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种类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遗文化种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非遗文化种类

篇1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物质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它包括各种类型的民间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及其他文化艺术。是依附个人存在的、身口相传的一种非物质形态的遗产。

中国是世界上无形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广袤的土地,悠久的历史,56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如同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保存并展现着无数各具特色的文化图卷。根植于广袤田野中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各民族精神、情感和理想的重要载体,从文化意义上说,它是一个民族的个性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也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它们既珍贵而又脆弱。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为西方人描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无数的人在颤动中寻觅、探索中迷茫,书中展示的那个神秘而温情、遥远而又清晰的纳西王国,那个由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共同构筑成的美丽的人类家园早已随风飘散,无处追寻,只留下梦幻般的传说让后人怀想凭吊。其实小说正是通过对消失的人类精神家园的怀念和祭奠,带着读者去思考现代文明主流文化的霸权暴力对大地及其价值的损毁。民族民间文化因其非主流性、独特性、差异性,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私相授受、自生自灭的状态,从未取得与精英文化同等的地位。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我们曾经拥有什么?过去的诸多世纪里,在主流知识话语之外,那些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是怎样生活怎样思想的?

挽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就是保护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尊严,保护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的价值和个性尊严。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区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保护好自己文化的多元性,就是对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全球化运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文化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更激发了各民族、地域、群体直到个体保护保持自己的个性与传统的愿望。今天,随着人类对民族民间文化认识的日益深化,随着政府管理保护措施的力度加大和民众自觉维护意识的增强,民族民间文化正愈益显示出勃勃生气和迷人的现代魅力。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2001年5月我国的昆曲艺术名列第一批19个代表作名单之中,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将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中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列入世界千年纪念名单;2003年11月我国的古琴艺术又名列第二批28个代表作名单之中;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两年宣布一次“代表作”,一个国家每次一般确认一个项目。评选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其一为具有杰出的文化代表性,对有关群体和文化多样性具有特殊价值;其二为需要保护的紧迫性,特别是因面临社会变革等因素缺乏保护而将消失的文化艺术形式。

昆 曲

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因为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又极为丰富,被称为“活化石”。其表现手段为唱、念、做、打(舞),昆曲演员必须在这几个方面兼备。

古琴

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 000多年历史,20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关于它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之说。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古琴音色纯净、幽雅,有三种音:散音、泛音、走手音。散音如钟鼓之声,古朴、稳重、深远;泛音像珍珠一样明亮,古琴拥有91个泛音,是世界上任何一种乐器无法相比和不能达到的;走手音,更是古琴艺术之一绝,如人声在低声细语,音韵特别悠长、深厚,感人肺腑。

古琴的弹奏法、记谱法、琴史、琴律、美学等方面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被称作“琴学”。其内容精深博大,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也是反映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的镜子。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它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包括“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得益于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被人们赞誉为“华夏瑰宝”、“丝路明珠”。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长调民歌是蒙古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牧区。内部结构较自由,题材集中表现在思乡、思亲以及赞马和酒歌等方面,在一首民歌中所反映的内容多集中于一个侧面,很少有长篇巨制。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词曲结合则“腔多字少”,常用甩腔和华彩性拖腔,以各种装饰音(诺古拉)点缀旋律。除独唱外,还有齐唱、对唱、伴唱,乃至“潮尔”合唱等演唱形式。优秀的长调民歌有流行于阿拉善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轮番酒之歌》、《查干套海》、《辞行》、《牡丹梁》等,流行于呼伦贝尔的《辽阔的草原》等,流行于锡林郭勒的《小黄马》、《走马》等,流行于科尔沁草原的《威风矫健的马》、《思乡曲》等,都是乐段体的长调民歌。

相关链接:

第一批50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2006年1月开始向社会公示,为期30天。据介绍,该名单是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的1 315个项目进行审议后筛选而成,分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共10大类。其中,备受关注的梁祝传说、格萨尔史诗、川江号子、秦腔、傩戏、吴桥杂技、水书等文化遗产均获入选。另外,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也进入推荐名单。

甘肃省16个公示项目:

民间文学类:

武威、酒泉河西宝卷

甘肃的格萨尔史诗

音乐类:

肃南裕固族民歌

康乐、岷县、和政花儿(莲花山花儿、二郎山花儿、河湟花儿)

庆阳唢呐艺术

舞蹈类:

永登高跷

兰州太平鼓

戏剧类:

敦煌、华亭曲子戏(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

环县道情皮影戏

曲艺类:

武威(凉州)贤孝、临夏(河州)贤孝

兰州鼓子

美术:

庆阳香包

酒泉夜光杯雕

临夏砖雕

手工技艺类:

篇2

1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的特点及价值

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具有独特性、流变性、传承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其地域性和特色原生态的口头性,表现在地方戏曲、民间文学、曲艺、民歌、语言文字习俗以及各地方言中,如河南坠子、豫剧、各地方言中的谚语、歌谣、神话故事等。在地域文化上,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具有深刻的“广泛性”。如河南的豫剧,其独特的旋律与河南方言具有良好的融合性,尤其是各类方言语音、词汇的广泛运用,唱词、念白等多具有口头表达性,使其在文艺表现上更具地方特色。

从河南省第一批非遗文化名录来看,涉及语言文学类的就有18项。如虞城县花木兰传说、汝南县梁祝传说、泌阳县盘古神话、武陟县、西平县、汝南县、平舆县等关于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还有辉县市的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卫辉市关于柳毅的传说,济源市关于邵原创世的神话等,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除此之外,南阳市的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灵宝市关于皇帝的传说、长葛市关于葛天氏的传说、濮阳县关于帝舜的传说等等,这些民间文化不仅对现代人民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也蕴涵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价值,尤其是在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审美等领域,体现了民族精神。在语言文化类非遗文化中,方言占据重要地位。如豫剧、河南坠子都建立在方言基础上。

2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确认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丰富的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仍有待进一步挖掘,尤其是从以方言为特征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对口头文学、民间文学类文化形式进行多方面记录和归类管理,以便于继承和创新。总的来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归档概念不清晰,范围不明确。在实际传承与保护中,有些工作人员缺乏对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档案的正确理解,未能从非遗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外延上,厘清概念,明确归档范围。[2]

2.2 在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上不健全。尤其在非遗文化档案的收集、归类、整理、鉴定、保管等方面,缺乏专门人员管理,在制度上缺乏规范,工作机制被动,与文化部门、档案部门协同机制欠缺。

2.3 缺乏规范的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评定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纳入规范化档案管理的前提。尽管当前相关部门也出台了非遗文化档案保护政策,但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还未全面执行,特别是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上,缺乏操作性,使得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2.4 对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重视不足。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保护与档案管理,未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也未能受到相关部门重视,使得归档保护工作停滞不前。

