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弊端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经济弊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经济弊端

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建筑安全领域;弊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但是在建筑安全领域依旧存在有比较大的弊端,也就需要相关企业跟单位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建筑安全工作的重视力度,做好建筑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建筑领域的持续与稳定发展,对于国有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1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发的因素

1.1企业领导重生产轻安全

在建筑项目开展过程中,一些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多是由其他职位的负责人兼任,甚至还没有设置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此外一些建筑企业在建筑项目开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生产利润跟生产效益,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也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安全生产规范来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在这一建筑企业管理体系中,安全管理的作用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也就容易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的发生。1.2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足在建筑行业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非常多的工作内容,还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就导致了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有非常大的难度。因此在进行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求从事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跟综合素质,才能够满足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但是目前依旧有很多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多是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也没有做好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也就导致了安全管理制度无法有效落实,从而导致一些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原则

2.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还需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管理这一重要原则。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在结合了建筑工程特点以及当地具体施工条件基础上,来进行安全风险防范策略的合理制定,借此来消除在工程建设施工中的一些安全隐患。此外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必须强化对人员对于设备的管理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行业规范以及政策法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性,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

2.2以人为本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只有真正确保了所有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才能够确保建筑施工的有序开展,避免一些比必要损失的出现。只有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编制一套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才能够保障施工环节的有序开展。此外还要将安全管理责任进行充分的落实,构建健全完善的安全考核体制,确保安全管理体制的有效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作为建筑行业管理体系中所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只有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让安全管理的效用得以充分发挥。

3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因素

3.1人为因素

一些施工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比较差,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也无法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规范来进行作业。此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项目之间还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也就导致了安全风险的种类不尽相同。如果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施工要求进行规范化施工,也就容易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比较差、责任心过低,也就会导致安全管理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不足,多是将管理重心放在了施工进度跟施工效益上,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还报以忽视的态度,使得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也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3.2施工设备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施工设备也被应用到了工程项目施工中。但是一些施工人员在进行设备操作过程中技术水平不足,也就无法按照安全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设备操作,导致了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大幅度增加。此外一些生产施工设备的厂家为了获取利润,私自降低设备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标准跟安全性能,也就导致了施工设备质量不达标,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导致了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

4建筑安全管理措施

就影响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因素进行明确,其可以分为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施工设备因素三方面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优化与完善,也就需要各施工企业能够就导致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明确,还要构建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措施,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性,为建筑行业的持续与稳定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4.1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现阶段也已经颁布了《安全生产法》以及《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还应用到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跟新设备,也就导致了传统的建筑法规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建筑管理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我国还需要对现有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强化,针对施工安全的监督跟执法检查工作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确保相关责任企业的安全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对于建筑行业的安全稳定生产也有着重要意义。

4.2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项目相关单位以及企业还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安全管理职责,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严格落实,还需要所有参建单位能够积极融入到安全管理体系中,这样才能够让建设单位自身建筑项目安全生产的领导以及协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促进设计单位发挥出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促使监理单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在安全施工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此外还要促进施工单位强化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在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涉及到非常多的内容,要求建筑企业在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以及项目施工具体状况的基础上,进行要点因素的严格把控,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要有充分的认知。只有做好了现有安全管理资源的配置工作,强调自身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以及适用性,借此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层次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均是建筑企业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的重要途径,还需要依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安全管理方法的合理选择,借此获得良好的安全管理效果。

4.3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在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背景下,要求建筑企业在结合了自身运行特点基础上进行安全责任制度的严格落实,还要积极组织员工们进行安全知识以及安全操作技能的合理选择。因此建筑企业还需要对现有的安全责任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还要将各层级员工的安全责任进行明确,确保安全责任能够落实到人。最后则要求建筑企业能够强化对员工资质证书的检查跟审核工作,在得到相应的岗位要求之后,才能够进行人员的聘用以及职位的提升,这样也就可以促进所有员工们参与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对于安全管理作用的发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5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安全领域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优化跟完善,导致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各企业要想追求最大化的利益,还会对安全投资生产也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建筑企业作为项目施工的最大责任方,如何承担自身的安全责任以及推动我国安全事业的持续发展,也就成了建筑从业人员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建筑企业还需要在适应自身安全系统变化这一前提下,才能够确保自身的持续与稳定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还需要强化对利益以及安全管理两者的有机结合,来为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对自身的运作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安全领域的良性发展,还要求我国企业能够构建完善的安全体系,来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机会。但是也不能将建筑安全领域的发展前景完全落实到建筑企业的自主能力上面。因为各个建筑企业不会因为自身经济实力雄厚就放弃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热情,因此说建筑企业经济足够发达之后再提升安全管理的理念是不可取的。因为我国还需要在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现实发展特点这一基础上,就安全性跟经济性两方面入手,做好安全管理的监督以及管理政策,做好建筑安全领域的宏观调控工作,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不断提升建筑企业对于安全领域的认知程度,明确安全领域的重要性,并且促进建筑企业在安全领域的投资需求。通过资本投入的方式也能够推广安全领域的有序发展,对于建筑企业的持续与稳定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强化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还能够帮助建筑企业实现对经济效益跟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与稳定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篇2

