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9 21:5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认知性实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认知性实践报告

篇1

如实告知义务是由诚信最大化原则所派生出来的一项重要制度。在保险业发展之初,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遵守最大诚信,是因为他们更了解保险标的的情况[1]。在保险合同中,转嫁危险的投保人是保险标的的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掌握和拥有保险标的的专门信息,投保人告知其所掌握的信息是保险公司对承保危险进行精确评定的主要依据。保险公司是否对保险人承诺和向其实际收取了多少保险费,主要是根据对保险人所承保风险作出的判断。为实现投保人与保险人双方之间权利义务的平衡和公平的交易关系,法律要求投保人在缔约前充分披露和告知那些影响保险标的的危险评估的重要事实。目前很多国家的保险法中都明确要求投保人具有如实告知的义务,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告知是投保人在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时,对保险人所作的相关问题询问调查的回答、说明或者陈述。既然是如实告知,投保人的陈述说明就必须依据事实,全面准确客观,不能刻意隐瞒,更不能对保险人编造虚假情况,否则构成欺骗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投保人在?立合同时及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均应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这是体现诚信原则的基本要求。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保险合同的标的必然具有风险性,在投保的保险期间内,保险人要承受保险标的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所以,保险合同要求当事人的诚实信用程度大大超出其他一般的合同。最大诚信原则作为保险合同的基本准则,也是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理论基础。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物真实情况的掌握有赖于被保险人最大诚信的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二、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事项范围

投保人所作的告知只应当是针对其所投保的险种的具体内容来确定,如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费率。因此,投保人告知义务的内容涉及保险标的物危险状况的重要事实,告知内容一定是重要之事项。对于告知事项,要依据事实作出客观全面的综合考察,不能把保险人的主观愿望作为判断标准。对于有关事实因为某些原因未作告知或造成告知不实,保险人须出具证明其事项的重要性。如果保险人对此问题在投保时已经以书面标注明确的,就应该按照重要事项对待。总之,如何判断投保人是否违反如实告知义务,主要由其应该告知的事实是否属于重要事项而定。重要事实的范围如何界定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的保险种类来加以区分。如人寿保险,就应该把职业、年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等作为重要事项;而财产保险如房屋,则应该把该建筑物的建造年份、质量检测报告、周围环境状况、是否办理了火灾保险等作为重要事项。

我国《保险法》采取的是询问回答告知的模式,对保险人未询问的内容,投保人并无主动告知的义务。但是,也不是对保险人询问的所有内容,投保人都必须如实告知。保险公司在了解保险标的的真实情况时,应当就其关心的问题向投保人提出询问,投保人对于保险公司没有询问的事项,无论该事项对于保险公司有何种重要意义,投保人、被保险人不承担告知义务。对于投保人、被保险人不知道的情况,投保人、被保险人亦不承担告知义务。

三、违反如实告知义务后的责权界定

篇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下乡前有事耽搁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甚至没看清自己支教的第一天就已有课了。原本想好好讲一门语文阅读导引课程,计划从一份精心挑选的材料中折射出多方面的语文学习方法以及写作方法,乃至把握生活中的灵感,想把自己的思想以及认识知会给孩子们。但是出发前的空洞以及第一天的紧凑已经宣告了我的失败。没有材料的支撑和充分的例子,注定任何理论都是空洞的。在事实的面前,我既不博览群书,胸中也无信手拈来的材料,离开了现成的材料,我的知识储备少得可怜,作为中文人真是莫大的悲哀。失落中改变了所有的计划,把语文课都改成了音乐课。每晚当别人在埋头备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在树底下听歌,无尽的失望和失落。有两个孩子见了我说:“这个是唱歌老师!”我想我不能只是唱歌,尽管它是那样地轻松和愉快!后来就准备了一门英语诗歌学习的课程,通过自己临时总结的一招“偷师法”,教了孩子们一种学习英语的方法,才像是真正上了一门课,听到了他们说开始有一种“感觉”,我心里第一次有了安慰,也只有这节课是完完整整地融合我真正的心得和初衷,九天以来第一次哭是为我自己。

但我不是学唱歌的,也不是教英文的,以后面对的是语文,它所要求的文化修养是我远远不及的。如果说备好课可以提供我们更好展示自己的舞台,但是有一天也是这样临时上阵,而我可以给我的学生带来什么?也许我们都有自己的方法可以“糊弄”过去,但是永远也蒙骗不了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安然处之的平凡

当我们自小耳熟能详与“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诸种关于教师职业之神圣的标语时,而在孩子们的眼中,老师的位置并不能得到百分百的认同和肯定,甚至有人厌恶老师都成了一种习惯。做好一位老师真的不容易,并不是说我们加载于“老师”有多少层伟大神圣的含义,所谓的“伟大、神圣”,乃是教师作为千万种普通职业中的一种,它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规则而已!正如一位工程师把一栋房子盖好而不至于使它倒塌残害无辜生命并非是多么光荣伟大的事情。

篇3

关键词:软件工程;实验;软件开发;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0-0015-03

1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的意义

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工程化方法、技术和思想。软件工程从工程意义上讲是指软件开发、维护、管理等活动的总体,从学科意义上讲包括软件开发相关的理论、原理、方法、技术[1]。

软件工程课程一般安排在本科三年级开设,此时的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编程能力,但分析解决复杂软件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化软件开发的意识还比较弱。而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软件工程及软件管理的过程、方法和工具,为学生将来从事软件的研发和管理奠定基础[2]。软件工程教学内容中的需求分析、设计和软件测试等软件开发技术以及工程化的开发过程(例如软件过程、配置管理、项目管理等)必须通过实际软件问题求解过程以及团队合作进行体验,而综合的软件开发能力更是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进行锻炼和培养。因此,软件工程课程实验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软件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2总体思路

作为研究工程化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的学科,软件工程课程的课程实验主要以课程实践项目的形式进行,从实验目的看主要分为三类:方法性实践、实现性实践、创新性实践。其中,方法性实践是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讲述某种软件开发方法后安排的实践,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实现性实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软件项目的开发全过程,一方面将学得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包括软件工具的使用)和团队协作精神。而创新性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在实践项目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引入开放性问题和不确定问题,启发学生在探讨中寻找合理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2.1三个实验阶段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以及教学目标,软件工程课程实验可以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分为三部分,即:认知性导入实验、方法性实验和综合实践。而方法性实践、实现性实践、创新性实践三类实践内容又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在这三个实验阶段中。

认知性导入实验通过一个很小的程序开发案例完成认知性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体会规范化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的意义和必要性。方法性实验紧贴软件工程教学内容,以结构化分析设计和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为主要的实验内容。综合实践以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统一软件过程RUP为基础,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以及测试等基本步骤,同时强调数据库、网络等开发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及相关CASE工具的使用,在此基础上还鼓励学生尝试一些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

