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避险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矿安全避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加快推进我市地方煤炭主体企业所属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意见的通知》(政办〔〕14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地方煤炭主体企业所属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市政府成立以副市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地方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的组织工作。各产煤县人民政府和工业园区管委会要成立相应机构,做好本辖区地方煤炭主体企业所属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
二、职责分工
(一)各产煤县人民政府和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督促、指导辖区内地方煤炭主体企业所属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各煤炭企业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批准整修的煤矿,每月月底前要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煤矿安全监察局西分局报送1次进展情况,对未按期达到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要求,又拒不停产整顿的生产矿井和擅自投入生产的基建、技改矿井,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依法实施关闭。
(二)市煤炭工业局负责对全市地方煤炭主体企业所属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未按期达到建设标准的要依法依规实施停工停产整顿,暂扣相关证照,对拒不停工停产整顿的要提请市政府或建议县、区政府依法实施关闭。
(三)煤矿安全监察局西分局负责对全市未按期达到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要求的生产矿井和擅自投入生产的基建、技改矿井,依法、依规责令其停工停产整顿,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对拒不停工停产整顿的,要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并提请市政府或建议县市、区政府依法实施关闭。
(四)市工商、国土等部门对停工停产整顿煤矿要依法暂扣相关证照,对实施关闭的煤矿依法吊销相关证照。
三、工作进度
2012年年底前,全市所有生产矿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必须建成并投入使用。2013年月底前,所有煤矿完成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按照“建设完善一批、组织验收一批”的原则,由市煤炭工业局联合煤矿安全监察局西分局,对全市辖区内地方主体企业所属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进行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行业规范进行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设计、建设、检查、验收工作,跟踪做好督促、监督和检查,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篇2
【关键词】安康石煤矿;“六大系统”;实施意见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要求,煤矿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建设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即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是坚持预防为主,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程度、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综合治理措施,是建设坚实的煤矿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对照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标准,结合安康石煤矿的客观条件,完全照搬执行,一是执行难度非常大,偏离实际,二是未对症下药、收效未必如愿。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任务和作用毋庸置疑,势必完成。如何完善石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任务,成为一个新课题,经调研,在此探讨。
1. 安康石煤矿基本情况
(1)安康石煤资源产生于早古生代,赋存于寒武系、志留系等古老地层中,由菌类等低等生物在浅海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属腐泥成因的劣质煤炭,归无烟煤类,俗称石炭。石煤资源零星分散,矿点储量小,煤层不连续,呈“鸡窝状”。受地质赋存条件的制约,现有矿井生产系统简单,井巷工程一般300~600m;生产能力小(1~3万吨),且无法提高单井生产能力;矿井服务时间短,一般3~5年;石煤煤质差,售价低,企业效益低。但安康石煤矿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燃料问题,对有效防止非法开采和对森林乱砍滥伐,保护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证国家南水北调水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社会综合效益显著。
(2)因安康石煤属高变质腐泥成因,煤质差,灰份大,发热量低,石煤矿井的自然灾害与煤矿有质的区别。据考证,在安康含煤区域中,除镇坪县2个矿井位于扬子地台南缘地带,矿井含瓦斯外,其余石煤矿井均布置在镇坪县南部的扬子地台北侧,矿井不含瓦斯,灾害重点是顶板事故和水灾事故。从石煤矿井规模、矿井生产系统、灾害特点等客观条件出发,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结合实际的解决石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标准问题。
2. 煤矿建设“六大系统”的积极作用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要求:
2.1建设完善安全监控系统,是为了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2建设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备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确保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
2.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
2.4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两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装,但不得使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
2.5建设防尘供水系统,除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三通及阀门外,还要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供水阀门,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
2.6建设完善通信联络系统,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应安设电话。井下避难硐室(救生舱)、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要积极推广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发生险情时,要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
3. 石煤矿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实施意见
3.1监测监控系统。
(1)无瓦斯石煤矿井井下无瓦斯、无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井下爆破产生的废气,通过加强通风,在规定时间内就排出了井外,无需在井下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但应在井下、地面各工作场所、人员出入场所安装探头,建设视频监控系统,监测人员活动。井下检测人员配备瓦斯检验器、综合气体检测仪、风表,实现对无瓦斯石煤矿井下有害气体浓度、风速、风量检测和人员监控。
(2)要求:视频监控设备、检测仪器仪表必须属于煤矿许用产品;视频监控设备、检测仪器仪表必须定期校验,保证正常使用和检测的数据真实可靠;建设地面值班室,实行视频监控设备24小时值班制度。有害气体浓度、风速、风量等检测数据应在矿井规定位置及时公布,并填报检测记录,按照程序报送领导审查。
3.2人员定位系统。