     摘要: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权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现行税制税权划分存在的弊端入手,提出一些税权划分应坚持的原则、构想和其他应解决好的问题。

    关键词:分税制  税权划分  公共产品

1994年,分税制在我国正式实施,经过7年的实际运行,效果是显著的,首先它保证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同步增长;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税收的分级征收和分级管理的制度;使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由中央高度集权制逐步地向地方适当分权的方向发展。它从根本上克服了在20世纪80年代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税收制度的某些局限性。但是,由于它是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的早产儿,先天不足,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和世界经济向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它的机能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着的经济环境,最突出的表现是税权划分不合理、不科学。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权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现行税制税权划分存在的弊端入手,提出一些税权划分应坚持的原则、构想和其他应解决好的问题。  

一、现行税制在税权划分方面的弊端分析

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弊端;启示

计划经济下宏观调控的主要弊端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调控程序自身不平衡。计划经济本质上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因为作为一个计划,发行计划的主体在指导和监督计划的执行上都应该是政府。如果政府所制定的经济发展运行计划是平衡的,是客观的,具体说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各种指数都是平衡的。在这种前提下,政府职能就是监管,以确保计划的完美实施。但是,政府如何制定平衡的经济计划,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首先,政府通过获取制定一个计划的全方位,立体式,符合实际的客观指数,及时,准确的GDP数据;其次,政府总体规划方法要符合市场规律,遵循客观情况;再次,一个系统的计划是否完美,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取决于规划方案是否科学,决策过程是否民主;而现实中,一方面由于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等技术落后,市场主体根据自己的喜好,故意歪曲信息将导致政府无法获得制定一个全面,及时,准确计划所需要的全部经济信息。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政府在寻求最佳规划方法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投入----产出方法,优化方法已用于制订计划,但是,截止到目前,我们尚未完全掌握优化规划的有效方法。其实,规划方法的关键在于制定主体对于改善经济恒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对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性质,程度已经很清楚了,也希望有简洁和实用的数学模型,但目前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一个国家的规划方法是计划经济的落后,许多的计划是,政策制定者和结果。再次,建立和完善规划制度在实践中是不容易的,而系统的建立和效率能保持各个利益之间的均衡,从而避免冲突的发生。最后,作为制定主体----规划师应该完全代表社会利益,完全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着眼全局,但事实上是,在现实中这是理想化的存在,计划制定师总是难逃自身利益的局限,往往从己出发,或从其代表的部门或地区的利益出发,制定一个反映少数人利益的计划,着眼小集团利益。鉴于上述事实,现实的计划常常是不完美的计划,计划本身难以避免出现不平衡的结果。

第二、计划调控是零星的,不全面的。往往是在经济环境的变化,一些规划是已经预测了的,并且已经考虑在该项目中,但有些情况是计划中并尚没有出现,没有预测更无法提前考虑的,这些情况将使预先设定的平衡被打破。例如,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常常令计划执行措手不及,所以,他们需要根据变化的经济环境,不断适应和更新计划,以求达到与时俱进。可是,这一简单的理想也不能完全实现,客观情况是规划方法和制度出台以后,由于政治因素等其他原因常常导致这种调整的滞后,计划调整往往滞后或者片面,不均衡,因此,在计划经济中,即使其中第一个计划是均衡的,也会因为规划调整导致宏观经济的片面失衡。为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而使计划能够跟上经济变化的脚步:首先,规划部门出台符合客观情况的执行规划和计划指标。其次,建立有效的评估或绩效识别系统。

第三,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体制。在优先考虑数据,技术,收益效益等环节的前提下,这些条件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在此前提下,计划经济时期,执行该计划时所产生的矛盾和不平衡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实行计划经济,国家是不是一个很长的计划纲要下,为了实现计划指标指数不得不执行的现象出现。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恰恰说明计划经济的环境下,宏观调控所导致的平衡是难以实现的。只要存在客观的经济失衡问题,就需要政府部门通过宏观调控激励和监督机制予以纠正。因此,宏观调控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在计划经济的拟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督和激励造成的。

二,计划经济下宏观调控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启示

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也有宏观调控。从形式看,似乎都没有区别,但事实是,也有明显的差异。要清理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但如何进行宏观调控。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不同的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适用宏观调控的程度也存在本质的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计划经济是相排斥的。反映在客观情况下有必要建立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让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本能的调解功能,让市场经济机制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调控功能,它可以不遵循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应该清楚地看到,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对计划经济,更要能够使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的重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增长,破坏市场体系的正常功能,从而损害经济效率的增长和社会福利增加的改革。因此,应加快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的改革进程。