三个课程实验阶段具有各自明确的目的和定位:认知性导入实验完成认知导入,方法性实验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而综合实践则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的能力。此外,三个阶段的课程实验中还穿插着创新性实践要求,通过各种开放性问题和不确定问题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寻找合理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2.2课时安排

三个实验阶段中,前两个紧密围绕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而综合实践则是对学生工程化软件开发能力的全面训练。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将认知性导入实验和方法性实验穿插在一个学期的软件工程课程中进行,而在后续的软件实践类课程中安排第三个阶段的综合实践性实验内容。

3认知导入、方法性实验和综合实践

3.1认知性导入实验

通过软件工程课程之前的程序设计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程和调试能力,但分析解决复杂软件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化软件开发的意识还比较弱。认知性导入实验的目标是从软件工程实践的角度完成认知导入,引导学生完成从程序设计到软件开发的第一次跨越。

认知性导入实验通过一个算法小程序(例如日期到星期的转换等)开发案例完成认知性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体会规范化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的意义和必要性。认知性导入实验一般可以在一学期的第一次软件工程课上布置,要求学生用1-2周时间独立完成一个算法程序的规范化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过程并提交实验报告,内容包括问题分析、数据结构、算法及界面设计、完整的程序清单、测试过程及结果记录、心得与体会等。

本次实验采用简单的算法程序作为题目,是为了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并且通过规范化开发与以前程序设计时的对比加强学生对软件工程基本思想和原则的体验。实验以开发过程的规范性、个人体验和开放问题的思路为主要评价指标,不以算法和程序本身的正确性为主要的评判标准。

本次实验一般安排在一学期第一次软件工程课上布置,与之配套的课堂教学内容是 “软件工程概论”。课堂教学通过对软件工程基本思想和软件开发基本过程的介绍,使学生初步理解软件工程和工程化软件开发的含义,特别强调本次实验与程序设计作业的区别,即强调开发过程的工程性而不是算法和实现本身的正确性。此外,配套教学内容还对系统可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测试自动化等开放性问题进行了铺垫,希望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基本功能之余能够加以思考和探究。

3.2方法性实验

软件工程的课程教学内容覆盖了完整的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以及测试过程,对本科学生而言,主要讲述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两部分。因此,这部分课程实验与相关教学内容同步进行,分为结构化分析设计和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两个部分。方法性实验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完成,每组3人。每个小组从候选项目中选择一个完成结构化分析设计和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两部分实践内容。本阶段实验可在导入性实验结束后布置。

本阶段实验以结构化及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UML基本表示法的掌握为主要评价指标,同时考查学生理解实际问题需求、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本次实验与教学内容中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以及“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配套。为了保证本次实验的顺利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需要着重强调以下内容:明确软件系统分析(做什么)和设计(怎么做)的区别,体会数据流图、系统结构图以及UML各类图的含义;在具体的系统分析和设计中需要综合各种具体要求和约束(例如可复用性、物理分布等)以及各种指导性原则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3.2.1结构化分析设计部分

这部分实验要求各小组使用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完成实践项目的需求分析和设计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实验报告(包括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文档)。结构化分析阶段要求学生按照结构化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完成实践项目需求分析过程,将分析结果表示为相应的描述形式(主要包括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加工小说明),并根据相关原则和判定方法保证数据流图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结构化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在结构化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完成实践项目的结构化设计,包括初步的结构图映射以及后续的结构图优化。要求提交的结构化分析文档的内容包括总体需求概述、分层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加工小说明等,结构化设计文档的内容包括总体设计说明、初始结构图、改进的结构图以及各模块说明等。

在完成基本实验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一些开放性问题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实验中加以体现:数据流图中文件的识别;对于数据流图分解程度的把握;对于系统模块物理分布的考虑;模块之间的交互设计,例如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对于系统可复用性的考虑等。

3.2.2面向对象分析设计部分

这部分实验要求各小组使用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方法完成同一个实践项目的需求分析和设计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实验报告(包括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文档)。面向对象分析阶段要求学生按照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完成实践项目需求分析过程,将分析结果表示为相应的描述形式(包括领域模型、用例模型以及用例的详细描述等)。面向对象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在面向对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完成实践项目的面向对象设计,包括系统体系结构、结构设计、面向对象类设计等。

在完成基本的实验要求上,要求学生对一些开放性问题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实验中加以体现:层次体系结构等体系结构风格的运用;面向方面(Aspect)、关注点分离的设计思想;系统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的考虑、面向对象设计模式的运用;对于系统边界之外的外部接口的设计考虑等。

3.3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一般安排在软件工程课程后进行,此时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软件工程、程序设计、数据库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而且即将走出校门参与软件开发实践。因此,综合性实验突出强调贴近实际软件项目的实践性以及相关软件开发能力的综合运用。实践性实验一般安排在软件工程课程后续的软件开发实践课程中,成绩评定完全根据课程实践情况。

综合实践以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统一软件过程RUP为基础,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以及测试等基本步骤,同时强调数据库、网络等开发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及分析、设计、测试等CASE工具的使用,在此基础上还鼓励学生尝试构件技术、AOP、Web Service等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学生自由确定项目团队组成方式,每组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组成员3~5人。每个小组从候选项目中选择一个完成整个开发过程,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与测试三个阶段提交文档、代码等实验结果,并提交最终的可运行软件系统进行检查。

与前面几个软件工程实验阶段相比,实践性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1) 完整的软件开发过程。整个实验以一个实际项目的完整开发过程为主线,覆盖了需求获取、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到实现和测试的整个开发过程。

2) 综合性与真实性。实验中要求完全实现所选择的实践项目,因此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数据库设计、网络编程等知识,同时相关需求都来自于真实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真实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外部交互接口、第三方软件构件等)。

3) 开发过程的规范性。强调每个项目组的开发过程都应该遵从软件过程规范,同时在开发过程中引入基本的项目管理机制。

4) 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更见明显。实践项目的开放性更强,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发挥,例如学生自主参与需求调研确定详细需求、自由决定项目组组成模式和管理方式等。

4软件工程实验教学实践

我们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软件工程相关课程体系建设中对这套三阶段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我们在第六学期安排软件工程课程,而在第七学期安排配套的软件实践课程,这样就使得软件工程实验教学具有很好的延续性和系统性。三个实验阶段中,前两个与软件工程课程配套进行,两个实验阶段作为软件工程课程配套实践占学生总成绩的40%。其中,认知性导入实验持续1~2周,另外安排1个课时进行讲解,方法性实验持续15周左右,另外安排3~4个课时进行讲解。综合实践安排在软件实践课程中进行,持续16周(共48个课时)左右,其中18个课时用于课堂教学、讲解和点评,30个课时用于实践(需求调研、项目讨论等)及上机,成绩评定完全根据课程实践进行。

这种三阶段的软件工程实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条从编程序到软件项目开发的渐进式发展之路。通过这种系统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各种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转化为综合的软件开发和管理能力,同时也对软件开发的一些现实困难(例如需求的不确定、测试覆盖度和效率、构件化开发和集成的困难等)有了初步认识,这些都为他们今后参加软件研发和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复旦大学软件工程课程已经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进一步推进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朱三元, 钱乐秋, 宿为民. 软件工程技术概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王志英. 实践教学: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重头戏[J]. 计算机教育,2004,(9).

