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音乐生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音乐生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考音乐生培训

篇1

关键词:音乐高考;现状;发展;培训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222-02

在二十世纪末掀起了一场“艺考热”特别在近些年,其热度更是上升,形成空前“繁荣”。然而,这番景象的“繁荣”实是“虚火”此火屡浇不灭,都是艺考惹的祸。其原因:一是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状况的普遍提高,对精神文化的审美需求也随之提高。二是长久以来,高考被人们寄予无限的希望,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高考时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走向成功的途径。但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好或者距离本科线有一定差距的学生,为了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也会走艺考这条“捷径”之路。由于艺考文化课成绩分数低,几乎过了专业合格线,文化分数线达到三百多一点就可以考取二本院校。和文化课万人争过独木桥的道路相比,艺术高考无疑是一条通向大学的光明大道,所以导致了“艺考”火爆局面,这现象不仅在那个省,而在全国也普遍。三是一些生源不好的学校为了提升自己学校名气,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升学率,依靠艺考生成绩来带动学校的学习气氛。四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扩招.改变中国的高等教育也从已前“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不少综合性大学相继创办了音乐专业。现在全国的音乐高等院校有专业音乐学院和艺术学院、一千多所综合类和师范类音乐专业院校。经过多年来的发展,这些音乐院校无论是在专业数量还是招生数量上都有了迅速的扩展,高考音乐专业一度成为“高考捷径”,“艺考热”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高考音乐生在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下不断发展.队伍在逐年增加,目前全国已超几万人。每年艺考前夕,高考音乐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出现了“三多”现象:参加艺考的学生人数多,参与选拔的学校多,考生来回奔波多。从基础理论测试到专业技能考试。艺考生需花费大半年的时间到各地的音乐院校应试专业。拿到专业合格证后,又要准备文化课考试。虽然颇费周折,但仍有许多考生如愿以尝。

一、高考音乐的尴尬现状

在众多的音乐考生中,不少人把上大学甚至是以后找到一份称心如意工作的希望寄托在音乐专业考试上以致音乐高考存在不少尴尬现状。

(一)学生选择简单盲目

由于音乐专业的高考文化分比其它专业的分数要低几十甚至上百分。很多学生在自己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考入一般院校无望的情况下,把目光盯住了音体美专业,以此作为跨人大学校门的金钥匙。多数学生从高二才开始找教师学音乐。他们不管是否具有专业基础,也不管是否具备学习音乐专业的条件,临时找教师强化训练,只为了能拿一个专业合格证。在这些学生中,只有极少数学生具有音乐天赋。而那些艺术天赋出色且文化成绩较优秀的学生却又不会选择这个专业,原因是音乐专业就业的局限性,使许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只有文化科很差,才可学习专业,达到升学目的。

(二)音乐培训班良莠不齐

随着学音乐的人数激增,各地高考音乐培训班也是脱颖而出,名目繁多。主办者大多口气之大,有的虚称培训班是与某某音乐学院合办,保证能让学生专业过关;有的刚成立不久就吹嘘已经培养出了多少重点音乐学院的考生:有的借著名音乐院校牌子,称某某教授也加盟培训。其实只是挂名帮做广告宣传,却从不亲临指导等等,可谓是音乐江湖、各领。学习班的增多,这个市场的竞争开始变得激烈而混乱,一方面是培训班名不符实的宣传,一方面是学生晕头转向的选择。多数学生选择培训班时,分不清好坏,既损失了学费又浪费了时间。

(三)专业就业面局限

每年到毕业时候,从高校大门走出的音乐类毕业生而言,前途并不是那么乐观,赏心悦目的景色并不能缓解他们面对就业的紧张压力。当年浩浩荡荡如潮水般涌人音乐高校的年轻人,四年后走出校门就业时,发现现实远没有自己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音乐专业就业的市场供大于求,很多毕业生无法顺利找到与音乐有关的工作。放眼人才招聘市场,招聘音乐专业的就业信息非常少,特别是音乐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就更难了,起点低、名声小。在人才市场上往往是无人问津。现实让人感觉的是,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最后还得想法另辟新径。然而,就业的压力并没有影响考生如潮水般地涌入音乐类院校该现象很让人忧心,这也凸显了现行高考体制的弊端。

二、怎样才能让高考音乐科学有序发展

学校应高度重视高考音乐,积极主动地寻求高考音乐教学的新模式,在音乐专业培养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学生及家长在选择专业和培训班时不要盲目,要从实际出发。

(一)认清形势、准确定位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天赋是学习的基础。作为一个高中学生,首先应确定自己是否具有从事音乐事业的条件和决心。音乐人才是一种特殊人才,音乐学科是一门特殊学科。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音乐的普及和影响促使一大批青少年从小开始学习音乐。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不久后必将活跃在音乐的大舞台上。那时候突击进入大学校门的音乐考生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和压力,音乐专业的专业性将成为检验专业人才业务水平的标准。所以,音乐考生们千万不要为了短期的利益而做出错误选择,浪费全方面综合学习的大好机会;要把握当前难得的学习机会,慎重选择以后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篇2

关键词:应试性;规范化教学;备考曲目

【中国分类法】:G623.75

一、高考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应试教学与规范教学的矛盾。声乐教学是有其基本程序和一般规律的。程序上,一般都要经历选才、入门、解决技术问题、学习音乐表现及舞台表演等一系列过程。在教学中,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专业院校,一、二年纪打基础,三、四年级出成绩是比较正常的现象。高考声乐教学则带有强烈的应试性色彩,教学起点低、周期短、过分强调声音技术而忽视了音乐表现、备考作品难度往往高于考生的实际技术水平等是其鲜明的特点。这些现象,可视为高考声乐教学与声乐教育应有的规范化教学之间的矛盾。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考生存在着声音不自然,做作痕迹严重;作品完成吃力,音准、节奏不准确;音乐表现苍白,表情、肢体动作等僵硬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高考声乐教学速成式的、片面强调“拔高”水平以应对考试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后果和具体表现。

