和制图标准等知识的掌握融合在实地测绘中。学生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很轻松就掌握了测绘要领,记住了墙柱门窗等枯燥的尺寸数据,在绘制平面图的过程中掌握了制图标准,理解了设计师最基本的能力是从现场测绘中开始,遵循制图标准是设计成功的基本保证,从一个工作任务中得到数种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的项目设置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2.3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建设中的教师

2.3.1教师是项目课程实施的主体,只有积极投入到课程内容中才能实现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的根本实施。课程需要教师设计,从室内设计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我们能领悟到:项目选择需要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参与,教师自身的经验就是课程内容。

2.3.2教师自身必须要有丰富的职业经验,才能引导学生进入设计师的角色。室内设计师需要的能力是综合的,能设计、会绘图、懂管理等,这些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教师要领悟高职教育的本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保持新鲜和创新精神,要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审视项目载体的可行性。佛家讲究悟性,教师的悟性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要将自己置身于职业岗位中,穿插在各个任务中,将自己的职业经验和人生体验渗透到课程内容中。如居住空间客厅设计,如果用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教授也并无不妥,但如果将自己曾经做过的案例作为讲解的项目载体,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施工过程和设计效果,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将会快很多,如果还能辅以现场参观,则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

2.3.3教师在项目课程教学中,还要保持着反思的清醒。室内设计属于艺术范畴,艺术具有不确定性,虽然设计程序是一定的,但最后的设计方案却是多样的。学生学习情况可能没有理想中的好,职业能力的掌握或者仅限于技能的掌握,如电脑绘图中的命令操作是一定的,但得到的效果却是千差万别,这是什么原因?马克笔绘制沙发的步骤是详细示范过的,为什么学生笔下的效果却是不尽人意?学生掌握的知识为什么不像教师理想中的?……虽说项目课程是基于工作任务,但这只是一种授课模式,教师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反思,发现问题,在和学生的共同沟通学习中,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体系。艺术素养的培养没有章法可循,靠的是勤奋,以及自己的悟性,领悟能力非常重要,美的原则适用于各种艺术类设计。教师自己能领悟课程与职业的关系,还要指导学生领悟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学生领悟艺术设计的能力也是从教师的教学组织中得到的,“授人以渔”才是正道。

3从领悟课程观谈室内设计技术专业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3.1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课程体系是一种系统。站在职业能力培养的高度看室内设计

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是关键点。根据室内设计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所有的课程都要指向这一中心点。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是为培养室内设计师职业岗位设置的,对应的是设计师的设计、绘图、管理能力。我们要领悟的是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活动的导向,课程构建目标和课程内容目标都是以这一体系为指导的。“大专业基础+小专业方向”,这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结构组织形式。将专业细分方向,根据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帮助。我们在构建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时考虑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从发展的角度入手;同时课程体系体现了艺术性的要求,没有将技能与艺术割裂,体现了职业技能的重要,兼顾了设计师的艺术素养培养;以及为学生今后的多方位发展而设立的拓展课程;还考虑到了课程体系应表现出发展和创新,以及相互之间穿插的多维度联系。课程内容是相互渗透、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也处于动态的发展中,我们要清楚地看到课程体系是一个科学性的整体,就如整串的珍珠那么完美,教师的教学实施便是那根线。

3.2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整合

我们要领悟的是在课程体系这个系统中存在的个体的作用。孤立地看一门课程的内容,那只能体现一个工作任务的要求,要看到这门课程在整个职业岗位上所处的位置,领悟职业教育的本质。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必须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让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理论可以伴随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室内设计师所需掌握的职业素养以项目为载体分布到不同的课程中训练。同时,要根据职业能力特点,将课程内容重组、精选和凝练,统一并优化课程体系。社会在进步,对室内设计师的要求也在提高,我们要在保证课程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发展。

4结语

篇3

关键词: 医学 人文课程 课程建设

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卫生需要,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等问题的出现,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具有较高医学人文素质、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敬业精神,融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健康为一体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改革和加强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建设和实施,已经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一、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现状

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门类偏少,学时比重偏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差,他们热衷于考级拿证、热衷于上网冲浪,而阅读诗歌、欣赏高雅音乐的不多。鉴于以上情况,许多高校开始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加快人文课程改革。经过几年努力,医学院校的人文学科建设出现了一些可喜势头,但总体来看还是十分薄弱的,大多数课程是依据教师的兴趣开设的,缺乏学科的整体规划,课程安排不够严密,随意性较强,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近几年来,随着高等院校对人文教育认识的重视,以及部分医学院校合并入综合性大学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师资较强,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水平离它应当承担的责任还相距甚远,医学人文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二、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医学人文教育认识上存在偏差

医科院校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把人文教育曲解为人文学科教育,认为开设了人文课程、讲授了人文知识就是进行了人文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对学生的内化教育机制。人文知识被老师概念化地体现在教学内容中,学生仅记忆这些知识的表面含义,而没有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对人文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理论课程考核方法,采用开卷或闭卷的形式考核学生的人文知识,且考试结果与学分挂钩,学生为获得学分而学习。此外,医学人文课程归为一般素质教育范畴,没有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1]。