作者简介

彭鑫(1979-),男,博士,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构件技术、软件产品线、软件维护与再工程。

赵文耘(1964-),男,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与电子商务。

钱乐秋(1942-),男,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篇4

[关键词] 物联网特性;电商物流;可感知性;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F253.9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自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到物联网的雏形,即微型传输设备和感应设备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应用以来,物联网产业在20年的时间内通过研究者和从业者们对物联网技术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及各国政府给予的战略计划支持,得到了迅速而又有效的发展。在《2014-2015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中,我国的物联网产业截止至2014年底已经达到5800亿元的规模,其中应用场景最为丰富的则应属物流产业。物流行业在近年来的电子商务业务量井喷式的增长下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在大规模电商业务量的前提下利用各种创新来持续不断地进行改善并输出优质的物流服务以获得顾客满意度的增长以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成为当下各电商物流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兴科技,其在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比人工和过往的其他设备以及网络都要更为精准和迅速,这种能力究其原因则是物联网自身可感知特性的体现。因此,研究物联网的可感知特性对电商物流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可以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之一,这也将会是电商物流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二、物联网的可感知性

回顾物联网相关的研究结果,物联网这一新型网络被认为是互联网的延伸。物联网的架构可以自下而上的分为五层结构[1],我国的学者们则对上述物联网的层级整合为采集和共享信息的感知层、传输和整合信息的网络层以及提供数据处理和智能服务的应用层[2]。过往的物联网相关研究结果对物联网的可感知性的含义解释都偏向于物联网的终端层面,并没有将可感知性这一特性纳入到物联网的整个架构体系来进行研究。笔者为了更好地归纳总结并给出自身对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含义的解释,遂从词义学的角度入手并结合整个物联网的架构体系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从“感知”一词的词义来看,“感知”在词典中的解释为“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脑中的反映”。可感知性应指生物主体可以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获取客观事物的相关信息并转化为信号传递到生物大脑中,再经由大脑处理后形成对该信息的意识。根据上述物联网的层级划分,物联网的感知层中含有丰富多元的感知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使物联网具备了获取和收集被嵌入物w的相关感知信息的能力,我们可以认为物联网感知层的感知设备使得物联网拥有了类似生物的感觉器官。除此之外,物联网的网络层利用新的网络传输协议和传导介质可以更高效且安全的传输各类由感知设备获取和收集的感知信息。信号传输介质、传输节点和网络信号模拟了生物神经传导中的神经传输介质、突触和电化学信号,这说明了物联网拥有类似生物但与之相比更加强大的类神经系统。最后,物联网应用层中的大型计算机设备可以将所有传输到中央服务器中的信息进行处理。而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其处理结果可以使所有数字化的感知信息转化为类似生物认知的信息,这使得物联网拥有了一个强大的“大脑”。上述对比显示出物联网可以模拟出生物可感知性并与之相比更为强大。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应是一种类生物特性,它可以使物联网模拟生物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并呈现出强大的类生物感知性,即物联网可以收集和传导连接在网络中的各类主体的感知信息并对这一信息产生认知。

三、电商物流满意度

满意度主流的模型是Oliver提出的期望不确认模型[3],该理论认为顾客产品质量超过顾客期望的数值越高,则顾客获得的满意度越高。物流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其满意度的高低应取决于服务质量以及顾客对该服务的预期。在顾客预期未知的前提下,其服务质量越高,满意度则会越高。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型是由Bienstock在前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出Expand LSQ模型,该模型包括订单程序、物流信息、人员沟通质量、问题处理、可获取性、准确性、订单完整度、及时性等8个维度[4]。电商物流作为物流的一种特殊业务,其服务质量也应是决定其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测量其服务质量的维度也应与测量物流服务质量的维度在大体上相同但也存在少许不同。在电子商务的情境下,物流订单的下达是由电商卖家进行操作的,供货能力也主要取决于电商卖家,因此订单程序以及可获取性这两者皆不可作为电商物流服务质量的测量维度。除此之外,能否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便利和适合的收货服务也是决定电商物流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便利性应成为电商物流服务质量的测量维度。由此可知,在顾客预期不变的情况下,电商物流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电商物流的服务质量,即电商物流的服务质量越高其满意度也越高。而衡量其服务质量的七个维度,即物流信息、人员沟通、问题处理、准确性、订单完整度、及时性和便利性的高低也决定了服务质量的好坏,我们可以认为上述七个维度是影响电商物流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四、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满意度的影响

物联网的可感知性主要是对物流服务流程产生影响,下文便从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如何影响电商物流的服务流程及其服务质量,进而影响其满意度来进行论述。

(一)便利性

电商物流的便利性是指电商物流的客户能否在该次服务流程中感受的便利程度。客户判断其便利程度主要依据该电商物流服务商是否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收货方式以及包装等差异化服务。在物联网环境下,网络获取并存储了大量的用户行为习惯和行为偏好,而这些信息在经由大数据的分析之后可以形成对某一用户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具体行为的预测。该预测可以帮助电商物流服务公司更好地为客户选择更适合其收货的具置和具体方式,这使得电商物流服务流程中的配送流程显得更加的人性化,并由此提升了该用户对电商物流服务的便利性的评价。上述情况说明了物联网利用其可感知性的特性对未来感知信息产生了认知,并模拟了生物对未知事物的感知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的便利性起到了正向提升的作用。

(二)准确性

电商物流的准确性是指电商物流企业是否准确地将特定数量货物送到指定收货人的手中。能否规避掉件和漏件的风险将会决定客户对电商物流准确性的评价。物联网可以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扫描设备及其强大识别能力使其具备生物视觉感官的功能。这一强大的视觉能力可以在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流程中全方位地核实到快件的数量以及识别其交接对象的正误。这使得物流服务流程中的交接环节得到了优化并提高了准确性。由此可见,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的准确性起到了正向提升的作用。

(三)完整性

电商物流的完整性是指电商物流企业在物流过程中是否无损耗,客户对于完整性的评价则会根据快件的损耗程度来进行评判。上述物联网的视觉能力所带来对快件内外部识别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出其损耗的情况。除此之外,物联网基于其可感知性的特性利用丰富的传感器和气味探测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使其具备生物的触觉,味觉以及嗅觉感官的功能。在电商物流的服务流程中,物联网可以通过上述类生物感官反馈中的认知信息来判断快件是否即将出现损坏并根据当下情况及时提供调整方案以便于电商物流服务方针对该情况做出调整。该方法优化了搬运和仓储等服务流程,提高了快件在服务流程中无损耗的概率。这也正说明了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的完整性起到了正向提升的作用。

