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

篇1

关 键 词 家校合作;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2

当前,教育越来越从封闭走向开放,其中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家校合作的日益密切。为此,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在家校互动中既改善家庭教育质量,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学校实现新的跨越。这不仅是办学理念的突破,更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行动。

一、在家校合作中丰富教师教育经验

教师是家校合作的主体之一。教师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协同育人,不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且有助于丰富教师教育经验,实现教学相长。

1.提供教育所需的独特资源

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拥有更加宽广的育人视野,更加灵活的教育形式,掌握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家校合作正好为之提供了可能。

一些美国教育家认为,孩子对学校的态度通常受到家长的影响。当家长对学校和学校的教师感到满意时,他们的孩子就有可能遵守学校的规则,在学校有良好的表现,并对学校的鼓励和支持有积极的反应。因此,教师可以把家长看作学校可以依靠的、独一无二的教育资源。[1]在家校合作时,教师与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家长置身同一平台,教师基于这个平台拓展视野,与家长增进交流,或请家长开设讲座,以此弥补自身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同时,在家校合作中,因为家长的关注、参与和鼓励,教师又自发地对本职工作产生更强烈的责任心、主动性,积极获取家长有益建议和意见,从而调整身心状态,提升专业素养。

2.提升教师教育的技法技能

实践表明,家校互动与合作的关键是沟通。如何实现成功的沟通?对此,台湾著名家长工作者詹智慧在《家长动起来》一书中指出,成功的亲师沟通有四部曲,即平等、对话、共识、合作。[2]这告诉教师,在家校合作中,为方便家长接受学校意见和建议,教师要把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放在首位,因为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这是人性的本真体现。教师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理解家长,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信赖与支持。例如对爱挑剔的家长,教师就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回避,而应尽量满足其要求,主动介绍孩子在校表现等。如此在频繁的沟通中,教师的教育技能技法必将得到锤炼,实现专业发展的质的提升。

3.形成教育质量的叠加优势

开展家校合作,有利于确立融洽、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实现优势互补。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家长、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被充分调动,大家努力担当起各自的角色责任;二是教师与家长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能促进实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要求、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统一、协调及互补,教师和家长都能获得彼此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两方面的优势叠加起来,就可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在家校合作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中,能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和兴趣等,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差异,从而能更好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各种教育问题和案例,与家长分享教育经验和感受。在此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会在不断尝试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调整自己的教育措施,最终使教育走向成功。

1.自我反思之一――如何提高沟通能力

如上所述,在家校合作中,顺畅的沟通十分重要。为此,教师首先要反思如何把握家长心理,充分锤炼沟通技巧。如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在与家长沟通时首先要树立信心,且真诚坦率。教师应坦陈自己的想法、感受,通过真诚的讲述和耐心的交流,消除家长对自己的担心。比如六年级学生小亮在家长眼里内向好静,但在学校他却酷爱运动,且活泼可爱,上课时还经常有意无意地捣乱,这让老师们颇为头痛。然而,小亮的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因此对孩子的行为也很不理解。可见,老师如能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经常向家长“告状”,艺术地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那么小亮也许会是另一番模样。

其次,教师应常常反思自己对待家长的态度是否坦诚。有时候,教师大胆承认自己的不懂,向家长求助,反而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比如,后进生的家长往往对经常反映孩子问题的老师“敬而远之”,因为这些老师总是从负面的角度评价孩子,对孩子的看法片面僵硬,导致家长和教师之间产生沟通障碍。因此,如果教师能从多维评价的角度反映孩子的在校表现,并以具体事例来说明孩子的成长状况,就一定能争取家长的理解,赢得家长的配合,从而更顺利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2.自我反思之二――如何开展行动研究

开展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教师积累实践智慧,形成专业自信。目前许多教师在行动研究中还比较盲目,实效性有待提高。而在家校合作中,教师能主动根据孩子身上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并在反思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教育方法。如,教师在开展《创新型家校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过程中,就树立了“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理念,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总结一段时期内孩子的行为变化,就此进行互动交流等。这不但能帮助家长逐步树立科学育儿理念,使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不断提升,而且也能让教师体会到教育创造所带来的快乐与愉悦,有效提升他们行动研究的热情,避免产生 “孤军奋战”之感。

3.自我反思之三――如何科学处理信息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运用信息的最大障碍不在技术使用层面,而在如何运用技术合理有效地传递信息。当前,家校之间的很多沟通都从面对面转变为线上虚拟,由原来声情并茂的表达转而为冷冰的文字,而其中一些信息更是在来回传递中逐渐失真,导致各种分歧和误会。因此,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文字沟通时,一定要把好关,切不可随意发送无关教育的信息,对必须发送的即使是简单的通知,教师也要字斟句酌,细致检查后再向家长。