2.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不够

在医学教育上,侧重专业技术教育,忽视人文教育。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施文理分科,形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长期对立的局面。医学教育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不够,单纯追求专业技术的提高,虽然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但课程设置较为单一,选修课为多,课时相对偏少,教学形式不够灵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3.医学人文教育师资匮乏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起步较晚,师资力量薄弱。一方面,医学人文教育横跨医学和人文科学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师资素质要求较高,但专业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师非常少,医学人文教育多由人文科学教师、医学专业教师或医学教育管理者兼职,医学专业教师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科学教师缺乏医学知识,教师的知识结构欠佳;较少开展对医学教育领域教师的人文课程培训,使得教师人文修养的后续培养不足。

三、医学人文课程实施策略

1.合理设置医学人文课程

按照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原则,分阶段构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第一阶段为人文课程基础内容学习阶段,在大学一、二年级进行,主要使医学生了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对医学及医学这个职业的相关知识有正确的认识。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临床医学导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第二阶段为人文课程综合内容学习阶段,在大学三、四年级进行,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等。第三阶段为人文课程应用阶段,在大学四、五年级进行,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医疗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注重实践能力锻炼。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集中见习、分散见习、案例讨论、实习等。三个阶段相互联系,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教师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影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引进人文学科和医学学科的双领域人才、教师人文素质培训、聘请外校医学人文专职教师等方法解决。此外,在医学人文专职教师的待遇、地位等方面加以重视,出台相应政策支持鼓励其继续教育和深造,避免医学人文专职教师人才流失。

3.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为了保证医学人文课程的质量,要加强课程建设。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人文课程的管理,规范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大纲,加强对课程的质量控制;二是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社会实践,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三是为医学人文课程的学科研究创造条件,规定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学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认识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2],加强医学人文课程建设和实施,对于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紧密结合是高等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谢新清,兰迎春.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缺失的弊端及对策.医学与哲学,2004,25(5):46-47.

[2]杨宝峰.再议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与哲学,2005(4):32.

篇4

魏 洋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7

【文章摘要】

《大跨径桥梁设计与施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拓展课,其为扩展桥梁方向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开设,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以该课程建设现状为背景,论述了该课程建设的思路:革新教学理念, 合理定位教学目标,展示桥梁科研前端,突出工程实践,探索人才创新体系,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建立学生科研与工程实践的培养体系。同时,介绍了课程建设成果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大跨径桥梁;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表示码: A 文章编号:

《大跨径桥梁设计与施工》为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工程)专业的特色方向课,是拓展桥梁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研究大跨径桥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大跨径桥梁的结构体系、构造原理、设计计算理论、施工技术及典型大跨径桥梁工程案例,包括大跨径梁桥、拱桥、斜拉桥及悬索桥等设计与施工案例。通过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跨径桥梁的发展历史,掌握常用大跨径桥梁的结构体系的分类、构造选型、构造处理和大跨径桥梁的设计计算方法及施工方法的要点,并了解我国现代桥梁的最新建设发展与建设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身责任感。

1 《大跨径桥梁设计与施工》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桥梁工程以中小跨径桥梁为主,未设置《大跨径桥梁设计与施工》这门课。从上一世纪90 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桥梁事业不断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学生扩展现代大跨径桥梁知识、提高创新能力设置这门课程显得十分必要与重要,包括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福州大学等在内的国内一些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都逐步设置了大跨径桥梁课程,《大跨径桥梁设计与施工》已成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课程设置历史短、课程内容覆盖面广、难度大,至今国内还未有一本适用的本科生教材,而教材或讲义及课件是教学过程所必须的最重要资源。针对《大跨径桥梁设计与施工》无可用的成熟教材、无系统的教学课件现状, 以及课程实践环节强、技术更新快、创新性强等特点,以提高学生兴趣与参与意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展示桥梁科研前端,探索人才创新体系,研究建设《大跨径桥梁设计与施工》课程体系显得十分必要。

2 《大跨径桥梁设计与施工》课程建设思路及内容

2.1 革新教学理念,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大跨径桥梁设计与施工》教学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世界桥梁发展的现状及我国桥梁建设的新成就,增强学生对不同类型桥梁建造方法的认识、理解,掌握最新先进的桥梁设计与建造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为此,在2012 年,进行了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在突出理论基础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大跨径桥梁的结构形式、构造、设计构思和理念的教育,突出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创新教育。

2.2 展示桥梁科研前端,突出工程实践,探索人才创新体系

由于《大跨径桥梁设计与施工》课程具有设置历史短、内容广、难度大、实践性强等特点,编著一本本科生适用的教材或讲义是保障教学效果的前提。针对这一状况,广泛收集了相关的专著、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及新闻报道,吸取最新桥梁工程建设及研究成果,编制了实时更新的课程讲义,并制作了对应课件,大跨径桥梁的建设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综合国力的最新体现,代表着材料、工程科技的最高水平, 大跨径桥梁的建设常常需要破解一系列技术难题,需要坚持不懈的研发与创新, 在桥梁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讲义与课件力求反映最新的、典型的新建的与在建的大跨径桥梁的技术创新成果,传递最新信息,例如:2006 年建成的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的创新的组合结构形式、2008 年建成的苏通大桥创造的多项世界之最背后的技术挑战和科技难题、2008 年建成的世界首座墩顶转体斜拉桥——北京西六环跨丰沙铁路斜拉桥在施工方法的创新、2012 年建成的国内跨径最大的三跨悬索桥——南京四桥在防装装置、锚碇等方面的创新、正在建设中的采用世界最长沉管隧道施工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最新的大跨径桥梁建造技术,突出工程实践,不断地跟踪大跨径桥梁的前沿发展动态,通过全面展示桥梁科研创新前端,着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该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直观性, 尤其是构造、方法和施工过程的讲解,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解析透彻,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低。针对现状,经过反复实践研究,全新制作的课件实时反映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数千幅图片将枯燥、抽象的结构构造与施工过程呈现为有趣的、直观的内容,运用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全面的表现手法来展示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桥梁构造和施工方法,且信息量大,能增加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课程实践中,课件预先拷贝给学生, 有助于课前预先预习及课后的复习观摩, 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通过以上《大跨径桥梁设计与施工》课程的资源建设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所制作的课件实时反映国内外重大桥梁工程项目与研究成果,突出工程实践与创新。195

