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的正确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教育的正确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教育的正确方法

篇1

    一、儿童教育活动泛化的表现

    (一)儿童教育活动内容的泛化儿童教育活动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健康领域教育活动、语言领域教育活动、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和艺术领域教育活动五类。[1]7这五类教育活动包括了儿童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活动内容上甚至比中小学教育内容还要多很多。教育活动内容的广而杂造成了儿童教育活动内容的泛化。那什么是泛化呢?巴甫洛夫认为任何一个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时,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它相近似的刺激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泛化。儿童教育活动内容的泛化实质上就是模糊了儿童各种教育活动的界限,教育活动内容从一种活动内容泛化到其它多种教育内容,甚至是出现了本不属于儿童教育的内容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却成为了儿童的教育活动。例如,儿童教育内容以拼音、算数、英语为导向,将不适宜儿童的教育内容泛化到了儿童教育活动的各个领域。儿童教育活动内容缺乏针对性,泛化的儿童教育活动内容造成儿童无所是从,失去对活动的兴趣。对于儿童来说,活动是其学习的存在状态,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儿童对活动的需要比对事物的需要更为强烈。”这也是儿童如此喜爱各种游戏活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增强儿童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开展适合于儿童的活动,以避免儿童教育活动内容的泛化。

    (二)儿童教育活动主旨的泛化儿童教育活动的主旨是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和谐、整体的发展。在这一主旨的引领下,儿童教育活动得以开展。儿童教育主旨与儿童教育目标密切相关。所谓主旨是一种核心理念,而目标是人们活动中欲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在儿童教育主旨的引导下实现儿童教育的目标,而通过揭示不同层次的儿童教育目标,也能反映出儿童教育的主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二部分第一条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在儿童教育各领域中,纲要对每个领域各方面的目标、教育要求等加以更加明确、具体的规范,每个领域都注重发展儿童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在具体的活动目标中,教师应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活动的内容和性质来确定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伴随着儿童教育目标的多层次性与多样性,儿童教育活动主旨泛化,其主要表现为儿童教育活动主旨既有面向儿童教育的宏观主旨,又有面向儿童教育各领域的主旨,还有面向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的主旨。儿童教育活动主旨泛化为一种儿童规范和准则,而失去了作为主旨的应有之义,即儿童教育所具有的真正的核心价值与教育理念。

    (三)儿童教育活动执行的泛化活动的执行或实施是整个儿童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没有儿童教育活动的执行环节,儿童教育活动的设计、指导、预设等都将变成空想。将儿童教育活动付诸实施,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然而,在儿童教育活动的执行环节存在着执行中的泛化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儿童教育活动的预设性与整体划一性。儿童教育活动需要一定的预设才能保证活动目标顺利完成,但儿童教育活动仅限于预设,忽视当时情境下儿童的关注对象和情绪状态,就会使活动失去原有的意义。诸如教师预设一次观察小草的教育活动时,儿童却对无意发现的蚯蚓发生了兴趣,如果教师限于活动的预设,就会将儿童拉回到观察小草活动中来,如果教师重视儿童的感受和活动的生成,就会引导儿童继续观察蚯蚓。儿童教育活动的整体划一性主要表现为许多儿童教育活动不管是语言领域,或者是艺术领域,或者是科学教育活动等,在执行中都表现为一种单一形式的活动。从儿童教育活动的设计到组织实施,分不清属于哪一类活动,造成儿童教育活动执行的泛化。儿童教育执行的泛化致使儿童教育活动目标模糊,达不到活动的真正目的。

    二、儿童教育活动泛化的原因

    (一)虚假的教育理论应用教育理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引领教育价值取向、促进新观念体系形成和对变化着的研究实践做出综合式的抽象,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新任务,以及原则性的行动意见等方面的作用。[2]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理论应指导教育实践。然而,在实际的儿童教育活动中,却出现了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甚至出现了虚假的教育理论的应用,由此造成了儿童教育活动的泛化。虚假的儿童教育理论主要表现为超前化的学前教育、儿童是“小大人”的儿童观、儿童“读经”现象等。超前化的学前教育是将本不应该儿童现阶段学习的内容灌输给儿童,以不适宜儿童的教育活动内容开展儿童教育活动,形成了泛化的儿童教育活动。儿童观在儿童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儿童观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及儿童教育活动的正向开展,而错误的儿童观则阻碍儿童的发展,甚至出现儿童发展的倒退,如将儿童视为“小大人”,忽视儿童的天性及其特征的错误儿童观。如果在这种儿童观的指导下,儿童教育活动就会偏离儿童的天性。儿童“读经”现象则是虚假教育理论应用的极端反应,那种“反刍”理论在教育上的错误应用,使得儿童教育活动出现异样,走向了儿童教育活动泛化的境地。

    (二)盲目的教育价值追求儿童教育最现实的价值是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来自脑科学的相关结论有:儿童的发展以及贯穿终身的学习能力依赖于天生本性(被8万个基因所控制)与后天养育(他们拥有的经验与养育他们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3]换句话说,儿童教育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儿童教育活动的完成,并在儿童教育活动中重视儿童的天性。然而,当下的幼儿园,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背景下,特别是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出现了盲目地追求儿童教育的价值,过多地关注知识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忽视儿童发展中能力和情感的培养等现象。盲目的教育价值追求在儿童教育活动中的运用,主要表现为儿童教育活动过于追求儿童的全面发展、过多地关注儿童的知识习得,以及儿童教育活动本身的无序、无章。全面发展对儿童来说固然重要,然而就一种儿童教育活动而言,不可能通过一种活动就能使儿童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儿童教育活动要有一种主要的追求价值,在完成了主要教育价值的基础上,适当地促进儿童其它方面的发展。这种看似合理的标榜一种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儿童教育价值,却造成了儿童教育活动的泛化,模糊了儿童教育各领域、各阶段的界限。其次,在儿童教育活动中过多地关注儿童知识的习得,即盲目追求儿童教育的知识价值,在儿童教育活动中常表现为活动总结中的语句,以及教师无意间的话语———“这次活动我们掌握了哪些知识?”过多地强调儿童教育的知识价值,将儿童教育活动泛化成儿童知识的传授,会使儿童教育活动失去本身的价值。最后,盲目的教育价值导致儿童教育活动本身的无序、无章。伴随着《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儿童教育活动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儿童教育活动混乱的现象。总之,诸多盲目的儿童教育价值追求,促成了儿童教育活动的泛化。

