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篇1

论文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成因,风险分析

 

正 文

企业在日常的各项经营中,受到客观环境和不可预测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企业在一段时期内、一定范围内获得的经济利益偏离预期目标,从而造成企业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这就叫做企业的财务风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竞争环境中,企业可能随时发生任何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发生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为了实现可持续和健康发展,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从而有效保障企业的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一、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中国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通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

2、企业存货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风险成因,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3、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缺乏周密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决策者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等方面原因导致决策失误,致使资金无法收回,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4、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的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

5、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中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6、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成因,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7、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8、企业内部财务监审制度不健全

随着社会法制化的推进及企业竞争的加剧,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最重要、最关键、最基本的内部管理因素之一。只有建立、健全并执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做到基业长青,而如果缺乏健全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就会进一步暴露企业管理体制的欠缺和导致管理者的失误,成为酿成企业财务风险的警源。

(二)外部原因

1、宏观经济变化

宏观经济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风和无法改变的,其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产生重大的影响。

2、税收法律规范变化

任何企业都有法定的纳税义务。税负是企业的一项费用,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对企业理财有重要影响。企业无不希望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减少税务负担,税负的减少,只能靠精心安排和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但是如果税收法律发生变化会使企业的财务决策出现不确定性,从而引起企业的财务风险。

3、利率和汇率的变动

由于企业负债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来的利率呈下降趋势,企业仍然要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高的利息,从而加大了企业的风险。如果未来的利率呈上升趋势,企业尽管只需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低的利息,但随着市场的利率的持续的上升,货币升值压力增大,一旦货币升值,公司债劵可能遭到赎回的压力,则企业的还本负担加重,从而加大了企业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

(一)从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从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通常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企业的流动负债全部用于负责筹集大部分的流动资产,小部分的流动资产则由长期负债筹集;而大部分的长期负债和全部的自有资本则用于筹集固定资产。这是合理的资本结构类型,相对来说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类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累计盈余为红字,这表明了自有资金存在着一定的损失,在总资本中自有资金的比例减少已经显现。这种情况表明了企业已经出现中度的财务风险,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警惕,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

第三类是企业不仅损失了全部的自有资金,还加重了负债。这时,企业已处于资不抵债的境地,出现了严重的财务风险风险成因,必须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否则可能会有破产的危险。

(二)从企业收益状况分析

从企业的收益状况分析,可以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其附加以及其他费用,所得数额为净收入,也可称为经营收益;第二层是净收入减去财务费用,所得为经常性收益;第三层是经常性收益加上营业外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得到的数据是期间收益。

认真分析收入的三个层次,就不难判断出其隐含的财务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当企业的盈利性收益为经营收益,经常性收益为亏损时,表明了企业往往存在着负债过多,利息负担较重等问题,正处于不合理的资本结构状况下,存在着财务风险的隐患。

二是当企业的盈利性收益为经营收益、经常性收益,亏损的为期间收益时,则有可能出现了资产的损失,需要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和警惕,如果任由情况恶化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财务危机。

三是当经营收益、经常性收益和期间收益均为亏损时,则表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已经存在并且开始产生不良影响,必须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否则可能会有破产的危险。

篇2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防范;企业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087-03

引言

近年来,许多学者专家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如河北金牛能源集团的杨军涛从引发财务风险、导致财务危机的原因、防范财务风险的主要方法等方面论述了企业财务风险起因及其防范[1]。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黄飙从化解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前提、根本保证、重要手段、组织保障等方面对化解和防范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探讨[2]。北京建材经贸集团总会计师刘凤海从适应性新经济体制转变企业经营方式和理财观念,实现资本经营;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和经营目标,实现资本增值;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观等方面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观的转变进行了深入分析[3]。西安西电高压电瓷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的李媛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降低财务风险的有关措施[4]。还有周列平、吴利英、王全凤等学者或专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进行了研究[5~13]。本文将从企业财务风险概念入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角度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研究企业财务风险概念特征,更清晰地揭示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依次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为企业财务人员理解财务风险的发生、后果和应对策略提供有效的帮助。

一、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因其产生在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受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政策突变、决策失误、管理不当、资金流动不畅、投资收益评估不准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原因十分复杂。本文只对影响最明显的外部环境变化、内部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当进行简要地分析。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财务活动的外部环境是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是企业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涉及范围广,都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活动却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是企业难以准确预见和把握的,这势必会给企带来财务风险。由于企业缺少对环境敏锐分析和掌握, 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是产生财务风险外部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 反应滞后, 措施不力。作为企业财务决策只能是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和变化,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需要具备较好的发展能力。