2、教师队伍水平差异明显。从事高考声乐教学的教师水平差异明显,是高考声乐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从事高考声乐教学的教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师。这类教师占得比重比较大,其责任心强、学生管理方便、课程安排紧凑。但作为高中教师,其主要任务为音乐普及教育,且师资配备不会太多,在声乐教学中往往存在师生比不合理,无法实现一对一教学的问题。也存在知识陈旧、专业方向不一致等问题。2、社会培训机构的声乐教师。这类教师占得比重比较大,其专门应对高考声乐教学,有一定的应试教育经验。但作为商业机构,人员流动较大,其教师多为本、硕在校学生,教学水平略显不足。3、高校声乐教师。这类教师是笔者最为推崇的,但所占比重并不大。其教学规范、曲目选择合理,且了解高招要求和教师心态,很清楚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势。在笔者观察中发现,跟随高校声乐教师学习的考生,其声音状态、歌曲表现均强于高中教师和培训教师。

3、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这一点主要表现在“选才”和“考试曲目的选择”两个方面。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一部分文化课不好的考生,将艺术类招生作为考学的便捷途径,部分高中为提高升学率,也默认甚至鼓励这种现象存在。因此,造成了一部分并不适合声乐学习的考生进入了这一领域,通过短期“拔高式”教学考取一个层次较低的学校,导致学生专业发展和就业困难,这实际上是一个饮鸩止渴的办法。也是当前部分高校声乐教学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在考试曲目选择上,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考生选取的备考曲目,大都超过了其实际的演唱水平,一味地追求音域宽、难度大、内涵深的作品,往往一首很好的歌曲,被演绎的如一杯索然无味的白开水。

二、给高考声乐教师的建议

1、把好选才关。“选才关”是声乐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人生走向。一直以来,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声乐相较于器乐要好学、容易上手,所以有大量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考生将声乐作为其升学考试的敲门砖,这是不对的。声乐学习有其必备的两个条件,要想在这个专业领域有所发展,缺一不可。首先,要有较好的嗓音条件,没有不良的发声习惯和语言习惯。其次,耳朵要好,要有好的音准、节奏感,以及对音色把握的敏锐性。这是学习声乐最起码的两个条件。声乐教师在选取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这两个原则,对于不具备条件的考生,一定要建议他们考虑其他的升学途径,以免耽误前程。

2、坚持规范化教学。高考声乐教学不可避免的具有应试性的色彩,“速成”、“拔高”往往成为其主旋律这是由其目的决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讲,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坚实的基础性训练和规范化教学,对考生今后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的。而且,从高校声乐教师的角度看,他们更喜欢那些没有不良发声习惯、声音自然干净的学生,即常说的没有“歪范儿”,这样的学生更好开展教学,也更容易出成绩。声乐考试与声乐比赛不一样,选择的是可培养的“苗子”,不是歌唱家。因此说,坚持规范化教学,对考生的应考和今后发展都大有裨益。

第一、做好声部、声种的鉴定工作。声部、声种的鉴定工作是声乐教学的开始,决定了学生今后的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高考声乐教学面对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高中生,年龄大约在十五、六岁。这个年龄阶段,生理上刚经历过变声期,声带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其声音特质尚未完全确定,给声部、声种的鉴定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从事高考声乐教学的教师不是嗓音鉴定的专业人士,教学经验也稍显欠缺,在具体操作中应把握以下两个原则:1、通过自然音色来辨别,抓住学生本声的特质判断其类型,可通过说话、朗诵、练声几个渠道进行了解。2、不要过早训练换声区,尤其是男生。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有些确定为男高声部的学生,随年龄增长及嗓音的进一步成熟,最终确定为男中音声部。因此,在自然音区训练稳定的情况下,逐步扩展其音域,并进一步对声部、声种进行鉴定。

第二、灌输专业的声乐学习理念。在当前的高考声乐教学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大家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唱出什么样的声音,以及完成多大难度的作品上,对于音乐本身,甚或歌曲本身都不太在意。笔者在与考生交流中发现,绝大多数考生都存在着音准、节奏的偏差,对于歌曲的律动没有概念,声音不自然,有较重的模仿痕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专业的声乐学习理念作为指导。首先,应该用自己的声音、自然的声音演唱,不能因为喜欢某个歌唱家或某种类型的声音,就机械的模仿。须知好的声音是训练的结果,不是模仿的产物。其次,学习作品时不要“听歌学唱”。这是造成考生音准、节奏偏差,歌曲律动不对的直接原因。应该让学生学会“读谱学唱”,先唱准铺子,再研究音乐术语及表情记号,反复朗读歌词以理解歌曲内涵,在此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演唱歌曲,做到唱之有物。

3、合理安排备考曲目。合理安排考试曲目,是考生充分展示其演唱水平和艺术潜质的关键。在曲目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务实的选择考试曲目,要能充分展示考生的演唱水平和声音特质,在作品难度加分的考量上,优先考虑作品和音乐的完整性。其次,要做到扬长避短,展示优点,隐藏缺点。高音好的考生可选择《再见了,大别山》、《我爱你,中华》之类的作品,展示其高声区的优势。音色好音域窄的考生可以把《绒花》、《草原之夜》之类的作品唱细致。最后,注意作品表现和艺术感染力的把握,要以情带声,用音乐,而不是声音抓住评委。

参考文献

篇3

一、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缺少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偏废艺术的教育同样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课的功能,并非仅仅培养高尚情趣,陶冶美好情操,塑造高雅气质,拓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的益智功能。有研究表明,二战后的日本之所以能在瓦砾堆中迅速崛起,一是取决于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二是取决于遍地开花的音乐教育。音乐对人体大脑,特别是右脑的开发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关注,它能促进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以及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纵观世界发达国家,无不把音乐纳入学校正规的课程,有的国家甚至从幼儿园一直开到大学并记入学分。历史上的许多科学家和名人都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程度地受益于音乐的熏陶和启迪。

