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础初级会计实务

篇1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初级会计实务》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070-02

为加强会计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各职校会计专业都会采取相应措施强化会计的实践教学。本人根据多年的会计教学经验谈谈《初级会计实务》实践教学中的个人看法。

一、《初级会计实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目前,几乎所有会计专业教师想方设法加大会计实践的教学力度,但收到效果甚微,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回炉”请教,这说明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一是刚毕业会计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例如不会编制会计报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出现教师不会教、学生学不了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在会计专业实训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二是一些中职学校虽然采取模拟仿真实习,但由于存在实验材料单一、材料真实性低、实践方式单调等因素,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习效果差。三是有些中职学校因设备简陋实习实验开出率低,有些中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有限,都会影响教学质量。四是有些中职学校为了弥补模拟仿真实习不足到企业单位实习,实习单位接纳会计专业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即使企业接纳学生也难于保证实习岗位是对口的,另外有些学校对外出实习学生管理不到位,诸如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对校外实习的积极性不高,难于达到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

(二)设备简陋和教师能力差

目前,新安排的青年教师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会计青年教师只能停留在理论上传授知识,不能按照现代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专业所要求的技能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应付教学,马虎备课、改作,甚至连会计实践考核都没有开展;有的授课效果甚差,理论授课采用“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理论来理论去,学生听不懂、学不进去,造成学生厌学情绪。有的中职学校因设备简陋,即使有开展手工实践教学,也会脱离电算化教学或者不会遵循先手工后电算化实验的序进的原则;有的会计教师在进行手工实验时所使用的原始凭证材料、记账凭证的编制到登记簿和生产会计报表所采用数据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有些对《初级会计实务》的手工实践和电算化实验教学没有采取平行教学,会计实践教学得过且过,蒙骗学生。因此,学生毕业后难于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技术和适应现代企业会计要求。

二、《初级会计实务》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体现“知识为本、技能至上”的原则

作为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初级会计实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则更应该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一方面要重视理论教学,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初级会计实务专业知识和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要重视多种实践性教学形式与手段在《初级会计实务》的课堂内外的使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例如,讲述发出存货的“先进先出法”计价方法时,虽然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大。因此,教师在讲授存货先进先出法计算程序的基础上,应指导学生利用会计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多次训练,这样学生就能熟悉了先进先出法的基本理论,又能掌握了“先进先出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二)理论教学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教学要有针对性

初级会计实务》的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为主,以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由于《初级会计实务》的课程各章节教学目的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应强调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对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如:情景教学形式可应用到“产品成本核算”等内容;展示教学形式可应用到“存货”、“销售商品收入”等内容;实训教学形式可应用到“固定资产的核算”、“应交税费”、“工资的核算”、“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内容均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来完成,应以能否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标准作出自己的选择。

三、提升《初级会计实务》的实践教学水平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创造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交融的教学环境,对学生产生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素质。具体在初级会计实务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作用表现为: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掌握会计理论和技能;改变了教学交流和学习的单向性,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会计教学环境与互动空间,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把枯燥无味的会计理论表现得生动有趣,动画、音乐、图像等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制作的会计课件,通过简单地操作,生动、清晰地体现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使会计课堂教学变得高效而有序。

(二)实现《初级会计实务》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最佳组合

1.情景教学是一种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它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使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信息强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比如,“产品成本核算”是初级会计实务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中要求掌握的要点是:成本计算对象是成本计算过程中归集、分配费用的对象,也就是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在教学中,我到中辉鞋厂的会计人员手中,把鞋厂的购入原材料原始凭证、工资单、管理费用原始凭证及销售货物发票等拍成图片,制作成课件,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成本计算对象的经济内容予以直观、生动的展示,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教学中列举的生产的原始凭证,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2.模拟教学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模拟会计实训室,分岗位模拟操作的一种方法,是实现毕业生更好地从事会计工作需要有效途径。实训教学适用于“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的核算”、“应交税费”、”工资的核算”、“会计报表的编制”等教学过程,如“货币资金”的核算,要求主要掌握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等银行结算凭证的填制与传递,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又如:讲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时,我列举了厦门新星化工有限公司2007年12月23日销售A产品50件,每件售价2000元,价款共计100000元,增值税率17%,以上款项通过银行转账收讫。根据经济业务填制银行进账单(如图1)、增值税专用发票(如图2),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金额计算出应交增值税,通过模拟教学手段进一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图1

图2

在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教学目的,对这些实践教学形式进行选择和使用,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组合,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达到高度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云洁.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5).

[2] 匡文婷,喻璇.案例视角下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研究[J].财政监督,2011,(2).

篇2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实务考试 应试技巧

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在我们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它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前提之一,主要分为实务考试和理论考试两大部分,均为上机考试,只有两部分同时合格才能获取初级会计电算化证书。本文就初级会计电算化实务考试中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作出以下分析。

一、会计电算化实务考试的流程

1.考生身份的确认

在考试系统中建立一个考生信息库,并为每个学生分配一个准考证号码,考生凭这个准考证号进行考试,即可确认考生的身份。用户填写准考证号后,系统将自动判断用户是否存在于数据库中,如存在系统将判断准考证号与姓名这两项是否都与数据库中的用户资料相符;在身份确认的这个阶段,考生必须仔细核对准考证号与姓名是否正确,否则一切都徒劳无功。

2.试卷组成及试题的抽取

计算机考试的题目采用随机生成的方法。考生输入准考证号后,系统将随机选取其中一套考试题目。这里注意的是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该严格按照考试系统要求操作,不得擅自进行冷热启动、复位、刷新网页及其他与考试无关的任何操作,凡未按要求操作的,后果考生自负

3.考试时间

会计电算化实务考试的考试时间是60分,总分100分,其中60分及格。系统不限定考生的考试时间,随时都可以开始考试,因为任何两位考生的试卷不完全相同,但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自动计时将在考试开始后自动启动。用于整个考试过程提示考生考试时间,并在考试时间结束后中止考生的考试。 值得各位考生注意的是离交卷还有五分钟时考试剩余时间变为黄色,并闪烁提示考生抓紧时间。离考试结束30秒前考生最好要点击:“交卷”,若是时间到,系统强制收卷,则系统有可能不显示考卷得分。

4.考试题型

根据会计电算化考试的要求,试题要有多种类型才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题目有五大题型,主要包括系统管理、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等模块,每年考试维持在16题左右,其中系统管理有两题,占20分左右,总账有七题,占40分左右;报表二题,占10分左右;工资有二题,占15分左右;固定资产三题,共15分左右,合计100分。

5.考试分数的确认

成绩是判断考生考试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在设计数据库时要求确定各种题型的分值,在学生答题完毕并提交试卷后计算机能直接即时算出考试分数并进行公布。 实务上机考试采用电脑阅卷,系统将考生的试卷与题库中的标准答案进行对比,并记录上传考生的考试成绩。在考生交卷一分钟左右电脑将自动完成试卷评阅,考试系统将自动显示考生的考试成绩。注意考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后需马上离开考场,不得随意逗留或大声喧哗。

二、考试内容

考生在学习电算化这门课程时,要牢牢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即“通用账务处理系统”:建套账增人员授权限增科目输余额输凭证审核凭证记账结账出纳管理编制会计报表(定义报表格式、项目、公式、计算输出)日常备份与恢复。因此针对会计记账流程会计电算化考试主要考核系统管理、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这五大部分。

这里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实务考试中和平常上课时不同,课堂上一般是某个公司的一个连续账套,从建账开始到报表、总账、工资、固定资产最后到结账,是从始至终的操作下去。而在实务考试中一般是存在于多个账套,比如说新建一个“702”账套,或者在“888”账套中输入记账凭证,或在“222”账套中编辑报表的一个公式等,考生必须按照要求找到对应的账套来操作,否则不得分。

三、考试技巧及注意事项

1.系统管理

每期会计电算化实务考试第一大题都是以“admin”的身份登陆系统管理来建立一个新的账套。

(1)在建立账套过程中要注意,输入的三位账套号(001―999)必须正确,否则本题不得分。另外在设置公司名称、公司简称时不能有错别字,否则要被扣分;行业性质按要求来设置,如选择“”新会计制度科目”,在设置是否预置科目时,若需选择预置则要选择“Ⅴ”,反之则不选;会计科目编码一般选择“4-2-2-2-2”,注意建账完成后系统会提示“是否启用账套”,若题目要求启用,则考生应按要求启用相应的子模块,若没有要求,则选择“否”,若考生不按要求随意启用子模块,要被扣分。

(2)增加用户名、修改用户密码和用户权限设置

①按照题目增加用户编号,用户名及口令,注意每个客户都有唯一的编号,并且是登陆账务处理系统的关键。修改口令时直接在“系统管理―操作员”里边修改口令,修改完毕后“确定”。口令以“******”来显示。

②在对用户授权时,双击权限编为蓝色表示选中,若考核权限如“总账――审核凭证”类似的明细权限时,考生应注意双击选中右边的明细权限,然后点击“确定”。注意,为了验证授权的正确与否,考生在授完权后应查看操作员旁边是否有相应的权限及权限是否正确,若没有任何权限显示或权限不正确,需要重新授权。