不得否认,政府的一些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控规划制度是底线,底线不容僭越,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征服政策的实施是有效果的。但问题是,一方面,政策效果具有短期性,另一方面,这些政策的实施,不利于在市场经济的增长,因此损害长期的经济利益,甚至短期性的影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实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到现在为止,中国还没有成立,并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相关征服部门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变化规律的情况,更加不能掌握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调节方法,也谈不上对宏观经济的操控有效性了,积累市场管理调控的经验教训,只有在宏观调控的变化情况才是可能的。目前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管理的体制机制体制,同时制定相配套的宏观调控规划计划,全面推进创新。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系统而努力。除此以外需要加快改革经济管理方式,始终不渝的坚持正确的政策方向,彻底变革落后的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引导,尽快形成成熟的市场经济调控体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经济大繁荣,经济大发展。应当看到体制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却应该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动力和目标。(作者单位:河南驻马店市安装公司)

篇4

所谓自由经济也就是市场经济,通常以市场主体的自由活动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组合与配置,并实现经济活动的社会目标与价值,市场经济主要有如下基本特点:

自由性。即经济主体对本经济拥有完全的产权,并享有独立的经济利益。自负盈亏,遵循市场的运行规律自我约束,积极开拓自我发展的空间。

平等性。劳动者的劳动付出与收入完全对等,商品的交换严格遵从市场的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不存在任何操纵市场价格的垄断组织。

竞争性。“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在市场经济显得尤为激烈。

效益性。市场经济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利润,唯利是图是市场经济唯一的目标。

市场经济的这一基本特点使其在社会的资源配置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主要有:

收入的分配。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者收入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市场的价格,也即完全取决于劳动者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实现了社会的公平。

供应与需求的调节。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往往通过市场反馈的信息来决定对某种产品的生产,如果某种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则表明该种产品有利可图,应增加产量;反之,供大于求,则表明价格会下跌,无利可图,应减少产量。有效地调节了社会资源,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比较适合人类经济的运行规则,人类也因为遵循了这一运行规则而使社会经济更加繁荣昌盛,以市场经济盛行的美国为例,可见一斑:

二战后美国奉行的市场经济得到进一步的重视,经济繁荣程度也步步升高:1947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6万亿美元;2007年升高到11.5万亿美元;而人均收入1947年才1.1万美元,2007年却高达3.8万美元,这一功劳不得不归于市场经济。

自由经济虽然为世界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我们知道,一切经济的活动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这一因素。人是自私自利的物种,人不管做什么他首先考虑的是他自己“人不为自天诛地灭”是自私人性的诠释,而且人的欲望是毫无止境的,“人心不足蛇吞象”把人的贪婪性描写得入木三分。人类携带着自私、贪婪的特性去追求他活动的最终目标――获利的过程是非常危险的过程,“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金钱对人类的诱惑足以让他不顾个人的安危,难道他会心安理得地遵循市场的运行规律去追求他应得的那份社会价值吗?不可能,否则诸如垄断组织的违规行为不会屡禁不止,对付这一现象唯有允许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也就是干预市场经济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所谓的政府干预也就是政府行为,是指政府根据宪法通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控制的活动,是国家权力的运用和实施。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吸引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从而保证市场经济的繁荣昌盛,所以政府对内应该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社会治安等的投入,提供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对外要加强军事及外交等的建设,在维护国土完整和独立的前提下,共同建设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对社会资源提供保护性措施。自私人性的特点促使人类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会进行掠夺性的开采,造成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所以政府有必要通过立法、税收等手段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适度良好的国家干预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观念已得到各国的认可并加以充分的利用。美国早期基本上是自由放任的经济,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但发展到一定时期后,美国的自由经济越来越需要国家的干预,比如,营商环境的建设,各种法律措施的制定都只能由国家来完成,从早期的反垄断法等到现在奥巴马的7870多亿美元的救市方案都深深地打上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烙印。

市场经济不是完全自由的经济,它需要政府来行使它所不能行使的职能。没有政府的干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几乎不存在。总之,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是一个目标上的两个手段,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政府的干预行为都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时政府的干预反而引导经济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不正当的政府干预行为所致,即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多管了。所以政府在运用干预手段时要三思而行。

二、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范围

适度干预。要使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达到适度的状态,就必须严格分清国家对企业的职责范围,一般情况下市场经济能够顺利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应该再进行干预,否则会导致政企不分,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多管了,使企业无所适从,浪费了国家资源。政府对企业予以太多干预会产生两个极端,一方面会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阻碍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为了摆脱政府的束缚,开拓企业的发展空间,不得不以贿赂的方式,求得政府放权,这样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给社会风气带来消极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各国往往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采用多干预的手段来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而在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由于其机制己比较完善,可以自主地解决资源配置,所以应采用少干预手段。

篇5

关键词:信用社;金融机构;体制改革

信用社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比较特殊的金融机构,有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之分,现在城市信用社已经基本消失,信用社主要指的就是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走向城市,农村信用社服务的人口逐渐建设。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内部体制中存在众多弊端,它索恩能够提供的农村经济贷款服务也十分有限,可以说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正在进行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也进入到了一个瓶颈,由于各种问题是体制长期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形成了牵一发动全身之局,农村信用社到底要走向何方目前还存在很大的疑问。

一、农村信用社体制现状

信用社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社在发展过程当中曝露出许多体制弊端,虽然经过长期体制改革,但是这些弊端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主要体制弊端如下:

(一)机构设置混乱

农村信用社的机构设置基本上是按照乡镇来划分的,在村里设置代办点或者代办站,然后又大社进行统一管理,而县级单位设置联社,现在虽然设置了省级农村信用社管理中心。而在金融体制管理当中,当前是由人民银行进行统一的管理,但是普遍存在管理混乱、体制不健全、分工不明确、权责不统一的问题。在具体的管理当中现在信用社基本上延续了农业银行的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并不相适。现在农村信用社基本上承担就是存款业务,贷款种类单一也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没有起到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筹集的作用。

(二)管理体制不科学

首先,缺乏科学的监督机制,由于目前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规制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在多数农村信用社多是借鉴商业银行的监督的机制,但是这些内部监督规章制度缺乏科学性,并不适合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很难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其次,业务千差万别不统一,由于农村信用在管理体制上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因此各地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业务并不统一,金融机构竞争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根本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自有竞争的需要。

二、农村信用社应该走上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农村信用社自产生以后,学者们就对它存在的体制弊端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并着力推动信用社的体制改革,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体制探索,可以发现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成果并不是很明显,这主要是因为体制改革的方向不明确所导致的。

(一)有关信用社改革方向的争论

现在有关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观点主要分为三类:

1.主张坚持合作制

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现有的制度条件下并不缺乏实行合作制的土壤,而我国农村经济仍然是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可以说主要是以农业小额贷款为主,因此仍然有继续实行合作制的空间和必要性。信用社体制问题形成的原因是“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同时,经济工作很粗,把合作经济等同于集体经济,公益法人与非公益法人部分,对社会上弱者群体的组织不制定必要的优惠照顾政策。”

2.主张放弃合作制

持这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合作制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合作的自愿,但是我国这样一个行政力量为主导的国家,并不具备实行合作者的基本前提条件。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合作制并不是在自愿的前提下形成的,而是在行政力量的捏合下形成的。第二,合作制要求各合作者之间要在日常业务中体现出互助合作的原则,但是现在非社员存款越来越多,没有体现出这一要求。第三,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性质到底是商业银行还是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互组织无法得到根本的明确,导致现在有关金融管理的很多规定并不适合农村信用社。因此,现在农村信用社应该放弃合作形式,转而走上农业商业银行的发展道路。

3.主张走多种形式的道路

这一种观点认为,现在不能急切讨论合作制的放弃还是不放弃的问题,而是应该在坚持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寻找最适合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方向。认为“允许各地农村信用合作社因地制宜的探索和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各种产权制度,对根本解决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二)几种观点评析和本文的主张

1.几种观点评析

对于第一种坚持合作制论,笔者认为这一种观点没有看到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实际,没有对农村经济未来发展做出正确的预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作用逐渐凸显,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量的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可以预见在未来农业生产必将走上企业化、集约化的生产道路,到时候合作制体制主要面向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小额贷款定位将不再有市场。并且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村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特征愈发明显,农民的收入已经不再那么依赖农业生产,而是向林、菜、牧、渔的方向发展,而这个农业产业部门当前正朝着企业化的生产之路迈进,这一过程中农民所需要的资金是越来越多,小额贷款与农民需求之间并不协调。

对于第三种观点,应该说这一种观点是介于第一种观点和第二种观点之间的中间观点,本文认为这是一种不彻底的改革观点。主要是因为当前农村信用社发展中的困境已经证明了现有的体制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并不适应,如果在坚持合作制无疑是将农村信用社推向更加困难的边缘。按照这一观点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多体制试点改革,最大的疑问就是在多长时间之内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体制,这一点我想任何一个学者都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以中国农业银行在内的商业银行业务正在逐渐的向农村方向扩张,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化,如果农村信用社不能再最短的时间内拿出相应改革对策,那么留给农村信用社的道路只有破产一条道路。

2.本文的主张

本文主张第二种观点,也就是要彻底放弃合作制,转而走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道路,成立农村商业银行,构建现代商业银行的体制。主要原因如下:

(1)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制金融机构大部分转向了商业银行

合作制金融机构并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曾存在过,但是经过实践表明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合作制银行管理体制并不能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西方国家绝大多数合作制金融机构通过改革走上了商业银行的发展道路。在体制健全的西方发达国家尚且如此,体制不健全的我国更应该走上规范化、现代化的商业银行发展之路。

(2)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农民对信贷的需求

农业信用社合作制存在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农村的,也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大量的存在,但是这一基础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正在逐渐的消失。因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受到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濒临崩溃的边缘。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现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大为提高,种植、收割等繁重农业劳动已经不要人力就能完成,这种情况下大量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涌向了城市,而农村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日益明显,农民对农业发展中的小额贷款需求大为下降。

(3)企业化经济在农村日渐兴起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经历一个由传统种植到农林牧副渔发展转变的过程,而到了二十一世纪,以农林牧副渔为主的农业生产活动再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开始利用各种帮扶资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使农业生产的中心转向了农产品加工业或者其他农业企业。这种情况下农民对于贷款的需要转向了企业贷款,以面向农民为主的农村信用社贷款机制根本不能满足这一需要。只有资产更多、实力更强、贷款额度更大的商业银行才能满足现有农村发展条件下的农业企业发展需要。