    (三)迷茫的教育活动理念儿童教育理念是对“儿童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正确的儿童教育理念是幼儿园管理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儿童教育理念具有思想导向的特性,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价值期望等陶冶幼儿园的教师和学生。儿童教育理念具有对实践的反思、规范与指导的特性,它是对儿童教育实践的客观反映,以教育实践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又反过来对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在实际的儿童教育活动中,充斥着众多儿童教育活动理念,儿童教师在运用教育活动理念时,往往模糊教育活动之间的界限,迷茫的教育活动理念带来了儿童教育活动的泛化。在儿童教育活动理念中,有倡导愉悦教育、赏识教育、指导教育、协助教育的理念,有对儿童、对教师、对学习、对课程的理念,更有具体的儿童活动教育理念,诸如:父母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大自然是最好的学习环境等。众多的儿童教育活动理念在儿童教师开展活动时形成了一个密密麻麻的精神网络,他们无所是从,有时很难区分各种理念的相互关系。迷茫的、不清晰的教育活动理念使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追求教育活动最宽泛的目的,诸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等,而忽视甚至是遗忘了本活动的具体教育价值。从事儿童教育,学科的、合理的教育理念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将正确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化,即有针对性地将理念用于儿童教育活动中,才能走出教育活动理念的迷茫,在儿童教育活动中促进儿童具体情境下的具体发展。

篇2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农村儿童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逐步凸显出来的问题。从表面上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教育问题,实际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生活上缺乏照顾、行为上缺乏管教以及学习上缺乏约束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现状和原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当前的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在教育上无法获得有效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由于父母关爱和管教的缺失,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社会受到侵害最多的群体,很多悲剧性的现实在不断上演。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出现的必然问题。由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不断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但是由于相关保障制度,如户籍制度、教育改革管理制度等没有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大量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次,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不高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管教,这些老人的教育水平都不高,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监管。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改进和优化的对策和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导和根本,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政府要将农村儿童教育纳入国家、各级政府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要将农村儿童教育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以政府为指导,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其次,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以家庭教育为主体,学校教育监管和社会团体帮助为辅,国家政策强制管理为保障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另外,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如户籍制度、城乡教育均衡化制度等等。

2.强化各级政府政策协调工作机制

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应当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放在儿童生存发展的角度来对待。在儿童留守还是随迁的问题上充分尊重农民工的意愿,不论是哪一种选择都应该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确保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均衡化,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另外,还要推动相关的公益补偿机制,降低农民工回家的成本。在农民工聚集的区域建立城乡教育交流基地,促使农村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教育,并且促进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之间的交流,保证教育工作的衔接,提高农村教育的业务水平。

3.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工作

在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农村各级培训工作中加入农村教育培训内容,不仅要对家乡的相关教育意识和教育实践能力进行培训,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老一辈的人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他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和教养能力。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采取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育培训的力度和效果。培训工作的重点不是提高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理论水平和教育知识水平,而是要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儿童在学习、心理和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学会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并且能够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寻求正确的渠道,强化他们的监管能力。农村儿童教育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有效解决农村儿童教育问题成为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和个人思考的重要内容。强化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动员各级社会力量,强化监护人的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莫丽娟,袁桂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个基本判断[J].上海教育科研,2010(1):23-27.

[2]郝志瑞.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5.

[3]李湘祁.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194-195.

篇3

1西方和谐幼儿教育观的嬗变

西方幼儿教育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5世纪,主要以古代希腊、罗马的幼儿教育为主。随后,文艺复兴时期及宗教改革时期初步涌现出一些先进的儿童教育观,到了近代,西方教育者逐渐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育的理论思潮开始蓬勃发展直至现代。本文从和谐儿童教育观的萌芽及雏形、发展与升华、科学化与实用化等三个时期,通过这三个时期内对和谐幼儿教育思想的阐述、梳理,汲取积极的和谐儿童教育观。

1.1西方和谐幼儿教育思想的萌芽及雏形

在西方幼儿教育发展史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在这期间,出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普鲁塔克等许多著名的教育家。虽然这一时期专门论述幼儿教育的著作很少,但是仍提出了许多对幼儿教育颇有价值的观点。当时,奴隶制国家雅典城邦比较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在雅典城邦的学校教育中形成了最早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体系。古希腊“三哲”都是和谐教育思想的倡导者,如柏拉图在自己的《理想国》中,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认为幼儿教育十分重要并且实行地越早越好[1]。亚里士多德是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发展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思想家,首次提出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注重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2]。昆体良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因此在婴儿期就注意不能娇生惯养,人的教育应从摇篮时期就开始了,周围的一切环境、事物、人都应保持幼儿的纯洁性而努力。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文化和思想发展的又一个辉煌时代,和谐教育被重新发掘出来,维多利诺、伊拉斯谟、蒙田等都是当时的杰出代表人物[3],他们在培养的目标上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强调发展人的智慧,并提出了发展儿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要求。维多利诺创办了“快乐之家”,他认为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一定要重视环境的陶冶作用。学生只有在优美的环境和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身心才能和谐发展[4];人文主义教育家伊拉斯谟反对宗教的“原罪说”,认为人不是生而为人,而是教养之后始为人,是理性使其为人。蒙田要求在对儿童施行教育时,首先应该重视体育,并强调儿童要在父母的关爱下愉快、自由的成长。

1.2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升华

在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和谐幼儿教育思想方面的典型代表人物是捷克的夸美纽斯。他的《母育学校》、《大教学论》等著作,尖锐地批判了旧学校的种种弊端,并提出要改革学校教育,要求教育遵循自然[5]。文艺复兴后的17至18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对绅士教育的目的、内容及方法等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绅士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身体健康、心灵完善、身心协调发展的人[6]。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他在著作《爱弥儿》中集中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提出: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尊重儿童的天性,启发诱导儿童的发展;学习实用知识;培养儿童的兴趣;重视劳动,强调手脑并用;锻炼身体,训练感官[7]。卢梭的幼儿教育思想是新旧教育理念的分水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教育推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充分提高了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提出儿童本位论,使人们开始重视儿童的教育。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一生致力于贫苦儿童的教育,使教育走出了贵族的藩篱。他在《天鹅之歌》中这样说:“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顾到它们的完全平衡。”[8]裴斯泰洛齐认为,应该对儿童的天赋能力加以培养,使其逐步发展,直到成熟,他把教育理解为儿童天赋才能的和谐而自发的发展过程。