(1)无瓦斯石煤矿井必须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保证技术可靠、性能稳定、定位准确,定期维护,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根据矿井井巷工程复杂程度、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巷道分支处等应合理设置井下分站和基站,达到准确掌握人员出入井情况、井下人员动态分布情况和采掘工作面人员数量。
(2)要求: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各出入井口设置值班人员,及时填写人员出入井登记册;建设地面人员定位中心站,配备显示设置,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3.3紧急避险系统。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建设紧急避险系统的要求,无瓦斯石煤矿井首先不属于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其次就是采掘工作面距安全出口的距离一般都在200~300m,人员佩戴自救器可安全出井。远远小于所要求的1000m以上的巷道长度。石煤矿的主要灾害特点是小范围的顶板事故,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长度一般为100~200m,不具备救生舱的条件和必要。综合国家对建设紧急避险系统的要求,结合安康石煤矿的客观条件和灾害特点,安康石煤矿不建设紧急避险系统。
3.4压风自救系统。
(1)石煤矿通过对压风管路的改造,建立压风自救系统,保证在灾变情况下向采掘作业场所供风。
(2)要求:空气压缩机应尽可能设置在地面,若巷道过长,可将空气压缩机设置在运输大巷硐室;各采掘工作面铺设的供风管道应随采掘工作面的延伸而随之延伸,保证及时起到向采掘工作面供风要求(加阀门)。
3.5供水施救系统。
井下建设供水施救系统,目的是为了在灾变情况下为采掘工作面被困人员供水和通过供水管路供液体食物。在发生火灾时起到消防作用。石煤矿井下使用的电器、铺设的管线很少,井下巷道岩层含水较高,部分巷道存在常年渗水现象,井下空气潮湿,不会发生井下火灾,可不需要在井下建设消防洒水系统。大部分石煤煤质坚硬,不会产生煤尘。但松软石煤,在开采和运输中易成粉尘的矿井应建设洒水降尘系统。因石煤矿井下发生冒顶的范围较小,建设供水施救系统在矿井发生冒顶事故时,其作用微乎其微。综合上述,石煤矿可根据矿井的具体条件建设洒水降尘系统,不强制建设供水施救系统。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石煤矿建设供水施救系统,建设专用供水水池,各采掘工作面通过铺设的供水管道与地面连接。
3.6通讯联络系统。
(1)石煤矿必须建设完善井上、井下,矿内、矿外通讯联络系统,保证通讯信号畅通。
(2)要求:井下电话机应使用本质安全型。在矿井硐室、采掘工作面应安设电话。井下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地方,必须设有直通矿井调度室的电话。距掘进工作面30~50米范围内,应安设电话;距采煤工作面两端10~20米范围内,应分别安设电话;采掘工作面的巷道长度大于1000米时,在巷道中部应安设电话。机房及入井通信电缆的入井口处应具有防雷接地装置及设施。电话、广播音箱应设置在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地点。
篇3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突出抓好以下5个方面、19项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
1.加大力度、加快进度,认真开展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结合《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煤矿整顿关闭促进煤矿退出转型工作的意见》(铜政[2011]2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煤矿整顿关闭促进煤矿退出转型工作的补充意见》(铜政[2011]72号)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煤矿整顿关闭提前退出转型工作力度,确保煤矿关闭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2.加强煤矿关闭期间安全监管。加强对煤矿关闭工作督促检查,加强对煤矿企业撤除设备期间的安全监管,组织相关部门对煤矿关闭工作进行验收。
二、严格监管执法,落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
3.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单位网站及相关媒体,大力宣传煤矿安全监管系统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的好做法,积极参加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及时宣传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重大活动,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4.狠抓措施落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把国务院《意见》、《通知》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按照市政府、市安委会统一部署,对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政府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5.强化监管执法。严格执行执法计划,强化对煤矿重大隐患的跟踪执法,提高监管执法效果。
6.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落实煤矿企业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督促煤矿企业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定期汇报安全生产情况,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三、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
7.健全“打非”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日常执法、重点执法和跟踪执法,形成“打非”工作合力。
8.突出“打非”重点。以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关闭后又擅自生产,超层越界开采,停产整顿煤矿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
9.强化“打非”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进一步落实停产整顿、从重处罚、关闭取缔、严格问责等“四个一律”措施。
四、强化煤矿瓦斯、防治水工作
10.落实瓦斯防治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防治现场会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2011〕26号)要求,督促煤矿企业进一步落实瓦斯防治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瓦斯防治工作“十条禁令”,健全瓦斯防治制度,确保瓦斯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11.强化瓦斯防治现场管理。建立瓦斯零超限管理制度,强化通风、瓦斯管理,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严格监督检查,落实瓦斯超限责任追究和停产整顿制度。
12.组织开展瓦斯等级鉴定。严格执行《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严格瓦斯等级鉴定程序和标准,认真做好瓦斯等级鉴定工作。
13.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28号令),督促煤矿企业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水害预测预报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等规章制度;对受水害威胁较重的矿井,督促其配备矿井防治水专业人员和探放水设备。
14.积极开展煤矿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对煤矿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研究制定针对强对流天气等自然灾害的隐患排查、除险加固、避险撤离、安全监测及防范措施和方案;全面落实“雨季三防”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五、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5.全面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互检活动,未达标矿井要停产整顿,已达标矿井要巩固提高,实现岗位、专业和企业动态达标。
16.强化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员培训、技能培训、重点岗位培训质量,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
17.深入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煤矿企业按规定完成建设完善任务。
六、强化专项整治,全面深化煤矿隐患排查治理
篇4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心组织煤矿复产复工验收工作