我们大家都知道,实务学习中,若账套建立错误,我们还可以用账套主管的身份登录后修改,但是在考试中此项功能被屏蔽,换而言之,第一题做错了是不能修改的,只能抓紧时间做下面的题目,这是考生千万要注意的。

2.总账

(1)增加总分类会计科目及明细分类科目,录入期初余额。考生在增加会计科目时要选对会计要素性质,如“现金”资产类,“短期借款”属于负债类等,若会计科目类别选择错误则不得分,甚至将会影响到后面的会计凭证的正确性。录入期初余额时,若账套在年初建立,则直接输入“年初余额”,若是年中建立。如2009年2月1日,则需在“期初余额”中填入金额,“年初余额”会自动显示。

(2)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记账。填制凭证时一定要保证日期正确,是哪天制单,哪天审核,考生都必须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选择。若制单过程中发现没有“收付转”的凭证类别选择,则题目可能要求大家采用通用的记账凭证,无需收付转;若发现所需的会计科目没有或明细科目不一致(如现金“1001”账套中显示现金“101”,这种情况则一定说明考生登录了错误的账套,必须及时停止,删除错误的凭证,并登录正确的账套中进行操作。

(3)考生在操作会计凭证过程时发现凭证错误,有三种修改的方法,必须拦牢记:

①填制凭证后审核前发现凭证错误。考生只需找到错误的凭证,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改、保存即可,或者运用“作废”――“整理凭证”来删除错误的凭证。

②凭证审核后记账前发现错误。考生需要先取消审核人签章,让制单人修改,修改保存完毕再审核。

③记账后发现凭证有错误。这时只能采用补充登记法或红字冲销法来更正。当制单金额比正确金额少计时,用补充登记法。若记账后日期有误,会计科目不恰当,或金额多计等时可以采用红字冲销法。

3.报表

报表这个考点占十分左右,也是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要求考生能独立设置报表,而不是系统自动生成,主要考核两方面:

(1)行高、列宽、字体、关键字。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关键字在表头并不是直接打字上去,关键字以红字显示,在格式状态下设置,如选择“年”、“月”、“日”,在数据状态下输入“2008年12月31日”数字。在设置偏移时,以正号表示向左偏移,以负号表示向右偏移。

(2)公式。在考核报表的公式时,常有两种方法,有些题目会要求考生自己设置公式,如设置资产合计数的公式;而有些题目则直接给出计算公式,考生只需按公式输入即可,注意在半角状态下双引号、逗号等的运用,若输入公式不完整或不正确,则显示“输入公式失败”,考生要检查公式是否遗漏或错误。注意考生在输入公式时很可能会遇到自己以前从未见过的公式,这时无需浪费时间去考虑公式的含义是什么,只需按照要求把公式输入或直接抄到考生的报表公式里即可。

以上两方面,无论怎么考核,报表设置完毕必须按照要求的报表名称保存报表,如“example12.rep”的名字来保存,报表后缀是“.rep”,报表名必须正确,否则不予得分。

4.工资

工资模块历年考试中占15分左右。主要考核以下三个内容:

(1)建立工资帐套。在建立一个新的工资账套过程中主要考核工资类别个数(单一/多个)、是否要求代扣个人所得税、人员编码长度等的设置,这种题目较为简单,只要按照题目要求逐步设置,细心加耐心足以应付考试,建立账套这个考点考试频率较低,在近年考试中较少出现。

(2)设置工资项目,输入基本数据。在“工资―设置―工资项目设置”中,系统已经预设四个工资项目,分别是“应发合计”、“代扣税”、“扣款合计”、“实发合计”,这四个基本项目考生不得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一般考试中会要求考生增加其他工资项目,如“基本工资”、“奖励工资”、“请假天数”等,这里考生必须注意新增的工资项目的“长度”、“小数位数”、“增减项”必须输入正确,否则要被扣分。有的考试会要求考生在工资项目中输入基本数据,如:“基本工资:5000,请假天数:3天”等,这种题型并没有难度,属于送分题目,考生只需快速、准确的做完即可。

(3)工资的计税基数、工资分摊。在“工资―业务处理―扣缴所得税”中,修改所得税纳税基数为考试要求的即可。注意找到“税率”(绿色的)来进行设置,大部分同学经常在这里失分,一方面原因是考生找不到计税基数设置的地方,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修改计税基数完毕后,必须点击下方的“确定”按钮,才能保证修改成功。在“工资分摊”中要注意“应付福利费”计提比例是14%,分摊完毕一般要求考生在“应付工资一览表”中“制单”,考生进入“填制凭证”窗口来生成凭证,如:“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贷: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

5.固定资产

主要考核一下几点:

(1)设置资产类别、部门对应折旧、固定资产卡片。

①在“固定资产―设置―资产类别”中,设置资产类别,如:“编码:‘01’,类别名称:‘交通运输设备’”等。

②在设置部门对应折旧科目时,因为系统已经存在了如“管理部”、“销售部”等部门,考生无需再增加部门,只需“修改”部门对应折旧科目即可。

③输入“固定资产卡片”是每年必考的题目。①考生在输入固定资产时必须选择资产类别,如:“桑塔纳轿车选择‘01’交通运输设备”,值得考生注意的是,究竟增加的固定资产是属于运输设备还是电子设备,这种情况是考生无需考虑的,题目肯定会告知,按要求填制即可。填制完毕会显示“数据成功保存!”;若显示“当前卡片有以下几项未填写或填写不正确……”这时说明考生漏填了以下几项,必须填制完毕后才可以保存。②注意若增加的卡片在建账之前已经存在,需录入“固定资产原始卡片”;若增加的固定资产是建账之后购入的,需录入“增加固定资产卡片”,注意卡片本身在格式和内容上没有差别,区别只是在于入账时间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

(2)固定资产变动单也是考试重点之一,一般考核学生固定资产原值变动、折旧方法调整、部门转移、使用情况变动、折旧方法调整、净残值率调整等,固定资产变动单的填制并不难做,但考生经常失分,原因在于:第一考生分不清楚是填制变动单还是填制固定资产卡片,概念和基本范围不清,第二找不到填制变动单的地方,应该在“固定资产―卡片―变动单――原值增加/部门转移……”里填制,考生必须牢记。

(3)固定资产制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减少。

①固定资产制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填制完卡片后自动生成凭证,更常见的一种是在卡片完成后在“固定资产―处理―批量制单”中进行“批量制单”即可,第二种情况考核较多,应该重点掌握。

②固定资产折旧一般是本月经济业务完成以后要做的,在“固定资产―处理―计提折旧”中计提折旧,并在“固定资产折旧分配表”中生成凭证,如:“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

③固定资产减少,注意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因此如果让考生减少某项资产,必须是在计提完折旧后才可以做的,第2,3中情况考核的几率较小,考生一般关注即可。

综上所述,考生想顺利通过会计电算化实务考试并取得高分,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以上考点的操作。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对上机操作非常熟练,这样才能排除考生过程中的时间紧迫、心里紧张、输入数度较慢、精力不集中等的弊端,使得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辅导教材编委会编:《初级会计电算化》,2006年4月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广东省财政厅会计处编:《初级会计电算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5月版

篇3

一、教学目标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是进行登记会计账簿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知识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不同经济业务下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

2.创新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索学习的过程,体会发现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职业能力目标

建立学生“诚实信用”的理念,弘扬分工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职业态度。

二、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目前高职高专在校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依赖对经济业务文字性的阐述,对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还不熟练;学生“听”的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能力不高;但喜欢动手操作,习惯于直观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学生初步形成民主、平等、互助的学习气氛,所以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结构式教学法四部曲(见图1):首先准备阶段,观看教师示范,形成感性认识体系;其次初步模仿阶段,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模仿;再者强化训练阶段,针对项目内容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自己加强训练;最后老师评价阶段,对之前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使学生形成智力技能。

四、教学设计

本课程设计中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按实际会计工作步骤来组织教学。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举出:中国上市公司——银广夏把1998年之前的财务资料销毁;王子鞋城销毁原始凭证,收入不入账;美国安达信事务所的一名合伙人在得知美国证监会将对安然公司展开调查后,下令销毁有关安然的财务资料等。

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要销毁凭证?实际工作中是用什么方式记录不同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

进入新课,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业务的性质和应用的会计科目加以归类整理而编制的会计凭证。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

2.任务驱动,展开新课。

明确任务:记账凭证填制。

(1)教师任务: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情境,提供知识上的帮助,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2)学生任务:根据教师提供3种情境完成3个任务,模仿教师逐步填制记账凭证,自主归纳知识要领。

最后,学生与老师一起总结填制记账凭证的规律。

3.走进企业,情景模拟。

学生采用抽签法、扑克牌法等进行分组,进行模拟企业经济实务做账。第一组:现场报销差旅费;第二组:购置电脑设备;第三组:工资发放及分配;第四组:材料采购业务。

4.成果提交,教师点评。

每个小组完成任务后,提交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

5.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最后布置作业,如:每组由组长分工,根据课堂布置作业,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对企业进行调查,了解企业的凭证传递程序,画出某一种业务的凭证传递流程图。