1.3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科学化、实用化

19世纪是教育科学大发展的时期,代表人物主要有赫尔巴特、福禄贝尔、杜威等。在这一时期,由于心理学的加入,和谐教育思想显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即科学化。赫尔巴特格外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教育者应严格监督儿童的发展,提倡用监督、威胁、权威、爱等方法管教儿童,使儿童受到平衡的多方式的教育。在赫尔巴特所设计的课程中,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他对学生的心理要求、心理兴趣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福禄贝尔是德国教育家,近代幼儿园的创立者及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人的教育》是其教育代表作。他主张教育适应儿童的天性,提倡重视儿童的积极活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个性,强调劳动的重要性。19世纪后半叶,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思想家杜威把实用主义的哲学理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作为理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教育理论体系。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主张:重视儿童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把他们看成教育的素材和出发点。

2西方儿童教育观对当代儿童教育理念的影响

西方儿童教育思想经过几个世纪的沉淀、发展,逐渐变得自然,完善,更具启示借鉴意义,其积极的和谐幼儿教育观对现在幼儿教育界有着明确的引领作用,但其中存在的一些消极幼儿教育观也需我们辨别并摒弃。

2.1积极影响

西方和谐儿童教育思想的儿童教育观可以说开创了重视儿童教育的先河。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再到近代工业革命直至现代以儿童心理为研究的教育思想,都在逐步重视尊重儿童的地位,肯定儿童的价值。在教育观方面,也逐步由成人控制儿童的发展到让儿童按照身心规律自由发展;在教育手段上,由之前的父母严格管教,到专门教育机构(幼儿园)的管教的演变;在教育目的上,由之前的儿童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工具,到儿童是自由发展的个体,无不体现出儿童地位的提升,和谐幼儿教育思想的逐步形成。现今主流幼儿教育思想,就是建立在对在西方和谐儿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总结,结合当前社会幼儿教育现状发展而来的。

2.2消极影响

西方儿童教育思想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消极的、对现今幼儿发展不利的思想。在古希腊的儿童教育思想中,儿童是城邦未来发展的新力量,过度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不利于儿童未来身心健康发展。在中世纪的儿童教育观中,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认为儿童的教育应最终接近上帝。近代及现代的幼儿教育理念较之前的相比已经愈来愈人性化,越来越趋于完善了,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及所处环境的差异,有些教育家的思想在今天看来当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既有一些落后的、相互矛盾的和主观臆断的东西,也有某些以偏概全的推论。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着重某一方面的功能,可能会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在吸收借鉴教育家的理论时,也应科学、理性、全面地看待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西方和谐儿童教育观的现代启示

西方和谐教育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研究其历史嬗变及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探索和谐幼儿教育的实现途径,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理顺西方教育体系下和谐幼儿教育思想的脉络,对于教育者更好地解读西方幼儿教育家的作品及其儿童教育观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3.1正视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教育家逐渐肯定儿童,认识到儿童与成人的差异。因此,当前幼儿教育的前提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用儿童的方式对待儿童,他们是未来的花朵,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要尊重孩子,顺应孩子的天性,珍惜、爱护他们,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孩子[9]。在与他们的相处中,要多听一听孩子们真实的想法,用他们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沟通。不能恐吓他们,更不能体罚他们。

3.2国家应重视学前教育,强化儿童教育管理

古希腊时期的教育家主张国家办教育,古希腊时期的教育家为了所有儿童能够更好地得到照顾和发展,主张把所有儿童集合在一起生活和接受教育,并安排专人负责。单从中国国情来看,这种措施实施起来不现实,但其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应该在现有的条件下,强化国家对学前教育政策和资源的投入,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尽可能的使每一位学龄前儿童接受教育,力图在儿童的童年期提供更多、更科学的教育资源,为其整个人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

西方教育家特别注意教育内容的选取,给孩子们讲的故事要是正面的,善的,易懂的,一切丑陋的都不予考虑[10],音乐教育等也都对内容有着严格规定。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儿童时期的可塑性是最强的,虽然当前对于学内容可能不太现实,但至少应具有基本的一致性,比如教给孩子最基础的知识,教会幼儿明辨是非。总的来说,应该采取文化知识教学和道德教育并重的策略,偏向道德教育,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培养优秀公民。

3.4对学前儿童进行全面培养

西方教育家如洛克、卢梭等,强调对儿童进行体能保证的前提下,学习基本知识,并且注重情感和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从这些教育家的教学内容来看,儿童的全面教育思想已初见端倪,这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极其深远。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来说,儿童的全面培养已经是个体发展的需要,时代进步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过多地注重为小学做准备的知识性学习,而忽略了幼儿道德情感的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明显,不利于儿童健康长远发展。

3.5重视学前教育的环境

篇4

一、当前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每年有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因此形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祖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长时间缺位,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和完整的家庭教育,致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行为、安全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

(一)学业失教

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祖辈们由于文化素质低,家务负担重,没有时间和能力去督促、辅导孩子的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的留守儿童完全是在学校混日子,有的则干脆辍学,早早走上打工之路。

(二)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亲情和心理关怀,缺少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失衡。他们常常表现出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悲观消极、内向自闭,有的自卑懦弱、敏感多疑, 有的性格怪异、脾气暴躁,有的忧郁焦虑、自暴自弃,逆反心理强,不服从管教。

(三)行为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上得不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监管,隔代人也往往管不了,导致留守儿童缺乏道德养成教育和纪律教育,容易形成偏离主流道德规范的思想和行为。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了乱花钱、摆阔气等陋习;有的任性、自私,并且经常逃学;有的还染上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四)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特别是留守女童受到侵害的风险更大,近年来留守儿童被拐卖、拐骗、猥亵、的案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是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亡事故,如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还有的留守儿童患病得不到及时医治带来不良后果。

二、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产生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河南省“三农”问题突出,农村经济落后,工业化不平衡,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城镇化发展滞后,实质是“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

(一)“三农”问题突出、工业化不平衡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存在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事业都有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居民生活有很大改善。但是也应当看到,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首先,“三农”问题仍然突出,人多地少的矛盾没有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多数农民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其次,河南省经济总量在全国靠前,但工业化不平衡,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少,中小城市和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工业化落后,导致河南省工业化对本地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有限。

(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子女难以随父母进城入学的主要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进城后虽然在城市有工作,却不能拥有城市居民的身份,不能与城里人享有相同的权利和待遇,他们及其子女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排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尽管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来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相关部门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真正能够享受到政策好处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只是少数,大量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难、上学贵、上学不稳定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民工只能忍痛将子女留在家乡接受教育。