1、成立机构,严格标准。去年10月10日,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关于区启动煤矿复产复工工作的批复》意区按程序启动煤矿复产复工工作后,区根据省安委会《关于切实加强煤矿复产复工隐患整改安全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市重组办“广煤重组办[2013]23号”文件要求,按照“有序启动、监管有效、安全保障”的总体要求,区成立了煤矿复产复工验收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煤管、安监、公安、国土、人社、监察、供电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设验收办公室于区煤管局,负责煤矿复产复工的日常工作开展。验收办公室下设专家组和综合管理组,专家组由一通三防组、采掘组、机电运输组、地测防治水组等4个隐患排查及验收小组组成。为提高隐患排查及验收工作质量,我区专门聘请煤监局安全技术中心的采掘、通风、机电、地质方面专家全程负责各煤矿隐患排查、方案审查和复产复工验收。根据川煤重组办[2013]10号、川安委[2013]27号、28号文件精神,我区制定了《关于加强煤矿复产复工隐患整改及验收工作的通知》(广前煤重组办[2013]7号),将省上的生产矿井22条复产验收标准细化为55条验收标准;将建设矿井12条复工验收标准细化为44条验收标准,并制作下发《区煤矿复产复工工作流程图》,将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及要求以流程图的形式加以细化和明了,便于煤矿掌握和操作。
2、组织隐患排查,强力督促整改隐患。
煤矿复产复工工作启动以来,区内各煤矿按照复工程序,制定了《隐患排查及处置工作方案》,组织所有职工进行了不少于72学时的新工人培训,全区共培训新工人565人,所有煤矿均由市矿山救护大队入井进行侦察和排放瓦斯,然后全面进行井上井下隐患自查。全区煤矿自查隐患共236条,在煤矿自查基础上,省专家组逐矿进行隐患排查,另查出隐患320条。春节收假后,各煤矿自查隐患130条,区复产复工验收办组织对7户煤矿进行了隐患复查,另查出隐患94条。各煤矿编制《隐患整改方案》报区复产复工验收办批准后启动整改,整改工作按“四落实”原则有条不紊推进。区煤管局实行定人联矿方式对隐患整改进行跟踪督导,强力推进隐患整改。
3、逗硬验收,按程序复工。3月份以来,按照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煤矿复产复工隐患整改及验收工作的通知》(广前煤重组办[2013]7号)确定的煤矿复产复工程序,经煤申请,区煤矿复产复工验收办公室聘请省煤监局安全技术中心煤矿技术专家,会同区公安、安监环保、国土、人社局等验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全区7户煤矿进行了复产复工验收。并经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批,现已批复5户煤矿复产复工。蔡山洞煤矿因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瓦斯抽采工作和标准化建设影响未复产,长胜煤矿验收不合格未予复工。祥和煤矿经验收因利用越界巷道未批复。
(二)扎实开展百日安全活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
我区从2013年12月13日起,开展了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和“查隐患、严执法、压事故、保平安”为主题的煤矿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区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开展了煤矿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活动,共检查煤矿13矿次,查出安全隐患197条,已督促煤矿完成整改179条,整改率91%。通过活动开展,全区煤矿业主更进一步认清了安全形势,主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区内煤矿从区外新引进煤矿仅节后专业技术人员达7人,充实了煤矿技术力量,同时也主动加大投入,确保按时按质整改安全隐患。6月份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也正在有序开展之中。
(三)坚持预防为主,组织开展防灾救灾演练。
为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增强煤矿职工应对突发事故的信心和应急意识,进一步提升矿井应急能力。我局组织全区7户煤矿(长胜煤矿因复工验收不合格,未能及时开展演练工作),按照《区2014煤矿防灾救灾演练实施方案》要求,在4月16日至4月30日分别开展了以防治水、防灭火和防治瓦斯的防灾救灾演练,通过演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煤矿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增强了煤矿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锻炼了煤矿兼职救护队伍,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对煤矿平安、持续、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四)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认真贯彻川安委[2013]35号文件精神,保持高压态势,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督促各矿严格落实煤矿井下收尺制度、头面核定制度、交换图制度、密闭管理制度、矿级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和下井人员管理制度等“六项制度”,并开展专项检查,把密闭墙四对口、作业范围、入井人数、火工用品核定使用等作为检点,真正从源头加强管理。为进一步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区修订了驻矿员管理办法,明确驻矿员职责和工作范围,在源头监管上狠下功夫,严防非法违法违规行为。
4月份以来,我区将煤矿密闭墙管理作为检点,到煤矿检查时,将密闭台帐、图纸复印后,下井人员人手一份,与驻矿员一道,用红色油漆对全区煤矿井下的所有密闭进行统一编号,检查人员在密闭墙上签名,备注检查时间,对查出的未上台账的密闭现场编号登记后,责令煤矿按实际重新制作台账和密闭图纸,经矿长、驻矿员、乡镇分管领导签字后报区煤管局存档。同时为了规范管理,区煤管局统一制作了密闭管理牌板。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了煤矿生产建设行为。在6月份全市统一组织的非法违法作业点面抽查中,我区的密闭管理工作也得到了现场检查人员和各位领导的高度评价。
(五)深化举措,确保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有序推进。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2013]99号)和《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8号),减少煤矿事故总量,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根据《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省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安办〔2014〕2号)的要求,区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的区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领导小组,负责“攻坚战”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导工作。
为深入推进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工作,根据市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督导工作会议要求,区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制订了攻坚战宣传培训、安全生产大会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机械化开采、水害普查治理、瓦斯治理、劳动用工管理、“打非治违”、信息化平台建设等9个方面的工作实施细则。目前,该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们虽在煤矿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业主投资信心不足。煤炭行情持续疲软,煤炭价格大幅度下降,煤炭售价普遍低于生产成本,严重挫伤了煤矿业主投资积极性。
二是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滞后。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在自救器有效时间内,满足人员步行出井的矿井可以不建紧急避险硐室,区内部分矿井(小井沟煤矿、杉垣煤业等)经市安监局组织论证后,未予以设计和建设。按2013年2月7日省安全监管局煤监局川安装[2013]23号文件要求,上述矿井又必须建设紧急避险系统,时间上对建设矿井极为不利。
三是人员流失严重。从2012年“8·29”肖家湾煤矿事故后,煤矿一直处于半停工(产)或全部停工(产)状态,矿井关停时间过长,熟练工人大量流失从事其他产业,煤矿出现了招工难的困境;管理人员跳槽现象严重,新组建团队人员数量及素质在短期内很难立即适应。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因停工停产影响,部分证照存在过期现象。
四是煤矿整顿关闭难度极大。去年区关闭了3户煤矿企业,关闭煤矿采用缴纳互助金的办法,在煤矿去年没有产出、没有任何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各煤矿积极响应国家关闭政策,按35元/吨缴纳了互助金。今年区又有一户关闭任务,煤矿已无力承受资金压力。并且要关闭的矿井在去年也缴纳了互助金,还投入了整改资金,关闭难度极大。