科普教育

篇5

关键词:精品课程;精品课;五年制高职校

“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正日益备受关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已正式出台文件全面推动此项工作,笔者觉得这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精品课程”作为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必须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管理、一流的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作为支撑。而最关键的是如何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力求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每一讲都是“精品课”及其优质资源的服务,才是我们的出发点与归宿,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一、精品课程的基本要素

1.精品课程应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课程所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等应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尤其应突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利于促进学生高素质、高技能的形成。

2.精品课程应具有丰富而新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因此,精品课程内容要紧贴行业和岗位的实际,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注意追踪学科的前沿,将先进、适用的而且能反映最新教学改革成果的教学资源和最新的市场信息为学生服务,同时规范执行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和务实精当的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3.精品课程应具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要大力推行与职业岗位相一致的学习模式、工作模式和教学模式,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运用虚拟仿真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供充足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合适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4.精品课程应具有一支思维活跃、积极向上、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理论扎实、技能过硬、责任心强、团结协作、能干肯干的师资队伍

尤其要强调的是精品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本课程领域国内外科技和生产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能力、有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成果。

5.精品课程应具有先进合理的课程评价与管理制度

在教学中要形成既鼓励创新,同时又严格操作的管理机制,既要重视课程成果和实施结果的评价,也要关注开发过程和实施过程的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有定性评价方法也要有定量评价方法;既要有自我评价,也要有同行相互评价,更要重视社会评价,和行业、企业的认可,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检查功能和反馈、激励功能。力求做到计划合理、实施规范、评价科学、反馈及时。

6.精品课程应具有一流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决定着精品课程的效果。教学环境是精品课程在实施教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具、挂图、课件、教室、实验设备、实训演练设备、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师资形态、风格、气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网络的支持,以及任课教师所营造的使学生感受到的课堂教学氛围等等因素所构成,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和关系到精品课程的效果,如何明确和提倡对精品课程所需要的教学环境进行营造和设计,实质上是反映了能否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能否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精品课的重要问题。

二、要处理好精品课与精品课程的关系

“精品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讲精品课的实施与落实,没能达成应有的效用,没能让受教育的对象真正得到“精品”的益,那么精品课程就失去了它建设的意义。

要把课程建成“精品课程”,首先要选择专业和课程,对专业和所设的课程进行研究、分析和设计,分析哪些是重点课程、前沿课程,并进行课程设置。并不是所有专业的所有课程都适合于建设成精品课程,客观上也不可能所有课程都会成为精品课程,否则也就不称其为“精品课程”。其二在合适的专业中选择出必要的重点课程后,就需要进行“课程整体设计”,亦即要依据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理论实践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顺序,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其三就是进行“课程标准”的制订,即进行培养目标、课程门类、各门类水准和基本内容的规定。其四是“课程实施”,即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过程。其五是“课程评价”,即依据实施情况,研究课程实施价值,判断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旨在判定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完成教育目标的程度、检验课程建设的效果。

然而,在建设“精品课程”的前提下,如何实施“精品课”,如何使每讲课都成为精品课程的具体体现,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享受到精品课程的优质成果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1.切实加强队伍的培训,转变教师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精品课

创新的理念、求真务实的态度是精品课建设的思想保证。每一讲精彩而受欢迎的授课,无不包含着严肃认真的前期备课,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师生交融的课堂组织,活泼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艺术、风格、人格的融入等等。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观念需要有机结合,更需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然而所有这一切其核心是人,笔者认为至少要从三方面来要求和帮助教师实现精品课程的目标,一是加强课前“教学单元设计”的研究力度,使教师在设计中就要把课程整体“结构”的意图内化并形成可操作的方案,思考师生活动的合理配置与目标,用新的设计去支撑新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求教师对自己设计的方案、思路、目标、过程在课前就娴熟于心。二是在上课时,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学生身上,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和必要的指导(包括评价、追问、启发、判断、实践等),用好生成性的教育资源,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三是加强课后的反思与研究,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这些要求都是为了使教师通过自己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形成和提升因新教学过程改革而产生的、一种过去不被强调的教学能力――不断捕捉、判断、重组实际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最终使教师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都成为研究性的改革实践,都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实践,使教师能感受到自己作为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实施者的尊严与成就。

2.学校应建设精品课程施教规范和评价标准,要重视学生评价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则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学做结合、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行为的转变自然成为精品课程实施的显著特征,而课程教学评价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此,应在课堂教学评价上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堂结构、课堂管理、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展开,着重体现“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师生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教学过程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师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实践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怎么做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动手、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使要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与体验,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与动手、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施教行为,表现学生的“学”的价值。使教师明确精品课程应“以学论教,学做一体,教为了学、促进做”,克服以往课堂教学评价中“以教为主,只关注教的任务”的倾向。