(三)农村教育事业落后是留守儿童在农村当地不能受到良好教育的现实原因

几年来河南省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村各项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河南省城乡差距仍然比较大。城乡发展不协调导致河南省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理念落后,对教育重视不够;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强,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农村学校教师流失严重,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到农村从事教学工作;农村教师教学任务和家务负担较重,难以顾及留守儿童学习的方方面面;很多学校缺乏相关专业教师,难以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艺术、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对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三、以“三化”协调发展为抓手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大力繁荣农村经济,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前提条件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发展农业而使农民致富,减少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和频率,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众所周知,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为此,就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让一部分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减少农民外出的盲目性,做到发展农村经济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相互促进。

(二)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就业问题,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前提。河南省之所以外出务工人员多,一方面是因为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另一方面是因为河南省工业化程度低且发展不平衡,一、二、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无法满足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的需求。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河南省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在发展好传统优势产业、高端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到以农带工,以工促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特色产业聚集群,促进农村地区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注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业支撑。

(三)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真正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以超大城市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中小城市和县城,把中小城市作为吸纳农村剩余人口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县城的发展,提高县城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促进,强化产业支撑,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有机融合。通过产业发展和产业聚集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通过新型城镇化,逐步放宽中小城市户籍限制,破除城乡户籍壁垒,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问题,加快推进城市农民工转变为城市居民,最终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四)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是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从根本上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以前,我们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以满足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到农村任教,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学校在重视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把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和艺术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使留守儿童在知识学习、品德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协调发展。另外,动员社会力量,让更多的人去帮助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开办留守儿童活动之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开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提高留守儿童家长自身素质,帮助他们掌握正确教育儿童的知识和方法,提升家庭教育功能和质量。

篇5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前儿童启蒙教育影响

学前儿童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学前儿童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将来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对学前儿童发展年龄特征的研究表明,学前教育是人的教育“社会化”的起始阶段,是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基础道德素质、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最佳时期。抓紧和抓好学前儿童教育工作,夯实学前儿童的知识基础,是造就卓越人才的奠基工程,对儿童的一生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做好学前儿童教育工作并不是个容易的工作,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耐心细致,因材施教,结合学前儿童心理特征,巧妙利用教育技术来做好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

苏联心理学家安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在课堂上随意性强,自律性较低,所以没有符合学前儿童心里特征的教学手段很难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其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效果不佳。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等高科技的教学手段正不断的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采用,并不断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手段的革新

由于广大学前儿童的知识基础浅薄,所以学前儿童教育,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其主要目的是让学前儿童明白善与恶,对与错、美与丑等基本道德理念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为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基础。以前老师们对学前儿童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讲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课堂,或者通过一些音乐、挂图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学前儿童的智力和见识大为提升,传统的故事、挂图等手段已经吊不起学生的胃口,所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必须与时俱进,进行革新。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及应用,促进了教育思想的飞跃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从信息传播以及教育传播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内容的传递要依赖一定的传播技术,而传播技术水平对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育技术的进步,无疑对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正向作用。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也在迅速增加,知识爆炸的出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只能靠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随着人口的增涨,需要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又适应不了人炸所代来的普及教育和扩大教育规模的要求,因此,必须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达到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教学形式和方式存在的比较抽象、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较大、施教范围小和表现手法少等许多弊端,人们将新技术引进教育领域,研制出新的教学工具。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随着以通信技术、视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兴起、凝聚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借助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理论来共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实现扩大教育规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教育改革为目标。现代教学传播媒体的应用促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于许多教育教学问题的新思考。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现代教育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具有多媒体的特点:这些教材有幻灯片、投影片、无声电影片等视觉教材;有录音带、唱片、CD片等听觉教材;有电视片、有声电影片、激光视盘、计算机教学软件等视听结合教材。同文字教材相比,这些教材主要是用图像和声音来表现教育教学内容,并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观其形、感之色、闻其声,使教学生动活泼,提高广大学前儿童认识与记忆的效率,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过去,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诸如“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科学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等等,甚至还有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在传统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相对学生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也是权威的象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常常是学生学习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角色从其特征、职能等方面将发生变化。教师不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的权威意识也将逐渐失落。教师的职业将变得普通而平凡。教师角色的变化,并不是说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失去了“主人”的地位致使角色退化,而是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更高了。这个新的角色,使教师的职能更趋向多元化。首先,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以及言传身教、作为学生榜样的角色没有变化,而且应发挥得更好。其次,教师应逐渐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者。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知识信息总量的增加,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渐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和能力的进取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判断学生的需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成为教学软件的设计者、制作者,成为教学工作的研究者,成为终身不断学习的学习者。

篇6

【关键词】王阳明思想;儿童教育;借鉴意义

致良知理论和知行合一理论是王阳明一切教育方法的基础。致良知就是要人们摈除心中的杂念,潜心向学,达到良知的目的。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正值宦官专权,时局动荡,思想、政治、经济、文化都的变革时期。那时的儿童教育方法机械死板,教学内容顽固被动,教学手段粗暴陈旧。严重束缚了儿童身心发展。王阳明针在猛烈的抨击时政严重束缚儿童发展提出了具有个人见地的儿童教育见解和主张。对当今课程改革下的儿童教育来说,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1 儿童教育观

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等文中。例如,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他指出:“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超,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阳明的蒙学教育的宗旨在于“教以人伦”。至于如何致“人伦”,则“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包括诱之歌诗、导之习礼和讽之读书。王阳明认为,儿童时期是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因为这个时期的儿童人欲尚少,良知容易体认,若好好疏导,假以时日,会有很大的作为。

在现在看来,随着家庭结构的转变,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小皇帝”“小公主”比比皆是。父母长辈的过度溺爱和保护使得他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形成娇惯的性格。更有甚者,傲慢,跋扈,自私的情况无独有偶。究其根源,还是孩童时期的引导问题。若在幼儿时期进行合理的道德教育,明辨是非,教以人伦,习以礼,致以良知,那么现阶段的儿童教育会有极大的改观。

2 儿童心理特点

王阳明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衰痿。”[ ]儿童先天具有“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就像是草木萌芽时期,万不能摧挠使之衰萎,而应当顺应所需的良好环境,使儿童能够通畅豁达的生长。

这体现了当今大力提倡的“教育顺应自然”的思想。同时也引发了当今儿童教育的现状思考:有些家长老师为了所谓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为使孩子能够进入更好的学校不断施加给孩子压力,一味地督促儿童读句子、背课文,甚至责备、体罚学生,把儿童当做“小大人”来教育。殊不知,儿童的天性是爱游戏,自然的教育遵循与生俱来的天性,只有在游戏嬉闹中最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初是在孩童时期最容易培养和激发的,是需要给予极大的人文关怀的。如果在这一时期通过不和谐的手段予以扼杀,将会误了孩子一生。这一点,无疑值得所有人深思。