(二)内部决策失误

企业内部决策失误对企业财务将造成重大风险。主要表现在筹资决策失误和投资决策失误。

1.筹资决策失误。(1)筹资规模不当引发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规模大小来确定需要筹集资金的数额。投资规模大则筹资就要多,投资规模小则筹资就要少。倘若投资规模大而筹入资金过少,企业就可能因此而失去良好的获利机会,或者使已投资在建的项目停建,企业无法获取预期收益,甚至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与此相反,如果投资规模小而企业筹入过多的债务资金,且企业自身不能合理充分运用和支配这些资金,就会造成资金闲置,不但不会增加企业的获利,反而会增加企业资金成本,引发财务风险,有时可能会导致财务危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1998年1―11月份国有亏损企业的财务费用是532亿元,其中利息支出为517亿元,占全部财务费用的97%。国家在1998年曾三次降低企业贷款利息。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亏损企业的财务费用仍比1997年同期增长了16%。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负债太多,特别是长期负债居高不下,使企业包袱越背越重,潜在的财务风险隐患不断增大。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的焦点自然就集中在筹资风险上。(2)资金来源结构不当。如果企业筹资总额中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比例不当,将对企业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借入资金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一旦企业经营出现偏差而未达到预期收益目标,到期偿还债务就会出现困难,甚至因不能偿债而破产。如东南亚危机发生后,亚洲许多国家的大企业纷纷破产,如日本的四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山一证券、世界著名的八佰伴百货公司、韩国排名前十位的大公司中的大韩钢铁、中国的广东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倒闭的主要原因是资本结构不合理,盲目扩张,缺乏资金偿还到期债务,即筹资决策失误。(3)筹资方式及时间选择不当。目前在中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股票发行、债券发行、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额外费用,减少企业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引发财务风险。如和记黄埔从1997年7月16日开始从香港出发,到欧洲、美洲、亚洲城市进行巡回推介债券。整个巡回推介过程中报告会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至推介结束,所收订单高达70亿美元。视此形势,和记黄埔也将最初发债10亿美元扩大为20亿美元。由于和记黄埔选择筹资方式和时机恰当,投资者反应热烈,获得了巨大成功。相反巨人集团1994年2月破土动工巨人科技大厦,总投资12亿元。大厦动工时为了筹措资金巨人集团在香港卖楼花拿到了6 000万港币,国内卖了4 000万元。到1996年底随着保健品销售量的急剧下滑,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巨人大厦一期未能按期完工,建大楼时卖给国内的

4 000万元楼花按合同规定需要退还,并给予经济补偿,巨人集团终因财务状况不良陷入了破产的危机之中。而巨人集团投入巨资开发的华南第一高楼――巨人大厦,居然没有借银行一分钱,这种做法在当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是绝无仅有的。很多人分析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筹资方式选择不当造成的。(4)债务期限结构安排不当。债务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拥有的长短期负债的相对比重。债务期限结构的恰当安排往往被人忽略。若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就会加大企业的债务筹资风险。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借款用于长期投资,那么当短期借款到期时,由于投资的回收期还没有到,可能会出现难以筹到足够的现金来偿还短期借款,由此引发财务风险,甚至致使企业破产、倒闭。

2.投资决策失误。(1)投资决策随意性大。部分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热衷于铺新摊子,盲目投资,造成严重损失,由此引发财务风险。本来是为了更大发展,因投资决策失误,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这种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巨人集团在原有主业的基础上,未能有效运用内部管理型战略与外部交易型战略延伸企业生命周期曲线,巩固和发展核心能力,而在1993年、1994年开始迈向多元化经营之路,将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作为公司的支柱产业。在生物工程刚刚打开局面尚未得到巩固的时候,巨人集团于1994年2月破土动工巨人科技大厦,总投资12亿元。冒然投入巨资,跨入一个自己完全生疏的行业,从而使企业的竞争优势无法得以持续存在。外加经济市场的变化,保健品市场下滑,造成巨人集团资金周转困难、财务危机,最终导致巨人集团走向破产。(2)投资评估不到位。很多企业在进行一项投资之前,往往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市场调研或到外地考察,发现在甲地此项目效益十分明显,未考虑本地环境和本企业实际情况,就认为投资该项目有一定可行性,未进行专业、全面的投资评估,在投资后引起财务风险,造成企业发展的危机。只有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分析评估得出投资该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正时才是可行的。盲目追求外延式扩张及所谓多样化经营,未经深入调查研究便乱上投资项目,走向破产也就不足为怪了。(3)对投资风险认识不足。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在决策时未能科学、准确地估计环境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按照主观臆断决定项目投资,就很容易形成决策失误和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这种现象在家族式企业更容易出现,企业所有决策由一个人说了算,又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进行科学的投资可行性研究,未进行投资评估就盲目上马,结果导致发展态势很好的企业,因投资决策失误导致破产或倒闭。

(三) 财务管理不当

1.企业财务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等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导致财务运转不畅,效率低下,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

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 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资金流失严重, 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例如,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猴王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其与上级企业猴王集团之间存在着混乱的财务关系, 致使上市公司因猴王集团破产而出现严重财务危机。

3.流动资金等方面的管理不完善,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目前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 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 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在应收账款管理中,企业普遍存在只注重销售业绩,忽视应收账款的控制状况。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 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还有很多管理不善的现象都加剧了企业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管理

(一)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1.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要将现有的财务管理内容仅限于营运资金管理继续扩展,逐步成为企业管理核心。企业应自上而下形成重视财务预算、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等工作, 紧紧围绕企业目标,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

2.树立风险意识。健全内控程序,降低或有负债的潜在风险。如订立担保合同前应严格审查被担保企业的资信状况;订立担保合同时适当运用反担保和保证责任的免责条款;订立合同后应跟踪审查被担保企业的偿债能力, 减少直接风险损失。

3.建立完善的预算流程。预算流程包括预测业务结果的评估相关资源的需求,是业务目标实现的关键。战略目标通过“ 自上而下”的方式被分解到下层的业务单元后,预算将“自下而上”地逐层生成,下层单位根据资源的需求和使用情况作出最佳的决策。

4.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尽力完善决策的流程,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切忌主观臆断。

(二)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最基本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或企业总价值最大化。它通过获利水平和利润指标反映出来,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现金流量这一企业生命线上的。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的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抽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 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 建立滚动现金流量预算。

2.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从资产获利能力分析,监测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利润资产平均总额)、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从偿债能力分析,监测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从经济效率分析,监测反映资产运营指标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产销平衡率;从发展潜力分析,监测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入净额);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三)加强筹资风险管理, 优化的资本结构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风险能力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 企业在借入资金时, 应在慎重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 选择合理筹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 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在资金安排上, 企业筹集的资金的选择必须要满足匹配原则,即企业所筹集的资金的偿还期必须与其相应资产的变现期相适应。短期筹资的资金(如:短期借款, 各种商业票据及贴现等资金)只能用于流动资产。而中期的长期的债务资金,(如银行基建借款、长期债券、融资租赁等)由于偿还期限较长, 可以用于长期投资或变现期较长的固定资产(如:一般的机器、设备、大型的工具、器具以及运输工具等)的购建。而权益投资(如: 实收资本, 优先股等)则最好用于变现期很长的大型固定资产(如: 房屋、建筑物, 大型运输工具,大型生产线等)的投资。企业之根据各种资金的偿还要求的不同, 将所筹善解人资金的偿还期与资产的变现期相结合, 既利于各种不同的资金高效利用, 又保证企业按期偿还资金, 是企业的资金流转能够正常进行。