三、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存在一些困难,但我们相信,在上级政府和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帮助协调下,我们定能妥善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一是在区煤管局现有6名专业技术人员基础上,继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配备总工程师和通风专业技术人员,为煤矿安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二是要求所有煤矿配备2名以上全日制煤炭专业院校专业技术人员。三是督促各煤矿必须配备专职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
(二)组织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为了抓好事故源头控制,有效落实《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我区拟从6月下旬组织开展区域性老窑、采空区、含水体等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对每个矿井划定积水警戒线和禁采线,督促煤矿落实完善预防性保障措施。以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推进“攻坚战”各项工作。从而促进企业全面履行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在本质安全方面上台阶,坚决杜绝煤矿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确保矿区安全、和谐、稳定。
(三)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督促煤矿严格按照《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建设,督促煤矿加大投入,按规划设计,全面开展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确保蔡山洞煤矿在6月底前,杉垣煤矿、小井沟煤矿、大田湾煤矿在今年底内全面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工作。
(四)加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生产矿井复产验收时和建设矿井竣工验收时,必须达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以上标准。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将标准化作为常态化管理,坚决制止煤矿为达标而达标、达标后就松劲的不良行为发生,对达不到标准的煤矿坚决不准进行生产。
(五)精心组织煤矿复产复工验收及开展回头查活动。截止目前,蔡山洞煤矿、祥和煤矿、长胜煤矿尚未复产复工。计划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以上3户煤矿的复产复工验收及批复工作。验收时严格按照煤矿企业自查验收、省煤监局安全技术中心专家验收、部门把关和区委、区政府审批的程序,坚持达标一个、验收一个、批复一个。对达不到验收标准的煤矿坚决不予复产复工。同时对已经复产复工的煤矿开展复查工作,对标准降低,达不到生产建设条件的,将按规定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或经整改达不到复产复工条件的,一律停止生产和建设。
(六)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在我区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煤矿资产清理工作专家组,对参与兼并重组的各煤矿企业的账面资产、实际资产、井下煤炭资源、灾害情况、井下设施设备等相关情况进行全面清查、评估,确定煤矿重组后各业主在总公司占的股份份额;组织签订煤矿入股协议,成立意民煤电筹备工作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四个一”标准筹备和组建新的意民煤电公司,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明确新组建的煤矿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对各矿井安全监管,严防事故发生。
(七)开展专项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监管执法。
一是加强9月份倒风季节矿井通风系统隐患大排查,重点对煤矿主要通风机的运行状况、风机房设施、防雷设施、矿井通风系统以及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保倒风季节煤矿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二是加强雨季“三防”工作。在汛期到来前,深入开展煤矿水害隐患专项检查,督促各煤矿认真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开展矿区井上下水患调查,弄清矿井水文地质灾害情况,开展矿井防治水工作,落实井下探防水措施和探水专用设备设施。同时对斜井开拓矿井,重点检查井下排水设备、设施,确保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严格落实停产撤人制度。将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作为铁的规定,要求煤矿企业遇“打大雷、下大雨”天气必须撤出井下所有人员,确保矿井安全度汛。
篇5
1.1加强员工的安全岗前培训教育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井下作业是相对而言比较危险的工作区域,因此在职工下井作业前,要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在他们下井作业前,应该通过岗前动员或者岗前讲解,向他们讲解井下作业的危险性,并督促他们认真学习井下作业的安全规范和安全要领,使他们在下井前明确哪类动作具有危险性,哪类动作不具有危险性。在岗前培训环节,除了说明危险因素外,还应该让煤矿职工明确,一旦遇上矿井坍塌或者地下水倒灌等危险时,如何通过团队来紧急避险,让煤矿职工明确井下的避险路线等。在岗前培训环节,还应该通过激励法来提升煤矿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物质奖励的原则来促进员工的安全责任心,通过相关处罚来警醒广大职工按照规范作业,避免危险动作。
1.2落实安全教育课程除了加强煤矿职工的岗前培训外,还应该严格落实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课程系统化、规范化,确保安全教育课程的周期性和普遍性。安全教育课程要落到实处,可每周举办一两次,将未下井作业的职工组织起来,由专门的安全教育老师来给职工上课,课程内容可以是国内外的煤矿安全事故思考或者一些数据,尽可能地使安全教育课程生动形象,吸引广大职工的注意力。在安全教育课程上,还可以组织老员工来通过自身经验或经历,向新职工讲解井下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和紧急避险的一些方法。职工在经过安全教育课程后,需要进行汇报总结,安全教育老师根据职工的总结内容进行评定,并与绩效等挂钩,提升职工对安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2落实安全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2.1井下挖掘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在煤矿生产中,井下挖掘是最危险的区域,也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区域,因此抓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首先应该从抓好井下挖掘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始。
2.1.1一线工人的安全操作。在煤矿企业井下挖掘作业前,应该根据前期科学的测定和相关经验方法,编制合理的挖掘作业流程,确定挖掘方式方法,并根据挖掘面积及挖掘手段,制定适宜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正式挖掘前,应该就挖掘方法与一线工人、领班、技术骨干等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所有下井挖掘的人都了解挖掘面积、挖掘流程。虽然挖掘流程是事先制定好的,但在实际的井下作业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井下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挖掘进度和挖掘方法。在井下作业时,一旦发现有工人违规操作,要及时停止作业,做好整顿教育工作。
2.1.2做好测绘测量工作。在煤矿生产前,应该做好科学的测绘测量工作,督促测绘测量人员严格执行测量测绘方法,深入井下,仔细排查,科学测量,为挖掘工人提供准确的技术参数和地质资料。
2.1.3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在煤矿企业下井挖掘作业时,要严格落实安全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安全员应该明确挖掘流程、挖掘技术方法等,在一线工人挖掘作业时,如果安全员发现有工人存在违规操作或者不按照挖掘流程作业时,应予以制止。同时在遇到比较困难的挖掘作业时,安全员还应该协助一线工人,共同处理。
2.1.4做好瓦斯检查工作。在井下作业的过程中,瓦斯检测员的工作非常重要。瓦斯检测员要做好作业面瓦斯监测和检测工作,确保井下环境的安全。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出现瓦斯超标或者存在其他危险气体,要及时通知工人撤离,同时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瓦斯检测员还应该做好通风口的管理工作,定期定时为作业面通风。