3 “歌诗”、“习礼”、“读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王阳明认为认为幼儿的学习集中体现在三点,即:“诱之歌诗”、“导之习礼”和“讽之读书”。

3.1 歌诗教育 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提到:“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 ]强调“乐教”的重要性,体现出王阳明遵循乐教作为儒家成德之教的重要内容。王阳明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此他发明了一套独有的歌诗教学规程,在《教约》中这样写道: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 ]他强调歌诗的教育须要启发诱导,注重熏陶和心领神会,戒骄戒躁,重在心灵的澄净。而分班教学初步体现出班级授课制的模式。观摩教学又有分组学习和活动课程的萌芽。这些在当今学校的音乐教育是有很大的启示的。

3.2 礼仪教育 王阳明强调:“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 ]王阳明认为的礼教是关系封建社会得以长治久安的基石,所以,必须注重礼仪教育。

例如,他说:“凡习礼,须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情,毋沮而怍,毋径而野・・・・・・童生班次,皆如歌诗。每间一日,则轮一班习礼。其余皆就席,敛容肃观・・・・・・每十日则总四班递习于本学。每朔望,则集各学会习于书院。”[ ]对习礼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详尽的阐释。他所说的“肃其威仪”并不是绝对的横木冷对树立威严,而是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树立起一些敬意。一旦过多了则会适得其反,反而让学生拘谨进而胆战心惊、无所适从。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握度是很重要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阳明的礼仪教育并不是刻板无趣的,其中充溢着美学色彩。王阳明提到“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体现出礼仪学习中类似于舞蹈与体操的柔美和健美之意。细细咀嚼,处处发人深思。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能够开设专门的礼仪教育课,将这整套礼仪教育应用于现今儿童教育中,种种好处不言而喻。

3.3 读书教育 王阳明的建议则是“讽之读书”。他说:“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 ]王阳明所强调的读书很大程度上指的是诵读。这就告诉我们在读书时中不要专注于死记死背和数量,而是贵在精熟,字字句句绸绎反覆。但是,绝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知道,“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要注重知行合一。

拓展到新课改中的阅读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善于凭借教材,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创设合适的阅读情境,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阅读情感,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改变以往盲目背读呆板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讨论法,表演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王阳明的“歌诗”、“习礼”、“读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体现了对儿童德智体美方面的发展要求。再加上他“践履躬行”和“事上磨练”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劳育的空白。他主张以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以独创性的思想为儿童设置了“训蒙教约”,并设计了指导儿童学习的日程表,对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都做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力求每个学生全面的发展。对当今的儿童发展教育来说,值得细细研读和借鉴。

4 教学原则

4.1 顺应性情和鼓舞兴趣的教学原则 儿童的教育必须符合儿童的实际年龄。孩子就是孩子,不能当做“小大人”来看待。“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 那么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顺应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不能施压和囚迫。

针对鼓舞兴趣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很多措施,例如: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形成和表现上有很大差异。儿童阅读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更应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寓教于乐。例如,教学过程中和同伴交流、角色扮演、演绎生活中的种种妙趣横生的故事等,都能吸引学生投入到阅读学习中。

2.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培养给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不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教师一方面应注意克服优等生的骄傲自满情绪,另一方面,需要创造条件,提供较难,较深的学习材料,启发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需要教师给予特别关注,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发现他们的特长,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4.2 自得的教学原则 王阳明认为儿童的学习是自己内心获得知识的过程。“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他主张内省和独立思考,即使是出自孔子之口,也不能盲信,强调“自求”和“自得”。在当今儿童教学来看,就体现在尊重儿童的个体性意识,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各得其心,不受束缚。

4.3 循序渐进的原则 王阳明在其《教约》中指出:“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他认为儿童发展有着年龄和阶段性的特征,要严格按照儿童的接受能力进行指导和教学。因此,他主张教学一定要以儿童的接受能力为依据,教师应当从儿童现有的基础出发,逐渐加强学习和训练,同时他还强调要使儿童经常保持精力有余的状态。不得不说,一直到现在看来,都还是十分有价值的观点。

4.4 因材施教的原则 王阳明多次提到“随人分限所及”的理念,就是依据他所强调的教育应当顺应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这一观点。他认为学生的个性存在着差异,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不同,自然禀赋也不一样。所以教学方法应该因人而异,不能采用同样的方法。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他用良医治病必须对症下药作为例证,阐释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要考虑到每个儿童的差异性,因人而异,随人分限所及,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儿童的最好发展。

4.5 知行合一的原则 王阳明所提到的“知行合一”是同他的“致良知”理论密不可分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他强烈批判了当时的教育现实,反对死读书,认为读书只是作为明心的一种手段,想要致良知必须要“践履躬行”,必须要“事上磨练”。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更是强调了这一点。致良知并不是口头上的空谈,而更是要落实到实践中去才会发挥它应有得效应。

知行合一的理论对于新课改下的教育发展影响颇深。以往时候,我们往往空泛的谈理论阐意义,却忽视了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所以,在新课改的初期走了不少弯路。加上长久以来的注重思辨的价值观,使得我们的理论研究颇丰,实践能力却很匮乏。这一套知行合一的思想也可以成为把学校教育从理论思辨转向实证研究的强有力的指导。

5 反思

总的来说,王阳明的儿童教育观在诸多方面上提出了开创性的见解,是值得很大的肯定的,明史对王阳明的评价甚深,他的学说也被广泛流传至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一些地区,对当地的教育思想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年去日本在电车上看到好多人在读《传习录》,惊觉好奇,买回一本细细研读,甚为感触,回到台湾后,将“草山”命名名为“阳明山”,足见对王阳明的崇拜之情。

无可厚非,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推行新课改下的儿童教育也是大有裨益的。这套理论,从儿童观到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仔细研读和借鉴。但是需要看到的是,王阳明的这一整套儿童教育理论的目的是使儿童“致良知”,而“致良知”的终极目的呢?他曾说过:“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他把“良知”作为匡正消灭人民群众“邪思枉念”的一种手段,总的来说是为了奴化群众,挽救民俗。这里所谓的“民俗”,指的就是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而在现当代来看,我们的儿童教育目标就是为了每个儿童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一点是决不可混淆的。

参考文献

[1].王阳明.《传习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戴斌武 熊星.《论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J].2002,8.