(四)建立防范财务风险的御险机制

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 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 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首先,建立企业风险转移机制, 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门或全部业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 如积极参加社会保险等。其次,建立企业风险分散机制, 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再次,建立风险应对决策机制, 降低财务风险。如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最后,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的阶段性控制工作控制财务风险, 应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入手, 全过程予以监督考察。事前应做好企业的财务预测与计划, 作好各种预算工作。事中应加强资金使用意识, 把资金管理作为重点, 确保投资效益, 实现资金结构优化, 减少企业收不抵支的可能性和破产风险。事后对于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 要建立风险档案, 从中吸取教训,以避免同类风险的再次发生; 对于已经发生的损失, 应及时消化处理, 若长期挂账, 势必给企业今后的发展留下隐患。财务风险对企业而言是一柄双刃剑, 使用得当, 可以提高企业利润, 增加股东财富, 反之安排欠妥, 它会加速企业亏损甚至破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 每个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 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 以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杨军涛.企业财务风险起因及其防范[J].财会与审计,1994,(4).

[2]黄飙.浅谈如何化解和防范国有企业财务风险[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3]刘凤海.试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观的转变[J].企业管理,2006,(3).

[4]李媛.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J].财务管理,2006,(6).

[5]周列平.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当代经济, 2007,(5).

[6]吴利英.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控制[J].东方企业文化, 2007,(11).

[7]王全凤.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研究[J].文教群论, 2007,(2).

[8]王德礼.中国企业财务分析体系变革浅析[J].财贸研究,1993,(2).

[9] 陈西年.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如何发挥财务管理作用[J].中国建材资讯,2005,(1).

[10]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1]王革非.企业财务管理的诊断与咨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

篇3

燃气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质是通过对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的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分析,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和分析,为企业决策层进行财务决策提供财务信息资料等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活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偏差,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在燃气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防范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燃气行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提高燃气企业盈利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对燃气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2.1 燃气企业债务结构不合理,应收账款比重大

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债务结构对企业的发展扩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资本结构和债务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状况会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财务风险。目前燃气供应企业是具有一定垄断性的行业,其重要的财务特征是通过高资金投入来获得高额的利润,为了获得大量的资金来满足燃气企业的发展,燃气企业一般是通过举借长期债务、短期债务等融资方式筹集资金,部分燃气企业债务比例过高,给企业发展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好债务结构,必然会给燃气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隐患,大大提高了燃气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燃气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燃气企业面对的客户种类繁多,特别是工业用户其用气量大,赊销金额高、应收账款周期长,在目前经济速度放缓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了行业性的经营风险,将给燃气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产生重大的风险,由于应收账款占用燃气企业的资金多,产生呆账的可能性也比一般企业高,在这种情况下燃气企业可能由于资金回收相对比较困难,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有可能形成燃气企业的财务风险。

2.2 燃气企业经营现金流量的变动会产生财务风险

燃气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分为经营现金流入量和经营现金流出量,燃气企业销售的产品与一般企业不同,其销售的产品需要通过输气管道、大型燃气罐运输车、大型储气罐等特殊途径提供给客户,在投资方面固定成本一般要高于其他商业企业,燃气供应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运输成本比较高,车辆的购置、租赁等各项费用支出比较大,产生的现金流出量比较大,如果燃气企业资金计划不科学,就可能出现影响燃气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燃气企业产生的经营现金流入量是销售燃气的收入,燃气价格的变动将直接影响燃气企业的现金流入量,燃气企业的价格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不是由市场决定的,在经营过程中燃气企业提供气源的上游企业如果提价,而燃气企业销售价格不变,这样就增加了燃气企业的成本,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2.3 燃气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管控水平偏低

燃气企业的成本一般包括燃气的采购成本和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燃气成本是主营业务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燃气企业的经营利润水平。燃气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能过多地考虑市场经营因素,应该根据政府的调控、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各方面的具体规定确定发展战略规划。为了保证气源的充足,保证及时向社会提供足够的燃气供应,燃气企业必须进行燃气的战略储备,使企业库存积压比较多,燃气企业在购进燃气时的成本价格与市场燃气的销售价格不能进行匹配。

3 防范燃气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3.1 优化燃气企业的负债结构,降低资本成本

燃气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是企业长远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对燃气企业的资本结构要进一步优化,逐步降低其综合资本成本,增加燃气企业的盈利水平对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就燃气企业来说,可供选择的筹资方式有两种即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债务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低而财务风险比较大,股权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比较高但风险比较小。

3.2 加强燃气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加强燃气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进一步减少坏账损失。对客户采取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管理法,控制大客户的欠款额度,积极催收客户欠款,对长期欠款的客户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催收欠款。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制度,对信用不良的客户采取预收账款的方式或终止燃气的供应,减少应收款中占用资金。燃气企业采取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来进行远程智能化管理,及时掌握客户用气动态,并按时收缴燃气费用,降低燃气费的收款成本,减少坏账成本,降低燃气企业的财务风险。

3.3 加强燃气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的管理,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燃气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方面,燃气的采购成本是主要的流出量因素,燃气企业通过建立健全燃气价格预测信息系统,对燃气的价格走向进行科学地预测和详细地分析,争取以最低的价格采购燃气,降低燃气的采购成本,同时,管控好各项费用支出,这样就能减少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量。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方面,应该严格执行政府相关部门确定的燃气销售价格,在政府相关部门允许的情况下,提高计划指标以外的燃气用量价格,增加燃气的销售收入。