教师所讲授的每一讲课是否为精品课,必须以学生评价为主,听课学习的学生普遍或绝大多数认为这一讲课讲得精彩生动,受益匪浅,是精品课的首要因素。因此,建立评估制度关键在于如何客观准确地纳入和体现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到“精品课”的实际存在。真正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益、各类等级证书、文凭的取得通过精品课的实施而得到收获。

建设精品课程本身应该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以实践所取得的理论来推动其前进,而对精品课程、精品课的内涵、外延分析及其建设和实施等问题,对于五年制高职校而言,目前的工作还刚刚起步,然而它确确实实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学生为社会所能创造的价值,以及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内涵、水平的提升,乃至于对五年制高职校的生存与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精品课程:2005[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马能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与实证研究.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航空服务;课程开发;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51-02

2015年起,湖南航空产业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期,黄花国际机场第二条跑道即将完工,T3航站楼即将开始建设。而基于区域经济和民航产业新的发展趋势,按教育部最新的高职专业目录,将原航空服务专业调整为空中乘务专业。其专业面向针对性会更强,对航空服务专业课程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一、航空服务专业课程开发及实施现状分析

长沙航空职院自2007年开办航空服务专业以来,一贯贯彻校企合作办专业的思路,已有了与深航、川航等航空企业合作的基础。校企全方位合作贯彻人才培养体系,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基本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注重突出职业能力全面发展,课程教学全过程注重健全职业人格养成、职业精神提升和职业素养提高。

参照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提出“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工作要求展开分析,目前专业教学品质提升关注点集中在以下三方面因素,进一步降低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的主观性,转变传统专业课程按学科化课程设置的课程设置思路,不断提升对接岗位能力开展教学实施的针对性。

二、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实施机制建设

1.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开展专业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学院通过开展企业调研、毕业生就业跟踪及情况统计等,广泛邀请合作企业共同论证专业定位,明确专业岗位面向。将原有空中乘务方向及地面服务方向按工作领域重新开展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将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涵盖航空服务典型岗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参照行业企业及IATA等行业协会岗位标准调整职业面向,集中涵盖空中乘务员、客运服务员、值机票务服务员等航空服务典型岗位。

2.广泛邀请民航企业管理人员、一线技术能手,开展专业对口岗位(群)工作分析。进一步分解岗位要素,提炼能力培养要素,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建设工作,深度分析专业面向岗位,按照航空服务产业岗位细化要求,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群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适应服务产业价值增值及产业链的岗位需求。对航空服务专业群涉及领域开展全面市场调研,通过对湖南机场集团、深圳航空等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的调研,进行岗位技能需求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明确专业群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分析民航企业共性岗位任务,明确岗位职责、操作流程、劳动对象及工具、工作与管理办法、与其他工作任务的相关性等,提炼典型工作过程共性及特点,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特性,为后续选择学习载体,及确定学习内容提供指导。通过以上分析全面掌握民航服务典型岗位工作特性,只有从岗位特性入手来开展教学改革,后续教学内容、教学标准、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

3.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归纳职业能力体系,确定典型工作任务。(1)职业能力分析。通过教师一线岗位直接顶岗形式,体验岗位能力组成要素,归纳提取在职业情境中相互关联影响的职业能力,将其组合成具有完整过程的任务或项目集,这是教学实施、教学组织单元的原始素材。(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确定专业学习领域。确认典型工作任务的是专业学习领域开发的关键。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工作过程载体。代表性指项目应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完整性的特点。学生学习完一个学习领域,就可完整掌握一种作业方法,或能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比如航空服务专业课程,学会BSP自动出票软件基本程序、打票操作、证件识别方法并不是一个项目,完成一次完整的旅客订票环节才是一个项目。在航空服务专业领域我们要认识到,部分工作任务是独立的工作过程环节,本身就具有典型性,但部分工作任务的甄选比较困难。这取决于任务环境复杂性、职业素养的综合性、岗位知识域的复合性等。

4.开发系统专业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方案,系统构建课程体系基于工作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包括操作标准和质量标准)、工作方法(包括工具和对象、组织形式)开发系统专业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必须具备下述特征。(1)典型性:学习领域是以职业能力要求为基础的提升和深化,其教学内容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职业能力。设计的教学与训练项目必须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需要。(2)层次性:课程体系的目标面向最终职业岗位。在学习领域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始终遵循学习领域由简单到复杂的职业成长规律。各层次或同层级学习领域的开发,均需明确学生前置知识要求、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对基于岗位能力形成课程的支持。(3)针对性:课程项目化或任务引领化是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每个学习情境中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完整的任务环节。课程需具有真实情境的教学场景要求,并推动信息化课程建设工作,实施线下至线上的一体化教学训练接口。

5.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航空服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航空服务产业的相关性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航空服务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深度对接航空服务与管理产业群一线岗位,调整航空服务产业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解构、重构专业群课程结构。按照课程项目化的教学理念,围绕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目标,全方位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真实模拟工作岗位,组织教学实施,构建的课程体系图如下。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引入优质行业企业共同开发项目课程和项目教材,建立合作共享型课程体系。按照“职业素养能力+职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岗位适应和创新能力”的形式,加强课程资源整合,实时引入行业企业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标准、新成果,动态更新教学内容。组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团队,坚持“教学做一体”,广泛采用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重点加强核心课程建设。