同时,教师要在与家长的沟通互动中,不断反思如何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音频等更好地有机融合的办法,通过微信、微博、QQ等各种信息技术平台,尽量完整、充分地向家长传播。比如运动会、艺术节的有关信息,就可在平台上对家长进行现场直播和交流互动,以实现家校沟通的及时有效,增强育人体验。如此久而久之,教师处理问题信息的能力必然提高,专业素养得到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 G61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4―0029―01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在幼儿园里当班主任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幼儿园里孩子的群体生活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那么,作为一名带班教师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能组织好孩子的教育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会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建立良好班级常规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有良好的常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热爱他的学生,而没有良好的班级常规,没有教育、引导,班级就会像一盘散沙,各类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

1. 常规教育要日常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学习常规包括看书、翻书、专心听讲、举手发言、认真倾听、耐心等待等好习惯,教师要根据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有内容、有计划地开展常规教育的工作。

2. 班级常规建立的方法。首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以身作则非常重要。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来说处处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例如,要求幼儿坐端正,老师自己就不能翘腿;要求幼儿专心听讲,老师在上课时就必须全力以赴,充分做好准备,决不能漫不经心,找东找西。总之,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终身学习系统的构建、完善。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因此,新形势下管理者既是孩子的引路人,也是终身学习的主体之一。因为,没有教师的学习提高,教育工作不能正确地进行,教育质量也难以保证。想让孩子有一瓶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要勤于向书本学习、勤于向孩子学习、勤于向专家和家长们学习。其次,我们要善于观察,向经验学习。幼儿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书,每天呈现给我们一幅幅活泼的画。我们对这本书要认真地"看",仔细地"读",深入地研究分析。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观察,及时记录,遇到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分析应对,以积累更多好的经验。最后,我们要善于总结,在反思中提升。在认识、观念调整之后,管理行为过程中的反思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工作不断总结、不断反思。

三、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1. 作为班主任,要想好如何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幼儿园的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孩子的发展。如我们通过“家长开放日”“六一文艺演出”“亲子游戏”“家园联系栏”等,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和进步,了解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和付出,从而在感情上接纳老师,在行动上真正与老师要求保持一致。让家长和教师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鼓励。

2. 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对孩子教育内容上尽可能地达到一致看法。

篇3

一、家长学校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有教育监督的作用

针对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低,教育思想懈怠等情况,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和部分学科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家庭教育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授课,传授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具体方法,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提前拟定学年目标、计划,按照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拟定主题,设计家长学校教案。学科教师的授课主题偏学科性,班主任的授课主题就偏德育性,使德育和智育得到了很好的统一。教师一般会在课前下发听课反馈单,让家长写听课收获,反馈意见和建议,再根据搜集的资料反思自己的课程目标和授课效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与家长距离最近的人,他们能够从学生的表现上最快、最大限度地检验家长受教育的效果,家庭教育是否改善,学习中是否有收获。笔者收集了所在学校的大量的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这其中有关于学生变化的,也有关于家长变化的。比如目前四年级(3)班的朱子豪同学,从一年级进校开始,各科教师和班主任就发现这个孩子有学习的兴趣,但是家庭作业错误率一直居高不下,家长甚至从来不督促孩子完成作业、阅读,更别提品德教育了。当班主任把家长邀请到学校沟通交流,反映孩子作业错误率高,常常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时,家长立刻对孩子拳打脚踢,场面几乎失控。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委婉地通过授课来教育这位家长,之后,班主任和各科教师都发现这个孩子有了小小的进步,家长也经常会发信息向教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日常行为表现等情况了。因此,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授课行为,大大加强了对家长的教育和监督作用。教育,甚至迫使他们改变自己。

二、家长学校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有指导纠偏的作用

1.通过领导、专家授课、开设官微指导纠偏。有些家长由于个人文化水平等制约,很容易使家庭教育偏离科学的轨道,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在全校性的家长活动中,由校领导面向全校家长授课,主要向家长们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解读学校的办学理念,引导家长们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理解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的规律,做学校教育的理解者和合作者。同时邀请教育专家来校面对全校或不同年级家长授课,专家对家庭教育独到而科学的见解常常让家长恍然大悟,对自己以往的做法后悔不已。为了更好地指导家庭教育,学校还与合肥市家庭教育协会开展合作项目,建立学校官微互动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家长能够随时了解学校动态,在官微中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主题教育活动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家庭教育的需求开展的,比如一年级家庭迫切想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该如何培养,六年级学生家庭更想学习如何与青春期、叛逆期孩子沟通等等,针对问题,有的放矢。

2.提供书籍等各种渠道指导纠偏。除了这两大类课程之外,我们为了帮助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成功的教育经验,学校免费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读本、《家教周报》以及一些家教类书籍,并以家长读书的形式,将一些家教方面的书籍以赠阅的方式推介给家长,指导家长获得好的家教方法。学校图书馆除节假日外也是对家长开放的,家长可以按照班级借阅时间前往借阅书籍。

3.学校在各个时段定期下发“致家长一封信”指导纠偏。“一封信”的内容涉及面极广,针对不同的季节、时期,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防溺水、防火灾、防雷电、防交通事故、防盗窃、防拐骗、防意外事故、防黄、赌、毒,以及如何预防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等等。领导专家也加入家长学校授课,不仅仅是提高家长学校活动的权威性,也使活动主题、方法和内容更宏观更科学,和家庭教育书籍、一封信结合在一起,开阔家长的眼界,指导家长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为其纠偏。