篇4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风险”一词源于古典经济学,主要是用于论证企业收益与隐藏的或有代价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财务风险是把风险概念具体到财务领域。因此,了解财务风险概念,首先需要清晰财务的主要内容:财务是指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包含筹资阶段、资金投入阶段、资金转化阶段和资金回收及分配阶段。因此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资金运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目前学术界对财务风险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经营活动中,由于面对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导致公司在财务经营状况上存在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讲主要指在公司筹融资、资金投放运用、资金回收及分配上存在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稳定性风险及持续现金回收风险等。此处所指的现金是指广义的现金。

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偿还债务能力上的不确定性,主要指企业是否拥有充足的现金流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企业能否按时偿还到期债务需要衡量其资产结构的优化程度,观测其与债务结构的匹配性如何。企业偿债能力目前可以通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等相关财务指标予以监控。

本文讨论的财务风险是指广义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日渐健全,资本市场愈渐开放,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现状的了解程度也日渐提高,如何提前评估企业财务风险、及时防范财务危机成为投资者和经营者共同重视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重点研究的课题。

兰艳泽(2001)从集团公司的角度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主要在于不断地规模扩张导致企业资源不能及时最优化整合,管理层级结构不断深化造成企业信息沟通不畅,致使集团公司管理能力下降,出现“臃肿综合并发症”,从而提高了企业筹、融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唐晓云(2007)年在“略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一文中,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定义,认为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受各种不确定因素(或难以控制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财务状况不确定,从而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国内学者也对风险评估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多种变量的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公司财务结构,了解其真实财务状况,构建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油晓峰(2005)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一书中,总结了现有国内文献对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回归模型的方法。

二、财务风险形成的内外成因

(一)外部成因分析

企业存活于市场中,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人体的细胞,那么市场环境就好比于人体的细胞液,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如何需要受市场宏观环境的外部影响。总体而言,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成因包括经济环境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

1. 经济环境风险

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受外界影响的宏观环境,其风险在于外部宏观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致使公司财务不确定性增加,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加强。概括而言,经济环境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受外部税收政策、经济宏观政策、国家货币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等相关整体层面的变化。对于单个公司而言,经济环境风险很难避免,不可改变,只能提前做好规避风险措施,但难以将风险降至为零。

2. 市场环境风险

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依赖于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而一旦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必然会影响企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增加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市场环境风险。具体而已,如果一个行业,其消费结构发生了转变,那么企业如未能及时改变产品针对的市场人群,并及时做出调整,则企业就要面临被消费变动所导致的产品滞销风险,最终导致企业销售收入下降,资产负债配比结构不合理等一连串反应。

(二)内部成因分析

外部成因只是导致财务危机的一部分,根据研究对象不同,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需“因人而异”。本文,笔者将内部成因概括为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筹资结构不合理、现金流预算不合理三方面。

1. 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保障,一家内部控制机制健全的企业,能及时监控各项经营指标,对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号。然而,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并没有单独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更没有设置内部控制部门负责日常经营行为的合规及风险规避工作,以至于在操作执行部门为个人利益不顾公司风险继续发出有关指令时,公司管理层难以得到监控,最后导致风险被放大。

2. 筹资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筹资行为是企业保证正常经营所需资源的重要经营行为之一,筹资结构包括债务结构、债务成本结构以及与之对应的企业资产结构和公司产品利润回报结构。如何合理配置企业资源,科学筹资,在保证满足公司正常经营所需资源的前提下,最低成本低筹资,并合理配置筹资结构,避免在短期间内大额支付负债是合理筹资的重要要求。

3. 现金流预算不合理

前文已述,狭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指企业难以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因此提前对现金流做出合理、科学预算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大多企业都在上期期末和本期期初制定资金预算,并编制报表,但是能否按照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编制是否合理、完整是衡量该预算编制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标准。

三、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建立的步骤

对财务风险评价并非是一个单一步骤,而是一集业务程序梳理、风险识别、风险指标选择、风险权重确立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一)确定财务风险的界定及识别

对财务风险的界定及识别是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财务风险的识别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如德尔菲法、表格分析法、压力测试法等)并用,梳理企业业务流程,分析风险来源,测试风险条件发生时对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前文已述,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外部成因和内部成因。因此,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主要分为对系统风险的识别和非系统风险的识别。系统风险主要是对宏观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识别,如政策风险、税收风险、法律风险、市场环境变化风险、经济形势风险等;对非系统风险主要是针对企业自身经营环境、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识别。

(二)初步确定财务风险指标,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排除剔除共线性指标、确定各指标权重

通过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依然清晰主要的风险大类,其次需要着手对风险指标的筛选。首先,需要初步确定风险大类及风险大类指标。风险大类主要有系统风险定性类、短期偿债能力类、长期偿债能力类、盈利能力类、发展能力类、现金流稳定类,而各项大类具体指标又可以细分为众多财务指标,可依据企业自身情况斟酌。

其次,需要构建多元回归模型,通过正态分布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等剔除存在共线性的变量,从而避免各变量之间因共线性而对最后评估体系的影响。

最后,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各子风险指标予以降维处理,得到各风险指标的得分矩阵,从而确定各财务风险指标的权重。至此,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初步建立。

(三)运用历史数据对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予以修正

任何一个评估体系的建立都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不断地扩建数据库,并通过运用历史数据对该评估体系予以及时修正。对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修正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在企业数据库不完善或者不足以修正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时,可以运用同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予以修正;第二,在企业自身历史数据库较为完善时,可以直接运用自身数据库对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予以检测并及时分析差异、修正该评估体系。因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成因并不一致,因此本文提倡在修正阶段,以自身历史数据库为好。

篇5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资金链

全球一体化,世界多元化要求经济不断创新,并将知识的创新投入到经济化生产中,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大力发展,既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缓解了部分就业难的社会现状。然而,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受制度、资金、人力资源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多数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成长性相对较低,其中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较弱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可见,科技型小微企业如何控制财务风险已刻不容缓。