2.5 硬件设施条件不足、安全性较低。河南省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保持条件较差,以铁皮柜为主,缺乏防火、防盗、防霉、防水、防虫等,有些地方的非遗文化资源仅存储在电脑硬盘中,有的缺乏备份,电子档案一旦丢失,其损失难以估量。

2.6 管理工作滞后,缺乏专业性。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其档案管理数字化工作相对滞后。如何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多样化管理,如何推进非遗文化

资源数字化宣传,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支撑,提升非遗文化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3 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原则

针对学术界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的讨论来看,王云庆提出“做好非遗文化档案管理,应从建档上坚持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原则,以分级保护、优化利用为基本原则”;[3]孙展红提出“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应‘依项建档、分级建档和抢救性建档’”。[4]根据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实际,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3.1 统一领导。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中,政府要发挥自身协调作用,加强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的统筹规划。如针对当前重复建档、档案工作评定标准不一致,缺乏统一领导机制等问题进行专门协同解决。

3.2 分级管理。对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采用全部移交给档案机构进行保管并不现实,一方面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特殊性有关,另一方面与现有档案机构人力、物力条件有关。因此,从非遗文化资源保护与归档上,对于濒危资源要归口于档案机构,对于衍生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应根据分级制度进行归档管理。

3.3 依项建档。对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在保护与档案管理上,应该根据“项目”划分,进行归口管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提出两类划分,一类是民间传统文化,如语言、音乐、文学、游戏、礼仪、神话、建筑艺术等民间文化形式;二类是基于“文化空间”的各类举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或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等。[5]要根据各项目独立设置,明确档号,科学编制。

3.4 真实完整。坚持档案管理的真实性、完整性是保证非遗文化资源档案价值的重要原则。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归类管理中,确保非遗文化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性与完整。

4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流程

4.1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收集。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形式的多样性来看,在档案收集上应该拓宽途径。一是开展档案征集。由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来源广泛,对于不同形式、不同地域的非遗文化要从征集公告、田野调查中主动收集;二是做好档案接收。特别是协调好文化机构、研究机构与非遗文化档案馆的对接,完善非遗文化档案保护与保存体系;三是注重史料挖掘。特别是对于散落于史料典籍中的传统民间文化资源,要从考证、挖掘、整合中发现,加强保护;四是接受捐赠。从非遗文化资源的归属关系上,尊重个人意愿专藏妥善保管,并对捐赠者奖励;五是有偿购买。通过平等协商,从非遗文化所有者手中计价收购并存档保护,对于重要的非遗文化档案,要科学鉴定,保障档案的价值。

4.2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整理。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中,要从档案学理论与方法中,对收集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组合、排列、编目,提升档案材料的系统性、条理性,为科学保管和有效利用创造条件。如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档案管理中,注重档案形成时间、档案形式、档案内容的有机联系,结合不同民间文学、传说、故事、谚语等形式进行归档整理。

4.3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鉴定。根据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特点,从鉴定方法、标准、原则等方面,确定其价值及保存方式、保存期限等。由于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种类繁多,对其存在形式及管理情况,要进行科学化、专业化鉴定,为做好档案管理把好关。针对不同载体档案的特点,从保管环境如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科学管理。

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19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和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比如各类民俗活动、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知识与技能,以及使用的相关器具、实物、手工制品、文化空间等。可以说,“非遗”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社会史,但过去由于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导致很多“非遗”都慢慢被遗忘,遭到破坏,面临着无人传承的严峻形势。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必须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并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全面、真实、系统地将“非遗”记录下来,逐步实现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一、运用影像记录实现对“非遗保护”的可行性

(一)符合对非遗保护的真实性要求

影像是采用摄影设备与感光材料来记录拍摄对象,从而形成具体的视觉图像。这种物化的图像更加直观、逼真,便于人们理解与接受。正是由于影像带有真实性与直观性的特点,因此,也被称为“超越语言文字的世界通用语言”。

(二)影像是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与无形性,因此,需通过相关物质媒介载体来实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而影像具有物质性特点,能够长期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永久性”,进而得以保护与传承。同时,影像的可复制性,可以复制出很多非遗文化的范本,便于将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播给大众,让人们了解到相关非遗文化,树立起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实现对其的保护与传承。

(三)影像的“虚拟现实”特征可进一步增强非遗文化的在场性

在影像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认为纪实性是其本质特性,而虚拟性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根据长期的实践证实,影像既能真实、客观地记录现实,也能再造一个虚拟的“现实”。也就是说,“看到的才是存在的”这一命题的真实性随着影像的诞生而发生改变。因此,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时,我们可以利用影像记录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根据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存在的状态进行“复原”,甚至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模拟其在现存时空中的存在状态,让人们更易理解与接受。

二、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大原则

(一)完整性

影像记录必须遵循“完整性”原则,这有两层含义:一要体现出该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二是要充分体现出非遗项目内容的完整性。非物质文化的整体性是指它是由很多具体的文化事项组成的。在保护具体的文化事项时,必须尊重其内在的丰富性与生命特征。除了要保护非遗项目自身及其外形以外,更应重视此类文化所依赖、生存的环境。众所周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文化均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说明各种文化并非凭空出现的,都有着相应的地理、人文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也是在当地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因此,在拍摄非物质文化项目时,必须注意这一特点,向观众介绍、表现此类非物质文化项目所形成与存在的文化空间以及生态环境。此外,对非遗项目的内容要拍摄完整,确保内容全面,无遗漏,详细记录整个过程。

(二)真实性

真实性原则是指在拍摄过程中,一般要求为实拍,但对于特殊情况可采用“复原拍摄”、“情景再现”等手段进行弥补。这是由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因此,也是影像记录非遗文化项目的关键原则之一。简单来讲,在拍摄时必须真实、客观地记录非遗文化中的人物、行为、声音等,确保其“原生态”特点。若稍有任何贬损、粉饰,或者掺入虚假成分,都会让该非遗文化项目远离本真样貌,也使其失去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比如,“傩戏”是一种古老的“活化石”,傩文化在繁盛时期也传人东亚邻国,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2]。若在拍摄过程中,随意改变某个动作,或从现代审美角度加以修改或美化,都会让傩戏丧失最本真性的东西。

(三)客观性

这是对影像拍摄者与制作者的要求,着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拍摄者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要秉着“客观、超然”的态度;二是影像后期制作者也要在制作过程中秉着“客观、超然”的态度。不要将个人的喜恶带到拍摄与制作过程中,要真实、客观地记录相关非遗项目。同时,还要最大限度保留该非遗项目的质朴性与原生态。任何和表现内容无关的东西都要隔绝在画面以外,确保环境、主体及陪体间的协调,着重突出内容的自然性。解说词也要遵循客观原则,不能掺入个人感彩。

三、用影像记录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非遗保护工作职能部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已开展多年,但由于缺乏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与组织管理,造成工作责任无法真正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因此,有必要成立专门的上级管理机构,以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部署与组织协调。笔者认为可以建立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管理机构,负责将影像拍摄、后期制作、资料整理与保管、传播等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监督。同时,还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从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加以扶持,以期促进非遗文化影像记录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影像记录水平