[4].王阳明.《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田薇.《论王阳明以良知为本的道德哲学》.[J].清华大学学报,2003,01.

篇7

关键词 生活 儿童生活 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1 生活的概念界定

生活在英文中用life表示,“含义为:①生活、性命;②寿命、一生;③[总称]生物;④生存、生计;⑤人生、世事、处世;⑥精神、生气、活力[喻]支柱、灵魂。”①中文释义中,生活指“①生存;②生计,尤指情况、状态;③泛指一切饮食起居动作、活动;④工作、手艺。”②

从中、英两种语言对生活的不同解释,我们可以提炼出生活的某些特性,即:①人是生活的主体。生活是和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②生活的核心是创造,而不仅仅是享受和消耗。人的劳作本身就是在理性支配下的有创造性的活动。③生活是人的生命全过程完整贯穿的过程,与人的生存发展具有同一性。④人的生活实质上是与环境互动的过程,环境作为人生活的起点支撑人的发展。

2 儿童生活应该具有的特性

2.1 儿童是儿童生活的主体

“生活的独立性要求人自身对生活态度、生活规则和制度的批判,对生活方式的自我建构,对生存状态的自我反思、自我调节,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自我评价,从而使人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体。”③由于儿童是稚嫩的人,儿童必须要与成人生活在一起,儿童生活具有对成人的依赖性,儿童的生活需要成人的养料和指导。但儿童生活属于儿童,伴随着儿童的生长自然展开。儿童生活只能由儿童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去感受,不可能由成人代替儿童生活。

2.2 儿童生活的核心是创造人本身

生活虽然以生物性的生命存在为前提,但若仅把生活看做人生物性上的发展,则人与其他动物无异。生活更指生命或精神有目的的创造,人生过程既是享受、占有和内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过程,又是生产创造新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过程。“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如果文化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我们就给儿童提供一些其他的文化要素。”④儿童不是事事依赖成人的呆滞生命,不是任成人填充的容器,儿童生活在充满文化刺激的环境下,吸收了周围世界的材料并将其塑造成未来的人。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那么儿童生活的创造是在塑造人类本身。不经历童年,不经过儿童的创造,就不存在成人。

2.3 儿童生活是一个动态过程

生活本身就和生命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把人置于动态的过程之中,置于过去生活、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的联系之中。人不可能割裂过去生活和现实生活直接走向未来,也不能混沌于过去和当下的生活,不去放眼未来。儿童首先是生活在当下的生命体,在其内部引导下才逐渐走向成人生活。斯宾塞提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杜威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若当下儿童生活的价值被忽视,那么成人生活会日渐染指于儿童生活,儿童期重要而独立的价值也会被遗忘。儿童教育从本质上说就具有关照儿童未来生活的特征,关键在于儿童教育究竟以何种方式为未来生活作准备。

2.4 儿童生活是儿童与环境互动的过程

自然和社会为人的生活提供了物质材料和现实条件,它们影响着人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生活作为主体的人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在人不断处理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中展开。杜威对生活这样解释:“生活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行为的自我更新过程。”⑤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应该包括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与社会世界则包含在儿童日常生活环境中,对于儿童主观世界的发展来说,客观世界与社会世界应该是相互连续、相互延续、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儿童既然具有“有吸收力的心理”,那么所吸收的材料则源于以上二者。它们如何构成具有教育合力的整体则是儿童教育应思考的问题。

3 从儿童生活的特性看儿童教育

3.1 儿童教育应把儿童生活还给儿童

柏拉图指出教育只是“一种使灵魂尽可能容易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蒙台梭利表示“一个婴儿有一种创造本能,一种积极的潜力,能依靠他的环境,构筑其一个精神世界。”这都包含了前提假设:儿童本身具有最丰富的潜力使其适应外部世界,但是他不一定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教育应运而生。教育不是填补空白,而是启发诱导。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承认儿童在儿童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生活的自然本性。承认儿童是由自己完成对自己的塑造并不意味着成人权威地位的削弱,儿童的从生活中获得的体验需要教育的引导整合而内化为儿童自己的文化,成人是这一过程的合作者。儿童教育应从儿童世界现有内涵出发,引导儿童逐渐认识、体验、发现外在的成人世界,重构自己的儿童生活。

3.2 儿童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人的创造

个体的发育是对类的进化历史的简单而迅速的复演,这是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念。就儿童的精神生命而言,也在进行着人类文明的复演,儿童继承的是整个生命进化过程经过进化选择后而保留下来的宝贵资源。儿童在生活中也在创造,即造就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使成人首先体悟到生命历程的绵长,更使成人对儿童生命和精神世界产生敬畏和赞美。在这种认识下,儿童教育首先要意识到儿童教育并不等同于教师教的过程,而是儿童的本能发展的一种自然过程。儿童教育应强调成人为儿童提供生活和创造活动所必需的条件,而不仅仅是维持生活必需的物质条件。

3.3 儿童教育应关注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放眼未来生活

蒙台梭利认为“治疗任何疾病,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都应该考虑一个人童年时所发生的事情。”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人不可能跨越儿童期直接进入成人期,教育者不必作揠苗助长的农夫。儿童生活为成人生活奠定基础,成人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必然走向。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的地位同样重要,当下生活与未来生活同样重要。儿童教育应该关照儿童当下的生活,以儿童世界为中心,使儿童生活本身的价值得以体现,而不仅仅是对尚未可知的未来成人生活的准备。

3.4 儿童教育应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正在实体化的儿童是一个精神的胚胎,他需要自己特殊的环境。正如一个肉体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以发育一样,儿童的精神胚胎也需要外界环境的保护。”儿童生活是一种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作为一种具有自在特征的生活,比制度化的生活更具自生性、习惯性和情感性。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环境产生交互,跟他所处环境达成某种妥协,导致儿童个性的整合发展。儿童生活世界本身就具有原生的整体性,如果教育者把儿童生活世界按照空间分解成一个个独立领域,则必然导致教育方法、教育目的等方面的冲突。所以儿童教育应该把儿童生活的日常生活要素看做一个整体,儿童只有在自由、有序、价值取向统一和充满爱的环境下才能健康发展。

注释

① 吴光华.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3:1346.

② 辞源(第三册)[M].商务印书馆,1982.5:2096.

③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9.

④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主译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339.