二、建立长效机制 严格考试制度

常言道,没有好的考风,就没有好的学风。失去了“严考”这个大前提,一切说教都是苍白无力的。对普通中学音乐课而言,“严考”的含义不在于加大考题难度,加大监考力度,杜绝作弊行为等等,而是把音乐成绩与学生的“前途”和“命运”相对接。学生长期以来漠视音乐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对不及格或旷考、拒考者没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说法(本人曾遇到过考试时学生主动要求老师给零分的情况),留给学生的印象是:考与不考一个样,考好没考好一个样。这对好学的学生而言,是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挫伤;对厌学的学生而言,又是恶习的一种纵容。有失考试的公平性。学校的这匹“软肋”成了音乐课的一个“死穴”,音乐教师深感无助。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音乐课的考试必须与学生的毕业与升学挂上钩。比如,音乐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发给毕业证,并取消当年高考资格(待补考及格后再恢复上述权利),这必然会给学生敲响警钟。也只有这样,音乐课才会有真正的“抓手”。为了避免“严考”出现“光打雷,不下雨”或“雷声大,雨点小”的虚张声势的现象,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音乐考试的严肃性,用事实来见证结果。

三、优化教材内容 教学教育模式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学生的视听局限被打破,脑子里装的东西“日新月异”。而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已远远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有的学校至今还在使用老教材),这也是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音乐课没意思”是学生常常发出的感叹。因此,优化教材内容势在必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专门组织课题组编写校本教材。各音乐教师还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灵活增加一些新内容,以弥补原有教材之不足。另一方面,要敢于在基础(义务)教育框架下改革教育模式。进入高中,学生升学的方向日益变得明确,部分学生已着手准备“艺考”专业。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艺考”已成为当今普通中学新的升学增长点。但以过去课外形式开设的“艺考培训班”规模太小,时间太少,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为了把这个“面包”做大、做好,高中阶段的音乐课以完全选修的方式开成纯粹的“高考音乐班”是最理想的出路(比如上午学文,下午学艺等),想学音乐的学生自然找到了归宿,不想学音乐的学生可以选择其他艺考专业班。与其让学生在普通音乐课堂上苦度日月,浪费光阴,不如投其所好,为我所用。这种建立在目标和兴趣基础上的学习,有的放矢,劲头十足,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成效。

篇4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艺术生的招生规模也迅速扩大,为了在高考中继续保持优势,我们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也要在艺术生考学方面取得突破。但要想实现突破,生源是关键,我校生源多来自农村,文化基础差,家长思想保守,许多问题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因此,开始的时候,音乐艺术生的生源很少,前两年都在个位数字。为了改变现状,我们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以便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一、招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到,主要的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这些思想主要表现为学生、家长乃至班主任对于音乐专业升学就业方面的认识不足,存在偏见。许多学生热爱音乐,但提及以音乐为专业,家长就会百般阻挠,极力反对,究其原因无外乎三种想法:1.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唱首歌考大学是不务正业,音乐不如理化生等传统文化课有用。2.就业原因:认为学音乐没有前途,担心孩子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3.经济原因:认为学习音乐开销大,害怕家庭无力承担。

家长的偏见源于对于音乐专业的片面认识,许多人对音乐的了解是来自网络电视等媒体。许多港台明星都是经由录音棚制作以及传媒公司的炒作而成名的,需要经济基础做后盾;而大陆许多明星成名前都经经济拮据,甚至吃咸菜泡面,睡桥洞,在地下通道卖唱,或者在歌厅酒吧做歌手,生活状态漂泊不定。一个普通音乐爱好者想要成为明星几率是很低的。因此许多家长出于现实的考虑愿意孩子学文大理,毕业后到企业事业单位找份稳定的工作,认为只有这样便是走正途,而学音乐则是不务正业。总而言之,就是觉得学音乐出路太窄,没有前途。

班主任有时也会给学生打退堂鼓,原因在于我校生源质量差,普通班考四百多分就算好成绩了,班主任怕学生学了音乐,文化成绩下降,进而影响班级成绩排名。

二、解决存在的思想问题

分析出了问题的根源在于思想认识方面,我们便开始用各种办法使人们的思想转化。

(一)首先,用升学事实来证明音乐专业升学的优势。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目标正是让学生通过音乐考大学,进而找一份相对正常稳定的工作,而不是培养学生成为明星,因为成为明星的几率确实太低了。而通过音乐考大学文化分数线低,比大文大理容易得多。例如2011年河北省音乐生一本分数线是335分,2012年是344分;而2011年文化课一本分数线是562分,2012年是572分。目前我校每年考生总数约2000人,升入二本院校的学生比例约为15%,其中包括复读生在内,其他学生文化成绩多为三四百分,通过大文大理是根本不可能考上二本的,而发挥音乐特长则可以考上二本。我们以我校近年音乐艺术生的发展事实为例,许多文化课平时在班内处于后进的学生,通过音乐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制作了近年音乐专业考上大学学生统计,用事实说服学生及家长。

(二)用事实证明音乐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那么,音乐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呢?我们可以通过对沈阳音乐学院大学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分析沈阳音乐学院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毕业招聘单位信息,可以看出音乐生就业前景广阔,招聘单位岗位多样,可以进入影视演艺圈走向台前:例如部队文工团、专业艺术团、影视演员、歌手、乐手、主持人、指挥;也可以走向幕后:例如网站、报刊广播、电台编辑记者,文化经纪人、策划人、音乐人,唱片、文化、娱乐公司助理、业务主办、录音师等职业;也可以凭借专业优势进入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团委工会及文化宣传部门;可以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可以从事音乐培训工作。现在许多单位的招聘岗位专业性不强,对专业等内容都不做限制,唯一要求的就是学历,即要求最低是本科或是研究生学历多。例如某公司面向沈阳音乐学院的招聘中直接这样写到:招聘专业:艺术,最低学历:本科,岗位:艺术人才。由此可看出,许多单位就是看中了毕业生的本科学历,其他的基本不做要求。

我们通过培养音乐艺术生使许多根本考不上二本的学生实现了大学的梦想,通过大学这个跳板与社会需求对接,从而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使自己的人生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因此,家长要认识到,无论是从考大学的支梦想而言,还是从支持孩子选择自己有优势的领域去工作而言,有音乐天赋的孩子选择音乐作为升学途径是一条可行之路。