拍摄者与后期制作者的专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非遗文化项目影像资料的艺术审美水平及文化底蕴。因此,必须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教育投入,与高校合作,培养出更多专业化人才。同时,要注重开展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创作人员参加学习活动,重点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拍摄手法及技巧,后期制作方法等,以进一步提高影像记录水平。另外,要让创作人员深入到传承人群中去,要从生活体验的角度来感知“非遗文化”,或邀请“非遗”研究专家参与拍摄工作。这样才能探知“非遗”项目的文化之根。

(三)重视对“非遗”影像资料的保管与合理利用

首先,要将各类非遗影像资料分类、编号,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文化、传统美术、民俗、传统医药等基本类别。然后,录入档案管理数据库,完善相关影像资料的档案信息。其次,要改善影像资料保管环境,调整档案室的温湿度,做好防虫、消磁、防腐等保护措施,避免影像资料遭到破坏。再次,要合理利用这些非遗影像资料,使其真正发挥出文化传承的作用。可利用信息技术,将其进行复制、拷贝、备份,或直接用光盘、磁盘保存,并上传至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人接触到非遗文化,领略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主动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中来。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祖辈在劳动生产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也象征着一种历久不衰的文化精神。因此,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非常重要。影像数字化记录非遗项目只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起点。因此,我们在做好影像记录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将其继续发扬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白舒元.纪录片影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J].文艺生活,2013(06).

篇4

关键词:插画设计;文创产品;课程改革

一、中国文创产业的发展

文创产业是一种以创造力为核心,通过对创意、技能、个人才能与知识产权的开发,从而产生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新常态,人民对物质生活品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强,国家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并在十报告中提出要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一系列鼓励性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使得众多优秀文创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种类涵盖了旅游纪念品、生活用品、影视动画作品、书籍刊物、软件与游戏等多个方面,深受大众的喜爱。插画以其优美的构图,绚丽的色彩一直以来在视觉传达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文创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插画作为沟通产品与消费者的最直接有效途径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型的文创产品设计之中。

二、插画设计在文创产品的价值体现

1.生动展示产品信息

插画作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图像表现艺术形式,可以更有效的传达产品的信息与属性。相较于单一的文字描述,插画设计可以通过色彩、图案、布局等多种类的视觉元素,更生动直观的对产品进行展示,更准确的对消费者加以引导。如故宫文创产品《天然多福》系列红包,该系列红包主题分别取意自“事事如意”“多福多寿”以及“福禄连绵”等传统吉祥寓意词语。红包巧妙的从古代画作与宫廷用具中提取柿子、灵芝、寿桃、石榴、莲藕与葫芦等与主题寓意相关元素,通过大胆时尚的撞色运用与活泼可爱的手绘图形对主题进行了生动的诠释,将抽象的文字语言转换为直观的视觉图形,营造出喜庆热烈的气氛,强烈的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取得了不俗的销量。

2.增强产品的情感性

文创产品要打动消费者不光需要美观的外型与实用的功能,还要能以情动人,用产品背后故事及文化内涵形成与消费者内心的共鸣,达成情感上的共识从而提升对产品的认可度。插画设计便是连接消费者内心情感与产品的桥梁。由国内插画师设计的这本《妙手回春之手撕老黄历》,便是运用充满乡土气息的插画,通过中国农村常见的花布、代表百姓生计的铜钱等元素勾起消费者对过去农村质朴生活的回忆,打动了无数消费者。消费者通过日历上感受到的是对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时光的珍惜,从而在情感形成了对农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认可,完美契合了产品以时间去纪念时间的主题。

3.促进非遗文化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乃至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面临着文化传统遭受冲击、加速消失的现实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需要在保持非遗文化历史传统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生活的内容,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非遗文化以插画的形式应用于文创产品之中可以让大众以更为直观、更为亲切的方式对非遗文化重新审视。也为非物质的文化以实体的形式进行保存提供了可能,这不仅能让相关的人群体验到共同秉承的传统,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持续地感受到文化多样性仍在丰富。例如,黄河鼓乐是一种流传于山西临汾的独特民族文化艺术,四千年来常被用于庆典,祭祀,战事等各种场合,表演时场面壮观,气势非凡。如今除了现场观摩领略外,游客也可以通过一系列以插画为表现形式的文创产品感受其独特魅力。

三、插画设计课程改革

高校作为孕育高素质创意人才的摇篮,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创产业发展的方向。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文创产品设计融入到插画设计课程教学之中,这样不仅可以促进高校产教结合发展,还可以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并提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就业打好基础。

1.项目式教学

文创产品作为一种特定的商品形式,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商业。与传统插画教学不同,教师不能仅偏向于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商业思维,避免造成文化创意知识在社会和高校之间的脱节。在插画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应加强校企合作,将社会中的文创设计需求以项目案列的方式引入到课程之中。由教师带领组建项目团队,根据团队中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指定相应的设计任务,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与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让学生参与企业对接、实地调研、项目分析、绘画制作等环节,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性的商业活动之中。

2.跨学科合作教学

文创产品的形式丰富多彩,品类繁多,因此插画设计的应用也并不局限于传统平面印刷制品。居家用品,茶具瓷器,服装饰品等都是市场上常见的文创插画载体。近年来随着文创IP热潮来袭,多媒体及影视动画作品中也能见到各类插画作品的身影。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插画设计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本专业之内,应当充分考虑行业特点打破专业界限,与产品设计、服装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动画等专业相结合。以实际商业项目为依托组成跨专业教学团队,通过联合项目小组形式,合作探索社会需求与各专业学科的交汇点,形成跨学科合作教学,共同搭建教学平台。

3.培养创新能力

高校在教授学生传统手绘插画技巧之余,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与独特的创作技巧,以增进插画设计的创作空间。考虑到文创产品市场的社会需求,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创新设计。除了丙烯、水粉、水彩等传统绘画颜料的综合运用,还可以将盐、沙、布料、植物等材料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与绘画相结合。并将社会上相关行业的非遗继承人请入课堂,指导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如雕版印刷、金箔画、剪纸、刺绣等。将传统非遗文化的制作工艺融入到插画设计之中,以现代的商业眼光对传统艺术进行创作,制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

4.应用互联网技术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插画课程从内容到教学方法都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随着网站、手机app的新兴插画载体的不断涌现,以传统手绘线稿结合电脑软件上色,或完全以数字手绘板进行创作的插画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需要对数字插画内容进行补充,增强学生的软件及手绘板的应用能力。从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插画课程教学缺乏资源共享及交流的途径。如今由于手机的普及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qq、微信等app作为平台搭建微学习空间。将绘画技法、优秀作品以及资源素材等与学生进行共享,也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数字化进行展示,为插画的商业性推广需找空间。