⑤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参考文献

[1] 刘铁芳.守望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篇8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开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笔者通过问卷、座谈、访谈以及查阅资料等各种途径,针对中云中学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实施了专题调查,希望能够为中云中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并制定良好的解决方案。

一、中云中学低年级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与调查分析

目前,中云中学的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超过98%,低年级留守儿童的辍学率小于4.0%。在广大农村儿童中,独生子女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在整个学校学生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初中阶段的留守学生在本校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高达50.4%。 调查结果显示,中云中学低年级留守儿童目前十分缺乏家庭教育,留守低年级初中生中属于单亲监护的占48.5%,属于隔代托管监护的有37.8%,还有11.3%的低年级留守儿童属于亲属托管,另外2.5%的儿童则面临没有人监管的问题。由于低年级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再加上父母不在身边,亲情十分欠缺,部分家长忽视教育问题,对儿童的教育未形成正确认识,导致低年级留守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思想上的偏差,很容易出现一些焦虑、紧张、内向、自卑以及叛逆等心理问题以及性格问题。其次,中云中学目前的学校教育仍有待提高,部分低年级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以提高其学习成绩。最后,部分低年级留守儿童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在学校会发生一些打架、偷窃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面临思想道德上的缺失。另外,他们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出现一些意外事故,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中云中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1.坚持教育公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开始追求教育上的公平,教育公平同时也是法律赋予群众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就必须要坚持教育公平。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存在严重的不公平问题,不同区域之间、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也未能实现真正的公平。目前,我校低年级留守儿童在受教育方面同样面临着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国家以及政府部门、社会各方应该不断增加对贫困地区低年级留守儿童的资金、资源投入,慢慢弱化和消除相关的城乡隔离制度等,保证低年级留守儿童以及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益,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2.加强沟通与交流管理。应不断优化低年级留守儿童监管机制,高度重视低年级留守儿童及其家长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优化其沟通交流方式,促进教育工作的开展。低年级留守儿童由于心智还不成熟,其与务工家长的沟通交流应在时间上和频率上形成一个良好的规律。针对具体沟通内容,不但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要多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健康。针对沟通方式,可以选择电话沟通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书信来保持联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家长还可以借助QQ与孩子进行交流,多多了解其心理状态和真实想法。同时,家长还要主动与儿童的班主任以及委托监护人进行频繁地联系,时刻掌握儿童的成长状况。

3.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和管理。学校必须要处理好对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明确学校对于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强化对他们的管理。首先,从生活方面以及心理方面对低年级留守儿童进行进一步的关注以及关心,要综合分析低年级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等,不断加强对他们的行为规范培训,强化对他们的生存教育,同时兼顾安全教育以及法治教育等,提高低年级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使其掌握良好的自我管理方法,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其次,要增设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促进低年级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再次,要加大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确保寄宿制学校能够建设成功,促使留守儿童能够在学校安心学习和生活,与广大教师及学生一起进步。最后,不断建立健全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设置家长联系热线,给学校以及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沟通创造条件,方便家长全面了解儿童的受教育现状。

4.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积极作用。留守儿童教育属于一个社会性的问题。社会各界均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形成合力,为广大青少年尤其是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创造良好条件,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发展的社会氛围。首先,应推进宣传工作,深化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认识,提高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度。其次,政府部门必须要尽可能发挥其职责,同时站在留守儿童以及儿童家长的角度上,寻找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难题的有效对策并执行。最后,充分发挥青少年管理中心以及工会等社会组织、团体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与不同的学校建立联系与合作,逐步构建和完善农村未成年人社会化教育与监护体系,使低年级留守儿童能够在健康、有利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篇9

【关键词】博物馆儿童教育文化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015-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父母们意识到课外教育的重要性,他们相信直观体验式的教学更有益于孩子将来的发展,而博物馆无疑是提供这种体验式学习的优选场所。儿童时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儿童的教育会影响到其一生的发展。儿童教育作为在校教育、社会教育及终身教育的基础构成,已不能单纯依靠学校及家庭开展进行,博物馆应积极关注儿童成长,适时转变教育观念,创新自身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承担起博物馆应尽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一 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多年来,博物馆定义虽被不断修改,但其教育功能一直倍受重视。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维也纳大会,把博物馆教育提到了首位:“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虽然当前中国的博物馆教育并没有正式纳入现有的国民教育体系当中,但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机构,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不断满足人们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多重诉求,儿童教育正日益发展为博物馆教育的中心任务。

从宏观上来看,教育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程序性教育,另一类是非程序性教育。每个人按照同一模式,按部就班完成的小学、中学及大学教育,称之为程序性教育;反之,另一种教育为非程序性教育,比如参观博物馆、外出旅游等方式对人的教育,这种教育更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和多样性,两者都很重要,不可偏废,然而非程序性教育对优秀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博物馆在中国儿童教育中必将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博物馆举办的陈列展览和开展的多种社会活动,多维度发挥着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而博物馆文化产品作为展览的延伸,更是满足了观众的文化教育需求和将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重视博物馆教育类文化产品的开发,是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体现,而关注博物馆文化产品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体现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以及博物馆在提升社会教育功能方面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进入博物馆,在对内容的理解上存在困难,许多父母带着孩子走进博物馆,为了让孩子体验一下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氛围,熏陶一种习惯,希望能够从博物馆商店带回一些适合孩子的、具有博物馆特征的东西。所以如何将文化产品作为展览的延伸,让这些孩子把博物馆带回家,融入他们的生活中,是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 博物馆儿童教育类文化产品开发现状

目前,国内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呈现多样性,主要分为三种:(1)文物复(仿)制品类,以馆藏特色藏品等高仿品为主,此类产品制作工艺相对要求较高,成本相对较高,价格也偏高;(2)出版物品类,主要出售展览内容图录和馆藏文物研究相关的书籍等,此类图书印刷精美,但因发行量较少,价格相对稍高;(3)文化创意产品类:包括文具、配饰、家居用品等,博物馆的文化元素以简单直接的形式融入这些产品中,目前我国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开发大都属于这种方式,其优点是开发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携带,又具实用性,比较受普通观众的欢迎。

就目前中国大部分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开况看,产品类别具有趋同性,文物复(仿)制品类和出版物品类产品主要基于本馆重点文物以及展览来设计,价格偏高;文化创意产品多集中在将博物馆文化元素直接附加在产品上,如书签、丝巾、冰箱贴等趋于平面化的产品;还有一部分产品如拼图类娱乐产品比较常见,适合孩子口味,较受欢迎。其中教育类产品主要集中在展览介绍图录、馆藏文物资料等与博物馆学、考古学及历史学相关的书籍,这类专业型书籍所针对的主要是成人观众,且部分图书价格高昂,精品文物或展览内容的审美价值、文化精神并未得到更有深度的提取、展现和整合,大多数观众只是翻看而已,并不会购买,这种有价无市的情况在各个博物馆都普遍存在。除此,其他教育类产品鲜少看见。博物馆针对儿童的教育类文化产品开发存在明显不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缺乏积极性。长期以来大多数博物馆比较重视展览举办的艺术性和文物的价值性,忽视展览的后续传播方式。对于文化产品的开发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产品的类别上以模仿居多,品质单一,缺少对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深入认识和研究,以及拓展文化产品的种类。