(三)为了打消家长的顾虑,真正从为学生及学生家庭减轻负担的角度着想,学校出面与考前培训机构协调,使考前费用降到最低。

我们学校由年级组长和专业老师组成小科领导小组,前往省会进行考察,对各大培训机构进行比较,与选定的考前培训学校协商,使培训费由一万四降到七千元,使一般家庭都能负担得起,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四)为了打消了班主任担心学生成绩下降,影响自己的班级成绩排名的顾虑,学校重新制定奖励措施,从哪个班发展的音乐生考上大学,就算哪个班主任的班级升学指标。

分析出了思想上的问题所在,还需要不断宣传,使得学生及家长乃至老师整体思想得以扭转。因此,我们制作了《音乐班答学生家长问》,以解决学生家长的疑虑和问题。

三、招生的途径和标准。

根据我们的招生环境,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招生策略,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中招时特招有音乐特长的学生,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从在校生中发掘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平时要上好普通班的音乐鉴赏课,要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喜欢音乐,拓展音乐知识面,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从在校生选拔音乐艺术生的时间契机是从高二开始的。经过实践的检验,我校的音乐专业训练从高二开始符合高效的原则。因为利用高二一年和高三半年时间进行音乐专业训练的学生100%都通过了音乐专业的本科线,而差距主要在文化课上,最终高考落榜的原因都是文化达不到本科分数线。因此高一的时间留给学生学习文化课,把基础知识打牢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

从近年我校音乐生高考结果来看,由于从在校生转为音乐生的学生拥有比较扎实的文化课基础,明确而强烈的考学愿望,且有相对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往往能在高考中取得双过线的成绩,而中招时特招的音乐生文化课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当时通过特长考进高中往往带有投机目的,他们只想享受降分的优惠政策,并不想真正学习音乐考大学,因此后来很多都放弃了。因此从在校生中培养选拔音乐生意义重大,我们需要做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包括上好平时高一的音乐鉴赏课,运用期中期末测试、学业水平测试杠杆促进学生学习音乐,通过搭建艺术节、合唱节的平台发掘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等。

总之,生源质量决定高考成绩,虽然我们地处农村,但我们也要立足生源现实,通过提高我们的高考成绩,扩大宣传,降低学生的家庭投入,逐步改变社会思想认识,进而使更多热爱音乐,具备音乐天赋的学生能够踏实下心来选择音乐这条适合自己的专业道路,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以达到良性循环。

篇5

围绕学校学科的教学目标,结合体艺教研组学科的特点和要求,针对2007年艺术类高考,第二学期的重点工作计划如下:

体育:

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举办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顽强毅力.

音乐,美术:

配合学校开展各样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加学生的灵感,将音乐美术融合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的能力.

具体工作措施:

抓教研组建设: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新基础教育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认真制作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备课教案材料.

拟定组内教师各学科专业的学期工作目标,训练计划,实行组内公开课比赛,优秀教案评比,组内教案自查活动.

提高课堂45分钟质量,教学中有目的的进行分层教学,对有专业兴趣的同学,专业教师重点引导,善于发现苗子,为走专业道路作辅垫,扎实基础.

加强组内教师自身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争取在本学期在创佳绩,发展组内教研特色,如:篮球,足球,乒乓球,体操,篆刻,书法,绘画,舞蹈等,争创优秀教研组,将传统项目进行完善.

坚持寓教于乐为指导原则,培养学生素质,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中阶段从高一选苗,注意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双达线基础,务实专业课教学与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沟通配合教学.

将专业高考必考内容做选修内容,针对高考教学,利用好课堂争取区级以上获奖成果,将组内教师集中讨论自编教材,对组内进行资料积累.

本学期主要工作如下:

引导好各专业高三毕业生的专业加试,报考时间;

各专业教师带队去芜湖参加专业加试,注意安全,安排好食宿,往返班车,统一行动.

开展好组内传统项目的教研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组织书画展,卡拉OK大赛,篮球,足球赛等.

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立足高考,放眼学生发展,安排好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时间和内容.

坚信,体艺组青年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激情,将使体艺组成为学校先进教研组!

二00七年二月二十六日

具体工作计划

二月份:

讨论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拟定各年级授课内容与教学进度表;

配合教导处搞好开学教学检查工作;

上交校报所需材料;

带领体艺考生去合肥报名;

高一特长生的选苗工作.

三月份:

结合"文明创建月"举行画展;

组织一次校级拔河比赛;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校本培训;

各专业教师带考生赴芜湖考试;

第一次月考.

四月份:

校内教学开放周;

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教学活动;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第二次月考.

五月份:

配合教导处搞好第三次月考;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举行学生音乐会;

针对特长生培优辅差工作开展.

六月份:

常规教学工作的开展;

配合教导处搞好第四次月考;

配合教导处搞好学期结束教学检查;

篇6

0 引言

中国现代钢琴教育,从纯粹意义上来讲经历了不到百年的时间,虽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和西方音乐大国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因笔者曾先后在白俄罗斯和我国粤西地区留学和任教,对二者之间差距了解颇深。本文力从中国粤西地区和白俄罗斯中高等音乐教育层面分析,找到差距,希望对粤西地区钢琴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1 从钢琴音乐艺术的环境看二者差距

白俄罗斯是前苏联分裂时所产生的一个国家,它传承了前苏联和欧洲优秀的钢琴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独成一派,为世界钢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白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是近乎全民的音乐教育,仅明斯克一个城市就有十几个由政府出资,装修华丽的音乐厅和歌剧院,每天都有歌舞剧和钢琴音乐会上演,且票价低廉,一公斤胡萝卜的价钱就能换到一张豪华音乐厅演出的歌舞剧门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音乐会的形式,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激发孩子心底对艺术的渴望与追求,艺术工作者更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无比尊敬。

粤西地区地处较偏,经济相对落后,钢琴教育起步较之全国更晚一些,其民族分布比较分散,语系较多,语言千差万别,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重商思想比较严重,弃学从商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外交流高层次艺术文化生活贫乏,无专业音乐厅艺术博物馆,也无专业性的钢琴音乐会、歌舞剧、艺术交流会,艺术一直被作为教育的冷门。