5.完善评价机制

结合项目式教学法,对现有的课程评分机制进行补充完善。首先由学生团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以消费者的角度的对完成作品进行分析,加强对作品的切身体验感受。再由教师对项目进行点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可以根据项目的实践性商业成果以及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评价,并将来自企业的实践评价与社会竞赛获奖状况纳入考核标准作为补充,让学生作品接受到来自商业市场与社会大众的综合评价。最终通过不断调整分析,形成一套更为全面合理的评价标准与考核体系。

篇5

大学毕业后,唐xx面对职业的选择。她放弃了从医的机会,选择去北京拜师学习“钩”的技巧。在师傅的指点下,唐xx将“钩”与“绣”两种技艺结合,制作出来的产品和种类大大的增多,极具美感和创意。

1999年,唐xx回到苍南正式开门市,大力传播钩绣技艺,免费为城乡妇女提供培训指导。为让更多妇女能掌握这份技艺,她还开始着手编撰钩绣技艺方面的书籍,2002年、2004年,她编写的两册《娇娇教钩绣》分别正式出版。2006年参加教育局精品课程评比,获市三等奖《非遗类高中选修课钩绣一钩的理论与实验》草稿完工。

此后,唐xx相继在苍南县强制隔离戒毒所、苍南中学、灵溪中学、灵溪二高、苍南县实验三小等场所开设钩绣课程,教授钩绣技艺,传播钩绣文化。

在市妇联牵线搭桥下,唐xx在创业导师团指导下,针对钩绣项目的特点,从项目价值挖掘到教育延伸到商业模式完善及产品开发等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辅导。在妇联、源大、人力资源社保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的帮助下,2015年钩锈项目获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备案通过,以唐xx的钩锈评分标准来考核专项规范,定技定级。唐xx也被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钩绣”代表性传承人。

篇6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BRMP分析;傣族手工造纸技艺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084-05

自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来,随着近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逐年加强。尽管如此,实际工作中“重申报、重数量、重开发、轻保护、轻质量、轻管理”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以致传承效果不佳。鉴于目前非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态势,亟须一整套系统的评价体系对所提方案进行科学性评估,在前人针对非遗文化产业化可行性、运作合理性、产业市场调查分析预测、产品开发营销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参考昂谱分析与层次分析法,结合对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的实践调研情况,提出BRMP(Balance of Resource, Market and Product)分析法,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手工造纸技艺为例进行分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一、RMP分析及BRMP分析概述

学者吴必虎(2001)针对区域旅游产业出现的产品结构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等现象提出从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产品(Product)进行论证的RMP分析模式。然而,RMP模型单纯从定性分析角度出发,在分析过程中较少运用定量分析,对于资源、市场和产品三者间也没有进行横向比较,结构单一,有必要进行改进。

为使RMP分析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优势改进分析方法,力求通过综合分析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纠正其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偏差,为其日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首先,通过资源、市场、产品三方面进行产业计划的横向比较,进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方向作初步定性分析。其次,通过建立所有要素(包括非量化与量化)的层级,清楚呈现各层、各准则与各要素的关系,对于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影响因素进行测量,展示其产业化发展特征,进而对其发展战略的制定提出参考意见。为确保多目标决策的精度,BRMP分析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并通过应用实例――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手工造纸技艺,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并具有推广价值。

二、对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的BRMP分析

(一)R性分析

1环境资源丰富程度

环境资源包括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化资源为载体,在其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深入挖掘自身人文资源;同时,还应合理开发和使用周边自然资源,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非遗生态圈。以旅游业为例,旅游和文化的深度结合正逐步成为吸引人们旅游的重要动力。目前,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傣纸之乡――勐海县曼召村参观,感受纯朴的傣族民风与古朴的造纸技艺,在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自然资源保护带来重大考验。与此同时,傣纸销量逐年递增,对原材料的需求也持续增长。在自然资源使用方面,曼召村自身条件优越,是理想的宜居环境,与同样传承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傣族村落芒团村比较,自然资源更为丰富(见表1)。

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滥用和污染,曼召村在造纸过程中从原材料采集、加工制作到产品成形的所有工艺流程中,均采用纯天然手工制作,无任何化学添加剂,恪守古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活准则,切合现代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此外,村民在后山种植树林,原料采集由从泰国进口逐步转型为自给自足,最大程度地降低制造成本,力求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与造纸过程的良性循环。

2传承人综合素质

传承人是文化传承的动力源泉。传承人的数量和地域分布的广度可以直接决定文化传承的效率与范围,拥有持续不断的后继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利用,并推动其产业化进程。因传承人自身文化水平及专业素养不高造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效果不佳的案例数不胜数。因此,为避免出现片面传承、部分失传的情形,须从源头把握,提高传承人的综合素质,鼓励从青少年及青年人中培养常年被熏陶且有传承意愿的后继者,降低文化失传的概率,同时也利于产业化过程中逐步增强对文化产业走向的把控与预测,将对文化本身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与其他从事手工造纸的村落比较,曼召村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占有优势。从与同样传承傣纸技艺的孟定镇芒团村比较可得:曼召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稳定,造纸产业发展成熟,能满足大规模生产造纸的需要(见表2)。

作为傣族手工造纸的发源地,造纸技艺自古传承,工艺体系完整成熟,曼召村是云南傣族造纸技艺传承最完整的一个村庄。村民无论老少均积极参与到该项技艺的传承与实践中,由政府牵头,村民自主成立合作社,以现代市场眼光逐步完善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的产业化发展。同时,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此项技艺,曼召村村民也将此古老技艺传授给邻村,以求加速推广和扩大范围,并鼓励初高中文化水平的青少年参与到学习与传承中,为其日后发展打下基础。

3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辅助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处于主导地位。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表明了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自2006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布以来,国家接连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储备库项目,委派文化馆监督并辅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勐海县文化馆作为曼召村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直接管辖政府机构,曾多次深入傣族村寨调查了解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经过研究及整理,制作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课件光盘,用于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教学以及对傣族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并对傣族手工造纸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技艺展示、文本实物、功能意义、传承特点、艺人信息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搜集、记录和分类、编目,建立全面系统的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档案。

云南省地方政府已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到“十三五”重点发展目标,采取诸如编制非遗乡土教材,建立传习基地等相应措施,现拟在文化馆、旅游纪念品销售中心和民族特产展示销售专柜等处开展傣族传统手工纸技艺的展示和研究,有效帮助指导和激励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傣族传统手工造纸专家和民间艺人,加快产业化进程。

(二)M性分析

1产品特性

产品特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是其发展之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及种类众多,需根据其特性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结合市场需求扬长避短。以傣族手工造纸技艺为例,傣纸为其主要产品。纸张制作的所有工艺流程皆从自然取材,纤维纸牢固且透气性好,又可长久保存,是理想的外包装材料,目前作为西双版纳普洱茶的外包装已有数百年历史,销量有所保证。与同类造纸傣族村庄相比,曼召村傣纸年产量大,可长期供应勐海县各大茶厂用于茶饼包装(见表3)。