2.2严格落实煤矿生产的机电运输管理工作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确保机电设备的良性运转,确保煤矿输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来说,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2.2.1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机电运行安全,有必要加强对井下作业面及井上等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检修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安全巡检,一旦发现机电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解决,避免机电设备损毁。同时做好机电设备的安全保养工作,对于有可能影响煤矿生产效率的机电设备要及时进行淘汰。
2.2.2加强煤矿的运输管理工作。保证煤矿运输环节的安全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加强对煤矿运输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定期检查煤矿传输带、运输车辆等运输设备是否处在良性运转的状态下,防止掉轨、翻车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斜井提升则要做到钢丝绳、矿车碰头、三环链、绞车、钩头等提升设备的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运输设备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排查及时检修,并将容易出现问题的运输设备登记在案,在后期的跟踪检查中,重点做好安全检修工作。
3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和签署
安全责任书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将安全责任化整为零,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确定安全责任范围。
3.1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级别、不同领域、不同作业面,要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在该区域内由指定负责人做好区域安全管理工作,同时由煤矿企业的安全总负责人做好区域安全的统筹管理工作。这样可以将安全责任明确到个人头上,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更有利于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等的落实和推进。
3.2签署安全责任书为了将区域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区域安全管理过程中,有必要由区域安全负责人签署各自的安全责任书。在责任书上要明确区域安全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并明确出现安全事故后的处罚条例,通过安全责任书,能够提升区域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4做好灾害预警管理工作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除了容易造成作业面坍塌、瓦斯爆炸等危害性比较大的事故外,还容易引发水灾、火灾等灾害,因此有必要做好煤矿生产的灾害预警工作。
4.1做好火灾防范措施火灾对于煤矿井下作业面来说,其危害是致命性的。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做好火灾防范措施。禁止明火进入作业面,严禁煤矿职工在作业面及出矿口等附近抽烟、在井下使用明火需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在井下作业面要做好消防器具的设置和摆放,以便在发生火灾后能第一时间进行消防扑救。
4.2做好水灾的预防在矿井周围要做好对当地水文的调查,根据降水量来判断地表流向和水流量,并做好地面积水的排泄工作。在矿井里要做好排水工作和封堵水工作,以防止水淹没作业面。
5结语
篇6
一读便知,这是则“表扬”的新闻。虹膜识别身份打卡、下井巷道音乐相伴、井下咖啡吧有情调……表面上看,广西东怀煤矿的矿工们,似乎都过上了让其他矿工羡慕的现代化井下生活。但稍加研读不难发现,这种现代化的生活,充其量只是改善了矿工们的井下工作、休息环境,具体到井下救生舱、避险硐室建设方面,作为广西最大的煤矿东怀煤矿,至少是未见进展报道一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据10月21日《新京报》报道,10月1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骆琳在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强制推行井下救生舱、避险硐室等先进设备设施建设,并限期完成。在智利矿工奇迹生还后,井下避难所被认为是“矿难救星”,湖南、云南、山西等地已开始明令要求矿场必须修建避难场所。遗憾的是,在广西东怀煤矿里,我们看到的是煤矿方面对工作环境、矿井安全信息集成系统的展示,却没有看到煤矿方面修建井下避难所的报道,但愿是我们的同行遗漏了。
当然,笔者并非是说为矿工们打造人性化工作环境完全没有必要,而是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在上级部门耳提面命言犹在耳的情况下,包括广西东怀在内的煤矿,为什么没有及时行动呢?说到底,井下咖啡厅只能让矿工们劳累时喝杯咖啡、喝两口水,其效用无论如何也替代不了井下救生舱、避险硐室等设备设施。作为广西最大的煤矿东怀煤矿,在建设避难所方面尚且如此动作迟缓,其他中小煤矿情况如何,自然不言而喻。
篇7
关健词:煤矿;避难硐室;喷淋系统;模拟分析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047
0 前言
煤矿避难硐室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设施[1-2]。喷淋系统是煤矿避难硐室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喷出的高速气流对避险人员从外部携带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冲洗、稀释,使带入生存室的有毒有害气体大幅减少,在避险人员进入避险设施的初期即可尽量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保证生存舱内的空气质量[3-4]。目前,对喷淋系统如何配置并没有详细具体的规定,在避难硐室建设时,大多根据相关经验来进行设计和配置,喷淋效果上有很大差异。笔者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避难硐室喷淋效果形成的流场以及喷淋气体对过渡室内有毒有害气体的稀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避难硐室喷淋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 模拟实验设计
1.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建模是基于典型煤矿避难硐室过渡室的实际尺寸,采用三维建模软件UG建立满足流体仿真需要的1:1尺寸过渡室模型,并在过渡舱空间中按盘管型喷淋装置的实际喷气平面位置与排气管位置建立了喷头与出风口模型。由于过渡室区域空间较大,而喷盘局部又有较细微的喷嘴结构,因此对网格数量和大小进行了独特的划分,在喷嘴位置适当加密,而远离喷嘴的开放空间适当放大网格尺寸,以减小求解代价。使用FluentMeshing质量检查工具对网格划分质量进行检查,得到最差网格质量为0.71,平均网格质量为0.2389。对于四面体网格,fluent计算要求网格质量在0.9以下,推荐为0.8以下,因此网格质量完全可满足求解要求。网格数量控制在645万,在可接受的求解范围之内。过渡室及喷淋出口网格划分如图1~2所示。
1.2 边界条件与计算条件设置
流体介质为常态空气,密度取1.225kg/m3;入口取流量边界条件,换算为质量流量0.0565 kg/s;出口取为大气条件,设为压力出口,压力为1atm,入口管线气体流量为60m3/h,压力为0.5MPa;出口为大气状况。
1.3 模拟工况条件
过渡室内安装喷淋装置的位置如图3所示。
根据过渡室室内喷淋装置布置情况,设计以下工况条件进行模拟:
工况1:1#、2#、3#喷淋装置均开启;
工况2:1#、2#喷淋装置开启,3#喷淋装置关闭;
工况3:1#、3#喷淋装置开启,2#喷淋装置关闭;
工况4:2#、3#喷淋装置开启,1#喷淋装置关闭;
工况5:1#喷淋装置开启,2#、3#喷淋装置关闭;
工况6:2#喷淋装置开启,1#、3#喷淋装置关闭;
工况7:3#喷淋装置开启,1#、2#喷淋装置关闭。
2 模拟结果
按照设计工况条件,逐个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计算,数值模拟计算后形成的整体流场如图4~10所示。
3 试验结果分析
(1)当有且仅有1个喷淋装置开启时,喷淋装置仅能对其下方及周边区域的空气进行扰动,对过渡室整体的空气扰动范围较小;对3个喷淋装置独立开启时过渡室内空气的扰动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当喷淋装置位于中间时虽然扰动范围仍然较小,但能带动整个过渡室的空气进行扰动,喷淋装置位于两边时仅能对自身一侧的空气进行扰动,对较远一端的空气扰动作用非常微弱,因此如果只安置1个喷淋装置时,应尽量放在过渡室的中心区域。
(2)当有2个喷淋装置同时开启时,喷淋装置对过渡室整体空气的扰动范围增大;对2个喷淋装置开启时过渡室内空气的扰动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当喷淋装置较为靠近时(即1#、2#同时开启或2#、3#同时开启)过渡室内的气体扰动更为强烈,当喷淋装置位于过渡室刹嗍保即1#、3#同时开启)过渡室内气体扰动范围更广但过渡室中间出现了死角,因此,如果可以安置2个喷淋装置时,应同时考虑喷淋装置的距离和覆盖范围。
(3)当3个喷淋装置同时开启时,喷淋装置对过渡室整体空气的扰动范围最大,从整体流场图中也能看到过渡室的地面几乎没有死角,同时由于喷淋气体的互相作用,气体混合的更为均匀,喷淋效果也更好。
参考文献:
[1]杨大明.关于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的探讨[J].煤矿安全,2012,
43(01):118-122.