因此,要振兴粤西地区钢琴教育,还需从公共艺术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加强专业的演奏厅、歌剧院的建设,积极引进外来钢琴教育人才及先进教学方法,促使钢琴艺术由贵族化向全民化发展。

2 从初中级钢琴教育比较二者差距

2.1 从钢琴的教育体制来比较二者差距

在白俄罗斯,从小学到音乐学院,钢琴教育是在学校完成的,学生在学习钢琴演奏基础的同时,还要进行较系统的乐理知识和试唱练耳的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使得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钢琴技巧能力同时得到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白俄罗斯,基础教育是免费的,通过国家考试考上音乐学院的学生是不需支付学费的,并且国家会按月给予每个学生发放生活补助。

在粤西地区,一方面:从小学到高中,音乐一直被作为副科,每周仅一节,音乐课内容是简单的歌曲学习,迫于应试教育和升学的压力,许多学校甚至取消了音乐课,为文化课让道,以至于许多高中即将毕业的学生不认识五线谱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艺术被作为富裕家庭的奢侈品,是有一定经济能力家庭孩子的爱好。高昂的钢琴学习费用是一般家庭望尘莫及的,由于艺术的商业化,使得相对贫困的家庭,许多有天赋且热爱艺术的儿童因为没有支付学费的经济能力而与艺术擦肩而过。因此,要提高粤西地区钢琴教育,必须加大对初高中音乐基础教育、钢琴基础教育的投入,可以采取在学校设立钢琴业余学习班的方法,使钢琴教育依托学校,把艺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降低钢琴学习的个人经济负担,要坚决摒弃钢琴教育商业化。艺术是纯粹的,是不能够掺加任何杂质的,是人类灵魂深处迸发出的火花,这种精神上的财富是不能用金钱购买、也不能用暴力抢夺。

2.2 从师资方面来看二者差距

在白俄罗斯,学生的钢琴生涯是在学校开始的,从学习钢琴伊始,便跟随经验丰富的教授学习,教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当年需要完成的计划和毕业计划,教师在教学上,更是表现出对艺术的高度敬业,从落键的每一个声音要求,到每一个乐句的阐释,再到整体作品风格的把握无不要求的准确到位。严格的要求,使得学生弹出的每个小曲子都非常严谨且趣味十足,都能随时参加表演与参赛。

粤西地区具有钢琴专业的高等院校较少,初级钢琴教育大部分是在以营利为目的琴行进行,由于教师资源匮乏,琴行仅把钢琴教育作为一种经商手段,对教师专业水平要求较低,根本不顾教学质量和学生未来的发展,使琴童从学习一开始就误入歧途,频繁换老师,频繁趟“剩饭”,甚至辍学。因此,初级钢琴教育教师队伍的规范培养与扩大尤为重要,只有建立钢琴初级教育者资格认定体质,大幅提高钢琴初级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并积极引进外来教育人才,规范钢琴初级教学,才能使粤西初级钢琴教育健康发展。

3 从高校钢琴教学来看二者差距

3.1 从高考制度来看

从高考来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繁,高考艺术热和钢琴热席卷中国大地,由于艺术生高考监管体制还未健全,高考不看专业看关系的现象便应运而生,学生高考前争先恐后地支付天价学费寻求名师“指导”,以便考试时能得到一点“特殊关照”,各个地方的高中艺术班教师纷纷到广州办班,并硬性规定自己学校的高考生停课参加短期培训。一时间各种各样打着名师名号的考前辅导班林立,十几天的短期培训,收取的学费也是相当可观的。渐渐地艺术成为一种考学工具、赚钱工具,艺术氛围越来越浮躁。

这种现象在白俄罗斯是不存在的,白俄罗斯的考试是非常严格的,专业的考试监考小组是首府音乐学院临时指定的有相对资质的教授和当地各个学院临时指派的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师的指派具有不确定性,而在监考小组之外还有督察组,严格监督整个考试的进程,一旦发现监考人员的作弊现象,将给予严厉的处罚。

3.2 从高校教学资源来看二者差别

在白俄罗斯艺术类大学里,一般一个老师只带5到6个学生,每个老师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场专场音乐会或协奏音乐会,每场音乐会都会邀请业内人士和自己的学生参加,这样的氛围使学生产生了对艺术的纯粹的向往。在平日的教学里,教师对每个曲子的讲解都非常细致,大到时代背景,乐曲风格,小到每一个音的触键,每一个休止符的停顿都细细讲解,虽然学生在每个学期弹的作品有限,但完成的曲子基本每个都是精品。在平日的一点一滴中,养成了学生对乐曲处理认真细致的习惯和对艺术的敬业精神。

在我国,近年来,一方面,由于许多高校不断的扩招,高校学生数量激增,而教师资源有限,钢琴课又基本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使得艺术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教师生疏了自己的专业技能,钢琴教师会教不会弹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在普通高校,教师只重视钢琴手指技巧和钢琴即兴伴奏,而忽视音乐本身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乐曲背景的分析,乐句的分析,和声的分析,风格的分析,而简单地认为,钢琴乐曲处理就是速度稳定,不错音,不错拍,这些只能把学生引入音乐机械运动化的误区,弹奏的作品一味的追求多、大、难,不注重音色控制,养成学生毛躁的毛病。

因此,要使粤西高校钢琴教育健康发展,必须要在加大对高考的监管力度的同时,转变应试教育观念、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规范教育市场和社会办学行为,清除危害艺术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同时,在高校内部应减少高校教师一对一授课数量,注重提高高校钢琴教育者自身知识理论水平和钢琴演奏水平,从各个方面作好教师的表率作用,使钢琴教学真正成为提升学生素质水平的有效突破口。

4 结论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要振兴粤西音乐钢琴教育,须加大专业艺术设施的投入,加强音乐厅、歌剧院等基础性设施建设,规范初级钢琴教育,拓宽小学音乐课内容,加强对考级、比赛的监管力度,减轻高校教师工作量,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同时还必须积极引进西欧先进的艺术文化和艺术人才,通过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促使粤西音乐钢琴艺术教育尽早与国际教育接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粤西钢琴教育水平,使粤西钢琴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逐步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孙童,明道.钢琴艺术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

[2]蔡江宁.钢琴考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J].昌吉学院学报,2005(1).