(四)及时性

电商物流的及时性是指电商物流企业是否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货物送达至收货人手中。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物联网具备的类生物感官功能可以使电商物流各环节变得更加智能化,并使整个服务流程变得更加迅速。除此之外,物联网基于其可感知性的特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物联网具备了生物的空间感觉感官的功能,即物联网可以对空间位置产生感觉,明确所处的位置。利用这一功能,物联网可以准确判断物流运输工具所处的地理环境信息准确的掌握,并通过该信息规划出最优化的运输路线。这也说明了该功能优化了整个运输流程并提高了运输的速度以及电商物流的及时性。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的及时性起到了正向提升的作用。

(五)物流信息、人员沟通和误差处理

电商物流的物流信息、人员沟通和误差处理是指电商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的丰富和准确程度、客服人员的沟通质量和误差处理的效果。客户对这三个维度评价将会根据电商物流流程中的客户服务的好坏来进行评价。语义分析软件和情绪探测技术可以使物联网具备类似生物听觉器官的功能。结合上述提及的物联网视觉功能中的表情辨识技术,基于这两种技术的智能机器客服将会应运而生,客户可以得到更人性化的客服服务。在误差处理的过程中,基于各种类生物感官功能所对应的可嵌入式芯片可以更方便查找错误快件的去处。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知道基于物联网的可感知性所产生的各种类生物感官功能都起到了优化售后服务等非实体配送服务流程,使该流程中的任何环节变得更加的人性化。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的人员沟通和误差处理起到了正向提升的作用这一结论。而在物流信息这一维度上,物联网基于其可感知性的特性使其具备了各种类生物器官并带来多样化和精确化的信息。丰富的信息可以使客户能够全方位的了解自己快件的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的物流信息起到了正向提升的作用这一结论。

综上所述,物联网的可感知性是通过模拟生物的感觉器官并通过这些类生物感官的特性和功能来优化电商物流的服务流程,这使得衡量电商物流服务质量的七个维度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而电商物流服务质量是决定电商物流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此我们可以J为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的满意度有正向提升的作用,该影响机制由上图进行说明。

五、总结及建议

本文立足于当下快速发展的电商物流行业和未来具有巨大潜力的物联网行业,选择电商物流的顾客满意度以及物联网的可感知性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研究对象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给出了本文对物联网可感知性含义的理解和阐释并总结了电商物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论述物联网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服务流程起到的优化作用,推导出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根据该影响机制,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该结论也为今后电商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若干启示。

(一)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服务质量有着正向影响作用

当电商物流企业引入物联网技术时,物联网技术所带来的可感知特性使物联网可以模拟出比类似生物感知但更为强大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起到对配送、运输、仓储、售后服务以及信息服务等环节的优化作用,进而达到提升服务质量的七大维度的效果。该结论有如下启示,电商物流企业理应积极地引入物联网技术,利用可感知特性优化原有的工作流程,并持续为消费者提供物流时间更短、收货方式更人性化、风险更小、服务态度更好、售后更完善、信息更充足的物流服务。此外,可感知性主要体现在收集感知信息并产生认知信息这一方面,电商物流企业应利用该特性产生的信息,积极引入这一来自于企业系统外部的负熵,消除企业因正常运转自发产生的正熵,从而使企业可以持续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服务质量的提升正是这种企业进步和发展的体现。

(二)电商物流的服务质量对电商物流的满意度有着正向影响作用

满意度取决于人们对产品的预期效用和产品的净效用,并受到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影响。本文为了突出研究重点,假设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不明显且金钱所产生的负效用对所有人一致。因此,产品的满意度取决于产品的质量,而当电商物流服务被视作一种产品时,其满意度理应取决于服务质量。该结论证实了“服务质量好,顾客便会满意”这一常理的正确性。但本文得出这一结论同时也剖析了在电子商务情境下,其物流服务质量体现在哪些方面。电商物流企业可以根据本文的结论,从提升物流的及时性、完整性、便捷性、准确性、误差处理、人员沟通以及物流信息等方面入手,以此提升电商物流的满意度。

(三)物联网的可感知性通过电商物流服务质量的中介作用对电商物流满意度起到正向影响作用

根据预期不确认理论,满意度仅和产品质量以及顾客预期相关。可感知性自身作为一种物联网特性并不能直接决定电商物流的满意度,但他可以对电商物流服务质量起到的正向影响作用,这一影响作用提升了电商物流的服务质量。而当服务质量提升时,电商物流的满意度也随之得到提升。该结论证实了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满意度起到正向影响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电商物流企业利用物联网特性的方法。电商物流企业在利用物联网可感知性时,应该着重于通过该特性弥补自身服务质量上的弱点,解决当下存在的服务问题,而不是仅仅在形式上利用这一特性。在对这一特性有的放矢的利用下,才能真正起到提升满意度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Strategy ITU, Unit P. 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 The internet of things[J]. Geneva: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2005

[2]李航,陈后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中国科技论坛,2011,1(1):81-85

篇5

一、科学探究教学情境要具有真实性[1]

教学情境具有认知性、情感性和实践性。真实性是认知性、情感性和实践性的基础和保证,而实践性乃是真实性的最重要内容。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主体建构的知识就越可靠,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决定了所学知识在其他情境中再应用的可能性。对于脱离真实情境并简化了的知识,学生往往只能达到刻板的、不完整的、肤浅的理解。许多学生在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时感到困难,其根源常常就在于他们的学习经验脱离了学习内容赖以从中获得意义的真实情境。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实本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实情感和态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建构主义十分注重情境的真实性,极力主张:如果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就必须要求学习和应用的情境具有真实性。例如:如果探究的内容是课本上的实验,可根据呈现的实验活动作为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一开始教师利用课前辅导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以后作为预习报告中的一部分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例如:元素周期表科学探究2:

①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绿豆大的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投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回忆钠与氧气的反应,进行对比。

②在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绿豆大的钾,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培养皿中,观察现象。回忆钠与水的反应,进行对比。

将以上的实验过程作为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与交流:请你说出通过以上的实验过程,我们将探究什么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做实验的盲目性,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还避免了因这一环节占用课堂时间过多而给教学任务完不成而造成的压力。通过做实验完成由认知到实践的过程。

二、科学探究式教学情境要具有可接受性

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对于课本上没有的实验,可以联系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等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提出问题,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等的形式呈现。例如在探究实盐中的碘元素存在方式,利用多媒体放映碘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告诉学生碘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考虑到卤族元素的知识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通过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究动机、保持对所探究问题的兴趣。符合探究教学是对已有知识的应用过程。适合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充分发挥了探究式教学情境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探究教学,才能使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才可能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策略日趋丰富,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提高。

三、科学探究教学情境要具有发展性

教学情境应该具有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功能。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而且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利于学生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地继续学习,达到新的水平。例如:探究了碘在碘盐中的存在形式之后,为探究海带中的碘的存在形式性打下了基础。不但有利于课堂上学习成果的巩固和发展,而且有利于知识的综合运用,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及学生间的相互合作。