三、家长学校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有示范引领的作用

1.成立家长教师委员会示范引领。2014年,学校为了更好地配合家长学校活动成立了家长教师会,简称“家教会”,家长自愿报名、学校推荐选拔,在有爱心、有教育理想、有奉献精神、有创新精神的原则指引下首先选出了家委会主席、副主席和常委,然后自上而下选出了由各年级家长代表、班主任代表、社区代表组成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教会学校组织。常委委员有九人,包括家长代表和负责家长学校工作的一位领导和一位教师,设置了财务部、联络部、义工部和家长安监会(学校安全工作家长监督委员会)机构,家教会成员有一百多人。进入家教会的家长,瞬间就有了较之其他家长更强的责任感,如此一来,对自身的言行自然就会有更高的要求,这些家长在每个班级里乃至全校都有着示范引领的作用。

2.家长轮流“护花执勤”示范引领。笔者所在学校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上下学期间,校门口异常拥堵,家长不顾校领导和老师的劝阻,在学校门口停车接送孩子,造成了门口极大的安全隐患。直到安排每个班的家长轮流在校门口护花执勤以后,我们发现不遵守规定的家长越来越少,纠其原因,一方面,“事非经过不知难”,参与护花执勤的家长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了不遵守规定造成的安全隐患和护花执勤的不易,促使他们能逐渐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家长执勤,也更有示范的效果。总之,家长轮流“护花执勤”的示范引领作用是显著的。

3.建立家教会qq群示范引领。家教会群即家长教师会qq群的简称,群中有学校领导、全体班主任、部分教师和家教会家长成员,群中校领导、教师经常为家长答疑解惑。家教会常委每天在群里布置工作;学校每月定期召开家教会会议,针对学校每月重点工作,进行交流研讨,提出建议,进行补充完善,经常组织家长填写意见反馈表,并及时把各班家长代表的意见进行汇总,向学校领导通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很多家长还会把每天护花执勤的家长照片上传,对那些尽职尽责、风雨无阻的家长,群中经常一片赞叹之声。家教会群是一个优质的平台,增加了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交流的力度。这种和谐正能量的沟通交流,也引领了其他家长的改变。

4.优秀家长讲座示范引领。有时候,有些家长认为专家和老师的讲座有说教的意味,于是,学校便从家长中遴选出家庭教育成功的优秀家长做讲座,以便更好地示范引领。一是以电视录像座谈的形式召开。先通过调查问卷选出家庭教育困惑多的家长,这些家长与执行讲座的家长坐在一起,以交流答疑的形式拍摄下来,在家长会时通过学校电视台播放给全校家长观看。二是以报告厅讲座的形式召开。优秀家长尽可能全面地总结、交流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做法,并现场答疑。学校从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入手,发掘优秀家长,这种方式非常接地气,特别容易被家长接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也会对照优秀家长,反思检查自己的行为,从而发生改变。家长学校每学期末还会进行优秀家长表彰大会,为获奖个人和集体颁奖,鼓励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学校的发展再接再厉。对优秀家长的表彰也就是对优秀家庭教育的表彰,为家长们树立典范,给予他们做为家长努力的方向。

四、家长学校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有熏陶促思的作用

1.开展家长开放周活动以熏陶促思。家长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开放日一般持续六天,每天一个年级的家长来校走进课堂和孩子一起听课,下课后观摩学校的升旗仪式、阳光大课间学生锻炼、参观学校的功能室、了解学校文化,以此方法让家长们知道学校教育的目标、理念、方法,知道教师、学校对孩子的良苦用心,以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开放日”活动让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尊重和关心,逐渐形成了孩子督促家长做模范家长,家长教育孩子做优秀学生的可喜局面。

2.班主任定期召开主题班队会以熏陶促思。主题队会的主题有价值观、安全教育、文明礼貌、良好习惯等,均诚邀家长参加、参与,让家长与子女一起思考如何表达主题、搜集素材、表演节目,不仅教育了学生,也让家长从中受到了教育,同样潜移默化地熏陶他们,让他们反思自己的言传身教,价值观的正确,明确了自己教育的方向和方法。

篇4

1案例A :妈妈的爸爸叫“dada”

期终测试刚刚结束,我校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在答品德试卷时所填的答案让阅卷老师笑出了眼泪。考题是这样的“妈妈的爸爸叫()”孩子的答案是“dada”( dada是右玉方言,普通话是“爸爸”的意思)

孩子的答案让人捧腹大笑,可是我们这些搞教育的人面对这样的答案,是否应该进行反思呢?反思一下孩子出现这样的答案的现实原因——难道仅仅反映出孩子“对标准答案不记”吗?不是,孩子出现这样的答案还反映出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我们细细的思考一下,在我们右玉县,我们的妈妈怎么称呼我们妈妈的爸爸呀?对呀!不就是称呼“dada”吗?孩子错答该题的原因是:第一:审题时,错误地理解为“妈妈的爸爸妈妈称呼什么?”第二:孩子受成长环境的影响,顺理成章地写下了“妈妈的爸爸妈妈称呼‘dada’”

