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分析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平台经济分析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平台经济分析报告

篇1

技嘉GTL和太平洋高校游戏风暴毫无疑问是行内的佼佼者,这两大高校品牌赛事相同之处均是自2009年开始初试高校市场,迄今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年,覆盖数百所高校上万名选手。双方更是不约而同的采用线上预选赛+分赛区线下决赛+全国总决赛的赛制模式。不同之初在于分别代表两个不同举办方性质的活动类型(前者是厂商主导,后者是媒体主导)。

太平洋高校游戏风暴是以媒体和游戏/硬件厂商联手的市场品牌宣传性质活动,依托网站运营多年来庞大的客户资源和招商无排他性,每一届赛事都从游戏厂商和硬件厂商中获取过百万的活动赞助,稳定的营收模式让活动执行团队并无成本之虞。太平洋游戏网为这项赛事成立独立的市场执行组,通过直接与各大城市的高校电竞联盟建立长期合作,联手来确保活动执行效果。对比其它的高校行活动,我们注意到,太平洋高校游戏风暴在全程都凸显于对活动内容报道和宣传效果的重视性,也是媒体举办赛事的显著特点。

明星嘉宾和大奖派送始终是活动最有效果的方式

大学里有太多热爱电子竞技的人,他们里面基本都是DotA等传统电竞狂热爱好者,在学生眼里,高校活动是一个让他们与电竞明星近距离交流的绝佳机会。学生本身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经济能力远赴北京、上海这些常年有著名电竞比赛的大城市去现场看比赛,更没有机会能够与这些游戏中的大神太多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太平洋高校游戏风暴正是针对学生玩家这类需求,几年来已经多次邀请了Zhou、burning、Chuan、PiS、ZSMJ、国士无双等 DotA明星选手出席,以及DC老师、海涛、2009、820、精灵、单车等游戏金牌解说员助阵。

新兴竞技游戏通过活动软性渗透进高校

2012高校游戏风暴的比赛除了老少皆知的DotA项目,还有一款军事化竞技游戏——《坦克世界》(World of Tanks)。 “在游戏中,100多辆不同类型的坦克都拥有其独特的战斗属性,以及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点非常类似于DotA。《坦克世界》的主流用户目前虽以社会人士为主,但大家都看到了高校这个庞大市场,毕竟高校里面从不缺乏军事迷,他们对坦克等军事武器的挚爱可能会驱使他们积极到游戏里来感受和体验。”空中网高校竞赛组负责人赵彤先生说道。

一名在现场试玩坦克世界的同学用了这么句话描述了他对《坦克世界》这款游戏的感受:“坦克的外壳模型、FPS(射击游戏)的操作方式,DotA的游戏模式。”

篇2

在会计专业人才“三层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由于不同的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定位的细化,导致各门课程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条块化分割的特点,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本文以会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会计报表分析”为突破点,探讨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与素质拓展课程进行融合性教学。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报表分析;课程融合

一、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在会计专业“三层三结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强调会计专业学生应当具备“三个能力层次”。第一个层次:基础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简单的经济业务理解能力。第二个层次:专项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申报能力、成本计算能力、会计信息化处理等会计岗位核心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第三个层次:综合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理财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内部会计制度设计能力和审计能力。这三个层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联系密切、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要通过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以及素质拓展课程共同达成。“三个能力层次”是我们对会计专业学生能力要求的分解及细化,是为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每一门课程对应的能力培养目标,以便于不同课程组在制定课程标准时,能够准确定位一门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但是,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发现,由于课程体系中课程的细化,使得各门课程在设计和实施中出现了纵向的割裂,从而导致课程教学出现条块化分割,每门课程的能力培养纵向上深入,但是横向上却出现了一定的分割,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以会计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会计报表分析课程的实施为突破点,通过该课程与素质拓展课程财经应用文写作和行为礼仪的融合性教学,进行了会计专业“三层三结合”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融合探讨。

二、课程融合的思路

(一)分析相关课程,提炼课程融合点进行课程融合,应当以不同课程组为成员的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共同讨论确定相关课程之间的支撑关系,并找出相关课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有共性的部分。会计报表分析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该课程是由会计典型工作任务之一———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分析转化而来的。在该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中,其能力目标第四项为:学会编制论据充分、叙述清楚、分析透彻的会计报表分析报告。第五项为:能够初步利用会计报表分析的结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提出建议。该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对应为每个学习情境中的任务五:会计报表分析报告的编写和PPT汇报。基于此,我们在任务五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形成三项成果:一是会计报表分析报告;二是用以展示会计报表分析报告的PPT文件;三是以分析报告为内容,以PPT展示为形式的公开演讲。完成该任务,需要学生具备财务分析能力、写作能力、PPT制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财经应用文写作是会计专业的一门素质拓展课程,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能独立完成会计岗位中的应用文写作任务,能运用常用应用文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并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该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中,第三个能力目标为:能够高质量完成行业常用应用文写作任务。对应在课程内容上就是第二个学习情境:文科应用文写作,针对经济类专业教学重点就是经济分析报告、经济合同等。行为礼仪也是会计专业的一门素质拓展课程,该课程通过对学生口才和行为礼仪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般口语交际技能、演讲与口才的基本技能,具有专业职业场景所需的礼仪风范,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社会融合能力。这三门课程,都是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其中,财经应用文写作和行为礼仪课程都针对学生岗位活动进行了课程目的的描述,因此,我们认为,这两门课程在课程融合中,应当对会计报表分析课程起到支撑作用。同时,通过对上述三门课程的分析,我们发现,会计报表分析、财经应用文写作和行为礼仪这三门课程在能力培养上有重合点,适合进行融合性教学,其融合点如下表所示。

(二)以融合点为核心,确定融合教学内容不同课程的课程组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进行充分沟通,界定不同课程针对同一融合点的教学目标,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确定。1.融合点一:会计报表分析报告的编写在会计报表分析课程中,需要学生提交会计报表分析报告作为学习成果,而一份高质量的分析报告,应当至少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数据详实、论证充分,能够揭示财务数据背后的因果关系;(2)图文并茂、突出重点,能够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3)格式规范、结构合理,能够灵活呈现分析内容。因此,我们可以把会计报表分析报告的编写分解为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内容方面主要包括数据分析、论证以及重点把握,形式方面主要包括格式、结构以及图文质量。根据会计报表分析以及财经应用文写作的课程优势,我们将会计报表分析报告的编写这一任务分解在这两门课程中,通过不同课程组的融合性教学,共同完成这个融合点的教学任务,分解目标及内容如下表所示:2.融合点二:公开演讲在会计报表分析课程中,需要学生以分析报告为内容制作PPT文件并进行公开演讲。这个环节是学生专业技术水平、表达能力以及职业礼仪风范的综合展现,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1)PPT制作精美,具有视觉吸引力;(2)演讲人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利,有感染力,仪容仪态良好;(3)能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得出结论,有说服力;(4)能对老师和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反应能力强。由此可见,在公开演讲这一融合点中,演讲思路、语言表达、仪容仪态以及临场应变,特别是文字转换为语言的技巧,都可以在行为礼仪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训练,而演讲的效果,可以在会计报表分析课程中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分别目标以及内容如下表所示:

(三)优化教学安排,保障融合性教学融合性教学的实施,首先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相关课程安排在同学期进行同步教学。其次,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在分班、安排教师等方面给予协调。最后,跨专业教学团队在制定不同课程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讨论融合性教学的授课时间以及课时,特别是课程内容的衔接。只有通过科学的教学安排,融合性教学才能够真正实施到位。

三、课程融合的优势

(一)提高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趣味性会计报表分析课程是会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中难度系数较高的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往往对类似课程会有畏难的情绪,通过本课程与素质拓展课程的融合,将素质拓展课程的趣味性延伸至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放松学习心态、主动调整学习方法,克服专业学习的畏难情绪,这对于提高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帮助。

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体系转型;业务中心;业务流程

当前,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政企分开、厂网分开、重组电网资产等改革目标基本实现,电力体制改革正向更纵深方向发展。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电力企业提供了跨越性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十一五”期间电网投资规模高达1万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投资需求、迅速扩大的资产规模、快速发展的电力市场。对电网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和经营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电力财务人,必须抓住机遇,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敏锐的触角和勇于担当的创新精神,突破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积极推进财务管理转型。实现从传统的“核算型、事务型”账房先生转变为“经营型、控制型”现财者,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撑。