然而,傣纸自身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劣势,其纸质粗糙,纤维粗大,且仅能通过拓版印刷来美化,难以满足某些客户对于产品精细度以及外包装色彩设计的要求,而这可通过专业学术科研进行弥补。

2产品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进程中,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从同样是手工造纸的 “和纸・日本手漉和纸技术”来看,其经受住了现代工业的冲击,且在艺术领域展现出新的魅力。目前,在“和纸之乡”立町,半数以上的和纸作坊还保留着手工造纸形式,原料考究,手工细致,使得和纸供不应求。借鉴学习和纸的经验,傣纸产业需抓住契机,凭借其完整成熟的工艺体系,在满足大规模生产的前提下增加产品种类,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积极创新,从传承人自身作出改变,如尝试用傣纸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纸艺创作等。为解决纸艺产品同质化问题,可主动与现代艺术工作者合作,丰富产品内涵,提高文化认知度。

3用途优势

基于产品特性与创新,产品的用途优势得以进一步挖掘。以傣纸为例,作为优质的包装材料,2000年以后普洱茶市场的扩大带动了市场对傣纸包装纸的需求。而傣纸独特的触感与质感,以及不老化、不变色的性质,亦能作为高档产品的理想包装,进而提高价格,形成差异化定价。现曼召村拟为傣纸申请QS认证,为日后进一步拓展包装纸市场奠定基础。傣纸作为自然的产物,本身独具匠心的质感、纹理和透风性是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最佳特质。若采取恰当的市场营销策略,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非不可能,但如何在竞争激烈且已有同类产品的市场上脱颖而出,需要传承人与决策者的统筹规划与不懈努力。

4宣传效果

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文化遗产能否广为流传为人所知,需要政府与社会多方人士共同努力。以傣族手工造纸为例,从政府角度出发,一是充分利用媒介和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技艺、艺人信息等各方面内容进行系统搜集、分类、编目和归档。二是编制非遗乡土教材,建立传习所,拜师学艺。现拟在文化馆、旅游纪念品销售中心等处进行展示和研究工作,更有效地激励非遗传承和提高。从社会各界角度出发,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媒,结合“回归自然”、“共建和谐”等主题普及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新华网、环球网等主流网络媒体已做相关专题栏目宣传曼召傣纸文化,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目前,公益组织“稀捍行动”已将曼召傣纸保护项目作为其重点项目之一,在云南、上海等地开展傣纸工艺展、阳光教室等相关推广交流活动。

5价格优势

客户的购买力决定着文化产品的受众面,人们对于某种产品的需求,包括购买欲望和自身购买能力两方面。非遗文化产品定价取决于其本身价值以及文化附加值。由于该类产品为非必需品,市场较为固定且单一,需采取合理的定价策略以开拓新市场。以傣纸为例,目前傣纸产品分为原生傣纸与纸工艺品两类,原生傣纸价格根据厚度为05~1元/张不等(90cmx45cm),略高于同规格的工业纸。鉴于傣纸制造工艺的特殊性,该定价较为合理,且被业内接受,现已与不少客户达成合作关系,销路稳定。而纸工艺品价格则大多高于30元/件,从产品实用性、客户购买力及估计成本来看定价偏高,销路有限,不利于市场推广。若曼召村村民不及时调整价格,平衡成本与售价,将很难开拓销路,扩大市场。

(三)P性分析

结合上述R性分析与M性分析,在P性分析中构建“目标―指标层次结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为评价目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评价从上文所述的资源R(Resource)及市场M(Market)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即为第二层次准则层。就上述两个方面,再进行细分,其中资源指标又包括环境资源丰富程度、传承人综合素质、政府关注扶持力度三个分指标;市场指标又包括产品创新、用途优势(实用性)、宣传效果、产品特性、价格优势(购买力)五个分指标,由此构成第三层次指标层(见图1)。

学习模仿层级分析法(Analytic Hierchy Process,简称AHP法),运用多因素分级来处理确定因素权重,通过评价者角度了解公众对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方向的意见,将复杂问题分解成为相互关联的各个有序的层次,使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通过对每一层次中每两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赋予定量表示,并在它们之间简单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最后得出相关元素的权重,最终得出对于P性分析的产品发展规划。

如图1层次结构所示,通过对结构中各层的元素可以依次相对于与之有关的上一层元素的性质,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建立一系列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A=(aij)n×n具有下述性质:aθ>O,aij=1/aji,aii=1(i,j=1,2K,Kn),其中,aθ(i,j=1,2K,Kn)代表源素Ai与Aj相对于其上一层元素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判断矩阵的值反映公众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认识,一般采用1―9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标度及其含义如表4所示。

设判断矩阵A的特征根,AW=λmaxW,所得W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元素对于上一层某一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向量。具体实施步骤为:(1)将A的元素按行计算得出几何平均数;(2)将方根向量归一化得道排序权重W;(3)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由于客观事物复杂性、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模糊性和多样性,所给出的判断不能完全保持一致,有必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一致性检验公式:CI=λmax-nn-1,其中n为判断矩阵阶数。

若随机一致性比率R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比值小于010,则表明判断矩阵的不一致程度在可容许范围内,否则需要对判断矩阵元素的取值进行调整,随机一致性指标RI取值见表5。

按照上述方法,以全国30个省市公众500余人对傣族手工造纸技艺产业化发展意见为例,对于准则层列出计算判断矩阵及计算权重。

按上述步骤求法可得:

λmax=(AW)inWi=2,CI=λmax-nn-1=0,查表得RI=0,故CR=CIRI

对于傣族手工造纸技艺而言,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技艺,其资源特性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在保证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在其产业化过程中市场因素较之资源因素更为重要,且往往需要更大的资金及人力投入,且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了解基本的市场营销知识及手段,以便使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经世致用。

同理可以计算得出准则层中各因素所对应的指标层各要素的权重。

λmax=(AW)inWi=31,CI=λmax-nn-1=005,查表得RI=058,故CR=CIRI

在资源因素中,包含环境资源丰富程度、传承人综合素质、政府关注扶持力度三个方面,其中环境资源丰富程度主要包含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如何合理利用曼召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将是重中之重。

傣艺工坊。依山而建,位于村落最后方。该工坊目前也是勐海县曼召村正在努力构建的项目之一,尽管仍在起步阶段,但已见雏形。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历史悠久,但其产业化发展需要深度挖掘其特有的丰富自然资源及极具民族特色的人文资源。曼召村傣族手工造纸传承人年龄层次在50―70岁,但实际上整个村落80%以上的村民均会参与到造纸活动中,形成一道靓丽的民俗风景。除此之外,傣族技艺众多,如慢轮制陶、竹编、剪纸、贝叶经制作、织锦等,可借傣艺工坊平台统一展示,将提高文化丰富度。