2案例B: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我家孩子这次考试中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时,竟然写下了我常常指责她的一句话:“你有的新橡皮,有的新文具盒,还有的新书包,还要花钱乱买文具。”我看着孩子的试卷哭笑不得。作为家长,我生气的是:孩子学习《司马光》一课时不认真,以至于没有体会了“孩子们有的吓哭了,有的不知该怎么办,还有的跑回去找大人。”这句话中“有的….有的….还有的….”的意思。作为家长,让我可笑的是,孩子对于我这句常常责骂她乱花钱的话还是记忆很深的。对于孩子我不知该怎么去告诉孩子——此“有的….有的….还有的….”非彼“有的….有的….还有的….”

篇5

【关键词】 幼儿教育;教学质量;创造性;家庭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要提高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对于老师来说,教学的质量有依赖与教师有效的“教”,促进幼儿学的有效的“教”,教师通过直接促进,通过课堂教学,让幼儿学得更多,更全面。再就是通过间接的促进,让幼儿学会怎样去爱上一个东西,从而对它产生兴趣,达到“教”的目的。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将有关内容进行纵、横向延伸、拓展后,通过整合形成一个主题。如,大班在开展创编诗歌“春天来了”的活动时,将科学、语言、美术、音乐各科内容巧妙整合,让孩子通过体验活动找春天,然后画春天,听故事感受春天,继而引导幼儿大胆创编诗歌“春天来了”。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开放性、创造性、发展性,促进了幼儿各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一、充分利用教师资源

1.教学需要创造性

创造性对于幼儿教师教学来说很重要,作为教学,只有教师带有创造性的教,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学生的心情,让他们爱上这个活动,从而让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积极地响应活动的内容,才能使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并且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想法。

同时,结合班级实际及孩子的接受能力开展教学活动,是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做到“教”的与当前学生所学、所能领悟的东西相统一,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游戏与歌曲是沟通的很关键的因素,将其与教学相融入,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表现。

例如,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喜欢游戏,喜欢歌曲这一特点,孩子在音乐活动《找朋友》中,我们可以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不仅仅是只在唱歌,而是在真实的情景中理解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意境。并且,在歌曲唱完后,真正地让孩子们去寻找自己的好伙伴。活动开始,我们可以先让孩子们在《找朋友》这首歌的音乐声中和自己的好朋友玩一玩,做一做亲热的动作,鼓励孩子们相互拍拍手、拍拍肩、碰碰头、拥抱等。然后,在音乐声中鼓励孩子把刚才做的动作用语言表达出来。最后,我们可以让孩子真正地去寻找自己最好的朋友,然后,组织朋友之间做游戏,这样,不仅是给予孩子们课堂学习游戏的乐趣,更重要的,可以让孩子们真正明白朋友,加强孩子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孩子成长。音乐与游戏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幼儿阶段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让孩子置身于歌曲的情景中,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只教不理解,让幼儿也能充分理解歌词、感受歌曲意境,从而渐渐去体会,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快地学会歌曲、更乐意地参与音乐活动中,从而更加有利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而不至于孩子小小年纪,感情生疏。教师要能真正地了解每个孩子,细心观察每个孩子,找准切入点,按需介入、间接引导,用自己亲切、理解、尊重、支持的态度和举止,创设出宽松和谐、师幼相融的精神环境,更多地为幼儿创造“说”的机会,尊重幼儿“说”的权利,赏识幼儿“做”的勇气,锻炼幼儿“做”的智慧,使孩子想说便说,愿做就做,成为“说”和“做”的主体。这正是教师引导作用的意义所在。此外,教师也可巧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体态动作、动画、课件、录音、录像等来点化孩子,引领幼儿进入积极互动的教学情境。

2.教学需要反思

作为教师,教学反思也是提高幼儿教师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幼儿可持续发展和学习的重要保障。

我们在教育幼儿的时候,从幼儿的教学反思下手,对于教学中的一些事情,教学程度、如何在教学进程完毕后进行教学反思作思考和总结,了解最近教学中的好与坏,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基础和保障。

教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只教学教师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把自己的一天的教学活动作为当前教学的内容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幼儿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总结,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作为教育事业工作者,每一位幼儿教师在自己工作中,对于工作的质量与不足的总结和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例如,常常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让自己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这一天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对于工作更加地有头绪,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地游刃有余,同时,还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教学成就、教学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发利用家庭教育资源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作为幼儿成长中的第一个接触场所,是幼儿成长中的第一学校园地和认识社会的起点,是影响幼儿认知度的关键所在,对于幼儿以后的成长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应重视挖掘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通过家庭,加强幼儿学习的能力,扩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1.加强与家长的交流

作为教师,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主动让家长了解科学教育课程的理念,让家长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与方法,这样,家长就会与教师一道,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和教师共同构建适合幼儿发展的科学教育课程,并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从而强化的孩子的学前教育,促动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这样,不仅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加强了对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主动参与构建幼儿教育的课程。