6.校企共建“基础能力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专业群四层次实践教学平台。以企业真实工作流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为导向,构建“基础能力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实习过程由企业一线能手兼职和学校专任实训教师共同指导,按照企业用工标准进行考核,做到“真实企业环境”、“真实工作任务”、“真实职业要求”。

7.建设“能学、辅教”的情境式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库。以工作过程中的关键工作及知识点为单位,综合运用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流媒体载体,建立专业群素材库。校企共同确定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的框架及资源标准,建设集教学、培训、自主学习、服务的一体化共享型资源库,营造灵活、高效、逼真的技能训练环境,使学生所学内容更好地在实践中检验,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综合能力。依据专业群课程体系,在专业素材库的基础上,以知识点、技能点为单位,将关联的素材参照岗位工作流程结构化组合构建项目任务(或学习单元),形成自主学习与教学功能为一体的“情境式”网络课程。并将建成的优质核心专业课程资源上传至职教新干线等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同时建设包括岗位信息库、专业建设标准库、课程资源库、培训资源库、专业素材库等一系列专业群共享资源并上传至职教新干线等公共教学资源平台,以业集群及同行共享。

三、体会与思考

1.航空服务课程体系建设应科学分析航空服务岗位能力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充分与民航企业校企协同构建“专业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拓展能力―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课程体系。

2.将对应岗位核心能力要求作为专业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根据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原则,强化对学生拓展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多选择。

3.校企合作可以加强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阶段的教学实施和共同管理,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主持人提示: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必须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加强课程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的督导与评估。

福建省南平市第四中学副校长纪联昕:对未来的劳动教育课开展方式,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对劳技课的开展要有一个较完善的可操作的顶层设计,建立一套可行的考评制度。针对南北不同的地域、城市与乡村以及不同学龄的学生,劳技课的教学内容应区别对待;建议对劳动工具的配置、配套的劳动设施设备、劳动实践活动的经费等要得到保障;建议每个区(市、县)属地要有一个条件较成熟的劳动实践基地;建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支“能文能武”的稳定的劳技课教师队伍。

广东省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校长蔡练:“用最生活的教育提高学生生命质量”是学校和美特色教育目标之一。生活教育、劳动教育是“诗意校园”的重要内容。学校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基点,把劳动教育的内涵从体力劳动拓展到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课程之中。例如:学校开设的“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系列特色课程,旨在通过自制果酒、插花与花语、茶艺等方面生活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爱劳动、会生活、懂情趣的美好情操。学校重视建立班级劳动考核制度。本学期,组织开展“课前一扫”活动,各班级在上课前,完成本班在校内公共区的包干劳动,全员参与到校园卫生保洁中。检查劳动态度和效果,每周班级常规评比,将卫生包干劳动常规化、制度化。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睿智学校校长卢大锋:根据实践性原则,学校构建了课堂教学、家校结合、定向培养等劳动教育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感知――实践――导行,即通过教师对劳动技能的介绍,初步感知所学劳动技能的内容;通过教师小步子多循环的实验演示,明确每个环节的要点;通过教师的亲自指导,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相应的劳动技能;通过教师创设与所学劳动技能相关的活动,验证学习效果。家校结合模式:学校劳动教育和家庭劳动教育相结合,各项教育内容均可利用此模式进行。比如学校在劳动课中学习做简单饭菜,课后就可以利用家庭这一延伸的课堂,进行实践性操作。这需要学校和家庭做好有效沟通,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定向培养模式:主要用于毕业班级。每年学校对毕业生都尽可能提供就业帮助,学校主动与用工单位联系,为学生寻找就业机会。一旦确定,学校就依据用工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训,从而使学生很快地适应工作。

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

主持人提示:作为旨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劳动技术教育,要想深入开展,必须触动内心世界,成为孩子自己的需要,关键是要激发孩子的自我教育。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校长毛展煜:劳动教育要和坚韧品质、合作能力的形成相结合。劳动实践本身就是艰苦的,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往往会遇到某些艰难困苦和曲折磨难,非常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劳动教育就是要教育孩子们自觉主动地迎难而上、敢于拼搏、战胜困难,逐步养成坚决果断、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同时,劳动教育还要和服务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相结合。家务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承担的义务。孩子虽小,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有责任孝敬长辈,有义务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要培养孩子们自觉为学校服务、为社区服务的精神,承担包干区保洁,为社区做义工等。同时,在劳动习惯养成中,培养他们服务家庭、服务社会的责任心。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心小学校长卢红胜: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动手能力,培养了热爱劳动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它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强化了班级的班风班貌建设。同时,这对于实现中国劳动教学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每一次活动,学生的热情特别高,从原来不爱劳动,怕苦怕脏怕累,到如今能翻地、种植、管理,无不体现着学生劳动能力的质的飞跃。因此,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劳动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真正把劳动教育摆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位置上来;要加强劳动教育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质量较高、数量充足、专业齐全、相对稳定的劳动教育课教师队伍;要争取各级政府专项经费的支持,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并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学校开课;还要狠抓考核评估手段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劳教考核评估手段,考核学生动手能力,最基础最通用的技能等方面。