傣味餐厅。坐落于曼召村傣纸合作社。充分利用村民所种植水稻、茶叶、甘蔗、蔬果等农作物。傣族的饮食具有独到之处而又富有特色,以酸见长的傣味已成一方特色,也利于传播热情好客的傣族文化,近年来广泛受到外来游客的欢迎。

茶园驿站。即与勐海县知名茶厂共同合作的体验式普洱茶园地,由此可充分利用曼召村后村的自然资源。南糯山是西双版纳重要的普洱茶产地,距勐海县城24公里,同时也是茶马古道的源头。利用普洱茶、茶道的文化背景, 建设集观光、娱乐、餐饮、住宿、博物馆、户外教育、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多功能于一身的体验园地。

λmax=(AW)inWi=5368,CI=λmax-nn-1=0092,查表得RI=112,故CR=CIRI

在市场因素中,包含产品创新、用途优势(实用性)、宣传效果、产品特性、价格优势(购买力)五个分指标。其中消费者最看重的是创新和实用两方面。傣纸产品从最为普通但销量最大的普洱茶包标准装用纸到仍处于试验阶段的创意纸艺品,种类不断增加,但由于对外宣传困难导致知名度依然不高。

普洱茶包装纸。普洱茶与傣纸的渊源久远,且傣族人用傣纸包装普洱茶已有近800年的历史。目前,仍有许多追求古朴风格的茶厂仍会采用傣纸作为普洱茶包装。作为傣纸最初的用途,其销量较为稳定,价格较低,可最大程度利用傣纸自身特点。

推广性包装纸。从包装角度深度挖掘傣纸是最为安全且容易创新的做法,将蕴含自然古朴之风的傣纸运用于带有传统文化色彩或是较高档次的商品包装,将为产品本身添加一抹亮色,具有一定议价能力。

孔明灯和纸灯。为庆祝傣历,傣族人有放飞孔明灯祈福的活动,近年来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迅速,旅客积极参与到此类活动中,体验傣族文化。孔明灯与纸灯的制作完美体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理念,且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

出版物。为更好地为傣族手工造纸技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除了将产业化合理地有规划地付诸实践外,仍应注重工艺本身的历史内涵与技术渊源。由政府文化保护部门联合高校相关专业学术人士出版正版学术书刊,将从很大程度上杜绝不良商家或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将更好地匡正其宣传途径,提高公众对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

三、结语

通过对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的分析与评估,可推广用于检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情况,以上诸多指标作为评判非物质文化是否适合进行产业化发展及其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或进行调整的标准。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无论是否处在一个转型升级极具优势的阶段,都不能忽视其发展过程中潜在 的诸多劣势,如何发扬产业自身优势,规避关键性劣势,抓住机遇,消除威胁将是全社会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社会各界如何为非遗文化开拓新局面需要一个既定的可量化标准,将文化内涵与市场走向有机结合,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1]吴必虎 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01, 20(1):103-110.

[2]李昆仑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景观评价中的运用[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 38(1):143-147.

[3]常建娥, 蒋太立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 29(1):153-156.

篇7

1.基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科技职业学院(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蓝印花布印染和通派盆景技艺入校,建设了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和通派盆景园,将极其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朴实地呈现给青年学生。,职业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和狼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建立了红木雕刻传承基地:朱宇雕刻艺术馆。该基地占地3亩,分为教学、展示、操作三个区域,为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正式开放文博馆,该馆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达3800平方米,资料、藏品、图片等约4000件,有四个独具特色的分馆,其中沈寿刺绣传习馆和色织土布技艺馆有力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发挥了积极的宣传展示作用,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2.基于学生活动层面的文化建设,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五月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学院艺术系专业的学生参与了整个活动的策划和设计工作,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接受了文化、艺术的熏陶,还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了“非遗寻访”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30余人,来到非遗园参观展馆:木版画、仿真绣、红木雕刻、板鹞风筝、扎染等馆,并在扎染坊的老师指导下,体验了扎染技术,自制扎染手帕。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还组织了“江海流韵宣讲团”,利用新媒体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性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收效。此外,各个学校还积极组建学生社团、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例如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园艺协会的两名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派盆景的蟠扎技艺传承人袁华指导下参加“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勇夺第一名。

3.基于专业课程层面的文化建设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民间工艺进校园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仿真绣、板鹞风筝、如皋丝毯等民间工艺引进校园,通过与企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合作,成立工作室,组建了一支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师和设计师在内的科研团队,将研发工作和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以创新的民间工艺品设计为载体,以工作室为平台和相对应的专业对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融入课堂,融入教学。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涵盖了蓝印花布制作的每一道工序,设计专业的学生得到了吴元新先生心口相传,学习并整理研究蓝印花布的技艺和图案设计,掌握了蓝印花布生产的整套工艺,抢救了一批珍贵的图案造型,并且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手段加以传承和保护。

4.基于科研立项层面的文化建设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教师结合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开展研究,参加省市的各项“非遗”研讨会,加盟或成立有关学会,积极立项或发表文章。如:2013年,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报了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仿真绣的研究与发展”现已结题,在非遗的传承和实践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学院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也纷纷结合自己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活动中的所学所想,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多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1.营造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教育氛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校园的教育氛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往往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各高职院校应积极营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环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教育氛围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并逐步大众化、规模化和多样化,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校园内设置橱窗宣传“非遗”文化,张贴“非遗”保护标语,校园内放置“非遗”标志物等;利用校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让学生们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2.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的社团种类繁多,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团较少。我们应该积极创建并支持此类社团。另外,高校可开展特色的校园活动。如组织师生学习、表演非遗作品;或者举办与“非遗”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鼓励师生以“非遗”为素材进行创作,举办“非遗”作品展览,邀请传承人进校园表演、讲座。另外,搭建校外实习实践平台,进行校外实践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开展一些“非遗”项目调查、研究、保护、宣传等工作,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体验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这类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实践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的弥足珍贵,更加喜爱民间艺术,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之情,从而升华为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与自豪,同时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底蕴、人文品格和人文情怀的培育与熏陶,打造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

3.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其内涵丰富,并不缺乏教育的功能。而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较少涉及到“非遗”文化,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笔者认为,一方面,应该在课程项目立项阶段筛选出适合相关专业发展的非遗项目进行市场调研,综合传承人的意见,确定课程门类,制定课程目标及课时分配。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自身校企合作的平台,使该课程发挥出其优势。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与高职院校现有专业相融合,将非遗文化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例如,科技职业学院将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与学生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设计出图案更为精美的蓝印花布。这样不仅推广了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还使与之相关的专业学生成为保护此非遗项目的新丁。甚至将其开发成新的旅游纪念品。

4.构建“非遗”保护和传承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没有固定的方法,却有着相同的原则。在其保护和传承的工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构建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就是指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非遗”传承人依托非遗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与传承。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一方都无法代替的,它应承担起唤醒社会保护意识、抢救文化遗产的重任,通过学术研究、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培育等多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然而这个过程必须有政府部门的整合与协调,建立包括政策、资金、法律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传承人的创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精神因子,是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其中所具有的特定思维、精湛技艺、文化意识是珍贵而无法复制的。整合三股力量的优势资源,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共同构建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非遗”传承人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