根据电网企业社会属性和商业属性并存、没有定价权、资金密集、资产密集、资产经营战略导向不清晰、资产经营回报水平较低、信息化水平仍然薄弱、财务价值未充分发挥等技术经济特征,广东电网公司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主动切入企业经营管理,以实现综合经营绩效最优为目标,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深化信息技术应用,通过开展业务重组和流程优化,组建“三大业务处理中心”,构建“核心业务管理体系”,发挥财务在资源配置、价值创造、风险管控、经营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核心价值功能,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财务支撑。

一、以业务重组为基础组建三大业务处理中心

财务与会计职能不分,是目前财务管理急待解决的问题。将目前电网企业的财务管理业务重组划分为三块,在省公司财务部组建三大业务中心,即“会计核算中心”、“资金结算中心”和“财务管理中心”,将核算功能和结算功能分离出来,新组建强大的财务管理中心,突出价值管理、风险管控和决策支持等核心价值功能。三大业务中心分工明确、相互支撑,形成财务管理的有机整体(图1)。

(一)会计核算中心

电网企业组建“会计核算中心”,实现会计核算“一本账”的目标。可进一步规范和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形成对财务管理工作强有力的支持。

会计核算中心属“事务型”性质。归口负责集团整体的会计核算工作,包括集团会计政策管理、集团财务信息系统建设、集团会计核算体系建设、集团财务报表体系建设、组织集团会计核算工作、编制集团财务会计报表、开展财务报表分析等。

1 职责界面

省电网公司,履行集团会计核算管理职能:各基层单位,执行省公司会计核算政策,按照集团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登陆财务信息系统远程录入凭证上传省公司,生成本单位财务报表、本单位的财务报表分析等。

2 业务流程图(图2)

(二)资金结算中心

组建“资金结算中心”是解决资金流的集约化管理问题。实现“资金管理一个池”的目标。

资金结算中心属“事务型”性质。归口负责集团整体的资金收支结算业务,包括资金管理制度建设、集团资金计划管理、集团资金安全管理、集团资金收入管理、集团资金集中支付、现金流分析等。由于资金结算中心属事务型性质,因此资金融通、担保管理、投资管理等业务归入新组建的“财务管理中心”的资金管理职能。

1 职责界面

省电网公司,履行集团资金收支统筹管理和集中支付功能;各基层单位,执行集团资金管理制度。负责本单位资金管理工作。确保资金安全。

2 业务流程图(图3)

(三)财务管理中心

组建财务管理中心,是构建“经营型、控制型”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在组建核算中心和结算中心后,财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工作效率将有很大的提升,并形成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撑。

1 职责界面

省电网公司,负责构建核心业务管理体系,发挥集团财务管理的核心价值功能;各基层单位,按照省公司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负责地市供电局相应财务管理职能,发挥财务在价值管理的核心作用,确保省公司各项经营决策部署有效落地并发挥作用。

2 业务流程图《图4)

二、以价值管理为核心构建核心业务管理体系(图5)

新组建的财务管理中心属于“管理型、控制型”的性质。通过构建核心业务管理体系,发挥财务在资源配置、价值创造、风险管控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核心价值功能。

(一)构建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1 两大核心原则

第一,强化企业资源与经营风险的管控。全面预算管理运用价值管理手段,按照“企业资源统一分配、执行进度有效监控、经营风险及时预警”的管控要求。高度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将企业价值与各级组织的具体目标、岗位职责相联系,做到事前优化资源配置,事中确保执行质量,事后评估经营绩效,保障公司战略的顺利实施。

第二,实现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的协作。全面预算管理必须按照“目标统一、权责清晰、流程贯通”的要求,做到业务规划与财务规划有效衔接,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充分融合,业务执行与预算控制高度协同。

2 四大管理过程

制定财务规划,即按照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各业务条线的业务规划,以促进企业综合经营绩效最优为目标,通过建立财务规划模型。合理筹划安排财务资源,确定企业中长期的财务目标。

设定年度目标,就是在财务规划的总盘子内,建立目标分解模型,通过经济增加值(EVA)等关键绩效指标评估各基层单位的经营状况和发展预期,确定其能力差距,有导向性地将总体规划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落实,形成各层级单位的年度预算目标。

制定全面预算。其中对于供售电量、收入、购售电价、成本费用等指标,认真分析经营形势和市场环境,规范成本开支范围,通过制定标准成本或确定管控原则,优化成本开支方向。对于资本性项目预算,通过建立预算准入模型,从安全生产、经济效益、技术发展等维度对项目进行优选评分,提高项目投资回报率。

监控调整。建立立体、多层次的预算分析报告体系,建立滚动调整机制,快速应对外部环境因素及内部执行情况变

化,及时调整企业资源配置。

3 五大保障体系

实现全员预算。各预算主体都应建立包括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工作组、预算编制执行机构的三级责任网络,使预算的管理责任最终落实到具体岗位。

设计标准流程,以明确的层级管理、清晰的职责分工为基础,核心业务流程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管理过程。

完善预算制度,对公司成型的预算管理思想进行提炼升华,对先进的管理模式、科学的管理方法、完整的考核机制进行规范。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构建公平、合理的预算考评机制,建立科学、完整的预算考评指标体系,实现预算管理从过程到结果的全面考评。

搭建大计划大预算管理信息平台,支持从战略规划到监控调整的预算全过程管理,并通过与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信息系统的耦合,实时获取业务数据。实现预算管理与业务活动的结合,体现预算管理对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参与和管控。

(二)构建集约高效的资金管理体系

1 深化集约化管理,实现资金管理“一个池”

建设集约、规范、高效的资金收支体系。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资金收支先集中到市供电局,撤销县区供电局的银行账户;第二步撤销市供电局的账户,资金收支直接集中省公司。

2 加强资金融通管理。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优化银行融资。一是发挥电网企业的品牌优势,争取优惠的贷款利率;二是合理判断经济运行走势。选择合适的融资时机;三是结合企业资金流状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期限。

盘活自有资金,加快电费回收。加速回笼资金。规范资金支付。合理推迟支付。

增加融资渠道,如果将来条件具备,可以考虑资本市场融资、发行债券或开展重大资产融资租赁等。

以资金精细化管理为基础,引入“零现金”的管理理念。对现金流量进行精准预测与规划,充分利用自有资金,深化与银行机构的合作,科学安排投融资计划,提高资金流动性,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3 建立资金安全监管机制

建立资金安全管理评价机制。如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通过向生产线的安全管理学习,树立“像抓生产安全一样抓资金安全”的理念,建立了资金安全管理“千分制”的评价体系,定期开展资金安全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各单位的绩效考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建立资金管理信息监控平台,动态监控各单位资金运转情况,并对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分析。

(三)构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1 夯实资产管理基础

实现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的协同。统一规范资产的分类、名称与编码,推行资产条码管理,建立账、卡、实物、责任人四位一体的责任机制,确保账卡一致,账实一致。

2 实现精细化管理

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牢牢把握固定资产的前期购建、运行维护、流动调配、减少处置等几道关口,通过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对固定资产大成本的全过程控制。加强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投入产出分析,讲究投资效益。节约投资成本,实现由重视投入到投入产出并重的转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合理调配资源,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和盈利能力,实现由资产总量最大到资产质量最优的转变。加强重要设备的研究和管理,从分析设备生命周期成本和缺损性能趋势入手,监控和评价资产的运作和状态,寻求对企业经营决策有用的信息,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电网规划和改造建议。

3 构架资产信息大平台

业务应用层通过集成的信息平台固化业务流程,打破部门界限和信息壁垒,实现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高度统一;管理层用于收集、整理和提炼业务信息。为公司管理人员及时提供资产规模、结构、状态。资产的投资、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设备的健康和运行状况等资产规划、建设及运营信息等;决策支持层通过建立决策支持模型,为公司资产策略,如投资策略、采购策略、检修策略、运维策略等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4 建立科学资产评价体系

全方位分析固定资产投入和利用状况。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资产合理布局,不断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5 建立资产损失问责制度

制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办法,对资产从投资决策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跟踪问责。以资产处置和损失处理为切入点,厘清责任归属,明晰责任性质,判定责任人员,追究过失责任,规范处置行为,防范资产流失风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构建全过程成本管理体系