五、教学效果及心得

会计专业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而《会计学基础与实务》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对口课程,学生在校期间的考试过关率可提高,符合职业教育“毕业证+职业证”的培养目标。

在教学评价中,主要以学生感到《会计基础与实务》适用、有用为标准;以学生掌握会计账务处理核算能力为标准;以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会计岗位上手时间、熟练性等为标准;对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六、课程设置特色

模块课程的改革,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特别是“宽基础、活模块”的改革,又解决了模块课程中理论和实践分离的弊病,通过来自实践的项目,将两者有机整合在一起。

为了行动(工作过程)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行动就是学习,是将学习的目标、过程和本质视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信用风险缓释;衍生工具;财务担保合同

2014年,银行间市场“超日债”违约打破债券市场刚性兑付以来,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频发。截止2016年8月,已经有39家信用债券发生违约,违约金额高达249.1亿元。债券市场对信用风险充满焦虑。2016年9月23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和《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业务指引》、《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业务指引》、《信用违约互换业务指引》、《信用联结票据业务指引》等四份产品指引。为市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市场信用风险的分散和分担机制。

一、信用风险缓释产品概述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四个产品中,包括两个合约类产品: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edit Risk Mitigation Agreement,CRMA)①和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②;两个凭证类产品: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edit Risk Mitigation Warrant,CRMW)③和信用联结票据(Credit-linked Notes,CLN)④。其中合约类产品是由交易双方达成的非标准化合约,由一方向合约的另一方就某个标的的信用违约提供保护。不同的是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的标的为特定的债券,而信用违约互换合约CDS的标的为特定的参考主体(如某债券的发行人)。由于是非标准化的合约,大多只能场外交易,流动性较差。凭证类产品则是由创设机构(凭证的发行主体)向投资人出售的标准化合约,由凭证的一方向另一方就某一标的的信用违约提供保护。不同的是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的标的为某项特定的债务,且创设机构向投资人(缓释凭证的持有人)提供信用违约保护,而信用联结凭证CLN的标的为特定的参考主体(如,特定债务的发行人),且投资人(信用联结凭证持有人)向创设机构提供信用违约保护。由于凭证类产品为标准化合约,都要求统一登记,统一交易和结算,因此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金融市场新产品的交易,必然涉及相关主体的会计处理,需要相应的会计准则作为指引。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会计处理提供了两种选择,即按照“衍生金融工具”或是“财务担保合同”处理。

二、信用缓释工具确定为“财务担保合同”的标准

明确“财务担保合同”的概念是确定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否为“财务担保合同”的关键。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担保合同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合同。该定义至少包含如下几层含义:

(一)财务担保合同中,当事人必须为“保证人和债权人”。如果合约中债权人为债务人以外的其他主体,则该合约不能被认定为“财务担保合同”。比如在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中,由合约一方担保的某标的债务的违约风险相对于合约的另一方并无实质性的利益关系(或者说并不是该标的债务的债权人),则该合约只能被认定为“衍生金融工具”。

(二)财务担保合同中,保证人担保“债权人与债务人约定”,而不是“保证人与债权人的约定”责任。也就是说,担保人保证的是债权人在与债务人约定的利益。如果在风险缓释合约中,保证人约定标的债务的利率水平变化或是标的债务的信用评级调整等信用风险事件为支付赔偿条件,而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约定”没有关系。则该类型的风险缓释合约只能按照“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处理。

(三)财务担保合同中,保证人担保的是“债务人”的“真实损失”。如果在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中,担保方保证的不是债务人利益,或者不是债务人的真实利益损失,均不被认定为“财务担保合同”。

总之,只有准确把握财务担保合同的内涵,并参照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条款逐款斟酌,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才能准确识别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按照“财务担保合同”还是“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处理。通常来说,凭证类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W、CLN)由于场内公开交易流通,一般被认定为按“衍生金融工具”处理,合约类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DS、CRMA)则较为复杂,需要按照上述标准进行甄别。

三、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会计处理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规定: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有关财务担保合同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他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归类为衍生工具进行会计处理。本文站在缓释工具出售方(或担保人)的角度分如下两种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分析。

(一)按照“财务担保合同”的会计处理

一般来说,按照“财务担保合同”方式处置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包括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不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两种类型。对于前者,按照“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处理即可,可见(二);对于后一种情况,则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并按或有事项与收入准则进行后续计量。

1.信用缓释工具发行日,出售方按照公允价值初始计量为负债,对获取的担保费,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财务担保合同”科目。

2.资产负债表日,要按期结转担保费收入。借记“财务担保合同”,同时贷记“担保费收入”。在担保合同存续期间,后续计量要按照财务担保合同的账面余额与或有事项确认金额,差额借记“业务及管理费用”(如果或有事项金额高于账面余额;相反,不做处理)。贷记“财务担保合同”。

3.正常到期,合约没有发生赔付。直接结转收入,并冲销“财务担保合同”账面余额。

4.合约到期,赔付事件发生。如果不涉及待处理赔付资产,则首先借记“财务担保合同”账面余额,按照实际支付赔偿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赔偿金额与账面余额的差值计入“业务及管理费用”;如果涉及待处理资产,要借记“待处理资产”科目。变现待处理资产时,实际获得的收入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差值计入当期损益。

5.若发行人在缓释工具存续期间回购注销。要按照回购的比例把未结转部分一次性结转,回购金额超出账面余额的部分按照冲减已计提财务担保合同金额,计入当期损益的顺序依次处理。

(二)按照“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

如果判定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不符合“财务担保合同”,则应该按照“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处理。

1.信用缓释工具发行日,按照合约的公允价值计量初始价值。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衍生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

2.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如果公允价值超过信用缓释工具的账面价值,超出部分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衍生金融负债”科目。如果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则做反向会计处理。

3.衍生金融工具正常到期,没有发生赔付,则冲销衍生金融负债,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确认投资收益。

4.合约到期,赔付事件发生。如果不涉及待处理赔付资产。则借记“衍生金融负债―初始价格”,借记或贷记“衍生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银行存款”,差额相应的计入“投资收益”科目;如果涉及待处理赔付资产,则需要在上述的基础上再同时借记“待处理赔付资产”科目。一旦变现处理赔付资产,则要做相应的结转,差额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5.信用缓释工具的出售方回购注销信用缓释产品时,要把回购部分的成本和累计的公允价值变动一次性结转,回购金额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四、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会计处理实例

2016年8月30日,银行间市场一般交易商、创设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售“2016年度第一期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结束。该凭证约定:如果标的债务“农盈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优先档资产支持证券”(规模为20.62亿元)出现支付违约,中信建投证券将代为偿付。该凭证的创设规模名义金额面值为8亿元,期限为4.91年。缓释凭证的售价为0.3元/百元,付费方式为前端一次性付费。⑤

从出售方中信建投的角度,该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约定的担保债务损失只有8亿元人民币,而该标的债务的规模高达20.62亿元,并非足额担保;其次该凭证的发售对象并不仅局限于该标的债务的债权人,而是银行间市场的所有核心交易商或一般交易商;最后该信用风险缓释凭证采用实物结算,在实物结算不可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现金结算。因此判定该笔信用缓释凭证按照“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处理是合理的。基于如下几种假定我们来做该笔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 2016年8月30日,中信建投CRMW001发行日,合约价格总计240万元(8亿*0.3%),前端一次性收费(发行费用不计)。

借:银行存款 2 400 000

贷:衍生金融负债-初始价格

2 400 000

(二)若2016年12月30日,中信建投CRNW001合约市价为250万元。标的债务信用状况良好。

借: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000

贷:衍生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

100 000

(三)2017年8月30日,若标的“农盈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优先档资产支持证券”发生支付违约,应付利息1 388 000元。中信建投代为支付并获得实物结算待处理赔付资产800 000 000元。

借:衍生金融负债-初始价格

2 400 000

衍生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

100 000

待处理赔付资产800 000 000

投资收益1 012 000

贷:银行存款801 388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000

(四)接(三),若2017年12月1日,中信建投抛售处理待处理赔付资产,获得收入700 000 000元。

借:银行存款 700 000 000

投资收益 100 000 000

贷:待处理赔付资产800 000 000

(五)若该信用标的没有在持续期间没有发生违约支付。2018年1月1日,中信建投花费150万元回购并注销全部合约,另支付手续费用1万元。

借:衍生金融负债-初始价格

2 400 000

衍生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51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000

投资收益890 000

(六)若没有发生赔付,也没有发生回购注销。2021年7月26日,该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到期。

借:衍生金融负债-初始价格

2 400 000

衍生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

100 000

贷:公允价值表动损益 100 000

投资收益 2 400 000

限于篇幅,如果按照财务担保合同的会计处理实际例子在此不在赘述。

注释:

①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交易双方达成的,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信用保护买方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方式向信用保护卖方支付信用保护费用,由信用保护的卖方就约定的标的债务向信用保护的买方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金融合约。

②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由标的的实体以外的机构创设的,为凭证持有人就标的的债务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可交易流通的有价凭证。

③信用违约互换(CDS):交易双方达成的,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信用保护的买方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方式向信用保护的卖方支付信用保护费用,由信用保护的卖方就约定的一个或多个参考实体向信用保护买方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金融合约。

④信用联结票据(CLN):创设机构向投资人创设,投资人的投资回报与参考实体的信用状况挂钩的附有现金担保的信用衍生产品。

⑤资料来自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http://.cn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S].