总之,农村信用社要想摆脱现有体制的各种弊端,必须彻底放弃合作制,走上商业银行的独立市场经济主体发展道路,通过体制改革走上现代化商业银行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监狱企业 市场化 计划经济 弊端

1.当前监狱企业市场化的表现

1.1监狱企业市场化的出处

我国的监狱企业主要是为监狱服务的,监狱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劳改犯人的劳动手段,而且还可以获得相应的经费支持,其产权由监狱系统把持。监狱企业在体制上采取“监企合一”的方式,使得能够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其单一的结构保证了其执行力的快速有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跨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历史变革,最终使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这就为监狱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2监狱企业市场化的表现

监狱企业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曾经的辉煌逐渐变成了记忆。以辽宁省锦州监狱为例说明一下监狱企业面临转变的前后的巨大差异。历史上的锦州监狱企业曾经取得过令人自豪的成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化过程中,监狱经济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经济效益不断下滑。

2.监狱企业市场化弊端的成因分析

2.1监狱职能等基本概念

监狱职能在《监狱法》中有明确规定。《监狱法》第二,三,四条对其进行了明确规定,监狱作为执行国家刑罚的机关,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对于死缓、无期和有期徒刑的犯人执行相应的刑罚。不但如此,监狱对犯人还要进行教育改造,采取既改造又教育的原则,使得教育和劳动结合,从而使罪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出狱以后能够遵守法律。

2.2监狱企业不适于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因分析

监狱企业与市场经济原则上有冲突。第一与市场原则相冲突。第二监狱企业没有经营自。第三,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竞争的结果必然出现优胜劣汰。第四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要求各个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产权可以进行交易和转移。

2.3监狱企业不适合市场化的法理原因分析

首先要明确监狱企业的定性定位问题。监狱企业不能和一般的国有企业等同起来,其主管部门和一般的国有企业有着明显的差异,是由中央、各省市区和直辖市的监狱管理机构来主管的,是由国家投资实现运转的,所以建业企业为国家所有,而不像一般的国有企业一样为全民共有,因此其性质应该归类为公营企业。

第一,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国营这个企业,但是对于公营的企业来说则广泛存在于各个国家体制当中。作为各个国家都共同有的部分,它具有大众性。而对于国营性质的企业则单单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当中。对于我国对公营性质的企业则归进了国有企业范围之内,对于产权的归属问题不是太清晰。

第二,公营企业主要是针对那些特殊而不具备竞争能力的企业,而国有企业则是国家为了竞争而设立的企业单位。

第三,针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进行政府和企业的权利分开,而公营则并没有实现政企分家的情况,其主要是通过 政府直接控制,特殊法人作为其市场定位。

第四,中央政府掌握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对于公营企业的所有权则大多数由地方政府所把持。

3.监狱企业发展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3.1从立法上对监狱企业进行规范

明确罪犯劳动资源,监狱企业为行政执行产物,以行政法规进行管理,退出市场竞争。关于监狱企业立法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监狱法》并未对监狱企业做出相应的规定。

第二,我国监狱企业无法可依。在不适用普通企业法时,我国监狱企业几乎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第三,无法把握监狱与监狱企业的合理分工。

监狱立法的可行性有三点依据。第一,我国监狱经济改革的理论探讨为立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我国目前司法领域立法已经有相当积累,为监狱企业立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第三,我国特别形态企业立法逐渐增多,可以为监狱企业这种特殊的企业立法提供立法模式的参考。

3.2继续以企业形式存在,肯定其合理价值

作为监狱企业,主要的组织形式是通过对监狱内在押服刑的罪犯进行劳动改造的。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是最直接最适合的一种针对罪犯的生产改造形式。作为监狱企业,将罪犯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罪犯本身劳动改造的机遇结合到一起,可以为罪犯提供诸多如生产、社会话的劳动机会,同时还可以让罪犯学会如何进行生活,获取劳动所得,体味劳动不易,收入不易的简单道理。而且在监狱企业的管理和约束中,学会逐渐融合到社会中去。