2.充分发挥庭教育的优势

篇6

【关键词】独生子女 成长 教育 理解 沟通 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24-01

一、背景

孟润泽,男,14岁,初二年级学生。爸爸兄弟三人,只有他自己是个男孩,不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宠,就连叔叔婶婶都视若己出,从小凡事有求必应,致使他性格骄纵,任意妄为。初一时他见别人家都有电脑也想玩游戏,要求父母给他买电脑,父母怕他丧志,没有答应他的要求,他竟然喝农药自杀。初二分班时我见到名单上有孟润泽的名字,就有了心理负担,经我观察,他学习习惯极差,自私心理严重,人际关系糟糕。例如:值日不干、学生开玩笑也能发生口角、上课睡觉、不学习、上课爱惹别人、上课发呆、老师一说他就顶嘴等。

二、事件

本学期开学后的第五周,一天郑誉在上完第一节课的课间哭着找到我说孟润泽打他。原来是郑誉经常欺负王杨,由于孟润泽人际关系差,只有王杨愿意和他说话,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他找到了郑誉要替王杨出头,一句话没谈拢,他拿起凳子就击向了郑誉的背部,而且情绪激动,由于击的力气较大,郑誉背部受伤严重,我提出找家长出面解决此事,郑誉坚决不同意,由于害怕家长知道此事,撒谎说不疼不用看,而当孟润泽知道要找家长解决此事后,表情似乎是松了一口气,并马上告诉了我他妈妈的手机号,他妈妈来后他和没事人一样轻松自若,和郑誉看完病后,我让他妈妈把孟润泽领回家反思,他妈妈就在那给他求情,并给孟润泽保证再也不会发生类似事件,并给孟润泽说:“润泽,快给老师说你不了,咱在这好好念书行吗?”在这念书都是他妈妈求着他。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我说:“你这是疼孩子吗,你这是害孩子。你也看到了,郑誉的家长来了郑誉规规矩矩的,孩子先承认自己的错误,孩子即使挨了打,家长都没说一句心疼的话,先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并非要和你平摊医药费,在这件事情上家长没有计较孩子吃了多少亏。而你来了呢,也不问问具体情况,就一味的想把事情大事化小,家长来了事情就与孩子无关了,由家长全权处理。郑誉挨了打都不敢叫家长,而孟润泽一听说叫家长,胆子更大了可来了给他撑腰的了。孩子这样的性格全怨孩子吗?”他妈妈表示,确实从小家人都太疼他了,我说:“谁家也没有多着的孩子,谁家的孩子不疼,假使这件事反过来是郑誉把孟润泽打了,你会向郑誉妈妈一样,这件事你会善罢甘休吗?”(有一次,他与同学发生口角,跑了,他妈妈就怨学校、怨老师)他妈妈很诚实的笑笑说:“不会!”我接着说:“孩子有时吃亏也是赚公道,他在和同龄人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怎样与人相处,怎样为人处世,孩子会吃一堑长一智,你这样一有点事情就给他出头。生怕孩子吃一点亏,你难道要跟他一辈子吗?再说从小到大,你认为他在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真的赚了公道了吗?”他妈妈听后说:“老师,你说怎么办吧?我听你的。”

三、结果

孟润泽回家后,他妈妈与他进行了促膝长谈,这次没有偏袒他,找出了他的问题,并与他探讨以后怎样与父母、老师、同学、邻里相处,来校后,不但孟润泽给我写了保证书反思,他妈妈也对教育孩子的方法写了反思记录。由于都有了正确的态度,孟润泽回来后,主动擦黑板,我到班里去转,他就有意拿着拖把到我跟前拖地,我就表扬他一句,他能高兴好几天。虽然现在学习习惯仍然很差,但他上课不再乱惹人,也不再挑衅老师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和同学相处虽偶有摩擦,但至今没有打架事件。

四、反思

孩子本来就是一张白纸,看父母在上面怎样涂画,这就是父母教育的作品。有人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换而言之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想教育好学生,就要与家长沟通与协调好,必要时指导教育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他学习,多与孩子交流在学校时与同学与老师都发生了哪些事,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正确引导孩子与老师与同学相处。只有学校与家长相互理解、沟通,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才能共进逐步使孩子走向健康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杨莉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篇7

【关键词】家长会;“备课”;交谈;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16-02

家长会是学校联系学生家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师指导家长提高教育学理论素养与家庭教育水平的主渠道。在家长会上,班主任要通过这个机会,向学生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介绍班级的基本情况,向学生家长提出教育子女的要求,并且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好机会,也是调动学生、班主任和家庭三者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因此,家长不论有多忙,都要挤时间参加,主动配合学校的工作。但有一点值得班主任注意,家长会也要提前“备课”,做好充分准备,家长会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我认为家长会前必须“备”好以下几个问题。

1目的性和期望值

家长会前,班主任要认真细致的“备”,此次家长会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本次家长会成功与否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符合不符合家长的要求?