[2]张强,吴敏.中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创新试点最新进展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7).

[3]王勇.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影响缝隙[J],财会通讯(综合),2011(5).

[4]孙莲香.关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分析与会计处理[J].财务与会计,2014(2).

篇5

关键词:BOT 会计核算 浅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简称新会计准则)对BOT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做出了许多原则性的规定,但对其具体的会计处理未做详细的规定,导致许多单位对BOT业务的会计核算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差,本文从新会计准则中所涉及的BOT业务会计处理的原则入手,对新会计准则涉及的BOT业务具体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对完善BOT业务的会计核算提出建议。笔者认为,在我国现行的BOT业务中,应遵循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和规范。

一、 BOT项目的特点及风险

BOT(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投资企业承担公共性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是建设经营预交方式(BO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其实质是将国家的基础产业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民营化,也是政府购买服务的一种方式。新会计准则规定,BO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合同授予方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政府授权进行招标的企业。(2)合同投资方为按照有关程序取得该特许经营权合同的企业。合同投资方按照规定设立项目公司进行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项目单位除取得建造有关基础设施的权利以外,在基础设施建造完成以后的一定期间内负责提供后续经营服务。(3)特许经营权合同中对所建造基础设施的质量标准、工期、开始经营后提供服务的对象、收费标准及后续调整做出约定,同时在合同期满,合同投资方负有将有关基础设施预交给合同授予方的业务,并对基础设施在移交时的性能、状态等做出规定。

BOT项目投资大,期限长,且不同的BOT项目条件差异大,所以BOT项目风险较大。BOT项目在整个运作过程中主要有政治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融资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等五大风险。这些风险都与该项目的会计核算有关联,因此,降低BOT项目的会计核算风险,保证BOT项目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有效性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BOT项目的会计核算必须严格遵守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保证BOT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BOT业务的会计处理及案例分析

BOT项目的运作过程主要分为项目确定、招标、投标、开发、建设、运营和项目移交清算等七个阶段。但是相关的会计处理主要集中于项目开发、项目建设、项目运营和项目移交清算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BOT项目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到与BOT业务相关收入的确认,项目建造中相关支出的处理及与BOT业务相关的其他业务等这三方面的会计核算。主要会计核算如下:

(一)与BOT业务相关收入的确认

1.建造期间,项目公司对于所提供的建造服务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确认相关的收入和费用。根据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在确认和计量建造合同的收入和费用时,首先应当判断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否可靠地估计。(1)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应当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在判断建造合同结果是否能够可靠地估计时,应注意区分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建造合同的收入和费用的公式如下:当前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收入。当前确认的合同费用=合同预计总成本×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确认的费用。当前确认的毛利=(合同总收入-合同预计总成本)×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毛利。完工进度是指累计完工进度。(2)在资产负债表日,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成本予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合同费用;合同成本不能收回的,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合同费用,不确认为合同收入。

例1:甲公司采用“BO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决定投资兴建H污水处理厂。于2012年年初开始建设,预计2013年年底完工,2014年1月开始运行生产。假定该厂总规模为月处理污水1 000万吨,并生产水900万吨。该厂建设总投资10 800万元,H污水处理厂工程由甲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特许经营权为20年。经营期间,当地政府按处理每吨污水付给0.8元运营费,特许经营期满后,该污水处理厂将无偿移交给政府。

2012年建造期间,甲公司实际发生合同费用6 480万元(假定原材料费用为50%,人工成本为30%,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为20%)。预计完成该项目还将发生成本4 320万元;2013年实际发生合同费用为4 320万元(假定原材料费用为50%,人工成本费用为30%,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为20%)。假定合同完工进度按照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建设期间按照实际发生的合同费用确认合同收入,不考虑相关费用。

要求:做出该企业2012-2013年相应的分录。

(1)2012年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2012年完工百分比=6 480÷(6 480+4 320)=60%

确认合同收入=10 800×60%=6 480(万元)

确认合同费用=(6 480+4 320)×60%=6 480(万元)

确认合同毛利=0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64 800 000

贷:原材料 32 400 000

应付职工薪酬 19 440 000

银行存款 12 96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64 8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4 800 000

(2)2013年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确认合同收入=10 800-6 480=4 320(万元)

确认合同费用=10 800-6 480=4 320(万元)

确认合同毛利=0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43 200 000

贷:原材料 21 600 000

应付职工薪酬 12 960 000

银行存款 8 64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3 2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3 200 000

工程完工时,确认总的完工成本:

借:无形资产 108 000 000

贷:工程结算 108 000 000

借:工程结算 108 000 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108 000 000

2.基础设施建成后,项目公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确认与后续经营服务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建造合同收入应当按照收取或者应收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并视以下情况在确认收入的同时,分别确认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1)合同规定基础设施建成后的一定时间内,合同授予方按照合同规定将有关差价补偿给项目公司的,应当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规定进行处理。项目公司应根据已收取或应收取对价的公允价值,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工程结算”科目。(2)合同规定项目公司在基础设施建成后,从事经营的一定期间内有权利向获取服务的对象收取费用,但收费金额不能确定的,该权利不构成一项无条件收取现金的权利,项目公司应当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无形资产。建造过程如发生借款利息,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来处理。项目公司应根据收取对价的公允价值,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工程结算”科目。

例2:接例1,假定甲公司在2012-2013年为建设H污水处理厂发生长期借款利息共计100万元。其中2012年发生借款利息60万元,2013年发生借款利息40万元。2014年年初H污水处理厂投产,假定每月实际平均处理污水900万吨,每月发生处理污水费用及生产中水费用为每吨1.2元(不包括特许权摊销费用)。每月销售水800万吨,每吨售价1.6元。

则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2012年发生长期借款利息的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 600 000

贷:工程结算 600 000

借:工程结算 600 000

贷:工程施工 600 000

2013年发生长期借款利息的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 4 000 000

贷:工程结算 4 000 000

借:工程结算 400 000

贷:工程施工 400 000

2014年甲企业处理污水收入的会计分录为:

污水处理收入=800×1.6+900×0.8=2 000(万元)

借:应收账款 20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000

2014年甲企业处理污水发生费用的会计分录为:

污水处理费用=900×1.2=1 08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 800 000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10 800 000

3.项目公司未提供实际建造服务的,将基础设施建设建造发包给其他方的,不应确认为建造服务收入,应当按照建造过程中支付的工程价款等考虑合同规定,分别确认为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1)项目公司未提供实际建造服务的,应将开工前发生的勘察设计费等费用,借记“无形资产――特许经营权”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2)项目公司未提供实际建造服务的,工程发包后施工单位的会计处理为:借记“无形资产――特许经营权”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科目。(3)项目公司未提供实际建造服务的,发生借款费用时,借记“无形资产――特许经营权”、“应收利息(未使用专门借款或暂时投资的投资收益)”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

例3:甲公司采用“BO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决定投资兴建H污水处理厂。因考虑公司建设能力有限,经公司董事会讨论决定发包给乙企业新建。2012年年初,公司发生前期勘探设计费共计200万元,2012年-2013年公司总共向乙支付工程款10 600万元。其中2012年支付10 000万元,2013年支付600万元。工程已于2014年年初投入使用。甲公司为专门建造H污水处理厂共向银行支付专门借款利息费用100万元。其中未使用该借款发生利息收入10万元(假定2012年发生专门借款利息费用60万元,未使用该借款发生利息收入8万元;2013年发生专门借款利息费用40万元,未使用该借款发生利息收入2万元)。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月处理污水1 000万吨,并生产水900万吨。该厂建设总投资10 800万元,H污水处理厂工程由甲公司投资、运营,由乙公司负责建设。特许经营权为20年。经营期间,当地政府按处理每吨污水付给0.8元运营费,特许经营期满后,该污水处理厂将无偿移交给政府。

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2012年甲公司会计处理:

借:无形资产――特许经营权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

借:无形资产――特许经营权 10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000

借:无形资产――特许经营权 520 000

应收利息 80 000

贷:应付利息 600 000

2013甲公司会计处理:

借:无形资产――特许经营权 6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 000

借:无形资产――特许经营权 380 000

应收利息 20 000

贷:应付利息 400 000

(二)BOT业务相关支出的确认

按照合同规定,企业为使有关基础设施保持一定的服务能力或在移交给合同授予方之前保持一定的使用状态,预计将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处理。

1.企业将预计发生的支出的现值计入无形资产时,其会计处理为: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

2.期间计提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

3.发生支出时,借记“预计负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三)BOT业务涉及其他业务的确认