3.3借鉴其他国家监狱企业发展理念的启迪

其他国家监狱企业改造罪犯理念的启迪。重视罪犯生产项目和产业发展指导,强调监狱企业的生产项目需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改造罪犯的需要。我国监狱目前主要从事手工劳动,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综上,监狱企业虽然在市场中不占据主体地位,只有经营性的权利。从市场的竞争看,它在各行各业中并不占据有利地位,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潮下,监狱企业既然参与到了市场中,就必须按照市场的经济规则进行竞争。在近期出台的SA8000规则,其内容直接显示就是针对企业劳工的。由于监狱企业行业特殊,对这项规则具有例外性,但是却缺乏现实的法律保证,在市场竞争中并没有优势可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 经济伦理 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除了具备市场经济的普遍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等。而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总和,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直接反映,与社会结构尤其是经济结构关系密切,它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等。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社会生活各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对道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认为道德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和发展。其哲学依据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社会存在决定的。 纵观社会历史发展,道德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趋于进步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道德体系以新的内容,并为道德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经济,具有道德的合理性,例如商品竞争强化人们的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从全球范围来看,市场经济普及全球,这说明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规律,是不可逾越的经济阶段。而在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与原则决定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是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将日益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道德对经济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与社会存在不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阻碍作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社会存在有重大反作用。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道德体系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能对经济效益的增长产生巨大促进作用。然而,一旦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或单纯由市场经济建立起来的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道德体系,它不仅不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使整个社会环境恶化,出现诚信缺失、坑蒙拐骗盛行的现象。表面上经济仍然呈现增长的趋势,而实际上整个经济已经开始衰败,等问题已经在表面呈现出来的时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已经面临全盘崩溃的危险了。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GDP保持高速增长,人们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道德的影响是推动作用还是抑制作用摆在人们面前。市场经济在发展的同时又有经济和道德的矛盾,形成了矛盾的统一体。具体来说,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发展,在市场的调解下,形成不同的组合方式,选择最佳的组合方式,最终到达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此以后,人们不惜一切手段和代价追求利益,致使出现见利忘义的社会现象的弊端。在很多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不讲道德的譬如企业等市场主体在竞争中经常获得大量的非法利益,但诚实守信往往成为被欺诈、受损失、被骗的对象,在这样的情形下,引发了对公平正义的问题的争论。

二、经济伦理在市场经济中的缺失

第一,市场经济中的道德缺失。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是人们以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来追求利益的,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市场经济主体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导了社会的进步,但市场本身的缺陷性又导致了市场本身无法克制的弊端,导致了种种道德全方位的缺失,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全方位可持续协调的发展。

第二,市场经济秩序中各种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及分析。微观领域中,道德缺失的现象普遍而严重。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和商人为了减少市场风险,追求更大程度的经济利益,不惜违背道德和法律,使用低劣的生产原料减少生产环节,用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来增加收益,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工人的身体和人格遭到践踏。在交换的过程中企业和商人为了卖出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危及消费者生命财产的安全,大搞特搞虚假宣传,采取欺诈性合同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谋取高额的经济利益。在宏观领域中,商人和企业与主管行政部门搞权钱交易,双方获得非法利益,再加之受地方保护主义,小团体主义和地方本位主义观念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导致豆腐渣工程连连出现,使得政府企业形象遭到严重滑坡。

三、经济伦理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一)伦理与经济的结合。市场经济活动中有伦理因素,伦理活动中有市场因素。其一,人的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中的道德观念。经济主体在实现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能为了自身利益发展而发展,要不断改革和调解行为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等使之符合伦理化的要求。最后,人们选择的经济行为的伦理意义。依靠伦理道德关系力量调解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冲突,把矛盾化为最小,通过多种方式把对社会的认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认识,由个体的道德实践,上升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

(二)经济伦理的社会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引导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组织、个人来协调,但是核心离不开经济和道德的相互制约。下面从几个方面说明了加强相应的经济伦理的必要性。其一,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新秩序。如何规范市场运行秩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市场经济的高效率是在一定的经济规则中实现的,以价值规范为核心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相应的伦理道德秩序。其二,通过影响人的精神取向,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信念支持,解决经济主体在经济生活中的理想信念问题,人们应有条件的追求利益,这种条件就是道德责任,是建立和优化经济秩序所必须的。

总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统一于社会的发展中,道德与经济统一在社会的发展中。国家投入资金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中,加大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宣传力度,教育国民学习和建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同时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主动学习和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且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道德价值观。凭借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全民意识中力量,纠正市场经济中的不良之风,为市场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契合的道德,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合作规模来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通过影响人们的精神取向、人个个素质和工作态度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3 卷[ M] . 人民出版社,1962: 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篇8

【关键词】劳务派遣 利弊 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我国的劳动关系和就业方式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富有生命力。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全新的用工模式也逐渐出现,特别是劳务派遣作为一种企业用人、社会管人的方式,其实施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普遍得到广大企业的接受和采用。就目前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现状来看,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对企业发展来说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这就需要社会和企业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找出应对策略,为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利弊分析

(一)积极作用

首先,企业经营目的是获取更多利润,促进自身发展,以更好立足市场竞争,而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中,对于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考核、管理、薪酬福利的发放等都是由派遣公司全权负责的,不仅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和管理成本,还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发展和管理核心业务,使自身经济效益不断得以提升。劳务派遣用工机制打破了传统的零碎招工弊端,通过这种方式,用工单位能够进行后备人员的筛选,有效避免了不合格人员的招进,有利于降低离职成本,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比较灵活,且履行了法制合同用工体系,能实现依法用工,企业可利用这种优势将部分工作外包,提高企业员工的用工效率,而在劳务派遣过程中员工的发展空间也大大拓展,企业则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现员工的递增或递减,保证企业员工能在企业内部发展,也能在其他企业发展。总之,劳务派遣的实施对于提高企业用工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作用。