[2]李芳玮,金龙哲,韩海荣等.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的选址及其关键技术[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05):687-689.
[3]孙继平.煤矿井下避难硐室与救生舱关键技术研究[J].煤炭学报,2011,36(05):713-716.
[4]祝雁辉.煤矿避难硐室通风及温度调控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篇8
关键词:避难硐室 救生舱 煤矿安全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同时又处在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矛盾凸显、隐患增多、事故易发的特殊时期,随着经济的总体回升,对煤炭等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我国煤矿约 95%是井工开采,在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中开采条件最复杂,而且随着采深增加,煤矿瓦斯、水患、冲击地压等灾害越来越严重,在开采过程中,冒顶片帮、涌水溜泥、瓦斯爆炸和着火燃烧等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保护生产资源,当事故灾害发生后,必须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但是救护人员有时无法直接进入事故现场执行营救任务。近年来研发的矿井避难硐室、井下救生舱等救援设备,在某些场合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矛盾。
一、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
可移动式救生舱是在井下发生灾变事故时,为遇险矿工提供应急避险空间和生存条件,并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要求的避险设施。根据舱体材质,可分为硬体式救生舱和软体式救生舱。硬体式救生舱采用钢铁等硬质材料制成;软体式救生舱采用阻燃、耐高温帆布等软质材料制造,依靠快速自动充气膨胀架设。
救生舱应具备过渡舱结构。过渡舱的净容积应不小于1.2米3,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生存舱提供的生存空间应不小于每人0.8米3,且总有效容积不小于5米3。救生舱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气密性。选用的救生舱应具备矿井压风、供水、通讯接口。应设压风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过滤装置具备油水分离功能。救生舱应配备内外环境参数检测或监测仪器,能对救生舱内的O2、CH4、CO2、CO、温度、湿度和救生舱外的O2、CH4、CO2、CO、进行检测或监测。救生舱应按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配备供氧和有害气体去除设施、食品和饮用水以及自救器、急救箱、照明、工具箱、灭火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辅助设施。应配备促进内部空气循环的设施。配备的食品不少于2000千焦/人?天,饮用水不少于0.5升/人·天。配备的自救器应为隔离式。救生舱的安装应有设计和作业规程,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二、永久避难硐室
永久避难硐室是当煤矿灾害发生,人员无法撤出时,为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侵袭而设立的避难场所。永久避难硐室能够对外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 对内能够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永久避难硐室系统组成:1) 人员防护系统: 人员防护系统由防爆门、密闭门、隔爆墙体组成。永久避难硐室每个出口有向外开启的两道门。外侧的第一道门可以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和有毒有害气体,第二道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2) 供氧系统: 永久避难硐室一般采用二级供氧系统,即井下压风管路供氧和自备氧气瓶供氧。3) 空气净化系统4) 制冷系统:5) 监测监控系统: 计算永久避难硐室内设置监控分站的台数,监控分站配备监控分站后备电源,设计时应确定在避难硐室内、外设置各类传感器及配套设备数量,以满足避难硐室的数据监测需要。6) 人员定位系统7) 压风自救系统: 根据永久避难硐室所容纳的人数,确定永久避难硐室总的需风量,确定风源取自井下压风管网、管路设置位置,一般采用埋入巷道底板,提高管路的安全防护性能,满足压风系统的供风需求。8) 供水施救系统: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目的是为紧急避险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确定永久避难硐室的需水量,确定供水设施和排水设施,确定供水水压和管材及阀门。9) 通讯联络系统: 包括确定有线调度通信系统、井下无线通信系统、井下扩音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10) 电源及照明系统 11) 人员生存保障系统: 根据永久避难硐室设计容纳人数,确定需配备的食品、饮用水、备用自救器、急救箱、照明设施、灭火器材等辅助设施和用品。[1,3]
三、救生舱与避难硐室相比较的不足
通过对比发现煤矿中不适宜采用救生舱,有下列原因:
1.救生舱当井下发生灾变时,遇险人员不能快速进入舱内避险。
2.救生舱与地面的通信联络完全依靠煤矿井下现有通信技术,瓦斯爆炸事故常常会造成通信电缆和光缆损坏,因此,瓦斯爆炸等事故也会造成救生舱与地面的通信联络中断。瓦斯爆炸事故常常会使移动变电站等大型机电设备倾倒和损坏,当然,瓦斯爆炸等事故也会使硬体救生舱倾倒或变形,使需要避险的人员无法进入。
3.设置在巷道中的救生舱会增加通风阻力。目前救生舱一般可容纳10人左右,而井下一个工作面往往有几十人同时工作,救生舱放的太少,不够用,放的太多,在不影响通.风的前提下怎样设置是个大问题。
4.救生舱制冷是保证舱内温度,为避险人员提供正常生存环境的关键。常见的制冷方法有制冷机、蓄冰、高压气体或液体膨胀制冷等。制冷机制冷需要电源,非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在瓦斯超限时是不允许使用的,若使用会成为引爆瓦斯的火源。冰制冷,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维持冰的结冰状态,成本较高。
5.救生舱若采用井下供电,当瓦斯超限或发生瓦斯爆炸等事故,会造成供电中断。若采用蓄电池供电,瓦斯达到爆炸浓度后,会成为引爆瓦斯的火源。
6.救生舱一般针对瓦斯煤尘爆炸、火灾、瓦斯突出、顶板冒落等设计与制造,在一定的水压作用下,救生舱会渗漏水和淹舱。因此,用于水灾紧急避险的救生舱要解决带压防水问题。
7.救生舱首次投入成本高,日常运行维护成本也不低。[4]
四、结论
通过分析对比矿用救生舱与永久避难硐室,指出矿用救生舱的不足,建议煤矿使用永久避难硐室做为重要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雷军.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浅析[J]. 煤炭工程,2012,( S0) : 88 ~90.