四、科学探究教学情境要具有全程性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情境设计往往在教学活动展开之前进行。常常有人误认为,设计教学情境就是在新课教学之前利用有关的实验、故事、问题等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出新课。实际上,教学情境设计的功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入新课,情境不应该只讲解新课前发生作用,它应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在教学的全程发挥作用。例如:在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实验探究中,通过实验过程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真正使学生的兴趣达到的是验证假设的环节。探究式教学情境是教学情境的一种,所以教师要把创设良好的探究学习气氛贯穿于学生探究学习的始终,以便学生能始终保持对所探究问题的兴趣或让学生探究学习的效率更高。实践表明,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是最好的探究情境。

五、科学探究教学情境要具有全面性

探究式教学情境的全面性包括要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能够促进全体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一个良好的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情境,不仅应该包含着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建构起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应该蕴涵着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发展的情感内容和实践内容,能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环境、群体环境和实践环境。不同班级的学生之间,同一个班的不同学生,都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有心理上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学习基础上的差异、遗传因素的差异,等等。这种差异在学习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能体现出来,要关注后进生,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为优秀学生架起进一步发展的阶梯,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不会流于表演的形式或成为只有少数化学尖子生的活动,使探究学习面向全体学生。

总之,情境的设计为问题的提出做铺垫、使探究学习过程是一个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所以情境的设置必须能够构建学习任务与学习者经验产生有意义的联系;促进知识、技能和经验之间产生连接。并且,情境及问题应贯穿于整个的探究过程之中,从时间分布上贯穿课前预习―课堂―课后评价及反思中。

篇6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我国的市场经济在日益的发展、完善,这就使得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但是,工商管理专业对人才一直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关于学生自主能力和兴趣培养却被忽视了,很多院校在同类专业方面并没有明显的特色优势。因而导致了学生最终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结构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这就使得市场供求矛盾加剧了。为了使这样的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构建起实践课程体系,不断改革和创新模式,从而真正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顺应市场的需求。

 

一、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一)模式僵化

 

如今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着较为僵化的模式和死板的教学方式。通常教师都是花很多时间去按教材来对其中的实训目的、原理和步骤进行讲解,学生接下来就进行有步骤地讨论、查资料、写报告或填表格,这样实习就算完成了。还有小组活动方式,会有不少学生滥竽充数并没有真正介入,就不能达到实践的真正意义。

 

(二)形式单一

 

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较为单一的组织形式,因为主要是从理论教学组织形式那里借鉴过来的。通常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实践教学方式,内容是实验实训。一般都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教学进度有教师来统一掌握。其中大多数在校内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进行。这样的组织形式就容易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是很不利的。

 

(三)教学效果不满意

 

如今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已经有一些较为成熟的模式,诸如学做合一模式、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等[1],可是实际效果不佳,因为这些主要都是套用过来的。都没有办法将学生的岗位能力真正培养起来。

 

(四)实训室建设流于形式

 

如今的高职院校,就大多数的实训室建设资金来说,是教学经费是其主要来源。相对来说工科类的实训室相对来说具有更加显著的成效,这就让很多学校更想把资金投如其中,这就造成忽视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训室。还有实训室建设流于形式,很多必要的设备还很欠缺。

 

(五)缺少“双师型”教师

 

如今的不少高职院校,其现任的工商管理类教师,大部分都缺乏实践经验,从学校到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尽管被一直提倡着,但还是紧缺真正的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对于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的要求自然难以完全胜任。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基本原则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三点原则:首先,课程的构建必须与人才培养特点紧密结合,而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专业面向很大的岗位群、侧重对态度和能力的要求、强调对专业技能的艺术性运用等特点;其次,课程的构建要以能力为导向,人的能力主要分为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核心能力三层[2];最后,课程的构建必须要有系统思维,实践体系要有层次性。

 

(二)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按照上述分析,构建如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模块:

 

社会认知性实践模块,其设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国情,主要方式是进社区、农村和企业等,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和了解社会的机会,从而锻炼其社会适应能力。这一实践课程体系阶段的进行具体可安排在大一寒暑假。

 

专业认知性实践又向专业方向迈进了一步,它建立在社会认知实践的基础之上,属于专业性基础实践,特点是:只看不做。主要方式有专业见习、专业课程见习、市场调研等,这可以让学生初步地了解专业、形成感性认识,从而为后面的实践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该阶段实践基本上都是在大二的寒暑假安排进行。

 

专业实训,一般都是在校内实训室里进行,需要有一定情景的设定,学生必须每个人都亲自动手去操作,进行模拟训练,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素质,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所有专业课程中的实训、综合实训以及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等都是专业实训的具体途径。该阶段实践通常都是在正常教学时间内安排进行。

 

综合性实践是最后的阶段,学生已经经历了上述的三个实践教学训练,已经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社会和自己的专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也已经具备。这时候设计的教学环节和课程就需要有更高的层次和更全面的内容,以及更真的场景。具体包括了专业实习、课外科技活动、毕业顶岗实习和创业活动。在最后综合性实践的完成,学生就基本上做好了就业的准备。该阶段实践通常在大三的下学期安排进行。

 

四、结束语

 

本文重点研究了高职工商管理的实践课程构建,当前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提高该实践教学的有效性、系统性[3]。总之,构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首先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要始终围绕“实践”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不断深入改革和创新,从而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特有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

篇7

目前,经管类专业及其课程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倡导学校与校外企事业机关单位合作,采取“1+1”即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进行课程建设的模式。然而,由于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建设较为缓慢,教学现状仍处于新旧交替阶段,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进展。各高职院校已对《经济法》课程的定位、教学目标、课程项目、教学体系等达成共识。《经济法》作为一门会计专业的基础能力课程,对今后从事财会工作学生的综合性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基础性支撑作用,也是会计类初级、中级、高级职称考试的共同科目。该课程理论知识模块包括基础法律理论、市场管理法、市场主体法、宏观调控法与经济程序法,涉及二十余部法规。教学体系由知识模块、案例模块和实训模块构成。这三大模块结合成为十余项教学项目,已设计形成基于项目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此外,实验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较以往有所增加,课时结构日臻合理。课程标准已全面取代了传统的教学大纲,将教学项目任务化以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也正处于革新攻关阶段。例如采用“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开展课程教学,同时学生通过网络教学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也有所拓展。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学实践仍较为传统、单一。该课程教学内容仍以法律术语和法律条文的讲解为主,内容高度概括且抽象,未能做到通俗易懂,也未能与经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课堂上师生的教学方法仍以传递──接受式为主,即遵循“讲、听、读、记、练”的教学活动程序,或采用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程序结构的传统教学模式。课程教学资源系统并未完全建立、开放,为学生所应用。一些高职院校财会实验室尚未安装该课程软件,也不具备网络教学所需的专兼机房。学生课外学习的场所或设施并未真正落实到位,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氛围,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2.《经济法》课程标准中教学项目体系的设计有待完善。第一,由于该课程被归为基础理论课,一般安排在一学期内授课完毕而未安排实训课程,总课时过少且课时结构安排欠合理,教学项目不能涵盖课程知识模块导致一些重要的经济法规未被纳入教学项目。第二,由于未确定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目标的具体内容,各教学项目尤其是认知项目的设计目的和教学目标把握不准,与该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不一致,导致该课程教学项目体系的设计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公司法和合同法的教学项目中仍以认知性项目为主,其目的在于提高知法守法的素养而缺少能力性项目,有碍于实现用法能力的培养目标。第三,不具备深化型实践性教学项目所需的条件,例如缺少校内模拟法庭,不能真正地实施模拟庭审的教学项目。第四,三大模块在教学项目体系未能有机结合。案例与知识模块能够实现全面结合、相互渗透,而司法文书应用写作教学项目等实训内容较少。第五,各教学项目下设各项工作任务的实现步骤,即教学活动程序含混、模糊,缺乏有序性和可操作性。由于沿用传统的教学活动程序,特别是在处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上,仍侧重于以前者为中心而忽视后者的主动能动性。