再次,企业实施劳务派遣用工制度还有利于规避用人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在劳务派遣中,甲乙两方并不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出现的纠纷也不属于劳动争议,有利于降低争议风险,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人力资源库的建立和健全,严格人力资源的合同签订、薪酬支付、福利保证、社会保险等,有利于保证派遣人员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大大降低了劳动纠纷,规避了用人风险。

(二)存在弊端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临时性和辅较强的用工方式,只能作为企业用工的补充,而无法成为企业核心用工模式,否则,当用人企业和被派遣人员双方关系结束后,将会直接面临内部机密的泄露。劳务派遣用工中,人员流动性大,就业稳定性差,用工关系较为复杂,加上分配机制和薪酬福利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员工工作积极性,这就使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利于企业高素质工作团队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最终难以落实各项工作。在往常的用工中,用人单位都尽量规避社会保险费、加班费等方面的义务和责任,但是在劳务派遣用工中,当被派遣员工受到损失时,用工企业需要和派遣公司共同承担责任。此外,在现行法律法规中,对于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公司、被派遣人员三方的赔偿机制尚不健全,导致员工工伤获赔困难,而且被派遣人员不同于正式人员,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公司没有基于临时人员的劳动保障,也没有明确的责任权定,当出现问题时,双方相互推诿,使工伤获赔难度大大增加,这不利于三方持续健康发展。

二、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策略

明确责任和义务。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与被派遣人员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为了更好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必须明确双方责任,确保员工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以及薪酬、法律等方面的保障,提高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促进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的发展。

同工同酬。虽然被派遣员工并不是用工单位直接招聘的员工,但是为了促进自身的更好发展,用工单位必须公平对待被派遣员工,做到同工同酬,保障他们合法权益,避免出现不公平待遇。

完善年度考核。为了优化人力资源,用工单位应加强对被派遣员工的管理,加强年度考核力度,实行优胜劣汰,将考核结果作为他们去留和待遇标准之一,合格者留下,而不合格者则迁回原公司。

完善计划审批和聘用。用工企业应坚持用工和编制相结合,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市场需求等提出自己的用人计划,确定用人数量,做到定岗定编,实施公开化的招考方式,从紧必需,不断为企业注入新的人力;企业应建立基于劳务派遣员工的薪酬调整机制,且对每个派遣员工增加社会保险;公开招考是避免不合格用工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用人企业在实施劳务派遣用工时,可由相关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招聘信息,公开招聘,择优录取。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力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如何留住人力、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广泛受到关注。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用工效率,规避用人风险,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来说也具有重要推进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应认识到其存在弊端,政府须致力于对劳务市场和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完善,找出科学的应对措施,不断满足劳动者多样化的就业需求,促进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妮茜.现代经济条件下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利弊分析[J].经济视野,2012,(7).

篇9

关键词:经济法;宏观调控;法治政府;依法治国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6-0112-01

依法治国自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以来,便被作为国家方略贯彻至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这是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要求,是一项政治问题,同时也是一项法律问题。在依法治国的话语空间下研究经济法的时代使命,是经济法的职责所在,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经济法是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利器。

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决定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而在宣扬自由、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理念下又催生了垄断。市场经济在给人们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及2008年的经济危机足以说明这一点,自由经济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已经受到动摇。有鉴于此,包括我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纷纷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力图通过各种政治、经济、法律手段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

经济法正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以经济危机为诱因,以消除危机为宗旨而兴起的部门法。它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于市场机制的引导、规范和保护,矫正和规制市场机制的负面效应,增强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机制之间的耦合度。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各类经济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在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行为同样要纳入到法治轨道,经济法成为政府进行经济管理的标杆和尺度,为依法行政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二、经济法是弥补民法不足的最佳选择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调整对象包括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经济法出现之前,民法这一调整范围决定了其具有经济法的功效,并且在现实中也或多或少的履行着经济法的职责。然而,由于市场经济自身所具有的弊端,投机倒把、行业垄断、诚信缺失等市场失灵的现象折射到法律方面便是民法的失灵。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以抽象人格和权力类型化为基础所进行制度架构的民法,难以应对现实中的人性差别,其自身的面对市场经济的弊端是与生俱来的。

尽管,近年来许多民法学家试图通过修补民法漏洞来增强民法在商品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如在民法中填补一些基本原则,力图降低道德风险的发生,为民法在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时候增加些幅度空间;还有些学者极力推进私法的公法化,在民法中积极吸收国家权力的加入,以增强民法在调整商品经济关系时的强度,加强国家干预;有些学者则是倡导民法自身的改革,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解决行业垄断、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等问题。然而,民法的这些变革和调整始终无法突破自身的逻辑困境,难以消除市场中的根本问题和现实矛盾。经济法的调整范围囊括在民法调整范围之内,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就消除市场经济中的弊端更为有效。并且经济法中与生俱来的公权力干预,使得经济法成为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为民法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故,经济法成为弥补民法不足的最佳选择。