1相关概念界定

1.1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内涵

科技型企业是指由科技人员创办或领导的,主要从事高新技术的研发、生产、科技咨询与服务等业务的企业。小微企业的概念是在2011年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的,它是指小型、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科技型小微企业则是指小微企业中从事科技创新的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主要特征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在这样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经济环境下,众多科技型小微企业都在努力寻找行业发展的突破点。

1.2财务风险及资金链的内涵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和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的风险。资金链是指维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转需要的基本循环资金链条,现金—资产—现金(增值)的循环,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必须保持这个资金链循环良性的不断运转。综上,本文试图从资金链视角,结合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征,重点探讨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以期为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2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在科技型小微企业中,资金链可具体化为从筹资(科技创新投入)到投资经营(高新技术转化成产品生产)再到资金回流(销售产品)的循环,如表1所示,给出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资金链及其财务风险,下文将以此资金链循环为基础,重点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各个环节中的特征和财务风险的成因.

2.1筹资财务风险的成因

2.1.1研发人员与技术支出巨大,筹资需求巨大。科技型企业有两大主要特征,一是科技人员比重高,二是科研资金投入多。这两个主要特征再次说明了科技型企业在运营起点投入资金数量的巨大。在国内高端技术类人才比较稀缺,因此科技型人才要求的薪资相对于一般的服务型企业人员都比较高,且在科技型企业中初始技术的研发投入更是巨大,同时既要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又要考虑到投入市场的可能性。2.1.2外部融资尤其是债务筹资为主。财务风险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企业的偿债能力。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偿债能力弱,银行等金融企业很难给企业贷款资金支持。所谓的偿债能力弱,也就是说企业所创造的资金不足以支撑其对内外的负债。一方面是科技型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少,其中所发生的资金、人力成本无法完全形成收入回收。另一方面,科技型企业投入大,运行速度快,必须有充分的资金支持。这样大的资金需求要求企业不得不从外部筹资,所以一般的科技型企业的负债都过高,可选择的外部筹资渠道还有限,企业规模小、经营不完善等固有特征导致科技型小微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只能高利息从民间借贷机构借款。巨大的利息偿债压力也会在企业发展上影响经营决策,阻碍企业发展。

2.2投资经营财务风险的成因

科研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低是投资经营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科技型企业顾名思义是以高新科技为主的企业,科学与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与资金支持,科技人才成本又很高,耗时比较长,而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在科技型企业中研发的科技计划或项目本身是为市场服务的。所以很有可能企业对科技项目付出了充分的投资之后还未必适应市场。很多科技计划项目无法转化成科技成果适应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业绩需要。

2.3资金回流财务风险的成因

资金回收达不到预期,是资金回流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这一环节可以说是科技型企业运行的重点环节,科技型小微企业规模一般很小,导致其有时无法满足强大的市场需求。资金回收达不到预期的期望,很多小微企业因此销售收入不足以冲减投入成本,为企业带来了财务危机。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中,尤其是在初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投入大,最终收到的利润却很少甚至很多会出现亏损,此时科技型小微企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岔路口,如果安然度过初始创业期就可以进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成长发展期。反之,如果缺乏资金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可能就出现资金链断裂,走向毁灭。即使是成长发展期的科技型企业也可能因为回流资金少而出现财务危机。

3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对策

3.1拓宽筹资渠道

目前来看,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筹资方式多是债务筹资,这样过多的债务负债会增加资金风险,科技型小微企业要扩宽自己的筹资渠道,不再局限于从银行或民间的借贷机构借款,可适当的增加权益筹资的渠道,寻求外部投资机构的投资和大型机构对本企业的参股入股经营等方式。分散债务,减少债务筹资,让财务杠杆维持在一个均衡的水平。

3.2加强与科技型服务企业间的合作

为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加强与科技型服务企业间的合作,如通过与一些成果转化类的科技型服务业企业的合作,会更大限度的利用研发成果,降低企业研发成本。3.3建立与优化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合作平台通过建立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将众多规模小的科技型企业集聚到一起,既保有自己企业技术的独特性,又利用团体的力量抵抗大市场的冲击。

4结束语

总体来看,尽管国家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扶持出台了一系列的减免政策,但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依然很高。想要小微企业在发展中资金链稳定不动摇,必须要使其财务风险维持在一个较低且稳定的水平,这需要企业本身与国家政府的共同努力。希望以上提出的建议能够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毕竟科技型企业的高创新性使其很快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推动经济发展,解决社会就业现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琳.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5(26):180-182.

[2]魏娜.科技型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4):152-153.

篇6

一、财务风险及其成因

1.财务风险的定义

目前对财务风险的概念及范围的确定未给出一致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有两类比较典型的观点一是财务风险财务活动论,即广义的财务风险论。二是财务风险负债筹资论,也即狭义的财务风险论。有人认为狭义财务风险观点过于片面,负债经营对于不同成长期的企业影响并不同,对于成长性良好的企业来说,负债经营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但对于成长末期的企业来讲,必须要认真考虑负债经营的成本,合理控制负债比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笔者所在的公司-中国电信海南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市场竞争激烈,成长性良好的企业,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引发的企业风险,对本企业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广义的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的类型

结合电信行业的特点,以及财务风险的成因,笔者认为,财务风险主要分为八种类型:

(1)资本结构风险。主要指固定资产占资产比重过高、资产负债率水平偏高、资本流动性弱等;(2)资金风险。包括资金安全风险、贷款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资金流动性风险等;(3)成本结构风险。主要指折旧占收入比重过高,挤占付现成本空间等;(4)资产风险。包括资产安全风险和运营效率风险(如部分固网、小灵通等传统语音业务萎缩造成的资产减值风险和资产闲置风险)等;(5)投资决策和管控风险。如投资方向、投资方式的选择、投资不合理,对投资项目的有效管控和后续跟踪、分析与评估等效果评价;(6)税务风险。如税务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水平、税收不确定风险等;(7)会计政策与信息披露风险。指会计制度执行风险、财务报告信息失真风险和信息披露风险等;(8)内控风险。包括内控制度修订和完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内控整改中可能出现执行不到位、存在缺陷点的情况。