1 树立全过程成本管理理念。按照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将过去的“不可控成本”和“可控成本”划分调整为“投资成本”和“运维成本”;同时,在“供电单位成本”指标下拆分出“单位电量投资成本”、“单位电量运维成本”,分别从建设和运维两个维度进行成本管理、分析和考核,成本管理的导向性会更清晰。管控效果会更好。

2 做好全过程成本管理

做好电网规划设计管理。设计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设计的节约是最直接的节约――不言而喻。

做好工程建设造价管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通过招投标和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努力降低工程造价,做好源头成本控制。

做好电网运维成本管理。规范成本开支范围,推进成本开支标准建设,保障核心业务需求,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优化成本结构,均衡成本开支。

(五)构建集团税务管理体系

1 加强税务筹划管理

深入研究税务法规政策。整理涉及适合电网企业的税务政策及优惠政策,研究建立适合企业的纳税方案。统一规范集团的纳税行为,降低税负和涉税风险。

设立税务筹划净收益、税收负担降低率等指标,对税务筹划方案的执行情况、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将纳税筹划变成动态循环的过程,提升税务筹划价值。

2 建立税务政策库

研究梳理企业的各个纳税事项,按不同的涉税事务、不同的地区对税收政策进行整理,建立企业税务信息平台,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为各单位更好地利用税务政策提供保证。

3 营造税企良好关系

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一些模糊和新生事物的处理上能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同。企业的税收筹划得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才能避免无效筹划,这是税收筹划顺利实施的关键。

(六)构建集团财务风险管控体系

1 强化财务监督约束机制

积极行使《会计法》赋予的财务监督职能,主动切入企业经营管理,对企业经营进行全过程监控,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确保企业依法经营。财务监督约束要重点以预算准入、合同审批、资金开支审批、项目后评价等环节为切入口,履行好财务“管事”的职能。

2 加强风险评估监控

深入分析、梳理评估财务风险,从风

险影响、风险发生频率、企业控制能力和风险覆盖面等方面,系统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因素,整理汇总形成“风险控制库”(表1)。针对风险监控点,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植入流程,从根本上防范风险。

3 建立重要指标监控预警机制

对关键业绩指标进行预警和监控,对异常趋势做出判断与评价。规避目标偏差的风险。首先,通过采用二维多因素分析方法,判断各项指标出现偏差的可能性以及不能完成的严重后果,甄选出对企业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关键业绩指标,并纳入预警监控体系。其次,为每个重点监控指标设定评价方法,当实际执行结果进入风险监控区时。及时向企业管理层和业务部门发出预警信号。

对资源使用进行效率的预警和监控。监控资源的使用效率,按一定周期进行评价,对资源使用效率过低的情况或异常趋势及时预警。资源使用效率监控和评价的结果,作为后续资源动态调整的主要依据。

(七)构建经营分析和决策支持体系

1 经济活动分析(预算执行分析)

分析电网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机遇与威胁,总结经营管理亮点,指出存在问题和解决应对措施,为企业正确地进行战略决策、高效地开展资本运营、圆满地完成经营目标做好支撑。分析要点包括:要加强宏观经济分析,掌握电网企业营运的社会基础及其变化i要实现与业务联动。掌握财务数据后面的业务驱动因素;要把握“总量、结构、趋势”三要素;要通过经营分析做好下阶段的工作安排。

2 专题研究分析报告

专题研究分析报告主要是针对特定的管理领域进行专项深入研究分析。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管理建议。

资金管理分析报告。分析集团的资金收支总量及结构、资金周转情况及效率、投融资情况、债务与资金成本、资金安全管理等,并提出管理建议。

税务管理分析报告。对企业的税务环境和税负水平进行分析评估,系统梳理涉税事项,分析是否对税务政策执行到位,并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提出税务筹划建议,合理降低企业税负。

电价执行分析报告。根据国家的电价政策,分析企业的电价执行情况、不同地区的电价高低的原因,对电价执行不到位提出整改措施。

财务风险分析报告。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系统梳理及有效评估,及时发现内控隐患。提出管理建议,防范经营风险。

财务监督情况报告。通过日常的财务监督,从依法经营、有效利用资源的角度。总结管理亮点。指出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经营对标分析报告。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经营指标、经营管理手段、结果进行对标,发挥标杆效应,查找差距,促进管理水平提高。

项目投资分析报告。为提高项目投资效益,注重有效资产形成,要着力开展投资项目的效益分析。在项目前期的规划与准入阶段。要对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等效益指标进行评价,特别是对电网基建项目、大金额的技改项目,财务要真正切入,借助模型或其他的管理工具开展效益评价。使企业的项目投资能兼顾社会效益与企业的营运效益。项目投运后。在项目后评价阶段要引入财务评价指标,对企业的投资效果进行回顾、总结、检讨,不断地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分析水平,促进企业投资效益有效增长。

(八)构建集团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图6)

指标体系的建设对引领企业经营导向、促进战略落地十分重要。电网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最终反映在指标上,有怎样的指标就有怎样的管理、就有怎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基本结构分三个层次,有需要的可以往下细化延伸。

其中:一级指标(核心指标),是对电网企业,最能体现核心价值导向的指标包括总资产回报率、经济增加值(EVA)、净资产收益率等。二级、三级指标,要确保对一级指标的有效承接,确保与一级指标的相关性和控制指标数量。包括:购电单位成本、供电单位成本、线损率、万元固定资产供电量、电费回收率、供电可靠率等考核指标。

三、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活力和效率是体系生命力的保证,如何实现集约管理和营运效率的协同,是体系建设要解决的最后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二是要遵循。集约管理、远程处理、就近服务相结合的原则。集约管理要走出两个误区:一是集约管理等于集中管理;二是集约管理等于集中处理。

财务管理转型有一个过程,还要涉及科学合理的流程制度、贯通业务的信息系统以及高素质的财务队伍等方方面面。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系统推进、协同开展。

【参考文献】

[1]潘飞.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会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候龙飞.现代全面预算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篇4

摘 要 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对财政收支数据和经济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提升财政宏观管理理念、加强财政管理体制、增强财政运行机制、创新财政制度规范、实现财政改革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一级政府对政府投资项目、民生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财政数据 分析挖掘 重要性

一、财政数据分析应用的作用

财政数据不仅是财政支出分配结构的体现,也是一级政府对政府投资项目、民生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财政数据的分析,更是提升财政宏观管理理念、加强财政管理体制、增强财政运行机制、创新财政制度规范、实现财政改革建设的重要依据。在现代数据管理技术迅猛发展时代,财政数据分析更是财政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要素,安全、准确 、及时的掌握各类数据及内在关系,充分挖掘数据潜在价值,是财政管理走向科学化、精细化道路的必经之路。

1、为不同的人群提供科学、有效的数字依据。财政数据分析为决策者、内部管理者、部门合作者、社会公众等不通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需求。为决策者提供经济发展趋势、产业发展战略、财政收支结构、区域经济情况等分析内容;为内部管理者提供一套完善、高效、灵活的应用系统,加强数据的分析、整合、应用;为部门合作者提高符合需求的数据结果,比如可以结合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形成一系列面向应用的综合分析主题,为不通的分析应用主题提供指导和相关的政策性建议;为社会公众提供本地区本部门的财政支出基本情况、部门预算情况、企业经营发展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等相关公开信息,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感。

2、强大的分析、统计功能,满足了各类分析需求。财政分析应用系统强大的系统功能满足了各类分析需求。引入了若干个分析模型:财政收入预测模型、财政收入景气指数、财政与经济分析模型、财源质量多变量评价模型、异常值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产业分析、财政支出偏好模型、集中度分析模型、部门支出翘尾指数等模型,以达到对未来财政收入的前景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不仅可以反映当前财政波动所处的位置,还具有预测和预警功能,能让财政对经济的反作用起到调节和影响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是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财源质量进行分析评价财政税收的财源优劣。

3、先进、灵活、安全的测算系统,为财政数据的储存、分析提供了有力保障。财政数据分析系统提供了数据转换机制,支持对不同数据口径的加工处理;提供了对各类业务数据指标定义机制,能够根据指标来实现数据的加工、储存以及分析处理;提供对各系统抽取数据的集中储存机制,采用合适的技术实现按照相关指标来进行数据的储存组织,支持后台的分析业务;提供维度分析机制,按照具体的业务需求进行数据的钻取、切片、聚合、旋转等常用的分析手段,满足综合管理的各类分析需求。通过以上功能实现了财政数据的分析加工的明细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有效的防止了分析数据的外泄。