BOT项目涉及的其他业务主要是指BOT项目除了上述项目以外,涉及的其他业务的核算,主要涉及到资产及负债等业务,具体为:

1.企业按照特许经营权合同的规定,项目公司提供不止一项服务(如既提供基础设施建造服务又提供建成后后续经营服务)的,各项服务能够单独区分时,其收取或应收取的对价应当按照各项服务的相对公允价值比例分配给所提供的各项服务。

2.BOT业务所建造基础设施不应确认为项目公司的固定资产。

3.在BOT业务中,授予方可能向项目公司提供除基础设施以外的其他资产,如果该资产构成授予方应付合同价款的一部分,不应作为政府补助处理。项目公司自授予方取得资产时,应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未提供或获取该资产相关的服务前应确认为一项负债。

三、完善我国BOT业务核算的建议

BOT业务由于存在项目投入资金大,建设周期长,项目风险大等特点,同时,我国会计准则对于BOT业务的核算规范制定也显得滞后,因此,BOT业务会计核算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完善BOT业务后续支出的核算

BOT业务在我国新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虽然对BOT项目中有关经营方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但是,对于与经营方BOT有关的后续支出的规范却鲜有涉及。经营方在经营中有义务维护相关设施的运营能力,而且基础设施一旦投入运营,就会面临相关设施的磨损甚至损坏,为了维护设施的正常运转和运用,经营方必须对相关设施进行修改和维护。因此,实施BOT业务中的后续支出将不可避免。这些后续支出主要包括日常维护支出、预交前法定改造支出及定期大修理支出等。由于BOT项目后续支出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使得我们在BOT项目具体的会计实务中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也导致了我国BOT业务的核算存在很大的问题。笔者认为,财政部有必要实时出台新的会计准则解释,对BOT业务涉及的后续计量问题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减少企业在BOT业务核算中的调整空间,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完善BOT业务核算的信息披露制度

BOT业务的运营和核算由于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因此,BOT项目的信息披露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框架体系下对BOT项目的披露并未做出具体的规定,其基本披露要求仅仅分散于各项具体准则中,如“收入”、“无形资产”、“金融工具”、“建造合同”等。我国证监会的招股说明书准则、年报等定期报告准则中,也没有就BOT业务的信息披露做出专门的要求,这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很难清楚地了解BOT业务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财政部有必要实时出台新的会计准则解释,完善BOT业务会计核算的信息披露制度。一方面,可以借鉴2006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公告第12号――服务特许权协议》(IFRIC 12)对BOT业务的信息披露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我国国情及我国BOT业务的特点,对我国已经制定的分散于各项具体准则中涉及的BOT业务的信息披露进行统一的规范和完善。重点披露BOT业务相关的工程建造、收入、金融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的确认和计量的方法,披露重要BOT项目如合同总金额、补偿方式、经营期限、项目进展等有关的明细余额。在披露BOT业务会计历史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对BOT业务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进行披露。内容方面可以按照单项BOT项目进行披露,也可以按照BOT业务的类别进行披露。

BOT业务在我国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还是一项新鲜事物。BOT项目的顺利开展亟待相关法律和法规的不断完善。本文对BOT业务的会计核算作了粗浅的探讨,对于BOT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触及,希望政府相关部门适时完善BOT业务会计核算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BOT业务在我国健康、稳定的发展。Z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篇6

——南通上元会计初级培训班

1.企业将持有的不带息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支付给银行的贴现利息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财务费用

B.管理费用

C.投资收益

D.营业外支出

1.【答案】A

【解析】商业汇票的贴现息计入财务费用核算。

2.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发行债券,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债券利息,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财务费用

B.研发支出

C.制造费用

D.在建工程

2.【答案】A

【解析】由于债券利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所以债券利息应计入财务费用核算。

3.2015年11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为期3个月的劳务合同,合同总价款为70万元;当日收到乙公司预付合同款项30万元。该劳务符合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的条件。年末经测算,劳务的完工程度为40%。甲公司2015年末应确认的该劳务收入为(

)万元。

A.12

B.28

C.30

D.70

3.【答案】B

【解析】甲公司2015年末应确认的劳务收入=70×40%=28(万元)。

4.下列各项中,属于“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范围的是(

)。

A.应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租金

B.应付供应商的货款

C.应付给职工的薪酬

D.应付供应商代垫的运杂费

4.【答案】A

【解析】选项A计入其他应付款核算;选项B计入应付账款核算;选项C计入应付职工薪酬核算;选项D计入应付账款核算。

5.某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法核算库存商品。2015年3月1日,该商场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总额为180万元,售价总额为250万元;本月购入商品的进价成本总额为500万元,售价总额为750万元;本月实现的销售收入总额为6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5年3月31日该商场库存商品的成本总额为(

)万元。

A.408

B.400

C.272

D.192

5.【答案】C

【解析】本月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250-180+750-500)÷(250+750)×100%=32%,2015年3月31日该商场库存商品的成本总额=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

本=180+500-600×(1-32%)=272(万元)。

6.2015年9月5日,某事业单位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检测专用设备,设备价款为600000元,由财政直接支付。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借:事业支出60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600000

B.借:固定资产6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600000

C.借:固定资产600000

贷:事业支出600000

D.借:固定资产60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600000

同时:

借:事业支出6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600000

6.【答案】D

【解析】事业单位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购入设备,应作账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60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600000

同时:

借:事业支出6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600000

7.如果企业预付款项业务不多且未设置“预付账款”科目,企业预付给供应商的采购款项,应记入(

)。

A.“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

B.“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

C.“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D.“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

7.【答案】D

【解析】如果企业预付款项业务不多且未设置“预付账款”科目,企业预付给供应商的采购款项,应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核算。

8.某企业处置一项固定资产收回的价款为80万元,该资产原价为100万元,已计提折旧6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5万元,处置发生清理费用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处置该资产对当期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40

B.80

C.50

D.35

8.【答案】A

【解析】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80-(100-60-5)-5=40(万元)。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为40万元。

9.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6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万元,支付的保险费为3万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每吨(

)万元。

A.0.3

B.0.32

C.0.371

D.0.351

9.【答案】B

【解析】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60+3+1=64(万元);单位成本=64÷200=0.32(万元/吨)。

10.资产负债表日,经减值测试,企业应收账款账面价值高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差额,应记入(

)。

A.“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贷方

B.“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

C.“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

D.“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10.【答案】B

【解析】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高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差额,应计提坏账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11.某企业年末长期股权投资明细科目如下:“投资成本”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为3000万元,“损益调整”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为15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为5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年末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2000

B.4500

C.5000

D.3000

11.【答案】C

【解析】年末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000+1500+500=5000(万元)。

12.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000万元,盈余公积为500万元;本年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00万元、任意盈余公积250万元,宣告发放现金股利5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年末留存收益为(

)万元。

A.5250

B.6000

C.6500

D.5750

12.【答案】B

【解析】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该公司年末留存收益=1000+500+

5000-500=6000(万元)。

13.下列各项中,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

A.已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

B.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按月进行摊销

C.处置无形资产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利润

D.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13.【答案】D

【解析】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选项A错误;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选项B错误;处置无形资产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不影响营业利润,选项C错误;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选项D正确。

14.已经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的事项有关,在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转回的金额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资产减值损失

B.其他综合收益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4.【答案】C

【解析】已经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的事项有关,在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转回的金额应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核算。如果是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如果是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15.2015年12月31日,某企业“材料采购”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0万元,“原材料”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总账科目贷方余额为3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期末余额为(

)万元。

A.48

B.45

C.42

D.22

15.【答案】C

【解析】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期末余额=20+25-3=42(万元)。

16.某企业因水灾毁损一批实际成本为500000元的库存商品。其残料价值50000元已验收入库,应由保险公司赔偿300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选项中,关于毁损库存商品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500000

B.批准处理后:

借:其他应收款300000

库存商品50000

营业外支出15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00

C.批准处理后:

借:管理费用15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50000

D.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50000

贷:库存商品150000

16.【答案】B

【解析】报经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00

贷:库存商品500000

报经批准后:

借:库存商品50000

其他应收款300000

营业外支出15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00

17.下列各项中,企业按税法规定缴纳的税金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是(

)。

A.设立营业账簿交纳的印花税

B.转让厂房交纳的土地增值税

C.进口商品交纳的关税

D.代扣代缴管理人员个人所得税

17.【答案】A

【解析】选项A,应计入管理费用;选项B,应计入营业外收支;选项C,应计入商品成本;选项D,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18.2015年10月,某企业销售应税消费品确认应交增值税20万元、消费税30万元、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3.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15年10月份利润表“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本期金额为(

)万元。

A.53.5

B.23.5

C.50

D.33.5

18.【答案】D

【解析】该企业2015年10月份利润表“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本期金额=30+3.5=33.5(万元)。

19.某公司年初资本公积为1500万元,本年已入账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值净额200万元;经股东大会批准,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3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年末的资本公积为(

)万元。

A.1700

B.1500

C.1200

D.1400

19.【答案】C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会减少资本公积,所以该公司年末的资本公积=1500-300=1200(万元)。