可见,如果按照目前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则教学效果与学生毕业后从事财会工作所需具备的知法守法素养和用法能力之间将存在较大的差距。

3.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仍未深入展开,《经济法》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滞后。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经济法》“1+1”课程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建设的关键和重点工作刚刚启动。校企合作协议、校外法律专家库、司法实践基地等均未全面签订和建立,后续课程建设的诸多环节和步骤流于形式。

可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仍有待深入,这也是上述教学实践和课程标准开发中所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进行“1+1”课程建设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企业、律师事务所和各级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等企事业机关单位的经济法律专家处于司法实践的第一线,对实际经济情况最为了解,并能把握职业岗位现在与未来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及变化,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解决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滞后的有效措施。因此,课程建设必须使校外司法单位和法律专家参与其中,以课程建设团队为主导,司法单位和专家进行,双方在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全面深入的有效紧密合作,彻底地进行课程建设,同时共同组织实际教学工作。《经济法》“1+1”课程建设的方式是该课程开发、建设的必由之路。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仅将“1+1”课程建设方式停留在倡导施行的工作层面;一些高职院校在实施“1+1”课程建设的具体路径和内涵方面,基本处于摸索阶段而并未创建一种可行的模式。所以,各高职院校应保证该课程“1+1”建设的经费落实和组织落实,营造校企产学研合作的氛围,全面推进“1+1”课程的建设工作。另外,还应鼓励、允许师生进行《经济法》实际教学方式的改革尝试,尤其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应在经费、场地等方面创造教学实践条件,支持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维护。

三、“1+1”课程建设的路径和内容

笔者认为,为突破《经济法》课程建设和实际教学改革滞后的瓶颈,有必要对“1+1”课程建设模式进行研究、设计,主要解决路径和内涵问题。经济法课程建设团队应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循序渐进,认真、有效地深入开展“1+1”课程建设工作。

转贴于

(一)初始工作的重点在于寻找适当的合作对象并签订合作协议。《经济法》课程建设团队应采取多方联系、主动上门的方式,以学校名义与当地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或律师事务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再根据协议条款,在校外与上述机构单位共建司法实践基地、校内共建模拟法庭实验室;聘请企事业机关单位的经济法律专家建立专家库,并在其中有选择地聘请自愿执教的兼职教师,确定来校授课或举办学术讲座、报告会人选。

(二)课程建设团队应与上述协作单位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1.课程分析。该步骤包括学生分析和课程定位两个环节,对合作单位的法律专家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据此撰写调查报告。同时,召开较大规模的研讨会以确定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承担的能力培养任务以及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应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能力和知识基础,了解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估计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态度、兴趣点和可能遇到的困难等,并与专家、毕业生一起撰写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分析报告。

2.课程设计。该步骤较为重要且环节较多,更应加大合作单位的参与力度。

第一,在课程目标的确定环节,可采取召开研讨会的方式,由合作双方共同对目前财会工作岗位进行职业分析,将会计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相关层次人才所应具备的职责、任务进行具体化描述。探究财会职业岗位群可能遇到的经济法律问题,对毕业后从事经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具体分项内容进行周详的确认。就此拟定项目或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初步设计报告。

第二,在制定课程教学总体设计方案时,应由课题组与校外专家共同对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明确各单元的能力内容、能力培养目标和考核要求。形成各课程基于项目或学习领域课程的各模块框架结构与教学内容的概要描述。

篇8

一、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概述

纵观中西方会计理论,关于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观点主要有7种,它们是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动因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职能起点论,会计目标起点论,会计环境起点论,而其中尤以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目标起点论,会计环境起点论最具代表性。本文将围绕这五种。观点进行阐述。

(一)会计假设起点论

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为了进行会计实践而对会计环场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所做的合理推断。会计假设最早由W·A·佩顿于1992年在其著作《会计理论》中提出,但直到50年代末才引起美国会计界的高度重视。其观点是既然把会计假设视为来自客观环城对会计的约束条件和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那么会计假设就必须作为公认会计原则的最高层次概念或命题。按照演绎法,以会计假设为出发点推导出会计程序和方法。

(二)会计本质起点论

会计本质起点论认为,本质是决定一事物区别另一事物的根本属性。会计本质是由会计的内在矛盾构成,是会计这一事物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它从整体上规定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会计本质也是确定和解将其他会计概念的依据,会计研究首先应解决会计本质问题。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风靡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于我国会计理论界的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就是其长期研究的结果。

(三)会计对象起点论

会计对象是会计工作的客体。会计对象起点论认为会计对象决定会计目标、会计原则、会计方法,会计对象的原型决定会计理论模型,会计理论建立在会计对象的基础上。会计对象是会计理论中最本源性的抽象范畴,会计理论应以会计对象作为起点。

(四)会计目标起点论

会计目标是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会计目标起点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在会计信息系统论基础上,以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的思路深入人心并占据西方会计理论的主导地位。会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应首先明确目标,再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计量,指导会计实务。

(五)会计环境起点论

会计环境系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工作水平,以及与会计密切相关的审计、财务的客观历史条件及其特殊情况o、会计环境起点论认为,会计的历史发展始终受环境的影响与支配,会计环境不仅是会计研究的必经之地及深入展开研究之依据,而且是探明会计原理、本质及规律的出发点。会计环境决定会计本质、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及会计职能等,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二、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选取标准

由于不同学者研究范式的差异,导致了对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问题的五种不同见解,为了能够进一步推进会计理论研究,有必要统一选取逻辑起点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是会计理论的组成部分。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进行会计研究的切人点,理所当然地应是会计理论的组成部分。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具有初始性。它是在一定的理论领域之中和一定的认识限度内不由其它规定所组合,而且能够组合成其它规定的最简单的规定性,是一定的理论体系中对象的各种复杂的规定性的根据和构成基础。

(三)选取的逻辑起点应具有可认知性。试想;如果选取的逻辑起点不能被人们所认知,那何谈以此为基础,探究会计其他问题,推理论证会计其他概念呢?