二、财政数据分析应用系统的重要性

1、提供管理服务、辅助决策支持。基于财政收支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建立适用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分析模型和指标体系,了解区域内经济运行状况,全面掌握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情况,为创新发展思路提供前瞻,为转变发展提供参谋服务,为破解发展难题提供对策服务,为把握发展大势提供信息服务,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对指导实践、推动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2、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财政数据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积累完善的财政基础数据库,在财政数据库的基础上,面向财政部门用户实现日常工作的数据报表和数据分析报告的计算机自动生成功能,通过灵活查询,自定义分析挖掘等功能,培养财政业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深入分析,可视化展现等模型的建立,逐步改变由传统的工作流程和思考方式转变为以数据为基础的工作思考方式钟来,从而促进财政部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3、打造透明财政、数字财政的政府新形象。以数据为基础,以门户网站或展示屏为载体,建立面向社会公众的数据平台,提供以数据为内容的经济运行指标、财政收支状况、部门预算信息公开等,创新服务模式,打造透明财政和数字财政的政府新形象。

三、财政数据分析系统的成效

1、整理内部和外部信息资源,构建面向主题的数据资源中心。财政部门可以通过政府各部门间合作,实现财政、经济、统计等数据和研究成果共享,用以消除和消减部门间的管理间隙,努力实现政府各部门间协调管理。财政数据分析系统结合自身分析需要,按相应的分析主题建模,并引入必须的外部经济以及其他部门数据,形成一系列面向应用的综合分析主题数据库。

2、构建面向当地财政的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基于分析体系和分析模型,设计开发分析应用体系,构建符合当地财政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经济运行监测、财政运行监测、财政收支与经济、部门预算执行、财政项目库、财源建设、专题分析、自定义分析、定制服务、系统管理等。

3、构建面向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数据体系。财政数据综合应用系统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众多,社会关注度高。应及时主动向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布财政政策和财政数据,积极稳妥地做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公开工作,着力提高财政信息共享和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公开形式多样化,主要以大展示屏、触摸屏、互联网等为主要形式,将财政数据以简单直接、生动形象等可视化的方式传达给公众。按照党的十提出的“建立阳光政府”的理念,建立面向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的财政、经济数据平台,打造透明财政和数字财政的政府新形象。

参考文献:

[1]梅长林,范金城.数据分析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篇5

关键词:交通行业 工资统计 SWOT分析 发展策略

工资统计作为国民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和国民收入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它不仅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职工规模、人员构成和收入分配情况,也是国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劳动就业政策、税收政策的重要依据。交通行业工资统计数据,对准确把握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结构水平、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状况,及时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工资政策,促进交通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交通行业工资统计概况

交通行业开展工资统计已有10余年,目前形成了以《交通运输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为核心,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津贴补贴调查、工资测算等多项工作组成的统计管理体系。

从统计对象上看,《交通运输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统计对象为直属和系统单位,直属单位包括交通部直属机关、事业单位及相关企业团体等各法人单位,系统单位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交通运输系统有关大型企业所属全部法人机构。该报表涵盖范围广,数据量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报表制度》则主要针对上述所述直属单位,26张报表将人员情况等进行详细划分,数据最为详细。从统计指标上看,主要统计指标包括单位数、年末人数,年平均人数,工资总额及生活费等。从上报手段来看,目前主要采用专业软件统计方式,通过单机版工资统计管理平台,配合Excel、纸质报表等进行填报。

2.交通行业工资统计工作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教授海因茨提出,也被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将研究对象面临的各个因素归结为:S代表strength(优势)、W为weakness(劣势)、O为opportunity(机会)、T为threats(威胁)四类要素,通过这些要素进行系统化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有利于研究对象迅速发现有利因素、规避短板,同时找出问题办法,明确发展方向,是进行战略法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本文引入这种方法,对目前交通行业工资统计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当前该项工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SO、WO、ST、WT策略,针对性的制定交通行业工资统计工作的发展对策。

2.1优势(strength)分析

(1)统一领导布置

交通行业工资统计,由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统一组织部署,统一对行业内各单位提出统计要求,组织开展工作,并采用逐级汇总的方式进行上报,上级汇总单位对基层单位数据进行审核和汇总处理,然后进行上报,最后数据汇总到部级。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单位填报的统计积极性,使各级单位能够重视工资统计,同时也有利于推进工资统计实施各项新举措和新突破。

(2)完善的统计报表制度

《交通运输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几经完善,形成目前以4张表格为基础,上报时间明确,报送方式统一的统计报表制度。严格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能够保证数据的有效、及时上报,是开展工资统计的必要条件。这样的统计报表制度,能够有效的保证全面统计工作的开展,对提升统计工作的质量,保障数据的准确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2劣势(weakness)分析

(1)基层统计人员变动大,人员水平有待加强

工资统计工作一般由单位人事处(科)人员承担,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繁重,很多人员是被临时安排进行报表填报,工资统计只是其大量工作中的一种,因此很多人员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加之工资统计每年开展一次,很多人员不能熟练牢记操作方法和统计口径,很多单位统计人员变更,这些都直接导致新一轮工资统计工作时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上报数据的质量和实效。

(2)缺乏对数据的有效分析

目前各单位对工资统计工作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统计准确的数字,上报即代表工作完成,缺乏后续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其实,工资统计直接与大到国家政策,小到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能够开展数据分析工作,作用十分显著。但目前尚未了解交通行业有专门的工资统计研究或分析工作。

2.3机会(opportunity)分析

当前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云、大数据等理念的提出,都为统计多样化提供了手段,加速了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减轻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数据计算审核能力,能够及时进行数据的更新汇总、检索查询及反馈。因此需要加快统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加快数据资源在允许范围内的共享和利用,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利用效率。

2.4威胁(threats)分析

当前各单位用工形式多样,人员结构变化加快,加之工资改革调整,工资统计的内涵和范围也在不断调整,因此如何做好工资统计工作,如何在保证统计对象范围的同时又能考虑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未来一段时间工资统计工作将要面临的重要挑战。

3.交通行业工资统计发展对策

3.1SO战略:统一规划,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打破原有依赖单机版软件每年更新参数,需要光盘介质传入传出的模式,采用网络版上报形式,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大数据、云等手段和资源,加快交通行业工资统计信息化建设,构建网络化工资统计平台,不断对工资统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在可行范围内实现统计信息共享和简单数据分析。这样的信息平台,不仅能够减少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了报表参数更新错误导致的填报问题,保证了报表参数的及时更新、自动汇总等功能,还能够实现往年数据的查询、检索和对比,缩短数据上报返还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工资统计数据资源能够更深程度的开发利用。由部组织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更能使得建设能更加高效开展,并且能够整合更多的资源,在平台启用后也能更好地保证实施和效果反馈等。

3.2WO战略: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提高信息利用率

统计工作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统计工作的负责程度都直接关系到统计数据的质量。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工资统计人员的培训,使统计人员思想与时俱进、接受挑战,将专业知识转变为统计数据和高质量的分析报告。

应定期开展交流工作,也可学习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动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工资统计工作的良好发展。通过交流,不仅能提升统计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也能够提高工资统计数据分析的质量,从数据中找到单位和职工所关心的重点内容,形成具有价值的分析报告。通过进行数据分析,不断提升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的服务价值。

3.3ST战略:不断完善工资统计制度

交通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每两年进行一次修订,因此要不断根据当前薪酬制度和统计工作要求,不断改进工资统计制度,不断优化统计工作流程,持续提升劳动工资统计业务水平,保证交通行业工资统计制度更加科学、合理、规范。

3.4WT战略:规范统计基础工作

工资统计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规范的基础工作。因此要制定完善的统计体系,规范统计标准化流程,从数据的保存,到数据的整理,提取,审核上报到后来的数据分析工作,每一步都要有规范的流程。保证统计工作基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能够保证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同时也能便于监督和奖惩工作的开展。

上述四项策略的实施,能够为交通行业工资统计未来发展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为交通运输业能够建设一个信息化程度高,数据利用效率高,统计人员素质高的工资统计分析工作提供前进方向,也为各项统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文静.工资统计国际前沿研究[J].调研世界,2016(2).