20.某制造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下列各项中,其计提的折旧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其他业务成本

B.营业外支出

C.投资收益

D.管理费用

20.【答案】A

【解析】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折旧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

2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12月25日,向职工发放一批自产的空气净化器作为福利,该批产品售价为10万元,生产成本为7.5万元,按计税价格计算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笔业务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为(

)万元。

A.7.5

B.11.7

C.10

D.9.2

21.【答案】B

【解析】确认非货币性职工福利时:

借:管理费用等11.7

贷:应付职工薪酬11.7

实际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借:主营业务成本7.5

贷:库存商品7.5

22.下列各项中,关于会计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表结法表述正确的是(

)。

A.表结法下不需要设置“本年利润”科目

B.年末不需要将各项损益类科目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C.各月末需要将各项损益类科目发生额填入利润表来反映本期的利润(或亏损)

D.每月末需要编制转账凭证将当期各损益类科目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22.【答案】C

【解析】表结法下,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只有在年末时才将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选项A错误,选项B错误;每月月末要将损益类科目的本月发生额合计数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数栏,同时将本月末累计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通过利润表计算反映各期的利润(或亏损),选项C正确;每月月末不需编制转账凭证将当期各损益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选项D错误。

23.某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5年度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480万元,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8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15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本期金额为(

)万元。

A.128

B.112

C.125

D.120

23.【答案】B

【解析】该企业2015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本期金额=480×25%-8=112(万元)。

24.下列各项中,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综合结转法

B.逐步结转分步法的分项结转法

C.平行结转分步法

D.简化的分批法

24.【答案】A

【解析】只有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的综合结转法需要进行成本还原,选项A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使用计算机鼠标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点击试题答案备选项前的按钮“”作答。)

1.某企业销售一批商品,该商品已发出且纳税义务已发生,由于货款收回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下列各项中,关于该笔销售业务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发出商品的同时结转其销售成本

B.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确认应收账款

C.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确认应交税费

D.将发出商品的成本记入“发出商品”科目

1.【答案】BCD

【解析】由于货款收回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所以不能确认收入及成本,选项A错误;发出商品时,应借记“发出商品”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选项D正确;纳税义务发生,应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选项B正确,选项C正确。

2.某企业为改进技术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无形资产。研究阶段发生支出50万元,开发阶段发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20万元,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80万元,研发结束形成无形资产。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中,关于上述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有(

)。

A.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130万元

B.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20万元

C.计入制造费用的金额为80万元

D.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70万元

2.【答案】AB

【解析】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50万元及开发活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8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核算,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20万元计入无形资产成本,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

3.某制造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一台大型设备,租赁期为2年,每年年末收取租金,按月计提折旧。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出租设备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租金收入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B.计提的出租设备减值准备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C.计提的出租设备折旧确认为其他业务成本

D.租赁期满时一次性确认收入

3.【答案】ABC

【解析】企业经营租出设备取得租金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设备折旧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选项A正确,选项C正确;出租设备计提减值准备应计入资产减值损失,选项B正确;租赁期内应分期确认收入,选项D错误。

4.下列各项中,不影响企业当期营业利润的有(

)。

A.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

B.公益性捐赠支出

C.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

D.支付的合同违约金

4.【答案】BCD

【解析】选项A计入管理费用,影响营业利润;选项B、C、D计入营业外支出,不影响营业利润。

5.下列各项中,关于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转换为成本模式计量

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资本公积

C.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D.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

5.【答案】CD

【解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可转换为成本模式计量,选项A错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B错误;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选项C正确;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选项D正确。

6.下列各项中,事业单位年末结账后应无余额的会计科目有(

)。

A.事业基金

B.事业结余

C.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D.非流动资产基金

6.【答案】BC

【解析】“事业结余”科目余额年末应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结转后无余额,选项B

正确;“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余额应结转至“事业基金”科目,结转后无余额,选项C正确。

7.下列各项中,有关包装物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随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销售费用

B.生产领用的包装物成本,计入生产成本

C.随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D.多次反复使用的包装物成本,根据使用次数分次摊销计入相应成本费用

7.【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CD均正确。

8.下列各项中,引起“应付票据”科目金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

A.开出商业承兑汇票购买原材料

B.转销已到期无力支付票款的商业承兑汇票

C.转销已到期无力支付票款的银行承兑汇票

D.支付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8.【答案】ABC

【解析】选项A,增加“应付票据”科目余额;选项B、C,减少“应付票据”科目余额;选项D,计入财务费用,不影响“应付票据”科目余额。

9.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有(

)。

A.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B.个别计价法

C.移动加权平均法

D.先进先出法

9.【答案】ABCD

【解析】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10.下列各项中,关于盈余公积的用途表述正确的有(

)。

A.以盈余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B.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公积

C.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D.盈余公积发放现金股利

10.【答案】ACD

【解析】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经批准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

11.下列各项中,影响制造企业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金额的有(

)。

A.购买专利权支付的现金

B.购买股票支付的现金

C.购置办公楼支付的现金

D.购买原材料支付的现金

11.【答案】ABC

【解析】选项A、B、C均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选项D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

12.下列各项中,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持有期间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B.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

C.取得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应收股利计入初始成本

D.取得时支付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

12.【答案】ABD

篇7

    [关键词]施工企业 会计 财务人员 队伍建设

    施工企业是指主要承揽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设备安装、矿山建设和铁路、公路、桥梁等工程施工的生产经营性企业。施工企业承建的工程项目,都必须与建设单位签订建造合同。建造合同的乙方(施工企业)必须按合同规定组织施工生产,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按期将已完工程交付建造合同的甲方(建设单位或业主)验收使用,并向甲方收取工程价款。

    一、施工企业会计特点

    施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总是期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而要实现这一日标,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生产过程的所得与所贷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取得各种数据资料,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较分析,寻找出改进的措施。这种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会计来进行的。除具备会计的基本特点外,施工企业会计还具有以下特点:

    1、特别重视分级柱算的作用

    建筑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它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使用,位置始终固定不变。施工企业只能在建设单位指定的地点组织施工生产。企业的生产工人、施工机械等都要随施工地点的改变而流动。由于施工地点不断交换而且较为分散,使得施工企业不得不重视分级管理和分级核算。公司、分公司和工程项目部,均要设置会计机构或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而且应特别重视基层的会计工作。对于分散在外的工程项目部,配备精明强干的会计人员,负责本项目的日常开支及项目直接成本的核算。这样,既能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也能为企业的工程成本核算提供客观、准确的资料。

    2、一般以单位工程为对象进行成本柱算和成本考核

    建筑产品是按照建设单位的设计要求建造的,几乎每一建筑产品都有独特的造型和结构。即使采用相同的标准设计,也会因为建造地点的地形、地质以及交通、材料资源等条件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建筑安装工程的单件性。使得同类工程的成本具有不可比性。为了反映各项工程的资金耗费,必须以每一工程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组织成本核算。而且,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考核时,不能按同类工程的实物计量单位(如建筑面积等)进行分析对比,只能将每一工程的实际成本与其预算成本相对比进行分析考核。

    3、按在建工程办理工程价款结算和成本结算

    建筑产品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从开工到竣工,施工周期长,垫支资金多。如果等到工程全部竣工再办理结算,不仅会引起企业资金周转发生困难,而且会计核算也只能是事后记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定期计算和确认各期已完工程(相对竣工工程而言为在建工程)的价款收入和实际成本。按确认的工程价款与P方办理结算,以及时收回资金。同时,将确认的工程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考核成本节超情况,以便出引起成本升降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4、协作关系复杂

    有些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规模大,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往往需要出几个施工企业共同完成。这类工程,一般采用总承包负责制的方式组织施工。这样,施工企业会计经常同建设单位之间发生备料款和工程进度款的预收、扣还业务,也可能同分包单位之间发生备料款和工程进度款的预付、收回业务,还可能同设计单位等发生经济往来。合计应正确处理与各协作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以使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

    5、工程结算价格按每一工程项目分别确定

    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单件性,使得各个建筑产品不可能按统用一系列专门方法计算出工程造价,并以此作为办理工程结算的依据。

    二、施工企业会计组织

    施工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应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规模的大小以及管理体制相适应。大中型施工企业一般实行公司、分公司、工程项目部三级管理体制。会计上也要设置相应的会计机构和人员组织会计核算。公司是独立核算单位(一级核算单位),一般设财务会计部。主要任务是依据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确定本企业的会计政策,处理公司管理部门的日常会计业务,指导和监督所属单位的会计工作,汇总所属单位的会计信息,全面核算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分公司是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一般设财会科,主要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各工程项目部的成本核算,归集和分配分公司发生的施工管理费用,汇总计算工程成本。定期向公司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等。工程项目部一般配备成本核算员,负责本项目部日常经济业务的核算和工程直接费成本的计算。

    小型施工企业一般实行两级管现,公司直接领导工程项目部的工作。因此,一般在公司没里财会科,全面核算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在各工程项目部配备成本核算员,负责日常施工生产费用的核算和工程直接成本的计算。