[2]赵玉栋.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位置选择探讨 [J]. 煤炭工程,2012,( S0) : 103 ~105,108.
篇9
关键词:六大系统;应急通信保障;全双工数字扩音电话;VOIP
中图分类号:TD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6-0082-03
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煤矿企业的重视,根据国务院23号文件及《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的要求,煤矿要建立安装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六大矿山井下避险系统,其中通信联络系统作为六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煤矿安全避险及通信联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安全保障。
目前在遇到需要人员紧急撤离的情况下,矿区多采用电话拨号或井下手机呼叫方式通知引导现场人员撤离危险区域,但由于矿井环境恶劣、地形复杂等特点,电话安装点和持有井下手机的人员有限,不可能完全及时通知到每名井下作业人员,因而会造成人员通知不及时、不全面,贻误脱险时机,造成较大事故危害。因此建设覆盖全矿,特别是全井下的“一键式”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紧急时刻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将撤人指令通知到所有井下工人,是目前各煤矿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之一。
1 现状分析
平煤一矿也称中原一矿,建于1957年,是我国自主建设的中原地区第一个大型矿井,一矿井下巷道布置错综复杂、作业地点分散、人员流动性强,矿上建设有程控电话系统和小灵通系统,但是当井下发生紧急事件时,程控电话系统和小灵通系统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地通知到井下每名人员,因此建设井下应急通信保障系统能够尽快及时地通知到井下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引导人员有序撤离、科学避险,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影响,减少人员、财产损失。
2 基于VOIP语音通信技术的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的研究
VOIP电话/VOIP网络电话(又称IP PHONE或VOIP)是建立在IP技术上的分组化、数字化传输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语音压缩算法对语音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处理,然后把这些语音数据按IP等相关协议进行打包,经过IP网络把数据包传输到接收地,再把这些语音数据包串起来,经过解码解压处理后恢复成原来的语音信号,从而达到由IP网络传送语音的目的。VOIP电话/VOIP网络电话的核心与关键设备是VOIP电话和VOIP网络电话网关。
2.1 系统结构设计
矿用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在结构上共包含核心子系统、网关子系统及通信子系统三部分,每层实现不同的系统功能和目标,系统分层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分层结构示意图
2.1.1 核心子系统,即应急通信保障系统软件平台,它基于各类业务逻辑,通过调用其他各类型数据通道,实现全系统的综合指挥调度功能。调度中心不但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同时,可为其他各类监控监测、安全保障系统提供丰富的系统联动数据接口,可依据用户自身需求,实现多种类型的定制开发。
2.1.2 网关子系统,由矿用IP语音调度交换机(IPPBX)、各类型专用转换器(KB)等设备组成,它负责各类型数字、模拟语音通道的系统接入、调度和管理功能。网关子系统工作在核心子系统与通信子系统之间,是通信通道的系统接口。
2.1.3 通信子系统,包括扩播电话系统、井下语音广播系统、调度电话系统、WiFi手机或小灵通等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等,通信子系统既包括新建的各类型语音数据通道,也包括可被本系统兼容整合的煤矿现有的各类型通信系统。
2.2 系统组成
煤矿应急通信保障系统核心为综合指挥救援呼叫中心,可通过中继网关、专用转换器等通信网关设备整合扩播电话、小灵通、WiFi手机、调度电话、井下广播系统等既有资源,建设成覆盖全矿区(井上井下),统一调度,实现双向语音及数据通信的矿用应急广播通信系统,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矿用应急通信保障系统拓扑图
2.3 系统功能设计
为满足应急通信保障的要求,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
2.3.1 紧急广播与救援: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平台可向全矿区及时发出紧急广播,井下系统更可通过高分贝播放预置好的广播内容,疏导人员按预定线路及时撤离危险区域,相关调度电话、小灵通及WiFi手机用户也可同时得到相关警情通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及危害的扩大。
2.3.2 区域扩音广播:应急通信保障平台可实现对井下一条或多条线路实现实时扩音广播(不需要井下人员接听),系统支持多种不同音频输入及麦克风输入,可方便选择由哪路音源进行输入。
2.3.3 定时广播:系统可按煤矿设置的播放时间表,通过自动播放软件,在全网、指定线路或指定区域自动播放背景音乐、安全守则、领导讲话、语音宣传等预置内容。
2.3.4 多线路打点:综合救援指挥呼叫中心可在调度台屏幕上按下某一条或多条线路的选择按钮后,通过打点按钮,使井下相应线路的所有扩音电
话中发出单频的打点声音(不需要井下人员接听)。
2.3.5 多线路通话:井下的多条线路中任意一台扩播电话按下通话按钮,均可与井上调度中心实现实时通话,同时调度软件会标志出当前处于通话状态的线路。默认状态下,系统会播放所有处于通话状态的线路语音,调度员可以手动选择收听或屏蔽某条或某几条线路的通话语音,被屏蔽线路的语音将被自动录音并可依据线路、时间等条件进行播放。
2.3.6 系统联动定制开发:系统提供丰富的应用系统接口,并支持定制开发,可与矿区内各类型监测监控、安全保障及应急通信系统实现数据交互,并依据相应业务处理逻辑,实现系统间的应急联动。例如,瓦斯监控系统的数据异常报警被传递到综合救援指挥呼叫中心,系统依据报警等级,自动调用应急语音广播通道,向危险区域警情并提供井下人员安全疏散语音引导信息。
3 系统的安装与应用
3.1 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的安装
在经过现场测量和技术培训后,在2012年6月,系统在平煤一矿进行实施,整合工程于6月底完成了安装和调试投入运行。
3.2 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的应用
系统平台监控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平台监控界面
从图中可以看出,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平台可以监测各网关设备、电话设备的通信状态,实现井上下的通信联络、打点、区域广播等功能;同时具有完备的事件记录、录音等功能。系统除了满足应急通信保障的使用要求外,还为皮带运输、斜巷轨道运输等日常生产提供语音联络服务,整个系统在安装调试完成后,运行稳定、可靠。
4 结语
平煤一矿应急通信保障系统采用先进、可靠的语音通信和网络传输技术,充分利用新建、整合相结合的建设方式,实现了VOIP架构下的语音通信平台的搭建,实现了紧急情况下井下的全覆盖扩音广播与井上下的通信联络,解决了煤矿程控电话、小灵通等语音通信系统布置数量和地点有限及不能扩音广播的局限,为煤矿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通信广播、人员安全避险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手段。同时结合与安全监测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的联动开发,提高了煤矿的应急通信保障和智能化管理水平,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和通信联络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丁恩杰,苗曙光,朱微维,赵正芳.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煤矿数字化扩音电话系统的设计[J].工矿自动化,2010,(1).