[2]周祝董广霞,刘英,等.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环境统计持证上岗制度发展对策[J].中国环境监测,2017,(1).

[3]左庆乐,林旭霞.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的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07(6).

[4]刘欢,李舵,刘轶伦.企业劳动工资统计问题及建议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4).

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

小微企业融资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难题,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较高,在传统的金融资源获取方面一直处于劣势。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越来越多。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对传统金融的变革和创新,在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概述

1.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以及大数据金融等模式。通常可以认为互联网金融即依托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提供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资本市场甚至整体金融架构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是一种金融业的巨大创新以及对传统金融模式的颠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细则的出台,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也越来越规范化。根据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的《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融资金融约为944亿元人民币,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同时提高了金融的普惠性,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2.小微企业融资。根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小微企业包括中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家庭作坊等形式。小微企业的主要划分指标为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和资产规模等,具有投资主体、组织形式、出资来源多元化,生产销售灵活等特点。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为解决我国就业难等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也非常严峻,从金融机构获取的信贷资源非常有限,95%以上的小微企业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金融资源与其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不符。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为小微企业创造了便捷、高效的融资途径,对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3.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普遍并且较为迫切。资金缺乏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和高度资本化的今天,小微企业想要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扩大规模,就必须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小微企业融资通常更倾向于小额、快捷的融资渠道;其次,贷款期限较短,主要为满足短期资金周转需要;此外,由于小微企业资本配置对流动性要求较高,固定资产较少,因此缺乏抵押物或质押物作为融资的有效担保。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少、成本高、管理不到位、抗风险能力低、财务信息质量差以及缺乏政策支持等方面。在现有的金融体制下,小微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此多采用民间借贷等方式获得资金,高额的利息和融资成本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模式

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商模式,即电商企业利用自有平台,为通过平台交易的小微企业以及具有合作关系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模式。这种依托电商平台为小微企业融资的模式又叫互联网供应链融资模式。另一种为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主要是指通过成立P2P网络借贷平台,整合供求双方信息,实现资金盈余方向需求方转移,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1.电商模式。(1)阿里小贷模式。电商小贷模式的基础是大数据供应链融资模式,以电商平台作为依托,运用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小微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资信情况进行评估,促进小微企业获得电商平台融资支持。阿里小贷是由电商自建小额贷款公司,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进行风险防控。目前阿里小贷的产品主要有阿里信用贷款、淘宝信用贷款等,具有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等特点,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放款效率,对于恶意欠贷等情况,阿里小贷也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必要时还可以采用法律手段作为保障。随着阿里小贷模式的不断成熟,截止到2013年12月底,阿里小贷已经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600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发展。(2)京东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与阿里小贷不同,京东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采用电商与银行合作的模式,其最初的定位为向京东商城的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随着京东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成立了京东金融集团,先后取得了保理牌照、小贷牌照、第三方支付和基金牌照,随后又上线了“京宝贝”。京东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融资和理财的服务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其最终的发展目标为向京东以外的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京东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通过京东商城获得数据和信息支持,同时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合作,为供应商提供多种融资方式,例如订单融资、应收款融资等。在风险防控方面,与京东商城合作3个月以上的供应商才有资格申请融资,在对客户的考察和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审批。截至2013年11月,京东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已经累计向供应商提供了近80亿的融资,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渠道。2.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1)拍拍贷模式。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制定交易制度,对线上和线下的贷款人进行资质、信用以及还款能力等全方面的审查,进行信用评级和贷款管理,为借款人和贷款人提供安全、透明、高效的借贷平台。以拍拍贷为例,作为一种较为典型的网络借贷平台模式对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据统计,2013年拍拍贷实现10亿元以上的交易规模,其中60%以上用于“企业经营”,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拍拍贷是我国第一家符合P2P网络借贷理念的网络借贷平台,坚持“线上纯中介平台”的原则,通过纯线上操作,借贷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和内容都在线上完成;坚持不提供担保,坚持不参与借贷过程,坚持不进行本金的垫付;坚持只做中介,平台只为借贷双方进行信息匹配,并提供高质量的交易服务以及安全、透明的交易环境。在风险管理方面,拍拍贷采用借款人信用评级制度,同时为满足条件的贷款人提供本金保障服务;按照“分散投资”“收益覆盖风险”“投资组合”等原则进行风险管理;对逾期的借款人收取罚息并设置专门的催收部门进行催收。(2)宜信模式。宜信代表的是我国P2P网络借贷融资的主流形式,是一种“线上线下复合中介平台”。宜信公司根据不同阶层的借款群体设置不同的借贷要素,提供无需抵押和担保的小额信用借款、宜学贷、宜人贷、宜车贷、宜房贷等多种产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线上提供交易信息,在线下完成审核以及手续办理,在借贷交易过程中介入程度较深。在风险保障方面,设置风险补偿基金用于违约赔付。此外,债权的转让以信贷中介为主导,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掌握信贷交易的主动权。宜信平台的本质是将债权打造成标准化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转移给投资人。对于小微企业主、工薪阶层,宜信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解决了资金缺乏问题,同拍拍贷一样,为小微企业创造了简单、便捷、安全、高效的融资环境。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最关键的就是风险管理,网贷平台在追求效益的同时要兼顾风险管理,加强行业自律,提高风险监测、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信息、成本、效率和普惠等多种优势,更加符合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出现了多样的、各具特色的融资模式和融资平台,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因此,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资料:

[1]牛瑞芳.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经济分析———基于“长尾理论”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6(7):47-51.

[2]王艳林.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以阿里小贷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5(69):29-34.

篇7

一、做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监测和分析工作,谋划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监督,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及时掌握国家、省出台的各项政策,深入分析研究政策对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认真完成季度、年度和专项经济分析报告,完成上级交办的重大课题的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参考,为市委、市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继续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人大审议,在吸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后修改完善,报市政府印发;完成“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三是做好半年和全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报告。完成《201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安排草案》和《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并按时提交人大审议,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四是做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编制。做好《201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的编印工作,及时向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使全市各界能够及时了解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

二、加强我市项目投资管理,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促进以投资拉动增长

加大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力度,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保持全社会固定资产较快增长。一是编制执行好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按项目进度做好资金拨付工作。坚持早准备、早着手,积极开展《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编制工作,科学统筹资金盘子、做好项目汇总工作,着力提升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执行性。按照《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重点推进滨江新城起步区旧改、滨海西路二期、龙昆南延长线、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加快项目的立项、可研、概算审批工作,按工程建设进度合理调度拨付好项目建设资金;二是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工作。在准确把握国内外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市情,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科学手段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提升固定资产投资趋势判断的准确性,增强分析的实效性,优质、及时做好各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三是继续做好重点项目计划编制工作。认真核实项目建设内容和资金规模,提升重点项目计划的针对性、有效性,扎实促进重点项目推进,发挥重点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编制完成《2014年重点项目计划》,并通过市政府审议。四是做好项目融资工作。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运用BT等新的融资模式,争取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BT方式建设江东基础设施,争取年内项目有实质性进展;进一步深化与开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合作,加大融资力度,完成60亿元新增贷款工作;研究国债和专项资金扶持的重点,做好中央和省扶持资金的争取工作,做好资金的合理分配,注重投资结构调整;五是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健全政府投资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和组织实施程序。结合《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储备库,对重大项目开展机会研究并对其实施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好专家库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继续落实《代建制》、《后评价》、《引资办法》三个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工作,并做好试行阶段的跟踪和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管理办法和措施;结合《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规定》修改完善代建合同,积极稳妥地推进代建管理;研究如何做好做实政府投资项目稽查、后评价及招投标管理等相关业务工作,从2014年计划完工的项目中筛选试点,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