    在企业各级会计机构内部,要根据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使会计人员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会计工作岗位可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实际工作中,各工程项目部一般只配备一个会计核算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项目负责人应当负责备项收支的市批工作,以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完整。

篇8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会计实务;影响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实务获得了新的发展,借助于信息网络系统,会计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内容,传统的会计语言与文化发生了新的变化,数据、符号的信息性语言取代了传统语言,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与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不再局限于对会计信息的记录与反映,而是朝着分析规划、综合管理等方向发展,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能力与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 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语言与文化的影响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是对常规会计语言与文化的突破和挑战,使得其中的一些词汇只保留其符号外壳,慢慢减小其价值与功能。计算机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数据库等多种信息技术的应用都为企业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各部门的负责人或领导都能够随时随地借助网络系统来登录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从中浏览与查询公共信息,也能通过系统配置的分析工具来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深加工,整理并总结,最后得到所需的数据信息,这样就使得一些传统的会计文化发生了名称上的变化与更新。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信息技术发展的大环境,与传统的会计语言相比,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下的会计语言更趋向于简明、直观、易于沟通,而且逐渐走向规范化,程序化。从宏观方向上来看,会计文化的语言基础会朝着两大方向迈进:第一,会计语言会逐渐成为一种机器语言,以便不断符合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要求,逐渐走向数据化、符号化、而且具有存储、传输功能;第二,会计语言将更加方便用户从计算机工作界面得到简单、直观的需求性信息,经过多年的发展与进步,很有可能在将来的计算机界面上呈现的是结合声音、图片、与文字的有声有色的文件。

对于信息环境中的会计工作人员来说,其工作性质与能力要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会朝着两大方向发展:第一,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会朝着信息源开发方向转移,更加侧重考查关于过程信息的收集与分辨,以及对这些信息源的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与控制等等;第二,主要的工作内容也将发生变化,根据用户需求来对有意义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便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

2 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行为的影响

会计实务的管理与操作人员就是会计行为主体,他们在整个的会计实务工作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的引入,会计行为主体也会发生很多变化,特别是其工作模式与方法都会发生质的变化,大部分会计工作都会走向自动化、程序化,特别是当代电子商务经济形式的引入,使得会计工作者的会计工作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使会计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则明显区分开来,会计工作者的工作不再局限于真实地呈现与反映企业资金变化状况,提高各种财务变化信息,其工作性质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记录与运算,而是要灵活、充分地对已有的客观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发挥这些信息对企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具体的工作任务体现为:财务分析调控、为企业的经营方向提供决策意见,会计人员更加趋向于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分析与运筹。

3 对会计工作者能力与素质的新要求

在新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下,企业会计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也要迎合环境特征,发生新的变化。首先要迎合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形势,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能够熟练操作与应用计算机内部各种会计软件,同时也能够科学地设计与维护会计信息系统,能够灵活地利用信息软件系统结合各种会计信息创建分析模型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管理与探究,并制定科学的决策方针。

4 对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的影响

计算机信息系统为会计实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提高了会计实务工作质量,同时使得会计实务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系统可能面临着信息风险问题,具体的问题体现在:计算机机器行为是否规范;计算机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安全运行;计算机系统最终的运算结果是否安全可靠等等。为了减少这些问题和风险的威胁,也使得人们面临着新的任务和问题,那就是加强内部控制与完善外部监督,全面促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工作。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引入,其工作实务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要深刻认识这些影响和变化,才能深化财务会计管理改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将会计工作带入了新的环境中,为会计实务提供了便利,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然而,对于会计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一项新的挑战,它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能够善于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同时也要做好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工作,以此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军.振奋精神 潜心研究 大力推进会计理论研究的繁荣与发展[J].会计研究,2005(7).

[2]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J].会计研究,2009(10).

篇9

摘 要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国际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会计核算原则,在会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其涵义和重要性方面进行相关的论述,从而分析其在会计运用过程中的问题,不过着重还是谈其在会计账务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实质重于形式 会计账务 运用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和重要性概述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指的就是在企业进行会计工作的核算时候,需要将交易等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实质作为核算的基础,而不是其外在的法律形式。因为,在实际的核算工作中,交易或者事项的外在形式无法较为真实的对实质的内容进行反映。为了能够使得会计信息充分的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真实的反映,仅仅依赖交易的外在形式是不行的,而如果忽略了交易本身的实质,那么可能会使得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管理人员决策失误。

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会计账务处理中的应用

1.确认融资租赁设备或者资产中的应用

租赁可以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所谓经营租赁就是经营租赁者只是租用别人的资产,定期付租赁费,就像我们租别人的房子只需要付租金一样。资产的保养、维护都归出租方,因为他们才是资产的主人。融资租赁者却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一次性支付购买资产的费用。于是向出租方提出融资请求,先将资产拿来用,在约定的租赁期内分期支付资产的价款。对出租方来说,他相当于提供了给承租方一笔贷款,不过贷款的形式是资产形态,在每一个收租的日子收取的租金包括两个部分:资产的本金、出租方垫付资产本金而要求的利息。融资租赁实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这种通过融资的方式来租赁的设备资产,虽然法定意义上来讲,承租方不承担所有权,但是在租期之内,承租方具有使用该财产或者设备的权利,并且从中获取收益,在租赁期满之后,承租的单位具有购买这项资产的优先权,类似于这种情况,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售后的回租和回购

售后的回租或者回购实际上就是一种融资的行为,不能被作为收入来对待。首先,售后的回购行为指的是企业单位将原有的固有资产以交易的形式售卖给其他的买家,会收到相应的价款。然后签订相应的转手手续和协议,表明将来的某一时刻会将财产进行购回。在货物被卖房购回之前,资产或者货物的所有权已归为购买方。但是我们如果从经济的实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这项被转移的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实际上还是在原单位,并未被转移走,因为还有补充的协议规定其会在将来的某一时间购回。另外,就是在出售的过程中,往往售价会高于产品自身拥有的价值,如果这时被当作收入记入账目中,那么很容易形成企业利益的虚高。所以,这笔交易虽然是一项销售收入,但是从实质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种售后的回购仅仅是企业的融资行为中的一种。不可以作为一项收入。而售后的回租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租赁业务,即企业将某一项资产出售之后,又通过租赁的收段来进行回租,这种行为从形式上来看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利润,而且所出售的资产的所有权及其附带的报酬和风险也一并转移了,但是从经济的实质上来看,资产在售出和租回的过程中存在资金上的联系,这种售价和租金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从实质来说这种售出和租回是同种交易,如果我们将在售出和租回发生的损益作为当期损益来对待,那么就不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

3.在确认收入的时候

根据我国关于收入的相关规定,只有符合:商品的所有权和相应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在交易中完成转移;出售商品的一方对售出的产品没有继续管理或者控制;交易的相关收益可能流入企业;商品销售中的成本和收入能够得到可靠的计量这些条件才能却认为销售过程中的收入。在这样的规定下,例如:售后的回购行为、拥有退货权利的销售等特殊的交易方式应该被特殊的核算。根据会计准则中对于收入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知道,一项业务,如果完成交易后,购货的一方拥有退货的权利,那么应该当作交易的实质来进行核算方法的选择。举个例子来说:在商场中,我们购物通常会有厂家打出三包的旗号,如果在三个月内出现质量问题,可以退货或者换货,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这种退货的比例在1%之下,在这个例子当中,虽然商场有一定的所有权风险承担,但是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因而这种风险是次要的。可以在商品卖出之后,直接计入收入的账目。在这二者之中,就充分显示出了实质重于原则的作用。

4.投资过程中核算方法的选择

根据企业的会计制度中相关的规定,可以知道企业在进行投资的时候,投资比例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投资的核算方法,同时投资的实质对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也很重要。如投资比例虽然未够20%,但通过其他方式取得了对企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么应该采用权益的方法进行核算。反过来,应该采用成本的方法进行核算。所以,企业的会计制度一方面采用权益的方法进行核算,另一方面又采用成本的方法进行核算,一方面对持股的比例进行了规定,另一方面,又对成本法的界限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后者的前提,也很好的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5.在资产减值的认定中的具体运用

新会计准则列举了7种迹象作为判断是否存在减值的标准。这7种迹象是指: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法律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等。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如果存在上述的迹象,就需要认定相应的减值。从法律形式上看这7种迹象的存在并不影响其价值。但从经济实质来看,这7种迹象会对资产的价值产生影响。例如.某企业由于生产技术的改变,2006年10月有条账面价值150万元的生产线被闲置。对于闲置的生产线,从法律形式上看,并未有任何的改变,但从实质上看,该生产线因生产技术的改变已使其价值产生变化。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2006年1 2月必须认定该生产线的减值。