广东省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校长蔡练:我校的劳动教育,不拘泥于传统的说教,以特色主题活动、特色课程设置等渠道进行,充分创设体验情境,教育方式生动有趣,说服力强。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品尝劳动的成果,逐步养成热爱生活、感悟道德、热爱劳动、知行合一的好品格。学校秉着“行胜于言”的精神,坚持开展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活动与每年的“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按时开展,使之常规化。把劳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进行,固定课时、场所,开发校本教材,使之固定化、制度化。学校在“行胜于言”的探索与实践中,使劳动教育常规化、制度化、课程化和生活化,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日益成熟。

劳动教育不能止于校内

主持人提示:劳动是一堂大课,它的教室是全社会。要真正体现劳动的意义,还须到课堂之外的广阔社会之中去历练、感受。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办公室副主任张艳红:学校的课堂,相对来说是有限的,而课外、校外是无限的。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和校区优势,打通校内与校外的屏障,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比如,我校和洋河集团联合建立了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深入到酒厂的酿造车间、灌装车间,了解到一瓶酒要经过粮食原料的粉碎、配料、加曲、发酵、糟焙等24道工序,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学生们在包装车间亲手贴好酒瓶上的标签,把它装进包装箱,亲身感悟劳动的幸福和价值。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们在亲眼见、亲耳听、亲自做的过程中,获得了劳动技能,养成了劳动习惯,突出了劳技教育的实践性。

篇8

【关键词】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014-02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我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极构建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本文从我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的课程构建与实施过程进行阐述。

一、“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

1.社会需求调查与职业岗位分析

2.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广泛的服装行业企业调研,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注重职业素养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并以课程改革与建设为核心,统筹配置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条件,专业围绕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了专业核心领域课程体系,主要由《时装画技法》、《服装设计》、《服装平面结构设计》、《服装工艺》、《服装打板与推板》、《立体裁剪》、《服装CAD》作为工作过程体系化的课程,培养主要专业能力,同时将培养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见图2)

通过对岗位及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析我们发现,“服装款式设计、服装板型设计、服装工艺设计”三大岗位群的能力具有连贯一体性的特点,兼顾学生就业情况,我们将“款式设计、板型设计、工艺设计”三大基本技能,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贯穿到第二、三学期的《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画技法》《服装平面结构设计》《服装工艺》的课程与学习情境中。以服装种类(典型种类)作为主要载体,以每个服装种类的工作流程作为学习内容,每个学习情境都包含了“款式设计、板型设计、工艺设计”三个基本技能。在重复的过程中学习不同服装种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3.基于职业能力分析,完成从行动领域到课程的转化。

二、“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的课程实施

为了适应岗位的要求,缩短毕业生就业后的适应期并增加稳定期,解决用人企业反映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服务生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应进行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改革,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1.实施的基本思路

实施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以目标岗位的工作环境为模板,创设学习情境;以主要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任务为载体,分角色分模块组织教学;以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具有综合全面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毕业生为目标;以特色教材为核心,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教学模式设计

专业核心课程可采用按主要岗位生产过程情境组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首先,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收集企业真实资料,再根据校内实训条件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整理并改编成可应用于教学的各项模拟任务教学资料,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完成这些模拟工作任务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完成各项改编自企业真实操作资料的仿真模拟任务,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因此,以任务为载体将“教、学、练、做”融为一体。

其次,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利用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平台充分来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如精品课网站课

程、学习网络论坛以及多媒体课件等的优势,将网络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同时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想法,从而根据学生的情况尽快在教学中进行调整教学节奏和重难点。

再次,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和探究讨论中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方法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外自主学习,掌握从科技文献的检索阅读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应用、口头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3.实施环境建设思路

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尽可能真实地创造一个企业化工作环境,即来源于实际的仿真职业环境和仿真的学习资源。企业化的学习过程通过模拟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进行训练,更好地进行工学结合。实训过程中,将传统的学生和教师关系转换为员工与部门经理的角色,在学生中设初级管理者角色,按企业的竞聘规则选出表现出色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三级负责,让学生有在企业工作的真实情景感。

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广泛进行调研,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使实训、实习条件更加适合于“生产性实训”的要求,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专业课程在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部分课程聘请企业的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授课。

在校内的实训基地营造职场氛围,利用实训室先进的设备,进行系统的服装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的服装款式设计、板型设计、工艺设计能力。每学期末设置综合性的应用实训项目,给学生分组布置任务,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篇9

1 生物课程基地的概念界定

普通高中课程的设置,“既要贯彻国家统一的基本要求,又须具有反映各地各校不同情况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国家关于高中课程目标、教育任务和基本内容的规定,是各地高中课程设置应达到的统一要求。坚持这种统一性,可保证高中课程发展的基本水准,因此十分必要。然而,各地在具体执行高中课程标准过程中又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各地各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从内部环境看,不同的学校、师资水平、教学特色、发展目标、学生素质、学生的发展倾向等都有较大的差异;从外部环境看,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特色、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值也有所异同。这些主客观差异,合理运用得好,就是学校发展的机遇,处理不当,便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江苏省启动学科课程基地建设的初衷,就是期望全省不同类型的高中学校在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开创富有特色的高中课程实施模式,通过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和教学方式的深化改进,引导学生高效自主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推进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建设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并进一步加强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素质。

那么,江苏省实施的“课程基地”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基地呢?