[2] 谢安.一种新型矿井广播电话系统的研究[J].信息科技,2010,(28).
[3] 孙弋.新型煤矿井下应急无线通信系统的建立[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1).
篇10
【关键词】煤矿;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联络系统
1 监测监控系统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性、有效性和高产性提高的基础,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会对主扇负压、回风巷风速、掘进工作面局扇开停、采掘工作面瓦斯等通风参数产生直接影响,连续地、实时地监测门开关的状态,同时闭锁掘进工作面风电,对采掘工作面进行瓦斯超限断电处理,从而实现矿井生产安全水平的逐步提高。保证矿井管理人员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和掌握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状况,是煤矿生产有效性和产量提高的主要措施,有助于实现安全事故的自动处理和早期预警,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与人员安全提供保证。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自身具备雷电防护能力,使用阻燃光缆或电缆将各个煤矿安全监测设备连接在一起,避免与动力电缆及调度电话电缆同时使用。井下和井上线路之间通过总站监控数据传输接口相互分离,并将避雷器设置在电缆的入井口处,以避免井上雷电对井下设施造成影响。选择获得MA标志认可的矿用信号电缆作为煤矿的传输电缆。地面应向地面中心站提供所需的双回路电源,且各个井下分监控站应选择660V的电力供给,并通过专用隔爆开关进行系统控制,而无需受到设备开关的控制。
2 人员定位系统
煤矿生产单位应严格执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规范》的相关规定,设计和建设系统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监测系统。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指的是将无线读卡器和井下分站设置在重要工作地点、井下巷道和煤矿井口等位置,以此来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识别卡,通过非接触式的识别卡信息读取方式来详细识别井下人员静止或移动等状态,最终对煤矿井下作业的工作人员实施考勤和定位等信息管理。井下无线读卡器需要以无线编码器和无线信号为基础进行实时通信,在佩带无线编码器的井下作业人员下到井内后,便进入了无线读卡器的监控范围之内,此时无线读卡器能够实施获取井下作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和信息,再将所获取的信息使用无线读卡器向地面监控主机传送。使用无线编码器和无线信号实现无线读卡器之间的联系,使用通讯电缆线实现无线读卡器和通讯分站之间的连通,利用通讯电缆线实现井下分站和传输接口之间的联系,利用传输接口和计算机串口的串口线能够实现地面主机与地下系统之间的联系。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具有下述几种功能:第一,人员考勤功能。以井下人员的滞留时间、出井时间、入井时间等为基础,进行作业人员考勤管理。第二,搜救功能。及时准确地确定事故的发生部位,若事故发生位置超出了基站监控范围,或者是井下未设置安装基站,可通过手持移动式人工基站进行事故搜救。第三,求救功能。一旦井下作业人员发生危险而需要获得及时的帮助,则可立即按下求救按键,并向井上发出求救请求。基站得到井下求救信号后,可优先将其输送给地面中心站,中心站主机接收到求救请求后,会弹出报警菜单,发出语音警报,同时搜索出井下作业人员的在职区队、职务、姓名和警报发出的位置等信息。第四,寻呼功能。在基站获得地面中心站传输的求救信息后,可向子机发出呼叫信号,说明求救信息发送人员的请求和基本信息,并立即通过电话与地面之间获得联系。第五,群收功能。在子机携带人员通过带有基站的巷道时,应根据防碰撞程序对基站进行适当设定,并分别向各个子机传输各自的编号,在子机获得基站发送的信号后,作为应答其会及时转变为暂时性的休眠状态。第六,回放历史足迹。在输入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姓名等信息后,能够详细显示其在井下的活动情况。第七,定位移动设备。将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接收、发射器安装在各个井下移动设备上,并实时收集和处理所有井下地点基站的数据,准确定位移动设备的移动轨迹和位置。
3 通信联络系统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属于煤矿应急救援、安全避险和安全生产调度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工具之一。煤矿通信联络系统主要涉及矿井救灾通信系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广播通信系统和矿用调度通信系统等几个方面。煤矿通信联络系统能够同时达成抢险救援和日常通信联络等多种目标,通过煤矿通信联络系统,井上调度员可与井上办公电话、移动电话、井下电话等所有部门和人员实现实时联系,并能够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井下情况[5]。
煤矿调度通讯系统通常包括电缆、电源、调度台矿用程控调度交换机和安全型防爆调度电话等几个部分,地面设施主要包括矿用电源、调度台和程控调度交换机,煤矿井下通常需要设置安全型防爆调度电话。矿用调度通信系统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日常通信联络和调度,还能够实现煤矿井下作业人员救援请求、汇报人员信息、事故情况信息和安全生产隐患等目标。煤矿企业领导和调度室值班人员可以利用矿用调度通信系统向井下作业人员说明逃生路线,下达撤出信息等。矿用调度通信系统无需以煤矿井下供电为动力,所以,该系统具有较强的抗灾应变能力。即便煤矿井下出现故障停电或是瓦斯超限停电等问题,也不会对系统的正常使用和运行产生影响[6]。
4 总结
综上所述,煤矿“六大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能够为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证,提高煤矿系统工作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从而实现煤矿生产体系安全保证能力的总体提升。煤矿“六大系统”中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联络系统的建立,应以安全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原则和科学发展为基础,从而保证其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切实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继平.煤矿井下紧急避险关键技术[J].煤炭学报,2011(11).
[2]孙继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联网技术研究[J].煤炭学报,2009(11).
[3]华刚,周磊,任凯.地下煤矿人员定位跟踪系统发展综述[J].矿山机械,2008(6).
[4]孔宪法.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应用的研究[J].华章,2011(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煤矿培训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