6.在非货币易中换入的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中的具体运用

在商业交易过程中,会因为资产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而对公司的当期损益产生影响,这一点在非货币交易中格外突出。举个例子:甲公司用账面价值200万元的医用电子仪器(该仪器的市场价值为200万元)与乙公司的一批价值210万元进口内燃机(该内燃机的市场价格为210万元)进行商品交换,若加以两家公司并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关系亦或是相互间有重大影响,那么在本次交易中甲公司的内燃机的入账价值为210元,同时获得10万元的营业外收入;然而若两家公司具有控股与子属关系,换言之是两家关系企业,则甲公司在本次交易中换入的内燃机的架势便是200万元。由此可见:如果在非货币交易里,交换入帐的商品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不能够被可靠地计量出公允价值,那么将对交易公允与否产生影响。所以企业在商品交易中必须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既是对会计准则的修正和补充,使得会计核算的信息同客观的事实相吻合。又为会计人员带来了较大的操作空间。有的企业为了增加自身的利益,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进行有意的回避,从而很可能发生越轨的行为,这在固定资产租赁的相关分类中表现的更加明显。当然这也就告诉我们”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都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7.在对日后事项进行调整时的事项

所谓的调整事项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者之前存在的事项。日后调整事项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一定时期才得到新的或有力的证据证实。从上面的定义上来看,是非常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也就是事项的实质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者之前就存在,只不过在日后时期得到了相应的证据来证明或者修正这一点,则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事项进行调整时,需要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然后对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

三、总论

近几年来,会计造假事件在我国屡见不鲜,会计界的诚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果想要使得会计形象得以保全或者使会计信息能够被社会接受,就应该从实质重于形式出发。只有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抓住经济的本质,才能在创新和时代的改变中经受住考验,使会计活动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1]付春蕾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财会通讯.2005.

[2]杜秋娟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现代审计与会计.2007.

篇10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理论;会计电算化;信息技术

1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1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目标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做决策。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人员赋有更高的技能,能够将网络和会计目标相结合。打破传统的会计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按照财务会计的要求,按照企业的财务状况一系列的流程,对许多会计信息进行重新编程分类,以适应现代企业瞬息万变的管理要求。

1.2和基本会计的关系

在传统会计概念下,企业是主要以劳动力材料等实际存在的经营进行一系列财务活动。在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时代里,已经将实体交易提升为实体与无形资产的特别市场交易,不像以往单纯地投入资产或实物形成的体系进行的约定。

1.3对利润概念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冲击下,利润不在仅靠劳动和服务所创造,而是由智力资本和劳动资本共同构成的,相对于以往的利润,实体经营创造的利润比重正在逐渐减少,智力资本创造的利润逐渐增大,人们的智力和能力完全可以在企业运用现代科技和技能,能够省时省力,创造出利润。

1.4对资产的影响

工业经济上的利润要求企业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不仅获取利润换取货币,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在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所创造间接的利益远大于实体交易。举个例子,像微软、华为、戴尔等现代科技企业,主要以智力研发的科技为主营业务,以设备,房屋为副业。因此可以分为智力和非智力利润。

1.5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它反映的是将实体经营结果,将许多虚拟的无形资产忽略,对于公司反映的财务报告信息不全面,缺乏预测性和价值性,不容易对管理层做决策起正面作用。为了减少这种风险,要求知识经济下的网络与财务报告相融合,提高及时性。

2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2.1对会计主体的影响

传统上的会计主体是指在经营上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单位。如果是营利性经济组织,就是一个企业;如果是非营利性的单位,就是一个事业单位等,现在在知识经济的冲击下,这种会计主体的定义变得模糊,知识产生的长远利益,也属于盈利的范畴。无实体经济逐渐演变成网络经济,几百万甚至上亿的经济业务通过互联网可以一瞬间成交,也可以解约等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知识资本的增强,将会出现新的多层次、多方位的会计主体。知识和信息的持有状况将成为企业创造利润的主体,加速转换会计主体成为重中之重。

2.2对持续经营的影响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投资者需要通过其现在的财务状况与过去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来预测其未来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据以做出投资决策。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会计,都是以实体经营并持续的企业,但是在知识经济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互联网组成临时性的网络企业,这种企业并没有店面和设备等,这使得企业的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表示临时性企业按照其经营策略并没有固定期限,也没有多大的限制。

2.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就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它和会计的基本职能息息相关。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现在的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已经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显得愈发重要了,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他们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就是最及时最有效,只有这样最新最有效的会计信息才能够更好地为他们的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知识在创新阶段,投入的人力大,效益少,投入产出效益相对较少。如若分期,前后期会出现较大差异。虚拟公司的出现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挑战,使得人们对会计分期的必要性和期间划分方法提出了质疑。网络虚拟临时性的特点比较强,比如在一定的时间内,有可能是一两年,一两个月,甚至一两天,所以没有严格的意义会计分期。

2.4对货币计量的影响

传统的货币计量方法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者了,首先传统货币提供的会计信息有滞后性,从而无法让管理者及时了解到信息,无法及时做出有效决策。单一的货币计量在知识经济冲击下,变成多元化。随着国际化交易的增多,外币业务和物价变动更是影响着货币的单一性和稳定性。现在的货币计量就同时采用货币和电子货币,以完善货币的不足,同时电子货币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3对会计原则的影响

传统的经济环境中,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不那么准确,因为都是由会计人员主观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完整。但是会计人员的个人主观原因,或者个人情绪等等都会影响判断,然而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帮助人们精准地分析数据,也有些计算机精英设计一些程序,完成客观反映财务状况。任何情况下谨慎性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传统经济下,会计人员容易受管理层影响,产生高估资产或者其他不客观的报告。

4对实务的影响

4.1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的模式下,电算化发展越来越规范细致成熟。因为电算化必须满足会计人员的工作需求,作为一个系统的企业财务软件,要经过多次调试,多次实验。电算化也会被逐渐开发更简洁方便操作的系统。同时社会上的企业也对电算化人才高度重视,未来电算化人才需要掌握更高端的专业知识。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保护企业信息还有其他的文件信息也成为会计人员的研究问题,需要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开发更多的保护软件。

4.2对会计工作重点影响

传统的会计工作是包括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等一系列工作,在过去,大家大多数采用手工方式,有些误差不可避免。现在会计人员都重视电算化,熟练操作一系列财务软件,开始从机器得出的数据中,对公司的经济业务做出预测,更好地为管理层和债务人服务。

4.3会计核算的重心发生转移

工业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会计核算往往渗透到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经济业务事项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会计核算通常是有形资产和服务上的运营。然而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还有会计信息系统的飞速普及的情况下,会计核算的对象不仅仅实体资产、设备等等,更是包括无形资产、商誉、知识产权、人力资本。像现在的很多公司以交易证券还有以互联网技术领域为主导的公司,都是没有实体的,完全靠知识在维持公司的运营。据我所知,一家连锁集团顺应知识经济的趋势,以经济发展常态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方式,以信息化产业链融合建筑产业链为产业发展战略,形成多要素,两领域高效益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像这种公司完全依赖无形资产,而且发展越来越好。相信会计核算的重心将慢慢向无形资产上转移。

4.4对会计人员的影响

会计人员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下,越发感受到压力。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要求更高。为减少知识更新所带来的决策风险,首先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要过硬,因为计算机技术普遍使用,基础的一些会计工作已经可以由科技代替。会计人员要从事高端的脑力劳动,突破专业问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事管理上的工作,及时掌握信息,从而真正分析数据,从数据中预测企业的趋势。面对现在信息国际化,跨国企业的兴起,会计人员也应具备外语能力,以适应现在时代潮流,不至于被淘汰。

4.5对会计信息实效性和多样性的影响

伴随计算机技术在现在社会的普遍广泛的使用,打个比方,稍微正式的公司,都会采用用友财务系统,更加系统地进行一系列公司的流程。在很多大学课程中,都把ERP设为必修课程,一再地训练,更加体现了社会对知识经济的重视。以往无法及时并很麻烦提供的一些手工内容信息可以被会计数据设定出一些相适应的会计程序和编程,只要前期输入,各个会计人员在各自权限就可以及时在电脑上查看。会计工作者可以利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相结合的方式编制出适应在新经济环境下使用的会计报表,在现在经济模式变化迅速的情况下得以生存。会计信息复杂多变,假如还用传统的记账方法,无法跟上高速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发展下,会计人员有足够的智慧就能很好地从多样的信息中筛选出有效的信息。

5预测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成熟,会计人员的能力将得到提高,除了强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熟练掌握电脑操作、外语等等。会计理论中,虚拟的知识的比例会越来越大。而对于会计实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将信息加工储存检索,在知识经济影响下,伴随着计算机的蓬勃发展,会促进会计实务的发展,会渐渐取代时常有错误繁琐的手工操作。现在大家身处于经济时代这个大环境中,传统的会计工作无法满足现在的发展趋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场变革是把双面剑,对现代会计学来说是一个突破和创新的好时机。因此会计人员一定要从学会从实际出发,面对现在的经济环境,要学会及时调整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践,变革传统财务会计体系,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做出一系列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调整,指导会计实践能够有效进行,勇于突破传统会计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服务,帮助促进我国经济的正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青,邓家姝.新经济与会计转型[J].商业研究,2004(22):90-92.

[2]贾俊富.知识经济对会计假设的挑战[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1,19(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