三、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商务休闲产业。推进观澜湖、龙湾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体育休闲产业;推进东海岸人工岛、长影世纪影城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国际创意港,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搭建了良好平台。二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发展。继续完善狮子岭工业园、云龙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园区基础设施,做好项目服务、协调工作,推动英利扩能项目竣工投产,推进建设30万箱红塔卷烟易地技改、椰岛保健酒易地技改等一批重点项目。三是推进农产品集散和深加工中心建设。完成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建设,水产物流交易中心、罗牛山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果蔬食品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四、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组织编制完成《低碳发展规划》、《低碳发展若干意见》。牵头做好我市低碳经济研究工作,通过引智方式邀请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编制出台《低碳发展规划》、《低碳发展若干意见》,明确低碳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指导性意见、配套重大项目策划与政策措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二是督促检查节能减排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开展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和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工作,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研究制定《节能监察办法》,开展重点用能单位专项节能监察;对我市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进行调查,确定我市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宣传周相关活动。

五、求真务实,切实做好各项专项工作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和督促检查,全面完成市政府重点工作和本委各专项工作。一是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廉租房项目建设力度,推进旅游医疗服务保障中心建设,加快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高级技工学校秀英校区建设,做好项目前期审批及资金拨付工作;二是积极推进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协调专项体制改革工作。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动态掌握和了解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完成半年和全年专项改革总结;完成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编制和资金下达工作,配合市卫生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做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三是协调推进中心镇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结合国际旅游岛、十二五、低碳经济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积极推进永兴镇国际旅游小镇和低碳示范镇、云龙镇综合服务型小镇建设。

篇8

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的传统专业特色课程,在农林经济管理、林学等相关专业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转型,其环境系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等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该文以培养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并经过多届学生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本科课程教学改革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中举足轻重。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的传统专业特色课程,在农林经济管理、林学等相关专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转型,其环境系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式与手段已经不适应新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本研究以培养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并经过浙江林学院1l届学生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一、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大学课程体系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构成的有机结构体系,其演变的动力也是一个系统。

该系统发展的一般模式是以人类社会发展需求为动力,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为中心,由预期的课程体系发展为现实的课程体系。其环境系统相当复杂,包括科技进步、社会需求、人的发展需要等因素口。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的环境系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体系已难以适应新环境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课程的整合迫在眉睫,即如何将原来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或各教学环节中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新的组合方式进行整理与合并,使相关课程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以发挥其综合优势]。经过长期的探索与改革,我们构建了包括“林业经济学”、“林业经济管理学”、“外国林业经济”、“林业政策学”、“生态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林业财务与会计”等在内的完整的林业经济管理类系列课程体系。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培养的要求调整与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基于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及其带来的林业国际化新趋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增设了“外国林业经济”,“资源经济学”调整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了培养林业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经济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加大了林学专业的“林业经济管理学”学时;在全校开设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林业政策学”等公共选修课,并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民大学生开设了相关课程(见表1)。通过系列课程建设,将相互关联的学科课程有机地组合起来,从总体上对知识结构进行优化,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形成了具有紧密性、系统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可接受性的课程体系(即系列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E引。

经济学”强调系统的林业经济理论、知识与技能,同时,增加林业经济前沿和热点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有志攻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本科生先行接触前沿理论;农民大学生则注重林业经济基本知识与技能。而林学专业的“林业经济管理学”强调林业经济基础知识和林业技术项目的经济分析,以增强技术类专业学生基本的经济素养,使学生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目标则定位在增强学生的林业经济管理理念和相关知识。

2.根据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及其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改革课程内容基于林业在环境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林业发展的政策性趋向明显的特点,将“政策学”调整为“林业政策学”,除了让学生掌握政策学所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外,更强调了林业政策的特殊性,而且专门增加了“林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一章。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传统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而缺少系统实践方法的传授,在课程讲授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相关的内容,如在“林业经济学”课程内容中专门增加了“林业经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一章,以满足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理顺课程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有效避免计划执行的随意性,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

(三)实践教学课程的整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创新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举足轻重,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决定了将有更多的毕业生走进生产和管理实践的第一线,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百姓,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就显得极为重要;另一方面,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现代林业发展问题日趋综合化和复杂化,对大学生包括调查研究能力与写作能力等在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日趋强烈。而传统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主要侧重于理论教学,缺少系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调查研究和科研论文撰写的基本训练。我们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探索与改革,变单一的课程实习为综合实习,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1996级开始实施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渐进式的综合实习制度。综合实习以“林业经济学”课程为核心,在浙江省范围内选择若干个乡镇,对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综合专题调研活动。调查时间一般在2周左右,调查以小组为单位,规定一定的工作任务和外业调查时间,一般以小组独立开展工作为主,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并按照要求进行内业整理和资料分析,写出主题鲜明的“综合分析报告”。通过专题调研项目的实践,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一设计问卷一实地调查一数据资料整理、分析一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得到训练,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此改革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1996级开始,已连续在l1届学生中进行了实践,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一大特色。综合实习成为学生向往参与的活动。正如学生在实习报告中所写的“实习是大学生涯中最美好的时刻,而且是最具有意义的,对于丰富我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具有重要价值”。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1.“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我们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倡导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即强调的是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平等、和谐、热烈的探索氛围。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授,鼓励学生自由提问,与教师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国际流行的参与式讨论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之问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学习;变重结果的学习为重过程和方法的学习。

在“林业经济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介绍了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设计一定的主题进行以学生为主导的参与式课堂讨论,基本要求是:以行政班级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1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经过连续l1届学生的尝试,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开放性的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1)新颖性。从形式上看,每个小组给一定的用具,如大白纸、彩色笔、胶带等,改变了传统教学满堂灌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2)开放性。

包括小组成员组合的自主性,选题范围的广泛性,思维方式的开拓性。(3)时效性。要求所有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分析与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呈现给大家,与全班共享,造成适度的紧张感,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讨论的工作效率。(4)团队互动性。要求小组成员团结一致,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完成。

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和探索知识的过程,远比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结论要深刻得多,对学生认知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就是说,他们是一个学习的主动进取者,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者¨4]。这种开放性的参与式课堂讨论经过连续ll届2000余名学生的尝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2.“以创新思维培养为目标”的探究式教学方法科学精神是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是获取科学知识、正确评价科学技术成就的前提。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是科学精神的内在本质。在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5],而探究式教学方法使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目标成为可能。探究式教学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交互性和探究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我们努力将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引入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一方面利用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社会经济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等内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林业经济论坛”、“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等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通过教师的亲自指导和共同工作,使参与的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科研方法,并且努力撰写学术论文。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并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解决现代复杂性问题的能力。参与的学生成为带动广大学生接近科研的纽带和桥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科研氛围的形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为了方便师生开展探究性教学,除了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的公共资源以外,在林业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学科建立了林业经济研究特色资料中心,收集了供林业经济管理研究用的信息资料,尽力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探究性的学习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3.“以师生互动为特色”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针对传统课堂讲授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从1998年开始,教师就承担学校的多媒体技术课件制作,教师注重了平时科研素材和照片的积累,并尽可能将长期积累的图像照片资料制成多媒体,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多媒体课程从无到有,目前所有的课程教师均能熟练地运用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极大地提高了理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设立了“林业经济学”“林业财务与会计”省级精品课程网页,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讲人的信息、课程的讲义、课件、作业、参考资料以及学生综合实习的调查资料与实习报告等都在学校课程网页上供校内外自由浏览和下载,与社会共享教学资源,使更多的人受益。同时,开展网上讨论,引导学生对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思考,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网上互动搭建了师生交流的平台,密切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能及时获取学生反馈的意见,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时进行调整,效果显著。

二、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的成效

1998年实施以来,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日趋完善,课程内容渐趋科学化和系统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特色化。经过l1届学生的实践证明,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改革是成功的。

①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的改革已经在农林经济管理、林学、会计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得到运用,受益面达5000余人。

②“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方法经过2000余名学生的尝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了大学课堂的乐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③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渐进式的综合实习制度,使学生掌握了林业经济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并与林业实践紧密结合,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已连续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施了I1届学生,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形成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一大特色,受益面达1000余人。

根据随机抽样调查,认为综合实习“很重要”的学生,在校生占8O以上,毕业生占96。综合实习制度由于它所具有的特点和精心的组织策划,使之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和重要性。学生普遍认为综合实习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通过实习,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和方法,对实地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亲身的体验。(2)增强了学生接触社会的交往能力、处事能力和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写作能力。(3)通过深入农村,学生切身体会了农民的实际生活,与农民有了一次很好的面对面交流思想的机会,也真正了解了“三农”问题,从中受益非浅。(4)学生在共同工作中认识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如果一个调查组成员散沙一堆,则根本无法完成工作任务。