第二,教育类文化产品的开发缺乏创意性,产品层次单一,除了展览介绍图录、馆藏文物资料之外,针对儿童教育的产品不仅种类少,而且各馆呈现趋同现象,教育类产品的开发虽不乏自身特色,但缺少适合儿童观众的产品。

第三,博物馆缺乏既懂博物馆经营,又懂文化产品设计开发、营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既要懂得博物馆文化底蕴,对博物馆的文物、展览,博物馆所承载的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又有现代博物馆的经营管理能力,并且对儿童教育有一定了解,人才的缺乏导致产品的开发能力不足。

三 博物馆儿童教育类文化产品开发设想

博物馆是儿童教育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适时转变教育

――――――――――――――――――――――――――

* 安徽博物院2012年院级课题项目(编号:AB2012003)

观念,创新教育类文化产品的内容,是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社会进步、教育变革的共同要求。对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类文化产品开发,笔者有几点设想:

第一,构建区域博物馆文化产品资源交流平台。在经济、文化、信息传媒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中的交叉互补不断增多,实现文化、人才资源共享是必然的趋势。目前国内各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可以依托博物馆协会或者联盟的平台,加强各馆原创文化产品的交流,借鉴并发掘博物馆自身的优势进行文化产品的开发。尤其是对于区域内的各博物馆,以省级馆为龙头,在加强区域内展品及展览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的同时,文化产品的开发应积极吸取并融合区域内文物及展览资源的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品。

第二,转换展览策划观念,除了对陈列展览本身的选题策划,还要加大对以陈列展览为主体的综合文化活动的策划力度,将产品开发纳入到博物馆展览策划中,在陈列展览的筹划策展阶段,文化产品设计人员参与其中,理解展陈意图,把握展品精神,进行文化产品的策划和设计。并且积极寻求多渠道合作开发,结合高校和专业设计公司的设计资源,形成动态的设计团队,使儿童教育类文化产品的开发,具有博物馆文化的独特优势,形成与儿童教育课堂辅助教材不同的、具有博物馆文化特点的教育类文化产品,从而推动博物馆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三,加强与儿童教育专家或教师的沟通与合作,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博物馆文化内容,开发适合儿童的文化产品。可在博物馆官方网站上建立儿童观众互动空间,长期有效地吸取儿童观众对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的建议与意见。教育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素养,获得安身立命的道德、文化基础。要从博物馆文化出发,给之以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引导。

第四,开阔思路,拓展教育类文化产品的种类,对儿童观众根据年龄层段再进行具体分析和细化,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开发设计不同的文化产品。同时加强对藏品及展览的研究,深度挖掘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增强产品的故事性和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同时与学校建立联系,了解学生的具体想法,譬如邀请教师到展厅现场教学,或结合中小学生课本中出现的历史内容(通常会出现在语文、历史、地理等教科书中),邀请学生们来到博物馆,请专家在文物面前进行现场讲解,解答问题,从而将主观、抽象的教科书内容转化为客观、真实的现场教学,将现场教学录制成影像资料产品,在中小学课堂上播放与之相关的博物馆教学光盘,两者相辅相成。这些光盘还可随博物馆宣讲队走进基层,赠予那些不能常进博物馆的地县乡级民众、学生,从而使博物馆教育能真正地面向广大的基层群众。

参考文献

篇10

目前,中云中学的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超过98%,低年级留守儿童的辍学率小于4.0%。在广大农村儿童中,独生子女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在整个学校学生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初中阶段的留守学生在本校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高达50.4%。调查结果显示,中云中学低年级留守儿童目前十分缺乏家庭教育,留守低年级初中生中属于单亲监护的占48.5%,属于隔代托管监护的有37.8%,还有11.3%的低年级留守儿童属于亲属托管,另外2.5%的儿童则面临没有人监管的问题。由于低年级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再加上父母不在身边,亲情十分欠缺,部分家长忽视教育问题,对儿童的教育未形成正确认识,导致低年级留守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思想上的偏差,很容易出现一些焦虑、紧张、内向、自卑以及叛逆等心理问题以及性格问题。其次,中云中学目前的学校教育仍有待提高,部分低年级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以提高其学习成绩。最后,部分低年级留守儿童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在学校会发生一些打架、偷窃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面临思想道德上的缺失。另外,他们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出现一些意外事故,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中云中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1.坚持教育公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开始追求教育上的公平,教育公平同时也是法律赋予群众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就必须要坚持教育公平。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存在严重的不公平问题,不同区域之间、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也未能实现真正的公平。目前,我校低年级留守儿童在受教育方面同样面临着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国家以及政府部门、社会各方应该不断增加对贫困地区低年级留守儿童的资金、资源投入,慢慢弱化和消除相关的城乡隔离制度等,保证低年级留守儿童以及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益,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2.加强沟通与交流管理。应不断优化低年级留守儿童监管机制,高度重视低年级留守儿童及其家长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优化其沟通交流方式,促进教育工作的开展。低年级留守儿童由于心智还不成熟,其与务工家长的沟通交流应在时间上和频率上形成一个良好的规律。针对具体沟通内容,不但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要多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健康。针对沟通方式,可以选择电话沟通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书信来保持联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家长还可以借助QQ与孩子进行交流,多多了解其心理状态和真实想法。同时,家长还要主动与儿童的班主任以及委托监护人进行频繁地联系,时刻掌握儿童的成长状况。

3.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和管理。学校必须要处理好对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明确学校对于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强化对他们的管理。首先,从生活方面以及心理方面对低年级留守儿童进行进一步的关注以及关心,要综合分析低年级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等,不断加强对他们的行为规范培训,强化对他们的生存教育,同时兼顾安全教育以及法治教育等,提高低年级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使其掌握良好的自我管理方法,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其次,要增设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促进低年级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再次,要加大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确保寄宿制学校能够建设成功,促使留守儿童能够在学校安心学习和生活,与广大教师及学生一起进步。最后,不断建立健全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设置家长联系热线,给学校以及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沟通创造条件,方便家长全面了解儿童的受教育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