篇7

【关键词】广西高中 音乐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65-03

2003年,随着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全国普通高中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广西作为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最后一站,在借鉴和反思方面,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对广西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现状进行调查,结合地域性、民族性、本土性的文化特征,开发广西本土音乐资源,研发广西本土校本教材,旨在为广西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路径。

一、背景分析

(一)广西普通高中音乐师资情况调查

笔者通过对南宁市31所高中音乐教师调查,大部分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占59.2%;从教师的性别来看,女教师41人,占75.9%;从教师的职称来看,中教一级的占50.8%,中教二级职称的教师占29.6%,中教三级的教师占3%,高级教师仅有8个人,才占教师的14%;从学历上来看,音乐教师中大部分都是以大学本科学历为主,占87%,61%的是师范毕业的,而研究生仅有4个人,占7.4%。

(二)关于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读情况调查

图1

如图1显示:57%的教师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有学习过,但是没有全面的了解;只有21%的教师认真研读过;22%的教师从来没有认真阅读过。

(三)广西高中音乐课开课情况调查

图2

图2数据显示,所被调查的广西普通高中音乐必修课的开课情况中,按照课标的要求坚持每周一节音乐课的占42.85%;隔周一节音乐课的占有35.71%;还有21.43%的学校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开设音乐课。

图3

选修课开课情况调查中,歌唱和音乐与舞蹈模块是受学校师生喜欢的,占的比例相对多一些,分别占44.44%和38.88%;其次是演奏模块占16.66%;创作和音乐与戏剧表演这两个模块目前是没有人选修。

(四)影响广西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正常开设的因素

图4

如图4所示,影响广西的高中音乐课程正常开课的原因中,学校不重视音乐课占57.14%;其次是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占23.56%;受高考的影响的因素占14.28%;课时不够占5%。

(五)学校教学设备情况调查

图5

52.94%的学校有专门的音乐教育,教学设备齐全;29.41%的学校偶尔会使用多媒体音乐教室,教学设别有少量;有17.64%的学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教学设备紧缺。据笔者调查发现,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教具齐全的学校都处在南宁市中心,而没有专门音乐教室或是教具缺少的学校多集中在县。

(六)广西本土音乐教学情况调查

图6

图7

图8

从以上图表数据显示,对于广西本土音乐的学习中,有一半的高中教师会在授课时涉及一些广西本土音乐的教授,当然也有42.85%的学校教师在上课时是从不教授广西本土音乐有关的知识的。在图表7中也可以看到,教师对广西区域音乐文化的熟悉情况也不是很乐观,会经常聆听本土音乐,对其非常了解的仅占10%,而完全不熟悉广西本土音乐的占有30.56%。在图表8中显示,学生是比较偏爱流行音乐的,很多学生表示对民族民间音乐不感兴趣。

二、问题成因

一是应试教育明显。据调查发现,由于学校受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应试化教育非常明显,在高中阶段注重学生应试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二是开课不足。新课改后,广西教育厅明确规定课程的开设在满足开齐必修课的前提下,选修课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但是据笔者调查发现,南宁市有些学校隔周上课、不开音乐课的情况非常严重。

三是教学设备奇缺。学校经费不足,教学设备资源严重缺乏,尤其是城乡差异非常明显。有些音乐教师有能力开这门选修课,可是没有相关的教学器材,也只能止步不前。

四是本土音乐教学重视不够。通过对教师、学生的调查发现,学校音乐教师缺乏对广西本土音乐的重视,主要原因是学生不太喜欢本土音乐,所以教师对广西本土音乐的教学上也是有心无力。其次,学校音乐教师对开展民间音乐采风缺乏积极性,自然教起来也相当的吃力。

三、对策研究

当前,广西高中新课程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自治区教育厅的统一指导下,设立了30余所样本学校,通过样本学校带动其他学校。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学分制管理、开发校本资源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由于广西高中新课改才刚起步,课改经验不足,因此,很有必要为广西高中音乐课改问诊把脉,寻求解决办法。

(一)转变观念,重视高中音乐教育

1.转变音乐教育观念

一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重视高中音乐教育。2012年9月4日,南宁市教育局在召开的2012年秋季学期推进课改工作布置会上指出:如何把高考成绩与课改、教育现代化有机结合,是各高中学校当前最大的课题。据调查,目前还有21.43%的学校没有开设音乐课。

二是高中音乐教师要转变观念,明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笔者发现,许多高中音乐教师为了升学率,只注重高考特长生、艺术生的教学,而忽略面向全体高中生的基础教育。

2.改善音乐教学条件

高中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而领导的重视力度是学生全面发展音乐能力的有力保障。虽然全区对新课程的改革非常重视,但对于音乐学科来讲,在其管理、经费的支持、教育模式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二)加强师资培训力度

1.注重培养“学习、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音乐教师成长机制

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音乐教学工作者进行职后培训,可以邀请高校音乐专家和外省资深的一线教师传授经验,提供优秀课例展示;对于有潜力的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选送到音乐学院进修或是到新课程改革比较突出的外省学校去培训学习,不仅能开拓音乐教师的视野,而且能提高其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

对于培训过的音乐教师,回到自己的岗位后,应该通过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再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教学改革,真正能够做到把所学的教授给学生,在本学科基础上学会创新。同时,可以组织那些没有去参加培训的音乐教师来观摩、交流,这样,经过培训的音乐教师不仅把握住了音乐课堂,而且能够带动同学科的发展。

2.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对广西高中音乐教师进行评价考核,不仅能体现公平性、实践性,而且还是鼓励音乐教师积极工作的最重要手段,应该从全方位来对音乐教师进行评价考核。

教学水平评价。每个学期应该坚持对高中音乐教师进行教学考核。通过自评、他评、互评的手段对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说课技能、课程任务、教案的编写等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