5.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无论从保护传承角度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来看都是获益的。“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设专修课程,举办讲座,对高职师资队伍是个有效的补充。高职院教师,尤其是部分学历较高并积极参与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是一股强有力的支持力量,弥补了部分“非遗”传承人学历较低的局面。两者的结合,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一是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定期开展文化讲座、选修课程等;二是让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职教师拜传承人为师,这样可代替不能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的传承人。这样的拜师,不是单纯的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授,也是对非遗传承工作的有益补充。三是可以组建“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传承人聘为传习课程专业师资。通过民间艺人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同台授课的方式,组建了“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6.积极拓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宣传交流渠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服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高校在资源整理方面也要注意方式的创新。除运用传统的方式外,还要利用好当前的数字、网络平台。例如,可以成立学校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凭借图书馆资源,建立一个完备的数字化资源库,把资料和研究成果等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影像化方式记录下来,妥善保存并合理加以利用,从而拓宽宣传渠道。当然,高职院校更应加强校与校之间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交流。

三、总结

篇8

希望非遗换掉“地方土特产”的属性,能真正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品牌;

希望非遗传承人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产品研发、产品设计、人才培养上来,而不是为了企业的生存满世界推销产品;

希望建设权威的非遗交易平台,真正解决非遗产品的渠道问题;希望非遗能够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回归非遗原本的存在价值;

希望非遗与教育深度融合,拉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脱贫增收;

希望所有的希望不再只是希望……

2017年,笔者在各省非遗主管部门的大力配合下,走访了我国10个文化大省,访问了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美术两大类非遗传承人及非遗相关从业人员百余人,50余家非遗企业。在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中不仅深深体会到了非遗技艺的博大精深,非遗文化的源远流长,非遗传承的艰巨使命,同时也深深感受到非遗人殷切的希望。

影响非遗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就非遗产业化发展而言,我国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全国非遗资源90万项,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遗项目1372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986人,省级非遗项目11042项,省级传承人12294人。但实现或基本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寥寥无几,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北京全聚德烤鸭、云南砂锅米线、天津狗不理、西安肉夹馍、东北二人转等被大家熟知的项目外,其他一些具备传统优势的非遗项目反而走向了生存的困境,例如瓷器、刺绣、漆器等曾经为国家赚取外汇的代表性非遗项目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都存在着库存积压销售渠道难的问题。为什么传统美食项目等能够形成产业化发展,因为它们和人们的生活融入在了一起,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文化标签,同时也拉动了一方经济。非遗必须要有市场,要被人们所需,才能有生命力。

在笔者看来,影响非遗产业化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思想保守。经过走访了解到,部分省份从主管领导到传承人普遍没有产业化发展的意识,这和当地的资源和支柱产业的定位有绝对的关系。从传承人角度来讲,现有的传承人大部分年龄偏高且对经济、政策、科技的掌握不够,难以应用科学可行的方式让非遗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另外部分传承人满足现有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受保守观念的影响在技艺传承上局限于家族传承,难以接受祖辈传承的绝活让他人接手。

第二,缺乏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非遗作为一种文化,是公共财产,保护非遗也是一项公益事业。非遗保护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仅靠个人的收入和传承人的投入难以很好的保护,这也就制约了产业化的发展。

第三,专业人才的缺乏。非遗的产业化发展和创新运营模式的形成是要人来完成,所以人才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计划参与人数10万人次,包括清华、央美等57所院校参与。但是真正实施起来不容乐观,首先传承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参与培训内容以理论、保护为主,而对参与培训的人员又有条件限制,因此很难从根本上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其次培训一定注重时效性,突出等级能力,通过培训让从事非遗技艺的从业人员从水平、产品价值、自身价值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样有助于非遗培训的参与程度。

非遗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笔者认为,非遗的产业化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非遗传承人和从业人员的产业化意识,只有产业化发展才是最好的传承保护。建立可行的运行机制,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加大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让非遗融入现代人特别是青年一代人的生活。

第二,建立国家级别的非遗交易平台,解决非遗项目渠道问题。目前非遗产品种类繁多没有形成同类产品的标准价格体系,非遗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产品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非遗产品的含金量。另外建立展示、销售、体验于一体的实体店,让消费者产生兴趣的同时促进消费,从线上线下解决非遗产品的渠道问题。同时解决非遗企业库存和企业现金流问题。

第三,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实现非遗产业化的保障。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增长点,非遗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生产总值上占的比重日趋增大。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机构、民间、高校共同合作,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培养文化、经济、市场、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通过政策导向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非遗传承保护和产业化发展的工作中。

第四,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趋势。2016年,文化部服务国家“一б宦贰闭铰裕出台《“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23个国家文化部长或代表受邀出席丝绸之路文博会文化部长圆桌会议并通过了《敦煌宣言》,与沿线国家开展交流的机制化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国非遗打开了国际市场。

第五,文化资金投入。2016年,中央财政通过继续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文化项目,共落实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6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7.7%。

篇9

普洱市图书馆建立于1979年,建馆37年来,始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有限资源建设“特色”图书馆。在特色建馆方面,普洱市图书馆走出了一条“特色道路”。

一、专门性是图书馆发展之路

美国专门图书馆协会为专门图书馆下的定义是“专门图书馆乃是私人、公司、会社、政府机关或其他任何团体所设置之图书馆或资料中心。”其宗旨是搜集专门主题的资料,同时透过各种媒介和方法,为特定的读者提供服务。无论国际国内,都有许多专门性很强的图书馆享誉世界。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法律图书馆、上海音乐数字图书馆、中国地质图书馆等。

二、普洱市图书馆以馆中馆等特色形式满足读者需求

1.建立相应的分馆、馆中馆

普洱市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图书馆事业起步较晚,目前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普洱市图书馆共有馆藏25万余册,图书老旧,每年购置种类、数量有限。从专门性来讲,完全达不到行业要求。要突出专门性,只能突出图书文献分类,把最具有优势的文献加以整合,建立相应的分馆、馆中馆。

目前,普洱市图书馆已建成了类似专门性图书馆的馆中馆,如地方文献馆,有普洱茶文化专柜、少数民族文化专柜,陈列茶文化书籍三千余种、民族文化文献两千余种四千余册;少儿图书馆,陈列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两万五千余册。这些,都是迈向专门化图书馆的举措是实用性与专门性的有机结合。据统计,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普洱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馆的查阅量12万余次,少儿图书馆接待小读者约15万人次,图书借阅量总计65万余册次。