2向家长全面介绍学生个体发展情况

在召开家长会之前,班主任要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地对班上的每个学生在校的表现,各科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性格特点,文明礼貌,待人处事,优缺点等都要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家长会上向家长汇报班情有理有据,与家长交换意见时,既能信手拈来,谈得详细具体,有的放矢,提高家长会的实效,又能让家长感到老师很关心自己的孩子,并且是个认真负责、让家长信赖的老师,从而拉进与家长间的距离,便于更深入地情感沟通和交谈。

3发出开会通知告知议题,家长准时参加

家长会前要向学生家长印发通知,简要的向学生家长通报召开家长会的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咨询家长能否到会,并附上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栏,还要指明由那些学生家长代表发言,便于学生家长提前做好准备。

4介绍学校管理、对家长提出要求和希望

家长会上班主任要向学生家长介绍学校的历史,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强调学校的管理措施,对学生在校内校外的管理,作息时间,请假制度,礼仪规范,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明确提出希望,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协助教育,为家长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机会。这就要求家长会前班主任要认真“备课”,准确地把学校的要求传达给家长,把学生在校的具体表现(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反映给家长,并对家长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要求,让家长督促监督孩子,支持学校工作,使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凝聚成一种巨大的“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5与家长谈话要讲究艺术性、营造和谐轻松气氛

上课要备课,家长会也需要备课。班主任在家长会前要认真地备好“课”,做好充分准备。在与家长交换意见时要讲究艺术性,做到态度谦和、礼貌用语、营造和谐气氛,用微笑,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因人施谈,并委婉地指出学生缺点。切忌盛气凌人,语言粗俗,摆出教训家长的架势,把家长会开成“告状会”、“训斥会”,给家长留下粗俗,浮躁的印象,损害家长自尊心。这样不仅给家长留了脸面,拉近了班主任与家长的距离,也使谈话气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更让家长高兴而来,满意而回。

6留心观察做好心理疏导

当父母的,大都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有的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回家对子女转述老师意见时,只说子女的不足之处。对优点避而不谈,因而使学生对家长会产生偏见,总认为家长会就是“告状会”。家长会后就有可能使有的家庭上演“家庭暴风雨”,继而学生反感家长会,甚至仇恨家长、愤恨老师。让家庭和学校这两方面对学生正当而科学得协调教育大受影响,因此,家长会后班主任就要留心观察班上每位学生的表情,了解情况,及时耐心地做好心理疏导。

7进行反思、认真总结

家长会后,班主任要及时反思,总结归纳,从接待家长是否热情?家长意见是否真诚接受?与家长交谈学生情况是否态度谦和、语言文明?反映学生情况是不是实事求是?向家长提出的建议和要求是不是合理?家长会是不是开成了“告状会”、“训斥会”?家长是否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等方面对家长会进行实实在在反思,写好总结。同时还要召开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座谈会,从他们那里了解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的建议和意见。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证明,召开家长会前认真“备课”,做好充分准备,就能够保证开好家长的实效。通过家长会不仅能使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情况,了解学生在校表现,班主任还能了解到学生在校外的学习生活状况,更进一步地促进家长和班主任的沟通与交流,家庭和学校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进步的作用。