4.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增强。表现在“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等学术研讨会学生参与并获奖人数明显增多,有66位学生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获得22项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学生写作能力得到加强,在公开学术期刊上数量明显增多。

篇9

针对当前市政工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形成正确的管理理念、建立正规的监督激励机制、进行高效的成本控制等方面,对加强市政工程成本管理的策略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为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市政工程,成本管理,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市政工程主要是指城市建设道路项目、桥梁项目、给水项目和排水项目以及防火项目等,此类项目均以城市基础建设项目形式出现,是城市生存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基础,与此同时,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先决条件之一。应该了解到,之前市政工作项目被定性为政府指定性工程,未能形成较为开放的市场开发环境,但是后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完善,招投标机制发展速度加快,市政工程被视为一种产业,对于施工单位和企业来说,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1市政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成本计划操作分级成本目标,制定出设计方案和采购方案以及施工方案等不同类型的费用限额,之后在此基础上将其视为施工阶段执行标准要素;成本检录操作和成本控制操作,主要任务就是对不同环节的成本加以控制,最为常见就是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和采购环节成本控制以及委托环节成本控制,随之要进行各个环节费用支出,包括应该支付的工程款项内容,对完成支付项目进展情况予以深度监督,透彻保障每月按照基本情况进行定量支付,以定期操作办法为主,制定出实际成本报告,相应审计工作务必完备;成本分析报告主要分为超支量原因分析内容、剩余工作所需成本预算分析内容和市政工程成本趋势分析内容。制定方案进行成本计划调整的过程中,部门与机构之间要达成通力合作,仔细分析和询问工作发展态势,做好问题协商,不同方面的决策和项目调整均应充分考虑到成本因素,借助技术经济层面超支原因和节约潜能等予以深度研究,将整体成本目标优化视为重点,对市政工程工期内容、进度内容和质量内容以及技术内容予以优化,成本趋势分析和对比也十分重要,要对最终成本状况进行诊断,诊断模式以定量法为主,项目形象变动方面,常见的为目标改变状况和环境改变状况的分析与预测,成本计划调整、成本计划协调、成本加护费用补偿等内容都涵盖其中。

2市政工程成本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应该了解到,市政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不能准确辨别质量和成本间的主要关系,对这种辩证统一关系未能准确认知,习惯性的强调工程质量,但是却忽视了市政工程成本的重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质量高、成本也高的局面,质量成本增加使得市政工程整体经济效益低下,资本积累明显不足。当前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体系还是有些不完善,部分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单纯的将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归于主管,成本管理体系漏洞明显。还有就是工期成本重视度不足问题,尤其是项目经理一方,尽管对工期有详细要求,但是不但能对工期要素与成本要素二者的关系加以分析,盲目性追赶工期现象十分明显,之后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额外支出费用。施工项目项目经理的问题较为明显,在市政工程项目内部,技术人员和工程人员以及材料监管人员只是单纯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没有一定的交流和协作。从实际角度加以分析可看出,上述现象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各司其职,但是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需要每一个工序环节、项目人员介入,市政工程项目最终效益提升要靠集体来加以完善。假设技术项目人员旨在保障工程质量不进行成本节约而施工,那么质量虽然得到保障,但是成本支出额度却大幅度增加了,而若是材料项目人员单单注重产品质量而忽视材料购进价位,就算是使用程度和效率高,那么整体的项目成本还是没有得到高效降低。

3加强市政工程成本管理的方案分析

1)观念强化、合理控制。第一点就是要形成较为正确的市政工程成本管理理念与思想。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从实际角度而言,是全项目成本管理和全员成本管理以及全过程成本管理,成本计划制定之后需要进行目标成本的透彻细化和分析,随之应合理把控施工图经济分析和技术设计经济管理。针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多项追踪和调查,仔细审查施工方案和施工顺序;第二点是要综合强化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意识,对全员进行项目成本意识宣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控制办法,之后在此基础上树立较为充裕的成本观念和强劲责任心,借助全方位成本控制责任制度建立,达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管理和权责到位,将成本控制理念延展到各个操作环节之中,主要分为设计部门和采购部门以及生产部门,形成新型的市政工程全体项目成本管理局面。2)激励监督、管理创新。旨在更好更优的达到成本控制目标,施工企业需要按照不同情况和信息对激励内容予以区别和划分,要达成效益最大化,认识到合适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务必从实际角度出发,建立正规监督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全员参与到市政工程成本控制过程中来,随之保障工程长期、可持续发展;当前时代是信息时代,网络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施工单位和企业需要进行相关网站建立,内含丰富的供求信息内容和企业文化内容,用户通过网站浏览来深度熟知企业文化知识和企业形象内容,那么这样一来便可对企业产品有所了解,具体网络应用者,可借助平台促进员工和领导间的关系,使其能力密切交流,不断的去提升企业对信息的反应能力和基础性运行效率。借助网络营销推荐模式,企业可以将产品质量要素和企业文化要素以及企业发展方向要素等与外界接触,达成事半功倍的操作目的。3)高效管理、全面创新。竞标价格降低是首要办法,可以在施工中赢取一定主动操作权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施工成本,以有效提升其市场竞争实力,与此同时,旨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要做到最小投入和最大产出,这是施工企业经营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核心准则,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市政工程企业提出的客观要求。所以施工企业要进行成本控制以致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诉求,首先是进行高效、优质的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实效性监督和管理操作,对市政工程项目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有效管理,包含了出厂设计成本管理和采购环节成本管理,各个细节都要做到合理把控,还有就是员工个体均应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要进行整改,将市政工程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构建优质、新型的市政工程成本管理体系。

4结语

市政工程成本控制工作中,一定要在施工中进行动态控制和监管,这对于市政工程成本管理效率提升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注重细节把控,对各个分项工程成本进行深度控制,保证成本控制目标完美实现,归结来讲就是通过合理手段进行增收,同时也要进行节约,员工和负责人都要投入其中,达到开源节流、成本有效控制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小莉,柳晓明.建筑行业工程成本控制及造价管理[J].中华建设,2012(6):186-187.

[2]李廷贵.园林景观工程成本控制探讨[J].现代园艺,2012(18):88-89.

[3]田桂玲,彭良柱,刘超.浅议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J].内蒙古水利,2012(5):120.

[4]胡珍.浅谈工程成本控制[J].科技风,2012(24):55-56.

[5]张峰.工程成本控制方案探究[J].现代商业,2011(9):161.

[6]祝玉标.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J].江西建材,2010(2):104-105.

篇10

*年工作回顾

一、真抓实管,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1、顺利完成单设工作

年初*区统计局“三定”方案确立,核定人员编制为12名,其中行政6名,事业6名,内设办公室(法规教育科)、综合科和专业科三个职能科室,下设事业单位区普查中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构框架。目前共有在编人员10名,其中4名公务员编制,另有1名公务员名额已列入*年公开招考计划。同时为了更好的开展服务业统计工作,弥补街道统计人员不足的情况,8月区编委核准区普查中心使用4名编外用工指标,区财政也按较高标准配套划拨人员经费。在新组建的局班子正确领导和全局同志共同努力下,整个机构改革过程中做到了思想不乱、业务不断,各项工作有序展开,顺利完成了人员调整、职责划分、科室管理层形成等工作,全面完成恢复单设的各项工作。

2、扎实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

在创建工作启动初期,开展了“我心中的文明机关”---文明用语征集活动,在创建工作推进中,开展了统计职业道德征文、好书推荐活动,还踊跃响应甬黔“结对助学”、义务献血、“慈善一日捐”活动,党员同志定期访问结对的贫困家庭。新进入单位的党员同志及时到社区报到,每位党员同志能自觉参加社区活动,在“一人一岗”活动中发挥自身优势。

3、着力提高队伍总体素质

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倡导“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特开展“读一本经典、荐一本好书”活动,以在局内部形成全员阅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同志们积极相应,第一期共推荐15本书籍,还撰写了推荐原因或读后感,其中不乏深入思考。

4、强化制度建设

今年完成了《*区统计局制度汇编》,从工作管理、纪律管理、财务管理、学习管理、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政务公开、数据、执法检查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了《*区统计局年度、分析及信息工作考核奖励办法》,明确了科室、专业年度任务,建立了奖惩机制,确定各专业分析、调研、信息考核目标,对进度、年度统计分析及调研文章和统计信息并按照录取情况给与适当奖励。