1.1 课程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营造学科情境、凸现学科文化;构建专业特色、培养学科素养;强化学科精神、树立学生专业志向。

② 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通过物态和非物态相结合的模型展现,增强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直观理解和对具象事物的抽象概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能。

③ 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教师要努力实现技术推进下的人机互动,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开发建设人机互动“教学机器”,突破学习的时空瓶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④ 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实施好国家课程,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为不同潜质、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层次的选择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⑤ 形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通过教研组织建设在基地、教研活动开展在基地、成果首先应用在基地等措施,大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促进教师成长,以教师引领学生发展。

⑥ 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让学生通过在课程基地的学习,加强对课程的体验和感知,在实践学习中提升认知能力,在实际动手中发现、创造、创新。

1.2 它是“课程”和“基地”两个概念的有机统一

首先,就“课程”而言,它包括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三类课程在江苏省的课程基地建设中是各有侧重的。

国家课程是由国家制定的核心课程,其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和课时是所有学校都必须严格遵循的,因此在课程基地的建设中,尤其是在具体的落实上,应在因材施教、课程内容的把握、教学难点的破解、教学手段的创新等教学策略上下功夫。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国家授权省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自主开发的,因此在课程基地的建设中,重点应体现在课程开发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对于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校本课程的开发被提到优先的位置,因为相比省级教育部门开发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更贴近学校、操作周期短、效果更为明显,更重要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理念或办学宗旨,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的科学评估,以自己或他人合作的途径,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采用选编、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等方式,在校内实施并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此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更能体现课程基地建设的宗旨。

教师在“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中创新了课程资源,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学校的特色建设也就此逐渐得到凸显,这正是课程基地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其次,就“基地”而言,“基地”不仅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也是课程推行的载体,更是课程落实的措施。“基地”是这次课程基地建设的一个中心环节,课程内容的具体成果都需要在基地中得到落实,课程基地的引领性、示范性、全员性、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学科性、实效性、开放性等特点都要依靠基地才能实现。

在江苏省的这次课程基地建设中,“课程”环节中对国家课程落实的措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果都依赖“基地”的开花结果。“基地”说到底就是创设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基地”教学环境的创设不仅重视教学自然环境(如校园的花草树木)、教学人际环境(如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等,更强调教学观念环境(如求实信守,追求创新)、教学物质环境(如触摸式自主学习及检测平台、图书资料、生物数码互动实验室)。教学观念环境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物质环境决定了学生知识深度和动手能力,“基地”打造优质的教学物质环境,就是希望通过物态和非物态相结合的模型展现、展览等,改进知识表达方式,以直观的体验,引导学生演示、验证、巩固和拓展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理解和对形象内容的概括,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能。

其实“课程基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更准确地说,生物课程基地应该是生物课程建设基地和生物课程实践基地,是着眼于“课程”,落实在“基地”的教和学的新型模式,生物课程基地是现有教学课堂的延伸、升华和补充。

2 生物课程基地的建设特点

2.1 引领性(示范性)

“全省要加强课程的重点规划、统筹布局和建设要求,抓好在全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课程基地建设。”课程基地的建设受政府财力、物力和学校师资、硬软件等诸多方面影响,在目前不可能大面积铺开,先期已经批准建立的生物课程基地(苏南2个,苏中1个,苏北1个)应有指导、推动其他学校课程基地建设的示范性效应,这是实施生物课程基地建设的初衷,也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目的。示范性的生物课程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典型性、实效性、可持续性,也就是生物课程基地的建设应该是学校现有条件能够达到的,是市、县其他同类学校可以效仿的。生物课程基地的建设重在实效,而且这种实效不仅追求是短期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

2.2 全员性

生物课程基地建设的全员性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生物老师要全员参与。生物课程基地建设是为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是与新课程的理念不谋而合的。例如,我校的“生物与环境课程基地”首先必须服务于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素养和治理环境、改善环境的理念,这一点很关键,否则违背了生物课程基地建设的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新课程改革,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课程基地与有的地方建立的学科基地相比,区别在于,课程基地首先要从体现学科环境的硬件建设入手,重视实体建设;注重面向学生主体,让全体学生自主动手、实践解题,主动探究,通过手脑并用让学生出真知,从关注分数的学会到关注能力的会学;强调每所学校及其每个学科都要建立课程基地;突出指向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让每个学生在基地得到体验,得到发展,是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理念。”

面向全体生物教师。生物课程基地建设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以生物学科为原点不断深化的过程。生物学科深化要靠生物老师完成,对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是生物课程基地建设的基础工作。因此,生物课程基地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措施都要经由一线的生物教师反复讨论,并提出建议后才能确定。生物教师是生物课程基地建设的主体责任人,需要全程参与生物学校课程基地规划建设。

2.3 体验性(实践性)