3.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资本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比重过高,负债规模大。目前电信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由于网络规模经济的特点,为占有优势地位,保持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在运营成本日渐增长的情况下,只有加大负债规模。由于盈利能力的下降,使海南电信不得不加大短期负债比重,以解决临时的财务困难。虽然负债具有利息支出抵税效应、财务杠杆收益等积极作用,但负债比例高,特别是短期负债会加大公司偿债流动性压力,提高财务风险。(2)企业经营不善,资产流动性差。首先,由于国家监管及投资风险的考虑,电信行业的筹措资金主要用于网络建设投资,则偿还债务的主要来源集中于公司经营利润。另外,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也逐渐提高。存货占用大量资金,还要支付相应保管费用,长期存货市场价值下跌还造成利润下降。(3)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错综复杂,企业应变能力不足。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错综复杂。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资源环境等因素。如国民经济整体形势及行业景气度、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税收政策的调整、持续的通货膨胀等等,大多数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2006年6月,国资委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从2007年开始笔者所在集团公司,在全集团内推广全面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建立起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对企业的重大财务风险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影响。

2.资本结构优化与资产结构优化相结合

资本结构的优劣与企业理财目标、财务风险密切相关。资本结构的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财务风险。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必须要以能够促使企业讲求投资效益、减少投资失误,另一方面,有效的投资又可以为企业进行资本结构的调整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投资报酬的提高,可以增加企业的现金存量,提高企业经营利润,增强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电信企业可通过资本运作优化其资产结构,以提高其未来现金净流量。

3.提高对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应变能力

随着电信市场的放开经营,电信企业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日益复杂。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掌握企业风险管理理论,能够准确地分析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并制定出多种应变措施,以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

4.运用适当技术方法

企业可以运用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分散法,指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风险。(2)回避法,指企业在进行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结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3)转移法,指企业根据不同的财务风险,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的方法。(4)降低法,指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灵活采用上述技术方法防范财务风险。

虽然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但企业应对财务风险有清醒的认识,只有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才能使企业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明显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2006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

篇7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财务风险;成因;防范对策

一、财务风险的概述

财务风险是任何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财务结构的不合理,融资不当等,导致企业可能或完全丧失偿债能力,从而使预期的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1]。财务风险客观的存在于企业财务的各个环节中,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收益越大风险越大,收益越小风险也越小。

二、科技型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外部成因

财务经济外部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或减缓科技型企业财务投资风险。这些外部环境是对影响科技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活动造成影响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称。影响财务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包括经济环境,如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水平、该行业近几年的发展行情等;也包括法律环境、经融市场环境,如国家信贷政策的调整、国家外汇政策的调整和银行利率的波动、社会文化环境和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2]。

2.内部成因

科技型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在当下其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由于该类企业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导致了其对资金投入的需求十分巨大。在对这一投入资金的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科技型企业自身的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使得企业财务风险增加的内因很多,其主要包括企业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滞后,企业资金结构的不合理,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和财务决策的不科学。

(1)企业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滞后

财务风险是每个企业必须面临的一个财务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科技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很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非常淡薄。他们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投资的回报非常大,只需要将公司的内部资金管理好,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市场财务风险意识,导致科技型企业在进行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和利润分配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很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财务风险。

(2)企业资金结构的不合理

资金结构的失调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科技型企业的资金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风险结构型和保守结构型。风险结构型是指科技型企业在进行筹资和投资的过程中,使得债务融资的规模较大且比例过高,使得企业的产权比例异常,这是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最主要的原因。保守型结构是指企业的负债率非常低,甚至没有负债。财务风险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导致许多的科技型企业害怕万一投资失败就需要背负这巨额的债务[3]。因此使得企业的资金结构单一且保守,导致企业的发展速度非常慢,甚至停滞不前。

(3)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很多的科技型企业的内部预算管理、投资核算管理和会计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基本都不完善,甚至流于形式,对现金的管理方式,更是随意。往往这些科技型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相关的财务资料,大都是由财务信息管理工作者,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审计的。使企业在进行贷款的过程中,银行对企业的信用情况做不出客观的评判。经常情况下,使银行对该企业的评估风险增加,导致企业很难得到贷款。一旦企业经营出现一点小差错,就会导致资金流动出现问题,情况严重时会使企业破产。

(4)财务决策的不科学

在我国的很多科技型企业中,对财务决策都采用了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的方法。在进行主观决策和经验决策的过程中,企业往往是依靠财务预测、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经营分析和市场分析等信息的,但是这些信息并不是财务状况的真实反应,通过参考这些信息进行的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往往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的过程中,需要决策者通过不同的财务分析,判断出更适合的财务方案。

三、科技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1.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外部原因复杂多变,往往会对科技型企业造成不小的财务风险,因此科技型企业在不断地发展中,要及时了解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银行利率的变化、外汇汇率的变化和通货膨胀等重要的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把握外部环境不断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制定多种方案的应对措施,提高科技型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更好的适应财务的发展变化,将企业的财务损失降到最低。

2.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财务防范机制

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收益就伴随着高风险,风险与收益就成为了企业发展中不得不去权衡的重要问题。因此,科技型企业要想盈利,就要善于分散风险。财务工作者作为财务的管理者,对企业财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从根本上提高财务工作者的风险防范意识,还要提高企业所有成员的财务防范意识,进行财务风险教育。同时,企业要立足与市场,建立科学有效地的财务防范机制,将财务信息及时完整的整理出来,有效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为了更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科技型企业必须不断地提高财务决策的水平。在筹资决策的过程中,要通过分析各种筹集资金的成本和特点,以及销售利润率、净利率和利息保障倍数等,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慎重的选择适合自身企业的投资方式。进行投资决策是要将经济效益摆在第一位,既要避免企业投资过分集中化,又要避免投资过分分散,这就需要财务决策者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财务分析方法,对盈利和投资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减少财务投资的风险。