篇8

关键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星级手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85-01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可见,习惯在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性。2009年我们学校选择了《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课题实验的子课题《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课题实验,以课题为载体,以学生的习惯养成有了抓手,将课题实验与德育课堂有机融合,形成学校特色德育。如星级评价手册、习惯培养进课堂、班级文化建设等,在实现自主管理养成良好习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强化习惯养成课题实验,我们再次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星级学生》,简称《星级学生评价手册》。我重点说说《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星级学生》手册使用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最初手册要求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小结;每周小组成员要进行互评,从而达到互相监督的目的;每周要求家长对小孩在家的表现予以评价,并且每周填写一次学生家庭情况反馈卡,从而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在实施星级学生评价手册的过程中,手册进行了进一步的整改和完善,使学生自我评价更具实效性,由每天评价改为每周评价,班主任结合平时的观察以及各位科任教师的反馈意见,将本班的“五星”级学生候选名单上报学校,学校在东胜一中“养成教育――学生自主管理‘五星’级学生”专栏进行宣传,并将每学年的“王林祥”奖学金专门用于 “星级学生”表彰,对学校星级学生进行隆重表彰。几年来,星级学生的表彰人数已经达到了500余人,极大地鼓励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学生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首先,人手一本的星级手册,囊括了学生的理想、人生目标、每周的小组测评和家长的反馈及自我反思。我们知道,一个有着理想的孩子,他的目标是明确的,理想犹如一盏明灯,会照亮他前行的方向,会给他添加前进的动力和正能量。初二的学生,他清楚他的理想,也朦胧的知道该如何努力,更何况手册上还有人生的座右铭,人生榜样,如同左膀右臂一般,帮着孩子更快的到达理想目的地。对于初一的孩子,理想也很重要,因为刚如初中的他们,思想单纯而迷惘,需要有一片歇脚地。当孩子慢慢适应初中生活后,我们的手册除了有思想上的引领,还有一栏则是“每周反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心.”认真的孩子会对每周的表现进行很好的总结。当我们在班团会上让些同学来读并且分享自我反思时,一些学生的反思让我们感到惊讶和佩服。如有的孩子认为自己在某刻方面做的好,但其他地方还有待提高。我认为,一个人的不足,当你把它隐藏在内心时,如果不是很严于律己,可能随着时间的飞逝,也不了了之了;但如果说出来,则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同学听见了,受到大家的监督了。如果不照着去做,将会失信于人,该生以后老这样做,怎去交友并取得他人的信任呢?所以,通过反思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在得到同学的认同的同时,也能深感到需进步的空间,对孩子的成长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家校沟通方面,星级手册也功不可没。在以前没有手册时,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家访,打电话的方式,浪费时间与精力。而如今,手册上有一栏专门是填写“家长反馈”的。通过每周翻看手册,我了解到了孩子在家的表现。如我班的郝旭泽同学,胖乎乎的很可爱,在校的表现一般,没有学习的动力,随大流的那种学生。有一天,我看到了他家长的反馈,其大意是孩子迷恋于手机上的网络小说,家长的劝说对孩子来说就是挠痒痒,不起作用;或者是与家长做迷藏,只要家长不注意,将手机放在书本下看。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与该生进行谈话交流,并专门召开了“说说网络小说”主题班会。班会课上,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对网络小说进行了抨击,认为写得都一样,无非是为了满足作者本身的虚荣;但也有的孩子认为我们可以借鉴一些网络小说的写作手法为我所用,但不能太无度了。我班看网络小说不止郝一个人,我想那节班会是对大家的一个思想上的洗礼,是成长中的一个插曲。这要比老师在课堂上或苦口婆心或一本正经的教育要好。我想通过手册的填写,让我随时能了解孩子的在家表现,从而有的放矢。但也有的家长,可能是碍于面子或受到自家孩子的警告,写一些无伤大雅的词句,这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最后,我想手册的另外一个专栏也很好,就是“小组成员间的互评”。我将其放到班会课的后一环节,先让小组讨论本组成员上周的表现,说说优缺点。每节班会课邀请3-4组的学生来评论,结果真的出乎所料。每个孩子在对自己评价之后,对组内的成员也进行了如实的评价,让我这个班主任更好的了解了自己的学生,而且孩子们在相互揭短之后,没有记恨对方的,多单纯的孩子,真是好喜欢他们。通过这一揭短的环节,我发现有缺点的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更严谨了,小组成员间的配合更好了,关系更融洽了,我想这得益于手册设计和用心所在。

篇9

前些日子到市图书馆消遣,偶尔看到了《教师的语言艺术》一书,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遂借阅回家细细品读。

《教师的语言艺术》一书首先向我们强调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书中引用了两位著名教育家的话。其中一位是苏霍姆林斯基,他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另一位是马卡连柯,他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所以教师应该特别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反思这些教育大家的至理名言,相信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会有深深的体会。同样一节教案,有的教师能够用顺畅连贯的语言把每个教学环节自然而然地连接起来,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能够在纠错中柔声细语如春风化雨般温暖孩子的心田,能够在不经意间表达对孩子的欣赏进而激发孩子的内动力,但有的教师却语言枯燥,词汇匮乏,课堂教学生硬呆板,教学效果当然也就截然不同。

《教师的语言艺术》一书分多个章节,分别从课堂提问的艺术、批评的艺术、表扬的艺术、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艺术、如何和家长进行交流等十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细细品读,每一部分都浅显易懂且简单实用。特别是因人而异批评法和如何与不同的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对作为班主任的我来讲,在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面启发很大。

我们的教育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性格迥异的孩子,《教师的语言艺术》中,针对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时如何做到因人而异进行了科学详尽的阐述——对于疲沓型学生,采用严父式,对于内向型学生采用慈母式,对于暴躁型学生采用以柔克刚式,对于敏感型学生采用温和式,对于偶尔犯错型学生采用表扬式,对于知错就改型学生采用激励式,对于屡教不改型学生采用严厉、渐进、反复强化式,对于倔强型学生采用商讨式、建议式和启发式,对于性格懦弱型学生采用双向交流式、幽默含蓄式和迂回式。

对不同类型的家长,《教师的语言艺术》建议,可以分别采用以下沟通交流的方式:知识型家长,如实反映情况,多征求家长意见;溺爱型家长,先对孩子给予肯定,再恳切反映情况,婉转批评渗透期望;脾气暴躁型家长,要采用和风细雨式交流,使其明确贵在共同帮助孩子进步;放任不管型家长,多报喜,少报忧,强调家教的重要性;后进生家长,说优点要有力度,说缺点要婉转,贵在树立家长的信心。

篇10

①“早早,怎么又让奶奶背着?快点下来吧,自己走路。”“早早,你不是读小班了吗?怎么还不自己走路呢?”幼儿园门口,值班老师温和地提醒早早和他的奶奶。奶奶边放下早早,边跟值班老师解释“他今天身体不舒服”,“早早说他很累了,就背一会儿。”面对经常背孩子的奶奶,值班老师无奈地摇头……