(四)选取的逻辑起点应具有唯一性。如果将两种或更多种观点综合起来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如会计假设与会计目标起点论,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起点论,表面上看使理论更成熟、更完善,但是实质上会使得研究会计理论问题变得更复杂、更混乱。

由此可见,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该是能够使整个理论体系浑然一体,前后一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会计根本问题。上述五种观点,都能够从不同角度对会计理论展开更深一步的阐述,然而前四个观点缺乏理论研究的连续性,逻辑结构的严密性。

在会计假设起点论中,因为会计假设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会计人员所做出的一些合理推论,作为会计运行和发展的前提。然而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制约会计假设生成的主观因素太多,即。使是沿续至今的货币计量假设也仍然受到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环境的挑战,而且会计假设不具有初始性,因此将会计假设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不妥当的。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放弃会计假设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这一事实,从反面雄辩地说明了会计假设起点论的缺陷。

在会计本质起点论中,会计本质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会计范畴。从会计本质出发,虽然可以推导出会计的目的、会计职能、会计结构等会计结构要素,但他忽略了揭示会计本质的客观基础和环境。此外,会计本质如同真理一样,人们无法完全懂得,只能无限的接近,即不具备可认知性,因此不宜将会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

在会计对象起点论中,以会计对象作为逻辑起点针对性较强,可以理论联系实际。但是起不足之处在于它所概括的范围太窄,只回答了会计客体问题,逐一阐述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作用和会计方法等问题,便会计理论结构缺乏严密性和有机的联系。

在会计目标起点论中,会计目标作为特定时空条件下会计实践活动本身的要求,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人们对会计目标的定位是不同的。当人们重新定位会计目标时,也必须重新思考和选择基础性假设,重新确定会计原则,以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由此可见,会计目标不具有初始性,不宜作为逻辑起点。、以目标为起点所演绎的会计理论,无法解释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所面临的一系列会计创新问题,如对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历史成本等的挑战问题,这也正好说明了以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的局限性。

三、逻辑起点的定位:会计环境

将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基于以下分析:

(一)会计环境具有可知性、初始性。葛家澍教授将会计环境分为历史、经济、文化和制度四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是人们可以认知的。会计环境独立于会计假设、会计目标,具有初始性。将会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不会受到其它理论要素的制约,能够揭示出更高层次的会计理论,从而建立逻辑严密的会计理论体系。

(二)从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历史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还是会计目标起点论,人们对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始终没有离开会计环境这一客观背景。会计环境是衡量会计理论是否先进科学的基本标准;脱离会计环境而孤立的研究会计理论,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脱离实际,从而成为“空想”。

(三)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转换,即从会计假设起点论过渡到会计目标论,是社会、政治、经济与法律及会计实践发展的产物,会计环模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这种转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会计目标论向会计环境起点论转变也将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四)将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有利于会计理论前后一贯性和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考虑了会计环境的因素,把会计环境视为内生变量,减少了理论的不确定性,研究的结果更为稳定,也更符合人们对“会计内涵”的界定。

(五)谢德仁教授将会计环境分为会计外环境和会计内环境,会计内环境决定了会计的本质,从而决定了会计的职能,进一步决定着会计程序与方法。会计外环境决定会计的目标,从而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一步影响着会计程序与方法。因此,会计本质、职能与会计目标最终统一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会计环境中。由此可见,会计环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包含了会计实践的全部内容和孕育着会计理论要素的全部“胚胎”。由此出发构建的会计理论体系可以揭示会计理论发展过程的全部因素和客观规律,从而是全面的、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

篇9

关键词:环境科学;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纵观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其中提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引导一批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然而职业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尤其就以应用型学科为代表的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而言,实践环节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具有课堂教学所不能取代的作用。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课程实验、认知性见习、生产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除了专业课程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受地域限制比较小外,认知性环境见习、生产见习和毕业实习则受地域限制大[1-3]。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是一个较新的专业,依托生物专业建立,专业基础较弱,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自身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学习其他院校的经验以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也作出了大胆尝试,丰富并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但是能否合理和科学地处理好这几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及其相互衔接的关系,使其优化配置、功能互补,直接关系到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特别是身处地方的高校而言,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的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校内实践基地

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主要以实验教学为主,采取学生自主动手实验为主,老师跟随指导为辅的形式。根据近年教学实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实验内容以基础实验为主,应用创新性实验缺乏。作为交叉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实验内容基本停留在以化学、生物、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实验水平上,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能体现环境科学专业的突出特色,应用性、创新性实验匮乏,目前更多停留在实验室,学生对大环境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无法作对比,减少了学生对学科更深层次的了解,这也为毕业后的择业带来了无形的障碍。(2)实验设备以老旧设备为主,大型综合性设备缺乏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本身成立较晚,依托生物类学科建立起来,许多实验设备还停留在建立之初,满足不了学科快速的发展,与人才培养要求的逐年提高,此外还有在校生的逐年增加,更加剧了实验室设备需求的不足。(3)成绩考核以传统形式为主,学生自主积极性缺乏传统的成绩考核形式单一,以考勤和实验报告为主,学生也以应付作业的方式对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出现“抄袭实验报告,实验不动手站着看”等不良现象。背离了学校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初衷,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人才培养的目的。

1.2校外实践基地

(1)校外实践形式单一

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数量和种类有限,目前有孝感市污水处理厂、孝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参与,多以参观实习为主,实践课时1周,没有建立起进驻单位实习模式,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工程实践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水平还不能完全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2)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

企业对于学校来的实习学生积极性不高,还停留在传统概念,企业不应狭义地理解为出资兴办学校,还应包括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如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接受学生实习、派遣技术人员讲实训课等。过去的改革探索已经证明,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问题以及职业教育的出口问题,也满足了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4]。

2地方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模式

建立实习基地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环节之一,也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本着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区域社会发展,把单纯依靠高校培养人才模式转到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上来,让地方高等教育从精英型人才培养向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变,让只会“纸上谈兵”的学生毕业后更顺畅地融入企业。建立“3+X”的实习基地模式,实现校内实验教学,校外企业实习,教师企业实践,自主毕业实习等环节的层次推进、不断深化。

2.1校内实验教学

加大校内实验教学学时,增设项目实验、创新实验、课题实验等项目,将实验教学纳入到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考核环节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并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实践经验的基本训练[5]。

2.2校外企业实习

结合以往校外实习走过场的问题,深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地方政府牵线搭桥,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驻企业,改变以往传统的实习方式,让学生直接进入生产和管理基层一线去锻炼和学习,与企业员工同工、共学,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保障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全面考核和自我检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改进、完善、充实、提高实践教育环节的目标[6]。此外,使学生毕业后能及时胜任本职工作,缩短大学学习与就业上岗培训时间,同时企业也能从优秀毕业生中选拔适合企业发展的相关毕业生,也为企业节省新人培养的相关费用。