4.合理安排资金结构

企业在进行债券融资时,要避免融资的两个极端风险结构型和保守结构型。要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预测出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和融资的数量,保证融资的数量与需求量相吻合,防止出现融资风险过大和筹资过剩。融资规模过大容易使企业背负沉重的债务,筹资过剩容易使企业发展停滞不前。因此,科技型企业在进行筹资的过程中,要将各方面因素结合进去进行科学的考量,使企业资金结构更加合理化。

5.采用技术方法进行防范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方法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比如分散法、回避法、转移法等[4]。分散法是指,将科技型企业之间有效地联合起来进行经营,用多元化的方式将财务风险进行分散;回避法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应该对各种方案的进行评估,在保证财务目标能够达到的基础上,选择风险最小的投资方案;转移法是指,企业根据不同的财务风险,将部分或者全部的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降低自己的风险,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财务保险。科技型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技术方法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

四、结束语

财务风险是每个科技型企业必须面对的财务问题,但是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合理安排资金结构,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不断提高科技型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霞.科技型企业技术资源对财务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

[2]曲玉梅.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和防范对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21):196.

[3]辛永庄.现代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成因与防范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205.

篇8

摘要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环境的必然产物,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之中,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说,财务风险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必须要在正确认识和分析财务风险的基础上,制定有效措施来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以此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基于此点,本文对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初步研究。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管理成因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中,受无法控制或难以预料的因素影响而对财务状况造成的不确定性,从而极有可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损失。简言之,企业财务结果和财务收益若达不到预定目标,即认定存在财务风险。企业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既包括外部环境的作用,又包括自身经营管理的不足,如何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强化财务管理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外部环境的作用

企业经营管理所处于的宏观环境较为复杂多变,如法律环境、经济环境、资源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等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是企业形成财务风险的客观原因,企业难以预料,也无法改变,只能依靠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对财务风险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随着通货膨胀、汇率、利率、油价等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的加大,使企业不得不面临无法实现预期财务收益的风险,甚至既有可能造成企业存亡危机。现阶段,企业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通常表现为反应滞后、应对措施不力等现状。

(二)财务决策不科学

我国企业在投资决策上存在主管决策、盲目决策、经验决策的问题,这主要源于企业管理者经常在没有深入进行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进行投资决策,没有按照科学、严肃的决策机制作出决策,导致决策随意性、主观臆断性的出现。在这种决策环境下,极易导致企业决策失误,形成巨额不良资产,甚至是出现严重经济损失,从而增大企业财务风险的危害程度。

(三)资本结构不合理

当前,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谋求进一步发展而倾向于负债经营策略,导致大部分企业均出现了负债融资过高的现象。虽然负债经营可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提高企业所有者的收益水平,但是基于收益与风险并存的关系,负债也会导致企业筹资成本的加大,削弱偿债能力,极易使企业面临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巨大财务风险。

(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健全和切实落实财务管理制度,致使企业内部面临财务关系混乱的局面,这也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在资金管理方面,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没有将管理权限、管理责任等事项进行详细划分,导致企业资金流失严重,资金使用效率无法提高;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企业缺乏对欠账单位的管理和控制,导致资金难以及时回笼,严重降低了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易形成呆账坏账引发企业财务危机。

(五)风险管理系统不完善

我国大分部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致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处于管理真空的状态,无法依据财务风险预警信息快速、及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此外,由于风险管理系统的缺失,使企业财务风险无法得到预测、衡量、监测,致使企业融资决策、投资决策、经营决策等活动缺少科学依据,从而导致企业抵抗和化解财务风险的能力较低。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实施动态审视

外部环境是造成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客观因素,既能为企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又能够使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为了有效防范和减低外部宏观环境对企业正常经营造成的影响,企业应当树立主观能动意识,建立对外部环境的动态审视机制。强化对环境变化的研究、分析工作,使其能够大致掌握环境变化的趋势和对企业的影响,同时制定出与此相适应的应变措施,通过及时完善财务管理方法,调整财务管理手段,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等方式以降低宏观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确保财务决策科学化

为了防范由于财务决策失误而导致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决策程序,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前期,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等各种因素对决策产生的影响,在决策过程中对应用定量计算的方式建立科学的决策模型。此外,企业经营者还应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决策能力,避免由于主管臆断影响决策的正确性。

(三)选择最佳资本结构

作为能够为企业带来最佳经济效益的最佳资本结构,企业应将其视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利润分配管理的重要依据。企业要在充分考虑当前行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战略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力求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实施资本积累约束机制,合理确定负债规模,准确把握借款时间,科学预测负债经营成效等一系列措施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缓解企业偿债压力,减低融资成本,确保资金正常运转。

(四)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首先,企业应明确财务管理的地位、作用以及各部门在财务管理中应承担的职责和权利,使各部门可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其次,企业应正确认清财务管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设置完善的财务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具有较高业务素质、较强业务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再次,企业应切实执行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做好财务管理各项基础工作,确保企业财务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以防范由于财务管理混乱而引发的财务风险。

(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通过编制现金流预算,构建短期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应当以短期生产经营目标为根本依据,将预期未来收益、财务状况、投资计划以及现金流量予以量化表达,以合理、科学预测未来企业现金收支情况,编制以年、季、月、周为期间的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为企业提供准确的风险预警信息,以利于管理者尽快制定防范措施;其次,通过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长期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战略发展目标,建立以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发展潜力、经济效率等典型性指标为主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一旦企业实际财务指标不能够满足预期财务分析指标要求,就意味着企业存在风险,必须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再次,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与信息反馈,做好财务风险预测工作,以利于企业能够提前做好融资、投资计划,确保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有效规避融资风险、投资风险对企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结论:总而言之,财务风险是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因素,严重时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企业应当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高度重视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提高财务风险危机意识,通过分析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防范措施,力求将财务风险的危害降至最低,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运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浅析.中国农业会计.2010(1).