“体验实践是课程基地的重要特征,也是学习方式转变的新要求。从体验实践来看,课程基地就是一个新型的“课堂”。要紧扣教材建设、手段呈现、方法方式、制度建设和氛围营造等,形成开放、创新、互动的教学创新载体。”体验性课程基地赋予“经验”以个性意义,是“理智的直觉”、“意义的构建”、“价值的生成”。“体验”应植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它强调的是“亲身经历”和“真实体味”,它指向学生主体的生成;指向学生个性的自由与解放;指向对世界的理解与超越。“体验”是作为学生与教师、教学资源所发生的动态联系过程,它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的关涉,更为重视内在意义的交流与生成。任何生物课程内容只有提升到“体验”之境,才能达到终极目的,才能找到教育的真谛。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由经验产生的智能才是解决现实的各种问题的力量。所谓“经验”就是“实践”,就是“体验”,就是“通过实验来探寻事物的规律,对于所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和处理”。可见,“体验”虽不是生物学科教育的惟一方法,但却是重要的方法之一。靠主体去主动发现知识并自行验证,而不是接受现成的、不加以验证的,这才是生物教育的真谛所在,也才是学生知识生成的“回家之路”。如果生物学科从来没有因其自身而被学生体验过或欣赏过,那么它就无法达到别的目的,经历、体验、欣赏“生物课程”实际上是学生的经验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体验性生物课程可以使学生得到认知上的自我提升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它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收获知识,自主发展,通过体验性课程还能让学习过程成为知识增长的过程、身心和人格发展的过程。体验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将会促进学生向现代学习方式的转变,顺应了我国新课改转变学习方式的要求。

2.4 互动性

“技术推动下的人机对话是课程基地建设的重点和亮点,并要体现在新的模型建构中。

因此,要将教学内容按照互动的要求,重点攻关、重点突破,重点进行硬件软件方面的建设,积极探索智能化学习的途径。技术推动、人机对话是能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否将学习的自和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的重要突破口。”

生物课程基地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建一批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设施、仪器,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师生可以利用生物课程基地各馆室的设施,自行探究或共同开发,通过整合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和网络远程教育功能,学生可以进行菜单式自助学习。学生在生物课程基地内可以进行菜单式的自助式学习,这是生物课程基地建设生命力之所在。课程基地的重要特征是其实践性,这种实践性建立在互动基础上,紧扣生物学科课程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生物学科的现状来看,长期以来的单向传授,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使学生对这门本应趣味横生的课程失去兴趣,更谈不上世界观的熏陶了。因此在生物课程基地建设中,如何使单向的活动成为双向的交流,是摆在生物课程基地建设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自然科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科学仪器的使用,没有科学仪器就谈不上现代科学。因此,生物课程基地建设必须提升科技含量,而提升生物课程基地科技含量的重要手段就是要加强新媒体技术的交互使用,开发建设人机互动、自主测验的教学用具、设施设备和教学场所,通过信息技术的自动生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2.5 学科性

篇10

关键词: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建设分析

进入21世纪,国际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把改革教育作为发展的重点。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设置是国家课程结构体系建设的重点,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对教育事业的要求,对国家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新生课程,提升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个人素养。随着通用技术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要加强自主性专业培养,促进新课程的推进,促进通用技术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建设的概念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通用性学科,与专业科学不同,它重视的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科学就是要求学生从技术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要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可行性技术理想和技术价值观。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不但可以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不断创新精神,还能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实践能力,增进学生的知识理解、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的建设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终身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广泛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提高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通用技术课程不是让学生去简单地学习技术,而是将学习技术作为培养人才的目的与手段;不仅可以让学生用技术成果来丰富自己,还可以把它作为实现自身发展这一更高目的的教学手段。

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参与到通用技术课程的情况通常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含有各种影响因素。如课程的开设、教育资源问题、教师教学、课程评价等。学生的参与情况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事例援引与学生生活脱节

技术课吸引学生的关键就是动手操作,但是在课程设置中添加了大量的理论课程。缺少实践课,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课的内容和例子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把概念、原理“孤立”起来,没有做到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降低了通用技术课的魅力。

2.教师在对教材的认识上还存有误区

上课时很大程度上是照本宣科,仍然停留在教教材的认识层面上,对课本的驾驭能力不高,备课不充分。教师应当吃透教材上的内容,理解教材的真正价值。

3.课堂教学实例难易程度不一,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教师设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情境可以提供思维挑战,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促进他们增强理解,不断学习,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加强通用技术课程建设的途径

1.校企进行联合

这是解决通用技术师资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教学任务的特殊需要,学校可以聘请附近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承担少量的教学任务,还可以给校内通用技术教师做技术辅导和参谋,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活动,集体备课。

2.开展实验活动

在技术课程设置上,要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让每一个学习者通过自己的观察、设计、实验等获得实际操作的体验,培养技术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发展。有条件的中学可以设置技术课程专用教室,方便学生的操作学习。

3.理论支持

选用的技术教师要提前确定,以便做好培训的准备,且必修课最好配备专职教师。培训时要多讲些教学方法、教学典型。需要加深教师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展示优秀的教学实践作为理论支撑。指导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虽然教师走在教育实验最前端,但通用技术课程的建设还需要校长和各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4.学科交叉协作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物理、化学、语文、数学、政治等很多学科。这既是这门课的亮点,也是教学实施的难点。教师在学科知识匮乏的情况下可以向学校里的其他教师请教和交流,特殊的课程内容页可以请物理教师或美术教师来参与。教师平时要多学习各学科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完善自身素质。

通用技术课程在我国高中新课程中具有非常特殊的课程价值和地位,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比拟的。但也不可否认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能力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必须坚定改革的信念,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去分析和思考,并且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提高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只有克服困难,循序渐进,才能迎来通用技术课程崭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技术课程标准研修(通用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