三、经济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经济因素。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是社会稳定的经济基础,而一旦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很可能会引发罢工、游行、示威甚至暴乱等社会治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并且在历史上因经济危机引发的动乱不胜枚举,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席卷欧洲,德国法西斯趁机上台,进而造成了长达十几年的世界大战;近几年欧洲债务危机,同样引发的欧洲各地的游行示威。经济因素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是深刻的,而市场经济中对个人利益追求的同时,如何维护他人利益以及社会整体利益成为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经济法恰恰以此作为其价值追求,它通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行业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银行、财税、证券、土地和房产的管理规范以及环境保护等,全方位的保障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律手段和途径。并且在打破垄断、消除贫富差距、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以及规制政府经济管理行为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有效的化解了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在更深层次意义上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经济法是法治政府依法管理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

在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指导下,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三位一体建设被提上了日程。其中法治政府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追求现实和迫切的,长期以来行政治国的流弊在我国根深蒂固,政府的行政行为处于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状态,全国范围内曝光的个别地方政府侵犯私权利的行为时有发生,如暴力拆迁、等。严重挫伤了政府在公众心中的权威,不利于法治政府的建设。在经济领域,国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其经济政策的制定在没有法律依据的前提下任意性较大,基本上是依靠行政长官的意志进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宏观管理并未纳入法治轨道。而在市场竞争领域,由于职权不明,很多行政机关对于市场竞争的干预不当,常常出现以调查、监管之名,行妨碍市场竞争之实的情况,严重扰乱的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而经济法通过银行法、证券法、财税法、土地和房地产管理法等有效的规制的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使得政府在进行经济管理是有法可依。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法律的制度和颁布,保障了政府在干预市场竞争时能够做到有法有据,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避免行政垄断行为的出现,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参考文献:

[1] 程宗璋.依法治国与经济法论要[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篇10

这截然不同的命运,我们不由地感悟到:学校必须改进传统的行政管理,渗透经营理念、运用经营机制,这是现代学校发展的趋势。这样,在学校管理中,既有行政管理为依托,又有学校经营为抓手,办学效益就能取得最优化。

一、确立学校经营理念

(一)市场意识

传统的行政管理注重照章办事,强调如何贯彻、落实、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强调对上负责,寻求行政支持。行政管理对于实现学校管理职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弱点和弊端。这种管理“等靠要”思想突出,被动消极,缺乏进取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势必受到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双重制约,学校必须根据社会的客观要求、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确定自己的位置。市场意识对学校管理者来说,要有一种学校生存的危机感,认识到学校必须经历生源竞争、教师流动等考验。对教师来说,要有一种职业危机感,认识到随着教师双向聘任制的全面实施,学生和家长选择权的加大,教师职业社会化的步伐加快,“铁饭碗”将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职业风险不断增强。这都要求我们逐渐形成市场意识,以适应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二)服务意识

行政管理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管理的垂直性等特性,其核心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目标任务,学校管理者是行政命令者,教师是施教者,缺乏服务意识。学校经营的核心是如何提高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谋求学校生存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增值。它关注学校在市场中的地位,强调服务,谋求主动发展,提升自己的信誉度和美誉度,努力满足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需要,所谓“顾客是上帝”正是这个道理。

对学校的管理者来说,其服务意识体现在:要树立教师才是学校发展主体的办学思想,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工作氛围,挖掘教师的潜力,焕发教师的斗志,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把先进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共同建构学校发展的美好前景。对教师来说,其服务意识体现在: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帮助,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真正体现教育就是服务。

(三)品牌意识

传统的行政管理,有严密的组织机构,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动,它的着眼点是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以上级满意为目标,学校工作的重点是迎接检查、验收评比、晋级升格等活动。学校经营强调教育是一种产品,教育服务产品既然是产品就必须讲品牌,以品牌求生存,求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立品牌意识。

因此,对学校管理者来说,根据教育市场需求,创造特色“品牌”和质量“品牌”,通过“品牌”,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生源市场,使学校具有一定的经济资本,从而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学校“品牌”,由此形成学校品牌--生源市场、生源市场--经济资本、经济资本--学校品牌的良性互动。

二、建立学校经营机制

(一)建立市场用人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事业用人向社会用人转变。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单位用人机制,在经费总包干的前提下,学校根据内部的定岗核编,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工资待遇,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建立平等的双向选择。这样有利于克服“人浮于事”“能进不能出”的弊端,体现优质优酬,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校长而言,可以采取校长资格培训的市场化,校长任用的竞岗制,校长待遇的职级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校长经营管理学校的水平和能力等综合评估,给校长进行职级的评定,不同职级的校长享受不同的年薪和待遇。校长在聘期内,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有相应的学校经营权,获得相应的报酬,责、权、利结合。校长聘任期满后,接受考核,兑现奖惩,并决定是否继续聘任。

(二)逐步扩大学校的自主经营权

学校经营必须要有相应的自主经营权。在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学校可以自主筹集经费,自主用人、自主内部分配、自主进行教改实验,自主开发教育产品、自主开发学校品牌等,也可对学校品牌进行输出,采取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开发教育市场。自主经营权能主动解决学校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不利矛盾和弊端,学校才能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三)建立以质量标准为导向的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