二、求新求精,统计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

1、服务机制求创新

建立数据机制,在对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时,综合科作为服务“窗口”,统一负责提供和公布综合统计数据;实行责任机制,在提供统计数据前,需经领导审核批准后方可提供,做到责任落实、层层把关;制定奖励机制,为搞好统计服务工作,全局建立了全员参与,职责明确,奖惩兑现的工作机制,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压力,千方百计调动专业人员开展统计服务的积极性。对得到领导签批的统计分析资料、调研报告和各种统计信息,给予一定的奖励。

2、服务方式求创新。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积极为“两会”提供统计服务,认真做好《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参阅件主要数据的审核工作,编印《统计公报》,编发制作图文并茂的《*概览》,主动参与“辉煌的五年”——十五成就展的制作工作,完成了基础文字材料的撰写,派专人到“两会”现场提供统计咨询服务。*区统计局细致周到的服务得到了“两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为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区、环保复检迎检工作组织模拟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为创建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服务内容求创新

变单一服务为综合服务。在继续深化经济发展的统计研究的同时,尝试开展以社情民意调查为依托的社会统计服务,自行设计问卷,开展了*区商务环境调查,以重点企业和楼宇企业为对象,调查了政策环境、政府办事效率、商务氛围、用工环境等方面内容,对政府了解企业生存现状,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另外还开展了群众环境满意率问卷调查。

4、服务质量求创新

今年共编印了《*统计》18期,其中领导批示3条,上报区政府经济信息85条,提前2个月完成考核目标。上报市统计局工作动态188条,被市局录用135条,省局录用56条。今年我们改革了月度统计信息卡片的编排格式,使对外公布时间比以往提前了15日,保证了重要数据时效性,内容上也从只有数据和简要分析,到有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进行的特色分析,还增添了统计知识栏目,使月度卡片成为统计对外宣传的有效窗口。

三、狠抓重点,统计改革工作迈出新步伐

1、现代服务业方案推行,制度改革体现*特色

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形成了《现代服务业统计方案》,在服务业中划分出行业为现代服务业,制定出相关统计指标、调查方案、行业细类等,并及时对重点现代服务业单位布置了调查表,形成了《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建议》一文,得到了区领导的重视和好评。区委施孝国书记专程到我局调研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并对该项工作给以高度评价。另外徐义平副区长、黎群副区长也对该文给以批示。

2、单位工资改革试点开展,制度改革顺应时代需要

我局今年积极承接国家统计局“单位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根据抽样结果*区需对七百余家各类单位进行报表布置、回收、处理工作,建立试点工作日志,及时发现试点工作的问题,加以总结归类。

四、规范管理,统计工作基础得到新提高

1、抓名录库建设,打好统计全局基础

名录库工作是各项统计工作开展的基础,是统计工作重中之重,一年来我们积极开展统计单位登记和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维护工作,通过抓好登记、审核、查漏补缺、数据更新、专业配合五个环节,较好的实现了名录库保持“全”、“新”、“准”的工作要求。

2、抓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整体素质

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统计人员培训工作力度,年报期间对所有报送单位的统计人员全方位培训,新制度施行前对新纳入企业统计人员也全面培训,如服务业制度实施前对近500名统计人员进行服务业统计业务知识及网上直报操作系统培训。在培训时即讲业务知识,又讲法规知识,注重提高企业统计人员业务水平的同时,强化其法律意识。同时全面部署统计台帐,并结合网上直报系统推行电子台帐。

3、抓数据评估,减少统计数据源头误差

加大统计报表的审核监控力度,各专业人员把好审核第一关,抓住重点核心指标,如增加值、产值指标认真审核,与同期数据、上期数据、同行业趋势加以对比,严格把握特异数据,做到异常数据有说明,重要情况有分析;加强关联专业会审,定期召开专业会议,共同评估经济运行趋势,特别是月度卡片、统计公报、重要经济分析等对外公布时,要达成共识后才公布。

4、成立统计学会,加强统计科研交流

11月24日上午,*区统计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会议顺利召开。标志着*区统计学会正式成立,*区统计学会的成立填补了*统计工作中的一项空白。

5、通过省二级认定,规范档案管理

确定今年档案目标管理达到省二级认定标准,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健全组织、建章立制、队伍建设、设备添置以及搜集、归类、立卷、编目、编制检索工具、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利用等方面加大了力度。省市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浙江省二级认定验收组通过实地检查,一致认为*区统计局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符合浙江省二级标准,最终以94.5分的最高分通过省二级认定.

五、优化环境,统计法制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果

依法治统是做好政府统计工作的根本保证。今年我们通过抓住法规宣传、执法检查、从业资格认定三大环节,全面实现了统计执法教育工作计划,法制建设呈现全新气象。全年共稽查(检查)63家单位,比上年增长40%,立案处理23家,比上年增长完成从业资格证申领308本,换证950本,组织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人员达102人且通过率高达94%,均为历年之首。

1、加强基础建设,提高执法效能

建立统计法制制度。专门建立了《统计工作稽查和执法制度》,从职责分工、稽查和执法检查工作要求、等方面对统计执法人员的工作职责、流程加以规范,明确了统计执法的职能科室。完善法制台帐设置。成立由正副局长组成的五人案审小组,对每一个案子都进行认真讨论研究后再做出处理意见。建立完善法制工作台帐,做到重要法制活动有记录。提高人员执法能力。局领导亲自带领全体同志认真参加市统计法制培训,全程学习了统计法律规范,提高执法水平。

2、常规专项并重,完成执法任务

统计稽查经常化,检查对象全面化。今年我们统计稽查的时间跨度较往年有所延伸,一有问题发现就及时处理。检查分布面广,基本涉及各大行业门类,没有一边倒的现象。检查对象选取中,既有统计基础弱的单位,也有基础工作较好的单位。检查内容方面各专业选取核心、难点指标为检点,着力将这些指标查细、查透。

周密部署抓落实,联合执法显成效。在执法大检查中,我们全面贯彻工作要求,把握住宣传动员、单位自查、重点抽查和处理整改四大环节,达到了预期效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处理,督促整改。通过检查确定要立案待处理的单位6家,拟立案8家,对于有轻微违法事实的单位责令其限期改正。另外,针对检查中对经济发展局提出的*区已无乡镇,还在上报乡镇企业报表的问题,*区经济发展局与市经委多次反映,现已取消该项报表制度。

4、认真做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

我们将年报会议作为宣传从业资格申领工作的重要平台,在部署各专业年报会议前,对共计2000余家企业宣讲了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有关知识。并要求每位同志下企业调查、检查、查访时带上从业资格证书小册子,遇到没有上岗证的单位,要求及时办理。另外,充分利用12.4第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机,在*公园设摊,大力宣传《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有关知识。

今年是*区统计局第一次自行组织从业资格考试培训和考务工作,为此挑选出统计专业科班出生的业务骨干组成讲课人员,合理安排考场,严格考场纪律,考风考纪良好,省市检查组都比较满意。

六、齐心协力,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1、内外网站首次开通,信息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今年*区网站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第一次建成开通了内外网站,网站自6月试运行以来,初步成为统计政务公开、传播统计信息、宣传统计工作的平台。

2、网上直报全面推行,数据采集方式重大变革

今年网上直报工作在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和准限额商业、服务业、房地产、投资、建筑业中全面推行,从目前情况看,运用情况良好,除了准限额企业网上直报率为90%以外,其它专业基本达到100%的上报率。

七、因地制宜,各项普查调查工作取得新进展

1、认真完成经济普查和1%人口调查后续工作

完成了经济普查年鉴的出版工作。认真进行1%人口抽查技术业务分析,《区域划分和绘图工作的几点体会》,《1%人口调查业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人口调查项目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被省人调办评为优秀分析报告三等奖,其中《1%人口调查项目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还被市人调办评为宁波市优秀业务论文。

2、精心组织做好农业普查工作

根据*区实际情况界定农村区域,区农普办采取了查看行政记录、实地走访、集体讨论三步界定农村地域。积极做好农普宣传工作,在调查区域进行密集型宣传动员。全方位做好普查员培训工作。区普查办认真准备,到鄞州区等地取经,讲课资料力求生动贴近实际,并通过考试、试填调查表和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加强讲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