2.注重文献采集的针对性

图书馆丰富的特色馆藏资源是其赖以生存和增强竞争力的基础。不管图书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何演化,图书馆永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一实体就在于它拥有任何信息机构都不能取代的丰富的信息资源――馆藏资源。对于所有图书馆来说,采集文献和实施针对性馆藏建设仍是其最基础的工作任务。普洱市必须有极强的针对性,采集工作中必须坚持“小而全”的思想,同时全市公共图书馆应联合起来,进行分工协调采集文献,发挥整体优势。各县区应分工协调,按系统分工协调,或在自愿组合基础上的分工协调。协调采集有利于互相弥补不足,但最终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分工协调的结果,必然导致图书馆更加开放、图书馆服务于更加广泛的对象,因此从分工协调到图书馆扩大开放,再到文献资源广泛地利用,就使图书馆走上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这正是我们办馆的最终目的。

三、突出重点,精益求精

对于有些图书馆来说,即便重点很明确,也未必有充足的财力去完成特色建设。因此,“特”首先要“精”,确保重点文献、经典文献、核心文献优先建设,集中有限财力搞好有特色的精品建设。同时要做到人性化服务、精准服务。

1.突出民族特色

普洱市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地级市,有世居民族14个,尤以傣族、佤族、拉祜族、哈尼族、彝族居多。作为占普洱市人口较多的几个主要民族,傣族、佤族、拉祜族、彝族、哈尼族,都留下了较多的文献资料。在文化建设方面:澜沧县拉祜族文化;景东县突出彝族文化;西盟县突出佤族文化;景谷县突出傣族文化;墨江突出哈尼族文化和北回归线文化。

2.突出普洱茶文化

镇沅县打造茶树王茶文化;宁洱县突出茶马古道文化、困庐山皇家古茶园文化;澜沧县打造普洱茶世界非遗文化。

3.图书分类人性化

目前,普洱市图书馆所有图书,都按照类别进行上架,对读者开放。以文学作品为例,分为诗歌、散文、小说(长篇、中短篇)、剧本等大类,再按照国籍、作者姓氏字母顺序逐一陈列,方便读者借阅。

4.提高服务对象的针对性

篇10

我国地域辽阔,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艺术,并且很多民族文化艺术已经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辉煌。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或是传统技艺,或是独特的生活方式,其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的核心因素就是传承人,所以传承人应当受到特殊保护,而现阶段我国在传承人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的建设中有众多不完善之处,这都亟待解决。

一、我国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申报,轻视保护

当前,有一个问题亟需人们重视,即各级科研单位和各级地方政府,甚至是某些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却忽视了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这从侧面反映出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以及部分学者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较大的认识偏差,其思想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往往在申报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各单位表现得非常积极,号召大家都各显其能,共同协作,尽最大的努力保证项目申报成功。然而,当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后,却没有建设科学、合理的项目保护与传承机制,并且各个单位又回到各自为政的状态。非遗保护工作比较复杂,在实际开展中会有层层困难,一般都会超出在申报项目时所预测到的问题。所以,当申报完非遗项目后,实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就显得异常困难,很多指标都无法达到,并且被列入到申报名册中的传承人,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获得与书面描述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非遗传承人呈现断层趋势,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传统戏剧、曲艺、音乐类目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现代社会流行音乐文化对其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绝大多数青年人都遗弃那些经典的传统音乐文化,甚至有些老年鞒腥艘步ソソ其遗忘。非遗中的民间传统工艺也由于不具备可观的经济价值而很难形成广阔的市场,所以很少有学徒愿意去学习。非遗中的传统医药类项目也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被现代医疗设备所替代,其生存空间所剩无几。新时期,青年所接触的信息较多,喜欢快节奏的生活,视野也更开阔,对传统的生活方式持有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就直接舍弃了传统的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这导致非遗传承人出现严重的断层趋势,使得非遗保护工作非常严峻。此外,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发展环境也不容乐观。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非遗传承人也需要面对生活的压力,而非遗行业基本都是生产文化及精神产品,其本身的生产成本比较高,而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消费中很少涉及这些精神文化类产品,这让传承人的生存状况变得比较差,久而久之,只会让整个行业发展得非常缓慢,并且走向消亡。

(三)非遗传承人现有的认定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在非遗传承人的认定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层级认定方式,并且传承人也明确分成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省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认定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笔者很明显地看出几个问题,包括认定数目不明确、认定程序不科学以及认定条件比较抽象等。首先,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数量没有明确规定,显然,对于某个非遗项目被认定的传承人数量越多则推广的力度也会更大,将会促进非遗项目健康长久地发展。其次,认定程序不科学、不合理。目前非遗传承人一般都是被推荐的或自行申请的,而这些传承人都生活在民间,对相关的申请制度几乎没有了解过,所以自愿申请的流程并不适合。最后,认定条件模糊,较为抽象。我国规定非遗继承人不能为集体,而在发达国家则对传承人的主体身份没有任何限制,采取“个别认定”“团体认定”“综合认定”等方式。

二、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督导检查工作

政府部门应该结合目前非遗传承人的现状,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从而能够明确传承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审核各地方部门递交的非遗项目申报方案时,一定要重视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确保传承人的切身利益。当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后,就应该积极督促相关部门要按照申报书所写的关于保护传承人的方案,派遣专人不定期地进行巡视检查,确保传承人的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激励力度和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对本地的非遗传承人做好普查登记,对于特定弱势的非遗传承人群体要给予一定的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非遗传承工作中。同时,也要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保非遗传承人的财产性权利和精神性权利,让他们依法享受获取报酬的权利。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对非遗传承人的激励力度和扶持力度,可以利用社会募捐等方式建立专门的非遗传承人保护基金会。政府部门加强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让当地老百姓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拓展非物质文化产品的市场,这也能增加非遗传承人的经济收入。当传承人有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就可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也能吸引到更多青年做非遗传承人的学徒,这也有效地解决了传承人的断层问题,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展。

(三)健全认定机制,确保科学合理

首先,非遗传承人的数量认定必须科学合理。根据非遗项目的具体情况,尽量提高传承人的认定数量,鼓励年轻人去拜师学艺,并且给予物质奖励,这样就会不断扩大非遗传承人的数量,也会进一步推广非遗项目。其次,非遗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必须科学合理。很显然,认定标准是判定非遗传承人是否符合标准,那么认定标准就直接决定了传承人的认定数量。为了适当提高认定数量,认定标准可以适当放宽。扩大传承人的候选范围,尤其是初学者,要给予充分的鼓励,给予他们特定的认定标准,可以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拜师学艺,且继续给予资金扶持,这样就会慢慢培养出一批批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最后,认定程序多渠道化。要突破传统的个人申请与他人推荐相结合的认定程序,当地政府部门应该主动寻找和发现非遗传承人,并且协助他们申请,鼓励民众多推荐非遗传承人,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并且做好登记,由专人去调查,最终协助其申请。同时,评定对象也应该多元化,不仅包括个人认定,还要包括集体认定,只要是具有非遗文化价值的传承人或传承群体,都可以认定为非遗传承对象。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只有不断改善和优化保护与传承机制,才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发展。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