2.3教师校外实习

为了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学校加大对教师队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以往高校教师进修方式不同,学校与相关企业签订校企合作意向书,由企业相关机构或人员实施职工教育培训,结合企业用人需求,设立教师实践岗位,利用假期进入企业实习2个月,完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从中还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体系、技术技能训练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体系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体现本科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4毕业实习

灵活机动自主选择毕业实习单位,可以采用学校主体推荐、个人寻岗实习等形式,鼓励学生自己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凭借大学时期在校内与校外的学习经验,按照程序走上实习岗位,这对学生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和责任感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在前期教学中仅通过传授或演示所不能获得的[7]。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发挥应用型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作用,才能达到学校、企业和社会的三赢,保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3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证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的长效运行,还必须及时解决多年来逐渐出现的诸多问题。首先,必须保证对校内实践环节的经费投入,由于仪器使用耗损、物价水平等诸因素的影响,校内实验室所需的实验材料需要不断完善,最大限度保证完成基本的实习教学任务。此外还有校外企业实习的经费也要予以保证,这也是与企业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石[8]。其次,必须保证实习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是教师对于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应该建立校-企-研机制,鼓励教师走进企业,提高教师自身实践水平。学校要加大投入力度,这也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三,针对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优化配置实习时间,把孝感市内的污水处理厂、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监测站作为本科环境专业认知实习、校外实习、毕业实习的场所等,考虑到吃、住、交通,以及扩招后学生素质等因素,结合实习单位所容纳的实习学生的容量,一次以15人左右为宜。第四,对照所服务行业先进技术水平,可以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加快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参与挂牌成立实践基地的企业,地方政府也可以给予资金、税收优惠等方式。学校也会提供优秀毕业生供企业选择。这样企业也就愿意接受并指导学生实习,真正做到为企业培养有用人才,达到校-企互利共赢的局面。

4结语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顺应地方高等院校改革方针,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建立以上“3+X”的实习基地新模式,整合各方资源,构建符合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环境科学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ZhangMing-quan,ZengZheng-zhong.ConstructioncourseofPracticeTeachingSystemofthediscipline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intheintegrateduniversity[J].HigherScienceEducation,2005,60(2):112-115.

[2]李友平,苟兴龙,廖运文,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1):149-151.

[3]蔡昌凤,唐海,徐建平,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2,40(19):129-130.

[4]董延茂,赵丹,周兴,等.以平台建设和科技合作为基础构建化学材料类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J].化工高等教育,2015,4:54-58.

[5]金杰,吴克,蔡敬民,等.应用型院校生物与环境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J].生物学杂志,2010,27(2):96-99.

[6]张学洪,王敦球,徐建平,等.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7):1-4.

[7]黄丽坤,王鑫,夏至,等.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57):97-98.

篇10

关键词:新工科;实验教学;创新

一引言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升级,2017年,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建设[1]。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成为我国由制造强国向创造强国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培养新工科人才对当今社会新经济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大学生是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人才储备,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是当今社会对高等学校的迫切要求,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2]。

二机械原理课程地位

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本课程,其知识面更宽、适用性更广、更接近工程实际,在培养新工科人才中将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课程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构结构分析的基本知识、机构的运动分析、机器动力学、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和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等问题[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机构中的一些共性问题,理解基本原理,并初步具有设计机械系统方案的能力。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为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打下良好基础,为机械的合理使用和革新改造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在创新机械所需的知识结构中占有核心地位,在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中具有提升学生对机械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作用[4]。

三实验教学现状

机械原理实验教学是机械原理课程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学生将机械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关键作用[5]。但是,目前的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核方式不完善

传统的机械原理实验教学一般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大多依托于相应的理论课程。对实验教学的考核也是依托于课程成绩,没有单独的考核成绩,只是作为最终课程考核成绩的一小部分,一般占10%左右。实验考核大多以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作为评分依据,很难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为了应对课程考试,也仅仅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实验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这严重阻滞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培养极为不利。

(二)实验教学模式滞后

传统的机械原理实验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6]。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仅仅停留在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的验证,没有发挥实验教学的真正作用。在实验的开设过程中,往往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很少思考,对实验的原理和仪器的测试方法处于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的状态,不主动参与实验,做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只是照本宣科的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实验课堂的主体作用。这种实验的开设对学生自身的锻炼意义不大,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不能真正参与其中,实践动手能力差,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些实验的开设没有体现实验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价值,只是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实验手段简单

传统的机械原理实验中,实验手段比较简单,主要以认知性和验证性试验为主,综合设计性实验没有发挥作用[7]。例如机构结构创新设计实验,学生没有设计思路,为了应付实验,搭建的机构过于简单,而且完全按照书上已有的模型进行搭建,没有自己的思考。这种实验由于学时有限,没有获得充分的重视。但这种实验恰恰是最能锻炼学生的,培养学生如何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实验教学改进措施

新工科背景下对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实验教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加强实验教学的考核

加强机械原理实验教学的考核,可以增加本实验课程在整个机械原理课程成绩中的比重;也可以单独开设机械原理实验,单独考核,单独计入学分。实验教学的考核可以根据学生出勤、实验完成度、实验创新性、实验报告等综合情况进行评分。这样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会提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于实验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构建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机械原理教学模式的改革,结合我校机械原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实验室实际情况,采用逐层递进的方式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1.认知性实验。这是第一阶段实验,带领学生走进机械的世界,学生可以根据机械原理陈列柜中的语音讲解以及动画演示,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知。2.验证性实验,包括机械运动简图的测绘,渐开线齿轮参数测量实验,齿轮范成实验,转子动平衡实验。这是第二阶段实验,此类实验的开设可以增加学生对机械原理课程中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验学时不必过长。3.综合设计性实验,包括平面(空间)机构创意组合实验、机械系统装配训练实验、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实验。这是第三阶段实验,此类实验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让学生掌握现代化的实验测试手段和方法,适当增加实验学时。

(三)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

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当前实验教学的趋势。在保留传统实验课程内容的同时,应大大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以此增强学生综合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平面机构创意组合实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方案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学生可以分小组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运用所学的平面机构的知识,提出设计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计算自由度,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试验机构上进行机构的搭接训练。在搭接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利用试验机构上配套的计算机仿真软件对搭建的机构运动参数进行测试,掌握测试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增加空间机构创意组合测试分析实验。学生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同时,会大大增加其自信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类实验的开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四)营造开放式实验环境

机械原理课程是大学生接触的与工程实际联系最紧密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丰富且抽象,这对实验教学提出了颇为严苛的要求。学生对机械的认知完全借助于实验室。就我校目前的机械原理实验室而言,仅在开设实验课时对学生开放,而且个别实验设备出现了闲置的现状。这就要求学校对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每个工作日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开放,这样可以保证有需求的学生能随时接触到实验设备,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同时还可以提高实验设备的有效利用程度,减少实验设备的闲置时间,合理利用资源。开放性的实验环境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引导鼓励学生参加机械类的学科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