[2]徐玉秀.我国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控制.中国科技纵横.2011(20).

[3]田茂礼.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企业导报.2009(11).

篇9

关键词:财务风险 债务 筹资风险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及市场快速变化,企业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经营风险难以避免,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风险实际上是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而企业在经营中大多数都是借入资金,负债经营成为现代企业的经营策略,极有可能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企业结构趋向多元化发展,企业所面对的财务风险变得复杂和难以预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是每个企业经营者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从财务风险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当前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衡量,进行适当的防范与控制进而将风险程度降至最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有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决策理论学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日本学者龟井利明认为,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这就是广义风险的概念。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一般来讲,企业面临两种风险:一是经营风险;二是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往往是由经营风险引起的,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经营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成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二、财务风险表现形式

(一)无力偿还债务风险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应有的经营策略,通过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自有资金的不足,还可以用借贷资金来实现盈利。由于负债经营以定期付息、到期还本为前提,如果公司用负债进行的投资不能按期收回并取得预期收益,公司必将面临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其结果不仅导致公司资金紧张,也会影响公司信誉程度,甚至还可能因不能支付而遭受灭顶之灾。

(二)利率变动风险

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公司在负债期间,由于通货膨胀等的影响,贷款利率发生增长变化,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从而抵减了预期收益。股份公司在生产经营中所需的资金一般都来自发行股票和债务两个方面,其中,债务(包括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商业信用)的利息负担是一定的,如果公司资金总量中债务比重大,或是公司的资金利润率低于利息率,就会使股东的可分配盈利减少,股息下降,使股票投资的财务风险增加。公司融资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当融资产生的利润大于债息率时,给股东带来的是收益增长的效应;反之,就是收益减少的财务风险。

(三)再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环节无不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由于负债经营使公司负债比率加大,相应地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从其他渠道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

三、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因素多种多样,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影响,不同的财务风险成因也有所不同,只有了解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成因,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防范措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性

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性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外部因素,随着市场原材料价格的疯狂上涨,企业生产成本持续升高,增加了企业运作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与预期收益相差甚远。另外银行利率的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利率风险,包括支付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测和无法改变的。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同时也可能带来灾难,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

(二)企业内在因素

1、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认为只要管理好资金,就不会产生风险,而企业生产实际过程中需要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进行销售产品策略,企业应收账款急剧增加,应收账款不能按期到位,直至成为坏账,资产严重流失,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篇10

【关键词】 财务风险 税务风险 比较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财务活动也面临着相当的不确定性,企业无法获得开展财务活动所需的全部信息,使得其财务活动成果也充满了风险,日益突出的财务风险严重影响着企业的运营。纵观全球范围内每年因财务风险而陷入各种经营危机的大型集团企业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如日本的山一证券、韩国的韩宝集团、加拿大的伊顿商业集团以及我国的郑百文、银广夏等都因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而陷入财务危机。

除财务风险外,企业税务风险问题也成为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体制相应的法制建设尚待完善,企业在调节财务时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做出与税法相悖的行为,既而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些税务风险。近年来因涉税而导致破产的案例并不鲜见,税务风险激增不仅应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还应将税务风险纳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之中以便进行系统研究。企业风险中最为常见就是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将这两种风险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防范,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风险控制体系。

二、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类型及特征

企业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包含资金筹集、投入、耗费、收回、分配等具体活动,由此从资金运动的具体环节角度,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资金筹集风险)和投资风险(资金投入、耗费和收回风险)两大类。其中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因宏观经济环境和资金供需市场的变化或筹资来源、期限、币种等结构因素而使企业的预期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的不确定性。从资金来源角度,筹资风险可分为股权筹资风险(发行股票时因筹资成本、发行数量与时机等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风险)和债务筹资风险(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而投资风险指的是企业在投资活动中因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企业预期财务成果与实际财务结果间存在差异,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有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不同的投资对象面临着不同的投资风险,对内投资风险具体是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等的投资不科学合理从而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如流动资产投资风险中的应收账款风险和存货风险。对外投资风险具体是指企业将实物或资金购买有价证券或投资于其他经济组织后因市场环境变化、被投资方经营不利等原因使得企业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存在差异的风险,如有价证券风险中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利弊双重性、财务全面性、相对性等显著特征。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含纳税程序风险、纳税申报风险及其他风险。其中纳税程序风险是指企业在纳税程序过程中没有符合税法相关规定,出现少纳税、应纳未纳税行为从而面临税收罚款、回收滞纳金、刑罚、声誉损害等风险,或是没有准确适用税法,造成多纳税款从而增加企业负担的风险。如税务账务处理风险、未及时办理税前扣除申请及备案风险。纳税申报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少报、多报、不报或不及时报等未正确遵守税法而致使企业利益受损的可能性。除上述风险外,企业还可能面临纳税评估、特别纳税调整等其他风险。税务风险具有主观性、必然性、日常性等显著特征。

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都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一种,两者必然具备风险的不确定性这个一般特征,除此之外,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特征一致性还体现在两种风险与两种风险收益的相对性,即依据“风险与收益均衡”规律,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收益之间存在均衡关系。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最明显的差异则体现在前者有较强的客观性,后者表现出较强的主观性。财务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金运动的必然产物,其风险成因的客观性决定了它的客观存在,而税务风险来源于税收立法层面和税收行政方面不同主体对税收制度的不同理解,不同主体的主观差异性决定了税务风险的主观性。

三、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成因分析