②思洋的奶奶怒气冲冲地走进园长室,非要园长给个说法“为什么思洋的脸会被小朋友抓破?老师是怎么带孩子的?我回去怎么跟他爸爸妈妈交待?”经过园长耐心地询问、解释、劝导,她才离开办公室。

③下午放学时分,幼儿园门口早已聚集了一群前来接孩子的老年家长。有的端着口杯、有的拿着牛奶,离园时间一到,迫不及待地到班级找到孩子,又是喂汤、又是吃水果、又是喝牛奶,一幅老人担心孩子饿坏了的情景。

二、分析反思

从实录中可以清晰的反映出,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将接、送孩子的任务都交给了孩子的祖辈。但是祖辈家长受年龄、性格、教育、职业等影响,他们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对待班级工作的态度以及教育孩子的观念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给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和孩子的成长带来新的挑战:教师如何与老年家长沟通?如何引导老年家长关心班级工作?怎样逐步转变老年家长的教育观念?……经过我们仔细的分析:老年家长普遍关注孩子的饮食、衣着,却不太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成长寄予厚望,却缺乏与老师配合的意识和相关教育经验:疼爱孩子,却常常是溺爱,缺乏科学的养育方法;祖辈家长与年轻家长之间就孩子的教育缺乏沟通……而老师也缺乏与老年家长沟通的耐心和方法,碰到问题容易抱怨,或者努力一番后看不到太大的效果就干脆放弃,较少进行主动的反思和改进沟通的方法,造成家长工作不顺畅、被动,家园共育的功效大打折扣。

三、有效策略

1、重视是促进家长工作的“根”。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当我们已经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后,就应本着尊重、信任、合作、耐心的原则,鼓励、引导老年家长参与到班级工作和教育孩子当中来,让他们乐意与老师配合、乐意在自己和老师以及年轻家长、孩子中间架起一座畅通的教育桥梁。

做好家访工作。

重视新生入园前的家访工作,可以让教师初步地了解幼儿家庭环境、生活自理水平、家长的需求、日后谁负责接送孩子等大致情况,并解答家长的一些问题,拉近家园之间的距离,为今后双方的配合奠定基础。

开好新生家长会。

新生家长会是幼儿入园前的首次家长会,是奠定家园配合重要的一环。召开新生家长会时,幼儿园可以邀请今后负责接送孩子的幼儿祖辈与幼儿父母一起参加。会上,园方要把对家长的常规要求作有针对性的阐述,例如:“如何帮助孩子愉快入园,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如何配合老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建议年轻家长尽量抽出时间接送孩子,与老年家长就孩子的教育经常沟通,促进家园的配合。

开展专题讲座。

幼儿园可以根据老年人普遍关心的问题,结合幼儿园的实际,举行专题讲座。如“如何养出健康宝宝”、“幼儿饮食与健康”等,增加老年家长的育儿知识;也可以就幼儿园的一些常见现象(如本文实录中的案例),召集教师、家长开展专题探讨,采用分组讨论、争辨、质疑、专家小结的方法,提高老年家长的教育观念。

发挥榜样作用。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给老年家长树立榜样的作用远胜于平时空洞的说教。我们充分利用每月“家长之星”栏目,由各班推荐出热心班级工作、积极配合老师、孩子进步大的老年家长为当月“家长之星”,并将其家园共育的体会、经验贴在“家园手拉手”栏目中,供全园家长交流、借鉴。此举增强了老年家长的自信,带动了不少老年家长热心于班级工作、积极配合老师,并促进了家园合作。

搭建合作平台。

幼儿园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家园合作搭建广阔的平台。如“爱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家园同乐演出活动、“六・一”亲子运动会、特色教育展示、家长开放日等等,鼓励各班老年家长和年轻家长一起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同时,鼓励老年家长积极地为《家园天地》报撰写文章,交流经验:选出富有教育经验、热心班级工作、声望较高的老年家长担任家委会工作……这些举措增进了家园之间的感情,促进了家园工作。

2、沟通是促进家园工作的“线”。

沟通是一门艺术。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与老年家长沟通的重要性。良好的沟通可以促使双方互相了解、互相信任、互相配合,这是做好家园共育的先决条件。但是,在与老年家长进行沟通时,要遵循尊重、耐心、亲切的原则和灵活的沟通方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可以试着把握以下几点:

(1)教师与祖辈家长的沟通

教师应和老年家长进行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沟通,及时地就育儿问题随时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引导老年家长及时为年轻家长传递孩子在园信息,增强家长对教师的信任,赢得家长支持。

和老年家长沟通时,态度要亲切、和蔼,根据家长特点,讲究沟通方法。

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看法,并给予真诚、耐心、细致的答复与引导。

面对家长的一些指责、抱怨,应冷静、诚恳地进行劝导和说明,赢得家长敬重,唤起家长反省。

经常反思、小结自己的沟通情况,积累沟通经验。

(2)幼儿父辈与祖辈之间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