实践能力评价。音乐教师组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音乐教师教学技能优质课比赛,组织学校合唱团、舞蹈队、乐队参加各种比赛,应该作为音乐教师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这是充分体现教师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机会,应该与其职称评定挂钩。

科研能力评价。广西高中音乐教师要积极参与音乐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找出一条广西音乐教育发展特色的高中音乐教育之路,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其高中音乐教育理念、实践、教学方法、挖掘优秀课例等方面要有所研究。学校应根据音乐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给予一定的奖励。

思想品德评价。在音乐教师的思想品德方面的评价一定要从各个角度进行评价,在德育方面,是否具备一名职业教师应有的品德;在其教学理念方面是否创新,应由学校、学生共同对其进行评价。

(三)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挖掘广西本土音乐资源作为辅助教材

开发广西本土校本课程资源,挖掘广西本土音乐资源作为辅助教材,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弘扬广西民族多元文化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一是可以组织师生深入民间采风、田野调查。教师在民间音乐实践中,可以组织学生到民间实地体验和参与民族音乐活动。比如在南宁举行的“民歌节”、武鸣县的“三月三”歌圩、平果“壮族歌圩”等民族传统音乐活动。这种活动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广西本土音乐的热爱,学习本民族的一些歌舞、器乐。

二是聘请民间艺人到学校开设本土音乐教育选修课程。由于受教育条件、师资设备的影响,目前许多学校是少开甚至是不开任何选修课。因此,学校可以聘请当地民间艺人到高中学校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兴趣爱好,学到原滋原味的本土音乐,而且也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艺考热;就业

艺考的全称为艺术联考,就是指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教育部备案的各大艺术院校,或者各大院校的艺术系对于高三艺术生举行的一次综合的专业考试。艺考生通过艺术联考考取院校专业合格证,参加高考达到文化课分数即可被录取。甘肃省的艺考热,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升温中。据统计,2012年,甘肃省报考普通高校艺术类考生共计21533人,比2011年增加了2234人。2013年,高考艺术类报名人数共计26193,比2012年增加1582人。艺考热一直处于不断升温状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课分数要求低。对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选择通过艺考这条途径上大学,是艺考热持续升温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考生家长认为通过参加普通高考进入大学很难,报考艺术类大学只要专业通过,文化课分数线就会低100多分。而即便补习一年,文化课要想提高100分也很难,所以艺考绝对是上大学的突破口。(2)各高校招生名额增加。1999年开始,国家放宽了高校的招生计划人数。直至今日,甘肃各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数仍逐年递增。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1998年音乐类招生人数:师范类27人;表演类15人。2013年音乐类招生人数:师范类47人,表演类73人。人数是15年前的3倍。不仅每所院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从2000年后,全省新增的艺术类院系有8所之多。从1998年艺术考生7∶1的录取率到今天省内为1.7∶1 的录取率,也是艺考热持续升温的主要原因之一。(3)农村考生的比例大幅提高。近些年,农村考生的比例大幅提高。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跳出农村,从事更高尚、更安逸的职业。农村的艺考生成为艺考大军的主力军。陇南武都二中,2012年,毕业学生1170人,其中参加艺术考试的学生有436人,占总人数的40%。2013年,艺术类报考人数26193人,其中非兰州本地考生的人数是235703人,占总人数的90%。(4)各类艺术培训机构名目繁多。目前社会上艺考培训名目繁多,广告宣传铺天盖地。多数都打着“名师上课”“快速提分”“专业速成”“协议包过”。各地有固定的老师专门向培训机构输送学生。每个学生基本都要参加长期(5个月)的培训班。每个人8000~10000元不等。临考前学校还会建议学生参加考前集训一般这样的集训费用5000~8000不等。考生不及格者学校还会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向学生推荐“协议包过班”费用50000~100000不等。基本上一个考前培训结束后,一般的培训机构利润为100000~500000不等。(5)各中学为提高升学率,使学生“被艺考”。应试教育的压力使普通高中的好坏由升本率来体现。甘肃省各地的中学在高中都设有艺术班。这些艺术班中除了一小部分是特长生外,大部分都是受老师们动员参加艺考的。这些学习成绩不好,考大学无望的学生被单独编班学艺术。有些学校在艺考结束后还会根据艺考结果,将通过艺考和没通过艺考的学生重新分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艺考已成为学生通往大学的一条捷径。持续升温的艺考热实际折射出考生们渴望“鱼跃龙门”的急切心理。而全国艺术类招生人数大量增长,各种培训机构的大量出现,利润的诱惑都是艺考热持续升温的主要原因。

中国社科院2009年《社会蓝皮书》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中,艺术类位居榜首。艺考生不计成本的考试,上学。但到最后前途竟如此渺茫,面临无法生存的窘境。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篇9

一、高二地理学习的特点

1.高二地理的特点。

高二地理的知识是以“区域地理”为主,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从这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来看,地理的综合题基本都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在充分收集并分析试题中的地理信息之后,调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高考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方面的要求有所下降,但是对地理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许多。这就要求地理老师在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高二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能力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也是高考答题模式的建立阶段,在高中地理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会考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后许多省份理科班会考政治、历史、地理,文科班会考物理、化学、生物。因此大部分高二地理教师在任教文科班的同时还必须任教理科班。因为学生不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应该有所调整,但是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部分学校又过分追求会考的优秀率,导致地理教师在文科班的投入减少,甚至把所教的内容与方法都与理科班相同,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大部分文科的学生对物理、化学、生物的学习压力比较大,甚至部分学生先放弃高考科目,专心学习会考科目。

3.高二学生自制力不强。

高二学生因为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还没有紧迫感,也没有刚进入高一时的那种积极性,所以他们往往不够自觉,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许多学生迷恋网吧、谈恋爱都是从高二开始的。

4.减负政策的影响。

为了给学生减负,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例如:减少考试,禁止晚自习,禁止补课等。这势必进一步减少老师对学生的指导。

二、高二艺体生的特点

1.数量增加,独立成班。

近几年,全国各地艺术类的考生逐年增加,部分学校的高考升学率都靠艺术类的考生,学校把他们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班级重点培养。原因如下:第一,艺体类考生竞争压力相对较少,对文化科的分数要求比较低;第二,艺体类的毕业生就业率较高,部分考生及家长受孩子即使找不到工作也有一技之长思想的影响;第三,部分学生因为文化科的基础太差,想碰碰运气,这类考生并非对体育、美术、音乐有特别的爱好。

2.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少。

随着艺体类考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艺体类考生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专业成绩,艺体类的考生必须花较多时间在练习体育、美术、音乐上。在高三第一学期,美术音乐的学生甚至要花一个学期的时间专门练习专业课。这类学生本来文化课的基础就偏差,因为专业课的学习,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就更少了,多数的艺体生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艺体班经常会发现体育生打瞌睡、美术生画画、音乐生练习指法等现象。

3.艺体生素质参差不齐。

艺体生文化课程度差异很大,地理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握课程难度,既要考虑到程序较好的学生,又要考虑到程度较差的学生。此外,体育班的学生以男生为主,美术、音乐的班级的学生又以女生为主,课堂的气氛会有所不同。这势必要求地理教师重新考虑恰当的教学方法。

4.艺体生的思维特点。

艺术生由于受到艺术的熏陶,思维敏捷,具有创造性。他们由于花了较多的资金在培训专业课上,因此目标更明确,更加务实。在学习体育、音乐、美术方面知识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也得到了锻炼,更加勤于思考。

三、艺体班地理教学策略

1.制订适合艺体学生的地理教学计划。

地理教师应该对艺体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例如学习的时间、每周地理课的数量、已有的水平等)做全面的了解。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每周应该安排好一个时间点作为集体备课的时间。要求每位教师认真钻研课标、教材,全面掌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讨论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进行重难点的突破等。针对艺体班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尽量讲解得少而精,注重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还应该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创新。例如: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高考主要的考点是3S技术在实际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近几年高考主要是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学生能理解3S技术的用途就能解题,而这节课在普通的文科班一般是用2个课时,笔者认为在艺术班这节课只要安排一个课时就可以。教师应适当调整这节课的课程内容,减少过于理论的教学,突出应用部分的教学。

2.提高艺体生对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艺体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偏弱,而地理相对于历史政治来说又是相对难以攻克的科目。许多艺体生对地理的学生兴趣很低,部分艺体生都放弃了地理。如何提高艺体生地理的学习兴趣呢?老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幽默的例子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有时候跟学生调侃也是一种好方法。因为地理老师与学生亲近了,学生自然就喜欢你的课。例如,老师在上课之前问:“大家想知道,要想打好篮球需要学习什么专业吗?”学生会有许多答案。老师说:“在国外著名的篮球论坛上很多人议论这个话题,最多人认为应该学习地理专业。”学生大笑,并问为什么。最后老师告诉他们:“因为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学的就是地理专业。”学生再次大笑。

3.教学直观化。

为了使艺体班的学生短时间内习得更多的知识,老师往往讲授较多以单纯文字为主的知识,即教学内容不直观,给艺体学生带来很大的负担。给艺体班学生上课时应尽量少出现文字,而多利用版图版画、思维导图、教学仪器、实验等方式进行直观教学。例如:在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发展的状况差异及影响因素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学,增强地理知识的逻辑性,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理解。如图1。

4.建立轻松的、愉悦的地理课堂。

由于艺体班上文化课的时间少,有些地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每节地理课都以讲授法为主。这些基础本来就比较差的学生很难接受这样的课堂,而且不利于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师应该建立轻松的、愉悦的地理课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例如自学、发现、探究等教学模式。教师应尽可能地多提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参与,让课程活动化。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景模式:假如我们家乡发现了一个矿,假如你是领导官员,你这时候会怎么办?学生可以采用辩论、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思考,谈论后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可以借机提出相应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最后总结出能源的开发应该主要考虑资源状况、交通状况、市场状况这三个条件。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篇10

【关键词】高中音乐选修教育 学生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141-01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表述方式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或艺术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通过高一音乐鉴赏与高二音乐选修,以及其他姊妹艺术形式的审美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含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我们秉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润物无声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与健全的人格。教学中要重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深入音乐艺术的体验,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判断、创造、享受音乐魅力的过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音乐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新课程教学纲要中提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音乐素质,是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活动应该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位置,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高中音乐教学其实就是音乐艺术的学生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都要以激发学生的主观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的时间环节,并将其作为学生感知音乐的重要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团队精神。

下面我就郑州一中开设音乐课程的情况,具体介绍一下我们在工作中的一点经验,尚有许多不足,望阅后给予宝贵意见。

2008年为响应国家教育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号召,我们在2009年新学期的11届学生中试探性的开展了教育部设置的六门音乐选修课程即:《歌唱》、《演奏(吉他)(乐队)》、《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并在2010年的12届学生课程设置中加入了郑州一色的两门选修课程即:《二胡》、《钢琴》。我们本着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选修兴趣的宗旨,即在学生选报课程时给出专业的指导建议而不强加干涉,给出最适合学生个人情况的选报信息而不武断专行,这样一来学生能够真正的选到自己喜欢且适合自己学习的音乐选修课程。

郑州一中的学生多班级多,一届平均就有800名高二学生。在高二年级中如何科学的安排选修课程,就成了选修课程开展之初的最大问题,我们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创造性的将选修课程分为四期,即每学期两期,每期8~9个课时(考虑各年学期时长差异)。我们结合新课程的要求与倡导,在每一期课程结束之时举办从导演到剧务、演员全部由学生担任的校园汇报表演。以我所教授的吉他课程为例,虽然大部分学生在选修之前都没就经过任何的培训,也没有任何的组织舞台演出的经验,只是在这短短的8节课时中学到了一些吉他的简单弹唱方法,在课堂上受到教师的一些关于组织演出的具体方法步骤,但我认为无论学生上台演奏的艺术效果如何,整场演出的组织如何,能够在高中阶段有这样的一个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历练自己,这层意义已远远超越了上台演出本身带给学生的益处。我想,对于学生的成长,对于学生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